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的爱情故事

2022-09-04

第一篇:古今中外的爱情故事

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父母的故事

感恩父母的诗歌

当太阳还不曾升起时, 我的心就早已飞翔在蓝天之上 俯看这尘世间的一切

我悄然的流下了一滴感动的泪水 够了 那只需要一滴 就足以表达 我此时荡漾的心

天! 那不是她一闪的身影吗? 我想

那大概是我生命中的唯一黑色 唯有那唯一的黑色 才能感动我的心 是的 她依然在那里忙碌着 是她给了我无悔的生命,是她 就是她 爱人 你还好吗? 远方的我正在为你默默的祝福 送去一份执着再你身旁 唯一的 完美的

只需你那善良的心来开启我生命中的唯一 是的 辛苦了 是你 是你……………… 为此付出了那么多而成就了我色彩与梦想 够了 那还需要多少 够了 我还需要怎样

是你第一次给了我生命的力量 是你第一次给了我希望的色彩 是你第一次给了我执着的追求 是你第一次给了我美好的生活 爱你 那还需要什么理由 爱你 那还需要什么多少 够了 真的够了

面对你 当我感谢你的恩情时 我流下了第一滴感动的泪水 是的 只有一滴

但我相信 一滴感动的泪水 足以表达我第一次得理由 够了 真的够了 感恩的第一次 流泪的第一次

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父母的故事

一、孝敬父母的故事

事例一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事例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事例三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事例四

老一辈革命家朱德著文《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宋庆龄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李鹏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鹏夫妇总要带上母亲喜爱的食物,到母亲处请安问好。

事例五

在全国以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而著称的上海建平中学,一个13岁少年的题为《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的发言,使全国女市长考察团的26位成员潸然泪下。这位同学9岁时,母亲双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过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较多责任和义务,为了买一盘母亲喜欢的沪剧磁带,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头整整跑了6个小时!

二、 孝敬父母名家名言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孟佩杰: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

颁奖词: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推选委员王振耀说:童稚的年岁,她一力撑起几经风雨的家。她的存在,是养母生存的勇气,更是激起了千万人心中的涟漪。

命运对孟佩杰很残忍,她却用微笑回报这个世界。

五岁那年,爸爸遭遇车祸身亡,妈妈将孟佩杰送给别人领养,不久也因病去世。在新的家庭,孟佩杰还是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养母刘芳英在三年后瘫痪在床,养父不堪生活压力,一走了之。绝望中,刘芳英企图自杀,但她放在枕头下的40多粒止痛片被孟佩杰发现。“妈,你别死,妈妈不死就是我的天,你活着就是我的心劲,有妈就有家。”

从此,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刘芳英微薄的病退工资。当别人家的孩子享受宠爱时,八岁的孟佩杰已独自上街买菜,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个头没有灶台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无数次却从没喊过疼。

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孟佩杰总是来去匆匆。她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替养母穿衣、刷牙洗脸、换尿布、喂早饭,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学。中午回家,给养母生火做饭、敷药按摩、换洗床单……有时来不及吃饭,拿个冷馍就赶去学校了。晚上又是一堆家务活,等服侍养母睡觉后,她才坐下来做功课,那时已经九点了。

“女儿身上最大的特点是有孝心、爱心和耐心。”刘芳英说,如果有来生,她要好好补偿女儿。为配合医院的治疗,孟佩杰每天要帮养母做200个仰卧起坐、拉腿240次、捏腿30分钟。碰上刘芳英排便困难,孟佩杰就用手指一点点抠出来。

2009年,孟佩杰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权衡之下,她决定带着养母去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大一那年暑假,孟佩杰顶着炎炎烈日上街发广告传单,拿到工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养母最爱吃的红烧肉。

“我只不过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不少好心人提出过帮助,都被孟佩杰婉拒了,她坚持自己照顾养母。孟佩杰的毕业愿望是当一名小学老师,安安稳稳,与养母简单快乐地生活。

第二篇: 古今中外所有电影的故事套路

20世纪初期,法国戏剧家乔治·普罗第又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他研究了1200余部古今戏剧作品,找到并列出了36种剧情模式。乔治·普罗第的36种剧情模式与卡洛·柯齐所说的36剧情模式显然有不尽相同之处,但他依然自信地认为,古今所有的戏剧剧情都不会超出这36种模式。

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普罗第由戏剧作品归纳出来的36种剧情模式,依旧在西方广为流传,特别是在美国电影界,被认为是电影编剧的必读教材。在中国,早在20世纪上半叶,洪深先生就向国人翻译介绍了,并在其一系列电影剧本创作中予以实践。

一、36种戏剧模式的诞生

普罗第由戏剧作品总结出来的的36种剧情模式,在今天的电影剧作创作中究竟还有没有实用性?36种剧情模式是否像某些西方专业人士吹嘘的如此神奇?它能否涵盖当代剧情电影的全部?

电影片目的选择

据说普罗第的36种剧情模式是由1200部戏剧作品研究得出,本文也有意在此精选了1916年至2002年间的120部经典电影作为研究对象。为了尽可能不带主观色彩,显示选片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文中选用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通向电影的圣殿——北京电影学院影片分析课教材》一书列举的,1916年至1988年100部经典影片。这100部影片,是当年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10位教师从浩如烟海的电影篇目中精心挑选而出,推荐给电影学院的莘莘学子们的必读影片。

为了反映世界电影的最新面貌,文中又选取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在国际、国内电影节中获奖的20部影片作为研究对象,详细探讨这120部世界经典影片对36种剧情模式的继承与突破。这120部影片中,有美国影片35部,欧洲影片49部,中国影片21部,三者相加共计105部。此外还有日本影片8部,其它国家影片7部。

戏剧剧情模式分类

? 人类对剧情模式的第一次分类

戏剧剧情模式与电影剧情模式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学者在为艺术、叙事以及情节做着分类学的研究。亚里士多德曾将戏剧分为简单悲剧、简单喜剧、复杂悲剧、复杂喜剧四种基本类型。对于将情节看作悲剧第一要素的亚里士多德来说,这无疑是人类对剧情模式的第一次分类。

