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2024-07-16

创新实践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拖拉机构造是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的专业主干课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引入头脑风暴法、项目教学法等新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督促和引导学生积极创新,突破思维障碍,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工程实践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和热情,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拖拉机构造 教学内容 实践能力 教学设计

一、引言

拖拉机构造课程内容较多,涉及内燃机构造、拖拉机底盘、动力输出与控制等三大部分。在教学内容多、学时少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课程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如何在拖拉机构造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创新思维,需要教师认真分析、设计每次的实验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督促学生积极创新。传统的思维方法和教学方式,给学生的思维方式套上了无形的枷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于认为拖拉机的零部件本应该是这样的,而不加以思考。没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导致了学生思维的惯性和惰性。本教学设计利用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基于创新理论的教学内容设计

(一)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

(1)知识与技能

本部分内容主要要求学生了解拖拉机动力输出的功能与要求,掌握拖拉机动力输出方式与特点、农具连接装置类型与特点、牵引装置构成与调节方法、旋转动力输出装置构成与方式、拖拉机牵引力调节方法、牵引力控制系统构成与类型、半分置式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工程教育理念,采用项目教学法、实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项目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安排的空间,对于学习主动性不强、自控力欠佳的学生,辅以提出引导性问题或任务、知识列表、学习流程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获取知识,让学生有路可循、有板可参,在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协助教师提高课堂监控和管理的有效性。

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学习特征,学生在学习时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及探究学习法,辅以对比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让学生对拖拉机动力输出的功能与特点产生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表达与交流的机会,培养他们协作学习的好习惯。通过小组操作小结评比,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归纳总结和拓展延伸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自主阅读《拖拉机构造》教材相关内容或者查找网络资源,形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学生们相互合作,对动力输出系统零部件进行拆装,形成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学生们将所学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形成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使自己掌握的知识有用武之地。

(二)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及教学方法

本章的教学重点为拖拉机动力输出方式与特点,农具连接装置类型与特点,旋转动力输出装置构成与方式,拖拉机牵引力调节方法,半分置式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各种农机具的连接装置的种类、优点和缺点。针对拖拉机与农机具挂接存在的问题,如耕深调节问题,利用头脑风暴法,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学生们可以天马行空地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不用考虑种种限制及现实中是否可行的问题,由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由每组组长负责将本组同学的设想进行记录整理并组织大家进一步讨论,选出3-5种最好的解决问题的设想。

本章的教学难点为旋转动力输出装置构成与方式,半分置式液压系统工作原理。比如动力输出轴分为同步式动力输出轴和标准转速式动力输出轴。其中标准转速式动力输出轴根据操纵方式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独立式动力输出轴、半独立式动力输出轴和非独立式动力输出轴,对于这部分内容,先讲解其特点,让学生们自己分析这几种动力输出轴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们可以课后查资料,也可以和其他同学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设想。在学习液压控制系统这部分内容时,采用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前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则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与知识的应用等。在下一次上课前,将每个班的学生分成5个组,每组6-8人,每组选一名组长,确定5道题目,每组抓阄选择一道题目。每组学生需同心协力地完成的内容包括:(1)解析该装置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找出该装置在作业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寻找其缺点);(3)查资料了解该装置有没有最新的改进产品,有哪些优点;(4)组织本组同学讨论,利用创新思维和各种创新技法,提出改进该装置的设想及思路。下次上课,每组组长及班干部组成评审团,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利用PPT给全班同学讲解,接受同学、评委及教师的提问,最后由评审团给出成绩,此成绩将作为该组学生的平时成绩。

(三)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拖拉机技术的发展,不断修订和完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注重前后课程的衔接及融合,积极利用图片、动画及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讲授。尽可能多地安排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参与拖拉机构造实验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重点实施项目教学法、模块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和创新能力。

拖拉机构造——动力输出与控制一节的内容较多,采用课堂授课、实践环节及作业完成一体化教学模式。共需要5个学时,具体教学过程见表1。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行组成项目小组,6人或4人不等,教师给出项目的题目和任务要求,这些题目都是和实践结合得较为紧密的项目,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生要完成这些项目,必须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及实际的工程需求,通过项目的完成,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大大提高了。表2列出了部分工程能力训练项目。

四、结语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将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课堂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渗透到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将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部分课堂教学内容中,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对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刘训涛,赵存友,徐鹏.TRIZ理论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教论坛,2011(3):29-31.

