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行政论文范文

2023-09-17

企业行政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在新时期发展的进程中,企业行政管理具有了全新的发展目标,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行政管理的水平,必须要采取更加创新化的路径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这对于企业在今后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随着企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令企业管理者认识到,在当前的激烈市场竞争中,要想有效的应对随之而来的挑战,就要从企业的管理体制入手,加强对企业开展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政策,这样才能从内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关键词:企业行政管理;重要性;路径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行政管理,可以说行政管理对企业在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当前新时期的环境影响下,我国企业中的行政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企业如果无法找到一个合适自身发展的行政管理模式,那么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会受到严重的阻碍的,基于这一原因,本文重点对新时期形势下,企业如何更好的进行行政管理作出了探讨,希望可以对今后的企业发展提供一条光明的发展之路,从而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 企业行政管理

要想对企业的行政管理的发展路径具有更加充分的认识,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是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是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在正常运作的前提下对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模式,或者也可以说是法律法规、制度以及原则等的总和。如果将其按照广义与狭义进行划分,那么前者主要是指在企业管理者的领导下,由行政人员进一步落实各项企业活动的过程。如果从狭义方面加以阐述,就是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企业的生产以及发展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企业在进行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具备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在管理的过程中具有实时性。也就是说能够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对企业在某一阶段的发展做出具有针对性的反应。二是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因为在对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必须要无条件听从企业管理层的指令,并且将每一项工作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部门中,这样才能促进整个企业正常的运行。三是具有纵向性的特点。在整个企业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关系,这一关系就是纵向性的重要体现。最后,行政管理是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服务的,最根本的目标还是要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促进其朝着更加长远的方向发展。

2 当前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加强企业行政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企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国内有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这些企业之间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因此,对于当前企业的自身发展来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企业行政管理,努力打造学习型企业,强化企业成员的学习,使企业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和科学技术,并且将其转化到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企业的稳定运行。

加强企业行政管理能够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通常情况下,在企业运行过程中,企业行政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功能:第一,计划功能。企业行政管理的计划功能就是确定管理内容的目标和决定如何达到这些目标;第二,组织功能,企业行政管理通过完善企业不同级别之间的职责关系,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效合作,实现行政管理工作的稳定运行;再次,指挥功能,指的是采取具体措施,调动和协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按要求完成各项工作;四是控制工作,即对指挥工作的各项措施进行监测、控制与调整。企业内部行政管理系统为了能够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而通过一定的法律、原则、制度和方法对企业进行职能性管理,通过以上各个功能的有效组合,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3 新时期创新企业行政管理的路径

首先,要想为企业的行政管理开拓出一条长远的创新性发展路径,那么首先就应该从当前的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入手。将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处理,以法制化为管理中心,一切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出行政管理的制度,因为未来行政管理的发展方向就是法制化的方向,这是大势所趋,同时这也是促进企业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的重要保障。在对行政法规进行建设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对现有企业中存在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立起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与行政管理制度相互呼应,其重要的意义在于是从企业自身的发展为出发点的,并且在市场化、科学化的要求下,为企业今后的发展起到约束性的作用。在企业行政管理的过程中,行政机构的作用是最为主要的,因此要进一步完善行政机构的主导性作用,将行政机构的引领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这样企业才能获得长远并且健康的发展。

其次,还要在行政管理方式上得到进一步的改良。在目前的行政管理工作中,一些行政人员对于自身的职责与义务并不是十分熟悉,所以造成管理工作的效率不高。但是新时期的发展环境下,效率是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要想加强企业行政管理的效率,就要从创新管理方法入手,以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在具体的工作中,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方式或者手段,推动行政人员工作的快速开展,例如使用计算机及其相关软件对业务进行操练,这样不仅可以使文件信息的整理变得更加规范,同时也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为企业节约了不少成本,当前的多数企业中,人工智能设备已经在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应用,并且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所以企业才能更加稳定的得以运行。

第三,创新企业行政管理体系。首先,完善企业行政管理的权力体系。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对企业行政框架进行有效设计,不断强化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进而实现企业组织力量的有效整合,完善各种职能划分和岗位设置,保证企业行政管理权力体系的有效运作;同时,完善企业行政管理的技术体系。企业行政管理需要技术支撑,实现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加强企业行政的监督和控制;另外,完善企业行政管理的事务体系。构建企业行政管理新体系离不开其事务体系的构建。企业行政管理的事务体系包括办公室管理、文书档案管理、会议管理、总务后勤管理、企业行政信息系统管理。通过不断优化企业行政管理体系,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企业行政管理的作用是企业参与社会化大生产及市场运作的客观要求。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不断创新企业行政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任跃敏.中国现行企业行政管理的相关问题剖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2(6).

[2]赵奇玮.论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的特点与人员素质[J].经营管理者,2011(17).

[3]高利娟,李永成.基于企业行政管理理念的政府行政管理思路初探[J].中国城市经济,2010(7).

