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决策理论需求论文范文

2024-07-14

投资决策理论需求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投资决策;企业风险;战略分析

投资决策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投资活动中,一般都会有不同的投资方法进行对比选择。在众多的投资方案中找出最佳的方案,投资决策实质在于选择最佳方法以取得最优的投资收益,并使投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从而尽量规避风险,建立有效完善的企业投资决策机制。

企业投资决策可分为三种类型:确定性投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性投资。投资决策核心的原理之一是确定性。确定性指的是投资决策过程中收益和亏损程度的相对关系,未来收益的机会高于亏损则确定性高。能够获得稳定的、长期的、回报的投资人,其投资决策必然具有较高的确定性,尽管单次投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亏损,但长期重复其策略则能够保证稳定获利,减少损失。不确定性投资指人们在事先只知道采取某种行动肯定造成的后果,却不知道它们出现的可能性,或者无法了解行动的结果也无法知道出现可能性的大小,只能做出粗略的估算的投资决策行为。项目实施之后出现的随机性的后果,不同的投资决策的项目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风险的高低直接影响收益实现的可能性。一般来说预期高的收益,风险也相对较高。一个企业要想做出更完美更符合本企业特征的投资决策,就应该了解投资决策的类型,从而有效地根据自身企业的类型,找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促进企业的快速有效的发展。

投资决策方法分为非贴现和贴现。非贴现指标是指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主要包括回收期法、年平均报酬率法。贴现指标是指考虑了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包括净现值法、获利能力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其他投资决策方法包括实物期权、层次分析法。

一、中小石油企业投资决策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投资行为单一化。投资决策对于中小石油企业来说是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盈利能力、增强企业实力的基本手段,然而由于投资的项目有投资资金额度较大,期限比较长,同时风险高,且不可逆等特点,企业在进行扩大投资的过程中,若有微小的失误,都可能给投资主体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投资决策失误是吞噬人类财富的最大黑洞,对此,经营者与投资者都应该十分重视投资决策分析,因为投资决策的精准程度是投资决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中小石油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只进行一种项目的投资,大大提高了投资的风险,因为某一种投资都存在较大的风险,特别是投资的项目不是自己的经营领域的,往往会对此领域存在一些误区,这样风险也会提高。综上所述,企业若要更好地发展,需要通过细致的措施进行比较分析,然后进行投资决策,不能盲目地进行投资决策,投资行为单一化是投资决策的最大误区,市场的调研分析关乎企业的成败,中小石油企业缺少分析的流程与市场调研的过程,如果不改善的话在今后的发展中必然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2.企业决策方法的不完善。中小石油企业在决策方式方面不完善,该企业中制定方案并进行分析的工作人员仅仅采用NPV方法进行分析,并不是说NPV方法分析得不准确,在当今社会要求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进行全面准确无误的分析,应该运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方法双向对比进行分析,看最终的方案是否是最可行的。投资决策的方式有很多种,下面就NPV方法与期权法的利弊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上述的图表可以看出NPV方法与期权法进行对比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它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其他的方法也是如此,对此,中小石油企业如果在投资决策上只采用NPV方法进行分析,必然会在投资决策上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个误差就可能导致投资方案的失败,最终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3.投资决策制度的不完善。投资决策作为企业重要的经营决策,往往是有风险的非常规的、非确定的决策。有些企业为了谋求眼前的利益,不顾企业自身规模如何、不顾自身能力和发展目标如何,进行盲目投资。中小石油企业由员工制定分析完投资决策方案,直接交给领导者,由领导者个人进行投资决策,没有专业的人进行市场的分析与调研,一人独裁的决策制度必然会对决策造成影响,因此中小石油企业的投资制度存在着不完善性。

二、中小石油企业投资决策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投资经营动力来源分析。投资是中小石油企业特别重要的经济行为之一,绝对不能盲目进行投资决策,应该在企业经营对外投资需要时进行。企业的投资需要一般出于以下几点考虑:成本压力、产业结构、市场压力、资本压力等,其具体表现为,当本企业与国内外其他同类企业相比,其自身规模较小,不能达到取得规模经济水平产品成本,使得其流转成本非常高,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无法进一步提高。

从当今的经济发展来看,新兴的产品层出不穷,已有产品在市场中遭遇淘汰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也是企业无法控制的,因此转移经营方向可以说是企业明智的选择之一。但投资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潜在的新兴市场现在有高额利润对企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通过详细分析投资压力的来源,从而明确企业在竞争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所在,同时结合企业的投资目标和长远的规划考虑,为下一步投资方向的确定做好铺垫。

2.投资环境分析。企业投资经营由企业财务环境、投资环境和企业的投资能力等几部分共同构成,无论是企业发现新的发展机会,还是面对前所未有的威胁,都需要企业对其所处的投资经营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出有利于投资经营项目成功展开的决策。

特别是石油化工行业,其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以及社会、经济、心理、行政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在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要更加严谨,要了解市场,了解环境后再进行风险最小化的投资,把风险降低到最小化。

3.投资经营方向选择分析。中小石油企业虽然没有扩展经营空间,但在投资实力及能力方面还是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在市场环境方面则存在很大的问题,中小石油企业没有从市场环境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还保留着以前的投资经验,投资单一行业,这样行业不景气的时候,企业必定会造成损失,企业利润明显下降。因此中小石油企业需要改变投资经营的方向,不能只靠单一投资来谋取利益,通过不断的市场调查和行情的分析,投资符合行情的东西才能够提高收益,最终达到提升企业效益的结果。

4.投资方式分析。每一种投资方式都会存在一些不完善性的存在和一些误差,中小石油企业在投资决策方面,只运用一种投资方式进行分析并做出决策,必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再加上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制定方案与规划未来的发展前景,方案一旦实施,造成的损失将无法挽回,任何的事情都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这样才会找出完美可行的方案进行投资决策。

