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课教学高中美术论文范文

2024-01-26

鉴赏课教学高中美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角色观念;因材施教;互动;结合实际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这就是说。跨入新世纪,社会发展对未来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育观年和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作为处在改革阵地前沿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参与课的能力,如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爱上美术课,本文将从如下几个方面方面来谈谈笔者的见解与体会。

一、转变教师角色与观念是上好美术课的重要前提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被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将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感受和体验。我认为,教师的角色可以做出相应的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为了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我对每个要点都尽可能的以问题的形式提问学生:例如在《原始人的创造》一课中,当我问到有人说原始美术起源于劳动,有人说原始美术起源于游戏,有人说原始美术起源于巫术,你倾向于那种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时?有的同学说:“游戏”也有的同学说:“巫术”还有同学说:“劳动”。突然我听到有个同学轻声到:“也许三个可能都有”。是呀,为什么不可能是三个都有呢?他们是相辅相成,共同催近的呢?这位同学看似不太守纪律的话到提醒了我,这样的问题他们提的多好呀?于是我马上微着鼓励那个提问题的同学把刚才的问题再说一遍,请其他同学也回答一下,结果一些同学都认同他的观点,因为游戏也存在于劳动中,劳动的丰收又和巫术紧密相连,巫术又是可能通过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等他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后,我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与他们一起来分析原因。

通过这些课堂提问的设计是我感觉首先,教师要把主要精力转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培养学习能力上来,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习的学习,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营造开放式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始终在课堂上处于一种积极的,活泼的,兴奋的状态。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探索和讨论,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成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的下一代。

二、结合实际,教学形式多变以吸引学生是上好美术课的重要保证

在美术欣赏的教学中,为保证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的持久性,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笔者多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教师授课结合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将一些优秀的作品汇集在一起,在欣赏过程中,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地域地貌、人文景观、历史等等有机组合在一起,再配上当地音乐,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内涵。其

二、教师的授课方式不能光唱独角戏,做好师生互动。在欣赏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而不能从头讲到尾,即便教师运用动听的语调,做到声情并茂,学生还是会感到枯燥无味。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讨

论问题,教师及时接收反馈信息,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适当强化美术作品相关故事情节的讲述,以此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学习的兴趣。

在美术欣赏课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引入与美术作品有联系的事物或知识,来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以达到欣赏的目的。这样,不仅能提高同学们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而且也利于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还可以加强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拓宽知识面。例如《美术家眼中的自己》一课的教学活动是“尝试为自己画一幅自画像,并与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或者从相册中挑出你认为最能体现自己个性特点的一张或几张照片,谈谈自己喜爱的理由”,按旧的标准来说,这样的课根本没有“知识点”。我认为它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每一个人个性化的审美观。又如《战争与和平》的教学设计中我要求学生以毕加索《格尔尼卡》为参照,以南京大屠杀为题创作一副作品。学生通过作品表现了对战争的反思,表达出如何才能让惨剧不在重演,让和平永驻人间的美好情感,绘画的训练要求为这种情感提供了表现和宣泄的载体。再如《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这一课的标题就很能说明编者的意图,每个学生的眼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他们在欣赏艺术作品中寄托的情感就很不一般,这样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自己个性审美和想象的肯定与自信。

三、以点代面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是上好美术课的最终目的

“教学有法却无定法,教无定法乃至法”。欣赏教学工作也应当是一个创造活动;在欣赏教学中必须采取合适的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一定的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紧紧围绕形象展开活动。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中独自特有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美点,并能对其做深刻分析,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要教会学生运用一定的理论去学习对美术品的欣赏,通过感知与体验对美术作品作出正确的认识,正确的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意图评价,最后教会学生掌握欣赏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欣赏,以此达到提高审美的教学目的。

鉴赏课教学高中美术论文范文第2篇

新课改形势下,高中美术欣赏课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层出不穷,同一堂欣赏课,不同的老师,由于教学观念、审美观念、知识修养、学生状况的差异有不同的教学方法, 通过多年的摸索,我学习并总结了能够促进教学的一些教学方法和原则: 1.要分析学科特点,采用合适教法