企业行政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企业改革

企业管理不同于政府管理,更加注重内容与本质。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具有灵活性特点,需要结合市场经济变化的情况、企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等进行综合分析,关注企业内部行政管理的情况,发挥人员优化配置的作用。但是纵观当前企业行政管理的现状来看,却多存在管理方式比较单一、管理效率相对较差等等问题,对员工的相关培训指导较少,缺乏对员工个性化需求的分析,未能够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管理,难以真正发挥企业行政管理的作用价值。文章将结合当前企业行政管理的现状予以分析,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优化改革,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活动带来一定借鉴价值。

1、企业行政管理的现状分析

1.1行政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办事效率较低

企业行政管理的质量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能力,但是当前很多企业存在着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对企业行政管理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企业行政管理期间,很多管理制度虽然制定,但是却流于形式,“游击队式”等问题的存在。比如经办人或具体负责工作人员在工作开展中不用心、不负责、做事虎头蛇尾的问题普遍存在,难以真正发挥企业行政管理的作用价值。缺乏系统性、完善性的管理制度,无法对企业工作实施规范性管理。文件审签过程不注重时效性,经办人不及时跟进签批情况,不及时通知所需签批的相关人员,程序与事实脱节。这种问题的长时间存在,则会影响企业中的氛围,致使各类不良思想与作风的蔓延,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2人才浪费问题较为严重,管理效果不佳

知识经济时代下,人才的价值越发突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但是当前很多企业行政管理期间,人才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未能够结合企业发展现状、人才需求等进行分析。很多员工大量精力花在如何讨好领导和应付各种环境,吃老本,荒废业务能力提升,创新性发展的相关研究不足。人才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则难以真正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对企业中人才无法做到“人尽其用”,人才浪费的问题比较突出,对员工的分配与调动存在着不合理现象,也会影响企业中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2、科学定位企业行政管理工作

2.1行政管理人员能力定位

行政管理工作设计内容较多,工作环境复杂,对工作人员的多元化能力有一定要求。相比传统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宽度更高的知识结构体系,才能够满足岗位需求,完成行政管理工作。企业行政管理人员不仅要了解企业的经营内容,也要多生产工艺技术有所掌握,熟悉企业运营生产的各个环节,并具备基础的财会技术水平。同时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是直接管理目标是企业各个部门的员工,需要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具备优秀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对应的人事沟通以及交涉完成各项管理工作,最后行政管理工作中设计各类文件的编纂构思,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应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只要满足上述能力需求的工作人员,才可以高标准的完成各项行政管理任务。

2.2行政管理工作的职能转变定位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企业就已经引入了行政管理理念,早期的行政管理工作以对行政类的处理工作为主,但伴随企业的不断发展,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范围逐渐扩大,不仅要对企业行政部门的公共事务进行有效规划管理,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期的发展决策以及财务管理、审计等工作中。行政管理部门逐渐面向公司全体以及生产运行的全部环节,同时企业决策者在针对企业未来走向进行重大决策以及财务变动等工作时,行政管理部门是决策制定的直接参与部门也是主要执行者。行政管理人员应基于企业发展角度,去审视各类决策对公司的影响,并结合企业各部门现状向企业管理者提供必要决策信息以及建议支持,从而提高企业决策者决策质量。这对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各部门以及运营环节现状掌控能力有极高的要求,因此行政管理工作的职能定位不仅仅是对公共事故的管理,也是对整个公司的监管工作,在执行各项行政决策的同时,应充分了解企业各部门的运转情况、发展需要以及风险承担能力,以便在企业管理者制定各项企业决策时,从行政管理层面对决策的可行性以及预期收益给予必要的评价和建议。

2.3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定位

根据前文所述,现代企业行政管理是面向企业全体以及所有运营环节的管理行为,行政管理工作需要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以及企业全员,对行政管理部門综合工作能力要求很高。首先,行政管理人员自身应具备过硬的企业文化认知以及道德素质标准,以便更好的从事思想工作。其次,行政管理工作量较大,工作内容较为复杂,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其工作过程中经常出现计划外的意外事件,这就要求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

3、企业行政管理的发展与创新

3.1企业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企业行政管理的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一个发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保证其在同类型企业中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保证企业发展的部分,企业行政管理工作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在企业的市场竞争中,人才的培养以及对设备技术的培养要与企业的发展不断结合。只有坚持吸收新鲜学习,择优发展,才能实现企业现代化的行政管理机制的革新。我国如今仍处于一个社会转型阶段,所以企业行政管理概念还存在着模糊不清的问题。企业理念建设与人才培养应与企业发展相结合,从固有的观念里跳出来,加大力度进行改革创新,只有积极的对企业行政管理进行创新,才能及时的避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保证企业和公司的集体利益。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要想参与进来,一定要有一个强而有力的服务后盾,而这个时候企业行政管理就需要在服务企业中寻找到管理的突破口,创新和改革的方式应该在这是从服务中寻求方案。

3.2企业行政管理制度的改善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行政管理现代化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需要对固有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积极创新。首先需要从人员自我认知方面进行完善,体制的完善根源也是人自身意识的完善,只有工作人员意识有所开拓,摒弃过去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的管理思想,积极接受新的管理机制,并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管理。21世纪是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所处的行政管理工作部门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也不断增多,要努力掌握和丰富现代化科学知识,使自己跟上公司电力能源发展的步伐,做好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如今部分企业已经积极开展了“管理评审”的相关工作,其目的就是对制度的有效性和执行性进行闭环检查管理,以此来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

结语:

相关人员要积极转变观念,提高企业行政管理的地位,确保行政管理的顺利实施,在工作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合理选择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增强员工的责任心,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带动企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军.新发展理念背景下企业提升行政管理能力的思路与方法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6):17-18.

企业行政论文范文第3篇

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推动有条件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在2010年10月召开的全省中心镇发展改革暨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会议上,赵洪祝书记、吕祖善省长都对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建成一批管理水平高、集聚能力强、服务功能全的现代小城市。这些充分说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小城镇,把培育发展小城市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新农村的战略节点,意义重大而深远。

