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热的金融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19

比较热的金融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摘 要:如何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有效的监管事关我国互联网金融业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稳定。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基于风险控制视角,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现实存在的非理性行为,探讨互联网金融行业如何监管与自律。为加强互联网金融业风险控制,应建立以互联网金融自律为核心,以监管来促进,涉及各个主体的全流程的风险控制体系。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大金融体系;监管;自律;风险控制;S-C-P框架

一、引言

在全面改革开放时代,作为一个新兴、年轻产业,我国互联网金融业近年来迅猛发展、成绩斐然,成为构建包括实体银行与影子银行的大金融体系的生力军,并将在经济新常态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1]。余额宝诞生,并且在短短半年内突破一千亿元[2]。据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统计,到2014年底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规模已经突破10万亿元。截至2014年12月底,P2P网贷平台数量达到1 575家,累计成交额超过3000亿元,几乎是2013年的3倍[3]。目前P2P市场规模以月均12%的增幅跃居全球的前列,其中中国的“宜信”已经是美国最大的P2P平台“Lending Club”规模的数倍。与此同时,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达到39万人,服务的企业超过200万家,带动的相关行业就业人数有6 000万人[4]。

但不可否认,当市场状况好、气势如虹时,互联网金融行业利润丰厚,掩盖了一系列问题。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国累计已有119家P2P平台“倒闭”或“跑路”,涉及资金共计约21亿元。今年P2P平台“倒闭”或“跑路”的也不在少数。例如:今年3月份,山东烟台理财公司老板非法集资涉案7亿元,因兑付问题跑路。上述“支付、网贷”诈骗案件和兑付困难事件频发的现象说明:一是现行法律法规缺位、监管主体不明确与监管不力[5];二是业内法律定位不明,可能“越界”触碰法律“底线”;三是资金的第三方存管制度缺失,存在安全隐患;四是内控制度不健全,可能引发经营风险;五是民间征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六是少部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由于上述风险的存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繁荣发展景象也难以掩盖行业内部的非理性行为。所以,在政府健全监管法律法规的同时,行业内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加强自律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本文拟在评述互联网金融监管与自律研究现状基础上分析中国互联网金融业态,阐述SCP框架与行业自律的关系,展望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前景;进一步,基于风险控制视角,针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非理性行为,探讨互联网金融行业如何监管与自律,并提出相应风险控制体系构建思路,为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理性发展与有效监管提出建议。

二、互联网金融业监管与自律的研究现状

客观上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具有发展迅猛、扩散效应快但监管滞后等特征。国内学者从监管的角度对互联网金融业进行风险控制的研究还很有限,如我国较早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学者谢平 等(2012)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的三种模式:移动支付、网络信贷和众筹式融资,并进行了案例分析[6]。陈林(2013)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及特点,从金融消费方式、金融竞争模式、金融服务供给、货币政策、金融信息安全、反洗钱等六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的影响,并借鉴了欧美等国家互联网金融监管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政策建议[7]。

相对国内而言,发达国家或地区互联网金融行业起步较早,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监管的法律法规相对健全。(1)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展与监管。美国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主要包括:一是对机构性质认定上,将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其他类型的银行业存款机构区别对待,其本质仍是传统支付服务的延伸,无需获得银行业务许可证,二是对第三方支付机构以发放牌照的方式管理和规范,三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接受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共同监督等(胡剑波 等,2014)[8]。(2)P2P网络信贷发展与监管。美国并未制定专门针对P2P网络借贷行业监管的法律,主要是通过查找现有与P2P相关的法律。《美国政府责任办公室(GAO)呈交给国会的P2P行业发展与监管报告》为美国政府对P2P行业发展与监管提供了两套可行的方案:第一种方案是维持现在多部门分头监管,州与联邦政府共同管理的监督架构;第二种方案是将各部门、联邦和州的职责集中在一个单独的部门,由该部门统一承担保护放款人与借款人的责任[9]。英国是P2P网络信贷的发源地,英国对网络借贷行业的监管主要包括:一是以《消费者信用贷款法》为依据,将P2P网络借贷界定为消费信贷,具体划入债务管理类消费信贷业务,二是实行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10]。(3)“众筹融资”监管。2012年4月,美国通过《促进初创企业融资法案》,成为第一个改变相关监管章程而让公民自由参与“众筹融资”的国家,监管方案具体包括:一是适当开放众筹股权融资;二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出台相应的法案,从业务准入、行业自律、资金转移、风险揭示、预防诈骗、消费者保护等方面对融资平台进行约束[10]。

