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生态行政管理论文范文

2024-07-26

高校社会生态行政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通过分析国内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背景和研究现状,探究国内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入推进我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策建议,有助于丰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推动民办高校创新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李克强总理提出经济发展战略后,“创新创业”理念得到很大提升,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大众创业,教育先行,创新创业依靠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则是创新教育。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仅能有效深化民办高校的教育发展,还能更好发挥现代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据统计,2019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突破800万,受疫情影响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因此,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对于民办高校的发展十分重要。

一、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

一是,为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立足新时代展开研究,有助于更新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

二是,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针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研究,能够为政府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此外,通过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信心,积极投身到新时代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

三是,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和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帮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主动力、创造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是帮助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

四是,为社会和家庭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激发人们的创新和创造精神,激励人们积极投身于创新的浪潮中,帮助增加获得感和满足感。同时,还能够为大学生的家庭提供多种选择,有助于大学生及父母树立正确择业观和就业观,理解和支持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

二、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概况

我国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是从创业教育研究到创新教育研究再到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过程,国内研究不断从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扩展。在知网上搜索相关文献目前已有六千余篇,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整体研究不完整,理论研究不深入,案例不丰富,针对性不强,同时实训层面的研究欠缺,随着时代发展,应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深入推进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二)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理论深厚,研究体系成熟,研究范围广泛且注重实证研究。在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的时还具有自身独特的代表性,为我国民办高校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源。但我们在借鉴经验的同时,应该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从实际出发,切实推动我国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三、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存在问题

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各地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已取得显著成果。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成熟

民办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认识,教育模式研究型未形成,应用型不突出。开设课程不专业,说明高校重视程度还不够,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制度。

(二)创新教育体系不完善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置上没有明确要求,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评估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考核,学生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三)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不完备

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不完整,缺乏资金、专业人员的支持,实践基地单一,限制了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师资力量薄弱

大部分民办高校安排辅导员担任创新创业教育课指导教师,他们中的大部分不具备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授课只能以理論教学为主,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五)创新创业能力不足

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意识,且创业知识有限,创新能力不足,承担风险的能力差。此外,高校创业氛围不浓厚一定程度上也导致部分有创业兴趣学生很难投入到真正的实践活动中。

四、民办高校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

(一)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要深刻认识到素质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其核心是“育人”,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学科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创新型人才。。

(二)建立完善、规范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要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扭转课程设置仅停留在选修课层面,要纳入专业主干课程,设置多角度、多层次的课程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各专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和新时期创新创业的发展方向,在专业课中拓展创新创业知识,形成具有不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三)加快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

1、建立和完善教育管理平台。民办高校应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管理系统平台,形成“多方参与”的创新创业管理机制,确保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开展,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最优化。

2、完善管理评价机制。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通过专家点评、学生反馈等多种形式实现对教师教学态度、水平和方法的全面评价。出台相应薪酬政策,将评估结果纳入教师的薪酬范围,通过同待遇挂钩来促使教师从内心提高重视程度,改善教育方式,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实践环节普遍薄弱,拥有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师紧缺。要加强民办高校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此外,学校还可以聘请企业家担任学生的创新创业导师,也可以邀请优秀校友返校分享自己在创新创业过程的经验等,通过上述方式来加强民办高校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师资力量。

(五)夯实拓展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

1、合理利用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很多民办高校相继成立了自己的创业孵化基地,但在创设初期存在很多问题,在硬件设施和软件配置上都有很大缺陷。要合理利用现有的实践基地,使创业孵化基地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2、拓展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民辦高校应整合各方资源,发挥自己的特有优势,积极探索新模式,例如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充分发挥高校的专业和学科优势,寻求符合自身发展的新模式,如把学生送到经济开发区、产业园等地方学习创业知识、进行实践锻炼,为学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校外实践基地。

(六)借助校园文化促进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

第一,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第二,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系统的培训,主要包括创新教育以及创业设计教育;第三,挑选高素质,具有创新性的人才,树立为典范,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第四,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侧重学生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于秀丽.吉林省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10).

[2]曹诣晋姊.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9(6).

[3]肖晗,朱民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11).

[4]钟江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其创新模式论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6(8).

作者简介:丛俊萍(1987年5月—),女,汉,山东威海,研究生,讲师,高校管理、旅游。

本文系2019年度山东省经营管理科研立项课题,项目名称:民办高校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策研究,项目编号:JZ201928。

高校社会生态行政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全球环境危机加深和环境保护浪潮层层推进,高校学生成立了各种各样的环保社团,高校环保已经成为了活跃在我国环境保护与发展领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们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作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文中首先研究了高校环保社团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再阐述了高校环保社团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进而探讨了高校环保社团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在对高效环保社团定位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进而对高校环保社团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环保社团, 现状, 对策

一、高校环保社团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污染物的排放和资源的消耗日益加剧,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公众环境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关注自己朝夕生存的环境。随着世界环境与发展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带来了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的先进经验与技术,也引进了公民和社会环保组织的思想和模式。

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列为国策,并逐年加大了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借助报纸、互联网、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的力量,在全国上下掀起一波又一波环保热潮。所有这些外部因素的存在与交融,促成了民间环保组织的应运而生和发展壮大,而高校学生环保社团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支先锋队伍。高校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中,从而促成了高校环保社团的蓬勃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的高校学生环保社团尚在襁褓之中,仅有北京师范大学PRED学社(1967年,中国第一个高校环保社团)等少数几个组织萌芽。并且,早期建立的高校环保社团多以学术小组为基础,以专业领域的学习与交流为宗旨,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质。如最早建立的PRED学社,其宗旨就在于扩充社员的专业知识,深化对全球PRED(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的认识。1973年,我国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以后,大学生才开始在政府的引导下真正投人到对环境保护本身的宣传和实践行动上。

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学生出于对人类自私行为的不满和对环境问题的忧虑,同时受民间环保社团(如自然之友等)及大学生绿色营的影响,以普及提高大学生和公众环境意识为宗旨的环保社团遍地开花。世界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化与宽松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得高校环保社团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自1994年起,北京林业大学山诺会 (1994年)、云南大学唤青社(1997年)、兰州大学绿队(1999年)等一大批颇具影响的大学生环保社团纷纷成立。随着绿色种子的传播,高校环保组织的队伍不断壮大并已成为一支活跃在环保路上的重要力量。

