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范文

2024-07-31

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范文第1篇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自1921年建党以来,中国经历了90年的沧桑。从抗日到内战,从建国到大跃进及至文化大革命。在从改革开放到今天十二五。变化最大的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也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物质文明在不断的进步。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离开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就不可能拥有今天这样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具备将全体中国人民团结起来的强大凝聚力,九十年来仍然能够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蓬勃的朝气,这与我党善于总结、吸取经验的优良传统密不可分。

在这光辉的90年历程中,我党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21年,毛泽东等12人代表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第二阶段:建国之初,中国政府成功地在占全国农业人口总数90%以上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三亿农民分得了约4700万公顷的土地。第三阶段:改革开放30年我党取得了八大成就: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4.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5.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6.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7.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8.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而之所以我们能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懈的斗争,就是因为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着我们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动力。事实证明,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改变了历史。抚今追昔,展望未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必将发奋图强,迎难而上,克服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与挑战,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从辉煌步入新的辉煌!

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范文第2篇

《到灯塔去》是一部以女性人物为中心的小说, 拉姆齐夫人和莉莉·布里斯科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从表面看莉莉在小说中的地位没有拉姆齐夫人那样耀眼, 与近乎完美的拉姆齐夫人相比, 莉莉只是个干巴巴的老处女, 一个不成功的画家, 然而却承载着伍尔夫的思想——无论是画家还是小说家, 作为女性艺术家她们是一体的。莉莉的女性意识经过了两个发展阶段:反抗与融合。

作为艺术家的莉莉在作画时首先面对的是来自男权文化的贬抑, 就像坦斯利所强调的:“女人不能绘画, 女人不能写作……”坦斯利的观点代表了当时男权社会的普遍看法。如19世纪的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就认为, 女人根本就不具备写作的头脑, 女人进入文学领域不仅是一种不幸, 而且是一种罪恶, 女人写作的威胁性是巨大的。面对男权社会的观念, 女性对自己的才能缺乏自信, 没有勇气将自己的作品展示于人。所以当拉姆齐先生靠近时, 莉莉会觉得紧张。在整个作画过程中, 她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来自男性的阻扰。“即使他 (指拉姆齐先生) 呆在50英尺之外, 即使他不过来和你说话, 甚至连看你也不看你一眼, 他的影响也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紧紧地纠缠着你。他把一切搅的面目全非。她看不见色彩, 也看不见线条……”

这种世俗的偏见不仅来自男性, 也同样来自女性自身。在男权思想教化下成长起来的女性, 已经无意识地接受了女性弱势无能的地位, 并将男权的压迫和禁锢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拉姆齐夫人坚持认为婚姻才是一个女人的最终归宿, 在这些传统的女性眼中, 莉莉的画作没有任何意义。面对异化了的女性, 伍尔夫指出, 一个女人要想创作, 必须杀死“房间里的天使”, 才能摆脱思想的禁锢, 否则“她就会杀死我, 她就会挖出我那写作的心”。莉莉要想坚持绘画, 必须不断与拉姆齐夫人所代表的“房间里的天使”做斗争, 而这用斗争的集中表现就是抗拒婚姻, 因为婚姻对女人来说意味着牺牲自己, 把一切奉献给丈夫和孩子, 而一旦在婚姻中失去了自己, 女艺术家也就失去了艺术创造力。

在与男权价值观念和“房间里的天使”做斗争的同时, 女性还必须寻找适合自己的途径来表达自己。女性细腻的体验不同于男性, 因而男性的写作和绘画原则并不使用于女性, 女性必须寻找适合自己的话语来表达自我。在莉莉作画时, 流行的是庞斯福德所确立的男性绘画原则, “自从庞斯福德先生来过以后, 人们流行把一切都看成苍白、高雅、朦胧的色彩”, 但在莉莉眼里, “雪兰来紫得亮丽;墙壁白得耀眼。她认为, 糟蹋这种亮丽的紫和耀眼的白是不诚实的做法。因为那是她亲眼目睹的。”然而面对所看到的一切, 莉莉却被男性绘画原则所阻碍, 无法表达自己:“当她凝望时, 可以如此清晰、如此居高临下地看到这一切。就在她拿起画笔的一瞬间, 一切就变了样儿。正当她要把构思的画面搬上画布的那一刻, 魔鬼百般捉弄她, 经常折磨得她几次落泪, 使这段从构思到创作的路程令人望而生畏, 就像一个孩子要穿过一条阴森森的通道。因此, 为了不失去那股勇气, 她必须面对强敌奋力抗争。她经常听到自己在说:‘但这正是我看到的;这正是我看到的。’从而把她仅存的少得可怜的一点视觉形象紧紧抓在胸前, 因为有上千种力量正拼命把它们从她怀里夺走。”

莉莉作画时被各自力量撕扯着, 坦斯利、拉姆齐先生、拉姆齐夫人、庞斯福德先生, 她既要抵制来自男性的贬抑, 同时也要控制自己, 以免听从拉姆齐夫人对婚姻的安排。尽管面对种种阻力, 莉莉仍然坚持创作, 因为她坚信艺术的永恒性。“没有永恒的事物;一切都在改变;除了文字, 除了绘画。她想, 这幅画也许会被挂在阁楼上, 也许会被卷成一团塞进沙发底下;尽管如此, 尽管这样的一幅画, 也是永恒的。可以这么说, 即使不是像样的作品, 而是这种信笔涂鸦, 这种绘画的努力也同样会‘永存’……”

