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主题诗歌范文

2024-07-26

死亡主题诗歌范文第1篇

有一份牵挂,

时时不能放下。

在暮色淡淡的夜晚,

面对浓浓的相思,

我独自遥望着你的方向,

体会与你心心交融的一刻。

多少次以为,

可以不再想你;

多少次以为,

已经忘了你;

可每次思念却轻轻漾起心底的故事,

让纷扬的记忆丝丝缕缕飘洒……

遇见你之前,

我花了太多时间的沉吟,

太多时间的跋涉,

曾经以为,

那前世美丽的相约,

再也不能在今世温柔的相逢。

你悄悄地走入我的生命,

那一声问候,

一抹微笑,

一个手势,

一片话语,

轻轻的撞击着我微微虚掩的心扉,

我平静的心底,

盈出蜜蜜的欢喜

眼前不时闪烁着一个个数过星星的夜晚,

宁静的沙滩上,

月光如水,

静静的笼罩着相依相偎的身影,

捡拾起一枚枚紫色的贝壳,

慢慢聆听那轻微温柔的低语……

浪漫和惊喜还清新如昨,

你和时光交织着,

在我心底挥之不去。

喜欢一个人的感觉真美,

我的心因思念你而绽放花朵。

尤其是在这样的日子,

柔柔的细雨,

甜甜的微风,

一扫那如烟缥缈的忧郁,

纷纷飘扬的风絮如同一个个美丽的故事,

拥挤在依然熟悉的风景,

紧紧地系往心的深处。

沉湎的心情在美丽的夜色中,

显得如此缤纷,

如此温馨。

此刻,

好想依偎在你的怀中,

倾听你的呼吸,

触摸你的心跳,

一起静静的聆听心曲,

双目对视浅浅一笑。

夜很静,

今晚又会睡不着,

淡淡的甜蜜始终在我心头萦绕,

我喜欢在这样的夜晚静静的思念,

静静的微笑。

夜已深,

窗外的树影渐渐隐去,

我还在想你,

死亡主题诗歌范文第2篇

感谢父母的诗歌朗诵稿一

我们沐浴着爱的阳光长大

我们在人间真情滋润下成长

多少次带着幸福的感觉进入梦乡

多少回含着感动的泪花畅想未来

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

常怀感激之情的生活是最甜美的

学会感激--感激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宝贵的生命

学会感激--感激我的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无穷的知识

学会感激--感激我的朋友,因为他们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力量 学会感激--感激我周围的一切,因为他们给了我和谐健康的成长空间

不要忘记说声--"谢谢"

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要感激的人太多太多

有一个词语最亲切,

有一声呼唤最动听

有一个人最要感谢

有一个人最应感恩

它就是--"妈妈"

妈妈的皱纹深了,她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

妈妈的手粗了,她把温暖的阳光给了我

妈妈的腰弯了,她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

妈妈的眼花了,她把明亮的双眸给了我

当你啼哭于襁褓时,是妈向你敞开温馨的怀抱;

当你呀呀学语时,是妈妈给予你耐心的教导。

妈妈的爱像一杯浓茶,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如果说母爱是船,载着我们从少年走向成熟;

那么父爱就是一片海,给了我们一个幸福的港湾。

父爱是拐杖,让我们在人生中少摔跟头.

父爱是良言,让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

父爱是阳光,让我们健康的成长.

父爱是音乐,让我们快快乐乐的生活.

感谢爸爸——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鼓励我挺直脊梁。

感谢爸爸——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也能让我辨明方向。

感谢爸爸——即使在烈日炎炎的夏日,也会为我撑起一片荫凉。

感谢爸爸——即使在风雨交加的路上,也不让一滴水珠落在我身上。

当你学习在深夜时,父爱是暖暖的热茶;当你离家远行时,父爱是无声的牵挂。父母的爱是慷慨的,他们把爱洒给了春露,洒给了秋霜;留给了清晨,留给了黄昏; 父爱之恩,与江河同流,与日月同辉。 母爱之情,能惊动天地,能感泣鬼神。

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应该学会感激

但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接受这种关爱,并且认为是理所当然。

渐渐忘记了感动,忘了说声谢谢。

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让我们没有忧虑地成长,是所有父母的心愿,

如果母亲的真情,点燃了我们心中的希望;

那么父亲的厚爱,将是鼓起我们远航的风帆。

父母的爱说不完、道不尽

所有的恩情我们铭记于心。

愿天下儿女,别忘了回报父母一缕浓浓的芳馨。感恩父母,天经地义!

