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与课堂教学论文范文

2024-07-27

情景教学与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在信息化时代,职业院校试图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以提升教学效果。以中职学校液压与气动课程教学为例,对液压与气动课程特点、教学状态等进行分析,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推动液压与气动课程改进。实践结果证明,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改革后,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了。

[关    键   词]  液压与气动;建构主义;信息化教学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在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中职液压与气动课程存在专业性强,理论知识抽象、实训项目多等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工科专业普遍采用的理论与实训相结合方式,受限于知识抽象、设备完善程度、学生学习兴趣等影响,教学效果往往未达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建构主义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教育模式的改革与优化,激发学生对液压与气动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提升教学有效性。

一、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一位心理学家。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习环境中的情景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近年来,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当代最新信息技術成果强有力的支持,建构主义理论下进行教学实践,成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二、教学分析与实施

中职液压与气动课程作为机电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机械动力和控制、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电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发展趋势中,液压与气动专业知识的地位愈发重要,也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不可或缺的知识组成部分。作为中职教育,学生需达到掌握液压与气动基本控制常识的课程目标。

以下是近10年来我校液压与气动课程教学的实施与分析。

(一)传统教学存在问题

学校液压与气动实训室于2008年开始建设,先后购置气动实验台8台,液压实验台8台,2013年购置液压与气动综合实验设备1台,逐年修缮部分老化元件。目前,拥有基本的气动控制阀、气缸、空压机、液压控制阀、液压泵、液压缸等元器件。实验台具备完成纯液压、纯气动的基本实训任务条件。综合实验设备可以完成气动与液压的综合实训任务,但由于只有1台综合实验设备,参加各级技能竞赛训练使用需求大,在日常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较小。

2015年以前,学校较少运用信息化技术的教学阶段。初期,液压与气动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训相结合进行传统方式教学。通过教学改革,在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基础上,逐步使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一直以来,课程教学之中师生对实训设备依赖性非常高,课堂较枯燥无味。

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基本不进行主动学习;(2)部分课程内容由于零部件机构复杂及工作原理抽象,教学没有起到好的效果;(3)课程学习时间短,单纯依靠课堂学习难以完成学习任务;(4)受限于实训设备完善程度,部分实训项目无法进行。

表1的数据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液压与气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以教育信息技术推动液压与气动课程改进

近年来,学校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从软硬件两个方面进行努力和改进。2016年,学校购置了一百多套多媒体教学设备,配置到教室及部分实训场室,打造多功能信息化讲台。教师可以在任何一间场室上网寻找教学资源,播放教学课件、视频、实物投影,开展网络教学。学校有规划地组织了全校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培训,在信息搜索、各类软件使用技术培训、课件视频制作、网上信息平台使用等方面进行学习。学校教学资源库现有教师课件、教学视频等课程资源600多个,正在建设校级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学校的信息化整体建设,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软硬件环境得到显著优化,这一门课程的学习实践环境显著改善。

针对教学团队结合学校信息化建设和中液压与气动课程的特点与问题,经过文献研究与实践检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以信息化技术建构学习环境,推动液压与气动教学改革,逐步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成绩,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1.利用信息化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处于学习阶段的中职生正是探索意识和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同时他们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成功的一半源自良好的开始,激发他们课程学习兴趣,把他们思想里面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而导入环节是学生投入课堂学习程度的起点。依托信息化手段,建构情景,在导入环节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提升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中,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文科教师喜欢用故事导入、诗歌导入,理工科教师喜欢用小实验导入、实物导入等。在信息化条件下,还可以通过音频、视频、模拟环境等方式导入,获得学生的高度关注,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液压与气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用的常规导入方式是举例导入、实物(实验设备、常见设备)导入。如在课程介绍的内容中,之前常通过口头举例挖掘机、起重机工作来导入课程。具备多媒体设备后,依托平台播放宝马汽车制造视频片段、展示现代航空飞行器等信息化手段来导入。前者导入虽可以顺利进入课程的介绍,但只是教师的口头介绍,没有感官上认识和视觉上的冲击,学生需要有相关机械的认识基础来形成头脑中的画面,学生的关注参差不齐,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较低。后者导入通过利用媒体图文并茂的特点,在自动生产线上的机械手等各种先进生产设备、航天飞行器等高科技震撼画面颠覆学生的原有认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好奇心理,刺激了“我要学”的神经。

