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保理法律问题影响论文范文

2024-07-22

国际保理法律问题影响论文范文第1篇

一、美国棉花补贴的背景

棉花是美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长期以来,美国在棉花业投入了数额巨大的财政补贴,一直采取稳定发展的策略。根据世界棉花供求情况变化,美国政府通过商品信贷公司,予以不同的补贴,以保护棉农、棉商和纺织企业的利益,使其不受影响。同其它农产品一样,美国农业部对棉花的补贴总体上也是采取价格保护(如制定最低保护价格或目标价格)和贷款补贴政策。

美国2002年度农业法案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直接补贴:直接补贴(DP)、反周期补贴(CP)和贷款差额补贴(LDP),此外,美国还通过紧急补贴、“步骤2”补贴(Step2)、出口信贷担保及其他项目对棉花进行补贴。简言之,美国政府对棉花的补贴总体包括三个部分:生产补贴、销售补贴和出口补贴(也就是Step2补贴)。2006年8月1日取消的“Step2”补贴,仅是美国众多棉花补贴中的一项。

那么究竟“Step2”是一个什么样的补贴呢?作为全球第一大棉花出口国,美国棉花产量占全球产量的2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用于出口。在全球棉花贸易中,美国棉花的出口量占40%的市场份额,居全球之首。

为了维持巨额棉花出口,美国政府向棉商和国内纺织厂提供“Step2”补贴,包括陆地棉出口补贴和长绒棉出口补贴,又叫贸易补贴或出口补贴。“Step2”的发放目的是鼓励纱厂使用美国棉花以及促进美棉出口。当美国国内棉花价格大大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时,政府向棉商和纺织厂提供补贴,提高美国棉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促进棉花出口,并刺激国内纺织厂购买国内的棉花,减少棉花进口。

“Step2”补贴额度为前一周北欧到岸价(NE,即Cotlook北欧A指数)中最低的美棉周平均价,也就是美棉北欧到岸价(USNE)与Cotlook北欧A指数平均价格的差额。美国农业部于每周四发布补贴标准并于周五至下周四生效,此标准同样适用于美国国内纱厂。至于“Step2”的发放条件,USNE必须连续四周超过NE,而且调整后的世界价格(AWP)不能超过陆地棉基准贷款额度(2006年度为52美分/磅)的134%,否则不能使用。

二、出口补贴(Step2)补贴实施带来的结果

这要从两方面来看。对于美国而言,Step2补贴使美国棉花在国际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优势:棉商可以以低于国际价格的水平出售棉花,而此补贴又保证了其经济上不会受到损失。也就是说,Step2补贴在保证美国棉花的市场竞争力的方面,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的。但对于其他产棉国家而言,该补贴的作用却堪称是“灾难性”的。长期以来,一些对棉花产业依赖严重的国家,比如巴西、非洲的一些国家等,对此指责颇多,称step2补贴扭曲了市场价格,遏制了全球的棉花价格,使他们的棉花出口承受了巨大压力,严重损害其本国经济,导致不发达产棉国贫困加剧。

巴西认为美国补贴总额已超过限制,据巴西的官方估计,从1999年8月至2003年7月,美国为其棉花产业方面提供了约125亿美元巨额补贴。每年给2.5万户棉农超过30亿美元的补贴,平均每户棉农得到的补贴高达1.2万美元,相当于中国一户棉农7年至10年的产值。从而使美国保持着世界最大棉花出口国的地位。就此,根据1994年乌拉圭回合条款,巴西于2002年9月正式就棉花补贴问题向世贸组织起诉美国。2004年6月18日,WTO争端解决机构裁定美国棉花补贴违反了WTO规则,认定补贴促使美国棉花产量及出口增加,从而压低了世界棉花价格和损害了穷国农民的利益,并在2005年3月驳回美国的上诉,最终在2005年12月WTO第六次部长级会议中谈判中达成了共识,发达国家2006年取消棉花出口补贴。——也就是说,根据美国拟定的《2005年农业法案》,于2006年8月1日起取消Step2补贴。

三、出口补贴(Step2)补贴的取消对全球棉价的影响

对于国际棉价来说,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美国棉花的消费状况。从1990年美国农业法案推出Stetp2补贴以来,Stetp2补贴就不遗余力地支撑着美国国内的棉花消费和棉花出口。现在,美国国内纺织业日落西山,棉花消费更是每况愈下,美棉消费的重担就落在了出口上。虽然美国的一些机构认为Step2补贴和美棉出口之间并没有完全必然的联系,但这个补贴毕竟存活了16年,一朝取消将或多或少地对棉花市场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短时间内,美棉出口很可能遇到一些困难。

1、美国:取消棉花出口补贴意味着棉花出口的成本和压力提高以及棉纺织业竞争力的进一步削弱。取消棉花出口补贴必将提高其它棉花种植国的竞争力,并削弱美国棉花出口以及棉纺织行业的竞争优势,具体将体现在棉花价格方面。尽管由于取消棉花出口补贴,美国财政每年将少支出4.5亿美元左右,但它会找到其它途径和手段来弥补棉花出口商的利益,比如利用纽约棉花期货的国际定价权以及期货市场的套保避险。2006年8月1日取消棉花出口补贴,棉花补贴取消前后对美国棉花出口、国际棉价都将产生不同的影响。在8月1日棉花补贴取消之前,美国棉商会将美国棉花大量运往全世界棉花主要消费区域,包括中国的保税区。这将不可避免地对棉花消费区域短期的棉花供需平衡和棉花价格产生巨大的冲击。棉花补贴取消之后,也就是2006/2007年度,由于棉商为了套现美国政府补贴而将在全球棉花主要消费国大量倾销美国棉花,进而将导致美国棉花库存大量下降,最终将使棉花价格只有大幅上涨的机会。目前,棉花主要消费国是中国、印尼、墨西哥和泰国等。

