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学生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2024-07-16

职高学生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分析高职高专学生产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原因,提出高职高专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应对策略,以期帮助教师及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问题。

关键词 高职高专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大学英语;教材;第二课堂;跨文化交际能力

1 引言

自从丛(2000)提出“中国文化失语”(许多有相当英文程度的中国青年学者,在与西方人交往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来自古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以来,国内外语界便对中国文化失语的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左娟霞(2019),关敏、苏雪梅(2019)等都对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作了原因及对策的探讨,他们提出大学生产生“中国文化失语症”是由于社会观念、资源配置、教师及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等方面的原因,提出的对策包括转变社会观念、优化资源配置、变革教学模式等,但大都笼而统之,缺乏系统性、全面性,且不够清晰。张莹莹(2019),徐春暖(2019)等对高职学生“中国文化失语”作了探析,认为是由于课程大纲、教育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但未作全面的系统探析及研究。

本文基于一定的调查及研究,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出现“中国文化失语”有着客观、主观两方面的因素。客观因素包括教学环境、教育历史、社会观念、文化政策、教学资源配置等一系列因素;主观因素是指作为涉事主体的教育者和学习者存在意识不足、引导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本文试图分析课程设置、课程大纲、教学模式等一系列的客观因素,以及作为涉事主体的教育者、学习者的一系列的主观因素,进而提出相应应对策略,以期改善高职高专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问题。

2 高职高专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原因分析

高职高专学生出现“中国文化失语”存在教学环境、社会观念、文化政策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存在自己内驱力不足、教师引导力不足等主观方面的原因。

客观方面  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早已适应了以传播目的语为主的西方文化教育理念,不管是各个层次的大学英语教育,还是以专业英语为主的英语教育,大多以传播西方文化知识为主,忽略了传播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缺乏理论指导,我国制定和颁布的文件和大纲,缺少中国文化教学的理论指导,教师无指向标,因而忽略了中国文化教育。另外,我国大学英语教育课程中极少涉及中国文化教育课程。中国文化相关课程稀缺,直接导致大学生对中国文化认识不够深入,不知道如何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国文化。

教材中中国文化的缺失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通过调查,只有10.9%的教材内容中融入了中国文化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教材中中国文化的缺失成为“中国文化失语”的一个重要因素。再加上中英文结合的读本少之又少,相关慕课、微课等资源也是凤毛麟角。因此,中国文化的资源配置不足是导致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一个重要因素。

测评体系不完善。一直以来,大学英语教育中对学生的测评都集中在英语语言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上,很少关注中国文化的输出能力。再加上大多数教育者对学生的测评都是以笔试方式进行,鲜有其他的考试方式。即使在作文等输出型的考题中,测评者也关注的是学生的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而很少考测学生的文化内涵探究力。

教学模式单一也是“文化失语”的一个重要原因。据调查,只有5.24%的学校经常开展中国文化宣传活动,大多数学校从未举办或很少举办中国文化活动。第二课堂缺失导致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路径单一,这无疑也是造成高职高专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一个重要原因。

主观方面

1)学生。

①学生的内驱力。学生的内部学习动力不足是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的一个重要主观原因。近年来,学生的关注点都在雅思、托福、四六级、国才考试等英语知识水平的考试上,而忽略了中国文化的学习。因此,学生的内部学习动力不足是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的一个重要原因。

②学生的知识储备严重不足且学习惰性较强。75.75%的学生表现出不能用英语流利地表达中国文化;对于刺绣、武术、剪纸、京剧、节日等中国文化,65.05%的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在50词以下;64.48%的学生课后从不主动学习中国文化。

③学生的学习方法欠妥当。61.41%的学生常常只是通过英文教材涉及的极少的中国文化作为读本,而很少去阅读中国文化经典等;60.08%的学生只是读取中国文化经典的中文读本,而很少去涉及英译版本。

2)教师。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是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的一个重要原因,进而延伸为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力不足。近年来,只有49.09%的教师在课后主动获取中华文化;54.55%的教师只是在課堂上偶尔讲授中国文化;而近23.64%

