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管理范文

2023-09-17

水资源管理范文第1篇

据统计,“十一五”以来,山东省共投入引智专项经费7000万元,引进外国专家8.2万人次,派员出国(境)培训1.1万人次,引进国外新技术870多项、新品种1260多个,解决技术和管理难题5200余项,建成国家级引智示范基地21家、省级引智基地106家,建设“千村引智示范项目”示范村113个。

《国际人才交流》:近年来,山东引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请您介绍一下聘请外国专家、引进海外人才智力对转变山东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起到了哪些促进作用?

董国勋:近年来,山东省的引智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指导帮助下,引智工作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引智结构不断优化,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层次不断提高,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尤其近两年,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制定实施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加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力度,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引智工作优势,迅速转变工作思路,果断调整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大引智工作力度,推动了引智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全省发展大局;通过实施重点高端引智项目,大力支持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区域带动战略;通过引进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成果,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在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引智工作为全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据统计,“十一五”以来,全省共投入引智专项经费7000万元,引进外国专家8.2万人次,派员出国(境)培训1.1万人次,引进国外新技术870多项、新品种1260多个,解决技术和管理难题5200余项,建成国家级引智示范基地21家、省级引智基地106家,建设“千村引智示范项目”示范村113个。

《国际人才交流》:山东引进海外智力、人才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尤其在推动山东自主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方面有哪些成果和举措?

董国勋:山东引进海外智力、人才工作,始终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和结构调整大局来开展。主要做法和成效有以下几个方面:向重点行业和领域倾斜,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几年,全省围绕信息技术、新材料、低碳产业等高新技术行业和领域,组织实施了大批重点引智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带动了相关行业、产业的结构升级和发展,增强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应用开发能力,加快了产品的更新换代,产生了很好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和重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我省高新技术和自主创新项目占到了全部引智项目的40%以上。与此同时,我们围绕服务“三农”,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服务特色高效农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引智工作的重点,积极引进新品种和高新技术成果项目,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促进了科技农业、生态农业、出口农业的快速发展。仅2009年,全省就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1000余项,分别实施国家和省农业引智成果推广项目89项和103项。其中临沂市引进推广的自然养猪法项目得到了回良玉副总理的充分肯定。

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

《国际人才交流》:在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实施区域带动战略过程中引智工作发挥了哪些作用?

董国勋: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区域带动战略部署,省人保厅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智力支持工作的意见》,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30个引智示范基地,出国(境)培训、聘请外国专家项目占总项目的50%以上。利用国家外专局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局省合作项目机会,帮助建设一支能够支撑和引领我省蓝色经济区发展的人才队伍,为半岛蓝色经济区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

《国际人才交流》:在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工作中是如何为他们营造良好工作环境的?

董国勋:各级政府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多渠道引进外国专家。我们与世界25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政府机构和专家组织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邀请外国专家组织负责人来鲁考察和推荐专家。有的市赴发达国家和地区招聘高端人才;有的市通过驻华使领馆招揽专家。通过各类专项活动吸引外国专家。山东省政府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外国专家局每两年举办一届海内外高端人才技术项目洽谈会,从海内外引进数百名高层次人才。为了吸引和鼓励外国专家,省政府设立了“齐鲁友谊奖”,表彰外国专家。在山东工作过的外国专家已有303人获得“齐鲁友谊奖”。对特别突出的,推荐参加中国政府“友谊奖”的评选,已有41人获得该奖项。每年组织近200家外国专家需求单位参加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和日本花甲专家项目洽谈会。开发了外国专家网上管理系统,实现了外国专家证和来华工作许可证的全程网上办理。积极推进外国专家网上洽谈项目系统建设,充实了专家库和项目库,项目信息总量达3200多个,国外人才需求1800多项,在库外国专家信息近900项。

《国际人才交流》:在引进海外人才的同时,是如何做好人才培训工作和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的?

董国勋:山东是高度重视出国(境)培训高层次和紧缺型人才工作的,平均每年选派1500名各类人才出国(境)培训。

围绕“三支队伍”建设,大力培训党政领导人才、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全省每年选派200多名县处级以上优秀中青年党政领导干部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进行为期半年的培训。选派近百名大型企业的高管人才到国外知名大学长期培训,或到世界500强企业挂职培训。另外,通过多种形式,选派我省两院院士、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高层次专业人员出国培训。目前,我省专业技术人员的出国(境)培训项目占全部项目的60%。

围绕重点行业搞好培训。积极组织实施教育、节能、环保、农产品出口、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培训。组织实施了服务业于人培训工程、齐鲁名师工程、建筑节能、大气脱硝等多项培训。

围绕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搞好培训。围绕南水北调工程,组织实施了跨流域调水技术和水资源配置管理培训。围绕省政府提出的同纬度引智工程,组织实施欧洲油橄榄良种引进与产业化开发培训。枣庄被国家列为资源桔竭型城市,组织实施了煤炭绿色开采及生物复垦技术的培训。围绕黄河三角洲开发,组织实施了耐盐种质资源数据库管理及盐分监测监控技术培训。这

些培训项目的实施,学习了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引进了大批优良技术和成果。

促进区域带动战略实施新突破

《国际人才交流》:今年是应对后金融危机影响、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关键一年,如何发挥引智工作在促进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董国勋:今年是我省应对后金融危机、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又一关键之年。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全力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加快实施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等重点区域带动战略。这对引智工作也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科学发展,更加注重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更加注重提高出国(境)培训质量和效益。

促进区域带动战略实施新突破。重点支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关键领域和重点产业开展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大力引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优势产业开发方面的高层次外国专家来鲁服务。在蓝色经济区建立一批国家级引智示范基地或示范单位,促进经济区快速发展。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引智项目,为开发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服务。组织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辐射带动力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引智项目,带动引智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组织实施服务业“千人培训工程”,抓好高层次服务业人员赴国(境)外的培训工作。实施半岛蓝色经济区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一批高端海洋科技教育人才、优势产业开发技能人才和具有创新能力的海洋经济管理人才,提高半岛7市发展海洋产业的管理水平。

开创国际交流合作新局面

《国际人才交流》:在应对后金融危机影响的形势下,怎样开展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

董国勋:开创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新的局面,是今后引智工作的主要任务。我们将安排组织好一系列有影响的大型引智活动,搭建山东与国外高层人才智力交流与合作平台。举办第六届中国山东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暨技术项目洽谈会。邀请高层次外国专家和高端人力资源机构、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来山东对接高新技术项目,开展人才交流与合作活动。筹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高层国际论坛活动。以“黄河三角洲大开发,推动山东大发展”为主旨,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汇集世界各国优秀人才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献计献策,贡献力量。组织参加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按照“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精品化”的标准组织好参展项目和洽谈项目,充分展示齐鲁引智风采,吸引更多高水平海外人才和项目落户山东。承办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和中国(昌邑)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协助承办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帮助省内企业引进新能源领域的高层次外国专家和科研机构来鲁交流洽谈,促进太阳能产业的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

