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度录音系统维护范文

2023-09-23

调度录音系统维护范文第1篇

“弱电系统工程”功能及技术要求

一. 工程概述 1. 建设地点

新疆石油管理局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位于新疆克拉玛依市,建设场地的南侧毗邻迎宾路,西侧毗邻世纪大道,北侧毗邻民生路,东侧毗邻规划路。 2. 建筑面积

本次工程主楼总建筑面积为60443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4738m2,地上建筑面积55705m2。 3. 建筑层数、高度

该工程建筑层数为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三层,建筑高度96.950m,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 4. 功能分区 地上部分:

一层主要为:大堂、便利店、茶室、咖啡厅、消防控制室、弱电 机房、空调机房等。

二层主要为:展厅、阅览室、办公用房、空调机房等。 三层主要为:结算大厅、资料库、空调机房等。 四层主要为:会议室、办公室、风机房等。

五层至二十一层为:办公室。 二十二层、二十三层为套间办公室。 地下部分:

地下部分主要设汽车库、换热机房、变配电室、水泵房等,并且 1 地下车库部分为乙类常五级人防,平时为地下车库,战时为二等人员掩蔽室。

二. 本次工程“弱电系统工程”包括以下子系统的实施: 1.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2. 通信及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CNS) 3. 公共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 4. 有线电视系统

5.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 6. 安全防范系统

7.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 8. 汽车库(场)管理系统 9. 智能化系统集成(SI) 10.弱电及计算机网络设备机房工程 11.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 其中:

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包括以下内容: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3) 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4) 消防直通对讲电话系统; 5) 电梯监视控制系统; 6)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2. 通信及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包括以下内容: 1) 语音通信系统 2) 移动通讯信号覆盖系统 3) 计算机宽频网络系统

4) 电子会议系统和同声传译扩音系统 5) 信息应用服务与管理系统 6) 电子公告及多媒体信息查询系统

2 3. 安全防范系统包括以下内容: 1)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 2) 智能化一卡通管理系统 3) 门警系统 4) 巡更系统 5) 入侵报警系统

4. 楼宇自控系统(BAS)包括以下内容: 1) 空调自动控制系统 2) 通风自动控制系统

3) 照明自动控制系统

4) 变配电监测系统(集成)

5) 给排水自动控制系统 6) 电梯监测系统

三.各系统功能及技术要求: 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消防控制室的报警控制设备由火灾报警控制主机、联动控制台、CRT显示器、打印机、应急广播设备、消防直通对讲电话设备、电梯监控盘和电源设备等组成。消防控制室可接收感烟、感温等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及水流指示器、检修阀、压力报警阀、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的动作信号。消防控制室可显示消防水池、消防水箱水位,显示消防水泵的电源及运行状况,消防控制室可联动控制所有与消防有关的设备。

消防自动报警系统按两总线环路设计,任一点断线不应影响系统报警。火灾报警后,消防控制室可根据火灾情况控制相关层的正压送风阀及排烟阀、电动防火阀、并启动相应加压送风机、排烟风机,排烟阀 280℃熔断关闭,防火阀 70℃熔断关闭,阀、风机的动作信号要反馈至消防控制室。在消防控制室,对消火栓泵、自动喷洒泵、加压送风机、排烟风机,即可通过现场模块进行自动控制也可在联动控

3 制台上通过硬线手动控制,并接收其返馈信号。 2)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1.消火栓泵控制:

1)平时由气压罐及压力开关自动控制增压泵维持管网压力,管网压力过低时,直接起动主泵。

2)火灾时,喷头喷水,水流指示器动作并向消防控制室报警,同时,报警阀动作,击响水力警铃,启动喷洒泵,消防控制室能接收其返馈信号。

3)消防控制室可通过控制摸块编程,自动启动喷水泵,并接收其返馈信号。

4)在消防控制室联动控制台上,可通过硬线手动控制喷水泵,并接收其返馈信号。

5)消防控制室能显示喷水泵电源状况。 6)消防泵房可手动启动喷水泵。 2.专用排烟风机的控制:

当火灾发生时,消防控制室根据火灾情况打开相关层的排烟阀(平时关闭),同时连锁启动相应的排烟风机;当火灾温度达到280℃时,排烟阀熔丝熔断,排烟阀关闭,排烟风机吸入口处的280℃防火阀关闭后,联锁停止相应的排烟风机。 3.排风兼排烟风机的控制:

工程设排风兼排烟风机,正常情况下为通风换气使用,火灾时则作为排烟风机使用。正常时为就地手动控制及DDC控制,当火灾发生时由消防控制室控制,消防控制室具有控制优先权,其控制方式与专用排烟风机相同。 4.正压送风机的控制:

由消防控制室自动或手动控制正压送风机的启停,风机启动时根据其功能位置连锁开启其相关的正压送风阀或火灾层及邻层的正压送风口。

5.灭火系统控制:如消火栓系统(控制消防水泵的启、停;显示

4 水泵按钮启动的位置;显示消防水泵的工作及故障状态)、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控制系统的启、停;显示报警阀、闸阀及水流指示器的工作状态)和气体自动灭火系统的控制(控制系统的紧急启动和切断装置;火灾探测器联动的控制设备,应具有30s可调的延时装置;显示系统的手动、自动工作状态;报警、喷射各阶段,控制室应有相应的生、光报警信号,并能手动关闭声响信号;延时阶段,应能自动关闭防火门、窗,停止部分通风、空气调节系统)。 6.防火卷帘门的控制:

用于防火分隔的卷帘门为一步落下,在通道上的卷帘门分两步落下。一步落下卷帘门,由其两侧的烟感探测器自动控制,两步落下卷帘门由其两侧的烟、温感组合探测器自动控制。卷帘门关闭信号反馈到消防控制室。卷帘门两侧设就地控制按钮,底距地1.4m,并设玻璃门保护。控制按钮至控制箱设控制线。卷帘门下降时,在门两侧顶部应有声、光警报装置。消防控制室可在报警后根据需要停止相关空调系统。空调机及风机所接风管上的防火阀关闭后,联锁停止空调机及风机并报警。卫生间70℃防火阀动作后,停止卫生间排气扇及屋顶卫生间用排风机。并应接通火灾事故照明灯和疏散指示灯,切断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 3) 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在消防控制室设置火灾应急广播(与业务广播合用)机柜,机组采用定压式输出。火灾应急广播按每层每段分路,每层两路。当发生火灾时,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可根据火灾发生的区域,按照疏散顺序自动或手动接通火灾报警装置和火灾事故广播,及时指挥、疏导人员撤离火灾现场。

首层着火时,启动首层、二层及地下层火灾应急广播;地下层着火时,启动首层及地下层火灾应急广播;二层以上着火时,启动本层及相邻上、下层火灾应急广播。 4) 消防直通对讲电话系统:

在消防控制室内设置消防直通对讲电话总机,除在各层的手动报

5 警按钮处设置消防直通对讲电话插孔外,在变配电室、消防水泵房、消防电梯轿箱、电梯机房、冷冻机房 、空调机房、生活水泵房防排烟机房、弱电机房、管理值班室等处设置消防直通对讲电话分机,在消防控制室内设置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 5) 电梯监视控制系统:

在消防控制室设置电梯监控盘,能显示各部电梯运行状态、正常、故障、开门、关门等及所处层位显示。火灾发生时,根据火灾情况及区域,由消防控制室电梯监控盘发出指令,指挥电梯按消防程序运行:对全部或任意一台电梯进行对讲,说明改变运行程序的原因;除消防电梯保持运行外,其余电梯均强制返回一层并开门。当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设备对联动控制对象应发出控制信号,强制电梯全部停于首层,并接受其反馈信号。火灾指令开关采用钥匙型开关,由消防控制室负责火灾时的电梯控制。 6)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电气线路短路(特别是接地电弧性短路)极易引起火灾。本工程在火灾危险性大、人员密集等场所的照明配电线路中设置漏电检测组件,作用于报警,并以地址码信号接入漏电火灾监控系统中。在消防控制室加第二级漏电火灾监控系统。 2. 通信及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 1) 语音通信系统

设置语音通信系统,目的为其提供先进的通讯手段及各种先进的通信业务和多媒体信息服务。它包括多媒体信息、电子贸易、网上购物、E-mail、信息查询、娱乐、教育等。应将公用或石油专用通信网上光缆、铜缆线路系统或光缆数字传输系统引入建筑物内,并可根据建筑物内使用者的业务需求,将光缆延伸至用户的工作区。适度超前的配置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的用户接入网或模块局设备,其接口应符合国家信息产业部规定的有关通信协议。

6 2)移动通讯信号增强系统

由于本建筑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地下室,对电磁波损耗特别大,信号场强一般在-110db 左右。在地面建筑中,也会发生手机收不到、收不清信号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设置无线设备信号增强器。信号增强器一台可覆盖一定面积,本“中心”每层面积较大,所以地下一层及地面弱信号区须经核算后选定安装台数,信号增强器输出端接泄漏电缆,电缆路由可架设在每层天花板内。该系统可由移动通信部门提供,具体要求:

(1)“中心”地上建筑内信号正常覆盖系统 (2)“中心”地下车库内信号正常覆盖系统 (3)“中心”周边地下设施内信号正常覆盖系统 3)计算机宽频网络系统

本“中心”计算机宽频网络系统的建设目标是提供一个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以便将信息技术引进管理、办公和业务的各个领域。建设一个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实现全局信息共享的综合信息网。

本“中心”计算机宽频网络系统的总体功能要求是:架构合理、技术先进、设备优良、高可靠、高安全、易于管理,同时具备良好的可扩充性,从而使本计算机宽频网络系统具有很高的传输速度,并满足以后语音、数据和大容量视频文件传输等应用的高带宽要求。 本“中心”的计算机宽频网络系统必须满足如下技术要求: (1) 整个“中心”采用6类布线系统,数据部分主干采用万兆 OM3多模光缆,水平采用6类非屏蔽双绞线,部分机房及办公室布设了光纤到桌面信息点。但在网络系统的架构上,需要考虑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

(2) 在综合布线时,数据信息点区分为办公外网(以下简称外 网)和办公内网(以下简称内网)。外网信息点作为普通办公用,可以上Internet,内网信息点作为广告、财务系统以及生产网络使用,并划分为不同VLAN。

(3) 对于外网,主要用于员工的上网、收发邮件、即时通讯等, 并运行等各种MIS管理系统,信息流量较大。由于连接用户数量多,

7 范围广,不易管理,且需要访问Internet,因此要求网络自身足够健壮,在各种复杂情况下保证网络的安全运行。

(4) 外网楼层交换机的端口数定为综合布线外网信息点数的 80%,楼层交换机采用堆叠或其它相应技术,可以用1个IP地址对1组交换机进行管理。

(5) 对于内网,虽然不允许访问Internet,但是与普通办公网 络仍需要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交换主要是通过高安全区的服务器进行。根据用途,可把内网划分为若干VLAN,如财务VLAN、生产VLAN,各个VLAN之间不允许相互访问。在网络应用初期,内网的计算机终端数量不多,数据流量也不大,因此要与普通办公网络要有所区别。 (6) 某些楼层的办公区或技术机房有光纤到桌面需求,但这些 光纤点大多属于预留性质,由于初期使用量非常少,因此可考虑在网络中心机房配备两台24口全光纤三层交换机作为接入层交换机,所有光纤到桌面信息点均通过光纤配线架跳线直接连到该接入层交换机,再连到相应的核心交换机。

(7) 局领导办公区、大会议室、多功能厅等区域需要覆盖无线 网络。无线网络的结构要着重考虑安全性与可管理性,用户可以方便地接入无线网络,不需要做任何配置,但无线网络用户只能访问Internet,不能访问局域网内计算机及服务器,无线网络用户相互间也不能访问,无线网络内的广播风暴、病毒不允许扩散到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出现故障时不能影响有线网络的正常运转,无线网络的故障排除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法。

(8) 在网络结构搭建时要考虑IP地址和路由协议的规划,考虑 通过网管软件对所有网络设备进行集中管理,监控网络流量,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通知技术人员,并辅助技术人员进行维修。此外,需要能够存档用户的上网记录以满足公安部门的规定。

在网络结构搭建时要考虑网络的健壮性、安全性,并从整个网络安全体系的高度进行设计,能够对广播风暴、BT、蠕虫、木马等引起的异常流量进行控制,以减少对网络的不利影响。对于感染病毒的计

8 算机,系统能自动禁止该计算机连入网络 4)电子会议和同声传译扩音系统 1.电子会议系统(EMS) 电子会议系统是中心各领导办公自动化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它在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环境支持下,可以将计算机、电话机、摄像机、音响、话筒等设备集成在一起,实现电子会议、可视电话等功能。

本“中心”会议系统是整个楼宇智能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中心”会议系统应能为与会者迅速、准确、直观地提供、发布和传输各种信息,提高领导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高会议和工作的效率。电子会议系统应采用当今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产品,系统具有扩展升级的能力,系统及设备运行可靠,功能先进、使用方便、性能优良。