充分认识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小城镇是我省区域和城乡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优势。经过多年的改革培育,全省涌现出一批人口数量多、城镇规模大、经济实力强、设施功能全,初步具备小城市形态的特大镇。目前这些特大镇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力促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要求。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我省正处在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把加快中心镇改革发展和培育小城市作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点。通过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把试点镇培育发展成为小城市,可以更加有效地加强城乡联系,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人口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有利于加快形成创业创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试点镇的快速健康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乡镇党委、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最为直接和紧密,是行政改革的前沿、重点和关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分别于1992年、1998年、2002年和2006年开展了四轮乡镇机构改革。经过历次改革,乡镇在转变职能、理顺关系、规范机构设置、精简人员编制、强化公共服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特别是2006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综合改革的统一部署,我省在调研试点的基础上,开展了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在转变政府职能、明确乡镇政府职能定位和理顺县乡权责关系、规范乡镇机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得到省委、省政府和中央编办的充分肯定。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行政管理权限”。2010年初,中央编办等六部门下发了关于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对经济发达镇要加快推进体制创新,继续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要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整体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推进小城市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探索职能定位科学、机构设置综合、管理扁平高效、人员编制精干、运行机制灵活的新型基层行政管理体制的具体实践。

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破解体制难题,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迫切需要。我省乡镇企业、个私经济发达,外来务工人员、流动人口多,乡镇特别是中心镇在块状经济、民营企业、流动人员、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集镇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任务非常繁重,实际承担的职能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各个领域。但由于县乡关系不顺、条块分割、资源分散,造成乡镇职能定位不明晰、责任与权力不对等、运行机制不顺畅,同时,乡镇政府缺少法律赋予的执法权和主体资格,在当前依法行政的大环境下遇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导致“权在部门,事在基层”、“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与乡镇政府实际承担的管理服务任务极不协调,迫切需要创新乡镇行政体制,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提升乡镇履职能力,促进乡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解决困扰这些特大镇管理发展的体制障碍的有效办法,对于解决其他类似问题具有先导示范作用。可以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提高基层党委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认真把握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

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按照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努力破解试点镇发展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理顺职责关系,优化组织结构,着力增强科学决策、统筹协调、管理服务能力,加快人口产业集聚,充分发挥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与小城市发展相适应、权责一致、运转协调、便民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改革探索中,要注意把握目标导向,着眼于推进新型城市化,促进城乡一体化这个战略目标,着力提高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科学决策、统筹协调和管理服务能力。促进试点镇逐步发展成为小城市。并在区域发展中发挥集聚辐射带动作用:要注意把握需求导向,着眼于试点镇日益繁重的管理服务任务对创新体制机制的迫切需求,通过改革,为试点镇更好地转变职能、履行职责、增强生机活力、加快改革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要注意把握问题导向,着眼于解决试点镇当前行政管理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巩固农村综合改革成果,完善基层公共治理结构,建立符合小城市发展特点的体制机制。

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试点镇产业特色、城镇规模、人文底蕴等各不相同,在改革中,要鼓励试点地区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要坚持权责一致、事财匹配。县乡关系不顺,“有责无权,办事没钱”是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中的突出矛盾,因此,必须赋予与小城市发展相适应的事权和财权,着力解决权责不符问题。要坚持依法行政、科学管理。乡镇是基层一线,也是执法第一线,而乡镇缺少法律赋予的执法权和主体资格,需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通过

授权、委托等形式,赋予试点镇相应的执法权限,让“看得见”的“管得着”,增强试点镇执法监管能力。要坚持精简、统一、效能。乡镇政权是我国政权结构中的基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必须合理配置行政资源。优化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配备,充分体现小政府、大部制、大平台、大服务。

按照形成与小城市发展相适应、权责一致、运转协调、便民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要求,要突出重点,完善政策,创新举措,做好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

增强管理服务功能。根据小城市培育发展需要,必须进一步提高镇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和统筹协调的能力,着力增强试点镇管理服务功能。构筑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一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试点镇要把转变政府职能、增强统筹城乡发展能力、方便群众办事作为改革的重点,切实承担起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巩固基层政权、维护农村稳定等职责,更加有效地贯彻实施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二是赋予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1992年以来。我省先后开展了五轮“扩权强县”改革,在此基础上,各地进一步推动权力下放,进行了“强镇扩权”改革。试点镇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管理服务任务繁重,矛盾问题也相对集中,迫切需要获得更大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为此,要按照“权责一致、依法下放、能放则放、按需下放”的原则和培育发展小城市的实际需要,通过委托、交办等方式。原则上赋予试点镇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重点在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城镇管理、项目投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市场监管、社会治安、民生事业等方面全面扩大管理权限。三是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关于清理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56号)精神,从2003年开始,我省’在衢州市、义乌市开展综合行政执法试点。2010年,经省政府批准,义乌市进一步深化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在佛堂镇探索实行城乡统筹综合行政执法,实现“矛盾在一线发现,问题在基层解决”,取得了良好成效。根据《行政处罚法》等有关规定,试点镇综合行政执法可采取由省政府批准其所在县(市)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并通过向镇延伸的方式实现。四是强化基层公共服务。公共行政核心在于为社会提供有效服务。随着我省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乡镇提供公共服务的内容任务广泛增加。试点镇要加强公共服务职能,着力做好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使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惠及广大群众。同时要改进直接面向群众“窗口”机构的服务与管理,改进工作作风,方便群众办事。