十几年来,高校环保社团的规模及数量均得到快速发展。以广西绿色沙龙为例,绿沙会员从最初1997年成立时的200人现已扩展为700多人。青年学生环保力量在社团组织的凝聚下不断加强,并成为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主要力量。截至2006年,中国已有发展较为成熟的高校环保社团500余家(校内社团),其中不乏全国知名的优秀环保社团。

二、高校环保社团在环保中的作用探究

1.提高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水平

我国公民的环境意识比较薄弱,即使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的大学生也是如此。大学生的环境法制观念和环境政治观念较强,但在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上,尽管认识到环境可以影响经济的发展,却没有意识到两者的良性互动,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掌握不透,大学生的总体环境意识淡薄。

学生社团作为学生素质拓展的载体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社团这个载体举办各种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把大学生参与素质拓展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社团的学生可通过自己的组织、设计和安排,在取得成功的同时,能够体验到作为主体的一种精神满足感。而参与其中的学生,在增强主体意识同时,在集体活动中培养了共同遵守环境道德规范的能力,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进而提升环境道德层次。

2.帮助大学生掌握环保基础知识

目前我国只有10% 的高校在非环境类专业开设了环保课程,且所开的课程总体上缺乏规范性和约束力,随意性大。因此造成毕业生对环境科技知识与常识性问题认识不够,缺乏全面、系统和深入的把握。特别是对那些未开设环境相关专业的高校来说,也不可能聘任足够的环境专业专职教师对学生开展大量的第一课堂环境教育,即使有些开设了环境选修课,但学生选课的目的更多是为了获取学分,因此,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大学生环保社团主要通过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水日、世界粮食日等有关环境的纪念日和纪念主题,采用如讲座、研讨、征文、文艺演出、竞赛、办展览、组织收看影视节目等各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效果良好,也是对环境教育第一课堂的很好补充。

3.树立大学生生态消费观

生态消费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为培植大学生的生态消费观,各高校环保社团纷纷利用一些文艺节目、签名、悬挂宣传标语等形式,开展一些倡导绿色消费方式的活动,如“清除白色污染”、“家庭环保行动”、“拒绝捕食野生动物”、“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提倡少用化学洗涤用品”等,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的生态消费观念,不仅是促进和谐校园的需要,更是中國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4.带动和影响了全社会关心生态建设

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其行为对于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环保社团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活动,能够很好的带动和影响全社会关心生态建设,关注环境保护问题,树立绿色文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带动公民积极投身国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同时,环保社团通过营造一份良好的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能够使大学生在大学受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这种意识,对于其以后走上社会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其环境保护行为,从而促进社会环保事业的发展。

总之,大学生环保社团已经成为开展环境保护活动的重要力量,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阵地,建立资源节约型社台的重要渠道,对于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高校环保社团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员保障问题

成员流动太快是学生社团的一大特点,特别是核心成员流动太快增大了社团目标的变化性和随机性,这一状况使得很多有意长期与大学生环保社团建立合作的政府部门、公司企业以及国内、国际非政府组织举足不前。如何通过通讯、互联网和活动等形式加强在校会员和已毕业会员之间的沟通?如何有意识地把社团宗旨、积累的活动经验和各种人际关系有效地传承下去?如何构建好社团的核心凝聚力?这是当前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人员保障的核心问题。

2.师资保障问题

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中心是大学生,但由于大学生在知识、能力、与社会交往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使得独立开展活动的能力受到限制。当前大学生社团主要由学校团委指导,一般专业任课教师极少参加;即使参与主要是偶然给学生社团作相关的专业报告,没有成为学生社团的重要技术支撑。

3.管理体制问题

像许多高校的其他学生社团一样,学生环保社团往往也是挂靠在学校或院系团委名下,由团委老师直接负责全部社团管理。这样做的有利点是学校和团委能够及时掌握社团活动动向,宏观掌控社团活动,并给与管理指导和资金支持。但是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团委本身事务繁多,不可能在学生社团方面投人很大的精力、物力和人力。即使是在环境科学相关专业院系,团支部能够直接进行的学生环保社团管理也是有限的,管理模式和效率往往受到团支部老师的精力、喜好与关注程度等个人因素的影响。因而大部分学生环保社团基本处于一种自由放开式状态,社团的管理与日常运作随意性很强。

同时,在学生自主管理的社团内部,运作不规范,管理手段和模式初级化,社团对会员的吸引力和约束力不高,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更谈不上积累和沉淀优秀的社团文化了。

4.经费缺乏问题

经费缺乏是目前制约许多高校社团发展的主要因素,许多社团都把它列为影响社团发展的第一位因素。高校环保社团的经费都来自于团委,但是挂靠在团委名下的学生团体太多,团委的经费有限,所以,团委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经费支持,经费缺乏成了社团发展的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

5.社团活动与社会生活脱节问题

环境保护是一种公益活动,它又和其它公益活动有所不同。它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所以很多环保社团的发起人都是该专业的学生。即便如此,受大学生专业知识的限制,大多数的环保活动总是难以获得高社会效应。环保活动的策划不应仅仅是发传单,而应该有参与性和互动性,使大众对环境保护有深刻的感触,从而在生活中自觉地保护环境。

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因此,一旦涉及到现实操作问题,往往会出现疏漏。有的社团其实能够做出很好的策划,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但是由于缺乏社会经验,这些策划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与社会生活有所脱节。

综上,高校环保社团依然还存在着人员、制度、经费等诸多制约因素,所以,我们要明确高校环保社团的定位,在明确高校环保社团的定位基础上,找出解决制约高校环保社团发展的具体对策。

四、加快高校环保社团发展的具体对策研究

1.从高校的角度来说

(1)合理引导

由于是学生团体,所以在经验上以及管理上存在很多缺陷,高校团委应合理引导环保社团的发展。事实上,高校环保社团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而生,所需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一种倡导社会经济与人和谐全面发展的行动”。只要引导得好,就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树立扎实的环保社团理念,并推动社团组织发展壮大,来圆满完成政府部门所无暇分身实施的基础工作。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环保机构和高校一起统筹规划,设计好每一步措施与行动,扮演好规划师和导师的角色。

