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毕业论文范文

2023-09-16

外文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俄罗斯经济转型中的农业用地与监管

Ekaterina Gnedenko1 & Michael Kazmin2。 在线出版:2015年7月7日。 国际大西洋经济学会2015。 冻胶分类C10。L33。O57。Q00 本研究报告探讨了俄罗斯农地转换与现有土地规制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结论是,土地监管滞后于俄罗斯转型经济的新市场趋势。由于市场力量继续渗透经济,在地方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方面显然存在管理和法律问题,妨碍了更有效地利用土地。为了应对吸引农业投资的需要,俄罗斯科学和教育部为我们的研究项目提供了资金,该项目涉及对政府政策和农田损失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主要数据收集和计量分析。我们独特的数据集包含社会经济、人口和空间。2010年莫斯科都市地区39个市辖区的地理数据。通过对该数据集的计量分析,探讨了在联立方程框架下,耕地数量、其评估值、私有化耕地占比、农地税和土地利用区划之间的关系。

虽然俄罗斯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但农业用地市场仍很薄弱。农田交易是有限的,部分原因是土地产权的不确定性挥之不去。国有农田仍然很重要。我们的莫斯科地区数据显示,私有化耕地和耕地面积的比例之间存在着强烈的正相关关系,尽管单独和集体私有化耕地的比例仅为57%。禁止向外国人直接出售农田,也禁止减少潜在的外国投资。因此,农地占用的面积一直在稳步下降,质量也在不断恶化。在1990年至2005年期间,俄罗斯的可耕种土地减少了1050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7.9%)。

由于缺乏经验和足够的知识,地方政府只能依靠前苏联提供的土地保护政策。特别是,为了遏制主要农田的流失,监管机构保留了禁止改变土地状况的旧土地用途分区法。然而,强大的发展压力和广泛的腐败往往会消灭分区制的理想效果。我们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靠近莫斯科城市和人口增长对农田的数量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即使是在严格的农业地区,这表明莫斯科的首都地区的城市压力很大。在人口增长方面,耕地面积的估计弹性为0.3。非法改变土地状况的一种腐败做法,反映在土地仍然被归为联邦土地登记册上的土地的土地被转变为住宅或工业区的事实。这标志着一个管理问题,也许可以通过引进更灵活的分区和增加地方政府的责任范围和土地的财产权来解决。

其他经济工具不可或缺的土地政策、土地评估,也是基于前实践后共产主义时期的联邦法律规定的一般公式,考虑土壤生产力标准,地貌景观的灌溉的存在,但仍然没有与市场价格的农田。农业土地税计算时的评估价值的百分比农田,这通常是低于其实际市场价值,当地政府发展当地的农业基础设施不感兴趣或增加农业用地基地,因为他们将无法获得任何重大税收优惠。再加上联邦政府规定的低税率(占农业和居住用地评估价值的0.3%),这将导致当地税收收入不足,并过度依赖政府间转移。根据我们对莫斯科地区的数据,虽然地方倾向于征收最高允许的税率,但地方预算的土地税收收入的平均份额仅为5%。据我们收集的数据显示,由于各城市的农田平均分摊价值比目前的平均销售价格低1000倍,这并不令人惊讶。

外文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4摘要:“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是以建模与仿真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物理效应设备及仿真器为工具,根据研究目标,建立并运行系统模型,对研究对象(系统)进行认识与改造的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技术。其中,模型(model)是对实体、过程、系统、现象的数学、物理或逻辑的描述,仿真(Simulation)是模型随时间运行的手段和方法。

关键词:仿真技术建模

论文归纳:这篇文章主要是为纪念中国系统仿真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而作,讲述了我国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发展。

期刊共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我国仿真技术的发展沿革,第二部分是建模与仿真研究及应用,第三部分是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最后一部分是对未来的一些展望

文章的重点内容是建模与仿真研究及应用,共可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1.建模技术,2.仿真系统及技术,3.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

建模技术中包括了建模理论和方法,仿真语言、仿真软件和仿真支撑环境,建模与仿真的校核、验证、确认(VV&A)三部分。仿真系统及技术包括了半实物仿真系统,人在回路仿真系统,网络化分布交互仿真系统,大规模军事训练仿真系统,虚拟设计、虚拟制造和虚拟样机技术,仿真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这六部分。最后一项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主要说明了客观事物中有许多复杂系统,它包含非线性、时变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模糊性、难于预测的涌现性等,这种复杂 系统在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工程建设、社会、经济和军事领域大量存在,一般不易求解,而建模/仿真技术是研究复杂系统的强有力工具。通过专家对复杂系统机理的研究,可以建立复杂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去观察

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化。

外文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Digital Communications,Fourth Edition

作者:John Proakis 起止页码:1-10

出版日期(期刊号):2003年1月 出版单位:电子工业出版社

外文翻译译文:

第1章 引 言

在本书中,我们将介绍作为数字通信系统分析和设计基础的基本原理。数字通信的研究主题包括数字形式的信息从产生该信息的信源到一个或多个目的地的传输问题。在通信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中,特别重要的是信息传输所通过的物理信道的特征。信道的特征-般会影响通信系统基本组成部分的设计。下面阐述一个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1.1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图1-1-1 显示了一个数字通信系统的功能性框图和基本组成部分。输出的可以是模拟信号,如音频或视频信号;也可以是数字信号,如电传机的输出,该信号在时间上是离散的,并且只有有限个输出字符。在数字通信系统屮,由信源产生的消息变换成二进制数字序列。理论上,应当用尽可能少的二进制数字表示信源输出(消息)。换句话说.我们要寻求一种信源输出的有效的表示方法,使其很少产生或不产生冗余。将模拟或数宇信源的输出有效地变换成二进制数字序列的处理过程称为信源编码或数据压缩。

