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影响论文范文

2024-07-21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影响论文范文第1篇

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0: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人口学变量上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

H1: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人口学变量上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

一、对象与方法

(一) 对象

2016的11月中旬, 随机抽取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大一和大二学生, 采用瑞格心理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V3.0大学版和自编量表, 选取总样本710人进行了测量。总的SCL-90有效问卷为697人, 有效率为98.16%, UPI有效问卷为699人, 有效率为98.45%;在有留守经历的134个样本中, SCL-90有效问卷为121人, 有效率为90.29%, UPI有效问卷为124人, 有效率为92.53%。

(二) 方法

征得被试同意后, 先对其进行了留守基本信息调查, 后运用SCL-90、大学生UPI问卷进行施测。调查工具如下: (1) SCL--90症状自评量表共有90个题目, 采用5级计分, 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以及其他10个因子, 主要从感觉、情感、思维等多角度, 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当总分超过160分, 或阳性项目数 (单项分≥2分为阳性项目) 超过43项, 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时, 说明受试者具有阳性症状。 (2) UPI即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 (大学人格问卷) , 共有60个题目, 用于了解学生中神经症、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各种烦恼、迷惘、不满、冲突等心理状况。

(三)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与相关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 有无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测查结果表明, 在576人中, 有心理困扰的人员149人, 占比25.87%, 其中有中重度困扰的人员43人, 占比7.47%。而在121名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中, 有心理困扰的人员38人, 占比31.40%, 其中有中重度困扰的人员12人, 占比9.92%。有留守经历的SCL-90各因子得分、总分和总均分高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 有无留守经历在SCL-90总分上存在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 (见表1)

(二) 有无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人格发展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 在575名无留守经历实测人数中, 有93人 (占16.17%) 心理健康状况很差, 属于一类重点关注人员;另外有112人 (占19.48%) 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属于二类次重点关注人员;有370人 (占64.35%) 心理健康状况较为良好, 属于三类非重点关注人员。而在124名有留守经历实测人数中, 有29人 (占23.38%) 心理健康状况很差, 属于一类重点关注人员;另外有36人 (占29.03%) 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属于二类次重点关注人员;有66人 (占53.22%) 心理健康状况较为良好, 属于三类非重点关注人员。且有留守经历的UPI总分显著高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 有无留守经历UPI总分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 (见表2)

(三) 有留守经历男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比

在有留守经历的样本中, 男生样本的SCL-90各因子得分、总分和总均分以及UPI总分低于女生样本, 且男女生样本在SCL-90的强迫症因子及总分上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

三、讨论

(一) 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大学生。因为缺乏相对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当遇到刺激性事件影响时, 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更容易出现紧张、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 也更需要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因此, 教育者对这一群体引起高度关注的同时, 要做好负性情绪的疏导, 引导他们大胆进行人际交往并提高人际沟通的技巧, 必要时也可以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 对此大学生群体进行合理有效的心理干预。

(二) 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UPI总分显著高于无留守经历者。由于留守经历是在童年或青春期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父母的缺席会加重他们迷茫、怀疑、失落、敏感、抑郁等不良情绪。是否能够对其进行合理疏导, 及时给予支持和关爱, 将对其人格产生重大影响。一旦错过了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这些情绪往往会和他们如影随形, 甚至相伴一生。因此, 学校在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入学之初, 就要建立此类学生系统档案, 便于日后进行统一管理和帮扶, 在不影响其自尊心的前提下, 鼓励大家积极从人际和心理上给予更多支持, 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集体, 适应大学生活环境, 并促进其人格成长。

(三) 留守经历对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在有留守经历的样本中, 男生样本的SCL-90各因子得分、总分和总均分以及UPI总分均低于女生样本, 且男女生样本在SCL-90的恐怖因子、抑郁因子、其他因子以及总分上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 这说明在留守经历群体中, 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女生。这说明在早期性格的形成过程中, 留守经历对女生的影响更大, 这和女性天生的情感细腻、易敏感、更在乎亲密关系以及社会文化对不同性别的期待有关。因为男性的幸福感主要来自物质追求和事业成功, 而女性的幸福感更多来自融洽的人际关系, 尤其是与家庭成员的和睦相处。因此, 早期留守经历对女大学生的影响更加明显。

