动漫音乐赏析范文

2024-05-14

动漫音乐赏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音乐赏析;教学;小学音乐教育;欣赏

音乐不是实物,欣赏也并非具象,将如此抽象而虚无缥缈的概念传输给小学生将会是教学的攻坚克难部分。但同时,小学生经历少,没有音乐糟粕的熏陶,对新事物接纳能力强,从小对学生音乐欣赏的培养将深刻影响学生未来对艺术和美的欣赏与接纳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情操。而对于老师而言,在教学中具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掌握学生年龄特点,激起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教育进程必将事半功倍。

一、音乐欣赏对学生音乐学习的意义

自政府发表文件提出:将德智体美教育作为教育重要方面。对于小学生教育工作来讲,基础学科的教育重要性不如艺术学科。小学生年龄尚小,心智尚未成熟,审美尚未培养完全,容易被家庭或社会氛围带偏。从小对学生音乐欣赏的培养将深刻影响学生未来对艺术和美的欣赏与接纳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情操。

以交响童话为例,从故事本身入手,将音乐转化为丰富而有趣的图画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具体的了解到音乐背后的内涵,张开想象的翅膀。为欣赏交响童话主题的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此外,一个好的音乐氛围将影响学生的成长环境。试想,一个校风差,学风歪的学校里,如何开展良好素质教育?又如何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从音乐这个小的点做起,以点带面,进而带动整体。创造一个良好而美丽的校园风尚。经常播放富有时代意义和精神的作品如《让我们荡起双浆》、《一个真实的故事》、《闪闪红星》等。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行熏陶,激发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敬爱之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如何将欣赏融入教学

(一)以欣赏为线,贯穿唱歌、乐理与基本技能

音乐教学重在欣赏,欣赏作为中心内容,占据教学主导地位。因此,在教学中,以欣赏为前提,通过乐器、歌唱、演奏等形式,给学生的认知带来新的体验。同时,将基础知识融入音乐本身,加以引导学生欣赏学习。将会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例如欣赏歌曲小白船的时候,不单单只是对单一乐曲个体进行播放。而是加入动画,多媒体等其他新奇因素,以来增加动画性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二来多元素结合,理解与感受也将更加深刻。节奏、速度、起伏、情感的多方面融合,是学生更加投入到音乐所展现的情境中,加深对旋律的印象,更好感受音乐之美。

(二)引导学生欣賞,从感情认识到理性知识

从感觉抓起,引导学生感知音乐,相对于直接教授刻板的基础知识,先感受音乐实属更好的选择。不仅仅对于小学生,对任何学习者而言,由简到难,由易到难才是学习之道。此外,感受所带来的兴趣是无价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喜欢这门艺术,想要去更深入的了解,激发学生想要学习理性知识的欲望,基础知识将不再刻板,而是学习爱好的铺路石。学习也将会充满乐趣。

(三)发挥学生创造性,感受美、创造美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在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感受他人作品的同时,激发学生独特本身创新性与创造能力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不同的创造体,音乐这门艺术才能经久不衰,愈发美丽。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步步了解艺术产生的情感,感受到了艺术的美,而这些所有学过的、看过的、听过的都将成为学生宝贵的财富,为学生的创造性埋下伏笔。教师是学生创造力萌芽并发展的园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创造音乐的机会,引导学生将想象力转化成具体可见的实体。不仅仅是学生对音乐欣赏能力的飞跃,更激发学生创造的动力,并让学生明白,艺术不是天花板不可触及,任何人都可以去创造、去感受。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绝不能只停留在传统模式,改革创新,用最新的思想与那些稚嫩而新鲜的孩子们碰撞,亦师亦友,用最具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以最贴近孩子思维方式的教学模式,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最适合学生特点、浅显易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融入到教学,不断更新教学模式,为更好的将欣赏这一艺术能力为学生所理解并掌握。写无止境,教无定法,只有不断求新探索,才能不断完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可以引导和激发的。一堂音乐课,教师如果能科学地、充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做到愉快教学、轻松学习,学生就一定能在广阔的音乐天地驰骋,我们的音乐课也会更加具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韩文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07):11.

[2]朱尧鸿.音乐欣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及应用分析[J].新课程,2021(30):73.

[3]李霖.从教育目标看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人文价值[D].西南大学,2020.

[4]王金金.多媒体应用于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解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3):4-5.

[5]熊睿.基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动漫音乐赏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音乐赏析;教学;小学音乐教育;欣赏

音乐不是实物,欣赏也并非具象,将如此抽象而虚无缥缈的概念传输给小学生将会是教学的攻坚克难部分。但同时,小学生经历少,没有音乐糟粕的熏陶,对新事物接纳能力强,从小对学生音乐欣赏的培养将深刻影响学生未来对艺术和美的欣赏与接纳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情操。而对于老师而言,在教学中具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掌握学生年龄特点,激起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教育进程必将事半功倍。

一、音乐欣赏对学生音乐学习的意义

自政府发表文件提出:将德智体美教育作为教育重要方面。对于小学生教育工作来讲,基础学科的教育重要性不如艺术学科。小学生年龄尚小,心智尚未成熟,审美尚未培养完全,容易被家庭或社会氛围带偏。从小对学生音乐欣赏的培养将深刻影响学生未来对艺术和美的欣赏与接纳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情操。

以交响童话为例,从故事本身入手,将音乐转化为丰富而有趣的图画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具体的了解到音乐背后的内涵,张开想象的翅膀。为欣赏交响童话主题的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此外,一个好的音乐氛围将影响学生的成长环境。试想,一个校风差,学风歪的学校里,如何开展良好素质教育?又如何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从音乐这个小的点做起,以点带面,进而带动整体。创造一个良好而美丽的校园风尚。经常播放富有时代意义和精神的作品如《让我们荡起双浆》、《一个真实的故事》、《闪闪红星》等。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行熏陶,激发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敬爱之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如何将欣赏融入教学

