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旅游发展论文范文

2024-09-17

科学发展观旅游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系统总结建国60多年来我们在政治发展领域取得的基本经验,深刻反思建国以来我们在政治发展领域失误的主要教训,全面展望中国政治未来的走向,是顺利实现中国政治从传统形态走向现代形态的重要前提。本文认为新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教训有:政治与经济的失衡发展带来政治衰败;激进式、运动式政治变革带来政治社会灾难;党内民主集中制的片面化并替代党内民主制导致政治低效和腐败;公民社会的消失或弱小是政治国家走向集权腐败低效的主要原因;没有民主的效率和没有效率的民主都是不可持续的政治发展目标;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任一缺失或相互替代必然造成政治与社会的双不稳定;动员型公民政治参与和无规则公民政治参与都阻碍政治发展;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不配套导致机构缩胀的恶性循环;政府职能转变不等于政府无所作为更不等于可以推卸责任;走封闭式的自我发展道路只可能导致政治衰败而不是政治发展。在今后4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我们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执政党主导的、将政治合法性与政治有效性相结合为价值核心与主要方法的渐进式政治发展战略与模式。

[关键词]新中国;政治发展;政治合法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参与

回顾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的中国社会政治的变革历程,我们在看到宝贵经验的同时,也应当及时地对新中国60多年来在政治发展领域的各种失误、挫折乃至错误进行反思,从而总结社会政治教训,以史为鉴,在今后的社会政治变革中努力规避这些问题的发生,以更好地推进中国将来的社会政治发展。

一、新中国60多年政治发展的主要教训

1 政治与经济的失衡发展带来政治衰败

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相互制约,又相互支撑,唯有二者获得协调、平衡的发展,才能够实现社会的整体进步。古今中外的社会科学研究者对此都做过深入的研究,并有丰富的理论成果。而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中国在政治与经济领域的发展则以鲜活的事实证明了这一命题的科学性:政治与经济的失衡发展必然导致政治衰败、经济停滞、社会动荡。

纵观建国60多年的历史,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国社会基本处于一种政治社会的状态中。政治是这一时期的社会主题,几乎一切的社会活动都是以政治为核心展开的。这种状况的出现虽然与新国家建立之后的政权建设有关系,但在更大程度上则是由于对政治与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导致的。在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完成之后,中国的国家政权已经基本获得了巩固的地位。此时,应当及时将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然而,由于党的主要领导人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认识出现了失误,对经济建设的基本规律把握不准等因素,结果出现了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斗争成为社会的主题,甚至试图以政治斗争的方式来促进和推动经济发展,造成对正常经济秩序的极大破坏。在政治斗争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发展几乎处于瘫痪的境地,国民经济陷于崩溃的边缘。这种政治与经济的失衡造成的社会秩序的混乱,人治政治的盛行和经济生活的失序,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将工作的重心及时地从政治领域转移到经济领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时代的主题,这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获得快速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奇迹是与党和政府努力将政治与经济处于协调、平衡的发展状态分不开的。但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政治领域的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任务还远未完成,这对于经济发展是相当不利的。当前社会政治生活中出现的腐败现象与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贫富悬殊等问题都要求我们必须及时、有效地推进政治领域的改革,加强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从而实现政治与经济的平衡发展,否则就很难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可持续的发展。

2 激进式、运动式政治变革带来政治社会灾难

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不断出现激进式、运动式的革命性质的政治斗争,从建国初期的“三反”、“五反”运动,到1957年的“反右”和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直至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达到政治运动的顶峰。这些社会政治运动大部分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政治环境中,基于当时社会政治革命发展的考量而由党的领导人自上而下所发动的,通过党和政府或某些特定的社会政治组织的动员和组织而扩展到某一社会领域或整个社会范围内,从而对特定民众群体乃至整个社会成员的社会政治生活造成影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些社会政治变革中有些在国家政权建设与巩固、经济建设的集中推进、政治思想的传播、政治热情的鼓舞等方面实现了其预定的社会政治效果;有些则由于脱离了发动者和组织者的控制,偏离了社会政治目标,对民众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政治干涉肆意扩大化,导致了严重的社会政治后果。

整体而言,这种激进式、运动式的政治变革,构成了当时所谓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而这种运动式的激进变革往往将普通民众动员参与到政治斗争中,以政治面貌和阶级出身作为划分敌我界限的标准,结果导致民众的力量表面上得到高度的推崇,而实质上成为自上而下政治运作的斗争工具,自身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都无法得到保障,甚至最基本的个人情感和家庭关系都因为被高度政治化而萎缩或丧失,民众的正常生活和生存状态都陷入瓦解的边缘,其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而这种激进式、运动式的政治变革从本质而言是一种非体制性的、权力意志的政治形态,与规则化、程序化的政治制度与国家权威是背道而驰的,这种政治变革方式对新中国的国家制度建设和民主法治进程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董必武同志在党的“八大”上就明确指出:“革命的群众运动是不完全依靠法律的,这可能带来一种副产物,助长人们轻视一切法制的心理。”运动式的激进政治变革由于没有制度化的组织和程序,往往陷入主观随意的混乱状态中,上纲上线造成大批的冤假错案,也使党和国家的权威受到严峻的挑战,社会政治秩序陷入混乱状态,从而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经济建设和生产生活。对普通民众而言,无疑是社会政治灾难。

3 党内民主集中制的片面化并替代党内民主制导致政治低效和腐败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政府的根本组织原则,是群众路线在党和政府的政治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民主集中制包含有丰富的内涵,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一组织原则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指导党从领导革命到掌握政权的基本经验之一。在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党也对民主集中制在党内和国家政权组织中的贯彻执行予以高度重视。但在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党的各级党委中,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都在不同程度地受到片面化的

强调,以党的民主集中甚至是集中替代党内民主的现象很突出,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表现得尤为明显。对此,邓小平同志指出:“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就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什么事都要第一书记挂帅、拍板。党的一元化领导,往往因此而变成了个人领导。全国各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个问题。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或少数人手里,多数办事的人无权决定,少数有权的人负担过重。必然造成官僚主义,必然要犯各种错误,必然要损害各级党和政府的民主生活、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个人分工负责制等等。”

民主集中制是一种维护党组织的组织权威和统一领导与保障党员和党组织基本政治权利相统一的政治机制。这种政治机制既能够使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得到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能够保持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这为党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建国60多年来,党的民主集中制被片面化,党内民主被忽视的历史阶段都造成了政治决策的盲目化,“一把手”的片面集中决策所造成的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给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这种民主集中制的片面化并替代党内民主的制度缺陷还带来严重的政治腐败行为,给党的领导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近年来,通过一些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党内民主制和党内民主集中村关系的研究,弄清楚了两者不是同一种制度,互相不能取代。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方面也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将党内民主制建设与党内民主集中制结合起来,决不以党内民主集中制取代党内民主制,正是汲取了理论和历史教训而作出的实践努力。

