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教学医药卫生论文范文

2024-07-22

有机化学教学医药卫生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我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从开始使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都在享用化学成果。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提高和改善,当然少不了有机化学的贡献。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来源、结构、性质、制备、应用以及相关理论的科学。如今很多大学生认识不到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要性,也不知道学习有机化学的有效方法。而现在针对大学生如何学好有机化学的专题又很少,鉴于此,该文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中医药 有机化学 重要性 学习方法

在人类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人们早已懂得利用和加工从自然界获得的有机物。例如:夏商时期,人们就已掌握酿酒和制醋技术。18世纪以后,人们能从动植物体中分离纯化得到尿素、草酸、甘油、吗啡等有机物质。19世纪初,聪明的人们已可以在实验室用无机物来制取有机物了[1]。

当然,也不难看出,有机化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不同酸掺杂聚苯胺复合聚丙烯的制备及抗静电性能—聚丙烯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纺织、包装等领域。此外,有机化学在生态环境领域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针对严峻的环境问题:如何处理白色污染?如何处理废物并实现废物再利用?甚至实现零排放?都可以利用有机知识来初步的解决。例如:Fenton 氧化法深度降解 HMX 生产废水。最为值得一提的是,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而除了无机盐和水之外,它们都是有机物。

由此看来,有机化学不仅历史源远流长,而且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我们的衣食住行密不可分。小到我们吃的蔬菜、水果,大到身上穿的衣服、家庭装修的涂料、交通工具用的汽油、柴油,再到人类的DNA片段,无一不是有机分子构成的。可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有机化学,那么我们就先来谈谈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吧。

1 有机化学的重要性

(1)从中医药的角度来看,有机化学是药学研究与药物应用的有力工具。

用于临床上的大多数药物(包括合成药、生化药、天然药等),其主要成分几乎都是有机化合物。因此,合理使用各类药物,充分发挥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避免由于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这都需要我们了解及掌握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性状。有机化学同时也是中药研究与创新的必备手段。中医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继承与发扬中医药在治疗疾病的优势与特色,深入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充分发挥与应用中药的特长,开发与创新临床上有效的中药新品种,是我国医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临床上使用的中药方剂组成成分复杂,同一种中药出现在不同的方剂中其所起的功效不同,这与中药本身含有多种成分有关,可以说一种中药自身就是一个小小的复方[1]。比如:中药的配伍,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组合使用。在熬煮中药的过程中,药与药之间发生了某些相互作用,其实也就是发生了化学反应,使中药材中原有的主要成分结构发生了改变,而结果是有的增进或减低了原有药效,有的则抑制或消除了毒性和烈性[2]。因此,弄清每种中药的有效成分对临床用药是多么的重要。这也就是需要我们好好学习有机化学的又一原因了。

(2)从化学学科的分类上来看,有机化学在大化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大化学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在大学的课程安排中,都是先学习无机化学,然后再学习有机化学,最后学习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即没有有机化学的学习,是学不好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的。有机化学还是中药相关专业学生考研的一大必考科目,考研的同学只有在学习有机化学时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学习方法,才能取得优异成绩,从而成为顺利通过考试的一个关键。

由此看来,无论是从有机化学的历史上、从它与生活的联系上,从它在临床用药上、在中医药的研究领域上还是在大化学中的作用上、在学生考研上,它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2 学好有机化学的方法

有机化学虽然知识点多、记忆困难,但是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好它不是问题。

2.1 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本职工作——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1)听课是学习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在有机化学体系中,各部分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对某些知识不了解,那么在学到与之相关的知识时就会特别吃力。例如,醇、醛、酮这几章节的内容没学好,后面再学习糖类化合物这一章节时就很吃力。因为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糖类是多羟基醛(酮)及其缩聚物和它们的衍生物,糖的结构中含有醇羟基、醛基和酮基,它同时具有醇和醛、酮的性质。因此课堂上能不能跟随老师思路,不错过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

(2)老师在课堂上会反复的强调某些内容,这些内容一般都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考试恰恰不都是考重点难点么?如果掌握了这些,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应该就不成问题了。

(3)老师教学多年,不管是在知识层面上、解题思路上还是在常见错误分析上,经验都十分丰富,尤其是我们的大学教师,他们大部分都是优秀的硕士、博士甚至是教授。在课堂上,老师大都遵循着这样的古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千百年来留下来的古训必定有它的道理。老师除了传授给我们知识外,更多的是传授给我们解决问题的经验与方法。一旦我们掌握了这些经验与方法,定能学好有机化学。

