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中乐在乐中学

2022-08-15

第一篇:在课中乐在乐中学

在课例研究中学习讲解

在课例研究中学习、成长——《烛之武退秦师》课堂教学实

同安一中高一语文备课组

主持人语:

我们在具体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课前”:钻研课文、收集资料、设计教学、制作课件……如果还是一节公开课的话,正式“亮相”前还得几次试讲、观摩、评议、修改以至定稿,却往往忽视了“课后”:对已经完成的教学做自我的评价和反思其实,从教学实质上讲,后者应该比前者更重要。

今年是高中课改的第一年,面对着崭新的课程模式,我们高一备课组在学习,在汲取,在改进,在思索着于是,借这个平台,我们勇敢、真实、真诚地推出这么一节文言文常态教学课,一来说说我们的心里话;二来促进我们的教学反思,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理念之间形成阐析关系;三如果能引发持有不同观点的同事参与讨论和解读更为上乘

在这里说明二点:第一,这节课由刚参加工作的王之峰老师承担,教学过程由其完成实录;第二,为了更完整、真实、开放地展示我们备课组的教研过程和内容,教学反思由备课组的成员共同承担,大家各抒己见,或从专业的角度,或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谈反思,谈感悟,谈随想。

最后,希望诸位同仁不吝赐教!

一、 教学过程

1 / 19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过《烛之武退秦师》的文意,对一些重点的字词也做了讲解。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复习情况(幻灯片展示:字、词、句等文言文常识内容练习题)

(时间:10分钟)

今天,我们着重来分析一下为什么烛之武能够劝退秦师,感受一下烛之武的魅力

首先,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诵一下课文,读的同时,思考一个问题:在你看来,烛之武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从哪里能够看出?

(学生朗读)

师:好,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通过这篇课文,你觉得烛之武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1:聪明机智 生2:比较会说话 师:从哪里能够看出呢? 生齐:他用几句话就说服了秦王 师:也就是烛之武哪方面的能力的强?

2 / 19

生:语言表达

师: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烛之武…… 生:能言善辩

师:烛之武既聪明机智又能言善辩,他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类人呢?……

师: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代是多事之秋,周室衰微,战乱不休;但春秋战国时代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思想活跃学术自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我们熟知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以及杂家都是出于这一时期,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游历诸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在他们之外还有一种被称做辩士的人,他们不写书立传,靠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扬名立万,传诵千古,有名的象苏秦、张仪

对于这两个人大家可能并不陌生,苏秦遍历诸国,六国拜之为相,张仪游说梁王,魏国15个县拱手送秦,烛之武兵不血刃,三言两语退去强秦,解了郑国之围可以说,秦晋对郑的进犯成就了烛之武的美名

那么,为什么秦晋两国要进犯郑国呢,原因是什么?课文是怎么说的?

生:以其无礼于晋,且二于楚也

师:没错,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秦晋才会围郑。在这种情况下,对郑国来说,它所面临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通过这两幅图片我们就能看出(幻灯展示地图)咱们知道,秦晋都

3 / 19

是春秋时期的万乘之国,而郑只是很弱小的一个国家,面对如此强大的两个超级大国,郑国的确是处于生死存亡之秋可以说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弱小的郑是势在必亡的

然而,事情的结果怎么样呢? 生:秦晋两国退兵,郑国化险为夷 师:为什么秦晋两国会退兵? 生:因为烛之武和秦王说了一番话

师:嗯,烛之武的一番话烛之武到底和秦王说了一番什么话会有那么大的作用?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烛之武向秦王说的这番话,想一想为了使秦王退兵,烛之武向秦王阐述了几个理由?

(朗读过程)

师:好,烛之武向秦王阐述了几个理由? 生3:两个 生4:四个 生5:五个

师:三个、四个、五个,你们给了我那么多答案,那么到底有几个呢?请同学们四人或六人一组讨论一下,烛之武的这段话究竟有几个理由?

(学生讨论,教师可以适当指导) 师:有结果了吗? 生:没有!

4 / 19

师:给大家提示一下,烛之武在说这段话中,里面暗含了几个假设,假如怎么样,结果怎么样,找到这几个假设就能够很容易的找到这几个理由了好,同学们接着讨论

……

师:停下来吧,基本上每组都有答案了烛之武究竟向秦王说了几个理由?

生:三个

师:真是出奇的一致啊,看来大家都找到了那三个假设了我请一位同学来说一下这三个理由和假设。

学生A:烛之武的三个理由:第一个是“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二个是“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第三个是“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师:那这三个理由分别是以什么为假设的?也就是前提啊!

生A:第一个理由是以亡郑为前提,第二个理由是以舍郑为前提,第三个理由也是以亡郑为前提的。

师:好,完全正确通过A的回答,我们知道,烛之武的这几个理由都是以郑国的存亡为前提的。

师:烛之武的三个理由说完了,秦王兵也退了你认为这

5 / 19

三个理由中最触动秦王心理的是哪一点?

