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民间音乐教育论文范文

2024-07-14

幼儿民间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的教育实践中,民族音乐应该成为小学音乐教学的核心,充分发挥民族民间音乐的教育作用。本文从民间音乐的概念及特征入手,分析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对如何培养小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的策略。

关键词:民间音乐 小学音乐教育 作用 培养途径

一、民间音乐的概念及特点

(一)民间音乐

对于民间音乐的概念界定,比较科学并被大家认可的观点主要来自于伍国栋和周青青两位研究者的论述。伍国栋在他的《中国民间音乐》中指出:“民间音乐是当今世界、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存见的一部分既古老又现代的音乐文化类型,是创始于人民大众又供人民大众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口耳相传的方式来共同操纵、共同享有、共同阐释和共同传承的一种非专业创作的社会音乐文化产品。”周青青在其《中国民间音乐概论》中就“中国民间音乐”的“既古老又现代”的重要特征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认为中国民间音乐“伴随着中国各民族社会历史衍进,经受了社会生活环境变迁的影响、考验和选择,并在接受这种影响、考验和选择的漫长历史过程中,不断地在形式结构上进行构建,在题材内容上进行新的提炼和充实,从而具备了能够适应当代社会生活新环境的若干特征,具备了现代人所需求的艺术审美品格”。伍国栋就中国民间音乐的“类型”和“特征”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较准确的阐述,周青青就民间音乐的古老性及其形式结构与内容做了阐发,可见两人的观点基本一致。

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后,认为民间音乐是由各民族劳动人民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体验和对生活的理解自发创编的、依靠口头传承的方式代代相传、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最基础的层面——民间大众所特有的思想、行为、情感、审美趣味等各种音乐体裁的总称。其主要音乐体裁包括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民间器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五大类。民间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民间音乐的特点

1.形象性强,俗味浓郁

在民间音乐中,民间歌舞中常常使用形象化、艺术化的道具,如:舞狮中的狮子、绣球,跑旱船中的旱船、轿子等这些具体形象化的实物,具有很强的民间文化色彩,俗味浓郁,具有大俗之美。它反映了民间百姓对这些和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音乐形式的挚爱,这些俗味浓郁、形象性强的民间音乐具有夸张性、拟人性和性和“亲融性”。

2.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

民间音乐有其独特的节奏、旋律,其音韵生动活泼、音乐情节起伏变化等都具有一种雅趣,音韵和谐,富有民间音乐的活泼性、趣味性,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都很浓郁,并且与方言紧密结合,尤其一些语气词、感叹词,比如梆啊梆等象声词富有很强的生活情趣,显得既生动有趣,又雅俗共赏。

3.适合游戏,富有戏趣

民间音乐是劳动人民为缓解劳动的劳累而自娱自乐的载体,它具有游戏性、娱乐性、因而富有戏趣。如民间音乐舞狮、舞龙、腰鼓、扭秧歌等都是集游戏性与娱乐性于一体的。如:嬉戏、诙谐的民歌《对歌》、《号子》、《小调》等。这些富有游戏性的音乐作品迎合了儿童喜爱游戏的天性,因而备受儿童青睐。

4.浅显易懂,便于传承

民间音乐既是对各民族特有文化的一种记忆与表现,同时又是大众所乐于接受的一种音乐形式。它的通俗、浅显、易学、易懂很便于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如民间歌曲和民间戏曲,歌词简单,曲调通俗,生活性强且俗味浓郁,不仅大众喜欢,而且极易于幼儿理解、记忆并帮助幼儿积累感性经验并进行想像与创造

二、民间音乐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具有民族精神的教育作用

民族精神是维系一个国家的精神纽带,它大则关乎国家命运,小则影响个人的言谈举止、喜乐好恶。因此要弘扬民族精神,就必须重视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继承和发展他。而民族文化的精粹之一就是民族民间音乐,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气质、心理素质、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等,具有非常鲜明民族特征,是一个民族优良传统得以传承的重要媒介。

通过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建设和保卫国家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小学中开展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欣赏,演唱或演奏民族民间音乐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些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培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且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从小树立学生民族荣辱感,形成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具有思想品德的教育作用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我们的教育任务是让学生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的基础上使其具有理解音乐的基本能力,从而使精神受到陶冶,心理素质得到提高,而不是专业教育。而且,我们必须清楚的意识到当代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过分追求自我价值、集体观念淡漠等问题,所以通过民族民间音乐的深层内涵来影响学生的品德素质,从而提升学生的品格和思想境界。卡尔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三、结语

尽管我国的民间音乐还存在种种的局限,但作为劳动人民的心声,从本质上说,它还是充分展现了人民精神面貌最积极、最光辉的方面。虽然因创作和传承方式所决定,民间音乐在技巧上发展得比较缓慢,但经过了千百年来历代人民集体的积累、加工和筛选,使之不断得到提炼和升华,其艺术水准和表现力日臻完美,成为人世间至真、至善、至美的音乐。它是人类文化成果中最优秀的部分。它可以净化人的灵魂,提高人的境界和情操,培养、改善人的艺术感受和鉴别能力。它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在小学音乐教育当中加强民族民间音乐的教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在加强他们自身的素质之外,还能让我国的民族精华一代一代的发扬光大。