四、结论

近年来, 社会力量从源头上对留守现象的关注有增无减, 国家也出台了相应政策对留守儿童进行帮扶。但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经历的不良影响, 还必须从教育入手,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整个成长环境当中的重要性, 定期开设家长教育课堂, 切实提高为人父母的责任意识和素质。同时, 深化学校教育改革也不容忽视, 结合不同类别学生的实际需要, 努力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水平, 是建设健康中国发展目标的内在要求。

摘要:目的:研究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 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提供参考。方法:于2016年11月中旬, 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 (UPI) , 选取某高校71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 并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有无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结果:有留守经历的SCL-90各因子得分、总分和总均分高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 且在总分上有无留守经历样本存在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有留守经历的UPI总分高于无留守经历的。结论:留守经历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对女生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温义媛.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1.

[2] 罗维, 周斌, 李磊.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J].校园心理, 2014, 12 (4) :233-235.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影响论文范文第2篇

以××大学女大学生 (共364人) 为研究对象, 将研究对象以班为单位随机分为实验班 (两个班) 和对照班 (两个班) , 实验班182人, 实施体育教学干预策略;对照班182人, 实施传统常规教学模式。原始数据由Excel储存, 并建立数据库, 所有数据统计均由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

体育教学干预教育的整个过程, 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教师主要起监督、指导的作用。主要实施以下教学手段:

(1) 在理论课的教学中, 将老师的讲义全部制成powerpoint教学课件, 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直观印象。

(2) 实践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中, 主要以俱乐部的形式增加学生自主练习的机会, 并进行一些游戏、比赛等, 使学生既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 又活跃了教学气氛, 从而在很快活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体质。尤其在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中, 对体质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帮助, 使其建立更大的信心。

(3) 结合教学内容, 播放一些优秀的体育比赛片断, 教师对其有筛选性的进行分析、讲解, 以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

(4) 在身体素质练习过程中, 通过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 从而进行科学的锻炼。

(5) 给学生建立信息反馈卡片, 教师进行分析后, 将结果反馈给学生, 使学生了解通过自己的锻炼对自身体质影响的情况。

2 实验结果

(1) 实验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征比较。

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反映体质健康的重要评价指标。因此, 实验前的样本比较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研究测试的主要运动项目是从“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素质项目中选取的立定跳远、50米、800米、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握力, 以测试学生的速度、耐力、爆发力和力量素质。从表1可以看出, 实验前试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均无显著性差异。

(2) 实施体育教学干预策略对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近年来, 有关大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有关方面关注的焦点, 大量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 当代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和心理、精神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大量体育文献资料和国内外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显示, 体育运动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 对心理健康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和身体活动对心理总是有减轻和缓解的功效。国外学者的研究证实了体育运动对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心态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能产生良好的效益, 对有心理疾患的人能产生更明显的效益。本研究中学生心理健康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 此表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 其中包括9个因子, 每一个因了反映出测试者的某方面症状痛苦情况, 通过因子分可了解症状分布特点。体育教学干预策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见表2ㄢ

从表2可知, 实验班学生实验后各因子得分均有所下降, 在人际关系、焦虑、偏执因子上明显下降, 与实验前相比呈显著性差异。除恐怖症状外, 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班。而对照班实验后各因子项目均无显著性变化。这说明在体育课上实施教学干预策略, 对实验班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效果。大学阶段是学生心理过程逐渐成熟时期, 也是心理变化最复杂时期, 在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 通过认知和情感的媒介, 使学生体验到与师生共处的乐趣。通过锻炼消除因社会环境引起的不良情绪, 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能产生良好的短期和长期效益。在大学生中实施体育教学干预策略, 给学生带来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教学模式, 摆脱了学生在中小学早已厌倦的竞技化教学内容。其教学干预的应用, 有其实用性、针对性和可行性。尤其在高校大学生的体育选项课上更符合学生的兴趣, 更切合实际、恰到好处。

