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价值观教育论文范文

2024-09-17

高中历史价值观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演示是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了解演示的功能,熟练掌握实物或模型演示、历史图表演示、影像演示和幻灯片演示等演示类型,并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演示技能应注意的问题,使历史课堂教学生动直观,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历史课堂    演示技能    教学运用

演示技能是指教師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把实物或模型呈现给学生,或利用图表、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阐释或印证有关事物的特点和发展变化过程,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获得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感性认识的一种直观教学方式。演示技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式,常常与讲解法配合使用。

一、演示技能的功能

1.演示技能可以直观形象呈现历史课堂教学内容中的感性材料。

以往的历史教学是通过教师单一的讲述和在黑板上罗列主要的知识点板书进行教学。在历史课堂上恰当运用演示技能会改变之前较为单一的教学方式,可以在相应时间内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历史。以世界史中新航路的开辟为例,教师口头语言讲述对比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新航路开辟的动态图示,学生可以通过幻灯片演示形象直观地看到受葡萄牙支持的迪亚士、达伽马主要在非洲东海岸和西海岸附近航行。受西班牙支持的哥伦布、麦哲伦与前者有稍许的不同,一个发现新大陆,一个则完成全球航行,证明地圆说的正确性。教师可以在展示动图前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在展示时配合教师讲解,这种感性材料的展示和教师讲解相配合的方式,教学效果远远好于教师在课堂上只以语言讲述的效果,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2.演示技能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通过展示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图像或者模型甚至视频,对比教师干巴巴的讲述,前者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学生愿意主动学习,学习效果才会更加显著。同时,直观教具的运用能够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分析思考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某些直观教具教师运用得当的话,如地形图,可以逐渐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这样,历史知识的学习轻而易举。以古代史中讲述山顶洞人这部分内容为例,为了使学生了解其历史进步,教师可以通过放映有关山顶洞人骨制文物的幻灯片,或者展示有关山顶洞人文物的挂图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演示如下:

“师:考古工作者曾在山顶洞人居住的洞穴里发掘出许多动物化石、人体骨骼化石,以及当时使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其中最能反映山顶洞人生产水平的,就是展示在我们眼前的这几件文物。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图中这根又细又长的骨制文物是什么?

生:骨针。

师:怎么看出它是根针呢?

生:一端粗圆,一端尖细,还有针眼。

师:对。这根骨针长82毫米,仅有火柴棍那么细,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会是怎么制成的?

生:经过反复磨光制成的。

师:针眼又是怎么出现的?

生:是用坚硬的东西钻出来的。

师:看到这枚骨针,我们能想到山顶洞人在生活上较之前有了怎样的进步吗?

生:说明山顶洞人已经能缝制衣服[1]。

由此可见,通过演示,学生不仅可以生动地学到具体的历史知识,还可以训练和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3.演示技能可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在历史课堂上运用演示技能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可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师突破教学内容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在课堂中,教师按照流程教授完一节课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并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以丰富的直观材料为基础,使学生对抽象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现象有深刻的理解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从而背离教育的初衷。例如讲到秦汉时期的铜器“制作精美”,怎样使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样的制作才是“制作精美”这个概念,教师可以提供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对比汉朝的铜车马、长信宫灯等文物图像。先引导学生整体欣赏,然后组织学生细致观察,最后加以适当讲解,学生才会真实感受到秦汉时期铜器的“制作之精、构思之巧”。

二、演示技能的类型

1.实物或模型演示。

实物是指目前现存于世并被人们发掘的历史遗物,如石器、青铜器等及至今保存完好的衣冠服饰和一些战斗武器和书写记录等。它们可以真实形象地反映所处时代历史的真实情况,对于历史研究和历史课堂教学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但这些实物由于珍贵稀少,一般由相关政府部门集中收集保管,如博物馆和档案馆等。教师个人很难拥有,这就对教师用历史实物进行课堂教学造成一定的难度,但教师可以通过模型直观替代历史实物进行教学。

利用实物或模型进行演示时,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具体要观察什么,注意什么问题,教师要启发诱导学生注意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并自己概括总结。以演示《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模型为例,教师应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山顶洞人头部的主要特征,同时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思考“山顶洞人的颧骨、眉骨有什么显著特征”“他们的前额和鼻子又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其次,引导学生将观察的结果与正确的结论性比较,检验观察结果是否正确,若有出入,则再次带着问题观察并验证结论。

2.历史图表演示。

历史图表可以细分为两类:历史地图集和历史图表。历史地图包括地域地图、路线地图、历史挂图等。比如“宋朝地图”“红军长征路线图”等。历史挂图有模型图和遗址图,例如《古代田耕器具模型图》《石峁遗址图》等。历史图表主要指一些图表和表格,教师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整体整合,对课本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使一些复杂而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简单、直观、有条理。历史图表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历史,并且培养学生时间和空间相互交织的思维能力。

运用历史图表进行演示时,与实物或模型演示有相似的地方。不同的是图表演示中遇到地名变迁时,要讲清地名的变迁。以《靖难之变形势图》为例,要指图说明:明成祖发动靖难之变,最后夺得皇位,把北平改名为北京。春秋战国时燕国在此建都称为燕京。安史之乱,安禄山在此称帝为“大燕”。讲清地名的变迁,既可帮助学生了解地名的历史变迁,又可避免识记混乱。

3.影像教学演示。

影像教学演示可以使历史课堂教学深刻直观,并具有艺术性,教师应选取真实可靠和具有文献价值的历史纪录片,不宜选取一些严重偏离史实的电视剧,这样会误导学生,历史讲究论从史出和追根溯源,历史教师要有相应的史学素养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例如,教师在讲述中国近现代史中中国共产党成立背景时,可以节选《开天辟地》或者《建党伟业》中的片段,帮助学生理解。

影像教学虽然效果好,能激发学生兴趣,但不宜整堂课使用,以免本末倒置。教师可以在导入部分使用相关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或者在教学过程中某些学生难以直观理解的部分可使用片段教学辅助。只有将影像教学手段与历史课堂教学及师生之间的合作很好地结合,才能使历史课堂教学获得最佳效果。