幼儿民间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二胡今天的成就,体现了民族器乐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结和。二胡是传统乐器,在创新发展的同时,必须扎根在传统的土壤中。我在教学中经常强调,在学习、演奏过程中既要注重技巧也要注重本质,民族乐器的民族气质仍是最重要的。鲁迅先生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推动文化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只有立足于传统,吸收外来有益成果,民族文化才能彰显其独特魅力,更加欣欣向荣。我们也更应该重视和保护以中国民间音乐、地方戏曲音乐为主的二胡音乐作品的创作,对中国民间音乐和地方戏曲音乐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因为它们特有的韵味、板式、结构乃至音律的运用,都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根”,没有了它们,二胡音乐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关键词:二胡;民间音乐;民族文化;

在二胡作品中,有很多都是在中国民间音乐、地方戏曲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追梦京华》就是一个具有浓郁京剧韵味儿的传统味道的现代作品。本文通过对《追梦京华》演奏技法和艺术表现的分析,结合自己学习该曲的体会加以理解,以求对此曲的强大而细腻的艺术表现得以全面掌握。

一、作品创作背景

作者对北京的印象最深的记忆是童年的记忆。那时的北京,老北京味儿十足,前门的大碗茶,胡同儿里的叫卖声,方方正正的四合院,金瓦红墙的紫禁城,清秀美丽的北海,有着浓浓书香气息的琉璃厂,这些儿时的记忆在现实中越来越难找了,也许随着年华的老去,渐渐忘记那些“京城风物、市井街巷、京腔京韵、古都风华”,回忆如梦。

《追梦京华》是标题性的乐曲,每一乐章表达的内容都与标题紧紧相扣。第一乐章《闹春》描画了春意盎然,草长莺飞的景色。第二乐章《夏夜》表达了宁静的夜,泛舟湖上的感觉。第三乐章《金秋》顾名思义描写金秋时节五谷丰登的热闹场面。《除夕》自然描写大年夜一家人围在饭桌旁,吃着年夜饭,惬意地唠家常儿的幸福场面,最后爆竹声声辞旧岁,迎接新的一年到来,满满都是希望。

这首作品用作者的话说是“发黄了的老照片儿”,其演奏要把老照片儿变的彩色起来,更鲜活更丰富。

二、作品演奏技法和与艺术表现的分析

(一)第一乐章《闹春》

引子1-5小节。开头第一句的开头四个音像是演奏者在对弦,看看每个把位准不准。艺术形象更像是街头流浪艺人在对弦。演奏需松弛。最后一个音像是河水开始化了,万物悄然复苏的景象。拉的感觉是铺开来,河水开始流动。

第一段6-23小节,音色非常的二胡化,有人情味。春的序幕一拉开,演奏者和听众仿佛置身于浓浓的春意中。这句中的艺术形象是,刚顶出来的小芽看看这儿看看那儿,再看看周围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然后勇敢的长出来。所以和拉的时候要小心翼翼,放松了拉。

第二段的艺术形象是,去南方过冬的鸟儿回来了,飞来飞去,若隐若现,花儿竞相开放,37-51小节的艺术形象是花朵逐渐开放。

是蓄势待发,

40(加前一小节356)-45小节是各种花一朵两朵的开放,45-51小节是各种花一簇一簇地越开越多,52小节的长音7开始表现的是花的海洋。73小节表现鸟儿叫,更像布谷鸟叫。(见谱例一)

(谱例一)

(二)第二乐章《夏夜》

开头4个音不揉弦,像是夏夜在北海泛舟,在荷叶中穿行,荷叶的香气,叶片上的水珠,点点的萤火虫,这样宁静的感觉,音乐是流出来的,无痕换弓。伴奏像是波光粼粼的湖面,二胡音是湖上的小船随波荡。(见谱例二)

10小节的7之后进入正文。20小节进入到感情里了。25小节做空弦揉弦,使空弦音不会单调。 34小节后是非常温暖的声音。41-44小节拉的要有京胡味儿,是西皮素材音型。 (谱例二)

58小节7有大的回滑音,模仿京腔。61-69小节每个弱起渐强减弱为一句,四个排比句是起承转合的感觉。62小节的向上滑揉,做京剧吊嗓子的感觉。这一乐章有多处空弦揉弦的地方如:64小节,,66小节,揉弦幅度大,模仿京剧长音的拖腔。 (见谱例三)

(谱例三)

119-125小节的艺术形象是,人们正在院子里乘凉,远处飘来圆熟的京胡声,刹那间出现,又消失,然后回到原来的意境中了,模仿京胡的手音。(见谱例四)

(谱例四)

拉这一乐章是需要沉淀的,需要在平时多积累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积累京胡的音乐感觉,熟悉谱子的时候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有内涵的曲子,随着自己不同时期的经历会有不同的理解,拉出来的感觉和味道都会不同。

(三)第三乐章《金秋》

这一乐章为典型的单三部曲式,第一段、第三段的快板运用了单弦曲艺里的三弦这一素材,开头展示动机,而这一动机贯穿始末,节奏轻松跳跃,体现老北京轻松的感觉。(见谱例五 6-11小节)

乐曲模仿三弦技法如单弹、滚奏、扫弦、双音等。例如谱例一第13-19小节模仿了三弦的弹挑

(谱例五)

演奏这一乐章的要点仅为一个字,即“喜”。人们看到收成那么好,心里抑制不住的喜悦洋溢在脸上。要拉的轻松,一乱喜劲儿就没有了,焦躁出来了。例如谱例六 第44-50小节,一定弱渐强,不然就有“闹”的感觉。

(谱例六)

中间段的音乐形象是人们仿佛在交流收成的好,整体很“甜”的感觉。二胡柔美的音色尽情展现。(见谱例七)

(谱例七)