2.2 课上做好笔记

至于笔记,我建议大家记些老师强调的重难点、解题思路、方法以及例题。不懂的课下可以问老师,即使将来忘记了,还可以再复习。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上课时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做个有心人就显得特别重要,也许这就会成为你学习有机化学更好的捷径。

2.3 课上、课下积极地记忆

“记”即记忆。与数学、物理等理科相比较,“记忆”对有机化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习化学的最基本方法。这是由于化学本身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系统”——化学用语[3]。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而其中大多数必须记忆。当然不能死记硬背,而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记忆的方法有很多,有理解记忆、有意记忆、联系实验记忆、对比记忆、归纳记忆、趣味记忆、记错记忆等等[3],这么多方法并不是每个都适合我们,我们要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做好实验

我们都知道有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要想学好有机化学就必须先要做好实验。在做实验时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动手,不要眼高手低,而且要学会观察。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浦洛夫曾在他的实验室的墙壁上写着6个发人深思的大字:观察、观察、观察!瓦特由于敏锐的观察而看到“水蒸气冲动壶盖”进而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由此可以看出观察的重要性。在化学实验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是学好有机化学的重要条件之一[3]。因为实验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反应,从而更轻松地记住反应。

2.5 学会思考

柏拉图曾说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华罗庚曾说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发明,都是和发明者深入看问题的方法密不可分的。可见在学习知识上,学会独立思考很重要,它会使你对知识有更透彻的了解。尤其是有机化学,更要学会独立思考,要能从个别想到一般,从现象想到本质,从特殊想到规律。

2.6 培养信心与兴趣

以上的学好有机化学的方法其实就是地面上的高楼,而地基则是来源于大家学好有机化学的信心与兴趣。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可见做好一件事是少不了信心与兴趣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也要慢慢培养学好有机化学的信心与兴趣。

有机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好有机化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例如,现今不仅很多老年人常年饱受心脏病的折磨,而且很多年轻人也是如此。常年吃药的人都知道强心苷具有强心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节律障碍等心脏疾患。强心苷主要分布于夹竹桃科、百合科、十字花科、毛茛科、卫矛科等十几个科的一百多种植物中。如果你学好了有机化学,你就会知道,强心苷是一种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苷类化合物,并且知道如何从这些植物中将该成分提取出来,进而更好的应用到临床上,减轻病患的疼痛。如:胆甾醇(又称胆固醇)存在于动物的血液、脂肪、脑、脊髓、和神经组织中,蛋黄中含量也较多。人体内含量过高,则会引起胆结石、高血压和动脉粥硬化。如果你学好了有机化学,就会知道它是无色蜡状固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这对于研究与之相关的疾病又有很大的帮助[1]。

同学们,由此看来学好有机化学并不难,只要大家做个有心人,掌握了正确的适合自己的方法,那么又何必担心或者苦于学不好有机化学呢?

参考文献

[1] 林辉.有机化学[M].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8.

[2]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3] 志鹏.快乐学习法[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有机化学教学医药卫生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化学课程 职教特色 探讨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中专卫生学校,学生化学知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以后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理解。

近年来,由于高校和普通高中不断扩招,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大幅下滑。目前中职学生的主体是普通高中招生后剩下的学生和其他各类学校不愿收的学生。他们的入学成绩低,基础不扎实,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单一的把传授知识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全部内容,强调知识点的记忆与背诵,重知识而轻能力的考试考查,教学方法不够灵活[1],使学生厌倦了化学的学习。如何深化中专卫生学校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突出中职教育培养的特色,是目前教育工作者應该重点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针对中专学生的特点与传统教育模式的缺点,笔者认为,要使化学课程体现职教特色可将以下几点融入教学中。

1 注重中专与初中课程的衔接

目前中专学生大部分为初中毕业生,因此必须注重中专化学与初中化学课程的衔接。中专化学与初中化学的一个明显的区别是教学内容的“量”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而辅导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这对中专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教师若能在初中知识内容与中专知识内容之间架起适当的“认知桥梁”,唤起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形成通畅的知识思路,构建合理的化学教学内容知识网络,找到中专与初中化学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把知识有机地联结成一个知识网,使学生把学到的每一个新知识点都编织到已有的知识网络中去,与旧知识融为一体。这样既强化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对知识的概括迁移,又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因此要使学生能快速的融入中专化学课程的学习节奏就必须注重中专与初中课程的衔接。

