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范文

2023-09-22

精品课程范文第1篇

1《三维动画制作》精品课程内涵

什么是精品课程?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是体现现代教育思想, 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 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 具有严正性、示范性和一定辐射推广作用, 教学效果显著的课程[1]。

教学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通过行业调研, 《三维动画制作》教学内容与广告、影视、动画及游戏业相融合, 以适应岗位需求为培养目标, 注重内容的实用性, 教学内容以职业需求为依托, 细分成模型、材质、灯光、动画四大类, 按照设计工作流程进行归纳, 将知识与技能融入到任务中间, 以模拟设计项目为引导, 将该课程的教学结构进行调整, 根据行业的实际情况和行业调研, 制订本课程的模拟项目任务, 在模拟项目任务的基础上形成具体工作任务, 并在具体任务中说明任务要求、设计方法及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要求等, 把众多知识要点集中到一个个工作任务中, 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翻转教学模式, 变“学科课程”为“活动课程”

建设《三维动画制作》精品课程, 要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以前, 我们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课程”教学模式;现在, 我们要翻转“学科课程”为“活动课程”, 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三维动画制作》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 践行“活动课程”, 首先由教师提出设计思路, 学生分组收集资料、素材, 在教师的引导下分组探讨、共同完成作品, 并辅以学生自评作品和教师评价总结。这种模式, 一是让学生摆脱了固定的教材和单一的课堂, 学生在活动中成了认知的主体, 主动进行研究探索。二是使学生学会查阅、收集资料和素材, 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探究。三是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活动课程”提倡以小组为基本形式的合作学习, 借助团队的力量, 各小组成员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从而达到共同进行的目的。四是锻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自评作品的过程中, 清晰的表述自己的作品设计思路、设计方法, 并解答教师及同学提出的疑问, 既学习了知识又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精品课程应精在“创新”、重在“实践”。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 以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 集“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媒体展示教学法”于一体, 有针对性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分析能力、三维模型制作能力、三维场景制作能力、动画合成与编辑能力, 并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 突出产教融合与职业素质的培养, 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 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3教学手段多样化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精品课程建设需要考查教师适当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创新教学方式, 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岗位教学, 通过数字仿真、虚拟项目等信息技术, 使教学手段多样化, 以提高教学质量。教职成[2010]13号文提出:鼓励学校开发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鼓励以动画、三维、思维导图等形式集中突破教学重难点。《三维动画制作》精品课程在教学手段上, 首先应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微课、媒体视频, 多方位有机融合进行教学, 多渠道系统优化课程, 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教学质量。其次, 学校应加强实训环境建设, 以能够支撑网络课程的正常运行, 并能有效共享资源。再次, 建立一个优质的、适用性强的教学资源库, 学生可以随时访问教学资源库, 点播视频教程、微课等资源, 这样, 学生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内, 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时间, 学生受益匪浅。

4教材改编, 事在必行

教材是死的, 课程是活的, 课程是有生命的!打造精品课程, 教材改编, 事在必行!马克思说:“人类有两项基本活动, 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我们又如何将“基于知识储备的课程”改造为“基于知识应用的课程”呢?这就需要将学科知识系统变更为工作过程系统, 把让学生来“读”的课程, 演变为让学生来“做”的课程。因此, 选用或编写先进、适合的教材尤为重要。目前市面上的《三维动画制作》教材深浅不一、种类繁多, 大多囊括建模到动画制作的知识点, 虽然内容全面, 但没有针对性。要想选择到自己称心如意的教材可谓难上加难。以“活动课程”为载体, 需要教材符合“活动课程”的要求, 这就需要将“教材”和“实训”有机的结合起来, 根据行业调研情况和岗位需求编制有针对性的教材, 事在必行。《三维动画制作》教材的改编, 个人认为一方面可按建模、材质、灯光、动画四个方面进行分类细致编写, 并划分学习时段。另一方面, 可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 并附以视频教程、案例、实训项目等内容。如此, 教师的教学目标会更明确、重点更突出, 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 学成后才能更好的适应岗位需求。

5优化教学团队

精品课程的标准之一是有高水平的、具有企业的一线生产岗位技能的主讲教师和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即精品课程建设首先要求有—流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学质量的灵魂。只有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 根据专业现状的发展,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才能与时俱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 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这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具有现代教育思想, 具备娴熟、准确、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授课能力。学校可以分三步走, 一是通过培养一批专业课教师融入动漫企业, 直接参与产品制作, 提高实践能力;二是对教师进行定期动画专业知识培训, 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 应保持一颗不断学习的心态, 不断的充实自己的专业技能, 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学校在教师培训方面应搭建相应的平台, 多给教师提供培训、自我学习的机会和时间。三是聘请企业的数字模型师、数字材质师、数字动画师到校兼职授课, 承担适当比例的课程教学任务, 特别是实践教学任务, 使学生接触实际工作中的案例, 拓宽视野, 不仅掌握软件的操作技巧, 还提高学生的创作意识, 逐渐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跑项目, 贵在持之以恒。在创建中职国家示范校建设过程中, 应以学生受益为重, 充分认识精品课程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 以优化的教材为基础, 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 以高素质教师队伍为保障, 是集教育理念, 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于一体的整体建设, 必须齐抓共管, 方能奏效。

摘要:以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为契机, 着力打造精品课程, 提高教学质量。思考《三维动画制作》课程建设, 认为精品课程应精在“创新”、重在“实践”, 应当以教学改革为核心, 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依托优秀教师团队的力量, 充分展示本课程的特色, 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三维动画,精品课程,课程内涵,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 精品课程:简介.百度百科.