另一方面,行业自律日益受到国家金融监管当局和国际金融学术界的关注。国外学者主要对行业自律的含义、作用进行了阐释,分析了体现行业自律原则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例如英国除了将互联网金融纳入现有监管框架内、补充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外,还设立行业自律组织承担监管职能(陈秀梅,2014)[11]。Lawrence et al(2009)为行业自律做出明确的定义,认为行业自律是某种产业性组织(如贸易协会或专业化社团),针对企业及个人行为而制定、实施并监督一定规范及标准规制化的过程[12]。从公共政策角度,自律相比政府管制更加迅速、灵活而又有效率,自律可以利用行业内长期积累的经验和判断来解决那些政府难以用明确法律条文进行解决的问题,因此很多政府机构已经开始鼓励推动行业自律(Pitofsky,1998)[13]。在我国,行业自律的相关制度设计还不完善。巴曙松(2003)对市场自律原则的运行机理、不同金融产品持有者的市场自律作用、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的国际比较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14]。倾志贵(2007)针对我国的市场环境、金融监管的特点,提出从自律原则方面建立符合我国金融监管实际的市场自律机制[15]。黄泽民(2013)指出政府监管并不是维持金融市场规范的唯一办法,监管当局有可能因为谋求自身利益而无意中破坏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因此,行业自律机制的引入有利于金融监管的效率和运行[16]。

三、中国互联网金融业态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市场的静态分析

运用SCP分析框架[17]对互联网金融市场进行分析的思路,如图1所示。影响互联网金融市场结构的决定性因素有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企业进入与退出壁垒;互联网金融理性行为包括价格策略、产品策略、排挤行为等,非理性行为涉及诱骗欺诈、非法集资、网络自融、刻意夸大投资回报回避风险、对借款人资信审核不严、伞形信托等;市场绩效主要包括资源配置效率、生产相对效率、销售费用和技术进步等;政府政策包括管制、反托拉斯、进入壁垒、税收补贴、投资鼓励、就业支持、宏观政策等。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影响市场绩效。

1. 市场结构。根据综合企业及专家访谈和艾瑞统计模型核算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们对影响互联网金融市场结构的决定性因素: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企业进入与退出壁垒进行了统计分析。

(1)市场集中度。参见图2,按照P2P企业数和2014年度市场交易规模绘制的“洛伦兹曲线”,得出P2P行业基尼系数为0.36;按照2014年度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绘制的“洛伦兹曲线”,得出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基尼系数为0.816;按照2014年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绘制的“洛伦兹曲线”,得出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基尼系数为0.917。

初步判断:从静态上,说明P2P企业规模均匀分布程度最高,其产业集中度最低,其次是互联网支付企业,移动支付企业规模均匀分布程度最低;从动态上,说明P2P企业、互联网支付企业和移动支付企业的产业集中度都有所上升。

(2)产品差异化。目前我国P2P信贷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企业多以提供较高的收益率来吸引投资者,需求价格弹性较大,产品差异化较低,呈现产品同质性特征;然而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服务需求弹性较小,产品同质化较低,移动支付市场更甚。

(3)企业进入与退出壁垒。壁垒与盈利性见图3。

从进入P2P信贷市场的壁垒源(规模经济、产品歧异、资本需求、转换成本、分销渠道及政府政策)来判断,企业进入壁垒很低;从退出P2P信贷市场的壁垒源(专用性资产、退出固定成本、内部经营联系、政府及社会约束)来判断,企业退出壁垒也低。因此中国P2P信贷市场回报低并且稳定(见图3)。可见,目前中国P2P信贷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

从进入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的壁垒源来判断,企业进入壁垒高;从退出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的壁垒源来判断,企业退出壁垒也高。因此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回报高且有风险。可见,目前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处于垄断竞争阶段。