(一)以欣赏为线,贯穿唱歌、乐理与基本技能

音乐教学重在欣赏,欣赏作为中心内容,占据教学主导地位。因此,在教学中,以欣赏为前提,通过乐器、歌唱、演奏等形式,给学生的认知带来新的体验。同时,将基础知识融入音乐本身,加以引导学生欣赏学习。将会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例如欣赏歌曲小白船的时候,不单单只是对单一乐曲个体进行播放。而是加入动画,多媒体等其他新奇因素,以来增加动画性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二来多元素结合,理解与感受也将更加深刻。节奏、速度、起伏、情感的多方面融合,是学生更加投入到音乐所展现的情境中,加深对旋律的印象,更好感受音乐之美。

(二)引导学生欣賞,从感情认识到理性知识

从感觉抓起,引导学生感知音乐,相对于直接教授刻板的基础知识,先感受音乐实属更好的选择。不仅仅对于小学生,对任何学习者而言,由简到难,由易到难才是学习之道。此外,感受所带来的兴趣是无价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喜欢这门艺术,想要去更深入的了解,激发学生想要学习理性知识的欲望,基础知识将不再刻板,而是学习爱好的铺路石。学习也将会充满乐趣。

(三)发挥学生创造性,感受美、创造美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在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感受他人作品的同时,激发学生独特本身创新性与创造能力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不同的创造体,音乐这门艺术才能经久不衰,愈发美丽。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步步了解艺术产生的情感,感受到了艺术的美,而这些所有学过的、看过的、听过的都将成为学生宝贵的财富,为学生的创造性埋下伏笔。教师是学生创造力萌芽并发展的园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创造音乐的机会,引导学生将想象力转化成具体可见的实体。不仅仅是学生对音乐欣赏能力的飞跃,更激发学生创造的动力,并让学生明白,艺术不是天花板不可触及,任何人都可以去创造、去感受。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绝不能只停留在传统模式,改革创新,用最新的思想与那些稚嫩而新鲜的孩子们碰撞,亦师亦友,用最具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以最贴近孩子思维方式的教学模式,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最适合学生特点、浅显易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融入到教学,不断更新教学模式,为更好的将欣赏这一艺术能力为学生所理解并掌握。写无止境,教无定法,只有不断求新探索,才能不断完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可以引导和激发的。一堂音乐课,教师如果能科学地、充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做到愉快教学、轻松学习,学生就一定能在广阔的音乐天地驰骋,我们的音乐课也会更加具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韩文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07):11.

[2]朱尧鸿.音乐欣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及应用分析[J].新课程,2021(30):73.

[3]李霖.从教育目标看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人文价值[D].西南大学,2020.

[4]王金金.多媒体应用于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解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3):4-5.

[5]熊睿.基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动漫音乐赏析范文第3篇

《冰雪奇缘2》观后感

2013年,《冰雪奇缘》问世,成了全球最成功的动画电影,刷新了多项电影史记录,还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时隔6年,人们带着期待及哼着那首深入人心的《Let It Go》走进电影院,没有想到,《冰雪奇缘2》是最大的“烂尾楼”,强加沉睡魔咒的剧情,自己抄袭自己,说明迪士尼团队已经“江郎才尽”。

《冰雪奇缘2》被网友纷纷吐槽,在“在MV中插入电影”,画面美轮美奂,内容不思进取。也许,这就是迪士尼电影的末路,最后以《Let It Go》收场。曾经有人评价漫威电影就像“主题公园”,谈不上真正的电影。迪士尼动画也类似,迪士尼电影主角成了“迪士尼乐园的主角”继续赚钱,这就是迪士尼的商业模式。

在电影商业化过程中,以追求票房为主要目的,在电影上缺乏创造力。《冰雪奇缘2》的剧情及故事,完全没有任何突破,电影团队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但为了继续圈钱,不得不做这部续集。当然,《冰雪奇缘2》在画面制作上仍然保持水准,特别是衣服设计上,下了不少功夫。

《冰雪奇缘2》由前作及《疯狂动物城》原班人马打造,重新集结了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得主导演珍妮弗·李(Jennifer Lee)和克里斯·巴克(Chris Buck),《冰雪奇缘 2》的主题曲《Into The Unknown》也是由当年主创《Let It Go》的克里斯汀·安德森·洛佩兹和罗伯特·洛佩兹夫妇负责。然而,这首新歌并不受欢迎,缺乏打动人心的因素,难以让观众产生共鸣。所以,在艺术创作上,“为赋新词强说愁”是不能创作出好作品的。这也被网友戏称为“迪士尼魔咒”,续集永远超越不了第一部。

《冰雪奇缘2》口碑崩了,但毫不影响票房。在大陆院线,仅仅用了3天时间,《冰雪奇缘2》就以3.72亿打破了前作2.98亿的内地总票房。在韩国,《冰雪奇缘2》占电影座位预订量92.6%,预购票数超过110万张,这导致韩国电影导演集体出来抵制该电影,他们认为《冰雪奇缘2》垄断了韩国电影市场。如此可以看出,迪士尼电影作为一个全球超级IP,还是有很多人去观看。不得不说,这就是迪士尼商业模式的成功。

随着电影的发展及媒体的发达,电影的商业模式也在改变。再强大的商业模式,也有没落的一天。在2018年之前,迪士尼电影《疯狂动物城》、《寻梦环游记》等在中国内地票房都突破了10亿大关,如今《冰雪奇缘2》要突破10亿却很难。

总之,只为圈钱而做的电影,必定口碑崩塌。迪士尼的末路,是失去了想象力及创造力。这也给中国电影发展提供了一个参考,沉下心去做好电影才是正道!

