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局长讲话心得

2024-05-29

朱局长讲话心得(精选6篇)

朱局长讲话心得 第1篇

朱局长心得体会

王佩

近日学习了朱局长在2011—2012学年全县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感受颇深。会议给我们明确了今后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并充满了对教师的关怀。

“教师”这一词在我们大众生活中太熟悉普通不过了。当别人问及我们职业时,我们会自豪地回答:人民教师!当我们自豪的同时是否又感受到了人民教师的责任呢?“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一枝粉笔,两袖清风”“孩子王”“教书匠”等称谓折射着教师的伟大与清贫;“为人师表”“学高为师”“教书育人”等符号诠释着教师的师魂。时代赋予教师的职责是造就一批又一批精英,人民赋予教师的职责是培育一代又一代娇子。新的时期决定着新的教育,站在新的教育起点,我们只有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才能不辱时代和人民的重托。

怎样的教师才能称之为“新时期合格的教师”呢?教师要有终生学习的习惯。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教师这一职业更要加强自我理论及业务进修。教师从事的职业与其他职业有着本职的区别,区别在于: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正处于尚未成熟阶段,识别是非能力差,要求我们教师去引领。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这就决定了我们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教好学生、育好学生,如何教好?育好?如果一位教师不加强理论和业务进修,几十年如初般教育观念、教育策略、教育模式,我想这样的教师终究是教不好学生的,也育不好学生的。无论是老、中、青教师在搞好自己本职岗位工作的同时,必须学习并践行时代赋予的教育理念,将自己所学教育理念结合实践工作紧跟时代步伐,稳步推行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这样教育出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顺应时代。

教师要有教育责任心。从事教师这职业必须要有很强的教育责任心,否则,误人子弟,毁人前程。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如果我们不负责地教学,毁掉的不是一个人的前程而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由此可见,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具有责任心是至关重要的。很多成功的教育专家从踏上讲台那一天起就真正表现出“名利任人忙,乾坤若吾静”的崇高治学态度,他们把教育当成了人生的追求,把教师这一职业当成了事业在做。所以,他们是成功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有教师把教师这一职业当成了工作来做,他们也是不错的。既然选择了“为人师表”又何必埋怨清贫与寂寞呢?所以,他们在教育教学中关爱学生,百教不厌,课余时间研究、探素教改教法,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事,学校、社会、家长都十分肯定这类教师,至少他们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光环。

教师要有教育爱心。爱心,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爱心,可以筑就人与人之间的情堡。有了爱,便有了依赖、信任、合作。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用爱心去教育感化学生纯净的心灵,这样会让学生对你产生敬畏之情。教师用爱心可以转化后进生的厌学情绪,引领导其走向成功之路;教师用爱心可以填补学生失落的情感空白,让其找回自信;教师用爱心可以获得学生个性中的信任,让其无拘无束地学习。师用父辈,做教师的一定要视学生为儿女,弟妹,这样才会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其实,无论成绩好差,品行优劣的学生都是十分敬重教师的,而有些教师在学生面前失去威信就是因为对学生关爱太少,动辄打骂,挖苦讽刺等方式教育学生,这样会加深学生对你的厌恶情结,因为你的言行伤了学生的自尊却毁了自己的形象。

我们教师肩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任,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为陕县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朱局长讲话心得 第2篇

按照上级精神,召开围绕“重温进京赶考,交出满意答卷”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此次会议与贯彻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以及张庆黎书记讲话精神,与贯彻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以及孙瑞彬书记关于优化发展环境、改变工作作风、提振工作精神、抓好工作落实等一系列重要指标结合起来,要始终保持一个好的精神状态,一个好的工作作风,一个好的工作业绩,以优异的成绩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全局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赶考”的进取精神,在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元氏的征程中,凝心聚力、再铸辉煌。我个人就在思想、方法、能力、成效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剖析: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理论学习与工作需要有差距。近年来,我县城建工作中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的形势,面临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住建局领导班子工作必须懂政策、善运用,结合实际创造性的贯彻落实。但我们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高,对一些政策文件学得不够全面,针对性不够,掌握和运用政策不能得心应手。学习中存在实用主义倾向,遇到问题才翻理论、寻政策,碰到需要才找依据、查资料的情况。