本研究结果反映出教学干预策略的实施对实验班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良好影响, 在“人际关系”、“焦虑”、“偏执”等因子项目有明显的作用。分析认为, 实验班在这些因子上的进步与教学干预策略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的功能特点有直接关系。从体育的社交功能看, 一方面体育活动可以为人际交往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和宽松舒畅的环境。尤其是教学干预策略的运用, 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心理感受;另一方面, 体育运动对参与者的人际交流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特别是一些团体项目, 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与配合默契的要求更高, 在运动实践中培养和改善了参与者这方面的心理能力向健康方向发展。

3 结语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在体育课上实施体育教学干预策略与常规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证明, 实施体育教学干预策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学中干预策略的实施, 在改善“人际关系”、“焦虑”、“偏执”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对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一定的效果。高校大学生在体育课上实施教学干预策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科学性和较高的实效性, 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 能积极主动地去从事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体育教学干预策略来促进大学生的体育教学改革问题。

注: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的单位为厘米 (cm) ;50米、800米的单位为秒 (s) ;仰卧起坐的单位为次/分钟 (次/min) ;握力单位为千克 (kg) 。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教学的实验研究,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标进行测试, 以探讨实施体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大学生体育锻炼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教学,体质与健康,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郭敏, 等.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 刘健.关于体育教学策略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4, 9 (3) .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影响论文范文第3篇

网络传播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主要表现:

一、造成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网络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情感沟通的方式, 大学生更偏向于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寻求自身的需要。虚拟社会也使得许多大学生逃避现实、沉浸在网络社会中而不能自拔。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 常常因为一些客观的因素以及主观认知、情绪、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偏差而走入心理误区, 以至出现像自卑、孤独、嫉妒、报复等交际障碍。长此以往, 他们会对于身边的事情无动于衷, 自我封闭意识更强。人格被扭曲, 导致个人中心主义的倾向。在现实生活中导致其人际交往的淡化, 并逐步削弱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对大学生学习的不良影响。网络带来了学习方式和观念的重大改变。调查显示, 通信、获取信息、聊天、下载软件、玩游戏和购物是上网的六大主要内容, 而多数大学生并没有将网络真正作为学习的工具。许多大学生在网络上时间精力的投入和知识的收获之间不成正比。而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 思考的时间甚少, 更多的是在被动地获取信息, 而很少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去观察、思考问题。这对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带来了消极影响。

三、网络垃圾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 辨别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 很容易受到腐朽文化的侵扰, 少数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网络大量宣传西方文化、思想等, 如果大学生在网上长期得不到先进思想文化的正确导引, 大量接受西方文化影响和不良思想的侵害, 就会因为丧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误人歧途。

针对网络传播对大学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传统教育带来的挑战,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一、建立网络传播学的理论体系, 并加快培养网络传播方面的人才, 以加快中国网络传播业的发展。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大众传播方式截然不同, 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 如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假新闻假信息传播、色情泛滥、个人隐私、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等。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发展, 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 这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方式使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面临挑战。因此, 建立网络传播学的理论体系, 并加快培养网络传播方面的人才, 以加快中国网络传播业的健康发展, 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二、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2 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 更是一个以创新为主题的时代, 在网络传播时代下,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由于网络的方便快捷, 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在遇到各方面问题时, 首先就是求助于网络搜索寻求解决的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大学生的创造力。所以在网络传播环境下, 迫切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减少对网络的依赖性。