1.1 系统要求具有标准性、开放性、支持多平台、多链路、符合 ITV-TSS标准、支持局域网和广域网连接,如ISDN、DDN等。个人桌面电视会议终端满足局领导及各处室领导使用。桌面型会议扩声系统及带有计算机接口互联的大屏幕投影电视系统。支持H.320/H.323国际电视会议标准,图象质量达到FCIF质量、采用硬件压缩解压(CODEC)。具有发起电视会议、响应电视会议和结束电视会议功能;本地窗口、远地窗口可以无极放大、并可达到全屏幕;支持共享白板和应用程序;可调节音量,可随时拍照,可以关闭、打开声音;支持多点电视会议,可以与其他支持H.320/H.323电视会议标准的系统互连。专业电视会议终端除满足桌面电视会议终端的要求外,还满足以下要求,即支持从128Kbps到T1/E1的大范围通信速率,并且可远程诊断、支持主席控制。

1.2 电子会议系统主要包括:音频扩声系统、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数字会议发言表决系统、集中控制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摄像录像系统。电子会议系统应能按需将上述系统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多功能的一体化系统。可通过计算机网络,调用数据库中的各类数据和图像等信息,提供与会者声图并茂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提高会议效率,

9 方便领导决策。

1.3 本“中心”电子会议系统共包括14个会议场所,均分布在“中心”四层。其中: 200M2会议室(多功能厅)1个、120M2会议室2个、100M2会议室2个、60M2会议室5个、50M2会议室3个、30M2会议室1个。

本次对电子会议系统功能要求包括:大屏幕投影显示功能、综合 会议信号处理功能、发言及表决功能、视频会议功能、扩声及音响功能、影像自动跟踪功能、会议设备集中控制功能、会议室门禁及预定功能。具体功能要求如下: 1) 综合会议信号处理系统功能

会议综合信号处理子系统应采用计算机监控管理与音视频矩阵相结合的方式。综合会议信号处理功能,可以实现会议图像、图形、图片和文字及语音信号的选择、调用、切换、传送(包括网络传送)、录制,以及会议音像资料的后期制作。处理信号的类型包括:DVD、VCD、CATV、CCTV、计算机信号、远程视频会议音像信号。会议综合信号处理子系统支持“会议设备集控系统”进行本地的集中控制和网络化分布式的遥控操作。

2) 影像自动跟踪系统功能

会议影像自动跟踪子系统可以自动跟踪和快速锁定主席发言者或代表发言者的影像。具有自动变焦、自动光圈调节、高速全方位自动定位功能。系统支持会议综合信息处理子系统的传送方式,系统可进行手动控制。

3) 扩声及音响系统功能

会议扩声及音响子系统可以满足会议扩声、录像带、DVD光盘播放对不同音响效果的需求,支持数字化语音的传送。 (1) 扩声系统功能

本“中心”会议室,主要以语言扩声为主,音乐扩声为辅。主要包括:

最大声压级(空场稳定准峰值声压级):125Hz~4000Hz平均声

10 压级≥90dB 传输频率特性:63HZ-8KHZ以125-4K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允许+4- -10dB,且在

125 HZ-4KHZ内允许≤±4dB 传声增益:125 HZ-4KHZ的平均值≥-12dB 声场不均匀度: 1000Hz、4000Hz ≤10dB (2) 音响系统功能

为了增强对会场的声音处理的灵活性、提高音质,各会议室采用数字音频处理设备对声音进行处理。数字信号处理器应具有混合、线路交换、组合、均衡、延时、控制等多种功能。通过控制软件、RS-232接口或者其他兼容的遥控设备可以对其进行控制。音响设备包括调音台、无线话筒、MD机、DVD机等。

4) 会议发言及表决系统功能

具有主席话筒机和代表话筒机的基本发言和进行会议讨论的基本功能,按需具备会议表决功能。会议及表决子系统同步支持大屏幕及桌面LCD液晶屏显示会议相关资料,可同步联动视频会议子系统、表决器,以及会议发言者影像自动跟踪子系统。

系统采用数字信号方式传输,易与扩声设备连接。系统应能根据需要方便地扩大规模及增加功能,例如:同声翻译,投票表决,代表身份认证等。

5) 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功能

根据会议室面积的大小及用途,选择高亮度和高对比度的投影机和投影屏幕尺寸的大小。会议显示子系统应采用大屏幕投影、DLP和桌面LCD液晶屏显示相结合的方式。同步显示与会议相关的图像、图形、图片和文字及语音信息资料。显示系统可以支持视频信号、各种制式的AV信号、TV射频信号、各种分辨率的VGA信号。会议显示系统支持“会议设备集控系统”进行本地的集中控制和网络化分布式遥控操作。

6) 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功能

11 200M2会议室(多功能厅)应具备远程视频会议功能,其他会议室设计预留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布线及接口。视频会议系统的总体功能为,能通过互联网、局域网、光纤网络和数字有线电视线路连接本“中心”的其它视频会议场所及与远程视频会议分会场的互联,并可与外部视频会议会场召开多点视频会议,提供音像及数据信息交互的能力。

视频会议子系统网络采用基于多点服务器(MCS)的星型网络结构方式,各视频分会场之间不仅能够支持点对点通信,同时还能支持多点通信。可方便地按广播方式(主会场发言,其余会场听讲)、对讲方式(两会场交谈,其余会场听讲)、座谈方式(所有会场都参加会谈、画面由会议主持人根据会议需要动态分配)等举行各种会议。整个网络满足双向实时的视频和音频的传送,同时保持数据传送的同步。会议信息共享包括:白板图形、图片、共享的剪贴板、视频、音频、各类分辨率VGA信号、TV射频、文件传送以及个人计算机应用等。视频会议系统支持“会议设备集控系统”进行本地的集中控制和网络化分布式的遥控操作。

7) 会议室门禁及会议预定系统功能

会议室门禁及预定子系统,采用非接触式IC卡门禁管理设备,该门禁子系统可联动会议室照明、空调设备的开启。预定会议室人员可以通过“中心”内智能物业及实施管理系统的会议室预定系统,预定会议室的使用时间和其他服务内容(如会议设备使用申请、餐饮服务等)。(该项功能由智能物业及设施管理系统(IPMS.net)和一卡通系统中的门禁子系统实现,集中控制系统应留有遥控接口,可接受门禁子系统的联动和IBMS的联动。)

8) 集中控制系统功能

本“中心”采用一套会议集中控制系统。会议设备集中控制系统实施对会议系统的各种设备进行集中的控制操作和远程的监视与遥控操作。会议系统设备包括:投影机、音视频矩阵、会议摄像机、视频会议设备、DVD、数字硬盘录像机、数字硬盘录音机、话筒、表决

12 设备、扩声设备。集控内容包括:综合会议信号的选择、调用、切换、传送(包括网络传送)、录制;多路设备组电源的供电;灯光的开关及照度的调节;设备的本地集中控制及网络化的远程遥控操作。采用多台触摸屏和计算机软件页面相结合的操作与管理方式。采用一台 5.7 寸的无线真彩触摸屏来控制整个系统中的所有设备(供主席或主持人使用),其所有的控制界面控制功能以及控制方式均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和实际的情况通过软件编程的方式来实现。

1.4 四层200m2会议室功能要求:四层会议室面积约为200 m2,是集远程视频会议、中型多媒体会议及报告会、培训的多功能会议场所。该会议系统主要包括:音频扩声系统、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数字会议发言及表决系统、集中控制系统、摄像自动跟踪系统、会议摄录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

1) 扩声系统由主扬声器系统和辅助扬声器系统组成。整个会

场应达到高声压级、均匀的声压分布及足够的语言清晰度的要求;其指标满足(GYJ25-86)《厅堂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要求》语言扩声一级标准;

2) 系统;

大屏幕采用DLP显示系统,该系统具有高清晰、高亮度、逼真的显示效果;在大屏幕上可以显示电脑、DVD、电视、摄像机、视频会议等信号;

3) 4) 配备视频会议终端和多点控制软件,可实现点对点视频会 会场内应配置2台一体化摄像机,用于会场监控和视频会 议或多点视频会议;

议摄像;具有摄像自动跟踪功能,即摄像机自动跟踪主席台上领导发言的位置;

5) 6)

扩声系统采用数字音频处理器进行声音处理,集成均衡、

延时、压限、反馈抑制等功能,可通过电脑或中控来控制和管理扩声配置硬盘录像机,可对会议过程进行音视频同步录像; 采用数字会议发言系统和表决系统,共有1个主席单元和

13 12~16个代表单元,每个会议单元上带有表决按钮,可进行发言和表决,并可由主席控制发言和表决过程。

7) 8) 9) 配备智能集中控制系统,可在无线触摸屏上控制本会议室 可通过一个5.7″的无线触摸屏进行灯光的开关、亮度的 在进门口处的墙壁上安装彩色触摸屏,用于控制灯光和窗 的音响和环境电器设备,具有一键式触发联动功能; 调节、场景的预设及电动窗帘的升降控制等; 帘,方便进出门时控制;

10) 可通过触摸屏控制DVD机、MD机、录像机的播放、暂停、 快进、快退等;控制电视接收盒的频道选择和音量大小;控制摄像机的水平及垂直方向的运动及镜头变焦等;控制视频会议终端的连接、挂断等常用操作;控制投影幕的升降、暂停;控制投影机的开关、显示信号的选择;控制音响音量的大小;

11) 具有门禁控制功能和会议室预定功能 1.5 其它会议室设计及功能要求 1) 2) 3) 4) 5) 各会议室按照面积进行扩声设计,扩声设计应达到较高的 扩声系统采用数字音频处理器进行声音处理,集成均衡、 每个会议室配置一套100寸以上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可 采用数字会议讨论发言系统系统,100m2和100m2的会议室 具有门禁控制功能和会议室预定功能 声压级及均匀的声场分布;

延时、压限、反馈抑制等功能,可通过电脑编程灵活选用各种功能; 在大屏幕上显示计算机VGA信号及播放DVD等视频信号; 分别设1个主席单元和10-12个代表单元。

2. 同声传译扩音系统

办公大楼大楼设置会议中心,配有同声传译系统供国际会议使 用。

数字会议及同声传译系统按1台中央控制器、3个主席机、1 个演讲台、20个代表机、6个译员机、100台带3个通道选择的红外

14 接收机及2台功率放大器和音柱等组成,代表席可以根据会议系统设置的程序发言,主席席可以控制会场。

会议厅能满足多种演讲、会议和特殊场合的需要。系统应具有 灵活性、先进性、可扩展性、可靠性、完备性。系统功能要求:

同声传译 无线传送

话筒管理资料产生和显示 视频显示 会议表决 多项选择式表决 内部通信 建立代表数据库 代表出席登记 认证卡编码 信息分配 内部通话 电视显示 音频处理 故障自动应急处理 5)信息应用服务与管理系统

本次信息应用服务与管理系统要求在规范、优化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库所提供的集成开放环境,为“中心”内各级领导、公务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提供公文管理、会务管理、档案管理、领导活动安排、突发事件处理、书面意见处理等功能部分。 1.具体功能要求

信息应用服务与管理系统可分为六大分系统,每个分系统又有若干子系统组成。分别为: ① 办公自动化分系统 ② 信息共享与发布分系统

15 ③ 综合地理信息系统 ④ 领导辅助决策分系统 ⑤ 系统安全管理分系统 ⑥ 系统维护管理分系统

一、办公自动化分系统

办公自动化分系统由7个子系统组成 1) 公文管理子系统 ① 文件登录 ② 文件审批 ③ 文件流转 ④ 文件发布 ⑤ 文件打印等 2) 会务管理子系统 ① 会议生成 ② 会议分发 ③ 会议检索 ④ 会议签收 3) 档案管理子系统 ① 目录管理 ② 归档管理 ③ 档案使用统计 ④ 销档处理等

4) 领导日程管理子系统

领导日程管理子系统包括记录领导需要参加的各种活动的信息,并能够监测到人员、时间安排上的冲突之处,能够辅助调查活动的时间安排。可以按时间顺序直观地查看已安排的活动,能够查询到活动的详情。同时具备活动的自动提醒功能。 5) 政务政绩信访管理子系统 ① 政务管理

② 政纪管理 ③ 信访管理等

6) 抗灾救灾信息管理子系统 7) 信息查询子系统

二、信息共享与发布分系统

信息共享与发布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支撑,建立内部电子信息库、采集外接网络有关信息,收集办公事务处理所需要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加工、提炼、综合形成各种类型的多层次的信息资源,实现数据传输与通讯。其作用是为入住大厦的客户领导的决策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为管理人员提供广泛而实用的信息服务。

信息共享与发布分系统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1) 电子信息库子系统 ① 办公信息库

办公信息库主要汇集办公自动化分系统的信息,其内容包括: 上级下发、下级上报各类文件 领导审批意见 政策法规文件 规章制度与业务规范 其它专用信息等 ② 工作备忘信息库