《冰雪奇缘2》观看心得

11月22日,迪士尼最新动画大片《冰雪奇缘2》上映,这部电影目前豆瓣评分7.5,猫眼评分9.1,目前两天累计票房已经3亿有余。

猫眼预测本片最终票房高达7.66亿,迪士尼一贯保证自己商业大片在全世界受欢迎的水平。

这部电影在亚洲地区上映,还迎来了一个小插曲。那就是11月22日上午,大批韩国导演和电影人抗议《冰雪奇缘2》垄断韩国银幕。因为电影预售的人数高达110万人,上映第一天观影人数高达60万人。

中国观众都认为韩国电影如何如何成熟,但是韩国电影人面对好莱坞仍然表达了抗议。

现在回到中国电影市场来看,《冰雪奇缘》已经是相当成功了,但还是没有达到中国电影市场爆款的水平,原因大概能从有观众好有坏的评价能够看出来。

2014年迪士尼的《冰雪奇缘1》为何能够成功,因为它符合好莱坞卖座商业大片的所有元素,整体看大概有三个重要的原因。

一是美国成熟强大电影工业的保驾护航,为电影贡献了大量美轮美奂的“银幕奇观”,比如电影里到处是冰天雪地的雪景,涉及到“雪”的运用很多,电影团队为此还专门开发了做雪的技术软件。

而女主角爱莎变身女王的场面,相信更不用多提了。

二是各个方面综合的平衡,比如电影的节奏,剧情的流畅,角色的塑造等等,再到电影里迪士尼一贯出色的配乐,虽然现在再听《let it go》都有点想吐(铺天盖地的原因),但优美的旋律和好记的歌词。

这和漫威超级英雄电影的娱乐性相同,很容易口口相传最受大众喜欢。

三是《冰雪奇缘》在当年出现深刻贯彻了欧美国家主流思潮,这种思潮在全世界范围都受到欢迎,那自然就是“女权主义”思潮了。

这个也是迪士尼根据现实发生的事实,思想投射到文化作品里的一贯作法,形成了世人皆知的“迪士尼公主演变史”。

从最早期的《白雪公主》《睡美人》的公主等待王子拯救的傻白甜,再到90年代前后美国各方面世界第一,移民和多元文化占据了主流,演变到北欧《小美人鱼》,中国的《花木兰》,阿拉伯的《阿拉丁》等女性意识觉醒。

时间来到2010年前后,欧美“女权主义”的主流文化思潮已经不同了。

《冰雪奇缘》里女主爱莎按照传统就是个反派剧本,女主安娜和王子应该生活在一起。结果最后王子拿了反派剧本,爱莎则成为了主角,最后和妹妹的感觉不需要官方盖章,都有“姐姐和妹妹从此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的节奏。

《冰雪奇缘1》能够成功最大因素之一,自然就是颠覆过去的剧情内核,深刻的反映(迎合了)现实里种种的文化思潮。

《冰雪奇缘2》场面更大,主题更复杂和野心更大

按照前面的分析,《冰雪奇缘2》第一点制作特效上面的全面升级,当然不用多提,毕竟人类电影工业顶尖的美国好莱坞没得说的,光看视效制作就值回票价(但歌曲没有第一部魔性洗脑,而且也太密集了点)。

《冰雪奇缘2》主要出现问题或者说有争议的地方,就出现在第二点整体节奏和内核表达上,大概就是“野心太大”,有点贪多嚼不烂的意味,这又主要表现在两点上面。

一是电影主题内核表达确实太多了,什么环境保护,什么姐妹情成长,什么女权主义,什么魔法起源等等,全部塞进来感觉和电影的配乐一样,感觉是又多又密,这就让观众有种喘不过气和难以理解的感觉。

比如《冰雪奇缘1》里的萌宠雪宝(迪士尼公主动画的传统),按照很多网友的分析和感觉,雪宝其实是爱莎女王内心的魔法实体化。

因为爱莎在雪山创造了冰雪堡垒过后,孤守一城,变成了沉默内敛端庄的女王。

但从设定上看爱莎的年纪其实不大,内心自然保留着和妹妹安娜一起向往亲情快乐孩童的一面。所以乐观开心的雪宝,几乎就承担了这种功能。电影让它和安娜在一起,就有了这种的深层次隐喻。

影迷当然可以思考这种隐喻,但普通观众看着萌宠雪宝又能娱乐,这就是《冰雪奇缘1》全世界都能成功的原因,能深能浅,能隐喻能娱乐。

但是,《冰雪奇缘2》的雪宝就很不那么可爱了,相反充当了很多西方电影“主角导师”的角色,说的很多话很有哲学意味和核心设定意味。

“什么是永恒?什么会改变?”

“在魔法森林中有万物生变。”

“当我长大了,一切就变得合理了。”

等等——

这样做也不是不可以,但看过《冰雪奇缘1》的观众看着萌宠雪宝故作深沉。再加上绝大多数中国观众,对于电影核心设定的欧美文化陌生,便会产生一种奇怪的疏离感。

比如最后安娜为了环保炸掉了大坝,很多观众感觉完全没有必要,甚至理解都非常困难。因为电影当时给出的选择是:

炸掉大坝就能弥补长辈的过错,但自己的王国将会被淹没。但安娜没有多少纠结,毫不犹豫地选择炸掉大坝,让洪水淹没自己的王国。

二是男主角的戏份消减太严重了,严重到几乎快成打酱油的。

《冰雪奇缘1》最后让王子拿了反派的剧本,用妹妹安娜的遭遇告诉一见钟情的不靠谱,颠覆了过去王子公主爱情故事的套路。但不管怎么看王子的戏份相当重要,毕竟大反派的存在感能不强么。

《冰雪奇缘2》的男主戏份真的非常的诡异,前后出场诡异的时间段。中途只有不断的求婚段子,再到最后的求婚,男主角都已经变成了鸡肋,何不就让“姐姐妹妹从此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有网友评论说:“前作中对女性力量的赞美、女性不应该被爱情和婚姻定义、不需要王子也能做公主、正视自己的独特之处而不在乎他人的看法……这些曾深深打动观众的元素,在续集中荡然无存。”