70-71小节和72-73,枣核状的旋律,相似的节奏型铺垫了74-77这一句,这三句为一整句。这句重点是74小节的京味儿,也是最强音,76小节的第一个5要亮出来,与呼应。下来78-85小节为一句,节奏型与第一句相似。弱奏的这两句的艺术形象是,在盘算收成这么好,给家人买点什么,分享喜悦的感觉。83小节要拉的灵巧、有味儿,第二个5有回滑,滑的要小,不能肉。2321收住,要弱,612渐强。放开了拉,2最强,这到了中间慢板段的第一个高潮。70到85小节为一乐段。

86-102为第二乐段,分两句,86-94小节和95-102小节。86小节接85小节的强弱,枣核状的旋律线条。是一句,是一句,基本是以后起切分音为头音,每句的最后一个音要揉到最后,不要任其发展。切分节奏的层层推动使感情自然而然地一波一波的涌出来。95-102小节与86-94小节旋律相同,比前一句弱,更有内涵,内心感更强。仿佛是第一句的时候人们庆丰收唱起了歌,第二句的时候美到心里去了。

102-114小节为第三乐段。102小节开始连续用了两个反复的句子推动情绪,之后旋律线条展开到最高音,情绪宣泄之后又回来,娓娓道来。看这一句,为一句,为一句,为一句,为一句。这一大句的艺术形象是人们在思考明年怎么能像今年这么美好,最后长者做了总结性的发言。

115-122小节一目了然是连接,引起快板运用了三弦弹挑的元素。(见谱例八)

(谱例八)

结尾结束感很强。(见谱例九)

(谱例九)

(四)第四乐章《除夕》

第一个音,像划破了宁静的夜。引子的艺术形象是雪景中几间房子,炊烟袅袅,镜头一点点拉近,原来是一家人围在火炉旁边守岁。(见谱例十)

(谱例十.1)

(谱例十.2)

这句,像是炊烟飘上去,像是雪花飘下来。

表现京腔京韵,音尤其不能都是实音,同样弓子不能都拉满弓,松弛的状态出现的余音,则是戏曲的韵味了。如:最后要出现余音后再换把出下一个音。同样19小节的3到1换把的小滑音就是余音。

第一段要运用许多揉弦技法,迟到揉弦,回滑,上滑,下滑,使这段唱腔化的旋律表现得惟妙惟肖。1用了回滑,2用了迟到打音。京剧的腔调,有腔头、拖腔和尾腔。里面是腔头是尾腔。

第一段主题的呈现是第15-23小节,是第一乐段。第二乐段是24-35小节,这乐段前半段要拉的平和温柔,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24-31小节为一乐句,32-35小节为一乐句。32、33小节是两个小的起伏,有递进,但情绪没有大变化。34小节开始渐强,到音型抻开,渐慢将强,6是最强音,是本乐章第一个高潮。

62-79小节是再现部分,我用外弦开始,使再现的感觉是明亮的。第一次主题呈现的时候则用的是承接引子最后一个音的里弦,使音乐感觉更加连贯。71小节开始换音色,艺术形象是,镜头慢慢摇到窗外。(见谱例十一)

(谱例十一)

快板的艺术形象是:新年的到来,万象更新,人们怀着对未来的憧憬燃放起了烟花爆竹。演奏方法是怎么拉着像过年就怎么拉。(见谱例十二)

(谱例十二)

这里有鞭炮声,有笑声(96、97小节第二个1要有大回滑,,甚至滑到降7,拟笑声),有锣鼓声(140-144小节像小鼓小镲的合奏效果)。

105-110小节连续的切分,节奏有了动感,渲染喜庆的气氛。

116小节后紧打慢唱.

146、148、150、152小节的大滑音夸张地表现了音乐中喜庆的气氛。(见谱例十三)

(谱例十三)

218-225小节的艺术形象是所有的鞭炮礼花同时燃放,气氛到了最浓烈的时刻。(见谱例十四)

(谱例十四)

随后乐曲在热闹的鞭炮声中结束。

三、教学研究心得及演奏体会

(一)教学研究心得

近年来,由于西方文化的愈加深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民族乐器的曲目出现大量的移植作品和代表新民乐风格的作品。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作品的出现给民乐带来了新气象。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对人们耳熟能详的乐曲加以改编,使新民乐更加深入人心。但是我总觉得新民乐缺少了民族乐器的气质和内涵。

二胡今天的成就,移植曲目做出了巨大贡献。移植作品的出现让熟悉西洋乐的人们了解了二胡,同时把小提琴等乐器的高难度演奏技法运用到二胡的演奏中,增强了二胡的表现力,这使人们的视线倾向了二胡的技巧性。我们不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重视技巧性的同时,是否有些忽视了音乐性呢?随着移植作品的大量出现,人们开始对高难度技巧偏重,忽视了二胡的传统味道。二胡是传统乐器,在创新发展的同时,必须扎根在传统的土壤中,我在教学中经常强调,在学习、演奏过程中既要注重技巧也要注重本质,民族乐器的民族气质仍是最重要的。鲁迅先生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推动文化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只有立足于传统,吸收外来有益成果,民族文化才能彰显其独特魅力,更加欣欣向荣。我们也更应该传承和发展并重,重视和保护以中国民间音乐、地方戏曲音乐为主的二胡音乐创作发展趋势,对中国民间音乐和地方戏曲音乐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因为它们特有的韵味、板式、结构乃至音律的运用,都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根”,没有了它们,二胡音乐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演奏体会

