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范文

2024-06-28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范文第1篇

“立德”两字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 此之谓三不朽。”[1]由此可见, 树立好的德行对人有着长远影响。立德, 最初是树立人的好的品行, 延伸到现在不在仅仅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 还包括遵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树人”出自《管子·权修》, “一年之计, 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树木;终身之计, 莫如树人。”[2]封建社会对树人的要求是用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这样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延伸到现在是指使人成为有用之才。“立德”和“树人”两者是密切相关, 不可分割的关系, “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 “树人”是“立德”的目的和归宿。立德树人的终极指向就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的一支, 需要把这一教育理念身体力行, 在对学生春风化雨的教导中增强学生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毛主席说过, 未来是属于青年一代的, 所以把青年学生培养成有信仰, 懂感恩, 负责任, 敢承担的有志之士, 中华民族的复兴才有希望, 社会主义事业才有前途。

(一) 立德树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 西方外来思想不断涌入国内, 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 人们的开放意识、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的同时, 个人主义、功利主义观念也渐入人心, 人们更加看重短平快的利益, 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满足, 为防止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遗失, 集体主义精神的淡化, 必须要让青年一代具备扎根文化底蕴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因此可以说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根基的延续。

(二) 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的指向

教育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媒介, 社会的发展取决于教育的延续。教育是实现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教育除了具备教学、科研作用以外, 还要有服务社会的功能, 所以要发挥好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作用, 就要给予方向引导,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理念, 将培养学生的人格、品性、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作为教育的长期指向。

(三) 立德树人是文艺工作的引导

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铸就了辉煌的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底蕴哺育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如此深沉的精神标识需要有力支撑——教育来转化, “坚定文化自信, 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文艺工作者要站在党性和人民的立场上, 奏响时代之音, 爱国之声, 用国人的思想、审美去创作更多反映国人精神和价值观念的作品。学习艺术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的文艺工作者, 就要具备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价值导向, 这样才能创作出滋养人民大众的正能量的优秀作品。艺术类大学生的独有特征也决定了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教育与引导的必要性。

三、艺术类大学生的主要特征

(一) 家庭条件优越, 个性凸显

在高校招生报考指南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艺术类专业学费基本是普文普理专业学费的两倍或三倍以上, 再加上平时实践所耗较多, 所以艺术类大学生相较于综合类大学生而言, 家庭条件普遍较好。优越的家庭环境塑造了他们的独特的性格特征和价值观念, 表现为两个极端, 遇事好出头、好冲动, 或是遇事不知如何应对。学习艺术的学生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是热爱艺术, 从小开始便学习艺术;二是学习成绩较差, 为了能够考上大学, 在高中阶段恶补艺术技能。无论哪种, 在学习艺术的道路上都会形成独特的艺术特征, 有较强的个性和自我意识。

(二) 文化功底薄弱, 政治思想素质有待提升

因艺术类专业在报考时所需文化课成绩相对于普文普理而言低一些, 在艺考的过程中, 他们学习专业课的时间和精力远远超过文化课, 所以在文化知识方面相对欠缺, 政治素养有待提高。再加上艺术源于生活的理念, 使得他们较早的接触社会, 容易沾染一些不好的习气, 比如江湖义气, 嗜酒吸烟等, 在他们自己看来这有助于艺术创作, 而且在艺术呈现上也可能需要这些情景。虽然文化水平并非跟思想素质成正比, 但是理论指导实践, 理论水平的高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思想素质的发展。

(三) 组织纪律性不强, 自控能力较差

学艺术的人是不受约束的, 尤其是学习技能型艺术的学生, 比如表演、导演、播音等, 他们认为搞艺术就要有自由意志, 他们对待生活有活力、有激情, 但同时也存在懒散慢的现象, 表现为不遵守学校校规校纪, 旷课, 夜不归宿, 宿舍卫生脏乱差等, 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另外, 大部分艺术生在高考前都是参加艺考培训的, 艺考培训机构要不就是包办一切, 要不就是只顾学生的专业提升, 在组织纪律和思想道德方面疏于管教, 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后期的大学生活。鲜明的个性导致他们过分看重个人利益, 缺乏集体观念, 故而在宿舍、校园这种集体环境下就会产生很多矛盾, 又不会用正确的合理的方式解决。