由信源编码器输出的二进制数字序列称为信息序列,它被传送到信道编码器。信道编码器的目的是在二进制信息序列中以受控的方式引人一些冗余,以便于在接收机中用来克服信号在信道中传输时所遭受的噪声和干扰的影响。因此,所增加的冗余是用来提高接收数据的可靠性以及改善接收信号的逼真度的。实际上,信息序列中的冗余有助于接收机译出期望的信息序列。例如,二进制信息序列的一种(平凡的)形式的编码就是将每个二进制数字简单重复m次.这里m为一个正整数。更复杂的(不平凡的)编码涉及到一次取k个信息比特,并将毎个k比特序列映射成惟一的n比特序列,该序列称为码字。以这种方式对数据编码所引人的冗余度的大小是由比率n/k作来度擞的。该比率的倒数,即k/n,称为码的速率或简称码率。信道编码器输出的二进制序列送至数宇调制器,它是通信信道的接口。因为在实际中遇到的几乎所有的通信信道都能够传输电信号(波形),所以数字调制的主要目的是将二进制信息序列映射成信号波形。为了详细说明这一点,假定已编码的信息序列以均匀速率R(b/s)―次一个比特传输,数字调制器可以简单地将二进制数字“0”映射成波形s0(t)而二进制数字“1”映射成波形s1(t)。在这种方式中,信道编码器输出的毎一比特是分别传输的。我们把它称为二进制调制。另一种方式,调制器目一次传输b个已编码的信息比特,其方法是采用M = 2s个不同的波形ST(t)i=1,2,…,M,每一个波形用来传输2s个可能的b比特序列中的一个序列。我们称这种方式为M元调制(M〉2)。注意,每b/R秒就有一个新的b比特序列进入调制器。因此,当信道比特率R固定,与一个b比特序列相应的似个波形之一的传输时间量是二进制调制系统时间周期的b倍。

图1-1-1

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

通信信道是用来将发送机的信号发送给接收机的物理媒质。在无线传输中,信道可以是大气(自由空间)另一方面,电话信道通常使用各种各样的物理媒质,包括有线线路、光缆和无线(微波)等。无论用什么物理媒质来传输信息,其基本特点是发送信号随机地受到各种可能机理的恶化,例如由电子器件产生的加性热噪声、人为噪声(如汽车点火噪声)及大气噪声(如在雷赛雨时的闪电)。

在数字逋信系统的接收端,数字解调器对受到信道恶化的发送波形进行处理,并将该波形还原成一个数的序列,该序列表示发送数据符号的估计值〔二进制或M元〕。这个数的序列披送至信道译码器,它根据信进编码器所用的关于码的知识及接收数据所含的冗余度重构初始的信息序列。

解调器和译码器工作性能好坏的—个度量是译码序列中发生差错的频度。更准确地说,在译码器输出端的平均比特错误概率是解调器-译码器組合性能的一个度量。一般地,错误概率是下列各种因素的函数:码特征、用来在信道上传输信息的波形的类型、发送功率信道的特征(即噪声的大小、干扰的性质等)以及解调和译码的方法。在后续各章中将详细讨论这些因素及其对性能的影晌。

作为最后一步,当需要模拟输出时,信源译码器从信道译码器接收其输出序列并根据所采用的信源编码方法的有关知识重构由信源发出的原始信号。由于信道译码的差错以及信源编码器可能引入的失真,在信源译码器输出端的信号只是原始信源输出的—个近似。在原始信号与重构信号之间的信号差或信号差的函数是数字通信系统引入失真的一种度量。

1.2通信信道及其特征

正如前面指出的,通信信道在发送机与接收机之间提供了连接。物理信道也许是携带电信号的一对明线;或是在已调光波束上携带信息的光纤;或是水下海洋信道其中信息以声波形式传输;或是自由空间,携带信息的信号通过天线在空间辐射传输。可被表征为通信信道的其他媒质是数据存储媒质如磁带、磁盘和光盘。

在信号通过任何信道传输中的一个共同的问题是加性噪声。一般地,加性噪声是由通信系统内部组成元器件所引起的,例如电阻和固态器件。有时将这种噪声称为热噪声。其他噪声和干扰源也许是系统外面引起的,例如来自信道上其他用户的干扰。当这样的噪声和干扰与期望信号占有同频带时,可通过对发送信号和接收机中解调器的适当设计来使它们的影响最小。信号在信道上传输时可能会遇到的其他类型损伤有信号衰减、幅度和相位失真、多径失真等。

可以通过增加发送信号功率的方法使噪声的影响最小。然而,设备和其他实际因素限制了发送信号的功率电平,另一个基本的限制是可用的信道带宽。带宽的限制通常是由于媒质以及发送机和接牧机中组成器件和部件的物理限制产生的。这两种限制因素限制了在任何通信信道上能可靠传输的数据量,我们将在以后各章中讨论这种情况。下面描述几种通信信道的重要特征。

1.有线信道

电话网络扩大了有线线路的应用,如话音信号传输以及数据和视频传输。双绞线和同轴电缆是基本的导向电磁信道,它能提供比较适度的带宽。通常用来连接用户和中心机房的电话线的带宽为几百千赫(khz)另一方面同轴电缆的可用宽带是几兆赫(Mhz)。信号在这样的信道上传输时,其幅度和相位都会发生失真,还受到加性噪声的恶化。双绞线信道还易受到来自物理邻近信道的串音干扰。因为在全国和全世界有线信道上通信在日常通信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人们对传输特性的表征以及对信号传输时的幅度和相位失真的减缓方法作了大量研究。在第9章中,我们将阐述最佳传输信号及其解调的设什方法。在笫10章和第11章中,我们将研究信道均衡器的设计,它是用来补偿信道的幅度和相位失真的。

2.光纤信道

光纤提供的信道带宽比同轴电缆信道大几个数量级。在过去的20年屮,已经研发出具有较低倌号衰减的光缆,以及用于信号和信号检测的可靠性光子器件。这些技术上的进展导致了光纤信道应用的快速发展,不仅应用在国内通信系统中,也应用于跨大西洋和跨太平洋的通信中。由于光纤信道具有大的可用带宽,因此有可能使电话公司为用户提供宽系列电店业务,包括话音、数据、传真和视频等。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发送机或调制器是一个光源.或者是发光二极管(LED)或者是激光。通过消息信号改变(调制)光源的强度来发送信息。光像光波一样通过光纤传播,并沿着传输路径被周期性地放大以补偿信号衰减(在数宇传输中,光由中继器检测和再生)。在接收机中,光的强度由光电二极管检测,它的输出电信号的变化直接与照射到光电二极管上的光的功率成正比。光纤信道中的噪声源是光电二极管和电子放大器。

3.无线电磁信道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电磁能是通过作为辐射器的天线耦合到传播媒质的。天线的物理尺寸和配置主要决定于运行的频率。为了获得有效的电磁能量的辐射,天线必须比波长的1/10更长。因此,在调幅(AM)频段发射的无线电台,譬如说在f=1MHz时(相当于波长= C/f=300m)要求天线至少为30m。无线传输天线的其他重要特征和属性将在第5章阐述。