优化机构设置。我省通过几轮乡镇机构改革,乡镇机构设置逐步调整完善。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的意见》(浙委办[2006]56号),乡镇党政机关按照职能归口设置综合性办公室;事业单位与党政机构设置统筹考虑,综合设置。现一般乡镇普遍设置“五办三中心”,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镇村规划建设办公室、综合治理办公室等5个综合性办公室和3个事业中心。人口较多、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略有增加。随着小城市培育工作的深入推进。试点镇根据实际需要。可进一步适当增加必要的机构。一是党政机构。统筹党委、人大、政府和群团组织设置,鼓励工作人员交叉任职。试点镇党政机构宜按照职能归口设置综合性办公室,综合性办公室一般为7—10个,名称要相对规范。除了相对统一的机构设置外,允许试点镇在机构限额内根据当地产业特色和工作特点。因地制宜设置一些机构。二是执法机构。可借鉴义乌市佛堂镇综合行政执法试点经验,在试点镇推行综合行政执法。在试点镇设立综合行政执法中队,作为县(市、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派出机构,同时挂镇综合执法办公室牌子,管理上以镇为主。推进综合行政执法的具体领域、范围等,由试点镇所在县(市、区)政府根据当地实际研究提出意见和方案,按法定程序报批。设在试点镇的公安、地税、工商等机构在镇域范围内行使相当于县级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责。其他县(市、区)政府工作部门派驻在镇的机构原则上都要下放。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职能相近的应予以整合,与试点镇相关职能机构综合设置。三是事业机构。试点镇要整合公共服务资源,优化事业资源配置,加强社会事务综合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公益文化服务和综合性农业公共服务等平台建设,健全完善基层公益服务体系。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各项工作需要综合安排,统筹协调。所以,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的机构设置应当坚持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按照建立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要求,实行综合设置,防止“上下一般粗”,杜绝机构林立和人员力量既分散又扯皮等现象。同时,机构名称也应当规范,统一称“xx办公室”。

合理配备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目前,我省第一批141个中心镇平均行政编制65名。事业编制63名,派驻机构编制196名;另聘有一部分协管员和大学生“村官”等。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的人员编制配置总体上要适度。考虑到管理服务任务需要,可予以适当增加,所需行政编制可从省分配下达给县(市)的乡镇行政编制总数内调剂解决;试点镇综合执法机构使用行政执法专项编制,具体数额根据执法权限和范围等因素,在整合归并原有执法队伍力量的基础上按程序合理确定:试点镇事业编制按行政编制的一定比例掌握,具体数额由县(市)机构编制部门确定。同时,鼓励试点镇探索公益性职能的有效实现形式,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的财政投入机制,采取灵活用工形式,可在县(市、区)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总额内聘用编制外用工人员。

完善运行机制。健全县(市、区)镇两级协调运转的工作机制,及时督促检查权限下放和运转情况,落实管理责任制,搞好主管部门与试点镇之间的工作衔接配合。健全完善与试点镇职能任务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县(市、区)政府部门派驻试点镇的机构,业务上接受上级职能部门的指导,日常工作和管理以试点镇为主,其负责人的任用、调整及工作人员的调动,应书面征得试点镇党委的同意。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权力运行的监督,保证扩权事项和行政管理规范运行,做到权力更大,监督更有力。加强试点镇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着力改善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增强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有序地推进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社会关注度高,既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又要充分考虑改革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扎实实地推动改革工作走向深入。

加强组织领导。各试点镇所在县(市、区)党委、政府要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并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小城市培育的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机构编制部门要把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推动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大胆探索,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计划,强化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支持试点镇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使试点镇成为改革探索的实验区、创业创新的示范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

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制定改革方案。要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研究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会同有关部门和试点镇,因地制宜研究制定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并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试点镇的改革方案经县(市)党委、政府研究同意后,按规定程序报批。

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注意政策和舆论导向。开展试点工作,重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在推进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各地党委、政府和各级机构编制部门既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及时总结交流经验和做法;又要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原则进行,注意政策导向和舆论导向,避免炒作概念,防止把试点搞成简单地增机构、升规格等。同时,对各地在改革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要及时反映汇报,并尽快加以解决和改进,确保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康、有序推进。

企业行政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和经济进程的不断完善,现有市场经济模式下石油企业的发展应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负责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协调以及相关的日常管理活动,进一步改革石油企业行政管理,有必要在现阶段启动石油企业行政管理。可以有效地分析现阶段石油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现实重要性,并结合石油企业行政管理的现状和行政管理的发展,进行进一步的规划,石油公司的效率是由这种新模式驱动的。本文对提高石油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思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石油企业;行政管理效率;思路

引言

在石油企业的日常经营中,企业管理管理的效率是保证企业管理制度正常运行的基础和方向,这种管理效率的提高可以实现石油企业自身经济利益的全面发展行政管理效率是衡量一个公司的标准,是决定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石油资源属于我国国有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提高石油企业的行政效率是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基础。在石油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中,需要转变石油企业管理方式,使石油企业逐步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更好地在市场上竞争。

一、石油公司行政管理的基本含义

1、行政管理

石油公司只有管理好才能了解市场的发展趋势,否则很难实现年产量目标,因为很难从事经济活动。就行政管理工作而言,工作范围相当广泛,主要内容是建立适应工作发展实际需要的相关工作内容和工作计划,确保预测工作的顺利完成,大大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水平为实现这一显着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明确了责权关系,进一步拓宽了行政管理渠道,使相关组织的协调作用得以顺利发挥,企业行政管理的及时性管理任务得到保障,公司生产管理目标圆满完成。

2、石油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和精细化,各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必须进行调整。要求石油企业建立服从机制,即行政部门,以生产石油为经营目标,有效组织生产经营活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石油公司也是如此,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需要发挥石油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石油企业的行政管理,营造企业和谐的内部环境,促进行政、财务、商务的和谐发展,使各部门协调配合,最终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石油公司管理部門现状

在现有石油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石油公司都转向了现代企业模式,按照现有的社会模式构建了现代企业组织模式。但从现有管理方式分析,部分企业对行政管理任务定位不准确,相关内容安排存在明显偏差。行政管理工作的特点是“管理”和“协调”“服务”三个方面的内容要统一规划,但实际上,当很多石油公司的行政机构在负责,没有分权,很多规章制度没有说明,权力过于集中,没有办法建立更完善的监督和治理机制。一些企业的员工还是官僚作风,形式主义在日常办公过程中很严重,这个问题的发生影响了石油企业员工的整体工作积极性,没有办法深入到民主决策石油的目的。石油企业管理制度在企业正常发展过程中的成功实施也相应受到限制。