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 伍尔夫将《简·爱》和《傲慢与偏见》做了对比, 由此说明了带有性别偏激的作家和雌雄同体的作家在创作方面的差异。按照伍尔夫雌雄同体的理论, 一个艺术家只有兼备了男性和女性头脑才能创作出不朽的作品。“任何作者只要考虑到他们自己的性别, 就无药可救了。……无药可救并非比喻夸张之辞;因为带着那种偏颇的性别意识写出来的东西, 都注定必然死亡。……在心灵之中, 男女两性因素必须有某种协调配合, 然后艺术创作才能完成。”

在小说的第一部分, 莉莉试图将她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呈现在画布上, 然而她却一直被两种不协调的对抗折磨着, 一会是拉姆齐先生的自私, 一会是他的冷静客观、一会是拉姆齐夫人的智慧, 一会是她的目光短浅与可怜, 这种种感觉无法调和在一起, 她始终无法对传统的两性关系产生客观公正的认识, 因而无法在画布上将她的真实感觉表现出来。光与影怎样协调?男性与女性究竟该怎样和谐共处?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她就无法完成画作。

十年后, 那个“房间里的天使”死去了, 拉姆齐先生开始扮演父亲加母亲的角色, 他不再那么专横无情了, 尽管他还像以前那样向别人索取同情。面对这样一个可怜的老者, 莉莉不再拒绝给予同情, 尽管她只是赞美了他的皮鞋, 但通过两人的交谈莉莉终于能和拉姆齐先生融洽相处了。而莉莉对拉姆齐夫人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由否定到肯定的过程。她逐渐认识到了拉姆齐夫人的智慧并意识到拉姆齐夫人也是艺术家, 她的作品就是生活。她发现了自己与拉姆齐夫人的共同点:拉姆齐夫人试图将生活中的瞬间变为永恒, 莉莉也努力用色彩将稍纵即逝的瞬间定格为永远。回忆着拉姆齐夫人, 关心着即将登上灯塔的拉姆齐先生, 莉莉不再不停地反抗, 而是平和地面对两性关系。这时的莉莉终于领悟了生活, 困扰她多年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莉莉画作的完成过程象征着莉莉由抗争到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伍尔夫赋予了画作极其丰富的象征意义。在小说的第一部分莉莉身上拥有的是男性那种坚持真理、追求艺术的精神, 但缺乏女性的温柔和同情心。她身上的男性原则与女性原则由冲突到融合的过程也就是她对拉姆齐夫妇的认识过程, 也是她对两性关系的认知过程。

摘要:弗吉尼亚·伍尔夫即是一位女权主义先驱也是一位现代主义大师, 在代表作《到灯塔去》中, 她不仅自如地运用了意识流技巧, 还通过大量意象传达了自己的女性主义思想。这些意象不仅赋予了作品广泛的象征意义, 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人物的心理历程。莉莉作画时的不同构想体现了其女性思想的变化过程——由偏激的女权思想到两性融合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也揭示了女性艺术家的成长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范文第3篇

摘 要 与西方宪政建设相比,我国的宪政建设起步比较晚,并且命运多舛。82年宪法颁布,才使我国的宪政建设走上正轨,三十年间,我国的宪政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就像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样,我国宪政国家的建设正处于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初级阶段,在宪政建设的道路上需要有与宪政建设相配套的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等条件的支撑。宪政建设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这需要我们几代人艰苦不懈的努力,并且这一过程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

关键词 宪政 民主 政治 法治

“宪政”一词由来已久,在西方,宪政的概念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被提出。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一书中就大量使用宪政的概念。我国宪政建设起步比较晚,19世纪我国的宪政运动仅仅是对西方国家宪政建设的生搬硬套,并没有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因此这样的宪政运动最终走向失败也是不足为怪的,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正是这次失败的宪政运动打开了中华民族宪政建设的大门。

一、宪政的概念

宪政是法学和政治学上的重要概念。但由于受到不同的国家政治文化和实践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政治家和法学家对宪政有不同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西方学者对宪政的理解

在西方法学或政治学的解释中,宪政是一种民主政治的理念、政治制度或政治状态,它通常以西方自由主义哲学作为理论基础,以民主、自由、人权、法治、宪法作为基本要素,以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三权分立作为基本特征,以保障个人权利、制约政府权力作为内在要求。

从渊源上讲,宪政的概念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被提出。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一书中就大量使用宪政的概念,并把宪政、宪法、政体同等看待。西方学者比较重视从宪政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制约和对公民权力的保障意义上来阐释宪政的含义。

(二)社会主义宪政的基本含义

毛泽东曾经在《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一文中指出:“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政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张庆福教授认为:“宪政就是宪法政治,以宪法治理国家。它的基本特征就是用宪法这种根本大法的形式把已争得的民主体制确定下来,以便巩固这种民主体制,发展这种民主体制。”在他们看来宪政暨是民主政治、立宪政治、宪法政治,用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形式,将已争取的民主事实确定下来,加以巩固和发展。

我们反对照抄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宪政理念、宪政体制和法律制度,但我们应当学习和借鉴包裹西方宪政文明在内的一切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我们讲的宪政是社会主义宪政,是指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前提,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为本质特征,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以尊重保障人权和实现人的全面解放为宗旨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二、当代中国宪政建设的历程

与西方的宪政建设相比,中国的宪政建设起步比较晚,从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到新中国成立颁布的第一部宪法也就是大家熟悉的54宪法,中国的宪政建设历程仅仅具有几十年不到一百年的时间。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宪政建设

1908年清朝政府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封建专制统治,不得不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紧接着又颁布了《重大信条十九条》,它们虽然被称为宪法性文件,但是与真正意义上的宪法相去甚远,它们对人民权利只字不提,不过是假借立宪之名,行抵抗革命之实罢了,所以它们最终也没有挽救清政府覆灭的现实。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先生领导革命志士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赋予了人民较为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开创了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然而这次革命尚未成功,革命成果很快被篡夺,此后中国历史动荡,先后有多部宪法颁布,这些宪法只不过是各种政治力量为了寻求自己上台的合法性,纷纷炮制出来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宪法。所以说从1908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并没有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宪政建设。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宪政建设历程