2、中国:4600万棉衣将会从中受益,棉纺织企业将承受外棉價格高升的压力。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棉花出口补贴取消所带来的影响对处于不同棉花产业链上的棉农、棉商、棉纺织企业而言将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英国援助组织乐施会2005年12月6日发表报告说,美国违规补贴,导致对中国的廉价棉花出口猛增,压低了棉花价格并将中国棉农挤出市场。在中国2004/2005年生产的棉花中,仍有87万吨棉花滞留在农民手中没能卖出,并预计中国的棉花产量在2006年将减少约10%,中国棉农将损失17.2亿元人民币的收入,中国将因此减少72万个就业岗位。报告说,棉花种植对中国的扶贫工作十分关键,尤其是在西部,因为这种作物适于在西部部分地区生长,棉花产业对于缓解中国的西部农村的贫困和城乡就业压力十分重要,因为棉花种植能带来巨大收益,解决约4620万人的就业问题。所以棉花产业对目前的中国来讲是十分重要的。针对纺织产业而言,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它容纳了1900万纺织工人的就业,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它要承受因为棉花补贴取消而带来棉花价格上涨的压力。另外,在棉花补贴取消之前,中国做为全球和美国最大的棉花进口国,受到廉价美国棉花冲击将不可避免。

3、其他发展中国家:这是一个利好的消息。由于美国在全球棉花市场占据40%的份额,Step2的取消将使国际棉价上升2-12%,从而改变国际棉价长期低迷的状态,促进其他产棉国的棉花生产。就西非而言,当地棉花出口量有望增加70%左右;而巴西则认为,美国取消Step2补贴将使美国棉花出口量减少40%,从而使巴西有望增加上16%的出口量;另据世界银行估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的棉花出口量可增加75%,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棉花市场所占的份额将从目前的56%上升到2015年的85%。

四、棉花出口补贴(Step2)取消所面临的问题

1、美国棉花取消出口补贴的局限性。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棉花出口补贴仅仅是美国棉花补贴政策中很小的一部分,每年棉花出口补贴4.5亿美元只占所有棉花补贴30亿美元的15%左右,其中大约85%的棉花补贴还是生产性和销售性补贴。

2、美国棉花取消出口补贴还存在不确定性。美国贸易谈判代表波特曼在谈及美国去年10月份递交的农业提案时表示,美国参议院农业委员会拟定了“2005农业调解法案”,计划在2006——2010年削减农业补贴,并从2006年8月1日开始取消棉花出口补贴。他表示,仅仅涉及棉花的承诺在政治上很难通过,除非和其他农业谈判的议题放在一起。所以棉花出口补贴取消还存在不确定性。

3、无法获知取消棉花出口补贴对国际棉价的真实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个机构的数据指出,Stetp2补贴的影响从2-12%不等,取消后是否真的能推动国际棉价长期大幅上涨也是未知,目前只能分析、猜测。所以我们要做好面对可能出现情况的心理准备、政策准备,及其影响研究与评估。

综合而言,我们应该看到,影响棉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天气状况、下游的行情、政府政策变动以及整个宏观经济环境等,并不是一个Step2单纯就可以决定的。可以说,美国取消Step2补贴所带来的更多是迫于国际舆论压力,从政治出发的考虑,使WTO整个艰难的农业贸易谈判迈出了一小步,其政治影响要大于经济影响。

(作者单位: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保理法律问题影响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各国之间在经济方面的相互联系日益密切,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于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在国际贸易方面的不利影响,是我国国际贸易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从界定人民币汇率及其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等概念出发,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机制,进而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应对人民币变动,推进国际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变动 国际贸易 影响机制分析 政策建议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人民币汇率概述

1.概念。汇率又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指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也就是使用一种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价格进行表示。这是由于不同国家的货币单位、名称、价值存在相应的差距,需要结合其实际价值,制定出不同币种之间的兑换率。人民币汇率,就是指人民币兑换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

2.发展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的国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也带动了人民币汇率的频繁变动。结合相应的数据分析,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将持续保持较快的提升速度,国际收支保持顺差格局,货币政策以稳健为主,略有偏紧,虽然由于美元升值压力等因素,人民币近段时间处于贬值趋势,但是由于国家在宏观方面的调节和控制,不会出现大幅贬值的现象,在中长期的时间范围内,基本可以保持稳定,呈现双向波动的局面。

(二)人民币汇率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也稱通商,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组成,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国际贸易的对象是货品或服务,而国际间货品或服务的计价一般是外币,通常以美元等作为计价货币,而国内企业的计价货币是人民币,因此就产生了因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带来的一系列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三)研究人民币汇率对推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各国之间在经济方面的相互联系日益密切。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于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需要引起相关人员和部门的重视,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在国际贸易方面的不利影响,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稳定发展。