4.幻灯片教学演示。

幻灯片教学演示,指教师备课时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规定的具体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各种课程资源,对所要讲述的内容统筹规划,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最后达到情感的共鸣,最后辅以练习题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内容。

教师在演示前应对幻灯片内容做简要说明,使学生明确观看的目的。例如,在讲到“颜真卿的书法成就”时,教师可以出示《多宝塔碑》幻灯片,使学生直观感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紧扣教学内容,不要为了放映而脱离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知识。

三、演示技能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演示目的要明确。教师必须依据教学计划的任务、教学内容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和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等确定演示内容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实现的目标。演示过程中不能漫无目的,必须有一个主题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深刻的阐释,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内容。当然,演示结束后,教师需要再次点明主题,通过学生之间的分组讨论适当提问,确保演示的正确运用。

其次,演示要注重教学效果。历史课堂中运用演示技能不仅是为了展示教学的多样性,还是为教学服务,注重教学效果如何。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演示技能时把握这个度,演示过程中教师要掌握演示的技巧及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教师花精力摸索和练习。

最后,演示要与其他教学手段紧密结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演示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方法,应该配合其他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有准备、有目的地观察所要演示的对象,演示只有和恰当的教学手段结合使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总的来说,将演示技能恰当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历史教师应理解演示技能,掌握演示适合使用的范围,在历史教学中搭配其他历史教学技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和富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潘宏利.微格教学简明教程[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3-84.

[2]赵克礼.中学历史教师职业技能[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1-127.

[3]齊世荣.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2-5.

[4]齐世荣.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70-72.

[5]于又西,赵亚夫.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84-88.

高中历史价值观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历史学科; 历史意识培养; 学科教学

一、高中生历史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当今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学技术、思想层出不穷,国家间的交流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国民素质的培养根本在于基础教育。高中历史教育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做出了不可否认的贡献,但随着时代发展,一些课程还是表现出了不能与时俱进的弱点,高中历史新课标的整合为当下历史学科教学指明了方向。

高中历史新课标中提出“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历史意识是指人们对历史事实、对于历史的观点、形成历史理论的再现能力的概括,其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文化发展意识、国际意识、道德发展意识、公民责任意识等。历史意识是对历史进行了回忆和描述,更是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汲取经验教训,总结方法和智慧,并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担负着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重任,甚至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延续,因此,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历史意识的培养会逐渐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流意识,从而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反过来加以促进,对学生的学习成长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历史意识的培养,会使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日常生活加以思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学习历史、尊重历史的过程中塑造健康完整的人格。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增强青少年的国家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最终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具有自我判断和选择能力的青少年。因此,作为历史教师探索学科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责无旁贷,应当使学生从历史学习中了解、感悟、实践人与人之间该如何相处、人与社会关系如何、人与自然应怎样和谐共生,进而培养学生的同理心、社会责任感。

二、学生历史意识培养的方向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着领路人角色,正确、高效的引导会使得学生尽快找到方向,从而更好地欣赏、记录下沿途风景,对前方的荆棘险滩有所准备,避免误入歧途。因此,在學生历史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历史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深度整合教学目标,明确历史意识培养

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不乏了解、知道、掌握等内容,然而在对学生进行历史意识培养的过程中,这些教学目标难免显得单薄,不够立体,对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不够具体。因此,需要教师对所列教学目标进行认真分析、深度整合,将教学目标丰富化、立体化,从而明确历史意识培养方法。如《早期中华文明》一课提出的教学目标是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他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这些知识目标很简洁,当教师对该课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后,可以增添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设置提问让学生思考这些概念出现的必然性等,使教学目标更加丰富、立体,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发展进程。

四、系统整理历史教材,明晰学生历史意识

历史教学不能单纯地告诉学生重难点,让学生接受万篇如一的观点,死记硬背的方法不能使学生对历史有更好的理解和感悟,历史意识的培养形同虚设。历史教材的单元划分难免会由于内容的统一而打乱时间顺序,时空感的错乱会影响到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推理和思考,历史碎片无法拼凑在一起,导致学生在理解上出现混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能更好理解历史的角度出发,寻找历史教材中不同单元间课程划分的内在联系,寻找解释历史、理解历史的最佳顺序和角度。比如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和近代中国维护主权的斗争两个单元内容,因为叙述角度不同,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被打乱,常常有学生混淆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对教材进行系统化整合后,可以将各个历史事件以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的顺序展开讲授,更便于学生对历史的记忆加固并深入思考。

教师对历史教材进行系统化整理,提取关键信息,建立历史事件发展的时间轴,可以使学生对历史事件能够整体把握,对其间的种种联系建立正确认识,对所学历史建立起时间和空间架构,熟练分享历史各个阶段,甚至将自身经历结合历史发展规律加以表达,合理推演和解释事物发展的规律,使得学生的历史意识更加明晰。

总结

在对高中生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帮助学生在感悟历史的过程中增强思辨能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从而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自觉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学科教师应勇于担当历史传承的使命,立足于学科基础,结合日常教学实践,探索行之有效的历史学科教学方法,更好的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意识,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吴象婴,梁赤民.1500年以前的世界[M].全球通史,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郭凤英.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

陆燕飞.史料教学中高中生历史意识的培养[J].黑龙江史志,2013(13).