1949年至1982年,新中国通过起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和“54宪法”、“75宪法”、“78宪法”、“82宪法”共4部正式宪法。一直到了1982年,经过拨乱反正,确立了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我们才制定了一部比较成功的宪法。这部宪法虽经三代领导集体的交替,但能在整体上保持20多年之久的生命,在中国宪政史上是第一次。

我们在看到60年宪政建设的辉煌成就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宪政建设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宪法经过多次的修改,一方面表明了几代领导人带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宪政国家的决心,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宪政国家的幼稚,不成熟。

三、宪政国家的生成条件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社会主义宪政国家的政治条件

民主政治是与“专制政治”相对的概念。民主是由希腊语demos(人民)和kratia(统治或权威)派生出来,意为“由人民进行统治”。

宪政是指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宪政与近现代民主政治紧密相联,它以民主政治为前提,正如毛泽东所说:“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的政治①”,“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②。”可见,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是在“立宪政体下,统治阶级的成员都平等地参政,即实行民主政治③。”因此,宪政与民主政治紧密相联,它以民主政治为基础,是民主政治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一种历史形态,宪政与民主已成为互相依存、不可分离的统一体。宪政的实现过程是一个从立宪、行宪、护宪到修宪的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这同时也是一个政体民主化的过程。与此同时,随着法制的发展,代表民意的宪法的产生,又给宪政运动提供一个基础,一个平台,宪政就是民主政治,是民主政治发展到特定阶段的表现。

尽管宪政就是民主政治,但不能说宪政等同于民主政治,有民主政治也不等于实现了宪政,一个宪政国家的建立,必不可缺民主政治,但仅有民主政治也是不行的,一个宪政国家的建立同时需要其它条件的支撑。

(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宪政国家的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宪政建设要求建立以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宪政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发育程度。我国多年来实行的是产品经济和趋向单一化的所有制形式。在产品经济条件下,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企业不具有相对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这种情况下,价值规律、市场调节的作用受到严格的限制,国家主要依靠超经济的行政权力来推动和管理经济活动。因此,在产品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计划经济主要依靠行政命令、长官意志,因此,它本质上是权力经济,即要求行政权力的权威至上。在这种情况下,它就会绝对排斥与之平行和高于它的任何权威的存在。这样,宪法和法律的作用就是“为政府运用行政权推动整个经济运行服务”,使之成为实行行政权力的手段和工具。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权利经济。它不仅反对权力至上和人治,反对从属于行政权力和人治的法制,而且由于它主要靠主体平等、意识自治的法律规范调整,因而它本能地要求法律的权威至上,要求法治,这正是宪政的内在精神所在。因此,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要实现宪法至上,建设社会主义宪政,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在社会中形成多元健康文化是宪政国家生成的文化因素

宪政目标是以社会公正民主为主旨,它总是以社会价值观念和伦理的巨大进步为依托。宪政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文化,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以诸多方面的先进文化作为背景和支撑,可以说是一种崇高理念指引下的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们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生活方式。这种文化,既体现自由竞争,又体现社会公正的人道主义。在文化上追根溯源,宪法是西方诸多文化的共同产物。即诸如希腊哲学、罗马的实证主义、基督教信仰、新教伦理、近代资本主义和传统的个人主义哲学等这样一些西方文化因素混合的产物。作为宪法理念中的核心——人民主权、法治、个人人权、宪政主义等范畴的内涵都溯源于这一文化。

实现宪政就是确立法律信仰和宪法信仰的过程。19世纪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指出美国政治制度取得成功有三个因素:“第一是上帝赐予美国人的特殊和偶然的状况;第二是他们的法律;第三是他们的习惯和习俗。”在这三个要素中“,最具有生命力的是第三个要素——人民的精神、感情、信念、观念,即人的心灵和思想、习惯④”。从一定意义上讲,宪政实际是一定社会反复出现的按照宪法的条文和精神而展开的政治运动及其习惯,是一个民族长久以来形成的文化传统与道德观念在政治层面上的折射,它们赖以建立的基础不是一部完美的成文宪法,而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由来已久所形成的对法治的信仰和崇拜,对权力的警惕与防范,对人权的尊重与珍视。

(四)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宪政国家的法治条件

在民主宪政制度下,依法治国的价值取向和本质要求就是宪法和法律至上,反对人治,实行法治,依法办事。建设社会主义宪政是一个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长期的持续过程,宪法的实施需要良好的法治条件,需要在推进法治建设的同时,培育与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相协调、相适应的法治环境;否则法治环境的缺失和法治条件的不具备,就会使宪法的实施称为空中楼阁,宪政建设也无从谈起。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关系,从理论上讲,是法学理论与时俱进的需要,从实践上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对明确现阶段依法治国的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宪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逻辑关系上上讲,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宪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必然包括推进依法治国的内容;在时间关系上,社会主义宪政是依法治国的高级形态,推进依法治国不能必然地完成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历史使命,但没有依法治国的历史发展阶段,就必然地不会有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成功。建设社会主义宪政国家依法治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我国的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19世纪末西方的宪政观点伴随着近代中国的自强救亡运动来到中国,从此中国的宪政建设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国人崇尚学以致用对宪政更是坚持拿来为用的指导思想,这种不与中国实践结合的形而上学的模式主义,注定中国的宪政建设必将失败。值得庆幸的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至此掀开了中国宪政建设的新篇章,1954年制定了第一部新中国宪法,但是由于十年浩劫,这部宪法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就被75宪法所取代,所以中国真正意义上宪政建设应该是从1982年开始的。正像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样,我国的宪政建设也处在初级阶段,并且这个初级阶段还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732.

