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管理的概念范文

2023-09-23

连锁经营管理的概念范文第1篇

1 创设教学基本情境

传统的高等学历教育的课程体系首先强调的是系统性和完整性。而连锁企业商品采购管理课程作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专业课, 在课程内容上既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 又要注意和相关的专业技能课程相衔接。创设教学基本情境, 首先应改变传统教学内容体系。对此, 本文认为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原则:一是以“必需、够用和实用”为原则;二是针对能力培养目标, 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章、节及前后顺序, 分解成若干模块, 使每一模块对应一个能力培养目标;三是注意模块之间的有机结合。

具体来讲, 从企业组织生产开始, 进入采购管理状态, 加入“采购计划与预算”这一部分, 主要包括采购需求预测、采购计划的制定、采购预算安排等内容。随后选择某个案例或管理游戏, 让学生对连锁企业商品采购流程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 在来讲授采购各个环节的内容。这样既能使学生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企业采购管理问题, 而且能带领学生进入采购的具体情境中。根据学生对连锁企业商品采购认识过程, 笔者尝试以连锁企业商品采购流程为主线, 设计如下内容体系:第一部分:什么是连锁企业商品采购?第二部分:采购计划与预算;第三部分:采购模式选择;第四部分:供应商管理;第五部分:采购谈判;第六部分:采购合同管理;第七部分:采购绩效评价。

2 运用多种情境教学方法

对于重点与难点部分模拟设计出实际工作中可能面对的决策问题, 然后让学习者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下处理设定的各种问题, 并评价其处理方法和效果是情境教学方法运用的主要目的。基于上述教学基本情境的活动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1) 开展辩论赛:主要应用于认识连锁企业采购的教学中。专业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更要注重对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采购的素质要求, 选取有针对性的案例, 组织学生以“采购人员适当收取供应商好处的行为正确与否”为题展开辩论, 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放开思路, 大胆分析, 启发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 树立职业道德。

(2) 讨论式启发。在预习的基础上, 通过先引入问题, 让学生先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讲到企业的采购流程时, 我先给出以下问题:假如你是某超市的采购员, 正值春节来临之际, 因市场对礼品的需求增大, 现让你去采购一批盒装蜂蜜, 你该如何采购?主要的流程有哪些?学生先讨论发言我最后再总结归纳。在讨论中既加深了理论知识又锻炼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网络调研:应用于供应商调查实训, 学生通过阿里巴巴、中国商贸信息网等网站寻找教师所指定产品的供应信息, 并通过各种形式联系多家供应商, 获取不同批量下各种产品的报价。通过网络调研的形式, 掌握网上采购的流程以及供应商调查的方法。

(4) 案例讨论:本课程在每一工作任务讲授前, 都选用一两个典型案例作为前导, 以加深学生对工作任务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同时, 在课后还配以相应的案例讨论题, 供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课下学习、课上与老师共同讨论。教师的指导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 而不是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总结, 也不是对结果或争论下结论, 而是对学生们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

(5) 情景模拟:此教学方法主要应用在连锁企业商品采购谈判实训中。即要求学生掌握商务谈判的方法与技巧, 领会采购谈判的特点、内容和谈判的原则。熟悉影响采购业务谈判的因素、采购谈判的基本技巧。在教师讲解、示范后, 由学生扮演岗位角色模拟操作相关作业, 模拟结束后, 全班同学进行评议, 分析各扮演者处理是否得当, 并提出更好的建议。通过组织模拟谈判,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他们能设身处地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既锻炼了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又锻炼了他们的随机应变、团结协作的能力。

3 多样化教学实例

在课程导人部分, 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系统认知连锁企业商品采购, 明确采购的各个环节。先从身边个人采购的经历开始, 再引申到连锁企业商品采购, 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何, 在每一个步骤当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背景设计:ABC超市在某市拥有4个门店, 春节即将到来, 市场上对于中老年、女士、儿童型蜂蜜需求量较大, 要求采购一批盒装蜂蜜, 跟实际中超市采购是完全一样的。具体规则: (1) 需求量有多大? (2) 应该选择什么时间采购? (3) 向谁采购?到货以后怎么保证商品的质量? (4) 在采购过程中, 如何控制人为失误?

从实施的结果来看, 课程导入部分运用了讨论式启发、案例分析、辩论等几种教学方法, 很明显《连锁企业商品采购管理》课程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积极性和思考问题的深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4 结语

以信息和高科技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除了需要大量学术型和研究型人才外, 更需要大批能够快速、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连锁企业商品管理课程教学更需要在如何突出学生实战能力方面进行探索与改革。引人情境模拟教学方式, 组织教学内容, 运用多种手段建立理论教学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教学系统是有益的探索。教学实践中运用也证明了该系统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又让学生深刻理解了所学内容, 并获得了拓展性思维训练。当然,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有效的实施这种教学系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摘要:连锁企业商品采购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极强的课程, 引入多样化的情境教学方式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情绪, 又能提高学生分析并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方式的使用离不开教学情景, 在教学过程中, 要先创建教学基本情景, 再综合运用多种情景教学方法, 实现教学目的。

关键词:连锁企业,商品采购,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 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 2007:34.

[2]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1) .

[3] 白宏伟.连锁企业采购管理的3大原则八项注意[J].现代家电, 2005 (13) :42~43.

