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法律专业论文范文

2023-09-17

自考法律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自学考试 数控技术 培养目标定位 改善助学支持体系

1 引言

近年来,受众多教育方式对自考生源市场形成挤压,加之高校扩招、高职高专教育和其他高等教育形式快速发展的影响,使得自学考试生源减少,陷入了困境,尤其是工科自学考试专业成本高,难度大,考试通过率低,发展规模更是面临逐年萎缩的窘境。但是辽宁省自学考试数控技术专业(应用本科)却逆势而上,近年招生规模逐步增大,截至目前,约有12个助学单位的二千多名考生通过了毕业设计答辩。这充分反映了该新专业定位准确,顺应了人才市场需求,所采取的发展措施得当。

然而,对于一个新的自学考试专业,创办容易发展难。在普通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众多教育方式对自考生源市场形成挤压的形势下,自学考试数控技术专业要想保证稳定、持续的发展,仅仅依靠以往的工作理念是不行的,必须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2 找准自学考试数控专业的自身定位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连年大规模扩张,2012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按照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阶段认定,毛入学率低于15%为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教育阶段,超过50%为普及阶段,中国的高等教育早已从精英教育阶段迈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自学考试生源不断减少,其生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而目前自学考试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课程设置和专业评价体系等的主要参考仍然为普通高等教育相关标准。而随着自学考试教育的逐步成长和不断完善,自学考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果仍然按照普通高校的标准去评价自学考试,那么无论在教育方式还是制度创新方面,它不但缺乏自己的发展空间,而且也极度缺乏竞争力,对于自学考试的发展不但行不通,而且会形成很大的障碍,自走绝路。

置身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学考试数控技术专业,必须找准自己在高等教育体系和层次中的定位,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审时度势,主动适应,开拓创新,适度超越。

2.1 以实用、够用为度,向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方向发展

首先,应该承认自学考试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差别和区别,承认自学考试生源与高等教育生源之间的差距。自学考试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不可能完全相同,其评估体系也应该有所不同。普通高等教育着力培养是学术研究型或技术研究型人才,而自考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根据考生的意愿并结合现实社会的要求,改善或提高在学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其次,目前的自学考试对普通高等教育的依附力过强,长期以来重视学历考试,忽视考生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环节教学相对较弱;为了能顺利通过考试,拿到合格证,考生往往只注重书本知识的掌握,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自考教材多为大学教材的浓缩或节选,不符合多数自学考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缺少相对的独立性,长期以来重视课程考试,而忽视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其考核方式和管理方式过于循规蹈矩。

自考办学特点和优势在于它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多功能性。只有找准自己在高等教育体系和层次中的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才有可能摆脱自身困境,持续健康发展。建议将自学考试教育的功能定位于根据现实社会的要求改善和提高考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将自学考试教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考核科目和教学内容以实用、够用为度,充分发挥自考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在保证教育质量和总体培养目标实现的条件下,应该给主考院校一定的自主权,建立学分制,使其能在一定范围内根据社会需要和考生要求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尤其是实践环节的安排方面进行调整,尤其注重在实践环节对应考者进行基本技能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也能给考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空间,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某种选择和提高性学习。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和机械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调研考生的知识需求变化,增加行业急需,学以致用的教学内容或实验环节,调整选学较少或知识陈旧的科目。主考院校联合自学考试的管理机构和行业管理部门共同选择教材,制定教学内容,考试范围和自考考试评价体系。

2.2 服务地方经济,努力办出开办自考专业地区的区域特色

自学考试的生命之泉在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地方所开办的自学考试专业,与其所属地方或区域的发展具有特殊而紧密的关系,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应该是新时期自学考试教育的基本功能和重要任务,只有主动地适应并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辽宁省数控技术专业自学考试正是为了适应辽宁地区人才市场需求,满足制造业紧缺人才培养目标而开办的。根据辽宁地方经济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构建自考数控技术专业发展的应对策略,充分考虑产业发展和教育资源情况,借助自学考试灵活、开放的特点,强调其重应用、职业性强的优势,合理设置专业和课程体系,科学地把握好考试的指挥棒,培养学得会、用得上的高素质职业型、应用型人才。加强与行业的密切合作,根据行业要求和人才市场的变化,制定符合企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以培养“适销对路”的技术、技能型短缺人才为主攻方向,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自考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3 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力度,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3.1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和考核,满足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长期以来自学考试对普通高等教育的依附力过强,在专业科目体系的安排上重视学历考试,忽视学生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环节教学相对较弱;为了能顺利通过考试,拿到合格证,学生往往只注重书本知识的掌握,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自考教材多为大学教材的重编或节选,不能针对多数自考生的实际情况,缺少相对的独立性。因此在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和教学规律要求的前提下,自考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应该特别注意协调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突出自学考试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区别,承认自学考试生源与普通高等教育生源之间的差距,适当降低对理论教学内容的要求,重点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纯理论的东西要少或者不要,只考核要求考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监控和考核。实践教学内容应该突出其实践性、技术性和可操作性要求,基本理论应简明扼要,业务技术方法要具体详细,并采用最新标准规范。从而为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使教育更紧密地结合社会需要、实际生产需要。

自学考试教学安排中的实践环节是对应考者进行基本技能及应用能力的考核,是引导学生重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重要环节。须增加自学考试的实践环节课时,将考生的实习实验考核成绩纳入学业成绩的总体评价中,改革考核标准,完善评价体系,与行业或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