(2)制度保证

高校学生环保社团本身具有志愿小组的性质,多数学校和参会学生都能把它当作一种锻炼能力增长才干的途径,因而相比于社会上的民间环保组织,高校环保社团更是一片吸引志愿者参与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沃土。但是,为了保障社团的持续有序发展,学校有必要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政策倾斜鼓励更多的青年学生从事环境保护志愿服务,保障社团稳定性与效率性,真正使得会员在离开校门之后仍然能够满腔热情地做一个环保人。

(3)经费支持

众所周知,包括高校学生社团在内的很多团体组织的运作并非是零成本的,资金是否充足直接影响到其活动的范围与效果。就高校而言,应该在资金财力上予以尽可能多的倾斜,解决社团发展的经费制约因素。

2.从社团自身的角度来说

(1)加强组织建设,构建凝聚核心

中国多数高校环保社团都是由学生自发组织建立的,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为此,高校环保社团应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构建核心凝聚力,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①形成社团和谐运行的机制;②高度重视传承问题;③主动寻找有专业背景的老师来担任社团的指导教师。

(2)提高业务能力,开展精品活动

高校环保社团有别于社会上的环保组织和中小学环保社团,它主要针对大学生这个群体,应更强调学术性。但综观全国目前的环保社团,真正的懂环保并且有良好理论基础的凤毛麟角,因此出现一个问题,有些社团的活动越来越多,可离环保本身却越来越远,社会影响越来越弱。

因此,高校环保社团急需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可从以下来着手。首先要加强社团内部文化建设,切实加强社团成员的生态文明相关知识学习。其次,社团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在吸收大学本科環保志愿者的同时,可以尝试吸收更具专业知识的研究生、博士生参与到社团中来,可间接提高社团的整体业务能力,扩大其在大学校园的关注度、影响力。再者,在举办活动时,应该对活动进行全面性的探讨,努力将活动变得层次化和意义化。另外还可以定期安排一些专业人士来讲演交流培训,使广大会员能从中学到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

(3)构建兴趣平台,创建深度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参与学生团体组织就是兴趣使然。高校环保社团应该努力在活动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兴趣平台,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高校环保组织。应该使活动既具有深度,但又不会过于乏味。应该有创造性的开发出一批趣味性强、适合广大同学参与的具有一定深度的环保活动,比如环保进社区,知名环保专家进校园等,同时还可以组织同学深入到乡间调研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将一批有环保热情的大学生凝结在一起,构建一种校园环保文化,通过这个文化氛围,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环保社团,从而更好的推动高校环保社团的发展。

4.加大对外交流,扩大活动影响

(1)加强社团间的交流和合作

大学生环保组织应积极地与各种国际和国内的环保机构组织加强联系,并积极参加他们组织发起的项目,从中可以学到很多先进的环保理念和组织运行方式。

(2)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环保社团可以利用商家渴望与大学生组织合作以宣传自己并提升企业品牌的欲望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得到一些资金或者实物的赞助,以解决社团发展所需一些资金和宣传用品等问题。其次,在无形中也可形成环境保护的社会宣传效应,促进环保产品的诞生及宣传。第三,在与环保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也可培养社团骨干成员,锻炼其综合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3)加强对外宣传

环保社团应该建立一支专职宣传队伍,负责对外宣传,特别是新闻媒体的宣传。其次,社团可以通过创建社团刊物、建立自己的网站,向外界展现社团的组织机构、学术动态、实践活动等内容,以扩大环保社团在校内外的影响力,在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的教育中起到更大作用。

五、关于高校环保社团的展望

高校环保社团是自发的民间组织,大家的参与都是自发、自愿的公益性的活动。环保社团的产生与存在本身就体现了对环境保护的危急感和紧迫感,同时也体现了对环保事业的高度责任感。

面对当前我国环境的种种状况,现阶段我国环境保护界已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公众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根据“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年度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引起政府、企业、媒体的关注。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我国环保企业的高速发展,大力推荐环保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也成为公众媒体焦点话题;能力培训机会增多。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主办并筹资支持“大学生环保社团培训营”和“在校大学生环保社团(志愿者)环保公益项目小额资助基金”,每年计划培训1000名大学生环保社团成员;信息来源渠道及交流合作机会增多。在这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各种环保网站、绿色论坛的大度崛起,第三届中国大学生环境组织合作论坛的召开,2006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的召开等为我国环境保护界提供了一个信息资源共享及交流合作的平台。

总之,在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各界积极参与的我国环保事业中,高校环保社团担当群众性环保公益活动的生力军已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发展趋势。然而对于我国近期仍将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将面临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状态下,高校环保社团这一支绿色军队将面对严峻挑战。所以我们的每个高校环保社团应能因地制宜地尽快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现实发展的道路,为构建安定、和谐、环境优美的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石辉,王劲松.大学生社团活动与环境教育实践[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7(9)

[2]李天煜.大学生环保社团在培养大学生环境意识中的作用[J].高教论坛,2008(2)

[3]聂云,佟玉洁,杨 静.大学生环保社团在高校环境教育的作用探讨[J].理论研究,2010(10)

高校社会生态行政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自从“互联网+”行动计划这一国家战略提出以来,中国的各个行业开始思考如何应对和迎接这一社会变革。从事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人们也面临同一问题,这当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本文试图从当前“互联网+”行动计划涉及的一系列概念和相关技术方面入手,分析“互联网+”行动计划下大学生安全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期引起广大高校安全工作者对“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视,开创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安全教育

渐趋与世界接轨并进入互联网时代的中国,与时俱进地开始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宣布进入“互联网+”,这是中国的“互联网2.0”版本,这也意味着未来互联网将与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联系更加紧密,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考和生活方式。各行各业的人开始思考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们要以什么方式去迎接它的到来,这其中又有哪些机遇与挑战,当然这些思考的人也包括我们——一群致力于高校安全的工作者。

一、“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的背景

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2015 年是互联网进入中国的21周年,中国如今已经有6.49 亿网民,5.57 亿智能手机用户,而且这一数字每年还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增长[1]。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在《“互联网+”行动计划:机遇与挑战》一文中列举了这样一组数字: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2014年我国企业开展在线销售和在线采购的比例分别为24.7%和22.8%,制造业行业比例较高(为38.4%和34.3%);到2014年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9%,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13.4万亿元,同比增长31.4%,其中网购交易额2.82万亿元(近1/3为手机网购),同比增长49.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0.6%。2014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超过8万亿元(其中7 4 %为移动支付),同比增长50.3%。