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735.

③宪法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351.

④[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林,石茂生.依法治国与宪政建设.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李世义.辉煌60年——我国宪政建设走上健康发展道路.新西部.2010(16).

[4]邬沈青.宪政与民主政治的共性分析.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第23卷第2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范文第4篇

李泽厚,著名哲学家,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美的历程读书报告。他的著作《美的历程》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统一了社会与自然,探讨了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等问题,并提出美学与人类命运相关联的前景。本文分析了这本著作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并通过作者第九章宋元山水意境,深入探究了中国艺术中规避人工秩序,师法自然的思想,本文认为这是中国美学的独特观念。

美学人工秩序宋元山水自然

《美的历程》是一部小书,篇幅不过十几万字,但它考察了从远古图腾到明清绘画、工艺的数千年华夏民族的艺术发展,读之使人神驰千年,邀游于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领略一个又一个时代的艺术精神,捕捉到华夏民族美的足迹。在《美的历程》的第九部分“宋元山水

意境”中,他认为:北宋山水画为“无我之境”,南宋山水画为“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过渡,元代山水画为“有我之境”。两宋以来中国艺术从总体情况上看,可以说是以“损”道来进行艺术创作,即荡去一切形式上的束缚,从人工秩序中逃遁,回归到法尔自然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才是生命意义的根本,才是安顿心灵的灵囿。“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中国艺术的一个纲领。中国艺术家认为,人的秩序是理性的、知识的、雕琢的,而天的秩序是自然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

本文读后感围绕宋元山水画中所体现的中国艺术家从人工秩序中逃遁的思想展开一些论述,并从中国美学的相关命题中,谈规避秩序的问题。

概括的讲,本书从历史的角度理出中国美学思想发展的来龙去脉,是对中国古典美提纲挈领式的概括介绍。全书共十章,作者分章节引领大家走入一场美的巡礼。

第一章,《龙飞凤舞》。远古年代,有氏族的图腾崇拜,蛇图腾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而为龙图腾。与龙蛇同时或稍后,凤鸟则成为中国东方集团所顶礼膜拜的另一图腾符号。正如作者所说,龙飞凤舞----也许这就是文明时代来临之前,从旧石器渔猎阶段通过新石器时代的农耕阶段,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飞扬着的史前期的两面光辉的、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图腾旗帜。但是,它们只是观念意识物态化的符号和标记,并不是审美。它们可以说是审美艺术和艺术创作的萌芽。后来的原始歌舞正是龙凤图腾的演绎形式。原始图腾与原始歌舞即已蕴含着美的萌芽,石器时代的陶器、玉器,其造型与图案的抽象演化,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而这种美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一种“有意义的形式” ,它沉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

第二章,《青铜饕餮》。以饕餮为突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以超世间的神秘威吓的写到动物形象,表示初生的阶级对自身统治地位的肯定和幻想。从总的趋势来看,陶器纹饰的美学风格由活泼愉快走向沉重神秘,确是走向青铜时代的无可置疑的实证,艺术由巫术宗教中解放出来了。与青铜时代同时发达成熟的,是汉字。汉字作为书法,终于在后世成为中国独有的艺术部类和审美对象,甲骨文作为象形文字,开始了美的历程。中国书法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的美,作者一一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各种书法的产生与发展,线条优美的汉字也开启了书法的艺术地位。

第三章,《先秦理性精神》。先秦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大的激剧变革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也是最为活跃的开拓、创造时期,百家蜂起,诸子争鸣。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总思潮、总倾向,便是理性主义。作者论述了孔学取得历史地位的原因,并提出老庄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相反相成地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理想、审美兴趣上,与儒家一道,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儒道互补是中国两千多年思想史的一条基本线索。作者认为,诗的赋比兴原则需要情感与理解、想象多种因素和心理功能的统一交融,在这里,情感性比形象性更使它们具有审美。木建筑是中国建筑的一大特色,作者分析了形成这一特色的原因,建筑物严格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表现了先秦的理性精神。

第四章,《楚汉浪漫主义》。作者论述了充满神秘图腾神话的楚文化,屈原----中国最早、最伟大的诗人是它的代表,而《离骚》开创了中国抒情诗的真正光辉的起点和无可比拟的典范。作者对传说为屈原作品的《天问》展开一系列神话和历史的疑问。“汉承秦制”的汉朝在文学艺术领域似乎脱离了先秦的理性,而保持了南楚文化的那种弥漫着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浪漫主义,呈现出“气势与古拙”基本美学风貌。作者说:“古拙反而构成这种气势美的不可分割的必要因素。” 如果没有这种种“拙笨”,也就很难展示出那种种外在动作姿态的运动、力量、气势感了。汉代艺术更突出地呈现着中华本土的音调传统:那由楚文化而来的天真狂放的浪漫主义,那人对世界满目琳琅的行动征服中的古拙气势的美。

第五章,《魏晋风度》论述了中国正式进入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魏晋时期,人们从两汉经学中解脱出来,冲破了旧的传统和价值体系,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有了巨变,对人自身的生命、意义和命运重新进行了思索和追求。文学也进入自觉阶段,文学从广义学术中独立出来,比较细致的区分了文学的各种体裁和风格,最重要的是对审美特征的自觉追求。阮籍与陶潜是这一个时期非常有个性的人物。