三、解决中小石油企业投资决策问题的对策

1.企业投资决策实行多元化。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主观意识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长,伴随着这些问题的变化,市场需求也不断地变化,因此中小石油企业要想高效快速的发展,对于企业投资决策单一化进行全方位改进,只有投资决策实行多元化才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一个企业想稳定长期快速的发展,首先要了解市场需求,这样企业才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制定相应的计划,实行多元化投资决策和完善的分析流程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市场上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面对这样的市场变化,我们必须完善企业的分析流程,找到市场的核心需求,制定符合市场的需求,加大企业的发展和提升经济效益。作为一个经销企业要做的则是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上的需求和投资的价值所在,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制定出有效的企业投资决策计划,告别单一化,实行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只有了解市场价值和投资的价值是否具有一定的投资意义,企业才可以提升自己的实际价值。通过市场的要求,我们必须有完善的分析流程和经销产品的多元化,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自身发展。

2.改善企业投资决策的方法。现如今企业的投资决策的方式有很多种,然而每一种方式都存在着相应的利弊,因此一个企业的投资决策的方式及其产生的结果影响着一个企业的存亡。

中小石油企业采用单一的投资决策方式,必然会存在一些弊端,因此必须全面考虑,这样才会减少企业的投资决策风险。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投资决策的成败往往关系到这个企业今后的发展道路,中小石油企业只有实行多种方式分析,权衡利弊找出最适合的方案,这样才可以避免危机的发生。

3.建立完善的投资决策制度。中小石油企业投资决策制度的不完善,直接影响投资决策的结果。在一个企业投资决策中最大的误区便是一人独裁的方式,因为一个人的想法存在着单一性和不全面性,做出错误的决策将会影响一个企业的发展。

中小石油企业要想改善就应该建立一个专门的决策体系,聘请专业人士进行分析,再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批与核算,最终交给领导者们开会发表个人的意见,最终决定是否实施。

如果中小石油企业继续实行不完善的投资决策制度,必定会存在风险,只有避开风险,企业才可能走上正轨,对于中小石油企业来说完善投资决策的制度也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陈信元.行业竞争管理层投资决策与公司增长/清算期权价值[J].经济学,2013(10).

[2]许学娜.基于EVA的中国石油企业集团投资决策及管理机制研究[J].天津大学,2011(5).

[3]王燕.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决策内部控制问题探究[J].江西财经大学,2013(6).

[4]哈成华.企业投资决策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J].财经界,2013(12).

投资决策理论需求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以石油石化企业为例,从企业成立的目标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入手,阐释了建立以财务为核心 的经营管理体系的意义,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角度分析了以财务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的含义、企业财务管理 的现状,解读了构建该体系应做的重点工作,提出了正确处理财务管理和其他职能管理关系的建议。

关键词:财务;经营管理体系;价值管理;财务转型

企业作为复杂的经济组织,其运行包含的成本控制、 资金运作、盈利情况、投资回报等诸多生产经营环节,都 存在财务管理的问题。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企 业越发展,财务管理越显重要。锻造百年老店,实现卓而 不群,企业必须以价值为引领,打造以财务为核心的经营 管理体系。

一、以财务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含义

以财务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不是狭义的以财务 部门或财务工作为核心,其深层的含义是上至企业决策 层下至基层的员工都将企业的价值最大化融入日常工作 中,全员重视企业的价值创造,从集团层面予以高度重 视,做好顶层设计,建立相应的配套考核机制并持续抓好 落实。

一是价值创造。该体系的本质是价值引领、效益优 先。

二是全员参与。该体系以财务为核心,将财务对企 业价值创造的计量、测算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理念,运用到 生产经营中,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贯彻实施。

三是站位全局。该体系运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谋 求企业效益最大化,强调财务工作站位企业全局,而非人 为突出财务部门作用、增加财务部门力量。

四是支撑决策。该体系在确保会计核算质量、提高 会计核算效率的同时,尤其注重发挥财务预算的指导控 制作用,强调会计核算结果的“深加工”和“再利用”, 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具价值的财务信息。例如运用管理会 计工具对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 进行分析,以及本量利盈亏平衡分析,投资决策分析,产 品寿命周期分析等。

五是动态优化。该体系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链 条(价值链)实行动态管理。例如,不断优化企业符合 市场需求产品的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使产品延长价 格优势时间。另外,通过困难企业体制机制调整进行转 产、合并或人员、资产剥离等方式改革,达到增效(减亏) 的目标。

二、建立以财务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意义

(一)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呼唤财务管理

企业成立伊始,将必然经历发展、成长、成熟、衰退几 个阶段。虽然每个阶段的目标、任务不同,但追求价值最 大化和股东回报最大化是根本的和最高的目标。企业实 现价值最大化就是通过理财实现财富最优的过程,财务 管理的本质就是理财,可见财务管理是实现价值创造的 必然工具。

(二)现代企业管理核心在于财务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主要包括人、财、物、产、供、销、技术等 七个方面。现实企业中人事、物资、生产、销售、技术管理 往往是要么不以价值量作为必然选择,要么不具备全局 观,实施的是局部的定向管控。而财务管理则是以价值 为计量标准进行全面管理,实现价值创造目标。可见财 务管理必然是企业管理核心内容,必然成为企业管理的 灵魂,只有它能起到串联其他六个方面管理的作用,使企 业的整个管理形成合力,保障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长远发展需要财管管理

企业发展的外在表现和衡量标准是创造的价值。随 着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流程的细化、产品的多元化,营销方 式和盈利模式的变化也越来越快。究竟这些流程是否合 理,产品是否赚钱,营销方式是否持久,都要以能否创造 价值、能否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来衡量,要以最少 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入。而这些都无法自动实现,只有 通过科学的财务管理,才能准确判断、实现盈利,进而推 动企业发展。

(四)经营管理现状迫切需要加强财务管理

国际油价从 2014 年下半年“断崖式”下跌以来,我 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特别是随着《中国制造 2025》的出台,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 力转换三大特征。在此大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由 单纯注重利润管理转向利润管理与价值管理并重,由注 重资产管理转向资产管理与资本运营并重,由注重资金 市场转向资金市场与资本市场并重,由注重会计核算转 向管理控制与决策支持并重,逐步实现由核算型向价值 管理型的转变,构建以财务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也就 成为必然。