的教师竟不能讲授中华文化。“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另外,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40%的教师从不在课后举办第二课堂活动。教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而教师整合现有资源的能力不强也是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重要原因之一。

3 高职高专学生“中国文化失语”应对策略初探

综上,笔者就高职高专学生“中国文化失语”原因作了探析,接下来将针对高职高专学生“中国文化失语”问题提出相应应对策略。

改进客观条件

1)平衡中西方文化教学理念。全社会应当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观,既作文化的汲取者,也作文化的输出者,重视中国文化,发挥中国文化的正迁移作用,继而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营造多元化的和谐教学环境。

2)开设课程,明确目标。教育行政部门需优化课程设置,开设中国文化相关教育课程。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中国文化教学大纲,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向。

3)编写教材。教材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因此,融入中国文化是教材改革的重中之重。选取中华优秀古典文化,英译为材料,融入整个大学英语教育体系中。教材编写不仅要增加中华文化的篇章数量,也应增加中华文化的比例,注重选材的多样性。

4)完善测评体系。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症”问题需完善英语考试测评体系,要将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纳入英语考试内容中,增加测试方式的多样性。评价方式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改善测评体系,实现“以测促教、以测促学”的目的。

5)改革教学模式。改善“中国文化失语症”问题,还应改进教学模式。根据调查,60.88%的学校只是偶尔举办中国文化方面的活动;37.88%的学校只是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无“口语角”等第二课堂文化活动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因此,制作微课、慕课等资源,上传到学习平台供学生线下学习是明智之举。

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

1)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学生应树立认真学习中华文化的意识,不断进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习得不仅是目的语文化的习得,更是母语文化的习得。学生要在平时多增加中英文文化知识储备,熟读中国文化的英文版本,改进学习方法,拓宽资源获取的路径,而不是仅依赖师生面对面的课堂活动这一资源获取路径,努力提升自己的线上线下学习能力。

2)教師。作为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英语教师应当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母语文化素养;应当加强对中外文化的掌握和理解,特别是提高用外语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应有意识地多阅读中国古典书籍以及英文版本的中国文化读本,在备课、教学和课外辅导上有意识地增加中国文化的输入,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学生学习的有力引导者。

4 结语

综上,本文作为“中国文化失语症”的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基于一定的调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梳理了高职高专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但是本文也有一些不足,如并未对如何改革教学模式等作出详尽说明,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将进行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伏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研究现状及应对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1-2.

[2]徐春暖.对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反思[J].文教资料,2019(14):209-210,213.

[3]朱淑颜.2013-2018年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研究现状[J].现代商贸工业,2019(23):169-171.

[4]左娟霞.高校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9):136-138.

[5]张莹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探析[J].科教导刊,2019(10):144-146.

职高学生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针对职业教育特点,职高语文教学不但具有语文学科的一般性功能,同时在工具性、辅助性上都有其特殊意义。从职高语文教学实践出发,分析了职高语文教学社会化的概念及意义,探讨了职高语文社会化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关 键 词] 职高;语文教学;社会化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在培养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实用型和专业型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职高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提升综合能力最重要的文化基础,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辅助性作用,是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适应社会需求、体现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却面临着一种尴尬境地:教学过程照搬普通高中课堂模式,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课程毫无关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应付……这些现象的出现,都表明职高语文教学模式迫切需要变革,只有从职高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工具性、辅助性作用出发,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社会性特点,使职高语文教学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真正实现职高语文教学社会化,才能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专业型和实用型人才。

一、职高语文教学社会化的内涵及意义

社会化是指通过社会环境的教化、个体的学习进步以及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交往而使个体逐步了解和认识社会、适应和融入社会的发展过程。学校教育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是推动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力量。学术界关于教育社会化的探索也不断见诸报端。我国最早提出教育社会化思想的是陶行知,他的“社会即学校”强调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职业高中作为培养专业性和技能性人才的重要力量,尤其应当从社会化角度出发,使学生在掌握社会生活和生产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尽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语文学科是一门兼具人文性、社会性和工具性的基础课程,语文教学社会化既是学科课程特点的必然要求,更是发挥职高教育社会化功能的迫切需要。职高语文教学社会化要求语文教学从社会需求和职高教育目标出发,在语文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中灌输社会化思想,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不断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职高语文教学社会化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职高语文教学社会化能够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学习语文知识,使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语文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职高语文教学社会化能够激发语文课堂活力,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方面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职高语文教学社会化的实施策略