工作备忘信息库主要汇集有关业务单位的联络信息,其内容包括:

数字图书馆信息库

国家有关机构名录信息 本市有关机构名录信息 职能部门名录信息 其它有关单位名录信息等 2) 多媒体信息发布子系统

多媒体信息发布子系统集成文字、数据、图象、声音、动画等多

17 种媒体信息,通过基于超文本链的资源定位系统及开放的体系结构,使数据库与WEB协同工作,以满足各单位信息服务与发布的需要。 3) 公众服务子系统

为公众提供信息查询服务是本“中心”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心”智能化管理系统电子信息库中,有许多资料,可有条件地提供给特定的对象。

三. 综合地理信息系统(GIS)

本次要求考虑整个智能建筑应用系统与GIS的接口和智能交通的GPS接口,使GIS 、GPS成为该“中心”的服务应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消防与保安、紧急调度指挥中心不可缺少内容,并应集成于物业管理系统中。

四、领导辅助决策分系统

领导辅助决策分系统主要是为“中心”各部门领导服务的,它建立在电子信息库基础上,利用科学的手段与分析技术,为领导决策提供辅助手段,它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1) 信息综合查询子系统

此子系统的功能是将电子信息库中的办公信息、工作备忘信息、 地理信息等经整理加工后,以简明直观的形式为领导提供集文字、声音、图象、影象为一体的图文并茂的信息服务;为各用户提供服务。 2) 文件审批子系统

文件审批子系统可辅助在大厦工作的单位领导直接利用计算机 阅件、批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 综合分析子系统

此子系统的功能是将入住该大厦的客户、领导日常业务中必须 关注的一些信息,利用科学的方法及分析技术,以各种图表的方式表示出来,为领导提供预测、决策参考。

五、系统安全管理分系统

系统安全管理分系统是为系统管理员提供的一种维护手段。它由四个子系统组成:

18 1) 授权用户管理子系统 用户开户管理 用户注销管理等 2) 操作权限管理子系统 功能权限管理 信息存取权限管理等 3) 信息密钥管理子系统 4) 信息加密传输子系统

六、系统维护管理分系统

系统维护管理分系统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1) 故障报警/处理子系统

此子系统主要用于当应用系统出现运行错误或故障时,辅助应 用系统管理员进行错误的修复。

2) 系统版本/配置维护子系统

此子系统主要是对应用系统运行版本及软件配置进行维护。其 中包括:

① 系统版本目录结构管理 ② 软件配置管理 ③ 系统安装管理等

6)电子公告及多媒体信息查询系统

电子公告及多媒体信息查询系统是一个应用现代电子、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向公众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媒体。它具有提供的信息量大,可以动态实时地提供信息,可以交互式地提供信息,可以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的多种信息等优点。本“中心”电子公告及信息查询系统作为“中心”对外宣传、提升“中心”的整体形象、为进入“中心”内的来宾提供服务指南的重要窗口,能起到播放新闻公告,发布业务信息,发布商业广告、提供“中心”内行政办公、周边环境及各项服务的介绍、提供信息查询,进行公益宣传和形象宣传等功能,。在“中心”一层大厅、展览厅、办公入口等的显要位置设置多媒体触

19 摸屏信息查询系统。在“中心”一层大厅设置一块三色LED显示大屏,在电梯前厅的显要位置设置LCD高清晰度显示屏,在“中心”的每部电梯轿箱内(消防梯除外),设置15”的LCD液晶显示屏,系统用来发布公共信息、发布客户方面的信息、播放影视、娱乐资讯、广告等节目,给乘梯者提供一个短暂的娱乐氛围及良好的视觉效果。建立“中心”公共信息查询及电子公告系统。该系统与“中心”综合信息集成系统和宽带网络互联,通过“中心”宽带网络信息资源数据库服务器,并经过组织、处理和控制,以显示各类相关的所需信息。同时也可播放音频信息以及重要通知等图文信息。

1) 系统的功能要求

电子公告及多媒体信息查询系统整体结构是以中央服务器为中心,通过内部网络并经过组织、处理和控制,在前端多媒体触摸一体机、LED显示屏、LCD显示屏上显示各类相关的所需信息。

电子公告及信息查询系统控制中心机房设置在“中心”一层的消 防安保监控中心,采用联网型控制系统。电子信息系统的信息发布方式可集中控制,并通过网络进行控制和管理,在控制中心机房的管理工作站可以发布信息,也可以在内部局域网上的任一组管理计算机,通过控制中心授权进行公告信息的发布。电子公告及信息查询系统控制中心实现对电子公告及信息查询系统的集中控制与管理,应能对各分区的LCD电子信息发布内容采用各分区信息发布内容切换监视和循环切换播放监视的方法进行监视。“中心”电子信息发布终端(LCD高清晰度显示屏)的信源选择可在电子公告及信息查询系统控制中心机房进行控制,实现电子信息发布系统分区发布的功能。可选择业务信息、商业广告、通知公告或其他信息进行发布。 2) 系统的技术要求

(1) 系统扩展性强,可以控制各种类型的大屏幕显示单元。例如液晶显示屏、LED显示屏等。

(2) 系统通讯方式灵活,可以在单机中直接使用也可以在局域网

20 中使用,并可通过广域网进行控制。

(3) 支持中英文混合文字、手写等其他输入方式的多种信息输入方式。系统配备多种字体以备需求。

(4) 系统支持各种信号源(RGB/PAL/PAL60/NTSC/SECAM/HD/DVD/DTV), 以满足各类型的信息发布需求。

(5) 系统支持各种图片(BMP、JPG、GIF等)及图象(MPEG

1、MPEG

2、MPEG4等)格式。

(6) 具有计划发布模式:可在规定的时间发布规定的信息。 (7) 具有即时发布模式:可随时插播任何信息。

(8) 具备远程屏幕监管功能,可对信息发布情况进行监控。 (9) 可通过IE浏览器登陆系统,操作简单。 3) 电子公告及多媒体信息查询系统与IBMS系统的接口

电子公告及信息查询系统应具有IBMS对其要求的接口。IBMS系统汇集LCD信息发布系统的播放区域、播放内容与播放时间等信息。在发生紧急情况时,LCD信息发布系统接受IBMS系统的联动指令,显示疏散或逃生指示。IBMS系统检测受控LCD信息发布系统的故障信息,并送往维护管理系统。 3. 公共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

公共广播系统包括基本公众广播及消防广播,既能实现公众广 播、背景音乐和一般性的广播要求,又能实现消防及突发事件时的紧急广播。正常情况下,设置在各个广播分区的扬声器既可以分区播放背景音乐,又可分区插入业务广播、会议广播和物业通知。

当“中心”内发生火警或突发事件时,系统能够通过自动和手动 方式将背景音乐强制切换到消防广播或紧急广播,并能联动地在相应的消防区域播放消防疏导等信息,引导“中心”内人员进行疏散,而不影响其他区域的播音情况。

公共广播系统由安全防范管理中心或物业管理中心集中控制,安 全防范管理中心和物业管理中心都可以分区使用该公共广播和背景音乐系统。

21 (1)系统具备的功能

1) 日常广播功能——为公共区域提供服务性广播(音乐、娱 乐)和业务性广播(物业管理通知等)。

2) 紧急广播功能——为公共区域提供紧急广播。系统预制火灾报警的数字合成语音,自动火灾报警联动,关联区域的报警联动。 3) 集中管理功能——系统由安全防范管理中心或物业管理中心集中控制。

4) 灵活分区功能——具有分区呼叫、音量控制功能。在功能分 区内,可以对背景音乐、业务广播、会议广播和物业通知等进行灵活组合,以适应不同区域广播的需要;

5)多音乐输出——背景音乐系统在必要情况下,能为不同的功 能区提供不同的背景音乐;

6) 定时广播功能——根据市、局办公和作息要求,“中心”内常用的定时通知、定时铃声、定时音乐可以分不同的时间定时播放。 (2)系统技术要求

1) 公共音响、紧急广播均采用功率信号、有线传送方式,功放输出采用100V定压输出的方式。各扬声器均按其功率的大小及阻抗值通过合适的输送变压器接于广播路线。

2) 各办公室和公共区域等均采用嵌入式扬声器;在设备机房等处采用挂壁式扬声器箱或号筒式扬声器; 3) 应使公共音响达到一定的均匀度,并保证紧急广播时广播声场级比背景噪音高出10—15 db。

4) 系统采用电脑控制和音频切换矩阵使得从不同的话筒发来的通知可以同时传输到各个不同的扬声器分路中。

5) 系统应配有故障检测及切换组件,地线检测组件和监听扬声器。 6)由音响机房至各层弱电间的音响接线箱,以及由音响接线箱至音量调节器均采用三线制,由音响接线箱或音量调节器至扬声器均采用二线制。

7)主机应具备综合检查功能,应具有自检功能,能不间断对系统

22 主机设备及扬声器回路的状态进行监测。

8)系统应配备保全回路,当扬声器回路发生短路故障时,将会自动切换与主机设备的联系,以保证功放及控制设备的安全。 9)系统主机应为标准的模块化配置,并且提供RS232或RS485接口及相关软件通信协议,或提供硬接点,以利于系统的集成。 终端扬声器的设置应满足消防紧急广播规范对扬声器布局、声压及距离的要求。

10) 公共广播系统应能实现与消防报警系统的联动控制,符合我国 消防规范的要求。在广播主机及功放上均留有联动输入/输出接口,无论通过广播主机或任何一台功放均可对系统内任何的分区进行联动广播。公共广播系统能与气体报警系统及其它如:CCTV 等系统实施联动,并预留多路联动接口以供扩展。当收到联动信号可即时自动播放预先录制好的语音广播。

11) 公共广播系统设备应采用积木化结构,满足系统扩展灵活、维 修方便的要求。系统设备可采取集中安装或分散安装。主机、功放或呼叫话筒可集中在一个控制室安装,也可将功放等广播系统设备分散安装在各楼层设备间,方便用户对系统的使用及扩展。对今后可能要使用的场所,预留线路接口及电源,需要时增加相关广播设备即可使用。

12) 每层每段划分区域。话筒音源,可对每个区域或单独或编程或全部播出。系统具备隔离功能,某一个回路扬声器发生短路,应自动从主机上断开,以保证功放及控制设备的安全。系统主机为标准的模块化配置,并提供标准接口及相关软件通信协议,以便系统集成。系统采用100V定压输出方式。要求从功放设备的输出端至线路上最远的用户扬声器的线路衰耗不大于1dB(1000Hz时)。业务广播系统频响为70Hz~120kHz,谐波小于0.1%,信噪比不低于65dB。公共场所扬声器安装功率为3W。火灾时,自动或手动打开相关层火灾应急广播。同时切断业务广播。火灾应急广播切换在消防控制室内完成。

23 4. 有线电视系统

应在楼内预留与当地有线电视网互联的接口,以便向收看电视的用户提供当地多套有线电视节目,用户终端电平要求控制在70±5dB,图像清晰度应在四级以上。

1.普通电视信号由室外有线电视信号引来,系统采用 862 MHz(双向)高隔离度的邻频传输系统。

2.所有引入端设置过电压保护装置。

3.系统输出口频道间载波电平差:任意频道间≤10dB,相邻频道间≤3dB,频道频率稳定度±25KHz, 图像/伴音频率间隔稳定度±5KHz,用户电平要求(67±4)dB,图象清晰度应在四级以上。 5. 楼宇自控系统(BAS)

本系统监控中心设在一层,对全楼的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本“中心”楼宇自控系统(BAS),采用直接数字控制技术,对全楼的供水、排水、冷水、热水系统及设备、公共区域照明、空调设备、通风设备、电梯及供电系统和设备运行进行监视及节能控制。本系统包括: 1.对给、排水系统的监控: 1) 给水系统; 2) 排水系统; 3) 开水器. 2.对空调系统的监控:

1) 空调冷、热水系统; 2) 新风空调机组;

3.对变配电系统的监测:

1) 高压配电系统; 2) 低压配电系统; 3) 变压器; 4) 直流电源系统; 5) 高、低压配电系统图图形显示;

4、对照明控制系统的监控:

24 1) 对照明系统时间程序控制或光敏元件控制。 5.对通风控制系统的监控 1)送风机的时间程序控制。 2)排风机的时间程序控制。 6.泄漏电缆报警。

7、电梯监测系统

5.1楼宇自控系统将完成对下列系统的监测、控制

1)室外环境参数监测 2)中央冷冻冷却系统 3)换热站监控系统 4)空调监控系统 5)新风监控系统 6)风机盘管监控系统 7)送排风监控系统 8)给排水监控系统 9)变配电监测系统 10)照明监控系统 11)电梯监视系统 5.1.1室外环境参数监测

设置室外温度传感器、室外湿度传感器和室外光照度传 感器。其中室外温度和湿度用于空调、新风系统的参数设定。光照度用于设定室外泛光照明和屋顶庭院照明的控制。 5.1.2中央冷冻冷却系统 1) 冷水机组