2.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建构情景,实现抽象到具体的教学实践

充分发挥教育信息技术在液压与气动课程中的作用,通过可视化方式和仿真方式等进行情景建构,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深化学习效果。通过教育信息技术,对部分非常抽象的课程内容进行可视化教学,让学生实现课程内容的具体探索学习。通过仿真技术,对部分零部件的工作原理,随着时序变化进入不同的工作阶段,进行模拟仿真,让学生发现各个部分和各個阶段的状态。

如在液压动力系统的课程项目中,动力元件液压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传统的教学中,泵的结构可以通过挂图并拆解泵来学习,工作原理因无法看到泵的内部运行情况必须通过空间想象来理解。教学效果比较依赖实训设备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借助Flash动画、动态图、VR技术下的仿真等媒体的辅助,就可以清晰展示泵的结构、拆解及安装,可视化的演示泵在吸油和压油工作过程中每个零部件的运行情况,形象化了整个泵的具体结构和工作,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主动探究,教学取得很有效的效果。液压与气动课程中,零部件知识的内容是整个专业课程框架的根基,其学习效果是影响课程学习的基础因素。在教育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这部分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大大提高。

3.建设教学虚拟空间,促进学生探索、协作

利用互联网等平台建构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对上课过程中学生不太清楚甚至未掌握的知识,教师使用制作微课等手段,把资源放到网络平台,学生课后在平台重新听讲和学习。通过网络,学生课后反复研究探索和讨论,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对于晦涩难懂的内容,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教师、同学利用微信等主动进行交流和协作学习。

4.利用模拟实训模块,提升教学实践效果

结合理论学习与课程实践,通过教育信息技术,了解液压与气动课程信息资源开发现状和方向,加强模拟实训项目的投入,对现有实训设备不能完成的实训项目及实训效果不理想的项目,向模拟实训方向发展。模拟实训和传统实训相结合,确保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直观地理解液压与气动课程的各项原理,让学生以更加形象化的感官去理解和掌握所需要学习的内容。

三、液压与气动课程推进成效

教育信息技术对液压与气动课程的推动作用与成效,主要分为教师教学反馈和学生成绩反馈两个方面。

(一)教师的教学反馈

教师通过以教育信息化技术为支撑,提高了备课的质量和效率,完善了课程内容,显著提升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1.显著优化备课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利用互联网、专业软件等信息化手段,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可查找更多的资料、参考更多的课件、制作各种模型,也加强了与同类院校之间教师的交流,实现教师资源的共享,实现立体备课。

2.课堂效果得到提升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信息技术建构了相应的学习情境,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完成学习活动。全面监测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有效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随着教学手段增多,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显著提升。

3.促进了学生预习、课后学习及教师辅导有效性

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避免了基本只用教材预习的单一手段,丰富了学生课后学习渠道,突破教师课后辅导时间、空间的限制。协作学习和师生互动进一步增多,学习知识内容更全面。

(二)学生的成绩反馈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大大增强,加强了学生之间协作,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和理解学科知识,学习效果得到提高。从及格率和优秀率两个方面将表1和表2进行对比,学生的成绩取得了显著进步。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及信息化的建设,对液压与气动课程有显著的提升效应。以信息化融合教育工作的建设思路,为其他课程依托信息化技术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浩荣.建构主义理论在案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园,2018(7).

[2]马飞,王明杰,郑武强.《液压与气动技术》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为例[J].科技风,2019(4).

[3]王晓霞.基于云教学的《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反思蓝墨云班课课堂管理软件实践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8(6).

情景教学与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索兴趣也在逐渐提高,尤其是对许多地区的各种奇异地貌以及现象,地理课程是人们在学生时期对地球知识进行系统性了解的主要途径。同时由于教学改革创新需要,当前教育界不断提出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方法,而在当下的教学模式中,情景教学无疑是较为流行并适用于地理教学的一种方式。其从地理教学的现状入手,能够有效地体现出情景教学的作用,所以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理教学;情景教学;应用策略;高校

地理学科的内容较为丰富,涉及的层面广且复杂,在高校教学中对这一学科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会显得过于单一,且教学方式也会相对枯燥,难以使学生对地理的学习产生兴趣,甚至还可能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所以教师灵活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效率。

一、情景教学法概述

情景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有目的地在课堂教学时引入或者传授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并且生动具体化的场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知识,使学生的心理机能以及对知识的学习潜力能够得到更好地发挥。 这种教学方式直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地理综合能力从而提高。