(一)拓宽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过程

职高语文教学社会化要求教师树立社会化的课程意识,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职高学生的学习特点,综合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教育技术等现代手段,给予学生广阔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实现开放性、社会性的语文教学。一方面,教师要摒弃过去灌输式的教育观念,树立开放式的语文教学观,通过多样化的语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拓展语文学习空间和资源,运用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开展语文教学。例如,教师结合学生喜欢上网的心理特点,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利用计算机搜集、查找资料,通过运用QQ、微信等聊天软件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思想,深入沟通,将语文学习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之中,不断实现对学生的社会化教育。

(二)优化教学内容,突出职业特色

在职业高中教育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除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外,还要充分发挥工具性和辅助性作用,为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提供保证。因此,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要突出职业特色,结合学生的专业优化教学内容。一方面,教师要从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工具性入手,训练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教师应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训练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教師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情景化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交场景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不断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三)结合社会实际,开展实践活动

语文是一门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语文教学的社会化就要让学生置身于社会实践之中,让学生通过社会这个大课堂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语文密切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知识,深刻感悟社会生活。例如,让学生通过调查收集街头广告和门面招牌中的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等现象,根据鲜活的社会生活资源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总之,随着社会化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职高语文教学社会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职高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不断促进职高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性、专业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延江.略论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社会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9.

[2]钱成忠.职高语文教学中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5):82-84.

职高学生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职高语文教学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生活技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职高学生往往重专业轻语文,学习兴趣不浓,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比较差,在就业后问题更为凸显。要解决这一问题,实行生活化教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职高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该论文从职高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科学性、必要性和实施策略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了该教学方式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职高语文;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科学性

语文教学生活化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在上世纪初,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进行了“语文即生活”的教学改革。近十几年来,许多语文教育专家、中学语文教师对此也作了探讨,提出了许多见解,“语文教学生活化”成了一个热点话题。如顾黄初先生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指出,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王尚文先生提出了“语文生活”的概念,认为大家不是用语文来生活,而是生活在语文中,语文就是大家生活之所在。李镇西先生也指出,真正充满生命力的语文教育应该有两个指向:生活和心灵。语文教育要深入学生的心灵,指向他们的人格——惟有将语文教育的养料内化为学生的人格。他们的观点和实践为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另外,随着人类社会全球化发展的进程,教育也面临着全球化、地方化和个性化的要求。面对社会生活的转型,在学习和课程发展方式上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学习已无地域性和时限性,可以终身性地随处发生,教育即是对终身学习的准备。学习机会是无限的,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学习成为一种世界级别的学习。因此,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它必然要求实现个性化。那么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地方性资源、材料甚至社区的参与都将构成学生的学习内容,从而形成以课堂为本、以校为本、以社区为本的课程形态。可见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曾有一位科学院士这样说,他的成功是因为语文教学培养了他的综合素养,培养了他适应生活的能力。可见语文是与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为一个人的终身学习做了铺垫。

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学生活化是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的,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职高语文教学生活化”与“语文教学生活化”关系

“职高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是“语文教学生活化”在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应用,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依据教学大纲,中等职业教育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职业高中与普通中学的语文教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就业素质。职高语文教学应该体现“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的办学指导方针,在让学生学会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提升人文素养的同时,必须围绕“职”字,构建具有职教特色的语文教学模式,以培养大批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劳动者为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确定专业导向,把学生所掌握的语文知识转化为具体的专业能力,为学生专业学习和专业能力、素质的培养服务。

职高语文教学生活化意味着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整合学生生活、学习中可以利用的资源,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使之获得与其职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素养,来增强职高生就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为终身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

可见,实施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是职高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