3.2 有针对性的设置教学内容,满足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以上的学科性教育大多提倡“通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宽口径,厚基础”,注重学生的基础素质培养,更多考虑毕业生的职业广泛性和环境适应性要求,强调课程的通用性和基础性。对此,自考工科教育则不能照搬,其专业计划和教学考核内容的确定更应考虑其针对性,即应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构建其专业考核内容体系,基于行业发展和职业要求,制定符合企业发展所需的专业考核内容,以培养“适销对路”的技术、技能型短缺人才为主攻方向。有时甚至可以针对某些职业技能进行训练,这样教育职业技术化的意味越发浓重,其招生效果会更好一些,上手会更快一些,可能更会受到考生和企业的欢迎。过分强调厚基础,其应用性和特色性经常会受到削弱。

4 做好与高职高专教育的沟通,是自学考试自身发展的机遇与需要

近年十多年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生源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从自学考试考生的年龄统计数据就可以明显看出。以辽宁省自学考试数控技术专业为例:在20世纪80、90年代,26 岁以上的考生占据了绝大多数,而近十年来,自学考试数控技术专业96%的考生年龄都在25岁以下,而且大专应届学生占自学考生的绝大多数。即使是已经毕业的考生,也几乎全都是在专科在校学习阶段报名参加的自学考试。高职院校等在籍学生已经是工科自考生中的主力军,并已经对自学考试体系及其发展前景产生重要影响;自考生源成分的急剧变化与我国现有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应该有着直接关系:首先,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原来的毕业生分配制度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人才需求与分配的市场化占有主导地位。企业间对市场的竞争发展到对人才需求的竞争,高学历人才炙手可热,而低学历人才市场则日见萎缩,职业收入差距日渐扩大。这种现象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部分中专和专科院校的学生纷纷涌向自学考试,希望通过此种途径来提升自身的价值。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从而导致了职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被技术密集型产业所代替。很多考生或者感觉到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无法满足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或者感觉到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式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在科学技术高度交叉和综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他们渴望掌握更多的技能,为了提高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需要以参加继续教育的途径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做好自学考试与高职高专教育相互沟通,是自学考试这种教育形式所面临的新机遇,对自学考试自身的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

4.1 做好与高职高专教育之间相互沟通,是自学考试数控技术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自身定位关系看,高职高专职业教育主要是按照岗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为核心来展开的,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开展的教育活动。可见,自学考试工科应用型专业和高职高专职业教育在教育目标方面是互通的。在不单纯地强调专业知识或理论的系列性、完整性的基础上,更能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及实用性,加强对技能性和实用性的考虑,有利于综合考虑考生职业导向的动态发展过程,根据社会发展和需求状态及时调整更新考核内容和实践环节,有效地引导和激发考生的积极性,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加强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适用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自学考试应该从初创时期的学历补偿,向面向企业、面向职业、以继续教育为重点的方向发展。

自学考试就是要给学有余力的高职高专学生一个追求自我提高的机会,通过此途径可以提高职业的基本素质、职业适应能力、就业竞争能力以及持续发展能力。一方面,使考生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具备就业的本领;另一方面,使考生拥有初步的基础素质,具备发展的潜力。

做好自学考试与高职高专教育的相互沟通,可以为自学考试提供大量的优秀生源,使自学考试也为自身求得更好的发展。

4.2 相互认可先前学习经历,增强学分互认

学分互认是指自学考试与高职高专教育之间可通过相关课程顶替、免修、专业副修等方式互相承认学习结果,包括学分的单向或双向认可。如前所述,自学考试与高职高专教育在教育目标上有着密切联系,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也会有部分相同或相近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对这部分学习内容,两种教育形式应该互相承认。这种先前学习认定对考生的影响有: 不必重复学习已经知道的或能做的,把学习重点放在确实需要进行培训的知识与技能上;承认先前学习取得的成绩,缩短获得正式合格证书所需的时间。对自学考试的意义有:能最有效地利用现有教育资源,节约考核成本;能更好地满足考生需要,使其更乐意参加并完成学习计划;给更多的人提供平等受教育的机会。自学考试还应重视考生的先前工作经验,有必要加强自学考试与考生前期职业训练方面的沟通。

4.3 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教学实践资源,改善助学支持体系

自学考试具有社会资源整合性的功能。自学考试数控技术专业面向制造业的教育必须建立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社会助学支持体系,特别是能够支撑实践动手能力的社会助学体系。广泛地与高职高专院校进行沟通,争取在高职高专院校里建立自考助学机构,充分利用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教学和实践基地资源,实现自学考试的最大效益。实践证明,社会助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自学考试生源的数量和教学的质量。凡是社会助学质量搞得好的助学机构,其招生量就多,教学质量就高,毕业生质量也好。社会助学在帮助考生学习和自学考试自身发展过程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 结论

5.1 应将自考教育的功能定位于根据现实社会的要求改善和提高考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将自学考试教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课程结构和考核内容应以实用、够用为度,充分发挥自学考试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

5.2 数控技术自学考试应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5.3 做好自学考试与高职高专教育的相互沟通,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人力、教学、实践资源,改善助学支持体系,是自学考试自身发展的机遇与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1.

[2]邵晓枫. 近三十年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研究述评. 成人教育,2011(4):34-39.

[3]王秋丽,张祥兰. 当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成人教育,2010(4):84-85.