[2] 赵静,杨自栋.拖拉机构造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大学教育,2014(4):53-55.

[3] 高志,刘莹编著.机械创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覃侣冰]

创新实践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结合艺术设计课堂教学特点,分析建立第二课堂教学实践机制对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探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艺术设计传统教学课堂向第二课堂教学拓展和延伸的新模式,旨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培养出全面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

关键词:艺术设计;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第一课堂

第一课堂通常指的是学校传统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是最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第二课堂是为适应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对以教室、教材、教学计划和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的教学形式,是在第一课堂教学之外的拓展和延伸。它将第一课堂的内容进一步巩固完善,两者相互统一,课内课外相辅相成,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第二课堂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同时又区别于社会实践和实习,特别是对艺术设计低年级学生的创新教学,有重要的意义,是学生动手演练和丰富知识的场所,从而弥补第一课堂理论多于实践的不足,为学生打造一个能使创意性思维充分拓展的空间。第二课堂活动内容极其丰富,学生可灵活、自主地参加各种专业实践,通过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的结合,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使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方法,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

1 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教学的问题与挑战

艺术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该专业的发展,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着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挑战,这对高校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须改革不适应现代化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着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创新适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1]。艺术设计课堂教学需要遵循艺术设计专业特点,以时代社会发展为导向,强调个性和差异化教学辅导,真正发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相互作用。目前我国大学艺术设计课堂教学常见的问题主要有3个方面。

1.1 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和手段缺少创新

目前在我国许多高校,教学评价还是以检查老师的教学计划、教案、PPT课件等教学材料是否准备规范为主,师生上课考勤、督导查课、学生评教已成教学常态。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仍使用“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室中老师处于讲台上,过于注重知识讲授传递,以PPT课件代替老师动手演示,很少对学生设置提问、思考、讨论、互动等课堂环节,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老师虽然能向学生阐明设计师的设计意图、设计思路,但受教学形式和环境的限制,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对设计课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同时学生受到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吸引和干扰,课堂参与热情不高。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和手段缺少创新,使学生只是坐在课堂里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学习积极性。在当今互联网与教学模式整合的趋势下,教师课堂教学形式和手段跟不上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受到挑战,一些老师和学生不能很快适应“互联网+”线上教学模式。

1.2 强调学生设计作品成果展示,忽略设计过程学习

现阶段在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成果最直接体现在学生完成的课程作品上,因此专业教师非常注重学生设计作品成果的展示。他们往往在教学成果的展现形式上倾注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学生只能通过老师给出的分数知晓其对自己作品的评价,通过在校内外作品展的参赛入选与否来判断作品是否优良,在学生作品的设计思想、市场调查、方案形成、讨论修改等设计过程方面缺少评价。学生对于自己设计作品中各个环节的评判标准以及作品的亮点与不足没有清晰的认识,老师重视设计结果,却忽视了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归纳总结以及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的知识学习和积累,使一些学生受到老师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所设计的作品缺少深度和内涵,部分学生甚至直接照搬互联网上的作品,长期处于这样的教学环境中,难以培养出全面的高素质的设计人才。

笔者在课程中,鼓励学生自我剖析作品,学生之间互评作品,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从单纯的知识技能训练转化为对学生个性、兴趣、素质、能力等全方位的培养。在设计课堂中,学生评析作品从最初的小声表达、三言两语,最后发展为滔滔不绝地阐述观点。学生的注意力也变得集中、持久,课堂气氛活跃,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和表达欲,迸发出的火花提升了整个课堂效果。在学生自评、互评作品后,教师再积极评价和鼓励学生,发现每一位同学的闪光点,使学生更有动力进行学习和创作。

1.3 课堂外延拓展不够,缺乏设计专业特色教学

目前各類大学都相继开设了艺术设计这一热门专业,有的学校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教学受场地和设备条件的限制,缺少专业实训场馆,师生配备比不达标,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还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情景模式,以完成第一课堂教学为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获取局限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只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对艺术的认知。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与艺术设计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教学场地设置、师资配备、授课形式等方面严重滞后,缺乏与时俱进的设计专业特色教学,不能对知识点进行广泛的扩充和拓展,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艺术设计是时代性很强的专业,学生有独特的个性特征,思维活跃、个性突出,单纯依托教室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创新学习需求,难以挖掘学生的潜力,探索艺术设计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拓展第二课堂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在所授创新教育与科研训练课程中,邀请企业专家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答疑解惑,使学生了解行业动态,有利于学生毕业后从校园到社会的无缝对接。同时,学生走进企业参观、调研,看到行业内专业设计师的作品与工作状态,也能更好地提醒自己加强艺术设计训练,提高自己的设计素养,有效地积累和运用专业知识,尽快适应市场的需求。优化后的课程结构可以加强与企业的接触、交流与合作,使专业特色更突出,提高专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影响力。