三、职高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策略

1.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民主的师生关系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归属的需要等,保证了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与学生平等、民主地相处,要充满爱心,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思想、个性、人权、创造力和学生之间的差异等,真诚地关爱他们,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学生才会更加投入地学习,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教学效果才能产生质的转变,学生的创造潜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因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分散思维,敢于创新。这是一切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如在教学中我就设置了课前5分钟发言,发言的主题由学生自定,这样,既了解学生,也增进了师生学生与学生间的情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在课堂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生活是艺术的本源,文学源于生活。许多课文的内容是常见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学生熟视无睹或不理解的,教师要从生活中寻找现实背景,站在学生的角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过或模拟的生活中自然、放松地学习语文,让他们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理解语文。

教学实践证明,在职高语文教学中,要让课堂活跃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传授知识与训练能力的时,要有意识地联系生活实际,变封闭式的教学为开放式的教学,课内外相结合,向学生展示丰富的生活内容,将语文教材内容与时代背景、学生的生活感受等相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更真实,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从而在强烈的愿望中获得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如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首先让学生收集苏轼的相关资料以及有关周瑜的历史故事,在上课时,让学生介绍收集到的信息,这样把历史生活再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更深刻体会作者的远大抱负,以对英雄的赞美来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这样,现实文本与历史生活的结合,加深了学生对该词的情感理解;同时消除了学生厌学古诗词的情绪,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也锻炼了他们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

3.在生活中创设语文课堂

语文处处有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教师应当善于寻找生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具体做法为:

首先是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家庭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教师应抓住每个学生和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或运用语文。如一次写作课,我要求学生用描写手法将家庭成员描述出来,要展现每个成员的个性。结果由于学生们都非常了解自己的家人,描述得惟妙惟肖。通过这样的方式,解决了他们写作难于下笔的问题,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

其次,语文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如看报刊杂志,听广播电视,读中外名著,欣赏名胜古迹。从打电话到接待客人,从写留言条到写求职信,从看电视广告到看药品说明书,无一不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引导学生勤写生活随笔,努力把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之中。具体做法有:

(1)鼓励学生演讲或编演小品,参加班级或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或文艺演出,使学生在编演或演讲的过程中培养说写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感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兴趣。

(2)经常进行辩论或焦点讨论活动。现代学生都喜欢上网,喜欢看电影,也有自己关注的时政要闻,如谈超女、谈电脑游戏,震撼于奥运会的召开,悲痛于地震的发生,焦虑于金融危机下的就业难、骄傲于家乡桃花会的召开等。我让他们以《网络的利与弊》、《也说超级女声》、《奥运归来》、《给地震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假如我是应聘者》等等为话题,开展辩论赛或进行焦点讨论。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的热情,学生在阅读筛选信息,表达个人观点的同时,学会了关注生活,提高了思辨能力和说写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

4.职高语文教学生活化应体现职教的特点——与专业相结合

职高学生是应用型专业人才,教学应以“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授之以渔,因此,职高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在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同时,要充分体现专业特点,为专业服务。

教师要经常与专业教师沟通,了解专业需求和教学内容,把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与专业紧密结合,充分利用专业课的教学资源,努力构建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我在教学中广泛开展与专业相关的体验性说写训练活动。如模拟招聘会。首先把学生分成2组,一组写自荐书,要求根据自己的特长、专业特点等写出自己的亮点,一组扮演招聘单位,收集目前该专业的就业条件,对本次招聘拟写一份招聘广告,包括招聘条件、待遇、专业要求等。准备好后就现场模拟招聘。招聘结束后各组人员写一份总结。通过这种教学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而且引起了学生对专业与就业的关注,使学生懂得了就业的艰难,认识了自身学业储备的不足,激发出上进之心。

语文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在职高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动力,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去适应生活, 成功打造自己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李镇西.民主与教育[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2004.

[2]任苏民.教育与人生[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

[3]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

[4]佟士凡. 韦志成.语文学习论[M]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996.