2 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巩固理论知识,并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细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尤其在职业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技术和操作实践能力[2~3],实验课教学就更显其重要性。

化学实验加强实验研究,发挥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是当今化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卫生职业教育中,药剂专业主要是以化学为基础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系统的理论学习,更应该贯彻实验教学目标。所以,新的化学教学内容体系应以中专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将化学教学内容重新调整,理论部分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化学实验课的地位,改变以往重理沦、轻实验和实验是为了验证理论的现象实。

加强实验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第一,强化基本操作。基本操作训练是化学实验的基础,如玻璃仪器的使用,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合理安排验证性实验。过去的化学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过多“照方抓药”的验证性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中专院校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因此实验教学要适当的增加应用性和综合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注意适时地指导学生,提高实验成功率,让学生有成就感,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形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模式;第三,加强对实验教学过程的考核。要求学生实验课前认真预习,写出预习报告;在实验过程中,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及实验现象,且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及结果,并养成逐项分析问题的习惯。如有机化学中醛的银镜反应,有学生做的实验没有看到明显的银镜,帮助其分析原因,重新进行试验,记录每一步骤,发现原来加热时间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程度是很大的。经过重做,自行分析,学生印象深刻。课后根据实验结果如实写出实验报告,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 教育信息化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4]。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增强视觉效果,变微观为宏观、变动态为静态、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效果显著,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广阔平台。对于缺乏空间结构意识和空间想像力的学生,黑板上的平面板书难以唤起学生的共鸣,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一些有机分子的结构、连接方式,化学反应的过程可通过三维立体图片和动画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可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给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得到较为直观的认识,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但应注意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恰当结合,做到多媒体课件与化学教学的有机结合[5]。

4 分层次教学

由于中专院校的生源参差不齐,所以有必要采取分层次教学法来进行化学课程的教学。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在承认学生差异的前提下,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有区别地制定出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设计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进度,变换授课方式,创立评估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促进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6]。

考虑到学生心理的接受问题,应将这种模式衍化为隐性分层教学模式,即分层由教师掌握,不公布每位学生的层次,在不打破原自然班建制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学习状况、能力结构、个性特征、学习目的等方面的差异,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区别施教,最终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具体的实施办法为[7~8]:第一,教学目标分层。学生入学后便组织摸底考试,根据入学成绩和摸底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第二,课堂教学分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在课堂上可以提出不同问题;第三,作业与考试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课后练习、作业和考试需要作相应的指标,这样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迅速提高;第四,分层辅导。辅导对于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充分重视教学辅导环节,进行分类型、多形式、多层次的辅导。分层辅导可分为课前辅导与课后辅导、个别辅导与集体辅导、课上辅导与课下辅导、专题辅导与普遍辅导等多种形式,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加以运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第五,分层评价。分层评价与分层目标相适应,能较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考卷和问题的回答给予不同标准的相应评价。对A层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使其不断向更高目标前进;对B层学生既要肯定他们的进步,又要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使其不断努力向上;对C层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多表扬、多肯定,使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5 结语

总之,中专卫生学校的化学教育应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的结合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新信息,不断地优化化学教育模式,充分体现中职教育的特色,为社会不断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苏萍.浅议创新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5(1):68~69.

[2] 陈铭祥,林晓,陈嘉曦,等.浅谈医药院校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J].亚太传统医药,2011,7(11):208~209.

[3] 张艳君.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操作技能[J].科技信息,2008(25):234.

[4] 林红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讨[J].高等函授学报,2003(5):28~30.

[5] 尤蕙卿.优化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化学教育的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0(4):383~384.

[6] 姚君龙.分层次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9:158.

[7] 刘延民.浅谈中专学校的分层次教学[J].职业技术,2008,94:15~16.

[8] 吴素敏,安涛.浅析分层次教学[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6(3):52~53.