二、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机制分析

在国际市场的影响下,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十分频繁,而且有升值,也有贬值,需要全面分析其对于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确保国际贸易的持续稳定进行。

(一)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1.有利影响。一是有利于减轻外债压力。人民币汇率上升后,尚未偿还的外债还本付息所需要支付的人民币数量就会相对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外债负担。

二是优化外贸结构。人民币升值后,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将会有所上升,有限的资金可以购买更多的资源和商品,从而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扩大我国对石油、粮食等大宗产品的进口数量,也可以有效抑制初级产品的出口,对我国的外贸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是推动我国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程度的限制,我国出口企业长期以来走的都是粗放型增长的道路,主要依靠我国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出口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的消耗大,附加值低,企业仅仅获得少量的加工费用。而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价格竞争优势将会减弱,逐渐淘汰那些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管理效率低的企业,促进企业向着技术创新型和自主品牌型转变,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实现我国国际贸易由粗放型向效益型和质量型转变。

四是促进国际市场的开拓。人民币汇率的提高,使得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的购买力上升,从侧面减少了企业对外投资的成本,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开拓能力,推动我国跨国、跨州企业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为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提供不竭动力,促进我国由资本输入国逐渐向着资本输出国的转变。

2.不利影响。一是产生贸易逆差。人民币升值,可以说是变相提高了出口商品的价格,必然会导致出口商品的减少。同时,人民币的增值,加大了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进口产品数量,如果出口商品的数量和进口产品的数量对比过大,就必然形成贸易逆差,如果人民币长期处于升值趋势,就会导致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二是利润风险上升。如果人民币长期处于升值状态,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会不断上升,出口数量锐减,商品的市场占有率下降,从而导致企业利润的降低。如果商品出口企业需要自行承担一部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利润成本,在商品价格降低的情况下,必然会影响其自身所获得的经济利润,需要背负巨大的利润风险。

三是影响商品出口企业的业务拓展。在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走强的情况下,如果企业想要获得正常的收益,就必然需要适当提高商品价格,这样可能会损失一定数量的客户资源,造成企业市场份额的减少,最终导致企业经济效益的降低,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而如果保持商品的原有价格或降价,同样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导致企业的经营困难甚至破产。

四是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国际贸易中的资本市场上,活跃的因素多为国际游资,资金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是造成金融市场动荡的一大潜在因素。在我国当前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金融监管体系缺乏的情况下,人民币的升值,容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人民币贬值影响

1.有利影响。人民币贬值会使得外币的购买力提升,有效的外币可以购买更多的本国商品,有利于增加出口;同时,会使得外国商品的价格相对上升,减少进口,从而增加了贸易顺差,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不利影响。首先,人民币的贬值,容易在国际贸易中引发贸易摩擦,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其次,人民币贬值无法解决外部需求的放缓问题,虽然可以降低出口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但是却无法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只是单纯延迟了企业退出国际市场的时间。

三、应对人民币变动,推进国际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继续大力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我们根据经济发展的新情况,遇到的新問题,统筹兼顾,继续大力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从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来看,货币当局首先需要保持人民币名义汇率基本稳定,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逐步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充分发挥人民币汇率在调节国际收支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所谓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走出国门,成为世界经济交往活动中被广泛接受和使用,可以自由兑换的国际性货币,成为各国政府和居民乐于持有并具有清偿能力的资产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动态演进过程,而积极稳妥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助于降低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过分依赖外部需求、贸易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长期存在、外汇储备过高、外部失衡严重,而这些问题与我国出口创汇和积累外汇储备的理念不无关系。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中国可以使用人民币进行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的结算,同时还可以使用人民币干预外汇市场。随着人民币国际认可度和接受程度的提高,中国可以降低外汇储备的数量。另外,在商品、服务和投资能够使用人民币结算之后,中国贸易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中的一部分可以不再以外汇形式存在,这有效的缓解了中国目前外部失衡的压力,而且可以有效应对外汇储备因汇率波动而出现损失的风险。

(三)适时调整对外贸易政策,适应新常态下外贸发展要求

第一,调整出口产品的结构,推动出口贸易结构优化转型。我们要在原有成本价格的比较优势上进行创新发展,通过创新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从原有的以出口劳动密集产品为主逐步转向以出口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

第二,扩大对资本品和先进技术的进口,推动贸易平衡发展。国内外经济环境的现实状况要求我国需要转变外贸发展思路,在保持出口贸易增长的同时也要努力扩大进口国外资本品和先进技术,努力实现贸易平衡发展。通过大力进口国外资本品和先进技术,可以以此为媒介将储蓄向投资转化,增加国内资本存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减少转型过程中对经济发展的负向冲击。

(四)加快加工贸易模式转型

目前中国加工贸易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中间产品在国内采购的比例很低,由于国内生产的中间产品与国外产品存在质量和价格上的差距,跨国公司往往不愿意在中国采购加工贸易零配件。为了加快中国加工贸易模式转型,我们可以从提升国内产业配套能力和加快加工贸易区域转移等方面入手。

在加快加工贸易区域转移方面,我们需要抓住当前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新趋势。对中国东部地区来说,可以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积极争取跨国公司的服务外包业务,大力发展服务加工贸易,促进贸易结构转型升级;对中国中西部地区来说,可以在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进一步挖掘劳动力资源的潜力,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