除了这个原因,人物内心深度上挖掘不够,剧情的设计没有深度不如第一部都是重要的原因。

最后,2019年整个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市场真相当的惨淡,因为迄今为止,总共只有五部进口片票房破了十亿。

有三部电影都是漫威超级英雄电影,分别是《复联4》《蜘蛛侠:英雄远征》《惊奇队长》。另外两部是热门ip的母亲续集,分别是《速激外传》和《大黄蜂》。

现在迪士尼的《冰雪奇缘2》最终也难破10亿,而到了12月好莱坞大片能打的不多,更不用提1月春节档是国产大处的天下。

今年《速激外传》与《蜘蛛侠》进入了暑期档,结果在暑期档只有第三名第四名,当时让《哪吒》一枝独季。

如果《少年的你》和《八百》在暑期档顺利上映了,最终极有可能形成三部国产大片并驾齐驱,这两进口片票房也会很悬的趋势。

《冰雪奇缘2》票房上的没有爆发,差不多宣告2019年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的结束。

今年的下半年尤其的惨淡,毕竟《复联4》等电影都是上半年的。

《冰雪奇缘2》观看感悟

经典动画电影《冰雪奇缘2》上映,看完以后孩子笑了,很多成年人却偷偷擦拭眼角的泪水。随着成长,每个人都失去了很多,心里却一直默默期待着。

“01、只有爱可以永存”

自古至今,人们对永恒的追求一直未变。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希望能够拥有,拥有了以后,又希望它长久。最怕的就是看到它开始一点点变化,不知道它未来发展的方向。

《冰雪奇缘》里雪宝的存在就是人们对奇迹的期待。有些东西只能短暂的属于我们,就像雪宝本来只能短暂的属于冬天。可是爱莎用魔法创造了奇迹,让美好快来了的一切伴随左右。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雪宝在秋天的清风中享受自然,却在担心变化的存在,因为知道世间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就像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却在拥有幸福时患得患失。

长大以后,成年人不敢轻易说“永远”,因为知道这是个遥不可及又脆弱易碎的梦想。心里期待着一个陪伴余生的人,一份共度一生的感情,嘴上却是各种满不在乎的话语。现实让人们不敢相信所谓的“永恒”。

一路遇到最多的好像只是告别:打翻的牛奶,丢失的钱包,离去的亲人,告别的朋友,走散的爱人。这是个流行离开的世间,我们却不擅长告别。

但是《冰雪奇缘2》告诉我们水是有记忆的,所以爱莎可以重生雪宝,更因为爱是永恒的,所以可以创造奇迹。

任何的失去都不应该阻止人们去追寻爱的脚步,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爱的能力,因为她永恒的存在于世间。世间所有的失去都会以另一种形式归来。

“02 相互信任,共渡难关”

人生最大的孤独大概就是遇到困难的时候,一转身,才发现自己背后空无一人吧。总是希望不管自己闷头走了多久,总有人一直在身后,给自己托底。

最好的信任一定是在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无条件的信任,能够共赴患难,生莫离,死亦敢。

爱莎和安娜就是如此,一眼能看出对方的心事,相信对方一定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一心想的都是对方的安危。“说好了,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一起面对。”

成年人的世界最伤人的大概就是当初“说好了”的一切,最后却有一方食言了,后来便开始不再轻易的去相信了。我们对世界的信任慢慢溃散。

而《冰雪奇缘2》里面对未知的危险,永远共进退的爱莎安娜姐妹,一心守护安娜的克里斯托弗,还有两个好朋友雪宝和斯文,向观众演绎了绝对的信任和共渡难关的勇气。

成年人的世界里亲情、友情、爱情不断的在经受着现实的考验,可惜失望远远大于期待,那些说好一起走的人,不知道在哪个岔路就毫无预兆的分道扬镳;而那些曾经信誓旦旦要同甘共苦的人,可能也在某个暴雨交加的夜晚失去了联系。我们不敢直视太阳,更不敢直视人心。只能在电影里看到自己曾经期待的一切不离不弃。

“03、黑暗里唯一能做的是做对下一件事”

每个人都惧怕黑夜,因为在黑夜里看不到希望,人生的绝境也是如此。

“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过去的一切都无法追悔,能做到只是尽力去做对下一件事。

《冰雪奇缘》给我们最多感动的是永不放弃的精神。无论现实多么绝望,路在脚下,就有前进的方向。

爱莎被冰冻,安娜同时失去了姐姐和好朋友雪宝,黑夜永远不会淹没一个人,除非她自己选择闭上眼睛,否则黎明迟早要到来。与其沉浸在失去的痛苦,不如看看还有什么能为至亲至爱去做的。选择做对下一件事就是成功的开始。

生命中的选择有时候比努力更重要,因为只有方向是对的,才能越来越接近目标。就像安娜选了纠正祖父当年的错误,才能拯救迷雾森立的村民和阿伦戴尔的臣民。所以在失去了亲人和朋友的情况下,她依然能一往无前地去做那件对的事情。

曾经年少的我们也有如此奋不顾身的时刻,最后却被岁月和生活打磨掉了棱角,变得犹犹豫豫、瞻前顾后,对过往的错误难以释怀,又不知该如开启新的生活。

所有能让我们潸然泪下的,要么是我们曾经拥有后来失去的,要么是我们期待而不得的。成年人的世界很简单又很复杂。

《冰雪奇缘2》观后有感

11月22日《冰雪奇缘2》国内、北美同步上映,引发一波观影热潮。作为迪士尼最反套路的公主电影,《冰雪奇缘》所塑造的艾莎公主形象可以说是迪士尼新时代“公主当自强,做自己的女王”女性价值观最有力的代言人。而每一次她施展强大魔法创造出各种视觉奇观,也总能令银幕前的我们深感震撼。

2014年现象级动画神作《冰雪奇缘》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记忆点无疑是那首《Let It go》。目前《冰雪奇缘2》已发布全新原声专辑,其中《Into The Unknown》依然由上一部主题曲奥斯卡原班制作人打造,有望成为又一爆款。