自考法律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目的:探讨在高职专科院校开展护理专业全日制自考本科教学辅导的教学模式,探索衔接融通,搭建高职人才培养“立交桥”。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计数资料的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结果:某高职高专院校针对设立的全日制护理自考本科班经过2年的辅导、学习和考试,护理专业课程通过率较高,41人参加学习,9门护理专业课程自学考试,有4人次没有通过。关于公共课程学习,英语二和公共关系自考课程通过率为100%;采用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替代自考计算机相应学分,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通过率为46.3%。全日制班与业余比较自考课程通过率(及格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是英语二,全日制班的及格率高于业余班,而其他课程通过率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职高专院校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护理专业自考独立本科段教学辅导学习,以满足社会需求。

[关 键 词] 护理专业;自考;专本衔接;教学模式

护理专业自考专本衔接指高职高专院校在校普通护理专业大专班的教学中,实施专科教学结合本科自学辅导相结合,专门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全日制教学,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在校的学习获得护理专科毕业证和自考本科毕业证书及护士资格证书三证一体。

作为系列教学研究项目的一部分,该课题根据淮联校〔2016〕128号文件,“护理专业专本衔接(自考)教学模式研究”作为校级重大项目得以立项。

作为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护理特色专业》和教育部《高等职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护理骨干专业》教学改革项目的一部分内容,医学院进行了专本衔接(自考)教学模式研究。首先在该校2016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根据项目建设的要求制定了护理自考专本衔接培养方案。

该班级建立经过:2016级自考本科班的筹建是在2016年护理专业新生报到入学后,全部学生都经过报到分班后,项目负责人专门召集2016级护理新生1班至12班的辅导员,让辅导员在各班级中宣传,后根据学生意愿,填写承诺书和报名表,最后录取42人,中途有1人要求退学,最后实际由41人组成。该班辅导员是医学院的资深护理专业教师万娜萨老师。

该班的成立:学生的选拔与当初设想有出入,当初设想根据学生的志愿和英语高考成绩等遴选学生。由于报到时未能纳入教学班级建制,组班时学生已经完成分班,是从2016级护理1~12个班级中根据学生志愿而组成的。学生入学时成绩尤其英语成绩基础相对薄弱,英语高考在80分以上有8人。

英语高考成绩80分以上8人;70-79分之间5人;60-69分之间4人,其余24人(有9人是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录入,没有参加高考,所以没有英语成绩)。

一、教学运行情况

2016年全日制自考本科班正式成立时间是2016年10月8日(国庆节之后)。至今考试经过了2个学年,一轮完整的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周期,根据安徽省自考办自考独立本科段的开考计划,护理专业共有14门课程,其中我校开考的护理专业课程9门,公共课课程5门(不含学位英语考试课程),如果包含学位英语考试课程公共课为6门,总考试课程为15门。

考试课程通过情况如下。

(一)护理专业课程通过情况

注:根据蚌埠医学院公布的自考本科(独立本科段)的授课计划,专业课开考9门课程,分别是护理学导论、护理学研究、护理教育导论、内科护理学、预防医学、护理管理学、精神障碍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及社区护理学。有6门课程通过率是100%(分别为精神障碍护理学、护理学导论、儿科护理学、护理管理学、预防医学和内科学),护理教育导论和社区护理学通过率均为97.6%,均是1人未通过;护理学研究通过率是95.1%,有2人未通过。

(二)公共课程通过情况

公共课程考试通过情况:公共课程共开设6门,其中自考英语二课程通过率为100%,这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我校首届自考本科班是按照随机的原则录取的,高考英语成绩在80分以上仅7人,而且自考英语二所占学分为14分,是最高的,按照专业课的学分,相当于3門专业课程的学分,说明担任英语二的教师教学水平很高,而且很负责,也说明学生很努力。另外,学位英语通过为8人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公共关系通过率最高为100%;计算机理论和技术采用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替代;国考计算机一级考试(含理论和操作)通过率较低,为4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中国近代史该两门课程省自考办同意可以以我校校内考试成绩替代,遗憾的是这两门课总体通过率较低,中国近代史通过率为58.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通过率为78.0%。影响了学生的总体通过率。

(三)全部课程考试通过情况

总体课程通过情况:14门自考课程通过为3人,通过率7.32%,其中2人学位英语通过。13门课程(有1门课程考试不及格,需补考)通过16人,通过率39.0%。12门课程(有2门课程考试不及格,需补考)10人,通过率24.4%。11门课程(有3门课程考试不及格,需补考)4人,通过率9.8%。

2016级全日制自考本科班41人中最多的有3门课需要补考,3门以上课程需补考的情况无。

二、全日制自考班级与非全日制(业余自考本科班)的考试通过率比较

第1次考试(2017年4月)的考试科目:英语二、公共关系学、护理教育导论、精神障碍护理学。

第1次考试(2017年4月)考试结果比较如下:

第一次自学考试由于课程设置的原因,16全日制自考本科班没有开设儿科护理学、预防医学、内科学,这三门课程,因此没有学生参加考试。

全日制班与业余比较,自考课程通过率(及格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是英语二,全日制班的及格率高于业余班,而其他课程如护理教育导论、精神障碍护理学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及格率差别不明显)。

第2次自学考试(2017年10月考试)结果比较如下:

计算机一级考试业余班与全日制自考本科班由于没有现成的数据,暂无法进行比较。

*是fish精确概率法统计学检验方法。

三、讨论

该班运行近两周年,经过六次社会自学考试考试,16级全日制自考本科班的41名学生经过一个完整考试周期,现存在的问题如下。

1.我校校内普通大专班开设的计算机课程是省计算机一级考试,根据省自考办的规定,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可以替代自学考试计算机理论和操作课程4个学分的课程,但是省计算机一级考试不能替代。