二是工作思路和能力还存在局限性。面对城建工作不断出现的新的情况能够勇于接受任务、承担责任,遇到个别困难,工作思路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和创新。工作中对一些较熟悉的工作能高标准、严要求,能提出一些比较有分析、有建议的见解和实施意见,虽然尽力挤时间、抓时间研究城建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但对个别工作做的还不够细。

二、今后努力方向

上述问题的存在,有客观条件的因素,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但最重要的是只有以弘扬“赶考”精神,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不断增强宗旨意识,不遗余力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一是多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新的城建工作需求。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学习理论的主动性、自觉性,强化业务知识的系统性、条理性。努力在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

二是改进工作作风。坚持以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大力发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解决好做人与做事、做人与做官的问题,做到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动。认真贯

彻民主集中制,认真开展自我批评,虚心接受他人意见,加强与同志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三是增强工作能力,提高履职水平。认真研究城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做到运用先进的理念、改革的办法、创新的精神来推动工作发展。紧紧围绕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强化责任意识,深入分析决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讨解决的措施和方法,为领导决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朱局长讲话心得 第3篇

创新一直是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以下简称住建局) 的主旋律。创新体制机制, 提升建筑工程质量, 这是东莞住建局的点睛之笔。

简言之, 极大地提升人的综合素质, 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流程, 鼓励使用新设备和新材料提升行业效率, 构建建筑工程质量保障体系, 并力促工地现场施工标准化, 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实行结构构件工厂生产化, 提高施工标准化和劳动生产率, 践行绿色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最终达到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目的。

在一系列创举及政策的推动和发酵下, 近年来, 东莞的优质工程项目逐年增加, 在广东省名列前茅, 成绩突出。2012年, 东莞市16个项目评为“省建设工程优质奖”, 全省排名第二;5个项目荣获“省建设工程金匠奖”, 全省排名第三。

在我国全面实施建设质量强国战略、广东省力推质量强省工作而东莞也已成为广东唯一一个创建示范地级城市的大背景下, 质量对于提升东莞制造的长远竞争力意义深远。东莞住建局的系列创举, 无疑为提升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做出了极有意义和极有价值的探索, 为提升“质量东莞”增添了砝码。

东莞住建局局长朱川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 作为制度和规则的设计者, 住建局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奖惩机制, 使东莞建设行业形成了良好的创优氛围;作为行业的管理与监督者, 住建局运用“软”“硬”两手措施, 实施有效监管, 构建了良好的行业秩序。

朱川称, 东莞将构建属于本土的“建筑工程质量保障体系”, 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 力推建筑行业联动发展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培育一批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本土建筑企业。

记者:作为质量强市领导小组重要成员单位的掌门人, 您对东莞如此重视提升质量水平、推进标准化工作有怎样的分析?

朱川:东莞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质量强市工作, 也是广东省唯一一个创建示范地级城市, 这对提升东莞制造的核心竞争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我们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 对全市建设工程质量负有监管责任。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 而建设工程就包括了房屋和市政道路, 涵盖了住和行两个方面。因此, 从职能来看, 质量强市工作对建设“幸福东莞”具有重要意义, 对促进东莞经济转型发展也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

记者:建设行业在创建强市工作里占了很大的比重, 那么具体到住建局的日常工作, 怎样全面落实创建工作?

朱川:今年3月, 我们结合自身职能依据《关于制定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四大质量工作子方案的通知》要求, 会同市交通局、水务局、城建局等有关职能部门制定了《东莞市建设工程领域创建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方案》, 进一步明确了质量目标和具体措施。总体来说, 对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在建设领域的具体落实, 我认为应采取“软”和“硬”两方面措施, 并将这些举措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所谓“软”措施, 主要是对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监管, 对地方政策、管理办法、服务措施等制度“软”环境不断优化和完善。对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对人的行为的有效监管, 我们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加强培训:一方面是加强对建筑行业施工人员的培训, 另一方面是对我们监管系统内部人员业务水平的培训。