与此同时,国外先进国家也先后提出了发展互联网计划,都认识到了发展互联网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将其作为国家发展的优先考虑的战略目标。例如,德国和美国为了强化其工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在2012年相继提出“工业互联网”和“工业4.0”的国家战略纲领[2]。

中国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3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制订“互联网+”计划,强调“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之后,有人做过梳理发现,李克强总理在“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的半年内进行了6次考察,涉及国有企业、创业大街、金融机构、社区、国家部委等,而“大众创业”、“改革”、“互联网+”等,都是李克强总理关注的“关键词”。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正式提出,使其成为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当“互联网+”行动计划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的同时,也开启了人们的万众创新之旅。

我们看到“互联网+”行动计划虽然倾向于中国工业发展模式,但是作为一个发展思维路径,这一计划的提出大大地激发各行业对互联网的热情,人们唯恐错过互联网时代这一具有里程碑式的发展机遇。因此,对从事高校安全工作的人来说,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或者更具体说“互联网+”行动计划背景下,为了实现高校安全工作的创新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无法规避的话题,高校安全工作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寻找到立足点正是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地方。

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特点

在开展这方面研究之前我们必须对“互联网+”行动计划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李克强总理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能看出,通俗一点来讲,“互联网+”就是和传统行业的结合,即互联网+传统行业,但是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通过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入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3]。

首先,“互联网+”行动计划发端于且重心在中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仅仅局限于产业领域,也就是说互联网的优势还会在其他行业当中得以体现,还会向各行各业渗透,导致各行业之间的深入融合。正是基于这一点思考,中国高校安全视域内的“互联网+”问题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话题。

其次,“互联网+”行动计划引爆传统产业对新的发展模式探索的热情,必然导致中国产业乃至中国各行业转型契机的出现,适时地抓住机遇为行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这也是我们中国高校当前面临的棘手问题。

再次,可以预见“互联网+”行动计划将引领一场传统行业的思维革命。例如,近些年,立足于创新、专注、迭代、极致的“互联网思维”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这些关涉互联网发展乃至整个产业发展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方式也一样可以为我们的安全工作乃至安全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最后,未來“互联网+”行动计划依托信息技术,可以预见未来的信息技术平台将延伸至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我们也可以大胆地想象,未来有可能会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联网,互联网将不仅仅与中国产业深入融合,更会导致互联网和人的深度融合。

三、“互联网+”行动计划下大学生安全教育

工作面临的机遇

(一)“互联网+”行动计划在大学生安全教育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高校人财物比较集中,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涵盖了多个层次和多个维度,例如,从笔者为学生开设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来看就涉及国家安全等领域,所以说正是安全教育这样的安全纵深地带为我们实施安全教育“互联网+”行动计划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也是未来高校安全工作的趋势和必然选择,谁能抢占这一先机将会率先实现中国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飞跃,从而尽快实现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转型。

(二)中国高校“互联网+”行动计划下实施安全

教育具有自身优势

从近些年蓬勃发展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创新思维与方式的产生,与互联网相衔接的创新模式开始进入高校教育领域,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成熟,应用于高校安全教育领域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且,随着高校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人们对此问题的重视和关注,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转型也显得日益紧迫。另外,依托中国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吸收这些理论创新成果具有先天优势。显然,这些都成为中国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有利条件之一。

(三)高校实施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安全教育

前景乐观

以现有的互联网应用技术看,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信息交流、物联网等技术在安全教育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1.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即大数据分析,是通过对累积的用户数据所提供的基础信息进行分析的一门技术,这一技术或者这一理念可以为我们寻找安全教育的内在规律提供帮助,进而提供有效的方法指导。

2.信息交流。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的信息交流还比较闭塞,安全教育信息公开化程度不高,信息壁垒的存在已经严重滞后安全教育工作的整体发展,可以预见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基础上的信息交流和新的信息交互方式将打破这一弊端,未来校际间的安全教育将联合成为一个整体,这些信息孤岛将进行深入融合。

3.搭建安全教育平台。随着互联网+教育的逐渐发展,互联网正在逐渐的应用于教育领域,网络平台的安全教育课程将会逐渐面向学生进行开放,而且这种教育课程将实现校际之间的共享,从而大大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也逐渐改变高校安全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笔者所在的学校从2013年开始增加大学生安全教育网络选修课,学生通过登录在线学习界面,修足规定的学时,并且通过网上在线的考试,就可以拿到相应的学分。而且,未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进入移动互联时代的在线教育从相对集中的学习转变成碎片化学习的状态,这就需要我们的安全教育产品实现个性化的需求。

四、“互联网+”行动计划下大学生安全教育

工作面临的挑战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我们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技术和新的工作理念,但是任何技术都是双刃剑,互联网的出现或者说互联网时代下,即有很多机遇,但是也导致很多新的问题出现,笔者认为,尤其是当前高校安全教育领域创新意识和理论准备不足。

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智慧地球、智慧校园理念的提出大大提升了高校工作的效率,可以预见未来的发展也将大大改变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整体面貌。但是,进入“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已经不再是日新月异和眼花缭乱的互联网技术,而是基于互联网或者说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或支撑的互联网思维的一系列创新模式,显然当前高校的安全工作者还处于麻木状态,属于中國高校自己的“互联网+”行动计划还鲜有人提及。而且,未来的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互联网+”可能会涉及具体经费投入、技术平台建设、课程标准化等一系列的问题,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互联网+不可能建立单一模块,也不可能自行完成,它与高校信息化平台和智慧校园建设将成为一个整体,这需要更高层面的顶层设计。

实践工作理论先行,实践的创新需要理论的突破,人们僵化的思维习惯也是制约未来中国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乃至安全工作的瓶颈。笔者通过一些检索发现,关于高校安全教育工作“互联网+”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我们在搜集资料时几乎看不到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理论研究成果的缺乏也严重影响人们的思维理念,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还没有将目光转到这方面上,这也是笔者写这篇论文的初衷和目的,希望能够给从事高校安全工作的同僚们以借鉴,以期作为一块打开人们工作思路的敲门砖。

参考文献:

[1]徐争荣.“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的创新与机遇分析 [J].互联网天地,2015,(5).