连锁经营管理的概念范文第2篇

一、“互联网+”环境下的连锁加盟经营模式分析

(一)连锁加盟经营模式

连锁加盟经营模式是一种以第三产业为核心的商业模式,由公司总部基于纵深管理模式实现对线下加盟店的管理,依据合同规定为其提供商品、商标、服务技术等授权,实现对加盟店的经营、投资与管理,获取利润。在“互联网+”环境下,连锁加盟经营管理借鉴了O2O管理模式,在发展线下加盟连锁店的基础上实现商务模式向线上用户的延伸,以互联网平台作为线下交易的前台,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营销管理的创新,具有移动化、数据化、互动性、体验性等特点。

(二)经营成本效益分析

从加盟商层面出发,“互联网+”连锁加盟经营模式打破了以往资源分配存在的时空局限,促使各加盟主体的生产能力、营销渠道得到显著扩大;从连锁企业总部视角出发,依托网上平台实现产品供应链条与服务空间的扩大,既有助于增加连锁经营商的数量,同时还能够扩大潜在消费群体,降低企业以往的运营管理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实现互利共赢目标。

二、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连锁加盟经营管理的具体策略探讨

(一)制定推行整合营销战略,确定重点规划目标

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应借鉴O2O模式制定线上线下整合营销战略,围绕各连锁加盟店间实现资源、库存、信息、服务等要素的共享。在营销渠道管理方面,依托互联网平台推行全渠道营销模式,依据供应商的销售贡献、毛利贡献指标进行筛选,实现优质供应渠道资源的盘活,争取到更加优惠的价格、扩大销售规模,同时利用网络渠道收集消费者反馈信息提供给上游供应商,更好地帮助其改造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在战略规划重点设置层面,应以消费者体验作为参考标准,实现对线上平台、各连锁实体店的统一管理,基于目标客户需求进行营销策略的制定,借助线上线下促销优惠活动的设计与广告宣传,培养客户建立对品牌商品价值的认同感,树立良好的连锁品牌形象,从而更好地增加整体经营收入。

(二)完善连锁加盟管理系统,细化经营系统设计

1. 消费体验系统

基于信息技术手段与客户需求进行连锁加盟经营管理模式的优化设计,以消费者体验为核心设计消费体验系统,围绕线上网店主线建立标准化线上选购、线上支付流程,并将顾客体验纳入到线下实体店设计层面,拓宽用户选购商品的渠道、为其提供多种支付方式。同时,与知名企业合作完成体验店的设立,注重加强对连锁加盟店店面环境、购物场景、产品线等要素的设计,推行“码上购”等优惠活动,为用户提供线上店铺的优惠券,更好地实现顾客消费体验的有效激活,发挥线上线下的联动营销作用。

2. 物流配送系统

物流配送系统的创设主要用于满足连锁加盟商与线上消费用户的商品配送需求,在此企业应综合运用资金进行物流项目的开发建设,以苏宁电器为例,该企业在2013-2015年间投入220亿元资金进行物流项目建设,共打造了60个区域性物流终端、10余个跨地区分拣中心与中转点,并实现对同一用户多个订单的合并配送,由其创设的“最后一公里”项目实现了仓储中心与消费者间的有效连通,为用户网购商品创设了便捷条件。

3. 电商系统

在电商系统设计方面,以线上网络平台为主体强化其服务功能的建设,围绕消费者的注册账户、选购商品、参与活动、商品信息收集、付款、物流配送与到货等环节创设闭环管理机制,真正实现对消费全过程的动态跟踪管理,依据消费者集中聚集区进行线下加盟店的选址与开发,并借助购物者交流群的创设强化消费者间的互动,扩大品牌营销的辐射范围,更好地增强用户黏度。

4. 支付系统

在支付系统设置方面,既要考虑到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支付体验,依托二维码技术简化商品支付流程,并利用优惠策略吸引柜台支付群体投入到网络支付渠道中,优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同时还应当综合考虑到资金风险问题,运用财务管理系统针对各连锁加盟店的销售毛利、周转率等指标进行动态监控与综合分析,配合网络安全技术的引入降低网络支付的风险性,维护消费者与企业的利益。

(三)创设人性化管理机制,扩大连锁品牌影响力

一方面,应基于人性化理念推进连锁加盟经营管理模式的实施,构建专业化业务部门与岗位标准,选拔优秀管理人才投入到各经营岗位的管理中,依托考核激励机制的建设提高人才的岗位胜任能力与工作执行力,助推企业整体效益的增长。以加盟店店长为例,应将店铺销售额、商品组合策略、店铺运营计划等指标纳入到店长考核标准中,鼓励店长借助顾客微信圈、员工微信圈的建设实现双向管理,更好地达成工作目标。另一方面,还应基于企业文化建设扩大连锁品牌的影响力,执行商品、服务差异化战略,丰富现有经营业态、引进潮流产品理念,例如借助“粉丝经济”开展娱乐文化活动、商品促销活动等,更好地实现顾客体验的增值,提高企业利润率、实现增量销售目标。

结束语:

“互联网+”在社会各领域的渗透,推动了传统企业经营模式向线上平台的转型与过渡,以苏宁、京东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在该领域已创造出瞩目成绩。在此更应借鉴O2O模式推动连锁加盟经营管理的完善与创新,依托整合营销策略、信息系统支持与管理机制建设,推动连锁加盟经营更好地适应新业态发展需求。

摘要:信息通讯与网络技术的革新推动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连锁行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思路。本文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的连锁加盟经营模式,围绕制定推行整合营销战略、完善连锁加盟管理系统、创设人性化管理机制三个层面,探讨了基于互联网环境下连锁加盟经营管理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连锁加盟,O2O模式,整合营销

参考文献

[1] 韩林鹏.探析传统连锁门店如何进军“互联网+”[J].科技展望,2016,26,(10):245.

