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

2024-07-02

关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精选8篇)

关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 第1篇

《关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社会体育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为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为满足大众健身市场对体育专业人才需求而新设置的体育专业。国家把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从事社会体育领域中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学习社会体育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基本训练,掌握群众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这就意味着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是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工作。作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对于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应该了解本专业的就业的特点和方向。本文对他们的相关情况作出研究调查。

本次调查由体育专业教师指导下,大三年级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完成。调查时间为2011年6月15日6月25日。通过对社会体育各个年级学生以及已毕业学生的情况的相关调查问卷。

—。调查方法及内容分析

在2007.2008.2009届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随即发放了调查卷107份,收集有效调查问卷98份。回收率为91.5%。调查采用问卷方式,设置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1,对所学专业等自身专业能力的自我评价;2,就业期望值;3,就业意向以及择业范围。

1,对所学专业等自身专业能力的自我评价

a.对所在学校及所在专业等自身专业能力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在被调查学生中,对本专业在就业中的形式如何的回答:认为好的占16%,一般占45%,不好的占39%。

可以看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对目前就业的信心不是很足,这一方面是就业环境的影响,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呈跳跃式增长,就业压力逐年加大;

b.他们在对自己的专业能力的评价,自认为很强的占25%,自认为强的占37%,组认为一般的30%,自认为较弱的和很弱的占8%。

c.在回答你如何评价过去学校学习生活的价值时,认为很有帮助的占43%,认为有一定帮助的占 54%,认为毫无帮助的只占3%。

d.在对你认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中与其他体育专业毕业生相比处于不利地位吗?这个问题的回答中,认为不是的只占10%,认为不一定,看个人实力如何的占57%,同时仍有33%的同学认为相比之下处于不利地位。

这就说明,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自信心不足的另一方面原因就是毕业生们对专业的认同度不算很高。不能合理的发掘自身专业优势,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经过老师的教导和自身的努力,无论在专业知识、道德修养、意志品格还是人际交往等知识能力培养方面都有大幅度提升,学到了专业知识并提高了综合素质,但在面临择业或择业过程中却又常常感到手中的毕业证牌子比不上其他专业,从而怀疑自身的实力。

2、就业期望值

在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中,对就业前所期望的工资标准的调查结果是:1000-1500元的占 21%;1500-2000元的占41%;2000-2500元的占23%;2500-3000元的占3%;2500以上的占12%。总体看来,我们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对工资标准的要求并不高,大多数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基本呈正态分布),只有少数家庭条件优越的毕业生才有稍高一点的工资水平的要求。而在实际签约中,签约单位的工资标准则是1000-1500元的占50%;1000-1500元的占35%;1500-2000元的占 10%;2000-2500元的占3%;2500元以上的仅占2%。因此在择业过程中,毕业生的期望值变化是:期望值上升的占24%;期望值因本专业就业形势不好而降低的占31%;期望值因当初自己定位过高而降低的占18%;期望值基本没有变化的占26%。近50%的毕业生对工资标准的期望值是下降的,总而言之,当前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呈总体下降趋势。而毕业生选择单位时最看重的因素主要是个人发展空间和工资、福利待遇这两个方面,各占了 41%和36%;其次是工作地点,占13%,因为社体毕业生80%~90%来自农村,其家庭经济状况都不算很好,近20%属于贫困生或特困生,许多毕业生在校学习了四年之后,已经花费了家里大多数的积蓄,甚至是债台高筑。毕业时不仅家里而且自己也希望马上能找到工作。因此在第一次择业时对找单位是慎之又慎,多方考虑,难下决心。

3、就业意向以及择业范围

就业范围方面

a.老师占40%。

b.俱乐部教练占30%

c.其他行业占20%

d.继续深造的占10%

就业意向

a.大型城市:(北京 上海 广州深圳等)占37%

b.中型城市占42%

c.西部占3%

d.其他占18%

由此看出体育生的择业范围和去向都比较窄小,而毕业生也日趋增多,这将是体育毕业生就业的一大问题。

在我国经济转型与市场转轨的宏观背景下,社会体育专业并不同于其他专业,例如医学、数学、机械等等。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欠发达,因此,社会体育并未在整个社会中生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元素。对于社体毕业生而言,整个社会还没有给与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开通一条职业化渠道,现在要想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越来越困难。极少数在其知识结构范围内择业。因此,社体毕业生就业观念及就业定位如何往往成为能否及早顺利签约的关键,因此,毕业生自己拓展就业领域,不拘泥于专业对口岗位的就业生占85%以上。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择业的心情是既兴奋又紧张,既憧憬又担心的。兴奋的是经过多年苦读,现在即将要学成毕业了,憧憬能够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设计属于自己的天空,与此同时,他们又紧张将要开始独自承受生活的压力。

二、对策研究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体育专业作为建立在经济发展平台之上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解决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首先,应规范就业市场,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以社会需求和市场为导向调整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结构,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另外,高校要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意识,改革教学环节中的计划模式,切实做好针对性指导服务工作。

1、规范就业市场,建立和完善就业法规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社会体育专业作为建立在经济水平发展平台之上的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就要建立以政府为指导、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这是社会体育向整个社会输入人才的必然趋势,是优化毕业生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在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过程中,要运用宏观手段,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现行的政策和法规,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必要的监督和调控,减少学生择业和用人单位录用上的不规范行为,保证公平竞争,从而保护一些用人单位和新兴学科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2、转变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

创新就业思维,拓宽就业思路,鼓励毕业生在就业中敢为人先,现在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时代,广大毕业生的就业思维方法也要与之相适应。伴随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和择业方式也要发生转变,拓展就业领域,不必拘泥于专业对口。人们希望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也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可见,自主创业是一种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强化对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的创业理念,加强对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从新生入校时就能提供必要的咨询和帮助,使他们及早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和知识结构范围,从而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坐标,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全面的准备,积极增进职业适应,形成开放的大职业观。