在大气和自由空间中,电磁波传播的模式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即地波传播、天波传播和视线传播。在甚低频(VLF)和音频段,其波长超过10km,地球和电离层对电磁波传播的作用如同波导。在这些频段,通信信号实际上环绕地球传播,由于这个原因,这些频段主要用来在世界范围内提供从海洋到船舶的导航帮助。在此频段中可用的带宽较小(通常是中心频率的1% ~10%)因此通过这些信道传输的信息速率较低,且一般限于数字传输。在这些频率上,最主要的一种噪声是由地球上的雷暴活动产生的,特别是在热带地区。干扰来自这些频段上的用户。

在高频(HF)频段范围内,电磁波经由天波传播时经常发生的问题是信号多径。信号多径发生在发送信号经由多条传播路径以不同的延迟到达接收机的时侯,一般会引起数字通信系统中的符号间干扰。而且经由不同传播路径到达的各信号分量会相互削弱,导致信号衰落的现象.许多人在夜晚收听远地无线电台广播时会对此有体验。在夜晚,天波是主要的传播模式。HF频段的加性噪声是大气噪声和热噪声的组合。

在大约30MHZ之上的频率,即频段的边缘,就不存在天波电离层传播。然而,在30~60MHZ频段有可能进行电离层散射传播,这是由较低电离层的信号散射引起的。也可利用在40~300MHZ频率范围内的对流层散射在几百英里的距离通信。对流层散射是由在10mile或更低高度大气层中的粒子引起的信号散射造成的,一般地,电离层散射和对流层散射具有大的信号传播损耗,要求发射机功率大和天线比较长。

在30MHZ以上频率通过电离层传播具有较小的损耗,这使得卫里和超陆地通信成为可能。因此,在甚高频(VHF)频段和更高的频率,电磁传播的最主要模式是LOS传播。对于陆地通信系统这意味着发送机和接收机的天线必须是直达LOS,没有什么障碍。由于这个原因VHF和特高频(UHF)频段发射的电视台的天线安装在髙塔上,以达到更宽的覆盖区域。

一般地LOS传播所能覆盖的区域受到地球曲度的限制。如果发射天线安装在地表面之上H米的高度,并假定没有物理障碍(如山)那么到无线地平线的距离近似为d=15H KM,例如电视天线安装在300m高的塔上.它的覆盖范围大约67km另一个例子,工作在1GHZ以上频率,用来延伸电话和视频传输的微波中继系统将天线安装在离塔上或高的建筑物顶部。

对工作在VHF和UHF频率范围的通信系统限制性能的最主要噪声是接收机前端所产生的热噪声和天线接收到的宇宙噪声。在10GHZ以上的超髙频(SHF)频段,大气层环境在信号传播中担负主要角色。例如,在10GHZ频率,衰减范围从小雨时的0.003 dB/KM左右到大雨时的0.3dB/KM;在100GHZ,衰减范围从小雨时的0.1dB左右到大雨时的6dB左右。因此,在此频率范围,大雨引起了很大的传播损耗,这会导致业务中断(通信系统完全中断)。

在极高频(EHF)频段以上的频率是电磁频谱的红外区和可见光区,它们可用来提供自由空间的LOS光通信。到目前为止,这些频段已经用于实验通信系统,例如,卫星到卫星的通信链路。

4.水声信道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海洋探险活动不断增多。与这种增多相关的是对传输数据的需求。数据是由位于水下的传感器传送到海洋表面的,从那里可能将数据经由卫星转发给数据采集中心。

除极低频率外,电磁波在水下不能长距离传播。在低频率的信号传输的延伸受到限制,因为它需要大的且功率强的发送机。电磁波在水下的衰减可以用表面深度来表示,它是信号衰减l/e的距离。对于海水,表面深度 250/f,其中f以HZ为单位。例如,在10 khz上,表面深度是2.5m。声信号能在几十甚至几百千米距离上传播。

水声信道可以表征为多径信道,这是由于海洋表面和底部对信号反射的缘故。因为波的运动,信号多径分量的传播延迟是时变的,这就导致了信号的衰落。此外,还存在与频率相关的衰减,它与信号频率的平方近似成正比。声音速度通常大约为1 500m/s,实际值将在正常值上下变化,这取决于信号传播的深度。

海洋背景噪声是由虾、鱼和各种哺乳动物引起的。在靠近港口处,除了海洋背景噪声外也有人为噪声。尽管有这些不利的环境,还是可能设计并实现有效的且高可靠性的水声通信系统,以长距离地传输数字信号。

5.存储信道

信息存储和恢复系统构成了日常数据处理工作的非常重要的部分。磁带(包括数字的声带和录像带)、用来存储大量计箅机数据的磁盘、用作计箅机数据存储器的光盘以及只读光盘都是数据存储系统的例子,它们可以表征为通信信道。在磁带或磁盘或光盘上存储数据的过程,等效于在电话或在无线信道上发送数据。回读过程以及在存储系统中恢复所存储的数据的信号处理等效于在电话和无线通信系统中恢复发送信号。

由电子元器件产生的加性噪声和来自邻近轨道的干扰一般会呈现在存储系统的回读信号中,这正如电话或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情况。

所能存储的数据量一般受到磁盘或磁带尺寸及密度(每平方英寸存储的比特数)的限制,该密度是由写/读电系统和读写头确定的。例如在磁盘存储系统中,封装密度可达每平方英寸比特(1 in=2.54cm)。磁盘或磁带上的数据的读写速度也受到组成信息存储系统的机械和电子子系统的限制。

信道编码和调制是良好设计的数字磁或存储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回读过程中,信号被解调。由信道编码器引入的附加冗余度用于纠正回读信号中的差错。

1.3 通信信道的数学模型

在通过物理信道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设计中,我们发现,建立一个能反映传输媒质最重要特征的数学模型是很方便的。信道的数学模型可以用于发送机中的信道编码器和调制器,以及接收机中的解调器和信道译码器的设计。下面,我们将简要的描述信道的模型,它们常用来表征实际的物理信道。 1. 加性噪声信道