精品课程范文第2篇

第七讲会计循环Ⅲ:账务处理程序与会计电算化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会计信息处理技术对于会计核算的影响;

2、掌握四种主要的手工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3、对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及原理有初步地认识;

4、明确手工会计核算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主要差异。

二、学时安排 会计专业学生:5学时 非会计专业学生:3学时

三、授课内容

如果把动物的五官也看成一种接受与处理外界信息的信息系统,那么通过观察不同动物的五官,我们会发现,由于生存环境的差异,不同动物的五官配置存在很大的差异。以动物的眼睛为例。弹涂鱼生活在水里,但它们时常爬到岸边的树上,在陆地上呆上几个小时,因此它们的眼睛是典型的陆地型眼睛。而它生活的水域大都是水质混浊的池塘,水下的视力好坏也无关紧要。鼓虫生活的水域是清澈的;由于它在定居问题上选择了水陆两栖,因此大自然毫不吝啬地给了它两对眼睛,一对在水里用;另一对出水面用。深海中生活或昼伏夜出的动物,眼睛都特别大,也非常灵敏。深海软体动物的眼睛,直径达20厘米,是具有延伸功能的套迭型眼睛,且瞳孔很大,可将尽可能多的光线尽收眼帘,在灵敏度极高的感光成分上聚焦。一种小端足虫的眼睛长度竟占了它身体的1/3。

会计信息系统同样存在于不同的企业环境中。尽管系统运行的原理基本相同,但为了满足不同企业在会计信息上的差异化需要,信息系统在实际操作中的配置就呈现出不同的形式。本讲的内容除了帮助学生了解几种主要的会计核算形式,更要强化学生对于会计实践的一个基本认识:信息处理技术与企业环境的演变正使我们的会计信息系统具备了无限丰富的可能性。

本讲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传统手工会计核算下的账务处理程序以及会计电算化。由于后一方面的内容将会在以后的课程中进行专门的讲授,因此本讲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概念性的认识。尽管会计电算化正越来越成为企业在设计会计信息系统上的普遍选择,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还在采用传统的手工核算方式。很多的电算化系统在进行系统设计时,也借鉴了许多手工核算中的经验。因此了解这些核算方式或者说账务处理程序,对于丰富学生的实践认知,深化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解,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会计信息处理技术的演变

将本讲内容一分为二,事实上是基于两种信息系统所采用的会计信息处理技术的不同。传统的手工核算以纸张、算盘、计算器为基本的工具,而会计电算化基于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以

及信息技术。后一技术对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依然处于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因此,学生在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需对会计信息处理技术的变革保持比较密切的关注。因为,这种变革往往预示着对未来会计从业人员的更高更新的要求。比如,一直到90年代中期,会计专业学生在学习期间都必须通过一定级别的珠算考试,这是因为珠算是那时会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工具。但十年后,这一考试已逐渐不再被人提起,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会计电算化等级考试。

(二手工会计核算下的账务处理程序

所谓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为会计核算形式,是指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组织与记账程序、方法的具体结合方式。科学合理地设计账务处理程序,可以

保证会计工作有秩序地进行,提高核算工作效率,使提供的数据及时、清晰,能满足企业内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简化账务处理程序;便于组织会计核算工作的分工、协作。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设计会计核算形式时要求做到:会计核算形式适应本单位经济活动特点、规模大小和业务繁简情况;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满足企业外部厉害关系人和企业的经营管理的需要。

在实践中主要存在四种常见的账务处理程序,即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分别简要介绍如下:

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该程序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直接登记总分类账,是最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其基本的步骤是: 首先根据载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然后,根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户,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期末,将日记账、明细分类账与相应的总分类账户的金额进行核对,并在在核对账证相符的基础上,根据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及其他资料编制财务报表。

上述程序简单明了、易于掌握;总账能详细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情况,便于了解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但缺点是,登记总账工作量较大。因此仅仅适用于规模小、经济业务少的单位。

2、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该程序定期地将所有记账凭证汇总编制成科目汇总表,然后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其基本的步骤是: 首先根据载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

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户;然后,根据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期末,将日记账、明细分类账与相应的总分类账户的金额进行核对,在核对账证相符的基础上,根据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及其他资料编制财务报表。

上述程序的优点在于,由于总分类账是根据定期编制的科目汇总表登记的,大大减少了登

记总账的工作量;通过对记账凭证汇总表各科目借贷合计数的核对,可以提高总账登记的正确性。但缺点是,科目汇总表只能作为登记总账和试算平衡的依据,不便于分析和检查账目。因此该程序主要适用于经济业务量较多的经济单位。

3、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该程序先定期将全部记账凭证按收、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分别归类编制成汇总记账凭证,再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采用这一程序,企业除必须设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外,还应设置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汇总转账凭证,作为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按“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的借方分别设置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一定时期内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款业务;按“现金”和“银行存款”的贷方科目分别设置汇总付款凭证,汇总一定时期内现金和银行存款的付款业务;汇总转账凭证则一般按转账凭证中每一贷方科目分别设置,以汇总一定时期内转账业务。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基本步骤如下: 首先根据载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户;然后根据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再根据根据上述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期末,将日记账、明细分类账与相应的总分类账户的金额进行核对,并在核对账证相符的基础上,根据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及其他资料编制财务报表。

上述程序简化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同时可反映账户数据的来龙去脉,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较多的企业。