? 电影剧情模式进行分类的演变

此后,歌德根据题材将剧情分为爱情、复仇等7种类型;

席勒也试图做出自己的分类;柯齐和普罗第根据人物的情感和作品的情境分别将剧情分为36种模式;

l·赫尔曼将剧情分为9大模式;

罗伯特·麦基将剧情和类型概括为25种模式。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亚里士多德、歌德、席勒,还是柯齐和普罗第都是在对戏剧剧情模式作出分类。

只有到了赫尔曼和麦基才开始真正对电影剧情模式进行分类,但是赫尔曼和麦基都没超越普罗第所作的分类的高度。

36种剧情模式的诞生

电影与戏剧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作为叙事艺术而言,电影和戏剧应该是最为接近的姊妹艺术。

? 早期:“银幕戏剧”

西方电影史上梅里爱的“银幕戏剧”的美学观念,中国电影史中的“影戏”传统,都表明早期的电影就是戏剧的银幕再现。所以早期电影的情节和戏剧的情节模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随着电影艺术和戏剧艺术的发展,电影和戏剧艺术本身在情节观念上的差异就表现出来。

戏剧从诞生之初就将情节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观众看戏实质是看情节,看故事。电影则不同,由于电影的元素和艺术手段众多,电影在诞生之初,并没有把情节看得如此重要,这才产生了以卢米埃尔兄弟为先驱的纪录电影。

? 法国“新浪潮”之后:“无情节”的现代派电影

20世纪50、60年代法国“新浪潮”之后,世界电影出现了“淡化情结”的倾向,甚至出现了标榜“无情节”的现代派电影。

? 古希腊时期:“三一律”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强调情节的“完整”性,西方古典主义时期,强调戏剧创作的“三

一律”原则,这些都制约着戏剧情节的发展。直到欧洲浪漫主义的出现,才开始冲破“三一律”的陈规旧俗,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再受到限制,才使得戏剧情节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 十九世纪末期及20世纪50年代:现代派与荒诞派

西方十九世纪末期开始出现的现代派戏剧,以及20世纪50年代在西方盛行的荒诞派戏剧,严重动摇了自古希腊以来的戏剧情节观念。普罗第在总结36种剧情模式的时候,想必还没有感受到20世纪20年代欧洲的先锋派电影运动和先锋派戏剧运动交相呼应的盛况,所以他的36剧情模式还是由欧洲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戏剧总结出来的。

应该说,普罗第的36种剧情模式,是对古典主义以及浪漫主义戏剧的剧情模式的一次很好归纳和总结。

在西方现代派戏剧和现代派电影出现之前,戏剧剧情模式和电影剧情模式差别不大。由于戏剧的悠久历史,戏剧剧情模式远比早期电影丰富,在20世纪50、60年代以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电影剧情都可以涵盖在36种剧情模式之内。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主义电影作品的出现,36种剧情模式无法再涵盖所有的电影剧情模式。

就是针对戏剧本身而言,36种剧情模式也无法涵盖《等待戈多》、《青鸟》、《琼斯皇》、《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等这类戏剧作品的情节模式了。

二、模式之内: 对36种剧情模式的遵循

尽管36种剧情模式是通过对20世纪初期之前的戏剧作品分析归纳得出,但通过研究发现,在本文120部影片中,有约占75%的影片完全遵循了36种剧情模式,而且每一种剧情模式都至少可以找到一部典型影片作为例证。当然,一部影片也可能包含多个剧情模式,而且拍摄年代越晚的影片越可能较多地采用多个剧情模式。为研究方便,文中一部影片仅选择最主要的情节模式。

1、36种剧情模式片例

模式

1、求告《淘金记》(1925)、《关山飞渡》(1939)、《星球大战》(1977) 模式

2、援救《党同伐异》之“母与法”(1916)

模式

3、复仇《伊万的童年》(1962)

杀手》(1994)

生》(1983)

模式

4、骨肉间的报复《狮子王》(1994) 模式

5、逋逃《筋疲力尽》(1959)、《邦尼和克莱德》(1967)、《天生▲ 复仇《伊万的童年》 模式

6、灾祸《鸟》(1963)、《幼儿园》(1983)《圣诞快乐,劳伦斯先

模式

7、不幸《西鹤一代女》(1952)、《活下去》(1952)、《雁南飞》(1957)、《早春二月》 (1963)、《稻草人》(1983)、《末代皇帝》(1987)、《芙蓉镇》 (1987)、《活着》(1994)、《钢琴师》(2002)

▲ 《芙蓉镇》

模式

8、革命《战舰波将金号》(1925)、《母亲》(1926)、《农奴》(1963)、《黄土地》(1984)

模式

9、壮举《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巴顿将军》(1970)、《出租车司机》(1976)、《红高粱》(1987)

模式

10、绑劫《完美世界》(1993)

模式

11、释迷《公民凯恩》(1941)、《后窗》(1954)、《放大》(1967)、《对话》

(1974)、《现代启示录》(1979)、《鸟人》(1984)、《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88) 模式

12、取求《林家铺子》(1959)、《去年在马里安巴德》(1961)、《星探》(1995)

▲ 《后窗》

排》(1986)

婚姻》(1979)

模式

13、骨肉间的仇视《呼喊与细雨》(1972)、《乱》(1985)、《野战模式

14、骨肉间的争竞《高跟鞋》(1991) 模式

15、奸杀《天国车站》(1984) 模式

16、疯狂《幻觉》(1979) 模式

17、鲁莽《飞越疯人院》(1975) 模式

18、无意中恋爱的罪恶《小城之春》(1948)、《玛丽亚?布劳恩的▲ 《小城之春》

模式

19、无意中伤残骨肉《楢山节考》(1983)

模式

21、为了骨肉而牺牲自己《神女》(1934)、《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 《克莱默夫妇》(1979)、《楢山节考》(1983)

模式

22、为了情欲的冲动而不顾一切《魂断威尼斯》(1971)、《卡门》(1983)、《危险的交往》(1988)

模式

23、必须牺牲所爱的人《要热爱人》(1973)

模式

24、两个不同势力的争竞(为了恋爱)《野山》(1985)