连锁经营管理的概念范文第3篇

一、超市连锁企业预算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超市连锁企业从国外大型商业超市连锁企业中汲取管理经验,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企业实际情况,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因此不可避免出现了问题。

(一) 预算忽略市场, 编制方法过于简单

大部分超市连锁企业在编制预算时都是以历史指标作为参考依据, 以此为基础调整预算, 明确未来的财务预算目标, 但是超市连锁企业的经营状况受市场环境影响波动大, 同时和周边商业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将历史指标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依据, 忽视了外部市场的变化, 使得预算严重脱离市场, 缺乏弹性指标, 应对市场风险能力低下。此外, 缺乏对外部环境的预测, 难以把控市场发展方向, 一度发生了预算指标和外部环境不相容的现象, 预算指标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 和实际预算相比较落差大, 预算编制没有真正发挥出其价值。同时我国很多超市连锁企业采取的预算编制方法比较简单、单一, 预算弹性小, 造成了预算编制科学性、客观性和实用性降低。

(二) 预算脱离企业战略目标, 忽视长期发展目标

现阶段, 我国部分超市连锁企业没有意识到企业战略的重要作用, 超市连锁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时没有提前进行预算管理, 将企业总体发展目标纳入到预算体系中, 因此企业战略目标的灵活性较差, 预算管理缺乏导向性, 甚至造成企业短期预算目标和总体发展战略不一致, 有时甚至出现利益冲突的情况, 甚至彻底背离。部分超市连锁企业编制预算中缺少了企业的战略指导, 造成连锁企业目光短浅, 重视企业短期经济效益, 但是忽视了长远发展利益, 这对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预算管理效果较差。

(三) 预算管理执行力度不够

现阶段我国部分超市连锁企业在预算管理中普遍存在重预算、轻执行的情况, 过于重视预算编制的制定过程, 但是在真正实施中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造成预算流于形式, 实际效力没有发挥出来, 预算管理的执行度不够。由于超市连锁企业关注预算停留在层面上, 仅仅是为了预算管理而预算管理, 并没有深刻意识到预算管理的影响因素, 例如外部环境、企业自身发展等因素, 这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后果, 企业在实施中难以把控。此外, 连锁企业缺少严格的预算监督体系, 无法具体考核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 使得预算执行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

(四) 预算相关的激励考核机制不健全

健全的预算激励考核机制对于企业实现预算目标具有积极作用。在连锁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时, 主要存在以下方面问题:一方面考核机制过于单一固定, 考核没有将部门和个人业绩纳入到体系中, 造成考核结果存在偏差, 体现不出连锁超市的运营状况, 影响了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效果。同时预算考核主要是针对部门负责人而言, 考核范围不够全面具体, 单个员工的预算管理影响了被忽略;另一方面, 考核内容不完整、详细, 大多数超市连锁企业在制定预算管理考核指标时都局限在可量化思维空间内, 这仅仅是财务指标方面, 而非财务指标的考核评价内容不包括, 因此评价指标不够科学合理。此外由于缺乏监督预算考核的实施情况, 因此考核工作流于形式, 奖惩激励制度落实不到位, 严重打击了员工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必将影响超市连锁企业预算管理水平。

二、超市连锁企业预算管理的改进对策

(一) 根据外部环境, 采取灵活的预算编制方法

超市连锁企业预算编制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 还要依据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 从企业长期发展来制定战略规划, 健全预算编制方法, 提高预算的灵活性, 最终形成容易被市场接纳的预算目标, 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超市连锁企业必须转变全面预算编制方法, 动态化观察市场环境, 积极运用零基预算、弹性预算等新型预算方法。只有充分把握市场发展, 才能根据需求来调整经营方向, 然后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以及周期性市场份额实时了解销售市场的变化, 从而制定长远发展战略规划, 保证预算实施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二) 加强对超市连锁企业预算编制、实施环节的管理

预算管理编制环节直接关系到预算管理是否能够真正在超市连锁企业中发挥出效用。预算编制根据超市连锁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并且结合地区经济环境和国家法律法规等条件, 来对企业的财务资源、成本费用进行优化配置, 控制在企业预计的发展方向中, 同时严格限制预算管理环节的实施。一旦经过总部的批准, 对于预算管理计划表示认可, 超市连锁企业可以积极对可实施的预算指标进行分层次化解, 在此基础上形成全方位的财务预算责任体系。

(三) 结合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加强预算管理

超市连锁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时要结合到总部的长期经营目标, 并对此实施预算管理, 战略目标是进行基础编制预算的参照条件, 管理者要注重制定战略方针, 以此来确定超市连锁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5], 并且制定出战略规划和预算方案, 以此符合长期的战略目标。此外, 超市连锁企业在预算管理实施前, 必须全面考察外部市场环境, 加强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 同时强调实际调研和分析, 掌握市场指标的变化, 深入了解市场风险,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来合理定位发展目标和预算目标。