[5]杨进.论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

职高学生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自《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颁布以来,职高生的职业素养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在职高生就业率持续走高的大好形势下,山区职高的语文教学如何真正搭上职业教育改革的快车,笔者认为应把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实用性、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作为基本导向。

一 山区职高的语文教学应突出“能力为本位”的思想

职高语文教学所培养的能力是让职高生能够学为所用,并能很好地与将来的岗位衔接,为自己职业素养的提升服务。因此,这种能力不应以记住多少文学常识,知道多少文学体裁、文体常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为衡量指标,而应定位于能正确书写多少常用汉字,能否流利使用普通话,能否随机组织介绍语并进行得体的介绍,能否恰到好处地推销自己,会用多少种常见的实用文体,特别是能否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更好地具备了学以致用的能力。在这个大前提下,再回归到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能力上。试想职高生参加招聘单位面试时连最基本的自我介绍都语不成篇、病句连连,普通话说得很拗口甚至无法脱离方言,交流时让对方不知所云,写个人简历涂抹不断,错字成群……这样的职高生其职场竞争力能不打折扣吗?如,以机电专业为例,学生虽经历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但谈及其语文基础,只能说是吃的“夹生饭”,如果在教学模式上一味地向普高靠拢,难免会出现拔苗助长的笑话;但如果把能力任务落实到职高生职业素养所要求的高度,在能力训练方面围绕专业开展教学活动,以线路安装流程的解说等为主要内容,则效果大为改观。通过模拟演练,既强化了他们的写作基本功,又调动了其运用普通话交际的能力,还巩固了他们的汉字识记能力,锻炼了其信息提炼能力,最终激发出他们专业学习的热情。通过这样的强化训练,职高生的语文能力专业化了,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要落实好这一工作,必须以科学重组教材为前提。为此山区职业高中应加快配套校本教材开发的步伐,结合学校办学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编写自己的语文教学专业化校本教材,使之真正成为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载体和实现方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为专业服务,使职校语文姓职而不姓普。

二 山区职高的语文教学应突出实用性

职业学校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成长起来的,职高语文教学与市场接轨将是必然。因此山区职高的语文教学就要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面花大力气,突出实用性,把市场所要求的职高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加强训练,突出实践,从而使职高生具备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语文素质。

1.教材处理突出实用性

对职高生而言,多数为中考落榜者,文化基础薄弱,结合他们的就业方向,教师应树立知识语文、应用语文的教学理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如对教材中的口语训练、实用文写作训练单元要增加训练课时数,扎实有成效地进行教学,且选题上要进行专业化、实用化处理,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对总结、计划、启事、海报、通知、请示、自荐信、条据、协议等深入职业生活的利用率高的实用文体写作和交际口语作为必备常识进行“扫盲”。对教材中的名家名篇更应引导学生去关注其人格魅力,重点落实在对常用字词的书写上,对文本所传达的精神的感悟、见解上,而不是将精力放在和学生一起对文本进行剖析上;且最好形成专题,有成果展示,而不是水过地皮湿地过教材。

2.教学方法突出实用性

职高生课堂“怠工”意味着教学的失败。职高语文教学应强化训练、突出实践:学生亲自动口、动手、动脑,在听、说、读、写方面行动起来,尽管“作品”会不尽如人意,但只有经过从“蛹”到“成虫”的蜕变,才能化“茧”成“蝶”。口语交际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难点,也是重点,教师不是按部就班地讲过一次就完事,而是要有反复锤炼的耐心。特别是口语交际,职高生要么因怕说不好而不敢说,要么语无伦次乱说,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制订训练计划、目标,由易到难逐个突破。如何先让学生树立开口说的自信心,通过读、诵活动强化普通话训练,以话题的形式开展说话活动,再到模拟交际,包括介绍、解说、导游等训练。学生只有在亲身体验中才能形成能力,实践多了便熟能生巧。思考、交流、学习的能力具备了,职高生的职场竞争底气也就足了。

3.教学评价突出实用性

教学评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对职高语文教学的评价笔者认为应强调形成职业综合能力的评价模式,简化知识理论的考查,淡化分数的量化。笔者曾参考过这样的评价方法:总体分语文基础知识测试、阅读能力、口语交际、与专业有关的文体写作四块进行考查。考查内容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难易适度,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明确的导向作用。课外生活、职业素养高一、高二、高三分别占50%、70%、90%,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当然,各个学校情况有别,评价方法也会因校而异;但实用性这个评价总原则不能变。