感谢父母的诗歌朗诵稿二

我们沐浴着爱的阳光长大

我们滋润着人间的真情成长

多少次带着幸福的感觉进入梦乡

多少回含着感动的泪花畅想未来

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虽然它已过去,但一颗感恩之心,一腔感激之情永驻心间。 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

常怀感激之情的生活是最甜美的

感激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宝贵的生命

感激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无限的温暖

感激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无穷的知识

感激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力量

不要忘记说声--"谢谢"

今天,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心声,感恩我们亲爱的父母

有一个词语最亲切

有一声呼唤最动听

有一个人最要感谢

有一个人最应感恩

它就是--"妈妈"

妈妈的皱纹深了,她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

妈妈的手粗了,她把温暖的阳光给了我

妈妈的腰弯了,她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

妈妈的眼花了,她把明亮的双眸给了我

面对妈妈深沉的感情

聆听妈妈殷切的心愿

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应该学会感激

但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接受这种关爱,并且认为是理所当然。

渐渐忘记了感动,忘了说声谢谢。

妈妈的爱像一杯浓茶,需要我们细细品味。妈妈的爱却是感人肺腑的。

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让我们没有忧虑地成长,是所有父母的心愿,如果说母爱是船,载着我们从少年走向成熟;

那么父爱就是一片海,给了我们一个幸福的港湾。

如果母亲的真情,点燃了我们心中的希望;

那么父亲的厚爱,将是鼓起我们远航的风帆。

拿什么来感谢你,我的父母!

父母的爱说不完、道不尽

死亡主题诗歌范文第3篇

作为生活在世俗中的普普通通的封建社会的文人, 他们不但有着关心国家人民的严肃的政治情感, 而且还有着丰富的世俗情怀;他们不但要作“发乎情, 止乎礼”的诗歌, 也还要抒发自己的“荡涤放情志, 何为自结束”的世俗情感, 这一冠冕当属《古诗十九首》了。

《古诗十九首》虽不是一时一人之作, 思想感情也比较复杂, 但其中却贯穿着一个共同的基调, 那就是对于生命短促, 人生无常的强烈感伤, 绝大多数诗篇的内容表现与情感抒发都是基于这一点而展开的。这组诗的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两大类, 即求官不遂仕途失意和思妇的离别相思。

东汉中晚期, 王朝腐败, 政治黑暗, 科举制度破坏殆尽, 这就堵塞了一般士人的出路, 而士人都怀有强烈的功名意识, 为求得一官半职不惜背井离乡, 游京师、谒都郡, 但事实上大多数士人是投奔无门, 空怀报复, 这使他们感到极大的痛苦和困惑。在他们的伤时失意之作中表现着矛盾、苦闷的哀伤, 叙述着那种被压抑与折磨的复杂的人生感受。如:

青青陵是柏, 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 忽如远行客。

《青青陵是柏》

今日良宴会, 欢乐难俱陈。弹筝奋逸响, 新声妙入神。

《今日良宴会》

驱车上东门, 遥望郭北墓。白杨何箫箫, 松柏夹广路。

《驱车上东门》

《古诗十九首》中突出表现了离人相思的主题, 它包括了夫妇之间、恋人之间、朋友之间, 以及游子对于故乡思念, 从这一点讲, 钟嵘说它“其源出于《国风》”可谓真知灼见。在《诗经·国风》中有很多例证, 像《周南·殷其雷》、《王风·君子于役》等抒写男女相思之情可谓深矣。但是, 和《诗经》这些作品相比, 《古诗十九首》的这些相思之作并非是传达统题材的重复, 而是增加了更为深沉的内容, 那就是人生短促的生命意识。如:《冉冉孤生竹》这样写道:

冉冉孤生竹, 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 兔丝附女罗。

兔丝生有时, 夫妇会有宜。千里远结婚, 悠悠隔南陂。

思君另人才, 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 含莫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 将随秋草萎。君亮执高节, 贱妾亦何为!

这首诗写的是新婚久别后的妻子对远方丈夫的刻骨相思, 从这一点看, 它与《诗经·卫风·伯兮》是完全一样的。可是, 《伯兮》中的女主人公尽管有“自伯之东, 首如飞蓬。”的怅怨和“怨言思伯, 甘心首疾”的相思之苦, 却没有感叹人生短促的生命意识。《冉冉孤生竹》却恰恰突出了这一思想。在诗人看来, 这种男女离别的痛苦不但在于相思, 而且还在于光阴的流逝, 久别的夫妇虽然会有团聚的日子, 但青春的年华却一去不复返。它已像盛开的蕙兰花一样调零, 正因为有了这种生命的感伤, 才使这首诗有了更深的内蕴, 它启发读者要珍惜爱情, 更要珍惜青春, 珍惜朝气蓬勃的生命。也正因为青春的可贵才足以显见爱情价值的无限。《客行虽去乐, 不如早旋归》 (《名月何皎皎》) , 在诗人看来, 纵使出外游学求仕获得功名利禄的满足, 又怎能比得上夫妻之间的相伴相随呢?得意者如此, 对失意者来说, 那种离别之情更加沉痛万分。功名未就, 有家难归。“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 这种难遣的忧伤只有陪伴终生了。