三、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企业在效益上行阶段容易忽视财务管理价值,注重 扩大生产和销售工作,石油石化企业在 2006 年至 2014 年初面临同样的问题。在经济新常态和国际低油价下, 石油石化企业逐渐重视“以财务为核心管理体系”的建 设与运作,虽迈出第一步,但尚未实现一体化、全员化、系 统化和组织化。现对其分析如下:

一是思想陈旧。目前仅有部分企业开始真正意识到 企业财务管理的价值与作用,摒弃拼产量、创效益的老旧 观念,取而代之的是提高效率效益来创造价值的科学观 念。部分企业领导仍没有真正彻底转观念、转方式,仍然 残余着高油价时代的陈旧思维,存在产值产量就是效益 的落后思想,未能真正理解市場对产品决定权的意义,尤其在油价下跌时,买方市场对产品更加挑剔与苛刻,没有 真正完成从产值向效益的转变。这直接阻碍企业“以财 务为核心的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二是功能缺失。虽然企业设置了管理会计部门,强 化了会计核算中预算等前端业务管理;利用管理会计工 具对会计核算结果进行“深加工”,但从机构设置到业务 处理尚不系统、缺乏组织保障,同时,企业对管理会计结 果的利用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三是衔接脱钩。部分企业管理部门之间的“壁垒” 破除任务艰巨,经济业务决策过程难以形成合力。目前, 企业管理部门的设置及职责划分能较好地从业务办理方 面迅速落实责任主体。但是,彼此间也竖起了“无形壁 垒”,形成“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管理格局,分级分段 管理容易与企业整体目标脱钩,严重制约企业“以财务 为核心的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四是人才匮乏。一些企业管理会计人才比较缺乏。 目前,企业对管理会计的运用大多是片段化和朴素化,其 重要原因就是普遍缺乏具备会计管理理念、财务管理能 力的管理会计人才。

五是系统不全。有的企业领导认为,价值管理和价 值创造是财务部门的业务,其他部门没有参与或充分参 与到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中。一方面,部分部门不知道 自身价值创造活动何在,另一方面,各部门无法形成合 力,提高企业整体价值创造能力。这就导致以价值创造 为显著特征的全员财务管理模式尚未形成。

四、构建以财务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

一是大力宣传财务价值管理理念。企业各级组织、 各级领导、每名员工都要深入领会并自觉执行财务价值 管理理念,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价值创造,正所谓“三军用 命胜可期”。企业必须用心用力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宣传 贯彻财务价值管理理念。

二是营造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企业要创造效益、 创造价值,员工的因素至关重要。通过财务管理机制调 整,释放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员工的聪明才智,为 企业创造价值奉献力量。企业要牢固树立“每个部门都 是创效主体”“每个班组都是核算单元”“每个员工都是 价值创造者”的“全员财務”理念,让全员真切认识到 财务管理涉及范围的广泛性、业务的复杂性、价值创造的 重要性,从而主动参与和落实相关工作。

三是严格落实总会计师为主体的财务管理责任制。 企业党政领导要彻底转变观念,摒弃唯“产值”论,加大 总会计师在生产经营决策中的权重,在新上项目中,应赋予总会计师“一票否决权”权力。通过顶层设计和制度 安排,彻底扭转“领导班子中财务老总排名最后、经营业 务安排财务老总最后知悉、业务决策中财务老总最后签 字”的边缘化局面。通过强化总会计师履职的权力和责 任来增加其对经营管理决策的话语权,自上而下推动以 财务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

四是加快财务转型工作。目前,部分企业财务职能 仍以核算为主,主要反映企业经营过程和结果,系“报账 型会计”,侧重对外报告服务。为此,要加快建设共享中 心,由共享中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服务协议和标准操作 流程,收集处理各企业同质化的记账、核算与报表工作, 做好资金结算、会计核算、报表编制等工作,履行财务监 督职能。结合单位情况,依据岗位职责重新调整优化或 设计业务流程,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对取消会计核算岗后 的剩余财务人员重新设置岗位。针对资金、资产、往来、 税务、报销、档案等业务重新设定综合运营管理岗、预算 管理岗、管理会计岗(决策支持)、经营分析考核岗、战略 与风险管理岗等。企业端财务人员要把精力放在参与管 理、分析问题上,例如研究单位扭亏的战略性前瞻性问 题,真正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五是强化财务信息应用。充分利用会计共享中心的 业务特点,夯实会计工作基础,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财 务管理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深化企业业务数据分析, 加大经营大数据分析力度,充分挖掘大数据价值,从而指 导经营管理决策,为企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要打破企 业内部信息系统繁多,衔接存在缺陷、信息孤岛、信息流 通不畅通的局限,建立企业内部云数据,容纳包括宏观数 据以及财务、生产、销售等微观数据,为经营分析提供数 据来源。构建通过适合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分析评价模型, 查找企业优势与劣势所在,并做出准确判断,使企业的经 营战略适时与市场实现联动。

六是完善财务过程管控体系。强化精益财务管理。 围绕改善企业盈利能力,实施精益财务管理,充分挖掘和 利用现有资源,消除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从而降低成 本、提高利润。创新体制机制管理,优化业务流程,构建 以创造价值为目标的管控体系。坚持资源配置市场化, 建立完善资本投入与资金成本相结合的责任体系,落实 资金使用主体责任,严格资本占用回报。加强资本结构 管理,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改善企业资信水平,充分发 挥企业负债的杠杆作用。完善价值指标评价体系,全面、 科学地评价投资项目,对于未达到预定投资效益的项目 及时妥善予以处理,防止造成更大的损失。

七是建立统一预算管理系统平台。把预算管理作为 财务价值引领的核心,在集团公司层面建立统一的全面 预算管理系统。目前,大型国有企业各事业部及下属企 业的预算管理平台各不相同,使用水平差异较大,且都有 提升的需求。应通过整合提升目前的预算管理平台,有 效促进“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对标分析及评价”的 全过程预算管理,以提升预算管理标准化水平,为企业提 高创效、增效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从企业经营者到 基层班组长,都要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线,实现全员算 账。企业领导在做决策时,首先要考虑成本与效益,算全 企业的效益账。各单位与部门领导要算单位和部门的效 益账,这些效益必须与单位的职工个人效益、与部门领导 个人效益直接挂钩,形成考核联动机制。要实现内部预 算与市场的联动,分析预算执行情况不但需要从数据中 找问题,还要由生产管理运行部门进行现场落实,安排生 产计划,市场销售部门去检验,再反馈,从而形成“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市场检验—反馈—再发问题”的闭环 系统。