控制冷水机组启停 监测运行状态

监测冷水机组故障报警 监测冷水机组手/自动状态

25 监测冷冻出水的水流状态 监测冷却出水的水流状态

控制每台机组的冷冻出水管和冷却出水管上电动蝶阀 的开启,并监测阀门状态;

配置网络接口设备与制冷机组随机提供的控制装置通 讯;

2) 一次冷冻水泵

控制一次冷冻水泵启停 监测一次冷冻水泵的运行状态 监测一次冷冻水泵故障报警 监测一次冷冻水泵手/自动状态 3) 二次冷冻水泵

控制二次冷冻水泵启停

监测二次冷冻水泵变频控制器运行状态 监测二次冷冻水泵变频控制器故障状态 监测二次冷冻水泵变频控制器手/自动状态

根据冷冻水供回水总管压差值进行二次冷冻水泵变频 控制

4) 冷却水泵

控制冷却水泵启停 监测冷却水泵运行状态 监测冷却水泵故障报警 监测冷却水泵手/自动状态 5) 冷却塔

根据冷却水回水总管温度,控制冷却塔风机启停及低 速、高速运行

监测风机运行状态 监测风机故障报警 监测风机手自/动状态

26 监测冷却塔进、出水温度

控制冷却塔进出水支管上的蝶阀开启,并监测蝶阀状态 根据冷却塔总供水温度调节冷却水供回水旁通阀,并联动冷却塔风机的启停台数。 6) 补水泵、软化水箱

根据冷冻水回水压力控制补水泵启停 监测补水泵运行状态 监测补水泵故障报警 监测补水泵手自动状态 监测软化水箱高低液位状态 7) 冷水机组群控与系统联动

通过量度冷冻水的总供/回水温度和回水流量,计算出空调系统的冷负荷根据实际冷负荷来决定冷冻机的启停组合及台数,以便达到最佳的节能状态;同时累计每台设备的运行时间,平均分配每台冷水机组的运行时间,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台或几台设备,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根据机组启停情况控制相关水泵开关

根据冷却塔运行台数及运行方式控制相关设备开关冷 冻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运行时间累积

各联动设备的启停程序包括一个可调整的延迟时间功 能,以便配合冷冻系统内各装置的特性 5.1.3换热站监控系统

本工程的热源接自市政热网

1) 测量二次侧供、回水温度,控制一次侧高温热水调节阀,保持二次水温度在设定范围内

2) 分别测量二次侧供、回水压力,当供、回水间的压差大于设备正常压差时,发出换热器清洗报警

3) 监测水泵手/自动转换状态,确认设备是否处于楼宇自控系统控制之下,同时可减少故障报警的误报率;

27 4) 当设备处于楼宇自控系统控制时,可控制水泵的启停,并累计设备运行时间和次数,自动实现主泵和备用泵的转换;

5) 监测热水循环泵的水流状态,保证水路正常循环 6) 热力计量,在换热器二次水分向各个区域的供水总管上安装热力计量装置。

7) 根据高区供、回水管压差进行高区热水泵变频控制 8) 根据高区热水回水压力自动控制高区补水泵启停 5.1.4空调监控系统

1) 监测风机手/自动转换状态,确认空调机组风机现是否 处于楼宇自控系统控制之下,同时可减少故障报警的误报率;

2) 当机组处于楼宇自控系统控制时,可控制风机的启停; 3) 监测热继电器状态,当风机供电主回路出现过流、过载等情况下进行报警,提示操作人员并自动停止风机; 4) 监测过滤器淤塞报警状态,当堵塞严重的情况下可提示操作人员进行适时的维修,同时因不需经常巡检可极大 的节省日常维护时间及人力;

5) 监测送风机压差状态,确认风机机械部分是否已正式投 入运行,可区别机械部分与电气部分的故障报警;

6) 测量风道温度,当温度低于设定值(可调整)时触发报警 并联动一系列的防冻保护动作,如关闭新风阀并打开水阀等;

7) 回风温度监测; 8) 回风湿度监测;

9) 通过测定回风温度与设定点间的差值,实时计算并确定 回风温度的设定点,以满足空调空间负荷需求;

10) 通过对安装于水盘管回水侧二通电动调节阀的自动调 整,实现对回风温度设定点(可调整)的控制,保证空调机

28 组供冷/热量与所需冷/热负荷相当,减少能源浪费; 11) 通过测定回风湿度与设定点间的差值,控制空调机组 加湿阀的开闭。

12) 通过对测量所得新/回风温湿度计算确定室内/外空气 焓值;

13) 控制新风风阀的开度,与新风风阀联锁控制回风风阀 的开度,通过以上对风阀开度的控制,在过渡季节尽可能多的利用新风焓值,空调季节在保证满足空调空间新风量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利用室内焓值,以达到充分节能的目的;

14) 提供系统的运行报告,生成日、月报表,并打印各参 数历史记录曲线,定时将统计资料传至中央数据库,以便其他职能部门共享; 5.1.5新风监控系统

1) 新风机组送风温、湿度监测;

2) 监测风机手/自动转换状态,确认新风机组风机现是否 处于楼宇自控系统控制之下,同时可减少故障报警的误报率;

3) 过滤器过阻报警,提醒运行管理人员及时清洗过滤器; 4) 当机组处于楼宇自控系统控制时,可控制风机的启停; 5) 监测新风机组风机故障状态;

6) 监测送风机压差状态,确认风机机械部分是否已正式投 入运行;

7) 测量风道温度,当温度低于设定值(可调整)时触发报警 并联动一系列的防冻保护动作,如关闭新风阀并打开水阀等;

8) 新风机组启、停,包括远程控制和定时自动启停; 9) 根据送风温、湿度与设定的温、湿度比较调节表冷/加 热电动二通阀的开度及加湿电磁阀开闭,以满足送风温、湿

29 度精度;

10) 新风阀与送风机连锁,防冻开关与电动二通阀联动, 风机停止时自动关闭新风阀; 5.1.6风机盘管监控系统 1) 控制风机盘管启停 2) 监测风机盘管运行状态 3) 监测风机盘管手/自动状态 4) 室内温度监测 5.1.7送排风监控系统

监视送、排风的运行状态,手动/自动控制状态。控制 送、排风机启停,包括远程控制和定时自动启停。 5.1.8给排水监控系统

“中心”设立一个水泵机房,位置在地下一层。系统包 括:集水坑、变频给水设备、生活水池、屋顶消防水箱。 1) 监测集水坑的溢流水位及超水位报警; 2) 监测排水泵的运行状态及故障状态; 3) 监测消防水箱及消防水池的低水位报警;

4) 监测生活水池、生活水箱、中水池、中水箱水位及溢流水位报警;

5) 监测生活变频给水泵的运行状态;

6) 监测变频给水泵变频器的故障状态和停止运行的控制; 7) 控制生活水泵、中水泵启停 5.1.9变配电系统

1) 通过协议转换单元读取变配电站管理系统主机数据 2) 发电机运行状态、故障报警 3) 应急电源电压、电流、频率监测 4) 日用油箱低油位报警 5.1.10照明监控系统

系统包括室内公共照明、室外泛光照明、屋顶庭院照

30 明、室内装饰照明和车库照明。BAS按预先编定的程序进行控制,具体的监控功能如下。

1)

照明系统开关状态; 2)

照明系统开关控制; 5.1.11电梯监测系统

1.监测电梯运行和故障状态

本工程电梯的控制选用群控方式。其功能如下: 1) 对各部电梯的运行和故障状态检测。

2) 故障检测及报警,包括厅门、厢们故障检测与报警;轿厢 上下限超限故障报警以及钢绳轮超速故障报警等。

3) 各部电梯的开/停控制,电梯群控,当任一层用户按叫电梯 时,最接近用户的同方向电梯,将率先到达用户层,以节省用户的等待时间;自动检测电梯运行的繁忙程度以及控制电梯组的开启/停止的台数,以便节省能源。

4) 当发生火灾时能够由电梯升降控制器控制所有的电梯至首 层,并切断电梯的供电电源。

2.电梯监测系统的组成:

电梯的运行状态可由管理人员用光笔或鼠标直接在CRT上进行干 预,以便根据需要随时起、停任何一台电梯。电梯的运行及故障情况定时有打印机进行记录,并向上位管理计算机(或BAS)送出。当发生火灾等异常情况时,消防监控系统及时向电梯监控系统发出报警及控制信息,电梯监控系统主控制器再向相应的电梯DDC装置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使它们进入预定的工作状态。 6. 安全防范系统

1)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 (1)监控范围

工程重点区域为:电梯轿厢、电梯前厅、车库出入口、“中心”出入口、大厅、各层通道及相关人防通道、财务等相关重点场所。

针对以上这些主要区域,按照其各自区域的特点设置不同的摄像

31 机或报警探测器(具体以图纸为准)。 (2)总体系统功能要求

1) 系统可设置操作员权限,被授权的操作员具有不同的操 作权限、监控范围和系统参数。操作员可以在系统的任一键盘或多媒体监控计算机上,输入操作密码,对其操作权限所对应范围内的设备进行操作和图像调用。整个系统应提供不少于128个不同的操作权限等级。

2) 可分不同的阈值对摄像机的全部或部分视频信号和同 步信号的丢失进行检测,当有视频丢失情况发生时则发出报警信号。

3) 监控系统的画面显示应能任意编程、自动或手动切换。 4) 监控系统能自动或手动把现场图像切换到指定的监视 器上显示,并自动/手动录像,配置数字监控和记录系统,采用硬盘录像机,可根据需要进行全屏、四画面、九画面、十六画面显示。

5) 系统具有独立的视频移动报警功能,可按需要设置任意 的报警画面或局部画面的移动报警。

6) 系统可设定任一监视器或监视器组用于报警处理,报警 发生时立即显示报警联动的图像。系统可联动录像设备,记忆多个同时到达的报警,并按报警的优先级别(如级别相同则按时间)进行排序。用于报警处理的监视器最先显示最高优先级的报警,并可逐个显示直到清空。当有多台监视器用于显示报警图像时,则监视器可按设置依次同时显示多路报警图像。

7) 系统可以24小时连续自动运行,无论室内、室外、或 任何天气情况系统都能运行自如。

8) 系统能够管理固定式、智能半球型,球形摄像机。 9) 视频矩阵式切换可使监视器显示的图像随时任意分组, 不需改动设备,图像可定点及循环显示。

32 10) 通过矩阵切换器对云台、镜头随意控制,控制监视画 面在监视屏幕上进行循环显示,每一路的驻留时间可调。 11) 系统有完整的日志功能,并能长时间记录。

12)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根据设定,其监视器按程序顺序或 定时地切换图像,录像机按设定进行录像,以循环监视各重要场所并保存图像资料,同时,能在视频图像上叠加摄像机号、地址、时间显示字符。

13)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闭路监控系统可以选定某个场所 进行持续跟踪监视,而且可以调节带电动变焦镜头及云台摄像机的摄像角度和焦距,以获取最佳摄像效果。

14) 在出现火警、匪情等意外情况时,闭路监视监控系统 将按程序设计进入相应的联动控制状态,及时地监视和记录现场发生的情况,以备今后的进一步处理。

15) 各种操作程序均具有存储功能,当市电中断或关机时, 所有编程设置均可保存。

16) 系统可与其它弱电子系统联网,并可实现与其它子系 统的联动控制。

17) 系统可实施监控画面的实时传输,如果配备相应的调 制解调配套设备,则可实现远程传输。

18) 系统可根据将来的使用需求变化,通过增加或更改部 分组件来达到增加或修改系统功能的目的,并且单个部件的事故不会影响系统其他部分的使用。 (3)系统构成要求

控制系统: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视频监控主机、防盗报警主机三部分构成一个联网控制系统,由多媒体计算机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通过系统主机进行实时控制。系统可作为火灾报答情况下确认、判断火灾的辅助手段,且作为在火灾情况下了解现场情况、组织人员疏散的工具。

前端摄像设备:根据现代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33 前端摄像机根据现场条件尽量考虑采用隐蔽式监视,特别是重要的公共区域。为此,分别采用球形一体化云台、固定定焦摄像机、隐蔽式固定定焦摄像机。控制室辅助输出设备中各控制室选用高分辨率监视器。系统配备高分辨率硬盘录像机,提供240小时多种纪录模式,并具有报警输入接口。 (4)设备配置要求 1)全矩阵视频切换器

品牌要求:要求国优名牌产品,能提供完全的矩阵切换功能,可将摄像机信号任意切换到监视器上;支持用户可编程的摄像机到监视器的路径设置;

可定义任意系统的摄像机在任意监视器上以任意顺序自动切换,且每个摄像机在监视器上的停留时间都能分别调整,以满足某些重要场合、重要点监视需要。 2)彩色摄像机

品牌要求:选择国际知名品牌,摄像机采用CCD电荷耦合式摄像机,带自动增益控制、逆光补偿、电子高亮度控制等。 水平清晰度:所有摄像机不少于400线 信噪比:不小于45分贝(自动增益控制中断) 最低照度:F/1.4镜头,小于1.0勒克司 3)视频多画面分割器