4、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该程序的主要特点是设置多栏式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多栏式日记账登记总分类账;对于转账业务,即可根据转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也可将转账凭证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然后据以登记总分类账。其基本的步骤是: 首先根据载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登记多栏式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户,根据转账凭证编制转账凭证科目汇总表;然后,根据上述多栏式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登记总分类账;期末,将明细分类账与相应的总分类账户的金额进行核对,并在核对账证相符的基础上,根据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及其他资料编制财务报表。

上述程序的优点在于,可以简化总分类账的登记工作;可以通过多栏式日记账清晰地反映所记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便于按照多栏式日记账的设置进行会计核算的分工。缺点是,在业务较复杂、会计科目设置较多的企业里,日记账的专栏栏次过多,账页庞大,不便于记账。因此主要适用于会计科目少业务量小的经济单位。

(三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代表了会计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它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将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国内外的实践表明,会计电算化的采用,大大提高了会计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拓展了会计数据的领域,从而更有利于会计职能作用地充分发挥。

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信息系统,导致的主要变化有: 计算工具、数据载体以及信息查找方式的变化。计算机及一些辅助设备,构成了主要的计算工具,省时又省力。手工操作系统中的数据载体主要是纸张,占用空间大,查找困难,保管不易,电算化系统以大容量的电子存储器为载体,占用空间小,便于检索,易于保管。

内部控制方式的变化。手工会计系统会计资料的正确性控制主要是通过帐证核对、帐帐核对来实现。在电算化系统中,这一控制通过电脑自动化实现,并产生了一些新的内部控制要求,比如计算机系统操作控制等。

尽管存在如上的变化,手工和电算化会计系统仍然存在一些基本的相同点,比如:两者的数据层次结构相同,都遵循复式簿记的基本原理。两种系统的目标一致,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加强经济管理,提供会计及时、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更好地服务于经营决策。

不同点 (四小结

通过本讲的学习,学生首先要认识到,会计信息处理技术的进步正极大地改变着现行的会计信息系统。同时有必要了解四种主要的手工账务处理程序,这些程序的不同特征决定了它们往往适用于不用状况的企业。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会计电算化已逐步成为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讲所提供的后一方面的内容,将为学生以后的深入学习提供一个初步的平台。

四、重点与难点

1、四种手工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特点及彼此之间的关键差异;

2、手工会计核算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对比。

五、参考及阅读文献

1、吴水澎主编:《会计学原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2、丁元霖主编:《会计学基础》,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3、葛家澍:《迎接21世纪密切关注国内外财务会计的新动向》,《会计研究》1999年第1期。

4、薛云奎:《手工会计的技术特征及其对电算化会计的局限》,《会计研究》1997年第11期。

5、张前:《电算化会计信息帐务处理程序的特点》,《财会研究》2000年第7期。

6、《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

7、舒俊、葛勇:《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研究》,《财会通讯》2005年第5期。

精品课程范文第3篇

一、英语语音学习应包括的内容

学好英语语音最基础的是掌握英语的正确发音。但是如果认为能发好每个英语音素就一定能说出标准的英语,那就错了。英语语音课的学习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 1.掌握英语44个音素的发音。

2.了解英语的音节结构,掌握不同音素组合的发音。

3.正确地把握词与词之间的过渡,使同一意群的词连贯和流畅地联接起来。 4.掌握每个多音节词的重音模式。 5.熟悉并会使用单词的强读式与弱读式。 6.正确地把握句子重音。 7.掌握正确的话语节奏规律。 8.正确、得体地使用语调。

9.最重要的是,通过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达到交际的目的。

若将上述归纳起来,可以这么说:要学好英语的语音应该掌握英语音素的发音、英语的重音与节奏规律以及语调的使用,并且自然、得体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在口语交际中。

以英语的重音与节奏规律为例,不少中国学生习惯于将句子中的单词都说成重读单词,听起来像是一连串长度均等的音节排列。这种说话方式产生的结果可能是:

一、英语为本族语的听者不容易听懂说话人的意思,因为英语的话语特征是重音突出,轻重音以其特有的规律形成节律。按照这一节律所说出的话语显得清晰易懂,反之则会增加理解的难度。

二、英语为本族语的听者容易误解说话人的意思: 由于每个单词均以其重读形式出现,即每个词都同等重要,于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信息就无法准确地得以体现,误解由此产生。

三、所说的话语让人在听觉上有一种“匆匆忙忙”的感觉,人们由此得出来的判断就是:说话的人希望尽快结束谈话,他已经显得不耐烦,甚至生气了。掌握英语的重音与节奏才可能有自然的语流。

学习并掌握英语语调的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在说话时,说话人“说了什么”与他是“怎么说的”同等重要。用升调说出“Come in.”“Sit down.”所表露的通常是善意,是邀请,而用降调说出来的话给人的感觉可能就大不一样了,听起来像是命令。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语调的得体性。

目前在我国英语教学界使用的语音标准一般是英式英语或美式英语。选择哪一种发音并不重要, 因为美音和英音可谓大同小异。就听力而言, 我们应该熟悉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作为发音标准, 则最好选择其中一种。而且, 一旦选定了某一标准, 就应该持之以恒, 尽量避免两个标准混用, 以免自己的口音成为大

杂烩。本课程使用的是英式英语。

以英语的节律和语调为例。英语的自然节奏是一种有规则的节拍,在一般情况下,句中重音之间的间隔时间大致相等。这种“大致相等”的节律特点决定了英语话语中单词的发音与重音由于受到语音环境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为了掌握英语所特有的节奏规律,我们必须熟悉句子的重音模式、节律模式、音的连读、音的同化、省音与缩约、单词的强读式与弱读式等等。正确的重音与节律对英语话语流利程度和交际效果所起的作用之大是无可置疑的。为此,本课程在第一个单元就开始介绍英语的重音与节律并将有关的练习贯穿课程的始终,针对我国学生在学习