加快国外成果推广,拓宽引智工作新领域。推广国外先进农业种养殖技术、优良品种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实施“新农村建设引智工程”、“千村引智示范项目”和“引智扶贫项目”,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成果,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为推动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国外智力支撑。支持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领域的引智项目,为重点流域环境治理、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等提供更有效的国外智力资源。

不断完善管理和服务,开辟海外人才智力新渠道。不断完善外国专家管理、服务和表彰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重点培养高端紧缺人才,提升出国培训工作新水平。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选派高层次人才、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企事业高级管理人才、优秀中青年党政领导干部到国(境)外培训;加大组织实施高级技能人才与师资力量出国(境)培训力度,解决技能人才不足的问题。组织实施服务业“干人培训工程”,做好出国(境)培训总结和成果推广工作,扩大出国(境)培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水资源管理范文第2篇

摘要:以颁布实施《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为契机,强调必须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采取多措并举,来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此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07年9月1日起施行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把解决水资源短缺和保障水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作为人民群众经济生活中共同遵守的指导原则,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是我国第一部河流管理的法规。条例把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放在了突出位置,明确规定:一是实施流域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行政区域管理服从流域管理的管理体制;二是流域内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辖区内的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三是把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工作分离开来。加强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联系、对话、沟通与合作,动员社会各界共同节约、保护和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通过对条例的学习,本人就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谈一些体会和认识。

1统一管理水资源的依据充分

1.1统一管理水资源的理论依据

1.1.1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凡是基础性自然资源都是实行统一管理的。

1.1.2水是战略性经济资源。凡是战略性经济资源都是由国家委托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的。

1.1.3水是系统性资源。水存在于地表、地下和大气层中并相互转化,是按流域、河系流动,与上下游、左右岸、地区间密切相关的资源。不实施统一管理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是无法实现合理开发、有效保护、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

1.1.4水是多功能性资源。具有供水、灌溉、发电、航运、水产养殖、改善环境、生态景观等多种功能,服务于生活、生产、生态与国民经济和发展的各个领域。不实施统一管理是违背经济规律的,是无法发挥水资源的最佳综合效益,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

1.2多龙管水加剧了缺水矛盾

过去存在的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污、管治污的不管回用等水资源城乡分割、部门分割、地域分割的旧管理体制,是在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随着流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用水量成倍增长、水资源短缺日益突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不适应。不实施统一管理就会严重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实施流域统一管理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

水是具有流域属性的,按河系流动,只有对水资源实施按流域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才能达到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目标。

流域机构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同时又是流域管委会的执行办事机构,接受流域管委会的指导,执行其做出决议。因此,必须强化流域机构的宏观调控职能,代表水行政主管部门履行好流域的水行政管理职能;所属事业单位要为流域机构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技术支撑和基础服务;所属企业作为自主经营的独立法人,也要承担流域机构赋予的公益性任务。

3搞好区域统一管理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3.1城乡水务统一管理

城乡水务统一管理,应当是“五业齐抓”(防洪、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回用),“三水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五水调控”(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再生水),“五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管理水量水质、统一征收水费水资源费),建立起“一龙管水、多龙治水”的综合管理的新体制,为城乡人民和社会各阶层、各行业提供全面服务。

3.2实行政、事、企分开

统一管理不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包揽一切,而要实行政、事、企分开。具有经营性收入的水务企业要完成企业改制工作,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公司制经营实体;水利事业单位在完成社会公益性任务外,也要面向市场,按企业经营转制;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各项水事活动,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监督管理转变,在编制规划、实施计划、制订政策、监督检查、组织协调和宏观指导、政策引导等方面多做工作。

3.3正确处理好多方面的关系

搞好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必须正确处理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开源、节流与外调水的关系,本地水与外来水的关系,区域管理与流域管理的关系。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水资源管理的决策、执行与监督的关系,做到在发展经济中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

4多措并举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证

建立健全水资源流域统一管理与区域统一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项涉及面广、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要采取工程、技术、经济、行政、法律等综合措施,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1政府宏观调控

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要建立起政府宏观调控、流域民主协商、准市场运作和用水户参与管理的运行模式与有效的协商、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应当加强领导,把节水防污、合理配置和统一管理水资源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和各级领导班子的任期责任的目标与考核、评比内容,从组织上保证水资源流域和区域统一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4.2健全政策法规

以颁布条例为契机,根据流域的实际情况,制订和出台一系列符合条例要求、更便于操作的配套法规。

4.3做好基础工作

对流域水资源进行重新评价,在算清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查清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和评价流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根据水资源、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提出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规划和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范围划分,加强地下水的管理,严禁新打机井,从严审批旧井改造。建设项目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和水权转让论证,强化取水许可管理。加强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

4.4用好经济杠杆

对各类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计量收费和超采超用累进加价的制度。要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水权转让机制。要逐步提高工业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同时开征井灌区农业水资源费;要建立符合价值规律的水权转让机制,实行自愿买卖水权的,应给予利益补偿。要建立市场水价浮动机制,根据水的丰枯变化和市场水的余缺,对水价实行季节性短期浮动,使水资源向着用水少、效益高的行业和企业流动。

4.5搞好监测监督

建立自动化、网络化的水量、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定期公布水资源信息;搞好供、用水水量的监测和监督管理,为用水“节奖超罚”和防止超标排放污水提供翔实的数据资料。加强水政监察队伍建设和执法人员培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坚持依法管水,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制度上保证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水资源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水危机;千年目标

1 简介

近年来对水资源管理开发的综合性客观分析表明,水专家非常擅长回顾过去和审视现时情况,但是在评估未来水资源开发方面则不敢恭维,未来10年如此,毋论2025年及其以后。这方面其实并没有新的进展。例如,如果我们认真分析1950年以来对全球水需求所做的预测,就会发现从始至终对水需求的预测都存在严重的高估,目前对未来水需求的预测也可能是过高的。

很可能高估的主要原因是世界变化太快,同时用水模式和水需求模式也在迅速变化。事实上,回顾20世纪初,21世纪的历史学家很可能会把现阶段的时代特征描述为深层变化层出不穷的时代。基于墨西哥第三世界水资源管理中心的工作,可以毫不怀疑地讲,世界水资源管理在未来几十年里将迅速变化。同过去的2000年相比,未来20年内我们可能会亲眼目睹更多的变化。然而,与过去不同的是,未来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动因可能来自于水资源之外的领域,对此水资源专家广受局限,甚至无法控制局势。这不仅将使发达国家而且也会使发展中国家未来的水资源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

2 水危机

目前比较盛行的主流观点是由于自然界水资源匮乏,世界将面临危机。许多国际组织已经绘制许多地图,显示因日益严重的水短缺,在未来几十年里世界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将变得越来越稀缺。