4 公民社会的消失或弱小是政治国家走向集权腐败低效的主要原因

如何处理国家与社会关系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面临的问题。公民社会作为社会系统中政治国家的对应物,其具有的社会政治功能集中体现在对国家力量的制衡作用中。公民社会的存在为防止国家力量对民众生活的“非法侵入”提供了社会藩篱,可以对政治国家从民主走向专制集权构成社会制约,这种制约作用进而体现为可以对政治国家的腐败低效行为构成社会监督,利用社会的力量监控国家权力,以防止其滥用以谋取私利,从而对民众的利益构成损害。以此来观照新中国建国60多年的历史,可以总结的教训是:中国公民社会的消失或弱小是政治国家走向集权、腐败、低效的原因之一。

新中国建立之后,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党和政府对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各类政治、经济、社会组织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和改造,并通过在经济领域进行的公有化改造对社会各领域进行了重构和整合,从而为新的执政党和政府强化对社会组织的控制,集中有限的社会资源用于新中国的国家建设提供了方便。但这种“釜底抽薪”式的社会变革使各种萌芽或弱小状态中的公民社会组织丧失了生存和发展的合法空间和存在可能,由此进入一种“全能国家”的社会政治形态。这种“国家吞噬社会”的政治形态中,政治国家处于对整个社会的高度统冶地位,政治权力广泛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众的各项权利的获得都仰仗着国家的恩赐。这种被集权高度控制的生存状态必然会导致民众在生产和生活中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挫伤,由此最终导致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低效,而掌握国家权力者往往由于没有足够的社会制约而出现各种滥用权力的腐败现象。显然,这种社会政治状态是不能持久的,中国以改革开放的方式打破了这种吞噬社会的“全能国家”的禁锢。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获得长足的进步,政治制度环境也得到了巨大的变革,公民社会从“国家的阴影”下逐渐地走出来,发展壮大起来,并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服务等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总体而言,当前中国的公民社会尚处于成长阶段,发育尚不成熟,其表现出的行政化、等级化、依附性等倾向还很明显,因而其所承担的社会政治功能也是相对有限的。但其呈现出的社会治理潜力是巨大的,特别是在反腐败领域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正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没有人民的帮助和支持,政府不可能独自驯服腐败—要把这种支持动员起来的途径则在于那些严肃认真的非政府组织。”

5 没有民主的效率和没有效率的民主都是不可持续的政治发展目标

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但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较。总体而言我国尚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因此,如何获得经济的高效率发展,以最短的时间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是中国长期以来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同时,我国作为一个有千年专制统治传统的国家,在国家的政治建设中也面临着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问题。民主与效率二者之间的关系既是一个学理问题,同时对于正处于发展变革中的中国而言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回顾建国60多年的历史,对于民主与效率二者的关系,一个基本的教训就是没有民主的效率和没有效率的民主都是不可持续的政治发展目标。

民主与效率之间的确存在着张力,民主追求政治决策过程中要具备广泛的参与和可选择性,不同的政策方案或意见要展开公开的竞争。为了保证这种竞争的公平性需要有严格的程序设计,然而这种严格甚至有些繁琐的法定程序虽然能够保证政治决策的合法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科学性,但同时这些保障民主的程序设计是需要投入时间和社会成本的。这与强调时间的迅捷性、成本的最小化的效率目标形成了一种张力。具体到国家经济建设中,片面强调效率就是主张通过强有力的政治权威中心作出决策,而不停留于追求民主的政治过程中,以取得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建国60多年的发展史上,以“大跃进”等一系列“赶英超美”为目标的表面看来是具有效率的经济决策,由于缺少在政治决策环节的民主考量,结果导致的是决策的不科学、低效率:“欲速而不达”,它是导致20世纪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的重要人为原因之一。同时,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民主的欠缺也会使经济发展中的成果不能为大众享有,而是通过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成为一小部分人的专利,这必然导致社会不公平的加剧和社会不稳定状态的出现,最终也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另一方面,没有效率的“大民主”也没有方法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如20世纪80年代后期过分强调片面的民主,也会使社会陷入“政治肥大症”中,大家将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互相政治争论上,甚至被一些国内外势力所利用,导致两次学潮(1986年、1989年)和“六四风波”,由于政治决策不能及时有效地作出,从而延误了七、八年经济发展的契机。好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我们党和政府迅速终止了无谓的争论,集中政治决策的权力,一心一意搞建设,重新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同时,发展党内民主、党外民主(国家民主和社会民主),有效地克服了没有效率的民主和没有

民主的效率给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6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任一缺失或相互替代必然造成政治与社会的双不稳定

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二者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而言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的任一缺失或者相互替代必然会导致社会政治的混乱局面。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以“大鸣”、“大放”、“大字报”形式出现的“大民主”,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政治运动的高潮。这种以社会主义民主名义展开的政治活动是以牺牲法治为代价的,在轰轰烈烈的所谓的“民主”中,以尊重民众意志为借口的各种运动,对宪法和法律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由法律所赋予公民的社会政治权利都无法得到保障,一切以被政治意识形态鼓动起来的群众的非理性意志为依归,由此造成了对公民私人生活的肆意侵入,对公民基本人权的极大破坏。发展到最后即使是政治运动的领导人也都无法控制被动员起来的多数民众的肆意行为,从而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在这种没有法治制约的“民主”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多数人的暴政”,也给某些个人和团体争权夺利而提供了所谓“民主”和“当家作主”的借口,使民众普遍生活在政治失序的混乱状态中,正常的政治秩序受到了随意性极大、严重缺乏规则性的政治运动的冲击,没有必需的政治权威,也没有基本的规则共识,整个社会陷入到动荡的境地,严重影响社会正常的生产与生活权利和秩序。

这一深刻的历史教训时刻提醒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中,必须将民主与法治有机地结合起来。

7 动员型公民政治参与和无规则公民政治参与都阻碍政治发展

在世界各国推进政治发展的进程中,公民政治参与的范围和程度是政治现代化水平的重要的考量指标之一。新中国的建立使饱受剥削和压迫的劳动人民得到了当家作主的崇高政治地位,宪法和法律也赋予公民以参与政治生活的各项权利,这为民众参与政治开辟了政治空间。然而,由于受中国千年的专制统治的影响,新中国建立初期普通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也不具备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政治知识和技能。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间,中国处于一个政治统摄社会的状态中,民众以各种形式参与到轰轰烈烈的政治生活中,群众运动是各种各样的政治斗争的基本表现形式。然而,这种政治参与并不是公民自觉自愿的,而是高度政治动员的产物,这种动员型的政治参与并不是公民政治权利实现的正常途径与方式,而是异化成了某些政治派别或人物争权夺利的工具,最终给公民带来的是相互残害的政治灾难。同时,这样的政治参与很容易演变成一种无规则的政治参与,即是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在不同意识形态鼓吹下的盲目政治行动。这与当时国家政权建设并没有以法治化、制度化、规则化为导向是分不开的。在不具备合法的制度安排的条件下,被动员起来的民众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只能导致正常政治秩序的混乱,最终出现的必然是“文革”后期中国整个国家政权机关陷入瘫痪的状态。,历史事实表明,这种动员型的政治参与和无规则的政治参与从本质上讲并不是公民独立意志的体现,也根本不能实现公民的社会政治权利,而且还对社会政治发展和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的阻碍甚至破坏。