2 新媒体环境下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新模式

2.1 社会公共艺术资源在第二课堂中的作用

如今有些欧美国家的艺术设计院校在拥有大量艺术设计藏书、丰富的电子资源和广泛的社会教育资源的同时,学生还可以前往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展馆、图书馆等公共艺术场所进行“充电式”再学习。学生身处这样的环境下,会被这种置身历史与现实的强烈艺术氛围包围,受到灵感启发和触动,这会成为很好的教学第二课堂。

笔者在所授设计构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形式和手段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首先将该课程分为第一课堂部分和第二课堂部分。第一课堂教学分理论概述、问题导向、讨论互动,着重介绍学习设计构成的意义、设计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构成的重点和难点,布置设计练习课题,提出问题导向。在第二课堂,分社会调查、情景模拟、现场教学。根据课堂教学提出的设计课题中的问题导向,安排学生到城市街区、商场、公共艺术场馆等参观优秀设计作品、进行现场分析、答疑解惑,线上线下查阅收集资料、深入学习。通过校内外第二课堂的教学拓展和补充学习,再回到课堂教学,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制定设计方案,老师适时归纳总结,通过每一个教学环节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感受很深,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2 将第二课堂延伸至图书馆的教学

哈佛大学校长曾经说过“只要哈佛大学图书馆在,哈佛大学就在”,这句话很好地体现了图书馆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科研和学习服务,不仅可以满足高校师生的阅读功能要求,还能为师生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学习氛围。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第二课堂的理想场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将保存大量纸质书籍为主的传统模式,转化成以移动终端存储数字信息的新型服务平台,电子图书、网络数据库、多媒体视听等新内容应运而生,将虚拟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的各种优势交叉融合,使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可以随时利用图书馆这样的“信息资源空间”接触知识、接受教育、自主学习[2]。现代新型图书馆除了有传统图书馆的印刷型图书、微缩型图书、视听资料等以外,其多媒体阅览室还可以提供丰富的数字化资源,针对艺术设计专业读者的需求特征,借助互联网上图文并茂的图形、影像资料检索和查阅,为艺术设计专业第二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硬件支撑,也弥补大学各院系专业图书资料和设施的不足。

近年来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功利性日趋明显,学生的心理状态引起了广泛关注与重视,而高校图书馆可以围绕这方面开展真善美主题教育,起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高校图书馆不仅能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关注更深层次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对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使无论是艺术设计类学生还是非该专业学生都能感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感染。图书馆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馆内的有效资源,举办艺术专题讲座、好书品谈会、书画作品展等艺术活动,对艺术设计作品进行鉴赏点评,以学生主讲、老师总结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图书馆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对课堂教育进行补充和拓展。

2.3 “教习阅”一体化模式与艺术设计课堂教学

“教习阅”教学模式旨在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通过教学、练习与阅读相互连接,使第二课堂成为第一课堂的一部分[3]。在新媒体环境下,学校的课堂教学与图书馆专业资源深度整合,形成教学、练习、阅读再到教学的良性循环。笔者在所授中国传统文化与动画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尝试先在教室讲授理论知识,再引导学生在线上线下扩展阅读;从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专业书籍中的知识点,再到搜集整理数字媒体动画艺术素材资料;从“搜尽奇峰打草稿”到“阅万卷书”,深入研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锻炼学生阅读、概括、提炼、手绘表现的综合能力。根据教学内容适时给学生布置在第二课堂完成的阅读书籍及研讨课题,学生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髓的阅读和领悟,将中国传统元素应用到动画角色设计中,形成动画角色设计草案,最后在图书馆的公共空间展示交流学生打磨后的课程设计作品,扩大了该课程的教学影响。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启发,引导学生从以单一的教室作为课堂的学习模式,延伸至图书馆海量信息的深度阅览学习模式,运用“教习阅”一体化教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能对校园里离不开手机的“低头族”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丰富第二课堂教学内涵[4]。

