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素质教育论文

2022-05-03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青少年素质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在全面推行青少年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校外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根据青少年个性化特点和兴趣爱好等需求对青少年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还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文章分析校外教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指出学校要提高校外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校内外教育的衔接效果,营造良好的校外教育氛围。

青少年素质教育论文 篇1:

科技馆科普展览与青少年素质教育探究

摘要:科普展览是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的重要活动,可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使公众享受到优质的展览服务,从而主动学习科学知识,接触更多的科学文化。科技馆科普展览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为青少年素质教育创造有利的条件,改进展览方式,丰富展览内容,整体优化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特意探究了科技馆科普展览与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希望以下内容的总结概括,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馆;科普展览;青少年;素质教育;探究

引言:不断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此句可去掉)科技馆作为科普教育的基础设施,为青少年素质教育创建好的环境,提供有力支持,组织青少年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逐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青少年发展成为高素质人才,必然为社会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调查结果显示,进入科技馆参加科普展览活动的公众有80%是中小学生,足够重视素质教育,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深入挖掘青少年的内在潜能势在必行。

1、科技馆科普展览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融合价值

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它有着更为广阔的“覆盖面”,需要运用更加人性化、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挖掘青少年的内在潜能。单纯增加课程种类,无法优化素质教育的效果,整体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必须构建开放式的发展体系,在不断变化和不断创新中,实现科学教育、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完美融合[1]。科技馆的科普展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课程教学的不足,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运用了先进技术手段,通过科技培训、展版展示、观众参与等形式进行着启发性更强的科普教育。科技馆的科普展览,可以引导学生们反复观察,引导学生们思索与研讨,从而强化他们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主动探究能力,全面渗透素质教育理念,各个学科的教学计划,也将落实的格外顺利。课堂之上,学生学好基础知识,不断提升着认知水平和思维灵活性,之后参与科技馆的科普展览活动,直接扩大知识视野,得以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可谓一举数得。

2、科技馆科普展览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

2.1推广产品,丰富活动

科技馆内开展科普展览活动,要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向,向青少年推广科技类的产品,从而激发学生们对于科研事业的热爱之情。青少年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主动学习科学知识,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拥有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能够顺利走上个性化发展之路,实现成熟化发展、创造性发展等目标。科技馆不妨与科研机构合作,集中专业力量,多角度探索新颖的活动形式,有效补充科普教育的相关内容,确保科普展览活动的开展更具吸引力[2]。以此为基础,定期组织科普讲座、知识竞赛、夏令营等活动,青少年的参与热情高涨,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得到更好地发展,更短时间内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将成为一名合格的时代新人,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助推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

2.2创新模式,吸引公众

组织科普展览活动,开展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构建特色的教育模式,深入挖掘青少年的内在潜能,成功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增强他们的发展信心,其必要性不言而喻。应该扩大科技馆的知名度,使科技馆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通过研制科技新展品,坚持“推陈出新”原则,定期举办不同专题的科普展览,来为公众提供展览服务,使公众们足够了解科普事业,意识到科普展览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关系,积极配合素质教育教学计划的贯彻落实,助推科普事业、素质教育等工作走向更大的成功。整个社会的力量汇集在一起,政府部门、各大企业、中小学校等均给予科技馆的建设与发展高度重视,科普展览与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带去积极影响。

2.3加强培训,深化改革

现阶段,必须组织专业培训活动,不断提高科技馆科普展览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以针对性的训练方式,不断增强科普展览服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实践热情、工作积极性,使他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通过积极自学,为了青少年素质教育提供强大助力[3]。从另一方面来看,应该引进高素质、专业型人才,组建一支文化素养较高、工作热情更高的服务团队,在认真学习科技馆理论后,精心策划科普展览,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展览活动,吸引更多学生的注意,一边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一边促进科技馆事业、科普教育、素质教育的创新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科技馆的科普展览与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有着很大关联,应该开展不同形式的科普展览活动,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拥有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科技馆已然成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吸引整个社会的关注,注意融合多方力量,继续探索有效途径,帮助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他们的学习兴趣十分浓郁,发展动力十足,实践热情高涨,真正达到所学知识学以致用的目的,才有能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充分发挥主体优势,可以为社会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乔金龙.科技馆如何创建青少年科技教育品牌及打造科技馆品牌文化探讨[J].中外交流,2021(03)501-502.