此外, “软”措施中更重要的工作是对制度环境的改进和完善, 包括全局性和特定性的地方政策、管理办法与服务措施。全局性的文件近几年出台了很多, 有推进“阳光工程”、“质量工程”、“安全工程”和“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 也有建设工程招投标与交易流程公开、操作公平的服务措施。特定性的针对措施有今年年初出台的关于取消天花抹灰、关于外墙淋水试验等一大批针对特定领域甚至特定工序的操作规范。2011年我们出台了《东莞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这个手册特别针对东莞本土气候和环境等特点分析本土建筑工程的通病问题, 从图纸设计、施工工法和企业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规范, 树立了很好的整体工程施工标准, 较好地解决了裂、渗、漏、透的问题, 对减少东莞住宅通病和社会投诉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而“硬”措施主要是对建筑材料及其成品、半成品等采取的硬性监督和处理办法。其中的材料质量是我们行政部门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材料里面最重要的监督对象是预拌混凝土、建筑用砂和钢筋。

除此之外, 我们正着力引导建筑行业使用新设备和新材料, 推动全行业提升效率和水平。比如我们现在正在推广的铝模板施工体系、整体墙板的施工体系, 这些新设备、新技术需要的不是有力气的人, 而是有文化、有技术的人。所以我们正在想办法创新引导机制, 对积极应用新设备的施工企业和学习新技术的施工人员给予相应的激励, 从而激发全行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与活力。

记者:一个建筑工程往往是一个很繁琐很冗长的项目, 怎么把控好建筑行业的管理与服务的整体流程?

朱川:坚持“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在管理中提升服务”是我们各个部门一贯秉承的理念和做法。因为建筑系统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 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所以对于任何一项工程, 我们都注重把控好建筑行业管理与服务的整体流程。

事实上, 从勘察开始, 我们就要求相关企业严格按照“先勘察再设计后施工”的流程操作, 对所有勘察设计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或者信用手册。同时, 对勘察工作实行机长、记录员等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这些人员的行为都要经过培训来规范, 从而保证勘察质量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对设计单位, 我们要求其严格按照相关的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通过审图公司严把设计的质量关。因为施工做得再好, 工艺再好, 如果设计不合格, 整个建筑都是不合格的产品。所以, 前期没有经过审查的图纸坚决不能用于工地施工, 施工图必须经过审查备案之后, 才可以用于工地;接着, 对报建工地实体施工监督的时候, 就有了人员培训上岗、材料严格监控、工程远程视频监控、信用评分记录等一系列措施。

总体上说, 我们从制度建设、综合监理、材料检测等多方面强化各相关主体的责任, 保证建筑工程从勘察、设计、施工的全过程得到监督, 从而使工程质量有效提升。

记者:怎么构建属于东莞的“建筑工程质量保障体系”?在构建该体系的过程中, 政府职能部门如何发挥作用?

朱川:作为行业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者, 我们在创建工作上重点做好质量监管和服务, 如出台地方性行业政策和规范性文件、依法监管、均等服务等, 为创建工作保驾护航。具体来说, 就是通过对行业内各个责任方制定规则, 并且对行业内主要角色进行联合、规范和引导, 从而达到整个建筑行业系统有序、良性运作的目的。

对于监理企业, 我们提出严格要求, 把监理企业纳入诚信体系, 监理企业如果没有认真对建筑工地的原材料进场和质量的监管以及对隐蔽工程的验收履行监理职责, 就要受到严肃处理, 甚至有可能直接被清出东莞市场。

对于作为质量责任主体的施工企业, 我们主要是规范其人员管理的情况, 包括质检员、安检员和项目经理等。只有人员到位, 能力到位, 才能够把建筑工地管理好, 如果质检员清楚整个质量监管体系怎么样去实施, 施工员清楚选用什么样的材料、做好材料进出的台账和发票管理, 项目经理能够统筹工地的日常管理, 那么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就会符合国家的规范要求。