考虑到学生参加社会自学考试计算机考试课程,需要参加理论和操作部分的考试,且操作部分的考试需要去主考院校蚌埠医学院考,考虑到我校参加自学考试的学生较多,这么多学生去蚌医参加计算机考试,一方面花销大,另一方面安全问题需要考虑,所以综合以上原因,我校成教院建议采用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来代替社会自考的计算机理论和操作部分的考试,一方面学分可以替代,另一方面学生还可以拿到一张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有利于学生毕业找工作。

2.目前41名学生中,通过15门课程考试(含学位英语考试)为2人;通过14门课程考试(不含学位英语)1人,其他38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课程考试没有通过问题。具体表现在专业课程仅4人课程考试不通过,即社区护理学1人、护理教育导论1人,护理学研究2人没有通过。公共课程中如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通过率46.3%(41人考试通过19人);中国近代史纲要通过率58.5%(41人考试通过24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通过率78%(41人考试通过32人)。根据自学考试的性质,自学考试宽进严出,所有课程考试只有通过才能,有1门课程考试没有通过都不能正常畢业。由于以上三门课程的通过率低,影响了自考本科班的整体通过率。

相比较参加自学考试的其他课程,需要参加社会自考,教学与考试分离,这些课程通过率都很高,如英语二和公共关系等通过率均是100%,如护理专业的课程通过率个别是95%以上,多数都是100%。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中国近代史可以采用校内考试与自考学分相互替代,即校内教学和组织考试,反而通过率不高,一个是78%,一个是58.5%。经过沟通答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中国近代史成绩是卷面成绩,没有算平时分,因此报告的是卷面成绩,因为通知学生的是卷面成绩,这两门课程考试通过率不高,作为校考课程通过率不高,各方面意见很大,需要引起任课教师的高度重视,也需要班主任加强管理督促学生学习。

至于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通过率不高,只有46.3%,由于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与省计算机一级考试两者体系不同,要求不同,现有的计算机教学理论和操作课时数不能满足需要,建议增加至72学时,理论36学时,操作36学时。增加理论和操作课时数以保证教学计算机理论和操作的通过率。建议自学考试授课教师的课酬与通过率挂钩,制定合理的奖励机制。

参考文献:

[1]赵雁,白继荣.组织护理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临床实习与考核的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3(7):572-573.

[2]杨力,刘来申.护理自考社会助学模式的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01(3):29-30.

[3]黄蔷.护理专业开展“专本衔接”教育的意义[J].课程教育研究,2015(26).

[4]马占山.社会助学下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3(2):155-157.

自考法律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一、自考信息化建设中的误区

(一)重速度,轻规划。

自考信息化的目标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个建成,一个实现。”即:建成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信息网;建成各类自学考试信息资源库;建成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学习支持体系;实现自学考试业务的计算机化管理。自考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持续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些地区为赶信息化建设的“快班车”,在自考信息化建设工程上草率决策,盲目上马,缺乏必要的科学规划,造成软件系统不一致、数据标准不统一,导致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这种“重速度,轻规划”做法,必然会导致自考信息化建设走弯路,事倍功半。因此,自考管理部门应共同对自考信息化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资源,认真研究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和信息标准,确定信息化工作目标计划。要“全国一盘棋”,力戒“军阀割据”。

(二)重硬件,轻软件。

在自考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投入硬件设施时提倡超前,喜欢赶潮流,往往大刀阔斧,不遗余力,而在软件上不愿给予适当的投入。这种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一手硬一手软现象,造成资金投放不合理。好比造就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却没有几辆车上路,这是有“路”无“车”,软件投入少,还表现在资源库建设上欠力度,相当于有“车”无“货”。

(三)重建设,轻培训。

自考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提升自考综合实力的建设过程,还是一个不断提高广大自考工作者信息化素质的过程。虽然“硬件够硬了,软件不软了”,但是在自考报名、考试、评卷、考籍管理、毕业审核、学习指导、专业论证、命题管理、媒体开发等所有管理环节中,为什么不能使信息技术得到全方位的应用?究其原因,就是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素养欠缺,缺乏必要的培训造成的。信息化过程本身不是单方面的购置设备、添置软件系统的过程,信息技术的更新、应用系统的增加都要求人的信息化素质的增强和更新。可以说,信息化过程本身也是一个“人机磨合”的过程,现有工作人员的计算机、网络知识贫乏,操作水平低,甚至存在着 “电脑盲” ,这些都制约了信息技术在自考中的广泛应用,自考信息化建设的初衷也无法实现。因此,必须建立培训机制,通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自考培养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尤其是既懂技术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四)重使用,轻管理。

一是缺少对硬件和应用系统软件的管理,系统建设告一段落后就不再花费心思对其进行维护与管理;二是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的配备不到位;三是管理权限不明确;四是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不完善。这些都会造成信息化建设本身“打乱仗”,信息化无章可循,甚至出现各自为政、资源分割、整体化不强、信息化应用系统无法高效有序运行等现象,严重影响自考信息化的发展。另外,自考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包含着许许多多资金、技术密集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自考的各个方面,加强信息化的有效管理是保证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五)重投入,轻实效。

在自考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重投入、轻实效”的现象。我们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要能够从信息化中得到“利”。对于企业而言,这种“利”指的是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力,获取更大的利润回报;对于自考而言,这种“利”是指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更快、更好地为自考生办实事。在自考信息化建设中,要确认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后能够提高本单位的工作效能和业务建设,使本单位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信息化不能脱离业务,脱离了业务的信息化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信息化不能不讲求实际效果,不能搞花架子,不能盲目开发。应立足应用,按需建设,坚持“需求先导、按需建设”的原则。应立足采用先进、成熟、实用的技术和设备,力争保持相对的先进性。但同时要注意节约,不能单纯追求设备和技术的先进,造成资源浪费。