由此可见, 这写游子思妇的五言诗表现了汉代文人的生命意识。它的内蕴远远超出了男女相思之外, 也使它与《诗经》中那此问题之作有了明显的时代意识差别, 它既是男女之情的表露, 更是个体生命意识的高扬;既表现了汉代文人对生命问题的时代思考, 又突出了汉代文人的世俗情怀。

这种人生感伤在《古诗十九首》中主要是以抒男女相思之情、发人生短促之慨表现的, 实际上这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一般文人士子共同的世俗情感, 它实质上是文人士子对自己在封建社会所面临人生命运的一种深刻思考。诗人们高唱:

“荡涤放情志, 何为自结束?” (《东城高且长》)

“昼短苦夜长, 何不秉烛游?” (《生年不满百》)

《驱车上东门》既否定了追求“立身”、“荣名”的坚贞, 也怀疑着虚空的神仙。人生之中谁都逃脱不掉一死, 所以不如饮美酒, 被服纨与素, 只有及时行乐才是真的, 表面看来似乎是无耻地贪图享乐、腐败、堕落, 其实, 恰恰相反, 它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 人对自己的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 把握和追求, 是从个体自我的角度来反求人生的价值, 因而具有生命哲学的深刻内涵。

这种由政治感伤到人生感伤的过度变化, 是封建社会文人个体自我意识觉醒的结果, 是对于萌生于先秦的这种自我意识的继承。它表现了从汉初以来就已经深化的人的生命哲学意识, 代表了一个新的时代文化思潮的兴起。

生命无常, 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 从建安到晋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和空间内弥漫开来, 成为一个时代的典型音调。如:曹操的“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曹丕的“人生处一世, 去若朝露唏。年在桑榆间, 影响不能追。”阮籍的“人生若尘露, 天道邈悠悠……”陆机的“天道信崇替, 人生安得长, 慷慨惟平生, 俯仰独悲伤。”王羲之的“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他们唱出的都是同一哀伤, 同一感叹, 同一思绪, 同一音调, 即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古诗十九首》的无名氏们则援琴鸣弦, 短歌微吟, 吟叹着:天涯沦落人的凄楚, 怀才不遇的郁愤, 有情人缱绻离别的伤痛, 那源于诗人心底的如此细腻真切的情感不觉在我们心底荡起涟漪且不断荡漾开来, 是共鸣, 是感动, 是回味, 是思索。

摘要:关于“感伤”这一主题:在历代文人作品中都有体现, 像《诗经》屈原的作品中都有较鲜明的抒发, 可以将此类感伤概括为一种政治感伤, 而作为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的代表《古诗十九首》, 其感伤则为一种人生感伤, 足见其区别, 而从这种由政治感伤向人生感伤的过渡可以看出感伤所伴随历史时间性, 且又体现了人的生命哲学意识。

关键词:感伤主题,感伤,相思

参考文献

[1] 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M].陕西人民出版社.

[2] 诗经鉴赏辞典[M].安徽文艺出版社.

[3] 李泽厚.美学三书[M].安徽文艺出版社.

死亡主题诗歌范文第4篇

依照《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第二章第十条,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宋青云的家属认为,宋青云在送进医院不久即被判定为脑死亡,所以应当视为工伤;而社保部门则认为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上,宋青云的临床死亡时间是入院4天后,已经超出了48小时,不能认定为工伤。

事件回放:打工妹晕倒工作台上

宋青云的丈夫占先生向记者叙述了宋青云从晕倒到被医院出具死亡证明书的经过。

宋青云是去年5月24日被石碣镇合泰电子电线厂录用的,入厂时的体检结果表明,宋青云当时身体健康。今年7月14日上午,宋青云和其他工友一起,像往常一样在车间工作。宋先生告诉记者,在此之前,宋青云已经连续半个月每晚加班到11时,身体非常疲劳。上午10时左右,有工友发现宋青云趴倒在工作台上,一开始,大家都以为她是因为疲劳过度而睡着了。大概过了10分钟,工友发觉宋青云的情况好像不大对劲,便推了她一下,才发现她已经昏迷不醒了。上午11时左右,宋青云被送到石碣镇人民医院。占先生回忆说,医生当时的诊断结果是:脑干出血,深昏迷,呼吸骤停,瞳孔散大,各种深浅反射消失,大脑已经死亡。但是,占先生实在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在他和其他家属的坚持下,院方对宋青云采取了心肺复苏术,约20分钟后,宋开始靠呼吸机恢复心跳,但仍无自主呼吸。主治医生当即明确告诉其亲属:病人大脑已经死亡,已无生还的可能。