(五)实施多元出口战略,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加快海外投资

在新常态下,我国出口贸易需要扩大发展空间来获取更大的发展动能,这就要求我国除了继续深化与欧、美、日等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合作关系之外,还要努力拓展与俄罗斯、印度、中东、南美国家和非洲国家的贸易合作,形成多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贸易发展格局。

除此以外,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我国正在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加快海外投资与生产,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已由原来的吸引海外投资转向资本输出和产能输出。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国内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成本相对下降,从而有利于国内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在海外投资建厂,依靠当地区位优势从事生产活动,通过合理利用全球资源不断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从而实现规模化生产,建立全球范围的生产和销售网络。

参考文献:

[1] 杨凯文.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传导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

[2] 曾智.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5

[3] 朱艳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2011(15):68-69+72

(作者单位:恩凯控股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责编:赵毅)

国际保理法律问题影响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而金融行业为国际贸易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研究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影响,对于积极推动我国国际贸易开展具有深刻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金融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国际贸易的发展策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金融发展;国际贸易;经济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国际经济中金融行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金融行业对国际经济以及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分别为金融行业普及水平、金融产业以及金融约束等因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和贸易作为各个国家之间进行产业交流和经济来往的主要渠道,两者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密切,融合程度越来越深。

1 金融发展概述

金融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金融可以将社会资本进行集中,然后再针对社会的需求对资本进行再分配。可以有效帮助企业开展大规模经营活动,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规模效益。对社会资本进行集中再分配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资本利用率,进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金融发展的过程有助于资金分配更加合理,通过提供多种投资模式有效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除此之外金融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对当地的国际贸易产生激励作用[1]。通常情况下,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与国际贸易规模成正比关系。如果该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便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资源优势,有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如果该区金融发展水平较低,那么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并没有主动的议价权,无法为当地企业国际贸易的开展获得价格优势。

2 国际贸易概述

从国家角度来看,国际贸易就是对外贸易,国际贸易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为了实现经济更好的发展,必须将眼光瞄准国际市场,通过国际之间的商品和劳务交换来进行资源转移,更好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具有不同的分工,良好的贸易表示各个国家在经济上能够相互依存,相互帮扶。国际贸易活动主要包括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进口贸易是指该国家从世界上其他国家来进口商品,出口贸易是指该国家将本国生产的商品销售给世界上其他国家。国际贸易的开展,既有助于带動国内经济的发展,又有助于国与国之间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

3 金融市场的多样化有助于国际贸易的开展

金融市场多样化对国际贸易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在我国国际贸易的开展中,建立了完善的出口信用贷款机制,这为我国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对于那些规模相对较小以及初创期的公司来说,在我国政府的扶持下,他们可以更为有效的开展国际贸易,显著提升了弱势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其次我国建立了境内远期外汇市场,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帮助我国企业规避在国际贸易开展过程中的汇率风险。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性和不可预期性,汇率风险是我国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境内远期外汇市场可以有效为我国企业的货币结算保驾护航[2]。再次我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既提高了我国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过程中的话语权,也有助于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4 国际贸易发展策略分析

4.1 大力开展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发展的关系研究

研究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的理解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发展之间的本质联系,从而更好发挥金融在国际贸易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在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金融行业实现自身的发展。尤其是对于科研单位和学术界,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国家应该加强对理论研究方面的资金投入,积极鼓励专家学者探索创新。其次可以充分借鉴西方等发达國家的研究成果,虽然说近些年我国的国际贸易和金融方面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与西方等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应该充分借鉴西方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推动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4.2 积极推动外贸企业创新发展

外贸企业是我国开展国际贸易的主体,为了抢占先机,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挑战,在国际贸易市场中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我国企业应该不断加强创新发展,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同时,外贸企业还应该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深刻认识到金融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合理分配企业的生产要素,优化企业的管理水平。除此之外,外贸企业还应该加大对人才的培养,企业之间的竞争以及产品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外贸企业只有不断提高人才素质和专业水平,才能更好的开展企业管理,创新产品研发,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杨景然. 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互动机理的研究进展分析[J]. 中国商论, 2018(2):43-44.

[2]么艺浛. 关于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相互影响探讨[J]. 商场现代化, 2017(12):40-41.

国际保理法律问题影响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江西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自2009年规划以来发展较快,2016年-2018年保持11%的高速增长,为江西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但在布局、创新、机制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应重点布局南昌、九江、景德镇、新余的戰略性新兴产业园,加大政府在陶瓷、二极管等优势产业的研发投入,重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研发投入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它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2009年江西省委省政府确定了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和新医药、航空、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锂电及电动汽车、文化暨创意、绿色食品十大产业为江西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至今已近十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6年-2018年,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11%左右,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占比17.1%。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江西经济振兴发展的突破点和着力点,为江西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口情况

出口是衡量产业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参考标准。从2008年-2018年《江西统计年鉴》收集整理2007年-2017年江西海关主要商品的出口情况,共有33种主要出口商品,其中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产品有14种,包括纸及纸板(节能环保)、铁合金、陶瓷产品(新材料)、医药品(生物和新医药)、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先进装备制造)、太阳能电池(锂电及电动汽车)、烟花爆竹、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体育用品及设备、玩具(文化暨创意)、农产品、制作或保藏的鳗鱼(绿色食品)七个产业。