(四) 实行严格的预算监控、考核和奖惩机制

预算管理之所以能够在超市连锁企业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和企业的预算日常监控及考核具有密切关系, 这两项因素决定了预算管理的效能, 因此连锁企业要充分激发出管理者的创造才能, 以赢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首先严格监控日常预算, 在预算指标明确后, 预算编制小组要以实际工作为准, 将预算指标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具体岗位责任人[6], 最终形成责任主体明确, 时间段分解的可执行计划指标, 方便企业监控。其次连锁企业的预算管理和其经营效益直接挂钩, 因此专门成立预算管理部门, 针对每个月、每个季度的收益进行预算报告, 向总部呈递连锁企业的经营现状。

三、结语

综上所述, 超市连锁企业要不断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 准确衡量出连锁企业的经营状况, 以此明确企业未来市场战略目标, 降低运营成本, 优化资产投资管理, 扩大企业的优势, 规避风险, 增强连锁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我国超市连锁企业要正视当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改进措施, 以促进我国超市连锁企业的平稳有序发展。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超市连锁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愈发激烈, 这对企业的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 有力地推动了现代企业的发展与成熟, 是财务管理中使用的重要系统。因此为了帮助超市连锁企业明确经营目标, 降低运营中的风险和成本, 提高经营质量, 必须注重加强预算管理。本文从现实出发, 首先分析超市连锁企业预算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其次提出有效解决对策, 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超市连锁企业,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陈英.财务预算管理在大型超市中的应用[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5 (14) .

[2] 高新远.浅谈超市企业运营成本的预算管理方法[J].中国商论, 2016 (31) .

[3] 朱素芬.中小零售连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思考[J].商业会计, 2015 (3) .

[4] 陆松铮.浅议如何对农产品联销超市财务进行科学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 2013 (7) .

[5] 段时亨.RL连锁超市存货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 2015.

连锁经营管理的概念范文第4篇

[来源:本站 | 作者:原创 | 日期:2010年9月1日 | 浏览775 次] 字体:[大 中 小]

首先,《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发布实施,经历了极其艰苦和复杂的过程,有人称之为“十年磨一剑”。 《行政许可法》 从1996年开始着手研究起草到2003年8月27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历时7年。而投资体制的改革的工作,实际上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从1979年就已经逐步开始。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投资体制的改革进入了新的时期。朱镕基就任总理之初,就把它列入其任期内的五项改革中的第二位。之后,经过多方努力和反复论证,直到温家宝任总理之后的2003年12月,国务院才通过了《决定》。但尽管如此,直到八个月之后才得以公布。可见这项改革影响之大、困难之大、意义之大!

《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进行了规范。在通常情况下,行使设定的机关不得行使实施权,行使实施权的机关不应具有设定权。在这一方面的作用,关键是将行政许可的设定权与实施权给予了严格分离。同时对政府实施行政许可的范围和方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就是说,哪些事情要经过批准的,哪些不要经过批准,都有了重大的改革。

投资体制的改革,主要在于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进而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来源多渠道、投资决策多层次、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格局,有力地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颁布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投资体制奠定了基础。

《决定》明确指出,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最终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就是要改革政府对企业投资的管理制度, 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 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职能。进一步确立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营造各类投资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各类资本要素的合理流动。第一次明确规定,变审批制为核准制和登记备案制。

第二,实行核准制是投资体制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

核准制与审批制比较,相同之处是,依然要通过相当的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核批准。但主要在审核的范围、审核的角度、审核的内容、审核的程序四个方面存在着重大的区别:

1、审核的范围不同

需要核准的项目是指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的重大项目和限制类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需要核准的项目,由国务院发布项目目录予以界定。核准的主体是政府投资主管部门。

2、审核的角度不同。

在审批制之下,政府既从社会管理者的角度又从投资所有者的角度,来对企业的投资项目进行审核;在核准制的情况下,政府只是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审核企业的投资项目,主要是

1、外部性、公共性,

2、宏观性、战略性,

3、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综合性三个方面进行审核。

3、审核的内容不同。 在核准制下审核的主要是,“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的内容,而对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和产品技术方案等方面的内容,由企业自主进行。

4、审核的程序不同。在过去实行审批制的情况下,企业投资项目一般要经过批准《项目建议书》或者叫《预科研》即立项审批,然后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和《开工报告》等政府的审批环节。而在核准制的情况下,政府只审核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申请报告》一个环节。

根据《目录》规定,燃煤火电厂,包括燃煤的热电厂,是属于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即国家发改委核准的项目。临汾热电项目即属此列。 第三,《项目核准申请报告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审批制时期上报的必备材料和审查的对象。《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不仅包括项目的厂址选择、工程技术方案、产品方案、市场前景、盈利能力等内容,还包括了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相关的准入条件等内容。投资体制改革之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企业自主投资决策的需要,其内容和深度可由企业根据决策需要和项目情况相应确定。这些内容都应该是企业自主投资决策的内部事项。并且在核准制情况下不需要投资主管部门审批。

