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窦桂梅老师课有感范文

2024-06-25

听窦桂梅老师课有感范文第1篇

窦桂梅老师标志性的东北人特有豪爽、率真、幽默的性格,与我们之前所听过的来自南方的特级教师温婉、含蓄的性格完全不同。我们被她独特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所打动。

上午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会务组没有给上课学生印全窦老师所需要的课文资料,因此窦老师临时先上了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

课上,听课的老师和所有的学生完全沉醉在窦老师为我们营造的书的意境中。《我的爸爸叫焦尼》,是一本描写父子之情的绘本,书的题目就是儿子所说的一句话,儿子的这句话和父亲的一句话在书中反复出现,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传递出的却是丰富的情感,耐人寻味的意境。由此,我想到,我们的语文课文大都为读者展示了独特的意境,意境是需要体会的,感悟的。如果在课堂上老师把话说得太开了,引导学生说得太白了,那么这一美的意境也就没有了。要想实现这一效果,必须是在教师深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采取最恰当的教学方式。

听窦桂梅老师课有感范文第2篇

谈到评课,我们常有这样的感慨:评课人讲得口干舌燥,最终的效果却是无关痛痒,于事无补。学校每学期的教学活动月结束以后,就会分组进行评课。在发言之前我总是要绞尽脑汁的回忆课堂、组织语言,打好稿子,准备发言。到底如何科学、全面地评课,一直是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暑假里,我有幸研读了《听窦桂梅老师评课》这本书,感觉受益匪浅。在《听窦桂梅老师评课》一书中窦老师针对语文课堂,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诗歌教学等方面为我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同时也从课堂的应变能力,教师的语言,重难点的把握等方面为我们指引了方向。现在就这本书谈几点自己的收获:

一、语文课堂是生命的课堂。

执教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上应为学生主动学习、幸福成长着想,两眼不能死死盯着分数,在无休止的“筛选信息”、“修改病句”、“改变句式”中沦落,消耗学生脆弱的语文热情。语文是有生命的,那字字句句的共情使学生与我们以及作者结为一体。语文的韵味能带活整个课堂。教学时,仅仅是一种感觉好、还不够;仅仅写在教案上,也不够。要想办法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找到一个核心词,即主题,然后走进文字里,琢磨琢磨,体会主题的内涵,从而感受文字的生命。这样,语词就带动了全篇,就又有了“真正的生命”。

针对这一话题,在《教学韵味,不仅仅是感觉》中,窦老师举了一位语文老师执教的课堂,五年级《枫叶如丹》。开场便以自咏和引读让学生随着语言的“流”,跟着吟诵了《山行》。陈毅的“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欲浓”,使课堂的“语文味”十足,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引入课堂。接着就是读,不要小瞧了“读”这个字,在读中可大有文章,语文的生命在于韵味,那韵味藏在“读”里,只看我们能不能把它挖掘。直至整节课 都没能离得了这个“读”。如果这样,“枫叶如丹”这个词及其内在的生命,也许就会成为一个符号,进入学生的心中,并播种在他们的心里。我想,这就是窦老师倡导的品出文字中的“韵味”,而不仅仅是一种感觉吧!

二、好课无痕。

“名医一把刀,名角一台戏,名师一堂课。”窦老师说,“好课”是看不出“教”的痕迹的,看似师生随意聊天,可课堂上常常高潮迭起,悬念频生,教师引导学生探奇览胜,流程中往往是山重水复,别有洞天——而这些,其实就是教师经意备课的结果。语文教师在语文课的设计过程中,总会刻意准备师生对话。何谓师生之间的真正对话?窦老师的观点告诉我们,对话不是简单的“舌头行为”,以一定区别于“灌输式”的教学。我们的教学,通过对话,借助文本,深入探究,然后每走出文本,形成自己的观点。窦老师建议老师必须读书,善于思考,从历史的高度,文化的高度,哲学的高度,认识“对话”的意义,必须把对话放在高处,方可一览众山小,带领学生走向光明的人生彼岸。在语文课堂上,实现真正的师生对话,对语文老师的要求很高,平等,爱,谦虚,信任,希望,批判思维等,这是教师具备对话的必要条件,而且通过师生真正的对话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捕捉能力,根据学情及时抓住课堂生成,形成课堂智慧;根据对学生的评价有力的跟进和推动课堂的行进;通过对学生的挚爱和信任引导启发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表达自己的个性观点。那么,平等的对话,巧妙的提问,师生愉快的合作,都是良好的对话具备的特征。同时教师的驾驭能力应变能力跟随学情接受挑战,在挑战中疏漏、欠缺难免的,教师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才有了智慧的生成。好课永远在我们实践的旅程中,在我们苦苦的追求中。