从整理的数据可以看出①,2007年-2009年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14种主要出口商品出口值都较低,仅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高于10亿美元,纺织品、农产品高于1亿美元,其它商品几乎都小于1亿美元。2010年开始,受全球经济复苏利好影响,除铁合金的13种主要出口商品出口量大幅度提高,到2015年达到最大值。2015年,超过百亿美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商品只有机电产品,达到139.34亿美元,其次是高新技术产品51.25亿美元,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太阳能电池、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和陶瓷产品出口值均超过十亿美元,分别为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17.8亿美元,太阳能电池12.83亿美元,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12.74亿美元,陶瓷产品10.92亿美元。其中,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出口占全国该项出口294.84亿美元的6.04%,陶瓷产品出口占全国该项出口116.28亿美元的9.39%。出口值最大的前四种商品都属于高技术商品,说明相对传统产业,高技术产业更具有国际竞争力。2016年起受世界外贸环境恶化影响,14种主要出口商品出口值全部回落。2018年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值分别仅比2015年增长0.49%和2.89%,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和太阳能电池还分别下降24.91%和3.72%,纺织制品和陶瓷分别下降22.62%、17.13%。

从出口情况看,2010年以来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口增长较长,但受到国际贸易环境影响较大,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对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口有较大的负面效应。

二、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测算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简称RCA)是1965年巴拉萨提出的,它是一国或地区出口总值中某种商品出口值所占份额与世界出口总值中该商品出口值所占份额之比,可以用来判断一国或地区生产某商品的产业国际竞争力。

其中i表示出口某商品的行业,c表示出口的国家或地区,w表示世界所有经济体。Xic表示一国或地区某行业出口值,Xtc表示一国或地区出口总值,Xiw表示世界某行业出口值,Xtw表示世界出口总值。RCAij是相对比值,若RCAij>1,表明一国或地区该行业有出口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若RCAij值接近或等于1,则表示一国或地区该行业出口竞争力一般,没有相对优势,也没有相对劣势。若RCAij<1,则表示一国或地区该行业没有出口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不具有比较优势,该行业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

我们采用RCA指数测算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了解2007年-2017年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发展变化。数据来源《江西统计年鉴》和世贸组织发布的贸易数据库。将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14种出口商品与世界行业进行匹配,得到了6种商品的RCA。②

2017年RCAij>1的商品有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1.05)、机电产品(13.04)和高新技术产品(5.63)。2007年-2017年机电产品RCA值最大,并呈迅猛上升趋势,2017年比2007年(5.58)增长了133.6%,表明江西机电行业已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其次是高新技术产品,从2007年的4.84增长到2008年的10.21,但从2008年起逐年下降,表明江西高新技术行业虽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但可能没有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出口竞争力反而在慢慢减弱。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从2011年起也在逐年下降,2017年比2010年(2.08)下降了49.5%,表明江西半导体行业出口竞争力并不强,出口竞争力受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挤压。2017年医药品、农产品和鳗鱼RCA分别为0.375、0.212和0.5,RCAij<1,表明江西医药、农业和渔业的出口竞争力比较弱,而且还在逐年下降。

从测算结果看,6种主要商口的RCA值从2015起逐年下降,这与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口情况吻合,表明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出现了明显下降,特别是机电和高新技术这两个出口值最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5年RCA值分别为14.71、6.74,2017年同比下降11.37%和16.5%,应重点监测。

三、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业布局重复

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不够显著,存在布局重复和资源浪费的问题。江西共有9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同开发区存在较多重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③。如生物医药产业分布在南昌、吉安、九江共青城3家开发区,电子产业分布在吉安、九江共青城、宜春丰城3家开发区。这会导致本省高新开发区之间激烈的行业竞争,分散研发投入和人才资源,不利于产业的技术研发和规模发展,降低产业的集聚效果。

2.研发投入不足

2017年江西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为310.7亿元,与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较大,如广东(2704.7亿元)、江苏(2504.4亿元)、北京(1870.8亿元),与中部其他省份也有一定差距,如湖北(822.1亿元)、河南(671.5亿元)、湖南(658.3亿元)。2017年江西研发投入超十亿的行业有8个,但R&D经费投入强度很低,大大低于全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的平均值2.19%,如高技术制造业41.96亿元、投入强度0.99%,医药制造10.19亿元、0.87%。

研发投入不足,导致江西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缺乏键及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如生物医药核心技术及专利少,新产品少;电子产品的主要零部件依赖进口。

3.相关机制不健全

人才缺乏已成为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江西缺乏一流的理工院校和研究机构,本省高考状元基本就读其他省的顶尖大学,很少回到江西就业工作,且平均工资处于全国中下水平,导致本省优秀毕业生流向广东、深圳等地。因此,健全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对于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尤为重要。政府应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需求,用人才公寓、研发型企业减税等政策吸引相关技术人才到江西工作。

此外,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财政、税收、金融、技术等多方面政策的配合,才能促进其升级发展,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对投入成本高、回报周期长的产业如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提高财政资金投入,并加强相关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

四、江西戰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策略

虽然近几年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但仍处于发展成长期,企业整体创新意识比较薄弱,缺乏进行技术创新的研发资金投入、技术平台建立等的创新动力,产品虽拥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但产品的核心技术仍掌控在发达国家或发达省份的主导企业手中,总体上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升其国际竞争力,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一,将优势产业进行“深度”集聚。在现有高新开发区基础上,布局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园,如南昌航空产业园、景德镇陶瓷工业园、新余光伏产业园等。结合区域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将单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布局在一家国家级开发区中,发挥优势力量,将产业做大做强。如陶瓷制品、中药,江西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较强的技术优势,可以集中力量,打造全国一流的陶瓷、中药产业基地。