三、使大学生形成批判意识。网络一方面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 但另一方面随之出现了信息污染, 包括信息泛滥或信息过剩、信息垃圾、信息失真、信息病毒等一系列问题。因此, 为了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意识已成为学校和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批判性意识, 是指对所学的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的判断, 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在我国, 对于习惯于应试教育的青少年, 打破其只唯书、只唯师、只唯标准答案的思维定势, 点燃其头脑中批判性思维的火花尤为重要, 使其成为有头脑的学习者, 而不是信息的奴隶。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探索真理的精神, 而探索真理的精神又必须基于以下这些素质, 如:习惯质疑、信息充足、理性、宽容、灵活、公正的评价、诚实地面对自身的偏见、审慎地做出判断、主动反思、澄清问题, 使复杂的问题有序化, 孜孜不倦地寻找有关信息, 理性地选择评判标准, 持之以恒地探寻与问题和环境有关的尽可能精确的结果。

四、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较高, 具有一定的欣赏鉴别能力, 但是他们缺少必要的社会经验。最近十年, 各种媒介特别是网络媒介正以空前的速度介入和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所以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势在必行。

第一, 高校要把提高和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作为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开设新闻传播专业的高校, 应该开设媒介素养公共课, 充分利用新闻专业的师资力量。没有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 也应该招聘相关教师, 在全校范围内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同时, 高校应该鼓励学生创立各种校内媒体, 让学生参与到学校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的实际运作中去, 充分了解媒介。有条件的高校应该与地方媒介合作, 定期邀请媒介一线人员来校开展讲座, 并鼓励学生到地方媒介中去实习锻炼。

第二, 社会要为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供支持和帮助。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 也是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 投资行业要为大学生自主创办的校园媒介与校外媒介提供相关资金, 帮助大学生运营自创媒介;另一方面, 社会上的专业媒介组织应该派出专业人员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提供专业指导。

第三, 国家要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门应该把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上升到政策层面。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大学媒介素养教育, 提供专项资金, 培养专门的师资力量。

麦克卢汉曾经说过:“每一种媒介都有偏向, 其扭曲性都远远超过弥天大谎的偏向。”诚如麦克卢汉所说, 大众传媒本身就是在制造信息的扭曲与变形, 如何在纷繁复杂、险象环生的信息社会中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 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命题, 作为未来世界的缔造者, 大学生必须从自身出发培养各种能力以适应网络传播环境。

摘要:网络传播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尤其是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心理发展、价值观念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对我国传统的教育理论与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部门可从多方面采取适当措施, 应对网络传播环境对大学生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网络传播,影响,创新,批判,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2] 李学丽.网络经济时代的思维方式[J].北方论丛, 2002.2.

[3] 崔一雄.浅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J].青年记者, 2009.2.

[4] 王怀梅.网络信息时代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J].甘肃农业, 2005.1.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影响论文范文第4篇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价值观呈现的新特点

(一) 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

当前, 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复杂和多元化。大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 日益由以往的较为封闭的思想转变为开放的思想。大学生在思想认知以及构建价值观等方面并不能从单一的角度或者某一个面来进行考量,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来的是多元兼容的价值体系。

(二) 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越来越重视个性化表达

当前, 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逐渐从以往的社会主导转变成以个人主体为主导。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发展在自身发展中所发挥的基础性作用比较看重, 认为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民族。但同时, 他们更为关注自身的价值和利益抉择, 对个人的价值和未来发展更为重视, 更加乐衷于追逐个人权力和个人利益。对于他们而言, 那些与自身价值需要相符的选择才是可以接受的。

(三) 高校大学生较以前更为关注现实价值目标的实现

当前高校大学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对个人的发展和实际生活更加看重, 在价值取向上具有一定的功利性, 甚至是信封“金钱至上”。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在精神层面的追求较为匮乏, 缺少对国家和社会的使命感。

二、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 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