英语节奏规律时所存在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充分注意,提供大量的听觉与口头练习,使学生在学会识别、深刻体会英语节律的基础上进而掌握英语的重音与节律。

英语语调的学习主要包括:常用语调种类、语调单位的结构、语调的功能与使用等等。英语语调的种类是繁杂多变的,本课程主要介绍三种基本的语调:升调、降调和降升调。英语的语调单位可由一个或多个重读音节组成,重读音节之间可含多个非重读音节。调核是语调单位不可或缺的部分。完整的语调单位含以下四个部分:调冠、调头、调核、调尾。语调的功能可以概括为;强调功能、语法功能、语段功能和表明说话者态度的功能。学习英语语调的最终目的是学会使用英语语调,课程将结合我国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多方面的练习。

掌握英语了的发音、重音与节律,学会如何使用语调来表达思想,我们就能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既能准确地理解以英语为母语者所发出的信息,又能正确、自然、流利地表达自己所要发出的信息。这就是本课程的最终目标。

二、本课程内容及编排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我院王桂珍教授编写的《英语语音教程》(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获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教材以及相配套的《英语语音网络课程》。

本教程的第一单元介绍英语语音的音节、重音与节奏的要领以便使学习者一开始就非常清楚一个英语单词、一个英语的句子应该怎么说才像英语,从而养成良好的英语语音发音习惯。

本教程的其余14个单元可按训练的侧重点不同分为三大部分:第2—7单元练习的重点是英语的辅音与元音;第8—12单元重点学习英语的节奏规律;第12—15单元介绍英语语调的种类、结构、功能和使用。每个单元的编排都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一、英语语音知识的简单介绍;

二、听辨、听力训练;

三、发音、口语训练;

四、语音语调模仿训练;

五、检测实际使用能力的训练(task,即以完成某项任务为手段的实际练习。为了强化重音与节奏的训练,每单元的听力与口语练习除了该单元所学

习的重点语音项目外还包含旨在帮助学习者更好掌握英语重音、重音模式和节奏模式的练习。换句话说,英语的重音与节律的训练像一条红线贯穿于整个教程,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深刻认识英语话语中重音与节奏的模式与规律,提高学习者识别重音和节律的能力,使学习者一开始就能自觉地模仿正确的重音和节奏,提高话语的流利程度,养成良好的口语习惯。

三、本课程教学中所注意的事项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的大量实践与网上自主学习为主导,辅以教师的理论引导与指点,练习采取以听辨入手、听与说的训练齐头并进,促进学生实现英语语音体系的构建从而达到学会使用英语语音语调进行有效交际的目的。“英语语音”课程采取的是“讲座-语音实验室实践-网上练习-课堂总结”相结合的上课模式,即课程学习主要有以下四个环节: 1.讲座–明确学习要求

2.勤练习–在老师指导下的语音实验室实践 3.多探索–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网上自主练习

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小结/总结,检查学习情况

练习形式:每单元的练习都有以听力区分与识别入手,使学习者在正确辨音的基础上开口练习。口语练习先以模彷为主—简单的模彷直至较为复杂的、将训练项目置于自然语音环境中的模彷。口语练习有些是供学生单独练习用的,如模彷和朗读;有些是要求学生以对子的形式进行练习的;还有一些是要求学生说给别人听的, 以便听取别人的反馈信息。

练习内容:每单元的练习都以该单元的重点语音练习项目开始,帮助学生提高听音辨音的能力和对不同的音、重音、节奏和语调的觉察力。接下来的练习是将该单元的语音练习项目与英语的重音模式与节奏模式结合起来,使练习项目置身于自然语音环境中。可以说,以上两个练习内容的重点是语音基础知识。为了使学习者能

将所学得的知识自然、得体地使用出来,本教程每个单元都围绕着某个特定的语言功能展开听与说的练习。这一部分的内容可视为活用语音知识的练习。听力练习包括听对话、根据对话的内容回答问题以及模彷对话、学会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口语练习要求学习者根据所扮演的角色与所提供的情景展开对话,对话的内容与形式均围绕听力练习中所涉及的语言功能和所采取的步骤。因此,这是指导性很强的对话,是学习者复习与运用所学知识的实践。同时,练习中要求学习者所扮演的角色也尽可能地贴近生活,都是他们很有可能需要进行交际的情景与需要学会表达的语言形式。练习的目的在于训练学习者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自然得体地进行会话。许多单元的练习还包括“完成指定任务”(Task。“任务”与一般练习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真实性—要求学习者真的去做一件事,如:使用英语词典帮助英语语音的学习,自己动手去查找有关信息,与同学或朋友交换信息等等。练习内容一部分在语言实验室完成,相当大部分在CAI教室通过自主学习系统完成,还有一部分则在课后通过完成一定的“任务”进行实践。

练习步骤:各种练习顺序是精心安排的,以听为先,听说并重,交叉进行。做到循序渐进,有所收获。口语练习时,最好能将自己声音录下来,听听自己说得怎么样。要主动找人听你说英语, 主动与人用英语交谈,这样你可以看看别人对你所说的英语的反应, 也可以检验检验自己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及效果。自己觉得满意了,别人觉得你的英语是得体、自然的,那么交际起来就如鱼得水了。