生:第三点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关系到秦的存亡了

师:第三点烛之武先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对秦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离间秦晋之间的关系,然后进一步说明第三个亡郑的后果是第一个亡郑之伤害的加深,如果郑亡就会使晋的实力变得更加雄厚,“夫晋,何厌之有?”它不会只满足于灭掉郑国,紧接着它就可能进一步向外扩张,“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那么下一个对象就可能是秦国了,到了那时候,郑的灭亡已经使晋的实力超过了秦国,那么秦战败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因此亡郑从长远来看,对秦是有大害的所以,最关键的是第三点

烛之武的三点理由,摆在了秦王面前,退兵与否就要看他能能接受烛之武的说辞了,显然,秦王同意了烛之武的观点

生:所以说烛之武聪明机智 生:能用话来劝退秦王 生:能够分析形势 生:说到秦王的心理去了

师:同学们说的这些都能体现烛之武的聪明机智,能言善辩。古人有一句话: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烛之武运用他的

6 / 19

智慧抓住了主要矛盾,使秦王放弃了攻打郑国的念头

师:这样,烛之武是一个智者我们能够肯定了,那他还有没有其他特点呢?看一下课文其他部分……

生:比较小气 生:比较通情达理 生:比较勇敢

师:这些特点从哪里能够看出来?

生A:他埋怨郑伯,讽刺郑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对于郑伯不能早点重用自己,有了困难才想到自己很生气

生B:但最终他还是去了啊,可见他还是比较通情达理,深明大义的

生C:而且我们不要忘了,他敢于当面责怪郑伯,勇气已经不小了。最后他临危受命,更要去面见秦王,这就需要更大的勇气了

师:同学们分别说出了烛之武的一个侧面,烛之武聪明机智,勇敢而又深明大义,他才会成就美名,流传千古但是,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使烛之武能够成功呢?我们再来读一下烛之武的这段话,体会一下

……(朗读第三段)

师:现在,我们来读读下面这段话,试想一下,如果烛之武这么说的话,会不会达成此行的目的?

7 / 19

您来打我们郑国真是太不聪明了,我们郑国灭亡了对你有什么好处,不要傻乎乎的被人家利用了,做出这么蠢的事如果你不灭掉郑国,我们郑国会给你任何你想要的东西,财宝,美女,应有尽有,要什么给什么,你就行行好,放过我们郑国吧!

(学生笑)

师:你们笑什么?

生:要是烛之武那么说的话肯定会被杀掉的 生:他的话里充满了哀求啊

师:所以我们说烛之武的话不卑不亢,既不失国体又达到了目的这叫什么?语言的艺术啊

到这里,烛之武的形象就丰满起来了,我们来总结一下烛之武是一个——

生:机智勇敢,深明大义,善于分析人的心理,说话讲究语言艺术

师:我们还接没接触过和烛之武类似的古人? 生:接触过,邹忌,触龙

师:这是古人,如果烛之武活在现代,应该是哪种人? 生:外交家

师:咱们新中国最有名的外交家是谁? 生:周总理

师:周总理,他以灵活的头脑,机智的语言,而著称于

8 / 19

世,周总理有许多外交上的小趣事,都能体现他的机智善辩,幽默风趣不失大体

一次,一个美国记者问:“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走路总是低着头,而我们美国人则喜欢昂着头?”

周总理回答:“因为我们中国人在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则在走下坡路”

还有一次,一个西方记者问周总理:“你们中国的路都是人,走的为什么要叫马路”

周总理答道:“因为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 这个西方记者的意图很明显,无论你怎么回答,都不能避免对中国人的侮辱但他没想到,周总理会用马克思主义来回答他,因此对周总理由衷的佩服

这是大事国家大事,但是我们平常生活接触到的都是形形色色的普通人,可道理却是相同的,即交际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也要注意讲究语言的艺术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情景,在这几种情景下,你应该怎么说?(幻灯展示随堂练习)

练习一 下面的场合,如果班长既想达到批评的目的,又想把话

说得委婉些,表达恰当的一项是(

)

小李和小杨,为了一点小事,两人自习课上大声地争吵

9 / 19

起来这时,班长说:

A. 你们这样大声争吵,影响很坏

B. 你们这样大声争吵,难道不感到羞耻吧? C. 你们这样大声争吵,影响不太好吧 D. 你们这样大声争吵,真是太“了不起”了

师:事情发生在课堂上,全班同学都在场,如果班长的批评太直接,不留情面,出现的后果可能是小李和小杨同时将矛头转向班长,引起更大的争执所以,批评的语气要委婉

练习二

假设你看见一位老人往京杭大运河里倾倒污水,请结合主题,用恰当的话对老人进行一番劝说

师:如果是你,要达到劝说的目的又要不失礼貌,不伤害老人的自尊,应该怎么说?请同学们想一想,讨论一下表达的时候应该注意那些方面,然后每组派一个代表来劝说一下这个老大爷……

师:好了,每一组派个代表来劝说一下老大爷

生D:老大爷,您往河里倒水是不对的,我们都应该保护水资源的

生E:老奶奶,国家让保护水资源,您这样做不好吧!我来帮您把水倒到其他地方吧?