三 山区职高的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

无须讳言,提起职高生,多数人觉得他们很叛逆,其实是没有一个好的习惯操守:或者不守规矩,或者眼高手低,或者自卑,或者诚信度、责任心不够……致使他们的社会认可度不理想。语文教师在“育能”的同时也要“育好人”,注重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

1.走进文本,通过与大家对话,升华自我

选入职高语文课本的都是很有分量的文学典范,是真、善、美的精华。教师要吃透文本,深度挖掘这种精神文化资源,对职高生的人格进行塑造,当好“灵魂的工程师”,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形成高尚的情趣、审美观,激发出他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如教学《项链》一课,教师要把主人翁诚实守信的优点和过分爱慕虚荣的弱点作为“养成教育”的题材,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进而内化为学生的一种精神力量,久而久之,职高生便会成为集众多优秀品格于一身的“大成者”。

2.走进生活,通过生活中的语文,完善自我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大语文”的学习观念,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鼓励他们感受时代改革的惊涛骇浪和平凡生活的酸甜苦辣,从而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认识世界、认识人生,最终确立自我的奋斗目标。引导他们积极写自荐信、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等,创办简报、黑板报、手抄报等,参加书法比赛、国旗下的讲话、艺术节、运动会、学校模拟就业推荐会、模拟法庭、诗文朗诵赛、校园广播、课本剧表演等活动,将课堂教学中的有关知识点、文本内容支撑点和现实生活体验、个体思考有机渗透和衔接,培养多方面的人文素养,完善自我。

山区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不是进行精英教育,它重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应立足职高生现状,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只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职业高中特色,体现能力为主导的思想,增强实用性,注重养成教育,在形成职高生综合职业素养上下工夫,才能找到它真正的归宿。

〔责任编辑:庞远燕〕

职高学生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点,职业性体育是中等职业学校体育的实质和特色的体现。本文分析了传统职高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新课标下职高体育教学模式发展和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新课标;职高;体育教学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点,职业性体育是中等职业学校体育的实质和特色的体现。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在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中,新课标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随着我国职高教育的发展,传统的职高体育教学随之受到一定的冲击。转变教育观念,构建新时期职高体育教育新模式,对推动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新课标的改革和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实用型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传统职高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职高体育教学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存在着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学形式单一,模式化现象严重

对于大部分职高体育教学而言,多以基础课程为主,很少有学校开设选项课。这样的教学模式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严重制约教学效果的提升。在这种单一化、模式化的体育教学环境中,学生不仅感受不到由体育教学所带来的乐趣,相反会产生相应的心理负担,久而久之,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为此,在今后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教学方法过于片面

对于现行的职高体育教学方法而言,很多教师仍然在沿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过分注重学生运动知识与技巧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因素的存在,从而使教学工作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不能因材施教,使学生不能积极参与体育教学,从而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

1.3 教学内容繁杂,针对性不强

对于现阶段的职高体育教学工作而言,教学内容过于繁杂,使学生在有效时间内很难掌握。同时,这种广泛培养的教育模式,缺乏针对性,学生只能“走马观花”式学习,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对于部分竞技体育内容而言,需要重复的训练与练习,从而使体育课程变成了对跑、跳、投等项目的机械化训练。同时,很多职高学校只开设了篮球、武术、足球、健美操等常规类体育课程,对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轮滑、游泳等项目很少开设。

1.4 缺乏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就现阶段的情况而言,很多职高学校都没有完善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在长时间的体育教学中,只注重技术动作评价标准,缺乏对学生综合化、个性化的全面检验,从而使课堂教学成了唯一的评价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违背了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体育课程教学宗旨。

2 新课标下职高体育教学模式发展和创新的对策

从以上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现行的职高体育教学已经不适应新课标所提倡的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要从以下多个方面对职高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发展和创新。

2.1 转变教育观念,重视体育教学

对于现阶段职高体育教师而言,应树立起健康教育的教学思想,并以此为起点来组织各项体育工作。同时,教师应落实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切实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考虑到体育教学工作的实用性,以充分体现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的社会价值。