三、提高石油公司行政效率的策略

1、石油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标准化

目前,由于石油企业各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日常工作中无人接替或相互干扰,造成企业资源浪费、工作效率降低等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改革石油企业的行政管理,逐步规范行政管理体制。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模仿有关部委的制度,要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国内外相关发展模式,寻找适合发展的行政管理制度。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机制,结合自身实际,构建符合和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适当减少业务中不必要的联系,提高管理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改进决策机构、执法机构、监管机构和信息咨询机构,避免行政机构重复造成的资源浪费。第二,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岗位职责,规范特征和图表。公司内部各部门绩效考核主要以目标管理体系为基础,公平、合理、公正的体系激励着全体员工工作。第三,不断加强行政法规建设。通过我国的法律和相关规章制度,提高行政管理效率,避免“人治大于制度”的现象,为提高石油企业的管理效率带来一定的制度保障。

2、强化行政人才培养战略

当前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这是因为人力资源是保证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产。因此,企业必须加强行政人才培养战略,以人为本,尊重人才,重视人才,合理配置人才,充分发挥人才潜力,培育各领域人才,发挥最佳作用。因此,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引进一大批先进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组建一支拥有高素质专业知识的专业团队,有效提升行政管理的能效。能有效提高各岗位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促进石油企业的快速发展。第二,有效提高行政人员综合素质。为有效提高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效率,是提高行政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有必要对行政人员在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发展中进行监督,不仅要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知识,还要定期拓宽人才培养的路径,提高行政人员的培训水平。采取“请进、走出去”的形式,提高行政人员的能力,将其培养成专业级行政人员,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完善合理的薪酬体系在石油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战略中,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才是石油企业培养和快速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建立奖惩分明的工作环境,可以有效激发企业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积极性,促进石油企业管理管理的发展和创新,促进长期可持续的提升。

3、进一步推动石油企业行政信息化发展

行政管理信息化是当今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石油企业的行政管理要满足时代发展的基本需要,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制定全面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加大对信息化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加强人力资源培训是必要的,是快速促进企业行政管理提质增效的载体。因此,石油企业必须及时更换管理管理的硬件设施,增加自动化办公和ERP软装甲的使用。只要有这样的网络信号,企业员工就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或手机办公,无限扩大行政管理范围,实现随时随地办公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此外,视频会议和语音工具可以完善上传和下载功能,有效节省时间、金钱和管理资源。电子图书馆、远程教育、电子博物馆等都有助于提高石油企业的管理效率,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企业管理现状本方案促进了企业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充分利用了一切可用资源,提高了企业的管理和管理效率。

结语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无论是经济社会结构都在发生重大变化,行业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石油企业也是如此,就是引进机制和好的管理人才,然后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管理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满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强.石油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策略分析[J].商,2016(29):14.

[2]吴峰.提升石油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思路分析[J].化工管理,2016(09):25.

[3]王家传.揭示我国石油开采行业行政垄断现状与内在规律的研究——《转轨时期石油开采行业行政垄断研究》书评[J].经贸实践,2017(06)

[4]李志强.石油企业日常行政管理创新途径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08)

企业行政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铁道资金结算中心从内部管理、网络技术支持、资金规模、人员配置等方面都已具备成立财务公司的条件。铁路投融资改革为成立财务公司提供了契机。立足自身的业务特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培育和完善基于产业服务的企业内部金融功能,是实现铁路产融结合的可行之策。

【关键词】 铁路改革; 财务公司; 资金管理

一、引言

2013年8月19日,《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发布。据悉,更具体的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已经上报至国务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近期提出的“383”改革方案总报告中,也建议铁路领域要开放投资,打破垄断,引入民间资本,建立更加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竞争。选择一批发展潜力较大、业务边界清晰、适合于成立干线公司的项目,率先引入外部投资或者直接上市融资,同时进行其他市场化的融资试点,保障铁路建设投资稳定增长。

2013年11月1日,铁总发行“2013年第六期中国铁路建设债券”,发行规模共200亿元。截至此次债券招标前,全年以来,铁总已经发行5期铁路建设债券,并且全部集中于下半年,共计1 000亿元。有专业人士指出,根据已披露的数据,已开工铁路项目要完工至少还需要30 000亿元。结合铁路建设任务和铁路债务来看,铁路投融资改革迫在眉睫。

二、铁路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现状

目前,铁路资金管理采取的是资金结算中心的模式,资金结算中心是铁路局的资金管理部门,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成立以来,经过不断完善,业务上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内部资金管理体系。在发挥资金的整体效益、有效地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98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整顿乱集资乱批设金融机构和乱办金融业务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8〕126号文)中“为加强铁道结算中心的管理,规范其业务活动”的精神,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铁道部关于加强铁道结算中心管理的通知》(银发〔1998〕526号)①,通知第五条中规定,铁道资金结算中心严禁办理金融业务。由于受到业务范围的限制,大量资金缺乏有效的创效渠道。随着铁路投融资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发挥资金集中的优势,提出了新的要求。

铁路财务管理如何创新管理,顺应改革发展的要求,特别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资金管理应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实现资金集约化管理,是摆在铁路财务管理者面前的新课题。

三、财务公司管理模式

成立铁路财务公司,立足企业集团自身的业务特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建立健全企业内部金融服务体系,培育和完善基于产业服务的企业内部金融功能,是实现铁路系统产融结合的可行之策。

(一)财务公司简介

1.什么叫做财务公司

在我国,财务公司是指依据《公司法》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设立,由企业集团内部集资组建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其宗旨和任务是为本企业集团内部各企业筹资和融通资金,是以中长期金融业务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财务公司在业务上受银监会管理监督。在服务对象上,由于中国的财务公司都附属于大型企业集团,因此,中国财务公司一般都是以其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单位作为服务重点。