其一, 高校网络舆情能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大学生正处在精神自我与社会自我这一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 渴望获得精神自我及社会自我的认可, 而大学生的这一需求恰恰可以从高校网络舆情这一途径中获得满足。他们可以在参与高校网络舆情中明确自我的社会角色, 不断融入到国家及社会事务中, 从而找到自我, 使自我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强化。其二, 高校网络舆情能对大学生的价值选择进行评判。一方面, 高校网络舆情中的不良言论和思想会使大学生的价值选择评判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 大学生在高校网络舆情中, 可以掌握最新的新闻动态, 那些虚假不实的不良言论终究会被真相所击破, 大学生会根据正确网络舆论调整自己的看法, 认清事情的真相, 最终得出合理地价值评判。

(二) 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其一, 在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迷失。当前, 网络道德规范在高校网络舆情中尚未真正形成, 网络舆情具有多元化特征, 其中不但包含主导性的价值标准, 还包含着一些非主流的价值标准。尤其是某些消极的价值观念如功利主义和奢靡主义等, 夹杂在正确的价值观念之中, 通过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使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侵蚀, 导致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迷失。其二, 受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 某些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行为失控、道德失范。高校大学生还不具备较为成熟的思想观念, 极易受到高校网络舆情中不利因素的干扰, 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 做出某些逾越道德界限的事情。如某些居心叵测的人利用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网络中通过激烈的言论和不良图片煽动大学生抵制日货, 甚至鼓励大学生打砸身边的日货, 使社会和个人的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又如, 高校网络舆情中常常可以见到炫富等不良信息, 这些消极的舆论使大学生对个人的物质利益过分关注, 在精神方面的追求更加匮乏, 社会责任意识十分淡薄。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网络舆情观的策略

(一) 营造健康向上的高校网络舆情氛围

其一, 高校应加大校园门户网站建设力度, 根据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现实情况, 从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入手, 在校园网站上开辟相应的专栏, 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共治理, 掌握网络舆情的正确导向。高校网络平台是大学生舆论最为集中的场所, 大学生的思想活跃, 在校园网络平台中表现更加明显。高校应重视对校园网站和各种平台的管理, 安排具有一定管理能力和管理经验的专职人员对校园网站进行管理, 针对大学生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的过激言论甚至是不良行为及时进行疏导。其二, 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园报刊及宣传栏等传统媒介的作用, 不可忽视其高校网络舆情引导阵地的重要作用, 通过广播或者是评论等方式来解答大学生关注和谈论的热点问题, 利用这些平台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 努力营造健康积极的高校舆情环境,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高校网络舆情关, 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 建立层次多样的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队伍

其一, 由高校专业资深教师和知名专家组成的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队伍的第一个部分。主要针对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政治决策等进行传达, 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抓住各类现象的本质, 不被不良表象所迷惑。其二, 由高校辅导员组成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队伍的第二部分。高校辅导员主要针对高校中发生的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事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引导学生将内心真实想法表达出来, 对其思想中存在的不良倾向进行纠正, 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 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评论, 杜绝偏激的意见和言论的散布。其三, 选取部分大学生作为高校舆情引导队伍的一部分。这部分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 能够理性地看待高校网络舆情, 对网络舆情正确地加以评论。他们可以担任高校网络舆情评论员, 发挥大学生的意见领袖的作用, 对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评论, 剔除不良的高校网络舆情评论。

(三) 进一步完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教育机制

其一, 加强教育, 提高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的辨识、评判能力。由于受到自媒体信息的混杂和网络舆情导向目的各异等因素的影响, 高校网络舆情与社会事件的可信度、吻合度及延伸度等会使大学生对高校网络舆情的辨识和评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 加强相关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使不容忽视的。其二, 应提高高校网络管理者应对和处置高校网络舆情的能力。高校网络舆情中的某些偏激的评论会给高校带来不良的影响, 在面对此类网络舆情时, 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 如果依旧通过删除信息或者屏蔽信息, 进行遮掩式的说明或者是拒绝一切外界媒体的报道等, 不但不能平息不良舆论, 甚至还会掀起新一轮的网络舆情。所以,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者必须提高网络舆情引导能力, 创新网络舆情管理方式方式, 尽可能地减轻不良网络舆情对高校造成的消极影响, 维护高校的稳定, 促进高校的发展。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着重要影响。如何通过有效手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舆情观, 尽可能地消除网络舆情对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成为当前备受瞩目的焦点问题。本文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本文从研究当前我国大学生价值观呈现的新特点出发, 着重探讨高校舆情对大学生产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并重点从营造健康向上的高校网络舆情氛围、建立层次多样的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和完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教育机制等方面提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高校网络舆情观进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大学生价值观,影响