第二,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投入,将生产与研发整合起来。在产业集聚的国家级开发区中,加大研发项目经费的支出,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研发。在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园中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重点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如加大对生物医药、电子行业研发的政府扶持力度,强化企业创新意识,实现由OEM模式向ODM、OBM模式转变,提升其国际竞争力,促使其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

第三,密切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需求。沿线国家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特别是东盟和欧盟沿线国家,应重点关注这些国家的市场需求,加大江西优势产品的推介,如举办“一带一路”陶瓷出口博览会,从市场端打破出口阻碍,提升江西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占有率。

第四,加强环境保护。把绿色经济放在首位,将高端制造、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与高端制造相关的文化旅游,如陶瓷制作体验,打造高端制造相关的文化品牌,提升江西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提升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对提振江西出口、实现“稳外贸、稳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重复建设、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应实施积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逐步形成层次清晰、结构合理、成长潜力明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群,真正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江西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支撑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

注释:

①限于篇幅未列出整理的数据结果,如需要可联系作者。

②限于篇幅未列出计算结果,如需要可联系作者。

③限于篇幅未列出各开发区优势产业分布情况,如需要可联系作者。

参考文献:

[1]梁威,廖进球.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分析及提升对策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03):73-83.

[2]朱清贞,徐书林.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7,30(06):40-46.

作者简介:徐睿(1983.09- ),女,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副教授,江西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国际保理法律问题影响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也给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内容的软件产业带来影响。本文分析了中国软件产业近年来的发展态势、国际金融危机对产业的影响、机遇及软件企业的表现,提出在这种形势下广大软件企业的应对措施及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

关键词:金融危机;软件业;影响

软件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在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有庞大的软件内需市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城市及社区信息化、嵌入式软件等领域的需求使软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软件产业取得迅猛发展,年均增速高达38%,远远超过全球的平均速度6%。以服务外包为主要载体的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的出现,使服务外包和离岸正成为跨国企业全球布局、应对竞争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我国,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各省份及主要城市都大力鼓励扶持包括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在内的服务外包产业,近3年中国的软件外包行业迅速膨胀。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中国软件产业依然保持了29.8%的高速增长,全年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7572.9亿元,软件外包服务出口达到了15.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4%。软件产业整体成为国际金融危机下增速最高的一个产业,在整体经济下滑的趋势下表现出较强抗周期性的特征。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软件业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冲击,在这种形势下,必然会给依附于实体经济的软件业带来一定的影响。各企业削减IT支出包括一些项目软件的开发,会直接导致订单的减少。国外金融行业表现最为明显,外包业务出现明显萎缩,原先华尔街上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项目订单,如今已经很少。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软件产业增长增速有所放缓,软件出口有所下降。2009年前4月,受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深化的影响,我国软件产业的收入增速出现回落,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今年前4月中国软件产业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2552.2亿元,同比增长23.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和2008年底分别低7.7个和5.9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软件行业仍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成为拉动信息产业发展的引擎。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软件产业的影响是结构性的、局部的,具体影响取决于企业的类型。离岸外包型软件企业大多依靠海外订单生存,会面临很大的挑战。承接全球65%的软件外包市场的印度在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面临困境。印度软件业收入中,约有61%来自美国,约30%来自金融业,2008年软件及服务业收入增速下降30%以上,利润率下滑5至6个百分点,软件外包巨头萨蒂扬公司巨额财务造假丑闻,更是对印度软件外包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从事离岸外包的软件企业和一些中小型企业冲击较大。据工信部有关调查表明,我国软件外包产业联盟内企业约15%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73%受到一定影响。受影响较大的企业多数是外向型的、从事离岸外包的企业;受到一定影响的企业多数是内向型的、为国内传统行业提供服务并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它们的客户行业本身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服务企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主要从事针对国内重点、骨干行业的软件服务企业几乎没有受到影响。目前,中国的软件外包企业可粗略分为两类,一类是成立发展时间较长,并一直专注于精耕细作的承包商;另一类是外包只做了两三年,跟风进来的承包商,目的是通过兼并收购做大之后融资上市。原来主要依赖风险投资支撑快速扩张,然后海外上市的模式,在金融危机下已难以为继,对投资回收期的顾虑也使风险投资对包括软件外包在内的多个领域的兴趣大大减弱。对这两类企业而言,全球经济下滑,虽然都会影响其客户订单的数量,但对后者的影响更大,原因有两个:一是这类企业本身的客户和订单质量不够优质,流失情况会比较严重。二是外包客户也会重新审视承包商的资质水平和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能力,造成这类企业面临更大危机。一些没能找准市场定位的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的压力下举步维艰。外包加工型的软件企业更是深受此次金融危机影响,公司订单量同往年相比减少了很多。2007年以来,受人民币升值、新劳动法实施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软件外包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的冲击已经出现,有关研究数据显示,人民币每升值1%,软件出口业的利润将降低0.7个百分点。三年内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突破了20%。这对于作为成本按人民币计价、收入按美元计价的软件服务外包业来说,直接导致企业利润严重缩水。在危机压力下,企业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普遍更加注重效益和质量,加强内部运营管理,控制资金的正流向,砍掉一些保本微利的项目,加紧催收回笼应收账款。软件外包企业普遍把精力投入到稳固老客户和开拓新市场上,对于扩大投资则持谨慎态度。做海外市场的中小型软件外包企业则撤回国内市场,依靠内需养生。