通信信道最简单的数学模型是加性噪声信道,如图1-3-1所示。在这个模型中,发送信号s(t)被加性随机噪声过程n(t)恶化。在物理上,加性噪声过程由通信系统接收机中的电子元部件和放大器引起,或者由传输中的干扰引起(正如在无线电信号传输中那样)。

如果噪声主要是由接收机中的元部件和放大器引起,那么,它可以表征为热噪声。这种模型的噪声统计地表征为高斯噪声过程。因此,该信道的数学模型通常称为加性高斯噪声信道。因为这个信道模型适用于很广的物理通信信道,并且因为它在数学上易于处理,所以是在通信系统分析和设计中所用的最主要的信道模型。信道的衰减很容易加入到该模型。信号通过信道传输而受到衰减时,接收信号是

r(t)s(t)n(t) 式中,是衰减因子。

图1-3-1 加性噪声信道

2. 线性滤波器信道

在某些物理信道中,例如有线电话信道,采用滤波器来保证传输信号不超过规定的带宽限制,从而不会引起相互干扰。这样的信道通常在数学上表征为带有加性噪声的线性滤波器,如图1-3-2所示。因此,如果信道输入信号为s(t),那么信道输出信号是

r(t)s(t)c(t)n(t)

c()s(t)dn(t)

式中,c()是信道的冲激响应,表示卷积。

图1-3-2 带有加性噪声的线性滤波器信道 3. 线性时变滤波器信道

像水声信道和电离层无线电信道这样的物理信道,它们会导致发送信号的时变多径传播,这类物理信道在教学上可以表征为时变线性滤波器。该线性滤波器可以表征为时变信道冲激响应c(τ;t),这里c(τ;t)是信道在t-τ时刻加入冲激而在τ时刻的响应。因此,τ表示“历时(经历时间)”变量。

上面描述的三种数学模型适当的表征了实际中的绝大多数物理信道。本书将这3 种模型用于通信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1.4 数字通信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值得注意的是,最早的电通信形式,即电报,是一个数字通信系统。电报由S•莫尔斯研制,并在1837年进行了演示试验。莫尔斯设计出一种可变长度的二进制码,其中英文字母用点划线的序列(码字)表示。在这种码中,较频繁发生的字母用短码字表示,不常发生的字母用较长的码字表示。因此,莫尔斯码是第三章所述可变长度信源编码方法的先驱。

差不多在40年之后,1875年,E博多设计出一种电报码,其中每一个字母编成一个固定长度为5的二进制码字。在博多码中,二进制码的元素是等长度的,且指定为传号和空号。

虽然莫尔斯在研制第一个点的数字通信系统(电报)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我们所指的现代数字通信系统起源于奈奎斯特的研究。奈奎斯特研究了再给定带宽的电报信道上,无符号间干扰的最大信号传输速率。他用公式表达了一个电报系统的模型,其中发送信号的一般形式为

s(t)anng(tnT)

式中,g(t)表示基本的脉冲形状,an是以速率1/T bit/s发送的二进制数据序列。奈奎斯特提出了带宽限于W Hz的最佳脉冲形状,并且在脉冲抽样时刻Kt(k=0,1,。。。)无符号间干扰的条件下的最大比特率。他得出结论:最大脉冲速率是2W脉2,冲/s,该速率称为奈奎斯特速率。

1. INTRODUCTION In this book, we present the basic principles that underlie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s.The subject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s involves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in digital form from a source that generates the information to one or more destinations.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in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ysical channels through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transmit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nel generally affect the design of the basic building blocks of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Below, we describe the elements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heir functions. 1-1 ELEMENTS OF A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Figure 1-1-1 illustrates the functional diagram and the basic elements of a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source output may be either an analog signal, such as audio or video signal, or a digital signal, such as the output of a teletype machine, that is discrete in time and has a finite number of output characters. In a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messages produced by the source are converted into a sequence of binary digits. Ideally, we should like to represent the source output (message) by as few binary digits as possible. In other words, we seek an efficient representation of the source output that results in little or no redundancy. The process of efficiently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either an analog or digital source into a sequence of binary digits is called source encoding or data compression. The sequence of binary digits from the source encoder, which we call the information sequence, is passed lo the channel encoder. The purpose of the channel encoder is to introduce, in a controlled manner, some redundancy in the binary information sequence that can be used at the receiver to overcome the effects of noise and interference encountered in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signal through the channel. Thus, the added redundancy serves to increas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received data and improves the fide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In effect, redundancy in the information sequence aids the receiver in decoding the desired information sequence. For example, a (trivial) form of encoding of the binary information sequence is simply to repeat each binary digit m times,where m is some positive integer. More sophisticated (nontrivial) encoding involves talcing k information bits at a time and mapping each k-bit sequence into a unique n-bit sequence, called a code word. The amount of redundancy introduced by encoding the data in this manner is measured by the ratio n/k.The reciprocal of this ratio, namely k/n, is called the rate of the code or,simply, the code rate.

The binary sequence at the output of the channel encoder is passed to the digital modulator, which serves as the interface to the communications channel.Since nearly all of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encountered in practice are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electrical signals (waveforms),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e digital modulator is to map the binary information sequence into signal waveforms. To elaborate on this point, let us suppose that the coded information sequence is to be transmitted one bit at a time at some uniform rate R bits/s. The digital modulator may simply map the binary digit 0 into a waveform s0(t) and the binary digit 1 into a waveform j,(i). In this manner,each bit from the channel encoder is lransmitted separately. We call this binary modulation. Alternatively, the modulator may transmit b coded information bits at a time by using M = 2s distinct waveforms j.(r), i = 0,1

M1 MHz (corresponding to a wavelength of A = cffr = 300m).requires an antenna of at least 30m. Other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and attributes of antennas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are described in Chapter 5.