从进入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的壁垒源来判断,企业进入壁垒很高;从退出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的壁垒源来判断,企业退出壁垒也高。因此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回报高且有风险。可见,目前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接近于寡头垄断。

2. 市场行为。互联网金融市场行为包括理性行为和非理性行为,其中理性行为包括价格策略、产品策略、排挤行为等;非理性行为涉及诱骗欺诈、非法集资、网络自融、刻意夸大投资回报回避风险、对借款人资信审核不严、伞形信托等。

从细分市场来看,由于P2P信贷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企业会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决定是扩大规模还是缩小规模,是进入市场还是退出市场。我国P2P平台倾向短期行为,成熟的商业模式尚需培育,主要表现为以高利为目的迅速做大贷款规模,引入第三方担保降低投资人风险,出现融资大额化倾向,采用线下认证模式对借款人信息进行审核。虽然我国P2P平台数量呈现出跨越式增长,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P2P平台运营商业模式的可持续问题,目前,部分P2P平台运营成本高昂,专业人士欠缺,风险管理经验不足,平台运营存在脆弱性,且少数平台已经完全背离P2P平台信息中介本质,沦为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的代名词,社会负面影响广泛。在垄断第三方支付市场结构下,支付平台可以对消费者实行低于边际成本、甚至为负或零的定价,对商户、第三方支付服务定价与成交额呈负相关,如果商户交易次数增多到一定程度,支付平台可以对商户按照“低注册费、高交易费”的策略定价。如果支付平台匹配双方成功交易的概率提高,支付平台对商户可以按照“低注册费、高交易费”的策略定价[18]。

3. 市场绩效。互联网金融平台绕过了传统的庞大实体营业网点费用和雇用众多员工的人力资源费用,减少了投资成本、营业费用和管理成本,依靠强大的信用积累和挖掘优势,以及互联网、移动支付、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突破了时空限制,减少了中间环节,便捷了支付方式,参与者通过互联网对金融活动有了更直接、更有效地接触,透明度高,减少了市场信息不对称,有效提高了资金融通效率[19]。通过实时交互、大规模协作实现组织扁平化,客户群信息平台化,并可以提前发现潜在客户和潜在需求。

上述非理性行为反过来影响市场结构,两者的互动作用最终导致市场绩效的低下甚至无效率,使得国内市场呈现出混乱无序与低效的状态;政府在互联网市场失灵情况下会出台相应的政策加以规制。互联网企业需要从遵守法律法规、行业内交易规则的制定、风险管理、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等方面加强自律。

(二)动态展望互联网金融市场

借鉴国外互联网发展经验,结合我国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笔者认为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十大趋势。

1. 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规范化。随着金融体系改革的深化,互联网金融目前野蛮的发展趋势将或主动或被动地得到缓解。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传统金融行业带来的竞争压力以及国家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的决心和客观要求,都促使互联网金融朝着规范化运营的方向转变。

2. 互联网金融监管常态化。从国外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验来看,国家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对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普遍存在的监管缺失或监管不到位的现象,将随着国家监管体系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而得到缓解,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将会实现常态化。

3. 互联网金融平台风控机制长效化。金融业本身就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行业,加之互联网的安全和技术风险,互联网金融行业成为一个风险林立的行业。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风险控制和应对能力直接影响到自身的存亡。为了有效化解互联网金融企业所面对的众多风险,实现自身健康长久的发展,建立一个长效的风控机制可谓是立身之命。

4. 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完备化。信用是金融行业的立身之本。相较传统金融行业高成本、低速度但有效性较高的资信审核方式,互联网金融对信贷用户的资信审核成本更低、速度更快,但是这种审核方式在数据不完备的背景下,效果较差,往往会造成信贷用户信用审核过高或过低的误差。因此互联网金融立足自身优势,吸收传统资信审核的长处,建立完备的征信体系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必然要求。

5. 跨界融合深化。互联网金融起初就是一个金融与互联网跨界融合的产物,依托“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的互联网精神和便捷可达的互联网通道,来发挥金融在国计民生中的重大作用。两利融合很快显现了强大的增长能力,因此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与传统金融行业会在更多的细分领域进行跨界融合。