八是强化财务风险防控。企业生产经营风险最终体 现为企业效益的不确定性,财务工作需要直接面对防控 市场环境风险、财税政策风险、汇率风险、境外国家政治 风险以及在经营过程中的内部控制风险。财务信息是企 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结果反映,财务可通过预算制定 与执行的综合反映,判断在各个生产环节的问题和风险, 并配合生产部门制定各个环节相应的措施,通过经营考 核强化措施落实到位。

五、正确处理财务管理和其他职能管理的关系

企业确立以财务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只是理顺 了企业内部机制问题,而要想充分发挥该体系的作用,还 必须妥善处理财务部门同其他部门的关系。唯如此,才 能使企业的整体管理协调、高效,才能有效推动企业发 展。

一是树立“全员财务观”。以财务为核心的经营管 理体系将企业各职能部门管理统合在一起,但这种统合 必须以思想观念转变为前提,否则各个部门之间还是壁 垒重重,难以从整体上有效发挥作用。如何转变观念? 那就是教育员工树立“全员财务观”。具体地说就是每 个部门每名员工的工作都要以价值为引领,强化效益意 识,对管理的精细程度、管理效率与效果、管理的成本与 效益进行有效平衡。同时,各部门的管理成本与效益由 财务部门测试后,由企业总裁层面进行平衡,有效解决管 理的投入与产出问题,解决好“干了再算”还是“先算后干”的问题。通过机制的调整和完善,强化业务部门 的成本管理责任,促进业务部门提高降本意识 , 推进成 本管理链条向设计、工艺、采購等源头延伸,建立以企业 价值为导向的目标成本管理责任成本中心(或利润中 心),使整个企业的管理行为动因与管理效果达到最优, 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二是发挥其他职能管理的作用。选择以财务为核心 的经营管理体系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但这并不 是说其他职能部门的作用就不重要了。相反,没有其他 职能部门的功能管理,企业照样无法实现经营目标。只 不过在该体系下,人们更重视价值理念,使 HR、材料、财 产、生产、销售、技术研发等部门以算好效益账为开展工 作的前提,避免忽视整体利益的部门利益最大化现象,以 及过度管理现象。这就表明企业要盈利、要生存、要发展, 不管企业的管理体制机制如何调整,职能部门终究必须 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离开了职能管理部门的管理,企 业将无法正常运转,财务部门将无财可理,无账可算,何 谈效益、价值?所以企业在树立”全员财务观”后,还必 须重视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作用。

三是妥善处理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企业的财务部门 应根据业务部门的现实需要,加强业务部门人员的财务 业务培训工作。尤为重要的是,财务部门应该用通俗易 懂的语言向业务部门普及财务知识,使业务部门能利用 财务知识算好自己的效益账。企业财务人员应了解基本 的生产经营业务知识和业务流程,明了关键流程和关键 控制点。将财务事后控制变为控制前移,对包括可研、生产组织、销售政策等环节提出财务建议。企业业务人员 在基本掌握财务知识的基础上,要对本部门的业务建立 财务绩效基本模型。这样,一方面能及时同财务部门对 接;另一方面,能通过财务绩效基本模型控制本部门的收 入、成本费用、效益等关键指标。当今社会唯一不变的就 是事物在不断变化。财务人员不能墨守成规,用过时的 方法去处理新业务,要有前瞻性,结合企业的战略,加强 业务学习。财务部门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应 企业发展所需,在财务制度允许范围内,灵活处理具体事 务,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 袁绪民等 . 财务共享下财务人员的转型出路 [J]. 财会月 刊 ,2014(3).

[2] 李航 , 樊西为 . 现代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研究 [J]. 中国总会计师 ,2015(10).

[3] 王延昌 .“互联网 +”下的财务人员转型发展探讨 [J]. 中国 总会计师 ,2015(10).

[4] 郭晓梅 . 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 [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 社 ,2016.

作者简介:时云峰(1971—),中原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 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 赵艳玲,中原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高级会计 师。

(责任编辑:朱希良)

投资决策理论需求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个人对于高等教育进行投资属于一种个体的投资行为,所以必然存在风险成本以及收益因素。在对高等教育进行个人投资加以研究期间,按照人力资源、教育供求以及财务投资这些理论需对投资成本、风险以及收益加以系统分析,这样才可合理制定投资决策。本文,在对高等教育方面的个人投资具体动因加以分析之上,对理性投资高等教育的具体建议展开探究,希望能给家庭以及个人投资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个人投资;决策

前言:现阶段,伴随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与高校当前扩招力度持续增大,个人对于高等教育进行投资早已变成一种普遍现象。尽管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可以产生一定收益,然而和其他类别的物力资本进行投资相同,个人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也具有一定不确定性与风险性。所以,人们在进行高等教育方面投资之时,必须要加以认真分析,这样才可作出一个正确决策。

一、关于高等教育的个人投资这一理论的概述

对高等教育进行个人投资是由成本以及收益构成的,其中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以及间接成本。在这之中,直接成本指的就是受到高等教育产生的所有直接费用。而间接成本还被称作机会成本,指的就是因为上学放弃的那些可能产生的工资收入。而收益则包含货币收益以及非货币的收益,其中货币收益是指上学期间未来收益当中超出未上大学收益的部分。

二、高等教育个人投资动因分析

(一)注重教育具有的文化传承性

一直以来,国内的传统文化都非常崇尚读书,人们认为唯有通过读书才可不断提升个人在社会当中的地位。所以,注重读书具有的文化价值这一观念以及行为取向一直贯穿在中华文明当中,通过千年传承以及积累已经变成一种深厚民族文化。而这是个人对于高等教育进行投资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