2.2创新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发展与创新职高学生体育教学模式还要创新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这就要求我们以新课标为基准,体育课程内容要构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综合内容体系,体现职高学生体育生活化、多样化、职业化和终身化的个性特征,加强职高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现代化、综合化和个性化。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应本着健身性与职业性相结合的原则,发掘体育的文化内涵,以满足职高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同时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容来构建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构建应体现现实性和可行性,课程内容必须保持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规律,同时应考虑职高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需要,并能够真正为学生所用。特别是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公共资源以及校内资源,充分的共享资源,开设适合学校特色、地方特色以及具有本校职业类特点的课程内容。

2.3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发展和创新职高体育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还要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教育和发展,要使体育课程评价更好地为体育课程和学生未来发展服务,就要不断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使体育课程评价在全面评价突出重点的原则下,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大学习领域进行评价。使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由单一内容评价向综合化和个性化转变,重点侧重运动技能的评价,同时兼顾体能、体育知识、学习态度、情绪表现和合作等领域的评价。评价主体应趋于多元化,体育课程评价主体应包括体育课程行政部门、体育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等多方面,使课程评价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使评价更全面、更科学。

2.4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提高教学针对性

对于现阶段的职高学生而言,因学生性格特点、专业方向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身体状况等要素,切实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制订出相应的教学内容,以提高职高体育教学的目标性与针对性。如对于一些烹饪专业的学生而言,对于上肢动作技巧与力量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就可以按照相应的动作技术规范编制出一套哑铃训练方案,让学生经常性练习,既能起到锻炼的效果,又能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职高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完善,以切实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职高学生努力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红玉.论新课程标准下职高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6)

[2]游功俊.职业高中体育教学创新的探索[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1,3(1)

职高学生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课堂是一个将书本上的知识变为头脑中灵活运用的思维理论的地方,是教师思维经验的传承地,是学生智慧成长的伊甸园。新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要求,是推动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的改善与革新的契机。随着我国教育方向对于国学的日益看重,职高语文教学的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针对职高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职高语文教育;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职高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职高语文教师往往采取应试教育下的传统方法进行语文教学,不能寓教于乐,课堂气氛沉闷,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不丰富,仅仅照本宣科,研究字词句、语法结构等等纯理论知识,而不是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反而更加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恶性循环,让学生机械地掌握“死”的呆板的知识,反而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本来厌恶的情绪不断加深,形成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两难的局面。例如在笔者执教的职业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开放阅读分析,以40人的课堂容量为例,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经常进行话题参与、讨论,并大胆提出个人看法的学生不足5人,能够迅速反应并吸收分析成果与内容的学生不足20人,能够理解并提出疑问的学生不足10人。这种现象充分反映出学生的思维被严重禁锢,而单单依赖死记硬背无法学出好的语文成绩,可见我国职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容乐观。

二、职高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就我国教育形势而言,职高处于一个微妙的地位,虽然近年来职高的独特性和良好的专项性教育内容逐渐得到了社会群众的认可,但舆论导向对于职高的评价远远没有重点高中那样高,人们普遍对职业高中有所误解,这也导致了职高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育理念都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职高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普遍有待提高。

目前,大部分职高语文教师在自身学术修养、教学大纲把握、教育目标设定、教学方式方法以及道德素质等方面均存在着问题,细化到具体层面,这些问题表现在教师对教材研究不够细致,教学缺乏重点,对于语文知识的驾驭和对课堂的掌控能力欠缺,无法指导学生突破重难点。另外的一些细节问题也不容忽视,诸如教师的普通话不过关,方言、口语痕迹明显,甚至分不清平翘舌;或者有些教师过于依赖PPT,板书非常不规范,也侧面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课堂教学气氛沉闷

作为我国的母语教学科目,语文学科在许多学生甚至教师心中的地位存在着非常大的误区,不少学生认为语文是一门每天都要说、都要用到的技能,不需要大费周章地整日学习,因而职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氛围往往十分沉闷,师生之间严重缺乏交流,往往呈现教师“一言堂”的消极场景,课堂教学手段单一,灌输式的讲授方式还占据着主流地位,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被调动,自然无法取得进一步的教学效果,因此职高语文成绩普遍存在着分数较低、进步缓慢的薄弱点,语文基础较差也直接影响了职高学生对于高等院校的晋升。