高中历史价值观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我国大型廊道遗产近年来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成功申遗后,茶马古道的未来走向牵系人心。在廊道遗产视角下,对茶马古道的生命周期和空间结构进行细部梳理,总结出生命周期曲线和空间结构演化的四个阶段。在时空演化的基础上,对茶马古道的古今功能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进一步展望茶马古道的未来发展趋势。期望通过对茶马古道廊道遗产进行的新视角分析,引起更多学科领域专家对茶马古道给予关注与研究,进而促进茶马古道的科学保护与开发利用。

关键词:茶马古道;廊道遗产;生命周期;空间演化

Key words:Tea-horse Ancient Road ; heritage corridor ; life cycle ; spatial evolution

1 引言

我国大型廊道遗产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这是经济发展、文化自觉、区域联动、旅游繁荣共同作用的晚近现象。2014年6月,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于此同时,茶马古道和北京城中轴线均加快了申遗步伐。2015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主题年确定为“美丽中国——2015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年”。这些是廊道遗产在实践领域的进步,同时为廊道遗产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廊道遗产是在绿道、遗产廊道和文化线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文化遗产历史状况和遗产保护开发现实情况提出的新概念,同时也是大型遗产区域性、整体性保护与开发的新理念、新方法[1]。廊道遗产时空演化与功能演进通常协同发展,其当代功能的挖掘与发挥,有赖于对其生命周期规律的把握和空间结构演化的有序解析。本文以茶马古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在时空两个维度的演化研究,以期有助于茶马古道廊道遗产的科学保护与永续利用。

2 研究对象与研究背景

2.1 我国典型性的廊道遗产

廊道遗产是指历史上或现代社会中,曾经或正在发挥交通运输功能的、由人的空间移动或人工建造形成的、跨越不同地理或文化单元的地上线路或水上通道。对照廊道遗产概念可知,茶马古道是一条非常典型的廊道遗产。1990年7月至10月,云南大学教授木界弘、北京大学陈保亚等六人在滇藏川地区进行了长达100多天的徒步,实地考察茶马古道滇藏线和川藏线,总共行程2700多公里。六人于1992年底合著《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在书中第一次提出了茶马古道的名称。自茶马古道命名以来,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此同时,茶马古道沿线旅游业迅速发展,一批国际化的旅游目的地逐渐形成。因旅游开发而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当地文化变异、文化遗产破坏等负面问题说明了对茶马古道的科学研究迫在眉睫。

2.2 当前研究相对薄弱

尽管茶马古道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和丝绸之路同样久远的年代,但对茶马古道的正式研究只是近十多年的事情。即使将1941年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方国瑜发表的《云南与印度缅甸之古代交通》一文作为茶马古道研究的开端,也只有七十年的时间。相比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等廊道遗产的研究显得短暂得多。此外,对茶马古道的研究薄弱还表现为两个局限性。一是地域的局限性,即目前研究茶马古道的学者主要来自云南和四川,再具体说是昆明和成都,尚没有在更广范围内形成茶马古道的学术研究氛围。二是学科的局限性,杨福泉教授(2011)曾指出,目前关于茶马古道的论著,除了部分从历史、宗教、民族关系等角度进行研究的论著功力比较深厚外,更多的是边走边看边记录的游记和图文实录,而严谨地从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角度进行深钻细研的学术著作和田野调查民族志等还很少,特别是对沿线的村镇、商帮及其经济和文化变迁等方面进行细致调研的还不多见[2]。由此可见,对茶马古道的研究不仅期待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态势的出现,而且期待着学科的多元化和研究视角的多样化。

2.3 欠发达地区研究意义重大

茶马古道位于中国西南,其所在的川滇藏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茶马古道的研究和廊道遗产的构建对茶马古道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政治稳定、民族交往和国际交流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茶马古道自古就是藏汉等西南各民族进行贸易、相互交往的走廊。茶马贸易给昔日茶马古道沿线带来了繁荣,而如今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和旅游业的发展对带动西南省区和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茶马古道的联合开发可以为川滇藏的旅游业发展找到一个新的增长点,也是三省区区域经济合作的良好契机。此外,茶马古道沿线的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原始性、独特性、垄断性的特征,其蕴含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原始森林、高山植被、雪山河流等极具影响力和震撼力。对茶马古道环境保护的研究也有助于保护茶马古道沿线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3 茶马古道的生命周期演进

作为我国一条典型的廊道遗产,茶马古道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生命周期经过了开拓期、繁荣期、衰落期和复兴期。就生命周期曲线来看,它符合典型廊道遗产生命周期曲线特征。但有一点不同,那就是,在茶马古道的历史上没有中断期(图1)。

因为,中国大西南山谷河沟地形复杂,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独龙江等大江把横断山脉切割成许多峡谷,在寒冷的雪山和炎热的峡谷地带,现代化的公路和铁路很难建筑。在这样艰难的地理环境中,茶马古道和马帮顽强地生存下来。不过,在现代商业和交通发展中,茶马古道的传统交通功能大大弱化甚至消失了。但是,茶马古道已经演化成遗产而存在,它在国家和民族身份认同、传承地域文脉、发展旅游产业、促进沿线区域合作等方面表现出了新的强大功能。

3.1 茶马古道的形成(开拓期)

茶马古道是以滇藏川三角地带为中心,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商业行为,伸向中国内地、印度、东南亚的古代文明古道[3]。由这一概念,我们可将茶马古道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解读。广义的茶马古道是指以滇、川、藏为中心,包括湘、黔、桂等中国西南省区及中国西北五省区和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传统交通商贸线路。而狭义的茶马古道是指起始于滇川传统茶叶产区,在传统的茶叶和马匹贸易中用马运输茶叶到藏区,以换取藏区优良马匹的交通运输线路。(表1)本文将以狭义上的茶马古道作为研究范围。

关于茶马古道的起源,一些学者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一般认为,茶马古道在秦汉时期已见雏形,它的前身包括秦朝时期修建的五尺道、灵关道和汉朝时期修建的永昌道。(表2)

但是,茶马古道的真正形成是在唐宋时期。其中有三个原因促成了茶马古道的形成:一是,唐宋时期中原王朝在西南设府管辖,加强地方政权与中央政权的联系,沿途馆驿的设置为交通发展打下了基础。二是,饮茶风气盛行,唐朝后期很多城市出现茶馆,茶叶种植遍及各地,与此同时,藏民开始有了喝酥油茶的习惯,以分解体内因过多肉食摄入而沉积的脂肪。《汉藏史集》记载,在赞普赤都松赞在位时吐蕃已出现茶和茶碗,称“高贵的大德尊者全都饮用”,且对不同种类的茶已有所区分和了解,并且还提到一本记载如何鉴别汉地茶叶好坏的书,名为《甘露之海》[4]。明代《严茶议》中记载:“茶之为物,西域吐蕃,古今皆仰信之。以其腥肉之物,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也。”三是,战争不断,对战马需求量大,藏区和川滇地区的优良马匹向中原地区运送。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在中国古代的西南应运而生了。