生F:老大爷,京杭大运河是咱们国家的重要运河,您倒了污水会污染它

生G:老大爷,您不要往河里倒水啊,这样做犯法的,

10 / 19

还污染了水资源

师:你们认为哪一组说的最好啊 生:E组

答案:老大爷,现在国家宣传要保护环境,保护水源,您这样做会污染下游的水质,不如我帮您把污水倒入下水道吧

师:通过以上两个练习,你认为语言的艺术应该有什么要求?

应该注意对象和场合要根据对方的年龄、身份、职业、文化程度、个性以及他的心态、情绪等,选择适当的词语、运用恰当的语气,使对方容易理解、接受交际中的语言艺术是非常重要的,他可以对我们造成很大的影响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烛之武退秦师》,认识了一位古代的外交家,领略了他的机智,一眼抓住问题的关键;勇敢,不畏惧强大的势力;语言的魅力,一语中的,切中要害,学到了一些说话的技巧,知道了我们在日常交往中,也需要讲究说话的艺术

课下同学们完成以下几个作业:

1.对于烛之武退秦师这一事件,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很多评价,咱们课后的第三题就是吕祖谦对这件事的态度同学们下课后将这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看看吕祖谦的态度如何?

11 / 19

今天咱们通过烛之武懂得了说话要讲究艺术和技巧,那么同学们下课后完成第二题

2.假如你在全市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同学们都向你祝贺,你准备对大家说些什么?

师:好,同学们下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王老师补充开课说明:

(一)试讲时的教学过程

1.请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这篇课文中的重点的字词句,然后教师总结并讲解约(15分钟)

2.分析烛之武说服秦伯的三个理由,逐步导入语言艺术的学习,中间穿插讨论,练习

(二)修改原因:一节课中容量太大,学生难理解,教师难讲授,教学质量不好

二、教学评点 刘映春老师:

严格说,这不算一个规范的教学案例,因此我们定位为“教学叙述”,虽不够完美,但足够真实下面,就我个人说说

12 / 19

两处欣赏的细节和两点思考

细节欣赏

一、课内10分钟的文言常识内容的检测我认为公开课如果为了好看就不讲字词句是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尤其对于本课这么规范、典雅的文言文语言来说,抛弃它更是违背了文章体式的教学基本原则因此,花上10分钟来进行检测不仅是大胆之举,更是难能之举只有真正解决字词的障碍,文字背后的情感、形象才能纷纷站立起来,而这才更符合我们“常态”教学的定位。

细节欣赏

二、语言艺术的拓展教学拓展方面,所选的例子也比较有针对性,一则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二则又能紧扣教学要求,做到不即不离从新课程改革的角度上看,是符合语文课标的“开放性”精神课文只是给教师的教学搭建一个大显身手的平台,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灵活处理,或增或删王老师这节课在这一点的处理,显然是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一点不足:在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出王老师在文本与学生之间力图创设对话的平台,实现对话的教学模式确实如此,学生课堂的发言是积极的、多方面的;但是,我们同样可以发现,在学生发言后,更多的是老师自己“急于求成”的总结这样,老师的引导就略显不足,阅读目标对学生活动的导向作用也就无法充分发挥教学是一门艺术,不仅需要老师的精心设计,更需要老师的“因势利导”的教学意识、机智

13 / 19

一点思考:分析烛之武的语言艺术是本课的教学目标,教者也充分地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技巧,但总给人一种平面的感觉,以至于最后对人物形象的总结过于概念化、平面化我个人认为,根本原因就在于教者还不能充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语言之美和人格之美交融起来,学生无法对文本的个体生命进行思考、拷问,直至一种可能出现的认同感文言文的常态教学还应该关注“文”的味儿

晓霞、丙省老师:

对于每个刚走上讲台的新老师,第一次公开课都是极大的挑战不仅要面对底下学生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还要面对教学经验都比自己丰富得多的老教师评判的目光能否顶住压力站稳讲台,能否将预设的教学方案顺利完成,能否达到预想的效果,都只有尝试过才知道从试讲来看,王老师整个教学流程还是很流畅的,教学重点把握基本到位但也有一些不足:

1.刚上课时有点紧张,顾此失彼如用提问法检查学生预习作业,即归纳本课中通假字、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时,只涉及词类活用

2.总体课堂教学容量偏大整节课涉及了新课文文言知识点的归纳梳理、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人物语言的艺术特色,还进行了语言得体的表达拓展课堂内容丰富了,但本节课作