3 结语

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一个动态化发展的过程,并不是一个固定结果,教师需要实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作为具有前瞻性和时代性的专业,只有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统合起来,将传统教学理念下的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实践相结合,拓展专业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锻炼设计动手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创新发展需要。校内外艺术场馆不仅为第二课堂提供了教学场地,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深度阅读的好习惯,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全面艺术理论修养、夯实学生的创新实践基础。在新媒体云教学进入高校课堂已成大趋势的今天,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新模式不仅是对艺术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而且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出优秀、全面、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章玥.论述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模式与能力培养[J].科教文汇,2015(26):59-60.

[2] 李玉安.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实践述评[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6):76-81.

[3] 张亚琦,汪子倩,刘雨航.高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協同育人研究[J].新西部(下),2019(05):163-164.

[4] 盖虹.“教习阅”一体化新阅读方式——以“艺术学习共享空间”为例[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21-23.

作者简介:马潇潇(1989—),女,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创新实践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明确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目标以及会计课程目标的设立

(一) 确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需要会计的专业人士, 所以会计专业的人才是社会上需求量较大的, 而以往的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有文凭, 但技能操作能力还需要提升。毕业生进入社会以后需要企业对其进行培养好才能有效工作, 这样为企业增加了负担, 甚至给一部分毕业院校带来不良影响。高职教育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源头, 首要工作就是要明确培养目标, 通过对会计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培养, 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理论、技能及职业素质的综合发展, 以便于满足用人单位职位要求, 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的目标更加明确, 并向此方向进行重点培养。

(二) 设定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

高职院校要培养出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离不开设定认知目标、能力目标、职业素质的课程目标。首先是认知目标的培养, 认知目标包括会计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记忆, 还应该能够学会应用, 在会计实践教学中完成。然后是能力目标的培养, 指的是让学生能够掌握会计专业的技能, 也是针对会计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时时运用到的技能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最后一点同时也是重中之重的是职业素质的培养, 主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严谨端正的工作态度、守信务实不做假账等等。

二、高职院校的会计实践教学的创新教学方式

(一) 以认知、实训、创新为主的实践教学

教师在会计专业的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的基础上设置教学计划, 明确教学目标。众所周知会计专业人才最终是要面向社会, 是以满足日后工作岗位的需求, 因此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满足以上的需求, 从而教学规划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各个专业课程之间都要有一定的关联, 进而加强会计专业内的各专业的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应用能力。

会计专业的教学要高度重视专业的实践能力, 以及实际业务的处理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是由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完成的。因此, 高职院校在实训课堂中, 教师不仅要讲解专业知识内容, 还要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另外, 高职院校在实践课上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仿真会计的工作基地, 在这种模拟的环境下, 学生能够更明确地了解到会计工作流程以及企业的组织结构, 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实际的会计工作的能力要求, 以便增强学生学习技能的要点。

(二) 对会计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在课堂上, 运用教学手段最多的就是案例式教学, 因为该方法有着直观性、实践性以及启发性的教学特点, 所以就可以对学生的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尤其针对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 运用此方法能够更加的直观向这些同学展示知识点, 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岗位上能够更快地适应。

重视启发式教学的应用, 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启发式教学中不断提升, 进而创新能力也随之出现, 同时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将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出来。特别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一些问题, 能够充分发散学生的想象力, 让学生专注于思考。

高度运用参与式教学, 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此萌发进而形成学生独特的思维模式。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 可以让学生提高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积极性, 并且还能让学习效率有所提高, 另外还可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成为实践技能, 甚至可以自己领悟到一些技能操作技巧, 如此一来, 为日后的在工作岗位上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会计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讲述, 来保证人才目标的培养有着实际的现实意义, 作为为企业输送会计人才的高职院校有着重要的使命, 要打破往年高职毕业生只有文凭, 缺乏实践能力的现状。高职院校通过对专业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设立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培养, 尤其是技能操作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坚持做到让学生快速到岗适应企业需求, 并具备能够独立工作的能力, 为企业带来新生力量。

摘要:高职院校为向社会输送会计专业人才设立会计专业。因此, 学生在高职院校所接受到的专业知识、技能操作、职业素质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 尤其技能操作方面。为满足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传统模式的会计实践教学存在不适应现实发展的现象, 故此高职院校更多的追求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力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从而提高学生的技能培养以及在实际工作岗位的适应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 李娜.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探讨——“教学公司”理念下的校内会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6 (21) .