视频多画面分割器应在微处理机控制下同时在一个屏幕上监控16幅彩色图像。该系统可以实时多屏观看。

4)应选择嵌入式的16路MPEG4实时数字硬盘录像机,录像保存时间240小时。

本“中心”各出入口场所摄像机带入侵探测器、声音监测、容貌识别功能。中心主机系统采用全矩阵系统,所有视频信号可手动/自动切换。所有摄像点能同时录像,录像选用 4 台数字硬盘录像机,内置高速硬盘,容量不低于动态录像储存一个月的空间,并可随时提供调阅及快速检索,图像应包含摄像机机位、日期、时间等。图像分

34 辨率不低于800×600像素,配光盘刻录机。按系统图所示做时序切换。切换时间1~30秒可调,同时可手动选择某一摄像机进行跟踪、刻录。监视器应为专用监视器。监视器的图像质量按五级损伤制评定,图像质量不应低于4级。监视器图像水平清晰度:彩色监视器不应低于300线。监视器图像画面的灰度不应低于8级。系统各部分信噪比指标分配应符合:摄像部分:40dB;传输部分:50dB;显示部分:45dB。 5)图像对比系统

在车库出入口设摄像机,在停车场管理计算机内配置图像采集系统和相应的软件模块。无论内部车辆还是临时车辆都在入口刷卡或取卡的同时被拍下其照片(可包括车辆车型、司机以及车牌等图形信息),放在系统管理主机内。在其出口刷卡的同时,摄像防盗图像对比系统将自动调出其在入口处被拍下的图像供工作人员对比,判断其是否为合法车辆。如合法即可放行,如图像与实际车辆或驾驶人、车牌不符,即可迅速通知保安部门进行处理。保证了停车车辆的安全性。此系统设计可存一个月内的车辆图像,采用黑白或彩色摄像机,抓拍与图像处理时间小于0.5秒。 2)智能化一卡通管理系统

一卡通管理系统应能实现一卡通系统内部各分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共享和统一管理。本次“中心”一卡通系统将覆盖整个“中心”内用户(职员)的身份识别、出入口控制与门禁管理、考勤、保安巡逻、车辆进出及收费(用餐)等。 1. 系统应实现的功能

为实现本“中心”对智能化系统先进性的要求,必须采用国际上 先进的,具极强网络功能的、配合高保密性的非接触式一卡通系统设备,为用户建立一个可信赖的智能卡系统。要求本着集成化的原则,将该智能卡系统建成一个安全高效、使用方便、适应力强、符合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最新发展潮流并应用成熟的系统。 “一卡通”管理系统至少按以下六个子系统进行建设:

35 a. 一卡通系统集成及发卡中心子系统 b. 门禁管理子系统 c. 考勤子系统 d. 停车场管理子系统 e. 消费子系统 f. 图书资料管理子系统

针对“中心”内智能一卡通系统的实际管理需要,各子系统应实现的功能具体如下:

1) 一卡通系统集成及发卡中心系统

智能卡发行管理中心系统是一卡通系统的成员之一,主要进行系 统内人员的身份管理,并管理和监控智能IC卡(非接触式、分区加密)的使用,对智能卡权限进行控制和更改,确保卡片及系统的安全性和实施监控功能。一卡通管理系统应当支持数据导入导出功能,以便于录入数据和修改数据。

要求系统具有标准、方便的软硬件平台接口,能够实现与其它 系统的集成和联动。可以采用可视化图形界面及开发应用运行平台,便于操作和二次开发。

一卡通管理系统在广电城管理部门设置一个发卡中心,统一进行 卡片发行、充值、挂失和换卡等操作后即可使用,无需也不允许再到各子系统进行任何授权操作。发卡中心系统能提供成像证卡设计和打印功能,包括彩色图像、文字等,证卡图像作为标准数据存放在一卡通数据库中,子系统根据需要可以调用。系统的设置和修改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权限,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同一张经发行授权的IC卡应可分别用于员工、物业等人员的门禁、考勤、消费等,真正实现一卡多用。

2)门禁管理子系统

根据广电城门禁管制点的分布状况及广电城对门禁的应用管理 需求,要求设计采用联网型门禁管理系统,网络通讯采用TCP/IP协 36 议,控制器采用分布式管理方式,分区域设置门禁控制。

系统能对设防区域的位置、通行对象、通行时间等进行实时控制 和设定。能与计算机联网交换数据。

系统提供专用的I/O控制模块,可实现与消防、监控等系统的联 动。当办公区域发生火灾报警时,可自动开启通道门,便于人员疏散。 门禁系统提供OPC接口,可实现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和联动。 3)考勤子系统

应在本“中心”大门门厅处设置独立考勤读卡器,及时对进出 “中心”的内部员工采集考勤信息,配合考勤管理软件实现“中心”内部员工的考勤管理功能。

本系统利用感应IC卡实现“中心”内部工作人员的出勤记录、 统计、查询。

系统可以统计每个员工的出勤、迟到、早退、请假、加班、出差 等状况。

系统能够自动统计出总报表、部门报表、月报表、出勤异常报表 等。可记录每个属于本部门员工在本周、本月、本年的出勤和迟到记录。

系统有定制的周、月、年的统计报表,同时具有灵活的用户自定 义报表,可根据系统中的定义字段,由用户任意组合形成各自所需要的报表。

4)停车场管理子系统

该系统可实现智能化停车,内部工作人员所持卡(车辆)出入停 车场,外部人员凭临时卡进出停车场,由子系统后台记录、查询,进行有效的车辆进出管理。本系统可实现与消防、安保监控等系统联动控制。

5)消费子系统

消费系统采用“电子钱包”的方式。在大楼所涉及之消费点处设 置消费机和充值(查询)点,实现了食堂无饭票、消费点无现金流通 37 的收费管理;消费者只需预先充值于感应卡中,消费时在收费机感应区的有效距离内刷卡,收费机认可后便可完成消费。系统能够提供灵活的收费方式和结算功能,如既可以固定金额收费,也可以按计算器方式收费。

对于消费机每笔交易记录都应有流水号,交易帐目要求带校验 功能。在充值(查询)点除能方便快捷地充值外,还应可以方便地查询相关信息,如卡状态、卡内余额、消费明细等。 6)图书资料管理子系统

利用IC卡可实现对图书出入、借阅进行管理,图书管理系统可 自动识别借阅者身份,有效提高图书借阅管理的运作效率,并可随时对图书库进行查询、统计等。 3). 门禁系统

1. 系统概述

门禁系统是将IC 卡与电子锁有机结合,进而由IC 卡代替钥匙,配合电脑,实行智能化管理,有效的解决了传统门锁的多种不足,其强大的扩展功能更是会给用户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系统通过安装在门外的读卡器辩识,只有经过授权的人才能进入受控的区域门组,读卡器能读出卡上的数据并传送到控制器,如果允许出入,控制器中的继电器将操作门锁开门。对使用者进行多级控制,并具有联网实时监控功能。

在本“中心”的主要出入口、各类设备机房、消防控制中心、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心机房、机要档案室、财会室、会议室等重要部位处安装感应卡门禁读卡机。“中心”内的员工进入办公楼时,只需通过感应式感应卡进行身份识别,身份识别确认后门厅自动开启。门禁系统可以对进出的人员及其出入时间自动进行历史记录,对重要部位起到有案可查的安全防范作用。 2. 系统应具备的功能

系统必须具备先进性、可靠性、可维护、安全性、整体性、开放

38 性、规范性以满足办公楼要求和实际应用的需要。门禁系统是整个弱电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在技术上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该中心“门禁”项目各子系统应能实现以下功能:

1) 门禁系统通过对IC卡持卡人的授权,应能实现对指定区域分级、分时段的通行权限管理,实时显示、记录所有事件数据,如出现异常事件会立即报警,并能通过人名、卡号、进出时间进行检索、查询;读卡器读卡数据实时传送给管理系统,可在管理中心电脑中立即显示出来。

2) 可兼容多种进出门模式:如刷卡进门模式、卡加密码模式、指纹进出门模式、卡加指纹模式等;

3) 系统可实时判断门点状态,当发生非正常开门事件(如门被撬开)时,可立即报警;

4) 针对特殊门点,可实现多种特殊功能,如:财务室需2个人同时读卡才能开门;某些门点要求员工不能跟随其他持卡人进出;可将某些特殊门点设置为防胁迫功能,在员工(业主)受到歹徒胁迫进门时,能输入另一组胁迫密码,在歹徒不知情的情况下向控制中心报警,以保护该员工(业主)安全等。

5) 控制设备(控制器)可脱机工作并保存读卡数据,通讯正常后可立即上传数据;

6) 能实现与消防、监控等其他弱电系统联动;

7) 门禁系统容量能够满足系统要求,本次要求最少能管理8000个用户/持卡人,并可扩充。控制器可脱机工作并保存读卡数据;每台控制器可脱机存储15000条以上进出事件或报警事件记录; 8) 考虑到方便使用、节约成本和项目的后期扩展,所有门禁读卡点可同时作为巡更读卡点和考勤点使用,以节省成本;

9) 门禁管理软件采用全中文图形界面,具备电子地图功能,管理员在电子地图上可直观地对各门禁控制设备进行控制;同时电子地图具有语音报警功能;

10) 控制设备性能稳定,具备防雷击、防强电冲击功能;

39 11) 带防盗报警功能,可中心布撤防,也可在现场刷卡或者密码布撤防;系统具有图形化电子地图,可实时反应门的开关状态。在异常情况下可以实现微机报警或报警器报警,如非法侵入、门超时未关等。

12) 门禁系统具备控制中心语音报警功能;

13) 条件进门功能,需多个条件具备后,才能开启某个特殊门点;例如需有感应探头检测到有人进门,并且大门必需开启的情况下,才能打开办公室的门禁;

14) 点状态控制功能,门禁控制器的任意输入、输出点,均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处于某个特定的动作状态;如某个输出点,在8:00~10:00处于接收动作状态,在10:00~12:00处于休眠状态,在12:00~15:00处于跳动动作状态;

15) 门禁系统可提供OPC接口,方便与其它系统集成;

16) 自动统计任何人在任一门禁点、在任何时间段的进出门情况; 17) 多种门模式状态,可设定任一门禁点在任一时间段处于什么状态;如8:00~18:00处于刷卡状态,在18:00~次日23:00处于刷卡+密码状态,在23:00~8:00处于APB(自动防跟随状态); 18) 实现对指定区域分级、分时段的通行权限管理,限制外来人员随意进入公司,并根据员工的职位或工作性质确定其通行级别和允许通行的时段,有效防止内盗外盗;

19) 支持多卡开门模式;可实现最多8张卡刷完后再开启某个门禁点的功能;

20) 门禁系统应配有图像核对功能,并与CCTV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实现联动监察,系统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微机实时查看每个门区人员的进出情况(包括当前开启的门号、通过人员的卡号及姓名、读卡和通行是否成功等信息)、每个门区的状态(包括门的开关,各种非正常状态报警等);也可以在紧急状态打开或关闭所有的门区。 21) 门禁系统各控制器应具有标准的输入、输出接口,能非常方便地实现与消防、监控、防盗报警等其它弱电系统的联动、集成功能。

40 22) 系统联动功能:门禁系统可通过系统设置,完成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自动开启相关受控门的功能,以便人员及时疏散,确保人身安全。若有人非法进入这些房间,门禁系统可自动报警,通知到监控中心,并联动有关的电视监控系统,保护公共财产的安全,维护业主权益。

23) 系统具有自检功能,实时监测本系统所有软硬件设备的工 作状态,任何类型的故障报警(如网络中断)都在值班人员管理计算机上反应并纪录,同时提供声音及图像报警信号; 3. 系统技术要求

1) 门禁系统作为一卡通系统的一个应用子系统,必须与其他应用子系统实现无缝连接,满足一卡通管理系统的整体设计要求。门禁系统提供OPC接口,可实现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和联动。

2) 系统提供专用的I/O控制模块,可实现与消防、监控等系 统的联动。当办公区域发生火灾报警时,可自动开启通道门,便于人员疏散。

3) 管理员能注册一张新的卡,或者修改持卡者数据库,比如给定或取消某人进入特定门的权限;管理员在发放新卡时可设定卡片的有效与失效时间段,也可设定卡片的使用次数。系统卡片注册与注销可在管理中心进行,也可在指定的管理工作站进行;

4) 管理员可设置操作员权限,被授权的操作员具有不同的操 作权限和监控范围,能设定并限制操作人员的操作权限有效期,整个系统应提供不少于10个不同的操作权限; 5) 系统可进行二次编程,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6) 在电子地图上直观的显示门的位置和状态,显示进出者的 名称、卡的IC卡号、时间、日期、门号等。值班人员还可查看 7) 更详细的进出者信息,照片或背景材料;