8 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不配套导致机构缩胀的恶性循环

建国6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推进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中,政府机构改革一直是重要的主题。如何建构一个结构合理、职能明确、人员精干、廉洁高效的政府体制是我们改革的基本且标。在改革开放前,就分别于1951年、1956年和1960年代初进行过三次机构改革,这三次改革的核心是在处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力划分,收权或放权是改革的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又分别于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和2008年先后进行过六次政府机构改革,这一时期的改革经历了从精简人员到职能转变的变革。在数次政府机构改革中,多次出现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恶性循环现象。

分析政府机构改革中的这一恶性循环,其根本原因在于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不配套,没有以政府职能转变来引领机构改革。机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单纯为了精简机构而进行机构改革,而不触及政府职能的调整,政府所承担的职能包含极广的范围,精简的机构必然会基于政府行使职能的需要而再次出现,本来应该精简的机构则因政府职能的不清而无法精简。这集中表现在如果各部门职能相互交叉、重叠的现象得不到有力的革新,政府对企业、对市场仍然过分地干预和管制,对社会管理中政府包揽过多和某些方面管得不够等方面。这些方面都涉及到政府职能的承担,政府只有根据社会现代化进程对政府职能的要求,分清楚哪些是政府应该承担的,哪些是不应该承担的,哪些是可承担可不承担的,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机构的设计和改革,才能真正达到机构改革的预期效果。需要在职能分析、职能转变和分解到岗位的基础上,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能、工作任务和管理范围,划清各自分工以及协作关系,把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理顺关系紧密结合起来,解决部门职责不清、互相扯皮、互相推诿的问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存在的依据,各部门机构的设立,权限的划分,关系的确定,都必须依据政府的职能范围确定。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彻底的处理,政府机构的改革就跳不出缩胀循环的怪圈。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进步,政府机构改革必然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要吸取以往改革中的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不配套而导致机构缩胀循环的教训,将理顺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机构改革二者相互协调起来,相互促进。

9 政府职能转变不等于政府无所作为更不等于可以推卸责任

进入新世纪,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政府改革,其中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共同的主题。虽然基于特殊的国情,中国的政府职能转变是要实现全能国家的消解,但是如果将政府职能转变简单地理解为要政府不作为或不再承担发展经济、管理社会的责任,一味地“市场化”、“社会化”,那就误人歧途,矫枉过正了。政府从直接管理社会经济活动中脱离出来,但还必须承担起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政府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对经济运行实施宏观调控,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政府还必须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要求,将其职能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更为广阔的社会领域,建设服务型政府。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同时,要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和优化政府公共服务结构,不断增加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建立健全公平公正、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因此,政府职能的转变是

要建设一个责任政府、透明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

10 走封闭式的自我发展道路只可能导致政治衰败而不是政治发展

建国60多年的历史可以改革开放为界划分为两个性质不同的历史时期。1978年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与改革开放的战略与政策分不开的。与之相对应的是1978年之前,中国长期处于一种封闭式自我发展的状态。这种封闭式发展与中国当时所处的世界政治局势有着密切的关系。从1950年代世界两极化局势日渐明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使新中国从诞生之初就面临着资本主义的封锁。在漫长的“冷战”时期,资本主义阵营的主要国家敌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在战略上对中国进行遏制,政治上加以孤立,经济上进行封锁。而在1960年代开始中苏关系破裂,更使中国的国际关系面临严峻的考验。几乎处于“四面受敌”的国际环境中,同时,党的主要领导人在左倾思想指导下对世界形势的错误判断,我国在政治经济建设中片面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从而使中国走上了封闭式自我发展的道路。

回顾历史,这种封闭式自我发展虽然有其客观原因,也有它的某些正面效应,但总体上给中国带来的是再一次丧失了宝贵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当时在世界范围内正兴起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都进人—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而中国由于处于封闭式发展的状态错过了这一发展经济的契机,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另一方面,在政治发展问题上,中国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成果没有很好地正视和适当借鉴,简单地把世界政治文明等同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一味地加以否定与批判。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虽然当时中国选择封闭式自我发展道路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世界局势决定的,但是事实告诉我们,这种脱离世界发展潮流,封闭式的自我发展道路是错误的,它不仅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而且只可能导致政治衰败而不是政治发展。

二、2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走向

回顾60多年的历史,对我们走过的道路进行梳理与反思,从过去的成功与挫折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的是在新的进程中获得更大的成功。为此,对2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未来进行展望,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在今后4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执政党主导的将政治合法性与政治有效性相结合为价值核心和主要方法的渐进式政治发展战略与模式。

1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执政党主导的渐进式政治发展战略与模式

这一政治发展的战略与模式既建立在对新中国60多年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也是考虑到中国将来可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和社会各领域发展情况而作出的选择。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国家发展战略和整体构想的指南。体现着先进的治国发展理念,是时代精神的凝结。它不仅是我国当前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而且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21世纪中国的政治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协调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各要素,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并体现时代特色的发展道路。在21世纪的中国政治发展中,要求国家的安定团结、社会的秩序和谐与经济的繁荣发展必须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政党作为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实现政治民主化、制度化运行的基本领导力量。建国60多年的历史用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能够经受得住各种风险考验,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下具有驾驭社会发展能力,全心全意以人民的利益与福祉为奋斗目标的组织力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坚强领导者。在新世纪的征程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将继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新的历史高度。同样,新世纪的中国政治发展一定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这样才能保障未来中国政治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2 将政治合法性与政治有效性相结合为价值核心和主要方法的渐进式政治发展战略与模式

在新世纪的政治发展中,执政党将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和创造中国模式的现代民主政治,其价值核心和主要方法是寻求政治合法性与政治有效性的契合与平衡。因为政治合法性与政治有效性的契合与平衡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标志。政治合法性的实现要求我们在政治发展中必须以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基本目标,始终保持国家政权的人民性和公共性;将依法治国和民主政治推向深入,建立国家政权的法理性基础;在政府改革与政策过程中通过创设各种制度通道及时将人民的利益要求和意志表达纳入到政治系统中,化解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社会阶层的分化和财富分配的失衡而造成的各种社会矛盾;我们还要积极探索和创设各种能够实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利的制度形式和操作程序,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落到实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而政治有效性则要求我们在推进政治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政治建设和发展,将制度建设作为政治发展的着力点。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政治实践中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通过制度创新来提高政治能力以解决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各种经济与社会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创设良好的秩序空间和制度环境。要提高政治有效性就必须统筹兼顾,将政治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起来,通过政治建设来提升政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以有效政治实现有效发展。政治合法性与政治有效性二者作为政治建设的两个基本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政治合法性的实现有利于政治有效性的提升,政治有效性的提升有利于政治合法性的巩固。我们的政治发展要在二者的综合平衡中不断推进。这一推进过程必须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以渐进式的发展模式求得政治发展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中国的国家性质、国际环境和基本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在探索政治发展的道路中必须综合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协调和平衡各领域各社会群体的利益,把握好政治发展与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实现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构建。政治发展涉及政治领域各种因素的变革和进步,如政治文化的培育,政治行为的规范,政治制度的创设等等,要综合提升政治发展的质量,实现高绩效的民主政治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作出长期的努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曾经以其超人的智慧和可贵的创新精神令世界其他民族为之折服。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再次引起世人的瞩目。“中国的奇迹”成为世界发展的典范案例。世界著名投资大师罗杰斯认为,中国在21世纪将会变成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甚至作出预言“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但我们必须在这些国际赞誉中保持清醒的头脑,21世纪是中国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我们所应该做的是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坚强的意志、创新的精神、扎实的行动推进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从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为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和普遍繁荣而努力奋斗。