教学检测:课程学前测试(Pretest在正式开课前使用,目的在于让老师了解学生的语音基础并让学生知道英语语音的学习远不止发好每个音素和说好每个单词;课程学完后的测试(Test在学完所有15个单元后使用,这是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英语语音知识及其运用能力的考查,既有笔试也有口试。笔试部分含辨音、听辨语句含义、听取信息、听写等。口试部分含朗读和按指定内容进行的自由对话。

教学进度:每周1个单元,共15单元,用30-36个课时完成。

教学改革试验: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学习的针对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本学期将《英语语音网络课程》列入教学计划,进一步探索

传统英语语音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教改之路,为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四、课程取得的效果

1.从考试结果看,《英语语音》达到了课程教学目的。 2.从成绩分布的情况看,属正常的学业考试成绩分布。

3.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看,学生对英语44个音素的发音、英语的音节结 构和音素组合的发音、多音节词的重音模式等掌握得比较好;而在以下方面仍须进一步巩固与提高:把握词与词之间的过渡,使同一意群的词连贯和流畅地联接起来、熟练地使用单词的强读式与弱读式、句子重音、话语节奏规律、正确、得体地使用语调。

4.在探索传统英语语音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教改方面进行了有益的 尝试,利用网络课程自主学习的形式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为日后的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精品课程范文第4篇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没有真正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重视的是项目的申报而非质量,而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与利益也不受重视。究其原因,乃在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在此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中,政府将它当成加强对高校管理和控制的方式之一,高校意在为自身发展谋利益,而教师和学生处于被管理的地位,其需求遭忽视。精品课程应当回归初衷,重视质量。

关键词:精品课程;质量;管理

我国设置“精品课程”是受国外开放课程(OCW)启发,由教育部主导,以普通高校为参加主体,旨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重大项目,是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3]然而,它没有真正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一、精品课程建设目的变质

我国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与国外开放课程相似,都是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共享教育资源。然而,在建设过程并没有达到此目的,而是变成“形象工程”、“指标工程”,而且未曾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中真正受益。

1.精品课程建设成为教育部的“政绩工程”

中央财政部拨款给教育部,以支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教育部为了落实国家和中央财政部的期望,便制定一系列的项目,而精品课程建设就是“质量工程”的项目之一。然而,在此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中,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逐渐走位,比如有的高校将精品课程建设当成完成上级布置的“指标工程”,有的高校把它当成提高学校影响力的“形象工程”,有些教师为博取大量经费和职称晋升而积极参与申报。[1]高校和教师如此虚浮作秀,离不开教育部的指引,教育部实质并没有将它视为“质量工程”,而是当成应付中央财政部和政府的“政绩工程”,它以各种名誉引诱大部分高校参与申报,如将它视为高校排名指标之一,列为职称评定的依据之一,通过这些诱饵引导高校间、专业间在审评中进行竞争,制造“此项目仿佛进行得红红火火、轰轰烈烈”的现象,而且中央财政部安排的资金在此也得以下拨,从而完成政府和中央财政部下达的任务。

2.精品课程建设成为高校争夺名利的手段

我国教育部及中央财政部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不仅将之作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还为之提供大量的经费,为此,很多高校趋之若鹜,力争评选成功,因为“高校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希望评上越多越好。评上越多,获得精品教材立项越多,说明该校办学质量越好,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拨款也会越多,可以说对学校建设本身有百利而无一害”[1],然而“这种‘学校本位’的观念很容易出现把关不严、课程质量不高的情况及对评审施加影响等,最终以牺牲精品课程的质量来换取自身的发展”[1]。此外,有学者指出高校普遍存在“重申报轻质量”的现象:“申请前,高度重视,积极鼓励,对申报项目有具体的规划和规定”;“但一旦申报成功,便一切又恢复常态:精心制作的课程因具体条件的限制不能使用,名家、大师的教材因学生接受能力有限而放弃使用,为申报而组建的‘高、大、全’的教学联盟不解自散等”[4]。由此可见,高校的精力多集中于精品课程的申报,而申报成功后质量便不为其重视,高校在此过程带有较重的功利意识,把它定位为增加荣誉和金钱、树立形象的手段,此便背离了“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目的。

3.精品课程成为教师的行政任务

部分教师为谋取自身名誉热衷于参与精品课程建设,但是并非所有教师都乐意参加。在高校,教师被视为行政管理对象之一,他们迫于校方压力,不得不参加精品课程建设,存在“无人申报时就下达任务指标”[1]的现象。除此,高校还存在名师挂名的虚假情况,有调查发现“精品课程负责人基本上都是各高校的名师”,然而,有的名师作为负责人,只是挂名,他们从课程的申请到申请后课程的维护从未参与过。[1]此外,此调查还反映:有的教师对精品课程并不“热心”,年底检查时才“热心”。[1]由此可见,在参与精品课程的教师中,有的为了博取名誉,有的只是为了应付校方要求,有的只是检查时“热心”,有的只是“挂名”,真正力图提高教育质量的教师寥寥无几。教师是行政管理对象之一,精品课程被当作行政任务,便让教师疲于奔命。

4.精品课程鲜为人知

精品课程本是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共享教育资源,让师生或其他学习者通过浏览相关网站及视频,以分享该校的教学资源,有学者认为“推广、利用与共享机制的健全程度是衡量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5]。然而,现实情况是精品课程鲜为人知,连师生也知之甚少,在教师群体中,“除了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师大部分知晓并访问过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站,很大一部分教师和学生都不知道这些网站”[6]。而在学生群体中,他们对精品课程了解较少、使用率极低,[7]“大部分同学原来并不知道自己学的哪门课是精品课程”,“更没有去利用网上一些优质的精品课程资源”;[1]而在此少数使用过的学生中,部分遇到“登录需要密码、网络常常打不开、网络链接与显示内容不符”等状况,而能顺利使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为极少数。[8]由此可见,精品课程并没有实现使广大师生共享丰富优质教育资源的理想,其利用率、使用率不高,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从中充分受益,更不必说其他学习者。