有机化学教学医药卫生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生物化学是医学高等院校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其概念抽象、结构复杂、知识点多且难记,使得教与学都有一定的困难。作为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师,我们根据学校性质和培养目标,结合该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从教材、教法、教师及学生等几个方面不断进行探索与改进,努力提高生化教学效果,为培养高素质医疗人才服务。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改革能力素质

[作者简介]李宜川(1960-),女,河南商丘人,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与研究;胡灵卫(1979-),女,河南周口人,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与研究。(河南商丘4761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河南省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生物化学PBL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项目编号:wjlx11031)和河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网络环境下结合式教学模式及其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教高[2009]999号)的研究成果。

生物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在医学教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与医学的其他基础课程相比,生化课程由于其概念抽象、结构复杂、知识点多且难记、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缺乏联系等,使得很多学生对学习生物化学缺乏兴趣和信心,有的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直接影响了生化学习的效果,也影响了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是教师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我们根据医学院校的性质和培养目标,结合本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从教材、教法、教师及学生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改进,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我们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科发展为基础,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

近年来,由于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更新快、内容多,要使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较少的学时内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且所掌握的生化知识又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研究和探讨。因此,在分析学科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教师根据不同专业需求更新教学内容就成为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学科知识,我们在保证授课内容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根据各专业特点、培养目标,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侧重,分别编写相应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做到“以人为本,以实用为纲”,力求将生物化学与疾病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整体素质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构建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的互动与协作关系,教师的主要职能由“教”变为“导”,使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重视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为真正落实医学教育培养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调整和改革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基础与特点,我们在教学中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1.在理论教学方面,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1)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大量临床病例,如由糖尿病中“三多一少”的症状来引出糖代谢紊乱的发生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2)比喻记忆法。如在介绍蛋白质合成过程时,我们把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比喻为某产品的生产流水线,其中20种氨基酸比作原料,rRNA是制造产品的车间,tRNA是运送20种氨基酸的传送带,mRNA是制造产品的图纸,使教学过程变得既形象又生动。(3)比较归纳法。如将葡萄糖的有氧氧化和无氧氧化的异同进行比较整合与归纳,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比如我们设计了一些连续性实验项目:如从动物的胰脏中制备胰蛋白酶原、进行胰蛋白酶原激活条件的研究、胰蛋白酶的含量与活性的测定等。通过将理论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的精神及能力。

3.加强了网络教学方面的改革。通过网络教学,学生可以多渠道、多层次、多视野、多形态地理解、接纳教师发出的信息,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我们开展网络教学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多媒体在线教学、在线讨论,交流及协作学习、在线答疑及辅导、在线测试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改革,有效促进了课程更深层次的整合,弥补了课堂教学师生间因角色定位、个性心理差异等造成的情感交流与互动的困惑,使教育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解决了单纯课堂教学所不能顾及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等问题,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以及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我们着重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每位新教师上岗前必须得到教研室同行专家通过才能正式走上讲台。第二,实施“青蓝工程”。指定业务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言传身教,进行督促和指导。第三,要求青年教师开展业务学习,写读书笔记、教学心得等。同时,新进教师必须从事一年以上的实验室教学工作,熟悉实验教学,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检查,期末有考核。第四,严格“青蓝工程”导师听课制度,并将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青年教师,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第五,为使生物化学的教学能与临床紧密结合,我们还注重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教研室教师不但要具有“教师资格证”,还要争取取得“医师资格证”或“药师资格证”。

通过以上措施的具体实施,我们教研室教师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在课堂上更能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极大地提高了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四、加强临床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兴趣

作为医学院校的学生,他们很关心知识的临床应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将生化知识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不但能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还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如在讲解氨基酸的特殊代谢时联系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尿黑酸症等的发病机理。通过结合临床内容,引导学生将知识点灵活应用于临床问题的分析中,让学生通过生物化学理论与疾病发生、诊断和治疗的联系,进一步体会生化理论与技术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在我们学校每年的教职工体检和学生体检时,抽调学生参与血液生化的检测,如血糖、血脂、尿酸、转氨酶、血浆蛋白、免疫物质的测定等。我们还根据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标准,以及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和执业能力要求,编写了《生物化学学习指导书》及《执业医师考试模拟试卷》,使学生在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目标明确,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生化理论知识和掌握实验操作技能的积极性。

总之,在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下,我们从教材、教法、教师及学生等几个方面不断进行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的探索与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从事基本科学研究的能力,使他们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整体素质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适应了当代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疗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俊河,董卫华,王芳,等.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

[2]周静华,万顺康.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医学信息,2009(22).

[3]鄢雯,霍春月,张丽娟.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

[4]李冬妹,黄瑾,潘泽民.深化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J].农垦医学,2009(31).