学习《追梦京华》前,一些必须的功课是要做的。多听京剧,京胡,熟悉了韵味才能够熟练地运用到乐曲当中。京剧味儿要做,但要避免只强调音的味道,把被修饰的旋律线条打散。表现京腔京韵,音尤其不能都是实音,同样弓子不能都拉满弓,松弛的状态出现的余音,则是戏曲的韵味了。研读乐谱,发现音乐线条走向的规律,在遵循音乐发展规律的同时加入自己的手法、处理和感受,使音乐更具有自己的个性,音乐本身的个性和作曲家的个性。完成作品的过程是用自己的心去尊重音乐,尊重作曲家,同时把作曲家的音乐与自己对音乐的认识和演奏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徐建﹒戏曲风格的二胡作品教学﹒戏曲艺术 2008,4

[2]鸿明﹒论京剧唱腔中的行腔、甩腔手法﹒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83、3

[3]许讲德﹒许讲德谈二胡的特点与演奏之五 我学习京剧的体会 小演奏家 2005、5

[4]王方亮﹒二胡“味儿” —— 再谈风格

[5]宋飞﹒二胡协奏曲宋飞精讲示范教学(追梦京华)﹒VCD,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

幼儿民间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民间音乐文化是我国灿烂历史文化中一项极具特色的文化形式,但在近年来却呈现出一种\"断流\"的风险,音乐受众老龄化问题日渐严重。对学龄前儿童进行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熏陶,对推进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起着有效作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三大音乐教学方法之一,在实施过程中始终秉承“本土化”的原则,并凭借其反传统的教育理念使其在现代音乐教育改革中的应用日趋普遍。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和学前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有效对接,也成为当前音乐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本文从学前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和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基本概念着手,重点对两者的完美对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对后期的在幼儿园开展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教育有所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传统民间音乐;学前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接

传统民间音乐文化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经岁月的积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但在近年来,优秀的传统民间音乐却出现了断流,虽然相关部门一直在通过定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旨在更好地改善这一现状,但我国民间音乐受众老龄化问题依然是一项不可小觑的重要问题,传统民间音乐发展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基于当前民间音乐文化的尴尬处境,在学前教育阶段进一步加强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嵌入也就成为一项尤为迫切的课题。

一、学前教育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概述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世界上所公认的三大有效教学法之一,凭借其诸多优势也深得教育界的认可,并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开来。奥尔夫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大力倡导“原本性”的教育理念,所谓“原本性”就是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实际出发,迎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学的巧妙设计,改变音乐课堂单一化的唱歌教学或弹琴教学模式,融入更多的包括儿歌说白、舞蹈、律动、表演、绘画等视觉艺术,体现音乐艺术教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这些丰富的艺术形式同时又紧密结合民族、地域的实际情况,彰显着显著的“本土化”音乐特色。学前音乐教育阶段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方法论,构建起了音乐教育的基本骨架。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其主要包括了动作、嗓音、器乐造型、综合课程训练四大板块,每一板块的内容都紧密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内容的制定,因此也更好地保证了音乐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作为一类“外来”音乐教育体系,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各国各地广泛普及,关键在于其所具备的“本土化”和“民族性”特征。在新时期的幼儿音乐教育中,应积极引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并采用传统民间音乐文化作为基本素材进行精心加工,采取多元化的科学方法经幼儿诱导至一种本能化的学习状态,从而促进优秀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与学前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接分析

(一)学前奥尔夫音乐教学与民间音乐对接的可行性分析

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四大部分训练课程来看,其和民间音乐中的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民间歌舞音乐五大内容之间存在着一种极为紧密的联系,而民间音乐中的这些内容也都能够无缝地衔接至奥尔夫音乐教育中的器乐造型、动作造型以及综合训练等板块之中。如奥尔夫音乐教学主要通过让幼儿拍打身体和利用打击乐来进行音乐的合拍。在開展传统音乐教育时可借鉴此方法,甚至可以让幼儿直接使用民间乐器来进行音乐的合拍。对于一些小众的音乐,教师在进行活动的时候只让幼儿欣赏其节奏即可。对于民间音乐而言,从本质上讲,其本身就是劳动大众一种自发的口头创作艺术,非口耳相传,也非口传心授,而这又正和奥尔夫音乐教育“原本性”和“即兴性”的教育特点以及“讲儿童自然的引导至学习的状态”的理念达成了一种高度的契合。此外,最关键的一点,即民间音乐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切入也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因此,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和学前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对接是切实可行的。

(二)学前奥尔夫音乐教学与民间音乐对接途径及策略分析

第一,在音乐创作中,由于民间歌曲均为口头创作和口头相传,所以不会受到专业技法限制,在传唱方面也毫无难度,因此很容易在群众中流传开来。对于各方面能力正值初级发展阶段的幼儿而言,接触起来也就变得很自然、很容易。如在民歌中的小调,民间音乐的创作大多来源于生活,讲述的是日常生活,歌词充满趣味性。教师可以在选材上尽量切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在幼儿教育的实践中需要适当地截取处理,可以是某一段的旋律、节奏,让幼儿感受民间音乐的趣味性和独特性即可。将民间音乐中最精髓的部分原汁原味地展现给儿童,实现学前奥尔夫音乐教学与民间音乐的完美对接。

其次,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动作造型板块的训练素材也可以从民间音乐中的戏曲音乐、舞蹈音乐及民间歌曲和民间器乐中去搜集。比如包括东北秧歌、河北秧歌等在内的北方各地秧歌都可以在地理区域相对应的幼儿教育中出现。南方的采茶、花灯等艺术形式,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不仅可作为幼儿舞蹈和律动练习的重要素材,也可作为游戏和戏剧的造型基础。戏曲,作为一类比较古老的戏剧形式,其有效地集合了包括文学、舞蹈、音乐、表演、舞台美术等在内的多种艺术形式,其中每一类也都可单独作为丰富的造型材料。这些都可以融入幼儿日常的活动中去。