二、怎样搞好自考信息化建设

21世纪的自考要面对更多竞争和挑战,要生存,要发展,靠的是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自考信息化只是提升自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自考信息化来提升竞争力,已经被证明是自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要搞好自考信息化建设,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首先要全面理解自考信息化的概念和内涵,要明确自考信息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同时,也要摒弃把“信息化”当做“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希望通过信息化这一贴“灵药”就能全面治愈自考的痼疾的错误思想。其次是各级自考部门要群策群力,统一思想,增强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自考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自考工作的各个方面,为避免重复建设,少走弯路,管理部门要对自考信息化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资源。要确定自考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内容、任务、实施步骤和措施,明确信息化建设的机制和原则。要根据需求和实际,考虑资金、人员素质等因素,分步实施、分期推进。

(三)制定技术规范,统一信息标准。

管理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统一技术规范和信息标准。确定统一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架构,确定统一的实施与管理机制,建设完整的标准体系。

(四)强化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工作。

规范信息管理工作,制订自考信息管理准则,建立和完善数据备份系统、信息安全技术保障系统,确保自考信息的畅通和安全。

(五)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建立有效的培训制度。通过各级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自考培养既懂技术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自考法律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自学考试制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最能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和学习型社会特点的开放式高等教育制度,它以国家考试为主导,以个人自主学习为基础,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没有围墙的大学”,是自学成才的摇篮。

关键词:自考命题 队伍建设 管理策略

一、自考命题专家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必须充分认识

自学考试命题质量的关键是命题教师。自学考试是以考试的方式激励与全日制高等教育无缘的青年的学习热情和检验他们是否具有高等教育学历水平的一种独特形式,除了具有考试功能以外,还有很强的教育反拨功能。所以试卷的命题质量直接关系到自学考试的质量,而命题的关键就是命题教师。可以说,如果没有高水平的热心自考命题的命题专家参与,就没有自考命题的质量,就不能实现自学考试的两大功能。自考命题是坚持学历标准、确保考试质量的关键,此外,自考命题还是引导群众自学和社会助学的指挥棒,命题的内容和形式直接作用于试卷,其质量直接影响自学风气,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命题专家队伍,加强命题专家队伍的管理,发挥自考命题教师主导作用是确保自考命题质量的关键。

二、目前自考命题专家队伍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1.命题专家队伍人员结构不够合理

首先,命题教师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大多数命题老师年龄在50-70岁之间,80、90年代命题教师的主力军在40-60岁之间,进入二十一世纪,主力军的年龄重心移到60岁以上了,他们大多数多年来一直从事自考的命题工作,有的是从该课程开始就从事自考命题,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有着一定的命题经验,但很多命题专家几乎处于命题思维和资源枯竭的状态。而一部分四十多岁的命题老师都是近年来新增课程的新人,刚接触自考命题,对自考的认识和命题经验还不足。

其次,命题教师的数量还远远不够。随着自考事业的不断发展,自学考试不断开设新专业来满足经济社会需求,所要命题的课程越来越多,拿上海命题中心的命题量来讲,每年要有340多门课程需要命题,其中40多门是承接教育部考试中心的任务,采用三段式(集中-分散-再集中)题卡命题方式,每一门学科需要至少4位命题专家参与命题,还需要2名审题专家,总共每一门学科需要至少6位专家。还有300多门的课程是市级命题课程,采用两段式(集中-分散)整卷命题方式,每一门学科需要至少2位命题专家参与命题,还需要1名审题专家,总共每门需要至少3门专家。那么每年参与上海自考命题的专家总共约1140名。由于需要命题的专家数量巨大,命题专家缺口明显,很多情况只能让命题老师担当审题专家的工作,这显然对保密安全和试卷质量都会有一定的影响的。

再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命题教师数量极不平衡。有的课程本来就没有这么多学科专家,也就造成命题教师的选择余地很小,有的命题专家十几年一直从事同一门课程的命题工作,造成了此课程的考试“一言堂”现象,还有可能造成命题的老师和审题老师重复使用,给命题质量和命题安全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最后,命题教师人员的更替和更新不够合理。同一命题教师连续几年或十几年参加同一门课程的命题,有的老师感叹虽然对自考有着浓厚的感情,但已经没法再出题了,已经到达山穷水尽的地步,不然就会出偏题和怪题了。更为让人担心的是,同一位命题教师参加多门不同课程的命题工作,一定程度上挑战了自考命题的专业性和保密性,对自考命题的质量产生很多的负面影响。而年轻的课程专家对自考命题的工作缺乏一定的感情和认识,命题能力和技巧都相对不成熟,没法完全胜任。

因此,建立一支人员结构合理、数量充足、课程平衡的业务能力强的有志于自考事业的自考命题专家队伍刻不容缓。同时,加强专家队伍的管理,在命题教师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培养一批新的命题专家,在传承命题传统的同时,能有新的命题思路,这样能保证命题的质量和命题的安全。

2.命题专家队伍管理和考核机制不够完善

首先,命题质量反馈不够及时。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版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工作指南》2019年11月版中有命题质量分析与反馈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对命题质量的分析反馈工作不够重视,要么分析不够有针对性,要么分析不够及时,等考试完半年以后再进行分析,只是做形式而没有及时反饋的作用。

其次,命题专家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版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工作指南》2019年11月版中有命题工作人员的条件和职责的规定,附录三是命题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但没有具体对命题教师命题质量的考核制度,对命题质量高的命题老师的激励还没有具体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对命题教师的质量考核只停留在嘴上,没有具体的操作规范。而且,目前自考命题工作中注重命题过程的管理,强化命题的细节管理,只注重不出错,而缺乏对命题结果的评估和考核。还有,教师只重视完成命题,对命题质量不负责任,无法强化命题教师的责任心。