6. 互联网金融服务的移动化、个性化。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加速发展使我们正阔步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金融服务正在从传统的柜台、电脑等交互终端走向消费者的手中,随时随地、便捷可得的金融服务需求将促使互联网金融企业走向移动化。目前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已经在往支付宝钱包和微信支付转移,在理财方面传统的理财页面也开始向APP转化,如果不重视移动化趋势,互联网金融最终会被移动互联网金融推入危机。

在未来,客户的体验以及业务的便捷性和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重要,互联网金融的服务、产品、功能等个性化趋势会越来越明显。面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需求,将会开发出更多个性化的金融产品、服务来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为导向”的服务理念会越来越突出。互联网金融服务长尾市场用户群的个性化需求的能力将会越来越强。

7. 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产业化。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对市场的拉动效应将超越以往的任何产业,随着互联网金融产业规模化、迅速化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能够提供的服务、产品也将更加丰富,从产品到产业化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化发展也会增强整个行业应对内部混乱发展和外来风险的能力。

8. 互联网金融产品定价市场化。近两年互联网金融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互联网金融理财更是吸引了大批的投资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金融市场还不够发达,人们的投资渠道受限;另一方面是我国的利率仍由政府管控,尤其是存款利率的限制。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已经证明,市场化越深入的领域透明度就越高,也更易于监管。我们应该看到随着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存款利率上限一旦去掉以后,传统金融行业凭借强大的资本优势以及安全性,对广大投资者的吸引力会大大增加,互联网金融热必然回归平静。互联网金融企业必定要顺应国家的发展趋势,实现自身产品定价的市场化。产品定价的市场化可以使得互联网金融市场更加规范成熟,消费者能够从竞争中受益,国家也能降低监管成本,事半功倍、可谓“三赢”。

9. 互联网金融业务国际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外一些优势的金融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这会对我国的金融企业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例如,近期国家要提出银行卡清算业务放开,国外卡组织可以进入中国结算领域,第三方支付也可以进入,这对第三方支付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把握这次机遇迎接挑战,对互联网金融提出了新的要求,互联网金融应该放眼国际市场,发展壮大自己。所以走出去,实现国际化发展是互联网金融的必然之路。

10. 互联网金融模式多元化。从最初的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与P2P信贷,到众筹、互联网理财,再到互联网保险、互联网证券。互联网的创新融合能力不断增强,互联网金融模式也越来越丰富,可为人们提供的服务、产品也越来越全面。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注重创新的行业,互联网金融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发掘更多的金融发展模式,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才能够实现自身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四、互联网金融业风险控制体系构建思路

近几年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市场规模急剧扩大,现已成为中国大金融体系里不可或缺的一员。但是伴随而来的各种问题已经成为阻碍自身发展,乃至影响中国金融系统健康运行的绊脚石。因此,需加强互联网金融业风险控制。本文试图构建我国互联网金融业风险控制体系:将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控制体系的参与主体与机构划分为监管体系、自律体系等两个子体系。具体来说,以互联网金融自律为核心,以监管来促进,涉及各个主体的全流程的风险控制架构如图4所示。自律体系、监管体系在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中的参与方式和所发挥的功能与作用如下文所论述。

(一)以行业自律为核心的内控架构

1. 建立一个权威公正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性组织。该组织通过对行业的观察,严格审核成员的资质,对成员进行动态跟踪监管,并制定权威公正的奖惩措施。

2. 以行业交流沟通促进平台信息安全建设,保护平台信息数据安全,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3. 紧随互联网技术发展潮流,积极引进新技术,提升平台获取、利用数据的能力,并建立完整的信息存管保护机制。

4. 以一个金融体系新人的身份,积极主动吸取传统金融行业的风控经验,并与自身技术相结合,积极探索更加高质高效的风控机制,增强平台抵抗风险的能力。

(二)以监管来促进的全流程风控体系

1. 主要监管机构的监管。第一,对已有平台的运营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核,对于存在违规风险的平台加强监管,对已存在违规行为的平台大力惩罚或予以取缔,另外还要制定严格的平台准入标准。第二,制定契合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办法。第三,制定严格的信息披露机制,提高平台运营的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第四,联合工信部,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平台的信息监管。第五,维护互联网金融行业良性有序竞争,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2. 第三方机构的监管。一方面通过引入第三方托管机构来保障平台资金在打入借款人之前的安全,并对平台风险保证金进行单独账户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平台资金的管理来监督平台的运营。

