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年龄结构分析范文

2024-06-18

人口年龄结构分析范文第1篇

1 人口年龄结构和消费水平的变动趋势

人口政策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政府为了逐步回复国内生产, 片面认为人口迅速增长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首要条件, 完全放任生育, 导致人口激增。在20世纪70年代, 我国全面限制生育, 人口出生率急速下降, 出现一大群独生子女群体, 在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后, 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我国逐步放开二胎政策。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时期, 并且问题严重。我国人口基数大, 老龄人口数量多, 并且增速越来越明显。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一般比较严重, 但是都是在进入富裕阶段后才出现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仍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出现未富先老的问题。

我国总体消费水平低于世界水平, 同时也低于其他新兴国家。消费率分为政府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 消费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居民消费率低。我国居民消费率从改革开放以来, 处于波动下降趋势, 在2004年降至40%以下, 至今仍然维持在35%-40%的区间里波动。在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居民消费率出现短暂的上升, 从1978年的48.8%上升至1981年的52.5%, 这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制订了全新的经济发展战略, 通过一系列政策促进消费。在随后20年间, 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趋势, 但是在2001年以后, 我国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 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慢于GDP增速。

2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机制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是通过怎样的传导路径对居民消费水平产生了影响, 我们分别从微观角度和宏观角度进行分析, 并探究具体影响途径。

2.1 从微观和宏观角度看待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微观层面的研究对象是家庭和个人。生命周期理论认为, 人会根据一生的预期收入平滑消费, 以获得最大的满足感。人在孩童时期, 没有收入只有消费;成年之后既有收入又有消费, 同时要为自己的老年生活积累一定的储蓄, 赡养老人和孩子;进入老年之后失去劳动能力没有收入来源, 只有消费。通过以上分析可得, 在社会中, 老人和孩子的比例越高, 消费水平越高。从家庭储蓄模型出发, 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此模型认为孩子和储蓄的功能是一样的, 孩子多, 老年生活就会有一定程度的保障, 储蓄动机减小, 消费水平增加。如果孩子数量少, 那么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就不能得到保障。中年人为了自己能够安享晚年, 势必要缩减开支。

宏观层面就是从宏观指标研究问题。人口出生率下降, 导致后来的劳动力人口数量下降。而劳动力生产要素是影响人均产出的重要变量, 由于劳动者数量减少引致的产出水平下降最终会带来消费水平的下跌。

2.2 具体影响路径

与人口年龄结构演变过程中的三大阶段相对应 (少儿抚养比高, 劳动力比例高, 老年抚养比高) , 人口年龄结构通过人口出生率、劳动人口比重、人口老龄化三个方面对居民消费水平产生影响。

一方面, 出生率通过影响人口总量影响消费, 高出生率带来人口总量的增加, 从绝对值上带来消费总量的增加。尽管低出生率会引导父母加大对孩子的投资力度, 但是在人口基础如此庞大的中国, 高出生率带来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另一方面, 出生率变动会影响人口年龄结构, 高出生率带来的少儿抚养比增高, 也会对消费总量产生积极影响。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通过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对居民消费水平产生作用。直接影响表示为:劳动年龄人口的消费能力较强, 有一定的生活和精神追求。间接影响表示为:劳动力的增多会带来社会产出的增加, 间接导致消费水平增加。

老年人口消费的主要是年轻时的储蓄以及子女给予的赡养费, 如果一个社会的老龄人口比重较高, 那么消费水平也会比较高。

3 模型设定与数据选取

3.1 模型设定

霍尔构建的个人消费的随机游走模型, 基于理性预期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前期消费会影响当期消费。根据霍尔的模型理论, 本文用居民消费率 (CR) 度量个人消费, 也就是用前期居民消费率解释当期居民消费率, 因为消费具有惯性, 也就是所谓的棘轮效应。为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消费的影响, 将老年抚养比 (0F) 和少儿抚养比 (YF) 纳入模型之中。同时将收入水平引入模型作为重要控制变量, 凯恩斯认为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 并提出了边际消费倾向的概念, 本文收入水平用人均GDP (GDP) 表示, 由于其他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均是比例数值 (单位是%) , 为了尽量避免异方差的出现, 以人均GDP的对数形式引入模型。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意味着不同年龄群体相对比例的动态变化, 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会影响消费行为, 不同群体的人收入水平有差距, 消费倾向也是不同的。为了对比不同年龄结构转变时期消费行为的不同以及变动方向, 引入时间变量 (t) 和人口年龄结构变量的交互项。因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 所以引入老年抚养比和时间的交互项。