3、以社会需求和市场为导向,调整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结构

要着眼于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与能力。社会体育专业作为一新兴专业,课程结构的设置要克服其与社会之间的脱轨,以减少人才供给与人才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从而提高就业率。学校要不断拓宽知识口径,加强与其它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使学生具有较宽的适应面,同时开设辅修专业,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与实用型人才。

4、改革教学环节中的计划模式

加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和技能操作能力的训练,力争使学生的培养模式与市场经济模式相接轨,完全按照市场需求来培养学生,并使培养的学生具备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作为所必需的扎实的基本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职业素养。设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是社会的需求,不断的完善其培养体系。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强化服务意识。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结论

毋庸置疑,在我国经济转型与市场转轨的宏观背景下,健全与完善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机制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显然是难以凭一己之力,一朝一夕所能建立起来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更长时间、更为深入的研究。为广大的社会体育学生铺路。

关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 第2篇

论文关键词:文秘专业 社会需求 调查报告

论文摘要:通过问卷方式对文秘专业毕业生和社会调查者进行了调查.较为全面的了解社会对文秘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用人单位对初、中、高级文秘人员的技能要求,以及文秘从业人员的薪金情况和文秘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状况。调查中我们就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促进文秘专业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培养社会需求的文秘专业人才。

随着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分工愈加细化,各领域、各行业的管理工作中的决策活动和辅助性活动相分离,为领导决策及实施提供服务的文秘人员,在各个工作领域中就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今社会对文秘人员的需求情况如何呢,为此,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对文秘专业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了调研,调研小组走访了具有代表性的用人单位,向近200名文秘专业毕业生和社会调查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较为全面的了解社会对文秘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用人单位对初、中、高级文秘人员的技能要求,以及文秘从业人员的薪金情况和文秘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状况。调研情况如下:社会对文秘人员的需求情况

根据法国职业研究中心统计,全世界目前有160余种职业,秘书排在第六位。据北京市2002年第一季度公布的统计数字,北京市文秘岗位需求数排在第三位,岗位与应聘的人数比是1:6。由此可见,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文秘仍将是个热门职业,社会需求里大。实际调查的情况也是如此,大多数公司认为文秘人员是经理主管们的左膀右臂,是公司青睐的复合性人才,中小型公司需要文秘人员3—7人不等,大型单位需要的文秘人员会更多,层次也会不一样。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文秘人员的职业岗位群发生很大变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全民所有制单位的文秘人员需求量在逐步递减,而外资企业、民办企业的文秘人员需求量在逐步递增。大型单位分工较细,文秘人员的需求量大,多以行政秘书工作为主,有专职文员、专职档案员、专职千事、专职机要员等,职责比较单一中小型单位的文秘人员需求量小,一般出任文秘人员实际上是一种“综合秘书”,也称为“办公室文员”,身兼多职。虽然中小型单位对文秘人员需求量,但中小型单位的数量呈增长趋势,所以中小型单位的综合文秘人员的需求量总的来说是增长的。而且在经济、法律、医务方面也需要增加文秘人员来协助管理工作。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从事秘书职业的人员女性居多,所占比例是9

7.9%,男性占20.1%。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女性在中、初级秘书中占绝大多数,而高级秘书则多数为男性。从事文秘工作性质中,普通文员的占32.8%,公务秘书的占23.7%,商务秘书的占24.3%,人事秘书的占4,1%,私人秘书的占7.5%,总裁助理的占12.9%,其他的占3.7%.经过分析,我们认为现阶段文秘专业所针对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有“综合秘书”(办公室文员)、“商务秘书”、“公务秘书”和“总裁助理”等岗位群体。“办公室文员” 队伍迅速壮大,“商务秘书”逐渐增多,当然也还

有一部分毕业生做“公务秘书”。同时,每个职业岗位群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变化也很大,不断有新兴的岗位诞生。如“通讯秘书”岗位就是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才产生的。

调研发现大部分单位认为文秘人员应有专门的职业技能,要经过专门的培训,而高职高专院校设置文秘专业的必要性很大,认同率高达54。6%。对”国家秘书资格证”之类的资格认证的看法认为含金量较高,能够反映出专业的能力的占62。2%。能够帮助我们培养和选择相关层次人才的占27。4%.没有针对性,难以确定能够胜任特定的工作占11。9%。名不副实,没有反映出相应的专业能力占7。8%。目前,参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秘书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的人数呈现出增长的势头。秘书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是劳动保障部推出的第一个全国统考职业,在社会各界,尤其是用人单位很受欢迎。从现在调研情况来看,社会对文秘人员的需求呈增长趋势,秘书职业也已成为一个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化愈加明显的职业领域。用人单位对文秘人员的技能要求

我们调研小组走访了具有代表性的用人单位,针对“文秘人员应具备的能力”、“文秘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文秘人员应掌握的技能”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好的文秘人员最好具备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合作能力:懂得本行业的专业知识背景、办公室事务管理知识、应变能力、商务知识、法律知识。此次调查中,认为文秘人员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凭,形象气质好,具备良好的组织沟通协调能力,文笔好,语言表达能力强,能熟练使用电脑及各种办公设备。同时各单位还希望文秘人员具备业务背景,如生产部秘书职位要求化工或理工科背景;涉外秘书职位要求有英语专业八级证书或高级口译证书优先。公关部门秘书职位要求具备公共关系管理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等。有些单位注重“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及“使用和维护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值得关注的是毕业生所表现出的实际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尚存差距,有的差距还不小。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文秘人员的关键能力应更全面,从业能力应更细致,关键能力和从业能力所共同表现出的综合职业能力应更强。文秘专业的从业能力可分为“从业基础能力”、“从业业务能力”和“从业相关能力”三部分。“从业基础能力”主要包括:“执行能力”、“公关礼仪”、“时间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使用和维护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等。从业业务能力主要包括:“文书拟写与处理”、“会议组织”、“办公室日常事务管理”、“协调工作”、“文件档案管理”、“接待工作’和“信息工作”等能力。“从业相关能力”主要包括:“法律与法规”、“商务知识”、“速记速录”、“英语应用”、“财务管理”等能力。这些能力可进一步分解为专项技能,具体情况如下表:从业文秘人员的薪全状况