执法人员在工地检查基坑施工, 听取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汇报

我们对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也做了相应的考虑, 例如预拌混凝土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的教育, 加强对政策、法律的宣导;土木建筑学会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开展专题讲座, 组织现场参观交流, 提升整个建筑行业的科技水平;建筑业协会强化从业人员培训、推动施工企业创优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推动了全行业的良性发展。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协会学会辅助等多方面的推动, 我们已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建筑质量保障体系, 以保证东莞建筑工程质量的稳中有升。

另外, 我们还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信用管理体系。信用管理体系是指被纳入信用系统的各企业, 根据其表现, 实行分值增减的制度。信用分值是我们对企业表现最直观的评判, 也是企业获得优惠或接受处罚的根据, 我们用数据来说话, 根据信用分值对企业分类—A类、B类、C类, 对信用等级不同的企业实施差异化管理, 对信用好的企业, 则减少检查监督频次, 简化办事程序, 将有限的监管力量更多地投向信用差的企业。并实行施工企业信用分值投标差异化措施, 实现企业中标机率与企业市场信用、在莞业绩相结合, 有力地倡导企业诚信经营。这种以诚信为导向、以优化市场为目的的制度体系, 已经收到了十分明显的积极效果, 对东莞建筑质量的提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记者:东莞在全国建筑工程领域有什么创新之举?

朱川:近年来, 在全局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 我们群策群力, 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确保了全市建设工程整体质量稳步提升。例如, 2007年以来, 率先实施了工地现场视频监控、人员定期到位指模签到、企业计分信用管理、交楼标准样板和分户验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预拌混凝土质量备案管理和混凝土试块植入芯片等等, 尽管这些工作很多都是创新和探索, 但由于实施有力、落实到位, 都取得了预期效果。

接下来, 我们还将开展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工地实名制管理, 具体来说就是利用信息化监管手段, 通过指纹采集仪、摄像头及互联网将指纹和图象信息传送到服务器, 由市住建局在终端电脑进行考勤查询统计, 根据签到率情况实施信用管理, 该制度于今年10月1日起执行, 将有效提高监管效率, 督促项目管理人员到位履职。

二是实行现场执法, 监督员外出检查时携带便携式执法设备, 现场进行质量安全检查时对签发的执法文书进行及时联网上传, 立即实施信用扣分等处理。以此来减少中间环节和人为因素, 提高公平公正执法水平。

记者:节能减排、生态建筑、绿色文明发展已成为全球共同的愿望和目标。在建筑领域, 东莞是怎么践行绿色文明发展理念的呢?

朱川:为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 我市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措施, 包括专项规划和实施细则、推广应用新墙材、加强建筑节能管理、发展绿色建筑等, 从项目立项、规划、设计、审查、建设、验收到投入使用进行全过程监管, 主要是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新建建筑节能加强过程监管, 落实节能措施, 实现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100%。

以政府投资建筑项目为重点突破口, 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 鼓励新建社会公共建筑和大型居住建筑小区绿色化, “十二五”期间新建220万㎡绿色建筑。一是抓好财政投资绿色建筑项目, 政府财政投资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学校、医院、档案馆、科技馆、体育馆、研发中心以及保障性住房等应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二是抓好绿色大型公共建筑项目。重点抓好一批大型公共建筑、城市综合体项目按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 切实降低综合能源消耗。三是抓好绿色居住建筑项目, 推进发展我市绿色居住建筑, 建设宜居社区, 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建设绿色建筑。

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 建设绿色生态城区。拟推动南城国际商务区、东莞生态园区建设成为国家绿色生态城区, 建立紧凑集中、功能多元、生态优先的集约效益型绿色新城。

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在不降低系统服务质量的前提下, 加强能源管理, “十二五”期间, 完成250万㎡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一是开展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基于既有建筑能耗现状及能耗监测系统的能耗监测数据, 落实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施计划, 实施高耗能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或绿色改造。二是开展节约型校园节能或绿色改造, 探索校园节能改造适宜的改造模式和技术路线, 制定节约型校园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积极开展节约型校园和绿色校园建设。三是开展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试点, 以建筑门窗、遮阳、自然通风等为重点, 进行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试点。