再次,在奥尔夫的器乐造型中,诸如钟、鼓、磐等制作和使用都较为简单的打击类乐器,出现的都要早于弦乐器。对于幼儿而言,在开始接触音乐的最初阶段,开展这些乐器的教育也是明智的。

最后,对于奥尔夫音乐教育中的综合训练而言,应在各造型全过程贯穿,如一个再简单的音乐活动,也会涵盖相应的嗓音造型和声势、律动及舞蹈动作等,在活动的最后环节还可能会伴有更为复杂的乐器伴奏造型等。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如声势伴奏小组、歌曲演唱小组、舞蹈小组、表演小组等,各小组明确分工,相互配合完成一个音乐活动的演绎,以此来提升孩子的音乐能力。从另一维度来看,综合课程并不是简单地增加音乐活动的难度,而是更加关注艺术本身的综合性。音乐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其本身的各种类型也都不是相互独立发展的,而是在一种相互借鉴和相互促进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的。

面对当前我国传统民间音乐日渐流失的严峻问题,注重并加强民间音乐文化在学前教育奥尔夫教学中的渗透,实现两者的完美对接已成为当前幼儿音乐教育的迫切需求。在未来的幼儿音乐教育实践中,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推进民间音乐的全面渗透,实现民间音乐教育和学前奥尔夫教育的完美对接,从而帮助传统的民间音乐能够在广大幼儿中得以有效地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聂文静. 浅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应用奥尔夫教学法的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4):15-16.

[2] 邓玉珊.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价值应用[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02):94-97.

[3] 胡爽. 民族民间音乐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渗透[J]. 北方音乐,2020(24):140-142.

[4] 彭鹏.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2018(35):203-205.

[5] 崔娅楠.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3):187-188.

[6] 白艳. 陕西民间音乐文化在学前音乐教育领域中的价值研究[J]. 北方音乐,2018,38(07):136-137.

[7] 王倩. 学前音乐教育中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意义与作用探究[J]. 艺术科技,2018,31(03):56.

幼儿民间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现在的民间音乐艺术表现多样, 民间艺术音乐又称为民间歌谣, 是通过传唱的方式进行传承的一种音乐形式, 在歌曲或者乐曲的形式上, 简单明了, 容易理解, 并朗朗上口, 民间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 有以唱为主的民间音乐, 也有以乐器为主的, 还有说唱的和朗读等形式的民间音乐艺术形式。它具有十分强的地域特性, 同时反映一个地域的文化和历史, 民间艺术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群众的生活当中。那么作为我们的民间艺术的一种传播形式我们应该如何行动, 用什么发放对我们的民间音乐进行加以保护。本文重点就民间音乐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二、民间艺术的概念

我国在民间音乐艺术方面也有着相关法律方面的保护, 在民间音乐的定义上, 民间音乐就是指在民间编辑创作, 真实反映人文文化, 口口相传的, 能够给予表达某种情感或者愿望的一种音乐形式作品。我们在民间音乐的分类上, 由于我国民族性质的多样性主要有, 二人转、戏曲、民谣歌曲、民乐等等民间音乐表现形式。

三、民乐侵权案例分析

在《敖包相会》控诉《月亮之上》这部音乐作品侵权的案件中, 以原告胜诉而结束。这是中国在司法中首次针对涉嫌抄袭他人音乐作品的典型案例。同时也是有效验证我国司法权限的公正性的一次司法, 完好的保护了音乐作品的合法权益。作为我们的民间艺术音乐在法律的范畴当中很难界定是否抄袭, 如何去进行合法干预和制止, 都是我们在现阶段对民间音乐的一种保护弱项。在我们的民间音乐艺术的侵权方面不止抄袭这么一种, 它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我们重点分析研究如何做好民间艺术的知识产权的保护, 防止我们民间音乐艺术的流失。

四、在民间音乐艺术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

在民间音乐的知识产权侵权在法律层面的认定方面, 就目前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主要依据我国的法律相关条文规定, 但在具体针对民间音乐的相应保护范畴方面却没有严格的界定, 着可不可以所是法律对我们民间音乐在保护上的一种缺失。虽然在相关的法律条文中没有明确我们的民间创意不受保护, 但在我们实际的施法中往往会以“公理”来使用。这就会导致我们在民间音乐的保护上, 产生误导严重的有可能会干扰我们施法正确性的严重后果。大家都知道, 产品的创意是设计本身的主要灵魂和核心要义, 更是我们创作的前提, 它是我们民间音乐作品不可缺少的内容。

五、民间音乐艺术的保护模式

在我们民间音乐艺术的发展中, 由于难以界定, 造成我们的民间音乐艺术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很难能够达到我们理想的保护要求, 现我就在民间音乐的保护形势主要进行以下几种方法进行保护。

( 一) 惯性保护

这种方法主要是民间长期生产生活中自我摸索衍生出来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解决我们在乡间的在分配方面的一种方式,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调节利益上的纠纷。并且主要在固定的一种关系中被进行实施。在我们民间音乐相关立法颁布前, 惯性法作为一种保护形式, 成为了保护民间艺术音乐作品的一种十分重要角色, 同时也代表着代表着社会的某种惯例、某种社会规矩或者某种在道德信念层面上的意识领域。在相关法律颁布以后, 原有的知识产权保护方法依然在知识产权的相关保护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用处。

( 二) 法律保护

我国的法律是宪法, 它最有着最高的法律权益, 在针对一些民间艺术音乐作品进行合理的保护上, 往往是根据宪法的相关规定来进行赋予民间音乐作品权利主体相应的法律地位。作为对民间音乐的保护, 宪法力求做到公正、公平,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们在民间音乐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