二、精品课程建设目的变质的原因

精品课程建设是以国外开放课程(OCW)为学习榜样,力图为使用者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学习资源,以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而于现实中,它的建设、维护、使用等各方面并不理想,其原因在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1.精品课程建设是政府加强对高校管理和控制的方式之一

我国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的教学、科研及总务等方面由副校长管理,而副校长直接对校长负责;校长全面主持学校的行政工作,而直接向校党委负责。由此而知,高校的发展命运几乎全掌控在党委手中,在财力方面也是如此,政府的拨款是高校运转的重要泉源,高校为了自身更好地发展,便力争尽可能多地得上级主管部门的拨款,而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政府重要的投资项目,便吸引高校纷纷积极申报,由于高校关注的是从政府得到资金和荣誉,而不是在于教学质量,于是出现“为评而建”的“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其实,政府拨款是政府管理高校的手段之一,它本应是引入市场机制,应该根据高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来决定资助额度,精品课程建设本也应当如此,它却由“质量工程”变成“评优工程”,但此现象并没有引起政府和高校充分关注和重视,因为它们已经达到各自的目的:政府加强了对高校的管理和控制,而高校能从政府得到资助和名誉,至于教育质量便无人问津了。总之,精品课程建设是政府加强对高校管理和控制的手段之一,政府以各种指标和名衔吸引高校参与,从而达到对其管理和控制的目的,而忽略教育质量。

2.教师是高校行政管理对象之一

无论教师是否情愿,高校都会要求他们参与精品课程建设,于是出现上述“挂名”、“应付要求”、“敷衍检查”等现象,其实质也离不开我国高校自上而下的领导体制,精品课程建设是由教育部策划,由相关教育行政部门自上而下主导的国家项目[1],层层下放,最终落实于高等学校头上,而在高校内部也是如此,自上而下地分配,最终发落在教师手上。此是与国外开放课程(OCW)很大的区别之一,国外开放课程(OCW)是经过教师授权,由高校自发地将他们的教学材料、教学方案、视频等放在网络上,高校为所有课程提供统一的模板,学科教师的工作只是筛选、确定和发布共享内容,并对资源的知识产权和版权最终负责,而无需参与后台技术和网页制作,更无所谓的“申报”,而且此项目是由高校自身或其他团体资助的。[1,9]总之,国外开放课程(OCW)无论是管理还是资金支持都由高校自行负责,并征得教师同意;而我国是自上而下地主导,并作为行政任务下达给教师。在国外高校,如美国,高校教师被公认为是具备一定专门知识的群体,他们除了学术活动,还参与其他行政工作的管理及许多政策的制定,拥有很大权力,存在“教授治校”现象;而在我国,高校教师被当成高校行政管理对象之一,要求服从高校安排和管理,连学术活动也不例外,于是出现“无人申报时就下达任务指标”的现象。总之,高校在自上而下的领导体制中不得不接受政府的管理与控制,而在高校内部,教师作为行政管理对象,也必须服从高校的安排,教师便难逃“被迫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命运。

3.学生只是“羊头”

精品课程建设名义上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但实际上却忽略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知识结构、接受能力等要素,而为“应付评审,以博得称号等荣誉”而建设,至于师生等使用者的需求如何,他们是否受益等问题便不在建设者关注范畴中,学生极少被引导去利用这些资源,对它了解较少、使用率极低。总之,造成学习者使用率低的重要原因在于政府相关部门及高校“重申报轻质量”、“重建设轻应用”。既然如此,精品课程建设的主管部门为何还强调此是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让学习者共享教育资源”呢?因为只有如此才符合教育的使命,才有合法性,才确保它得以推行,如精品课程相关文件反复提到要“大力提倡和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等,[3]此乃呼应当下提倡的“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这些口号有利于精品课程建设得以落实。然而,于现实中,学生在学校依然处于“被管理受监督”的处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还不高,[10]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学生的需求与利益并不受重视,它们只是“羊头”,以便建设者“卖狗肉”而已。

三、精品课程建设应当回归本位

国家如果真正要提高教育质量,那么不妨向国外开放课程(OCW)学习,鼓励高校或教师自觉地将课件放在网上分享,中央财政部为这些单位提供资助,尤其是好评度高、点击率高的单位;同时鼓励高校或教师将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流程或材料公开分享,以便让其他教师更深入地知晓整个教学流程,改善自身的不足,也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学习中发挥主体性和积极性。其实,我国某些高校已尝试于此方面作努力,如北大的“北京大学讲座网”,北大经主讲人同意自发地将其讲座录像免费公开于网络,并提供讲座信息查阅、讲座信息订阅等服务;又如台湾大学,它也自觉地设置“台大开放式课程”,“邀请各学系提供能彰显该系特色之优质课程”,并免费向社会人士、师生、研究人员等开放。这些才真正起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共享教育资源”的作用;而且是高校自发的而无需“申报”,所以也不存在“抢名声、拉关系”的后果;此外,此类学校尊重主讲人和教师的意见,并非强行要求参与。总之,政府若真想提高教育质量并为之提供资助,那么一定要围绕“教育质量”展开,资助费的高低要视教学质量和应用效果而定,而不该单单以申报的资料为依据,而且无须将高校的排名等荣誉与此挂钩。而课程质量和应用效果应该如何衡量?一方面参考专家学者的评价和意见,另一方面关注师生的评价,特别是学生的评价,有学者认为“听课学生普遍或绝大多数认为这一讲课讲得生动精彩、受益匪浅,是精品课的首要因素”[11]。所以,精品课程建设应回归本位:一定要重视其教育质量,鼓励高校自觉地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尊重教师的权力,充分关注师生学习需求。

