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题

2024-05-18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题(精选18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题 第1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

一、口算(10%)

32×10= 20×40= 0÷2= 500÷5=

460÷2= 85-57= 10×65= 36+43=

0×78= 30×23= 45×20= 50×60=

11×70= 800÷4= 690÷3= 65+0=

二、填空(20%)

1、875除以7,商是( )位数;875除以9,商是( )位数。

2、一个数(不为0)乘以一个三位数,积可能是( )位,也可能是( )位数。

3、今年的第二季度一共有( )天,今年共有( )天。

4、四位乒乓球选手比赛,每两个选手都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 )场。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约8( )南京长江大桥长约7000( )

小明身高154( ) 一袋大米重50( )

一辆汽车载重6( ) 一个苹果重200( )

6、看图填一填:

⑴、 向( )平移了( )格。

⑵、 向( )平移了( )格。

⑶、 向( )平移了( )格。

7、同学们7月6日放暑假,9月1日到校上课,暑假共( )天。

四、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

1、飞机每小时飞机约1000( )。

A、千米 B、米 C、吨 D、千里

2、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周年。

A、52 B、53 C、54 D、55

3、电风扇所做的.运动属于( )

A、平移 B、旋转

4、0乘任何数一定等于( )

A、原来的数B、1 C、0 D、不确定

5、小华从学校到少年宫有2条路线,从小年宫到公园有3条路线,那么小华从学校到公园一共有( )条路线可以走。

A、3 B、4 C、5 D、6

三、连线(8%)

⑴、68×35? ?得数大约是2700

41×57? ?得数比1800大,比2800小

652÷8? ?得数大约是80多

89×69? ?得数比4800大,比6300小

31×91? ?得数比多,比2400小

⑵、把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成右边的样子,下面的图形分

别是从哪一面看到的?你能连一连吗?

从正面看 从侧面看 从上面看

四、填表(5%)

按人步行每小时行驶6千米计算,填写下表:

时间(小时) 16 94 213

路程(千米)60 606

五、计算(21%)

503÷8= 864÷9= 616÷6=

验算: 验算: 验算:

69×54= 80×54= 49×11=

六、解决问题(26%)

1、园林绿化所的张阿姨早晨8时到12时,共给820棵苹果树喷了药水,她平均每小时喷多少棵?

2、订一份电视节目报半年需要15元,张叔叔想订阅三个季度的电视节目报,需要多少钱?有线电视收视维护每月16元,全年要多少钱?(6%)

3、白云园12个班的同学去春游,平均每班有36人,共有9辆大客车,平均第辆大客车坐多少人?

4、三年级同学共288人去参观科技馆,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5、三位同学参加口算比赛,张华5分钟做了375题,李明3分钟做了186题,陆陆3分钟做了213题,请你给他们排名次。

6、小明家离学校有2千米,小强家离学校有1500米,两位同学家最远相距多少米?最近相距多少米?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题 第2篇

(共10题;

共21分)1.(1分)明明前年5岁了,今年妈妈的年龄是明明的7倍,妈妈今年_______了? 2.(1分)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苹果约重150_______       一艘轮船的载重5_______ 小杰的身高138_______         一枚2分硬币约重1_______ 一个梨约重300_______         李丽的体重是38_______ 3.(2分)算出两个时刻之间的一段时间.(1)我7:00背着书包从家出发,7:20到达学校,走了_______.(2)7:20到学校,16:30放学回家,我一天在校时间有_______.(3)冬春季的早读课是8:35到9:15,这一节课的时间是_______.(4)我18:20吃完饭,爸爸叫我做作业和看电视只能用1小时50分,再用10分钟洗脸、洗脚后就睡觉,我是_______开始睡觉的,第二天早晨6:20起床,我的睡眠时间很充足,有_______. 4.(1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8000米_______9千米             2小时_______100分    _______                         _______ 5.(1分)小明睡觉的时间是晚上9:15,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_______。

如果第二天小明7:15起床,小明的睡眠时间是_______个小时。

6.(1分)大盒里的彩色铅笔的枝数是小盒的4倍,大盒里有_______枝彩色铅笔? 7.(1分)最大的三位数加上_______是最小的四位数,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三位数的差是_______。

8.(1分)吨=_______千克           时=_______分 9.(10分)比656少128的数是多少? 10.(2分)小红做了9朵黄花,56朵红花,要使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8倍。

(1)如果黄花的数量不变,需要增加_______朵红花。

(2)如果红花的数量不变,需要减少_______朵黄花。

二、判断(共4题;

共8分)11.(2分)时针指向6,分针指向12,这时是12:00。()12.(2分)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13.(2分)求6的5倍就是求6个5相加的和。()14.(2分)52×21的积一定大于1000.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共6题;

共12分)15.(2分)体育课上,小华跑了100米用了()A.1小时    B.17秒    C.10分钟    16.(2分)下面哪个数最接近600?()A.546    B.405    C.603    D.678    17.(2分)下面的物体厚度最接近1毫米的是()。

A.一本数学书    B.一块橡皮    C.一分硬币    18.(2分)二一班进行抽奖活动,获奖号码比3000大得多,比7000小一些,接近5000。下面()是获奖号码。

A.2980    B.5293    C.6481    D.7102    19.(2分)分针在钟面上走了1圈是()A.1分    B.5分    C.1时    20.(2分)妈妈早上7:30上班,中午休息2小时,晚上5:30下班,妈妈一共工作()A.7小时    B.8小时    C.9小时    四、计算。

(共4题;

共40分)21.(5分)先估算,再列竖式计算。

(1)124+869≈(2)548+145≈(3)391+119≈(4)167+123≈(5)124+869=(6)548+145=(7)391+119=(8)167+123=(9)529+403≈(10)236+148≈(11)372+508≈(12)357+436≈(13)529+403=(14)236+148=(15)372+508=(16)357+436= 22.(10分)计算下列竖式.(1)(2)23.(5分)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①564+134×28                ②840﹣624÷12          ③298+657 ④582﹣(182+346)⑤432﹣397              ⑥375+128+225+72. 24.(20分)脱式计算。