文秘人员是一种社会从属性、服务性职业。其主要内容就是指文秘人员的工作本身不能脱离它所服务的领导或单位而独立存在,领导及单位工作涉及到哪里,它的工作范围就延伸到哪里。从属性、服务性、辅助性就是对文秘人员工作性质的最好概括。繁、杂、忙、累四个字就是对文秘人员工

作特点的最适当形容。

此次调研,我们发现文秘人员的工作是辛苦的,每天都是些平凡、琐碎、细微的事务性工作,不止是打印文件,整理资料。将近20%的文秘人员成为管理助手,从事文字档案管理、行政后勤管理、协助经营管理、组织协调公司会务、公关与政府关系和公务差旅等。许多临时性工作随经理主管们的日程安排变化而变化,经常加班没有规律,需要不断熟悉掌握公司各部门业务,收集、处理各种信息。还要在复杂而且繁琐,看似一些枯燥乏味、鸡毛蒜皮的小寡情之间,处理协调上下级和各部门关系,做到万无一失。在很多情况下,文秘人员的工作是事无巨细的,那文秘人员的薪金情况又如何,是否合理,通过调研,文秘人员的月薪情况如下:月薪在500—1000元以下文秘占32.1%.1000—3000的文秘占45.2%;3000—5000元的文秘占9.3%。5000—8000元的文秘占6.3%;80 0—1000元的文秘占2.8%。100元以上的文秘占

2.2%。70%以上的文秘人员月薪在300以内,大部分文秘人员对薪金现状表示比较满意,有的文秘人员甚至还打算向高层次拼博,成为高级秘书,获取更高的薪金。文秘人员的职业发展前景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从事秘书工作年限的,3个月以下的占13.5%,1年以下的占19.3%,1—3年占43.6%,3—5年的占16.3%,5—10年的占8,6%,01年以上的占7.6%。随着企事业单位用人机制改革的深化,从业文秘人员在一个单位的一个岗位上干一辈子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升迁或转职机会多,一般在3—5年后会得到晋级的机会。

据调查显示,文秘工作中有将近2/0的内容是协助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的。和高高在上的老总比较,文秘人员有更多的机会接近各个部门的基层员工,了解来自第一线的信息反馈.和一般的部门主管比较,和管理层天时地利的接近优势,使得文秘人员又具备对公司整体战略部署更全面的了解和体会。从这点上看,单位高层在决策过程中,多会听取高级文秘人员参考意见。另外长期在领导身边,可以学习领导的思考与处理方法。有的被调查者认为和领导一起出去应酬,可以扩大交际圈,积累人脉资源。

行政主管是文秘人员未来的主要职业发展方向。文秘人员因工作接触到单位业务的各个方面,在职业转换,特别是单位内部换岗晋升具有很好的优势,换岗晋升的可能依次是行政主管、经理助理、人力资源经理、部门经理、秘书(初级、中级、高级)、市场部主管、公关部主管、财务管理人员。

高职高专院校的文秘专业毕业生不要觉得做文秘人员很困惑,发展空间狭小,只要努力学习充电或深造,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自然会得到晋升的机会。所以高职高专院校的文秘专业毕业生应该不仅具有胜任工作的能力,而且应该具有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秘书职业所需要的是通才+管理人才十创新意识。秘书是一个富于挑战的职业,必须努力攀爬,才能到达目标。作为文秘人员,要想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出类拔萃,就必须放弃保守被动的心理,而应积极进取,迎接一切挑战。结语

文秘人员社会需求量很大,大多数文秘人员在从事文秘工作3一

5年后会转换岗位或得到晋升,但并不表示文秘是吃青春饭的职业。虽然在中、初级文秘人员中女性占绝大多数,但也不表示文秘是“花瓶职业”。做到五六十岁退休的女秘书大有人在,比尔盖茨的秘书就是一位很老练成熟的秘书,可以把比尔盖茨的日程安排设计到分和秒。在西方国家很多年长资深的秘书他们会更加受青睐,因为她/他们的自身的素质,以及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都造成了她/他们在职业生涯中的游刃有余。这也是高级秘书和初级文员的区别,也是文秘职业纵向发展的方向。

关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 第3篇

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民众生活质量的不断上升, 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国人常讲“民以食为天”, 食品的安全性即是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感最直接的体现。当下, 我国食品企业虽然在不断的发展之中, 也得到了国家和民众的大力关注, 但是仍然不断冒出许多食品安全不过关、监管力度不够的事件, 引起社会哗然, 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直接反映出我国食品企业尚未严格把关, 社会责任承担情况不理想。因此作为食品企业自身要积极担当起自己的责任, 并且国家监管部门和社会舆论也要将其置于重要的位置, 让民众“吃得安心、放心”。

一、食品企业发展的现状

1. 完善监管机制, 力争做大做强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地方卫生局和众多食品企业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监测计划、评估机制, 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2013年颁布GB 1488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其中强调了对原料、加工、产品贮存和运输等食品生产全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要求, 并制定了控制生物、化学、物理污染的主要措施, 增加了原料采购、验收、运输和贮存的相关要求, 一共九项变动, 进一步细化监管准则, 加强监管力度。对于企业自身而言, 自查报告与自我评估越来越规范:2011年的沃尔玛食品安全论坛呼吁制定食品安全行业规范, 提高行业自律意识与诚信意识,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2. 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度提高, 关注点不断增强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均生活质量的上升, 人民对食品安全关注度越来越高。据不完全统计, 城区消费者中, 特别关注食品安全与营养的占69%, 不关注的仅占不到10%, 群众越来越在乎自己是否吃的好、吃的安全。自1995年起, 卫生部将每年11月的第一周定为“全国食品卫生宣传周”, 近几年, 为了方便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许多企业还开展消费者走进企业的活动, 消费者由此更加了解食品监管的流程, 不断给予重点关注, 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与舆论氛围。