传统的地理课教学模式使,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普遍采用“成体系”的知识传授、讲解的方式。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有效地将课本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但是其在根本上抑制了学生的求知欲,难以使课堂教学的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而情景教学法通过相关的实践教学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它主要是以学生自身的求知欲与想象力为基础,通过教师对情景的巧妙设计来推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学习,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情景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其所构建的教学情景在设计时需要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出发,从而形成一种相对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教师要适当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地理知识的情景当中,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发挥对于地理知识学习的主动性。所以说,情景教学法对于高校地理教学是较为重要的。

二、当前高校地理教学的问题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地理教学方式也呈现出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是在当前阶段,高校的地理教学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教学方式不适应现代课堂教学

我国高校传统地理教学方式普遍采用教师口述,或者是教师在黑板上进行图形绘制,最多会采用挂图展示的方式。且这些方式在课堂教学上不仅会严重浪费教学的时间,还会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不到提高,此外,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大增加。教师在进行绘图时,无法保证图的标准性与精确性,而挂图的方式其字体较小,在教学时学生无法清楚地了解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

(二)课本知识存在滞后性

当前多数高校的地理教材中采用的素材大多是十多年前的,这些知识使地理教材的内容无法跟上时代的变化,教学中无法做到将地理知识与现代社会进行有机结合,使现代大学生失去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此外,当前的地理教材,尤其是其中的各项数据较为老旧,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在2004年出版的《世界地理》教材,是当前多数高等院校地理课程教学中采用的教材,这本教材中的有些数据是在2000年,甚至是上个世纪采集的,已经相对过时了,无法适用于当今教学的改变,这样多数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对数据进行更新,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三)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地理课是一门跨越了文理的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一定程度上较为重视实践教学,但当前多数高校在进行地理知识教学时,往往会忽视实践教学环节,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课程成为了一项可有可无的存在。其主要原因在于之前的地理课程教育模式对于我国地理教学影响较大,同时一些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地理课程应当让学生具有更多的野外实践机会,才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并了解其背后的意义与重要性。

三、高校地理课情景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体现出高校地理课教学的重要性,提高高校地理课教学的质量,教育界专业人士开始不断尝试将新的教学理念与观点加入到实际教学当中,而情景教学是研究中较为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在当前的高校地理课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采用过程中依然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

高效是进行地理课情景教学中保证教师的主导地位的关键,但是教学的主体要以学生为主,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充当引导者的作用。教师在情景教学设计时,要注重知识点的构成,并且需要在其中形成一定的框架,通过对知识的选择来适当地构建教学情景,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情景教学的取材需要贴近生活

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当中,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感性体验为载体,通过对教学情景地有效设定来使学生亲身体验,促使学生对教材内容以及知识点进行了解并灵活掌握。而其中最为主要的是,情景的构建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际性,使其能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连接,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代入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问题情景的构建需要具备一定的针对性

在进行问题情景设计时,需要保证其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即能够贴近学生的兴趣,并且具有强烈的探究性。只有如此,才能够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将精力放到学习上,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情景教学应当因材施教

在进行高效的地理课情景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对其难度进行综合考量,使其具有一定的难度,又不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同时学生之间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各有不同,各自认知的水平也大不相同,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一点,进行因材施教。否则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进而使情景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

四、高校地理教学中的情景教学应用策略

在高校的地理教学当中想要合理地应用情景教学模式,最为重要的便是做好情景的设置,其中具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在地理情景教学中融入新闻场景

探究式的教学是最为有效的方式,所以在进行情景教学时教师应当合理地设置问题,学生一旦对问题产生了疑问或者兴趣,便会集中精力去思考解疑,从而激发其学习的能动力,拓宽学生的知识与视野。在当今教育界,情景教学法已成为最受追捧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对教学情景的巧妙设置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判断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景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抛出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恰当地引领学生进入到设置的情景当中,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同时,适当地设置情景问题能够有效地在课堂上制造悬念,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主动进入到课堂情景教学当中,并在课堂教学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在进行“海洋环境”教学时,可以借用“马航MH370”事故,以一个问题为导入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让学生们对飞机的航线以及当时地区的气候环境等进行有效分析,进而使学生能够主动加入到问题的讨论当中,并且在讨论中获取到需要学习的知识,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地理情景教学中适当融入角色情景