二、软件行业面临的机遇

全球经济下滑,虽然会使得各行业企业减少IT支出,短时间内可能会造成外包业务出现某种程度的停滞,但长期来看,缩减IT开支的企业更需要做的是优化和整合目前已有的硬件、软件的应用,使其支持企业业务更有效率地开拓发展,而这正是软件的长项。另外,在经济下滑时,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效益,更需要把一些非核心的软件技术和服务外包给人力成本更低的国家。由于印度所受到的冲击,中国的社会和政治稳定,加之在中低端软件上中国有独特成本优势,有可能对全球跨国公司产生更大吸引力,为中国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提供了新的机遇。一些大型外包企业审时度势,调整或强化自己的技术方向和市场定位。以美国为最大市场的软件外包企业文思创新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亿美元,同比增加了63.7%,其业务增长主要依托重要客户业务的进一步扩大、对已有客户的交叉营销、新增客户的增长以及公司以技术研发外包为主的业务结构。为应对金融危机对IT传导的滞后影响,同时加大对美国及国内市场业务拓展的投入。拥有13000多员工的东软集团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达18.90%,净利润增长率高达111.04%,增长主要来自软件外包业务,其外包战略调整为全面转向相对稳定的嵌入式软件的开发,而且主要针对日本市场。2009年2月正式收购国内第二大软件外包服务商——主要从事对日软件外包、与多家日本企业有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大连华信公司,进一步扩大了国际软件外包与服务业务领域的规模,增强了合作创新的实力和竞争优势。

对面向国内需求的软件产业而言,带来的更

多是机遇。4万亿元国家投资给软件行业带来了新的契机,开发内需市场目前已经是软件企业重要的“开源”战略。2009年1月以来,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十大行业的振兴和调整规划,规划的出台不仅仅是简单地应对这次金融危机及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的研发、新产品研制、产品设计、生产装备、生产流程、产品检测、供销和市场等环节,更是从宏观层面考虑,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加速国民经济信息化,最终达到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把增强软件产业自主研发能力、加快培育信息服务新模式、新业态等作为主要任务,三年目标是把软件和信息服务收入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比重从12%提到15%。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为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提供支撑,组织开展示范工程,推动软件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软件产业新的增长点,扩大软件的网络化服务,培育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网络教育等基于互联网的新兴业态,带动动漫、游戏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开发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信息服务业务,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基础软件是“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的组成部分之一,国家对基础软件的扶持,给其带来了发展机遇。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批准北京、天津、上海等20个试点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实行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措施。按照商务部等有关部门的规划,未来5年内(2009~2013年)在国内建成一批产业聚集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促成200家著名跨国公司将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新增100万大学毕业生就业。到2013年,实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300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4倍多。深圳、沈阳、西安等地外包产业都实现了逆势扩张。

三、软件企业的应对措施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和市场格局的变化,软件企业应审时度势,调整战略,重新规划,调整或强化自己的技术方向及市场定位,在危境下创造机遇,以待危机过后的柳暗花明。

一是建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企业核心战略,根据国际国内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二是充分挖掘国内外外包市场潜力,内销和外销并举,积极灵活开拓多元化市场,特别是努力开拓内需市场,升级开发新的工具软件,以提升未来的服务效率。加强服务能力,与市场紧密结合。三是认真研究客户需求,在理性的消费趋势及金融危机背景下,帮助用户解决生存困惑,与客户保持密切配合,切实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不仅解决客户现有问题、满足需求,而且为客户提供更好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四是要有专注的精神,明确自己擅长的行业领域,找准切入点,通过对某一行业某一产业链领域的客户的深入钻研,建立软件厂商的优势和特色,并提高用户满意度。做好自己的核心业务,不偏离主线。五是强化创新意识,创新应用和服务模式,建立核心竞争力。大力加强自主创新,不仅创造技术,还包括成本、效率、客户需求等其他重要因素,把内部不断改进与加强企业间合作的外部开放创新相结合,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软件业会产生一定影响,但以现代服务业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方兴未艾,整个行业仍会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世界经济从来都是波浪式前进的,历史上几次金融危机或经济萧条,每次恢复之后都会呈现井喷式的增长。危机中也存在着机遇,这个困难的时候正是企业通过内部改造加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自己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时候。经过这轮危机锻炼,中国的软件服务领域将衍生出更先进的服务理念、更复杂和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展现出自己的价值,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中国在全球软件服务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使“中国服务”的品牌成为重塑全球经济格局中的亮点。一旦全球经济走出低谷,中国软件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责任编辑:晓轩)

国际保理法律问题影响论文范文第6篇

内容摘要 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实力和整体的国际影响力都在不断地提高,我国的各种市场面向国际开展也成了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来说,努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经济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对我国目前外向型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相应的对策进行了简要的探究。期望能够促进我国的外向型农业经济更好的发展,进而为整体的国民经济提高做出重要的贡献,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增高。