企业集团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登记,以资本为联结纽带、以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由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企业法人联合体。

2.财务公司的特点

(1)经营范围只限于企业集团内部,不能延伸到集团公司以外的企业。财务公司是企业集团内部的金融机构,主要是为企业集团内的成员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财务公司的业务包括存款、贷款、结算、担保和代理等一般银行业务,还可以经人民银行批准,开展证券、信托投资等业务。

(2)对集团公司的依附性强。财务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集团公司和集团公司成员投入的资本金;二是集团公司成员企业在财务公司的存款。财务公司的资金主要用于为本集团公司成员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少量用于与本集团公司主导产业无关的证券投资方面。

(3)接受企业集团和人民银行的双重监管。财务公司是企业集团内部的金融机构,因而其经营活动必然受到集团公司的监督。同时,财务公司所从事的是金融业务,其经营活动必须接受人民银行监管。

(4)坚持服务与效益相结合、服务优先的经营原则。作为大型企业集团内部的独立法人,财务公司在经营中应处理好服务与效益的关系,以一定的投资、融资手段达到优化集团资源配置、改进现金流的目的,努力实现财务公司利润的最大化。

3.财务公司的作用

(1)运用资金创效。财务公司可以充分地利用各成员单位平时闲置的资金,更有效地进行企业资金管理;同时利用金融工具进行各项投资,能够为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2)降低资金成本。财务公司可以大大降低企业集团的财务费用。由于财务公司在银行的存款享受金融同业的优惠存款利率,要大大高于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当成员单位的资金集中存放时,就可产生巨大的规模效应,降低融资成本。

(3)促进集团公司壮大。财务公司不仅办理一般的存款、贷款、结算业务,而且根据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特点,增强企业集团的融资功能,促进了集团公司的发展壮大。

(4)服务更为便捷。财务公司更加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能够更加及时地提供救急资金,更方便保证企业集团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4.财务公司的业务范围

财务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有:吸收成员单位3个月以上定期存款,发行财务公司债券;同业拆借;对成员单位办理贷款及融资租赁,办理集团成员单位产品的消费信贷、买方信贷及融资租赁;办理成员单位商业汇票的承兑及贴现;办理成员单位的委托贷款及委托投资;有价证券、金融机构股权及成员单位股权投资;承销成员单位的企业债券;对成员单位办理财务顾问、信用鉴证及其他咨询代理业务;对成员单位提供担保;境外外汇借款;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

(二)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发展现状

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服务机构,是大企业资金司库和商业信用管理的金融功能组织,其业务领域不断扩展,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行业领域和企业国际化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全球500强企业中有2/3以上都有自己的财务公司。美国通用电器每年40%以上的利润来源于它的财务公司。我国的财务公司历史虽然仅有二十几年,但发展的速度较快。

1.我国财务公司的现有规模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自1987年东风汽车工业财务公司作为全国首家财务公司成立以来,规模不断扩大,行业涉及能源、汽车、钢铁、交通运输等多个行业,所有制结构既包括国有企业,也包括民营企业。目前国内财务公司包括山西潞安、山西焦煤集团、太钢等在内,总数已达150多家,一些财务公司资产规模已远远超过国内其他中小股份制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一些大型央企财务公司的规模已经达到我国中型商业银行水平,以中石油旗下财务公司2011年底数据为例。

中油财务公司:该公司总资产达5 034.85亿元,吸收存款2 403.94亿元,发放贷款及垫款1 721.86亿元,实现净利润35.11亿元。

中海石油财务公司:为集团成员提供68.9万笔结算业务,累计结算金额6.83万亿元,累计为集团各业务板块提供各种优惠融资支持近5 000亿元。直接协助成员单位降低融资成本20亿元以上,累计实现利润总额52.40万元。

目前,我国财务公司资产总额为1.83万亿元,净资产总额近2 000亿元,截至2011年末,全国财务公司行业累计实现利润1 764亿元。截至2012年年末,注册资本达到及超过30亿元的财务公司有16家,中石化财务公司注册资本达100亿元,中石油、国电、华能、华电、中国电力、中电投、中移动财务公司注册资本高达50亿元及以上。

2.我国财务公司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在政策法规方面的限制。一是资金来源比较单一。财务公司不允许从其集团外吸收存款。公司资金来源主要仍是成员单位的存款,这一问题是目前财务公司发展的最大障碍。二是业务范围受限,运作空间有限。三是服务对象受限,主要对象为内部集团成员。

(2)对集团依赖性较强。作为企业集团附属金融机构,财务公司对所在集团的依赖性相当大,其业务规模取决于集团经营规模,集团经营的良性循环与否直接决定财务公司的兴衰成败。

(3)自身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行业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我国财务公司目前在信息技术水平上与发展多年的国内银行相比,还处于绝对的劣势。此外,行业中复合型高端人才也很少。

四、铁路系统成立财务公司的可行性

(一)财务公司的优势

(1)从主要功能看,资金结算中心具有资金积聚、资金监管和信息反馈的功能。财务公司则侧重于资金融通,成立财务公司,可更好地服务于铁路投融资 改革。

(2)从利息收益角度看,资金结算中心在银行的存款执行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利息收益较低;财务公司可享受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金融同业利率”,可增加集团资金整体收益。

(3)财务公司作为具备独立法人地位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可通过投融资等手段达到集团资源配置最佳。

(二)某铁路局资金结算中心与其他企业财务公司几个指标比较②

指标中涉及的数据均以某铁路局资金结算中心数据为例(以下简称为资金结算中心)。

⒈资金归集率的比较③

从图1可以看出,与山西焦煤财务公司和粤电财务公司相比,资金结算中心的资金归集率比山西焦煤财务公司高出15.4个百分点,与粤电财务公司基本持平。可见资金结算所得资金归集量已具相当的规模,符合财务公司的标准。