[2]許雯.试论科技馆科普教育活动对知识构建的积极影响[J].人文之友,2020(24)78.

[3]董焱.新时期科技馆科普活动开展路径探索[J].信息周刊,2020(01)1.

作者:张强

青少年素质教育论文 篇2:

校外教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刍论

摘 要:在全面推行青少年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校外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根据青少年个性化特点和兴趣爱好等需求对青少年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还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文章分析校外教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指出学校要提高校外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校内外教育的衔接效果,营造良好的校外教育氛围。

关键词:校外教育;素质教育;青少年;创新能力

教育作为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它需要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其中学校教育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传授学生基础知识的重要责任。但是学校教育也容易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全面落实青少年素质教育过程中遇到重重阻力。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青少年对校外教育的需求日益突出,其已经成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其他教育形式所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校外教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运用。

一、校外教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及发展个性特征

青少年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学校教育具有统一课程、教学规划及教学材料,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打基础的作用,它更多地强调共性发展,相对忽视学生兴趣爱好及个性特征的发展,因此存在弊端。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它不会受到同一课程、教学规划及教学材料的束缚,可根据参与校外教育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发展需求设置教育内容,以尊重青少年个性化发展为前提条件开展活动,此优势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所不可比拟的。校外教育更加侧重于研究青少年的发展需求,只有这样才会确保各活动课程的有效性。如通常会开设绘画、美术、舞蹈、音乐或各种体育项目活动培训,在组织形式方面也以兴趣小组为基础单位,将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青少年聚集在同一区域,再以青少年为主体通过主动参与的方式,将教与学相结合,以充分发挥出校外教育的价值。在整个校外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会作为活动的调度者、组织者及参与者,通过倾听、启发、诱导与分析等形式,让青少年在兴趣中获得启发与知识,满足自身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校外教育会从因材施教及兴趣引导出发,广泛吸引青少年群体积极参与,让青少年接受快乐教育,以达到素质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良好状态。

2.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校外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其主要以创新教育活动为载体,能够满足青少年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需求。校外教育的所有活动都需要由青少年亲自实践完成,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主要是进行引导,以增强青少年的实践体验,让他们在体验中获得教育。校外教育的各项活动中,有很多是学生喜欢的,其在兴趣内驱力的作用下,能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既能体会成功的喜悦,也能感受到失败。在各种情感因素的影响下,学生会依托校外教育活动,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当学生逐渐获取更多的知识时,其自信心、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也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校外教育活动具有创新性的特点,它不会一成不变,而会随着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而不断改变。通过创新型校外活动,每一个青少年都会找到属于自己发展的道路,他们也能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兴趣及优势,并在各种活动中取得学校教育所拿不到的荣誉与成绩。基于此,青少年会从初始阶段的“我不行”,朝着“我可以”的方向发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有利于促進青少年社会化的发展

当代青少年处于多元化的信息时代,他们会通过手机、电脑、电视等途径,接受外界多元化的信息。虽然有些信息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娱乐的新渠道,但是也有些信息包含负面内容,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青少年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社会变化及新生事物的冲击,部分青少年难以抵挡,接触以后难以自拔,进而使自身的道德认知出现偏差,更不用谈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了。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既处于学校教育的首位,也是校外教育所关注的焦点。借助校外教育,可让青少年远离不良诱惑,这些不仅是社会对青少年教育的要求,也是家长的殷切渴望。校外教育主要在青少年校外时间开展,它会为青少年提供学习交流、技能培训及潜能挖掘等相关服务,有些艺术与体育项目对青少年而言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在丰富多彩的艺术和体育活动中,青少年可尽情玩耍、愉悦学习并专注探究所感兴趣的事物,不仅陶冶了情操,而且提升了综合素养。例如,参与校外志愿服务及社会的公益性活动,青少年能够在实践中发展道德素养,知情意行也能够协调统一。又如,以民族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大型活动,能够将艺术与德育相结合,让青少年通过活动增强对民族精神的认知与感受。通过丰富的校外教育活动,青少年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能够培养责任、自信及合作等优秀品质,思想品德也会朝着社会化的方向积极发展。