要把握学科特征,但一方面要防止过分强调美术学科的特征。如上课大量使用美术专业名词、专业术语,或直接套用教材句章,将学生本来以为生动有趣,轻松愉快的美术欣赏课,上成深奥难懂的“学术研究课”。另一方面就是要防止一味迎合学生兴趣,将美术课上成历史课或政治课而失去学科特征。对美术的“边角余料”过多阐述,没有回到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上来,忽视了《大纲》中规定的美术欣赏的目的。要把握学科特征,教师还要准确把握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标,注重美术与其它学科,特别是子门艺术学科内在联系的研究,从大文化的角度了解美术与其它学科的共性。要从学生熟悉的或已经形

成的知识经验切入,跟随老师设计的思路,潜移默化地进入美术欣赏的学科知识中来,顺理成章,逐渐深入。

2.基础知识学习和作品欣赏并重

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美术作品的欣赏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作品欣赏重在感受美,基础知识重在研究为什么美。如果说欣赏是一把锁的话,基础知识便是一把开锁的钥匙。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仅以“象”和“不象”、“美”和“不美”来评判美术作品,就是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不能并重基础知识和作品欣赏的表现。“象”和“不象”对于再现性作品来说,尚有可言,而对于表现性作品,特别是十九世纪以后的意象性作品和抽象性作品而言,就难以入座了。艺术作品的创作远不只是为了象形,艺术家寄托在作品中的主观情感和审美理想,才是作品的灵魂所在。因此,若不通过美术基础知识,对作品进行理性的分析,而以象和不象、美和不美去评述它,美术欣赏是难以收到好效果的。

3.要具体欣赏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美术作品的欣赏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既向学生传授了审美知识,又给学生作出了审美示范,所以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应具体到内容和形式上。但在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中,我们常会听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评述方法,其实,并不是什么“不可言传”而是“不会言传”,原因是缺乏对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具体感受。生活中如此尚有可原,但作为美术欣赏教学,万不可以此为搪塞之词。应该说,只要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有具体的意会,都可言传,只是意会不清或语言贫乏,才会出现“不可言传”的现象。解决的办法,唯有

教师自身苦下功夫,提高自身专业、文化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做到“能意会,可言传”,语言准确而言简意赅,风趣幽默而具有感染力。

4.要尊重学生的理解,实现师生互动

美术作品包含有多层次的信息,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不象做数、理、化试题,只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一定程度上讲,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作品的再创造,是建立在欣赏者认识水平上的和作品的信息交流。所以,对美术作品的赏析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教师应尊重、保护、鼓励学生的任何见解,甚至是相反的见解,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源自内心的观点、感受,鼓励学生以创新精神从多角度理解作品、发表真正属于自己的主张,结论正确与否并不关键,关键的是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过程。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要实现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关键是要营造一个平等、活跃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参与欣赏的热情,而实际上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观,或多或少的都可以对美术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需要教师去搭建一种平等、自由、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让学生敢说、想说、积极参与。

5.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一提到现代课堂教学、我们自然会想到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但是,现代教育技术也并不是简单地只是关于媒体使用的学问。而是包括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变革,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传统的授受式美术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现出来,现代教育技术确实给美术欣赏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种融声音、图象、文字、动画、信息于一体的教学技术,弥补

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有许多教学的重点、难点迎刃而解。但它却不是万能的,它要与教学内容和方法巧妙的融合运用,才能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鉴赏课教学高中美术论文范文第3篇

教学计划

为了贯彻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美术学科特点,贯彻以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提高学生美术修养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大部分同学初中没上过美术课,对美术课早已麻木,不了解其对健康心理的塑造和个人素质的完善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一幅经典绘画直观的形象和蕴涵的丰富哲理会影响人的一生。但学生由于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领悟能力有所提高,因此他们可以接触和吸收一些绘画乃至美术领域的内在高品质的文化。这也是对他们个人美术素养的一种熏陶和提高。