Figure 1-2-2 illustrates the various frequency bands of the electromagneticspectrum. The mode of propag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in the atmo- sphere and in free space may be sub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namely,ground-wave propagation, sky-wave propagation, and line-of-sight (LOS) propagation. In the VLF and audio frequency bands, where the wavelengths exceed 10 km, the earth and the ionosphere act as a waveguide for electromagnetic wave propagation. In these frequency ranges, communication signals practically propagate around the globe. For this reason, these frequency bands are primarily used to provide navigational aids from shore to ships around the world. The channel bandwidths available in these frequency bands are relatively small (usually 1-10% of the center frequency), and hence the information that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se channels is of relatively slow speed and generally confined to digital transmission. A dominant type of noise at these frequencies is generated from thunderstorm activity around the globe,especially in tropical regions. Interference results from the many users of these frequency bands. Ground-wave propagation, as illustrated in Fig. 1-2-3, is the dominant mode of propagation for frequencies in the MF band (0.3-3 MHz). This is the frequency band used for AM broadcasting and maritime radio broadcasting. In AM broadcasting, the range with groundwave propagation of even the more powerful radio stations is limited to about 150 km. Atmospheric noise,man-made noise, and thermal noise from electronic components at the receiver are dominant disturbances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in the MF band. Sky-wave propagation, as illustrated in Fig. 1-2-4 results from transmitted signals being reflected (bent or refracted) from the ionosphere, which consists of several layers of charged particles ranging in altitude from 50 to 400 km above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During the daytime hours, the heating of the lower atmosphere by the sun causes the formation of the lower layers at altitudes below 120 km. These lower layers, especially the D-layer, serve to absorb frequencies below 2 MHz, thus severely limiting sky-wave propagation of AM radio broadcast. However, during the night-time hours, the electron density in the lower layers of the ionosphere drops sharply and the frequency absorption that occurs during the daytime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s a consequence, powerful AM radio broadcast stations can propagate over large distances via sky wave over the F-layer of the ionosphere, which ranges from 140 to 400 km above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A frequently occurring problem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 propagation via sky wave in the HF frequency range is signal multipath. Signal multipath occurs when the transmitted signal arrives at the receiver via multiple propagation paths at different delays, tt generally results in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in a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Moreover, the signal components arriving via different propagation paths may add destructively, resulting in a phenomenon called signal fading, which most people have experienced when listening to a distant radio station at night when sky wave is the dominant propagation mode. Additive noise at HF is a combination of atmospheric noise and thermal noise. Sky-wave ionospheric propagation ceases to exist at frequencies above approximately 30 MHz, which is the end of the HF band. However, it is possible to have ionospheric scatter propagation at frequencies in the range 30-60 MHz, resulting from signal scattering from the lower ionosphere. It is also possible to communicate over distances of several hundred miles by use of tropospheric scattering at frequencies in the range 40-300 MHz. Troposcatter results from signal scattering due to particles in the atmosphere at altitudes of 10 miles or less. Generally, ionospheric scatter and tropospheric scatter involve large signal propagation losses and require a large amount of transmitter power and relatively large antennas. Frequencies above 30 MHz propagate through the ionosphere with relatively little loss and make satellite and extraterrestrial communications possible. Hence, at frequencies in the VHF band and higher, the dominant mode of electromagnetic propagation is linc-of-sight (LOS) propagation. For terrestri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this means that the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antennas must be in direct LOS with relatively little or no obstruction. For this reason, television stations transmitting in the VHF and UHF frequency bands mount their antennas on high towers to achieve a broad coverage area.

In general, the coverage area for LOS propagation is limited by the curvature of the earth. If the transmitting antenna is mounted at a height h m above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the distance to the radio horizon, assuming no physical obstructions such as mountains, is approximately dr Thus,r represents the "age" (elapsed-time) variable.

The three mathematical models described above adequately characterize the great majority of the physical channels encountered in practice. These three channel models are used in this text for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 1-4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S It is remarkable that the earliest form of electrical communication, namely telegraphy, was a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electric telegraph was developed by Samuel Morse and was demonstrated in 1837. Morse devised the variable-length binary code in which letters of the English alphabet are represented by a sequence of dots and dashes (code words). In this code, more frequently occurring letters are represented by short code words, while letters occurring less frequently are represented by longer code words. Thus, the Morse code*was the precursor of the variable-length source coding methods described in Chapter 3. Nearly 40 years later, in 1875, Emile Baudot devised a code for telegraphy in which every letter was encoded into fixed-length binary code words of length 5. In the Baudot code, binary code elements are of equal length and designated as mark and space. Although Mors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rst electrical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telegraphy), the beginnings of what we now regard as modern digital communications stem from the work of Nyquist(1924), who investigated the problem of determining the maximum signaling rate that can be used over a telegraph channel of a given bandwidth without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He formulated a model of a telegraph system in which a transmitted signal has the general form

s(t)anng(tnT)

外文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A building is closely bound up with people,for it provides with the necessary space to work and live in .

As classified by their use ,buildings are mainly of two types :industrial buildings and civil buildings .industrial buildings are used by various factories 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while civil buildings are those that are used by people for dwelling ,employment ,education and other social activities .

Industrial buildings are factory buildings that are available for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ing of various kinds ,in such fields as the mining industry ,the

metallurgical industry ,machine building ,the chemical industry and the textile industry . factory building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types single-story ones and multi-story ones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buildings is the same as that of civil buildings .however ,industrial and civil buildings differ in the materials used and in the way they are used .

Civil buildings are divided into two broad categories: residential buildings and public buildings .residential buildings should suit family life .each flat should consist of at least three necessary rooms : a living room ,a kitchen and a

toilet .public buildings can be used in politics ,cultural activities ,administration work and other services ,such as schools, office buildings,

parks ,hospitals ,shops ,stations ,theatres ,gymnasiums ,hotels ,exhibition

halls ,bath pools ,and so on .all of them have different functions ,which in turn require different design types as well.

Housing is the living quarters for human beings .the basic function of housing is to provide shelter from the elements ,but people today require much more that of their housing .a family moving into a new neighborhood will to know if the available housing meets its standards of safety ,health ,and comfort .a family will also ask how near the housing is to grain shops ,food

markets ,schools ,stores ,the library ,a movie theater ,and the community center .

In the mid-1960’s a most important value in housing was sufficient space both inside and out .a majority of families preferred single-family homes on about half an acre of land ,which would provide space for spare-time activities .in highly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many families preferred to live as far out as possible from the center of a metropolitan area ,even if the wage earners had to travel some distance to their work .quite a large number of families preferred country housing to suburban housing because their chief aim was to get far away from noise ,crowding ,and confusion .the accessibility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had ceased to be a decisive factor in housing because most workers drove their cars to work .people we’re chiefly interested in the

arrangement and size of rooms and the number of bedrooms .