深化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统筹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 “十二五”期间, 新增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一是强制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继续贯彻落实2012年出台的《关于在我市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通知》, 要求新建 (含改建、扩建) , 有稳定生活热水需求并满足安装条件的医院、学校、宾馆、酒店等公共建筑, 全面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并实行与建筑主体同步规定设计、同步施工安装、同步验收交用。二是大力推行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在我市厂房屋顶集中连片、负荷稳定的工业园区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继续依托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 在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屋顶建设用户侧并网发电系统。

加强既有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完善建筑能耗实时监测系统建设, 提升系统硬件配置, 提高运行稳定性, 深化对能耗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十二五”期间将100栋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纳入监测系统。

加强建筑节能服务体系建设。为推动东莞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向纵深发展, 拟筹建东莞市地区性绿色建筑地区性示范基地, 主要内容包括绿色建筑工程示范中心、绿色建筑技术产品展示中心、绿色建筑研发中心、绿色建筑教育培训中心和绿色建筑国际交流中心等。

记者:标准化管理是质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领域, 如何实施标准化管理?东莞有哪些标准化的典型例子?

朱川:工地现场施工标准化是一个重要方面, 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者和施工、监理等从业者一直追求的目标, 也是工程质量安全控制的发展方向。我们在引导和激励施工标准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如2010年制定了《东莞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图集》和《东莞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要求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及各细部按图集标准施工。

另外, 我们还积极鼓励部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对结构构件实行工厂生产, 提高施工标准化和劳动生产率。这一方面, 万科集团走在了全行业的前列, 为贯彻“工业化住宅”的理念, 万科集团利用松山湖住宅产业化基地平台对部分构件的传统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创新, 对主体结构的外墙、阳台、楼梯、装饰柱均在专业的构件工厂生产成型, 严格执行专业的ISO标准, 该做法在我市常平镇万科城观湖上筑项目上进行了应用。该做法有别于传统“劳动密集型”的现场施工, 可以避免由于工人个体技术、经验的差异而造成施工质量差异, 且能保证各构件的尺寸、观感、质量在一个统一的标准。由于构件整体成型, 能对外墙、窗台渗水、开裂等住宅质量通病问题进行有效防治。

记者:东莞本土建筑企业一般是大而不强。如何培育一批在全国范围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建筑企业?

朱川:为培育和鼓励本土建筑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2008年, 我市出台了《东莞市建设工程企业管理规定》, 作为配套措施, 我们制定了《东莞市建设工程企业记分办法 (试行) 》, 在日常执法检查中对企业不良行为进行扣分、对企业良好行为进行加分, 实行信用管理。

其中加分标准比较具体且可操作性很强, 例如建筑业企业获得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奖项, 单项合同工程履约评价良好, 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组织的东莞市援建等工作, 荣获会议观摩、推广的工地, 获得省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成果奖以及承接业务等均予以加分奖励, 积分靠前的企业在工程招投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先权。这样将建筑工地现场和招投标市场进行了有效联动, 提升了企业争优创先的积极性。这些措施的实施在推动我市建筑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保障工程质量安全和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效明显, 成为引导和培育本地有影响力的建筑企业的有力平台。

朱局长讲话心得 第4篇

四、关于改进工作指导与服务

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在变化,各方面的体制改革在深化,农业行政管理必须顺势而为,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我们要在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政策创设、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指导服务等方面下工夫,不断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新变化的要求。

要主动加强政策协调,进一步加大农业政策支持。今年中央财政收入增速明显放缓,“三农”投入持续大幅增长存在一定困难。各级农业部门对此要有充分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进一步强化政策研究,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更多支持。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出台一批利当前、管长远的新政策,扩大资金规模,不断完善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另一方面,要研究完善现有补贴政策,优化和调整支农资金存量,重点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等方面倾斜,向新型经营主体、主产区、优势区和关键环节倾斜,充分发挥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同时,要规范和完善操作办法,把加强监管贯穿于政策落实全过程,严防政策资金“跑冒滴漏”。