四、立德树人理念的践行路径

学生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从事学生管理工作最低层次的目标是管住学生, 最高的追求应该是管好学生, 前者只是体现了管理者的角色, 后者才是教师和管理者双重身份的体现。对艺术类学生概括而言的以上特点给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所以对于艺术类学院学生管理队伍的就有了较高要求。

(一) 扩大管理队伍规模, 避免陷入日常事务

《师说》有云:“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队伍的基层人员, 兼具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称谓, 最重要的职责便是立德树人。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的三观形成并趋于稳定的关键时期, 所以这一时期对于他们的教育管理也就尤为重要。但是辅导员工作繁杂琐碎, 不仅包括综合测评测算、奖助学金评选, 还负责生源核查、就业追踪等等日常事务, 所以要避免辅导员陷入日常事务, 而疏于对学生的深入管理, 首先要有足够规模的辅导员队伍, 使辅导员在处理日常事务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能实现有效平衡。

(二)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提升育人水平

对于辅导员而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全部工作的核心, 因此具备要求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的知识能力非常必要, 便于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转变为职业技能。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当然, 思想政治教育讲究的是细水长流, 除了出现问题时的及时处理外, 还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 使学生形成稳定的思想, 以便遇到问题时可以正确的处理。“坚持以生为本, 彰显人文关怀”, [4]思想政治教育的常态化就要求在日常的师生交流中要保持持续性, 讲究人性化, 平等、民主的交流更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 所以要求辅导员与时俱进, 不断提升自我。

(三) 转变德育思路, 创新德育方式

由于专业老师能教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 所以在艺术类学生眼中, 更认同专业课老师的教师身份。故此辅导员老师要想更好的开展工作, 也有必要在学生专业领域有所涉猎, 这样在沟通交流时会更容易切入话题,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之, 艺术类学生大都比较有个人想法和非常规思想, 所以在与学生交流时, 辅导员老师尽量不要采用中规中矩的方式, 坚持以学生为本, 采用他们更喜欢的自由、民主的交流形式, 关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一贯采用理论式的说教, 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缺乏实效, 在教育管理方面也达不到预期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理论灌输, 需要新的载体, 需要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相结合, 发挥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比如在七一建党日、八一建军节的时候, 发挥学生的专业技能, 进行表演、演讲、绘画、摄影、舞蹈等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 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在自我感受、自我呈现中使思想政治教育进头脑, 发挥艺术本身的德育功能, 实现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的完美融合。

摘要:立德树人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宗旨, 是教师秉持的基本教学原则。“立德”是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树人”是指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必须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报告中强调:“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 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寄托在青年一代人身上, 高校作为培养合格青年的重要场所, 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针对艺术类大学生, 进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应该注重方式方法。

关键词:立德树人,必要性,践行路径,艺术德育

参考文献

[1] 左丘明.春秋左氏传[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2011:2.

[2] 管仲.管子[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3:1.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8:6.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范文第2篇

一、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思想内涵

立德树人的思想理念是源于我国春秋时期的《左传》与《管子》。其中立德与树人是分为两部分进行阐述, 《左传》中提到一个人在社会中首先要树立德行, 然后要建功立业, 最后建立学说, 这三种德行是经得住时间检验的, 不会被社会所淘汰。而且, 古人是将树立德行作为一切的基础, 由此可见德行对于个人的发展的重要性;而《管子》中提到, 普通植物只需要极短的时间便可成熟, 而要种植参天大树, 就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成长。这个观点与教育理念完美的契合, 培养一个优秀的人才是需要经过长时期的教育和培养才能实现。由此可见, 立德树人是我国亘古不变教育理念与教育目标。现代教育中的“立德”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学生立社会主义之德, 从而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 “树人”则是通过我国完善的教育体系, 培养一批批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为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社会中充斥着多种文化元素, 大学生在面对这些复杂的文化元素时会产生错误的思想与理念。因此, 在立德树人视域下, 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学生的发展指明方向, 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形成正确地思想意识,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 要想实现这一教育目标, 就需要相关教育部门、大学教师与大学生创新思维, 积极探索, 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突破传统思维的禁锢, 创新教学策略与方法, 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从而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努力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二、立德树人视域下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