自考命题的质量关键在命题教师,只有加强命题教师的选聘、使用、待遇和考核,加强命题质量的反馈才能保证自考命题的质量。

三、命题专家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措施必须到位

1.建立动态命题专家信息库,实行命题教师聘任制,让自考命题为有本之源

命题专家信息库教师的来源可以是主考院校,也可以是行业专家,更可以是其他省市院校此专业的专家。每一门课程至少有3-6位的专家。动态的信息库是指三方面,一是指命题人员的更新和更替的动态,定期增加新生力量,扩充命题专家队伍,为构建合理的命题梯队提供资源。二是指命题教师的信息动态,信息库能与省市行业评审专家库链接,随时掌握命题教师的教学、学术情况,这样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聘任和培养。三是命题教师选用的动态。首先命题专家信息库要有足够数量的专家,这样可以根据不同课程和不同主考院校的情况动态地组合某一门课程的专家队伍,以确保命题的安全和质量。四是命题教师命题信息的动态,对命题教师选聘情况和命题情况进行动态的纪录,对于错误率高、责任心差的和正确率高、试卷质量好的教师都要做好详细的纪录和更新,尤其是命题教师的奖惩情况等信息,为下次选聘命题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命题教师应实行聘任制,从专家信息库中有选择地进行筛选,经自考办命题中心进行资格审查后,由省市命题中心聘任,颁发聘书,聘期一般为三年,命题组一旦选定,就得保持相对稳定。这样既能保证命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命题队伍相对稳定,又有利于自考办命题中心对命题教师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和考核,还有利于增强命题教授的责任心的同时稳步提高命题技术和命题质量。

2.建立自考命题研修工作坊,增强自考命题培训的互动性,让自考命题成为跃动之水

虽然大多数命题来自高等院校,对于自己所从事学科的课程内容非常熟悉。然而这并不代表他们的命题没有纰漏和错误,一定能够命出合格的自考试题。为了命题教师能完成高质量的自考命题,有必要对命题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要了解自学考试,熟悉自考教材和考纲,懂一点教育测量学方面的知识,掌握必要的试题编制知识和技术。这就要求命题管理人员思考如何对命题教师进行良好的培训,使命题教师深厚的学科知识以符合自考试题要求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整套高质量的自考试卷。命题研修工作坊建立能让自考命题培训常态化、规范化和多样化。

命题研修工作坊的培训要贯穿命题过程的全过程。

命题准备的培训: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对从事自考命题的老师进行培训,主要是教育测量有关知识的培训、自考命题要求的培训和考试学有关知识的培训,为自考命题教师做好知识储备工作,也为遴选自考命题教师做好准备工作。

命题过程管理的培训:贯穿在命题过程的始终,进行三段式培训。第一阶段召开命题工作会议,明确命题任务的同时,进行保密纪律方面的教育、命题技术方面的培训: 各种题型的命题策略、磨题和审题技术、组卷技术等。第二阶段命题教师分散命题,命题管理人员对命题教师的培训主要是以单独、个别指导进行的。第三阶段组卷审题的培训,对调整难度、预估分数、审题、拼题组卷等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培训。

命题结果和反馈的培训:沙龙式培训,在考试结束后进行经验总结的培训。考试后进行沙龙式培训能增加命题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把自己磨题审题和组卷中的智慧和其他命题老师分享,以期共同提高命题技术。培训沙龙的组织实施,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确定主题(根据每次考试结果和命题情况确定不同的主题)、确定主持人、拟定提纲、准备发言、组织实施等环节都要严格把控,最好有闭环管理的环境下定期进行。这样的培训方式增强了培训的互动性,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下探讨专业的问题,分享智慧,增强对自考命题的认同感和命题团队凝聚力,对提高命题技术和命题质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3.建立专业大类命题评估专家组,强化命题的反馈机制,让自考命题成为灵动之露

自考是标准参照性考试,命题工作是否能够准确体现考生标准的要求,是自学考试是否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关键。命题教师对教材和考纲的把握,知识点的覆盖面、重难点的比例、难易度的设置以及试题的科学性直接决定了该课程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直接体现课程要求和课程标准。有的自考命题专家十几年来一直从事自考某一门课程的命题工作,在命题过程中有很多疑惑,迫切需要更高层次的专家从专业的角度对自己的命题工作做些必要的指点,对所命制的试题提出些建设性的建议,以避免“一言堂”现象发生。所以,迫切需要专家团队对试卷进行评估,来反拨作用于命题质量,以评促改、以评保质。

由于自考课程量特别巨大,每一门课程都组建专家团队进行试卷评价和评估,操作性不强也不现实。把自考课程按照专业大类进行归类,每个专业大类包括5-10个课程,从相应课程中遴选一批有专业权威和命题权威的专家组成评估组。评估组成员必须由命题中心相关管理人员、主考院校学科专家和行业或领域内的专家、命题教师三部分人员组成。主要工作:一是评估和评价,对命题质量进行评估,在每次考试结束后,根据教材和考纲,结合考试信息和结果,对照命题规范,对试题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评价,提出专业建议,撰写评估评价报告,以便下次命题时改进,同时也为评价命题教师的命题质量提供依据。二是研究,对本专业大类的命题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来指导命题教师进行高质量的命题工作。根据自考命题的要求和命题原则,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对命题的质量提出具体规范的质量要求,构建详细、完整的要素指标,形成该专业或该课程的高教自考命题质量指标评价体系。

結束语:

本文就如何加强命题教师的管理,增强命题教师对自考命题工作的认同感,提高命题质量,公平、公正、准确地测量出应试者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不同的省市的命题中心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在命题专家管理方面包括命题专家的来源、遴选、使用、考核、培训等应该做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来保证自考命题的质量稳步提升。自学考试是阳光事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只有不断地创新探索,才能有更为辉煌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郭靖山,林相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的科学化管理与规范化操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12):47-49.