8) 任何试图非法进入的信息都要在值班人员管理计算机上反 应并纪录,同时提供声音及图像报警信号;

9) 值班人员能通过电子地图,远程打开一扇或一组门,也能通

41 过软件暂停读卡器的常规应用动作,以便所有持卡者都不能进入,直到解除设置;

10) 管理人员可针对每个门设置各种时段模式,如节假日模式、 白班模式、晚班模式等;

11) 系统具有防止潜回功能。防止潜回功能适合双向刷卡的通 道;防止潜回功能应提供“刷卡”及“不刷卡”两种可选模式;在“刷卡”模式下,当某人在进门时随他人一起进入忘记刷卡时,他不能够刷卡出门;在“不刷卡”模式下,当某人在进门时随他人一起进入忘记刷卡时,他依然能够出门;

12) 可设置门开启时间超长限制,如门开启时间超过该时限, 系统报警,现场读卡器鸣叫,当关上门后,这个报警自动停止; 13) 系统可对考勤数据进行统计,包括日出勤统计、加班出勤 统计、出勤异常统计;系统可根据考勤数据形成报表,能提供开放的接口给薪资核算软件;

14)门禁系统结构要求采用三层体系架构:管理级,网络级与现场 级。管理级既系统管理平台及在此平台之上的各类应用模块,由服务器、各种应用工作站组成,通过以太网实现信息的交换。网络级指位于弱电竖井内的网络控制器,实现各类现场信息的汇集并实时上传至管理级。现场级设备包括位于各门的门禁控制器、门锁、读卡器、门磁等设备。现场管理级设备的通信总线自行规划,要求安全稳定可靠。通信总线的连接要求采用闭环形式,必须提供冗余解决方案。读卡器与门禁控制器间的通讯包括基于国际标准的Wiegand接口或RS-485接口。

15) 专业机房的门禁,在控制器不能正常使用的极限情况下,考虑 到不能影响正常的工作,必须提供技术应急解决方案可以打开进出通道。

17) 门禁控制器负责接收读卡器、门磁开关状态及读卡器外壳防破坏状态等的信息给网络控制器,并接收网络控制器的相关指令给锁具。

42 18)读卡器与门禁控制器间必须采用RS-485或Wiegand通讯方式,每个门禁控制器可接入两个RS-485或Wiegand接口读卡器,以满足双向读卡开门所需。门禁控制器使用标准RS485通讯接口,通讯速率要求达到19200波特率,读写时间小于0.2S,以满足实时上传下载信息,在RS485通讯网络断线的情况下,门禁控制器应能存储至少200张卡的信息,以备临时开门;临时开门用的卡可通过管理软件设定,也可在读卡器上直接设定。门禁控制器必须自带电池,在不间断电源供电中断的情况下能正常运行,电池供电时间要求至少6小时。 4) 巡更系统

该系统由巡更信息点、巡更棒、数据传输器、电池、主控电脑、打印机、巡更管理软件等组成,具体要求: 1.无需布线、安装简便,扩展方便; 2.操作简便、对使用人员要求不高;

3.巡更信息点为无源器件、无需外部供电,无线激活存取数据,可穿透任何非金属物体;

4.高可靠性、安全性,可防止已获得的数据和信息被恶意破坏或修改;

5.巡更器与计算机连接,用智能电子巡更管理系统软件可从巡更棒上提取巡更记录,并进行各种处理,达到完整的记录、考核功能,尽显数字技术带来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6.可设置系统密码,保证系统安全性; 7.设置巡逻人员和巡逻地点,责任到人;

8.设置巡逻班次和路线,保证巡逻人员按时按要求路线 巡逻;

9.可按时间、按地点或按人员查询或组合查询; 10.可以按巡逻情况或缺巡情况进行查询;

11.查询结果可打印、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或保存为其他文 件格式(如 *.txt, Excel,Word 文档等)

43 5)入侵报警系统、

(1) 防盗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在设防时间内探测布防监测区域的侵入行为,产生报警信号,并提示报警的区域部位,以便控制中心的管人员及时、有效、准确地进行处理。

(2)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的保护目标,采用适当的探测设备。 (3) 能实现与闭路电视系统的联动切换、辐助输出带功能,报警的同时启动录像,并动态显示报警位置,驱动中心声光报警装置,以便迅速、准确的对报警情况进行处理。

(4) 在安保系统主控计算机上可对前端设备进行控制(位置),并可在电子地图上局部(分层)显示前端设备,并可进行控制。 (5) 在主控系统的授权下,前端设备可对各设防区中报警探测器进行编程及撤、布防操作,并在主控设备上实时显示并记录。 (6) 应具备信息记忆存储(备份)及打印功能,前端设备每一次撤、布防及修改信息,都可保存在计算机存储器上。 (7) 防盗报警系统应能独立工作。

(8) 所有报警装置只在总控室报警并亮灯,现场无报警声。 (9) 重要区域和部位报警时,系统应有现场声音与图像复核功能。 (10)系统应自成网络,且有输出接口,用手动、自动方式通过有线或无线系统向外报警。

7.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

综合布线系统是将语音信号、数字信号的配线,经过统一的规范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配线系统上,此系统为开放式网络平台,方便用户在需要时,形成各自独立的子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为大楼提供语音和数据通路。经合理设置的内线及外线电话、高速的办公网使办公楼人员办公效率大大提高,同时给入住客人提供快捷的通信手段,使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享受互联网带来的方便。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综合信息数据库管理、电子邮件、个人数据库、报表处理、财务管理、电话会议、电视会议等。本次办公部分按 15m 左右一组信息点设置,会议室、阅览室、资料库、咖啡厅、茶室、便利店

44 按60m 左右一组信息点设置,结算大厅、银行、商务中心按 10m 左右一组信息点设置,展厅按50m 左右一组信息点设置,办公室、结算大厅、银行、商务中心设置光纤到点服务。计算机网络与电话扩展网络都使用6类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而且接口设备都使用6类RJ45接口。具体要求:

(1)布线系统要能够充分适应现代和未来技术发展,实现话音、高速数据通信、高显像应图片传输,支持各种网络设备、通讯协议和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商务处理活动、多媒体系统在内的广泛应用。布线系统还要能够支持其它一些非数据的通讯应用,如电话系统等。 (2)布线系统作为整个建筑的基础设施,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要着眼于未来,保证系统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使布线系统能够支持未来的网络技术和应用。

(3)布线系统对其服务的设备有一定的独立性,能够满足多种应用的要求,每个信息点可以联接不同的设备,如数据终端、模拟或数字式电话机、程控电话或分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打印机、多媒体计算机、和主机等。布线系统要可以连接成包括星型、环型、总线型等各种不同的逻辑结构。

(4)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线缆外,其余所有的设备应当是可任意更换插拨的标准组件,以方便使用、管理和扩充。 (5)布线系统应当是可扩充的,以便在系统需要发展时,可以有充分的余地将设备扩展进去。

(6)布线系统首先具有高速和高宽带的传输能力,应能满足楼内的信息传输的需要,尤其是数据系统的高速数据传输的要求,并且能够适应现代和未来技术的发展。

(7) 布线系统应具备运行的高度可靠性,对于特别重要的网络部分,要采用冗余备份来保证线路的万无一失。

(8) 布线系统应能适应各种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需要。设备变迁时要有高度的灵活性、管理的方便性。

(9) 产品的通用性满足各种网络产品及通信系统的要求。

45 (10) 结构化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线缆外其所有的接插件 都是积木式的标准件,系统的扩充升级容易。 综合布线系统应用包括四个内容:

1、外网(主要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

为“中心”内的各个部门提供上互联网服务。外网的设计保证每个人的每台电脑均能上网,方便各个部门查阅资料,发布信息。外网的管理由网管中心负责,网管人员可以根据情况来开通单位或个人的上网请求。

2、内网(给各个单位提供内部办公自动化网络)

“中心”内的单位很多,每个单位不仅有自己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而且在工作中有联系的单位还能互相传递数据,内网正是为这种办公条件服务的,提高各单位的办公效率。

3、专网(给密级较高的单位提供专用网络)

一般情况下,在信息密级一般的情况下,各单位在内网上工作就行了,但有些单位的密级较高,传输的信息涉及到国家秘密,在这种情况下,各单位可以自己组网,网络为单位专用网络,保证了涉密信息传输的安全问题。

另外,党政专线电话也在专网上传输,由党政专线电话的管理员,根据情况给部分领导和办公室开通。

4、电话网络(普通电话)

电话系统也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之所以这样考虑,是因为双绞线的可扩展性较好,以后办公室增加电话时,不用在单另敷设电话线,保证楼内的整洁和美观。 8. 汽车库(场)管理系统 1) 系统组成:

本“中心”地下停车场固定车位全部为内部车辆,在管理上存在一定方便之处。本次在地下车库设一套停车场管理系统。采用影像全鉴别系统,对进出的内部车辆采用车辆影像对比方式,防止盗车。其中以管理中心计算机为上位机,进入“建筑设备控制及安全管理集成

46 系统”,还包括通信转换器、对讲主机等;入出口设备包括:通讯器、车辆检测器、对讲分机等。配合安防系统的图像记录设备,以及IC 卡系统,形成了“门禁、考勤、消费、停车场‘一卡通’系统“的一部分。

2) 技术要求 :

(1)进出口及场内通道行车指示。 (2)空车位显示。 (3)刷卡验证 (4)自动计费。 (5)出入栅门自动控制。 (6)入口处车位显示。 (7)收费金额显示。

(8)与上级计算机联网进行统一管理。 3) 系统功能 (1)基本功能:

1)能随意编排固定用户和临时用户比例。

2)自动计算进入与驶出停车场之车辆数目及进行自动分类固定用户车辆和临时车辆之数目。

3)出票机应有中、英文提示信息。

4)自动计算停车场内空置车位数目,当没有空闲车位时,入口处“满”信号自动显示。

5)具有联动接口,可驳接电视监控系统,及车库照明系统,当车辆经过车辆感应器时,自动打开车库照明装置,以防出入车辆驾驶原因为车库内外照度反差而引起的瞬间失视,保证车辆入出安全;同时联动摄像机进行录像、监控。

6)具有断电保护功能,断电时所有资料30天内不会丢失。 7)能自动打印收据交泊车者。 8) 信息进入“一卡通”系统 发生下列情况,系统发出告警信号: 1)IC卡失效。

2)损坏IC卡堵塞验卡机入口。

47 3)非法打开收款机钱箱(选项:当大楼对外收费时)。 4)出票机内临时票不足。 (2)附加设备及功能

1) 内部对讲系统,设于出入口和收费亭以帮助设备使用者正确使用。

2) 远程管理中心,实时了解车库动作情况及收费状况,可对管理设备进行遥控编程和控制。

3)采取影像全鉴别系统,对进出车库车辆进行影像对比防止窃车、换车发生。

(3) 提供以下信号进入集成管理系统 1)出入口闸门状态。

2)停车场车位数量及车量总数统计。 3)接受异常情况信号(如非法闯入)报警。

4)BAS系统可在灾害发生时向停车场发出强行打开、关闭信号。 5)有关安全方面的图像或文档数据的日常记录 9. 智能化系统集成(SI) 9.1 系统集成的方式

1) 本次集成系统采用二次集成。第一次为BMS集成,即对“中心” 2) 内各项分散的楼宇设备进行综合集成管理;第二次为IBMS系统集成,为“中心”提供一个中央集成管理系统,实现“中心” 信息管理与服务的全部功能。

3) 对BMS系统的集成应包括BAS楼宇自动化系统、消防自动报警系统、保安门禁及报警防盗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及公共广播系统等。

4) 对整个“中心”的IBMS系统集成,应包括上述的BMS系统, 以及CAS通讯自动化系统及OAS办公系统自动化系统。通过IBMS平台,可对整个“中心”的所有弱电系统进行综合并统一的监控及管理。 5) 对于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的集成只作二次监察,并不进行控制,但须接收消防系统信息,进行楼宇自动化及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等联动 48 的实施。

6) 首先进行物理层的集成;力争减少网络堆积,采用共享介质,互连、互触,模块化结构。

7) 软件是集成工作主要内容,应具有开放性、保密性。 8)系统集成要求各个子系统提供通用接口及通讯协议。 9) 对整个“中心”的弱电系统进行优化控制,达到高效、经济、节能、协调的运行状态。 9.2 系统实施的功能

1) 系统集成平台,在数据链路上为各子系统提供了高度统一的信息共享机制,并建立起整个“中心”的集成监控和管理界面,操作者可从该截面上获取全面的系统信息。 2) BMS的系统管理者通过事先软件设置和编制联动响应 程序,达到全局一路事件的联动控制,提高系统整体防灾抗灾的能力。

3) 各系统主机同时保留独立监控本系统的能力,在局部事件的处理上,仅局限在本系统内,不对其他系统发生影响。

4) 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及数据通信能力,实现各个智能化子系统间信息资源共享与集成管理。