在进行高校地理情景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模拟实践平台,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发现,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完成对问题的发现、提出,进而能够对问题做出有效地分析。

比如,在进行“世界地标性建筑物”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们扮演不同的标志物,而后进行分组探究,从学生扮演的建筑物特征来描述其所代表的地区,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在高校地理情景教学中融入实际生活场景

地理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地理知识在各个领域中都有作用,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地理现象以及地理知识,所以高校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可以着重将实际的生活与地理课堂教学情景相互联系,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适当营造出日常生活中能够遇到的情景,给予学生亲切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并以此来鼓励、激励学生学习地理知识,领悟到地理知识的魅力。

例如,在讲解“经济发展中因地制宜的地理问题”时,教师可以适当地询问学生对当前国家发展的了解,比如,南北方的农业生产差异,然后围绕着南北方农作物特点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使学生开阔视野,也能够使学生充分了解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高校地理教学的质量。

五、结束语

地理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由于人类对于大自然的不断探索,地球的奥秘不断呈现在人们眼前。对于地理课教学来说,当前的情景教学法在高校地理课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充分了解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并能够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当前情景教学存在的问题依然需要不断完善,进而为高校的地理教学开拓全新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赵芳,刘俊杰,于海芳.高校地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4).

[2]李洪影,田红旭,张洪洋,吴雯雯.基于问卷调查为基础的地方高校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56).

[3]朱连奇,朱文博,时振钦,张广花.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野外实践教学模式设计[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5).

[4]李慧媛.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高校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9,(6).

[5]蔺雪芹,申玉铭,余丹林.中美高校世界地理教学比较及其经验借鉴[J].地理教学,2018,(23).

[6]戴国富,周纤.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三板”技能培养研究[J].智库时代,2018,(41).

[7]常振楠.高校地理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思考[J].智能城市,2018,(9).

情景教学与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情景教学作为初中各个学科教学的常用手法一直以来受到广泛的研究关注,与此同时初中历史课程由于其较强的叙事性、故事性以及对于学生强烈的亲和力,使得初中历史课程与情景教学的融合研究的课题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如何通过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以及在课堂实践中如何有效导入情景教学、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是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就将从上述几个方面讨论情景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教学;历史课堂;教学创新;课堂互动

所谓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和课堂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创设情景,以情景渲染为主要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吸收课堂内容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加深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与课堂的亲和力,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改善课堂教学氛围都有着极大的帮助。目前我国很多学校都已经将一些情景教学示范课作为一些固定学科的标准教学模板加以推广,由此可见情景教学实用性之强。初中历史作为一门典型的文史类学科有着极其鲜明的学科特点——文字量大、课程的前后关系密切、感性内容较多、学生个人发挥空间大等等,而这些学科固有的特点恰好十分便于情景教学的开展,同时,情景教学的开展亦可帮助提升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对于情景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具体应用,很多老师经常存在一些问题。

一、 情景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目的

情景教学作为一种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模式,经常用来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氛围,加强学生的课堂体验。不可否认的是情景教学对于课堂教学环境的改善、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老师朋友们一定要注意情景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将其引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一定应是提升课堂效率。有的课程本身难度不大,或者其内容学生耳熟能详,亦或者知识点本身并非教学重点,对于此类课程如果盲目地采用情景教学,不仅会增强教师的备课难度,同时也容易导致课堂教学重点的不明确,反而让学生的学习陷入一种盲目状态。这不仅是对于教学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不利于情景教学的有效开展,试问当情景教学法已经渗入到每堂课的教学中,学生难道不会对它产生腻烦心里吗?因此在进行情景教学的应用前,我们首先要注意“度”的把握,备课前不仅要判断这堂课能否应用情景教学,更要判断这堂课是否需要应用情景教学,切勿盲目迷信某一种教学方法,致使学生对其产生“抗药性”。

二、 情景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方法

“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应用情景教学”是目前初中历史教师在应用情景教学的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我们知道,情景教学是一种体验式教学,需要让学生们进入到老师们所设定的课程情景或者个人角色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代入感”的强烈与否尤为重要,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不再仅仅是为学生“讲故事”而是要让学生进入到故事中。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

(一) 重视课堂内容的情景导入

课堂导入是实施情景教學的第一步,情景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需要一定的课程内容对其进行填充,通常针对历史课程的特点我们多采用影视图像、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等方法进行导入,核心思想是以学生熟悉的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并不太熟悉的课程内容,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中国古代史开元盛世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引用李白的诗句,通过品味李白的相关诗句从一个诗人的角度体验盛世的辉煌。例如在李白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一诗中便有很多辉煌场景的描写,“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等等,从这些描写可以使学生对当时开元盛世略见一斑。

