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课程体系分析论文范文

2024-07-26

成本会计课程体系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而职专学生数学基础差、起点低的现状以及数学课程设置的不合理,要求职專数学课程进行改革。对此,本文认为职专数学课程的改革应该沿着实用性、趣味性和灵活性三个方向进行改革,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职专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职专数学 课程改革 改革方向

为了满足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我国中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同时由于学生的基础薄弱、起点低、学生素质差异较大,这对职专的数学教学提出了重大挑战。另外,数学课程的设置并没有反映出学生的素质现状,学生学得累,教师也教得苦,给职专的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需要对职专的数学课程进行改革,注重数学课程的实用性、趣味性和灵活性。

一、职专数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职业中专培养的人才普遍并不符合这一需求,主要表现在:职业中专的专业设置并没有及时反映市场变化,培养的人才实践性和创新性不强。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职专的课程体系以及课程内容存在问题,并没有反映出职专学生的特点。由于受普通高校扩招和“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选择普通高中,从而导致职专的生源素质较低。学生的数学基础差,现有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厌烦感。抽象、脱离实际的数学更让他们产生数学对专业没有实用的认识,这是极其不利的,毕竟数学是专业学习的基础和工具。尽管数学教材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但是内容设置过于抽象,与专业相分离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改观。所以,从职专学生特点来说,现有的课程内容设置需要改革。

不同专业对数学的要求是不同的,不同专业对数学不同内容的侧重也是不同的。当前职专普遍的状况是,不管什么专业学习数学的知识点和要求都是一致的。这就使得数学内容设置与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之间产生了矛盾,这不利于数学教学,也不利于因材施教。因此,职专数学需要根据专业特色灵活设置教学内容。

二、职专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

为了更好地把握改革的方向,职专数学课程改革需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数学学习能够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二是能够充分调动职专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数学教学内容应根据专业灵活设置内容体系。

(一) 职专数学课程应具有实用性

职专数学的教学要突出“实用”原则,内容要贴近专业实际,减少抽象的、逻辑推理式的数学理论,增加具体的、实用的例子,尽量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前文已指出,职专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再加上他们对数学认知能力的差异以及兴趣、爱好的不同,学生特点的不同决定职专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评方式都应该有所区别,最重要的一点区别就是职专学生的教学要更加注重实用性。所以,职专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因材施教,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潜能,让数学更好地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

(二) 职专数学课程应具有趣味性

当前职专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厌烦一个方面因为职专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另一方面是因为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存在问题。前者当前很难改变,唯一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动力的是改变职专的教学模式。在数学内容体系中,适当增加数学史的讲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对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抽象能力和对数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教学方式上,需要改变当前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过程。在内容讲解上,更少地讲解公式和定理的推导过程,更多地讲述数学知识在专业方面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只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增加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职专数学课程应具有灵活性

为了让职专学生学有所用,职专的数学课程设置要体现灵活性,根据专业特色设置数学课程和内容体系。为此,职专学校可以根据国家教材,组织本校各专业老师编写具有专业特色的、更加实用的数学教材,教材的内容体系更加突出本专业的数学需求,删减对于专业没有实用性的内容。比如,烹饪专业数学教学内容以数的运算、立体几何为重点,因为数的运算可以使学生懂得如何进行成本核算,而立体几何的空间概念可以让学生建立食品雕刻的空间概念;会计专业要更加强调函数、概率统计的重要性,因为函数可以帮助会计的学生进行企业各项经营指标的预测,而概率统计可以让学生分析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总的来说,不同专业的数学教学内容的重点可根据专业需要来设置,而不是对所有专业统一要求。这就是说,对于专业需求的内容要增加教学课时,增加内容的难度,增设教学内容的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张玉青.职业数学教学组织模式探讨[J]. 职业时空(研究版),2006(10):21-23.

[2]杨文.基于层次渐进法的中职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J].素质教育论坛,2007(3):43-47.

[3]何丽亚.论数学教学中因材施教[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5(1):33-35.

[4]张民友.数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5]牟正道.中职学校数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5):32-35.