3.2 茶马古道的兴盛(繁荣期)

元明清时期,茶马古道快速发展直至鼎盛。1253年,忽必烈率蒙古铁骑南下,灭亡了大理国,云南地方政权消失,重新回到了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并建立云南行中书省。元朝在藏区大兴驿站,为茶马古道的贯通和交通网络形成打下了基础。

明朝时期,政府为了加强对藏区的统治,特别重视茶在稳定藏区秩序、促进国家统一中的作用,制定了关于藏区用茶的生产、销售、贩运、税收、价格、质量、监察等一系列法规和制度,抑制茶商投机倒把[5]。政府采取的政策是“以其地皆肉食,倚中国茶为命,故设茶课司于天全六番,令以市马,而入贡者又优以茶布。诸番恋贡市之利,且欲保世官,不敢为变”,因此,茶成为明朝政府牵制、笼络藏区僧俗首领和对其优予贡利的主要物品[6]。从另一方面来说,明朝一直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关系紧张,战争不断。战争需要大量的战马,但是中原战马出产不足以保障战争的需求,政府要从藏区购买大量的优良马匹作为战马,这就有利地促进了茶马古道的繁荣。

从茶马贸易的线路来看,据《普洱府志》记载,明清时期以普洱府(今宁洱县)为源头出境的古道共有五条:进京官马大道、普洱—西藏茶马大道、普洱—江城茶马道、普洱—澜沧茶马道和普洱—易武茶马道。这些古道走向明确,支线纵横交错,遍布整个西南地区。由此,明清时期茶马古道贸易繁荣可见一斑。

此外,清朝时期,政府对茶马贸易的管制有所松弛,从事私茶贸易的商人越来越多。雍正十三年,官方主导的茶马交易终止,马帮逐渐兴起。与此同时,云南外运货物总量大增,茶和盐等云南特产成为各路马帮运输的主要货物。马帮的发展进入了繁盛时期有利推动了茶马古道的快速发展。

3.3 茶马古道的衰落(衰落期)

茶马古道的衰落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深一步讲,是经济发展对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升级这一内在要求的必然选择。从清末到民国再到新中国成立以来,茶马古道沿线区域交通状况不断地改善,交通运输方式不断地升级,这对提高运输效率、发展地方经济是有利的,但对于保留传统的古道文化、马帮文化以及古老的交通运输路线却是不利的。传统在现代的冲击下面临着衰落或消失的危险,这也是社会发展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茶马古道沿线区域交通快速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清末到抗日战争前,二是改革开放以来。1895年,中法战争结束,法国人获得了在云南的铁路修筑权,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此后,贵昆铁路与成昆铁路相继修建。自1924年到抗日战争前,云南境内一共修筑了3345.4公里的新公路。铁路和公路的修建使商贸交通和货物运输由传统的茶马古道转向了现代化交通,茶马古道快速衰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交通建设继续加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伴随着各个地区之间贸易、文化、旅游活动的日益频繁,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日新月异。公路、铁路取代了乡野小路,高速公路和飞机航线又代替了铁路和公路。茶马古道已经成为现代人心中的文化和精神符号,它在几乎失去传统的交通功能的同时,又增添了很多新的现代功能。

3.4 茶马古道的复兴(复兴期)

1990年,木霁弘等六人对茶马古道进行了全程考察,并于1992年出版了《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书中正式使用“茶马古道”这一概念,使茶马古道在两千多年之后第一次有了专属于自己的名字,它也成为了茶马古道复兴的标志。此后,考察者们相继发表论文就茶马古道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民族文化、价值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并且这种探讨引起了国内很多学者的兴趣,茶马古道研究体系的轮廓开始逐渐清晰起来。2000年以后,关于茶马古道的影视作品、历史和旅游书籍陆续与观众见面,影视作品包括《茶马古道·德拉姆》(2004年)、《大马帮》(2004年)、电视剧《茶马古道》(2005年)、NHK纪录片《茶马古道》(2008年)等,书籍有《茶马古道》《九行茶马古道》《茶马古道考察纪事》《西行茶马古道》《又见茶马古道》《行走在茶马古道》等等上百种。2007年,云南大学成立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2006、2010和2011年分别于重庆、丽江和雅安召开了茶马古道文化研讨会。截止2014年末,在中国知网以“茶马古道”为“篇名”搜索,共得到相关文章783篇。一时间,茶马古道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此,茶马古道沿线的城市和古镇也成为了旅游者竞相奔赴的目的地。茶马古道正在以一种新的姿态走在复兴之路上。

4 茶马古道的空间演化

茶马古道的空间演化没有生命周期那么脉络清晰。直至目前,学术界对茶马古道的范围和走向还存在诸多分歧,这给研究茶马古道空间结构演变提出了难题。为了研究的相对准确性,本文以地域权威作为标准,即以云南大学、茶马古道研究所、云南社会科学院等院所和高校学者的普遍意见为依据,对茶马古道空间结构演变进行初步研究。

4.1 茶马古道线路和走向的确定

在《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一书中有这样的观点:茶马古道有两条,一条是从云南的南部西双版纳、思茅经临沧、保山、大理、怒江、丽江、迪庆到四川的甘孜及西藏的昌都、察隅、波密、林芝、拉萨,再进入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阿富汗;另一条是从四川的雅安出发,经康定到昌都,在左贡同云南之道相汇。茶马古道在时间和空间上内涵宏大,它是亚洲大陆上庞大的以茶叶为纽带的古道网络[7]。学者们对茶马古道范围和走向的研究都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的。