(三)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认知

目前职高学生在对待语文的态度上普遍消极,缺乏自主学习的认知。学生对待语文学习通常有几种不同的态度:第一,百分之十左右的所谓“尖子生”对于语文抱有很大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课内课外的双方面学习,主动提高自身语文水平,坚持自主自觉;第二,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学生处于普遍的混沌阶段,在语文学习上采取“跟随”式学习,这也是职高学生缺乏语文主导学习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学生不能够主动汲取语文相关知识;另一部分即是成绩较差的学生,对语文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此类学生更加迫切的需要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结合职高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可以发现,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认知是造成教学水平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三、有效改善职高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对教材进行整体把握

对于教材的整体把握是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驾驭了教材的大体框架并对其进行总体的、宏观的把握,才能够完成对当前阶段所学知识的充分了解,从而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从教师的角度分析,整体把握教材有助于合理安排本学期的教学进度,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才不会顾此失彼,对于教材的整体把握也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期准备。从学生的角度分析,了解到本学期教师讲授的总体内容,有助于建立系统化的知识模型,在这一建模过程中又形成了自身的学习经验,这样,学生学习新知识时便自然而然地进行思考与探究,由被动接纳知识转化为主动吸收知识,而积极的态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水平的提高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因此,有效解决至高语文课堂教学问题应该从整体把握教材入手,调整教学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主动学习语文并将语文运用于生活之中。

(二)明确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建立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是保证职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力指导,只有具有清晰的教学目标,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职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按照新课标及时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从而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并将目标细化到每一节课,切忌贪多求全。另外,教学目标的建立不可盲目,应结合学生的不同基础订立不同的目标,对于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选择与组织,及时进行反馈,以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得更加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三)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有效进行职高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愉悦的课堂气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中不觉得语文多么乏味,反而以一种轻松和谐的态度去面对,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令职高语文课堂摆脱无聊与枯燥,转变为愉快灵活的课堂模式。

其次,将幽默生动的语言运用于初中数学课堂之中。幽默的语言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充分感染同学们的情绪,让同学们在笑声中学习到语文知识点,消除部分学生对语文的反感心理。

最后,应当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情境,发扬教学的民主精神,更加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做到及时鼓励或指正。创造融洽的课堂氛围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可以说,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起到引导作用,真正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应当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并给予积极热情的反馈与耐心细致的评价。

(四)加强课堂互动交流

加强课堂互动是进行职高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具体方式包括改进教学方法、设计课堂练习与加强师生交流等。

自古以来,课堂就是一个进行互动教学的平台,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指导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新课标的推广,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课堂互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对于课堂练习的设计与准备也是加强课堂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技能,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练习题不仅仅局限于语文基础知识或阅读写作等传统形式,而应采取创新的、生动的形式。

另外,加强课堂互动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交流。在职高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改变学生的被动状态,转而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交流关系,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了解学生想法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自身教学方式适当做出调整。

(五)维护良好师生关系

维护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是有效进行职高语文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是对当今普遍教育情境的挑战。虽然在我国教育体制施行改革的条件下,师生关系已经有所改善,但各个教育机构中仍不乏有师生矛盾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在于我国传统的“尊师重道”思维过于严重甚至已经达到了畸形的程度。教师往往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经验与思维模式,导致了学生对教师只有畏惧,这种现象严重影响着初中数学教学的进行,因此,维护良好的、正常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职高语文教学课堂有效性的辅助性措施,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传授新知识的阻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加强合作,做到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参与以及课后归纳巩固,从而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学习,利用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挖掘其学习上的潜力,让同学之间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同时,注重对知识的总结与归纳,注重对所学知识整体框架的把握,避免知识点的遗漏。

参考文献:

[1]朱绍寓,付永安,刘淼.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单国华.职高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2010(12)

[4]赵芳婷.浅论艺术类高职的诗词教学[J].青年文学家,2010(17)

[5]何梅艳.浅谈职高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2)

[6]邹志红.激活职高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5)

[7]肖丽.职高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新解[J].考试周刊,2009(52)

[8]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J].江苏教育,2006(9B)

上一篇:创新实践语文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我国流动人口问题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