墨西哥第三世界水资源管理中心的研究表明,这个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主要是因为评估未来水需求所作的假设犯了根本性的错误,我们的结论很明确,即全球之所以正面临水危机事实上并不是由于自然界水资源的匮乏,而是因为持续广泛的水资源管理不善,这与自然界水资源匮乏而导致危机有区别,这两个问题完全不同,因此不同国家的解决办法及其潜在后果也完全不同。世界有足够的水资源来满足现在和将来可预见的需求,但是我们必须同时兼顾水资源的供求管理,如果对现有水资源实施谨慎有效的管理,那么即便是世界上贫瘠、干旱的地区也不应该有水危机。

在这点上,亚洲开发银行的观点和墨西哥第三世界水资源管理中心相似,亚洲开发银行是指出如果能正确管理,世界就有足够的水资源观点的唯一一个主要国际机构。2007年11月发布的前瞻性报告《亚洲水发展展望》强有力地证实了上述预测,正是这种持续普遍的管理不善造成目前几乎所有(如果不是全部的话)水资源问题。因为亚洲开发银行无论在技术还是在知识上都持有正确的观点,所以水行业应该赞同亚洲开发银行的观点,尽管几乎所有其他国际机构和国内国际媒体都偏爱“惨淡末日”之类的世界未来水资源场景,但这是一种科学上不正确、技术上有缺陷、知识上错误的观点。

可悲的是,即使现在我们有知识、经验和技术来有效管理水资源,但目前这一切在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如果我们能将现有的知识付诸实践,将目前世界不同地区共同的好经验应用起来,那么世界水问题就完全不存在了。世界上有些地区的水资源管理是可仿效的,例如,新加坡仅在20年里就在全流域管理、高水质供水、污水管理、节水及公众参与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果其他国家和城市也能采用新加坡的经验,那么全球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问题就能基本得到解决。另外,自1993年以来,柬埔寨金边在城市水管理方面也取得了绝对显著的成就,1993年金边非收费水的损失预计超过80%。到2006年,水损失减少到大约只有9%,甚至要好于欧洲大多数城市。因此,金边的居民现在能享受24小时不间断的水供应,并且可直接从水龙头饮水。

不幸的是,目前全世界甚至还不了解新加坡或金边等地的有效做法。我们必须学习他们的有益经验以及创造取得如此大进步的有利环境。就发展中国家而言,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必须考虑,暂且不说答案,即为什么在短短大约13年里这种变革会发生在像金边这样的城市,而所谓的大城市,如:开罗、德里、墨西哥等还不能为居民提供不间断的可直接引用水。考虑到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几十年里政治稳定,而柬埔寨在1992年之前政治、社会及经济大动荡,和柬埔寨相比,许多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印度及埃及有更好的管理及技术经验还有比较好的经济状况,相比之下,未免更是相形见绌。然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不能针对金边供水系统的水质和可靠度进行对照检查。但这已经清晰的表明,如果发展中国家所有城市的水资源管理水平提高了,就能不间断的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饮用水。

既要进行积极有效、又势在必行的水资源开发,就必须研究大量的综合知识来客观地鉴别好的做法,并且仔细评价能产生这种做法的有利环境,发展中国家更应如此。但此类研究,基本上还没有开始。再一次举荐亚洲开发银行的做法,因为作为开拓者之一,亚洲开发银行首创利用综合知识研究项目来确定亚洲哪个城市水管理做的比较好并分析其原因,依照该综合知识,必须评估该模式在发展中国家其他地区的可再现性,且要因地制宜作必要的修订。为其他不同水域和世界上不同地理环境地区找出好的做法也必须遵循这条路径。一旦发现这些好的做法,就要评估并用于各地的水资源管理,那么所谓水危机问题将毫无疑问地迎刃而解了。

对水危机问题作进一步推导,就会出现水战争的概念。许多人猜测,一些国家很可能因缺水和水分配引发的冲突而走向战争。据记载,在人类5000年的历史中,没有哪两个国家为水而发生战争。那么在21世纪,也可以确切的说没有哪两个国家因为自然界水匮乏发生的冲突而走向战争。如果两个国家可能发生战争,那么发生战争的10个原因中前9个主要原因都是与水无关的,第10个原因才可能是水,而且前9个原因都比水要重要得多。

虽然媒体喜欢关于水危机和水战争的故事,但这些事情从未发生。就像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美国著名悬念电影大师)所阐释的那样,水危机和水战争充其量也只是一种悬念。世界所有现有证据都表明目前和将来可以预见的水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我们已有解决这些问题的知识、技术和管理经验。

3 城市化和巨型城市

在水资源研究领域,有关城市化和大都市方面的著作汗牛充栋。在过去的斯德哥尔摩水讨论会、世界水论坛和其他主要的国际水事聚会上,由于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巨型城市的日益增多,水问题已经被无数次的讨论过。虽然这些问题错综复杂,但我认为将来城市水问题不可能是最生死攸关的,但可能是最难解决的。

下面我们来看巨型城市的情况,目前对巨型城市的定义是其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大都市未来的水管理和污水管理是很棘手的任务,但是不管怎么样,能进行有效管理的可能性十分大。因为像开罗、德里、拉各斯、墨西哥城、孟买和圣保罗这样的大都市有很强的政治经济实力。精英和权力掮客们居住在大都市,他们有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必要的资金和完善的媒体宣传。和那些没有这些优势的城市相比,上述优势和其他相关的便利能确保大都市的居民能持续合理地获取水资源。

对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在20 000到500 000的中小城市,水问题可能复杂的得多且很难解决。这些城市的资金、管理和技术经验都有限,经济也不发达,政治影响力也不大。这些城市很可能是未来面临严重水问题的地区,因为它们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长效办法。然而,不论某个国家还是国际机构都没有足够重视这一问题。《亚洲水发展展望》已经认定中小城市水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应该优先解决的问题。人们只能期望,目前其它国际、国内机构能遵从亚洲开发银行的知识性领导。在未来几年中,国内、国际组织都要优先关注这一问题。

同样地,水行业在重点关注城市化的同时,完全忽视了“农村化”,这是我们中心造出的一个词。所谓“农村化”,是指居住人口在2500人以内的新村庄的发展情况。近几年,从墨西哥到摩洛哥,这样的小村落成指数级增长。这些地方村落分散,居住着贫困人群,没有经济和政治势力,也没有技术和管理能力。如何为日益增多的小村落提供水资源管理以及污水处理等各种服务,目前仍然是完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没有哪个国家或那个国际机构曾经考虑过“农村化”,更不要说出台相关政策来解决加速恶化的“农村化”问题。世界上任何地方、任何个人也都不曾致力于钻研这一极端复杂、颇具挑战的问题。然而,正是这个问题将来很有可能成为水资源领域的一大难题。

未来另一个相关且也同样复杂的难题无疑是与水资源有关的老龄化问题。在发展中国家,从大约2010年起,老龄化人数也将成指数级增长。到2025年,仅中国的老龄人口就比美国现在的总人口还多。然而,人们很容易地就能找到数百场妇女、儿童用水问题研讨会,但在世界任何地方都不曾有过一次活动是针对老龄人用水问题的。目前根本不可能查到水资源问题与老龄人口之间内在关系的相关信息,这也是未来数年里我们急需关注但现在完全被忽略的问题。