三、有感于教师语言的语文化。

窦老师在这本书中还特别提到班主任语言和语文老师语言的区别:语文老师应该用语文的方式去表达语言。如果在平常琐碎的日子里,语文老师的语言成了成了没完没了的教化语言,严重的话,给学生的感觉就像“婆婆妈妈”的训斥。“语文”本身的语言就会消失殆尽。对照自身检查我觉得对自己有非常大的警示作用。为此,窦老师特别提到被大家忽略的导语、过渡语、评价语、结语等“链条语”的语文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各类教学语言时,起码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分清主次,语文性始终起主导作用。

听窦桂梅老师课有感范文第3篇

一.《皇帝新装》这样展开教学:

一、出示预学单学生自学。预学内容是:初读《皇帝新装》我的收获(可以从主要内容、写作手法、人物、主题等方面思考)我的疑惑:

二、出示共学单:我们选择(皇帝、大臣、百姓)研究,他们不敢承认事物本身的原因。紧扣文本,提取信息。

三、出示,一段英文,让学生读,然后比较的译文:皇上在镜子前转转身子,扭了扭腰,他在镜子前转着看谁的好

四、猜猜是悲剧还是喜剧,小组自主选择音乐,主课堂将语文、英语、音乐、美术合在一起。窦老师的课就是小心的呵护,培育孩子的精神成长,是一个善于发现的,富于激情的学习者的姿态,陪伴引领年幼的学习者。

她对于读书课《我的爸爸是焦尼》指导,更让人耳目一新,将课程整合观念融于其中,我们常常会想到母爱,但今天,在脑海里搜索的,是对父爱的感受,或许快乐或许是伤感,又或许是心灵深处的感动。这样一小段简短的话语。加上窦老师有声声色地朗读,学生不自觉地进入了父亲的世界。然后窦老师边看课件边倾听,犹如心临其境,仿佛自己变成了小狄姆,感受着与爸爸的丝丝情意。接着,她指导学生把一本书读成两句话:这是我的爸爸他叫焦尼,这是我的儿子,他叫狄姆。从两句简单的表达中体会丰富的爱。最后让孩子出现这本书有什么特点?文字多还是图画多?运用色彩有什么特点?构图形状有什么变化?将书本与言语整合在一起。

在主堂课中,她引导学生解读出了父子依依不舍之情,整节课,平静而舒缓,没有快乐的言语,没有畅快的心情,满满承载的是深沉的文学,是充满真情的语言,是学生心灵最深刻的感悟。她的课忠实于文本,有超越文本,以心灵的最底层启发学生的心智,正如窦桂梅老师所说的“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

从窦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可以敏锐地发现,她的每一节课并不仅仅围绕着课文内容打转,她总会带领孩子们走近文本,最后再走出文本。

听到窦老师的课的人,无不认为窦老师是个美丽的老师。这“美丽”不仅仅指的是窦老师的容貌,还有她的语言,她的一举一动,她的一言一行似乎都透露着浓浓的美。正是因为这种美,才能让每个有幸在她的课堂上学习过得孩子,拥有一种学习的幸福。我则认为这种美属于窦老师独一无二的个性美!