①258-168+136= ②275+345-134= ③820-278+543= ④358+531-214= ⑤785-436-115= 五、动手操作。

(共2题;

共10分)25.(5分)在离 左边26毫米处画一面,在离 右边32毫米处画一个。

26.(5分)量一量。

六、解决问题。

(共6题;

共30分)27.(5分)对的画“ √”,错的画“×”,并改正。

28.(5分)王浩家、秦爽家与博物馆正好在一条直线上,王浩家离博物馆1200米,秦爽家离博物馆720米,王浩家和秦爽家相距多少米。(想一想有几种情况)29.(5分)学校门口经过的车辆有多少?(1)估算:

(2)用竖式笔算:

30.(5分)一列高铁从广州南开往深圳北,在广州南站有827人.到达虎门站有140人下车,同时有283人上车.这时高铁上有旅客多少人? 31.(5分)32.(5分)小春家养了鸭子347只,鸡842只。小春家一共养了鸭子和鸡多少只? 参考答案 一、填空。

(共10题;

共21分)1-1、2-1、3-1、3-2、3-3、3-4、4-1、5-1、6-1、7-1、8-1、9-1、10-1、10-2、二、判断(共4题;

共8分)11-1、12-1、13-1、14-1、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共6题;

共12分)15-1、16-1、17-1、18-1、19-1、20-1、四、计算。

(共4题;

共40分)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1-10、21-11、21-12、21-13、21-14、21-15、21-16、22-1、22-2、23-1、24-1、五、动手操作。

(共2题;

共10分)25-1、26-1、六、解决问题。

(共6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题 第3篇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除法”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灵活并准确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和笔算知识。该单元可以分成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本节课要完成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首位能整除的) 的教学任务。重点是提高学生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能力和首位能够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和数学思维的形成。要求学生能初步运用简单的竖式除法, 解决表内除法问题;掌握除法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 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能够针对具体问题, 解决计算和验算的方法, 理解意义。

2.丰富对乘法验算意义和相关运算性质的认知, 提高概括与归纳能力, 丰富分析、解决问题的经验。

3.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方法, 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重点难点】

重点: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首位能整除的) 的计算方法, 会运用竖式计算。

难点:认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格式, 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基本理解两种验算方法的计算原理。

【设计理念】

遵循阅读教学双向互动原则, 采用情境教学法,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突破, 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解决问题和探索算法的活动,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探索与创造的乐趣, 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掌握数学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提高认识

1. 比一比、赛一赛, 看谁说的准又快。

(多媒体出示口算题)

40里面有 () 个十, 46里面有 () 个十和 () 个一, 73里面有 () 个十和 () 个一……

设计意图:巩固二年级所学内容, 让学生在温习中进入学习状态, 通过比赛的形式激起他们的好胜心理, 产生学习的欲望。

2. 想一想、数一数, 看谁脑筋动得快。

(多媒体出图片, 设置教学情境)

猴子们一起摘了18个桃子, 如果平均分, 两只猴子可以各分得几个?3只猴子呢?想想平均分, 还有可能是几只猴子来分?

设计意图:通过教学情境的设计, 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 对趣味性的题目进行探讨,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

3. 提出问题:大家是怎么想的?如果用竖式会列式计算吗?

设计意图:进一步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提出有难度的问题, 激发他们自主探索的兴趣和动力。

二、提供自主学习机会, 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1. 大家看看课文第一页的两幅图, 验证一下刚才的想法是否正确, 自己完成课本上的两个计算题。鼓励用教具来动手实践, 谈谈摆与分的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习中有实践的机会, 从而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2. 合作交流, 互动探讨。引导学生说说40÷2与46÷2的联系和区别, 形成算法。

设计意图:加强小组合作,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加强基础训练, 夯实基础, 有利于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3. 让学生思考用竖式计算, 小组讨论方法后汇报交流, 安排学生上黑板演示, 谈笔算过程。

设计意图: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要充分发挥合作小组的作用, 让学生能够在合作中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这里老师也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加以引导。

三、当堂巩固深化提高, 激发主动学习能力

1. 让学生完成“想想做做”1、2题, 小组合作, 检查掌握情况。

2. 指名上黑板完成拓展演练题, 相机提出有余数除法问题, 精要点拨,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后两道题。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大胆实践, 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 如果学生们能够自主解决更好, 如不能解决, 可以降低难度。

3. 自主完成想想做做4、5题, 小组交流订正, 针对第5题加强思维的拓展, 引导学生掌握简单应用题的答题步骤。

设计意图:简单应用题能够联系实际生活, 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的实际价值, 同时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答题方法。

四、点拨除法验算方法,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1. 针对第5题, 让学生思考, 自己计算的结果如何验证。指名回答, 将学生的两种验算方法板书。

设计意图:一般来说, 优秀的学生是能够掌握逆运算验证的思路的, 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尝试, 提高他们的接受能力, 有利于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

2. 让学生快速浏览第3页上例题, 提问:12、3、36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明确用商和除数相乘验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一方法是二年级相关学习内容的加深, 算理具有一致性, 一般来说, 学生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3. (多媒体出示问题) 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的方法, 组织讨论式子21×3+2=65中各数字的意思。

设计意图:此问题是上一问题的延伸, 是对学生除法验算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4. 自主学习, 思考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 并由学生进行小结。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让他们能够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路, 当然, 这里需要老师的点拨。

五、布置作业

完成第4页“想象做做”第2题、第4题。

参考文献

[1]王凯成.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分类思想方法研究[J].陕西教育 (教学版) , 2011 (06)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中自测题 第4篇

1. 现在钟面上的时间是( ),秒针走一圈后的时间是( )。

2.