(二)受到知识经济这一时代不断召唤

伴随信息技术这一科技革命的到来,知识经济这一时代已经引发社会整体发展模式实现重大变革。如今,人才已经变成社会当中最为稀缺以及重要的一种资源。而在教育领域当中,高等教育处于高端位置,可以直接向社会输出一些优质人才。所以,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本质上就是对优质人才加以购买,对人才具有的持续发展这一能力进行购买,这促使人们不断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

(三)国内经济飞速增长具体需求

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主动融入到了世界经济之中,经济的高速发展刺激了对高技术以及高知识人才的整体需求,各国在实施国家战略之时,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但现阶段国内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总量不足,巨大的优质人才需求为高等教育方面的个人投资提供一个广阔空间,致使很多人都将目光聚焦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投资之上。

(四)对高等教育进行个人投资具有的示范效应

近些年来,很多率先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的毕业生在市场当中占据着重要的领导岗位以及技术岗位,在收益获得较大满足,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借助高等教育对自身所在社会阶层加以改变,对家庭命运之行改变。这对高等教育方面的个人投资产生了一种示范效应,让很多人都看到了高等教育方面投资可以产生的客观收益,进而热衷于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

三、理性投资高等教育的建议

(一)构建和大众化相符的高等教育的投资理念

近年来,伴随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朝着大众教育进行急速转变,当前高等教育当中人才培养这一目标从培养少数精英教育转向为培养众多高素质、高质量的劳动者。然而,很多家庭以及个人观念依然停留于精英教育这一时期,个人对于高等教育进行投资还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对于此,投资者需要对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加以充分理解,对自身投资心态加以及时调整,构建和大众化相符的高等教育这一投资理念,并且采用有效投资手段来获取较高投资回报。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推动社会人资整体发展,同时还能造福于个人以及家庭[1-3]。

(二)增强高等教育的投资期间的风险意识

个人在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期间,风险通常表现为预期收益、就业、教育服务以及教育过度这四方面的风险。对高等教育或者其他教育进行投资会产生一些积极收益,尽管进行错位竞争或者投机可能会产生较高风险,然而人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期间,除了要对收益加以考虑之外,同时还要对收益具有的不确定性加以充分了解,以防进行盲目投资为自身以及家庭造成较大损失。对于此,个人以及家庭必须增强高等教育方面投资期间的风险意识,对高等教育方面投资可能造成的具体风险加以全面了解,之后再对投资决策加以制定。这样才可对自身以及家庭财产加以保证。

(三)对职业教育方面投资加以关注以及重视

在过去几十年当中,我国一直在大力发展着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政府采取了很多积极扶持政策。而且,社会对于职业技术方面人才整体需求十分旺盛,职校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就业形势,这使得职业教育给广大人民提供很多不同的投资教育的机会。对于此,个人以及家庭必须要对具体投资对象,也就是子女接受教育的具体基础以及能力加以全面系统以及充分评估,进而在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间做出一个合适选择。

结论:综上可知,伴随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与高校当前扩招力度持续增大,如今个人对于高等教育进行投资早已变成一种普遍现象,这是受到个人以及家庭注重教育具有的文化传承性,受到知识经济这一时代不断召唤,经济增长的具体需求以及对高等教育进行个人投资具有的示范效应的综合影响。人们在进行高等教育方面的投资之时,需构建和大众化相符的高等教育的投资理念,增强高等教育的投资期间的风险意识,对职业教育方面投资加以关注以及重视,这样才可进行理性投资。

参考文献:

[1]张芬昀.知识失业与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的风险及规避[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01):100-104.

[2]韩留杰.金融危机下我国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现状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8(03):137-139.

[3]赵恒平,闵剑.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成本、收益确认与计量[J].理论月刊,2006(04):149-151.

作者简介:范玉红,女,汉,山西平定县人,大学本科,山西金融職业学院副教授,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现改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个人投资。

投资决策理论需求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当前世界金融形势扑朔迷离,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依然存在。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的金融风险与日俱增。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防范金融风险”提到了2012年宏观经济政策的突出位置。本文对企业目前金融风险的形成和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企业如何控制金融风险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企业金融风险 成因 特点 控制

企业的生产经营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金融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同时又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各种风险因素显著增加。虽然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增速仍居高位,但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明显增多,下行不可避免。欧债违约风险继续困扰全球市场,继希腊债务危机过后,意大利与西班牙已经接过欧债违约风险的接力棒,其GDP分别位列欧元区的第三、四位,经济规模及债务数额如此之大,完全超出欧盟及IMF的救助资金范围。同时,全球失业率高位徘徊、“通胀”压力的风险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形势难以乐观。在当前这种经济形势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的金融风险与日俱增,像期货商品交易的市场风险、外贸结算的汇率风险、债务契约的信用风险、证券资产管理的收益率风险等等。如何规避企业经营中所遇到的上述风险,成为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参与国际产业循环和分工的大中型企业所面临的严峻课题。

1. 企业金融风险的形成及控制现状

金融风险是指金融交易过程中,因各种不确定因素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金融风险可以分为市场风险、制度风险、机构风险等。企业金融风险,是指企业在从事金融活动时,由于汇率、利率和证券价格等基础金融变量在一定时间内发生非预期的变化,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企业金融风险可分为:外汇风险、筹资和融资风险、利率风险等。从风险的构成要素来看,企业金融风险的风险因素是企业从事金融活动;风险事件是汇率、利率和证券价格等基础金融变量发生非预期的变化;风险结果是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即实际收益少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超过预期成本的可能性。

1.1企业金融风险主要是由经济原因引起。企业要生产经营必然要发生筹资、融资活动,而金融活动主要是以金融资产买卖的形式进行,其中,作为一般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和用于再生产的货币资本共同构成全社会的货币流通量,它们都不停地做循环周转的运动,是最重要的金融资产。而证券则是现代金融的重要工具和金融资产的主要表现形式。过去的几十年,在国际资本市场的不断扩展中,证券化已成为一种趋势,银行的存贷款业务正改变过去那种定期和固定的债权债务形式,而代之以可在二级市场上自由买卖、转让的有价证券形式。同时,作为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必然要求,资产证券化还越来越成为现代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 由于资产证券化和货币化交易方式广泛地存在于现代企业的市场化经营活动中,导致企业经营和运作必须面对一系列的不确定性风险。其中最常见的不确定性风险来源,是企业经营活动中采用在交易所交易的原材料、产成品、有价证券,以及可以用上述交易方式进行比照交易以获取收益的经营活动。这些经营活动所带来的企业经营风险通常源自金融市场风险,因此产生企业金融风险。同时,自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以来,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为浮动汇率制所代替,国际商品交易的结算过程中就会产生汇率风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需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再加上人民币升值,企业在原材料采购和产品交付时就面临着极大的汇率风险,这同样形成企业的金融风险。