关键词 外向型农业经济 经济发展 问题探究及分析

1 引言

我国目前各项实力都大幅提高,对于我国的《农业经济问题》来说,我国的农业也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着目前国际形势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得我国外向型农业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因此对我国目前外向型农业经济进行问题的分析判断,促使整个的经济发展在竞争中抓住机遇,进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农业优势,积极参与到国际大市场中,更好地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进行提高,尽可能多地獲取国际分工贸易利益,成为我国目前农业经济和整个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也就是说,对我国目前外向型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思考,并对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是努力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2 我国目前外向型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受传统的自然经济思想的束缚

对于我国千百年以来的农业思想来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思想一直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导思想。直到200多年前受英国自本主义古典学派的影响才提出了进行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概念[1]。在这种概念当中,他认为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分工能够使得劳动生产率得到更大效率的提高,而国家之间的合作也能够更好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是进行劳动生产的最高匹配形式。因此在这个国家中进行农业分配生产的等农产品都是用于市场流通以及销售的,而农户的日常消费则大多数是由市场上购买。这就形成了农业经济的市场流通。而我国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思想,使得我国在区域布局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农产品的流通是相当有限的,对于外向型的农业经济知之甚少。他们主要追求农产品的自给自足,很少通过购买来进行农产品的购入,这也严重影响了资源的流动,使得整个的农业经济处于一种低效率的状态,这也使得农业经济一直处于低效和薄弱的状态。这对发展外向型的农业经济起到了一定的束缚作用。

2.2 出口的产品相对初级且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由于我国目前进行农业出口的产品几乎都是未经加工的初级产品,虽然这一出口方式会使得出口产品数量较多,但是受出口产品相对初级的影响,也存在着创汇少、难以进行高附加值的影响[2]。这就使得我国的外向型农业经济一直处于一种劣势,对于相当多的调理食品以及脱毒蔬菜或者是绿色有机蔬菜都不能进行相应的加工,或者是加工的速度相对缓慢。纵观全球,我们就可以获得一种大数据,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与整体农业的比值是处于大致相等的状态,而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却远比农产品生产值大得多,有时甚至达到了三到四倍。并且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其进行深加工的农产品达到了70%以上,对于这些产品都有了高附加值,使得农产品的价值得到了增加。也就是说,农产品加工业对于初级产品的加工,使得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得农产品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潜力。而对于我国目前的农产品加工业来说,尚处于较为初级的发展状态。所以说对出口的产品进行原料加工也是促进外向型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2.3 存在着技术性壁垒

对于我国的外向型农业经济发展来说,进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其崭新的开始。由于关税的降低和许多非关税壁垒的撤销,使得许多的国家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开始进行非常巧妙的技术性壁垒建立。较多的严苛标准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制定。虽然这也是环境的发展需求,但是在实际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它却起到了很严重的贸易壁垒作用,使得许多的外国进口产品受到了相关的限制,并且这些标准时常发生改变,说起复杂化影响会对外国商品进口和销售起到一定的削弱作用。许多的产品都会被拒收或者是扣留退货等。这也对我国的外向型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3 提高我国发展外向型农业经济的对策分析

3.1 结合基本国情、增进科技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但是土地多元相对较少,因此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针对我国的国情来进行相关的经济发展形势制定可以走劳动密集型的农业道路,充分发挥我国人口数量较多的优势,来尽可能地获得农业发展的更高优势[4]。另一方面对于我国来说已经进入了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但我国的科技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时代,也就是说我国的农业可进行科技干预。使得农业经济发展不仅产生规模上和模式上的变化,还可以进行生产技术的革新。促进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向着农业科技方向飞速发展。

3.2 进行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气候和自然条件分布于我国不同的地区,因此可以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使得我国农产品进行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气候和自然条件的优势来进行不同的农产品种类开发。是根据市场为导向,进行相关的资源优势开发,使得产品更加适合市场的需求,提高农产品对于市场的满意度,并且对于国际分工来讲要积极参与,提高我国农业经济带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扩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产品的生产。进行整个资源的市场调和。

3.3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检体系

对于我国外向型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来说,要时刻注重国际的发展步伐,紧跟国际市场的标准进行相关体系的完善,使得相关农产品的检验检疫与国际相接轨,通过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管理来减小我国农产品受到抑制的程度,更好地突破某些国家的技术型壁垒。这也就要求我国不仅要保护国内的农业经济发展市场,还要对国际的市场进行食品安全体系的重新建立,使我国的整个农业经济产业结构适合国际发展。可以通过加大对农产品的检验力度提高农产品的安全质量,对农产品的培育以及生产包装和销售的整个过程的管理,来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的整体发展,促使我国在国际竞争当中获得更好的市场竞争优势。

4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对于外向型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来讲,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阻碍因素。我们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一一分析,并进行相应对策的实施,才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进而为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 中级经济师)

【参考文献】

[1]第二届中国农业经济学者(海南)峰会暨2019中国农业经济学者(博鳌)峰会在博鳌召开[J].农业技术经济,2020(2):146.

[2]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9年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J].农业经济问题,2020(2):2.

[3]张旭.内蒙古中南部先秦两汉时期人群龋病与生业模式初探[J].农业考古,2020(1):7-15.

[4]王小顺.对我国发展外向型农业经济问题的若干思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89-90.

上一篇:民族地区高校古代文学论文范文下一篇:课堂口语交际操作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