(一)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高校教育在面对社会多元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下, 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 大学教育改变传统教学思维, 创新教学方法,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定期举办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知识讲座、演讲比赛以及辩论赛等, 通过这些形式多样化的教育活动, 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使学生能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受到思想政治的熏陶, 有效地促进学生道德品质与思想素质的提升。同时, 教师在日常教学与生活中, 也要加强学生思想观念与道德观念的引导, 注重与学生形成有效地沟通, 通过沟通, 教师可以对于学生的特点、个性以及道德素质上的缺失有全面的了解, 在日常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开展教学, 引导学生逐步改正错误, 形成正确地道德观念与思想观念。此外, 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寻找身边先进的模范, 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故事与生活经历与大家分享, 为同学们树立榜样的力量, 同时也鼓励学生们通过有效地学习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检讨、相互讨论, 从而有效地找出问题所在, 及时改正, 引导学生向正确地方向发展。

(二) 合理分配教育资源, 发挥教育资源最大价值

高校要结合现代教育改革思路,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作用, 合理分配教育资源, 有效地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价值,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而高校教育资源是指教育环境、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及基础建设等。因此, 教育部门与高校的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教育资源的分配, 要认识到教育资源对于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影响, 从而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此外, 高校要加强教育资源的投资力度, 大力提升高校教学基础设施, 采购先进的教学设备与教学工具;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要利用丰富的校园文化与优厚的薪资待遇来吸引更多教学经验丰富且充满教育激情的教师参与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从而有效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还可以组织高校教师多参加教育交流学习研讨会, 通过不同教育理念的交流与学习, 有效提升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此外, 还可以组织学生与教师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拓展学生的视野,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三) 强化教师队伍素质培训

榜样的力量对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有重要的影响, 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 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 教师不仅是教育者也是德育教育的先行者, 肩负着重要的教学责任。因此, 强化教师队伍素质培训, 提升教师综合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也是有效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途径之一。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于学生造成重要影响, 通过长时间的相处, 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养成与教师相同的修养与内涵, 如果教师在自身修养与素质方面存在某些问题, 在教学中会给学生造成错误的引导, 从而使得教学适得其反。所以, 高校要加强教师培训, 结合教育改革契机,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促进教师与学生平等和谐相处, 从而形成有效地交流学习, 在交流中教师通过自己优秀的生活经验与良好的职业精神素养来引导与感染学生, 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地价值观与人生观, 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四) 创新课外实践路径

大学生虽然是经过了高考严峻的考验, 但是还面临着许多考试压力与就业压力, 学校受这些压力的影响, 往往在开展教学时会安排紧密的知识教学课程, 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依赖于课堂理论知识教学, 还需要结合课外实践教学活动, 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 学校要科学进行课程安排, 在进行必要的知识理论教学后, 要积极开展课外实践培训活动, 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有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此外, 学校还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 让学生能够在和谐的校园文化中强化自身的思想观念,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外实践活动中, 讲理论知识活学活用到实践生活中, 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使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有全面的认识与重视。通过这样的教育可以有效地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教学目标。