要切实推动职能转变,进一步提升指导服务水平。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前一段时间,根据中央要求,农业部把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作为转变职能的突破口,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57项,占现有审批事项总数的51.35%,国务院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下一步,重点要转到加强管理上来,深入研究审批取消后如何加强监管的问题,审批下放后如何落实地方责任的问题,职能转变后如何加强法规制度建设的问题,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确保“放而不乱”。各地也要抓紧研究权力下放后如何做好衔接、管好用好的问题,确保不出纰漏。在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基础上,还要统筹运用好法律、信息化等手段,改善和加强政府管理服务。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健全农业法律法规,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完善执法体制机制,依法科学处置各类涉农突发事件,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快建立低成本、多样化、广覆盖的“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指导生产、引导市场,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

要积极探索绩效管理,建立健全抓落实的长效机制。2012年,农业部决定,选择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稳定粮食生产等5项重点工作,对省级农业部门开展延伸绩效管理试点。从一年来的试点情况看,这项工作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同,效果不错,不仅有力促进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而且为深入推进延伸绩效管理积累了经验。在这次全国农业厅局长座谈会上,我们要对考核优秀单位进行表扬,并将通报相关省级人民政府。下一步,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完善延伸绩效管理考评办法,构建上下联动、条块结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形成狠抓落实的长效机制。

最后,我想强调一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关工作。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主要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农业部门与农民群众关系最密切、与农民群众打交道最直接、为农民群众服务最具体。各级农业部门要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改进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全面加强农业系统自身建设,大力发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无私奉献、廉洁高效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不断提升服务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水平。

朱局长讲话心得 第5篇

同志们:

春寒料峭,万象更新。今天,荆河街道在此召开2012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上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上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有机会参加本次会议,与荆河街道的领导和老师们见面,并听取大家的意见,我感到十分高兴。在此,我代表市教育局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上的全体教师、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向长期以来致力于教育发展的荆河街道党委、办事处的领导致以衷心的感谢!刚才李主任传达了荆河教委今年的工作要点,王主任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对去年的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对2012

两年的时间,增地130多亩,实施了三所学校的新建和西关小学改建,总建筑面积达15000多平方米,资金投入达1200多万元,是全部校舍面积的1/3。去年又增加书院小学西校和工农小学教学楼的新建项目,新建面积达6100平方米。西关小学、平行路小学已投入使用。同时,以更新教学辅助设施为重点,改造了薄弱学校;投资45多万元,先后更新了3所小学微机室,新建多媒体教室14口;投资97万元购置了近400台学生机。现有多媒体教室164口,有5所学校实现了网络教学、教室多媒体“班班通、堂堂用”。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已建成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在省教学能手、枣庄市名师、枣庄市特级教师、滕州市三十佳等优秀教师的评选中,我街道优秀教师总数居全市前列。另外在新闻宣传、团队建设、师训工作、师德师风、校舍安全工程等工作上也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均获得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进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各项工程任务”作为重要目标,努力“缓解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8处”,并提出了“年内全市中小学基本实现班班通多媒体、专任教师‘人手一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设施装备水平”的目标。这是我市为进一步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审时度势而提出的发展战略。良好的环境,给我们荆河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工作压力和考验。在新的形势下,大家一定要正确把握形势,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做好教育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上进心,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一鼓作气,奋发图强,推动教育事业在科学发展轨道上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二、理清思路,多措并举,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

一是要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引导

岗、体罚学生、以教谋私等问题,坚决做到有诉必查、严查重处。要严肃工作纪律,强化师德考核,引导广大教师不断提升奉献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三是继续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这是确保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我们滕州市的课程改革工作一直走在枣庄市乃至全省前列,在很多方面具备了自身的特色。今年,仍要以构建高效课堂为主线,培育和推广一批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继续擦亮滕州课改品牌。要巩固和提升学校优质化课程的成果,推出一批样本学校,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一要积极开展具有实效性的教育科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部门引进、研究、指导、推广优秀教研成果的作用,促进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巩固和提升。我们荆河街道的新课程改革走在了全市的前列,书院小学的“演讲评”教学模式,在全省交流,在全枣庄市推广,全枣庄市作文教改现场会由书院承办,还有滕南中学的“一案三环节”等模式,都有了一定得经验,需