铅笔长( )厘米( )毫米。

3.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两块橡皮厚2( ) 妈妈体重54( )。

小军的身高12( ) 王伟每天写作业大约用50( )

长江长约6300( ) 小平跑60米用了9( )

4.在里填上“﹥”、“﹤”或“=”。

50秒1分 70秒7分

9分540秒 3时300分

7厘米70毫米 4毫米20厘米

6吨70千克 9000米9千米

5.两个加数的和是830,其中一个加数是357,另一个加数是( )。

6.小云和小兰约定上午8:40在杏花公园门口集合,但小兰迟到了12分钟,小兰是( )到的。

7.90毫米=( )厘米 200毫米=( )分米

5000米=( )千米 4吨=( )千克

3000千克=( )吨 7分米=( )厘米

2分=( )秒 8时=( )分

( )分=300秒 540分=( )时

8.每台机器500千克,8台这样的机器重( )吨。

二、我是小法官(5分)

1.小明做一次深呼吸用了大约1小时。 ( ) 2.比308少169的数是239。 ( ) 3.一张银行卡的厚度约是1厘米。 ( ) 4.60毫米和6厘米一样厚。 ( ) 5.一个两位数加一个三位数,和一定是三位数。 ( ) 三、我会选(5分)

1.动车每小时可行驶( )。

A.200米 B.200千米 C.200分米

2.妈妈做中午饭用了30( )。

A.分 B.时 C.秒

3.小红的体重约24( )。

A.克 B.吨 C.千克

4.不是给287-160=127验算的算式是( )。

A.287-127 B.287+127 C.160+127

5.历史文化名城寿县的博物馆上午9:00开门,小玲8:40已经到了博物馆门口,她还要等( )。

A.20分 B.30分 C.10分

四、计算题(22分)

1.直接写出得数。

1米-6分米=( )分米 2900米-900米=( )千米

350千克+1650千克=( )吨 3千米+8000米=( )千米

36+54= 80-29= 240-180=

360+240= 200-150= 210+180=

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482-256= ※358+587=

369+274= ※800-236=

五、操作题(16分)

1.画一条比5厘米少1厘米5毫米的线段。

2.根据作息时间,在下面的钟面上画出时针和分针,再计算从上一个钟面到下一个钟面所经过的时间并填在( )里。

六、解决问题(22分)

1.微微超市营业时间是上午8:00到晚上9:00。这个超市一天的营业时间是几小时?

2.

电饭煲288元 微波炉599元 电磁炉308元

估算一下,妈妈买这三种商品需要带多少钱?

3.胜利小学原有学生760人,今年毕业了145人,招收了138个新生。现在胜利小学有学生多少人?

4.超市运来5吨大米,第一周卖出1200千克,第二周卖出800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5.28人出去划船,小船每条票价28元,可以坐4人;大船每条36元,可以坐6人。

(1)如果每条船都坐满,有几种租船方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试题 第5篇

一. 看拼音写词语。(10分)

chuán  bō  zhǔn  bèi    xī  wàng    duǒ  cáng    xiōng  pú

(        ) (      )  (      )  (      )  (      )

yǒng  qì  guān  chá    huā  bàn      hú  dié      jiāo  nèn

(        )  (      )  (      )  (      )  (        )

二、请给下面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上打“ⅴ”。(6分)

盛开(shèng  chèng)几乎(ji  ji)  看守(kàn  kān)

白发(fā  fà)晃眼(huàng  huǎng)朝霞(cháo  zhāo)

三、模仿秀。(17分)

1、照样子写词语。(7分)

耍(玩耍)城(    )锋(    )该(    )

要(    )诚(    )峰(    )刻(    )

2、照样子,写句子。(4分)

例:天上有白云。蓝蓝的`天上有朵朵白云。

草地上开着花。

例: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喇叭。

春风

3、我会填。(6分)

悄悄地甜甜地()轻轻地()

好奇地()快活地()拼命地()

四、你一定是语言积累的行家,下面的有些试题有加分哟,试试看吧!(6+4+4+3+4=21分)

1、按要求写词语。(4+2=6分)

(1)我会写4个有关“绿”的词语。(不会的字可以写拼音)(多写一个加1分,最多加4分)

例:嫩绿

(2)我知道描写花的四字词语,如:“百花盛开”。我会写两个(2分,多写一个加1分,最多加4分)

2、我会对对子。(4分)

秋月白,

晚霞()。

()对云横,

雨中山果落。

()。

3、我喜欢积累有关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我要写两个(4分)

我还能写两个(附加题,4分)

⑶⑷

4、古诗大本营:(3分)

萧萧梧叶送寒声,。

,每逢佳节倍思亲。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的试题卷 第6篇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读拼音,写词语。(4分)

liáng shuǎng yǎng wàng bǎi nng jì xù

2、比一比,再组词。(5分)

访()娇()推()秦()瓣()

坊()骄()准()春()辫()

3、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1)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shān shàn)子,扇(shān shàn)走了夏天的凉爽。

(2)小伙伴围着石头转(zhuàn zhuǎn)来转去。

4、选词填空。(4分)

震动惊动震惊

(1)李四光的这一研究成果,()了全世界。

果然当然居然

(2)(),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

5、按要求写句子,我能行。(6分)

(1)植物学家把花圃修建的像钟面一样。(改成“被”字句。)

(2)商店里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玩具。(修改病句)

(3)要是在白天开花,昙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用带点词语写一句话)

6、我会连。(5分)

烟草花欣然怒放

万寿菊从梦中醒来

睡莲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昙花含笑一现

牵牛花在暮色中苏醒

7、填空。(6分)

(1)()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2)花朵()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

(3)(),天才在于积累。

二、阅读(34分)

(一)《秋天的雨》选段(17分)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xíng

xián)来树枝()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jiào jué)。松柏()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shǎng shang),杨树、柳树的叶子()到树妈妈的脚下。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3分)

2、按照原文在()里填上合适的`动词。(4分)

3、填空。(3分)

()的小喇叭()的衣裳()地睡觉

4、照样子写词语。(4分)

舒舒服服(AABB)

油亮亮(ABB)

5、这段文字写了三种动物:和三种植物:准备过冬。(3分)

(二)课外文段《了不起的音乐家》(17分)

在乡下一家并不豪华甚至有些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在欣赏楼上传来的优美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如珠子在盘中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着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着。忽然,“滴答”一声。一滴水滴在了他的脸上,他睁眼一瞅,又一滴水滴入了他的眼里。他气愤极了,大声喊:“来人!”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来旅客气愤地问楼上是谁怎么往地上乱倒水呢

是音乐家贝多芬服务员赶忙答道。旅客一听名字,怒气消了一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

“不,不,我自己去。”

旅客转步上楼,透过门缝见贝多芬全神贯注地弹着钢琴,琴边有盆水。他正纳闷,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啊!原来贝多芬苦练得手指都发烫了,需要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在门外站了很久才离开,当他下楼时,暗暗感叹道:“了不起的音乐家!”