模式

25、奸淫《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1979)

模式

26、恋爱的罪恶《月亮》(1979)、《蜘蛛女之吻》(1985)、《霸王别姬》(1993)

▲ 《霸王别姬》

模式

27、发现了所爱的人的不荣誉《远山的呼唤》(1980)

模式

28、恋爱被阻碍《瑞典女王》(1933)、《马路天使》(1937)、《音乐之声》(1965)、《毕业生》(1967)、《花边女工》(1976)、《愿望树》(1976)、《奇怪的女人》(1978)、《莫斯科不相信眼泪》(1980)、《法国中尉的女人》(1981)

模式

29、爱恋一个仇敌《罗密欧与朱丽叶》(1996)

模式30、野心《美国往事》(1984)

▲ 《美国往事》

模式

31、人和神的斗争《裸岛》(1960)、《罗丝玛丽的婴儿》(1968)

模式

32、因为错误而生的嫉妒《似水流年》(1985)

模式

33、错误的判断《黑炮事件》(1985)

模式

34、悔恨《德克萨斯州的巴黎》(1984)

模式

35、骨肉重逢《金色池塘》(1981)

模式

36、丧失所爱的人《城南旧事》(1982)、《走出非洲》(1985)

▲ 《走出非洲》

以上影片在剧作上完全符合36种剧情模式。上述这些优秀影片虽然符合36种剧情模式,但并不是根据36种剧情模式创作出来的。原因很简单,36种剧情模式是根据戏剧作品总结得出的艺术规律。

艺术规律可以指导艺术实践,但是按照艺术规律生产出来却不是艺术,只能是商品。

? 戏剧作家既然不能根据它创作出不朽的戏剧作品,电影编剧又怎能根据它创作出优秀的电影作品?

有一时期,好莱坞的电影工厂曾完全照搬36种剧情模式进行生产,并未产生什么名篇佳作。这也就是36种剧情模式曾在美国以外的欧洲和东方受到质疑的原因。

日本剧作家鬼头麟兵这样评价36种剧情模式:“这种情境是公式不能套用,必须由内容本身产生出新的情境。它实际上的参考价值还值得怀疑。实际作品并非只是单独一个局势而是由其中几种适当地组织在一个戏里的。”

36种剧情模式对电影剧作的贡献,集中体现在美国电影,或者说是美国类型电影中。尽管鬼头麟兵怀疑36种剧情模式的参考价值,但在20世纪30、40年代,它的确对好莱坞的“黄金时代”做出过巨大贡献。当时的美国是类型电影的天下,共计拍摄了近7000部影片,分为喜剧片、西部片、强盗片、音乐歌舞片等几大类型,这些类型电影大都是在36种剧情模式指导下生产的,而且都在36情节模式之内。

? l·赫尔曼9大剧情模式

在电影艺术高度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电影剧作家l·赫尔曼结合美国电影,将36种剧情模式概括为9大剧情模式。

1、爱情;

2、飞黄腾达;

3、灰姑娘式;

4、三角恋爱;

5、归来;

6、复仇;

7、转变;

8、牺牲;

9、家庭。

赫尔曼认为自己的9种剧情模式同样可以“包罗人类的全部感情和戏剧动作”。他的剧情模式分类针对美国电影,大大简化了36种剧情模式,并增添了“转变”、“归来”等模式,遗憾的是他和普罗第同样存在着分类标准混乱的毛病。

郝建先生认为:“模型之为模型是因为它具有很强的衍生力,给一个模型添枝加叶就可以得到千变万化的故事。”

卡普拉的《一夜风流》(1934)被认为是美国30年代喜剧片的代表作。它与一年之前的《瑞典女王》采用了同样的剧情模式,就是赫尔曼9大剧情模式之一——“灰姑娘”模式,也是乔治·普罗第36种剧情模式中的第28模式——“恋爱被阻碍”,具体说是细目a“因门第或财富不同而不能结为婚姻。”

▲ 《一夜风流》

“灰姑娘”的故事或者说模式最早出自格林童话,但是《瑞典女王》和《一夜风流》确立了一种电影剧情模式,它的剧情模式已成为30年代上百部爱情喜剧片的模板。

在随后的《窈窕淑女》、《音乐之声》、《罗马假日》,甚至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漂亮女人》、《曼哈顿的灰姑娘》等一系列美国电影中被一再重复讲述,而且每次都赚得票房。

这既显示了剧情模式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衍生能力,也表明了观众的情感需求是剧情模式的强大动力和潜在商业市场。

剧情模式强大的衍生能力和观众基础,使得许多剧情模式千百年来在观众中久映不衰。当观众喜欢某类剧情模式的电影后,他们就有了持续观看这类剧情电影的情感需要。

这既可以解释中国的京剧观众可以无数次观看同一部《霸王别姬》,也可以解释《小鬼当家》、《蜘蛛侠》、《指环王》、《哈里·波特》这类影片票房火爆且能够大拍续集的原因。

2、模式边缘片例细目及演变

模式边缘: 对36种剧情模式的演变在本文研究的120影片中,还有约占13%的影片虽然看似与36种剧情模式无关,但实际是36种剧情模式的演变。

《罗生门》(1950)模式

15、奸杀“情人杀害丈夫,或为了情人杀害丈夫”的演变。 《野草莓》(1957)模式

34、悔恨“为了一件人家所不知的罪恶而忏悔”的演变。

《四百下》(1959)模式

1、求告“行为不端,被自己人斥逐而祈求别人的慈悲”的演变。 《广岛之恋》(1959)模式

26、恋爱的罪恶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

▲ 《广岛之恋》

《铁皮鼓》(1979)模式

22、为了情欲的冲突而不顾一切“热欲毁灭了富贵、荣誉、若干人的性命”的演变。

《两个人的车站》(1982)模式

28、恋爱被阻碍“恋爱被阻碍”的演变。

《阿基米德后宫的茶》(1985)模式

7、不幸“失去了唯一的希望”的演变。 《盗马贼》(1986)模式

21、为了骨肉而牺牲自己“为了父母或一个所爱的人的生命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与荣誉”的演变。