二、校外教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目前,青少年素质教育已经受到教育界及家长的广泛重视。教师从现阶段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现状出发,通过优化校外教育,可极大地提高青少年素质教育效果。

1.提高校外教育的针对性

校外教育工作者应准确把握青少年心理和认知发展特征,结合青少年素质教育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活动,如文体和科技活动。校外教育活动应以增强学生体验感为主,通过大量实践操作等参与类活动,渗透各领域教育知识。此外,校外教育工作者还需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层次及认知特点设计活动,如低年段的青少年以实践活动为主,高年段的学生以探究性活动为主,以确保校外教育的价值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2.提高校内外教育的衔接效果

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虽然校外教育具有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但是应当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首先,校外教育应以服务青少年为宗旨,各种活动主题应全面覆盖,并与青少年所接受的学科知识相联系,通过相互协同配合挖掘青少年的潜能。其次,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在素质发展方面要保持一致性。如在初一阶段,校外活动可提前渗透初中物理知识,使学生能够对物理知识产生初步认知,为物理教学衔接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初二阶段,校外活动可渗透化学知识,以化学现象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初步感受化学现象的奥秘并产生深入探究学习欲望。最后,校外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共同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以学校教育为基础进行人才选拔,再通过校外教育进行拓展提升。除此之外,还可以校外教育为载体,通过校内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校外教育的积极性。

3.营造良好的校外教育氛围

提高青少年素质是校外教育的重要目标,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青少年“无暇”参与校外教育活动,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对校外教育的正确认知,错误地认为校外教育对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没有什么作用。基于此,学校要让青少年和家长认识到校外教育的重要性,进而激发青少年参与校外教育的积极性。学校还要改变青少年对校外教育的错误看法,让他们对校外教育产生认同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人们越来越重视非智力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如个性化发展、兴趣需求、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社会化等。而校外教育在培养青少年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学校要提高校外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校内外教育的衔接效果,营造良好的校外教育氛围,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袁德润.校外教育社会性的当代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8(02).

[2]袁巧灵.校外教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内蒙古教育,2015(12).

[3]卓丽丽.浅论校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

作者:金淑梅

青少年素质教育论文 篇3:

青少年素质教育视野下的情绪教育研究

摘 要 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研究逐渐细化,情绪教育作为一项教育内容引入对青少年素质教育。情绪教育因此和素质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上都产生了必然的联系。充分认识青少年时期的群体特点、存在的问题与情绪教育的现状,有利于人们理解情绪教育对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青少年 情绪教育 素质教育 普及

1 情绪的含义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心理学家认为情绪是指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以个体需要为中介,反映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心理活动。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前者和原始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后者经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获得,因此每个人所拥有的复杂情绪和情绪的定义都有所不同,是多元的、复杂的综合事件。情绪又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二者对生活和人生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前者明显有助于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后者若不做恰当的处理会给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有损身心的健康。由上述可知,情绪是人类生命的一部分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由此,学会恰当的处理个人情绪成为人们学习、工作与交流的重要课题。处于人生关键阶段的青少年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期,由于对一些概念的理解模糊加之这一年龄阶段的怀疑和叛逆心理,对周围事物和行为的理解的探索使其情绪处于不太稳定的状态,变化多端,若不能正确的判断新生事物和正确处理自身的情绪,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将会受到严峻的挑战,进而情绪朝着更加不良的方向发展。