1、将标点补充完整。(3分)

2、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两组反义词(2分)

( )——( ) ( )——( )

3、给文中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在()里打“√”(4分)

(1)高亢:()A高兴()B声音高而洪亮()C高傲

(2)关照:()A关心照顾()B互相照应()C口头通知;叮嘱

4、用“ ”划出描写贝多芬苦练的句子。(2分)

5、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2分)

6、找出描写滴水原因的句子抄下来

从这句话中能体会到贝多芬的精神。(4分)

三、作文(30分)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题 第7篇

一、填空。

1、在8、4、7、1、2、3、6、9中,大于4的写在下面。

_________

2、26 5()5 8()10 1()9 9()10

3、5后面连续的三个数是()、()、()。

二、我会选。

有一个数比3大,比5小,这个数是()。

A、6B、2C、4

三、计算小天地。

3+2=5-4=10-7=8+2=6-3=7-5=5-5=3+3=9-2=8-4=

四、乘车愉快去旅行,我能行。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题 第8篇

一、教师要转变自身观念, 注重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

学生在回答数学问题时之所以显得不够完整, 并不是因为学生不想把答案说完整、说具体、说准确, 也不是因为学生不会说或说不清楚, 而是因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关心答案和数学性的词语, 甚至自己帮学生完成一部分其实学生完全知道的标准答案, 代替了学生。这就在不知不觉中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表达的积极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 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 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担当起培养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责任, 必须认识到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觉得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到:

1. 让学生清楚地用语言表达数学的解题程序;

2. 让学生用语言有条理地叙述解题的思考过程;

3. 提高学生说理能力, 以清楚表达解题思路, 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教师的表达意识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首要条件。教师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表达意识和表达能力为目标, 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 确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样才能培养出愿说、敢说、会说的学生。

二、教师要学会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说理能力

教师观念的转变, 还要在教学实践中落实。那么在数学教学中, 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打开他们思维的大门, 培养学生的数学说理能力?下面我就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为例, 简要介绍我在这个方面的一些体会。

1. 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

在计算教学中, 加强算理教学, 重视说的过程, 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 又能发展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以本教材“笔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为例。《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熟练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 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除了要求学生大量计算此类问题, 我认为更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充分说理, 只要他们真正明白了算理, 就不用花很多功夫在此类问题的计算上, 从而实现减负、高效的目标。

如:128×4, 学生的说理方法是:先用128个位上的8去乘4结果得32, 向十位进3个位写2;再用十位上的2去乘4结果是8, 加上进来的3得11, 再向百位进1十位写1;再用百位上的1去乘4得4, 加上进来的1得5, 所以最后的结果是512。在说理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注意让学生指着算式的每一步来进行, 这样学生说理有实体、有依据, 也易于使同学领会。虽然说理的过程很繁琐, 但只要教师长期坚持, 一定要比在班级里天天搞题海战术更有效。

2. 在概念课中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

在概念教学中进行说理训练是由直观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桥梁。因此, 教师要重视让学生描述出概念的本质, 不仅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的具体内容, 更要说出概念的关键词句。对于近似概念, 则要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共同点、内在联系和容易混淆之处。

如:1米-2分米= () 分米

14厘米+26厘米= () 分米

7000米+8000米= () 千米

1吨-400千克= () 千克

此类题,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 更要让学生说出思考的过程:如1米-2分米= () 分米, 就是把1米转化成10分米, 再用10分米-2分米得出8分米。教师这样长期坚持下去, 学生就会在实际计算中应用这种方法而不是很盲目。

3. 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

简明而准确的数学表述是数学思维过程的反映。不过在分析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十分薄弱。主要表现在:

(1) 应用题读不懂, 获取信息能力差;

(2) 不能正确领会数学语言 (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象语言) ;

(3) 不能用简明准确的数学语言来表述有关数学问题。

所以在教学实践中, 我总结了几种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理能力的有效方法。

(1) 围绕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的意义进行扎实的说理训练

从一年级学习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应用题时, 我就注重学生的说理训练:加法就是把两部分数合并在一起 (学生同时用手势表示) ;减法就是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是多少? (生也用手势表示)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法比较特殊, 有两种意义:一种是把总数平均分成若干份, 求其中的一份是多少;一种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学生将以上这四种运算的意义掌握扎实了, 再学习简单分数加减法时, 他们就会感觉很轻松, 因为它们的意义没有变, 只是数的范围扩大了。

(2) 找到题中不变的量

一个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铁丝框, 改围成一个长9厘米的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

同样一根铁丝先做成正方形, 后做成长方形, 其实它的周长没有变, 故根据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可求出它的周长是32厘米, 这同时也是长方形的周长。找到题中不变的量再分析, 这类问题就容易多了。

(3) 利用画图的方法

有两个长方形, 长都是4厘米, 宽都是2厘米, 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 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 厘米, 周长是 () 厘米。

一个长方形长80cm, 宽60 cm, 把它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和一个新的长方形, 它们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三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

以上三个问题如果学生能用图形来表示, 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说理, 以便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4) 学会找中间问题或在题中找到有关系的两个数量

一根绳子长17米, 剪掉8米做一根长跳绳后, 剩下的每2米做一根短跳绳, 最多可做几根短跳绳?

294个同学乘4辆汽车去春游。前3辆汽车每辆坐75个同学, 第4辆汽车要坐多少个同学?

三一班40人去玩“激流勇进”, 每条船最多可坐6人, 每条船租金58元。问至少需租几条船?共付租金多少元?