4 千年发展目标

千年发展目标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是,从1990年到2015年,将世界上喝不到洁净水的人口数量减半。很不幸,由于一些非常莫名其妙和难以名状的原因,千年目标所指的并非是如何能饮用到符合卫生标准的水。然而,2002年《约翰内斯堡宣言》规定,从1990年到2015年,世界上喝不到符合卫生标准的水的人口数量要减半。

1977年在筹备阿根廷马德普拉塔举办的联合国水会议的过程中,作为会议秘书长的顾问,我们提出了一个议案,即应该把80年代的十年正式宣布为国际水供给及水卫生工作十年规划,以便能加速水供给和水卫生工作的进程。在开始考虑十年规划工作时,(我们)不言而喻地将水获取理解为水供应,即供应可饮用水,而水卫生工作是指至少在城市环境下,污水能得到收集、处理,然后以达到环境安全标准的方式排放。然而,至少就千年发展目标而言,目前的水供给和水卫生定义(与我们惯常理解的含义)迥然不同。

从孟买到墨西哥城,从开罗到德里,目前城市居民的供水都是不能直接饮用的,并且每天还将供水时间限制为几个小时(通常是每天3~6小时)。因此,居民在饮水之前不得不把水煮沸或将其过滤。像德里这些城市,近几年水质已经严重恶化,以至于使用烧水或过滤之类的传统方法也不能保障健康。因此,各个家庭不得不使用膜技术来确保供水能够可饮用,但其费用非常高昂。

由于供水的水质较差,瓶装水的消费突飞猛进,发展中国家尤为如此。例如,目前在墨西哥,每年瓶装水的人均用量相当于美国的两倍,尽管墨西哥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约是美国的1/6。在墨西哥,因为自来水的水质不能为人们所接受,所以居民或者不得已买瓶装水饮用,或者用性能很好的家用过滤系统过滤水。这种情形使得瓶装水在墨西哥的消费特别高。

因此亟待讨论的问题是在这些极度不令人满意的条件下,我们是否想到这些城市中心的居民们能根据千年发展目标喝到安全的可饮用水,正如目前所有国际讨论所设想的那样。但我断然且毫不含糊的说这点“不可能”。当我们提出80年代水供给及卫生工作十年规划及改进供水和卫生工作的时候,我们还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另外,如果世界的领导者们把这个目标当作千年发展目标,那么这种想法带有根本性的错误。我可以毫不犹豫地断言,通过统计手段来满足十年目标的现行作法在智识上是不可行的,在道德上是不足取的,在社会上是难以接受的。

在废水管理方面,发展中国家许多城市的情景也同样不尽人意。目前,发展中国家许多城市在废水收集、处理和排放方面的实践和进程仍然很差,令人难以接受。在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废水管理仍然需要得到实质性改善,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许多城市废水只收集不处理,或是部分处理,然后排入河道、湖泊、海洋和陆地,引起非常严重的污染问题。这种做法简直就是“眼不见,心不烦”。德里、达卡、马尼拉、墨西哥城及圣保罗都是将没有处理或部分处理的废水排入田野或水面。例如,目前墨西哥城每秒向梅斯基塔尔山谷排放45 m3未经处理的废水,而随后这些水被用于灌溉农田。亚穆纳河已经被严重污染,而污染源来自德里市区及各种工业企业的污水排放。由于废水不处理或是部分处理就直接排放,造成大城市周围的水体被严重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将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将对社会和经济环境造成重创。

令人惊异的是,到2015年达到饮水卫生标准是假设即便废水不能被妥善处理,城市居民还是可以饮用到符合卫生标准的供水。尽管有时部分污水会从产生地流走,但这种情形并非80年代首次拟定十年规划所指的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内容。需要重新改写与千年发展目标相关的全球性讨论和辩论,通过玩统计游戏去达到这个目标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不应该作为要实现的目标。

让我们用更科学、更符合逻辑的方法来考虑这个问题:1990年不能拥有合理废水处理的人口百分比例,到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的宗旨是要这个百分数减少一半。

再来看看拉丁美洲的情况,在2000年只有11%的人拥有废水处理,这意味着到2015年拥有废水处理的人口要达到44%。考虑到2007年所取得的进展情况,整个拉丁美洲2015年前要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可能性几乎为零。

我们中心对于非洲和亚洲发展中国家目前的污水管理工作现状尚未作类似的调查研究。我们也不知道其他任何组织是否在这些大洲进行了类似的研究。然而,基于传闻证据,我的观点是,亚洲发展中国家的污水处理与现在拉丁美洲的情况有点类似,甚至可能更糟。换句话说,非洲和亚洲象拉丁美洲一样,在确保有效处理污水方面都面临着同样巨大的困难。

获得可直接饮用的供水及合理的水卫生处理的人口的百分比,从全球来看远远低于由目前相关国际组织公布的的数据,尽管这些数据企图令人信服。按统计数据,我们可能能够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但这几乎解决不了发展中国家居民在实际用水和废水处理方面真正存在的问题。最糟糕的是,在水资源和水资源开发领域,我们也无法确定由这些复杂且重要问题所引起的的全球性水争议是否正确、是否切合实际。

5 老一套(老生常谈)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存在一大重要综合症,我称之为老一套(老生常谈)。人们参加一次又一次的会议;屡次三番聆听着几乎令人作呕的陈词滥调。他们谈的都是过去的问题,过去的经验,过去的技术和管理实践,过去的想法和过去的知识。世界在发展,但是水领域好像几乎保持着静止,至少是发展缓慢。水专家在过去至少35年内一直还在说通常的手段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就不能延续推广。然而从水专家的行为看好像根本没有其它解决办法了!行动往往是进步的代名词:蜻蜓点水式的动作不能让我们取得良好进展。过去没有或现在都还没有真正尝试着开辟非凡事业的实践活动。

让我们来看一下最近两次分别在京都和墨西哥城举办的世界水论坛,其中甚至没有一个发言是关注2010年水世界状况,更不要说2020年或更远的情形了。除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所提交一些论文甚至讲的是70年代的事情。因此不难看出国家级、地区级或者国际级大会产生的影响力几乎都是微不足道的。这种会议并没有促使水供给或水卫生得以改善,国内、国际以及各机构的水政策也没有因为这些会议而作任何改变。我们的信息储备也没有因此而改善一点点,尽管会议承办人大肆宣扬取得了成功。

在我们中心,我们对大型会议的效应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我们能联系到的121个国家的2326个代表中,仅有2.27%的人认为这种大型国际论坛有帮助作用,具有成本效益。因此,这些会议从来不曾制定任何具体的标准来衡量他们所取得的成功也就不足为奇了。积极筹办这些活动的组织也从来没有一家鼓励或协助进行认定这些活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的独立评估。评判成功的标准仅限于与会人数及代表国家的数量。只要有多于来自80个国家的众多参与者,那么这样的会议就被认为很成功,不管对未来是否存在显著的影响。回顾以往的会议,毫无疑问即使没有召开这些会议,目前世界水问题也不存在任何不同。