参考文献

[1] 朱冰.网络舆情下高职院校实施“微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基于“微思政”教育特点的理论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 (01) :39-41.

[2] 李丽, 张会来.高校辅导员掌握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的三个关键[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7 (02) :7-10.

[3] 赵雪.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研究[J].新闻世界, 2018 (11) :80-84.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影响论文范文第5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宁德师范学院10年级学生2000名, 采用SCL-90对20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筛选出焦虑因子分>2分的60名大学生, 男生18名, 女生42名, 学生平均年龄为21.5岁,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一组对照二组, 每组20人, 进行为期6周的实验。所有被试学生生活和学习条件基本相同, 身体健康, 无专项运动训练史及自觉锻炼习惯。

1.2 分组实验

实验组采用心理辅导结合运动锻炼, 对照一组进行心理辅导, 不参加运动锻炼, 对照二组只参加运动锻炼, 不进行心理辅导。

1.2.1 心理辅导

本次心理辅导活动历时6周, 共进行12次, 每次0.5h。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实验对象进行心理辅导。为保证心理辅导的效果, 每次活动都由心理辅导老师组织实施。辅导结束后要求被试完成特定的作业, 心理辅导教师根据他们的作业了解其转变情况, 并对个别被试进行单独的心理辅导与咨询。

1.2.2 运动锻炼

主要以集体的形式, 采用趣味性较强的活动项目进行干预, 包括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篮球、跳绳等。活动历时6周, 共进行12次, 每次0.75~1.0h。每次活动均由教师监督实施。

1.3 数据统计

所得数据输入计算机, 用SPSS 17.0软件包统计分析处理完成, 统计结果以P≤0.05为显著水平, P≤0.01为非常显著水平。示方法有效。3组实验前SAS分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与实验前比较, 实验进行4、6周3组SAS水平均明显下降 (P<0.01) , 见表1。

2 结果

效果判定标准, 将SAS分值高于50分的规定为焦虑情绪明显SAS分值低于或等于50分的规定为焦虑情绪不明显, 分值降低, 表示方法有效。3组实验前SAS分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与实验前比较, 实验进行4、6周3组SAS水平均明显下降 (P<0.01) , 见表1。

3 讨论

(1) 本实验选择心理辅导和心理辅导结合运动锻炼, 这2项易于操作的心理干预方法, 在缓解大学生焦虑情绪方面产生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本课题被试由专业心理辅导师进行辅导, 针对被试学生焦虑问题及心理特征, 主要采用阿伦·贝克的认知疗法, 帮助被试学生积极思考和自我审查, 以检验表层错误观念, 纠正核心错误观念, 帮助被试改进认知结构, 合理面对焦虑源。辅助采用行为主义放松技术缓解求助者焦虑情绪, 要求被试尝试把自己所有的问题列出, 这样有利于更好解决问题, 同时要坚持放松训练, 缓解焦虑情绪。具体还运用倾听、开放式提问、鼓励和重复等参与性技术以及解释、指导、情感表达等影响性技术等心理干预措施, 消除他们的心理不适, 防止心理疾病, 使其保持心理健康。