以上用黑线画出来的都是在题中有关系的两个数量, 可以根据它们进行第一步的分析, 这样的方法为学生分析说理搭建了桥梁, 降低了他们说理的难度, 教给他们方法, 使他们不盲目。

以上只是我在培养学生说理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能力培养的前提是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让学生去独立思考, 主动探索, 合作交流,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体会和运用数学活动经验;其次, 一定要让学生在读题时有目的地去读, 而不是为了应付。在实践中, 教师有时因为过于急躁, 总是不能给学生充分的阅读和思考的时间, 就使学生养成了一种思想上的惰性, 不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

科学成果是用数学语言表述的, 正如伽利略所说:“自然界的伟大的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一切数学的应用, 都是以数学语言为其表征的。数学语言已成为人类社会中交流和贮存信息的重要手段。数学表述能力高低, 恰恰反映了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题 第9篇

一、基础部分(50分)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小题都给出三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写在括号内,共10分)

二、探索部分(26分)

1.想一想,画一画。(4分)

(1)先将○向右平移3个格,再将○向上平移3个格。

(2)先将△向上平移4个格,再将△向左平移4个小格。

2.量出所需要数据(保留整厘米数),算出右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4分)

3.拼一拼,想一想,再填一填。(5分)

有两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把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拼成后的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周长是()厘米;把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拼成后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4.找一找,填一填。(4分)

(1)狮子家在骆驼家的()面,金鱼家在大象家的()。

(2)狮子家的东南面是(),东北面是()。

5.分一分,想一想,涂一涂。(3分)

三、拓展应用部分(21分)

1.为迎接元旦邮票展,王乐和魏明在整理邮票,共有186张,每页可以放6张,一共可以放多少页?(5分)

2.元旦期间,希望小学组织中年级学生到奥运馆参观,三年级去了246人,四年级去的人数是三年级的一半。希望小学共去多少人参观?(5分)

3.希望小学三年级五班为庆元旦买了一些彩纸装饰教室,刘燕小组负责做花朵,刘晓辉小组负责做五角星,魏春玲小组负责做彩旗,她们计划所用材料情况如下:

刘燕:我们小组计划用这些彩纸的2/7。

刘晓辉:我们小组计划比刘燕小组多用这些彩纸的1/7。

魏春玲:我们小组计划用的彩纸比刘燕和刘晓辉小组共用的少1/7。

(1)刘晓辉小组计划用这些彩纸的几分之几?(3分)

(2)魏春玲小组计划用这些彩纸的几分之几?(3分)

(3)这些彩纸够用吗?请解答并说明理由。(3分)

4.希望小学举行迎元旦学科竞赛,三年级三班共有学生45人,参加语文竞赛的有18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22人,两科都没参加的有20人。语文、数学两科竞赛都参加的有多少人?(2分)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题 第10篇

姓名:班级:等级:

一、填一填。

1、27÷3=9,算式读作:()。

2、把口诀补充完整,二九(),根据这句口诀写两个乘法算式:()、()。

3、4 + 4 +4=()×()

4、4和()相乘得24;6个()相加得30。

5、12个△,每6个一份,能分成几份?12÷□=□

6.12÷4=3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7、在○里填上“>”“<”或“=”。

4×4 ○ 1228÷4 ○ 3×44×9 ○ 9×

48、按一定的规律在()里填入适当的数。9,12,(),18,(),()

二、算一算。

5×7=20÷5=0×7=32÷4=0÷5=18÷3=3×8=40+20=40÷8=4×9=

三、选一选,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内。

1、一个数比3个5大,但比2个9小,这个数可能是()。A、17B、18C、192、要求多少个□,可以列算式。()□□□□□□□□□□□□A、4+4+4+4B、5×4C、4×33、你家三口人去看电影,成人票5元,学生票3元,一共要花()钱。

A、8元B、11元C、13元4、3片叶子配1朵花,15片叶子配()朵花。A、3B、5C、15

四、用一用。

1、小军、小红每人做6道习题,小明做的和小军同样多,他们一共做了多少道题?

□○□=□(道)

答:他们一共做了()道题

2、帽子15元口罩3元手套2元鞋24元(1)买6副手套要多少钱?□○□=□(元)

(2)鞋的价钱比帽子多多少钱?□○□=□(元)

(3)30元可以买什么?(至少写两种购买方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 第11篇

一、填空(20☆)

1、12立方分米5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0.4升=()毫升3.5立方米=()立方厘米

2、一个长方体底面积是25平方厘米,体积是200立方厘米,高是()。

3、在()里填上合适的计量单位。

一小瓶墨水的容积约是60(),粉笔盒的体积约是1(),车用集装箱的体积约是70(),电冰箱的容积约是135()。

4、5千克的19与1千克的()相等。

5、在□里填上“>”、“<”或“=”

16×16×4×()×

6、一个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如右。这个长

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7、一根绳子长89米,截下14米,还剩()米

8、()米的34是9米;20吨的()是16吨

9、用一根长24分米的铝丝做一个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体框架,做成的长方体框架的高是()分米。

10、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体积扩大()倍

11、用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块

12、一根2米长的方木,把它截成3段,表面积增加36平方厘米,原来方木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二、计算(33☆)

1、直接写得数(12☆)

13+12=-=1÷=7×=

×3=+=-=÷=

÷4=3÷=+=18×=

2、简便计算(9☆)

1—15—4589—38+1916+710+56-310

3、计算(9☆)

56-(12-13)56+710+12

4、求X(3☆)x-35x=36

三、应用题(共42☆)

1、小明13小时走了710千米,他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

2、某校九月份用水56吨,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了17,节约了多少吨?

3、某校教师有120人,是学生人数的1/10,学生和教师共有多少人?

4、学校运来7.6立方米沙土,把这些沙土铺在一个长5米,宽3.8的沙坑里,可以铺多厚?

5、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12厘米的长方体水箱,里面盛有8厘米深的水。现将一石块浸没于水中后,水面上升了3厘米,石块的体积是多少?