第六章,《佛陀世容》。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流行,并成为门阀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占据统治地位,是在频繁战乱的南北朝。作者通过几个佛经中的故事,表现出佛的悲惨世界,在肉体的极端痛苦中突出心灵的平静和崇高。而这与当时整个社会是长时期处在无休止的战祸、饥荒、疾疫、**之中有着一定关系。隋唐的统一和较长时间的和平和稳定,使得隋唐的佛像、佛堂、壁画表现诱人的天堂幸福生活,以满足统治者的需要,这里奏出的,是一曲幸福存梦想、以引人入胜的虚幻颂歌,读后感《美的历程读书报告》。 中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末路,佛教也趋近消亡走向世俗。

第七章,《盛唐之音》由青春李白、音乐性的美和杜诗颜字韩文组成。李白的诗歌奏出了盛唐艺术的最强音,这位具有天才美的酒中仙,蔑视权贵和世俗,饮酒赋诗纵情人生,秀口一吐就吐出了半个盛唐,让充满青春活力的盛唐艺术金碧辉煌。他的诗歌集中体现了盛唐巅峰知识分子的无所拘束的心态,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文学交响诗的顶峰。盛唐是一个音乐高潮,融合传统的“雅乐”“、古乐”,使得音乐歌舞都不再是礼仪性的典重主调,而是人世间的欢快心音。

第八章,《韵外之致》包含规范化、格律化、百花齐放、充满忧伤的中唐文艺和审美内容与形式的内在矛盾以及苏轼的意义。中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前期到后期的转折。这时人数日多的书生进士,带着他们所擅长的华美文词、聪敏机对,已日益沉浸在繁华都市的声色歌乐、舞文弄墨之中。但这时却百花齐放,书法,诗歌,绘画均有成名的大艺术家。文艺中韵味、意境、情趣的讲究,成了美学的中心。不再是前期文笔之分、体裁之别,而是理趣之分、神韵之别成为关键。苏轼正好是这一文艺思潮和美学趋向的典型代表。他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

第九章,《宋元山水意境》。李泽厚分析宋元山水,是从意境展开。作者认为:北宋山水画为“无我之境”,南宋山水画为“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过渡,元代山水画为“有我之境”。本章将是本文重点展开的内容,在后面将进行详细叙述,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第十章《明清文艺思潮》,论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清时期市民文艺、浪漫洪流、从感伤文学到《红楼梦》和绘画与工艺四个方面的问题。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世俗人情,完全是近代市井的生活散文,是一幅幅平淡无奇却无花八门、多彩多姿的社会风习图画。明代中叶以来,社会酝酿着的重大变化,反射在传统文艺领域内,表现为一种合规律性的反抗思潮。作者列举了李贽、“公安派”的三袁兄弟,说明下层的现实主义与上层的浪漫主义彼此渗透,相辅相成。

我现在想专门就本书第九章“宋元山水意境”提到的“无我之境”展开一些讨论。作者所,“所谓‘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没有自觉意识到。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不论是人间事件还是自然景物),终于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无我之境使得眼前的审美对象一时间”活”了起来,成了一个瞬间形成的意义世界的组成部分。就像元代画家倪云林的《幽涧寒松图》,古松在山林中,在清泉旁,成了这个空灵悠远世界的活的存在。我们并不是因为古松美而去把握这一美的知识,而是为了体验一种生命的喜悦,将世界从对象化中解放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这是重天人相合的中国哲学在审美生活中的反映,它是崇尚自然、规避人工秩序美学精神的组成部分。

艺术是人的创造,艺术家们为什么却要规避人工的痕迹呢?这是因为人工秩序是人类理性的秩序,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容易受到技巧的控制,难以摆脱既成的法度的限制,还会受到人的情感欲望等的影响,等等。艺术家在如此状态中的创作,是不自由的,只能破坏人的内在平衡。因此,中国艺术家强调由人工返归,即从人工秩序中逃遁,归复于自然的秩序。

打开中国画的天地,在烟云缥缈、山林逶迤之后,总有一种幽幽的寒意在。董其昌对倪云林的画推崇备至,他说,“云林高士,残山剩水,瘦石枯株,墨萧淡而气浓,笔萧散而意厚”。云林的画不以功夫胜,而以天真古淡胜,在疏散萧淡之中自有妙韵横溢。今藏于台北故宫的《容膝斋图》,是一河两岸式的构图,起手处几块顽石,旁有老木数株,中部为一弯逝水,对岸勾勒出淡淡的山影。这样的境界可真够荒寒,在他凝滞的笔下,水似乎不流,云似乎不动,风也静止,可以用禅门“无风萝自动”来评之。这种寂寞的世界淡尽风烟,绝去爱憎,有萧散的气息,体现了无我之境。萧散可以去人工秩序以从容潇洒的态度,创造不为法度拘束的逍遥境界。

人不能成为这世界的暴君,将世界的一切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去征服它,或者是居高临下地“爱”它,我们应该以一种生命的态度,去发现一个与自我生命意义相关的宇宙。倪云林《秋林亭子图》题诗云:“云开见山高,木落知风劲 。亭下不逢人,夕阳淡秋影”,一株木也有存在的价值,它不会因为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会因为人的评价而改变,只是自在兴观而已。人淡去了,但随那白云自飘,夕阳芊眠,在一株木里发现一个宇宙,一个有意义的世界。中国艺术境界的创造并非强调欣赏一种外在美的东西,而是期望一种灵魂的轻歌。作画是“于境上求之”,眼见,耳听都是有限的,它会阻碍艺术家的情怀表达,人有须臾之生,而自然却是永恒之物,我们面对自然就像是一瞬之对永恒。倪云林有题画诗“千年石上苍苔碧,落日溪回树影深”,人在“境”中忽然与永恒照面,给脆弱的生命注入绵长,带去了熨帖,这是一种独特的宇宙感的体现,而这种宇宙感就带给艺术家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境界,“无我之境”。