[5]王廷杰,张悦红,王惠珍.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

有机化学教学医药卫生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做中学”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它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又符合化学学科教学特点。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实验探究,实践操作,联系生活,实施“做中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做中学”;实验探究;实践操作;“用中学”

温家宝总理在大连轻工业学校考察时指出:“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教、学、做是一件事。职业教育就是把教学、求知、做事与技能结合在一起,做中学,做中教。”做中学,顾名思义,不是让学生从教师或课本上获得简单知识的学习,而是让学生从课堂实际活动中获得知识的学习。它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一种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又符合化学学科教学特点的教育模式。我认为,化学教学中的“做中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多元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地观察、思考、实验、操作、探索、发现获得新知识,从而学会求知、学会创新和应用的一种教学活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做中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 激发学习兴趣,要“做中学”

有个现象值得注意,中职生普遍喜欢上专业课,而不喜欢文化基础课。我想原因之一是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原因之二选用的教材不适合学生,如综合课程班因要参加高考,选用普高教材;原因之三是文化基础课教学仍然沿袭了传统“听中学”的教学模式,缺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专业课教学则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活动,学生在操作与实践中学到知识;在操作与实践中提高能力;在操作与实践中得到快乐。因此,化学课教学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法,要在“做”上做文章,将“活动”引入课堂,实施“做中学”的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智力的形成和发展“永远起始于主体的积极过程”。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动力中最为现实的因素。在化学学习中,实践操作和实验探究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己亲手做实验,观察千变万化的化学现象,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做中学”的自主探究中享受发现的乐趣。

要实施“做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需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创设一个充满了要做的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所“思”,有所“问”,为解决问题而有所“动”。例如:金属钠的性质的教学,创设如下的学习情境,教师表演化学小魔术:“滴水点灯”(课前在酒精灯灯芯里藏一小块钠,实验时用胶头滴管在灯芯内滴一滴水)。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刚才的小魔术中,为什么能滴水点灯呢?在小魔术中金属钠的作用是什么?钠具有哪些性质呢?通过本节课实验探究活动就知道其中的奥秘。

二、 通过实验探究,实施“做中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统教学是先传授知识,后动手操作;而“做中学”则允许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去做,而且按照自己的个性方式进行“做中学”,通过实验、操作、探究获得知识和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教学方式与当前中职教育的实际相适应的。

例如:氯水的成分与性质探究的教学。创设情境:[演示]:潮湿的氯水使有色物质褪色,而干燥的氯气不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提出问题]:利用创设的情境,提出系列问题,步步深入。如:⑴氯气溶解于水后是否与水发生反应?⑵如果反应,可能生成什么产物?⑶怎样证明假设的产物是否存在?⑷下列实验现象怎样?得出什么结论?[实验探究]:①分别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和稀盐酸,滴在pH试纸上,观察并比较现象。②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新制氯水,再向试管中加入2滴品红溶液,观察现象。③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新制氯水,再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和几滴稀硝酸,观察现象。根据情境和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假设,分析论证;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在探究中层层深入,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强化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 通过实践操作,实施“做中学”

“做中学”强调实践操作。动手操作是学生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基础,它能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和容易理解的知识。中职生的思维在很大层面上借助于间接经验与直观感受,有时简单的操作活动与实践经历即可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化学知识。在教学中,通过同学们的探索和动手实践,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激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实施“做中学”,要求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中,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创造。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过的记得住;做过的才能会。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来处理教材,努力把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体验到“做中学”的快乐。

例如: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教学中,首先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原电池反应的原理,认识原电池反应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而后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自制水果电池。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实验方案,在实验准备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用铜片、镁片、铝片或锌片(可从废干电池中拆取)、番茄、柠檬等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制作水果电池,并测试能否产生电流,能否使二极管发亮。学生制定的实验方案是想要二极管亮起来,但做起来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同学们实验了多种水果,结果都没能使二极管亮起来。在实验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动手动脑,最后他们选择了铜片和镁片作电极,用15粒番茄串起来终于使最小的二极管亮起来。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了同学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四、 通过联系生活,体验“用中学”