1.2由于金融风险本身具有复杂性、隐蔽性,我国企业金融风险控制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我国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度不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和重大事件信息的失真较为严重,使得金融风险缺乏有效监督,公众和政府对市场运作的真实情况无法准确掌握。其次,企业对金融风险的控制多停留在表面上,缺乏深刻的认识。企业金融风险控制基本上都是公司财务部门的职责范围,没有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实施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控制程序。再次,由于没有一套成体系的评估与量化标准,虽然认识到了风险的存在, 但是对于风险带来的损失的可能性估计不够。缺少对风险的量化管理,没有运用有效技术来识别、评估和监测风险,金融风险的防范缺乏连续性和专业性。由于企业金融风险管理成本高,且我国企业的金融风险控制水平较低,造成许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 企业金融风险的特点

企业在从事金融活动过程中将会面临许多风险,每一种风险的特点不同,对企业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同时,由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不同,产生的效益和造成的损失也各不相同。但企业的金融风险,从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又形成许多相同的特点,把握企业的金融风险的特点,建立完善的制度及科学的控制体系,就能及时预防和减少企业的金融风险带来的损失和危害,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1企业的金融风险具有不确定性。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是金融风险产生的必要条件,只要有金融活动,就必然有不确定性。汇率的升降、利率的变化、证券价格的波动,都与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政府的经济政策具有不确定性,政策力度的大小具有不确定性,国际市场的变化也具有不确定性,企业的金融风险造成的后果也有不确定性。

2.2企业的金融风险具有可预测性。经济的发展虽然具有不确定性,但经济的发展可以预测,同样企业金融风险也可以预测。企业风险管理部门可通过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来完成企业的金融风险的评估预测,对企业金融资产实行风险管理,进行系统的风险识别、分析、监测,从而规避风险实现风险管理,减少企业损失。

2.3企业的金融风险具有可控性。尽管金融风险是客观的,但是金融风险是可控的。企业因生产经营拥有金融资产,必然存在企业金融风险,而我国目前企业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不高,金融资产经营性风险,企业通过正确有效的金融防范和预警体系,对企业金融资产进行事前识别、预测,并根据企业自身金融资产的具体情况进行结构调正、分散、转移,是完全可以避免和控制的。

3. 企业金融风险的控制

3.1企业必须牢固树立风险意识,从思想上重视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

企业发生金融风险,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自身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忽视企业金融风险,就会使企业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甚至破产、倒闭。因此,企业应充分重视金融风险,将风险管理上升到公司战略的高度。当前全球面临严俊的经济形势,但挑战与机遇并存,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有实力的企业。

3.2企业必须从制度上和机构上加强管理,对金融风险形成定期报告制度

企业要有明确的金融风险控制目标,要从成本和效率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制定符合企业自身条件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同时,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其成员不仅要符合相关资质要求,并且必须拥有足够的权限介入公司的关键生产经营活动与投资决策的过程,能够独立、全面、高效地开展风险调查工作。其次,风险管理部门必须能够充分识别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使监管部门与投资者能及时了解公司的重大事项;但是没有形成金融风险定期报告制度。因此,应该尽快建立与完善金融风险专项披露制度:企业必须定期向监管部门或利益相关人报告持仓规模、资金使用、盈亏情况、风险敞口评价、未来价格趋势、敏感性分析等情况;必须在重大事项(重大亏损、浮亏超过止损限额、被强行平仓或发生法律纠纷等)发生后及时报告相关情况,并对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及处理结果建立专门报告制度。

3.3企业必须建立科学系统的金融风险评估系统,及时进行风险评估

企业风险控制系统要科学、合理的构建,企业风险控制系统应涉及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等各环节。必须赋予该系统操作人员拥有足够的权限介入公司的关键生产经营活动与投资决策的过程,能够独立、全面、高效地开展风险调查工作。

3.4企业要对金融风险实行预警机制

为使企业金融风险的防范具有连续性和专业性,企业应通过运用金融风险定量评估系统量化和监测金融风险,一旦发现金融风险,立即发出预警信号,以引起公司管理层与投资决策部门的重视,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控制企业金融风险,减少企业经济损失。

3.5企业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的金融政策和变化

企业随时了解国际、国内金融政策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外贸企业,这里面比较重要的是国际“银根变化”。所谓的“银根变化”就是指从美联储到中国人民银行银根的紧与松,包括存款准备金,贷款利率,以及居民存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这些都很可能会根据国家的宏观政策来不断的进行调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结合的更加紧密,轻微的政策调整都可能影响到企业的利益,尤其是出口企业的利益,外贸政策的调整将对出口产品价格以及出口成本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企业在一个时期内,将国际国内的银根方面的变化贯穿到自己的生产决策中。

3.6企业应充分利用公共资源,加强银企合作

控制企业金融风险,需要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公共信息和金融政策资源。在信息资源方面,企业要时刻关注国家统计局、央行、证监委、行业协会等部门发布的信息,及时调整企业的金融资产方向,规避风险。在金融政策资源方面,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对走出去的企业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是企业加快开拓国际市场、防范金融风险的坚强后盾。同时,商业银行有很多好的产品可以提供企业来选择作为规避风险的工具。每一家银行都有产品的研究和开发部门,他们会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地推出很实用的产品。企业的经理应当经常和银行的财务经理进行交流和沟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量身为企业设定资金管理的模式,从而有效规避金融风险。企业应加强与金融业的合作,实体企业与金融企业对投资对象的关注点有所不同:前者往往注重与标的企业进行战略合作以提升自身价值,对短期财务收益看得相对较轻;而后者则恰恰相反,更注重目标企业的财务回报。如这两类企业加强合作,可以起到取长补短、规避风险,在利益上各取所需的效果。

3.7企业要不断创新发展模式,采取组合式风险管理

企业的发展方向,要与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式相结合,要和中央制定的转方式、调结构相结合,必须改革和创新发展模式,选择多样化、风险分散化的经营战略,不仅要经营好国内业务,还要积极开拓国际业务,走国际化、规范化、市场化、多元化的道路。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企业应当抓住机遇,通过跨国并购、股权置换、海外上市、项目融资等方式大力拓展国际市场,加速国际化步伐,在控制企业金融风险的同时,使企业自身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黄达《货币银行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2] 陈雨露《国际金融》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3]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数据库:上海证券报 证券时报.