在核准制情况下,上报和审批的对象是《项目核准申请报告书》。对《项目核准申请报告书》的编制要求,一是对编制单位的资质要求。二是对内容的要求。编制的内容中肯定会涉及企业以及项目的相关内容,但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相比,有着根本的不同。

其中最主要的不同,是从以“技术经济论证”为主 转变为以“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综合论证”为主。按照核准制的要求,国家核准机关对企业投资项目申请报告的审核,重点是属于国家应该关注的事项,即从项目建设所引发的外部性、公共性问题等方面进行审核。所以编写项目申请报告时,应针对政府公共管理的要求,对拟建项目从规划布局、产业政策及行业准入、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节能、征地移民、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为投资主管部门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核准提供依据。至于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产品技术方案等内容,就不再是项目申请报告中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证的内容。

2007年5月,国家发改委以发改投资[2007]1169号文,发布了《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2008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2008年第37号公告,公布了《企业投资项目咨询评估报告编写大纲》。以上两个文件就是项目核准申请报告编写的依据,和核准评估的依据。

第四,必须提供的的支持性文件。

《核准申请报告书》是递交到国家发改委的最终材料,包括对项目的论证说明和相关的支持性文件。核准的程序决定了前期工作的阶段性安排,核准的内容决定了编制《核准申请报告书》的主要内容。通俗地说,做前期就是跑项目、跑批文。根据《决定》以及《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等配套文件对核准内容的要求,对论证的问题需要有相应的支持性文件予以说明。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各种批文、协议、承诺以及有关附件、附图及附表等。对这些支持性文件的要求,从审批制还是核准制方面看,差别不大。只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对某项内容的细节方面有不同。比如,以前对煤源的提供只需要承诺文件,现在还要求提供煤矿的各种证照和手续。

必须取得的支持性文件中,最主要的有环评、土地、水土保持、城市规划、上网协议,以及水、煤的来源、灰渣的处理利用等。其中环评是一票否决,并且历时最长,内容最广,涵盖了以上提到的各项主要内容。用工程术语来说,应成为整个前期工作网络进度的关键路径。 第五,关于“路条”

前已述及,项目核准的程序在国家发改委的层面上,只有对《核准申请报告书》审核的一个环节。但在实际的项目操作过程中,根据规定做各种评价报告、获取相关支持性文件的时间和费用不是一笔小数字。如果最终不能获得核准,那整个前期工作的投入就会造成浪费。因此,人们想到了审批制时期的“立项”。如果先立项,立项之后再全面深入地开展前期工作,把核准一步通过,变成了两步走。在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之前,对项目来一个“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或通知。这样一来,所谓“路条”就诞生了。与此同时,诸如环评单位等从事各种评价的单位,他们的工作也都要等项目单位拿到路条以后才会开始。无论在《决定》还是在之后的正式的文件上,没有对路条的定义,也没有对拿到路条的条件和程序有明确的要求。在正式的材料里不用路条这个词,但在项目的核准过程中,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称呼,也是一个必须经过的程序。笔者无意对此做评价,只是想说明在项目核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获取路条的这个工作,做在其他工作的前面。否则会影响整个项目的前期工作的进展。 第六,关于项目核准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连锁经营管理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连锁经营 恶性连锁反应 营销策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经营运作模式有很多种,在这诸多的运作模式之中,连锁经营是为人熟知的一种,同时也是经营效益最好的一种经营模式。何为连锁经营?所谓的连锁经营指的就是某一个具有核心性的领导企业下涵盖着数个经营销售类似商品和服务的企业,所有的这些企业都采用相同的管理制度和经营战略,同时为了实现规模化经营的目标而采用集中采购分散销售的方法。就当前来说,直销(正规)连锁经营,特许加盟连锁经营和自由连锁经营是连锁经营的三种主要形式。连锁经营模式以及第一家连锁公司自产生至今已经具有一百四十年的悠久历史。实践证明,连锁经营模式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有着良好的效益,世界连锁经营巨头的成功就是最为鲜明的例子,其主要优势就在于规模化效益极强。而和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连锁经营模式在我国起步较晚,其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在我国产生,并且一度让我国的各大企业获取的良好的经营效益。但是,如果经营不善,会导致连锁经营模式发生恶性连锁反应,导致事与愿违,不利于商品的销售,所以,预防恶性连锁反应的出现并出台恰当的营销策略十分有必要。

一、连锁经营良性连锁反应的表现

1.规模化经营。连锁门店的数量巨多是连锁经营模式的主要特点,在连锁经营模式之下,物流和信息量渠道都相对通畅,这位企业的规模化和集团化经营提供了基础。所以,对于世界范围内的零售业来说,大型连锁超市经营模式必将成为其最为主要的商业组织模式。

2.统一化经营。在规模化经营的支持之下,连锁经营模式能够开展统一的商品采购和配送。总公司的各连锁经营门店采取一致的产品售价、售后服务,甚至是在门面的装饰、广告的宣传、内部的管理等方面都是相同的。而统一化的经营将直接提高企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大了资源的共享和共用力度,从而使得经营成本大大降低,提升了总公司以及连锁门店的利润空间。

3.标准化经营。连锁门店之间有着相同的经营标准,其在管理制度、员工培训方式、商品销售方式、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统一的规范和标准。高度标准化的经营一方面使得企业具备自身的特色,便利了对企业的管理,而另一方面也更易于留住新老顾客,使得顾客的忠诚度得到很大的提升。