创新实践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一问”激起千层浪

提问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智力。有多项研究证明,向学生提问不同类型的问题,可以开展学生的不同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多元化发展。如Book2Unit 7听录音后,我进行了以下听力测试:

T: Who called Ann’s mother?

S: Bill did.

T: What was the message?

S: Bill couldn’t go to the birthday party.

到此,两个问题已顺利解决,但是我不失时机地诱导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T: Why will Bill not go to the birthday party?

S1: Maybe he is ill.

S2: I think his mother is busy. He has to look after his sister.

S3: He may have little money, and he can’t buy anything for Ann.

……

前两个问题来自课文的内容,答案基本是唯一的。而第三个问题则书上无答案,要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百花齐放,只要言之有理,就投以赞许的目光及恰当的点评。

二、各抒己见,分享智慧

学习Book3 Unit 5时,我设计如下:

T: Yesterday we learned lessons 59.We have known something about HanMei’s family and Indira’s. We also discussed yesterday. Now please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family.

S1: I’m a girl of 15.I have a small family. My father and mother are both busy. They have a small company. So they help each other with work and housework. Sometimes my father does some cooking and cleaning, my mother does some washing and shopping.

S2: I’m a boy of 14.I have a big family...

我?φ庖黄?章式阅读的处理如下:首先在学习课文后进行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再进行自由说,把各自家中的情况和同学一起分享。这一话题学生非常熟悉,与他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他们很感兴趣。

三、餐桌礼仪大家读

学习 Book2 Favorite Food Part3,我设计如下:

T: When do we use these sentences?

S: Talk about the favourite food or be at the table.

T: Can you fi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people and westerns when they have dinner?

S1: They use forks in their left hands and knives in their right hands.But Chinese use chopsticks usually in their right hands.

S2: They often have bread, salad, fried chicken, fish and chips, hamburgers. But we often eat dumplings and rice.

……

T: That’s right. But do you know how to have meals in our school?

S1: Stand in a line to buy dishes.

S2: Eat quickly and quietly.(快、静)

S3: Wash the hands and bowls before or after the meals.(饭前、后洗手、洗碗。)

中学英语交际以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为教育主线,所以教材中含有许多涉及到交际礼仪与行为艺术的内容。因此,在该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中西礼仪对比方式进行授课,甚至让学生热烈讨论我校就餐礼仪。这样,在让学生学会新知识时,也具备了一个中国人所应该具有的崇尚礼节、尊重他人的素质,具备了一个学生应有的就餐礼仪。

四、条条大路通罗马

1.快速回忆,准备听说。一开始让学生从脑海中搜索所学过的地名,采用抢答使英语进入紧张而热烈的氛围,为以下教学环节作铺垫。

2.画地图,试着听说。老师边画边说,让学生对空间位置有感性认识,然后板书两种问路句型:“Is there a/an地点 near here?”及“Where’s the nearest+地点?”老师手指地图中的交通线路,同时板书答路句型:“Walk along this street. Take the +序数词+turning on the left/right.And then...”,让学生对这堂课所学句型做到心中有数。

3.后听对话,进行复述。为了让学生感受纯正、地道的语言,应让学生听对话录音,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复述、回忆所听的材料,加深所学内容的印象。

4.设置“街道”,训练听说。把教室桌椅重新排列,排出众多街道,并给它命名“文化路”、“昆俞路”、“龙山路”等要寻找的地方(如邮局、学校、农场、医院……),另将牌子安置在某学生桌旁,让学生进行操练,其他学生评价。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地感觉到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遵循以活动为中心的理念,教师必须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注重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评价。只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创新了教学方法,学生的创造意识才能得以培养,其创造个性才能得以弘扬。

创新实践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1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如果单纯的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只是针对学生,那就大错特错了,在教师方面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够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在课堂上有一定的改进和创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课型设计方面进行创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的实现创新。

首先,要正确理解创新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按照成人的惯性思维来要求学生,要用一种欣赏或者是发现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自身由于知识储备以及阅历所限,所提出的见解肯定会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见解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教师需要避免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因为冷落而遭到淡化。