课堂教学中的“做”是学的一个过程,而在生活中的“用”则是学的目的,让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做”来探究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用”。即用科学方法观察和认识生产、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各种自然现象和物质的变化,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问题,感受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化学,善于用化学的眼光来审视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现象,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化学在生活和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例如:有机物这章节的内容贴近日常学生生活和国民经济建设,教学内容和实验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联系实际,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从身边及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入手,学习最基本的有机化学知识,了解它的学习价值,感受学习有机化学的有趣和有用。如油脂是人类主要的食物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教学中,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怎样用油脂自制肥皂,在探究中让学生了解油脂的用途,而这个“用途”是看得见、用得着、做得到的。同时,让学生从外观、洗涤效果方面评判自己制造的肥皂,并进行自评和他评。通过应用油脂自制肥皂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化学,在实践中“做”化学,在生活中“用”化学,在“做中学”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化学“做中学”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实验、操作和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多想、多说、多做,在“做”化学和“用”化学中学会求知,学会创新,学会应用。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为提高中职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开辟了一条新的学习途径。

参考文献:

[1]孙文平.“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王祖浩,王云生.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化学2(必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4]吴信峰,张宇.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化学教学策略分析[J].化学教学,2005,(11).

[5]梁正.探索性实验教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10).

有机化学教学医药卫生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有机化学”作为中药、药剂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自然科学和职业教育的双重身份。模块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学生科学素质、团队精神培养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有机化学模块化教学法包括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和教学方式的模块化两个部分。

关键词 有机化学 模块化 教学改革

A Probe into the Modular Teaching of Organic Chemistr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Guofu

(Jiangx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zhou, Jiangxi 344000)

“有机化学”是我校药学系中药学、药剂学和中药制药学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一般安排在“无机化学”之后,也就是第二个学期学习。一方面这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内容既要服务专业,也要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个人能力,另一方面考虑到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专业基础薄的特点(他们中很多是文科生),所以这门课的教学内容不宜太深、太多、太难,主要追求简单、够用的原则。即使这样,以往的教学经验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依然不够理想。这里固然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的问题,但这不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问题,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是如何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合理使用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学的轻松、学的快乐以及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我们这门“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理论、结构和性质、有机反应及机制、生物有机化学等内容,这些都是“有机化学”中最基础的内容。传统的“有机化学”教学在教材编排、教学方式上一般是按照有机物的类别为章节顺序的,基础理论、结构和性质及有机反应往往混在同一章讲授。这种编排的好处是便于各类有机物性质的讲授、学习,但是不能突出基础理论、有机反应原理的重要性,各类有机物的化学性质的相互联系性也不够紧密,造成基础没打好,学习只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果,也不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一开始就不停地遇上最怕的化学反应,从而使学习失去了信心。

为此,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在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方式——模块化教学法。该教学法的中心思想首先是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按难度、类别、主次性等的不同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模块;其次是教学方式的模块化——将具体的教学内容分成一个个的小任务让的学生来完成。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将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分开,便于不同基础的学生选择性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下面从教学内容设计、实施方法、评价体系等三个方面谈谈该方法的运用。

1 教学内容的设计

1.1 模块化设计

将教学内容分为分类和命名、结构和物理性质、官能团的化学性质、有机反应与有机合成、生物有机分子、有机化学与中药等六个模块。其中第一个模块是基础,第二个、第三个模块既是基础也是难点,这三个模块都是需要重點掌握的内容,最后三个模块是熟悉的内容。

分类和命名这个模块包括分类和命名,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很多学生却掌握的并不好,这直接造成对后续有机化学的学习信心不足,很多学生也因此知难而退,后面的化学性质根本没法学。把这部分内容模块化之后,集中起来讲解、训练、比较,就会集中更多的训练,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把这部分内容掌握消化。分类又包括有机物总的分类以及各类有机物的分类,各类有机物的分类基本都有几种固定的分类方法,但也有一些有特定的分类方法,放在一起统一讲,便于比较。而各类有机物的命名都是相通的,基本就是一个系统命名法。因此,只要掌握了系统命名法,然后配以适量的各类有机物的命名讲解、练习,就能起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使这部分内容彻底掌握。通过笔者的实践证明,通过这种方法学习命名,同学们都能较好的掌握命名方法,为后续有机化学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构和物理性质这个模块主要讨论与“有机化学”学习有关的基础理论及各类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及物理性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酸碱理论、共价键理论和有机反应的类型、杂化轨道理论、分子间的作用力和氢键、各类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及立体异构等几个小模块。这种编排将一些基础理论集中在一起提前讲,有利于后续有机反应的学习理解。在各类有机物中只讲物理性质而不讲化学性质这又有利于基础不大好的学生的学习信心的培养。这一模块的掌握非常关键,掌握的不好,后面的官能团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根本没法理解。当这一个模块学好了之后,相当于打好了一个扎实的基础,再去学第三部分的内容官能团的化学性质就显得比较轻松了。