5)各子系统设备使用数据及运行状态信息的汇集、累积功能 6)各子系统设备运行状态集中监视功能 7)异常情况及故障报警功能 8)各子系统信息集成管理功能 9.3 系统集成的主要技术要求

1) 系统集成方案应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系统集成技术,将“中心”内所有的自动化设备、保安、消防等设备的运行信息,汇集到中央系统集成平台上,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作出决策,对整个系统的弱电系统进行最优化控制,达到高效、经济、节能、协调的运行状态,并最终与建筑艺术相结合,创造一个舒适、温馨、安全的工作环境。 2)应根据系统设置范围及其功能与管理的要求,提出系统集成的

49 技术路线、模式,以及具体实现的方法,包括选择采用的系统网络总体框架,软件系统、数据库系统、通信技术等。

3) 系统集成采用的网络通信接口、通信协议、接口软件必须符 合国际通用标准,并具备与被集成的各个子系统及其设备互联、互操作的通信能力,支持远程通信与监控。

4) 系统集成的管理系统应具有较高的技术性能指标,安全、可靠,平均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长,数据传输高效、实时,并具有容错性和可维护性,其系统开发平台功能完善、操作简便,支持用户扩展开发。 5) 并留有对“中心”通讯、信息管理集成的接口,从而能够为更高层次的IBMS提供信息,并能运行相关的物业管理、人事、财务、物流等管理软件。

6) 应采用快速以太网作为系统集成的网络平台。 7)系统集成应建立于符合国际标准的千兆比特局域网和HFC网、控制网上,信息的共享应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网络传输协议TCP/IP,从而使各种不同的系统均可实现集成,全面应用与展示各种信息通信技术。

8) 建立在Intranet平台之上,同时建立BMS Web数据库和BMS Web浏览器。

9)应同时支持下列开放的国际通用标准:TCP/IP、BACnet、OPC、LonWorks等。应设置系统集成用高性能服务器,并按ODBC(开放式数据库互联)标准或类似标准建立开放的、动态的网络数据库。 10)开放性

集成后的系统应是一个开放系统,对不同系统产品和产 品间接口和协议应“标准化”,以达到“互操作性”。应当提供标准数据接口、网络接口、系统和应用软件接口。系统开放性应满足:

集成接口遵循开放、通用的国际标准集成接口互换性 好;

调度录音系统维护范文第2篇

高速公路是国家现代化的标志,高速公路交通网发展速度之快,有效地改善了我国公路交通结构与运输效率,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异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车一族和驾驶人员数量的迅猛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们享受到了高速公路带来的极大便利,然而高速公路同时因其流量大、速度快、冲击力强等特点也产生了一系列交通事故。如:近年来在高速公路上由于安全视距不够、速度过快、车辆故障、危险品事故以及大雾、冰雪、暴雨等低能见度恶劣天气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引起的堵车、道路关闭、车辆侧翻、及多车连环相撞等重大交通事故,一旦发生事故往往危害极大、后果严重。加之广大市民交通法制意识参差不齐,高速公路附属设施不完善,高速管理工作难度越来越大,目前单纯依靠有限的警力与传统的工作方式无法明显改善高速公路秩序问题。

如何快速、高效应对突发事件;如何在第一时间联动其它单位部门快速进行应急指挥解决问题;如何提高更加完善的服务;如何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高速公路相关管理部门意识到,必须利用高新技术研发的新型协同调度指挥系统,通过科学和信息化的管理服务手段,才能提高现有交通利用率、缓解交通压力、改善高速公路管理效能。

北京大唐融合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依据多年来在呼叫中心系统以及下一代网络技术(NGN)上的积累,结合国内公路交通行业应用的具体内容,推出了包含融合通信平台与业务应用系统在内的全面的高速公路应急指挥调度系统解决方案。

系统组网

系统功能

系统特点

 部署灵活,语音终端及业务应用终端可根据需求随意调整。 业务功能应用广泛,可服务于公路、水路、运输等行业。 模块化开发,低耦合,升级、维护成本低。 J2EE架构设计,稳定性强,跨平台能力强,支持超大业务量并发处理。 强大的工作流引擎支持,客户业务变更可自行配置,节省维护成本和研发时间。 强大的知识库系统,完善的权限管理,支持全文检索。 大大降低高速内部通信费用; 接口功能丰富,支持多种方式调用第三方系统,同时,也提供给第三方系统完善的调用接口。

典型应用场景

高速公路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调度录音系统维护范文第3篇

月总结(9月)

9月29日,我中心工作人员彭毅、蒲蓉在向主任的带领下,对纳入120院前急救的2个医疗机构(XX中心医院,XX民族医院)进行了9月份院前急救的督导考核和满意度调查。

一、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工作统计情况 统计时间:9月12日至9月30日

中心电话接听总数:1616个,中心打出617个,打入中心989个。未查听(骚扰电话)1583个。

中心调度总次数:188次,有效派车:154次,无效派车:34次。

(1)XX中心医院,调度总次数:62次,有效派车:52次,无效派车:10次。

(2)XX民族医院,调度总次数:126次,有效派车:102次,无效派车:24次。

120车辆准备抽查情况:XXX卫生院,车辆维修(9月24日至30日);XXX卫生院,驾驶员事假(9月27日至29日);XXX卫生院,正常休假(9月29日至30日);XXX镇卫生院,9月26日车辆不能待命未上报中心。

二、督导考核内容及检查结果

(1)考核内容:主要从制度建设、应急准备、120值守和服务质量等4方面进行考核。

(2)检查结果:XX中心医院,考核得分:92分。优点,出诊速度快,急救药品、设备、器械耗材等准备充分、信息反馈较完整、无患者有效投诉。不足,救护车完成指令后未及时清理污物,缺派车登记表,驾驶员无工作牌,患者及家属对院前急救的满意度不高;XX民族医院,考核得分,95分。优点,出诊速度快,急救药品、设备、器械耗材等准备充分、信息反馈完整、无患者有效投诉,病人问卷满意度较高。不足,驾驶员无工作牌,急诊医护人员持证上岗率不高,急诊急救能力有待加强。

三、满意度调查内容及检查结果

(1)调查内容:主要从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医技水平、医院及车辆准备情况、是否签写院前急救知情告知书等10方面进行调查。

(2)检查结果:XX中心医院,有效问卷3份,合格率即患者满意度〉90% 1人。存在的主要问题:未签写院前急救告知书,救护车到达现场前未电话联系,医护人员医技操作不满意。XX民族医院,有效问卷5份,合格率即患者满意度〉90% 5人。存在的主要问题:救护车到达现场前未电话联系,医护人员医技操作水平有待提高。

调度录音系统维护范文第4篇

[摘要]围绕铁路运输和行车调度指挥的需求,阐述TDCS的特点、结构和功能,较为全面的介绍TDCS的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等,并简要地介绍无线车次号校核系统。

[关键词]TDCS 结构 系统 安全

一、TDCS概述及发展过程

铁路列车高度指挥系统(Train operation Dispatching Command System,简称TDCS)原名为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Dispatch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DMIS)。TDCS是实现铁路各级运输调度对列车运行实行透明指挥、实时调整、集中控制的现代化信息系统。

以TDCS为平台,组建分散自律、智能化、高安全、高可靠的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简称CTC系统),是实现铁路提速以及减员增效的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根据铁道部路现代化的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以现代运输的理念大力推动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系统建设。

2005年,根据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DMIS更名为TDCS(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运输局基础部提出了以TDCS为平台,CTC为核心,构建我国铁路现代化的调度指挥系统,力争在2006年前在全路所有繁忙干线和干线装备TDCS的建设目标,从而实现我国行车调度指挥现代化的历史性突破。

二、TDCS构成及网络体系结构

我国铁路调度指挥管理是以行车调度为核心,以站、段为基础,实行铁道部和铁路局两级调度指挥管理的体制。为适应现行的调度管理体制,并考虑到将来的铁路机构改革,TDCS的设计分为三层网络体系结构,对此三层结构的描述如图1所示。

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TDCS处于最高层,是现代化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的心脏。铁道部高度指挥中心TDCS以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大楼为主体,构成一个为调度指挥服务的局域网,通过专线通道、数据网链路、路由器与各个铁路局调度指挥中心远程连接,进行信息交换。

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TDCS是一个集中式、综合型、透明式的现代化运输调度指挥中心,是全路运输生产的总枢纽。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TDCS极大提高了行车指挥的技术水平,实现调度指挥工作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铁路局调度指挥中心TDCS处于第二层,在各铁路局所在地建有铁路局调度指挥中心局域网。铁路局调度指挥中心TDCS具有列车调度指挥功能,对于部分区段和车站,铁路局控制中心还可在TDCS的基础上发展调度集中(CTC),实现对列车进路的自动控制。

最下层是TDCS基层网,主要包括车站行车调度指挥系统等。为适应三层网络体系结构,TDCS构造了一个覆盖全国铁路的大型网络。各局域网间通过专线方式或者采用专线为主用通道,数据网链路为备份通道方式连接,进行远程信息交换。

三、TDCS网络管理体系结构及管理模式

TDCS网络是一个全国性的,以IP核心的网络,是覆盖我国铁路的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铁道部TDCS网络以铁道部节点为核心,分别建立铁道TDCS中心局域网、各铁路局TDCS中心局域网、各区段基层网;各TDCS中心局域网之间通过广域网相连。TDCS广域网划分为三层:核心层、区域层和接入层。

TDCS网管系统为两级结构:铁道部中心骨干网管和铁路局中心二级网管。TDCS铁道部中心骨干网网管负责铁道部中心局域网以及铁道部中心和各铁路局相连的骨干网的铁路网络管理,能够实现对铁道部中心和铁路局的管理,并且能够有选择地管理基层网节点网络;铁路局中心网管负责TDCS铁路局内局域网中心以及所管辖的各接入站、段等的基层调度网和各个站点的应用服务终端的网络管理。

按照前述的体系结构,铁道部网管中心与各铁路局网管中心之间无论是在逻辑上还是在物理上,都是相对独立的。每一个铁路局网管中心只管理本区所管理的广域网络和局域网络中心的网元设备,铁道部网管中心从各铁路局网管中心收集上报数据,这样,各铁路局的网管中心位置于铁道部网管中心的管理之下。

四、无线车次号校核系统

无线车次号校核系统实现了由行进中的列车向调度中心可靠地传送列车车次号、机车号、速度和列车位置等运行信息。我国列车运行情况复杂,客货混运,多数车站有调车作业,车站停电或信号故障都会增加逻辑推理追踪列车车次号的难度。为了保证车次号的可靠跟踪,我国采用无线车次号校核系统方案,研发利用既有无线列调设备传送车次号的校核系统,实现DMIS工程无线车次号校核。

系统设备由机车安全信息综合监测装置、无线列调机车电台、机车数据采集编码器、车站数据接收解码器、车站TDCS分析和铁路局TDCS通信服务等构成。其中无线列调机车电台和车站TDCS分机、铁路局TDCS通信服务器分别属于无线列调系统和TDCS。

(一)机车数据采集器编码器向机车电台发TDCS车次号传送信号,低电平有效。机车电台判断TDCS车次号传送控发信号有效后,改变原有的发射频率,在指定的TDCS专用频点建立发射状态。

(二)机车电台在发射TDCS无线车次号信息数据时,应切断原MIC话音输入信号。

(三)机车数据采集编码器送出TDCS无线车次号控发信号下降沿开始350ms后,发送调制数据信息,在发送无线车次号数据期间TDCS控发信号一直有效。

(四)发送无线车次号数据信息结束,机车数据采集编码器控发信号便转为高电平,机车电台判断后返回原无线列调工作频率和原工作状态。如果TDCS无线车次号控发信号有效时间即低电平超过1.5s,则无论是否恢复高电平,机车电台都要自动返回原工作频率和状态。

五、结束语

TDCS作为全路大范围、大面积成功应用的信息系统之一,不但能满足现阶段运输提出的各种需求和变化,也一定能适应将来信息化铁路高速、重载的发展需求。因此,TDCS成为运输调度指挥的重要技术手段的地位不会改变。同时,TDCS的发展也为今后其他信息系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极大地推动了全路信息系统的全面建设。

参考文献:

[1]铁道部运输局,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李萍,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OO6:70-82.

[3]崔贵志,关于TDCS系统维护管理问题的探讨[J].铁道通信信号,2006(9):24.