以周重林和凌文锋(2010)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认为,除了滇藏和川藏线路外,茶马古道还有第三条线路——青藏线路,即从西宁到西藏的唐蕃古道。该道从西宁出发,经过日月山和湟源区域,到玛多、玉树、杂多、安多后,与川藏茶马古道在那曲汇合,从当雄进人拉萨[8]。但是,由于茶马古道的主要商品载体是茶,云南和四川是茶的原生地和原产地,因此,青藏线在本文中不被视为是茶马古道廊道遗产的组成部分。《宋史》中有记载,禁南茶入陕西,以利蜀货。这表明在茶马古道的形成时期,茶马贸易重心就偏向了四川等西南地区。

学者们在研究中对滇藏和川藏茶马古道也有新的认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川藏茶马古道从四川成都(或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到拉萨。滇藏茶马古道大致是从云南普洱茶原产地(云南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往大理、剑川、丽江,经奔子栏至聿赉城,进入西藏后经盐井再沿澜沧江至芒康、左贡,然后分道:一道经八宿、邦达、察雅到昌都,前往拉萨;另一道经由八宿、波密、林芝到达拉萨。同样,沿途也有多条支线廊道与这条主干廊道相连。

可见,川藏茶马古道和滇藏茶马古道是以茶叶为纽带的网络,其中以云南中甸、四川康定、西藏昌都构成的三角地带是川、滇、藏地区茶马古道网络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是各路马帮交会最为频繁的地方[9]。

4.2 茶马古道的空间演化

茶马古道起源于秦汉,形成于唐和北宋。它是随着茶叶为载体的商贸日趋发达,宋、元、明、清历代大大强化了这条道路,由此形成了亚洲大陆最为庞大复杂的商业道路[10]。可见,茶马古道商贸交通网络庞大而复杂,它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了上千年的演变。茶马古道空间结构要素包括节点、廊道和辐射域面。很多城镇(节点)因茶马互市而兴、因古道(廊道)繁盛而兴,也伴随着贸易和古道的衰落而衰落或消失,与此同时,这些城镇(节点)的存在也决定着古道(廊道)的走向以及商贸交往所影响的范围(辐射域面)。

茶马古道空间结构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早期阶段、形成阶段、发展成熟阶段、衰落阶段①。(图2)

茶马古道早期阶段(a)是以唐代以前形成的五尺道、灵关道和永昌道为主干廊道,以成都、昆明、大理为中心城镇形成的道路体系。秦汉时期修筑的这几条道路主要以稳定政权和军事征服为目的。当交通道路打通之后,开始服务于商业贸易,并且这些商贸触角一直伸向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为茶马古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茶马古道形成阶段(b)在唐、五代和北宋时期。唐代,吐蕃在青藏高原兴起,与唐朝有着密切的文化贸易往来。此时,中原逐渐形成的饮茶之风也传入藏地,尤其是唐玄宗以后,茶在藏地从上层人士和寺院僧侣的保健品转变为普通百姓的饮品。晚唐、五代和宋朝时期内地战乱连绵,对战马需求量大,中央政府为了借助茶叶贸易换取藏地优良战马并加强与藏地政治联系,因此建立了茶马互市制度。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茶马古道正式形成。在地理空间上,历史上的五尺道、灵关道和永昌道部分路段衰落,沦为支线廊道;而其它部分路段则由于茶马互市而得到加强。总体形成了两大产茶区——云南思茅(今普洱)和四川雅安与藏地中心——拉萨之间的商贸交通线路,即茶马古道主干廊道。思茅、雅安、拉萨也升级为中心城镇,此外,成都、昆明、大理、昌都四地或由于政治历史原因或由于地理位置原因,也继续或开始扮演茶马古道上中心城镇的角色,理塘、芒康、临沧等中继站功能逐渐显现。各级节点影响的辐射范围还很有限,只局限于周边地区。茶马贸易推动了茶马古道的形成在这一时期表现得十分明显,新兴的城镇节点功能也主要是为茶马贸易服务的。

茶马古道发展成熟阶段(c)也是茶马古道商贸交通网络的形成与完善阶段。元明清时期,川滇藏地区处于同一个政权的统治范围之内,众多驿站的设立,为川滇藏地区道路交通网络的形成打下基础。而且,各地在继续茶马贸易的同时,将茶马贸易的外延扩大,毛皮、药材、虫草、布匹、皮革、丝织品、器皿、棉布、盐、酒、香烛、铁农具、日用品、武器等等都作为商品在川滇藏贸易中往来交换。一些分散于各个城镇的专业技师和工匠也为这些城镇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促进了这些城镇的升级,丽江、中甸(今香格里拉)、西双版纳、林芝、理塘等城镇成为次级城镇。在茶马古道的发展成熟阶段,在主要茶产区和藏地中心拉萨之间的线路已经不止一条,主干廊道和支线廊道并行或交错形成的网络。新线路的形成也带动了一批中继站的兴起,如道孚、炉霍、甘孜、察雅、类乌齐、洛隆、尼屋、盐井、德钦、剑川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茶马古道网络的伸延一直可至尼泊尔、印度、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国际化交通贸易网络的形成也标志着茶马古道进入了成熟阶段。

茶马古道衰落阶段(d)有两点所指,其一是传统的马帮行进线路衰落,其二是古道沿线一些中小城镇的衰落,而并非川滇藏贸易往来的衰落,也并非大城镇(市)及其之间交通干线的衰落。相反,20世纪以来,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区域贸易日益频繁,城镇(市)规模扩大、功能完善,交通线路不断向现代化演变升级。对比图2(d)和(b)两幅图,(d)似乎不但没有衰落,反而比形成阶段(b)有所加强。实际上,此时连接中心城镇成都、昆明、大理、西双版纳、拉萨之间的线路已经不再是传统意思上的茶马古道,而是被318国道、213国道、214国道、320国道、昆大高速、大丽高速、昆大丽铁路、昆明-大理航线、昆明-丽江航线、昆明-香格里拉航线、昆明-西双版纳航线、昆明-拉萨航线、丽江-拉萨航线、成都-拉萨航线等交通线路所取代。这些现代化的交通线路承载着这些城市客货流、信息流、资本流等作快速传递。而这些城市在发展的同时,也辐射到周边的城市和乡村,其影响范围越来越大。