这样大型的集会最值得称赞的一点就是,为大家提供一个会见老朋友、结识新朋友的机会。同时还为与会者提供一个做与水问题有关的副业的机会。这些会议还可以看成非常有用的镜子,可以用来反映各个水机构的观点,尽管这些观点基本没有发生什么改变。可以很公平地说,我们应不再假装世界水会议都是有益的和必要的,或者认为他们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这些活动的费用已变得相当庞大。据估计,墨西哥水论坛的总费用大约为200,000,000美元。京都论坛仅秘书处的花费就预计为28,000,000美元。不管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这些会议的花费实在是个天文数字,而会议本身对水资源领域没有产生任何显著影响。现在是时候让水专家和国际组织对这样耗资巨大的水会议的必要性进行客观评估,特别是几乎总是老一套的那些会议。

6 结束语

世界是多元化的,存在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规范,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的物理属性和可获得性也各不相同,投资金额、管理能力还有制度格局等方面都千差万别。此外还有政府机构、法律体系、决策过程及制度类型和有效性方面也存在巨大差异。另外,各国又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他们对水资源开发的需求随时间的变迁而截然不同。因此,在如此多样化的条件下,在不同的实体、经济、社会和文化条件下,有必要提出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像水资源综合管理或流域综合管理这样一个单一的范式是否可能囊括所有的国家,甚至是某个地区;某个单一的水管理范式是否对像科技同样发达的美国、日本,对世界人口较多的中国和印度,甚至对社会文化各异的巴西和布基纳法索同样都行之有效?单一的概念可能对非洲不同的传统、亚洲不同的价值观、拉丁文化、西方条件都同样适用吗?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在这个多元化且日新月异的世界,单一尺度不可能适用于所有情况,如果现在不行,将来也不会。就像《亚洲水发展展望》总结的,我们现在需要非常规办法。不论西方捐赠者和国际组织如何竭力说教,肯定会存在适合不同情况的多元模式,这方面没有其它选择。

同样,一种特殊的解决方法可能适合一个国家的特殊时期,但可能不适用于将来。例如,日本90年代的水政策与60、70年代的政策截然不同。这是很自然的,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任何特殊问题的解决方法都是有时间维度的,因为所有要治理的水环境不是静止不变的。条件总是动态且不断变化的。同样,在时间和空间上,涉及水规划和水管理的社会、经济和机构的设置也必须经常改革。水问题的解决办法是有时间维度的,换句话说,在某个特定地点、特定时间适用的办法,在10年甚至更久之后就可能不再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

最后再一次重申,世界水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我们已经具备解决这个问题所需的知识、经验和技术。此时此刻,让我们的水专家和各国内、国际机构不要再说世界面临水危机,甚至可能导致的水战争。既然目前看来水问题很显然是可以解决的,那么现在我们应该做的,事实上我们必须要做,也是有能力做的,就是不要把世界水场景惨淡无希望的假设看作是既成事实,要去解决水问题。

水资源管理范文第4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管理,根据水利部《信息化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省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江苏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和《江苏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江苏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及后续所建工程、各级取用水单位自建并接入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信息采集、通信网络、中心机房、业务应用软件、数据库等内容组成。

第三条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和维护坚持“统一标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是运行和维护管理的责任主体,运维情况纳入水资源管理工作考核内容,运维经费优先在征收的水资源费中列支。

第四条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按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执行;国家尚未发布标准的,由省水利厅制定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运维工作可以采取外包服务方式,外包运维服务单位的确定应符合相关规定,参与运维服务的单位应具有相关资质,有类似工程业绩,具备专门人员和本地化服务条件。

第五条

取水口所在地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取水用户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配合做好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保证测站的正常供电和设备的日常防护,保证测站的正常运行。

新取水用户应承担测站建设的设备费,配合做好测站建设工作,并将测站建设作为取水许可验收和发放取水许可证的前置条件。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职责分工

第六条

省水利厅负责全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和维护工作的组织、监督和管理,制定相关细则,落实省级运维经费,组织省级水资源系统的运维工作,督促市、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筹措经费,协调处理运维中的重大问题。

各市、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辖区内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维工作,及时落实本级运维经费。

第七条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运维工作实行专人负责制,省水利厅成立省级运行维护小组,厅水资源处、省水资源服务中心、省水利网络数据中心参加,各市、县(市、区)水利(务)局成立运行维护小组,并接受省级运行维护小组的指导与考核。

第八条

省级运行维护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1、指导各地水利(务)局成立运行维护小组,审核批准组建方案;

2、组织制定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运维的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

3、监督和指导全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维、统计,考核各地运维工作;

4、负责业务应用软件、数据库、省中心机房的运行和维护;

5、协调全省水利专网通达问题,协调无线通讯服务;

6、制定和实施系统升级改造方案,审核批准地方自建系统接入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案;

7、确定外包运维服务单位;

8、做好运行维护档案材料整理工作;

9、定期组织技术交流和人员培训;

10、负责与各地水利(水务)局及有关部门协调,研究处理运维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并及时向省水利厅报告。

第九条

各市、县(市、区)运行维护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1、负责所属分中心机房、数据采集平台、数据库、辖区内测站的运行和维护,定期巡检测站;

2、对辖区所属数据负责,包括测站上报数据的准确性、连续性和完整性,业务应用软件中上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协调辖区水利专网通达问题;

4、制定和实施自建系统的升级改造方案,审核测站变更方案,并报省备案;

5、确定外包运维服务单位;

6、做好运行维护档案材料整理工作;

7、配合做好有关的评比考核、技术培训和学习交流工作;

8、负责辖区内水资源系统运维工作的协调,研究和处理运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上报。

第三章 机房网络管理和信息安全

第十条

机房管理按照《江苏省水利信息网络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并做好定期巡检记录。

第十一条 省水资源系统依托中国电信CDMA网络和全省水利专网实现数据传输,CDMA网络信道租用费统一由省级负担。

第十二条 有线网络运维及信息安全管理按照《江苏省水利信息网络管理办法》执行。网络、域名和节点命名及IP地址申请、分配和使用等,执行《水利信息网命名及IP地址分配规定》(SL307-2004)。

第十三条 为解决部分不通水利专网用户的通讯问题,在各分中心设置了VPN设备,各分中心用户在只有互联网的环境下,可以通过VPN接入访问。

第四章 采集系统运行维护

第十四条 各地遥测站点使用中国电信CDMA网络传输数据。数据由省电信经省水利厅专线进入水利专网,分发至各市县分中心,各地监测站的采集信息由所属分中心接收入库,经整编后通过系统上报省中心。

第十五条 采集系统的运维管理主要内容是对测站中RTU、DTU、防雷、传感器、电源、太阳能板、蓄电池、机箱、电缆以及接地等设备的运行和日常管理。

第十六条 采集系统的运维管理核心任务是保证测站的不间断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纳入水资源管理目标考核内容。

各级运维单位负责所属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原始数据采集情况的日常运行监视,对采集数据每天进行一次的比对分析,保证入库数据的准确性,发现测站异常、报警要立即排除。