科学发展观旅游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分析了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状况,阐述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职业学校 体育教学 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方志英,女,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学

一、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职业特色不明显的问题。职业教育是按照社会职业需求对职业岗位进行教育,所以职业院校在安排课程时,必须按照该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对课程进行设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坚持“够用、必须”的观点,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体现出明显的职业定向性。同时,职业院校的学生在通过系统的学习之后,需要快速的走向社会一线岗位进行工作,学生的就业率十分高,所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很强的要求。但是我国目前的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课程设置,并没有突显出其职业特色。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着缺乏体育意识,教学理念十分陈旧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职业院校一般主要通过技术学校和中专生升级之后合并而来,虽然通过升级,提高了办学的层次。但是很多学校在教学器材和师资配备上都存在着不足的现象。

职业院校的领导一般是缺乏体育意识,将更多的经费投入到设置其它专业课程上,没有重视体育课程的设置。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存在着课程安排和引进体育教师过程中的落后现象。因为缺少新的教学理念注入,涉及到体育课程的新课程改革又很少,所以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仍然处于以教学大纲为主的理念之中。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体育教学编写滞后的现象,针对性不强。在职业院校体育教材中,可以发现与其他学校的体育教材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主要内容依然是围绕着健美操、篮球、足球和跑步等内容,缺乏对职业院校学生的针对性,不利于服务学生将来所要进行的社会工作。因为健美操、篮球、足球在进行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很大的场地,在学生进入工作领域后,很难实现。其次,这些体育教学的内容没有起到预防职业病的针对性需求。学生无法通过体育教学获得训练,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职业学校的领导缺乏对体育教师的重视,使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因此,许多学校的领导往往按照专业的就业率来对专业进行设置,以期快速的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使生源大幅度的提高。对体育课程的组织和安排不重视。

二、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在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要设置有针对性的体育课程。在职业学校中设置了很多的专业种类,需要针对职业学校的地域、学生的需求、办学思想、专业特征、培养目标、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情况,设置体育课程。改革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方法,使体育教学的质量不断提高。在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将自身作为启发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育,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课程之中。学生可以主动的参与各项体育活动,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使用项目教学法,能够促进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创新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增加教学中实践环节的比重。项目教学模式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实践构建主义的主张,即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从而主动的构建知识。应该针对教学的对象和内容的不同特点,构建一个能够让学生产生自助学习意识的体育学习环境。在实践构建主义理论的时候,首先要建立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职业活动。将提升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作为教学中的目标,在学习中鼓励学生使用自身的所有感官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由单一的学习某一学科知识转移到学习多专业的知识。这对今后的职业生活有了充分认识之后,可以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主动性。改革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使体育课程可以和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相适应。不断完善体育理论基础的教学,向学生宣传今后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职业病特征和防治手段,让学生使用正确的方式锻炼身体,产生健康的保健意识,最终促进学生体育文化素质和意识的提高,增强学生自我锻炼和自我保健的能力。

在对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尽量设置有健身价值、文化内涵高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项目,使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将学到的体育技能带到生活和社会之中。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在职业学校中建设新的评价体系。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的体育成绩主要是通过技术的考试获得。应该转变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考核可以具有针对性的特点。从知识素养、运动技能、学习方式、学习态度、理论知识和学生的出勤状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考察,在考核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

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在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中,要围绕着学生专业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的种类不断增多,具有分工详细、特色分明的特征。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着眼于学生今后从事职业的需求。学校及时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使学生的职业身体素质不断增强,可以在毕业之后很快的投入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职业保健教育,防止学生出现职业病。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增强,职业病很容易危害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要使学生了解今后从事的职业可能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及时的进行自我防护、自我锻炼。因此,要向学生传授与职业相关的健康知识理论,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四、结论

总之,在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要设置有针对性的体育课程,要围绕着学生专业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陈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理论基础与设计[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0):47.

[2]王冬,朱乃苏,陈志兴.职业课程教育改革的新尝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162-174.

[3]董素英.项目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M].现代经济信息,2007,9(11):159

科学发展观旅游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提 要:学校发展规划,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对学校现状及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诊断,寻找学校发展的生长点。学校发展规划体现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决策和思想。在规划内容的决策和实施中,笔者认为,要实践学校科学发展观,必须注重秉承学校一贯的办学理念,注重学校内涵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突出师本管理,才能为学校开辟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广阔道路。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是扩大学校内涵、谋求未来发展的重要策略,是探索学校新的教育模式,凸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根据关于学校发展规划理论,运用“问题树”分析方法,并根据地区“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要求,结合我校“十一五”远景发展目标,为进一步加快学校现代教育发展步伐,着力打造“江苏名中学”品牌,经过学校行政会、教职工座谈会、党员座谈会等进行讨论,最后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报上级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并进行了地方、县区级、地市级三级部门领导、专家论证,制订出了2011-2015年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

在规划的制订中,我们成立了规划制订领导小组,规范各项程序,细化规划内容,科学、合理地制订规划。在规划内容的决策和实施中,我们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实践学校科学发展应该注意秉承学校办学理念

多年来,和中人在深厚文化底蕴的孕育下,逐渐形成了“培养最富创新激情的现代中国人”的办学理念,实施了“以人为本、主体创新”的管理理念,构建了自主发展的学校管理模式,着力提高师生素质,不断提升办学层次。

我们认为,办学的关键是“人”,本质是“创新”,人本观念是出发点,创新是归宿,我们提出了“人文兴校、科研兴教”的口号,催生了人文化的校本管理。大家形成了一个共识:教育的核心是以讲民主、尊人格、重人性为基础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以因材施教为原则的个性培养准则,是以理性与激情有机结合为前提的育人理想,是以崇尚完美、打造精品为质量意识的发展眼光。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了和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学校知名度也不断上升。

二、实践学校科学发展应该注意学校内涵发展

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面对日益激烈的办学竞争,如何显示学校发展前景,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培养全面发展而又有个性特长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扩大学校知名度、谋求未来发展的迫切需求。

我们运用了问题树分析法,即围绕学校发展的诸多外显因素和内隐潜能,以树状图形系统分析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从而找出学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觉得,无论在学校教育理念、教育管理上,还是在课程设置、教学设备、校园文化上,其中外显的诸多硬件发展规模,对我校来说,已受制于地域因素和经济因素,但内隐的发展潜力,应该是有待挖掘的矿藏。

因此,我校在教育管理规范化的基础上,开始逐步实现由以制度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营造一种研究人、关心人、尊重人、满足人需求的人文环境,努力实现学校管理的高效率、开放性和现代性,从最初的制度管理逐步向科学管理、人文管理层层递进,步步提升,探究和建立系列化的具有关爱、指导、激励内涵的人文管理制度,以指导和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激励师生奋发向上,形成团结、和谐的人文关系,增强学生人人自强、敢于争先的竞争氛围,从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建设师生的精神家园。