2 情绪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约翰·怀特认为,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去过有意义而且充实的生活,同时要让他们获得个人幸福并尽到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主要目的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道德意识的个体,这种道德意识既体现在面对面的人际交流活动中,也体现在个体作为社会的公民、民族国家的一份子乃至世界公民等更宽泛的层面上。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经过学校和家庭的通力合作让儿童成为一个正派的人,关心他人和自身的福祉;教师和家长要公平地对待学生,关心孩子而不带来伤害,放手让他们去追求自在的生活而不是试图控制他们,培养孩子们的慷慨、宽容、善良以及公平等美德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但仅仅依靠学校设置的课程是没法教授这些东西的,必须借助日常家庭生活与课堂的融合才能养成。扈中平认为教育目的应定位于培养“人”,这具有终极性、普及性和丰富性。从以上两位学者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并能愉快的生活的个体,但这却不抹杀个体的主体性,而是为了让个体能够更好的融入团体和社会并保持自我的独特性。

情绪教育和素质教育蕴含以上宗旨。人的情绪包含正负两个方面,情绪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人摆脱不良情绪的驱使,引导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素质教育是为了让人具备好的素质,不损害他人与社会,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人类社会的和谐。可见两种教育都是好的教育,这与社会大的教育方向是一致的。从人的教育的角度来讲,两者都具备使人摆脱野蛮走向文明的功能,因此都属于理性的教育,当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培养人充分利用理性认识和处理感性自我的能力。素质教育从大的方面确定了人的培养目标。情绪教育从人的心理的一个细节入手,探索情绪对人的行为产生的影响。个体行为是个体素质的外在呈现方式,从这一方面来说情绪教育与素质教育产生密切关联,关注和培养青少年理性处理自身情绪的能力成为完成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方面。

3 青少年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与情绪教育现状

3.1 青少年主要特点

我国发展心理学界一般把青少年期界定为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这一发展阶段,相当于中学教育阶段。西方发展心理学家对青少年期的界定较为宽泛,认为青少年期是指从青春发育期开始直至完成大学学业这一阶段,即十一二岁至二十一二岁。除去文化方面差异,国内外青少年的总体特点基本相仿,大致表现为生理的快速发展;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性、主动性迅速发展,有明显的好奇心和虚荣心;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强,喜欢刺激和冒险;情感内容和形式纷繁复杂、丰富多彩,感情容易冲动;多能自由思考、推理和判断,但往往脱离实际;缺乏安全感,同伴群体的作用凸显。以上特点都表明青少年处于各方面的潜质迅速形成,但缺乏理性的认识阶段。生理的快速发展使其在形象方面与成年人相仿,但不具备成年人的理性与持重,虽然具备了较强的自我意识,有一定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却由于缺乏经验和对事态的正确认识,其行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积极的自我意识有可能转化为身心健康发展的障碍。在生理与心理方面都有具有成年的特征,但仍然处于初期阶段,感性直观的表现多于理性逻辑,因此在个人情绪上有明显的不稳定性,情感方面形式表现多样,容易做决定时一时兴起,若有一定成效便更为自信,相反比较容易受到伤害,这尤其表现在情感方面。习惯于向同龄人倾诉衷肠,认同与自己有共同兴趣与爱好的长辈,这两类人一则处于相同的身心阶段,认识与经验相仿,自由思考的推理和判断,即便在某些方面显得脱离实际,但容易达成共识,成为相互依赖的对象,二则后者虽然身心较为成熟,但语言和行动上能够使此阶段青少年感到被认可与理解,表现比较宽容,也能伺机给予正确的引导。青少年时期的人群之所以出现以上特点源自自身经验缺乏,容易幻想,情绪的呈现方式直截了当,其中饱满的生命热情同样蕴含负面的影响,情绪教育针对青少年的这一特点,给出有目的性的引导,使其呈现正确的行为特征,促进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发展。