第十七条 取用水计量设施实行定期更新制度。更新周期水表一般为3年,超声波流量计一般为5年,电磁流量计和涡街流量计一般为10年;但计量设施运行过程中出现损坏且不能修复的,应当及时予以更新。

第十八条

测站的日常管理:

1、每月至少一次对所管辖的站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作好记录;

2、每年至少一次对投入式水位传感器进行检查和养护,每季度至少一次对计量设备进行检查与养护;

3、每季度至少一次对太阳能电池板表面清洁;

4、每两年至少一次蓄电池和防雷接地的检查和养护。 第十九条 测站设备故障的处理:

1、在测站设备出现故障时,运维人员及时到现场检查处理。其中,测站RTU、DTU、电源、电池、太阳能板和防雷等设备出现故障,应在24小时内排除。测站计量设备出现时,应在48小时内排除,并作好检查维修记录;

2、为了保证系统数据采集的连续性,及时做好备品备件的准备工作,备件数量一般按总数的5%配备。

第二十条 测站变更必须符合水资源系统的有关标准和规范,变更方案须报省厅审核确定。

第五章 应用系统及数据库维护

第二十一条 应用系统包括基础信息管理、水资源实时信息服务、水资源规费征收管理、取水许可管理、地下水管理、节水管理、水功能区管理、饮用水源地管理、入河排污口管理、水务管理和综合统计、水资源信息发布平台,以及地方自建系统等内容。

数据库包括:水文地质、取用水户、取排水、取水许可、节约用水、计划用水、地下水管理、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水功能区、水源地,排污口等水资源数据库,以及水资源实时运行库。

第二十二条

应用系统运维管理:

1、各级运维部门对应用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应定岗、定人、定责,制定工作制度,建立工作机制,确保应用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2、维护和管理应用系统平台环境及相关支撑软件,预防和解决应用服务器可能的故障,确保应用系统正常工作;

3、各级运维部门对软件运行情况进行日常监控,定期检查应用系统软件日志。出现故障或其它非正常情况时,应及时报告主管部门,通知技术开发单位组织人员修改完善;

4、每内定期研究分析应用系统运行情况,以及应用系统数据采集、更新和共享情况,提出应用系统运行报告和建议,并报送主管部门。

第二十三条 数据库运维管理主要由数据库运行管理、数据库运行维护制度建立、数据库运行管理培训等内容组成。

1、各级运维部门由其负责本级水资源数据库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职责涵盖数据库管理、数据维护、数据质量监控、数据责任、数据安全等六个组成部分;

2、数据库运行管理包括制定水资源数据库系统运行任务计划、定期对水资源数据库系统进行升级,以提高系统性能。

3、建立严格的水资源数据库运行维护制度,包括日常管理制度、系统维护制度等。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不得随意人为停运设备。发生重大故障造成系统停机,应作出通告说明;

4、水资源数据库系统应采用实时备份方式,保证在数据库出现问题时正常恢复;

5、针对数据库系统维护人员,每年应提供数据库系统运行管理的培训学习。

第二十四条

应用系统用户的管理要求如下:

1、应用系统用户是全省各级水资源业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后进入操作运行;

2、用户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水资源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保证系统的信息安全;

3、用户按省、市、县三级管理,分别授予不同的使用权限。在同一级细分为系统管理员级、操作员级。

第二十五条

地方自建系统升级改造必须符合水资源系统的有关标准和规范,方案须报省备案。

第六章 保障措施与运行考核

第二十六条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筹措和落实网络运行维护经费,将运行维护经费列入部门预算,为正常运行维护提供保障,每年的运维经费可参照建设费用的5~10%计算。

第二十七条 各级水资源系统运维部门要建立结构合理、人员相对稳定的管理队伍,完善制度,加强培训和交流,提高系统运行和管理的技术水平。

第二十八条

各级水资源系统运维部门应加强日常系统维护管理,配备必要的维护软件和工具,落实管理责任制,规范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做好工作日志,加强制度落实的检查和考核。

第二十九条 各级水资源系统运维部门要加强用户服务,规范服务流程,对用户进行定期检查,保障用户和应用系统的正常工作。

第三十条

水资源系统运维情况纳入水资源管理考核内容,重点考核测站正常运行率、上报数据准确性、接入水量比例等内容。

对于运维情况较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于运维情况较差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水利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

一、采集系统运维细则

二、应用系统运维细则

水资源管理范文第5篇

1、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大多有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的损害,免疫功能紊乱,常同时伴有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重度营养不良等情况。

2、随着存活时间延长,透析次数不断增加,正常皮肤和粘膜屏障频繁损伤,部分患者还需依靠重复输血维持,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发生率高。

3、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每个透析单位都有150~180升的水与其血液接触;在透析滤过的过程中患者还需接受15~30升左右的置换液。

4、急诊透析时的深静脉置管较长时间在血管内保留;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反复动静脉内瘘血管穿刺。

5、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均重复使用部分一次性透析产 品,更增加了透析单位内血源性传染病传播的危险性,尤其是肝炎病毒的感染。

6、透析单位内的医护工作者也面临着获得性医院感染的威胁,因此,如何防止透析单位内的医院感染是十分重要且又非常艰巨的问题。

由于血液净化中心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之一,因此,透析室内的感染监测与管理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 二)常見与血透相关之感染

通路感染(access site infection) 菌血症 (bacteremias) 发热反应 (Pyrogenic reaction) 源於血液內病原生物之传染

(Infections with blood-borne pathogens)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透析单位内实施规范管理,制定较为完整的血液净化中心消毒管理细则,达到工作制度化,标准化,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落实到班,责任到人,每日检查,及时纠正不足。

感染控制措施 – 人物

工作人员﹕ 防疫注射

持续性知识与技能培训

严格執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灭菌与隔离政策 清晰工作指引及守则

定期重新审顶常规程序及政策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监测及考核 (感染质控中心) 呈報可疑感染病例

医、护、工的监测和防护:

1、工作人员定期检查肝炎病毒全套和肝功能,对乙肝易感者(表面抗原和抗体均呈阴性者)应注射乙肝疫苗。工作人员不在治疗室就餐。有专用的公共卫生设施。如工作中发生意外感染,可立即注射高效价抗-HBS免疫球蛋白500mg,一月后再注射一次。

2、工作人员进入和离开透析室以及监护各个患者之间均应进行严格认真的洗手。凡上机,下机,更换和拆卸设备及抽血等操作需带手套,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等污物时也应带手套。

3、工作人员进入透析室的专用工作服每天更换,工作鞋每周清洗。

病人﹕ 病历评估

防疫注射及定期血液测试

病人教育 (如血透前的健康宣教) 探视人员﹕

尽量不设探访时间,以減少人流帶來的环境污染 需配合卫生防护中心发出的防护警示

患者的监测和防护

1、新患者被列入透析规划前需查肝功能和肝炎病毒全套,以后每月检查一次致半年,继而每三个月复查一次。对有感染征象者应及时给于检查。患者中的乙肝易感者应动员接受乙肝疫苗的注射。对贫血者尽量动员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最大限度减少血液制品的使用。