[2]徐赟.“互联网+”:新融合、新机遇、新引擎[J].电信技 术,2015,(4).

[3]黄楚新,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 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5).

高校社会生态行政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对其自身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在明确服务的内容和作用的同时,应采取以下策略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强服务意识;强化学科,优化团队,夯实服务基础;整合资源,创新形式,提升服务能力;重视调研,加强沟通,确保服务实效。

关键词: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策略

20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条块关系”得到了基本调整,与区域经济社会建设的适应性不断增强。截至2006年底,我国共有2286所普通高校,其中2179所为地方高校,占高校总数的95.3%,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近年来,地方高校将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不断提高对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贡献率。高校在经济社会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正日益凸显,但还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而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则认识不足。这导致其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作用发挥不到位,影响和制约了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和职能的更好体现。因此,研究和探讨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这一课题,是很有必要的。

一、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对自身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地方高校准确定位,形成办学特色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在自然环境、文化习俗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异较大,有着各自的特色。地方高校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大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赢得优势,就必须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需要,努力办出特色。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地方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的基础和条件,发挥自身与地方联系密切,了解和熟悉地方发展现状和需求的优势,结合所在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特点和需要,遵循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确立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特色,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优势学科。这既是地方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自身人文社会科学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因此,只有结合地方特点,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方面的优势,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着力培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地方特色,才能促进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并推动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和竞争力的提升。

2.有利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提升教学质量

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它必须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人文社会科学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过程,就是地方高校密切与地方联系、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需求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地方高校办学思路、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的改变和创新,更多地突出服务社会、满足社会需求的价值取向,进而促进专业结构设置更加合理,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使开放式的办学思路、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二是增强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活力和水平,促进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培养和成长。三是管理体制、人才培养观念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必将极大地促进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优化,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和锻炼出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的创新人才。

3.有利于地方高校增强活力,加快自身发展

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地方高校在办学资源的利用和资金的投入等方面主要依靠地方支持,具有明显的地方特性。通过提高经济社会建设能力和水平,可以实现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的互动和“双赢”发展。可以说,人文社会科学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是地方高校发展壮大、增强办学活力的根本途径。为此,地方高校一方面应深入抓好人才培养工程。要紧密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搞好人文社科类专门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应高度重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要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人文社会科学应用研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通过对社会服务,能进一步优化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环境,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农村建立广泛联系,实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更广泛和紧密的结合,从而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和支持,以加快自身发展。

二、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内容与作用

1.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为政府科学决策服务,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职能。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地方政府对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决策的职能将进一步强化,这势必要求政府在深入了解地方经济和社会资源状况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制订和优化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长期规划,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以指导和推进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注重调查研究,把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战略实施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地方政府决策、重大经济社会建设规划、各种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有说服力的论证和理论支持。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管理类学科,可通过对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深入调研,为地方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搞好区域合理布局,实现经济增长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和智力支持。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努力成为地方政府制定政策与决策的“智囊团”。

2.为地方政治文明建设服务,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人文社会科学的政治功能,主要指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与功效。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政治学、法学等学科本身就以政治现象为直接的研究对象,其政治功能比较明显。如对地方村民自治组织和基层民主制度的研究,可进一步增强居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促进地方基层民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对地方各种社会团体和协会等的研究,可进一步促进地方各种民间组织的规范和健康发展;对地方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问题的研究,可有效地指导和促进地方法治社会建设和平安社会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中有些学科虽然不直接研究政治现象,但它们所研究的现象同政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形式显示其政治功能,包括社会学、历史学和生态学等。如对地方社区关系、邻里关系和家庭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推进地方良好风尚形成和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促进地方和谐社会的建设;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可促进地方更好地传承自身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家乡情怀,激发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热情。

3.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提升区域人文科学素质

人文社会科学依靠理论的力量,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全方位地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在经济社会的大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层出不穷,且错综复杂,迫切需要社会科学家进行研究和策划;各种人生问题、精神危机接踵而至,迫切需要人文思想家进行疏导和重建”。一个民族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这个民族的精神风貌、文化水平和发展潜力。同样,一个地方经济社会能否又好又快地发展,人们整体人文科学素质的高低是关键因素之一。21世纪经济社会建设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竞争和人文科学素质的比拼。地方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所拥有的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才优势和对各种思想文化的鉴别能力,利用多种渠道,开展各种社会活动,以提升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和文化竞争力。如与地方相关机构、社会团体和社区组织联合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与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共建活动,为当地政府、企业和农村举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培训活动,等等。以这些活动为载体,把校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校园文化中先进的价值观念、高品位的文化、优秀的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传播和辐射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推动地方精神文明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人文精神的支持和保障。

4.为地方社会管理服务,促进管理科学化

人文社会科学为社会管理提供综合性的理论基础,促进管理的科学化,从而更好地调节人类行为、社会事务和社会活动。管理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果说自然科学以推动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那么,人文社会科学则通过制度创新和降低成本来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从推进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来看,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可通过立足本地企业实际,为企业服务,促进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和思想创新的研究,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管理创新是塑造新型农民的根本手段,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因此,结合地方实际需要,搞好管理创新研究,提供管理创新的有效服务,应成为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对策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强服务意识

地方高校的领导和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不断加深对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人文社会科学摆在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的位置。一是要树立主动服务意识。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需要,以服务为中心,以现实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重点研究方向,切实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制订各项战略规划,探索学校与社会各行业的合作模式,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二是要健全组织,完善规划,扎实推进。地方高校要建立专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机构,研究制订人文社会科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强化规划引领,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要调动广大教师参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倡导为经济社会服务的科研方向和理念,在科研中要有“问题意识和社会眼光”,鼓励广大教师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途径和方式上进行积极探索,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着力提升为经济社会服务和成果转化的能力,全面发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服务功能。

2.强化学科,优化团队,夯实服务基础

应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导向,搞好学科、研究基地及各类创新型团队建设。学科建设要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发展的需要,以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为龙头,以向地方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和向企业提供多种形式服务为主要方式,以承接横向委托协作课题为纽带,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研究和服务,构建为地方服务的特色优势学科体系。应不断加大力度,培养和扶持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人文社会科学优势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并在科研经费和出国交流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还要夯实和强化研究基地建设,不断增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自我发展能力。团队建设应以学科和研究基地为依托,大力推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创新型团队的建设。通过支持一批学校的优秀创新群体,可以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增强创新能力、竞争实力和服务能力。