模型表示为:CR=α+β1YF+β2OF+β3Lngdp+β4CR-1+β5t*OF+ε

3.2 数据选取

CR是居民消费率, 用居民消费与用支出法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比值表示。老年抚养比是65岁以上人口数量与15-64岁劳动力人口的比重, 少儿抚养比是0-14岁人口数量与15-64岁劳动力人口的比重。由于我国从1999年正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所以t在1999年及以前取0, 在1999年以后取1。所有数据来源为国家统计局。所用为时间序列, 所以样本区间尽可能大, 取1978-2015年。

4 实证分析

利用最小二乘估计对以上模型进行估计, 所得模型整体拟合优度很高, 但是Ln (GDP) 显著不通过, 所以删除人均GDP对数形式, 重新进行估计。为了避免伪回归的出现, 我们对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做出检验。

4.1 协整检验

进行协整检验的前提是所有变量必须为同阶单整变量。所以首先对变量进行ADF单位根检验, 结果表明所有变量均存在单位根, 但是一阶差分后的变量都是平稳的, 所以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通过建立VAR模型, 利用最优滞后阶数检验得到最优滞后阶数是1阶, 接下来采用Johansen检验确定变量之间存在1种协整关系。

4.2 模型估计

基于最小二乘估计, 得到修正后的模型估计结果, 拟合优度提高, 变量都通过显著性检验, 最终的模型形式为:

模型结果表示, 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水平有显著影响。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水平有正向促进作用, 老年抚养比每增加1%, 居民消费率增加0.4704%。验证了生命周期理论的在中国的适用性。生命周期理论认为老年的消费来自中年时期的储蓄, 老年抚养比与居民消费率之间应该是正相关的。

少儿抚养比每增加1%, 居民消费率增加0.1089%。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率的正向促进作用大于老年抚养比。少儿消费具有被动性,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 所以消费水平有限。并且由于我国70年代计划生育的全面推行, 我国少儿出生率降低, 绝对数量的减少也导致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作用减小。

时间变量和老年抚养比交互相的系数为负, 并且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在人口年龄结构转变的不同阶段上, 老年抚养比对消费率的作用程度不同。在未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下的老年抚养比对消费率的促进作用大于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下的效果, 在2000年以后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带来的人口老年抚养比的上升会使消费率下降。

居民消费率滞后一期的系数为正, 说明居民消费水平比较稳定, 会受到前期的影响。

摘要:本文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和居民消费的变动趋势, 并对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居民消费的机制做出了解释, 基于1978-2015年数据, 发现老年人口抚养比和少儿人口抚养比对消费率有正向促进作用, 老年人口抚养比的促进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居民消费

参考文献

[1] 王霞.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中国居民消费:理论与实证[D].浙江大学, 2012.

[2] 耿君.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消费模式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 2014.

人口年龄结构分析范文第2篇

1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二节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不同形式的人口迁移

2、通过实例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举例说明人口迁移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4、通过实例说明地域文化与人口迁移的关系。

5、理解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区别,了解中国“民工潮”的相关内容。

教学重、难点:

1、人口迁移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人口迁移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课前预习】

一、人口迁移

1、概念:指人口在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2、人口迁移的发展及特点:

①人类社会早期,是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②1 5世纪末至1 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后,主流是由流向,由地区向地区迁移。

③二战后,移民的比例明显减少,迁移形式也更加趋于。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是由流向。

④二战前后,一直是人口迁入的大洲是、;一直是人口迁出的大

洲是、。

二、人口流动

我国当前“民工流”的流向:主要由内地涌向。

三、人口移动的动因和效应

1、人口迁移是各种和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原因是等差别。此外,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文化背景等也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

2、人口移动的效应:

①对环境产生多种影响。(对迁出地与迁入地均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②对社会经济产生深刻影响:促进、的融合和、的交流。