4DX特效厅将座椅和环境特效与影片配乐以极富节奏感方式完美结合,力求以最具感染力的动感形式演绎全新神曲,可以让身处特效厅的你深深沉浸在美妙的魔法旋律中无法自拔。

2010年,4DX正式登陆中国,现在已进驻84个城市,拥有近250家影厅,总观影人次突破2000万次。中国也成为4DX影厅最多的国家。4DX影厅内丰富动感和环境特效极大提升了影片的表现与感染力,使观众获得前所未有的超感官沉浸式观影体验。

《冰雪奇缘2》观看体会

迪士尼动画《冰雪奇缘2》自上映以来就吸引了全球大量观众,票房成绩连连告捷。电影在北美开画票房达到1.27亿美元,全球票房超过3.5亿美元,这令其成为有史以来全球开画最佳的动画电影,同时打破了动画电影非暑期档的北美开画纪录。

目前电影在北美的开画成绩已超过《超人总动员》、《圣诞怪杰》和《冰雪奇缘1》,并有望超过《暮光之城》(1.38亿美元)。

动漫音乐赏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音乐赏析;教学;小学音乐教育;欣赏

音乐不是实物,欣赏也并非具象,将如此抽象而虚无缥缈的概念传输给小学生将会是教学的攻坚克难部分。但同时,小学生经历少,没有音乐糟粕的熏陶,对新事物接纳能力强,从小对学生音乐欣赏的培养将深刻影响学生未来对艺术和美的欣赏与接纳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情操。而对于老师而言,在教学中具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掌握学生年龄特点,激起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教育进程必将事半功倍。

一、音乐欣赏对学生音乐学习的意义

自政府发表文件提出:将德智体美教育作为教育重要方面。对于小学生教育工作来讲,基础学科的教育重要性不如艺术学科。小学生年龄尚小,心智尚未成熟,审美尚未培养完全,容易被家庭或社会氛围带偏。从小对学生音乐欣赏的培养将深刻影响学生未来对艺术和美的欣赏与接纳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情操。

以交响童话为例,从故事本身入手,将音乐转化为丰富而有趣的图画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具体的了解到音乐背后的内涵,张开想象的翅膀。为欣赏交响童话主题的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此外,一个好的音乐氛围将影响学生的成长环境。试想,一个校风差,学风歪的学校里,如何开展良好素质教育?又如何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从音乐这个小的点做起,以点带面,进而带动整体。创造一个良好而美丽的校园风尚。经常播放富有时代意义和精神的作品如《让我们荡起双浆》、《一个真实的故事》、《闪闪红星》等。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行熏陶,激发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敬爱之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如何将欣赏融入教学

(一)以欣赏为线,贯穿唱歌、乐理与基本技能

音乐教学重在欣赏,欣赏作为中心内容,占据教学主导地位。因此,在教学中,以欣赏为前提,通过乐器、歌唱、演奏等形式,给学生的认知带来新的体验。同时,将基础知识融入音乐本身,加以引导学生欣赏学习。将会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例如欣赏歌曲小白船的时候,不单单只是对单一乐曲个体进行播放。而是加入动画,多媒体等其他新奇因素,以来增加动画性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二来多元素结合,理解与感受也将更加深刻。节奏、速度、起伏、情感的多方面融合,是学生更加投入到音乐所展现的情境中,加深对旋律的印象,更好感受音乐之美。

(二)引导学生欣賞,从感情认识到理性知识

从感觉抓起,引导学生感知音乐,相对于直接教授刻板的基础知识,先感受音乐实属更好的选择。不仅仅对于小学生,对任何学习者而言,由简到难,由易到难才是学习之道。此外,感受所带来的兴趣是无价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喜欢这门艺术,想要去更深入的了解,激发学生想要学习理性知识的欲望,基础知识将不再刻板,而是学习爱好的铺路石。学习也将会充满乐趣。

(三)发挥学生创造性,感受美、创造美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在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感受他人作品的同时,激发学生独特本身创新性与创造能力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不同的创造体,音乐这门艺术才能经久不衰,愈发美丽。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步步了解艺术产生的情感,感受到了艺术的美,而这些所有学过的、看过的、听过的都将成为学生宝贵的财富,为学生的创造性埋下伏笔。教师是学生创造力萌芽并发展的园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创造音乐的机会,引导学生将想象力转化成具体可见的实体。不仅仅是学生对音乐欣赏能力的飞跃,更激发学生创造的动力,并让学生明白,艺术不是天花板不可触及,任何人都可以去创造、去感受。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绝不能只停留在传统模式,改革创新,用最新的思想与那些稚嫩而新鲜的孩子们碰撞,亦师亦友,用最具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以最贴近孩子思维方式的教学模式,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最适合学生特点、浅显易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融入到教学,不断更新教学模式,为更好的将欣赏这一艺术能力为学生所理解并掌握。写无止境,教无定法,只有不断求新探索,才能不断完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可以引导和激发的。一堂音乐课,教师如果能科学地、充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做到愉快教学、轻松学习,学生就一定能在广阔的音乐天地驰骋,我们的音乐课也会更加具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韩文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07):11.

[2]朱尧鸿.音乐欣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及应用分析[J].新课程,2021(30):73.

[3]李霖.从教育目标看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人文价值[D].西南大学,2020.

[4]王金金.多媒体应用于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解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3):4-5.