3.整合资源,创新形式,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搞好资源整合,增强服务能力。要根据社会需求,顺应高教体制改革大趋势,结合高校专业和学科调整,对现有的研究机构进行整合,重组应用研究的力量。要以重大项目引导研究和在综合领域集结优势力量等方式,成立或组建综合实力强和优势特色鲜明的研究所、研究中心或基地。二是在确保一线教学需要的前提下,对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能力突出、承担科研任务较重的人员,给予一定的时间,以便集中精力从事应用课题研究,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三是创新科研组织形式,提高社会服务效果。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职能要向组织策划、协调管理和服务型转变,增强掌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有组织地把学校的社科创新力量汇聚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上来。

4.重视调研,加强沟通,确保服务实效

人文社会科学应用研究,必须坚持面向社会,面向本地区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强开放性研究,在不断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和影响社会的过程中,不仅要形成研究成果,而且要积极推广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确保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上取得实效,必须搞好调研,只有调研到位,才能确保服务到位。首先,要注重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资料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应组织力量,深入经济社会的一线,对事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企业发展、城市化发展、新农村建设、社区建设和法制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为各级政府、专家和公众正确判断社会现象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确保诊断和咨询的科学性。其次,要加强协调,不断优化服务环境。应切实加强与政府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协调,积极为人文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的开展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争取在资金等方面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并不断扩大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再次,应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搞好地方高校的内部协调。学校各部门尤其是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职能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要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使用情报资料提供方便,促进资源共享,以利形成合力。学校各研究所、研究中心或基地以及各学科和创新型团队之间也要搞好协调,以便更好地发挥人才等资源的作用。此外,还应着力加强与兄弟院校,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服务能力强的部属院校的联系和协调,争取实现优质的人才和教学资源的共享,从而不断提升和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尧.占中国高校总数超过95%的地方高校该奔向何方[N].中国教育报.2007-05-21.

[2]林萍.地方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策略研究[J].徐特立研究.2007(2).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4]郁建兴.人文社会科学在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2).

[5]朱中华.论地方高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J].江苏高教.2004(2).

[6]王永杰,等.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社会制度的变迁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述评[J].中国高教研究.2007(4).

〔责任编辑:许佳〕

高校社会生态行政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过程中,应注重生态价值。以生态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才能形成全面、长期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生态文明:和谐社会;人与自然

[文献标识码]A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现代人类社会的两种基本关系。和谐社会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层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平等相待,协调地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之中。其保证层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配套,基础层是必须有—个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和谐社会必须在—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中才能保持发展,没有平衡的生态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便不能生存和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会变成空中楼阁。因此,“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没有生态文明的社会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生态文明之路。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祈求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演变的产物,同时,人类社会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同自然既对立又统一的过程。人生活在自然界当中,必然要受自然界的影响和制约,必然与自然相互依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过:“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的生存能力极为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纯粹的依赖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人与人的关系只能是一种依附关系。最早的人身依附关系表现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族群关系,其后则表现为由族群关系衍生而出的专制型统治关系。在这个时期,人类对自然界的扰动不大,特别是在进入农耕阶段以后,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之间达到了相当程度的协调,人民群众中有一种安土重迁、安居乐业的普遍愿望。越是传统农业发达的地域,这种愿望便越是强烈,古代中国就是这样的典型。然而,这种和谐的基础是相当脆弱的。由于开发自然的手段低下,加上认识上的盲目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简单劳动的数量追加,于是造成经常性的人口和土地匹配失调,进而造成大规模的土地开垦与生态破坏。从人际关系来看,人身依附性的和谐是以严重的社会不公为代价来换取的。最主要的不公是自然资源占有状况的不公,这是社会矛盾的基点,而生态的恶化又往往成为社会矛盾激化的直接诱因。

工业经济体系的建立是人地关系的一次跃变,这次跃变是人对自然需求层次上升的结果。这个时期人地关系的基本特点有三个:一是对天然材料进行深化加工;二是对天然能源进行转化利用;三是对生产过程进行精确调控。为适应人对自然的新的开发方式,人际关系也出现了新的形式,这就是专业分工、商品交换、市场竞争。自从私有制产生以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就成为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恩格斯说过:“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鄙俗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起推动作用的灵魂;财富,财富,第三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的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如果说在文明时代的怀抱中科学曾经日益发展,艺术高度繁荣的时期一再出现,那也不过是因为在积累财富方面的现代的一切积聚财富的成就不这样就不可能获得罢了。工业文明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使自然环境资源遭到破坏,使人类陷入自然界报复灾难的事实,说明工业文明的传统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代人类的实践,已经无法处理当代人和自然的关系,说明工业文明时代已经走向衰落,即将被新的生机勃勃的生态文明所取代。生态文明对工业文明的取代,标志着人类社会将走向一个人与自然整体和谐,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新时代。如果说,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从工业文明时期的对抗,必将进入生态文明时期的和谐相处阶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的心态则是从自负到自省的历程。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这一历程将标志人类文明走向真正的成熟,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当对象对人说来成为人的对象或者说成为对象性的人的时候,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对象里面丧失自身”,这也将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由此可见,要解决工业文明带来的一系列危机和问题,维持人类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促进入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走生态文明之路,这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态文明。十六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入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生态文明在和谐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凸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和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所认识的对象是由诸多规律所组成的统一体——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统一体;所追求的价值是由诸多价值目标所组成的统一体——经济上由生产力发展所推动的物质文明,政治上由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所组成的政治文明,文化上由诚信友爱等伦理道德所构成的精神文明,社会上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所体现的社会文明,生态上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展示的生态文明等诸多文明的统一体。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充分认识生态价值的作用,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以生态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其一、就人与自然的本体论关系而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地球生态圈的必然要求。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分化出来的人类仍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宿主,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来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不可分离,这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己本身不可分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才能保证其他方面发展有坚实的自然基础。今天,因为人与自然不和谐导致社会不和谐的状况,将生态价值空前