(2) 国外学者在分析身体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时认为, 身体锻炼可能对大脑的氧供应, 氧利用、神经递质的产生和功能, 甚至对大脑本身结构例如神经之间的联系性和树突的密度产生积极的影响, 这是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基础之一[1]。运动疗法可以降低焦虑反应, 这是因为体育锻炼可以降低肾上腺素受体的敏感性;有人比较了运动疗法和其他心理疗法对就业焦虑的心理效应, 结果发现运动疗法不仅能减轻焦虑症状, 而且它和心理治疗一样有效[2]。

4 结语

心理辅导可以有效的降低大学生的焦虑水平, 促进其心理健康。科学的运动锻炼可以有效缓大学生的焦虑情绪。心理辅导结合运动锻炼在缓解大学生焦虑心理方面的效果更优于单纯的心理辅导和运动锻炼。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辅导结合运动锻炼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 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探索有效的方法。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对20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 筛选出焦虑因子得分超临界值的学生60名, 分为实验组和对照一组对照二组进行为期6周的实验。实验前、实验2、4、6周分别测定焦虑自评量表 (SAS) , 比较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心理辅导结合运动锻炼缓解大学生焦虑情绪效果显著, 且效果优于单独的心理辅导。

关键词:心理辅导,运动锻炼,大学生,焦虑,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黄健.论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1, 17 (5) :95~96.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影响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从大学生科学就业观养成的角度出发,探讨高校在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时,重塑校园文化的策略和方法如下:利用新型宣传阵地,解读国家就业政策;勇于突破传统模式,串联校企合作纽带;增强心理干预,调整学生就业心态。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校园文化;策略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创下历史新高,这一年的夏天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727万,比2013年增加了28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2014就业,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我国自1999年5月开始实行高校扩招政策,十余年来,大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已远远超过经济增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中国社科院《经济蓝皮书: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的数据显示,2008年大学生失业率为9.1%,2010年为12%,2011年为17.5%,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有数十万人没有找到工作[1]。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发布的《2013届毕业生签约分析》提到,截至2013年4月,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低于2012届同期11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5%,低于2012届同期1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为32%,低于2012届同期13个百分点[2]。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影响民生安定的社会问题。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3]。2014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应届高校毕业生绝大部分实现就业。帮助大学生摆脱就业困境,已成为国家亟待解决之事,这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学生等多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高校作为培养有用人才的主要场所,担负着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重要责任。除了传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还要以更细致入微的方式,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老旧的就业观念,养成新时期科学合理的就业观。若论细致入微,莫过于校园文化。这就要求高校从校园文化入手,探索学生就业的新路径。这也正是本文旨在讨论的问题所在。

一、大学生科学就业观的界定

就业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职业上的体现,是人们在选择职业和从事职业实践过程中所形成或持有的根本观点或价值取向[4]。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生们仍存在诚信缺失、自身定位偏颇、就业途径狭窄等诸多问题,亟须引导。

科学就业观是指求职者以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为前提,在客观评价自我,理性认识就业环境的基础上,指导求职者职业发展,并最终实现自身需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就业观念[5]。

科学就业观可以引领大学生理性地思考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科学就业观可以使大学生理性择业,实现自我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科学就业观的形成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教育、引导和影响;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同时,就业观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是高校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要扭转就业形势严峻的局面,高校应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增强大学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

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引导大学生建构科学理性的就业观,对大学生顺利走进职业生活乃至成就人生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效能分析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产生,是一种综合性的多形态、多层面的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具体来说,校园文化是以学校全体师生员工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并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并为全体成员所认同的校园精神以及培养这种精神所需要的文化环境的总和。简单地说,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全体成员认同遵循并带有本校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学校风气、校园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因素的结合[6]。

校园文化影响下的校园活动是教育和培养学生的重要渠道。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增强自信,得到锻炼,增长才干,提高素质。比如,清晨集体的锻炼,课间轻松的音乐,节日热闹的晚会,师生亲切的交谈,假期愉快的郊游,班级主题班会等,不仅能及时调节和舒缓学习紧张感,满足学生的天性,而且对于一些学生克服孤独、压抑、自卑等不良心理也有好处。文化培育人才,文化滋养人才,文化塑造人才。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本身具有吸引力和向心力,能够发挥良好的教育功能,对于培养学生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依托校园文化,转变思路,顺利实现就业