⒉吸收单位存款比较

山西焦煤财务公司吸收存款108亿元(年平均水平),2012年至2013年上半年资金结算中心吸收的内部存款(含下属公司),日均存款保持在250亿元左右(图2)。

⒊经营情况比较

从图3中可以看出,资金结算中心的收入、利润都已达到财务公司的标准,销售利润率为84.44%。

(三)财务公司涉税问题及税种、税率

有观点认为,成立财务公司会有加大企业集团税负的可能性,但采用中国上市公司1999—2010年的数据所做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的避税程度越高,非效率投资越严重。由此可知,即使从避税的角度看,未必能够提高企业集团的效益,反而会使经理人的投资决策包含机会主义行为,而非企业股东价值最大化目的。有学者测算,若金融业实施营改增,金融企业税负总体将明显下降,尤其体现在银行业和保险业,这就意味着税负问题不应当成为影响财务公司成立的考量因素。

因此,应当站在整个企业集团经营管理的高度,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成立财务公司问题。

通常情况下,财务公司应缴纳的税种主要涉及营业税(5%)④、企业所得税(25%)、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5.675%)等。

(四)从铁路局层面分析

无论从资金归集率,还是从资金规模上看,铁路局都已达到财务公司的标准,可以出资成立财务公司,从而对全铁路局的资金进行更加合理有效的运用管理,取得较高的资金收益。

但是,实践中资金结算中心资金运作方式有限。铁路总公司从资金安全角度考虑,对各铁路局的资金结算中心在行业管理上采取较为稳健的方式,一是目前暂不允许开展除定期外的其他业务,这对资金收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二是目前支持资金结算中心运行的结算信息系统由铁路总公司资金结算中心负责开发和系统维护,资金数据管理权限在总公司资金结算中心。三是总公司资金结算中心对各铁路局的资金拥有统一调配使用的权利,可通过银行随时划拨铁路局资金结算中心的资金。(这一功能已通过银行系统 测试)。

因此,从目前来看,在铁路局层面成立财务公司还需协调解决包括上述在内的诸多问题。

(五)从铁路总公司层面分析

总公司资金结算中心从内部管理、网络技术支持、资金规模、人员配置等方面都已具备成立财务公司的条件。而铁路发展对投融资的需求也为铁路财务公司的成立提供了契机。

据悉,早在2005年前后,原铁道部资金中心就在考虑成立铁路财务公司事宜,但由于当时铁路改革总体框架尚未形成等原因,成立财务公司的设想没有 实现。

随着铁路投融资改革的深入,在全路系统成立铁路财务总公司,在此基础上,各铁路局成立分公司,立足企业集团自身的业务特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建立健全企业内部金融服务体系,培育和完善基于产业服务的企业内部金融功能,是实现铁路产融结合的可行之策。

(六)成立铁路财务公司需履行的程序

设立财务公司应当经过筹建和开业两个阶段。

(1)申请筹建财务公司,由母公司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一是申请书;二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三是成员单位名册及有权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资料;四是《企业集团登记证》、申请人和其他出资人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出资保证;五是母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确认上述资料真实性的证明文件。

(2)申请财务公司开业,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批同意,申请人应当自收到批准筹建文件起三个月内完成财务公司的筹建工作,并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开业申请,同时提交下列文件:一是财务公司章程草案;二是财务公司经营方针和计划;三是财务公司股东名册及其出资额、出资比例;四是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对财务公司股东出资的验资证明;五是拟任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名单、详细履历及任职资格证明材料;六是从业人员中拟从事风险管理、资金集中管理的人员名单、详细履历;七是从业人员中从事金融、财务工作五年及五年以上有关人员的证明材料;八是财务公司业务规章及风险防范制度;九是财务公司营业场所及其他与业务有关设施的资料;十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资料。

财务公司的开业申请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后,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金融许可证》并予以公告。财务公司凭《金融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册登记,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方可开业。

五、铁路财务公司业务发展的方向

财务公司要想健康发展,要走产融结合的道路,明确产融结合必须与企业主业密切相关,最终目的是提升主业核心竞争力,否则,只能成为产业资本涉足金融资本,或者是企业经营多元化。

(一)海外财务公司的运作经验

(1)产融结合模式:这种模式的财务公司,均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金融业务与公司的产业结合紧密,财务公司配合集团的战略来定位自己的金融运作,以强化集团的竞争优势。如通用旗下的通用金融,1980—2000年间,GE金融的资产额从50亿美元快速增长到3 700亿美元,业务遍及42个国家和地区,在此过程中,发展最快、占比最重的是与其主业联系密切的为内部子公司提供设备租赁和消费信贷业务。

(2)西门子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西门子金融服务集团(SFS)定位是西门子集团的国际融资服务提供商,其特点是通过集约管理,把全球附属企业的金融业务进行内部汇总,以实现规模经济。通过现金池对集团成员在全球70家银行、业务涵盖25个币种的2 500个银行账户资金实现零余额管理。通过层层汇总至地区资金中心,最后产生一个全球净流量。如为资金净流入,则将资金拆出或投到资本市场;如为资金净流出,则到资本市场融资进行补充。

(二)铁路财务公司应当采取的运作模式

铁路财务公司应当严格遵守《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将财务公司定位为企业集团的“现金池”,为集团提升资金管理服务。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以加强资金管理,提升企业集团经济效率为目标,将开展的金融业务与铁路改革发展紧密结合,配合铁路发展的整体战略来定位自己的金融运作,以强化集团的竞争优势。由于财务公司在信息流、资金流等方面相对于产业链外部金融机构而言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随着铁路投融资改革的不断深入,铁路财务公司成立后,在产业链金融服务方面应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六、铁路财务公司应关注的风险