14 / 19

为第一课时,课堂容量过大,就会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基本知识点的梳理把握不到位

公开课上应该说比试讲时有了较多的改进,将一节课的内容化为两节课来上,把文章字词句梳理放到第一课时,第二课时重点集中到对人物语言的品析与拓展在第二课时中,王老师的课堂导入更加自然,文言知识点的复习归纳更有针对性,对教学容量的大胆删减使得教学重点更加突出:

1.对文言知识点的复习归纳:以幻灯的形式展示,让学生解释课文中有活用的字词,用句子翻译的题型加深对课文中关键句的理解、加强特殊句式的掌握

2.对人物语言的品析:先从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入手,以两张地图的展示穿插当时背景知识介绍,然后让学生在课文的朗读中品味语言特色

从以上2点,我们认为课堂的教学目标更集中,内容处理更扎实,这样课堂更有实效

杨淑惠老师:

之峰老师的课上得很朴素平实

他从分析“烛之武说退秦伯”的理由入手,进而引导学生要注意日常交际中的说话艺术,这一教学思路很好,体现了“立足于文本,又超越文本”的新教学理念这两堂课留给我的思考是对于文本的处理应把握一个怎样的度试讲课时老

15 / 19

师似乎是急着要拓展,对“烛之武见秦伯”这一段文字只是简单地分析,蜻蜓点水,学生的印象不深;而在公开课上,老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披文入情,去体会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分析利弊、巧妙运用语言的艺术;但似乎有点过犹不及,分析过于详细,以致后面的拓展部分过于匆忙

对于这节课,我还想说的是,语文教学要超越文本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但不管采用何种形式,最终的落脚点都应该归于文本对此,我觉得可以通过听录音、分角色朗读等方式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学生的观点或许有失偏颇,却不乏独特之处,能够深入发掘文本的内涵,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既能以局外人的身份去客观评价,又能进入角色深入体验

樱菡老师:

踏上教师岗位已经有三年多了这几年来,自己开过几节公开课,也听了不少公开课但无论是自己开课还是看别人开课,总有一点小小的疑惑,那就是准备这样一堂课往往要花去老师一周甚至更多的时间,而为了追求效果,往往是音乐小品齐上阵,这方唱罢那方登场,一堂课下来热热闹闹,笑声、掌声不绝于耳最后,下课铃响,圆满收场在课堂上,好像少了配乐朗诵,少了小组讨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难以体现在这期间,其它课时必定受到影响,而且即使是这样一场

16 / 19

精心准备的公开课,学生究竟学到了多少,能否达到老师预期的学习效果也很难保证近年来,公开课由表演向本色回归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如何在公开课中保持本色教学并取得较好效果成为越来越多人思考的问题

而今年又恰逢福建省实行新课改的第一年在各种新观念的冲击之下,对课堂教学的探索与研究成为每个老师思考的问题

王之峰老师人生的第一堂公开课就是在这样的转变与探索中进行的一种尝试我就其中的几个小点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1.知识讲授

选择文言文进行公开教学应当说是需要一定勇气的,毕竟,文言文的教学重点在于字词句的梳理,

而如果停留在字词的梳理上又很难展现学生与老师的风采,所以很多老师都要求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然后在课堂上展示预习结果,进行字词归纳的方式来处理文言文公开课上的字词教学

我们可以看到,在王之峰老师的原先教学设想中,也是打算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可是,当第一次试讲之后发现,不少学生预习工作做的很好,在对文言字次进行归纳的时候很认真,可是也有一些同学预习不充分,在其他同学进行字词归纳的时候是没有办法跟上同学的思路的,而且这样的同学并不在少数毕竟,在各个科目课业繁重,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的

17 / 19

情况下很难要求每位同学都达到老师预期的效果

归纳教学虽然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但就真正的教学效果而言,是不够理想的而教师的教学面对的应当是学生的整体而非个体所以,王老师调整了上课的思路,在第一课时中扎实地讲授了字词知识,并在第二课时(公开课)设置了复习环节,精心挑选课文中的重点词汇进行复习这个环节虽然不够华丽却很实在,真正体现了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毕竟,学生学到了什么才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的

2.探究的要求

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而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却往往是我们在讲课的时候烦恼的问题常常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不知不觉就要以老师的思维去代替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只能成为答案的复述者

王之峰老师这堂课也同样面对着这样的困扰王老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把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位在“分析烛之武语言特点,体会其人格魅力”上,并设置了几个小问题让学生思考,以期最终让学生自己解决这一重难点可以看出,王老师在设置时是将其作为一个探究性问题的,老师只起一个引导的作用这个教学设计,正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体现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王老师的引导工作做得过了些,也就是始终想把学生引导到预设的答案上,显然这是一个需要改进的地方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引导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思维