二、教材分析:

“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内容系列,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 1)、 从形式多样的美术作品中学会感受美术的语言美。

2)、掌握外国绘画的各个时期和各时期一些著名的画家及其作品。 4)、了解优秀的建筑和雕塑并感受他们的内在表达语言。

2、理解目标:

1)、学会分析一些优秀绘画作品的美术特点。 2)、能够说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3)、理解和体会部分美术作品的特征和美术语言。

三、具体实施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美术鉴赏课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平时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吃透教材,恰当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特别是先进的教学媒体,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2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高中美术欣赏课与网络信息技术合理的整合起来。使用电脑课件进行授课,让学生自己接触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和渠道去了解美术。也可以经常的改变一些形式,从而使信息技术和美术学科很好的整合,让学生接受,让学生欢迎。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真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课堂教学延伸

为了发展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在课后的业余时间,从网络上搜集一些课本上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可以是优秀美术作品,优秀的画家或者是画家的生平趣事等等,各种关于美术的知识内容。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网络这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很容易找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美术知识。在课堂上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活动,可以语言描述,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展示自己所搜集到的有趣的有特点的美术知识。使他们不单单局限于书本上一些内容单

鉴赏课教学高中美术论文范文第4篇

教学计划

为了贯彻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美术学科特点,贯彻以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提高学生美术修养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大部分同学初中没上过美术课,对美术课早已麻木,不了解其对健康心理的塑造和个人素质的完善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一幅经典绘画直观的形象和蕴涵的丰富哲理会影响人的一生。但学生由于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领悟能力有所提高,因此他们可以接触和吸收一些绘画乃至美术领域的内在高品质的文化。这也是对他们个人美术素养的一种熏陶和提高。

二、教材分析:

“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内容系列,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 1)、 从形式多样的美术作品中学会感受美术的语言美。

2)、掌握外国绘画的各个时期和各时期一些著名的画家及其作品。 4)、了解优秀的建筑和雕塑并感受他们的内在表达语言。

2、理解目标:

1)、学会分析一些优秀绘画作品的美术特点。 2)、能够说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3)、理解和体会部分美术作品的特征和美术语言。

三、具体实施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美术鉴赏课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平时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吃透教材,恰当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特别是先进的教学媒体,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2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高中美术欣赏课与网络信息技术合理的整合起来。使用电脑课件进行授课,让学生自己接触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和渠道去了解美术。也可以经常的改变一些形式,从而使信息技术和美术学科很好的整合,让学生接受,让学生欢迎。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真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课堂教学延伸

为了发展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在课后的业余时间,从网络上搜集一些课本上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可以是优秀美术作品,优秀的画家或者是画家的生平趣事等等,各种关于美术的知识内容。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网络这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很容易找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美术知识。在课堂上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活动,可以语言描述,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展示自己所搜集到的有趣的有特点的美术知识。使他们不单单局限于书本上一些内容单

鉴赏课教学高中美术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现阶段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速度正在不断的加快,对各个课程的实际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进行高中美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有机结合,才能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激发学生对于这一课程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进行改变,要采用新型的教学手段,才能促进教学活动进行更好的发展。教师要根据教学现状,对现有的教学手段进行分析,选用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本文就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分析探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的美术教师在开展鉴赏课程教育时,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进行更好的发展。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终身鉴赏美术的自觉性,实现发展型的教育。还要激励学生的心灵,要将美术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机融合,采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活动进行更好的发展。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美术欣赏的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

一、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现状

当前在对高中学生进行美术鉴赏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很多新生对这项课程的理解还局限于画画等形式上,并不能对美术作品进行更好的欣赏。因为学生对于我国传统的美术作品和外国的一些早期作品兴趣比较低,在参与这项课程的过程中,难以提高自身的积极性。首先学生之间的审美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进行作品鉴赏的过程中,无法对其精神内涵进行深层次的领悟。而且很多作品形式比较传统,学生无法对作品的美感进行真正的体会。在鉴赏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图片和资料进行欣赏,学生难以对作品的魅力进行直观的感受。