3. 投资者的准入控制和风险揭示。通过适当性管理,严格审核投资者的实力和风险偏好,设置合理投资比例限制,并对入场投资者进行充分的风险揭示。

4. 严格审核借款人资质。通过多方搜集信息,对借款人资信进行严格审核;引进第三方评级机构对借款人资信进行评级;根据借款人资信设置合理的授信比例和融资限额。

参考文献:

[1]王达.影子银行演进之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及其引发的冲击[J].东北亚论坛,2014(4):73-82.

[2]佚名.余额宝上线一周岁,用户突破一亿[EB/OL].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40613/171916991.shtml,2014-06-13.

[3]张荔仙,王伟明.我国众筹融资的发展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16):29.

[4]禾田.中国经营网[EB/OL].http://www.cb.com.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21&id=1 115760&all,2015-3-5.

[5]王雅萌,张嘉诺,关蕴珈,等.P2P平台网络贷款业务调研报告——以法律风险的分析与防范为研究方向[J].互联网金融法律评论,2015(1):132-162.

[6]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J].金融研究,2012(12):11-22.

[7]陈林.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研究[J].南方金融,2013(11):52-56.

[8]胡剑波,丁子格.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J].经济纵横,2014(8):92-96.

[9]US GAO. Person-to-person lending,new regulatory challenges could emerge as the industry grows[R].Publicly Released,2012,(20):134-156.

[10]张芬,吴江.国外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与经济,2013(11):53-56.

[11]陈秀梅.论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宏观经济研究,2014(10):122-126.

[12]LAWRENCE J L,CRAIG B C.Collaborative standards,voluntary codes and industry self-regulation:the role of third-party organisations[J].Journal of Corporate Citizenship,2009(35):67-80

[13]PITOFSKY R.Self-regulation and antitrust[R].Prepared Remarks in the D.C.Bar Association Symposium,1998.

[14]巴曙松,张嘉诺,华中炜.中国金融改革趋势回顾与前瞻[J].国际金融研究,2004(1):11-14.

[15]倾志贵.浅议市场自律机制与我国金融监管[J].经济研究导刊,2007(10):76-78.

[16]黄泽民.合并三会、构建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J].经济界,2013(2):12-13.

[17]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8]容玲.第三方支付平台定价策略研究——基于双边市场视角[J].新金融,2012(6):28-31.

[19]陶娅娜.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J].金融发展评论,2013 (11):58-73.

责任编辑:关 华

比较热的金融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城市体育文化创新探析

3、荆州龙舟竞渡的发展现状及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4、论当代中华武术的文化迷失与重构

5、高校体育文化平台构建研究

6、中国综合国力评估及世界排名:理论、现实及测评公式

7、“对西班牙来说,中国还是一个我们不够了解的市场”

8、由《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论”的质疑》等论文引发的方法论思考

9、藏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10、传统太极拳的生命智慧

11、解析民国时期太极拳的盛行

12、我国近四年体育文化研究进展

13、从中西方文化视角审视我国乒乓球文化的 “和谐竞技”思想

14、全国专业美术院校油画研究生创作教学研讨会

15、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体育文化的认同危机与重构

16、林语堂的比较文学跨学科视域

17、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体育思想演进的文化阐释

18、论报告文学的“学术意识”