18 / 19

锻炼也比我三年前第一堂公开课上要求学生进行的三分钟讨论要多的多

总之,我认为,无论什么课型,真正踏实地让学生学到点东西,培养点思考的能力,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别让热闹的课堂迷了学生求知的眼。

19 / 19

第二篇:玩中学 学中乐

—— 《蔬菜》教学设计及评析

陈利蓉

《蔬菜》一课是上海辅读学校实用语文第五册第四课的内容。课文用图片来直观介绍各种蔬菜的特征,识记词语、认识蔬菜是这篇课文的重难点。在教学中,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一、猜一猜:启动思维,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猜谜语游戏,大家猜猜老师说的是什么蔬菜?紫色的衣服,里面的肉白白细细的,煮过后,皮儿肉儿都变色。 生:(点名回答)

师:对,是茄子,(拿出实物图片)它的表皮是紫色,切开里面的肉,很白很细,当我们把它做成菜以后,就变小了,颜色也变深了。

(依次出示丝瓜、萝卜、西红柿、洋葱 、黄瓜每个谜语,在学生猜出结果后,出示其对应的实物图片和词语,帖在黑板上,并进行领读、学生自读、互读)

师:刚才我们猜的都是些什么?(蔬菜)你们爱吃吗? 师:(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我们爱吃的蔬菜。

点评:通过猜一猜的活动,将生活场景引入课堂,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

二、摸一摸:感知形象,感受快乐

师:(很神秘的拿出一个黑色的塑料袋),你们想知道这里面装的是什么吗?(想) 师:这里面装的都是老师爱吃的蔬菜,你们能猜一猜老师最喜欢吃什么蔬菜吗?你们可以上来摸一摸,猜猜看,然后把你猜到的,帮助老师介绍给其他的同学好不好?我们大家看一看他猜的对不对,(举手点名找同学上来)

生:第一个学生在塑料袋中摸的是个大大的东西,圆圆的,皮很硬,猜的是南瓜。(请学生把南瓜的图片和名字贴到黑板上面,并读一读。然后老师领读、学生自读、互读。)

依次猜完苦瓜、辣椒、土豆、青菜,同样将图片和名字贴到黑板上面。

点评:抓住学生好奇心理,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再介绍,发展学生语言,既有了师生愉快的交流,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找一找: 认识实物,体会快乐

师:今天,老师把大家爱吃的蔬菜带来了(出示实物),可老师忘记了他们的名字,同学们愿意帮老师这个忙吗?

生:(自告奋勇)

师:你能找到自己正确的名字吗?(将蔬菜分发给学生,学生这时就是一种蔬菜,就让学生去找它对应的名字。)出示贴满蔬菜名称的黑板(黄瓜、茄子、土豆、西红柿、丝瓜、苦瓜、洋葱、萝卜、青菜、辣椒),让学生从中找出对应的蔬菜,并拿下来展示给同学们看,若不对进行纠正。

师:同学们都非常聪明,都找到了对应位置,我们一起读一读。

点评:培智学生对知识容易遗忘,通过前2个活动,大家对蔬菜有了初步的认识,对所学知识有较深的印象,对蔬菜的喜爱之情也尤然而生。紧接着将实物与相对的文字名称相匹配,以学生乐于玩耍的游戏找朋友展开,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学生积极性高涨,注意力再次集中。

四、说一说:发展语言,交流快乐

师:认识了那么多蔬菜(出示所有实物),你能帮老师给大家介绍老师手中拿的蔬菜吗?(任意拿2种)用“这是 ,那是 。”说一说。(学生说,然后把相应的蔬菜名字贴到横线上,并一起读。)

学生分组练习,一个学生拿实物,一个学生找到正确的词语贴在横线上,并给大家读一读,老师进行指导。

点评:学生在动眼、动手、动脑、动口中认识了更多的蔬菜,在“问”与“被问”中学会了书面语言,懂得了与人交流的同时,还学会了欣赏自己与欣赏别人。

师:这是什么?(出示苦瓜)它和黄瓜(举起实物)有什么不同? 生:黄瓜是绿的,苦瓜的颜色淡一点。 师:你是用什么办法分出来的? 生:我是用眼睛看的。

师:除了用眼睛看,你还有别的好办法吗? 生:用鼻子闻。 生:用手摸,黄瓜摸起来有点软软的,苦瓜是硬硬的。

生:切开来尝一尝,黄瓜尝一口脆脆的,苦瓜不太咬得动,而且十分苦。

点评:苦瓜有的同学还不认识,出示大家不认识的蔬菜,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求知欲被激起。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探究苦瓜与黄瓜的异同点,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了学生探究与创新的欲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充满热情的状态下愉快地学习并发展自己。

五、分一分:内化知识,感悟快乐

师:刚才大家用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的办法了解了苦瓜与黄瓜的特点,那么我们就用这些办法研究我们爱吃的蔬菜,比一比,看看谁的新发现最多,(出示所有实物),给蔬菜找找朋友。