学校内涵发展是建筑在先进的科学管理基础上的一项系统工程、系列化人文管理的策略、办法、模式等,需要在我们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我校将在管理层面上崇尚规范、科学的管理,构建温馨校园,铸就精品学校,它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育人层面上,弘扬求真品格,培育诚善心灵,注重生命情感,塑造完美人生;在行为要求上,以科学的态度做事,以人文的精神待人,以艺术的修养律己;在师力保障上,全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文理兼通、教研相融、教管相联”的现代复合型师资队伍,使教师以忠诚对待事业,以敬业对待学校,以勤奋对待工作,以友善对待同事,以自信对待自己,以关爱对待学生。

三、实践学校科学发展应该注意学校个性化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缺乏特色,高度集中、整齐划一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使学校活力难以发挥,个性难以展现,整个教育出现千校一面、万人一书的局面。面对激烈的办学竞争,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只有从“外控型”管理走向“内控型”管理,按照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办“活”学校,办出特色,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

要办个性化发展学校,我们觉得需要在学校文化、课程改革、校本管理和特色建设等方面发挥学校的自主权,发挥学校的主体能动性,才能不断彰显学校个性特征。

四、实践学校科学发展应该注意师本管理

当我们运用问题树分析法,分析制约学校发展的诸多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时,我们意识到,学校发展规划的一根红线,应该是教师的发展。学生发展是中心,教师的发展则是关键,因为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学校教育的策略,首先是培养优秀的教师群体,只有改善了教师教学的环境,教学改革才能走向成功。因此,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良好的专业精神,没有科学、合理的师本培训,就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发展。

师本管理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运作模式。它以教师为中心,把尊重、信任、培养教师作为管理的根本目的和终极目标。根据现代教学理论,我们把它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学校管理的动力和核心是教师,要把教师的发展放在学校发展的首位;第二,要把教师当作“人”来管理,注重人的心理需要和感情需要,注重教师生命情感的发展;第三,注重教师专业发展,构建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的平台。

总之,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是实践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地制订学校发展规划,将为转变学校管理思想,分析诊断学校存在问题,凝聚各方智慧,帮助学校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一个交互发展的平台。

科学发展观旅游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推动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理论保证。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既应该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又应该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宣传者,自觉地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出自己的积极贡献。

要更好地实践科学发展观、宣传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学好科学发展观,了解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2005年,我就参加了中宣部组织的“落实科学发展观”系列主题采访活动,先后写出几十篇与此相关的稿件。

在跨越6个省区、历时近一个月的采访活动和后续的相关采访活动中,我深切感到,现在提出科学发展观,拨正前进航向,是十分必要、十分及时的,是新时期唯一正确的选择。大量的经验教训证明:只有科学发展才能赢得美好的未来,而非科学的盲目发展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早在2000年,我在北京参加地球奖获奖者座谈会时,就听到有关科学发展问题的呼吁。由于对此深有同感,我在会后立即展开采访并及时反映了这些有参考价值的学术观点。应该看到,破坏环境的发展,掠夺资源的发展,盲目扩张的发展,畸形过度的发展,竭泽而渔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其中有些已经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和灾难性后果。在某省采访时,我就听到某地对资源开发的议论:打了几个洞,挖了几个坑,冒了几股烟,留下几滩黑,剩下几把灰。有的地方决策者目光短浅,片面追求经济指标的增长,不惜引进外地落后的生产工艺、淘汰的生产设备、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从表面、短期来看,这些地方的经济指标是上去了,但却给未来的发展留下无穷的后患。

我认为,从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到现在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历史的进步。科学发展观,是与此前几代领导人的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我们应该看到,在十年浩劫之后,在百废待兴、经济濒临崩溃的历史背景下,发展便成为当务之急。而一些人却围绕姓社姓资等问题进行一些无谓的争论。在那个时候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是必要的、正确的,及时的。这个口号在当时和此后一个时期都曾产生过积极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经济实力已经相当强大的今天,就不能一味地、单纯地、不讲条件地谈发展了。

发展,是需要付出的:这里面既有人力、物力的付出,又有资源的消耗;发展,是有条件的,不考虑条件的发展,必然是盲目的发展;发展,是需要计较成本、计算投入产出比例的,不讲成本的发展、甚至赔本赚吆喝,是得不偿失的发展;发展,是需要协调配合的,孤军深入的发展,则难以持久。也就是说,有的发展,是需要提倡、扶持、推广的,有的发展是需要阻止、遏制、修正的!我们不能一说起“发展”,就认为是好东西,就应该充分肯定,就不能产生怀疑,我们更不能脱离客观条件、不讲成本代价、不考虑负作用地讲发展。我们对任何事物,哪怕是经济发展,都要做具体分析,不要匆匆忙忙地下结论,轻易地肯定或否定。如果我们为错误的东西唱了赞歌,我们就会犯同样的错误;如果我们否定了正确的东西,我们就是扼杀了健康的力量。

现在回头看看:我们过去的宣传报道,在这方面的失误和教训难道还少吗?明明是好大喜功的构想,我们却一味高唱赞歌;明明是脱离实际的高指标,我们却高调肯定;明明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我们却没有指出其危害。而一些真正按自然规律、科学规律、客观实际办事的单位或个人,却受到了不应有的指责和不公正的对待。

能否以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至关重要。在很多情况下,写什么、怎么写,如何在采访活动中采访到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表现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常常取决于记者的思想认识水平。

就以我参加中宣部组织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主题采访为例,我们每到一地,当地都十分重视,对采访活动也都做出了周密的安排。但是,我们在采访中发现,由于有些地方负责人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到位或出于某种考虑,一些安排与科学发展观关系不大、甚至毫不沾边。一些单位介绍的情况虽然很丰富,但是可用的东西并不多,有些有价值的东西被淹没在大堆的材料和繁杂的事物之中,如果不是独具慧眼,如果没有深入发掘、没有筛选提炼,就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神圣任务。所以,每到一地,我都注意以科学发展观的眼光观察事物、发现新闻,最终确定自己要写的题材,要选的角度。我采写的《金川集团公司的“延年益寿法”》《青海阻止污染西移》《呼和浩特养牛人好潇洒》《榆林资源在保护中开发》《乌鲁木齐市与昌吉州将实现经济一体化》《“环保公路”:在大西北延伸》《看不见煤的煤矿》《“宁夏一号工程”的科学发展观》《青海省提高领导者素质构建和谐社会》《贺兰山的风刮来了多少钱》《红寺堡——区域协调发展的杰作》《宁夏:旱地“压砂”彰显生态文明》《黎明村里看“黎明”》《绿色的能源,绿色的希望——甘肃省敦煌靖远绿色能源公司发展“生物质燃气”见闻》《宁夏石嘴山:从煤城到山水园林城》《宁夏推动城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等就以科学发展观为精髓,力图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就是在写长篇综述《西部开发亮点多》时,我也注意将所写内容与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这些稿件,取材不同,长短不一,写法迥异,但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科学发展观、宣传了科学发展观。