成本会计课程体系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会计监督是市场经济透明化的重要保障机制,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监督质量直接影响到经营者或者投资人的利益,严重可影响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与整个社会经济秩序。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市场经济逐渐发展,会计工作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因此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实行有效地会计监督,规范会计工作,成为会计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使会计信息公开与透明化,提升会计工作质量,加强会计监管体系已经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

会计监督;经济监督体系;现代企业制度;透明化;质量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企业出现了会计工作信息失真的现象,因此为了保障会计工作的质量与透明度,建立了会计监督体系,成为市场经济透明化的重要保障机制,也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会计监督体系起步较晚,呈现了一些问题,为了加强和完善会计监督职能,本文针对当前会计监督现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1 会计监督概述

会计监督是市场经济透明化的重要保障机制,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监督质量直接影响到经营者或者投资人的利益,严重可影响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与整个社会经济秩序。我国的会计监督,是指会计工作人员依据《会计法》赋予的职权,将《会计法》规定的各项内容适用于具体的人和事,对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监察、督促,落实法律规定应依法办理的业务内容。它主要包括:监督人员对于流动资金的使用的全程监督,以保证流动资金的运用合理和数据完整;对于企业中商品流通的费用,要尽量节省成本。以获得最大的收益;监督人员对于企业的收入与支出的资金,要按流程监督,检查企业完成国家预算情况;对于企业的财经纪律等方面也要监督,以提高企业会计人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在会计监督过程中,会计人员的监督职权受到法律保护,在现行《会计法》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而《会计法》同时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由此可见各单位企业会计人员行使监督权力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受到法律保护。

2 当前我国会计监督呈现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虽然有着强有力的监督体系,但是由于还有一些缺陷,导致我国部分企业出现了很多会计信息失真等监督不力的情况,具体呈现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企业财务报表的信息失真。当监管人员进行报表抽查的时候,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临时将报表信息肆意编造,改造,用来掩饰企业一些财务信息的漏洞。一些会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屏蔽财务会计真实信息,甚至用虚假的数据来粉饰会计报表。有些会计人员在利益的驱使下,通过粉饰会计报表的办法使其达到业绩考核指标的要求。失真的财务信息的积少成多,会影响到我国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

其次,企业管理体制不全。由于会计监督体制起步较晚,因此内部的监督体制较为落后,有些单位虽然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许多时候内部管理无法展开。因此这些制度形同虚设,并没有在实际的企业运作过程中得到执行,导致会计工作秩序混乱,失职渎职情况经常发生。

第三,董事会运作缺乏约束机制。在一些企业中,董事会拿监事会当摆设,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并没有得到实现。一些企业管理者为了实现个人利益,不惜将企业单位的报表伪造,使得企业的流动资金数据缺失或虚假,随着虚假数据不断增加,最终影响企业的效益。

第四,法律约束机制不严。新的《会计法》虽然已颁布,但是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却没有跟上。因此在实际的企业中,监督职能依然很难实现,尤其当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就能体现出来,使得“新制度、老观念、老办法”的现象频繁出现。

3 针对当前会计现状所提出的应对措施

31 要正确认识会计监督的重要地位

我国企业的会计监督体系起步较晚,发展到现在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企业内部监督、国家监督与社会监督。而一般会计监督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监督,而《会计法》强调内部会计监督的目的在于:在会计工作的初始阶段,如果发现渎职失职现象,可以首先遏制,当放纵到难以控制并造成事实后,再由社会部门进行查办。企业内部强化监督职能是最有力的提升监管力度的途径,因此应当在企业强调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正视会计监督的法律地位。企业负责人严格自律,遵守与维护会计法,贯彻实施企业内部监督制度,促进廉正建设,做到弊绝风清。

32 巩固法律体系建设

首先要巩固法律体系,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会计的监督体系需要法律的强有力的支持,让会计监督制度有法可依。我国如今已颁布了新《会计法》,因此应该出台相应的细则,实现会计监督的可操作性。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完善会计制度,以满足企业多元化发展的要求。明确会计监督的职责与权力,加大对渎职人员的惩罚力度与执行力度。加强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33 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

美国作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它的会计监管体系、企业管理模式一直都是发展中国家学习和效仿的榜样。这是因为美国在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会及时调整自己的会计监督体制与企业实际相适应。在美国,内部控制一直受重视。而且美国在不断完善会计监督体系的同时,也重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重视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的融合与协调。对会计人员的工作监督的同时,也要对会计人员实施激励制度,以提高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促进会计队伍的良性发展。因此我们企业强化监督力度的同时,也要重视绩效管理在会计工作中的融入。企业可定期将对会计人员的考核的结果与晋升职称,培训机会相挂钩,作为参考的依据。在日常的工作中,领导应当重视激励机制,经常对工作突出的会计人员进行褒奖,以促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引起员工对会计工作的重视。