19、”轴心时代”东西方体育文化比较研究

20、中国武术:20世纪的传统流失与当代的回归及振兴

21、关于中西方健美操差异的研究

22、体育文化精神视域下中国体育文化传承发展对策探析

23、从武术文化遗产保护引发对“保守主义”的文化思考

24、中西方体育文化比较研究

25、试论中西体育本位思想的对比

26、贺麟与唐君毅新儒学的比较

27、比较史学与中国的教育史研究

28、论东西方体育文化差异

29、中华传统“身体观”视域下我国体育文化发展研究

30、中西方体育文化下竞争精神之探析

31、上海和香港旅游形象建设的比较研究

32、近现代中国与西方体育文化间性研究

33、传教士与清末民初西方体育文化传播

34、对中西体育文化“融合论”的质疑

35、我国竞技武术的区域性差异特征及致因分析

36、中国体育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的融合构建

37、弱势状况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38、加强体育文化宣传的必要性思考

39、中西体育文化差异探析

40、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论”的质疑

41、乐黛云:搭桥者与铸魂人

42、排球运动文化的内涵特征与研究展望

43、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抉择

44、中国传统文化对啦啦操运动发展的影响研究

45、中西方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环境研究

46、中西方休闲观念比较研究

47、民族传统体育综合创新发展观的质疑与思考

48、当代中国城市雕塑创作语境评述

49、燕赵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发展模式研究

比较热的金融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师范生教育与中文系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3、中考名著阅读之“作家作品”

4、雷达的文学评论与1980年代社会学批评方法的嬗变

5、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研究现状综述与重估

6、独具见识的英国文学史叙述

7、从名师课堂看作家作品介绍

8、“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的变化分析与思考

9、英译选集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海外传播

10、报告文学《兴文力量》作品研讨会摘要

11、“拔白旗”运动中的巴金作品“讨论”

12、2011年出版的翻译图书印象

13、浅谈“80后”小说创作转型

14、莫言创作中的西方资源及其意义

15、亚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美国民族主义思潮探究

16、牛海坤报告文学《生命的守望者》研讨会发言摘要

17、中国科幻文学在西班牙出版与传播的路径创新

18、关于川端康成的文学美在《雪国》中的表现

19、译介与重构:余华作品在美国的翻译出版

20、美国华裔作家林露德作品中的中国形象

21、江南意象与苏沧桑散文

22、文学作家转型创作儿童文学现象微探

23、文艺学视阈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解读

24、拉丁美洲当代小说创作的特点及趋势

25、顾爱彬:打造“三有”文化企业

26、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27、汉魏六朝女作家及其作品概观

28、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的五个板块及其结构

29、“文学湘军”的跨世纪格局与全国性定位

30、寻绎新文学作品的丰富意蕴

31、中国儿童文学的变化发展趋势

32、新世纪东南亚华文作家作品研究述评

33、平行研究启示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34、作家不能迟到于伟大的时代

35、追求历史的还原或建构

36、后苏联文学:在传统与现实之间

37、唐宋时期汉赋的经典化过程

38、“美国华裔文学”命名与界定的流变

39、“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过程与实施

40、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索

41、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对中国文学作品的借鉴研究

42、袁编《中国文学史》教材的整合与使用

43、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困境与前景分析

44、古代赋论与赋的经典化

45、论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1949年后的中国文学》

46、英国文学史著述的“中国模式”研究

47、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刍议

48、剥离作为体察生活的方式

49、论现代旧派文人的新文学书写

比较热的金融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从文化差异的视角浅析英汉习语及翻译

3、习语在英汉学习型词典中的翻译对比研究

4、地方院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构与实践探索

5、中西灰姑娘故事之比较

6、英汉喻体选择的文化取向性

7、试析英汉语言文化的共性

8、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综述

9、英汉翻译中的文化意象错位

10、浅谈高职高专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空缺现象及对策

11、英汉比喻中的文化信息

12、英汉习语的文化异同比较研究

13、基于语料库译者翻译风格比较研究

14、英汉比较的起源、原则及意义

15、语义交际翻译视角下英汉习语翻译意义对等比较研究

16、英汉文化内涵词比较与翻译

17、从英汉文化差异看企业简介文本的翻译缺失

18、英汉疾病委婉语的对比分析

19、英汉语言文化对比与英文写作研究

20、浅析英汉成语或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

21、浅议中英词汇中的语义差别

22、英汉成语跨文化翻译策略

23、英汉动物类习语的文化内涵比较及其翻译策略

24、东西方文化中数字“九”的对比分析

25、英汉语言文化差异探析

26、英汉文化意象的差异比较与翻译

27、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语义文化导入

28、英汉比喻修辞的民族文化特色

29、浅析英汉动物习语设喻的异同及其翻译

30、隐喻的文化认知本质及其在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31、英汉双语词典收录文化的方式