4.现代化经营。现代化经营是连锁经营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主要的体现是对先进的电子设备和材料的广泛应用。连锁店铺的分布不是集中的,而是具有具有较广的分布范围,产品的流转速度较快,同时具有较高的货款结算频率,由此可见其工作量是巨大的,单纯的依靠人工将无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工作,这个时候就利用到了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方便了对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连锁门店的管理和控制,便利了企业总部和分公司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实现各种资源的快速流转与共享,商品的采购、销售、结算甚至是售后服务都由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完成,其自动化和现代化程度之高令人难以想象。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直接降低了成本投入,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水平。

5.便民化经营。连锁经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因为连锁门店网络覆盖全国甚至是全球各地,在这种经营模式的支持下,各个地区都可以享受到产品的配送或服务的提供,加之连锁经营门店的管理较为规范,商品的性价比也相对较高,所以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与青睐,同时这也是扩大企业市场份额的重要举措,其便民化的经营优势实现了企业与顾客的双赢。

二、连锁经营恶性连锁反应的具体表现

1.连锁规模扩张迅速增长,经营基础不稳固。大部分人认为对于连锁经营模式来说,企业谋求更大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就是扩大连锁规模,当然这种看法不无道理,但是需要承认的是连锁企业规模的扩大需要选对时机,一旦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盲目的扩大规模并大幅度的增加连锁门店的数量,将直接造成企业的资金供不应求,严重者则导致企业的资金链断裂,阻碍企业的正常运行。不仅仅是资金方面的问题,店面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将直接提升管理难度,造成企业的经营基础不够牢固,不利于其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2.企业品牌没有说服力。作为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基础,企业品牌形象是企业在市场上形象的代表与象征,也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依据。企业一旦不具备一定的品牌说服力,则会导致连锁经营出现危机。中国很多的连锁企业确立了连锁经营模式,而且都创造了自己的品牌,但是企业品牌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具有较长的建设周期,一旦不能投入足够的资金,将无法发挥和实现企业品牌的影响力,阻碍企业连锁经营的发展和进步。

3.低价策略没有运用得当。对于连锁经营模式来说,企业的发展之道在于获取成本优势,对低价策略的适当与科学运用将会增强连锁经营企业的竞争力,同时让其他经营模式下的零售企业难以立足和竞争,但是目前许多具有成本优势的连锁企业没有注意到对于低价策略的运用,降低了自身的竞争力。

三、连锁经营恶性连锁反应下的营销策略

1.市场定位差异化策略。所谓的市场定位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指的就是创造企业自身的特色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依靠与众不同的产品与服务和竞争对手进行竞争。借助于连锁经营模式,创建企业自身的品牌特色,表明自身的与众不同之处,将消费者的注意力很好的吸引过来,激起顾客购买商品的欲望和积极性,并将顾客稳定下来,增强其忠诚度。只要企业能够对市场定位的差异化战略予以良好的运用,那么将凭借着自身的特色占据更大市场份额,让自己在数量众多的企业中脱颖而出。

2.定价策略。所谓的定价策略指的就是为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而降低各种成本投入。连锁经营模式对进货商品的数量有较大的需求,所以可以借助这一点寻求优惠,同时寻求运输费用的优惠,在此基础上获取成本优势,并依靠自身的竞争力采用较低的定價策略。

3.重点市场策略。重点市场策略是指企业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集中一切力量来满足目标市场的发展需要的营销策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连锁企业能够以更具特色的手段为这一特定消费者群(目标市场)服务,从而在更广阔范围内超越竞争对手。结果是,连锁企业或者是通过较好的满足特定顾客的需要实现了特色竞争,或者是在为这一特定顾客服务时实现了低成本,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四、结语

通过笔者在文中的详细叙述我们会发现,连锁经营作为当下最具活力的经营模式,其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经济全球化形势下零售行业必然选择的商业发展模式,但是如果不能对企业进行良好的经营与管理,就会使得连锁经营发生恶性连锁反应,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对这一商业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予以借鉴,为我所用,使得我国的企业对连锁经营模式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更好的运用,最终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永平.中国连锁经营引领商业现代化[J].商贸经济,2005,(2).

[2]李品媛.连锁经营机理新探[J].商业经济,2006,(8).

[3]陈兴.连锁经营的经济学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8).

作者简介:米朋俊(1982——),性别:男,民族:回,学历:本科,籍贯:黑龙江,职务:区域销售经理,从事的工作:销售管理。

连锁经营管理的概念范文第6篇

摘 要:伴随着社会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现代理念的推广落实,连锁经营管理模式已经成为时代新宠,也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方式。对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连锁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中,不仅要求理念新颖、技术超前,还要求有相关的人才能够在专业性方面予以适配,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相互之间的发展是契合的。不过在新时期,由于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加之很多配套设施没有完善,所以导致人才培养体系存在问题,在企业技术、管理经验、专业技能等方面缺乏经验,也使得人才培养体系和企业经营管理之间存在着格格不入的现象,这极大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对于其规模的扩充起到严重的制约作用。因此,需要实际的从业者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情况,给予相关的建议解决问题。笔者试图在本文中结合企业管理理念,在充分考虑社会发展情况的前提下,辅助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新理念融入其中,解决传统模式下存在的问题,使得人才培养效率能够得到真正的提升,给实际业务的推进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人才培养;连锁企业;经营管理