二、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措施

(一)教师思维模式的转变

在对教学模式进行转变的过程中,美术鉴赏课程内容涉及到的知识面更广,包含了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这就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鉴赏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对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以及相关的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且具备更强的鉴赏能力,才能满足现代的教学需求。在进行教学活动制定的过程中,要做好备课。高中美术课程的教材内容,不仅包含了古今中外的绘画知识和建筑知识、雕塑知识、工艺美术知识以及中国民间美术知识,而且每个专题都设置了相应的教材内容。这些知识内容存在一定的联系性,但时空的跨越性也比较强。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对这些知识内容进行逐一的讲解,存在较大的难度,教师也无法对自身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分享。因此教师在对课堂活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活动的制定更加科学合理,并且加强活动的创意性设计。才能对课堂时间进行最大化的利用,从而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专业鉴赏知识。

(二)教学主体的转变

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对原有的教学形式进行了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和接受学习以及机械训练的模式,已经不符合当前的教学需求。在进行实际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参与,并且帮助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要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得学生在进行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并且学习到更多的新知识。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师要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例如在对麦田上的乌鸦这一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在课前时间对作品进行观赏。通过了解作者的年代和创作思想,使得学生带对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带入自身的情感。要鼓励学生表达自身的想法,在表达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一些细节处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师生关系的改变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营造一种融洽的師生关系,从而充分展现教师的个人魅力。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在进行实际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还要通过课下谈话和询问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关怀,要对学生学习障碍进行有效的疏导。例如在对民间美术的图形和寓意进行讲解时,因为涉及到的传统文化比较多,可以通过课下的引导和课上的指导,帮助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在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使得学生能够在现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拓宽自身的鉴赏思维,更好的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结语:综上所述,现阶段美术教师在进行鉴赏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思维理念。还要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的潜能进行充分的挖掘,使得学生能够进行自主的发展。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营造一种积极活跃的教学气氛,还要增强教学活动的参与性。确保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理论知识,并且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教育事业进行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培杰.“同课异构”模式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18):167-168.

[2]方文德.创设情境 问寻真美——对人美版美术鉴赏教材中审美情感场域构建的探识[J].美术教育研究,2020(06):140-141.

[3]谢小骞.新课改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创新与实践探讨[J].北方音乐,2020(05):130+133.

[4]齐颖慧.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119.

[5]刘倩.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2(02):128.

作者单位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觉民中学;广东;湛江;524000)

鉴赏课教学高中美术论文范文第6篇

1“拓展型”教学的提出及理论依据

(1) 窘迫的教学现状。《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颁发与实验, 给高中美术课程带来了新的变化,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促进了学生主体性发挥。但在实施过程中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 导致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重视不够。长期以来美术学科的地位底下, 一直处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夹缝中, 处境很困难。如:没有正规的美术专用教室、还不能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和模块、师资力量不足等等。

(2) “拓展型”教学提出的理论依据。 (1) 《学生辞源》中对“拓展”的解释是:“拓”, 开辟, 扩充;“展”:伸展, 扩展。由此可得出拓展型美术鉴赏课教学的本义是在原来、常规鉴赏教学基础上的一种开拓发展, 其内容更广、方式更灵活;是学生更愿意参与、更轻松接受的美术教学模式。 (2)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段美术学科中的一个内容系列, 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高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 对美的追求, 美的需要和享受充满热情和期待。如何使学生能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乃至创造美, 还需要有一个从课内教学到课外实践的培育过程。

2“拓展型”教学的基本内涵及实施

(1) 基本内涵。教学模式是教学基础理论的具体化, 又是教学具体经验的概括化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而美术鉴赏中的拓展型教学模式, 是以校内为主