[5]熊睿.基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动漫音乐赏析范文第5篇

系别: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班级:109811 姓名:苏毅杰 学号:105090840054 指导老师:王侃

贝多芬音乐赏析

【内容摘要】

贝多芬,LUDWIG VON BEETHOVERR (1770.12.16-1827.3.26).德国作曲家。父亲从小就逼迫他学琴,他13岁任宫廷乐队大键琴手,14岁任宫廷管风琴师,18岁任歌剧乐队中提琴手。1792年,海顿见到他,获准成为起学生。1795年首次在维也纳以作曲家及钢琴家身份登台。1798-1800年除教授钢琴外,埋头作曲。1800年4月举行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音乐会,确立了作曲家的地位。此时,听力逐渐衰退。因耳聋的恐惧和失恋,1802年欲自杀,后终于克服危机,振奋精神,继续作曲。贝多芬是人类艺术上最伟大的创造者之一。他一方面有着卓越的音乐天斌、炽热的叛逆气质和巨人般的坚强性格;另一方面他那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而产生的崇高思想,形成他作为一个音乐家的特殊品质。他通过自己的创作,特别在他的九部交响曲中,反映了那个时代伟大的人民运动和最进步的思想。他以时代和个人的命运为题,通过深刻的哲理和感人的艺术形象相结合,写出了一系列交响乐作品,表现了从斗争到胜利、从黑暗到光明、从苦难到快乐的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精神历程,他的九首交响曲象珍珠一样永远闪闪发光。 【关键词】贝多芬 音乐作曲 艺术创造 命运交响曲 【正文】

贝多芬代表作《命运》。我想,世界上再没有一首交响曲能够获得如此广阔的知名度以及接受度。贝多芬的伟大,则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这部代表作给他带去的声誉和敬仰。一开场那四声令人恐惧的有力音符,几乎让每个人只要一听到它就会永远无法忘却!真的,充满了震慑力的经典段落,如此简短却又如此令人挥之不去!当然,贝多芬对于这四个音符的解释最为权威——命运在敲门!是啊,开门见山,整部作品的主题一览无遗。或许这四个音符给所有人的影响真的太深刻了,所以音乐一开场就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怖感觉!我想,这正是贝多芬音乐才华与他个人精神最充分结合的表现!接下去,我们好似看到了一幅激烈战斗的场面,每一个音符,每一段旋律似乎都在舞刀弄剑、奋勇拚杀!你可以把主 1

角想象成贝多芬乃至任何一个不屈不挠的战士或革命斗争史实。但我觉得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听众而言,主角应该是你自己!那么敌人是谁,很明了——命运!因为我想,每个人都有面对命运考验的时候。主题在重复着,恐怖的声音依然在回荡,似乎斗争者并没有征服这个强大的“命运对手”!

正在这时,第二乐章舒缓的旋律传来了,似乎是一位母亲伸出了双手来抚慰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的儿子,也好像是几名携手斗争的勇士在大战之后对敌人、对未来进行交流、思索。虽然音乐是平缓的,但是内在含有一种催人奋进的默默力量,好像在不断的鼓动战士继续前进。在经历了第一乐章激烈的挣扎之后,听众们在这里得到了片刻的休息,好似是一剂疗伤药。第三乐章是快板谐谑曲,但是却听不到任何“幽默、谐谑的成分” 。在这里战士重新拿起了武器,回到了阴云笼罩的战场,音乐的气氛也突然从平和转为阴暗。好像战士脚踏着牺牲者们的血迹在一步一步朝命运之神逼近,不断积累着力量和勇气。

《命运交响曲》的第

三、第四乐章是连续演奏的,从第三乐章最后一部分那平静、忧郁的缓慢突然跳跃到第四乐章一开始那突如其来、如同山洪暴发一般的合奏。其实这个手法来自于《第四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从引子转到正题的那一部分。正是由于成功写下了《第四》的首乐章,才给《命运》的终曲乐章带来了灵感。我想任何一个听众面对着如此汹涌而来的凯旋之声,心中应该无不感觉激荡——黑暗被打破了、命运被征服了、阳光重新照耀大地!战士在庆祝自己的胜利、人群在欢唱胜利的颂歌!

第九交响曲的创作思源,来自于他在波恩生活的年少岁月,选中了席勒1785年的诗作《欢乐颂》为歌词。 第一乐章庄严而不太快的快板,“在开头处,两支小调交叠进行,其中一支由乐章发展部的重要角色――第二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六连音(双三连音)组成,另外一支,则驾驭着主旋律,随着2/4小节的第四音以第八音渐强至第十六音的方式发展,最后三连音汇聚到第十六音,呼应了指定的渐强符号。”在和声上,最先出现的主基调很快转变成基调D小调的起点,与之前的所有交响曲对立的是,贝多芬并未在开篇乐章的任何部位使用反复手法。除了打击乐部分,第九交响曲相比之下没有主旋律上的扩展。虽然被频繁地演奏,

2

然而第二支曲子活泼的急板为什么以诙谐曲为方式仍然没有的答案。1817年,贝多芬将此诙谐曲用作第三支曲子的主旋律。1823年,经过再三考虑,他抽去了这支旋律,于是有了1923年的如歌的柔板呈现出一种介于诙谐曲与急板之间的沉静。前三个乐章插入极具表现力的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以卡农曲的方式奏出主题“欢乐”的气氛。

贝多芬是一位非常伟大的音乐家,他的响曲《第二交响曲》《第三交响曲》(英雄) 《第五交响曲》(命运) 《第六交响曲》(田园) 《第九交响曲》(合唱) 《爱格蒙特序曲》;钢琴曲《致爱丽丝》《月光奏鸣曲》《大公三重奏》;歌剧《D大调庄严弥撒》等都非常著名。他的《命运交响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使我们倍觉汗颜。遥想着在历史尘卦记忆的深处曾经有那么一个人战胜了命运的不公摆布,在天地间潇洒的走了一回,我常不敢仰望这份神圣的伟大,因为在他所营造的音乐世界里就是意味着教人如何挺着腰站着生存,教人向命运所带来的不公与苦痛挑战,生当人中杰,死也为鬼雄。

喜欢贝多芬,不单单是喜欢他,更是敬佩。喜欢他的作品,更是喜欢和敬佩他的顽强不屈的精神。当知道贝多芬先生在失聪后人继续创作,我深深地震撼了!在他潦倒失聪之时,并没有因为这致命的挫折而放弃他毕生追求和挚爱的音乐事业!他愈挫愈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或许贝多芬正式上天选中的人,所以他是失聪了,但他还是继续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他是音乐历史上甚至艺术界历史上的丰碑。 【参考文献】