《小信差》(1986)模式

24、两个不同势力的争竞“有权威者与新兴之人”的演变。

▲ 《小信差》

《被遗忘的长笛曲》(1987)模式

28、恋爱被阻碍“因为门第或地位不同而不能结为婚姻”演变。

《爱情万岁》(1994)模式

7、不幸“失去了唯一的希望”的演变。

《离开拉斯维加斯》(1995)模式

26、恋爱的罪恶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

《地下》(1995)模式

14、骨肉间的争竞“朋友间的争竞”的演变。

《樱桃的滋味》(1997)模式

7、不幸“失去了唯一的希望”的演变。

《罗拉快跑》(1998)模式

2、救援三种不同的“最后一分钟营救”过程和结果拼接为一部电影。

▲ 《罗拉快跑》

研究发现,在上述15部处在模式边缘的影片中,只有2部美国影片,4部亚洲影片,其余全部是欧洲影片。可以看出欧洲电影一直在试图走一条剧情模式之外的道路,这也是欧洲电影一直追求与美国电影不同的个性品格的表现。

虽然剧情模式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观众在喜爱某类模式的同时由期待着它的突破,是他们在变与不变之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审美愉悦。

即便是美国类型电影,即便是“灰姑娘”的模式,美国电影也能在《音乐之声》、《罗马假日》和《漂亮女人》中自由变换,由“灰姑娘”的故事演变为“灰小子”的故事,再回到“灰姑娘”的故事。

▲ 《罗马假日》

同是情节模式

26、“恋爱的罪恶”,美国小制作独立影片《离开拉斯维加斯》与《月亮》、《霸王别姬》有所不同。它将“母恋子”、“女恋父”、“男爱男”的剧情模式变化为两颗绝望的心的相爱和毁灭。

这正如郝建先生指出的:“千篇一律的故事未免乏味,由此涉及到另一方面——一个故事模型不仅具有衍生力,而且具备自身突破的可能。模式突破使故事有了新意,也使模式本身得以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具有附加价值和赢得观众。”

那么,究竟什么剧情模式是电影艺术家喜爱,同时又能赢得观众的呢?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有六种剧情模式的影片最多。

3、剧情模式及部数

模式

7、不幸 12

模式

11、释迷 7

模式20、为了主义而牺牲自己 11

模式

21、为了骨肉而牺牲自己 5

模式

26、恋爱的罪恶 5

模式

28、恋爱被阻碍 11

上述六种模式影片共计51部,占所分析的120影片的40%还多。

? 为什么这六种模式的电影数量最多?难道仅仅是巧合?

今天看来,虽然赫尔曼的9大剧情模式与乔治·普罗第的36种剧情模式一样,都有不够完备的地方,但是赫尔曼的确指出了电影剧情中最常见的几类剧情模式。

例如“牺牲”模式,本文研究的影片中共有16部是牺牲模式的;又如“爱情”模式,本文研究的120部影片中的“爱情”模式影片远远超过表3中模式26与模式28相加的16部。此外,还有“不幸”、“复仇”等模式也是较为常见的剧情模式。当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会有不同偏爱的剧情模式。美国30年代的“经典好莱坞”与60年代的“新好莱坞”的剧情模式就大不相同;当代美国“好莱坞”与当代印度“宝莱坞”的剧情模式就不可能相同。

? 模式之外:

对36种剧情模式的突破在本文研究的120影片中,尽管有高达88%影片在乔治·普罗第的36种剧情模式之内或模式边缘,但还是有约占12%的影片完全突破的乔治·普罗第的36种剧情模式。

4、突破36种剧情模式片例及分析

《八部半》(1963)片中片的结构方式,梦境与现实杂乱无章的组合。

《红色沙漠》(1964)淡化情节的纯视觉叙事,色彩成为叙事的第一要素。 《安德烈·鲁勃廖夫》(1966)双重视点的叙事方式,主人公既是事件的参与者,又是事件的目击者。纪实、象征、隐喻融入叙事。

《穿越欧洲的特快列车》(1966)戏中戏的套层结构方式,在叙事和故事两个层面之间自由往返。

《资产阶级审慎的魅力》(1972)梦幻、想象、象征、隐喻构成影片叙事的主体。

▲ 《八部半》

《名誉》(1980)群像人物,散点式的叙事方式。

《风柜来的人》(1983)平淡无奇的故事讲述平淡无奇的人物。

《人生交叉点》(1993) (又名《捷径》)完全放弃完整的情节线索,平行穿插结构

七、八组彼此不相关人物的日常生活片断。

《低俗小说》(1994)三个互相交叉又各自独立的故事构成影片的叙事段落。无中心情节线,影片的结尾回到影片的开头。

▲ 《低俗小说》

《暴雨将至》(1994)看似古典的三段式结构,却无视常规的时空顺序,影片的开头即是结尾。时空看似环形,却无法缝合。叙事无时间先后顺序,却有因果必然联系。

《烟》(1994)看似毫不相干的普通人的生活,构筑成一幅奇特的人生画卷。 《重庆森林》(1994)两个毫不相关的男人,三个毫不相干的女人,四段新奇的爱情故事

《三轮车夫》(1995)混合了东、西方的电影表现元素,用极端化的情景和风格化的视听语言随意讲述一个非理性的故事。

▲ 《重庆森林》

戏剧可以表现梦境,但无法表现主人公意识的流动,而电影是可以的。

所以当普罗第在20世纪初期总结出36种剧情模式的时候,恐怕没有想到费里尼会在1963年拍出一部表现主人公梦境和意识流动的现代影片。随后的1964年,安东尼奥尼拍出了一部记录现代人在后工业文明的现代都市里游荡的“色彩电影”。这让普罗第的36种剧情模式全然摸不到头绪。

此后是塔尔科夫斯基的《安德烈·鲁勃廖夫》(1966)、罗勃·格里耶的《穿越欧洲的特快列车》(1966)、布努埃尔的《资产阶级审慎的魅力》(1972),这三位电影大师似乎都不约而同地做了一次突破剧情模式和常规叙事的尝试。