师:提示学生,有的按颜色分,有的按形状分,有的按生长环境分,有的按吃的部位分,有的按蔬菜表皮的光滑与粗糙程度分,有的按味道分等。

生:略。

点评:通过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作用,按分类给蔬菜找朋友,出示常见的蔬菜,真实的颜色,大大的刺激了学生的视觉,使学生通过视觉的认识,观察它的颜色、形状,找到相同颜色、形状的蔬菜;请学生闭上眼睛,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触觉,用手摸一摸,它是软是硬,找到表皮光滑或粗糙程度相同的蔬菜;闻一闻,尝一尝,说一说它的味道,激发学生使用味觉。整个课堂气氛特别活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唱一唱:升华快乐

师:你们真聪明,发现了这么多,蔬菜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长大长高,都是不能缺少他们,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吃蔬菜、常吃蔬菜的良好习惯,这样就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少生病。

师:既然,蔬菜有这么大的好处,我们一起来夸夸蔬菜吧。

(课件出示儿歌:蔬菜家庭成员多,吃根吃叶吃花果。青菜茄子和萝卜,样样都吃身体棒。)

师:那以后在吃饭的时候,我们再也不要挑食,能不能把菜倒掉呢?(不能)对,多吃蔬菜,这样身体才棒棒的。那老师以后就要看看谁做的最好了。

点评:教知识的同时,思想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要贯彻始终。教学已经不是单一的教知识了,需要向多元化发展。儿歌就是整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有助于学生总结归纳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爱吃蔬菜、常吃蔬菜的良好习惯。

总析:弱智学生因生理的缺陷,他们在课堂上注意力不易集中,对学习的内容缺乏持久性、易疲乏等。通过实践我们发现,主要原因是弱智儿童的课堂模式单

一、讲解多、活动少,学生处于被动的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抑制了学生天真浪漫的一面。因此,根据弱智学生的特点创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活跃的“学习环境”,使“静”的课堂动起来,使学生主动、积极、活跃的融入课堂,补偿多科功能,是弱智学生的语文教师教学实践和努力的方向。

同样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权利,给学生适度的空间,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内容。智残儿童由于自身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思维偏于感性和片面,因此,所学的知识应该多贴近他们的生活,融于他们的生活实践中,使他们从心理上易于接受,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这课教学实施中,老师努力创造一种充满了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中得到了发展,在发展中得到愉快。整个课堂,老师以“猜一猜、摸一摸、找一找、说一说、分一分”的游戏活动展开,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参与,来体会、领悟所学的知识。学生也直观的认识了蔬菜的颜色、形状、味道,这样的教学方式应给学生们留下不浅的印象。

陈利蓉 女 37岁 教师 中学一级 钟祥市特殊教育学校431900 0724-4268100 zxtx2008888@163.com

第三篇:乐中学,学中乐——汉语拼音教学初探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识字、阅读、学好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可是汉语拼音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块“硬骨头”。集中的汉语拼音教学是相对单调、抽象、枯燥的,这对于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使他们很好地掌握汉语拼音是有一定的难度。倪海曙说过:“对于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动力,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那么我们如何把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快乐乐学汉语拼音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谈谈几点体会:

一、拼音教学画面化

北师大汉语拼音教材中有许多富有启发性的插图,或示意字母发音、或表明字母形体,还有一些是为提高拼读能力而安排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拼音字母。声母的本音虽然都是“标准的音”,但因为听不清,学生学习还是不方便。新教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给这些声母配上了不同的韵母,使声母也能发出响亮的音,方便学生的学习,但还是难以启动学生自学、自悟、自会。教材又配上了能够表声母音的插图,帮助学习练习发音。

如教学g、k、h这三个声母时,我将课文中的插图制作成一幅动画,接着从图导入:图上画了什么?学生看书上的插图,可能回答:“白鸽”、“蝌蚪”、“荷花”。当学生大声说完再出示画面中的景物,再出示隐藏在动画中的“g、k、h”。接着让学生发出正确的读音:如“鸽”(ge),然后告诉学生把ge读得轻些、短些,这样的发音就发出声母“g”的发音了。用这种方法可以教配合这些字母的插图都能引出声母相应的字音来。这样就让学生更直观,记得更牢固。

可以说,善于利用教材提供的方法、方式来帮助我们进行形象化教学,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助力,吃透文本,熟悉教法,拼音教学会更受到孩子的欢迎。

二、汉语拼音儿歌化

儿童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会太长,为了让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记住拼音,可以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编成儿歌或口诀等让学生吟诵。儿歌的内容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语言符合孩子的特点,形象生动,富有童趣,琅琅上口,很容易理解,孩子一听就明白。这样,孩子在接受它时,不用特意去记忆,就能背诵下来。孩子从中获得了成就感,学习自然就有了积极性。