官能团的化学性质模块是我们有机化学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感觉较难的部分。模块化就是要将这些比较难的内容从各章中单列出来统一集中学习,便于类比,抓住本质,举一反三。比如取代反应,分别在烃类、卤代烃、醇类等章节出现,其反应形式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原子或基团被另一个原子或基团所代替,但其反应本质是不相同的,模块化之后,便于比较,更好的理解反应。我们有机化学官能团的化学性质主要学习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及芳烃的化学性质。而这些官能团有的是有共同的化学性质的,比如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除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模块化集中起来学习后,有利于比较、理解、记忆。

有机反应与有机合成虽然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但对高职高专中药等专业来说,却是了解的内容,所以,教材对这方面内容讨论的并不多。但是,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合成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有利用提高学生对于药物合成重要性的认识,对培养学习兴趣也是很有帮助的。合成反应在教材中比较分散,零散见于各类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中,不大系统,不利于提高学生对有机合成的认识。模块化之后便于学生整体化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合成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合成思维是很有帮助的。教材中涉及碳-碳键生成的合成反应主要有芳烃的F-C反应、醇-醛缩合反应、酯缩合反应、格式试剂的有关反应、丙二酸酯类及乙酰乙酸乙酯类的烃基化酰基化反应等,这些反应基本涵盖了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思维,模块化后并且适量的做一些深入的讨论对于提高学生的学科认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很有用的。有机合成的另一任务是官能团的引入和转化,这主要是通过加成、取代、消除及氧化还原等反应实现的,教材对这方面的叙述比较多。模块化之后也有利于整体性的把握教材中的有机反应,并很自然的把各反应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生物有机分子主要是糖、氨基酸、蛋白质、脂类等,这些都是了解的内容,最主要的是注意各类物质的结构特点。

有机化学与中药这个模块在我们的教学目标中也是了解的内容,教材叙述的并不多。但为了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将这部分内容作个专题来讲,比如讲一些中药提取、中药开发、结构修饰等方面的例子,而这些都是离不开有机化学的。

1.2 教学内容的增减

根据教学目标、学生职业发展目标的要求及学生基础知识比较弱的现实情况,还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比如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通比较弱,就必须增加如杂化理论、酸碱理论、价键理论等基础理论的学习力度;而各类有机物的结构和物理性质比较简单,而且可以举一反应三,因此可以尽量安排学生自学。由于职业教育的要求,可以增加一些可以增加学生科学素养、节能环保意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内容。为了专业发展、兴趣培养的要求,可以增加一些与中药、药剂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的专题。

2 实施方法

教学内容设计好了之后还必须用较好的、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让学生既好又轻松的掌握教学内容。这里主要包括教学方法设计和教学任务的模块化设计两部分。

2.1 教学方法设计

把这部分内容模块化之后,就会集中更多的训练,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把这部分内容掌握消化。后交给各个不同的学习小组,各小组认真思考、查阅资料、充分讨论后,完成各自任务,最后汇总,教师点评完成总的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是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充分的参与、体验和交流,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互相帮助精神。

(1)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法与任务教学法不同的是学习资料全由老师准备,学生自学及互相学习后掌握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学内容适中,适合学生站着够不着,但是跳一跳后有可能够的着的教学内容。

(2)探究式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包括三個要点:一是教师创设情境;二是启发学生思考;三是学生自主探究。这种教学方法主要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2.2 教学任务的模块化设计

教学任务的模块化指的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将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的小任务让学生来解决。这种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否则任务无法开展。所以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在有机化学教学的中后期可以适当增加这种教学方式。

3 评价体系的建立

为了评价模块化的教学效果,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采用与平行班作为比较,采用调查问卷法和考试测验法两种方法来评价。

参与文献

[1] 曾平莉,王东.药学类高职高专《基础化学》模块化、项目化教学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5(20):61-61.

[2] 曹延华.高职高专有机化学模块化整合实践探索[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32(4):106-108.

[3] 郑浩,陶虎,王晓辉.高校模块化教学模式及其效果评价方法[J].科技信息,2010(25):23-25.