听窦桂梅老师《为生命奠基》讲座的心得体会

9月28日,听了窦桂梅老师《为生命奠基》的讲座,心里感受颇深,体会多多;教书育人出人才、出成绩,可以说是每个教师心中的向往。这个讲座很好,意义非常深刻,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深思、学习、。

一、认识自己、认识学生、认识小学教育.。

听了讲座后我认为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己,要清楚自己有什么,掌握什么,能给学生教什么,自己在哪些地方还存有差距,认识并掌握学生的差异,不同群体应该怎样去教,怎样去管理。正确认识小学基础性教育的重要性,小学是基础,我们就是打基础的人,像窦老师说的那样,我们都是在为生命奠基的人,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让我们在教学工作中端正态度。

二、作为教师没有钻进去的力量,就不会有飞出来的激情。

在教学实践中,要想教好,首先自己应该学好、学扎实。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否则,就会感觉教不了学生。只有平时不断学习,最大限度的丰富和完善自己,才能够有钻进去的力量和飞出来的激情,教学工作才能做得有声有色。正如窦老师说的那样,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老师和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

三、真正理解三个超越的内涵和实质,不能是形式上的照抄照搬。

课本是给我们工作的平台,以课本作为引子实现教材超越,才是真正意义的完善教材。那样才能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更加全面。课堂是教学的场所,超越课堂就是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那样更直观、生动、形象,收效也更明显,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超越教师就是超越自我,听了讲座后我深受启发,作为教师不能只局限于教,而更要设身处地的去学,像同行学、像社会学、像学生学。多做知识积累,这样才能全面提升我们的执教水平,才能无愧于学校、社会和广大学生。

听窦桂梅老师讲课心得

杭三中

陈瑞玲

听窦桂梅老师课有感范文第4篇

几年中她读了近百万字的书籍, 写了上百万的读书笔记, 出版了多本专著, 她为教师写下的听课反馈意见, 篇篇都是一首抒情的歌, 打动着每一位教师的心灵。很高兴,这段时间读《听窦桂梅老师评课》,从书题就可以感受到, 这本书有其独特的新意, 是教师的好帮手, 是一名不可缺少的贴身医生。书中有对其他教师上课的很好的评议。我觉得它对我们一线教师很实在, 真的是一把梳理课堂的好书。教我们要学会反思, 反思是我们进步的起点。

一、教我们学会钻研教材, 抓住每一课的真谛, 书中一篇“听《三袋麦子》”,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在我们有的教

1 师在课堂教学中, 过多地重视形式而忽略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形式虽然很丰富, 演、读、猜, 一应俱全, 学生也很开心, 但课后学生并没有对所学知识掌握多少, 应有的感动和体验没有产生, 教学效果反为花哨的形式所累。因为我们的教师在备课时, 没有认真钻研教材,没有把握住书本的关键点, 没有抓住这节课应该教学生学会什么, 所以教学效果无法兑现。

二、教师在课堂上要有“应变”与“调控”能力

书中一篇听《三打白骨精有感》告诉我们教学是师生双向活动,也是信息交流的过程。由于学生个体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不同,课堂的信息反馈也常常会因人而异,呈现出多样性和随机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能力。学会急刹车,积极能动的适应千变万化得学生,机敏地、富有成效地调控课堂,才能拥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三、追求完美, 不断超越自我, 学无止境。

听窦桂梅老师课有感范文第5篇

2013年4月20日,我有幸到郑州航院礼堂参加了“2013年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高效课堂大型教学观摩活动”,这是由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老师讲的一堂鄂教版六年级的小说《魅力》示范课,这次听课,我学到了不少东西,现将听课活动及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回顾窦老师的优秀课堂,看到了她精心的备课,她把这节课以“预学、共学、延学”三部分展开,从小说的要素抓起,分析小说的情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由发问,说出自己的困惑,大处着笔,细处着眼,紧扣文本,连接资料,追寻答案。课堂的精彩之处颇多,例如对内容的朗读部分,语调的指导,幽默风趣,词义的揣摩,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怯生生”这个词。

通过文中卡佳因为读《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让卡佳对汤姆叔叔这个人物的理解深刻,从此引导教育孩子,一本好书对人的影响是多么大,我们要从小学,读好书,好读书,多读书,在课的结束给孩子推荐书籍,选择性阅读,如:《新月集》《美丽人生》《小王子》《飞鸟集》。