34 实行季度评分制

在财务部门可以实行季度评分制度,将会计信息失真等责任归结到个人。许多企业单位出现了会计报表失真的现象,却无法从源头将责任归结到个人,在调查的时候由于一些主观原因阻断了根源。因此可以将会计人员分组进行管理,对于季度的表现,打分记录,实行奖惩制度。对于资金流动的管理,要将责任归结到个人,实现财务的透明化。

4 结语

我们应当认识到会计监督体系在企业制度中的重要性,让“经济超越发展,会计随着超前”的原则在制度中贯穿始终。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在企业经济发展中会计造假,信息质量不真实的客观存在性和必然性。对于不断发展的企业中,必须要逐渐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加大人员投入的力度,才能有效地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扩大化,从而保持企业会计人员在经济管理队伍的健康和干净的形象。

参考文献

[1]顾建平试论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J]财会研究,2001,(1)

[2]顾红兵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提高信息质量的对策[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1)

[3]张新生.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6,(4).

[4]万兰芳.论企业会计监督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

[5]董亚荣.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6)

[6]潘涛.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08,(30).

成本会计课程体系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会计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它以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不仅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了决策的有效信息, 也为资本市场的参与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同时为政府部门了解企业运行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参考。而这些功能的实现离不开会计从业人员的辛勤工作, 更离不开高校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然而, 考察近年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市场对一般会计人才的需求趋于饱和, 普遍反映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及创新精神差, 传统教学模式下连年培养出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又加剧了这种就业压力。

2 课程体系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理论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理论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具体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1) 基础课和开放课各自的课时在安排上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合理, 不少学校在一年级阶段会安排大量的理论课, 开放课的设置极少甚至没有。这使得学生接触了大量的理论知识, 但是对于知识的实质和内核缺乏了解, 学生在这些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上也不够深入。2) 课程设置不够全面。很多高职院校当前针对会计专业设置的专业课已经严重脱离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无法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 类似网络会计、人力资源会计及养老会计这类目前十分热门的专业很多学校还没有引进。3) 授课模式单一。会计课程其实对于具体的实践有较高要求, 单纯从理论层面为学生授课, 这会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不够扎实, 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会较差。

2.2 实践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院校意识到实践课程的重要性, 也会慢慢引入实践课, 但是, 实践课在设置上还是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首先, 很多高职院校由于条件的局限, 无法为学生提供相对专业化的课程实践环境和条件, 不少学校甚至一学期都难以安排一次校外实践, 这使得学生学到的内容总是无法得到综合应用, 学生对于专业化知识的理解永远都只能够停留在表面。同时, 很多院校对于实践课的组织安排方式、展开模式及教学评定等还没有跟上。好不容易给学生争取到了校外实践的机会, 但是, 对于这些实践机会的应用和后续课程实施的评定并不科学合理, 这使得学生在课程实践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未能及时被发现, 实践课教学渗透力度不深, 学生的专业化素养也没能得到有效提升。

3 课程体系有效建设策略分析

3.1 基础课及专业课课时量进行科学配置

课程体系的有效建设首先需要从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有效分配着手。高职院校要明确每一个具体专业对于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方向与目标, 要提升课程的实用性, 让整体的人才培养计划更加科学合理。基础课固然重要, 尤其是针对低年级的学生, 必须夯实他们的理论基础。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一整个学期学生都只接触基础课, 也应当相应穿插进一些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 这样才能够及时进行知识的巩固加强。另一方面, 进入高年级后, 实践课及专业课会作为主导, 这个时候教师不能完全丢弃基础课及理论课, 要善于从学生的实践中发现问题, 对于学生理论基础上的缺陷及时进行弥补, 这样才能够构建学生完善健全的知识框架, 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与实践水平。

3.2 完善健全会计专业教学内容

会计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 并且会随着社会环境、社会氛围及社会需求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变化的一门学科。基于这一学科特点, 课程在专业内容的设计上要科学合理。教材的选编及教学内容设计要从多方向、多维度参照当前专业的发展方向, 尤其要关注目前社会层面对于会计专业的内在需求, 并且将这种发展方向和需求作为教学内容的导向, 这样才能够让课程的实用性有充分体现, 学生毕业后也能够立刻融入到工作中, 将学到的内容发挥价值。同时, 很有必要定期对于教学内容展开审核与调整, 那些陈旧的知识应当及时被淘汰, 专业领域内新的研究成果及专业发展方向要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这样才能够与时俱进, 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功用性和价值。