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强调的是知识的积累、经验的沉淀、价值观的完善。目前不少大学生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不少学生大学生活过得浑浑噩噩,只期待在毕业时奋力一搏。腹中一团草莽,如何应对求职战场上的“真枪实弹”呢?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观,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鉴于校园文化对学生价值观养成的积极作用,高校可以从校园文化入手,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创新组织建构,完善就业政策,组织相关活动,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

首先,利用新型宣传阵地,解读国家就业政策。校园网络的存在,使得学生有能力及时了解外界信息。然而,有的高校就业部门只是“守好自家门前一块地”,把就业网站做得美轮美奂,漠不关心学生是否在有效时间内获得了信息。其实,大部分学生并不习惯于登录官方网站获得信息,而更喜欢浏览人人网、百度贴吧等社交网站。高校就业部门应当充分研究大学生接触网络的特性,把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广泛地发布在学生容易看得见的地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就业观念。笔者在登陆以上社交网站时注意到,不少高校辅导员朋友已经采取这种方式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效果良好。

其次,勇于突破传统模式,串联校企合作纽带。近期,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江苏卫视的《职来职往》等电视求职节目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和支持。究其原因,莫过于将神秘的求职过程完全透明化,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在校大学生对于求职过程知之甚少,零星的就业指导课程并不能完全呈现招聘全貌。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如果能够突破传统就业指导模式,模拟一场《非你莫属》或者《职来职往》,邀请企业专家、行业精英现场模拟招聘,为大学生就业工作建言献策,这将是校园文化活动和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完美融合,学生也将从这种新颖鲜活的形式中受益良多。

再次,增强心理干预,调整学生就业心态。学业不精、竞争激烈、经验匮乏,往往会导致学生在就业期间产生情绪的波动,轻者郁闷消极,重者则出现了心理问题。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梁漱溟先生曾在其撰写的《择业》一文中指出:“关于择业问题,我觉得最好的态度有两个:一是从自己主观一面出发来决定。看看自己最亲切有力的要求在哪点;或对于什么最有兴趣。二是由客观上的机缘自然地决定。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态度。把自己的心放得很宽,仿佛无所不可,随外机缘以尽自己的心力来表现自己。这时自己虽无所选择而自然选择[7]。”梁先生轻松的择业观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性就业具有借鉴价值。高校就业部门正是要尽早着手,培养学生养成轻松自然的就业心态,教育学生坚决摒弃攀比、从众的就业心理,从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特长等实际情况出发,同时还要紧密结合市场就业形势,通过进行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具体的心理干预形势可以有多种多样,比如建立专门的心理资讯室,开展就业减压活动等等。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大多数学生对于心理干预的态度略为保守,要倡导学生以平常心看待就业心理咨询,学会合理地发泄就业过程中的负面情绪。

四、结束语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式,对于学生培养科学合理的就业观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是最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群体,基于大学生科学就业观视角下的校园文化重塑,就要特别注意从内容到形式、从制度到常规,都要打破传统和框架的束缚,以开放和创新的态度对待学生就业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不断丰富知识和经验,以科学合理的就业观为基础,成功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陈佳贵,李扬.经济蓝皮书: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2.

[2]李扬.2014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246.

[3]中国青年网.习近平勉励大学生到艰苦地方就业[EB/OL].http://news.youth.cn/gn/201305/t20130516_3233168.htm,20

13.5.

[4]迟成勇.论当代大学生就业观之建构[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2,28(2):103-108.

[5]秦.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2,3(41):60-61.

[6]李迪,高慧.论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10(3):59-64.

[7]梁漱溟.出世入世·梁漱溟随笔[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0-13.

上一篇:高中合作学习生物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图书馆员心理素质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