在此之前,无论是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1941),还是黑泽明的《罗生门》(1950)、伯格曼的《野草莓》(1957)、特吕弗的《四百下》(1959)、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1959),乃至是罗勃·格里耶的惊世之作《去年在马里安巴德》(1961),都无一例外的在常规叙事的36种剧情模式之内。

▲ 《去年在马里安巴德》

如果不把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先锋派实验电影,如《贝壳与僧侣》、《一条安达鲁狗》等计算在剧情电影之内,《八部半》、《红色沙漠》等可以说是较早出现的突破36种剧情模式的影片。

1980年艾伦·帕克拍出了一部低成本小制作影片《名誉》,这也是一部超越了36种剧情模式的影片。影片用散点叙事的方式讲述了几位艺术学院大学生的成长经历,却无剧情模式可以遵循。

1983年中国台湾导演侯孝贤拍摄了《风柜来的人》,这同样是用散点叙事讲述几位海岛青少年在台湾大都市成长经历的影片,同样不在36种剧情模式之列。

▲ 《风柜来的人》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段落式的剧作情节结构突然成为一种时尚。1993年美国影片《人生交叉点》(又名《捷径》)获得第50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该片编导完全放弃了传统的完整情节线索,采用生活化的散文手法,平行穿插叙述了

七、八组彼此不相关的人物日常生活事件,但所有的矛盾冲突都因一场意外发生的大地震而结束。

更为巧合的是1994年,两部段落式结构的影片双双夺得戛纳和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奖,它们分别是影片《低俗小说》和《暴雨将至》。同年,华裔导演王颖的段落式结构影片《烟》则获得了45届柏林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段落式影片频频在国际电影节上摘金夺银,完全突破了36种剧情模式,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情节叙事模式。

结语

随着对36种剧情模式的深入研究,我们也看到了36种剧情模式在分类上,还存在着诸如分类标准混乱、模式之间重复和交叉等缺陷,但是也应该看到,研究它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36种剧情模式是类型电影的产物,只要类型电影不消亡,它就有存在的价值和研究的意义。它为电影学者研究这些优秀影片的情节、叙事、类型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电影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发展和创新的可能。

研究36剧情模式不是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了解、熟悉、掌握36种剧情模式,最终突破这些模式。 ■ (王丹/编辑)

附件

小说和戏剧的三十六种经典情节模式

所谓“万变不离其中”,前辈乔治·普罗蒂早为我们总结了古今所有的故事情节不妨乎36种——乔治·普罗蒂的“三十六种戏剧模式”,常被运用于小说影视等创作中。 这36种戏剧模式,几乎可运用于所有的戏剧、小说、故事、影视剧本等情节设计当中,加以巧妙组合,即能实现非同凡响的创意。

1、求告

求告者

逼迫者

a:⑴帮助他去对付敌人

⑵准许他去举行一件他应做而被禁止做的事

⑶给与他一个可以终其天年的地方

b:⑴舟行遇灾的人,请求收留帮助

⑵行事不端,被自己人斥逐而祈求别人的慈悲

⑶祈求恕罪

⑷请求收取葬骨和取回遗物

c:⑴替自己亲爱的人求情

⑵在亲戚面前替另一亲戚求情

⑶在母亲的情人面前替母亲求情

2、援救

不幸的人

援救者

天降救星

a:⑴救援一个被认为有罪的人

b:⑴子女援助父母

⑵受过恩惠的人报恩失救

3、复仇

复仇者

作恶的人

a:⑴为被害的祖宗或父母复仇

⑵为被害的子女或后人复仇

⑶为被害的妻子或丈夫复仇

⑷为被侮辱的子女复仇

⑸为妻子受侮辱(或几乎受侮辱)而复仇

⑹为被害者的情夫复仇

⑺为朋友被杀或者受损害而复仇

⑻为姐妹被奸污而复仇

b:⑴为了存心做对,故意为难而复仇

⑵为了趁人不在,暗加攘夺而复仇

⑶为了蓄意谋害而复仇

⑷为了故入人罪而复仇

⑸为了逼奸强暴而复仇

⑹为了夺取所有而复仇

⑺为了一两个人的奸诈,对整个团体的复仇

c:⑴职业的追捕有罪的人

4、骨肉抱复

复仇者

作恶的人

a:⑴父亲的死,报复在母亲身上

⑵母亲的死,报复在父亲身上

b:⑴弟兄的死,报复在儿子身上

c:⑴父亲的死,报复在丈夫身上

d:⑴丈夫的死,报复在父亲身上

5、捕逃者

捕逃者

追捕或惩罚的势力

a:⑴违反法律(有时为不得已)的或因其他政治行为而逃 b:⑴为因恋爱的过失而逃

c:⑴好汉对这位大势力的抗争

d:⑴半疯狂的人对着阴谋的整治的抗争

6、灾祸

受祸人

胜利的人

a:⑴战败

⑵亡国

⑶人类的灭亡

⑷天灾

b:⑴君位被夺

c:⑴旁人的忘恩负义

⑵不公道的被惩罚或受敌视

⑶遭遇横逆和暴行

d:⑴被情人或丈夫遗弃

⑵丧失子女

7、不幸

不幸的人

制约者

a:⑴无辜的人,为野心者的阴谋所牺牲

b

c

⑴失去了唯一的希望

8

a

:⑴无辜的人,为了那应该保护他的人而受伤害 :⑴能人,有力的人在困苦贫乏中 ⑵一向被宠爱的人,或一向备受亲昵的人,发现此刻他是被遗忘了 d:、革命 革命者 暴行者 :⑴一个人的反抗 ⑵很多人的反抗