32、汉英叠词的语言类型学研究初探

33、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比较

34、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应对策略

35、英汉动物习语内涵差异的原因分析

36、论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

37、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38、王宏印:高深做学问,低调做学人

39、从文化角度浅论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

40、从文化差异走向“文化自觉”

41、浅述英汉语中的概念隐喻

42、2013年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综述

43、从英汉习语的翻译陷阱看英语教学

44、英汉动物习语文化差异对比研究

45、从动物词汇看英汉文化内涵

46、2016年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综述

47、英汉习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48、动物词语在英汉比喻修辞中的运用比较研究

49、中英颜色词语义对比与翻译

比较热的金融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浅谈ERP对我国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影响

3、新时期下的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强化

4、浅议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中的问题与对策

5、论新时期如何强化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工作

6、财险公司严格会计财务管理的主要措施及建议

7、关于中小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的探讨

8、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分析

9、ERP对我国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影响

10、基于网络经济下的会计财务处理分析

11、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及其内部控制研究

12、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

13、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要点研究

14、中央银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对会计财务的影响研究

15、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研究

16、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研究

17、石油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的探讨

18、中小企业会计财务风险问题分析

19、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

20、刍议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及其内部控制

21、会计财务创新发展途径

22、试论ERP对我国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影响

23、基于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初探

24、ERP对我国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影响探析

25、加强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探讨

26、新时期如何强化企业会计财务管理

27、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的探讨

28、探究强化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方法

29、机械制造企业完善会计财务管理水平的路径探究

30、浅谈ERP对我国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影响

31、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32、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风险及管控措施

33、事业单位中的会计财务管理探究

34、关于做好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工作的探讨

35、ERP对我国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影响和应用措施研究

36、强化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对策探究

37、浅议如何加强中小学会计财务管理

38、新时期如何强化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

39、以发展理念引领央行会计财务工作转型

40、企业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

41、新时期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

42、新时代如何强化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工作

43、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探讨

44、中职会计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反思与改革

45、新时期强化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方法

46、刍议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风险及管空措施

47、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的简析

48、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

49、新时期如何强化企业会计财务管理

比较热的金融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2、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鉴赏教学策略探析

3、浅谈对美术鉴赏力培养的一些思考

4、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鉴赏”课

5、比较鉴赏在中外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

6、谈如何把握高中美术鉴赏的人文特点

7、例谈比较鉴赏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的有效应用

8、浅谈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情感共鸣

9、浅析比较教学方法在中外美术史教学中的应用

10、品古韵之美,传民族文化

11、应用技术型大学艺术教育现状与展望

12、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创新模式探究

1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美术比较鉴赏教学初探

14、浅谈激发兴趣在美术鉴赏课中的运用

15、中西美术作品识读比较案例分析

16、小议如何培养高中生美术鉴赏能力

17、谈中国画创作引进民间美术的几种可能

18、丰子恺漫画的绘画语言及其对现代漫画插画的影响

19、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20、关注20世纪女画家的艺术与收藏(上)

21、21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22、有效教学案例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

23、苏天赐油画艺术的时代性探究

24、如何教好一堂美术欣赏课

25、幼儿美术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探微

26、论艺术学科的整体性特征——以西方美术与音乐的比较研究为中心

27、探究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

28、深化高中美术审美鉴赏教学的策略

29、浅谈初中美术课的赏析教学

30、小学美术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

31、儿童“生活美术”与中华传统审美教育的文化体验

32、“嘉庚文化”融入中学美术课程的实践研究

33、普通高等院校中外美术史教学现状之我见

34、对高校国画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探讨

35、“微课秀” 美术教学初探

36、比较鉴赏法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

37、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成为主旋律

38、上好美术鉴赏课 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39、美术鉴赏教学的几点思考

40、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内引外联,走国际教育良性发展之路

41、初中起点“二?四”分段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师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文化修养构建的研究

42、天价“老壶”的投资经

43、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与探索

44、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下高中美术教学的开展

45、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探讨

46、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47、论语文教学对中职美术学生阅读行为的促进

48、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创新模式研究

49、中国油画风景的发展概况

上一篇:初中红色故事政治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关于牙周炎的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