一、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课堂探究】 气候土壤水源矿产资交通通信是造

1分析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思路: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复杂性,但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又具有具体性。在特定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在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时,要注意如下原则:

(1)、由主要因素到次要因素: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捉住主要因素进行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2)、由一般到特殊:人口迁移都是发生在特殊区域之间的,迁入地与迁出地的地理条件是特定的。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把一般规律应用于特殊案例。比如:同样是老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二、人口迁移的影响

(1)、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人口迁移促进了种族、民族的融合,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下图为“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

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净迁入人口数量最多的省(区)是;

净迁出人口数量最多的省(区)是。

(3)试从地理角度分析我国中部地区省份成为人口净

迁出地区的原因。(至少写二点)

(4)试分析人口迁移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至少三点)

答案:

(1)广东省四川省(每空1分,共2分)

(2)中部省区,农业人口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充足;距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近;交通便利。

(3)有利:为东部地区提供了劳动力、人才,促进了经济发展;大量人口的迁入,带动了东部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利:造成东部地区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引起东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压力增大。

【课后练习】

1、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密度的区域差异B.国家政策的影响

C.自然资源的区域差异D.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2、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方向是()

A. 由农村到城市迁移B. 由城市到农村迁移 C. 由城市到城市迁移D. 由农村到农村迁移

3、8.以下人口空间移动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某人去美国旅游B.某人去美国讲学C.某人乔迁新居D.某人去美国留学

4、 2011年国家统计局关于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在流动格局上,农民工开始从东部

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引起上述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B.我国大型资源调配工程建设加快

C.我国农业政策的调整D.中西部地区耕地资源开发加速

5、二战后,下列地区为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的是()

A.欧洲B.拉丁美洲C.西亚和北非D.北美

6、人类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方向是()

A.迁往高山、高原地区B.迁往沿海地区C.迁往河流沿岸D.迁往热带地区

7、下列人口迁移与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15-16世纪,欧洲人迁移到美洲新大陆——气候原因

B、二战后,大量移民迁入欧洲——政治原因

C、20世纪50年代,我国百万移民支援新疆建设——宗教原因

D、20世纪90年代,我国人口由内地向沿海迁移——经济原因

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据此回答8~9题。

8.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①三峡库区移民前往东部沿海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④ 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9.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A.人口密度B.环境人口容量C.人口构成D.人口素质

10.图3为“美国本土老年人口向南方‘阳光地带’的迁移示意图(1955~1960

年)。”影响图3国家人口迁移的自然原因是()

A.西部土地充足,土地生产潜力大

B.西部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

C.西部、南部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

D.西部、南部光照充足,空气清洁,环境优美

下图为2009年我国和美国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与美国10岁儿童的迁移量相当

B.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率较高主要因为和子女团聚

C.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的方向自南部向东北部

D.中国人口迁移率峰值比美国早与农村早婚有关

12.针对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迁入地今后应重点做好

A.加大城市幼儿园建设B.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

C.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建设D.加强户籍管理制度建设

下图为高一某学生绘制的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 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A.1%B. 1.5%C.4%D. 3%

14.④国目前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阶段:

A.原始低增长阶段B.加速增长阶段

C.增长减缓阶段D. 低速增长阶段

15.缓解①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A.开发劳务市场B. 实行计划生育

C. 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D. 加大教育投入

16. 影响①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占全国外出农民工总数的64.7%。读图1“2012年农民工流向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 吸引农民工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是

A. 环境改善B. 经济收入C. 国家政策D. 人口素质

18. 农民工主要流向

①东部地区②中部地区 ③西部地区④沿海地区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19. 农民工流向变化对中西部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 改善投资环境B. 减小人口合理容量C. 加大环境压力D. 缓解人多地少矛盾

读图1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回答20~21题:

20.阶段②最有可能是()

A.原始农业B.种植业阶段C.工业化阶段D.后工业化阶段

21.影响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B.国家政策C.社会经济D.战争

读图2“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图”, 回答22-24题。

22.据图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因素最有可能是

A.人口的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

23.图中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存在明显关联性的是

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

24.下列说法,不属于由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的是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B.会阻碍迁入地的经济发展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D.可能给迁入地造成环境压力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25-26题。