b:⑴一个人的革命,影响了很多人

⑵许多人的革命

9、壮举

勇敢领袖

敌人

a:⑴备战

b:⑴战事

⑵争斗

c:⑴劫夺一个所欲的对象和人物

⑵夺回那所欲的对象和人物

d:⑴冒险的远征

⑵为夺回所爱的人而冒险

10、绑架

被绑架者

绑架者

被绑架者保护人

a:⑴绑架一个不愿顺从的女子

b:⑴绑架那愿意顺从的女子

c:⑴夺回那被绑的女子,但没有杀死绑架者

⑵夺回那被绑的女子,但同时杀死暴行者

d:⑴救出那被绑的朋友

⑵救出一被绑的小孩

⑶救出一信仰错误的人

11、解释

解释者

a:⑴必须寻得谋人,否则处死 b:⑴必须解释谜语,否则遇祸

⑵同前,但迷为所爱的女子所作 c:⑴悬赏以寻出人的名字

⑵悬赏以寻出人的性别

⑶试验一个人是否疯狂

12、取求

取求者

拒绝者

判断者

a:⑴用武力或诈术,获取目标 b:⑴用巧妙的言辞,获取目标

c:⑴用言语打动判断的人

13、骨肉仇恨

仇恨者

被恨者

互恨者

a:⑴兄弟间一人被诸人所嫉视 ⑵兄弟间互相仇视

⑶为了自利,亲戚间互相仇视

b:⑴子仇视父

⑵父与子互相仇视

⑶女恨父

c:⑴祖仇视孙

d:⑴岳父仇视女婿

e:⑴婆婆仇视儿媳

f:⑴婴儿的杀戮

14、骨肉竞争

得胜者

被拒者

a:⑴恶意的竞争者为自己的手足 ⑵两兄弟间,彼此恶意的竞争

⑶两兄弟间的竞争,其中一人犯了奸淫 ⑷两姐妹间的竞争

b:⑴为了一个未嫁的女子,父与子的竞争 ⑵为了一个已嫁的女子,父与子的竞争 ⑶同前,但此女已为前父之妻

⑷母与女间的竞争

c:⑴庶堂手足或者姑表间的竞争 d:⑴朋友间的竞争

15、奸杀

有奸情者

被害者

a:⑴请人杀害丈夫,或为了情人杀害丈夫 ⑵杀害一个“推心置腹”的情人 b:⑴为了情妇或者私利,杀害妻子

16、疯狂

疯狂者

被害者

a:⑴因为疯狂而杀害了骨肉

⑵因为疯狂而杀害了恋人

⑶因为疯狂而杀害了无辜的人

b:⑴因为疯狂而受耻辱

c:⑴因为疯狂而失去了亲人

d:⑴因为怕有遗传的疯狂,而导致疯狂

17、鲁莽

鲁莽者

受害者

失去的对象

a:⑴因鲁莽而自致不幸

⑵因鲁莽而自致耻辱

b:⑴因好奇而自致不幸

⑵因好奇而丧失所爱的人

c:⑴因好奇而至别人死亡或不幸 ⑵因鲁莽而致亲族死亡

⑶因鲁莽而致爱人死亡

⑷因轻信而致骨肉死亡

18、无意中的恋爱的罪恶

恋爱者

被恋者

说明者

a:⑴误娶自己的母亲

⑵误以自己的姊妹为情妇

b:⑴误娶自己的姊妹为妻

⑵同上,唯系受人陷害

⑶几乎以自己的姊妹为情人

c:⑴几乎奸淫自己的女儿

d:⑴几乎在无意中犯了奸淫的罪

⑵无意中犯了奸淫的罪(如误以为丈夫已死而改嫁,其实未必等)

19、无意中伤残骨肉

被害者

杀人者

a:⑴受神命,几乎在无意中杀了自己的女儿

⑵同前,但因政治的必要

⑶同前,但因与人作恋爱上的争宠

⑷同前,但因怨恨他那所不认得的女儿

b:⑴无意中杀害了或几乎杀害了自己的儿子

⑵同前,但系受奸人的拨弄

⑶同前,同时并有对其他骨肉的仇视

c:⑴无意中杀害了或几乎杀害了自己的手足

⑵为了职务的关系,无意中杀害了自己的姊妹

d:⑴无意中杀害了自己的母亲

⑵受奸人拨弄,无意中杀害了自己的父亲

e:⑴为了报仇或者受拨弄,无意中杀了自己的祖父或其他长辈 ⑵迫于不得已的杀害

f:⑴无意中杀害了一个所爱的女子

⑵几乎杀害了一个不认识的情人

⑶没有去救一个不认识的儿子的性命

20、为了主义而牺牲自己

牺牲者

主义

a:⑴为了诺言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第三篇:古今中外的名人抗拒诱惑的故事(附例文)

标签: 分类: 写作素材

以廉为宝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 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 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杨震拒金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 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 “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 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东汉人杨震是个颇得称赞的清官。他做过荆州刺史,后调任为东莱太守。当他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冒邑。冒邑县令王密是他在荆州刺吏任内荐举的官员,听到杨震到来,晚上悄悄去拜访杨震,并带金十斤作为礼物。 王密送这样的重礼,一是对杨震过去的荐举表示感谢,二是想通过贿赂请这位老上司以后再多加关照。可是杨震当场拒绝了这份礼物,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以为杨震假装客气,便说:“幕夜无知者。”意思是说晚上又有谁能知道呢?杨震立即生气了,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带着礼物,狼狈而回。

然而,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句话以后却被人们反其意用之,成为订立攻守同盟时的常用语了。这种现象被称作词义反向引申。)

钱太守

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 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 ,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钱太守”

陶母退鱼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 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 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吴隐之不惧饮贪泉

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 。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 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 自己的操守。

一贫如此

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发 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 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 三百两。

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 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 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不私一钱

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里, 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 印券。”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 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

手好不要钱

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 都不取得罪他。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 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 坤羞愧而去。

柳下惠坐怀不乱

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有一个没有住处的妇子来投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 裹紧,同坐了一夜,并没发生非礼行为。於是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

孟子的一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可谓能抵小诱惑。

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救济粮,精神可佩;

陶渊明辞弃官职,居住在一个宁静的村庄,因此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独立人格;

周敦颐拒绝官场腐败,才有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洁身自好;王冕淡泊名利,留下了“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佳话。他们都学会了拒绝名利与金钱的诱惑,他们是我们的楷模,因此流芳千古。 寓言故事一则:

一位年轻人问老者:“我怎样才能成功地攀登到梦想的山巅?”