(五) 注重学科衔接, 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渗透教学中

高校教育中, 根据不同的专业领域开设了不同的教学学科, 虽然在专业学科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不同学科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与方式也存在着差异, 但在价值观传达与实现立德树人教学目标方面存在着一致性。因此,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 要注重学科衔接, 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渗透到教学中, 提升教学效率, 实现学生的素质提高, 高校教师具体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 面对不同学科教学时, 教师要加强沟通与交流, 相互了解, 熟悉不同的学科, 尤其是思想政治教师要主动与专业课教师进行交流学习, 了解专业课的结构, 同时要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要有全面的了解, 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式方法。专业课教师也要加强与思想政治教师的沟通与学习, 主动了解社会主流思想, 不断强化自身道德修养与政治素养, 在开展专业课教学时, 有效地将政治思想渗透到教学中, 实现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第二, 作为专业课教师, 要科学研究课本教学资源, 挖掘本专业课本知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将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 实现学生专业素养与全面素质共同提升, 从而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立德树人视域下, 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合理分配教学资源,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创新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等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 更好地参与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

摘要:大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立德树人, 也是大学生成长与发展重要的方向指引。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对立德树人的内涵进行详细的阐述, 同时结合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在立德树人视域下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以期能够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提高大学生基本素质, 促进大学生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立德树人,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王虹.立德树人视野下“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解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7 (6) :160-161.

[2] 王永丰, 赵春莉.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研究[J].好家长, 2017 (75) :240.

[3] 张丹丹.基于立德树人语境下的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求知导刊, 2017 (18) :16.

[4] 顾洪英.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 (8) :123-126.

[5] 张天华, 孙傲.“立德树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8 (3) :91-95.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范文第3篇

“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工作多年来,这句话我一直铭记于心。作为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打交道,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事情,要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在工作中,我十分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遇事沉着冷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看待事情,正确处理问题,这对维护班级纪律,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促使班集体舆论的进一步形成,教育犯有错误的学生都是十分重要的。

本学期,我刚来到清水小学。学校领导让我担任五年级的班主任并上该班的语文课。开学第一天,有大部分学生都来报名注册了。当我闲暇之余,有一个学生家长就找到我。她对我说,她的孩子是我们班上的一个女同学,不爱讲话,老师学生基本上都不能和她进行正常的交流,而且学习成绩也很差。我感到很纳闷,马上问其原因,于是这个孩子的妈妈就和我拉起了家常。从她那无奈的话语中我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这个孩子是个女同学,小时候由于生病右脚发生了病变,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到学校来以后感到很自卑,加之同学们有意排斥她,所以她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孩子。当然,报名这天我也没有见着她。第二天早上,我来到教室,我一眼就看见了她,刚刚从教室前面一瘸一拐走到她坐的最后一排座位,高高的个子,一头长长的微卷的头发。见我来到教室,也毫不在意,座位上坐定以后抬起头默默地看了我一眼。我马上给了她一个微笑。第一节课上,我请每一个同学作自我介绍,当轮到她时,她一个字也没说,只是默默地站在那里。这会,其他同学发话了,有的说她身上有异味,不讲卫生;有的说她不和同学们讲话,同学们都不喜欢和她玩等等。这时,我终于憋不住了。我问了同学们两个问题:假如你是她的话,你此时心里的感受是什么?我们以后该怎么做?于是同学们都畅所欲言,最后我及时做了一个总结,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何况人家还是一个有残疾的孩子,本来身体就有了缺陷,难道同学们还忍心去伤害她那已经受伤的心灵吗?很快这节课就下课了。下课以后,我出门站在教室外休息,我发现她上厕所回来,我马上叫住了她。准备和她聊聊,开始她还是不开口说话,低着头。我轻声地对她说:“不要怕,孩子,以后有困难给老师说,我一定帮你解决!”这时我发现她的头微微抬了一下,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微笑。你笑起来真好看,我马上对她说道。有了第一次接触,我发现她不排斥我了。在后面的时间里,我一直都关注着她。慢慢我发现课堂上她有时都冲着我笑。记得有一次,她妈妈早上来学校对我说,她家姑娘回家对她说“路老师上课有方法。”我此时在想,孩子也在关注着我。在接下来的这段日子里,我见着她就和她说上两句话,偶尔帮她整理下红领巾,让她认真书写。这两个月以来,我发现她偶尔在和同学们说话了,班上的其他同学也并不排斥她了。特别是前几天,我在班队课上特别设计了一个主题:“爱与感恩”。我利用前段时间去参加县级骨干班主任培训所学到的经验,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感恩和付出。我相信爱真的能创造奇迹。