[2]王晓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管理中命题教师培训问题研究[J].中国考试,2006,8(11):27-30.

[3]王晓华.加强试卷考后评估反馈 构建自学考试命题质量管理闭环控制体系[J].中国考试,2006,6(09):25-29.

[4]林文广.基于三段式命题和双审制审题的自考平行试卷库生成模式[J].中国考试,2006,6(08):26-28+33.

[5]余仁胜.开展综合评估,保证自考命题质量[J].中国考试,2004,7(12):41-44.

[6]李金波.自学考试建立命题质量控制机制的探索[J].中国考试,2004,9(10):39-42.

[7]俞惠平.浅谈确保命题质量的几个关键环节[J].中国考试,2004,11(05):44-46.

[8]周欣.加强自考命题教师队伍建设[J].北京成人教育,1999,5(05):48-49.

自考法律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自考助学;理想引导;学习指导;心理辅导;社团倡导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高等教育多样化的一个重要的成功范例,它既能解决继续教育问题,又能相当程度地解决学历教育问题。据教育主管部门统计,培养一个自考大学毕业生,国家的经费投入只有统招生投入的5%。这就在相当程度上找到了一条穷国解决大众化发展高等教育的路子。展望今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地位将更加不可忽视。

但是,也必须指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一种高等教育形式还存在两个弊端:一是它不注重过程教育,而教育行为是必须渗透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二是考试本身无法全面考核思想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达标。笔者认为在当今自考学生年龄普遍较轻的情况下。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为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充分发挥助学院校的作用,让助学机构担当过程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考核,把德育渗透到助学全过程。这就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克服了这一教育形式的缺点,更好地完成高等学历教育的任务。

浙江师范大学于2001年成立开放学院作为专门的自考助学机构,紧紧抓住这一主题,从制度和实践两个方面,不断开展自考育人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助学德育体系,培养自考助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了积极成果。

一、管理先导以提升自考助学品质

高教自考助学这种办学形式能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和办学优势,发挥主考学校参与自考工作的积极性,强化自学考试的教育功能,通过规范管理、高质量的教育带动和引导社会助学活动。为此,开放学院编印了<浙江师范大学高教自考助学学员手册>教育读本,内有《学籍管理规定》《评优评奖条例》《入党导航》《违纪处分规定》等多项内容。每年新生人学,就人手一册先学习《学员手册》,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加强思想引导,鼓励同学们争做勤学、守纪、实干的文明大学生。学院还制订了《开放学院班主任工作职责》《值班教师职责》《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等班主任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严格而又人本的管理,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广泛赞誉。

二、理想引导以党建引领学生进步

为满足自考学生积极上进,学习党的基础知识,向党组织靠拢的强烈愿望,浙江师范大学于2004年10月专门成立了开放学院业余党校。负责其全日制自考助学生的党建工作。在新学期开始,就精心制定学生党建工作方案,利用新生入学之际,通过广泛发动、大力普及党的基本知识来进一步激发团员青年的政治热情,每学期都有上百人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利用业余党校这个平台,已培养了数百名业余党校学员,其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得到了学校组织部和党校导师团的一致好评。经过团员推优,综合评议,确立一大批建党积极分子,建党积极分子经过严格的考察公示,分期分批发展入党。整个培养考察过程实际上就是教育示范过程,在广大同学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三、学习指导以榜样示范学习行为

随着高校不断降分扩招,自考助学生源质量渐趋下降,国家考试标准与考生质量滑坡的矛盾不断扩大。因此只能从助学管理着手,利用提高学生管理质量这一因素施加综合影响。新生入学教育先介绍历年来自考取得的成绩,增强同学们的学习信心。同时回顾同学们高考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同学们的智力问题,而是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的问题,而今走上自考道路,更重要的是提高学习自觉性,增强克服困难、抗拒诱惑的意志力,为以后的自学考试树立学习信念。平时管理上,班主任走进课堂跟班听课,加强与任课教师的联系,及时了解班级教学情况,了解学生到课情况,进行课后督促。召开救师座谈会,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在提高考试通过率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4月份的大考前,努力营造复习迎考的氛围,组织新老生自考经验交流会,进行模拟考试,对学生加强学习方法、考试方法指导等。同时利用板报、宣传窗刊出《考前复习“七忌”“三要”》《克服考场上的克拉克现象》《自学考试应试技巧》《人生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等文章给学生提供复习、考试指导;利用横幅、标语给学生鼓劲加油;利用校园广播宣讲考试规则、复习策略,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作好考前准备。同时,还建立优秀学员评比和奖学金发放制度,在每次自考结束后,根据平时学习工作表现及考试成绩,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评比,下文张榜公布,以表彰激励更多同学。