6、在植树节上,五年级共植树180棵,其中的是一班植的,是二班植的,一班、二班各植树多少棵?

7、学校要从五一、五二班抽出各班人数的1/5参加冬季越野比赛,五一班共有学生45人,五二班正好抽了10人。五一班抽了多少人?五二班共有学生多少?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 第12篇

1 4 5 9 4 0

+ 6 9 - 7 6 2

8 2 5 1 8 8

( ) ( ) ( )

五、解决问题:(共39分)

1、在下面的方格上画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4分)

2、 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颜色。(4分)

我发现四边形都有( )条直的边,有( )个角。

2、先量一量,再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7分)

( )厘米

( ) ( )

厘米 厘米

周长: 周长:

3、有45个乒乓球,平均装成6袋,每袋装几个,还剩几个?(4分)

4、

288元 760元 198元

(1) 买一台收音机和一台风扇一共用去多少元?(3分)

(2) 买一台风扇比一台空调便宜多少元?(4分)

5、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3米。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4分)

6、(9分)

车站

(1) 从李丽家到车站有几条路?哪一条路最近?是多少米?(3分)

(2) 张老师从车站下车,经过电影院和李丽家,到学校需要走多少米?(3分)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题 第13篇

一、创设情境要有趣

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是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 也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接触过许多与排列组合有关的事物, 见过一些与排列组合有关的现象, 如几个同学照相时的位置安排, 任意三个不同数的排列方法等, 尽管他们不一定知道其内涵, 但 (这些事) 一经唤起, 即可作为他们学习的有用信息。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理解排列组合的思想方法, 可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游园 (游戏) 活动——数学乐园, 编排几个不同内容的“搭配”, 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 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 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初步感知排列组合的思想方法, 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有序地、不重复不遗漏地算出简单的排列数 (或组合数) 。

二、组织探索要有序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序地找出简单事件的组合数。学生在探究新知时, 开始会出现某些忙乱无序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序地组织教学, 学生的探究才会收到实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 如研究什么问题, 在此基础上再动手操作。让学生利用学具 (替代服装) 摆一摆, 探索“2件上装3件下装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要求每一种穿法都只能是一件上装和一件下装搭配。学生活动, 教师巡视, 学生有困难, 老师便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根源继续操作。待学生自主探究有了结果, 教师可以根据反馈的信息重点展示几份学生的作业,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如有的小组搭配重复, 有的漏写, 有的小组在陈述排列的结果时不够简练。为了切实掌握“搭配”的有序性, 发现问题, 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或给出答案, 可以总结性提问:怎样才能快速算出2件上装3件下装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不重复不遗漏) ?学生再次展开讨论, 通过画图、连线、数、算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大家都期待着上台展示各自的算法时, 教师即可抓住契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方法。

在操作中认识, 在实践中提升, 是本环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的。如果教学只停留在让学生摆、画等操作活动上, 是不可能实现教学目标的。所以学生操作交流之后, 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应作启发性、巩固性的讲解, 使操作实践活动得以提升。例如, 上装 (2件) 与下装 (3件) 的搭配, 可以分两步:1件上装分别与3件下装搭配 (3种方法) ;第2件上装又与3件下装分别搭配 (3种方法) , 总共有3×2=6 (种) 方法。如图:

也可以分3步搭配。先选定1件下装与2件上装搭配 (2种方法) , 再用另外2件下装分别与2件上装搭配 (各2种方法) , 共有2×3=6 (种) 方法。搭配图可让学生仿照前面的图试画, 然后由师生共同订正。至于说用“什么”来替代搭配, 如画图、字母、数字等由学生自己决定。

三、合作交流要有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自测题 第14篇

xing p€? j gngm€? f€醤g y€鄌 shi

() ()()()

sh€? y€鄋 ch€醤g w€鑙zh€鑞g m€韓gm€?shng

() ( ) ()()

二、找朋友。把括号内不恰当的字画掉。(4分)

(城诚)实(准推)备(记纪)律(郊胶)外

(蜜密)蜂(材财)产(依衣)靠(蓝篮)天

三、词语对对碰。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6分)

近义词:希望——() 依然——() 精心——()

反义词:清凉——() 欢乐——() 舒服——()

四、画龙点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认真地()快活地()悄悄地()

拼命地()轻轻地()好奇地()

五、字开花,涂颜色。照例子,一字组多种颜色词语。(6分)

例:黄金黄杏黄橙黄鹅黄

红、 、、

绿、 、、

蓝、 、、

六、当法官,学判断。分辨下面各组,全组无错别字的打“√”,有错的打“€住保?分)

1.公园肯定微笑吩咐严严实实()

2.推动考察道欠熟悉交流交流()

3.欢乐美妙风筝海洋闻鸡起舞()

4.辽阔花钟旁晚试题五光十色()

七、花落谁家。选词填空。(6分)

观看观察发现发生

1.我们要留心(),就会(),一天中,有不同时间会开放的花。

辨别辨认实验试验

2.科学家做了个(),蜜蜂有()方向的能力。

八、小机灵,真聪明。正确地填写下列句子的“得、地、的”。(8分)

1.秋天()雨藏着非常好闻()气味。

2.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轻轻(),趁你没留意,把秋天()大门打开了。

3.鸡热()耷拉着翅膀,狗热()吐出舌头,蝉热()不知道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叫着:“知了,知了。”

九、变魔术,改句子。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被”字句或“把”字句。(8分)

1.我把蜜蜂放在纸袋里,带到两里多外的地方。

2.一位植物学家把花圃修得像钟面一样。

3.芳芳被鸟的叫声吵醒了。

4.这个凳子被小明修好了。

十、精彩回放。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第二天,列宁白桦树下, 又看到那只灰雀 地在枝头 。那个男孩 在白桦树旁,头。(3分)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 写的,抒发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中思念家乡亲人的名句:“ 、。”(4分)

3.《花钟》一课,牵牛花吹起了 的小喇叭;蔷薇笑脸;睡莲从醒来;万寿菊 怒放;烟草花在 苏醒。(3分)

十一、阅读驿站。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4分)