老者微微一笑,从地上捡起一张纸,叠只小船放在身边的小河,小船不喧哗,不急躁,借着水流,一声不吭地驶向前方。途中,蝴蝶、鲜花向 它骚首弄姿,它不为所动,默默前行„„

老者说:“人的一生,金钱、美色、地位、名誉、诱惑太多。选定了奋斗目标,途中因思谋金钱而驻足,因贪恋美色而沉沦,因渴求名誉而浮躁,因攫取地位而难眠,故难以像小船一样,不为诱惑所动,向着既定目标默然潜行。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做事往往半途而废,不能成功的原因。”年轻人恍然大悟,打点起行囊,迎着风向山顶爬去。

议论文:

拒 绝 诱 惑

行走于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太多的色彩和绚丽扑面而来,令人彷徨。站在时代的中央,我要说:拒绝诱惑,还生命一个真实。

拒绝诱惑,往往升华出一个灿烂的灵魂。官场其大,权位其高,居高官,享厚禄,衣食锦华,无再心忧,一个得道,泽被子孙。然而林和靖拒绝了权位的诱惑,携梅妻鹤子归隐淡泊,品一颗梅实,烹一盏香茶,聆一声鹤鸣,以一声“无求”。这样一个拒绝了诱惑的灵魂,吟出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千古绝唱,在历史的轴卷上留下了峥峥风骨,在后人心里树起了高尚人格的不朽丰碑。

拒绝诱惑,可以燃烧出民族的图腾。那是一个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黑暗的阴云笼罩人的心灵,而鲁迅,用犀利的眼神冰冷人的恶性,以笔为枪,捍卫一个民族的尊严。高薪的伪职,他弃之如敝屣;权位利禄,他鄙之如尘土;阿谀奉承,他憎之如仇敌。他拒绝了诱惑,埋头写作,用一个拒绝了诱惑的声音,发出混沌中最警醒的呐喊;用一颗拒绝了诱惑的心灵,引导千万国人走出彷徨;用一枝拒绝了诱惑的笔杆,坚定地镌刻了“民族魂”三个不朽的大字!

反而观之,难以拒绝诱惑的人,往往自己给自己酿了一杯鸩酒。唐玄宗早年勤于国事,一片德心始创“开元盛世”。然而一代明君,却难以拒绝随荣誉而来的声色犬马,无法拒绝美色诱惑,为博红颜一笑,“ 从此君王不早朝”,最后却落得“婉转娥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的下场。一代明皇,只因没有抵挡住美人的诱惑,而只好眼睁睁地着强盛的唐王朝走向没落,成为被后人嗟叹痛惜的对象。

拒绝诱惑,其实就是选择了一种人生,也许平淡平凡,但却能活出心灵的伟大;沉溺诱惑,也是选择了一种人生,也许耀眼华贵,但却失去高尚,只剩卑下。而如今,在物欲的浪潮扑面而来之际,在各种诱惑接踵而来之时,我们不妨学一学林逋,学一学鲁迅,用一颗对生命怀有热忱的赤子之心,拒绝诱惑,还生命一个真实。

拒绝诱惑,让毅力轻舞飞扬

如果说人生是一艘航船,那么毅力就是那张高扬的帆,帆借风促使航船从浅海湾慢慢地驶向大海,成功抵达彼岸。

如果说人生是一只雄鹰,那么毅力就是那张矫健的翅膀,振动双翅将雄鹰带入一个更高更广阔的空间。

如果说人生是一座大厦,那么毅力就是那脚下的根基,没有了根基,再高的大厦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漫漫人生路上,难免有坎坷和诱惑,一不小心便会跌入那万丈深渊,所以我们要克制自己,拒绝诱惑,怀揣着毅力上路。

柳树下“哐哐”的打铁声依旧,桀傲不屈的嵇康蔑视权贵。当好友举荐他去做官,他却毅然写下了《与山巨源绝交书》。当前拥后呼的贵公子来访时,他不闻不问,见惹恼了贵公子,他才问了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嵇康短暂的生命写满了品格的高洁,毅志的坚定,他决不让自己的生活受半点诱惑的影响。拥有平凡的开始,却有着豹尾般的结束,嵇康用一曲毅力的乐章谱写了生命的真谛。

面对敌军的软语和酷刑,文天祥始终紧咬牙关,没有半点屈服的颜色。他的人生里,没有高官爵位,只有对国家的赤胆忠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他的誓言,拒绝诱惑,坚持自我,为国效忠是他的人生的信条。文天祥,一个民族英雄,用生命演绎了毅力的完美与崇高。

茫茫弋壁,苏武持节望着远方的山川树木。十九年了,没有一日不思念祖国,没有一日不这样观望。他正色面对单于,不卑不亢,没有半点屈服。忠诚让他坚持十九载而未动摇,毅力让他拒绝各种诱惑而保持了节操!苏武,一位伟大的使者,用一生作代价诠释了毅力的价值!

是啊,没有毅力,庄子何以持竿不顾,宁“曳尾于道途”?没有毅力,刘翔何以凭着12秒19的成绩夺得冠军并获得“红色闪电”的称号?没有毅力,姚明又怎能冲出中国,在NBA中尽现自我的风采?

人生路上的各种诱惑,如潮汹涌,时时可能将我们卷入深渊?如何才能抵挡住诱惑的潮水?朋友,只要你拥有毅力,你就会走向成功。毅力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保障。

毅力犹如一条五彩斑斓的丝带,我们要时刻带着它,让他飘扬在人生的上空!

记叙文:

拒 绝 诱 惑

那天,我拒绝了它。它既不是人,也不是物,而是诱惑。------题记

回到家,床头柜上竟有了几位新朋友:巧克力、软糖、薯片„„看到它们,我立刻萌发出两种想法。其一,我真恨不得恶狠狠地大吃一顿,来满足那饥饿的馋虫;其二,再过两天便是我们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假如把这些美味留到那天当午餐,在劳累过后津津有味地饱餐一次,又让同学们羡慕得目瞪口呆,一举两得,岂不是更美哉?