Before any of the building can begin ,plans have to be drawn to show what the building will be like ,the exact place in which it is to go and how everything is to be done.An important point in building design is the layout of rooms ,which should

provide the greatest possible convenience in relation to the purposes for which they are intended .in a dwelling house ,the layout may be considered under three categories : “day”, “night” ,and “services” .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the provision of easy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se areas .the “day “rooms generally include a dining-room ,sitting-room and kitchen ,but other

rooms ,such as a study ,may be added ,and there may be a hall .the

living-room ,which is generally the largest ,often serves as a

dining-room ,too ,or the kitchen may have a dining alcove .the “night “rooms consist of the bedrooms .the “services “comprise the

kitchen ,bathrooms ,larder ,and water-closets .the kitchen and larder connect the services with the day rooms .

It is also essential to consider the question of outlook from the various

rooms ,and those most in use should preferably face south as possible .it is ,however ,often very difficult to meet the optimum requirements ,both on account of the surroundings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roads .in resolving these complex problems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follow the local town-planning regulations which are concerned with public amenities ,density of

population ,height of buildings ,proportion of green space to dwellings ,building lines ,the general appearance of new properties in relation to the

neighbourhood ,and so on .

There is little standardization in industrial buildings although such buildings still need to comply with local town-planning regulations .the modern trend is

towards light ,airy factory buildings .generally of reinforced concrete or metal construction ,a factory can be given a “shed ”type ridge roof ,incorporating windows facing north so as to give evenly distributed natural lighting without sun-glare .

翻译:

建筑类型和设计

建筑物与人们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为人们提供必要的空间,用以工作和生活。 根据适用类型不同,建筑物可以分为两类: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包括各个工厂或工业生产所使用建筑,民用建筑是指那些人们用以居住,就业,教育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建筑场所。

工业建筑的厂房可用于采矿业,冶金工业,机械制造,化学工业和纺织工业等各类领域的加工和制造。厂房可分为两种类型:单层的和多层的。工业建筑也属于建筑的一种。但是,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所用的材料和建筑方式不同。

民用建筑按使用可分为两大类: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住宅建筑要适应家庭生活。每个单位应包括至少三个必要客房:起居室,厨房和厕所。公共建筑可在政治,文化活动,管理工作和其他服务,如学校,写字楼,公园,医院,商店,车站,剧院,体育馆,宾馆,展览馆,洗浴池,等等。他们都有着不同的职能,这反过来又需要不同的设计类型。

房屋是用以住人的. 其基本功能是提供住房的内容,但今天人们需要更多的住房内容。一个家庭在进入一个新的社区后将知道,现有住房不仅要符合其安全,健康和舒适等标准。还要考虑其附近是否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如食品市场,学校,商店,图书馆,电影院,以及社区中心等。

在60年代中期住房最重要的价值是足够大的空间和方便的出入交通。大多数家庭会首选约半英亩面积土地的家庭住宅,这样将提供足够的空间的用以业余活动。在高度工业化的国家,许多家庭的首选是那种尽可能远离市中心商业圈的住房,即使距离上班地点不得不有一段距离。相当多的家庭首选是郊区的住房,因为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要远离噪音,拥挤和混乱。拥有方便的公共交通使得距离不再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开着自己的汽车去上班了。人们现在主要感兴趣的是户型,房间的大小和卧室的数目。

在工程项目开始之前,要做好建筑设计和施工流程,让人提前知道该建筑建成后是什么样子以及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在建筑设计中要特别重视房间的布局,其目的是提供最大的便利与可能的用途。在一个住宅建筑设计中,布局可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白天” , “夜晚”和“服务”。必须注意这些空间区域之间的连通交流。 “白天”房一般包括餐厅,起居室和厨房,但其他房间可能会增加,如书房,并有可能成为一个大厅。起居室通常是最大的,往往是一个餐厅,也或可能有厨房、凹室等。 “夜间”房间包括卧室、客

房。“服务”用房间包括厨房,浴室,储藏室 ,和厕所等。厨房和储藏室需设置在一起,以方便其房间功能的使用。

此外,还必须考虑各种客房的朝向问题,当然最好尽可能的将那些经常使用的房间朝南设置。然而,在考虑到周围的环境和地点、道路等多方面因素,往往很难达到最佳要求。在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还必须按照当地城市规划条例所涉及的对公共设施,人口密度,建筑物高度,绿化面积,建筑红线等的要求,还要考虑到有相邻建筑的情况,等等。

外文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一、以街道调处中心为骨干、基层调委会为依托,深化创新矛盾纠纷调解网格化管理系统

(一)调解网格的布局 全街道建立四级调解网格。

以街道实际辖区,建立第二级调解网格,由街道调处中心具体负责网格的日常运行。

以各村(社区)实际辖区,建立第三级调解网格,由各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具体负责网格的日常运行。

以居民小区(自然村、企事业单位、学校、各类市场)实际占用土地,建立第四级调解网格。

在居民小区(自然村、企事业单位、各类市场)内,原则上以500人的居住(工作)区域划定第五级网格。

(二)调解网格的基础建设

1、二级调解网格:街道按照要求成立街道调解网格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街道分管领导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由街道综治办主任和司法所长兼任。街道调处中心制作街道网格化调解组织示意图(包括

三、

四、五级调解网格), 制作调解网格工作制度和调处中心人员公示牌上墙;有2名专职调解员,有网格调解员、信息员花名册(按

三、

四、五级调解网格填写);建有“四室”即办公室、接待室、调解室、督查室;信息渠道(电话、互联网、调解专网)畅通,调解网格工作台帐规范。

2、三级调解网格:各村(社区)要制作社区网格化调解组织示意图(包括

四、五级调解网格)和调解网格工作制度上墙;有1名专职调解员,网格调解员、信息员花名册(按

四、五级调解网格填写);有办公室、调解室,信息渠道(电话、互联网等)畅通,调解网格工作台帐规范;网格调解员有《调解员工作日记》。

3、网格调解员公示。三级、四级、五级网格的负责人与调解员的姓名资料等必须在网格内进行公示,确保网格内群众明白知悉,方便群众反映情况和寻求服务。公示的主要内容有:网格名称、姓名(照片)、责任范围、工作职责、职务、联系电话、监督电话等。

二、以规划的网格确定调解(信息)员,实现全街道调解组织网络全覆盖

(一)加强网格调解员、信息员队伍建设。每个网格须明确一名网格负责人,配备若干名专兼职调解员和信息员,网格负责人负责处理网格日常工作。各村(社区)要认真按照人民调解员的聘任条件,逐一落实网格调解员、信息员,确保每个调解网格至少有1名以上的调解员。