“无我之境”在中国画上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荒寒。王安石有诗云:“欲寄荒寒无善画,赖传悲壮有能琴。”以荒寒索画,大得中国画的要旨。中国画家将热烈的,喧闹的,繁华的气息从画中请出,代之以冷峻、清寒、荒率,体现了道法自然地深邃哲学思想,是中国艺术家从人工秩序中逃遁,归于大化思想的体现。首先,从题材上说,中国画家爱画雪景、寒林。雪意茫茫,点苍无香,秋日初木,老芽初发,都被笼罩了一层寒意。随着水墨山水的流行,荒寒意味越来越为画家所重视。宋代山水画家颇有荒寒骨气的,最称范宽、郭熙二人,以致在北宋形成了以范、郭为主的喜爱画雪景寒林、推崇荒寒划分呢个的潜在绘画流派。范宽《群峰雪霁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中仍然可见雪意中荒寒而又混莽的感觉。这种荒寒雪影里可以听到一片生机鼓动的喧嚣,艺术家们能在此找到自己的生命家园。荒寒境界是与孤独相联系,孤独感一是现实孤独,一是宇宙孤独,后者是在思考人类在浩浩宇宙的地位,从而油然而生的一种孤独,即前边提到的宇宙感。正是将生存感受与宇宙体验融为一体,另人产生“与元化游”的感觉。张璪曾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命题,这一学说强调地正是对于人性的还原,以本源的真正之心去映照世界。所以尽管山水画是荒寒的,然而以心源回归真性,点亮智慧之灯,让生命的本然在世界中自在呈现,在寒雪古林中体味出那一份生命的亲情和柔意。

《美的历程》李泽厚。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真水无香》朱良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 《浅谈<美的历程>对中国山水画史的错误阐释》作者苏滨

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范文第5篇

艺术和美是精神与心灵的外化,表现和寄托。“美的历程”也是中国民族精神的历程,随着民族精神的演进不断变化发展。《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写的关于美学的重要历史著作。把美学与时代精神相融合,通过对一本书的阅读,了解整个中国古代的艺术,使人们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美的历程》有内容到语言都十分精美。该书夹叙夹议,见解精到,文字简洁,明白晓畅。本书概括了中国由远古到明清的美的历程,是人们在短时间内读懂中国美学的发展变化,接受美的熏陶。

《美的历程》共分为十章,每一章代表一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它并没有涉及所有的门类,但是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性的分析与说明。作者认为美的转变是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所造成的,因此,作者考察一种艺术,首先以这个时代的社会经济生活为依据。

《美的历程》带我们跨越了几千年,尽情领略中华文明之美,从远古时期的图腾,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然后由物质转到思想,首先就是影响中华民族封建社会的先秦理性精神,再到楚汉的浪漫主义,再之由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过渡后的魏晋之风,那充满神秘感的佛陀世容,封建社会之鼎盛的盛唐,政治由盛转衰,但文化却达到顶峰的中唐,尽显山水诗情画意的宋元时代,最后市民文艺渐盛的明清时期,作者以独特的视角看历史,描绘了一段漫长的美的历程,原是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还有“浪漫主义”“人的觉醒”......从宏观鸟瞰的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做了概括和美学把握,然而作者自己却说他这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匆匆巡礼,还自嘲地说跑得如此之快速,也就很难欣赏任何细部的丰富价值。作者期盼的,希望起码能给读者一个笼统却并不模糊的印象。读书至此,我感受到了一个文学大家的个人魅力,学习的路,还很长很长。

《美的历程》整体感知中国传统美学精髓,宏观地介绍了中国各个时代精神特质,读《美的历程》,给人的感觉就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美的历程》一书洋洋洒洒十几万字,穿插着那些充满神秘感的图画,没有华美的语言,带给人们的是恢弘博大的气势,让读者为其恢弘的气势所折服。作者以俯观鸟瞰、整体把握的方法统筹全书,对于思想文化,不细寻其文理,诸如“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陀世容”„„一些异常简洁明快而又高度凝练的原创概念阐释之、铺陈之、思辨之,彰显出作者宽阔的视野、深厚的积累,也正是这些,赋予了薄薄一册《美的历程》以恢弘博大的气势,他让你在可能并不深刻理解的情况之下,已经欲罢不能,便只好开始这场匆匆的美学旅程。

石器时代的远古图腾,像山顶洞人的尸体旁,撒上矿物质的红粉,当他们做出这样种种的“装饰品”,这种原始的物态化活动,便正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开始。它的成熟形态便是原始社会的巫术礼仪。亦及远古图腾活动。龙飞凤舞就是文明时代来临之前,从旧石器渔猎阶段,通过新石器阶段,从母系社会通过父系家长制,直到夏商早期奴隶制门槛前。它们既是又不是原始社会的一种审美。它们只是原始巫术礼仪的延续,发展,和进一步图像符号化。它们只是观念意识物态化活动的符号和标记。

原始歌舞,分化为诗,歌,乐,和神话传说。各自取得了独立的性格和不同的发展道路。继神人同一的龙凤图腾之后的,便是以父系家长制为社会基础的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 有意味的形式,

循着陶器的步伐,青铜器款款而来,他充满着狞厉之美,青铜器的出现,人类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无论对于农业还是战争,它的作用都是巨大的,以饕餮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具有肯定自身、保护社会,“协上下,承大休”的帧祥意义。以饕餮作为纹饰,表现了原始人民向往无限力量,征服自然,征服社会的欲望。鼎盛的青铜时代,让我们看到了那深邃而博大的美。