(一)定位不清的风险

2004年公布的银监会新办法对财务公司的功能进行了明确的定位:“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银监会明确表示,对财务公司的考核应首先立足于为集团节约和减少成本;其次才是风险调剂后自身的资产回报率。

因此,铁路财务公司的功能定位是未来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财务公司应当充分发挥内部资本市场活力和优势,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

(二)运营规范性风险

中国资本市场设立以来,“关联交易”经常与“隧道挖掘”、“掏空”上市公司相连,部分企业集团通过设立财务公司,母公司对旗下上市公司的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带来了关联交易的隐患。很多上市公司通过参股集团财务公司,形成了上市公司、财务公司与集团公司之间多重的关联关系。这更使上市公司面临财务和经营的双重风险。

2009年11月6日,深交所发布《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向各上市公司征求意见,拟对涉及财务公司关联存贷款等金融业务的信息披露予以规范,其中严格规定“上市公司的募集资金应专户存储,不得存放于财务公司”、“上市公司存放于存在关联关系财务公司的货币资金余额不得超过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等条款。

因此作为上市公司的母公司,在财务公司运作中,应当严格资金管理,合理规避此类风险,不撞红线。

(三)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风险

2013年11月5日,央行发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了近期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工作的任务⑤。其中一项为“推进同业存单发行与交易”,这一任务的推出,意味着金融市场存款端的市场化终于迈出关键性的一步。由于传统金融企业以利差为主要盈利点,利率的市场化不仅缩小了利差、息差,还带来了利息的频繁波动,因此,利率市场化将会给财务公司的经营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

(四)其他风险

铁路成立财务公司还面临人才匮乏的风险、市场风险等,均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树茂.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会计之友,2012(9)上:27.

[2] 刘行,叶康涛.企业的避税活动会影响投资效率吗[J].会计研究,2013(6):48.

企业行政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行政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通过一整套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实现企业的个案管理,承担着推动和保障企业生产、经营还有财务等各方面工作的运行、协调和沟通,是整个企业的核心工作。然而,由于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是由人来执行的,因此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党务管理、基层党建以及提高职工整体思想意识等,已经成为提高行政管理质量和效率的一种必要途径。本文主要分析了行政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在此基础上找准两者的结合点,提出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有效实现途径。

关键词:企业行政管理; 思想政治工作; 联系; 区别; 融合途径

在企业的发展和运行中,行政管理工作是整个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它是通过统一的管理,让整个企业能够更好更快的运转,实现更大的发展,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企业进行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它着眼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对于企业的未来具有引导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思想逐渐开始趋向于多元化,生活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企业员工的思想在各种思想和文化不断的碰撞和融合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困惑,这就为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了难题。

一、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联系

对于行政管理来说,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有力的手段,而对于行政管理来说,思想政治工作是管理的思想基础。任何一种行政管理行为中都包含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无论什么时候,要想充分发挥行政管理的作用,就必须要对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进行建立和健全,贯彻和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并且还要企业的员工在行为中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性,这样管理的效果才能体现出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在行政管理的全过程中都包含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任何一种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为了模范遵守、执行行政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没有行政管理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没有实施效力的,而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行政管理则是盲目的,由此可见,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区别

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方式、途径以及作用方面的不同。从方式方面来说,行政管理主要是用于对员工行为的限制和规范,其方式是通过采取行政令、指示、任务或者规定等发挥作用的;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更加注重对人内在精神因素的关注,进而实现对人的行为的调节,其方式是通过教育来转化人的思想认识,使员工自觉、自愿接受管理来实现的。从途径方面来说,行政管理工作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它是依靠组织纪律和规章制度等手段来实现,所有员工都必须要按照制度来执行,否则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而思想政治工作则以人为本,更加关注员工自身的需求,通过思想方面的教育和感化,帮助员工树立崇高的理想,提高其奉献意识和思想觉悟,加强道德修养,进而实现企业内部良好文化氛围的形成和维护[2]。从发挥的作用方面来说,行政管理工作起到规范的作用,而思想政治工作起到导向的作用,不过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三、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融合途径

1.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管理工作的目标统一起来

要想实现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首先要将两者的目标统一起来。企业实行行政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对员工的行为和活动进行规范和限制,其最终目的则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如果员工的行为不是与企业的行政管理制度相适应的,那么必然会对企业的发展目标产生消极影响[3]。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服务的。在企业今后的运行中,我们要将这两者的目标有机的统一起来,使其全部为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

2.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应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指明灯

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指明灯的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应该以教育活动为基础,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影响,通过积极学习企业文化知识等活动,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还有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去,并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个精神激励机制,使其形成一定的行为意识,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进而支配他们自觉地遵守企业的行政管理制度,维护企业内部的安定和团结。

3.以行政管理为基础,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进行完善

从本质上来说,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一方面,企业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参与和支持企业发展的意识,增强员工的责任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加强企业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两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另一方面,企业应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领导行为的激励、关怀激励和支持激励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参与感[4]。

四、总结语

总的来说,在企业的发展中,单纯的依靠强制性的行政管理是远远不够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通过教育的形式来将员工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使他们加深对行政管理必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对管理价值目标的认同,进而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自觉的遵守企业行政管理的相关规定,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由此可见,在未来的发展中,将行政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发挥各自优势,这是提高企业管理质量和管理效能,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必行之路。

参考文献

[1]牛瑞锋.浅析新发展方式下煤矿行政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融合[J]商情,2013,(49):276

[2]白岩.浅谈人事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J]中文信息,2014,(4):353

[3]杜伟.浅议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方法与途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0):3-4

[4]王新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行政管理的统一性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3,(22):31-32

上一篇:商业地产营销论文范文下一篇:数字档案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