此外,茶马古道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因为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活动开展而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但是,即使是在茶马古道复兴时期,从茶马古道的空间格局上看,也不会再恢复到它成熟时期(c)的格局。今天,对茶马古道传统线路的保护和传统文化的挖掘,只是向人们展示一个真实的古道,而并不一定是完整的古道。这一切都是因为茶马古道的历史功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5 结语与展望

茶马古道不仅是古代亚洲最复杂、最庞大的商路网络,更是一条凝聚我国西南各民族人民精神与智慧的文化之路、生命之路。从物化空间来看,茶马古道曾经繁忙的道路和繁荣的城镇很多正在面临衰落或消失,空间结构正在经历剧烈变化。这是由于现代交通发展和大规模城镇化建设所致,是不可避免、抑或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但是,这种趋势并不意味着茶马古道的真正衰败。恰恰相反,当今的茶马古道正在以中华民族珍贵的廊道遗产之姿态,被全社会给予高度关注,在其生命周期演进过程中正在经历复兴阶段。茶马古道的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在如此宏大的历史潮流下,茶马古道廊道遗产应受到科学的保护和妥善的开发,其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等方面的当代功能应得到更加充分地发挥。本文仅从时空演化视角对茶马古道廊道遗产进行浅显的梳理,期望能够引起更多的学科领域、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更高水平专家学者的关注,以共同推动茶马古道的保护与研究永续发展。

注释:

①关于时空异化现象(在茶马古道生命周期演进过程中有“复兴期”,而在其空间结构演化中没有“复兴阶段”)的解释。这是因为,现代化的交通方式(公路、铁路和航空)取代了崎岖的马帮小路,很多曾经繁忙的古道和繁荣的城镇逐渐没落,最终消失。如今的这些交通线路不能视为茶马古道,所以从空间结构上看,茶马古道没有得到复兴。但现代社会对茶马古道的关注程度超过了任何历史时期,作为廊道遗产,茶马古道因地域文化、民族精神、旅游开发而焕发出新的活力,表明它正处于生命周期的复兴期。

参考文献:

[1] 李飞, 宋金平. 廊道遗产:概念、理论源流与价值判断[J].人文地理,2010(4):74-77+104.

[2] 杨福泉.茶马古道研究和文化保护的几个问题[J].云南社会科学,2011(4):57-61.

[3] 木霁弘,陈保亚.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

[4] 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M].陈庆英,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

[5] 任新建.茶马古道的历史变迁与现代功能[J].中华文化论坛,2008(12):53-55.

[6] 石硕.茶马古道及其历史文化价值[J].西藏研究,2002(4):49-57.

[7] 木霁弘,陈保亚,等.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

[8] 周重林,凌文锋.茶马古道的范围与走向[J].中华文化遗产,2010(4):35-41.

[9] 谷中原,鲁惠.西南地区茶马古道论略[J].茶叶通讯,2007(2):42-44;46.

[10] 木霁弘.茶马古道考察纪事[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蒋亚林

高中历史价值观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高中生的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历史学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具有巨大的史学价值和精神价值,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德育素养的提升。本文就如何进行学生的德育培养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德育;教材讲授;课外阅读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选用了许多我国有史以来比较经典和优秀的史料,这些史料具有丰富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与此同时,这些史料之所以被继续选用在当今的教材之中,不仅是因为其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更是因为这些史料能够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感召,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品性。作为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重视对于学生德育的培养和激励。本文就如何让高中历史课堂焕发德育光彩进行探究。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如何培养德才兼备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每一个历史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和责任。

一、注重教材讲授

每一门学科都具有其特有的价值和意义,也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表现形式。历史学科与其他的学科有明显的不同,其是用文字和图片来记录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发展演进过程,具有明显的生活化意义。如果我们注重讲解历史学科中的理论性知识,则会脱离教材编写的初衷和使命。针对课本中的一些具有极大精神价值的史料和内容,教师一定要仔细地探讨和研究其中深层的精神内涵,而不是仅仅流于表面的历史陈述和历史遗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德育品格的养成与熏陶,要以教材为中心进行适当地拓展和补充。

例如,在《列强入侵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课关于《马关条约》的教学内容中,老师可以告诉学生,下关以前被称为马关,甲午之前日本有一家料理店春帆楼,门口竖立着路标“李鸿章道”——1895年3月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在此进行了谈判。处理朝鲜事情时,两人在天津会晤,李鸿章说:“大约十年内外,日本富强必有可观。”伊藤博文说:“我在津时与中堂谈及,为何今日无一变更?”李鸿章:“自惭心有余,力不足而已。”同时教师可以对中日双方谈判过程进行讲述——27天5次谈判,1895年4月17日签订《马关条约》。梁启超写下《李鸿章传》:“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教师借引梁启超的这个评价启发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要放眼世界,用发展联系的哲学观和方法论来看待问题,进而说明国家利益是最高利益,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培养学生德育素养。

二、强化课外拓展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经典和精神财富。历史教材只选取了其中最具代表性和经典性的精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作品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相较于教材中的逊色,只是局限于教材的篇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作为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教材中的知识,还应该给学生布置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课外读物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此同时,教师要选择一些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作品当作课外读物让学生阅读,从而使学生从中获得启发和感悟。

家国情怀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当代青年人所必须具备的民族精神。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它是指“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相关的历史拓展,进行分析说明,适时把“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落实渗透。

例如,在《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课的自主探究中,教师课前布置针对性问题,引导学生了解1895年康有为与学生梁启超参加会试,在会试过程中发生了万言书事件,并呼吁拒和、抗战、迁都、变法,后来康有为以第46名的成绩,被任命为工部主事,康有为上书八次,恳求皇帝效法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以帮助学生理解体会变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光绪帝进行介绍,告知学生他在1890年就已经开始亲政,有官员任免权,在此基础上结合维新变法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客观原因,以此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德育素养。除此以外,以“戊戌六君子”中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诗句引领学生感悟英雄的大义凛然和宁死不屈的伟大的精神和情怀,使之从心灵深处受到震撼和教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看待问题应该全面客观、一分为二,为高中历史德育教育提供便利条件,时刻牢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成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最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尊重学生差异