3.2 当下青少年存在的问题

根据相关研究分析,青少年问题大致可分为六类:学习困难;人际交往困难;行为极端;性格问题;情绪情感问题与恋爱。影响青少年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家庭因素;个体因素;社会环境因素。针对青少年问题常用的教育措施主要包括沟通关注,家校联合,外界支持,班级活动,处分惩罚和专业辅导。郭未,杨胜慧,郑晓瑛提供了关于中国城市青少年问题行为发生及相关影响因素分别是婚前性行为,吸烟成瘾或沉迷于阅读色情读物。其中不同地区的城市青少年在问题存在方面也存在差异,东部发达城市问题较西部城市不那么明显;个体层面男性青少年较女性青少年问题明显、家庭层面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出现问题的几率要低,学校层面非在校生发生问题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在校生。主张“政府—学校—家庭”的多为关注引导青少年的行为回到健康的轨道。以上两个方面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了青少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从更深层次上来说,青少年出现问题的根源在对事物的认知不足,并由此带来心理、情绪和行为的不当,情绪的变化源自个体心理,但由个体心理变化引起的情绪变化能够主导其后的心理和行为,行为作为人的整体素质大外在呈现,最能体现青少年的个人素质。对青少年进行适当的情绪教育不仅能帮助青少年理性认识和调节自身情绪,在引导青少年的正确行为提升素质同样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3.3 青少年情绪教育现状

中国青少年的教育,无论家长或教师,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都逐渐的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且教育关注的重点已从仅仅强调学习转变为兼顾孩子的兴趣与爱好,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城市至农村的教育者都具备全面发展青少年素质的意识并在实践中尝试。情绪教育也在其中之列,出现专门的情商培训机构与帮助父母提升孩子情商的电视栏目,比如安徽卫视《超级育儿师》已经成功帮助许多家长解决了孩子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棘手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都强调培养孩子的情商。可见,中国的情绪教育已在个体与社会两方面发生越来越重大的影响力,并逐渐引起家长和教育者的重视。但对于当下的青少年来说,情绪教育仍然是个很大的缺口。前述的例子主要针对儿童期的孩子。而青少年这一阶段的人群其情绪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处在情绪教育发轫的前奏,但他们同样处在情绪教育受到重视的社会舆论背景下,对其进行情绪教育提升素质仍然是解决青少年问题的重要一环。

4 当下青少年普及情绪教育的意义

我们国家当下教育的实际涵义已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丰富,但限于高考,教育的侧重点仍偏向于知识教育,知识教育仍然是最能引起学子及家长的关注的焦点。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经济条件的宽裕使家长对教育有了新的要求,青少年的综合素质由此得到提升。教育界人士对青少年问题的关注逐渐的具体化和细致化,影响青少年行为的情绪必然成为其中之一。

情绪教育在青少年人群中虽未普及,但无时不与人的生活紧密相联。教育者提倡情绪教育的目的在于将对情绪的关注系统化,理性化,提升各界人士对青少年情绪的关注,引起重视。使青少年群体意识到情绪关系自身的生活、学习与交流,在自身情绪得到应有关注的前提下,情绪所带来的问题也将被重视,从而由被情绪左右转而意识到情绪的正负影响直到通过控制自身情绪避免发生不良后果,这对青少年理性认识和处理自身情绪有重要指导作用,进而促进个体综合素质的发展。作为教育者和教育机构,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情绪教育总体认识的提高对普及情绪教育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对青少年一代情绪教育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避免和减少青少年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升青少年整体素质,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显通.再谈教育目的[J].高等教育研究,2016(2).

[2] 施佳薇.青少年群体的特征分析及其意义[J].学理论,2012(2)

[3] 谢瑞琦.青少年情绪现状调査及对策研究[J].教育研究,2014(9).

[4] 杨福佳,邓稳根.147例青少年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质性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2).

[5] 郭未,杨胜慧,郑晓瑛.中国城市青少年问题行为考察[J].城市问题,2013(2).

作者:薛培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传统教育社会学论文下一篇:社会保障水平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