(二)网格调解员、信息员工作职责

1、网格调解员工作职责为:一是及时排查、调处网格内发生的矛盾纠纷,严格执行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日报告制度;二是及时掌握网格内的矛盾纠纷情况及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动态,发现重大纠纷苗头及时报告;三是接处区、街道12348矛盾纠纷调解服务热线的指令,对矛盾纠纷现场及时处臵,协调解决有关困难和问题;四是积极宣传相关政策和法规,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2、网格信息员工作职责为:一是每日进行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对网格内居民所反映的信访问题和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妥善化解,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尽力做到常见的矛盾纠纷不出责任网格区;二是接处区、街道12348矛盾纠纷调解服务热线的指令,协助网格调解员对矛盾纠纷现场进行处臵;三是对解决不了的矛盾纠纷,及时上报所在的村(社区)调委会,并协助做好工作;四是紧急情况、重大或重要事件直接拨打区12348调解服务热线汇报正在发生的矛盾纠纷概况。并切实做到“六必访”,即网格内居民家庭遭遇亲人

3 辞世、意外伤亡等重大变故时必访;网格内发生民事纠纷和家庭纠纷时必访;网格内居民有上访苗头性问题时必访;网格内居民生病住院时必访;网格内居民发生违法违规行为时必访;网格内居民家庭有子女结婚、考进大学等喜事时必访。三是落实联系走访制度,了解掌握联系对象的思想状况和生产生活情况,收集反馈各种信息,并在《信息员工作记录簿》上做好记录,重要信息及时上报。

(三)调解网格工作制度

1、走访排查制度。网格信息员每周至少走访50户居(村)民、举行1次隐患排查为专题的座谈会,把居民反映的情况和困难记录到联系簿中,做到情况全面掌握,信息及时上报,纠纷及时处理,结果及时反馈。

2、信息上报、反馈制度。

四、五级网格实行日排查、日报、直报、快报和零报告制度。网格调解员、信息员在接到居民诉求或遇到居民提出相关意见建议后,当日给予联系,并在3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第一次回访。

3、目标管理制度。建立网格管理工作责任制,落实工作职责,建立完善村(社区)网格调解员工作例会制度,对网格化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对一些重大疑难民生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三、规范网格运行,提升调解工作机制建设

(一)调解网格的运行

1、第五级调解网格:每日开展纠纷隐患排查,走访网格内居民,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隐患进行及时化解,并于当日登记和上报第三级调解网格;对不能化解的纠纷隐患和突发性事件,应及时上报上级调解网格(可直报至第一级调解网格);对当日调解的纠纷,进行登记和留存调解资料,并及时制作调解协议书和归档;对不能达成调解协议的纠纷,应及时上报上级调解网格。

2、第四级调解网格:督促第五级调解网格进行每日排查和纠纷的调解工作;每日开展纠纷隐患排查和纠纷调解工作;每日汇总第五级调解网格的工作情况和数据,上报给第三级调解网格,并视情向上级调解网格进行直报。

3、第三级调解网格:督促、指导并参加第

四、五级调解网格进行每日纠纷隐患排查和调解工作;对重大纠纷隐患、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和疑难(跨网格)的矛盾纠纷直报上级调解网格;每日向第二级调解网格汇报当日的工作情况;每周召开一次纠纷隐患排查会议,每周上报一次书面社情分析;每月汇总并上报纠纷隐患排查和调解工作数据。

第二级调解网格:根据工作实际,对第

三、

四、五级调解网格及人员进行调整,并及时上报第一级调解网格;督促、指导并参加第

三、

四、五级调解网格进行每日纠纷隐患排查和调解工作;每日汇总第

三、

四、五级调解网格的工作情况

5 和数据,并上报给第一级调解网格;认真组织开展五调对接工作;抓好调解员、信息员队伍建设,组织专业调解小组开展调解;每半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会议,每月上报一次社情分析;对突发性群体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处臵预案,组织调解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疏导、化解,并立即向第一级网格报告。

(二)信息渠道的沟通

一是依托区、街道调处中心12348调解服务热线,接收、组织指挥、处臵各类突发性事件和各类矛盾纠纷。

二是依托司法行政专线网、互联网,上报、反馈各类矛盾纠纷的处臵情况。

三是建立全街道社会矛盾纠纷信息数据库,实现全街道矛盾纠纷信息录入实时化、网格管理数字化、信息应用实战化。

四、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完善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此项工作取得成效,专门成立九里街道调解网格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办事处主任及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办事处各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街道司法所。各成员单位要认真落实省、市、区有关深化大调解工作的文件精神,要各负其责,坚持调解优先,进一步加强调解机构间的工作衔接,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作

6 用和效能。

(二)落实经费保障。街道要将调解网格化建设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范围,单独拨付,确保调解网格化建设和日常运行所需经费,确保街道、社区调解网格专职调解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等落实到位。

(三)加强绩效考核。街道办事处将调解网格化建设工作纳入了全街道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大调解工作占3分)。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成立九里街道调解网格化建设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考核工作(考核标准见附件)。

(四)落实奖励措施。为充分调动网格调解(信息)员的积极性,实行调解补贴制及纠纷信息采用津贴制度,每月对网格专职调解员发放210元、网格调解员发放50元固定调解补贴,同时,根据其调解成功的纠纷难易度及上报的纠纷隐患信息价值大小,分别给予10至100元的奖励;司法所每月对第

三、

四、第五级网格调解员进行管理考核,汇总后上报区司法局审核,按月发放。

(五)执行责任倒查追究制度。对实施矛盾纠纷调解网格化工作不力,致使发生民转刑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群体性事件的单位,由区调处中心组织力量实行逐级责任倒查,并会同区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和政法综治部门立案查处,对相关责任单位,给予限期整改、通报批评、黄牌警告、综治一

7 票否决;对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谈话、通报批评、停职检查、责令辞职、免职(辞退)等处分。

外文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1 图书馆外文图书采访工作的意义

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下, 国家教委将彻底改变。改革教学内容, 这样, 各高校对其专业设置也相应地进行了调整。多数都增加了学科设置, 高校学科结构和课程不断调整, 使得图书信息的需求不断改变。高等学校专业众多, 要求采访人员对于除了自己所学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充分了解, 选择适合读者需求的图书或是书目信息, 高校读者对于外文图书的需求主要是某一学科的经典著作, 或者是某一学科有代表性的最新著作, 同时高校在教育改革中存在的一些短期行为, 给图书采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惑, 外文图书总体上可以反映高等学校各学科专业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水平, 对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有着极大的学术参考价值。