3. 致力慈善, 打造爱心企业形象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回报社会是企业应该自觉担负的义务与责任, 在此过程中, 也逐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对社会和企业都是百利而无一害。中国众多企业都将社会慈善列入企业的日常行程中, 将慈善做到实处。多年来, 中粮集团在全国各地建立16所希望小学, 在慈善事业中累计投入6000余万, 并创立了为期13年的福临门助学基金项目, 为众多食品企业树立楷模, 鼓舞企业致力慈善事业, 力所能及回报社会, 肩负起作为一个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

二、食品企业现在面临的问题

1. 食品安全事故出现频率增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越来越完善, 但是随着公众关注度的提高,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接二连三被曝光在人们面前, “健美猪”、“染色馒头”、“塑化剂饮料”、“地沟油”、“金黄色葡萄球菌水饺”…近几年来, 这些词语一次次触动着人们的神经, 网友疾呼“我们到底还要吃多少毒品?”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现状令人担忧, 而社会责任感的普遍缺失是导致如今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的重要原因。当然, 《食品安全法》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逐条落实, 相关部门查、罚力度不够, 给许多不良商家可乘之机, 然后出了问题再整治, 那么这样恶性循环下去, 中国食品安全的前景确实堪忧。

2. 消费者不信任感增强

由于食品安全事故频发,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也逐渐加重, 不信任感增强。我们在江苏省进行了一系列以蒙牛、王老吉、雨润、双汇四个企业作为范例的调查, 由消费者综合企业在产品质量, 社会公益, 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表现对企业给出相应的评价。通过数据统计的结果 (见图1) 可以看出, 王老吉的公众满意度是相对较高的, 而对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蒙牛、双汇与雨润, 公众满意度大幅下降。由此可见, 仅一场事故就使企业形象大打折扣, 消费者不信任感极大增强, 并且公众普遍反映在相同条件下更愿意购买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生产的产品。

同时, 我们从重视产品质量、优质生产等七个方向就消费者对食品企业的期盼进行了调查, 经过数据的统计 (见图2) 可以得出, 消费者对食品企业优质生产, 完善售后, 保护环境这三个核心方面的期待都达到100%, 反言之公众对企业的核心方面的现状是失望的。当然, 消费者诚挚希望食品企业进行大整顿, 能在不久的将来给社会一个满意的答复。

3. 员工福利下降

自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 千万个中小型企业面临破产, 而存活下来的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社会大环境和更为残酷的竞争, 员工的工作量大幅增加, 但由于企业效益的下降和福利政策的不到位, 员工的薪酬福利并没有随着工作量加大而上升, 相反还下降了。根据我们对河南某知名食品企业员工针对公平合理发放薪酬增加福利方面进行的调查, 每17个人中就有1人对其表示不满;还有, 在不久前和家乡当地一家中型棉纺织企业的女员工交谈, 她说现在钱一天比一天难挣, 任务量却一天比一天大, 一个人干两三个人的活是常有的事, 工资和任务量挂钩, 她不分白天黑夜的干活也不过最多一月拿2000元 (某西北地区) 。从以上可见, 员工福利下降是不争的事实, 况且面对如此困境, 大部分员工没有选择。

三、食品企业采取的措施———以国内知名乳品企业为例

1.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监督, 做好产品质量

该乳制品企业秉承“产品质量是企业的根基”这一信念, 采取源头控制、过程把关、产品抽检的方式以保证产品质量合格。该企业在2008年乳制品行业出现行业信任危机时, 虽然企业的销售量连续下滑, 但从整个行业来看, 该企业的销售量还是位于行业的前列。从此之后, 该乳品企业加强了在奶源检测, 利用国内先进技术对牛奶进行蛋白质、脂质等成分进行测定, 以保证进入生产线的牛奶是绝对新鲜和安全的。在参观生产线时我们了解到, 牛奶进入生产线以后, 通过高温杀菌等技术, 使牛奶的品质更高。该乳制品企业又用“标准操作, 绩效工作”来要求生产线上的每一位员工, “我们的要求是生产每一包牛奶都是安全的。”该企业的管理人员如是说, 同时他也提出“企业发展的关键是要做好产品质量, 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需求”。经过不懈努力, 企业的可信任度提高了, 销量也得到迅速提升。

2. 营造良好企业文化氛围, 用心为员工“服务”

一个好的企业不只是有好的产品, 更要有一个很优秀的企业文化。该企业管理严谨,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管理和发展。“我们的每一个管理人员都是从生产一线开始的, 只有这样我们的管理人员才能了解工人们到底需要什么。”良好的反馈回复机制也是企业文化里面很重要的一点, 企业对员工的关心关注到了每一个细节, 这大大的增加了员工对企业的热爱程度。与此同时, “员工福利是我们企业最吸引人的一点, 也是我们公司能留住人才的原因”, 六项保险保障了员工未来的生活,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最大限度保障员工的利益。在2008年的行业危急中, 该乳制品企业并未对岗位进行辞退, 甚至没有降低员工的工资, 而是降低了高层管理人员的薪资, 以此来保证员工的利益。

3. 注重环保事业, 加强企业慈善投入力度

图3中的数据来自该企业在2013年就消费者对该企业发展方面的看法在陕西宝鸡地区的卖场上所做的一次调查, 此后该企业从兴建厂房到正常运营的过程中一直对这六大问题相当的重视与关切, 尤其是谨遵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在生产线上产生的冷凝水经过回收处理以后会再次进入冷凝系统;清洗生产线产生的废水会排放到专门的污水处理厂, 对水进行处理以后才进行排放;在该企业的成果展厅里我们看到其对于“三废”的处理达到国际一级排放标准的相关证明。

关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 第4篇

针对计算机工程系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对2011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最终分析结果如下: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备计算机二维机械绘图、二维平面图像处理、三维效果图设计与制作、模具设计与制作知识,掌握二维平面绘图、三維效果图绘制、建筑效果表现、模具设计与制作能力,能从事建筑效果表现、模具设计与制作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二、调查情况

(一)就业对口率,就业稳定性,适应性,毕业生薪酬水平分析

1、就业对口率分析

2011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本系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分布在家装设计、广告设计、印刷设计、模具设计及网站设计等方面,对口率较高。