(1)学习“b、p、m、f”是教学拼音方法的起始课,可以利用一些口诀来帮助学生掌握两拼音的方法,如“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在教学三拼音时,可将三拼音的拼音要领编成口诀“声轻介快韵母响,三拼连读很顺当”。 (2)学习声调时,可以根据声调符号的形状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学习四声,习了复韵母后,更多的学生会对标调出现混淆,如果将其编为儿歌,这样就更能方便学生更好的区分。如“四个声调四顶帽,六个单韵母抢着要,谁的口大给谁标,i、u并列往后跑。”又如“有a在,把帽戴,a不在,oe戴,要是iu在一起,谁在后面给谁戴。“

(3)声母j、q、x到jqx

?span lang="EN-US">y

?span lang="EN-US">y

?span lang="EN-US"> 儿歌这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也降低了识记拼音的难度,教师只要多花心思,巧思善变,拼音教学更显轻松惬意。

三、汉语拼音游戏化

20世纪40年代,游戏开始在教学方法中起作用。我国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有很大的教育潜力,不仅仅是刺激,而且能够帮助儿童发展技巧、能力和策略。游戏既帮助儿童了解社会,又鼓励儿童通过游戏产生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真正体现“寓教于乐”的思想。

(1)“找朋友”的游戏。如:一个学生拿着声母p的卡片,说“我是声母p,我的朋友在哪里?”拿着i的卡片的学生就可以说:“我是韵母i, 你的朋友在这里。“然后两个人一起拼读pi。这种游戏简单,好玩,课上课下,学校家里都可以玩,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巩固了新知识,让学生乐此不疲。

(2)“火车过山洞”游戏。这是一个适合小组拼读比赛的游戏,组员一人读一个,读对了钻过山洞,读不出或读错了,评委的手放下,示意暂停通行,等他在同组同学的帮助下会读了才恢复通行。能顺利通过的为优胜组,每个学生奖励一朵小红花。

(3)“你说我猜”游戏。老师问:“右上半圆是什么?”学生答:“右上半圆ppp。”这个游戏还适用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

(4)“我当小老师”游戏。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阶段已经不同程度地掌握了汉语拼音的知识和拼读能力,因此可以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可以让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上台当小老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以“自我实现”的方式满足学生当众“展示”的参与欲望,体验成功的喜悦,个性也能得到充分地张扬。

一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在教学中创设形式多样的游戏,符合孩子的生理年龄特点,让学生的脑、眼、口、手、脚都“动”起来,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了。

四、汉语拼音生活化 生活是体验的沃土,真实的生活体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孩子拥有了真实的生活体验,就拥有了自己真实的生活世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孩子搭建心灵交流的平台。拼音符号比较抽象,教师如果不为孩子在头脑中建起一座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那么拼音将有可能成为孩子学习上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所以我认为,拼音教学设计首先应该生活化,即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逐步探索出学习汉语拼音的方法。

例如:教学三拼音节“g-u-a-gua ”时,孩子刚刚适应两拼音节,如果直接传授三拼音节给学生,不但接受难,而且效果差。我在上课时,先出示各种各样瓜的实物,让学生说说对瓜的认识,孩子们一看见五颜六色的瓜,争先恐后地举手,有的说:“我知道那是西瓜,我吃过!”有的说:“我种过南瓜”还有孩子说,“在电视上看过很大的方形西瓜!”„„在孩子再将认识瓜时,出示三拼章节“g-u-a-gua”让孩子拼读,他们很自然地拼出来了。由此可见,把音节放在具体的环境中,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就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身边的物品也是学习拼音的好帮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用品贴上一个自己写的拼音标签,把家中的生活用品、家具、电器都贴上这样的标签,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去认识生字,拼读音节。

总之,汉语拼音的学习方法、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我们应尽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形式,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巧思善变,多花心思,使枯燥的拼音教学变得更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在学生自主学习拼音的过程中,给每个孩子展示自我的机会,使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成功与快乐,相信拼音教学一定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一个关于符号的快乐解读世界。

第四篇:在课中让朗读训练落到实处

如何强化朗读训练,有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也自己的一节课为例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树真好》本册的一篇课文,是由金波改编的一首语言优美的散文。整首诗语言浅显易懂,充满童真童趣,学生很容易引起共鸣,也很容易理解。在教学时,学生始终兴趣盎然,读之津津津有味,虽然已走出了课堂,但脑海中还时时浮现他们朗读时生动的表情,感受到他们学习的快乐。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时,我仍是紧紧抓住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朗读,并将之作为教学目标和学习重点,在此基础上,再带着学生想像文中所描绘的情景,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整节课,我着重指导孩子们把课文读通、读懂,想像画面,读出感情,读好课文。