(二) 适当的内容延伸拓展

虽然教材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但是教材内容毕竟有限,而课堂教学的宽度可以是无限的。由于教材编写的实际需求,很多内容课程大多都是文字叙述、并没有太多详细的图片演示,更不要说相关的背景介绍了。而情景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妨通过一些动图、视频甚至于影视作品的演示让学生对于课堂内容有一个更为生动的理解。同时加之以老师的讲解,会使教材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在近现代史内容的时候我们可以带领学生们欣赏一些纪实性较强的影视作品,例如《建国伟业》《建军大业》《东京大审判》等等,不仅能够让学生们更加生动地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是对学生开展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 优化内容讲解

课堂的进行归根结底是需要老师进行引导的,即使是情景教学也是需要老师通过语言串联课程内容从而对学生进行情景再现,因此作为课程进行的“领航员”老师需要对其讲解内容进行十分广泛的提升。语言作为沟通的桥梁是十分具备艺术性的,而老师自身对于课堂语言的优化并不亚于一场艺术创作。在优化的过程中,老师不仅需要注意措辞的严谨性、趣味性,同时还需要注意结合课堂现场气氛的把控以及对于整堂课程情感色彩的渲染,因此不得不说对于讲解内容的优化也是情景教学的重要难点之一。

三、 情景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

正如上文所说,初中历史有着极强的学科特点,而这些学科特点如果加以利用对于加强情景教学的可行性、提升情景教学的教学效率都是有着很大帮助的。例如:史实性,老师需要注意以史实为中心,切勿为了达到课堂效果而在课堂中加入野史、杂说的引用,虽然历史课堂需要趣味性,但是历史是严肃的,这种学科特性可以帮助学生们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文献角度,即使历史相同,但是对于相同历史事件,不同的记录者会掺杂着不同的个人感情,这是历史课程所独有的。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学科由于其自身具备的特性十分便于开展情景教学,而情景教学由于其自身的优点使得二者的融合广泛而又深远。同时初中生由于其所处年龄段的原因,致使其对于情景教学有着很强的亲和力,因此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更加需要注重对于情景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这一课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杜英光.情景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教育,2013年04期.

[2]赵文君.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2012年06期.

作者简介:

詹延足,福建省泉州市,泉州现代中学。

情景教学与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课堂是由一系列情境构成的,为学生创设促进智慧生成的学习情境是初中语文创智课堂的重要旨归之一。语文来源于生活,学习情境的创设也应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势必应同时关注课堂学习情境的生成性,让语文课堂成为充满智慧和情感、富有美感的课堂,成为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场所。

1、认知情境:激活“转智成识”

语文学科中业已形成的基础知识常常以客观真理的面目呈现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理解、掌握与运用。这一呈现方式事实上很大程度地割断了抽象的书本知识与人的生活世界的联系,与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知识过程的丰富的、复杂的联系。把“识”的过程机械地强化了,把“智”的成分主观上摒弃了。因此,有效的课堂中语文教师应将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结构化后的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和经验世界的沟通,使知识呈现出鲜活的生命态。于此,设置与学生生活世界相联系的认知情境,激活“转智成识”,是其重要途径。

小学语文创智课堂中认知情境的创设方式主要有问题化情境、任务化情境和生活化情境三种方式。问题化情境,即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入认知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启发学生质疑探究、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在思维的碰撞中诞生智慧。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教师可以设置一个问题情境:卖火柴的小女孩既然火柴,为什么就不能自己把所有火柴点燃取暖?再如《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两小儿辩日”中是两小儿聪明还是孔子聪明?任务化情境,即语文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在任务激活创造智慧。如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通过创作图画的方式来创造性表达。生活化情境,即引导学生把抽象的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相沟通、联系。如通过角色扮演、戏剧表演的方式,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创造性演绎抽象的文本。