我班还有一个学生叫郑小平。纪律差,行为习惯差;他上课常用小动作招惹其他的同学,他经常欺负同学,有时候上课拽女同学的头发、无缘无故骂人,有很多的同学都不愿与他为邻;学习成绩差,且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连他自己都辨认不出自己写的什么字。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甚至与老师也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这让我非常头疼。

通过与家长联系,我了解到他父母因为在外地打工,不能平时很少回家,他从小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老人只注重对他的物质保证,让他吃饱、穿暖,对于他的教育却几乎为零。在这个环境下,我发现这个孩子最大的问题是学习习惯太差,从小就没有人管理,养成了散漫的性格,加上他很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因而,有此前那样的表现。不过,我相信只要努力、找到了症结所在,一切便会迎刃而解,包括这样的孩子也不例外,毕竟他只是个孩子。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首先设法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并提示他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这样对身体有好处。通过几次的接触,我与他慢慢交上了朋友,但他的纪律等并无多大改进。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依旧紧张。

后来,我便加强攻势:一边与他玩一边与他交流。不动声色地教他遵守纪律,学会与他人相处,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学生。在路上遇到他,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信赖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通过半学期的努力,他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作业也能依时上交,成绩纪律等方面也大大改善了。尤其是上次我上语文公开课,他积极举手,大胆发言表现得非常好。其次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好了很多。

反思:

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贺丹丹,付新月这样的问题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

在这次的教育中,我与他们从交朋友做起,让他感受老师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让他感受到老师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情达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他,鼓励他。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范文第4篇

分享

创新

学习立德树人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

时间过得好快,踏上讲台身为人师已经有十三年了,一路走来,有泪水,也有欢笑;有迷茫,也有收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师德师风的建设对于一个学校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师德师风良好的环境学生才能健康茁壮成长;老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师德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同时也是一定社会及其阶层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通过学习县教育局组织的师德师风建设的动员大会和学校组织的“立德树人师德师风”的动员大会,深有体会。我知道当一个好教师,应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样才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在学生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的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应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有了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乐教勤教,才能善待学生。否则就会对学生敷衍塞责。关爱每一个学生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总之,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

二、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如果不常常处于学习状态,我们的知识结构不是社会的要求,因为在当今社会下,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因此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技术的发展步伐。

三、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不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是同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

免费

分享

创新

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是照亮别人,充实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四、培养师德,应加强修养。

按照教师的思想品行,道德规范和职业操行的有关要求,规范、自律自己的言行、为人处事的方式。教师应自觉地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做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要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把它作为向国家和社会的奉献,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平台。其次要加强自律,这是培养良好师德的最好办法。同时,要有一颗进取的心,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昨天可能是一位好老师,今天可能是一位普通教师,明天可能被教师队伍淘汰。好教师的标准应该是动态的,是不断提高的。教师要有一颗进取心,不断学习,放眼世界,弥补不足,提高素养。教师应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们的思想、情感、个性需要,切实地关心和爱护学生,使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时时处处为之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积极进取。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以饱满的热情和和蔼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时刻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安全工作。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范文第5篇

孔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即宣讲规范人伦道德,自己以身作则,此为“立德”,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然而,看到现在的教育状况,似乎与立德树人还有那么一段距离。比如说各种各样的“培优班”,各类培训企业的“早教文化”,种种现象似乎都在说明“育分”比“育人”来得更重要。但考试分数上去了,社会水平也上升了,而自身的道德水准却不见得会有多高。为此,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地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的,它针对的就是当前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甚至还在发展着的对于教育本性的迷失。“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它提示我们,教育的根本对象是人、根本目的是人,根本任务是育人,而不是升学率、不是论文和奖励以及头衔多少的排名、不是大楼和设备,等等。 必须注意的是,十八大报告不是一般性地讲育人是根本任务,而是进一步指出要“立德树人”,这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古人重视“立德、立功、立言”,将“立德”摆在第一位。而在当下,却往往是重视“发文章”,或可戏称为“立言”为先。殊不知,真正能立得住的文章,必定是“道德文章”。没有德,就没有魂,没有魂,就不成人,若竟有文,岂不是“鬼话”?!