宣传科学发展观,需要正面引导,也需要研究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批评。有的时候,深入的剖析、恰当的论述、准确的批评可能会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风力发电为何在新疆遭遇尴尬》《宁夏还该不该种植水稻?》《退耕还林:补贴到期之后怎么办》《退耕还林:不蹈“2605项目”的覆辙》《迷迷茫茫的“波尔多”梦》《珍惜青海湖“鱼鸟共生”状态》就是这方面的作品。

2006年7月30日,我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述评《“用完就扔”:不该成为时尚》,是一篇来源于现实生活的作品。其中的一些素材取自我家附近的早市,取自我对生活的观察。我在这篇文章中首次对过度使用一次性用品、特别是过多使用塑料袋的现象提出尖锐的批评。我的这篇文章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共鸣。这篇只有千余字的作品,还被中宣部评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主题宣传的一等奖。当然,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在我这篇文章发表几个月后,中央有关部门出台了“限塑”的政策。虽然不能说这是我这篇作品的作用,但我还是为自己在这个问题上曾经做过一点有益的工作感到欣慰。在此前后,我还针对商品包装中存在的问题,先后发表了《虚假包装有违诚信》《过度包装:糟蹋社会财富》《商品包装,有多少是恰如其分》等针砭时弊的报道,宣传了科学发展观。

宣传科学发展观,要有自觉性、使命感、责任感。要善于在工作、生活和各类活动中发现问题。2007年6月,我乘飞机去北京参加中宣部召开的总结表彰会。在飞机上提供的午餐中我发现了问题:一顿谈不上丰盛的午餐,竟使用了七八种包装材料,制造了数量可观的垃圾!于是,我利用乘机的间隙和乘客离机的时机迅速展开采访,写了一篇“记者来信”:《客机上能否少制造点垃圾》。这篇稿件,不仅被“航空网”等网站转载,而且被报社评为好稿。到了年终,它又被报社评为年度二等奖。

宣传科学发展观,本身也应该体现科学发展观,不能做无谓的宣传、毫无成效的宣传、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宣传。没有效果的宣传,是浪费宝贵的社会资源,不仅无功反而有过。也就是说,宣传科学发展观,仅仅有良好的愿望是不行的。要讲究宣传艺术,研究宣传艺术,把宣传效果最大化作为最终追求的目标。

任何文字,都要让读者产生阅读的动力,要有吸引力。只有被阅读了才有可能产生作用。没人理睬,就是文字垃圾。

是不是理论研究一定晦涩难懂?是不是新闻报道一定枯燥乏味?我想,任何读者都喜欢阅读引人入胜、生动有趣、鲜活耐读的文字,而不喜欢晦涩难懂、枯燥乏味、味同嚼蜡的作品。同样是讲故事,有人讲得人全神贯注、目不斜视;有人却讲得让人心不在焉、昏昏欲睡。同一篇文章,有的可以吸引人一直读下去,有的竟让人看了开頭就不想看结尾。有时,换一个开头,变一种方式,转一个角度就可以收到奇妙的效果。我们完全应该、也应该做到让自己笔下流淌的文字鲜活、生动、感人、耐读!这方面值得探讨、值得借鉴、值得改进的有很多。我在20多年的新闻实践中也算尝到过一些甜头。例如,我写人工饲养天牛的天敌花容穴甲取得成功的科技新闻,不直接写科研鉴定和研讨会,这些内容在标题和行文中甚至不出现。我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写,标题也写成了《天牛,看你还能“牛”几时?》。写郑州人不驱赶、宰杀城市行道树上的鸟、努力营造人与鸟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我的题目是《郑州人的“宽容”》。写由于封山禁牧带来野生岩羊的过快增长,我用了《贺兰山的岩羊多得让人有点愁》《谁给贺兰山的岩羊这么大的胆儿?》。写封山禁牧,我的标题是《宁夏:让羊换了一种“活法”》。

做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和宣传者,这是党中央在新时期赋予新闻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我们应该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作为一个普通的新闻工作者,我有自己的探索,但我的探索是初步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我愿为此继续探索。

(作者单位:《光明日报》驻宁夏记者站)

科学发展观旅游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动因来自地理学学科发展对基础型人才的需求、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及地理基础教育改革对师范型人才的需求,在三者的共同作用和驱动下,当前地理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迅速提升。实践教学改革在目标层次上呈现出从验证到探究、从知识到能力、从课程到综合的价值取向,在实现目标途径上表现出科教结合和多元化实践教学形式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等学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驱动因素;趋向

21世纪人类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加剧、全球变暖、土地退化等一系列与地理科学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现代地理科学研究提出了新命题,也为高校地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实践不仅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也是地理科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当前,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分析高校地理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发展动态,认识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对深化地理实践教学改革、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地理学实践教学改革的三大驱动因素

1、地理学学科发展对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驱动

地理学学科发展是推动着地理实践教学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实践作为地理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始终贯穿着地理学学科发展过程。无论是以描述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为中心内容的古代地理学,还是对各种地理现象进行条理性归纳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性描述的近代地理学,人们对地理知识和地理资料的获取和积累以及对地理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和描述,都离不开观测、考察、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即使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成果,并将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融入其中逐渐形成地理学特色技术和方法体系的现代地理学,其从经验走向实验、从现象走向理论、从定性描述走向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从宏观走向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从部门走向多学科交叉和更高层次综合的发展趋势同样离不开地理实践科学的支持。今天的地理学已经是以实验为主要手段、机理探讨为主要目的、数学模型为主要特色的现代科学,实验与研究手段的现代化成为现代地理学发展的明显趋势。学科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基础,地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应当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然而,当前高校地理教育的定位与地理学科发展的要求并不相协调,突出表现为地理学基础课程、野外调查、实验室训练等方面的显著削弱和现代地理学思维和方法训练的严重不足。因此,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积极响应现代地理学学科发展趋势,重新审视地理实践教学的功能价值,主动应用地理实践科学的发展成果,不断拓展形式、丰富内涵、提升层次、创新体系。

2、社会经济发展对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驱动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广泛性,研究对象特定的系统综合层次、区域(空间)层次和时间层次,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以及在解决复杂人地关系方面具有的独特思维方式和方法优势,使地理学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可以在社会经济建设的众多领域和层次发挥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短缺、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加剧、全球变暖、土地退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以及地理学本身的不断拓展和深入,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可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广阔,内容更加丰富,意义更加重大。事实上,今天的地理学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科学。正因为如此,应用型地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成为高校地理院系发挥学科优势、实现办学功能、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和选择。

然而,由于历史上受前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高校地理系绝大部分设在高师院校,新拓展的应用型专业如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等大多脱胎于地理教育专业,其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实践平台等必然带有浓厚的传统师范教育色彩,地理学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优势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实践能力是应用型地理人才的重要标志和考量标准,这在客观上要求高校调整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和形式,构建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将地理学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优势与地理专业人才培养规律结合起来,加强应用型地理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