2、情感情境:实现情智交融

小学语文的有效课堂,只有探求真理的过程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是陶冶情操的殿堂,是情智共生的课堂,以情启智,以智生情,实现情感和智慧的交融共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适时创设情感情境,并善于利用情感的力量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语文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相约、心灵相遇的场所,让学生内心情感尽情流露、个性自由飞扬、智慧自然生成。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每一篇文章都贯注了作者全部的情感。因此,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也要调动自己与之相似的生活经验或情感经验去体验、理解作品。这一点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以情激情”“以情动情”,教师只有用自己饱满真挚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以期达到教师、学生和作者的感情发生共鸣的境界。在此基础上,学生内心的情感激发智慧潜能,从而实现情智交融。如运用涵泳法进行诵读教学,加深阅读感受,唤起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唤醒他们的生活经验,使其对作品的感悟由语音层到词义层再到意蕴层,逐层加深。再如,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教育戏剧形式,使教材中原有的符号化的、逻辑的、抽象的内容变得现实化、形象化,让学生体验角色的语言、行为,与角色进行情感交流,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从而活跃学生思维,促进情智交融共生。比如在《晏子使楚》的教学中,本堂课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情感情境,通过学生假扮“晏子”进行“使楚”的情景表演形式让学生主动去了解晏子使楚的情境,一方面使课文中逻辑抽象的文字转变为形象可感的现实生活,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从字里行间中体会到作者对晏子使楚的尊重之情以及作者平静旷达的生活态度,激起学生与作者、文本间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智慧潜能,实现情智交融。

3、审美情境:诞生“精彩观念”

美国教育学者爱莉诺·达克沃斯认为,智力发展的本质是精彩观念的诞生。这里所谓的“精彩”是對学生自身而言的一种突破和超越,核心在于观念所蕴含的创造性品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创造欲和想象力萌动的关键时期,而且语文学科本身就渗透着美,蕴藏着美,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功能,创设审美情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审美表现力和审美创造力,启迪智慧,促进精彩观念的诞生。语文教学中审美情境的创设应该因人、因文、因地制宜。创设审美情境首先要遵循审美体验个体性原则。教师应鼓励、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在美育中张扬审美个性,诞生属于学生个体自身的精彩观念。其次,借助音乐、绘画、诵读、表演等方式唤起审美主体的审美想象,使学生获得审美情感的熏陶和感染,释放天性,净化心灵,诞生精彩观念。

在诗词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表象,进行再造和想象。如学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可以通过艺术创作的方式创设审美情境:把对山的高耸、壮伟、水的雄壮抽象描摹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图画,让学生从有限的画面联想到无限的画外,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想象力;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音乐烘托,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和审美表现力。还可以通过情境表演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文字内容通过感知、理解、想象和联想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表现出来,在阅读中再创造美,让学生自由发挥,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总之,在课堂情境的创设中,要通过开发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设置促进智慧生成的学习情境,为学习环境的创设提供优效的学习支撑。同时要努力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和谐互助的生生关系,营造愉悦自由的课堂氛围,为智慧的创生提供相适的人际环境。

参考文献:

[1]吴小鸥.构建创新性学习的生态环境[J].教育科学研究,2015(12)

[2]刘明成.智慧课堂的价值追求与实施策略[J].当代教育研究,2014(8)

[3]沈恒,王勇强.碎片化学习下的云端微视频教学初探[J].中学数学(高中版),2014(10)

情景教学与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声乐教学是一种以激起学生学习音乐兴趣为目的的教学模式,是大学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大学声乐教学中积极运用情景教学法,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本文简要介绍了情景教学法,以及在大学声乐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的积极作用,并探讨了在大学声乐教学中应该如何运用情景教学法。

【关键词】情景教学;情景创设;大学声乐

声乐教学是大学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达到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提升学生求知欲的目的,会选择一个恰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选择会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教学模式的恰当性不仅能优化声乐教学课堂,还能对学生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音乐教学的教学质量无疑有着很大的提升作用。

一、情景教学法

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同学习方式、学习过程有着很大联系,情景创设此类教学方式有着无以伦比的优势,它通过对抽象事物具体化再加以情景布置,让学生更能直观的认识声乐教学,从而恰到好处的去掌握分析。该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并将这种兴趣加以引导,让学生能轻松准确掌握课堂的要点与技能。情景教学充分的让兴趣,事物,情感三点融汇结合,不仅能提升学生自主能力,还能让其思维认知融汇到一个协调点从而打破思维桎梏,使学生能够清晰、快速的掌握学习技能[1]。