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拥有自己对于世界和事物的认识和感悟。另外,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性格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决定了他们在面对同一事物时的想法和做法也会有所不同。所以,作为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学会尊重学生的客观差异,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来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或者教学形式,从而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精神的陶冶。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而开展相关的历史社团活动。在班级中,有些学生集体观念明显,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他们团结同学、乐于助人,但是,这些学生里有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有的学习方法不够科学,有的学习动力不够充足,还有少数同学沉迷于网络,致使学习成绩始终得不到提升,认知水平很难有质的飞跃。针对这些学生,历史社团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在班级举行有奖竞猜、辩论会,组织学生观看电影,自己编演历史剧、小品等)在给他们带来收获的同时还提升了他们学习的动力,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三观,提高了素养,陶冶了情感,进一步培养了德育素养;另外,穿越历史的长河,通过对孔子和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思想的比较,使学生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感悟德育在国家和个人方面的重要性和影响的深远性。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个文明社会的建设必须要加强德育的培养。只有公民具备良好的道德,才能够保证社会的高效运行和良性发展。高中生的德育教育,是当前教育界所关注的重点、焦點问题。作为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仔细钻研新课标及教材中的各种史料,了解其中的精神内涵,然后再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这种精神内涵准确地传达给学生,健全学生的德育人格。德育培养是历史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对此,历史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德育教育,我们在路上。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2]教育部:《普通高校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

[3]杨瑞霞.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的渗透[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6(9):29-29.

[4]张丽.教育教学焕发德育魅力——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

高中历史价值观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价值观是个人对社会上的人、事物以及自己行为结果的判断取向标准,是判断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准绳,是指导人在生活中作出决定和采取行动的主要动力。 价值观也是个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反映。

价值观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依靠社会舆论及内在信念的力量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 在生活中,价值观可以分为人生、消费、金钱、学习、交友、职业、伦理、社会等多种,它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历史性和选择性、主观性这些特点。 价值观虽然只是一种思维特征,但在人的生活中却有重要作用,它决定一个人的自我认识,影响并决定着人的理想和信念,对人的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具有导向作用。

当前,由于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各种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社会生活反应出来,金钱至上、自我享乐主义这样消极的价值观也在社会上开始泛滥,一些人将信仰、道德抛至一边,去追求财富,自我享乐,加强价值观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而根据价值观养成特点,中学时期是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目前我国青年学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更加使人们认识到加强对学生价值观渗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观

语文学科一向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亦早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还应重点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强化其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追求完美人格的塑造等,简单讲,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价值观培养,要通过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在加强人文修养的同时进行。 目前,高中语文选用的教材以古典文学为主要内容,这些内容正是我国传统文化培养人文思想的优秀工具。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我国作为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的重要思想基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很多儒家经典蕴含的人文思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这些思想包括对人格的培养、公共关系、家庭伦理、爱国思想、学习方式等多方面。

在人格方面,儒家思想要求的是“仁、义、信”,就是要有仁爱之心,遵守规则且有自律的品格,讲究信用,以诚待人。 在公共关系上,要做到“仁义礼智信”,也就是在社会上与人相处时也要做到有仁爱之心,遵守规则,以诚待人。 在家庭伦理上要讲究孝道,做子女的要孝敬父母,也就是具有感恩之心。 除了对父母要尽孝之外,在兄弟中也要做到兄友弟恭,这样才能保持家庭和睦,使家庭充满温馨。 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有冲突时,儒家思想主张要“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也就是牺牲小我,以国家利益为重。 在教育方面,儒家主张“有教无类”,在教育中不分高低贵贱的出身,也即人人平等;在教学方法上还主张“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个人的才华。 高中阶段的《论语》《孟子》篇章的阅读学习,便是对这些思想精华的全面吸收,有益于学生传统价值观的形成。

除儒家经典之外, 高中语文教材体系中还有大量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也蕴含着传统价值观教育。 像《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凭借自己的大智大勇, 孤身前往, 用自己的智慧逼迫秦军退师,其爱国之情、大无畏精神一直被后人推崇。 选自《国语》的《勾践灭吴》,通过越王成为吴国俘虏后自强不息、忍辱负重,终于灭吴的经过,刻画了一个身处逆境自强不息的形象。《邹忌讽齐王纳谏》,告诉人们看问题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来分析,不能盲目地听到好话就沾沾自喜,有些好话是出于主观愿望而说的,与客观不符。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顾大局,廉颇知错能改, “以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个人情感统一于国家大义 ,这些品德都具有现实意义。

除了一些关于人格方面的优秀作品之外, 而有一些是关于家庭伦理方面的,像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描写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读来感人;李密的《陈情表》,表现了深沉的孝道和对祖母的感恩之情。 这些作品对于学生的人格、家庭伦理教育都有积极作用。

3高中语文教学中关于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方法

当前,我国的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由于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影响,工具性的落实还是超过人文性。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首先要树立“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摒弃唯科学化的教学方式,应该先了解课文中人文思想,在此基础上在进行工具性掌握。

3.1要利用教材渗透价值观的教育

语文学科在渗透价值观的教育方面比其他学科更具得天独厚的条件。 语文学科具有文道合一的特点,正如于漪老师所说: “语文教育就是教文育人 。 ”

古文教学中,习惯将教学重点放在实词的含义、虚词的应用上,或者古文今译上,对于其中的人文教育部分往往忽视了。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进行价值观教育, 还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古文不感兴趣。 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要学习儒家教育思想提提倡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利用科学诱导来触类旁通,摈除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学。