有机化学教学医药卫生论文范文第6篇

介绍了有机化学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并从与学生共同学习和结合自身科研实验两个方面,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证明,上述条件的介入,确实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起到了加强作用。

有机化学 求知欲 创新思维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的学科,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他和人类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人体本身的变化就是一连串非常复杂、彼此制约、彼此协调的有机物质的变化过程,人们对有机物的认识逐渐由浅入深,把它变成一门重要的科学。有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学生学好高分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等课程的重要保障,是学生以后从事有机合成相关工作的理论基石。同样有机化学也是一门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生命科学等密切相关的极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它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系统性、概念性和理论性,并且与自身周围事物息息相关,它不仅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样更易于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

所谓创新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是指人类在某种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以往的知识传授,仅仅是让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而并不涉及由本质衍生的其他事情的思考。而这种创新思维不仅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事物的本质,还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围绕着本质的对其他问题的思考,正是这种思维方式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是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高我国竞争力的主要任务,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时代课题,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肩负的责任。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上不能只是一味地讲解知识,而需要针对有机化学的特点,通过讲授趣味有机化学,围绕生活讲解问题等手段来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从各个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自身的教学积累,与学生共同学习

“欲给别人一杯水,必先自己储备一桶水”。这句话充分地说明了教师平时的教学积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性。想要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在平时不断地积累。这种积累不仅仅是在知识面上的拓展,更重要的是课堂教育的经验。不论各行各业都需要实战经验来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能力,作为教师更应如此。应该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回想自己在课堂教育上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也可以和其他教师通过旁听课或当面交流等方式互相取取经,或者通过参加国家性质或地区性质的教学研讨会等方法向其他优秀的老师学习,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还可以通过参加各项科研活动来提高自己,这对提高自身的教学积累和堂课经验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参加的科研活动越多,见识的越多,积累的也就越多,而在课堂上能带给学生的资讯就越多,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化学发展的前沿动态,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不断的授课发现,不论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有一点自始至终都是很关键的,那就是学习的氛围。我认为一个只注重授课内容是否被学生接受的教师并不能算是合格的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看见身为教师的我们,也时时刻刻的在和同学们一样的学习,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二、结合自身科研实践经验,为学生奠定创新思维基础

目前的化学教师都有与其研究方向相关的课题。可以将自己实践的经验或者一些趣闻讲述给学生,使学生对科学研究更感兴趣。我的研究方向是药物有机化学。所以,我就曾经将自己研究的经历与课程中相近的知识点串连在一起讲,然后将我实验中曾经出现过的问题再提问到课堂上,这样不仅更生动,更能抓住学生的眼球,而且还会让学生们不知不觉中思考了很多问题,锻炼了他们的思维。

有机化学这门学科本身就带有着一种神秘的气息。大地万物,有机物数不胜数,药物就是一种有机物。那么这么多的药物,它们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呢?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又如何用人工去制取呢?是否能够通过一些不同的合成方法来合成一些有其他作用的新药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才是最有效率的,而且这些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思考题更能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基于学生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实验。比方说,人工合成一些天然药物,通过改变一些简单的官能团,是否会对药效发生改变或者增添药效呢?带着这个问题去进行切实的实验,然后再检测其药效活性。学生不仅在实践中灵活的掌握了理论知识,还在理论知识中掌握了实践的要领。这样既有理论又有实验方法,对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将授课变成一种知识的灌输。如果仅仅是将知识讲述下去,学生就会觉得乏味。对没有兴趣的事情谁都不会进行过多的思考。最好的情况就将教师讲述的知识牢牢地记住,也仅仅是记住而已。所以应该通过一些实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只有兴趣上来了,学生才会主动的去接触知识,主动地去思考一些有关科研的问题,才会在教师讲述的过程中始终带着问题去听讲。这样才会培养出学生良好的思维模式,为其以后的科研实验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总之,有机化学教学不能只是局限于让学生记住多少知识点,虽然说知识点是教学的基础。但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更深的一个层次是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所以,笔者希望通过以上的方法,能够引领学生开启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接受得更快更好,创新性的想法更多,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裴坚.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周爱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策略探析[J].学科教育,2000,(5):25-27.

[3]罗琼.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人才开发,2003,(4):22-23.

[4]聂龙辉,胡立新.关于物理化学课堂教学的思考[J].广东化工,2011,(1):235-236.

[5]赖红伟,曹宏梅,陆钊.加强物理化学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科技创新导报,2013,(31):127-128.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新型荧光染料的合成及其生物医用研究,2012-325;高分子键合药的制备与药效研究,2013-353。

上一篇:社会责任会计问题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礼仪文化酒店企业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