( 三) 特别法的保护

由于我们民间艺术音乐的特殊性, 导致我们在民间音乐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上也需要制定相对应特别法的措施, 来对我们的民间音乐进行合法保护。

六、结语

民间音乐在保护的模式上不是一层不变的, 主要还是依靠各种方法的相互结合来保护我们的民间音乐艺术, 我国的法律在民间音乐艺术的保护方面, 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改进与加强。现在的社会形态复杂多样我们要想做好这放面知识产权的保护, 要从实际出发, 只有在正确的保护环境下我们才有可能更好的保护我们民间音乐方面的知识产权, 尽量避免延误我们在民间音乐艺术保护上的最佳时机。

摘要:民间艺术音乐作品的发展, 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与喜爱, 作为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 民间音乐更贴近与我们百姓的生活, 而且人人都可以信手拈来的唱一段, 可是作为民间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 民间音乐在法律产权的保护上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民间音乐作为我们社会的共同精神财富, 深受广大群众的热爱, 必须要做好对民间音乐作品的保护工作。

关键词:民间音乐,音乐作品,产权保护

参考文献

[1] 陈志强.民间音乐作品保护模式的选择[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7, 02:66-69.

[2] 陈志强.民间音乐作品保护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4:474-479.

[3] 邓杰, 陈志强.论民间音乐作品的法律保护[J].黄钟 (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 2006, 04:7-11+6.

[4] 王宇.浅谈如何保护设计作品的知识产权[J].中国产业, 2011, 06:64.

幼儿民间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一、环境创设,引领幼儿领略民间美术的魅力

陈鹤琴说:“怎样的教育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民间艺术及教育环境应突出艺术性,保证幼儿在美好积极的环境中受到艺术熏陶,从而激发幼儿体验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为了让幼儿感受民间美术独特的魅力,教师们根据幼儿各个年龄段的特点,创设了民间美术长廊、幼儿民间美术活动剪影,营造了浓厚的民间美术欣赏氛围,使幼儿感受到民间艺术无处不在。走进园内,迎面扑来的是具有民间特色的,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的板皮、藤条、葫芦、麦秆、野花、石头、碎布头、瓦片以及师生共同收集的年画、民间刺绣、风筝、扎染、脸谱等等。在心灵手巧、独具匠心的教师引导下,师幼一起制作了异彩纷呈、创意百出的民间美术环境。如:板皮制作的大树、造型各异的葫芦、蛋壳绘制的脸谱、一幅幅剪纸、麦秆藤条的编织、瓦片陶罐的创意绘画、中国结、各种材料制作的大灯笼、陶泥制作等等,像一朵朵奇葩盛开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孩子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民间美术的多姿多彩。民族风的民间艺术环境创设,引起了幼儿视觉的关注,引导幼儿自觉地关注它、欣赏它、评价它,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古老灿烂文化的兴趣,从而增强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二、因地制宜,将民间美术融入课堂教学中

课堂是幼儿获取知识技能的主阵地之一。为了较好地通过课堂使幼儿获取民间美术的知识技能,我们首先将具有丰县特色的民间美术进行搜集,然后整合、分类,再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更大的比例融进美术教材,纳入美术教学里。如我们将泥塑、编织、刺绣、剪纸、拓印、风筝制作纳入到手工课,将年画欣赏、陶艺欣赏纳入到美术欣赏课,将民居、戏台作为绘画创作课的素材,突显民间艺术的价值。另外我们还进行了民间美术系列活动,中大班开展了“水墨画”系列活动,从引导幼儿感受水墨画的风格特点开始,逐步引导幼儿欣赏水墨画名品,再尝试着画水墨画。如美术活动《有趣的剪纸》和《美丽的扎染》,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不同开展了十几个系列的活动,这些美术活动丰富了孩子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为了使每一节活动课达到最佳效果,老师根据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并且借助现代的教学设施设备,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随机渗透,把握日常教育的良好时机

日常美术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补充和延伸,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美术教育活动由于在幼儿日常生活中进行,因而其形式灵活多样,有更大的随机性。老师发挥了自身的教育机智,抓住了每一个教育契机,进行了民间美术教育。如,师幼服饰中的花纹、盘扣,扎染的丝巾、图书、玩具等等,都包含着民间美术元素。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元旦等节日活动时的环境创设、服饰、演出道具以及环境布置;外出参观、旅行、散步时沿途的街道、商店、公园、动物园等建筑物的造型、色彩,都可以作为民间美术随机欣赏的内容,也是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民间艺术美的大好时机。这些随机活动在培养幼儿对民间美术的感性认识的同时,也感受了美的事物所带来的愉悦。

四、区角活动,带领幼儿倘佯民间美术的海洋

在幼儿园的活动中,区域活动是备受孩子们喜爱的。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对民间美术的感受力,让幼儿更广阔地探索民间美术的空间,教师根据各班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创设了富有特色的民间美术区角。在材料投放时我们注重材料的丰富性。如绘画区:投放了各种不同的纸和笔,同时还投放了扎染的工具,让幼儿在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创作的同时,一边欣赏色彩鲜艳的民间染纸作品,一边通过亲自尝试、操作,发现用不同的折纸法,染纸可以变化出不同的花样图案,从而体验了创作带来的愉悦。手工区: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剪纸材料和剪纸步骤图,大班幼儿可以按步骤图进行剪纸,能力强的幼儿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还能创造性地剪纸。泥塑区:为幼儿提供了粘性泥巴、橡皮泥、教师自己和好的油面、彩色笔和颜料,孩子们通过揉、搓、捏、掐、刻、剪、压等技能制作了一个个形象逼真、憨态可掬的艺术作品。编织区:为孩子们提供了民间编织工具,让幼儿体验编织的乐趣。刺绣区:孩子们手执绣架,快乐的心情随着针线飞扬。彩绘区:是孩子们肆意挥洒色彩的空间,造型各异的葫芦和大小不一的蛋壳在他们的笔下变成了色彩斑斓的艺术精品。丰富有趣的民间美术区域活动,为幼儿接触民间艺术,尝试用民间美术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五、美术专室,体验民间艺术的创作乐趣