一、引言

連锁经营管理业务是现代社会特别是在商业环境和市场经济下创新的企业管理理念,也是与先进技术结合所构建起的重要经营模式。在连锁经营管理中,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组成部分、每一项资源管理,都要有与之适配的人才,特别是在经营模式、营销模式、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更是如此。所以,必须要将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和企业的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做出适配处理,保证连锁经营管理模式能够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帮助。

在此过程中,人才培养体系既要重视培养理论知识,又要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还需要着力提高人才的个人素质和全能属性,使得他们能够为社会发展带来帮助。不过,在传统模式下,由于理念不够新颖,加之各方面的制约,都导致了培养人才存在很多的问题,在具体落实和看法上,也存在着偏激,导致了效率相对低下,需要结合着新时期的发展来做出相应改革。

二、理念融合的必要性研究

1.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计民生的进步,各类新技术、新理论、新观念逐渐在企业管理中盛行开来,这使得其业务变得越来越多样,既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也使得人才需求门槛提升到了新层次,对于经营管理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要适配社会所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标准;在推动市场发展方面,只有符合了社会的新要求,才可以起到推进作用。所以,连锁经营本身必须满足多元的管理模式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兼顾多方面的内容,和市场直接联系,和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契合。所以,理念融合可以看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连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无论是在培养理念还是培养措施,大部分都和企业战略方向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理念融合中,需要重视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只有真正帮助企业推动各项业务、扩大经营规模、缓解资源压力,才可以促进企业的进步。忽略市场发展情况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错误的,也是与时代脱节的。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在体系的构建以及科目的开设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只有做好相互之间的满足,才可以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所以,理念融合也可以看作是市场经济的要求所在。

三、当前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现状探究

1.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调

连锁经营企业在实际的业务推进过程中,会存在着很多的项目,分散在各个环节,特别是资源的使用,都是需要和各行各业各类人士打交道的。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上,多元性可以看作是首要要求。不过,在各地区的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过于单调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整体业务的发展,特别是缺乏多元角度的培养模式,是多栖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当前连锁经营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是主要的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的设计初衷是相对比较好的,不过由于在整体落实过程中存在过于单调的问题,以至于人才的理论知识面相对比较狭窄,没有多元性的思维,所以对市场上的需求,特别是经营需求没有办法满足。因此没有带来实际的效用,导致校方和企业合作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矛盾,企业也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开展活动。

再次,结合我国统计部门的相关数字显示,在我国连锁经营企业中,有80%的员工都是来自于退伍军人、下岗人员和农业务工人员,而真正由高职院校走入到连锁经营企业中的竟不到20%。由此可以看出人才培养模式效率之低下,以及需要改革的紧迫性。

2.培养方向和需求结合不紧

由于在人才培养方面,高职院校存在着明显的观念和技术落后倾向,以致于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实际的需求不太一致,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发生。目前在笔者走访的大多数高职院校中,很多都开设了相关的专业,也设计了培养的计划,开设了讲解课程和实训,不过由于受到因素影响,比如师资力量不足、生源相对比较平庸、授课模式存在和实践脱节等问题,导致落实的效率十分不理想。很多都仅仅限于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讲解,和专业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此外,在专业的定位方面缺乏清晰的规划,大部分都是为了办学而办学、在摸索中办学,因此,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体系的定位模糊、不完善,都会导致结培养效率的低下,也会使得培养出的人才没有办法满足社会企业需求,在合作中没有帮助业务,所以久而久之企业也不愿意投入更多,不乐意参与到合作项目。

部分地区的校方管理者急于求成、广泛涉猎,在人才培养中将整体的面设计得过于广泛、贪多求快,这就导致预期设计的效果和实际的效果之间存在很大的出入,无论是在理念落实,还是在具体的技术应用,都存在着不成熟的现象,急于求成也会导致问题发生。

3.观念方法需要随时代革新

对于高职院校发展而言,理念的先进性将会直接决定着业务的效率,特别是与连锁经营管理相关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只有充分掌握时代的发展,在信息技术辅助下,来革新相关的模式,才可以使得受教育者个人所接受的教育是真正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不过,在很多地区的高职院校课程设计过程中,和时代存在着脱节的现象,无论是在课本的选用、还是在教学模式的安排上,都是沿用传统的模式,有的还直接照搬照抄其他地区,这不仅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违背了时代需求。

四、引入新理念探索实践研究

1.工学融合企业管理理念引入

工學融合企业管理理念是新时期在理论与实践教学推广模式下所产生的新理念,也是在国务院大力推广职业教育发展规定下所构建起的新理念。在这项理念的引领下,所构建起的新模式,对于传统问题的解决有着很好的帮助。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和社会之间存在着融合关系,在专业与领域、课程与岗位、连锁经营与发展导向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可以不断地对整体的教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规划、教学目标做出适度的调整。

此外,在企业和地区高职专业的互动中,还可以由政府牵头,帮助他们选择满足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个性定制,辅助理念融合上升到新高度。管理理念的融合也会使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地完善,在不断地积累下,可打造出地方专属的、符合实际需求的、更具方向性的地方特色。此外,将这类模式与连锁企业的实践相融合,也可以给关键问题定性,比如,在酒店管理专业、超市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就可以派学生来到地方企业实习。在大数据的帮助之下去研究学生情况,就他们的个人需求和实际表现,随时地调整理论知识的讲解,有专业老师带队负责解决问题,帮助企业满足需求,在人才后备库中做好储备。这对于整体人才培养的效果改善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