你瞧,果园里那一大片栗树,金黄色的叶子,秋风一吹,像无数金黄色的蝴蝶打着卷儿,从树上飘落下来,投入了大地的怀抱,远远望去就像铺上了金黄色的大地毯。栗子树上结满了棕褐色的果子,像一个个小刺球挂在树上,炫耀自己。有的昂着头,有的裂开了笑脸。风一吹,红褐色、圆滚滚的栗子沙沙地跌落下来。有的农民叔叔爬到树上去打栗子,有的姑娘忙着在地上捡栗子,到处是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栗树林左边是橘子园。虽然已是秋天了,可是橘树的叶子却依然郁郁葱葱,那黄澄澄的橘子像小灯笼似的挂满了枝头,有的高昂着头;有的两三个挤在一起,仿佛在说悄悄话;有的躲在绿叶中,像一个个羞答答的少女……秋风徐徐,满树沉甸甸的橘娃娃竟玩起“碰碰车”的游戏来,阵阵橘香,沁人心脾,让人垂涎欲滴。

栗树林的右边是一片豆子地。豆荚胀鼓鼓的,太阳一晒,豆荚便“劈里啪啦”摇铃般地响起来,那晶莹的豆宝宝便从豆荚中欢快地蹦出来。

1.用“||”把第1自然段分为三层。(2分)

2.给短文拟定一个恰当的题目:。(1分)

3.用“——”画出一个比喻句,这句话用比喻 。(2分)

4.找出描写栗子动作的五个词语。(2分)

5.找出五个描写颜色的词语。(2分)

6.果园里,作者先描写 ,再描写 ,最后描写,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2分)

7.橘子挂在树上,有的,有的 ,有的,还有的竟玩起的游戏来。这是描写橘子的、 。(3分)

十二、妙笔生花。(两题任选一题)(20分)

1.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太多太多,哪一件事最打动你的心?请选一件写下来,题目自拟。要求把事情经过写得生动、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字数在400字左右。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 第15篇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2156的积是( )位数, 5575的商的最高位是( )位。

2、1405的积的末尾有( )个0

3、比15的.4倍少7的数是( )

4、☆6 =12△,△最大是( ),这时☆是( )

5、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个冬瓜重8( ) 一个苹果约重100( )

小刚体重25( ) 一枝粉笔重15( )

6、组装一辆玩具汽车用4个轮子,45个轮子最多可以组装( )辆玩具汽车。

7、5千克=( )克 8000克=( )千克

4000克=( )千克 2千克=( )克

8、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8米,边长是( )米。

9、小红和小芳比赛跳绳,小红跳68下用了2分钟,小芳跳93下用了3分钟,( )跳得快。

10、一根铁丝正好可以围成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这根铁丝长( )厘米。

11、两个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拼成长方形的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12、一张长方形纸的宽是6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13、在一个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的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16分)

14、一杯水连杯重380克 半杯水连杯重280克 一个空杯重多少克?( )

① 100克 ② 180克 ③ 280克

15、一张正方形纸边长2分米,

把它对折成两个同样的长方形,

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① 4分米 ② 6分米 ③8分米

16、2千克铁和克棉花比较( )

① 铁重 ② 棉花重 ③ 一样重

17、15枚图钉大约重10克,( )枚图钉大约重20克。

① 20 ② 30 ③ 40 ④ 50

18、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除数是2,商是46,被除数是( )

① 92 ② 93 ③ 94

19、□423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

① 2 ② 3 ③ 4

20、下面的积大约是2400的算式是( )。

① 4597 ② 3928 ③ 6486

21、一只鸡蛋约重( )克。

① 50 ② 500 ③ 1000

三、计算。(共30分)

22、口算。(每题1分,共12分)

6007= 567= 64+44= 200-78=

624= 230-60= 806= 6000+400=

555= 2104= 8005= 602=

23、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每题3分,共18分)

3295=9604=4506=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 第16篇

三年级一班和二班有103位同学,其中成绩为优的有26人,优秀率为 78.79%,及格率为87.5%,平均成绩为85分。

本次期中考试,我们的知识点主要有:一位数乘除两三位数、观察物体,千克、克、吨,及搭配中的学问等。从这次期中测查中,我发现学生存在着很多的薄弱点,也试着找出教学中改进的方法。

原本以为本张试卷中的第三大题"口算"及第四大题的"竖式计算""脱式计算"是送分题,可没想到改完考卷后才发现,学生失分率最高的题目却正是第三、四大题。通过反思,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学生对连续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运算,及连续退位的减法不够熟练;

二、学生做完后不能够认真的检查。有一大部分学生在检查时,都是看看原来是怎么做的,被原本的答案束缚着,不知如何进行有效的检查。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训练,让学生养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同时教给学生检查的方法"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让学生知道,检查计算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重新审题,看有没有把题目看对了。

2、进行检查,有多种方法,如"重新在草稿纸上计算""乘法可用除法验算""除法可用乘法验算"等等。

在这里顺随谈谈自己对提高计算正确率的看法。我觉得对于最基本的计算能力的培养,我们有必要采取强化的训练。当然这里所指的"强化训练"并不是传统的体罚式的训练,即错一题就罚抄20遍、30遍,这种方法的效果并不明显。我们要罚也要罚得有效果,如我们可采用以下的方法:每周进行一次小测,学生如果做错一题就罚做5题新的题目,做错2题就罚做10题新的题目。并且每周推举一位"速算小神童"和一位"速算进步星"。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训练和鼓励中慢慢的提高计算的能力。

还有一个失分率较高的题目就是第六大题"问题解决",特别是第3和第6小题,出现错误的同学特别多。第3小题的题目是这样的:"梨子每箱15克,苹果每箱25千克,问买3箱苹果和4箱梨共有多少千克?"