从青铜时代迈上一步,我们来到了百家争鸣的先秦时代,虽然没有青铜那狞厉之美,但是激烈的思想碰撞奠定了中华文明两千多年的文化基石,百家蜂起,诸子争鸣,最后朝向理性主义的总思潮、总倾向。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两年多年的思想,从一开始,就体现了他的包从精神,在不断的融合中,日臻完善,儒家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间生活、伦理感情和政治观念中,儒家思想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确立了主流思想之后,文学爆发出最原始的光彩,楚汉的浪漫主义,向我们展示了他迷人的风采,细品《离骚》,我们会看到那是多么既鲜艳又深沉的想象和情感的缤纷世界啊。楚辞开创了中国抒情诗的真正的光辉起点,成为无可比拟的典范。在那个充满想象和神话的世界里,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浪漫的诗人。

伴随着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兴起,我们步入了以人为主体的魏晋时代,抛弃荒唐、迂腐、无用的文学,虽比不上先秦文化激烈的碰撞,广度不如先秦,但思辨哲学的纯粹性和深度所达到的高度是毋庸置疑的,时代是不断前进的,这个时代是突破数百年统治意识,重新寻找和建立理性思维的解放历程。

在世人遭受战争苦难,生活没有动力,失去希望的时候,人们心中就需要一个心理支点,宗教思想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佛陀,以他宽容、解救是人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一个信仰的兴盛,必然留下宝贵的精神和物质遗产,在那个佛教思想传播和鼎盛的时期,创造了大量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一部部佛经,一个个石窟,那浩大的佛像,无一不给我们震撼。

唐代历史揭开了中国古代最灿烂夺目的篇章,国家统一,和平昌盛,经济欣欣向荣,在这个和平盛世,所展现的文化,包含了大一统时代的气度,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大唐的诗人们,经过生活的洗礼,走览名山大川,那豪迈气度,跃然纸上,唐代的诗歌体现了人间现实的感受,体现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生活的执着。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想象和热情,渗透在盛唐文化之中,酸甜苦辣咸,在唐诗里,五味俱全,即使是享乐、忧伤、抑郁、悲伤也仍然闪烁着青春、自由和欢乐,这就是大一统时代的恢弘气度。

过了封建社会最顶峰的盛唐,我们来看一下中唐,政治社会的日趋衰落,文学在政治的跌宕之中走向了巅峰,百花齐放、名家辈出;诗坛之盛,确乎空前,散文也是如此。古文运动兴起,传统的骈文四六同时大放异彩,文学的宽度大大地拓宽,双流并进,文坛百花齐放,各有风度。文坛如此,书画亦高度发展,自由的发展时期,迸发出绚丽的艺术成就。

与相隔数千年的青铜礼器交相辉映,宋元的山水画,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罕见的珍宝。中国之画,在于神,山水之画,在于意境,此意境,就是画的神韵,宋元之画从画人转化为对自然的描绘,体现了一个时代人们思想的转化,当人们厌倦了世俗的仕宦生活,就转向了对恬淡生活的向往,沉醉于山光水色,规避城市生活的喧嚣,才能在心里生出山水之意境,这是亲近于自然的美。将自身融入于自然山水之中,达到那传说中的无我之境,人们在自然中找到了真我,看宋元的山水之画,可以涤荡人的心灵,是心灵回归于自然的恬淡之美。明清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社会风俗画,市井生活散文,向我们呈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图景,这一时代的文艺,更加趋近于世俗生活,体现了文学与基层接轨,下层的现实主义与上层的浪漫主义彼此渗透、相辅相成,虽然在思想感情、写作技巧,文学作品质量上不能超越前代,但是文学对于现实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清朝,文学遭到了不可想象的打压,政治的打压下,出现了与众不同的文学艺术作品,感伤主义成为清朝文学的一大特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范文第6篇

艺术和美是精神与心灵的外化,表现和寄托。“美的历程”也是中国民族精神的历程,随着民族精神的演进不断变化发展。《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写的关于美学的重要历史著作。把美学与时代精神相融合,通过对一本书的阅读,了解整个中国古代的艺术,使人们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美的历程》有内容到语言都十分精美。该书夹叙夹议,见解精到,文字简洁,明白晓畅。本书概括了中国由远古到明清的美的历程,是人们在短时间内读懂中国美学的发展变化,接受美的熏陶。

《美的历程》共分为十章,每一章代表一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它并没有涉及所有的门类,但是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性的分析与说明。作者认为美的转变是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所造成的,因此,作者考察一种艺术,首先以这个时代的社会经济生活为依据。

《美的历程》带我们跨越了几千年,尽情领略中华文明之美,从远古时期的图腾,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然后由物质转到思想,首先就是影响中华民族封建社会的先秦理性精神,再到楚汉的浪漫主义,再之由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过渡后的魏晋之风,那充满神秘感的佛陀世容,封建社会之鼎盛的盛唐,政治由盛转衰,但文化却达到顶峰的中唐,尽显山水诗情画意的宋元时代,最后市民文艺渐盛的明清时期,作者以独特的视角看历史,描绘了一段漫长的美的历程,原是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还有“浪漫主义”“人的觉醒”......从宏观鸟瞰的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做了概括和美学把握,然而作者自己却说他这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匆匆巡礼,还自嘲地说跑得如此之快速,也就很难欣赏任何细部的丰富价值。作者期盼的,希望起码能给读者一个笼统却并不模糊的印象。读书至此,我感受到了一个文学大家的个人魅力,学习的路,还很长很长。