四、小结

精品课程建设没有真正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成为政府加强对高校管理和控制的方式之一,为了达到此目的,它化身为各种指标和头衔,以此来吸引高校积极参与,各高校意在争取名利而非提高教学质量,只重视申报而无视应用效果。在此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中,教师被强迫参与,学生的需求和利益也被搁置。国家在高校管理中,应注意高等教育发展的科学性和健康所在,应重视教学质量和实际效果,关注师生的需求,以促使并引导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唐阿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及代价分析[D].江苏:苏州大学,2009.

[2]李永成.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J]//黄友谦.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论文集(第4辑).2007:117-119.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国家精品课程-2004.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贾剑秋.对当前我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5]柳李泉,丁蕾.精品课程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2010,(5).

[6]周晶晶.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 问题与对策[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9.

[7]黎玉娥.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有效利用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9).

[8]张会杰.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如何让学生受益[N].中国教育报,2008-05-19.

[9]丁兴富,王龙.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运动评述[J].环球瞭望,2004,(10).

[10]何祥林,林更茂.坚持以学生为本 培养高素质人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11]朱晓慧.谈谈精品课程建设[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5,(1).

(责任编辑:韩晓英)

精品课程范文第5篇

第三讲 账户与借贷记账法

练习题

1、 名词解释

(1) 账户 (2) 会计科目 (3) 复式记账法 (4) 借贷记账法 (5) 会计分录 (6) 对应账户 (7) 简单会计分录 (8) 复合会计分录 (9) 试算平衡 (10) 平行登记

2、简答题

(l)为什么要设置账户?设置账户应遵循哪些原则? (2)什么是账户?账户与会计科目是什么关系? (3)账户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4)账户为什么要划分成不同的层次?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如何? (5)什么是复式记账?简述复式记账的原理? (6)试算平衡的意义何在?有哪几种方法? (7)如何编制会计分录?

(8)什么是平行登记?平行登记的要点有哪些?

(9)结合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概述经济业务的类型。

3、计算及分析

要求

根据各类账户的结构。计算井填写上列表格的空格。

(2)练习二

资料:

1、假定某工厂2007年7月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期初余额如下(金额单 位:元):

(A)购进材料一批,计价11 700元 (含增值税17%),材料验收入库,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B)生产车间向仓库领用材料40 000元,全部投入生产。(C)从银行存款户领取现金400元。

(D)以银行存款购入新汽车l辆,计价100 000元。(E)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供货苹位材料款3 000元。(F)生产车间向仓库领用材料25 000元。

(G)收到购货单位前欠货款3 000元存入银行。

(H)以银行存款16 000元,归还短期借款 12 000元,归还应付供货单位货款4 000元。(I其他单位投入资本20 000元存入银行。

(J)收到购货单位前欠货款4 000元,其中支票3 600元存入银行,另现金400元。 要求

(A)根据资料给出的各项经济业务,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 (B)开设各账户(丁字账)登记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结出期末余额。

(3)练习三 资料:

万胜工厂2006年6月份有关账户记录如下:

现金

期初余额160(1) 其他应收款120 (2)应收账款100(6)原材料160 (4)银行存款400

银行存款

期初余额16800(4)现金400 (2)应收账款5600(5)应付账款28600 (3)固定资产42000(10)固定资产54000 (8)短期借款10000 (9)实收资本20000

应收账款

期初余额30800(2)银行存款5600

(2)现金100

其他应收款

期初余额30800(7)原材料80

(7)现金40

原材料

期初余额46000 (6)现金160 (7)其他应收款80

固定资产

期初余额360000(3)银行存款42000 (10)银行存款54000短期借款

期初余额32800 (8)银行存款 10000

应收账款 (5)银行存款28600期初余额56600

应收资本

期初余额413180 (9)银行存款 20000

要求

(A)根据上列账户资料,补编会计分录;

(B)按照账户对应关系说明各单位经济业务的内容。

(4)练习四资料:

A、某工厂2006年8月31日有关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余额如下:(A)总分类账户:

“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200 000元。“应付账款”账户贷方余额50 000元。(B)明细分类账户:

“原材料——甲材料”账户800千克,单价150元,借方余额120 000元。“原材料——-乙材料”账户200千克,单价100元,借方余额20 000元。“原材料——丙材料”账户500千克.单价120元,借方余额60 000元。“应付账款——A公司”账户贷方余额30 000元。“应付账款——B公司“账户贷方余额20 000元。B、该公司2006年9月份发生部分经济业务如下:(A)以银行存款偿还A公司前欠货款15 000元。

(B)购进甲材料100千克,单价150元,税价合计17 556元(含增值税17%),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入库。

(C)生产车间向仓库领用材料一批,计甲材料200千克,单价150元,乙材料100千克,单价100元,丙材料250千克,单价120元,共计领料金额70,000元。(D)以银行存款偿还B公司前欠货款10,000元。

(E)向A公司购入乙材料100千克,单价100元,材料入库,货款11 700元(含增值税17%),以银行存款支付。要求

(A)根据材料2内容,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

(B)开设“原材料”、“应付账款”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登记期初余额,并平行登记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并结出各账户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C)编制“原材料”、“应付账款”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本期发生额及余额明细表。