2 图书馆外文图书采访工作的原则

高校图图书馆采访工作根据本校专业设置。教学科研状况及学生培养方向及本馆特色与经费情况, 制定符合本校情况与本馆发展的采购方针, 建立并完善适合本校实际藏书体系。同时高校图书馆外文图书采访工作应该制定合理的原则: (1) 特色化原则。由于图书馆的特定环境和发展渊源, 在馆藏建设中自然形成自己的特点, 在许多学科和专业中有若干学科或专业的馆藏在一个地区内或本行业的馆藏处于领先水平, 形成核心馆藏, 或称特色馆藏, 系统完整的收集重点。特色学科或某些专题庄信息, 使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具有鲜明特色性和专业性, 特色学科和专题的选择应根据本馆主要任务。学校重点学科。讯点读者需求。原有馆藏特点来确定; (2) 系统性原则。高校图书馆藏书体系从内容上分成纵横两个方面, 从纵向上看要求采访补充的文献在内容上保持学科内在的历史延续性和完整性, 不能随意中断从横向看要求文献资料能反映各个学科间相互交叉。相互联系的关系, 各学科。文献采访要突出重点, 体现出本馆特色, 图书馆应根据本馆担负的任务及本馆读者的具体需要, 将某些学科。专业或专题范围的文献作为重点采访加以收集, 事前需充分调查研究与周密计划, 重点一经确定, 应在各方面予以重视, 不能因采访人员的变动等原因导致失去馆藏特色; (3) 发展和经济行原则。文献采访即要满足当前需要, 也要预见未来需要现代科学发展迅速, 要把有限的经费用于购置最需要的文献, 外文图书无特殊情况下不购买复本, 注意不错购。漏购。重购, 应该首先保证重点学科专业和重大科研项目的用书。当然重点并不会一成不变, 也会随着学校办学方针的和课程设置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保障馆藏体系的情况下作出适当的调整。

3 外文图书采访的主要因素

3.1 价值因素

学科属性一文献的学科属性按本校学科的设置和发展方向划分为重点学科, 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 可以从文献的题名, 主要内容与分类上考察该文献属于哪一类, 外文图书主要考虑采购重点学科类目, 一些经典教材可以考虑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与此同时, 学术水平一文献资料的学术水平可按内容分为消遣型、普及型、学习型、研究型等, 外文图书选择除了考虑一些经典的基础教材。经典著作著述外, 一般只考虑采购研究级学术水平的图书。价格也成为选书时必然考虑的因素之一, 但也不能只顾价格便宜忽略了图书本身的学术价值含量。

3.2 读者因素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主要是本校的师生, 因此读者需求首先从自身的学科出发, 要求阅读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最新最有价值的文献, 不同学科专业的读者需求即有不同又有相关其次, 不同层次的读者对文献学术水平的要求也不一样。外文图书采访主要针对学校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的文献需求, 因此, 了解各学科动态, 确定重点学科是首要条件, 要充分掌握读者的需求类型和方向。

4 外文图书采访的方式

4.1 非购入方式

4.1.1 国际交换

国际出版物的交换是国际科学文化合作的一种形式, 分为官方和非官方两种类型, 国际交换是藏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增加图书馆资源的重要手段, 也是国际。馆际合作的实质工作。一是通过学校外事部门建立交换关系。二是主动与教师和科研人员联系, 学校每年有许多教师和科研人员参加国际国内各种学术会议, 他们回来时带回相当数量的会议文献, 这些会议文献如通过正规渠道采购, 既费时又费钱。三是充分利用来校讲学的外国专家教授和国内其他学者, 与本馆建立良好关系, 加强与其所在的大学建立赠书联系, 这些书学术性强, 收藏价值高。

4.1.2 捐赠

接受团体或个人捐赠, 也是丰富馆藏的重要方式之一。捐赠大体有几种方式知名人士。学者。藏书家等将其著述或藏书无偿赠送给有关图书馆国外一些友好人士和社会团体, 为加强文化和学术交流, 增进友谊, 向我国有关图书馆赠送书刊, 如日本科学协会向我馆及其他多家图书馆赠送了大量的日文原版图书一些出版发行商及个人著者, 将新出版的书刊赠给图书馆, 以扩大他们的影响或留作纪念馆与馆之间的捐赠等。一种捐赠是完全免费的还有一种是图书本身免费, 但收取一定的运费和管理费用, 这种主要是指来自国际团体。因此, 与通过正常渠道订购原版书相比, 其价格无疑十分低廉, 甚至低于国内的中文图书, 而它涉猎的范围却较为广泛, 种类也较为繁多, 其中不乏近年甚至是最新出版的一些质量较高的图书和早年出版的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社科。

4.1.3 征集和复制

征集是指图书馆根据有关信息, 采用发函或派人登门求访, 有针对性的从机构和个人那里获得各种珍贵图书的方式。复制是补充稀缺书刊的最好方法, 如有些难得文献。过期期刊。珍贵图书及一些无法购入的外文原版书, 都可以采角这种方法取得它们的复制品, 复制方法包括抄录,照相复制。目前高校图书馆部分外文文献在资源共享范围之内可以通过此种方式获得, 但复制文献从装订。复制效果方面与原版文献都有很大差距, 而且不适合长期收藏。

4.2 购入方式

购入方式指图书馆用货币向书刊销售系统购买出版物的方式, 这是补充馆藏的主要方式和经常性来源, 它能保证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选购入藏出版物, 购买外文图书可以直接向出版社或通过中介机构购买两种渠道, 各有利弊, 直接向出版社订购到货快, 折扣大, 可以免去中介费用, 为图书馆节约资金但国外出版社众多, 购买方式各有不同而且手续繁多, 比如入关。通常情况下, 对于一些非常专业的图书馆, 可以直接向一些非常专业的出版社订购。

摘要:本文对围绕目前高校图书馆外文图书采访工作展开讨论, 对其意义、原则、因素作了分析, 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外文图书采访的方式。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外文图书,采访方式

参考文献

[1] 尚瑛.专业教师参与图书选书工作的意义[J].问题及对策青海教育, 2005, 6.

上一篇:商行保险业务论文范文下一篇:艺术欣赏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