其实这个题目很简单,只要用15×4+25×3就可以了,可是很多学生列成了15×3+25×4。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认真审题,把苹果和梨买的箱数搞反了,可见审题是如此的重要。我们发现有部分学生不仅不懂得认真审题,而且不知道解决应用题的思路,不明白解决较复杂的应用题,应先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然后想想要求出这个未知条件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从这次考次当中,我们也发现了差生和优生的差距越来越大。通过观察,我们能发现差生的注意力比较不集中,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不时的提醒他们,最主要的还是要在课后好好的给这些差生补缺补漏。我认为这是提高差生的最有效的办法。如我班的黄××同学,她连2+8=?这样简单的题目她都认为比"上刀山下火海"还难,所以对这样的学生我们根本不必要在课堂上浪费宝贵的40分钟,而应该好好的利用课余时间补缺补漏,或是采用"一帮一"的"工程"。

"解铃还需系铃人",而我们教师却是"教学还需耐心人",相信我们教师只要有足够的耐心,耐心的分析,耐心的反思,耐心的探索,最后一定会有一群全新的学生天使,围绕在你的身边。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小结

城关四小杨自峰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题 第17篇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26分)

1、一袋面粉分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了这袋面粉的( )( ) ,3天吃了这袋面粉的( )( ) 。

2、把一根钢管锯成一样长的小段,锯了5次,每段占全长的( )( ) 。

3、有12枝铅笔,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枝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每人分得的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

4、如果a÷b=5是(且a、b都不为0的自然数),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5、一节课的时间是 23 小时,表示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份,一节课的时间有这样的( )份。

6、(a是大于0的自然数),当a( )时, 是真分数,当a( )时, 是假分数,当a( )时, 等于3。

7、在○里填上“”“”或者“”。

1.6○ 53

8、1216 =( )4 =( )÷( )=( )(小数)

9、一盒巧克力共有15块,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块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 )( ) ,每人分得的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 )( ) ,3人分得的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 )( ) 。

二、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1/2 的分数单位比 的分数单位大。----------------------------( )

2、一根铁丝分成6段,每段是这根铁丝的 。--------------------( )

3、解X-5.8=22.4时,方程的两边都应加5.8。-------------------- ( )

4、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6。 ---------( )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题 第18篇

现在的数学教材编排得特别精美, 各种各样的情境图与生活紧密相联, 为孩子们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老师们在教学中, 也努力把情境图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经常是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寻找里面包含的数学信息, 再逐步引入新知的学习。但是, 教学形式的千篇一律, 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因此, 课堂教学必须常变常新, 以不同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不同的场景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放飞思维的翅膀。于是, 我做了一些尝试, 就有了如下的案例。

[案例描述]

教学片断一: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数字“80”与“4”:“利用这两个数字, 请编出一道用除法算式解答的应用题?”

生1:“有80个苹果, 平均分给4人, 每人多少个苹果?”

生2:“一本故事书80页, 4天看完, 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生3:“小红写了80个字, 是小芳的4倍, 小芳写了多少个字?”

生4:“80个萝卜, 兔妈妈带着自己的3个儿子去运, 平均每只小兔运多少根?”

老师面带微笑与赞赏:“太棒了!孩子们编写的题目都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 而情境却不同。只是生4编写的题不对, 因为除数是3, 却不是4。”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喊着:“还有兔妈妈呢!加上3个儿子, 就是4只。”教师作恍然状:“原来是这样。数学题目中竟然带有伏笔, 孩子们读题时要用心哦。不过, 这些题目都能用哪一个算式来解答?”

“80÷4。”学生们异口同声。

评析: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载体与蓝本。老师们要能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结合自身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补、删减、重新组合甚至重编教材。在这个教学片断中, 教师充分地利用现代教学理论, 出示两个数字让学生寻找生活原型, 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 从而为课中的探究提供了现实的切入点。由于引导学生走再创造之路, 体验创新的过程, 彻底地激发了学生思考的欲望, 将数字与生活应用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片断二:教师板书:80÷4=

老师转过身来, 面向学生:“请同学们在草稿上自己想办法, 得到这道算式的商。”学生开始在草稿本上独立计算, 老师走下讲台巡视, 不时与个别学生小声地交流。多数学生的手举了起来。

老师:“谁愿意把自己的计算方法与同学们分享, 请举手。”

生5:“我是画图的。一个大圆表示一个十, 八个大圆表示八个十, 再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2个大圆, 表示2个十, 也就是20。”

生6:“因为8÷4=2, 所以80÷4=20。”

老师把上述两个算式板书后:“你能解释一下吗?”

生6:“因为8里面有2个4, 80是8的10倍, 那80里面就有20个4。”

老师赞赏地点点头:“你是很会思考的孩子。还有吗?”

生7:“80的一半是40, 40的一半是20。”

生8:“因为4×20=80, 所以80÷4=20。”

老师:“这四种计算方法, 你认为哪种计算起来比较简单、快捷?”

生10:“我认为生6的方法比较简单。因为可以先把个位上的0不看, 直接用十位上的8除以4等于2, 然后直接在2的后面添上0。”

生11:“这个方法其实就是把80看成8个十, 8个十除以4得到2个十, 就是20。”

老师脸上笑意盈盈:“太棒了!掌声送给他。”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评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计算方法是:先把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改写成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 再根据除法的运算性质使之转化为相应的表内除法, 进而得到计算结果。尽管学生并不能在抽象的层面上理解计算方法的依据 (也就是所谓的算理) , 但借助操作以及相应的生活经验, 他们并不难感受方法本身的合理性。有效的学习总是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过程, 就是不断地激活学生经验的过程。在这个片断中, 教师由浅入深、由扶到放, 先让同学们有探索交流的经历, 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再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一种比较简单、快捷的方法, 这样由直观到抽象, 由多样到优化, 引导学生感受算理, 体验算法, 不仅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更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案例思考]

1、怎样才是对孩子最好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心理特点, 充分激发学习动机, 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 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我们要不拘泥于教材, 敢于跳出教材, 辨证地使用教材, 以不断更新, 变换多样的场景与形式, 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 并通过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体验与感受, 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只有这样, 真正创造出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 对孩子们而言, 才是最好的。

2、找准切入点, 放飞思维的翅膀

上一篇:青春成长类中考满分作文800字下一篇:绩效管理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