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主要集中在中小型私营企业公司,这也符合本专业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的思路。

从就业地区来看,主要集中在学校所在地潍坊、及济南、青岛、淄博等经济较发达地区。

2、薪酬待遇分析

通过对毕业生的调查分析,月薪在1000-2000元的占68%,月薪在2000-3000元的占27%,3000元以上的占5%。根据我们对毕业生的访问,对于刚毕业1-2年的学生来讲,目前的薪酬水平基本符合学生的期望值。随着学生工作经验的增加及职称的上升,学生普遍看好未来的升职加薪。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就业特点总结

根据对近几年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分析,就业具有如下特点:

1、就业率高、专业对口

统计显示,本专业的就业率为100%。本专业毕业生专业水平高、能吃苦耐劳、相对本科生薪资水平低,受到广大中小型企业的欢迎。本专业的专业设置符合当前企业要求,所以大部分毕业生都能对口就业。

2、薪资起点低、上升空间大

根据毕业生的薪资水平的调查显示,大部分集中在月薪1000—2000元的水平,与高职其他专业基本持平,但比本科毕业生低。根据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大部分毕业生能很快熟悉行业特点,积累经验,上升空间比较大。

3、稳定性较低

薪资水平较低、工作强度较大等特点,使得一部分毕业生经常更换工作,稳定性较差。

三、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建议

(一)完善专业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学习的软件比较多,更新换代较快,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同时加大学生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单位要求。教师在讲授过程要多列举与实际密切相关的案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双赢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培养,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时下最流行的技术,有方向的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企业也可以培养适应本企业的学生,减少双方的磨合时间,

(三)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必须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分析当下的宏观就业形势,介绍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与要求,面试技巧与注意事项,择业的要素和优先次序等,通过专题报告会邀请企业人事干部、中介机构经理、优秀毕业生进行专题讲座,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介绍就业、从业、创业的艰苦经历和成功经验等;利用中介机构和媒体推荐,宣传学校办学特色和成功经验、毕业生的特点特长等为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通过实习就业和定单培养提高就业率,根据与企业达成的协议,部分优秀毕业生在实习实训时,实现预就业,通过与有意向性的大型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合作计划,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学生学习期满,达到毕业标准,到原定企业参加工作。

参考文献:

[1]梅泉海.大学生就业形势探析.发展,2009,(6).

[2]何欣.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现代企业教育,2010,(12).

[3]张鹏,张运九,刘旭涛.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改革研究.农业网络信息,2011,(3).□

关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 第5篇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类专业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当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存在的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进一步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运用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对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需要进行了调查,并加以分析,对师范院校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研究,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计算机专业就业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方法是传统问卷调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共收回传统问卷100份、网络问卷400份,调查对象是我校计算机学院专业学生实习及就业单位、人才服务中心及—届毕业生,用人单位主要包括本省及其他省市与我校有用人历史的中小学校、中小企业等。调查表主要有基本信息和计算机专项职业能力调查(见表1)两部分组成。调查中发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大,但中小学计算机教师需求量减少。随着计算机与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软件的大量使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急需大量专业的编程人员及项目负责人或相关工程师等专业人才。另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和网络安全人才显得非常缺乏。从人才需求调查表的结果看,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非常旺盛,优秀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以往需求较大的中小学计算机教师岗位逐年减少,教师岗位已不能作为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唯一出口。

(2)地区需求差异明显。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对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和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有一定需求,他们将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

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而在中小城市,则大量需求从事应用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等技术工作。

(3)企业招聘时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要求。①要求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希望在短时间内具备上岗能力。多数人力资源主管和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大多数企业希望员工尽早具备上岗能力,希望降低再培养成本。在对新员工培训方面的调查中,愿意提供一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74。52%,愿意提供三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占25。48%,愿意提供三个月以上培训时间占o%。②具备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具备多种技能的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如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基础上,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维护、信息系统管理、产品推广、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也能胜任。据调查,单位要求人才具备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占84。23%。而不要求的仅占15。77%。这反映了现代企业在人才运用上,更加强调使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③要求专业毕业生具有与从事职业相关的资格认证。企业对ri’认证的认可程度分别是国家计算机等级认证、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软件设计师和网络工程师)、全国信息化工程师和劳动部的职业资格认证。④要求具有突出的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调查显示,企业中的负责人对本科生具备的专业技能要求是:编程能力、数据结构知识和算法知识,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软件工程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

(4)对专业学生专项能力的要求。在专业学生专项能力调杳中,排名靠前的依次为“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计算机编程与软件开发能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此外外语能力、信息系统管理、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次之。

2、对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的研究

通过以上社会调查分析,发现沿用过去专业培养模式很难适应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必须要对目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及内容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及毕业生就业需要。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计算机专业培养上,必须与行业接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在充分认识和调查社会和行业需求的基础上,运用课程理论和教学资源进行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方面的总体设计。

(2)确定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模式。重点在于研究如何使培养目标多元化,从而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和企业用人需要,进而形成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在充分考虑服务区域和现有教学资源的情况下,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不同学生采用分专业方向的教学,真正落实多元化的专业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出口的学生,采取不同培养方案。如在大四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对希望考取研究生的同学,增加理论知识讲解的选修课。对

希望就业的同学,增加实践课程的选修课,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从适应就业需求的角度,社会要求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具备多种技能,应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多方面技能。

(3)突出专业教学特色。积极引入学历学位加资格认证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等国家计算机资格认证考试,并取得相应认证证书。

关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 第6篇

姓名: 学号: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大多数孩子很早就已接触到网络,大多数学校装备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现场评估系统、校园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使校园教学设施网络化,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而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大部分教师上网经验不够丰富,于是我选择了中学生上网问题作为我的研究对象。

二、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中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对于网络带来的正反两面性的认知还不够成熟,我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调查,使中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正确运用互联网来扩大自己的视野,丰富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课题的研究

现在对宿州十一中某班30位学生上网情况及其家长对此的态度调查如下:

(一)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情况

1.互联网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学生。调查显示,93.5%的中学生表示对网络感兴趣,并有11.4%的中学生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周末和节假日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与孩子们相比,家长和教师们则大为逊色。45.2%的家长表示不了解网络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69.2%,只有7.7%的家长经常上网。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上网经验明显不足。

2.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

对于课余时间里在校上网条件表示满意的中学生只有19.4%,不满意率达59.2%。24.9%的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上网技巧,而38.3%的中学生则认为学校并没有把必要的网络技巧教给他们。同时,不少教师对于学校的网络资源现状,特别是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满。据教师们反映,校园网络设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用于展示课件与开公开课,而未能充分运用于平时备课和课堂教学,更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们在校上网的需求。

3.多数家长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

对于子女上网,27%的家长持赞成的态度,反对的只有15.9%,大部分家长则顺其自然,但近半数的家长表示希望子女将来能从事网络工作。高达九成的家长认为,网络最大的好处

是“能使子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掌握好电脑技巧”;同时,29.5%的家长还觉得网络能促进子女的学习兴趣,11%的家长认为“网络没有任何好处和作用”。58.5%的家长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网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业。显然多数家长内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处,更怕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此外,令家长们深感焦虑的事还有:浏览淫秽、反动、暴力信息,产生网恋,痴迷网络游戏等等。

(二)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1.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1)中学生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识,强化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透过网络的窗口,他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使视野空前开阔起来。全球意识的增强,适应了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对于中学生们今后走入日趋一体化的世界,显然是大有好处的。

(2)互联网为中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3)中学生使用网络有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促进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网络上,电子邮件、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拉到“零距离”,在相互咨询、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们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这对于舒解压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4)中学生常上网,激发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热情。

2.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1)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

(2)中学生迷恋网络对学业产生冲击。

(3)网上聊天引发网恋,调查显示,6.7%的中学生坦言自己有过“网恋”行为。35.7%接触过网上交友。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

(4)网络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5)网吧管理问题依然严重,给中学生造成诸多问题。

四、对策与建议

(一)对学生的建议

许多学生抱怨上网的时间不足或家长不同意自己上网,其实是没能看到自己或家庭的某些原因:或是成绩不理想,或是有其它的原因。学习毕竟是我们目前最重要的对象,在这个现代知识经济社会,没有实实在在的知识,是难以有出头之日的,不,因该说是难以生存的。除非你以后的专业是网络,但那毕竟是以后的事,再说绝大部分同学的网络水平都很低,而且没有太多的网络潜力。虽然说上网是现代学生的标志,但过分沉迷于网络则是对自己生命的浪费,在学习与上网之间,我们应该学会平衡二者的关系,不走极端,视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应上网而影响学习、生活,同时也不要抱紧书本知识,要懂得使用网络去放眼世界,获取信息。遨游网络世界,要学会正确分辨是非真假,不被虚假信息所迷惑,更不要被不健康思想入侵自己的头脑;网络毕竟是一种工具,不要过分崇拜,不要太寄希望于网络,要实在过自己的现实生活。而对于没有条件上网的学生,不要过分要求,毕竟网络不是生活必需品。

(二)对家长的建议

学生上网本是一件好事,望家长们能以平常心态看待这种新型科技的事物。网络其实就像是十几二十年前的电视机,不能以其会影响小孩学习而加以否定,更不要谈“网”色变,说什么报纸上说有孩子死在网吧之类的话,给孩子一个轻松而有节制的环境,让孩子更好的成长,放眼未来。可能的话,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上网,给孩子一个合适的空间,给孩子一个可以在家里上网的机会,这样可以给孩子一个方便的上网空间,同时更是可以监督小孩上网,毕竟这是时代的要求。但是,也不能任由孩子为所欲为,要指导孩子,适度限制孩子,教导孩子,让孩子自觉安排学习同上网的时间。

对于无法购置电脑或无法在家中上网的家庭,父母应该理解孩子外出上网的原因,适当给予帮助,当然条件是孩子必须遵守学生上网的规则。对于自己孩子因为上网而导致同父母关系愈加疏远者,我们建议父母应该自身去融入孩子的网络生活,告诉孩子自己也是网络的一份子,一起在家上网或到网吧上网,这样让孩子同父母的关系愈加深厚。

(三)对学校的建议

互联网的发展使对中学生的教育工作呈现新的特点,学校教育应该是网上育人与网下育人相结合,以促进中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然而在我们这里,学校方面并不注重学生的上网条件,因为每个学校都以本校的升学率为重,其实这是很不该的。上网已成为衡量中学生是否是现代中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掌握网络知识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到了大学,上网已不是一种时尚,而是一种学习生活,总不能等到那时才去学习掌握吧。因此,学校应该是新科技的传播者。应引导学生上网,认识新世界,告诉学生这是很重要的课程,是以后踏进现代社会的通行证之一。校方应该大力完善“校校通”的网络建设,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学校都在实行这种网络建设,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同时这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每个学校都应该有可以让学生上网的设施,特别是对于内宿的学生,这点显得尤其重要。

(四)对社会的建议

在网吧方面,我们希望经营者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学生的利益,经营者应该按照政府的规定,合法经营,适当限制中学生上网,坚决不为中学生提供不利于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服务。另外拒绝为逃课的学生提供服务,同时应该劝阻学生不要通宵上网。而对于埋没良心的经营者,我们则寄希望于政府方面能尽快合理完善关于网吧的经营准则,鼓励合法网吧的开设,取缔非法网吧的经营。

关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 第7篇

(一)本篇调查报告因个人水平、时间、精力有限,仅如实反映金融专业就业现实状况,并不做,也没有足够信息来做相关研究分析。报告中的设计到的任何观点均引自其它研究报告,非本人观点,仅作参考。

(二)调查范围为金融证券业及金融银行业;调查样本为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成都分公司及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调查方式为个别样本观察;调查对象为公司基层,中层各职位;调查内容为金融专业毕业生在证券,银行宏观就业现实状况及趋势和具体样本岗位工作状况。