动漫音乐赏析范文第6篇

我觉得童年时能遇到这样的一位老师让我感到很荣幸,这对我以后的求学生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到了初中,我变得贪玩,因为是在镇里上的中学,被一些新鲜的事物多吸引。学会了上网,那时候网络是那么的令我痴迷,因为住得是外宿,所以自习后有很多自己的时间,所以对自己有一些放纵,促使我迷恋网络学习成绩下降。但因为我的一次生病她的到来让我彻底的改变了许多。

她是一个教了我半个学期的数学老师——陈老师。陈老师中等身材,留着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白净的脸上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仿佛能够看出我们同学的内心世界。但是,她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她那爱生如子的好品质。记得有一次,我发了高烧,烧到了三十九度。恰好家里没有人,所以我没有去学校请假。陈老师知道后,立马来到我家看望我。她握着我的手,微笑着对我说:“孩子,你发烧了,高烧三十九度呢!你想吃点什么,老师去给你买„„”当时,我虽然高烧不退,但我神志很清醒。“陈老师,您来了。”我对陈老师说。“是的,孩子,老师来了。孩子,你感觉怎么样?”这时,我的眼睛湿乎乎的„„第二天,我还是没有去学校上课,陈老师又来看望我了。她见我捧着语文书,便对我说:“孩子,你别太累了,等你病好后,我们都会帮你补课的,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休息„„”我心中汹涌澎湃:陈老师,您每天那么忙,现在我病了,您又来看望我„„想到这里,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在陈老师的关心下,我的病一天天好了起来。回到学校,我就参加了期中考试,由于那几天没有上课,我才考了70 多分。这时候,陈老师又忙来安慰我:“孩子,这次考试没有考好不怪 你来我帮你把落下的功课补上吧!这道题„„”在陈老师的帮助下,期末考试,我终于取得了 98 分的好成绩。陈老师在“寄语表”上写到:“‘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祝贺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不能够代表未来,愿你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看完这张“寄语表”后,我多想对陈老师说“陈老师,:在 我这 98 分里,有一半分是您的,谢谢您!”现在,虽然离开了陈老师,可我还是想对她说:“陈老师,您永远是我最尊敬、最爱戴的人。”

由于家庭的原因初中毕业后我选择了读师范专业,也顺利的考入了辽阳师专,虽然这一切不是我的初衷,但我还是听了家里的建议选择就读师专。现在想起来师专虽丰富了我的技能,但并没有积淀很多的知识。记得导师说过欠的帐总是要还的,早晚都会暴露出来,现在来说欠缺的只能恶补。有那么一句话,年轻的时候要学毛驴,努力向前,这样等到步入社会才能很好的应对。刚来到师专,感觉那里和大学差不多,无论是生活方式学习环境,在那三年里我拥有一位真正的老师。老师,尊称传授文化的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也。” 。治学严谨的老师,民主开放的老师,循规蹈矩的老师„„大学就是拥有各种各样的大师的地方。而我的师专也不例外,他们能各有所长, 能在不同的知识和技能领域给予学生不同的知识和技能,能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体会人生的真谛,能以不同的激情激发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她的热情是我无法预料的。他从各方面影响着我,教会了我认真、负责、严谨,教会了我踏实、勤奋、坚持,教教会了我开放、批判、激情。

师专的生活不同于高中,因为老师不再给我直接精神上的压力:以前上课吃东西、喝水、看小说什么在高中还得偷偷搞动作,上课都是提心吊胆的,因为害怕被老师抓住,可是在这里就要靠自己的自制力了。这里才能体现出良师益友。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师专三年我可以自豪的说: 我的光阴没有虚度! 因为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的课外知识, 而且还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有幸结识了给我上英语课的颜老师!说是实话 ,我从没有如此从内心深处这么钦佩和喜欢一个老师,所以,遇见她是一种缘分吧!跟随颜老师上课时最有成就感的。每堂课下来,课本上的知识点被我密密麻麻的“记录在案”即使尚未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知识单纯的看一下也让我觉得自己的课堂时间过的有多么充实,“不虚此课”。在初中的时候英语课就是我们的睡觉课,每到英语课的时候教室的最后一排就倒成一片,因为每天作业繁多,更觉得英语难学,也很乏味。然而颜老师教学方法不同,她会给我们讲述自己大学经历,讲笑话等以不同的方式来激发同学们对英语的喜爱,“魅力” 似乎可以让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使每个人都游刃有余, 即使是对那些英语基础不是很好以至于一直对英语学习怀有畏惧之心的同学而言。她似乎可以调动起每个人的学习热情,始终活跃,让每一位学生充分调动全身的 “精、气、神”,练到抵抗睡眠的最有效的“神功”她的课使我们处于基本放松状态,聆听发自内心的声音,感受其他人的真实体验,咀嚼自然暗藏的底蕴。而不是记着先人的名言,背着复杂的公式,将自己的头脑塞满,而无法发现层层束缚下的自我。我喜欢这样的老师,他让我感到自己的存在,自己可以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一切。英语学习中的“平时分”是很多同学充分关注的一个方向,而颜老师的课堂练习是最容易的了。只要肯认真听课,词汇熟练掌握,即使要拿个满分也是不成问题的。这也是全班同学在学期开始的时候轮流上阵争先恐后回答提问,每个人都尽力在平时的练习中拿到。她总是将知道的信息第一传达给每一位同学,什么等级考试啊!国家有什么政策啊!凡是对我们以后有帮助的考试以及证书, 因此她课很少有人会缺席,她仿佛是我们班的通讯员一样。她不仅是我们的良师,也是我们的益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颜老师对我们的付出如同春蝉吐丝,到死方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不管有多么的辛苦, 多么的累,她都会一个人承受只因为了我们。颜老师 “您辛苦了,我永远爱您!”