2、透析患者在透析室的活动范围限于其本人透析用床单位,不得随意操作透析室内的各种仪器。对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行血液,体液隔离,采取专用透析机和透析床。有条件应隔离透析。

3、做好卫生宣教:让患者掌握透析常识及血管通路的保护和应急处理,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加强营养管理,改善贫血,提高免疫功能。自觉主动地配合治疗。

4、加强动静脉内瘘的监护,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防止感染。注意患者体温脉搏的变化,疑有动静脉内瘘感染应及时做血培养,以尽早确定诊断,给以正确的处理。

5、合理使用抗生素,对疑有感染者应尽早使用对病原微生物敏感的杀菌剂,注意及时调整抗生素的剂量,尽可能选择安全性大,肾毒性低的药物。

感染控制措施 – 环境

病房构造设计,隔离措施 病人及探视人员进场措施

家具及一般用品的清洁和消毒,衣物及医疗废物处理

除虫措施

透析室的感染管理措施

1、透析室的消毒管理:进入透析室需更衣换鞋,非工作人员,非透析患者和陪客不得随意出入,治疗和护理操作时禁止探视,减少室内污染的机会。

2、透析结束后整理物品,床单位布类全部更换,做到一个患者一套布类。

3、透析结束后,透析器、血路管、内瘘针分别按医院感染管理的规定分别放置,送供应室统一处理。

4、用0.5%过氧乙酸擦拭室内物品和地面后,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1小时并有记录。

5、透析室在每天终末消毒后封闭,至治疗前启用。

6、每周定期更换消毒容器和消毒液。

7、除每日的常规清洁工作并行之有效的通风外,每周六清洗患者的拖鞋(患者拖鞋专人专用)。

8、每周六大扫除一次,彻底清洁消毒透析室。

感染控制措施 –反渗水处理系统

确保反渗水达到微生物及化学成分合乎人体接受标准 水质监测措施及保养维修程序

反渗水处理系统监测:

反渗水系统监测(外置警报系统) 每天 细菌化验 (微生物) 每月1次

水质內毒素检测 (微生物) 每月 1次 水质标准测试 (化学物质) 6 个月

反渗水处理系统保养:

清洗天台水缸 6 個月 沖洗沙石过滤器 每天 除铁器逆沖程序 隔天(自动程序) 活性炭滤器逆沖程序 隔天(自动程序) 軟水器还原程序 每周 2次 (自动程序) 加添盐粒 兩周1次及有需要时更換

更換 1micron 滤芯 每月 1次及有需要时更換 反渗膜消毒 兩周1次 (化学剂消毒) 循环迴路系统喉管消毒 每天 (热消毒) 水机消毒程序:

1、砂滤器反冲,树脂缸再生,活性碳缸的正冲反冲每周2次。

2、反渗膜用0.05%过氧乙酸消毒每2周一次。

3、储水缸和输水管路用0.2%过氧乙酸消毒每周一次(有条件的水处理系统应采用每天热消毒)。

4、每天都应常规地开动反渗机。

感染控制措施 –透析机

记录机件出现的問题及维修日期 维修后必须进行消毒才可使用

每次关闭后重开的血透机要按沖洗及进行测试 消毒后48小時的血透机需重新消毒才可使用 按供应商建议定期更換机件滤芯 避免共用物品

透析设备的消毒管理:

1、透析机应每透析一人次均根据透析机的型号和要求选择不同的消毒液进行消毒清洗,如德国B.Braun血透机用含氯量5.25%的次氯酸钠消毒;瑞典Ganbro超200血透机用3.5%过氧乙酸消毒。待消毒清洗后备用。

2、透析机外壳用0.1%过氧乙酸擦拭消毒,透析机上的盖布定期更换。

3、血透机闲置时每天都应常规地开机进行冲洗。

4、优良的水质是维持性透析患者安全治疗的基本保证,因此,对水处理系统必须有严格的科学消毒管理制度,工作落实到班,责任到人,定期监测水质,不定期抽查水质

美国(AAMI)标准

透析用水细菌含量不超过200细菌生成单位(CFU/ml)。 透析液中细菌的最高含量不超过2000CFU/ml,

1990年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经调查的51个透析中心有53%其透析用水细菌含量超过AAMI标准,有4%透析中心其水中的内毒素含量超过AAMI标准1ng/ml。

与上述透析用水同步调查的结果有35%透析中心透析液中细菌含量超标,有12%透析中心透析液中内毒素水平超标。

透析液的管理

A浓缩液根据透析机的品牌而定。医院制剂室必须严格执行制剂要求,每次配液均经制剂快检,并在血透机上混合采样测“血气”及电解质,合格后才能启用。不同的透析液须分区存放,注意先到先用。

B浓缩液(苏打液):由于制剂不稳定,放置过久CO2挥发,PH值会升高,钙盐沉淀增加,造成机内管路堵塞,影响血透机的正常运转,同时B液的环境细菌容易繁殖。因此B液必须每天新鲜配制,装B液的桶应每天清洗,定期消毒。

透析液细菌的主要来源

碳过滤器和离子交换树脂是大量细菌的来源。

结构不合理的供水系统和储水罐是细菌污染的另一个来源。

透析用品的管理

1、严格区分无菌和未灭菌的医疗用品并分区存放,对无菌物品应根据灭菌时间的先后有序存放,使用时按灭菌时间的先后有序选用,并每周定期检查有效期限。

2、对透析用一次性物品,认真执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规定,使用前检查物品的有效期及外包装的完整性,使用后做到消毒,然后送供应室统一处理或焚烧销毁。

3、部分一次性透析用物品的复用必须严格遵守复用程序(透析器的复用其他篇章将详细介绍),对重症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严禁复用。

4、感染肝炎病毒患者的透析器和血路管应在专用场所处理并单独存放。

5、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更要注意穿刺部位的皮肤情况,严禁在感染处穿刺。内瘘穿刺时,严格消毒并铺无菌治疗巾,防止感染。做到一人一个消毒盘,一根扎脉带,一块无菌治疗巾。

微生物监测

每月本科自行采样送检透析水和透析液的细菌数和空气微生物。每季度由感染科专职人员监测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灭菌后的医疗器械、消毒液、空气等的细菌数。

水资源管理范文第6篇

来水条件、用水条件、水质条件、工程条件 3.水功能区一级区划

保护区、 缓冲区、开发利用区、保留区 4.地表水资源量R的计算方法有几种

3种:代表站法、等值线法、年降水---径流函数关系法 5.水资源规划的类型:(P19)

流域水资源规划、跨流域水资源规划、地区水资源规划、水资源专项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

6.在进行需水预测时,需水量的影响因素: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

7.水资源系统分析目标确立的原则和标准(P149) 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8.影响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大小的因素:(P126)