阅读教学要加强,学生只有广泛阅读,加强积累,才能吸收人文知识,提升整体素养。 那种翻来覆去做试卷的方式对于人文知识的吸收和价值观培养没有实际意义。

3.2利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价值观教育

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 如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时,首先播放大型电视系列片《唐之韵》第一集”千古唐诗“,使学生对唐诗的发展分期与各个时期的代表诗人及代表作品有了深刻了解, 声情并茂,远比枯燥的讲解效果好。 在后面学习中,把系列片内容适时穿插其中,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增加了课堂魅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教师在教学中要与学生平等对话。要与学生平等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心理。多与学生交谈,将一些积极的思想观念通过轻松对话的方式向学生渗透。 这也是儒家教育思想中的 “教学相长”教育观。

科学地考核评价。语文考试在选择题方式之外,应该加强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的考核,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可以考察学生掌握情况,也可以了解学生的价值观取向。 而写作更是心理世界的反映。教师只有通过这些方式来考察学生, 才能了解学生的价值观形成, 对于那些不正确的价值观要及时给以指导纠正。

3.3利用社会时事的“活水“进行价值观教育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要求 “关注当代文化生活 ,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 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关注时事注重引进活水,用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时代性的素材,为价值观的渗透提供良好契机。

如在作文教学中, 素材积累有意选用近年央视的 《感动中国》素材,积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印发颁奖词,甚至播放视频影片。 既获得了鲜活的素材,又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又如利用假期进行地方文化的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小课题研究,进一步拓展视野。笔者基于师生地方文化研究的校本课程《泰山文化密码—泰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曾获市级校本课程一等奖。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是获取知识的土壤和动力”,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自然就得到了提高。

价值观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像春雨润物一样慢慢浸润。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到处有价值观教育的契机。语文教师应抓住课程改革改和学生成长的有利时机,使课堂不仅成为传授知识的地方,更要成为进行价值观教育渗透、 塑造学生思想品质的阵地。

摘要: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语文学习不仅要求掌握母语的应用,还要求通过阅读大量文学作品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高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处在少年向成年转变的阶段,心理尚未成熟,尚处在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时期。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份职责,就是以语文教学为工具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中历史价值观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问题及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孙荷香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高级中学)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和推广,国家对高中生综合素养的要求也随之提升。而历史素养是高中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高中历史课程中,教师应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心理和学习规律,采用灵活多变、形式多样、层次鲜明的教学手法,来增强历史课堂的灵活性、实用性和层次性,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关键词:教学手法;教学内容;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

众所周知,历史课程在传承历史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爱国情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科学、规范、合理的授课方法是构建高效优质高中历史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应在紧扣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授课班级的实际情况,选取实用性强、代表性高、层次鲜明的历史素材来丰富课堂内容,从而在增强历史课程灵活性、实用性、趣味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学习历史、分析历史、总结历史,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历史、投身历史学习”的兴趣爱好。

一、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方面存在的问题

1.内容枯燥单一,课堂气氛沉闷

众所周知,高中历史课程具有知识点密集、知识结构庞大、课时紧张等特点。因此,在高考指挥棒下,很多教师为了提高课堂知识的“溶解量”,通常会采用“填鸭式”的授课方法来开展日常教学活动,即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为辅的历史课堂模式。这种“满堂灌”的授课方式,由于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分析、总结的时间少之又少,学生通常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繁杂、枯燥的历史知识,结果常常是事倍功半,收效颇微。这种枯燥、单调的历史课堂形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学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此外,这种一味保持历史课堂稳定性、一致性的“喂养”方式,只能是“授之以鱼”而无法达到“授之以渔”。由于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不仅无法实现历史课堂上的主人翁地位,反之,即使教师将课堂的主动权放给学生,学生也会因“喂养”惯性而出现“无所适从”“无法下手”的“不良反应。

2.“一刀切”现象严重,忽视个体差异性

陶行知曾经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由此可见,在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建设过程中,教师应在充分研究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授课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新颖、层次性教学,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步步为营,进而实现既能保持课堂进度的统一性,同时也兼顾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的教学目标。

然而,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很多历史教师为了保持课堂进度的一致性,通常会采取“一刀切”的授课方式来推进教学活动,而忽视了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考查。这种层次不分、一味求“整齐”“规范”的历史课堂授课模式,不仅无法激发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得历史课堂极易陷入“好学生吃不饱,坏学生吃不了”的恶性循环中去。

二、构建高中高效历史课堂的措施

1.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内容丰富、结构完善、层次鲜明的课堂内容,是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上,教师应立足于教材,选取贴近生活、新颖灵活、代表性强的历史素材,来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典型性和生活性。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影像、网络、音响等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构建一个可观、可想、可操作的全方位、立体化和层次性的历史学习环境,从而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主人翁地位的转变。

例如:在学习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事先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让学生借助网络、报刊、书籍等多种渠道,来制作相关的多媒体历史课件,并在课堂上以“授课”方式展现给大家,并评出一二三等奖。这种让学生参与历史课堂的授课方式,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探索历史的热情,同时,这种互帮互助、争优创先的课堂形式,也为学生自主学习历史能力的培育和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平台。此外,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历史博物馆、历史画廊带领学生去参观历史景物、重温历史情境,使得历史课堂在课外得到有效的延伸和拓展。

2.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性差异

赞科夫曾经说过:“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由此可见,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开展因材施教教学策略,是构建高效优质高中历史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心理和学习状态等方面入手,努力做到在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开展层次性、梯度化教学,从而使得教师在历史教学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有条不紊。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将学习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记忆、知识结构的构建、知识疑难点的理解上;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开展发散性强、灵活度大、总结性强的历史题目练习。这种层次分明、梯度明显的历史教学,不仅能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为各个学习层次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平台。此外,教师也可以将班级优差生组成“一对一帮扶小组”,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学习,从而让学生在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中逐步提升自身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水平。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为了切实提升高中历史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应在充分研究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立足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性高、层次性明显、代表性强的教学手法来增强历史课堂的灵活性,层次性和实用性,从而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分析历史、总结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学生由“让我学”逐步转变为“我要学”,从而逐步促进学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李炳芹.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编辑 段丽君

上一篇:中职数字化校园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科学发展观旅游发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