3.3 丰富多元会计专业教学形式

会计专业的教学在形式上一定要多元, 并且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一般情况下, 高职院校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会有差异化的培养方向和教育目标, 而这些都应当成为教学形式制定的向导。丰富多元专业教学形式, 才能够让教学实践工作更高效的展开, 学生专业化能力素养的培养也会更为充分、全面与系统, 这才是我们展开会计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在目标的实现。

摘要:会计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它以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不仅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了决策的有效信息, 也为资本市场的参与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同时为政府部门了解企业运行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参考。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成本会计课程体系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一、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教学比重不合理

由于会计专业自身具备较强的严谨性,因此,在进行会计专业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利用高效的教学手段实施教学,严谨有序的课堂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缜密的学习思想。虽然当前高职会计专业的课堂教学值得褒奖,但是其严重缺乏实训成分的存在,这就导致当前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大幅下降,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却选择性的降低了会计专业学生的技能应用能力。一味地追求专业知识的补充反而忽视了应用能力的培养是现阶段建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最大的诟病,教育部门必须正视当前会计专业学生应用能力低下的问题,并且积极主动的制定相应对策。

(二)实践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前文提到,现阶段的会计专业学生严重缺乏专业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当前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未实现课堂教学高标准,许多高职院校往往会忽略实践课程的重要性,现在的情况是很多会计专业学生空有一身知识却不知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去使用,这等同于浪费教学资源与人才资源。由此可见,当前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践课程设置严重缺乏合理性,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应当提高实训教学在现阶段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比重,做到理论与实践共存的协同发展目标,培养较全面、较综合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我国整体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分析

根据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现阶段的高职会计专业之所以无法明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因为其没有深入研讨国家经济体制转型发展的真正目的。由此可见,国内的高职院校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追寻国家发展轨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遵从党的正确领导,时刻将建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放在教学任务的第一位。

(一)增强基础技能实践能力

当前国内高职会计专业的基本技能实践主要由会计基础、出纳技能以及财会手工账模拟三部分内容组成,顾名思义会计基础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填写原始凭证以及如何登记会计账簿等等,出纳技能则是帮助学生能够更快速的点钞、更精准的收银计算等等,最后就是财会手工账模拟,手工账模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为了让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会计凭证审核中,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这对学生的判断精准度以及分析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故而财会手工账模拟成为高职会计专业基础技能中作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二)提高专业技能实践能力

高职会计的专业技能实践建立在基础技能实践之上,其自身具备较强的复杂性,主要分为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EPR沙盘以及税务会计的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代企业财务的工作过程中经常用到这些专业技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EPR沙盘,EPR沙盘能够帮助会计人才建立良好的大局观,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行原理以及生产影响策略,有助于高职院校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协同发展。除此之外,EPR沙盘还有利于会计专业学生树立良好的自律意识,同时为团队精神的建立做出贡献。

(三)优化综合技能实践教学体系

现阶段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主要依赖于综合技能实践教学的作用,当前的高职会计综合技能实践教学主要分为会计综合模式实训以及毕业顶岗实习两大部分。相较于会计综合模式实训,毕业定岗实习的内容相对复杂一些,会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在众多的会计岗位中进行顶岗实习,例如,成本会计岗、出纳岗、会计核算岗等等,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必须认真学习实践技能的应用方法,并且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这样有助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的工作阶段。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的建立并不顺利,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实训教学比重不合理、实践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等问题,当前高职会计专业的首要任务就是针对这类问题尽早制定出有效的相应对策,笔者认为应当首先增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其次就是要优化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基于此,才能实现现代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成功构建。谨以此篇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以期为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转型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会计领域的创新发展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当前的会计专业市场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发生了变化,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国家教育部门必须重视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本文针对现阶段国内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状况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并与读者一起探讨如何才能高效的完成现代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吕艳.就业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8,(48):44.

[2] 喻辉.高职会计专业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构建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6):239-240.

[3] 肖铁锋,杨燕.就业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中国市场,2015,(44):108-109.