作者简介:

王世强,男,2004年7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现任朔黄铁路肃宁分公司电务工程师。

调度录音系统维护范文第5篇

摘 要:通信管理系统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信管理系统能够规范水资源的利用,满足人类和自然对水资源的需求,在水资源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现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案,研究分析了通信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建立了先进的通信控制系统,加强了水利建设措施。

关键词:管理通讯调度系统;水利工程;

引言

信息化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键因素,水资源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是保护环境与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重要公共利益体系。

水利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现代化和传统产业现代化在水利领域的具体体现,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关键,水利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 通信调度系统在水利管理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调度控制系统是水利工程核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目前与水资源管理相关的通信技术面临着挑战,主要内容有:通信技术支撑系统是水利工程监督管理系统的核心环节,在现代水利设施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应用系统经历了原有的网络控制系统,以独立控制为基础,以电路通道或数字微波线路为基础,采用分段网络控制,结合光传输、微波和卫星通信,并在多个多模自动控制系统和视频监控机上,该系统在数字化远程监控的基础上建立。

直到上个世纪,通信技术及其配套的自动化产品都是由水资源运动控制系统来规范的,通信在水资源交通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国内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各个部分,信息系统的独立功能一般缺乏网络和远程控制功能,信息的采集和传输控制依赖于人工,系统的所有工作点都必须人工完成。

20世纪末,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水利工程中的水文信息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原有的网络控制系统采用通信信道或数字微波网络,它允许控制小规模信息的传输。

2 通信调度系统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1 系统组成及结构

水利工程调度通信系统是一个层次结构,由通信控制系统设备梯队和厂级控制系统设备组成。服务器、2台存储服务器、1台工程工作站、1个网管站、1台通信服务器、网络设备、GPS时钟、1台大屏幕显示器、1套KVM交换机、打印机、UPS电源等

2.2 通信调度系统功能

通信管理调度系统的功能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调度控制、状态控制、数据传输等

2.2.1 数据采集

收集数据,收集的数据类型至少包括实时数据、计算机或实时统计数据、历史数据或记录。

(1)电厂计算机控制系统:收集电厂机组交通管理计划、指挥、方案实施等信息;实时收集、接收;主管、电气设备和测试仪器的一般情况和工作状态。

(2)水闸集中管理系统:执行水闸关闭计划、指令和程序;实时收集和接收下游的水;主管、电气设备和测试仪器的一般情况和工作状态。

(3)船闸集中控制系统:收集断电方案、指挥通航程序、船闸图纸;实时收集和接收下游和闸室的水;主管、电气设备、测试仪器的一般状态和工作状态、采集位置、运动控制系统的信号状态等

(4)图像监控系统:采集图像监控系统设备、命令、程序的状态信息。

(5)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采集设备、火灾报警命令、程序及聯动控制系统的状态信息。

(6)接受上级交通管理小组的领导:接受上级领导机关电站、船闸、船闸等设施和作业设备的调度指令和作业计划信息;获取水文、水质、气象、工程安全等监测信息;状态参数(船舶航向、荷载特性、吃水等)

2.2.2数据处理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建立数据库,支持系统的控制,至少包括以下内容:验证采集数据的有效性,验证其有效性,识别不可用数据,禁止系统使用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建立完整完善的调度管理数据库。

2.2.3调度控制

接受上级的指示和计划;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数据,对设备运行参数进行具体实施或临时调整,统一控制和控制单元,锁定动作,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2.2.4状态监视

可对各设备的单元、网关的运行状态和信号进行监控。

2.2.5数据传输

接受并报告上级管理机构下达的调度指令和调度计划的执行情况;与水电厂计算机控制系统等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该系统由集中防淹门控制系统、集中门控制系统和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组成。

3 通信调度系统的应用

通信管理系统通过信息的采集和传输,为水资源配置和变化响应提供指导,各方应发挥各自的作用,促进通信调度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行。

在逻辑结构上,它包括控制层、应用层和信息层,应用层是指应用调度系统、态势分析与决策、规划与工作的信息与控制层,在通信系统中寻找信息并制定解决方案,合理调度水资源。

不同的子系统有不同的功能设计,它们相互作用,提高了信息调度系统的效率。

信息采集是收集各种降雨和配水信息资源,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用于水资源管理,它是一种综合性的信息收集内容,能够及时有效地存储信息。

检测不同区域的水域,合理控制闸阀和阀门,在传输过程中通常通过数据和视频监控在屏幕上显示,共同采集的信息传输到调度中心,计算机网络对调度中心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到综合数据库。

数据是采集到的不同区域的水资源信息的集成,交通管理决策系统保证了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信息管理子系统是不同模块的数据处理和结果显示。

4 通信系统应用的开发原则

通信应用系统的开发需要分析和响应实际需求,及时解决问题,实现资源共享,需要灵活运用调度系统,制定合理的方案和方法,对于灵活应用,必须制定统一的系统标准,完善发展体制,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实行系统化、分级管理,完善管理控制,及时解决问题,需要系统全面规划和安全运行,及时提高科技更新水平。

在水利工程中,采用通信调度控制系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局部缺水,合理配置水资源,满足人民群众的用水需求,在森林部门,可以提高灌溉效率,满足工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资源。

结束语

本文从供水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整个系统的规划要求,开发了一个基于现代通信技术的水资源管理调度信息系统管理方案,分析了系统建设的技术要求和系统通信网络实现系统功能价值的要求,为整个系统开发实用的技术方案提供了很快的速度。

参考文献:

[1]刘青云,张国强. 现当代文学研究中过度诠释问题研究[J].汉字文化,2018(9):18-19.

[2]韩冰.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过度诠释问题探讨[J]. 黑河学院学报,2019,10(3):158-159.

[3]於可训.对现当代文学研究中“过度诠释”现象的反思[J].长江学术,2007(2):74.

[4]某文学杂志社丁莉娅.从当代文学期刊看文学创作[N].中国财经报,2019-5-11(8).

[5]王子君. 基于语境层面论过度诠释[J].大众文艺,2018(23):170-171.

调度录音系统维护范文第6篇

【发布文号】水利部令第35号 【发布日期】2008-11-03 【生效日期】2008-11-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水利部

三峡水库调度和库区水资源与河道管理办法

(水利部令第35号,2008年11月3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三峡水库调度和库区水资源与河道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发挥三峡水库的综合效益,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三峡水库调度,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和安全运行的监督,三峡库区水资源和河道的管理以及水行政监督检查等。

前款所称三峡水库调度,是指三峡水库汛期的防洪调度以及汛前消落期、汛后蓄水期和枯水运用期的水量调度。

第三条 三峡水库调度和库区水资源与河道管理,应当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科学调度,合理配置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充分发挥三峡水库的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灌溉、旅游等综合功能。

第四条 水利部负责三峡水库水量的统一调度和库区水资源与河道管理的监督工作。

长江水利委员会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水利部的授权,负责三峡水库水量的统一调度和库区水资源与河道管理工作。

重庆市、湖北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三峡库区水资源和河道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负责三峡库区相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 长江水利委员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商重庆市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划定三峡水库管理和保护范围。

第六条 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三峡水库管理和保护范围内的水行政执法,并按照管理权限,对管辖范围内各项水事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水事违法活动。

第七条 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联合执法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和巡查制度。

第二章 水库调度

第八条 三峡水库的防洪调度,应当依据经批准的长江流域防御洪水方案、洪水调度方案和三峡水库洪水调度方案、调度规程、汛期调度运用计划以及防洪调度指令进行,并服从国家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长江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调度指挥和监督管理。

第九条 三峡水库的洪水调度方案,应当依据经批准的长江流域防御洪水方案和洪水调度方案,由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三峡水利枢纽管理单位编制,征求重庆市、湖北省以及三峡水库下游有关省、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意见后,报国家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批准。

第十条 三峡水库的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应当依据工程规划设计、经批准的长江流域防御洪水方案和洪水调度方案、三峡水库洪水调度方案以及工程实际状况,由三峡水利枢纽管理单位在兴利服从防洪,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编制,经长江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审查同意后,报国家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批准。

第十一条 三峡水利枢纽管理单位按照国家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或者长江防汛抗旱指挥机构下达的三峡水库防洪调度指令,具体负责三峡水库防洪调度的实施。

三峡水库的发电与航运调度应当服从防洪调度。

第十二条 三峡水库的水量调度,应当依据经批准的三峡库区及下游河段水量分配方案(或者长江流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三峡水库调度规程以及汛前消落期、汛后蓄水期和枯水运用期的水量调度运用计划、水量实时调度指令进行,并服从水利部和长江水利委员会的调度指挥和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 三峡水库的水量分配与调度,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与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注意维持三峡库区及下游河段的合理水位和流量,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

第十四条 三峡库区及下游河段水量分配方案,由长江水利委员会商重庆市、湖北省以及三峡水库下游有关省、直辖市人民政府制订,经水利部审查,报国务院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

第十五条 长江水利委员会应当组织三峡水利枢纽管理单位编制汛前消落期、汛后蓄水期和枯水运用期的水量调度运用计划,征求重庆市、湖北省以及三峡水库下游有关省、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意见后,报水利部批准。

第十六条 长江水利委员会应当依据经批准的三峡库区及下游河段水量分配方案(或者长江流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以及汛前消落期、汛后蓄水期和枯水运用期的水量调度运用计划,下达水量实时调度指令。

三峡水利枢纽管理单位应当按照水量实时调度指令,具体负责三峡水库水量调度的实施,并按照水量调度指令做好发电计划的安排。

第十七条 三峡库区及下游河段发生干旱灾害时,国家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或者长江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按照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实施应急水量调度。

第十八条 三峡水库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时,长江水利委员会和重庆市、湖北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应急预案,及时采取必要的应急调度措施。

第十九条 三峡水利枢纽管理单位应当加强枢纽工程的安全运行与管理养护,按照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枢纽工程进行安全监测和检查,做好枢纽工程的养护修理工作。

水利部或者长江水利委员会应当加强对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安全运行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章 库区水资源管理

第二十条 直接从三峡库区取用水资源的,应当按照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的有关规定,向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长江水利委员会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缴纳水资源费。

依法应当进行水资源论证的,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表),并报经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长江水利委员会审查。

第二十一条 三峡库区水资源保护规划由水利部组织编制,报国务院批准。

长江水利委员会应当会同重庆市、湖北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等拟定三峡库区水功能区划,分别经重庆市、湖北省人民政府审查提出意见后,由水利部会同环境保护部审核,报国务院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

第二十二条 长江水利委员会应当会同重庆市、湖北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水功能区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核定三峡库区的水域纳污能力,向重庆市、湖北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库区的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同时抄报水利部和环境保护部。

经核定的水域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意见,是对三峡库区水资源保护实施监督管理的基本依据。

第二十三条 在三峡库区从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应当符合三峡库区水功能区划的要求,保护水质。

禁止向三峡库区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垃圾等有毒有害物质。

第二十四条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入河排污口。

在三峡库区新建、改建或者扩大入河排污口的,应当按照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报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长江水利委员会审查同意。

第二十五条 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长江水利委员会应当加强对三峡库区水质状况的监测工作。发现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或者发现水质变化可能造成重大水污染事件时,应当及时报告水利部和当地人民政府,并向有关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第四章 库区河道管理

第二十六条 在三峡水库管理范围内建设水工程的,应当按照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管理的有关规定,向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长江水利委员会申请取得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

第二十七条 长江水利委员会应当会同重庆市、湖北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编制三峡水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分别征求重庆市、湖北省人民政府意见后报水利部批准。

三峡水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应当服从流域综合规划和防洪规划,并与河道整治规划和航道整治规划相协调。

第二十八条 三峡库区有关城乡规划的岸线近水利用线,由三峡库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经批准的三峡水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确定。

三峡库区河道岸线的利用和建设,应当服从河道整治规划、航道整治规划和三峡水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河道岸线的界限,由三峡库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交通等有关部门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划定。

第二十九条 在三峡水库管理范围内建设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取水、排水等工程设施,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三峡水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航运要求和其他有关的技术要求,其工程建设方案应当按照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报经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长江水利委员会审查同意。

第三十条 在三峡水库管理范围内从事采砂活动的,应当按照长江河道采砂管理的有关规定,向重庆市、湖北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长江水利委员会申请领取河道采砂许可证,缴纳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

第三十一条 三峡水库消落区的利用,应当服从三峡水库的防洪安全和工程安全,满足库区水土保持、水质保护和生态与环境保护的需要。

第三十二条 在三峡水库管理和保护范围内禁止从事下列活动:

(一)围垦库区;

(二)倾倒垃圾、渣土;

(三)在25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

(四)弃置、堆放阻碍行洪的物体;

(五)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和高秆作物;

(六)其他可能危害水库安全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 凡涉及土石方开挖、填筑或者排弃,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应当依法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五章 罚 则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长江水利委员会及其工作人员,在三峡水库调度和库区水资源与河道管理过程中,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三十五条 三峡水利枢纽管理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拒不执行三峡水库防洪调度指令或者水量实时调度指令的,由水利部或者长江水利委员会责令改正;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在三峡库区从事水资源开发利用、河道建设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长江水利委员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三峡库区,是指三峡水库校核洪水位以下受淹没影响的区域。

本办法所称消落区,是指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的库区土地征用线以下因水库调度运用导致库区临时性出露的陆地。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上一篇:常年法律顾问费用范文下一篇:电工技术基础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