二、大学声乐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的作用

在近年来的大学声乐教学中,依然是以学生被动“灌入”知识为主,这种传统模式不仅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个人风格得不到充分展现,这与现代教学原则背道而驰,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是纸上谈兵。就声乐教学而言,不单单是准确掌握发音技能,更要求学生能够拥有自己的歌唱风格、演唱特点,所以这种刻板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声乐教学的最大阻碍。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模式也要与时俱进,将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发挥出来,使之能够符合社会和行业提出的相关要求,也提高大学声乐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2]。

在大学声乐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具有积极的作用。将音乐与人文社会完美结合是以音乐为基础的声乐所特有的特质,歌唱家们的歌唱更是一次情感与思想的饱满投入,将声乐的魅力发挥到极致。声乐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达到身心与情景的完美结合,通过对学生的训练,在歌唱中做到灵活运用,特别是歌唱中的呼吸、位置统一、共鸣状态、歌唱语言等要素缺一不可,这些要素的灵活运用更能很好的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发音技巧以及音质是培训重点,对于情感有所忽略,这样的后果是让学生在歌唱时无法将个人情感融入,更无法领悟歌曲中蕴含的精华。“以生为本”是情景教学的中心理念,以学生为本,将情景作为出发点,让学生不仅仅着重于发音技巧的训练更看重情感的投入,音乐风格的领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思维意识,提升审美观念。

三、情景教学法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身临其境,感受音乐所带来的魅力,教师应该多方面的挖掘素材,充分利用一些外部因素融汇结合与之相关的情景,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音乐,从而被代入音乐情景中去。例如在介绍人物性格方面,教师可以带入生动的实例,让学生受到感染。在这一方面不仅要做到眼观,还要做到心悟,这无疑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更好的理解课程,而这种教学模式讲求身临其境,易能让学生将情感融入其中,这往往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值得很多教师们去借鉴。

(二)声中有情,乐中有学

声音是一种情感表现形式,歌曲创作本身离不开情感,如果歌曲没有情感就没有感染力也会显得苍白无力,而情感就是这一歌曲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歌曲是没有意义的。但要做到声中有情并不容易,必须要求学生能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歌曲之中,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拥有自己特色,或者是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歌曲中的情感并与自我相融合,在演唱中不仅仅能达到声情并茂的状态,还能进入到忘我的境界,当然这样的要求主要是专业化人士。在大学声乐教学中教师也要认识到情感的融入是声乐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进行声乐学习的关键。要使学生能够做到“融情于声”,良好的教学环境、轻松的教学氛围、唯美的教学意境都不能缺少。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分步骤、分阶段的进行。教师可以先通过感情饱满的演唱来引导学生渐渐进入到这种情景中来,逐步与作曲家的情感产生共鸣,当情感达到一致时课堂中需要的意境自然而然就产生了[3]。

(三)多元化情景设置

声乐艺术的多元化直接导致了声乐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如何很好掌握声乐艺术多元化是搞好声乐教学的关键。情感是学生发声技能掌握的重点,教师不能只注重作曲手法与写作技巧,还应注意学生的差异化并加以引导与鼓励。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我们往往只看到了作曲技巧的反复强调,而对于怎样饱满的去运用没有多加关注,这往往导致了学生演唱的曲调僵化,或歌曲没有感染力,让听者无法感同身受,学生的自我风格更无法得到展现。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提倡因人而异,鼓励个性化发展,鼓励培养学生的自我风格,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多种教学模式综合化成为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开端,这对学生的独特性以及思维创新型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

总而言之,声乐教学模式中的情景教学是声乐教师们关注的重点。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中都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大学声乐教师应该加强对情景教学法的重视,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峰.声乐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之我见[J].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2012(4).

[2]张浩.大学声乐情境教学法之探索[J].音乐大观.2012(5).

情景教学与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良好的教学情景可以使学生学习得更加生动有趣,感受学习内容的丰富多彩,促进学生将生活实践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本中去解决一些不理解的问题,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所学知识去解决课内课外的各种难题。老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学习得更加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初中化学是一门比较需要逻辑思维的学科,很多学生可能在学习中会有一些困难,这就需要学生要具备创新思维。老师可以改变教学方式,多采用情景教学法,可以将化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学生也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跟进学习进度。所以,初中化学情景教学非常重要,教学情景的类型模式也很丰富,主要是用什么方法来具体在化学教学中创设。