第二节课是窦老师的说课,长大的儿童。通过上节课《魅力》一课戏中卡佳因为读过《汤姆叔叔的小屋》,了解汤姆叔叔在之后戏中的遭遇,不想让黑人变为奴隶,急切想要把汤姆叔叔买回家,但是,小说中的爸爸,以及戏中大人们由于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觉得卡佳太幼稚,太天真,想方设法让孩子了解这不是真是的世界,这只是剧院的戏剧而已,爸爸甚至带孩子的化妆间看汤姆叔叔的扮演者,让孩子心中活生生的花瓶摔的粉碎,让孩子失去了童真,以至于小卡佳最后想要卖掉汤姆叔叔。

从这个故事窦老师启发大家:当今的孩子我们应该如何去爱,如何来关照孩子的心灵。

首先,让儿童站在正中央,不要走在儿童的前面,当个领导者,不要走在儿童的后边,我们要走在孩子的身边。

其次,一个语文教师的素养有多高,他的学生就能走多远。我们要想改变别人要先学会改变自己,命运改变人生,读书改变命运,做一个读书人,让阅读改变气质。

最后,让每位老师成为“长大的儿童”。

下午是窦老师的讲座“改造我们的课堂”,讲述的是清华附小的1+×课程,其中包括她的教学主张:回到母语。课程建设:回到儿童。主张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孩子晨读的习惯,以及朗读的情感,积淀孩子的文学素养。

听窦桂梅老师课有感范文第6篇

2013年4月20日,我有幸到郑州航院礼堂参加了“2013年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高效课堂大型教学观摩活动”,这是由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老师讲的一堂鄂教版六年级的小说《魅力》示范课,这次听课,我学到了不少东西,现将听课活动及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回顾窦老师的优秀课堂,看到了她精心的备课,她把这节课以“预学、共学、延学”三部分展开,从小说的要素抓起,分析小说的情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由发问,说出自己的困惑,大处着笔,细处着眼,紧扣文本,连接资料,追寻答案。课堂的精彩之处颇多,例如对内容的朗读部分,语调的指导,幽默风趣,词义的揣摩,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怯生生”这个词。

通过文中卡佳因为读《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让卡佳对汤姆叔叔这个人物的理解深刻,从此引导教育孩子,一本好书对人的影响是多么大,我们要从小学,读好书,好读书,多读书,在课的结束给孩子推荐书籍,选择性阅读,如:《新月集》《美丽人生》《小王子》《飞鸟集》。

第二节课是窦老师的说课,长大的儿童。通过上节课《魅力》一课戏中卡佳因为读过《汤姆叔叔的小屋》,了解汤姆叔叔在之后戏中的遭遇,不想让黑人变为奴隶,急切想要把汤姆叔叔买回家,但是,小说中的爸爸,以及戏中大人们由于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觉得卡佳太幼稚,太天真,想方设法让孩子了解这不是真是的世界,这只是剧院的戏剧而已,爸爸甚至带孩子的化妆间看汤姆叔叔的扮演者,让孩子心中活生生的花瓶摔的粉碎,让孩子失去了童真,以至于小卡佳最后想要卖掉汤姆叔叔。

从这个故事窦老师启发大家:当今的孩子我们应该如何去爱,如何来关照孩子的心灵。

首先,让儿童站在正中央,不要走在儿童的前面,当个领导者,不要走在儿童的后边,我们要走在孩子的身边。

其次,一个语文教师的素养有多高,他的学生就能走多远。我们要想改变别人要先学会改变自己,命运改变人生,读书改变命运,做一个读书人,让阅读改变气质。

最后,让每位老师成为“长大的儿童”。

下午是窦老师的讲座“改造我们的课堂”,讲述的是清华附小的1+×课程,其中包括她的教学主张:回到母语。课程建设:回到儿童。主张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孩子晨读的习惯,以及朗读的情感,积淀孩子的文学素养。

上一篇:团干部量化考核办法范文下一篇:谈读书阅读理解答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