投资决策理论需求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内部风险控制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运用鱼刺图分析法对房地产企业风险进行识别与分析,提出其内部风险控制的基本框架、流程和方法,并针对房地产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为房地产企业完善内部风险控制方法提供依据,也为企业优化内部管理及提升盈利点提供重要支撑。

【關键词】HX房产企业;风险控制;管理流程;鱼刺图

1 内部风险控制的含义

风险管理旨在识别影响主体的潜在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房地产风险控制就是对房地产经营中的各种风险进行规避和掌控从而达到损失最小、利益最大之目的。[1]内部风险控制是企业为提高经营效率、保护资产、提高企业数据的准确性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战略风险

房地产企业的战略风险主要是指战略决策所带来的风险,与企业自身的投资决策、企业对于政策的了解以及企业对于政策的适应性等因素关系密切。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具有投资额大,投资周期长、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大等特点,因此房地产企业必须在宏观经济形势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下制定准确的战略决策。

1.2 项目管理风险

项目管理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项目管理与执行风险和人力资源风险。项目管理制度不完善,项目管理人员执行不到位以及项目质量、进度、资金、合同履行等脱离管控都会给项目带来风险;同时由于房地产行业具有投资大、周期时间长、风险大等特点,因此具有决策性、技术性、专业性等的有关知识人才对企业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所以这些人员在实践经验、专业知识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风险。

1.3 财务风险

房地产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具有以下特点:开发及建设期时间长,资金的周转时间较长,资金回笼速度较慢造成的现金流断裂、成本增加以及垫资造成的现金流紧缺易造成企业内部资金上的风险;现金流量在每个阶段分布不均衡、不规律且资金的流向较为复杂,对开发商以及业主的应收账款无法及时回收以及对分包商的预付账款管理不到位造成财务信息缺乏真实性、可靠性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2 内部风险控制的基本框架和基本方法

2.1 基本框架

房地产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有助于提高房地产企业管理人员处理企业不确定性的能力,从而来提高企业创造财富价值能力的框架。在我国房地产内部风险控制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内部环境、设定目标并识别事项、评估风险、应对风险及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与改正缺陷等。[2]

2.2 基本方法

2.2.1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对企业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本文运用鱼刺图法进行风险分析。

鱼刺图又称因果图,分为问题整理型、原因型和对策型三种,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并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其原理是关联分析导致系统发生事故的原因与结果,在系统中则是通过展示文字和线段的因果关系来描述危险因素与事故后果的逻辑关系。采用鱼刺图法对企业内部风险进行分析能够将事故原因简洁化,条理化,使房地产风险评价人员能够准确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鱼刺图分析法由因和果两方面因素组成,依据房地产企业经营策略和所处市场环境的特点,考察实际情况并查询相关资料,通过对人员、财务、法律和管理风险等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深入研究,用鱼刺图建立房地产企业内部风险评价体系。其主要优点有:①能清楚直观的展示房地产企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能够细化分析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②无需建立烦琐的数学求解模型,更不必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对于企业管理人员来说便于掌握和推广,极具实用性。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直接集中于问题的实质内容,而不是问题的过去或不同人员的片面观点,从而有效地提高管理人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

2.2.2 加强房地产业务流程控制

依据房地产业务流程进行业务管理,管理责任重大对整个项目影响也很大,因此要尽可能的减少管理上的失误,加强企业领导和员工的管理意识。主要强调两个方面的管理:一是质量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导致的风险;二是进度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导致的风险。

3 HX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的主要问题

3.1 内部控制环境缺失

房产企业内控制度不完善、不全面,制度不能够覆盖企业的各个部门;企业内部机构设置繁杂、职能交叉重叠,职责定位分工不明确,难以实现组织精细化管控;房地产企业总体缺少内部监督部门及会计控制部门,即使有也缺乏独立性。

3.2 内部控制滞后

首先,内部控制缺乏执行力。很多企业认为有了制度就等于有了保障等于有了控制,而实际上内部控制更注重的是执行结果,它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必须付出的行动。其次,很多企业目前对内部控制的含义理解比较片面。多数企业都往往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流程层面控制活动的内部控制,而对信息交流与沟通、内部环境、风险评估等要素的关注度不够。

4 HX企业内部风险控制

4.1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①完善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完善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应注意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环境的建设,包括经营管理的理念、企业的文化理念,制定和分配责任的方法、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实施等。只有建立良好的房地产企业内部环境才能确保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的落实。②建立内部会计与监督机制。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要真实记录在财务会计系统中并为了便于管理要对经济业务进行适当的分类。此外,对发生重大的经济业务要进行详细的描述,在衡量经济业务的价值时要准确无误的记录货币价值,在编辑财务报告时要合理地描述經济业务,区分审计等职能。建立并完善房地产企业内部监督部门并给予监督部门相应的权利。[3]

4.2 强化内部控制结构

①改善房地产企业的治理结构。房地产行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是优化、健全企业的治理结构,并且要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决策机制,加强内部审计等监督部门的独立性并赋予相应的权利行使监督权,强化责任追究制度。②企业应增加有效的内部控制活动。房地产企业要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并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本公司的相应的会计制度。主要包括的内部控制活动有:一是要明确各个经营任务的流程;二是要安排好各部门的职责;三是要对企业的资产加以使用和记录;四是要加强考核企业员工的绩效情况;五是对企业会计信息及凭证要加强保护、爱惜;六是财务清查要加强清查;七是要严格规定会计系统中财务人员的操作权限。③房地产企业必要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环境是实施内部风险控制的内在基础,内部控制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内部风险控制的效果。同时,房地产企业还要以国家大局利益为前提,以消费者至上为服务宗旨,最后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4.3 建立内部财务风险控制信息系统