关键词:初中化学;情景教学;策略

1当前初中化学情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传统化学教学占主导地位

初中生年龄小,他们喜欢接触外界新鲜事物,喜欢与别人交流完成一件事情,不喜欢循规蹈矩的生活。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仍然是以讲解教学为主,一般过程为教师讲解理论或者演示实验过程、学生听讲并记录、教师提问、布置作业的过程,整个过程中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没有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讲述蜡烛的燃烧实验时,教师只是在刚开始的时候点燃一根蜡烛,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认为的蜡烛燃烧特点,学生说完之后教师便开始结合课本的图片讲解焰心、内焰和外焰的特点及哪个位置的温度最高等。这样的过程只会让学生引起学习化学的初始兴趣,但是当课堂深入时,学生的注意力便不集中,很容易走神,学习变成了被动接受,不利于课堂教学。

1.2教师对情景教学的态度和评价一般

在情景教学中教师的安排不合理,导致很多学生会干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这样是不利于教学的,教师应该适当把握情景过程,在情景教学中作为策划者和引导者,不断地对学生实验过程进行点拨,让他们能够充分的利用时间去完成一件事情,从而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有,当前初中化学教师仍以成绩作为学生好坏的标准,很少采用情景教学中的学生自评和互评进行教学评价,有的学生虽然化学成绩不好,但是他的团队意识好,在情景实验中能够快速地与同学完成一个小的实验,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教师却不去发挥他的化学特长,从而造成学生情景教学中参与程度不高,教师也不在乎情景教学的过程,使其失去原有价值。

1.3情景教学脱离生活实践

化学知识很多都是来源于实践,最终的目的也是服务实践。当前化学情景教学主要还是集中在课堂小范围内,并且占的比重还比较小,这样就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由于没有相关的生活体验,对化学公式和物质变化机理了解不深,化学学习起来比较难。比如在讲燃烧和灭火时,教师在台上夸夸而谈,不去结合生活中具体事例,只是在罗列自己的观点,造成学生兴趣一般,无法理解火灾的危险性。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进行生活想象,把他们带入生活的情境中,通过播放一些燃烧和救火视频让学生体验到火灾的危险性。因此,情景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学生从中体验到快乐才会主动学习。

2具体教学情景创设策略

2.1用实验创设化学教学情景

化学这门课程的实验是非常多的,利用实验创设化学教学情景融入课题之中是非常合适的。比如在具体的化学课中,有这样一个实验“烧不坏的手帕”,就可以利用实验教学情景法。在课堂上通过这样一个课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让学生明白这一现象的原理是什么,直观快捷地掌握了学习内容。再比如这样一个实验“奇妙的二氧化碳”,老师可以在实验的同时不要揭露最后的实验结果,让学生们主动思考实验的结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好奇心,这样学生能够很好地学习到这节课的内容。

2.2用故事创设化学教学情景

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相应的化学故事,以此来创设一种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了解相关的故事来源,可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比如,侯德榜制碱法,体会侯德榜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導学生学习榜样精神,了解古代人的探索精神,以及化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样一种氛围之下更加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化学学科提起重视。

2.3在猜想中创设化学教学情景

在化学教学中一些科学、有趣的猜想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激发。教师在化学课堂中要提出一些问题和科学猜想,让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同时,还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循循善诱使学生解决问题。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在课堂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去解决问题,而不能由老师一一讲解,不能忽视学生的作用。如果一个课堂全由老师一直讲,很容易造成老师说什么学生就记什么,对学生的思维造成了束缚,影响学生的发展。比如,“质量守恒定律”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去猜想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去思考解决猜想的结果,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证实猜想的结果。相信学生会在探索中感受化学的魅力,增强对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

2.4在例题中创设化学教学情景

例题教学是每一个学科教学都需要进行的一步,因为每个知识点都需要在实践中去理解和运用,检验教学效果也需要从具体做题中得出的。在例题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例题中的知识点,巩固深化化学知识,同时,可以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具体程度。比如,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式的计算,这种计算方式需要教师直接演算让学生明白它的来源,一步一步讲清方法,同时结合例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来理解这个式子。化学教学情景的创设还有很多情况,老师要在具体教学中结合教学经验去研究更好的教学情景,注重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感受到乐趣。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学要努力贴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将学生带入化学情境中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学生能主动地去探求化学知识,从而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在情景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教学过程要注意联系生活实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只有这样课堂效率才会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邹建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景的有效创设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20):133-134.

[2]刘建明.初中化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浅谈[J].读写算,2021(07):29-30.

上一篇:研究生公民法律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抗战时期研究生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