四、心理辅导以健康心态面临挑战

面对自考助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和考试信心缺失、社会交往困惑等心理现象,首先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成功与否,智力因素大同小异,并不是绝对因素;要差就差在非智力因素上!比如理想、信念、意志、毅力及道德、情操、兴趣爱好、性格习惯等等。现在,国际上有个时髦的词,叫“情绪智商”,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戈尔曼先生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智力因素,或者说是纯智商只占20%。而“情绪智商”则要占80%!而所谓“情绪智商”又简称“情商”,其实就是指的这些非智力因素。同时利用各种机会各种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暗示。开展心理卫生知识宣传、自我意识辅导、同学交往指导、考试心理辅导等,通过心理讲座、师生谈话、同学交往、情景展示、短文激励及校园环境诱导等方法提高同学们的心理调节水平,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矛盾,合理调节情绪,正确对待挫折,把心理辅导与学习指导、思想引导结合起来,增强同学的自信心,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心态。

五、社团倡导以校园文化陶冶情操

全日制自考助学班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其最大优势是能让自考助学生享受到高校所特有的丰盛的校园文化大餐。参照全日制在校生的管理模式,将普通高校的全日制教学与自学考试的严格考试相结合,保证自考生能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将自学考生的自主学习融入校园文化中。学生管理部门先后举行了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文艺晚会、辩论赛、男女混合排球赛、篮球赛、消防知识竞赛、寝室美化竞赛等活动,还开展了文字输入、消防演习等技能性比赛,组建了文学社、舞蹈队、广播台新闻中心等社团。邀请专家、学者开设讲座,感受大家风范,扩大学生视野。实践证明,组织多种形式的社团,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造就自己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也是自考生提高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生动丰富的各种活动的开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充实了学生的素养,净化了学生的灵魂,升华了学生的人格。

自考助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应做到:用大学理念引导人,用规章制度规范人,用社团活动吸引人,用校园文化滋养人,用评比表彰激励人,用业余党校选拔人,用自考助学培养人。自学考试有责任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各种合格人才,让自学考试能拥抱来自千家万户的求学求知求真的人们,实现百万学子的成材梦想。

自考法律专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自考 谈论法 会计制度设计 教学方法

《会计制度设计》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会计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考试课程。这门课程的特点是全面系统的讲述了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过程,从设计概述、总体设计、企业财务部门和财务工具设计,到企业运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设计,涵盖广阔。知识面宽而繁杂,为学生的学习和考试带来一定的困难。探索恰当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学和学习过程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谈论法概述

谈论法也被称为问答法。顾名思义,它的教学过程是个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在此种方法下的教学中,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意在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

谈论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

在《会计制度设计》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明显表现出在应试教育中的被动接受状态。一味地竖起耳朵听老师说了什么,一字一句的去记录,分毫不敢变动的去记忆。可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是效果是怎么樣的呢。经过调查,大部分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落笔很生硬,一旦紧张,就很难回忆出背诵过的内容;遇到综合分析题的时候,一旦没有老师讲过的相近的题目,就无从下手,不会思考,只能空白不写;遇到的题目即使自己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不会准确的把答案表述出来。另外,很多学生反映因为是强硬记忆,所以考完试之后,知识就很快忘记了,不符合国家高等教育的初衷。因此谈论法教学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谈论法在《会计制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谈论法可分启发谈话和复习谈话两种。启发谈话是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识。复习谈话是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结合《会计制度设计》课程的特点以及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应试要求,我们重点推出复习谈话法,重点运用在课后复习和最后备考的时期。以下我们根据考试题型,来分析复习谈话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一)选择题

选择题是《会计制度设计》自学考试中的主干题型,共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两种,共计四十分。针对这种题型,因为要求答案准确,所以主要可以通过分组谈论法的方式,以做游戏的过程进行教学和复习。

具体操作方法是:首先将学生分为五人一组,暂定组长一名;其次教师布置一定章节的题目,给定答案,将材料打印后,分配给组长;

最后组长进行第一轮谈论,即提问组员,组员以抢答的形式回答问题,以最快速度回答正确该问题的组员,成为下一道题的提问组长。

(二)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这两种题型,考核了学生同一种学习能力和知识把握程度,与选择题不同的是,没有答案提示,只可以从零开始组织,很多学生遇到这样的题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放弃。

在这一类题型中,讨论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第一轮,以填空的方式,提问学生回答名词解释和简答,以空缺旁边的信息作为提示;第二轮,以名词解释的方式,提问学生回答简答题,对答案的每一步设置一个简单的提示;最后全面完整的提问。

(三)综合分析题

这是《会计制度设计》试题中相对较难的一种题型模式,综合性高,答案较为灵活,是应试型学生最难以把握的题型。谈论法在此处的应用步骤为:第一,在讨论之前做好充分准备。抓好题目提问的问题是讨论的前提;第二,讨论中要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围绕中心议题发言,讨论中教师在旁边要适时地做一些简单的指导;第三,在讨论结束时要做好小结。

三、小结

总之,在《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中,谈论法的正确使用具有以下优点: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同时,容易引发学习兴趣,刺激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训练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加强同学之间感情。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第一,打破学生固守成规的习惯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的创造性、独创性和发散性思维,多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告诉学生没有标准答案,积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思考问题,并勇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候我们还是需要一点“标新立异”的精神。第二,谈话法比较随和容易引起学生亲近,但是谈得兴起很容易跑题,因此教师要随时观察和把控,以免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金怀能.试论分组讨论法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

[2]俞雷.体验式学习在学校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5(7).

[3]梁中贤.讨论法: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J].中国高教研究。2012(1).

作者简介:单蕊(1981-),山东枣庄人,副教授,任职于烟台南山学院财会金融系,系主任;肖贤飞(1984-),重庆人,副教授,任职于山东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王媛(1997-),甘肃通渭人,烟台南山学院财会金融系在读学生。

上一篇:商品质量论文范文下一篇:不唯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