《临床医学丛书》设多个专业分册, 包括临床内科学、外科、妇科、儿科、护理、影像、检验、五官、肿瘤、麻醉、中医等20多个分册。将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凡编著人员, 均在扉页刊登姓名、单位名称并在书中注明所承担的编写内容, 并颁发聘书。欲参编者请将个人简历发至chinazwyl005@163.com或登录http://www.chinayiyao.com.cn下载应聘登记表。

社址:北京市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5-3-603《中外医疗》编辑部

《临床医学丛书》招聘主编人员

充分利用校内的美术资源。同时开拓校外资源。如:公共文化设施、文物景观、艺术家工作室、校外师资、网络信息等等。

(2) “拓展型”教学的实施。

(1) 模式实施的初始状态。保持课程原来的计划学时不变, 而调整课程开设时段, 把原来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 优化课堂结构, 留有课外和校外学习和活动时间, 并进行有计划的合理分配。

(2)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美术鉴赏课教师常用讲解、提问和讨论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课堂教学有效果, 也有弊端。一味的由教师讲解, 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得不到体现, 学生成了被动接收知识的容器。教师也会陷入以自己为中心的灌输型教学模式中, 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而提问和讨论法的运用又必须在学生具备一定美术知识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而且要考虑课堂的时速。因此, 采取灵活多样的拓展型来组织教学, 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拓展型”教学尝试。教师欣赏教学工作应当是一个创造, 其创造精神应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美点, 并能对其做深刻分析。因此, 在课前要给学生充分的预习时间, 引导学生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美术资料, 让学生做到有备而“赏”, 从而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当然, 美术欣赏也不应一味赏, 有时也要练, 可以让学生临摹一些作品, 从中体味作品的内涵, 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如:在欣赏我国民间美术这一章节中, 学生就对剪纸、风筝、泥塑等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很想动手做一做, 我就满足他们的要求, 让他们到美术兴趣小组活动室, 以比赛的形式分组做了剪纸和风筝, 并进行的成果展示, 学生乐在其中。在湘教版《美术鉴赏》第二单元辉煌的美术历程这个章节中讲到了古代的陵墓和石窟造像, 我并不是照本宣科、就事论事的空讲一番。而是课前作了充分准备, 以同学喜闻乐见的身边人、身边景、身边事为突破口, 发掘我们家乡连云港的古老文化。当我讲到连云港还有比敦煌石窟还早200年的摩崖石刻的时候, 同学们一片哗然, “真的吗”?我说:“真的”.那就是孔望山佛教造像.造像依山就势浮雕而成.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一处佛教摩崖造像, 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学们对此很感兴趣, 都纷纷要求目睹这一神奇的地方。我还让同学们走出校园, 去参观家乡大伊山石棺墓遗址。让他们目睹家乡的文化遗产, 增强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怀。石棺墓遗址位于连云港市灌云县伊山乡任庄村大伊山东麓青风岭上。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石棺墓。由于它处于南北文化交汇区, 因而既具有黄河下游新石器文化特征, 又具有长江下游新石器文化的特点, 同时还具有独特的自身文化因素, 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种把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拓展型教学深得同学们的喜欢, 教学效果也很显著。

3 教学效果及愿望

拓展型教学自2006年在我校高一年级部分班级实施以来, 先后有近60个教学班约3000余名学生接受了这种模式的教学, 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并逐渐被学校、老师和同学们认可。今后, 我要不断学习, 加强学术研究, 逐步完善拓展型教学模式, 并把该模式从原来学校的部分班级扩大到全校, 甚至推广到其他普通高中学校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摘要:通过对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与实践, 本文提出了“拓展型”美术鉴赏教学新思路, 希望通过挖掘“非课本型”教学资源、开展“非单一性”教学方式, 拓展原有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内容及方式。增加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吸引力及教学效果。

关键词: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拓展型教学,研究与尝试

参考文献

[1]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S].

[2] 陈荣华.美术课程与教学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12, 1.

上一篇:物流农产品质量安全论文范文下一篇:英格兰教师教育特点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