医生意见:入院不久便持续脑死亡

为了进一步确诊,7月16日上午11时,院方从珠海医院请来了一位姓王的专家教授进行会诊,会诊结果与院方诊断的结果一样:病人大脑已经死亡,抢救已经没有意义。

占先生对记者说,当时王教授就劝他放弃抢救:尽管病人仍有心跳和呼吸,但这完全是机械作用的结果,并非自主呼吸,一停掉相关设备,病人的心跳就会马上停止。

石碣医院内科住院部副主任医生钟孜燕向记者透露,根据宋青云送进医院时的表现,可以判断,宋入院时已经处于脑死亡状态。据当时的病情记载:宋青云在入院时,没有自主呼吸,自进院以后一直是处于脑死亡状态。钟医生认为,宋青云自入院以后就已经脑死亡了,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先不管法律上的死亡标准如何,但是从医学上讲,脑死亡实际上就等于这个人已经死亡了。

7月18日深夜23时45分,宋青云的心脏终于停止了跳动。院方于19日出具的《居民医学死亡证明书》上注明,宋青云的死因是由于脑出血导致心跳呼吸骤停,多脏器功能衰竭,宋青云“入院后虽经积极抢救,患者自主呼吸无恢复,持续脑死亡,最终经抢救无效于2005年7月18日23时45分死亡”。社保部门:只能参照死亡证明的时间

宋青云死后,亲属要求厂方作出相应的经济赔偿。占先生认为,宋青云在晕倒之前,已经连续半个月每晚加班到11时,每天工时长达14小时以上,她的晕倒,和工作过于疲劳是有关系的。而且,当时宋青云是在工作岗位上晕倒,送到医院不久就得出了脑死亡的结论,应当算作是工伤,厂方应当按照工伤的赔偿标准给宋的家属以相应赔偿。

占先生告诉记者,厂方并没有为宋青云购买社会保险。对此,该工厂一位姓袁的厂长给记者的解释是,由于宋青云当初入厂时用的是别人的身份证,所以厂方一直没有办法为其购买社会保险。厂方愿意支付给宋青云家属3万元人民币。占先生找到社保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但是,社保局的认定结果和占先生所期望的正好相反。东莞市社保局认为,宋青云的情况不属于工伤,理由是: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而医院出具的《居民医学死亡证明书》上,宋青云的死亡时间是7月18日,距宋青云晕倒入院的时间已经超出了48小时,所以不能认定为工伤。

对此情况,占先生认为,石碣医院出具的《居民医学死亡证明书》中表明,宋青云的死亡时间有两种:虽然记载有7月18日23时45分这一死亡时间。但同时有记录表明,自7月14日进院到7月18日期间,宋青云已经呈现脑死亡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宋青云自入住石碣医院的时候,就已经死亡了,并没有超过48小时,应当视作工伤。

占先生向记者提出了他心里的疑虑:虽然目前我国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将脑死亡作为死亡标准。但是,他的妻子确实是在工作岗位上晕倒,并很快就脑死亡的,社保部门在进行工伤认定的时候,能否从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角度出发,考虑一下他们的难处呢?

东莞市社保局工伤保险科副科长周海洋解释说,对宋青云是具体什么时候死亡的,社保局也没有办法判断,只能按照国家法规,以医院出具的临床医学死亡证明作为依据来进行工伤认定。周副科长认为,死亡有多种死亡状态,有脑死亡状态,也有脏器死亡状态,也有生物学死亡状态,也有临床死亡状态,到底以哪个为标准?作为社保部门,就只能看医院出具的临床死亡证明,死亡证明上说什么时候死亡就是什么时候死亡。

争议:该照章办事,还是人性化执法?

关于宋青云的情况,广东国欣律师事务所东莞分所李晓海律师认为,此案例具有典型性,暴露出了相关法律在这方面存在的某些缺陷。

李律师认为,《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和《工伤保险条例》均未对“工伤”的含义作出立法解释,而只例举了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以及不认定为工伤或者不视同工伤的情形。关于宋青云的情况是否属于工伤,李律师认为,应当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宋青云在炎热天气情况下长期长时间加班是导致突然昏迷的诱因。第二,中国法律对死亡并没有明确的定义,而是遵循医学的解释,当前我国卫生部的确在草拟脑死亡法,相信今后脑死亡是判断一个人死亡的标准之一,我们应当看到这一趋势。第三,在国家对死亡无明确定义的情况下,发生类似争议,执法者应当人性执法,以对弱势群体有利的解释为优先。

但也有另一种看法认为,在国家没有明确确定脑死亡为死亡标准之前,社保局应当按章办事,严格依照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上的死亡时间作为工伤认定时的标准。一位政府公务人员这样说:“就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48小时之内的这个限定来讲,合理吗?也不能说合理;不合理吗,但它是法规,相关部门就得严格遵守。”

上一篇:实习改进意见范文下一篇:三体内容简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