25.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非洲迁往西亚B.从亚洲迁往拉美C.从北美迁往拉美D.从欧洲迁往非洲

26.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D.甲地优美的环境 读为2000年中国人口迁移流向统计表回答第27-29题。

27.2000年中国人口迁移流向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A.东部是人口的最大迁出区人多地少B.中部是人口的最大迁入区矿产资源的开发

C.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中部迁往东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西部迁往东部自然条件的差异

28.人口迁移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 中国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社会文化因素B. 图瓦卢举国搬迁新西兰—生态因素

C. 美国人口由东北部向南部迁移—政治因素D. 伊拉克难民逃离家园—经济因素

29.从“闯关东”到“雁南飞”,两者产生的共同原因是()

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B.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因素

C.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巨大的拉力因素 D.人口的迁移都是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水平

3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些年在四川省政府的支持下,当地兴建了一大批服装工业园区和服装批发零售市场,吸引着各地服装企业向四川转移。

材料二图1为“1995~2000年中国人口净迁移图”, 图2为“近年中国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示意图”。

(1)据图1可知,1995~2000年中国人口的迁移方向大致是从东北和地区 向地区和西部边疆省份迁移,影响其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2)据图

1、2可知,四川省人口迁移的变化特点主要表现为,该人口迁移现象给四川省带来的影响有、。

(3)近年来四川省发展服装企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31.读下图,回答以下各题。

(1)上图中人口迁移,是_____ 历史上和________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2)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对人口迁移而言,属于拉力的是,属于推力的是____,属于中间阻力的是_____。(填字母)

(3)对于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移缓解了当地________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农业________资源,对更好地保护农村的_______有积极作用。

(4)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既积极地推动了城市的造成巨大的压力。

人口年龄结构分析范文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5年2月至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124例耳鸣患者, 其中男80例, 女44例, 年龄最小25岁, 最大60岁, 平均42.5岁, 年龄25~30岁25例, 30~45岁60例, 40~60岁39例, 均经临床确诊, 并排除耳疾患史。均表现为单侧持续性耳鸣, 自觉无明显听力下降, 病程从几小时到2个月不等, 平均 (12.5±7.5) d。

1.2 听力检测

常规声导抗测试加全部频率纯音听阈测试;根据诊断需要, 对部分患者作听性脑干反应、耳蜗电图等进一步检查。使用纯音听力计、增强型声导抗仪, 测试在隔声室进行, 隔声室环境噪声低于20dB (A) 。

1.3 治疗方法

本组所有患者采用综合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 三磷酸腺酐, 维生素B, 地塞米松, 川芎嗪每日静脉注射, 10d为1个疗程。并对患者给予充分解释, 消除其对耳鸣的忧虑。

1.4 疗效评价

显效:耳鸣症状完全消失;改善:耳鸣症状明显好转或由持续转为间歇性;无效:耳鸣无改变[3]。

1.5 统计方法

用SPSS 15.0统计软件, 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平均值的比较用t检验, P<0.05代表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1) 听力状况。不同年龄患者各组听力状况见表1, 经统计检验不同年龄组的听力状况构成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 随着年龄的增加, 听力损害的程度逐渐递增。 (2) 预后分析。疗效与年龄的关系见表2。由表2看出, 年龄越小, 疗效越好 (P<0.01) 。

3 讨论

耳鸣根据病因可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包括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血液循环加剧所引起的生理性耳鸣, 接触噪声后出现的短暂病理生理性耳鸣, 也包括由耳蜗病变等明确疾病引起的病理性耳鸣等。所以, 它是与听觉系统及非听觉系统的多种疾病和状态相关的一种症状及不同病理生理变化的结果。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可分为末梢性耳鸣和中枢性耳鸣2种[4]。本文结果显示, 不同年龄组的听力状况构成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 随着年龄的增加, 听力损害的程度逐渐递增[5]。总之, 尽管不同年龄组的听力状况有所不同, 但耳鸣对其的影响却是相似的, 治疗方面要注意患者情绪心理的疏导和必要的药物治疗, 对耳鸣疗效与听力受损失可能存在年龄差异, 值得在治疗过程中加以注意[6]。