幼儿园的专用美术活动室宽敞明亮,室内为幼儿提供了学具、玩具、工具、颜料、各种纸张等材料。具有民间特色的环境创设,丰富多彩的材料,宽松的游戏氛围,为幼儿走进民间艺术殿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美术专用活动室内设置了多种民间美术活动区域,如“奇妙的扎染”“有趣的剪纸”“好玩的泥塑”“有趣的脸谱”等等。各班幼儿每周轮流到活动室里活动,在这里,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民间美术的理解与认识,充分感受民间艺术的独特美。

民间美术博大精深,处处充满着惊奇与欣喜。通过民间美术向艺术教育活动的渗透,形成了鲜明的民间艺术教育特色,构建了园本特色课程,提升了办园品质,得到了社会、家长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对幼儿园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机关第二幼儿园)

幼儿民间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人才的竞争。而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是人才发展的摇篮,因此,我国逐渐开始对幼儿园阶段幼儿的教育重视起来。虽然我国在实行教育改革制度,但是幼儿园在教学的过程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而民间游戏活动的出现能够帮助教师有效改善在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并且对幼儿园阶段幼儿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重大的作用。文章对民间游戏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开展提出了相关策略。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策略

一、 引言

民间游戏顾名思义就是中国民间所流传下来的游戏。民间游戏是一种有着文化历史背景的游戏,把这种游戏中潜在的价值挖掘出来是幼儿园教师的责任,民间游戏中的价值能帮助幼儿全面发展,其中就包括了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学习兴趣等。所以幼儿园阶段的教师应该把民间游戏给重视起来,把它放在跟普通教学同等位置,这对幼儿园阶段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二、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

(一)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刚刚踏入学习生涯,所以脑子里还没有形成关于学习的任何概念,不知道怎样去学习,在上课的时候也很容易走神,这个阶段的幼儿完全是按照兴趣来进行学习的,对于不感兴趣的知识幼儿很难去进行主动学习。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就可以把民间游戏加入教学活动之中,这个阶段的幼儿非常容易对游戏产生兴趣,在教学活动之中加入了游戏的话,幼儿就非常愿意参与进来,并且不容易出现走神,民间游戏能够让幼儿在一边游戏的同时一边又学习到了新的知识,还有利于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民间游戏还能锻炼幼儿的协作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从当前情况来看,幼儿园阶段幼儿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往往对孩子很宠溺,这种情况就会造成孩子的自我意识过于强烈的问题,再加上家中没有同龄人与孩子一起玩耍,孩子往往还会缺乏与别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就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而教师引入民间游戏就能让幼儿往良好的方向发展,民间游戏中有体育游戏、语言游戏和益智游戏等多种游戏模式,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之中就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比如“丢手绢”这个民间游戏,就能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表达能力,能让幼儿快速的交到朋友。每个不同的民間游戏都能够锻炼幼儿不同方面的能力,而且玩是幼儿的天性,孩子需要找到一种方式来解放天性,从而达到身心健康发展,民间游戏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三)激发幼儿对乡土文化的热爱

民间游戏大多数都是由民间的生活演变而来的游戏,其所传达的价值也与乡土文化分不开。现阶段幼儿耳濡目染的都是流行文化,对乡土文化的认识相当缺乏,而民间游戏恰恰能良好地弥补这个缺漏,幼儿在游戏过程之中就能感受到乡土文化,乡土文化走进课堂了,幼儿就能对乡土文化更加了解并且热爱上乡土文化。

三、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开展策略

(一)搜集民间游戏,丰富游戏内容

教师想要让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开展,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把游戏的内容给丰富起来,搜集更多的民间游戏来运用到教学中,如果民间游戏过于单一的话,就不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也就不能够使幼儿天性得到良好的释放。

民间游戏看字面意思就知道其大多数都来源于民间,所以教师搜集民间游戏就得从民间入手。比如各个社区里面或者是大街小巷里,教师都可以去搜寻有关民间游戏的线索。考虑到教师一个人的力量难免有所局限,教师还可以号召学校和幼儿家长加入搜寻的队伍当中,一起来搜寻民间游戏,搜寻民间游戏的人一多,办法自然也就多了。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便能搜集到各种各样的民间游戏,民间游戏的资源多了,教师的选择就多了,也就更容易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开展民间游戏。

(二)筛选民间游戏

教师在搜集民间游戏的时候,要考虑到并不是每个民间游戏都有利于幼儿园阶段幼儿的全面发展,有一些民间游戏所传达的意义并不适合幼儿园阶段幼儿去学习,还有一些民间游戏在进行的过程中会对幼儿产生不确定的危险,这些都是不能加入幼儿园教学之中的民间游戏,因此教师做好民间游戏筛选工作也是非常之重要。教师在进行筛选的时候,可以给民间游戏设立一些要求,比如民间游戏不能传播负能量、不能传播错误价值观和不能具有不可掌控的危险性等要求,教师对不满足这些要求的民间游戏都可以筛选掉。通过这样的筛选过程,就能为幼儿在进行民间游戏时提供保障,让幼儿远离对自身有害的民间游戏。