成本会计课程体系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一、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链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 会计专业的内容教学重复

在目前大多数地区会计专业的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中课程体系中教学内容存在着大量的重复问题。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会计基础以及会计专业课、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存在着内容交叉的情况。例如, 在某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 其中开设的课程有基础会计、成本会计、财务会计、财经法规、会计应用以及纳税实务等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同一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开设的课程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成本、财经法规、审计、中国税制、资产评估等课程。中高职院校中的会计专业基础性课程有着极高的重复性, 这样的问题严重降低了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 浪费了人力资源与教学资源。

出现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中有着相似性, 将学生的某项职业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 缺少中高职职业教育目的的具体定位。二者课程体系之间的层次较为模糊, 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 没有以中职教育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为基础,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较为浅薄。因为在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时, 对人才培养的定位较为模糊, 所以导致了教学内容缺少层次、课程交叉出现重叠, 降低了会计专业的教学效率。

(二) 会计技能课程倒挂

在中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训以及技能培养中应该体现一定的层次性。高职教育中要对中职会计专业课程进行技能上的提升, 拓展中职教育中的专业性技能。但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的技能培养中并未体现高技能的特征, 甚至在部分高职院校的技能培养中, 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没有中职教育对学生技能培养的质量高。

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部分中职学校发展的时间较长, 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在学生实际技能培养中有着丰富的经验。高职教育中主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的培养, 忽视了学生的技能培养, 导致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训课程体系出现了“倒挂”的问题。

二、中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链接的路径选择

(一) 中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路径选择

中高职院校会计课程体系进行有效的链接, 首先要明确中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注重二者之间的差异性, 虽然中高职教育中都是技术教育, 在教学目标上存在着一定的一致性。但重点是二者之间的差异性, 正是二者之间的差异, 并且对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 应该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与财务的决策能力、审计监督能力。所以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时, 课程设置应该更加的宽泛, 增加课程学习的深度如开设中级会计实务课程、管理会计与行业特殊会计业务知识等相关课程。中职院校会计专业主要的目标是培养初级会计人员与会计助理, 在就读期间要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 (资格证书) 。高职院校中主要是培养学生成为会计师以及高级会计师, 所以对二者培养目标进行路径的选择, 增加中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性。

(二) 教材编写的路径选择

如果要实现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链接程度, 要对统一教材编写的标准。教材的编写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进行编写, 组织专家根据会计专业课程的知识结构对教学中的不同单元进行结构的重组。将教材中的单元进行层次的划分, 在中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设置选修单元与必修单元, 高职院校会计课程的编写, 要根据中职院校会计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在编写完成后, 在各省与全国进行统一的使用。促进中国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融合。

三、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中高职教育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中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有效链接, 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但是在目前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链接中, 因为教学目标的定位模糊, 导致了课程设置出现了重叠的问题, 所以要明确中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 分析中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的差异性, 在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要更加的有层次性, 增加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与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融合性。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促使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会计课程的衔接与融合成为了目前会计职业教育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与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链接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对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链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链接的路径, 希望能够促进中高职会计专业的链接。

关键词: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链接

参考文献

[1] 龙志伟.广东省财经类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适应性及人才培养质量研究——以会计专业为例[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03) .

[2] 刘潇亭.关于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探讨[J].中国市场, 2018 (05) .

[3] 周雪艳, 汪行光.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体系中课程体系的衔接[J].经济师, 2017 (12) .

[4] 梁栋.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 2015 (14) .

成本会计课程体系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得到巨大发展的同时, 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进行了教学体制机制的改革, 同时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对教学教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都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革, 这有助于提高高等院校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 满足人才培养发展需要, 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具有高度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的人才。

高等数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提高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具有关键作用。进入新时代以后,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各种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在增加。在这种背景下, 高等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就需要根据外部变化进行调整, 从而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教学支持,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为学生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

(一) 课程开设现状

高等数学在教学过程中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数学综合应用能力, 满足学生日后在工作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基于此, 高等数学需要充分关注教学材料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同时也需要关注教学材料的基础性作用。当前高等院校高等数学在开设过程中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等数学过分关注其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和基础性, 也就是追求学生对各种基础知识的消息和掌握。这种教学方式的问题在于忽略了课程的实用性, 导致学生往往不能充分发展其数学应用能力, 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这导致高校数学教学的课时被大幅缩减, 因为基础性知识的教学往往不需要较多时间, 但是没有了实践教学内容, 学生的数学能力往往无法得到全面发展。

高等院校数学课程设置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其数学教学内容与对应的专业结合度较低。一般来讲, 高等院校数学教学统一使用对应的教材, 这虽然能够满足高等院校数学教学的基础需要, 但是没有与学生具体专业结合, 导致数学教学未能与专业内容结合, 导致数学教学的基础内容、实用内容、教学方法等未能满足学生自身专业的学习要求。需要关注的是, 高等数学与专业内容的结合是十分重要的, 尤其是针对学生后续发展而言。相同的数学知识点, 在不同专业中的教学也是不一样的, 需要结合专业自身特性对数学教学进行调整, 从而达到促进数学教学和专业教学的良好效果。