立德,树立德业。我们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准则为看重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德育教育。

曾经,我们总是以书本的方式,先辈们的伟大事迹为典范,对所谓的德育教育进行宣传和宣扬。却总忘了,这只是书本上,那些死记硬背的历史,在我们的历史文化上有着重要意义,却对我们的学生而言,没有切实体会上的意义。将“德”字铭刻在自己的心头,除了学习什么叫“德”,也要学会“德”该如何表达,如何体现。例如,学会助人为乐;学会尊师重道;学会爱护环境。只有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入脑入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想成为一个正道之人,不仅仅是一日或几日就可成的。要的是持之以恒,要的是努力不懈。如何让下一代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是全体师生应有的自觉。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青少年一代成长的引路人。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严格的考核管理,健全的制度规范,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不可或缺。从而引导学生,感染学生,要自觉认识到作为老师的责任,不要以为只有上课才是育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教学生:我们认真负责就是教学生认真负责,我们敷衍马虎就是教学生敷衍马虎;我们热情就是教学生热情,我们冷漠就是教学生冷漠;我们公正就是教学生公正,我们偏私就是教学生偏私。

特别重要的是,要超越“灌输”型教育,以启发和引导为主,以教师的育人自觉启迪学生的成人自觉、立德自觉,才能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德育的落实不是落到教材里、课堂上和活动中,而是要落到人心里。“树人”即人的成才,关键在内因。没有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发展,“树人”只能是隔靴搔痒。必须破除将学生当作被动的受教育者的育人观,搞行政化的命令、或是工业化的“塑造”,或许可以制造出“工具”,却不可能真正“树人”。立德树人必须充分认识、尊重和焕发学生的主体性,建立起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范文第6篇

2、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立德树人

3、谈新时代健康服务类高职院校的立德树人工作

4、以赛促教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研究

5、“立德树人”在德育教学中的渗透

6、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政工作中心环节的实现路径研究

7、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意义、内容与实施

8、“基础”课教学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研究

9、浅谈“立德树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10、把文化自信贯穿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的路径探析

11、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12、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践路径研究

13、对《经济数学》课教学感想

14、立德树人引领下的多维德育模式的探索

15、新时代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16、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

17、语文教学中学科素养与立德树人的融合摭探

18、高校本科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与机制

19、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班级文化的建设策略

20、高职院校“立德树人”践行机制建设探究

21、立德树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

22、开展习近平教育思想研究推进中小学教师立德树人教育行动

23、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深度融合:进阶之路与发展趋势

24、简谈立德树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25、卓越校长的教研领导力:角色、职责和作为

26、高职扩招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金课”建设探析

27、“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实现

28、论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校园墙面文化建设

29、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分析

30、初中散文亲情倍亲主题教学探究

31、音乐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现实意义

32、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33、高校“三创”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34、试谈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

35、援边教育中的美育德育融合育人探析

36、创新与立德树人的互动效应

37、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个性化写作教学建构三十年研究综述

38、基于立德树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39、协同管理视域下开放大学立德树人实现路径与策略

40、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及在高校中的实现路径

41、“立德树人”视域下古诗词教学与中学生人格培养

42、“互联网+”视域下学生立德树人教育的实践研究

43、高中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策略分析

44、大观念对英语学科落实育人导向课程目标的意义与价值

45、“见微知著”教学策略在高职旅游英语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

46、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与学术科技类社团协同的三个维度

47、立德树人:大学体育的时代使命、价值基础与实践进路

48、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49、“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立德树人教育探析

上一篇:领导五四表彰会讲话范文下一篇:领导工作会议发言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