本来,这两种想法都是很好的计划,可偏偏却要出现在一起。于是,很好的计划变成了糟糕的主意,享受成为了矛盾。到底要不要现在就吃光它们?我坐在那里,看着那鲜美脆口的薯片、香甜浓郁的巧克力,还有松软酸甜的果汁软糖。它们似乎都长出了手和嘴,一边说着“快来吃我吧”,一边把手伸到了我面前,让我去抓它们。

几分钟后,我终于忍不住,伸手抓过一包零食。我把它抓得死死的,生怕它跑掉似的。虽然说诱惑让我抓住了那包零食,但拒绝却想让我扔掉它。两种想法在我的思维中打了起来,打得昏天黑地。过了许久,我把已经拿在手里的食物,扔回了柜子上。显然,诱惑败阵了,但它怎会就这样善罢甘休?

不一会儿,它就又回来报仇雪耻了。为了不去想那些零食,于是我开始“奋笔疾书”,写起了作业。但诱惑却让我满脑子都充满了那些零食。我不得不回头去看它们,那些被诱惑“施了魔法”的食物,在冲我笑着,跳着。我睁大了眼睛,想上前去抓它们,但心里却一直在默念:今天不能吃,要等到春游的时候„„诱惑有些着急了,它来到我耳边,告诉我:“吃了这些东西,你就能有好运气,你会在路上捡到钞票„„你的学习成绩就会直线上升„„”而拒绝又在我的另一只耳朵边说道:“钱是靠自己挣来的,学习成绩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这种方法行不得,行不得呀!”它们俩又吵了起来,吵得我心神不宁,最后,我再也忍受不了了。

我把食物全塞进了一个大塑料袋里,锁在了抽屉里,把钥匙放了起来,那些食物开始“拍打”抽屉,并叫喊着,说它们在里面会闷坏的。我又打开了抽屉,手却开始颤抖起来。诱惑又来了,它使出了绝招,让那些食物清香的味道飘进我的鼻子。我的手抖得更厉害了。“砰”的一声,我重重地关上了抽屉,上了锁,把诱惑和那些食物一起锁在了里面。

就这样,我成功战胜了诱惑。它通过我的视觉、听觉、嗅觉,甚至思想来诱惑我,但都没能成功。这时,我才知道,其实诱惑就是你自己,只要管好你自己,诱惑也就等于被囚禁起来,当然也就不存在了。

唐中云点评:

这篇文章很有童趣,一次普通的春游,一份美味的零食,因为要把它们凑在一起,于是“我”和“诱惑”发生了一次较量。“诱惑”狡黠难缠,但最终还是败在了“拒绝”的手下。结尾“其实诱惑就是你自己”的点睛之笔,让文章又多了一份哲思。

第四篇:古今中外珍惜时间的几个小故事

1鲁迅的故事

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鲁迅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珍惜时间。鲁迅的整个一生都是在拼时间。他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时间对任何人都是公正的。有志者,勤奋者,善于去挣,去挤,它就有;亲人,懒汉,不去挣,不去挤,它就没有.鲁迅正是善于挤时间,支配时间的勤奋者.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第二天起床后,有时连饭也顾不得吃,又开始工作,一直到吃晚饭时才走出自己的工作室,实在困了,就和衣躺到床上打个盹,醒后泡一碗浓茶,抽一支烟,又继续写作,鲁迅习惯以各种形式鞭策自己珍惜时间.在鲁迅的卧室里墙上挂着勉励自己珍惜时间的对联及最崇敬的人.鲁迅曾说:"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

2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 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 ”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爱迪生 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助手的脸红了。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3历数古今中外一切有大建树者,无一不惜时如金。

古书《淮南子》有云:"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汉乐府《长歌行》有这样的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晋朝陶渊明也有惜时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唐末王贞白《白鹿洞》诗中更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妙喻。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把时间比作资本。德国诗人歌德把时间看成是自己的财产。法拉第中年以后,为了节省时间,把整个身心都用在科学创造上,严格控制自己,拒绝参加一切与科学无关的活动,甚至辞去皇家学院主席的职务。居里夫人为了不使来访者拖延拜访的时间,会客室里从来不放坐椅。76岁的爱因斯坦病倒了,有位老朋友问他想要什么东西,他说,我只希望还有若干小时的时间,让我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4美国和日本人的故事

当代青少年多数都很羡慕美国、日本富裕的生活及其轿车、电器,然而,你知道他们是多么珍惜时间吗?早在200多年前美国还没独立的时候,美国启蒙运动的开创者、科学家、实业家和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富兰克林就在他编撰的《致富之路》一书中收入了两句在美国流传甚广、掷地有声的格言:"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辽宁青年参观团在日本出席一个会议,出国前团长准备了厚厚一叠发言稿,可是届时日方官员递上的会序表却写着:"中方发言时间:10点17分20秒至18分20秒。"发言时间仅为一分钟。这在那些"一杯茶水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人看来,似乎不可思议,而在日本却是极为平常的。日本从工人到学者,时间观念都非常强。他们考核岗位工人称不称职的基本标准就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单位时间的劳动量,时间一般精确到秒。

第五篇:珍惜时间的古今故事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珍惜时间的古今故事,我们来看看下文。

珍惜时间的古今故事1:爱迪生珍惜时间

爱迪生 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 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 ”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爱迪生 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助手的脸红了。

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珍惜时间的古今故事2: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珍惜时间的古今故事3:聚萤读书

车胤,生于晋朝,本是富家子弟,后来家道中落,变得一贫如洗。可是,他在逆境中却能自强不息。

车胤年轻时就很懂事,也能吃苦耐劳。他因为白天要帮家人干活,就想利用漫漫长夜多读些书,好好充实自己;然而,他的家境清贫,根本没有闲钱买油点灯,有甚么办法可以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呢?最初,他只得在夜间背诵书本内容,直到一个夏天的晚上,他看见几只萤火虫在飞舞,点点萤光在黑夜中闪动。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法子:他捉来许多萤火虫,把它们放在一个用白夏布缝制的小袋子里,因为白夏布很薄,可以透出萤火虫的光,他把这个布袋子吊起来,就成了一盏“照明灯”。

车胤不断苦读,终于成为著名的学者,后来还成了一名深得人心的官员;那时候,每逢举行甚么集会或庆祝活动,如果车胤没有到场,大家就觉得扫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下一篇:国际贸易实务一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