地凸显出来。人们过度地利用和浪费自然资源,结果,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系统和整个生物圈的结构与功能,降低了它们的自净能力和缓冲能力,导致它们自身内在整体系统的不和谐。与此同时,大量有毒物质和废弃物源源不断地进入环境,导致温室效应,臭氧层越来越稀薄等整个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的现象,对动物、植物和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巨大的威胁。事实已经说明,因为人与自然不和谐,会直接引起人际关系的紧张、区域关系的紧张以及国际关系的紧张,不利于社会走向和谐。重视生态价值,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建立起人与生态环境的友好型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其二、生态文明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型

把生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的发展面临比西方发达国家更严重的人地资源矛盾和生态问题,迫使中国采纳、响应西方的“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人民正凯歌高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高速的经济增长也带来了一些发展问题,特别是人口的膨胀、经济的增长与有限的生态资源矛盾的问题。我国GDP成本长期居世界前列,单位GDP能耗和物耗远远高于世界先进水平,如不改变,发展难以持续。正如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所说: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紧迫,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国人口的继续膨胀,开始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总量来支撑高消耗的生产方式,没有足够的环境容量承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我们必须强化全民的资源环境危机意识,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发展清洁生产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成本,发展绿色消费以减少消费过程对生态的破坏,发展新能源以实现生产方式的彻底超越。唯有如此,我国人民才能在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仍生活在安全优美的环境之中,告别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种种灾难,建立起一个全新的社会,培育出一个全新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

其三、生态文明关乎到社会主义的政治合法性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超越资本主义的高级的社会形态,其政治合法性除了人民民主的民意合法性、社会的宪法之治的程序合法性这一现代性的政治合法性以外,主要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历史合法性,这是由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决定的。如果把社会主义社会定位于“生态文明”,现实的社会主义可以获得双重合法性:一方面,从肯定意义上看,社会主义制度在历史合法性上,获得了从人类文明演化意义上的进一步的论证:社会主义制度是适合新的生态文明的崭新的社会形态;另一方面,从否定意义上来看,把社会主义定位于生态文明,站在生态文明的立场揭露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系统的不可调和性,这必然从反面强化作为资本主义对立面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法性。

三、和谐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的路径选择

生态是和谐之本,发展是和谐之基。我们能不能最终建立起和谐社会,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看我们能不能把握好生态与发展的矛盾,处理好生态与发展的关系。我们必须变革传统,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新道路。

第一,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确立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把人和自然、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统一起来认识,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内涵。首先,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从本体论的高度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对自然有高度的依赖性,因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是人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揭示了人与自然统一的实现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实践是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现形式。在实践中,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坚持把人类需要和自然规律相结合,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再次,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揭示了人与自然统一的社会历史形式,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高度,揭示了人与自然统一、和解的内在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从事改造自然的活动,生产方式影响、制约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基本思想,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为我们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指明了总体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二,树立“以人为本”的自然观,使生态伦理观由单纯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和单纯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转向“整合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生态理念和伦理基石。在主客二分思维方式导致的“人类中心论”(有其合理成份)的主宰下,人与自然关系被简化为绝对的二元对立,走的是一条片面工业化道路。一方面推动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不断实现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则导致人与自然的异化越来越严重,从而引发出许多危及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以“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末端治理模式,就是一种典型的以“主宰者”、“统治者”面目出现的“控制型”、“征服型”的自然观。在这种“人类沙文主义”理念下,无论是“庇古税”还是“科斯定理”,无论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还是“环境资源的最大最小”理论,都是“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在不同时期的理论抽象,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恶化、资源枯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而以“生命中心”和“生态中心”为理论基础的生态伦理学则由主客二分思维方式转向整体有机性的系统思维方式,提出关于“生物、生态具有内在的人文价值”的深刻思想,承认自然是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统一并提高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高度来审视,从而把生命联合体利益、人与自然利益共同体作为道德的终极目标,本质上重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只是自然的享用者、维护者和管理者。因而是伦理史上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其理论建构隐含了更深层次的人类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人类必须辩证地“扬弃”“人类中心主义”,使其主体地位构建在与自然客体利益共同体基础上,自省、自责、自悟过去的傲慢,在道德规范、政府管理、社会生活等方面转变原有的观念、做法和组织方式,发展生态经济、清洁生产。唯如此,才能真正使“以人为本”的自然观落到实处,使生态尺度与人际尺度达到统一。为此,要大力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营造有利社会氛围,力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并成为一种责任和义务。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当率先士卒,做出榜样,从而使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坚实的生态和人文基础。

第三,在伦理道德上实现由传统道德向生态道德转变。道德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历史产物,往往带有深刻的历史印记。由于传统工业文明把人类看作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唯一值得尊重的物种,所以传统道德只关注人的利益、人的权利,而忽视自然界的生态权利;只承认人类是权利主体,而不承认自然界具备权利主体的特性;只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排斥人和社会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在平常的社会生活中,一个人侵犯了别人的利益或侵犯了社会整体的利益就会被看成是不道德的,但侵犯了自然界的利益,却往往视而不见,甚至被看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缺乏拥抱大自然的宽广胸怀,不承认自然界的生命价值和内在尊严,凡事以人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而不是以人与自然是否和谐作为行为规范标准,这就是传统道德观的局限性。传统道德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显然是不适应的。既然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那么,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成为新时期道德观的重要内容。目前,一种新的以解决生态危机,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己任的生态道德观正在被人们提出并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种新的生态道德观,要求人们树立崭新的生态意识,规范人对自然的行为,启迪人的道德悟性,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有序,进而推动人与社会的关系和谐有序。是否具备生态道德观,能不能实现从传统道德向生态道德转变,将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责任编辑:崔颖]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高校社会生态行政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贵州省第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推进绿色工业化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大力提高工业生产力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工业化是建设现代生态文明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必须按照绿色工业化的要求和循环经济的理念,以高水平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这充分体现了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新时期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现代工业化发展的新阶段——绿色工业化