水体特征、水体功能定位、污染物特性、污染物排放方式 9.地表水资源的构成与类型:降水、径流、蒸发

10.水资源系统分析中,经济分析的优化准则主要包括(P150) 净效益最大:一般用于投资、效益均不受限的情况 效益最大:多用于费用一定的情况

费用最小:多用于效益一定或方案等效的情况

派生准则:效益费用比最大、净现值最大、年费用最小、投资回收期小于规定回收期等

11.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内容包括(P52)

补给量、排泄量、可开采量的计算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以及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分析 12.水资源(狭义)(P2)

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直接为人类利用的有一定数量和质量保证,并能在不长时间内恢复和更新的淡水量 13.水功能区纳污能力(P125)

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按给定的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值、设计水量、排污口位置及排污方式,功能区水体所能容纳的最大污染量,以吨/年表示

14.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定义为年蒸发能力和年降水量的比值,即:r=E0/P 15.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P175)

分析水资源供需现状,查找当前存在的各类水问题;针对不同水平年,进行水资源供需状况分析,寻求在将来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的目标和问题;最终找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法和措施。16.水资源系统特征(P145)

水资源系统是一个自然与社会相结合、开放性的复合系统。 ①水资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自然规律的影响和制约。 ②水资源系统的正负效应受人类意识和活动的主宰和支配。

③水资源系统是连接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桥梁,是协调自然与社会系统良性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必要条件。 17. 水资源评价的内容与技术原则。(P47)

内容:水资源数量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和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及综合评价

原则:①地表水和地下水统一评价

②水量水质并重 ③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④全面评价与重点区域评价相结合

18.水资源规划与水资源管理的联系与区别。(P25)

联系:具有相同的出发点、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包含相似的研究内容、采用相近的研究方法

区别:工作的侧重点不同、技术手段的运用不同、工作的时效不同、对工程的意义不同 19.需水预测的主要内容(P83)

各水平年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分析、经济社会需水预测、不同保证率年需水预测、提出不同方案下的需水预测成果、需水预测汇总,并进行需水预测成果的合理性分析等。 20.水功能区划分的目的与意义。(P121) 目的:①确定重点保护水域和保护目标

②科学地计算水域的纳污能力 ③排污口的优化分配和综合整治

意义:①水功能区划分是应对当前水资源保护严峻形势的迫切需要

②水功能区划分是贯彻落实《水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③水功能区的划分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 21.可供水量(P93)

指在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或不同频率情况下,通过各项工程设施,在合理开发利用 的前提下,可提供的能满足一定水质要求的水量。

22.水环境容量(P125)

在水环境功能不受到破坏的前提下,水体所允许容纳的污染负荷量上限。

23.节水潜力(P103)

以各部门、各行业(或作物)通过综合节水措施所达到的节水指标为参考标准,分析现状用水水平与节水指标的差值,并根据现状发展的实物量指标计算的最大可能节水数量。 24.水资源系统(P145)

水资源系统是以水为主体构成的一种特定系统。它是指处于一定范围或环境下,为实现水资源开发目标,有相互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若干水资源工程单元和管理技术单元组成的有机体。25.水资源保护(P118)

通过行政、法律、工程、经济等手段,保障水资源的质量和供给,以防止水源的枯竭、水流阻塞、水环境的污染、水生态的恶化和水土流失,限制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行为,并尽可能地满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26.供水能力

指区域供水系统能够提供给用户供水量的大小。它反映了区域内由所有供水工程组成的供水系统,依据系统的来水条件、工程状况、需水要求及相应的运行调度方式和规划,提供给用户不同保证率下的供水量大小。

27.规划水平年供水预测的主要内容(P98)

综合调查分析现有供水设施的布局、供水能力、运行状况,以及水资源开发程度与存在问题等,在此基础上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和潜力,结合不同水平年的需水要求,拟定多种增加供水的方案,提出不同水平年、不同年型、不同方案的可供水量成果。 28.水资源规划方案的比选需要考虑的因素(P73) ①要能够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要协调好水资源系统空间分布与水资源配置空间不协调的矛盾

③要满足技术可行的要求

④要满足经济可行的要求,使工程投资在社会可承受能力范围内,从而使规划方案得以实施。 29.水资源规划的基本原则(P20)

①全局统筹、兼顾局部的原则

②系统分析与综合利用的原则 ③因时因地制定规划方案的原则

④实施可行性原则

30.水功能区纳污能力与水环境容量两者的区别和联系(P125)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是指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按给定的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值、设计水量、排污口位置及排污方式,功能区水体所能容纳的最大污染量,以吨/年表示;水环境容量是在水环境功能不受到破坏的前提下,水体所允许容纳的污染负荷量上限。

主要区别: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要考虑排污口和排放方式,水环境容量一般只考虑水体自身特性,而不考虑排污口情况。 联系:通常将给定水域范围、水质标准、设计条件下的水域最大允许纳污量近似看作水环境容量来处理。一般而言,我国环境保护领域多采用水环境容量,水利领域则习惯采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就是用于计算在特定排污口位置下的水环境容量,此时水环境容量与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所表达的概念一致。

31.中国的水资源管理体制(P40)

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严格控制取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三条红线”的目标要求,是国家为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各个环节划定的管理控制红线。

四项制度: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这“四项制度”是一个整体,其中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具体内容,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是落实前三项制度的基础保障。 32.需水预测内容与计算(P83)

内容:各水平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分析、经济社会需水预测、不同保证率年需水预测、提出不同方案下的需水量预测成果、需水预测汇总,并进行需水预测成果的合理性分析

方法:

1、定额法;

2、基于统计规律的预测方法。 33.中国水资源自然条件的优劣因素(P9)

优势:水资源总量丰富;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生产;山区产水量大,利于水资源调蓄;大江大河多,利于整体调配;北方平原地区地下水赋存条件好。

劣势:单位国土面积、人均、亩均水资源量少;年内年际分布很不均匀;南北方、东西部分布不均匀;与耕地、矿藏等经济要素分布不匹配;西南、黄河等地区水资源开发难度大。 34.水资源综合管理方法对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意义(P214) 水资源综合管理是以公平的方式、在不损害重要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条件下,促进水、土及相关资源的协调开发和管理,从而使经济和社会财富最大化的过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在整个水资源利用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地方政府及相关供水部门为了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时常常会忽视其行为可能对同一流域内其他临近区域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在水资源综合管理模型中,纳入不同取水方案进行比较,通过不同取水方案对流域内其他区域生态、经济等的影响分析,来指导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较实现流域和区域的综合。

35.地区或城市水资源管理主要措施,问题及改进(P215) (1)管理体制与公众参与:①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对水资源管理起主导作用②加强宣传,鼓励公众广泛参与,是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的基础③水资源管理法制建设及执法能力建设 (2)经济运行机制:①以水价为经济调控杠杆,促使水资源有效利用②依效益合理配水,分层次动态管理③明晰水权,确定两套指标,保证配水方案实施 (3)水资源管理方案及实时调度 36.国内外水资源规划或管理案例

37.节水规划资料收集及如何开展

上一篇:四年级班务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水利工程合同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