2.产教融合企业管理理念引入

产教融合理念的引入和工学融合企业管理理念相似,产教融合企业管理理念同样也是新时期在新技术和新时代理念引领下所出现的,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效率的措施。产教融合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模式,也是完善地区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做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将培养方向与产业链发展的方向相融合,在多元设计理念的辅助下,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体系设计中与地方产业战略结合,和业务方需要做出充分紧密的融合,特别是在课程设计方面和教学内容方面要做出融合。

在落实中要根据连锁经营企业管理的理念,设计相关的教学大纲,在企业和产业链发展的充分研判下,设计出和地区实体产业、行业和领域发展趋势相关的模式,对教学设计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实践,进而保证连锁企业经营管理和地区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上,也需要根据要求来做出改革,提升理论知识讲解能力的同时,要加大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使得实践和理论知识掌握能够得到相互辅助作用。以理论来引导实践,以实践来反馈理论。此外,在产业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也不能光打口号,应当由地区政府带领,社会各界参与和学校配合,打造出符合人才培养体系要求的实训基地,使得产业链的发展能够真正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相契合。此外,还需在专业配套评价体系的辅助之下,做出定期评价,不断地改善模式,解决相关的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校企合作企业管理理念引入

除了上文所提到的两类模式之外,还应当做好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推进是工学融合理念的落实,也是产教融合理念的落地。在实际业务推进中,首先,社会舆论和国家政策应当予以大力的支持。校企合作需要得到学校、社会、学生个人方的大力支持,所以在社会舆论和国家政策方面,应当予以大力的推广,无论是地区政府还是社会相关企业以及学校本身,在实际的招生、培养、工作等各个环节,都加大宣传力度,使得各个主体方都能够认识到这项业务推广的重要性,进而乐意自主参与其中。

其次,应当不断探索改善传统合作方式。学校和企业应当达成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长久合作机制,对于校企合作的真正落实很有帮助。对于学生只有在充分保障自身利益的基础之上,才乐意于参加到活动中来,所以打造长久的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在实际过程中,学生积极参加各项业务,给企业带来实在的效益,不仅使企业受益,学校也可以获得正向收益,进而给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实际的帮助。

再次,企业充分尊重学校的运转规律,建立起富有弹性的合作机制。学校也应当多去尝试新的模式,和外在的表现方式,建立起积极的、符合社会发展的体系。在传统校企合作过程中,有可能会因为企业的不当要求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毕业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新时代应当结合校企合作新理念的落实,来构建弹性机制,使得各方都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转。除此之外,学校也应当结合探索来找到符合自己实际需求的企业,开展相关的合作,而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只有把自己的学生的个人需求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在合作中予以满足落实,才可以使得价值得到发挥。

4.实际案例研究——以G地区发展为例

结合上文笔者的实际研究来看,在G地区连锁经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人才培养理念的革新,整体上的发展获得了极速的提升。该地区和其他地区相似,在连锁经营管理的人才需求量上十分旺盛,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在很多企业、特别是在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连锁零售、连锁餐饮、连锁住宿业等方面,有大量的人才缺口,所以地方政府结合着管理人才的培养,在高职院校设计了专门的方向和计划,进而辅助引导高职院校向改革方向转换,做出人才培养体系的革新。在此基础之上,高职院校打造了一整套符合地区经济发展和自身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体系,解决了专业人才缺口的同时,给地区的经济发展新模式贡献的力量。

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该地区首先探索了现代学徒制,改善了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在该地区的高职院校得到了试点和全面的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实际的推进过程中,学校和企业作为双主体,签订三方合同,共同担负起人才培养的任务。这就使得企业的需求得到真正地落实,学校方面也可以降低一定的压力。此外在教师安排上,也采取双带头人制度,由学校派专业老师讲解理论知识,由企业派实践人员来提升实践能力,在这样的辅助之下,学生的个人素质成长极快,也能够在企业和社会要求的轨道上进步。其次,在工学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创新了教学体系,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重视实践教学,结合着各类活动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业务的推进过程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和提高。这就是该地区获得实际发展的原因所在,也是其他地区需要向其学习所在。

五、结语

新时代随着社会进步和各地区连锁企业的发展,在经营管理中人才培养理念同样需要革新,进而使其契合社会的发展要求,引入新理念和新模式,需要充分考虑地域实际的情况,在政策的引领之下做好改革,使得整体的效率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易飚,胡清.企业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刍探——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为例[J].科技与创新,2020(16):29-30+32.

[2]刘赢.“产教融合”视域下为适应晋江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职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7):177-179.

[3]祝红.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4):20-22.

[4]郑秀田.企业导师制模式在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析[J].电子商务,2020(08):77-78.

[5]乔立志.浅谈技工院校焊接专业人才培养如何适应现代焊接企业的需要[J].科技视界,2020(23):105-106.

作者简介:官圆媛(1990.06- ),女,汉族,重庆北碚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上一篇:高中英语研修总结范文下一篇:再见总有一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