(二) 教学内容设置现状

基于教学课程设置, 高等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各种基础性数学内容的学习和教学, 当前高等数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初等函数、导数与微分积分等, 这些内容无疑是高等数学的基础, 因此是必需纳入课程教学内容的。此外部分高校的数学教学保留了级数、常微分方程、多元微积分等内容, 但是很多学校已经将这些内容移除高等数学教学内容课程。这种内容设置导致数学教学的针对性不足, 与专业结合不够;此外高等数学内容缺乏实用性内容, 也使得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发展, 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三、高校高等数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措施

(一) 教学内容模块化

1. 根据不同的教学功能划分模块

高等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内容较多, 更重要的是其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具体标准分为三个模块, 分别是注重基础教学内容的基础模块, 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模块, 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扩展模块。不同模块的教学方法和重要性是不同的, 而且不同专业对各个板块的侧重点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提高高等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满足社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 就应该结合学生专业和数学教学要求实施分模块教学。通过实施分模块教学, 能够帮助老师将高等数学内容实现科学分割, 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专业侧重点实施个性化、针对性教学, 有助于保证学生在学习掌握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与专业相适应的数学应用能力, 这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高其综合素质。

2. 按照教学要求划分课程模块

考虑到学生需要学习多种课程, 非数学专业的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时间和精力有限, 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 老师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要求将高等数学分为两个模块, 分别是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其中必修内容包括高等数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这有助于保证学生通过对必修内容的学习掌握基础的数学内容, 为其后续学习打下基础。选修内容包括延伸性的教学内容如数学历史、数学实验等, 这些选修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爱好和专业学习需需要进行学习, 有助于增加数学教学的灵活性, 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

(二) 实现教学层次的差异化、教学主体的协作化

不同专业对高等数学教学的要求不一样, 为了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发展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要求, 老师可以将高等数学课程内容进行分层, 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专业需求进行针对性教学。老师需要充分关注不同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 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科学控制, 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数学学习要求。分层教学有助于满足学生的差异性, 有助于提高教学灵活性, 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变换教学方式, 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这也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三) 教材特色化精品化

高等院校高等数学的教材选编必需充分考虑到学生数学水平和专业情况, 首先要注意选择那些经典的教材, 这是保证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基础。此外还要针对学生专业实际以及学科发展实际对数学教学进行改进, 从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积极采用最新的教研成果, 将其纳入不同专业的数学教学中来, 实现数学教学的精品化。这个过程有助于帮助学生及时学习掌握最新的数学内容, 有助于满足学生日后发展的需求以及参加工作后的要求,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 实现教学平台的多样化

1. 开设高等数学知识讲座

为了满足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实际需求, 学校需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个平台, 为学生延请相关的专家和学者, 为学生介绍最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数学文化, 这种讲座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也有助于学生通过讲座了解最新的数学知识, 为其进一步发展学习提供支点。

2.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选修课程

现代高校的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时, 应试性太强, 研究性太弱。根据素质教育的推行, 高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提上日程, 在这种课程上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式, 将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 增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敢于挑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建立数学建模大赛

数学学习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掌握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去解决具体的问题, 基于此,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大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老师需要起到引导作用, 同时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纠正, 帮助学生提高其数学建模效果。通过数学建模大赛, 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四、结束语

高等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非常重要, 是很多专业学生必需掌握的基础性内容, 对于学生学习掌握自身专业知识、发展综合应用能力具有关键意义。为了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高校高等数学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针对性改革。课程改革有助于提高高等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尤其是结合学生具体专业的改革, 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还可以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为其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摘要: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培养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数学应用能力具有关键作用。随着新课改的实施, 高等院校数学课程体系也开展了一系列改革, 其目的在于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 从而有效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提高高校学生的数学能力。此外如今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高校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未能满足这一需要, 说明高校教学存在一定偏离, 进而严重影响到高校人才的培养。基于此, 需要针对高校高等数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从而提高高等学校数学教学的针对性, 同时通过课程体系改革提高数学教学的实用性, 满足社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 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基础。

关键词:高校,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改革

参考文献

[1] 杨鹏.高校数学教学以实践为主体的教学改革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09) :125-126.

[2] 欧阳自根, 王会兰, 谭琼华等.地方高校高等数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探索[J].高教学刊, 2016 (07) :69-70+73.

上一篇:多晶硅装置下工程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美丽乡村集体经济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