(三)改编创新民间游戏

对民间游戏进行改编和创新能够发展出新的游戏形式,还能激发幼儿对民间游戏产生兴趣。有许多的民间游戏带给幼儿的提升都是单方面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对民间游戏进行改编,创造出新的民间游戏,从而拓宽民间游戏对幼儿所起到的作用。比如“石头、剪刀、布”这个流传许久的民间游戏,其所传达的价值对于幼儿来说非常有限,教师可以把这个游戏和“跳格子”游戏结合起来,教师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给幼儿制定新的游戏规则,这样就能有效地把两种民间游戏的优点结合起来并进行拓宽。教师还可以从游戏参与者的角度对民间游戏进行创新,比如在进行“老鹰捉小鸡”这个民间游戏时,教师便可以让年龄较大的幼儿扮演老鹰,让年龄小的幼儿扮演小鸡。

教师还可以从组织形式的角度来对民间游戏进行创新。在许多的民间游戏当中,幼儿都是以小组的方式来进行参与的,这种方式虽然是把幼儿放在了课堂主体地位,但是由于是分组,幼儿必须等待前面的人全都进行完才可以轮到自己参与,一节课下来幼儿往往只能进行一次游戏,这样就会导致教师在进行民间游戏的时候效率不够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改变一下游戏的参与人数,比如“老鹰捉小鸡”原本是10个人的游戏,教师可以增加到15个人,这样的方式就减少了幼儿的分组,从而降低幼儿的等待时间。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同时进行游戏,比如“丢手绢”这个游戏,教师就可以让不同的小组间同时进行游戏,从而消除幼儿等待时间,提高民间游戏在教学活动中的效率。

(四)对民间游戏进行分类

教师在选择运用何种民间游戏融入教学之中的时候,往往就会陷入一种纠结,许多民间游戏所传达的意义和培养幼儿的能力都是相似的,因此,在选择民间游戏的过程中就会耗费教师大量的精力,有时候教师还可能选到与教学过程不适应的民间游戏。所以教师必须对民间游戏进行分类,才能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教师可以通过对民间游戏设置一些特定的区域来进行分类,比如可以把民间游戏分为户外游戏区域和室内游戏区域,在户外游戏区域里面又分为踢毽子、丢手绢和跳绳等民间游戏,在室内游戏区域里面又分为剪纸、画画和泥塑等游戏。具体怎样的分类法可以根据教师的具体教学内容来划分,通过这样的区域划分,教师就可以在选择民间游戏这个过程中减少大量时间,想选什么类型的民间游戏都一目了然,比如今天教师讲的课程与开发幼儿智力有关,教师便可以直接在室内游戏区域里面找到益智游戏分类里面的民间游戏,这样的分类方式便能更好地促进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开展。

(五)做好观察记录

教师可以从对幼儿的观察及记录上认识到民间游戏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可以改进,在此基础之上再对民间游戏进行针对性的改革,使得民间游戏更好地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比如幼儿在民间游戏中的表现、幼儿对于民间游戏的态度和民间游戏让幼儿学到了什么等方面进行观察,教师再把通过自己观察所得到的记录进行整理和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便能知道哪些民间游戏对幼儿的发展起到的作用最大,并且还能知道哪些民间游戏存在缺点,教师再在此基础上对民间游戏进行创新,就能让民间游戏更好地在教学活动中开展。

(六)自我评价

教师在试着把民间游戏融入教学之中的时候多多少少会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教师可以通過定期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评价的方法,来检验民间游戏与教学活动衔接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改进。教师首先可以让全班的幼儿都对自己做出一个评价,让幼儿把想说的都写在纸上,比如最喜欢教师的哪节课、最喜欢哪种民间游戏以及在哪种民间游戏里面学习到的知识最多等,教师把幼儿的评价都收集起来,就可以对自己的讲课和民间游戏在教学中的融入效果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教师再把自身对幼儿的观察还有自身对教学方式的反思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结合在一起,得出对自身教学的一个综合评价,教师通过这样的评价就能够知道在民间游戏与幼儿园教学之间的衔接中存在着哪些问题,教师再对症下药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让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开展。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间游戏有许多价值,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民间游戏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民间游戏并不是全部都是好的,教师在试图把民间游戏运用到教学之中的时候,也要学会去其糟糠取其精华,这样才能使幼儿避免受到坏的影响。文章还针对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开展从多个方面简单地提出了一些策略,总的来说,民间游戏想要更好地在幼儿园教学中开展,二者之间的衔接非常重要,只有民间游戏和幼儿园教学良好地融合了,民间游戏才有发展的机会。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其更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幼儿能在民间游戏中可以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以及学会表达等品质,这些品质都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品质,所以把民间教育融入幼儿园阶段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文章提出的一些策略还不够完善,但还是希望能为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开展提供一些思路。

参考文献:

[1]于娟丽.探究如何在幼儿园有效开展民间游戏活动[J].当代家庭教育,2020(29):82-83.

[2]杨春春.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创新与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49-50.

[3]王欢.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54-55.

[4]李玉荣.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及方法探析[J].考试周刊,2020(79):115-116.

[5]陈瑾.民间游戏引入幼儿一日活动的实践探索[J].家长,2020(25):144-145.

[6]邱媛媛.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游戏的方法[J].当代家庭教育,2020(24):59.

作者简介:

李婉蓉,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杨崖集镇中心幼儿园。

上一篇:项目投资绩效审计论文范文下一篇:货币政策传导启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