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传统的工业化是由技术革命和机器大生产带动,建立在资源高投入的基础之上的,是粗放型或资源消耗型的,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西方国家根据传统工业化模式开发欠发达地区的实践表明,工业化进程带来丰硕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等严重问题。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许多地方纷纷采取赶超式的传统工业化战略,当地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基本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道路。以土地换资金,以空间求发展,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确实换取了GDP快速增长,却带来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大量未来赖以发展的宝贵资源消耗殆尽,环境污染积重难返,生态承载力基本达到饱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绿色工业化是全面总结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深刻洞察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做出的一项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绿色工业化是对传统工业进行整合、协调、控制等以推动工业系统的演进,使之达到由低级工业系统向高效、循环、可持续的三级工业生态系统转化的目的,走出一条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循环可持续之路。传统的工业化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创造了无比巨大的物质财富,但是以过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绿色工业化则是秉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还人类以蓝天绿地碧水”的美好理想的发展方式。绿色工业化和传统工业化的区别主要在于力求把工业生产过程纳入生态化的轨道中来,把生态环境的优化作为衡量工业发展质量的标志,综合地考虑产品从“摇篮”、“坟墓”到“再生”的全过程。其特点为:其一,工业生产及其资源开发利用由单纯追求利润目标,向追求经济与生态相统一的绿色经济目标转变,工业生产经营由外部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向内部经济性与外部经济性相统一的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其二,绿色工业化在工艺设计上十分重视废物资源化、废物产品化、废热和废气能源化,形成多层次闭路循环、无废物、无污染的工业体系;其三,绿色工业化要求把生态文明纳入工业的生产经营决策要素之中,重视研究工業的环境对策,并将现代工业的生产和管理转换到严格按照生态经济规律办事的轨道上来,按照生态文明的宗旨来规划、组织、管理工业区的生产和生活;其四,绿色工业化是一种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质量和高效益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工业生产模式。

二、绿色工业化是新时期“两欠”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作为“两欠”地区的贵州面临着跨越式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和谐发展两大艰巨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为我们新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面对“两欠”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采取何种路径来实现跨越式快速发展可持续和谐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对于贵州这样的“欠发达、欠开发”省份而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处于工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我省现代化指数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一。面对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的现状,加快推进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始终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如果没有工业的充分发展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贵州经济就不可能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贵州经济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就难以缩小,贵州经济在全国的落后地位也无法改变。同时,我省自然资源丰富,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可以依据资源优势发展资源型产业,进而取得强大的竞争优势。事实却并非如此,与东部相比贵州经济发展还相当缓慢。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寻找一条既能促进经济高速增长,获取显著的经济效益,实现跨越式发展,又能保护资源生态环境,产生优良的生态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省在工业化进程中绝不能再“走老路、走弯路”,必须以生态文明为指导,构建起适合“两欠”地区发展实际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优的绿色工业化发展模式。选择绿色工业化道路,是当前贵州工业化发展水平和历史条件的客观要求,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工业化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大力推进绿色工业化,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省

为实现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和谐发展,必须从建立绿色考核体系、培育绿色企业文化、构建循环产业集群、完善绿色保障机制等方面突破,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是建立绿色考核体系

推进绿色工业化,建设生态文明,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正确的政绩观,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完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绿色工业化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干部考核任用制度,把对干部的基本考察和政绩考核统一起来,把经济发展指标考核与资源环境指标考核统一起来。通过制定相关的污染治理、环境税收、生态补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制度等环境经济管理政策,努力探索和建立符合“两欠”地区发展实际的绿色GDP核算体系,加快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培育绿色企业文化

绿色文化是企业未来生存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随着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消费者已逐步进入追求生活品质的阶段,随着绿色消费的兴起,企业传统的生产和营销方式受到了挑战,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和长远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采用绿色企业管理策略,把建立绿色企业,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提升企业文化内涵、创新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面对当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较大压力和严峻挑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增强社会责任,企业目标从单一追

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的方向转变,做到生产发展与资源节约统筹兼顾、生产发展与社会发展和谐共进、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共赢,积极树立“绿色企业”的良好形象,打造良好的品牌经济。企业的竞争模式应从单一的市场竞争模式向市场竞争与生态竞争的双重竞争模式转变。将企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联系在一起,使企业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同时取得经济价值的增值,拥有绿色竞争力的企业会因为具有独特竞争力而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使企业获取更多的利益,全面促进企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构建循环产业集群

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一个最主要原因就是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组织呈现出“小,散,全”的特征,产业组织效率低下,没有形成高效、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组织结构,没有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和集聚经济优势,也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的协作网络,不能担负起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双重任务。因此,寻找一个既能促进经济高速增长,获取显著的经济效益,实现跨越式发展,又能保护资源生态环境,产生优良的生态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组织模式是重中之重。构建循环产业集群组织模式,则能够有效地破解这一难题。循环产业集群模式是将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结合起来,形成两者优势互补的有机统一体。研究结果表明,循环产业集群以“零排放”为思路,所有投入都尽量能够在最终产品中用掉,或者转化为其他产业或流程的投入,大大降低副产品处理成本,具备较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可助推“两欠”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循环产业集群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以适于环境容量的规模组织生产,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消除生态和环境的污染,具备显著的资源效率和生态效益,可实现“两欠”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循环产业集群能不断提高“两欠”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人类创造一个适合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具备良好的社会效益,可促进“两欠”地区的和谐发展。循环产业集群是“两欠”地区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的最佳产业组织模式,必将成为“两欠”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增长极”。

四是完善绿色保障机制

在工业生产内部推行绿色生产,可能会产生外部正效益,而企业却无法从中获取任何好处,从而使企业失去绿色生产的动力。为此,政府要合理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建立健全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保障体系。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信贷、金融等经济手段,促进经济活动的绿色化,防止和解决污染问题,推进绿色产业的发展。如减免绿色产品的税收、开征污染税,按比例征收排污费,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变资源的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政府对企业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的行为,如开展环境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废弃物再利用,投资于污染的设备和设施或针对企业废物排放量的减少等,以税收减免的间接方式给予一种正面的税收鼓励,或以货币的直接方式给予财政援助。设立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的投入,增加对绿色产业的信贷规模,给予利率优惠,支持绿色环保企业在证券市场挂牌上市,为其筹措资金创造各种便利。

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绿色工业化,建设生态文明为贵州带来了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历史机遇,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生态立省战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力突破“两欠”困境。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利用与治理同举,遵循自然规律,形成社会发展与自然保护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山水共融、生态共享、和谐共生的良性循环体系,努力实现贵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和谐发展,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责任编辑:郭渐翔

上一篇:审计概念内容形式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城镇化进程中财政金融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