4、论述题

(l)试述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和利润类账户的结构,并解释应如何理解。

(2)试述借贷记账法下记账符号、账户设置、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的特点。

5、案例

案例一

某公司20 x x年7月1日投资一条新的生产线,截止5日,共发生五笔业务,经入 账后,各账户的余额如下:

1、现金3 000

2、银行存款107 000

3、原材料80 000

4、固定资产200 000„

5、应付账款90 000

6、实收资本300 000尚未结算利润。

试将其五笔经济业务的内容以分录形式列示,并给以合理解释。

案例二

借贷记账法是现代社会普遍使用的记账方法,在记账规则中有“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一明显优点,因此被广泛认为是上种最科学最合理的记账方法。已熟练掌握者已经习以为常,不再怀疑其科学性、合理性,但初学者又总觉得其有点神秘,弄不清其为何是最合理、最科学的。连当代美国著名的会计学者A.C到特尔顿教授也不遗憾地感叹:借贷记账法则给我们“留下一个令人困惑的特征:某些账户的左方代表增方,而在其它账户,增加额却记入右方。这种安排太复杂了,以至于试图将它合理化成为徒务无益的事。„„我们别无它法,只好接受它并记住它的„„增减法则”。又说:“这种记账规则对于初学者来说确实是件令人困惑的事。”

因此。部分学者经过多年研究,提出应推广使用“+-”记账法。他们认为 “+”“-”记账法具有至少以下两个明显的好处:l、一科目凡增加记“+”,减少记“一”方,意义明确,,符合账户所记业务的实际增减情况,与会计实体无关。如银行存款,无论对银行、单位一个人,增加都记“+”方。减少都记“-”方,不像借贷记账法那样,银行和单位、个人记账方向是相反的,容易产生混乱。

2、由原始凭证做会计分录,记账方便多了,哪个科目增就直接记“+”方,减直接记“一”方,不会记错。会计初学者也更容易入门了,可降低学习成本。

而且,在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的情况卞,计算机可自动比较两类科目的收入金额并进行试算平衡,从而弥补了失去“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一借贷记账法所特有的特点。请结合你在学习中的体会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案例三

万达公司20××年10月31日编制的试算表如下:

万达公司 试算表

精品课程范文第6篇

尊敬的客户:

经研究,湖北融智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教育培训部决定举办《打造卓越培训师》实战课程培训班。该培训班的培训目的、参训对象、培训方法、参训时间、培训费用和培训提纲如下:

一、举办本次培训班的目的

1、帮助学员深入了解培训师职业的特点和内在要求

2、帮助学员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从事培训师职业的相关专业知识

3、通过分析、诊断学员在企业培训中在存在的主要问题,使他们找到自己的差距 4、通过实战演练,帮助学员提升培训师的诸多培训能力

二、培训收益

1、轻松掌握培训师必备的现场演绎技巧和控场能力

2、能够独力完成商业水准课程大纲、课件与PPT的开发

3、开发的课程能与企业情况紧密结合,并能得到参加学员和领导的支持

4、将内容设计与演绎得更加实效生动,有效牵动每位参加学员的心弦

5、摆脱PPT与稿件的束缚,脱稿后仍能声情并茂进行讲授

6、不用再担心培训过程,提高培训师对培训效果可预见能力

7、借助自己的培训技能获得职业生涯的快速成长

三、参加本次培训班的对象

1、企业内训师

2、企业部门经理(企业部门经理是天然的培训师)

3、从事企业培训组织与管理的培训经理、主管

四、培训师简介:

刘老师:资深培训师。现为湖北融智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教育培训部资深培训师、 培训方法:主题演讲、案例分析、问题研讨和实战演练等

培训时间:2012年4月16日(星期五)上午:9:00-12:00下午:1:30-5:30

培训投资:2000/人,(包括培训费、资料费:刘老师著作《培训师定位》一书、中餐费和场租费)。

学习力决定竞争力。参加此课程培训物超所值,不宜错过此次培训机会,抓紧时间现在就打电话报名,您还犹豫什么呢?

《打造卓越培训师》培训课程简要提纲

一、培训师的角色定位及认知

二、培训师应具备的品德

三、培训师应具备的观念

四、培训师应具备的知识

五、培训师应具备的能力

六、培训师如何设计培训教案

七、培训师如何修改培训教案

八、培训师如何记忆培训教案

第 1 页

九、培训师如何演练培训教案

十、培训方法及实战演练

(一)案例分析方法、实战演练及点评

(二)问题研讨方法、实战演练及点评

(三)角色扮演方法、实战演练及点评

(四)实战演练方法、实战演练及点评

(五)互动游戏方法、实战演练及点评

十一、 培训师开场白、演练及点评

十二、 培训师控场、演练及点评

十三、 培训师收尾、演练及点评

十四、 学员主讲课程实战演练及点评

(一)授课心理实战演练及点评

(二)普通话实战演练及点评

(三)肢体语言实战演练及点评

(四)板书实战演练及点评

十五、 学员主讲课程实战演练及点评

(一)学员5分钟主讲课程实战演练的要求

1、态度认真,2、随机抽题,3、情境模拟,4、反省提高

学员5分钟主讲课程实战演练

学员5分钟主讲课程实战演练点评

学员点评、老师点评

十六、打造卓越培训师问题研讨

(一) 学员提出问题、

(二)讲师回答问题

报名回执

上一篇:科研成果的特点范文下一篇:魅力英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