摘要: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耳鸣患者的听力状况与预后分析。方法 124例耳鸣患者根据不同年龄进行纯音听力检测, 然后进行综合治疗,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不同年龄组的听力状况构成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 随着年龄的增加, 听力损害的程度逐渐递增。年龄越小, 疗效越好 (P<0.01) 。结论 不同年龄耳鸣患者的听力状况与预后存在差异, 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耳鸣,年龄,听力,预后

参考文献

[1] 刘敏, 陈锡辉, 江广理, 等.性别、年龄和听力损害程度与突发性聋患者耳鸣症状相关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7, 15 (2) :174.

[2] 赵明亮, 熊鹰.听觉系统抑制性神经回路的活动依赖性组构[J].生理科学进展, 2006, 37 (6) :141.

[3] 刘敏, 苏振忠, 陈锡辉, 等.急性单侧耳鸣患者对侧白噪声刺激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 2006, 10 (6) :73.

[4] 王慧, 吕宏光, 李旭敬, 等.听力正常的耳鸣患者耳声发射测试[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5, 12 (7) :598~599.

[5] 张倩, 高下.噪声性聋预防机制的最新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 2003, 7 (39) :3106~3107.

人口年龄结构分析范文第4篇

1 人口结构变动及其特点

1.1 人口年龄性别结构

根据国家统计标准, 0~14岁为少儿, 15~64岁为中青年, 65岁以上为老年。依据这个标准, 中国近30年来呈现老年人口增多, 而少儿人口表现为递减趋势。1990年0~14岁占全部总人口的28%, 随后几年表现为不明显的下滑趋势, 于2007年降到20%以下, 并仍然在下降。与此相反, 老年人口在过去30年内比例倍增,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15~64岁的劳动力人口比例在逐年上升。

用抚养比来反应被抚养着与劳动者之间的比例, 从抚养比来看, 总抚养比越来越小, 在20世纪初期, 总抚养比平均在0.5左右波动, 也就是两个劳动力人口抚养一个被照顾者, 在2005年以后, 总抚养比仅在35%左右波动。说明劳动力人口的抚养压力减小。但是从具体来看, 人口红利正逐渐减小, 少儿抚养比与总抚养比波动趋势相同, 长远来看10年后的社会劳动力会减少, 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我国放开二胎政策。另方面老年抚养比逐年上升, 并且这种趋势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

中国的人口性别比例差距不大, 男性比例人数稍微高于男性。但是中国人口基数很大, 从具体数值上来看, 男性比女性平均高3千万人左右。

1.2 人口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最多, 自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大力发展农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推行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从28 318万人涨至1901年的39 089.1人, 随后出现波动下降态势, 这是由于邓小平同志南下讲话, 带来南下经商的浪潮, 一波一波的从事第一产业的人转向商业, 并且发家致富。2001年后下降趋势更为明显迅猛, 截至2015年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仅为21 919万人, 少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要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但从比例来看,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一直以来均处于明显的下降趋势。相对而言, 第一产业的经济报酬没有第二三产业多, 而且更加辛苦, 所以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者都在向外转移。第二产业人数处于波动增加状态, 与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变动趋势相同, 1978年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数仅有6 954万人, 占全国就业人员的19.9%, 2015年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数已经有22 693万人, 是1978年的3.26倍。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进入新常态,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前提条件。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幅度大于第二产业水平。1978年仅为4 890万人, 2015年就业人数高达32 839万人, 占比42.4%, 从另一个角度也反应了我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

1.3 人口城乡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制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随着经济增长, 第一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减弱, 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而一般只有城镇才有会大量的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机会, 所以大量农村居民涌入城镇, 为城镇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过去的30多年间, 人口城乡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在改革开放初期城镇人口比例仅为20%左右, 随着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加深以及户籍制度改革, 城镇人口越来越多, 最近几年人口城镇化率在55%上下波动, 而农村人口以及比例均处于下降过程。