3、地理基础教育改革对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驱动

随着地理学学科学性、技术性和系统性的加强,地理学在社会和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地理学正逐步成为社会的地理学、生活的地理学和素质教育的地理学,地理学的知识与技能已逐步成为现代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蔡运龙认为,地理学至少培养了学生的资源环境意识、全球意识、空间感与地方感,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鉴赏能力。缺乏这些素养的人可称为“地理盲”,在全球化的时代,“地理盲”不可避免要落伍。《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也明确提出: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因此,地理基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地理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于“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有用性”强调知识的应用与结合,即实践性。与此相适应,地理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模式已将实践教学列入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地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地理基础教育改革趋向要求高校在地理人才培养工作中做出响应,培养具有较高实践教学能力的中学地理教师。然而,当前高师地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学地理教育脱节,其突出表现之一在于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相对滞后。因此,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另一紧迫任务就是应对地理基础教育改革需求,培养有较高实践能力的地理师范型人才。

二、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趋向

实践教学作为地理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和外延的发展始终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息息相关。在以上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与驱动下,当前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大体呈现出以下趋向。

1、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迅速提升

长期以来,地理实践教学一直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教学体系中处于辅助地位,实验技术人员也被称之为教学辅助人员。随着地理学科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对地理实践人才的大量需求,许多高校在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过程中无奈地发现,这一传统观念导致的严重后果已然成为提升学科发展水平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顽疾。因此,实施地理实践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教育部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及“质量工程”建设等工作中已经将实践教学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列为重要评价指标和建设目标。高校地理院系应对学科发展、社会经济建设、地理基础教育改革需求,也纷纷开始重新审视地理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功能和定位,通过延长

实践教学课时、拓展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增加实践平台经费投入、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地理实践教学改革。

2、在目标层次上表现出从验证到探究、从知识到能力、从课程到综合的价值取向

传统实践教学,无论是野外实习还是室内实验,往往围绕课程与课堂教学进行,具有演示性、认知性和验证性特点,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学习基本实践技能和方法。实践表明,其在地理学系统性和综合性思维方法训练、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即使是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常常停留在记忆的表层。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国伟指出:适应国家和人类社会需求,地学教学方法改革要重点突出地学思维与技术、实践与能力和如何发挥人的最大聪明才智的教育和改革。对应三大驱动因素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地理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当前地理实践教学改革在目标层次上普遍表现出从验证到探究、从知识到能力、从课程到综合的价值提升。如: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对项目实习的实践,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和鲁东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院分别对研究性实习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对人文地理学野外调查方法的探究,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对地理野外实习思考,等等,均体现了这一价值取向。

3、在目标实现途径上表现出科教结合的发展趋向

尽管科学研究和教学在大学内的结合由来已久,地理学研究也具有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建设和生产实践的优势和传统,但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地理实践教学改革一直围绕着课程进行,未能跳出教学体系的视野,科学研究对实践教学改革的作用更多地表现在知识的更新和教师力量的加强,即便这样,也未能尽其所长。随着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科研的优势和力量越来越多地向实践教学改革渗入,科教结合成为当前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向,具体表现在:第一,科研条件平台(如野外定位观测站,科研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平台(如学生实习基地、基础教学实验室)的资源共享与相互促进。第二,科研组织形式、科研活动与社会服务过程与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结合,如导师制、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立项、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社会服务与专业实践活动相结合等。第三,学科优势和特色在实践教学改革中的体现和应用。第四,教师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第五,学术骨干教师承担本科实验、实习教学等。

4、在目标实现形式上表现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形式

由于观念的更新、目标层次的提升、目标实现途径的拓展、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地理实践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地理实践教学形式必然要突破传统的以野外实习为主的格局,走向多元化。首先,由于地理实践科学的迅速发展和技术进步,以及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以新仪器、新技术、新方法为特征的实验教学形式迅速发展,成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由于与社会经济建设关系密切的专业,如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等的发展,以岗位实践为主要形式的专业实践活动成为实践教学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最后,由于科教结合的发展趋势,各种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成为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

三、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综上所述,地理学学科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地理基础教育改革对地理专业人才结构的内在需求与现实差距构成了推动当前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强劲动力。这一动力的客观性与内在性决定了改革的重要性、必然性与持久性,并对改革方向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同时,由于地理学学科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地理基础教育改革方向在校际之间存在共同性,当前各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在观念、价值取向、实现途径与形式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正确认识这些特征和发展趋势,对进一步引导深化地理实践教学改革具有普遍的意义。但由于在历史积淀、学科基础、办学条件、区域环境等方面存在客观差异,各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目标、方向、内容、措施不尽相同,这既是地理实践教学改革校际差异性和多样性存在的重要基础,也是满足多类型多层次地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客观要求。

因此,高校深化地理实践教学改革,要在准确把握地理学科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地理基础教育改革方向的基础上,客观评估人才培养现状与需求差距,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对促进地理学科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建设和地理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切实提高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实践教学的价值层次。同时,要积极借助学科尤其是地理实践科学发展的成果,发挥地理学科学研究在服务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方面的优势,在充分尊重高校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科教结合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和平台建设,促进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形式以及管理体制的创新。

[责任编辑:余大品]

科学发展观旅游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2月13日-15日在京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总结2004年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情况,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部署2005年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作工作报告,党委书记李毅中作会议总结讲话。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央企业改革发展

黄菊说,一年来,中央企业和国资委的同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工作很努力,很辛苦,取得了很大成绩。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黄菊结合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就中央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讲了三点意见。

一年来,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应当充分肯定。

黄菊指出:中央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中央的决策部署,扎扎实实,辛勤工作,在推进改革发展和保持企业稳定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发展壮大国有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支柱和骨干作用。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一是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二是分离办社会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三是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全面展开。同时,今年中央企业还扩大了公开招聘高级经营管理者的范围,国有独资公司建立和规范董事会的试点工作也开始启动。

第二方面,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一是盈利能力显著增强。中央企业2004年实现利润有望突破45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二是资产运营效率大幅提高。三是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四是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新进展。五是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发挥了带动作用。

第三方面,企业总体稳定得到维护。

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强调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仍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明年经济工作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要按照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着眼于增强活力和竞争力,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同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建设,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出资人和职工的合法权益。第一,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第二,规范国有企业改制。第三,抓紧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第四,加强企业风险防范和管理。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中央企业发展壮大。

中央企业大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少企业实力强、规模大,是行业发展的排头兵。中央企业要充分意识到自己承担的责任,发挥大企业的带头和示范作用,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企业持续快速高效发展,保持企业稳定,为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他强调:第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转变增长方式。第二,做强做大主业,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第三,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掌握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权。第四,高度重视和切实维护企业和社会的稳定。

讲话结束时,黄菊同志强调要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他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了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指明了探索的方向。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要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大力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要结合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工作机制,提高企业党建工作实效,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搞好党风建设,加大反腐败力度,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加大改革力度加快调整步伐,切实提高中央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李荣融指出:2004年是中央企业改革和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的一年。销售收入保持快速增长。1-10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467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090.1亿元,增长29.2%。预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可突破5.3万亿元。实现利润继续大幅提高。1-10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利润4188.9亿元,同比增加1454.5亿元,增长53.2%。预计全年实现利润有望突破45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率进一步好转。截至10月底,186户中央企业资产总额9215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净资产总额39473.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流动资产周转率1.5次,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41次,应收账款周转率7.7次,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次。预计全年净资产收益率可达到6.6%,比上年增加1.6个百分点,总资产报酬率可达到6.2%,比上年增加1.2个百分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显现。1-10月,中央企业累计上缴税金3646.3亿元,同比增长17.3%,占国有及国有控股工商企业上缴税金的50.7%。中央企业原油加工量、发电量分别完成20800万吨和7317亿千瓦时,分别占全社会产量的92.4%和42%;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水运货物周转量分别完成158.6亿吨公里和28258亿吨公里,占全社会周转量的82.6%和87.3%。