(三)调查时间精力限制,调查资料除来自实地考察记录整理以外,在一定程度上的参考了网路上一些大型、权威的相关内容调查研究报告。

(四)作者现今水平有限,信息搜集有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情况,读者在浏览本报告时请有选择的进行参考。

二、报告前言

金融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标志性产业,也是一个典型的高收入弹性产业,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日益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紧相连。因此一种观点认为,如今金融人才短缺,就业前景广阔。

然而在大学扩招的浪潮中,金融学个专业的扩招是极其明显的。另外,2006年广东省高考有70%的学生首选金融和商业相关专业,而在商业极其发达的美国,这个比例也只有30%。经统计资料表明,许多本科毕业生毕业之后进入银行都是从站柜台开始,最终能够熬出头的也是其中的小部分。面对金融行业越来越高的入行门槛,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从业压力大,就业前景看坏。

那么,到底哪种观点更符合现今金融就业状况呢?从招聘公司来说,对当今毕业生有着什么样的招聘要求呢?从招聘者来说,在金融行业工作又应该具备何种学历和哪些能力呢?工作在金融岗位的职员又有着什么样的生活形态和收入福利呢?本报告将从但不限于这些问题的角度,通过对证券公司的整体调查,公司经理的述说以及对相关职位职员的采访来反映就业现实状况,事实甚于雄辩,在对事实有过一定的了解后来回答以上两个问题也许会有新的感悟。

三、报告正文

(一)证券公司调查

调查单位(地点):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调查对象:该公司总经理王,职员肖、徐等。

1、证券业金融专业宏观就业状况(总经理介绍)

以下所提及职位均指除基层职位如文员、柜员等外的与金融专业有直接联系的职位。基层职位的学历要求一般是本科生,职业能力要求是交际能力强,亲和力强,细心,耐心。但一般无论是证券或者银行的职位如今都会将职员安排到基层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

证券公司业务分为证券经济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自营业务等。其中证券经纪业务及咨询顾问业务由分公司执行,其它业务均由总公司开展。在总公司(更高级的业务)中对学历和能力总体会比分公司高,一般为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证券经纪业务中,为金融学专业毕业生提供的有证券经纪人、证券(期货)分析师、理财师等,学历要求一般为本科生。经纪人要求人际交往能力强,亲和力强,细心,耐心;分析师则要求对证券行业敏感、熟悉。经纪人薪水根据业务水平而定,多则月薪一万左右,底则月薪2000-3000。

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业务等其他业务有诸如保荐人、负债管理师、行业分析师、风险控制人员等等职位。学历要求一般都为研究生以上,且具备一定的科研分析能力,对法律、财务、金融、会计、计算机、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有迫切需求,这也是证券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趋势。在这些业务中,一般职员起薪会在年薪十万以上。

2、案例采访

1)证券经纪人

工作内容:为证券公司介绍证券交易客户,从客户交易资金中提取交易费用作为工资来源。

工作坏境及地点:由于与不同客户打交道,经纪人的工作环境经常变化,到处奔波,地点不定。

工作所需能力:本科学历以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有着亲和力、细心、耐心的心理特质。

工作薪资范围:根据业务水平而定,在2000-10000左右。

工作形态:为了拉客户而到处奔波;也可以悠闲的享受客户的交易费用。

职业发展展望:没其它的,拉得好坐着来钱,拉的不好,累死了也没多少。

2)经理文员

工作内容:证券交易资料录入、整理

工作坏境及地点:经纪经理后台办公室

工作所需能力:本科学历;基本的金融常识;耐心、细心的特质

工作薪资范围:2000-3000左右

工作形态:面对电脑录入资料

3、小结

目前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太多太滥,证券业基层岗位的需求是供不应求,竞争很激烈;然而对于中高层职位的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对于复合型的人才更是供不应求。因此证券人才的趋势是复合型人才,同学在学习自身专业,锻炼自己实践、研究能力的同时,应该注意其它专业知识的培养,拥有双学位的金融、法律、计算机等人才在招聘市场始终供不应求。

(二)商业银行调查

调查单位(地点):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

调查对象: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稽核合规部处长王

1、银行业金融专业就业现实状况(王处长介绍)

以下所提及职位均指除基层职位如文员、柜员等外的与金融专业有密切联系的职位。基层职位的学历要求一般是本科生,职业能力要求是交际能力强,亲和力强,细心,耐心。银行招生基本是大类招生,金融专业的口径大,可以做很多工作,但无论任何职位刚开始都会到营业部从柜员等基层做起。

银行支行主要负责负债业务、咨询业务、理财业务的执行,因此职位设置有柜员、信贷经理等,如今任何新职员都会被安排到这类工作中熟悉基层情况,学历要求基本是本科生,工作工作跟人打交道很多,相对会比较忙,工作压力和竞争会比较大,因此需要职员有耐心,细心的特质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2、稽核合规王处案例采访

工作内容:银行操业务作规范监督检查

工作坏境及地点:稽核合规部办公室

工作所需能力:本科学历;金融常识、法律法规知识;耐心、细心的人格特质

工作薪资范围:年薪15万左右

3、小结

同样,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太多太滥,银行业基层、中层岗位的需求是供不应求,竞争很激烈;然而对于中高层职位的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对于复合型的人才更是供不应求。因此银行人才的趋势是复合型人才,同学在学习自身专业,锻炼自己实践、研究能力的同时,应该注意其它专业知识的培养,拥有双学位的金融、法律、计算机等人才在招聘市场始终供不应求。

四、报告总结

因此对于金融毕业生就业而言,通过以上的调查,我们可以归纳出几点建议:

1、夯实自己的专业能力,并且努力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在平时学习中,多多注意研究能力的培养,是不二法门。

2、在夯实专业能力的同时,参加一些实习工作,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有很大帮助,在工作时也能够快速上手。

3、在注重实践的同时,尽量选修、辅修法律、财会、计算机中的一门或者多门功课,成为一个复合型的人才正顺应了金融行业的大趋势。

关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 第8篇

1 调查目的与内容

1.1 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是为了了解学生课前预习的现状, 寻找学生预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为制定可实施的课堂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1.2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涉及到如下一些问题:

学生对预习的态度和认识;

学生预习的主动性;

学生预习的方法和策略;

学生预习的有效性等状况。

2 调查对象与过程

2.1 调查对象

从本校高职年级中选取了3个班级, 11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收回有效问卷118张, 收回率100%。

2.2 调查过程

调查方法:本次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 自编《学生学习课前预习调查问卷》, 由12道选择题组成。

调查时间:于2010年10月、11月进行。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对《FLASH技术》课程的态度, 预习认识

有63%的学生喜欢FLASH课程, 可见学生内心对课程还是比较认可的, 而经常预习的人数只占到了10%, 学生中大部分没有养成预习习惯, 只有为数很少的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3.2 预习的主动性

因为绝大部分学生未能参与预习, 接下来对学生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结果进行分析调查, 为数不少的学生预习缺乏主动性, 学生参与预习的动机原因分析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41%学生, 没有任何的课前预习习惯, 虽然他们中有65%的学生觉得计算机专业课 (动手操作性强的课) 课前预习是有必要的。但是对于在为完成老师的任务、不是自发地进行预习, 这对培养学生良好自觉的预习习惯是不利的。出于自己学习需要去预习的比例为26%, 说明已有一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觉预习的习惯。

从表3可以看出只有32%的学生对预习的作用意义有正确的认识, 而有59%的学生认为预习对课堂学习的效果影响不大, 这样的态度能让学生维持预习这种学习习惯多久?或者是能让多少学生重新建立起预习这样的学习习惯?但59%的这部分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 进一步明确预习的意义。

因为职业院校的特殊性, 没有参加升学考试的压力, 强调动手能力和掌握实际的技能, 所以在研究这个课题时, 我就针对一专业课进行了表4问题的调查。

根据表4的调查, 可能因为以前在学校里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问题, 才导致了很少预习的和有时预习的学生将近占班级总调查人数的90%, 但是当我们问到对计算机专业课程有没有必要进行预习时, 有65%的学生是肯定的, 他们认识到专业课的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我们要让学生逐步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 要让学生在职校中再渐渐养成预习的习惯。首先在预习的目的、主动性上要多做宣传, 此外在预习方式方法上要做适当的指导, 否则这个课题的研究就不可能深入地进行下去。

3.3 预习的方法和策略

从表5反馈的信息可以看出, 只有21%的学生喜欢小组讨论, 说明具备了基本的预习独立性, 但是这部分学生喜欢和同学合作预习,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但如果过度的交流则会造成依赖他人的习惯。另有8%的学生喜欢在老师的预习提纲的帮助下预习, 说明还有一少部分学生希望有教师的指导, 在老师的要求下才去预习。同时也像我觉得教师对预习这一课前行为的干预是会激发学生的兴趣的。那么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是如何进行的呢?预习的时间又是多少呢?下面2个问题中我们可以得到答案。

因为在职业院校的学生中, 大部分学生认为在现阶段的学习中, 预习是不太有效果的, 所以学生的预习时间的随意性很强, 即使有预习这一行为, 学生的所花的时间大部分在10分钟之内。而预习这一行为进行过程中, 常规看看书预习的学生占56%居多数, 对做摘记做练习, 提出疑难问题则占了少数。从表6可以看到, 我们的学生预习时间少, 方法单一。借此可以推测出教师对学生预习这方面的要求不高, 相比与中小学来说, 引导的也少。

鉴于专业课程的特殊性, 表7再对《FLASH动画设计》课程的课前预习策略进行调查。

可以看出学生使用参考书的现象不是很普遍, 只有13%在使用, 就满足于教材, 没有从多方面的拓展获取知识的来源。有65%的学生觉得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理想预习方式是边看边操作使用, 说明他们意识到了专业课的技能需要实践, 在操作中获取知识, 这个是比较好的表现。

3.4 预习的有效性

表8反映了学生通过预习所能达到的目标, 基本可以看出学生通过预习就能理解和认识下堂课的内容和知识点, 但是要求学生自己对预习的内容进行总结, 并进行一些创新, 或者探究性的研究, 学生认为不太可能。那么对于在预习中遇到一些问题, 学生会怎么样对待呢?

表9数据显示, 经常会把自己预习中遇到的困惑及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的学生占仅占19%。有时会的学生占到77%,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有不少学生预习缺乏主动性与有效性。不能或不愿交流自己的想法困惑的做法原因很多可能是因为教师没有给与机会或是没有创设这种情境, 也可能是因为学生缺乏这中主动交流学习学习的愿望。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大多学生在某些情况下是愿意交流的, 知识还没有形成常态化, 这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

4 调查结论

本校学生参与预习这一活动性一般, 但很多学生预习目的不明确, 缺乏主动性;预习的内容单一, 探究意识不强;预习形式单调, 效果不明显, 预习质量不高。

5 建议

现在的教学需要关注学生, 关注学生学的状况, 要以学定教。学生想要弄清楚的问题, 正是我们要在教学中着力解决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才能高效的在课堂中走个来回。通过本次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1) 教师要有预习意识, 布置预习作业, 不能流于形式。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意识, 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要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个性解读。

2) 教师对于预习题的设计, 要心中有数, 统观全局。既要了解教材, 又要了解学生, 既要明确学习目标, 又要了解重点、难点, 以避免出题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激发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 题目不能太简单, 也不能过难, 要适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3) 教师要创设情景教学, 课堂设计建立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预习唤醒学生, 让他们体认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并进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从而积极主动参与预习。如课堂上教师创设自由、民主、安全的氛围, 激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能自由发表看法, 教师在给予积极评价。又如教师想办法创造各种评价方式, 激励学生, 提前预习, 甚至超前预习。

4) 关注学生的差异。不同年级学生预习要求不一样, 同一个班级学生也有差异, 要求也不一样。因此老师在抓紧预习底线不放松的情况下, 可以分层要求, 层层递进, 不断鼓励优秀学生和学困生战胜自我。

上一篇:道是无情却有情作文下一篇:甜言蜜语信息,相亲相爱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