身临其境,以趣激读。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以“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教学目标,因而在教学中应使每个学生在读中打开思维、展开丰富的情感活动,获得个人感受。 在上课之初,我便和学生一起通过填空,复习了在这篇课文中出现的AABB式词语,体会到句子中用到这样的词语会显得更活泼,更具音韵美。在读句子的过程中,又再次感受了树给小鸟带来的快乐,树给我们全家带来的快乐。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好了基础。 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我和学生边读边想像画面。“小猫、小狗一个在树上„喵喵喵‟,一个在树下„汪汪汪‟它们好像在说什么呢?”,“听静悄悄的夏夜,树叶和风儿在唱什么呀?”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学生的回答丰富极了,而且能运用我们在课文中读过的词,“我看到小猫和小狗就像一对顽皮的孩子在吵架„„”“我听到了树叶和风儿在唱,飒飒飒„„”等等,学生在想像的过程中便不知不觉地融入到那有趣的情景中,感受到树的美妙,生活的美好,从而激发了读好课文的强烈愿望,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有些词语的理解其实并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学生看一看,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下便会明白。如“低低的山谷,高高的山坡”,我在出示图画后,随机画下简笔画,学生便一目了然。 通过身临其境的气氛感染,学生也打开了思维的空间局限,为其后的语言训练奠定了基础。

根据课文特点,恰当进行语言训练。这篇散文,语言浅显、文字优美,学生一读就懂,除了指导学生把文章读好,还应该做些什么呢?这篇课文的文字比较有特点,每一节的结构相似,而且极具韵律美,是很好的语言训练材料。因而,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我要学生想一想,树还有什么作用,能不能用这种形式写一写树真好。” 学生写出来的作品,极有情趣,“树真好。下雨时,它张开手臂,为小鸟撑起雨伞,不让小鸟淋湿。”“树真好。它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使空气更清新。”“树真好。小朋友们在树下玩游戏,不被太阳晒,玩得真开心。”„„学生的语言中的想像和情趣,让人觉得惊喜。

重视细节,培养习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习惯培养非常重要,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拿书的姿势到语言的完整,都要逐步引导,落实到位。另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的语言也应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

在教学中,我注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书,选读文章中自己想喜欢的部分,指导学生体会文章描写的情景,用不同方式读出自己的体会,以达到了感情朗读的效果。最后,配乐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时,学生能把自己融入其中,有感情地背诵。

总之,朗读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朗读是一项技能技巧,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朗读能力的形成,朗读技巧的掌握和运用,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不断地反复训练才能提升。所以,语文教师要有耐心、恒心,采取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和途径,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棋盘街小学

袁莉

第五篇: 雪中乐

红英小学

五(2)班

朱瑞婷

在我的生活中,有很多是会令我感到快乐,在我看来,最充满稚气而最有意思的就要数滑雪了。

要知道,我从小就是一个滑雪迷。去年寒假,在我的一在要求下,爸爸终于带我去了滑雪场滑雪。

爸爸把我带上了雪道,并并且教我了滑雪的方法。可我一点也没听进去,我像一只骄傲的大公鸡,摆弄着我那神奇的滑雪服,爸爸还没有说完,我就急不可待地说了一声:“知道了!”就像箭一样地冲了下去。我的速度越来越快,眼看就要到底坡了,我自作主张地把两个滑板的头使劲一收,滑雪板好像在和我作对!竟然搭在了一起,而且不管我怎么使劲也分不开。我浑身上下直冒冷汗,双手一抖,竟然把我手里拿的滑雪工具也扔了,双手紧紧抱着头,大喊了一声:“啊---救命!”我的眼睛紧闭着,嘴张得比锅还大。结果可想而知,我像一个雪球一样连滚带爬地摔了下去。“万事开头难嘛!”我为了安慰自己,自言自语道:“没关系,反正这是第一次,失败乃成功之母,有了失败才有成功吗。”

我好不容易脱下了又重又厚的滑雪板,我扛着它向顶坡一步一步艰难地移动着。我用羡慕的目光望着那些滑雪滑得像跳舞一样的人,忽然,我的脑海里蹦出了智慧的火花:“如果角度小的话,我不就停下来了嘛!”“对了!”我一拍自己的头兴奋地说:“可以早收板啊!”我喜出望外,马上把我明白的利用在了下次滑雪中。这次我滑了一半

就马上收板。果然,到了底坡,我平稳地停住了。“我成功了!”我兴奋地大叫。

在接下来的滑行中,我每次都注意体会动作,改进技巧,虽然有时也会摔倒,但是我感觉我驾驭滑雪板的能力越来越强了,时间就像流水,转眼一天就过去了,我不但已经初步认识了滑雪这项运动和它的技巧,而且我发现我已经深深喜欢上了这项有技巧,有速度,有挑战性的户外运动——滑雪。

滑雪不但很有趣,还让我明白了做事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并且善于思考,做任何事都会成功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质量控制操作规程下一篇:着力结对帮扶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