1.4 教育结构

经济发展要求适应时代发展, 人力资本的积累才能够应对创新发展, 人力资本的积累与教育有直接关系。用每十万人在校学生数表示教育程度。初中生人数在2002年以前表现为逐年增加, 而在2002年以后表现为逐年减少, 完全相反的变动趋势, 这是由于计划生育的大力推行, 适龄的小学生数量减少, 导致中学生数量也减少。每万人在校高中生和高等学校学生数处于增加状态。1990年每十万人高中阶段平均在校学生数有1 337人, 2010年人数增加到最大值3 504人, 但是在2010年以后, 每十万人在校高中生数又在不断减少, 对应于前几年初中生人数的减少, 生源地减少势必会造成在校生人数的减少。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在20世纪90年少仅有几百人, 从初期的326人增至723人, 2015年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已经有2 524人, 与初中生和高中生人数之间的差距缩小。

2 人口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2.1 模型及变量设定

我们从人口年龄性别结构、人口产业结构、人口城乡结构以及人口教育机构几个方面探讨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年龄结构用0~14岁 (X1) 、15~64岁 (X2) 、65岁以上 (X3) 的人口比重表示;性别结构用男女人数比例 (X4) 表示;人口产业结构分别用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例 (X5)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例 (X6) 以及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 (X7) 来表示;人口城乡结构用人口城镇化率 (X8) 来表示, 也就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教育结构用每十万人中高等学校在校生数 (X9) 来表示。被解释变量用国内生产总值表示, 由于所选解释变量较多, 直接利用OLS可能会造成多种共线性比较严重, 所以利用逐步回归法, 依次加入变量寻求最合理的模型来解释人口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了尽量避免异方差, 使数据平滑化, 我们采用个变量的对数形式为最终变量。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由于数据的可得性, 样本区间为1990-2015年。

2.2 建立模型以及模型结果分析

2.2.1模型。

我们首先测算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相关性, 由测算结果可得, 15~64岁的劳动力人数比例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最大, 所以用劳动力人数比例为基础变量, 和经济增长总量做简单一元线性回归。第二步, 依次加入其他变量, 在保证每个变量显著性均通过的前提条件下, 找到拟合优度最大的模型, 通过比较分析, 加入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变量可以使变量的显著性均低于0.05, 拟合优度提高, 所以确定加入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接下来, 在第二步得到的模型基础之上再一次加入其余变量, 重复第二步骤。最终, 确定最优模型的解释变量为劳动者比例、第三产业结业人数比例以及性别比。模型形式为:

拟合优度为0.993, 各变量均通过显著性检验。

2.2.2结果分析。

劳动力人口比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 15~64岁的人口比例每增加1%,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8.8 688%。适龄劳动力人口的增加会带来劳动力生产要素的增加, 投入增加当然会带来产出的增加。从抚养比的分析可知, 目前我国人口红利正逐渐消失, 劳动力的老龄抚养压力在逐年减小, 这对经济增长不是一件好事, 我们不可忽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注重引导人口结构向合理化发展。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对经济增长也有积极的影响作用。第三产业是目前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反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一般而言, 较为理想的产业结构是“三二一”结构, 就业水平也应该与之相对应, 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会更高, 工资水平也相对而言较高, 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第三产业说明整个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在增加, 人力资本积累, 会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

性别比例失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是消极的。可见保证性别比例均衡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增长。

3 对策建议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提出下几点建议:

第一, 调整年龄结构。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 可以合理开发老龄人中的人力资源, 适当将某些岗位的退休年龄延后。同时加大二胎政策的宣传力度, 给予二胎家庭一定的生活或者医疗补助, 引导适龄妈妈的积极性。

第二, 保证性别比例在合理范围内波动, 逐步消灭重男轻女思想, 男女比例均衡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 既要加大正确理念的宣传力度, 也要加大对医院的监管力度, 禁止一切形式提前透露胎儿性别。

第三, 调整产业结构, 加速升级, 同时组织劳动者进行就业技能和知识再培训以适应新岗位的工作需要。人口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调整对专业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摘要:人口作为生产要素对社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另一方面人作为消费市场的主体对社会消费又有着作用效果,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经历了让世界震惊的高速增长, 其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福利。本文从人口结构入手, 研究其变化规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人口结构,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 仲晨.辽宁省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辽宁大学, 2015.

上一篇:软件项目验收通知范文下一篇:如何做好面试准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