李荣融指出:中央企业围绕做强做大主业和增强竞争能力,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调整结构,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一是以股份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体制创新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04年9月底,中央企业控股的境内上市公司168家,股本总额占全部境内上市公司的33.8%;在香港上市公司53家,流通股股本占香港流通股的18.1%。二是以优化资源配置为目的的重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在自愿的基础上,经国务院批准,又有7对14家中央企业进行了联合重组。三是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的技术创新取得重大成果。中央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重大装备研制、生产技术改造、产品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四是以改善财务资金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管理得到加强。中央企业普遍实行了新的会计制度,不少企业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53%的中央企业设置了法律事务机构,53家大型中央企业中的23家已经实行了总法律顾问制度。五是以减轻企业负担为重点的分离办社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截至10月底,67家中央企业上报了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方案,43家的方案已得到批复,涉及改制单位1422个,涉及分流安置职工26.2万人,涉及“三类资产”157.7亿元,一批先行改制的企业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六是以探索党建工作新机制和提高员工素质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有了新进展。中央企业各级党组织坚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断总结企业党建工作的新经验新情况,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的新办法新途径,工作得到改进,实效得到增强。

李荣融指出:国资委认真履行出资人职责,进一步加大了各方面的工作力度。一是加强了国有资产监管的法规体系建设。以《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为基础,出台了9个法规,印发了20多件规范性文件。二是加强对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调整的指导。制定了《关于加快东北地区中央企业调整改造的指导意见》,初步明确了冶金、汽车、重大装备、商贸等21个主要业务板块调整重组的思路,公布了第一批49家中央企业的主业。启动了新一轮中央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编制工作。三是推进中央企业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开展国有独资公司建立和完善董事会的试点工作,选择神华集团、上海宝钢等7家企业进行试点。四是积极推进中央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建立。与中央企业负责人全部签订了2004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继续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截至11月30日,181家中央企业完成了清产核资工作。五是加大了中央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人才工作的意见》,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22位高级经营管理者,在34家中央企业启动了高技能人才选拔培养和评价试点工作。六是加强和改进了对中央企业的监管。监事会提交了163份监督检查报告及部分专项报告,研究提出《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修订意见。确定了北京、上海、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作为中央企业产权交易的指定机构,开始建立中央企业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制度。七是加强中央企业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与中组部共同研究制定并由中办转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

李荣融指出:2005年国资委工作的总体考虑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做强做大中央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加强监管,努力提高中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力争在中央企业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上取得新的突破,在股份制改革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在提高中央企业整体素质和资产质量方面跨上新的台阶,在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迈出新的步伐,在确保企业和社会稳定方面取得新的成效。同时要把握好几个问题:一是要加快和规范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二是要切实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要高度重视企业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四是要处理好收入分配关系。五是要确保企业和社会的稳定。

李荣融强调:2005年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一是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二是建立健全落实国有资产经营责任的相关制度。三是引导中央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主业。四是积极推进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调整。五是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和体系。六是继续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2005年中央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一是加快体制创新,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二是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强化内部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四是抓住有利时机,抓紧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五是提升工作水平,切实加强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

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良好势头

李毅中在总结讲话时指出,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良好势头。

李毅中指出:要正确把握改革方向,推进国有企业规范改制。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探索公有制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研究制定国有经济进退和布局结构调整的规划,研究制定分行业、分企业调整的指导意见。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省市也要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产业优势的国有、国有控股骨干企业,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要清醒认识成绩,夯实发展基础。当前中央企业经济形势发展势头较好,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为今后改革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在好的形势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注意成绩中潜伏的问题。必须居安思危,居危思进。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上,把增加效益的基础建立在加大节能降耗、降本减费上,建立在技术进步、调整结构上,苦练内功,转换机制,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加强收入分配调控,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落实“重点在规范,关键在考核”的要求,完善企业负责人薪酬的管理。合理把握企业负责人薪酬与职工工资水平的比例关系。企业负责人要把薪酬作为厂务公开的内容,主动接受职工监督,要规范职位消费、福利标准,加强内控管理,通过科学、合理地确定标准,逐步实现货币化。要健全业绩考核体系,强化资产经营责任。根据不同类型企业的特点,改进和完善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体系。贯彻科学发展观,设计好任期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一是坚持兼顾近期效益和长远发展,加强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核。二是坚持突出主业、做强核心业务,加强对企业主业发展情况的考核。三是坚持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相结合、走以内涵为主的发展之路,加强对企业薄弱环节的考核。要加强资产监管基础工作,严防发生财务风险。深刻总结以往企业经营管理、投资决策、资本运作的经验教训,防范发生新的财务风险和资产损失。认真抓好清产核资的后续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严肃和规范财务决算管理。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风险管控体系。对中航油新加坡公司违规越权炒作石油指数期货造成巨额损失事件,要依法查处,吸取教训,加强中央企业对境外资金和风险业务的监控。李毅中还回答了当前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

李毅中指出,2004年国资委党委和中央企业各级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实现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在各项工作中坚持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保证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深入研究企业党建工作的新经验新要求,出台了重要指导性文件。切实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推动了人才强企战略,努力把政治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树立和弘扬了中央企业良好形象。积极探索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化了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李毅中指出:2005年国资委党委与中央企业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国资委和中央企业中心工作,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抓好中央办公厅转发的《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积极探索实践,努力改进创新,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李毅中强调:国资委党委与中央企业党组织要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创建“四好”领导班子。要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贯穿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增强领导班子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与做好本职工作相结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把握宏观调控的政策和要求,着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经济结构布局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切实提高中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以贯彻《意见》为抓手,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工作。要积极探索和改进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方式,建立健全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和工作机制。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贯彻党管干部原则,主要体现在企业党组织确定用人标准,研究推荐人选,严格组织考察,完善评价体系,加强监督管理。要充分发挥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作用,认真做好群众工作。坚持不懈地把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三是落实中央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紧密联系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实际和党员队伍建设的状况,切实解决问题。要准确把握目标要求,保证每个阶段的工作质量。要结合企业实际,妥善处理好教育活动与生产经营的关系。

李毅中要求,中央企业要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事求是地总结2004年工作,客观准确地分析2005年形势,全面具体地部署工作任务。在岁末年初要加大工作力度,坚决防止重大安全事故;解决好困难企业、困难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牢记和切实落实“两个务必”的要求,坚决防止搞形式主义、虚报浮夸,杜绝年底突击花钱、滥发奖金、铺张浪费,以务实的作风团结广大职工群众艰苦创业、勤俭兴业,以良好的形象带领广大职工共同欢度“两节”,努力实现2005年工作的良好开端。

会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负责人介绍了推进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等30户中央企业与国资委签定了首批任期责任书与2005年度责任书。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专家在会上作了风险管理讲座。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中央企业负责人400余人出席了会议。

(责任编辑:胡引定)

上一篇:高中历史价值观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国土资源数字化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