其次,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非常独立的个体,你不能预知同样一个道理,在他的脑中会演化出什么样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所以,教师需要在尊重学生个体的前提下,重视他们的学习和在学习过程中的发现,这样既能够充分调动课堂的积极性和整体的学习气氛,而且也能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最后,打造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 没有任何一种理论是能够永远不被推翻的, 教师在教学的课堂内容上做好良性的设置,同时也要接纳和有效的处理来自学生的疑问,甚至是对传统理论和真理的一种“质疑”,这样学生才能够积极动脑,充分的发挥创新能力,而不是一个只会死记硬背的书呆子。

2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原则

2.2 主导性与主体性原则

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教学是学与教的双边活动,是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的辩证统一,这就必然要求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作为教学的中心,让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的过程,教师也要从“传道授业解惑也”转变为“启发引路、组织”的角色,不要以为的教,而是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多读、多问、多议、多动笔、多思考,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学有创造,学有个性,学有兴趣,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发现者和创新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启发人、引路人和组织者,就需要教师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来引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学的生动活波、主动积极,同时引导学生质疑书本上的内容也不失为一种方式,鼓励学生不要盲目听从,要用于标新立异,教师需要注意把学生导入目标、导入情境,要导在关键、疑难处,印在易混淆、核心处。

只有遵循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并且把它们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够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悟,学有所得,从而实现教学的目标。

2.2 目的性与开放性原则

只有让学生把所想、所疑充分的表达出来,才能够打开他们的思路,才能够拓宽他们的发展空间,创造一个个性张扬、个性解放的教学模式,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性思维的开拓,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有效地、主动地参与学习。 创新的基础就是集成,小学语文教学具备一定的文化传承的力量,这也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需要充分的注意能力点和知识点的到位,充分把学生引导到课文中和具体目标上来。 这样才能够使得语文学科传承文化功能的充分发挥。

3德智体美劳等其他方面的发展

语文作为一个在生活中具有实际意义的应用学科, 它所起到的作用,并不仅仅是语文卷子上的分数,更重要的是在人的心理素质、思想行为等方面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能通过课本掌握了丰富的内容, 尤其是在没有很强烈的被教育的感觉下身临其境的学习知识,逐渐形成对社会、对文字,对思想,乃至对人生的正确理解,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属于一个引导者的位置上,要自身作则,除了要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自身素养外,要从热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教育、热爱工作等多方面去努力,用力、用心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人才。

4结语

语文课是一切素质教育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创新,只顾着追求高分数,就会本末倒置,其创新性主要表现在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思维,不断地创新和更新教学方式,有步骤、有计划地采取有效的措施, 尽管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在实践方面依然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做到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加强自我反省、加强交流和探索,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很好地发展。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思想就是创新,这也是所要追求的新境界,就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讲,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要从教学的对象、教学的模式、教学的观念、社会制度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来寻找答案和解决途径。

创新实践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曾德江(機械職業教育.ISSN1007-1776.2002(7)) 【摘要】本文首先論述了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主要性,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及實施,實踐表明採用正確的方法和策略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字】教學方法;創新思維;方法策略

創新思維是思維的一種方式,是指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創造想像而產生某種嶄新的思想過程。這裏的新可以是新觀點、新證據、新的研究方法、新的應用方法、新的研究角度。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職業教育學校,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培養同21世紀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具有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的,直接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和勞動者。

職業教育學校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場所,在實施教育過程中只有將創新思維時刻融入教學中,才可能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的學生。針對這一課題在機械設計基礎教學實踐中進行了一些嘗試和探索。

一、積極採用啟發式教學法,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已慣用"灌輸式"、"填鴨式"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這類教學方法主要強調

教材內容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講得過多過細,留給學生的思維和想像空間較小,因而造成學生學習死記硬背、不求甚解,基礎知識、基礎理論不扎實,最終阻礙了他們智力和思維的發展。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採用啟發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主要是在講授教學內容重點和難點的基礎上,以啟發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分析與之相關的問題,重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基礎知識的學習。啟發式教學法並不是一種固定的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內容可以有:問答法、思路法、分解法、對比法、講練接合法、課堂討論法,實踐證明採用這些方法後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能力、想像能力、總結歸納能力,都得到鍛煉和提高。由於思維能力的提高,無形中對基礎知識、基礎理論的學習也起到推動作用,這一切為他們創新思維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傳授創新思維的方法和策略,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講授完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後,經考評學生這部分內容掌握情況完全能夠達到教學要求,但一牽涉到要發揮他們創新能力的題目時,許多學生就感到無從下手,針對這種情況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就有必要給學生介紹一些創新思維的方法和策略,創新思維的方法和策略有許多,但考慮到本門課的特點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主要傳授以下幾種方法和策略:

1〃 腦力激蕩法

利用集體思考的方式,使思想互相激蕩,發生連鎖反應,以引導出創新思考的方法。

如:提出一個創造性的問題,讓學生討論,允許自由想像,並注意暫緩評論,鼓勵提出更多的意見,然後將學生提出的各種方案列出,最後再進行歸納總結。

2〃 逆向思維法

正常的思維方式是在已知條件下根據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推導和判斷出未知的結果。而逆向思維則

與之相反,往往是根據結果反推實現結果的各種可能性。

如:在平面連杆機構概述中有這樣一個課目,一台簡易衝床由四個構件組成原動件個數為一,讓學

生判斷此機構是否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如無確定的相對運動應該怎樣修改此機構?經公式電腦構的自由度為零,即意味著機構無法運動。要使機構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則必須使機構原動件的個數與機構的自由度個數相等,此題目採用逆向思維法考慮,據所學知識反推即可知實現這一目的的思路有兩種:方案一機構中增加一個活動構件,增加一個低副,機構即可實現預期的運動。方案二機構中活動構件個數不變,減少一個低副增加一個高副,機構即可實現預期的運動。按以上兩種思路考慮,最後得出的設計方案竟有

八、九種之多。 3〃 系統搜尋法

針對設計要求,先系統地找出滿足設計要求的各種可能性,然後進行評價擇優確定設計方案。

如:根據木鋸鋸木料的動作,設計一台金屬棒料的鋸床機構。採用系統搜尋法,很快便知滿足這一設計要求的機構有雙曲柄機構、滑塊機構、導杆機構、正弦機構、正切機構、直動從動件盤形凸輪機構

八、九種方案。

4〃 類比法

比較類似的情況,發現事物之間的相似處,做適當的比擬,並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的設計思路。 如:課程設計中減速器箱體的設計既可採用類比法進行,參考的資料可以是各種圖冊、設計手冊等,通

過類比並在原有資料的基礎上,可設計出既滿足設計要求又具有各種優良性能的作品。 5〃 組合法

按照一定的功能需要選擇若干成熟的技術加以組合。

如:要設計一台兩軸中心距較大傳動機械,其工作要求是傳動比恒定並傳動平穩。根據所學知識知道帶

傳動適應於具有較大中心距並傳動平穩的場合,但在傳動中會發生打滑而造成傳動比不恒定,齒輪傳動能滿足傳動比為恒定值,但其傳動中心距較小。綜合兩種傳動的優缺點知採用齒輪帶傳動即可解決問題。

實踐證明,學生經過創新思維方法和策略的訓練,創新意識有所提高,在學習過程中,經常能提出一些

出人意料並頗有創新意識的設計方案和設計思路。

三、開闊學生的思路和視野,為創新意識形成提供充足的源泉

在教學過程中,由於所使用的教學設備及教學手段的局限性,造成學生思考問題思路窄、層次低。為了

開闊他們的視野,教學中可根據教學內容適當地安排學生到工礦企業、高新技術展覽會參觀、學習。也可向學生簡單介紹一些現代設計方法如:摩擦設計、可維修設計、綠色設計等。只有不斷地擴大資訊存儲量,才能開闊他們的思路和視野,才能為他們的創新意識形成提供充足的源泉。

四、為學生創新意識的實現提供良好實踐條件

在以往的教學活動過程中,由於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大多紙上談兵,很少有實踐的機

會,為了讓他們的創新能力得到鍛煉,創新意識得以實現,應盡可能創造良好的實踐條件,採取的措施有:

1〃課外開放實驗室,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要安排實驗。

2〃教學中,為了配合教學內容可以由教師佈置課題,也可由學生自行設計課題進行與本課程相關的製作。

3〃配備必要的實驗設備如:台鑽、砂輪機、車床、臺鉗等供學生使用,通過這個過程讓他們的實踐能力得到提高,創新意識得以實現。

教學實踐證明,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將創新思維時刻融入教學中,並為學生創新意識的實現提供良好的實踐條件,才可能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創新意識的應用型人才。 1 4

精品文檔

上一篇:课堂情景语文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职高学生语文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