《美的历程》整体感知中国传统美学精髓,宏观地介绍了中国各个时代精神特质,读《美的历程》,给人的感觉就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美的历程》一书洋洋洒洒十几万字,穿插着那些充满神秘感的图画,没有华美的语言,带给人们的是恢弘博大的气势,让读者为其恢弘的气势所折服。作者以俯观鸟瞰、整体把握的方法统筹全书,对于思想文化,不细寻其文理,诸如“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陀世容”„„一些异常简洁明快而又高度凝练的原创概念阐释之、铺陈之、思辨之,彰显出作者宽阔的视野、深厚的积累,也正是这些,赋予了薄薄一册《美的历程》以恢弘博大的气势,他让你在可能并不深刻理解的情况之下,已经欲罢不能,便只好开始这场匆匆的美学旅程。

石器时代的远古图腾,像山顶洞人的尸体旁,撒上矿物质的红粉,当他们做出这样种种的“装饰品”,这种原始的物态化活动,便正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开始。它的成熟形态便是原始社会的巫术礼仪。亦及远古图腾活动。龙飞凤舞就是文明时代来临之前,从旧石器渔猎阶段,通过新石器阶段,从母系社会通过父系家长制,直到夏商早期奴隶制门槛前。它们既是又不是原始社会的一种审美。它们只是原始巫术礼仪的延续,发展,和进一步图像符号化。它们只是观念意识物态化活动的符号和标记。

原始歌舞,分化为诗,歌,乐,和神话传说。各自取得了独立的性格和不同的发展道路。继神人同一的龙凤图腾之后的,便是以父系家长制为社会基础的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 有意味的形式,

循着陶器的步伐,青铜器款款而来,他充满着狞厉之美,青铜器的出现,人类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无论对于农业还是战争,它的作用都是巨大的,以饕餮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具有肯定自身、保护社会,“协上下,承大休”的帧祥意义。以饕餮作为纹饰,表现了原始人民向往无限力量,征服自然,征服社会的欲望。鼎盛的青铜时代,让我们看到了那深邃而博大的美。

从青铜时代迈上一步,我们来到了百家争鸣的先秦时代,虽然没有青铜那狞厉之美,但是激烈的思想碰撞奠定了中华文明两千多年的文化基石,百家蜂起,诸子争鸣,最后朝向理性主义的总思潮、总倾向。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两年多年的思想,从一开始,就体现了他的包从精神,在不断的融合中,日臻完善,儒家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间生活、伦理感情和政治观念中,儒家思想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确立了主流思想之后,文学爆发出最原始的光彩,楚汉的浪漫主义,向我们展示了他迷人的风采,细品《离骚》,我们会看到那是多么既鲜艳又深沉的想象和情感的缤纷世界啊。楚辞开创了中国抒情诗的真正的光辉起点,成为无可比拟的典范。在那个充满想象和神话的世界里,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浪漫的诗人。

伴随着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兴起,我们步入了以人为主体的魏晋时代,抛弃荒唐、迂腐、无用的文学,虽比不上先秦文化激烈的碰撞,广度不如先秦,但思辨哲学的纯粹性和深度所达到的高度是毋庸置疑的,时代是不断前进的,这个时代是突破数百年统治意识,重新寻找和建立理性思维的解放历程。

在世人遭受战争苦难,生活没有动力,失去希望的时候,人们心中就需要一个心理支点,宗教思想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佛陀,以他宽容、解救是人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一个信仰的兴盛,必然留下宝贵的精神和物质遗产,在那个佛教思想传播和鼎盛的时期,创造了大量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一部部佛经,一个个石窟,那浩大的佛像,无一不给我们震撼。

唐代历史揭开了中国古代最灿烂夺目的篇章,国家统一,和平昌盛,经济欣欣向荣,在这个和平盛世,所展现的文化,包含了大一统时代的气度,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大唐的诗人们,经过生活的洗礼,走览名山大川,那豪迈气度,跃然纸上,唐代的诗歌体现了人间现实的感受,体现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生活的执着。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想象和热情,渗透在盛唐文化之中,酸甜苦辣咸,在唐诗里,五味俱全,即使是享乐、忧伤、抑郁、悲伤也仍然闪烁着青春、自由和欢乐,这就是大一统时代的恢弘气度。

过了封建社会最顶峰的盛唐,我们来看一下中唐,政治社会的日趋衰落,文学在政治的跌宕之中走向了巅峰,百花齐放、名家辈出;诗坛之盛,确乎空前,散文也是如此。古文运动兴起,传统的骈文四六同时大放异彩,文学的宽度大大地拓宽,双流并进,文坛百花齐放,各有风度。文坛如此,书画亦高度发展,自由的发展时期,迸发出绚丽的艺术成就。

与相隔数千年的青铜礼器交相辉映,宋元的山水画,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罕见的珍宝。中国之画,在于神,山水之画,在于意境,此意境,就是画的神韵,宋元之画从画人转化为对自然的描绘,体现了一个时代人们思想的转化,当人们厌倦了世俗的仕宦生活,就转向了对恬淡生活的向往,沉醉于山光水色,规避城市生活的喧嚣,才能在心里生出山水之意境,这是亲近于自然的美。将自身融入于自然山水之中,达到那传说中的无我之境,人们在自然中找到了真我,看宋元的山水之画,可以涤荡人的心灵,是心灵回归于自然的恬淡之美。明清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社会风俗画,市井生活散文,向我们呈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图景,这一时代的文艺,更加趋近于世俗生活,体现了文学与基层接轨,下层的现实主义与上层的浪漫主义彼此渗透、相辅相成,虽然在思想感情、写作技巧,文学作品质量上不能超越前代,但是文学对于现实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清朝,文学遭到了不可想象的打压,政治的打压下,出现了与众不同的文学艺术作品,感伤主义成为清朝文学的一大特点。

上一篇:项目考察组接待流程范文下一篇:新媒体时代政务公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