任何企业的经营管理都离不开内部财务风险控制特别是房地产这种高风险性行业,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控制主要依靠信息之间的沟通联系,因此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沟通程序,以便从该程序中获取信息并及时传递。

5 结语

针对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激烈竞争等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运用鱼刺图分析法对房地产企业内部风险控制进行识别和分析,构建房地产企业内部风险模型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确定了内部风险控制的流程和框架、风险控制操作过程及风险控制配套政策和措施;同时,针对房地产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建立内部财务风险控制的信息系统等,对增强房地产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朱佩军. 我国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商贸,2014(33):59-60.

【2】王思遥. 我国当地产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基于财务资源配置视角[J].生产力研究,2015(3):152-156.

【3】赵斯昕,丁日佳.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构建[J].中国矿业,2010,19(8):41-44.

投资决策理论需求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我们都知道机会成本在企业投资决策当中指的是将一定的经济资源投放在某种产品或项目之上,使其产生最大程度上的收益。那么,机会成本在企业的现金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中具体是怎样运用的呢,本文将详细阐述其概念和机会成本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机会成本;收益;现金管理;投资决策;运用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原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企业日常经营的过程中,想要做好一项项目或是进行正常财务运转,合理有效地利用企业内的现有资源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经营手段,以实现企业钱生钱的最终目的。因此,企业在项目投资面前,需要周全考虑到未来收益与时下的投资金额的之间关系是否呈大于的趋势,或者说未来收益率不能够小于银行的贷款利率和平均收益率。这就需要我们运用经济学的观点,合理计算机会成本给企业带来的最佳的投资方案,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利用上的缺失,为企业投资收益实现最大化。

一、机会成本概述

(一)机会成本概念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原理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又被称为选择性的唯一成本、替代性成本。根据《简明帕氏新经济学辞典》的定义,“机会成本就是对大多数有价值的、被舍弃的选择或机会的评价或估价。它是为了获得选择出来的对象能体现更高的价值所做的放弃或牺牲。”例如,一名服装设计师在设计服装的过程当中突然之间想要外出旅游,他决定放弃这次设计服装的机会,从而选择旅游来放松自己,这对于他来说就构成了投资收益和旅游放松之间的机会的成本。

(二)机会成本产生的前提

1.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在西方经济学中,由于经济资源的有限性才延伸出机会成本这一概念。社会的一项资源是有限且稀缺的,选择用它生产特定种类的产品时,同时也放弃了用同样数量的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来获得经济效益的机会。

2.经济资源的多用性

机会成本是对不能利用的机会所需付出的潜在成本进行衡量。只有当经济资源具有多用性时才可以进行比较和选择过程,否则当经济资源只能用于一种用途时,机会成本便无从谈起。

二、投资决策概念

投资决策是指投资者为了实现其预期的投资目标,运用—定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程序对投资的必要性所进行的分析、判断和方案选择。企业投资决策是公司三大金融决策(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股利决策)中最为关键的决策。

三、机会成本对于企业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意义

(一)机会成本在投资决策中是必不可缺的关键因素之一

力求机会成本最大程度地减小,是进行一切投资活动的重要标准。机会成本为如何做出合理且效益最大化的选择提供了易于衡量、可比性强、确凿有力的依据。如同经济学权威之作——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在书中所指出的那样:“人们做出决定的依据离不开机会成本”。

(二)机会成本仅仅存在于做出投资决策前的分析过程中

机会成本只存在于确定投资决策前的分析过程中。一旦决策被选定时,就意味着已经放弃了用于该项决策的经济资源的其他用途可获得的收益。决策一经做出不得改变时,就意味着已然变为了沉没成本。同时,在决策过程中与之伴随的经济成本也完全消失了。

(三)机会成本体现投资决策的多样性

投资决策是在各个备选方案中挑选出最优方案,放弃另外一些次优方案。所放弃的次优方案的经济效益衍生出了机会成本这一理论。机会成本的存在就是对投资选择多样性最好的诠释。

(四)机会成本并非绝对第一考虑成本

机会成本是主观预测的隐形成本,会被人的认知能力和有关项目的信息获得水平等因素所限制。机会成本必须与其他影响决策的因素结合使用、综合考虑后才能选择出最优方案。它是做出正确投资决策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四、结论

由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诞生,来源于古典经济学静态要素成本的资本成本彻底完成了向动态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等)的转变,因此机会成本实质上是资本成本。资本成本的高低取决于企业要求的最低期望收益率的高低,投资的机会成本=项目最低期望收益率+风险报酬率 。机会成本体现着一个治理机制和决策机制健全的公司在进行企业投资决策分析时对风险机会水平报酬的充分考虑和尊重 。

资本成本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财务学概念,而资金成本却是中国早期经济改革时期出现的适应特定时代特征的产物,是企业管理层单凭会计成本决定的投资成本,属于会计学概念。

与风险程度相匹配的资本成本应该取代资金成本成为投融资理论中的核心概念,然而我国不少企业将两者混淆,在过度考虑资金成本的同时无法意识到机会成本的重要性,从而可能导致企业过度投资失误、甚至危害企业前景。机会成本虽然不是实际支付的现金流,但是它能直接影响比会计利润更能检验企业经营质量的经济利润,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只有充分考虑和尊重投融资决策中的机会成本,方能在每一次投资决策中将经济收益发挥到最大,方能尽快全面充分地接受与国际接轨的现代财务管理中的资本成本这一概念。

参考文献:

[1]吴贺坤:《关于期权理论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上海:上海经济出版社,2010年第2版,第15页;

[2]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版,第32页;

[4]陈勇:《利用经济信息创造经济效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3页;

[5](美)彼得·纽曼(Peter Newman):《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词典》,美国: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版,第280页.

上一篇:林业行政许可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行政听证程序原则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