虽然这篇文章没有什么文采,但是它能把我心里的心声表达出来,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和自豪,因为自己太内向不知道怎样表达对老师的关怀,这次有这个机会让我对你们表示感谢,这求学的12年使我不断成长、成熟的12年,我的知识,我的技能,我对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的领悟也是在这个阶段逐步建立起来的。我开始在记忆中搜索,生活中的一幕幕如同电影般在我的眼前闪现。一直在人生道路上一路向前奔的我,第一次停住脚步,第一次回头看看自己来时的路„„ 最后也祝“愿全天下的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教育电影观后感

《看上去很美》:一个叫方枪枪的男孩被父亲送进幼儿园,从天真活泼变得狡黠孤僻,最终,“逃”出幼儿园,在锣鼓喧天里呆呆地望着戴着大红花兴高采烈的从身边走过的人群。幼儿园对他或许已成为回忆,而对于他的教育生涯这仅仅是个开端„„

中国教育美吗?电影之后看到这个问题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中国教育“一刀切”不讲个性、扼杀儿童天性„„.但我更愿意先从社会视角去看中国教育。

首先就说个性,影片的背景应该是改革初期,此前社会过于突出集体,强调一致已是不争的事实,讲求个性恰恰是当时社会所难以接受的,放在这个大框架下,“一刀切”与“个性”不是首要问题。就当时乃至今天在大多数学校,教师管理着庞大的班级,面对的是大多数学生,不准一刀切,必须因材施教,那么教师的工作与负担何时是个尽头。如果真一刀切也就算了,可美其名“一碗水端平”促进教育公平。可影片中一位很有派头的家长到校看望孩子时,像领导视察般指指点点,老师们则一个个唯唯诺诺,当问及“这孩子咋没小红花”时,马上就“明天大家都有一朵小红花”。这种现象荼毒至今,远甚于“一刀切”,孩子最终会有自主意识,“一刀切”切不断孩子的成长,而这种另类的“区别对待”给孩子们贴上了无形的标签并深深影响着今天的教育公平。

刚说到小红花,则不得不提所谓的“评比”,人们私下里常说“人比人,气死人”,可在现实生活与工作中它确有“奖掖先进,激励后进”的作用,可我们把这些东西强加给那些不谙世事的孩子,其激励作用或许会大打折扣,至少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而事实上,我们社会上评比之风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时代再变,不变的是评比,即便是梁山兄弟还排座次呢,后来“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再近些是空前激烈的竞争压力,于是就有了标准,条条框框的规矩,别说是教育,社会自身也被这些东西绑架了。

还有一点不可忽视:影片中就四合院改造的幼儿园,近百名学生却只有一名园长两名老师,除了床与桌椅,教学娱乐设备寥寥。其条件相对于当时也算不错。总有人不厌其烦地强调“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可当我们经济上创造举世瞩目的奇迹时,教育支出占GDP比重百分之四的许诺却始终是一张空头支票。老百姓自己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当他们勒紧裤腰带把孩子送进学校是时,孩子们受的教育,是不是让那些“高度重视”的听起来很美的人心里很美?你百般无奈,可大势如此。

中国教育美吗?实在不好说,也没资格说,但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中国教育更美,尤其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

《浪潮》:百余分钟的时间,却用犀利的镜头揭开了人性的弱点,我们不如想象中的坚强,相反,我们比想象中更易于受到影响。如果不是事先看了简介,知道电影是基于1967年美国加州一所高中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我一定难以相信影片所发生的一切:一群自由、散漫、叛逆的高中学生,五天、仅仅五天,就可以完成向独裁统治顺民的转变。无怪乎有人惊呼“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 电影在轻松而热烈的摇滚音乐中开始,德国的一所高中,老师赖纳•文格尔由于自己喜爱的“无政府主义”课已经被另一位老师预定讲授,只好无奈地在“国家体制”的主题活动周上讲授“独裁政治”。在星期一的第一堂课上,处于叛逆期的学生们个个懒洋洋地在做自己的事,有一句没一句地回答着老师的提问,甚至冒出了“独裁就是单干的裁缝”这样的玩笑话。而学生们认为专制不可能在德国重演的言论更是让赖纳陷入了沉思,于是,赖纳决定进行一个教学体验活动„„

为什么学生们会如此轻易地发生转变?这个疑问,或许正是整部最想要表达的内容。而整个转变的过程或许可以从一个认同性的假设说起。“好歹这一周要打发过去”,在刚上课时,赖纳面对松散的学生曾无奈说出的这一句话道出了原委,赖纳的教学实验能够开始,实际上首先取得了所有学生(不合作学生在后面选择了退课和转班)的授权同意,大部分散漫的学生们开始时目的很简单,轻松上课、拿到学分足矣,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出学生们交出自己的一部分权力进行缔约,缔约的目的就是轻松有趣地把课程完成,交出的权力就是在课堂上对赖纳的不服从。但这时,赖纳还只是负责引导课程的角色,并不必然地成为团体的领导。“每一个专制体制都需要一个领导核心角色”,赖纳接着在全体学生的投票中被选为课堂上的“元首”。

当然,也不必然的所有人都是如此,依然保留独立思考并审慎地看待自己身处的群体的个体也有。虽然“浪潮”拥有众多的拥趸,极端者蒂姆更如《死亡诗社》中的尼尔一样选择结束自己生命,但在电影中还是塑造出了“用脚投票”,决定退出“浪潮”的莫娜和坚定的“浪潮”反对者卡罗这些个体形象,她们充满隐喻。

“因为集体的一切是无意识的,所以无意识的一切是集体的。”这句话虽须商榷,却发人深省。

以上是我最深刻的两部电影,所以只写了这两个影评,还望老师见谅。

大连大学

师范学院

113班

上一篇:电教组长职责范文下一篇:店面管理技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