处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预防。要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决落实安全稳定工作“一票否决”制。

朱局长讲话心得 第6篇

迎难而上

推动我区劳动保障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在全区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朱晓慧

(2009年2月5日)

同志们:

这次全区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区委十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和省、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8年劳动保障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研究部署2009年劳动保障工作任务和工作措施。下面我根据局党组研究的意见,讲两个方面的内容。

攻坚克难 开拓进取

2008年劳动保障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极不平凡和非常难忘的一年,在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和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形势的冲击下,在许多任务临时追加、工作压力异常繁重的情况下,我们有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有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有全局同志的共同努力,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以创新求突破,以争优求发展,突出亮点,打造特色,劳动保障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发挥部门职能,服务中心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是切实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全局上下统一思想,把招商引 资作为全局第一要务、第一政绩,咬定目标、强化责任,共引进工业项目7个,引资总额5700万元,到位资金1804万元。

二是开展“企业招工服务月活动”。坚持“招工就是招商、大招工就是服务大项目”的理念,开展了企业招工服务月活动,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送岗位下乡、组织外出工作人员参观开发区、举办大型广场文艺演出等举措,多方缓解企业的用工需求,为开发区企业用工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是深入开展“千百万”活动。开展了以“帮助3000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引导100家企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稳定2万名劳动力在开发区就业”为主要内容的“千百万”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劳动用工和劳动关系系列问题。活动期间共上门服务企业135户,召开座谈会15场,招聘会20场,五项保险扩面新增7249人,补签劳动合同5726人。

二、强化服务,关注民生,服务品牌建设取得新突破 08年我局先后获得“全区政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全市文明行业”称号。我们在全系统开展了“真情相助、情系民生—让劳动者共享阳光”宿豫劳动保障服务品牌创建活动,作为全面推进政行风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建品牌、创名牌活动,已初步建成了一套文明优质的服务网络,形成了一套科学长效的管理机制,树立了昂扬向上的劳动保障团队精神,打响了宿豫劳动保障服务品牌,塑造了“优质服务、高效运转、清正廉洁”的劳动保障部门形象。

9月底,我们根据对经济形势变化的判断,下发了《关于开展 “真情相助进企业、情系民生促发展”活动的意见》,组织六个调研小组,对区内企业开展了走访和调研,全面掌握企业发展运行、用工管理、社会保障、劳动关系调整等方面的实际状况,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涉及劳动保障工作的各种实际困难。同时建立了区内重点企业联系点制度,局中层以上干部为挂钩帮扶责任人,加强与企业日常联系,认真落实有针对性的扶持服务措施,帮助企业解难题、渡难关,推进了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向纵深开展。

三、落实就业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突破

以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为主线,突出抓好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创业带动就业、城乡统筹就业、返乡人员就业帮扶等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鼓励各类用人单位优先安排符合岗位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引导他们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对创业缺乏资金的协助办理小额担保贷款,落实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对就业特困人员动员社会力量,采取“一对一”帮扶措施,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

二是扎实开展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针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实际情况,选择市场有需求、适合就业困难人员从事的职业。积极开展创业促就业工作,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在做好失业人员创业培训工作的基础上,范围向失业登记的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等群体全面延伸。

三是全力做好返乡人员就业帮扶工作。由于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9月份以来,我区部分外出务工人员陆续提前返乡,保稳定、促就业压力骤然加大。为全面了解我区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情况,分析金融风暴给我区就业工作带来的影响,开展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就业帮扶,力促他们快速就业,我们开展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情况”专题调查,实施了民工返乡重点监测应急机制,及时动态掌握返乡务工人员。通过为提前返乡人员提供多种技能培训、举办专场招聘会、实行本地企业 “空岗报告”等多种形式帮助返乡人员尽快实现就业。

四、强化技能培训,创新评价机制,技能人才培养取得新突破

实施“333”金蓝领工程,即为开发区企业在职工人进行综合素质及技能提升培训,全年培养中级工3000名、培养高级工300名、技师和高级技工30名。通过实施“333”金蓝领工程,加快培养以高级工、技师为重点的高技能人才,积极组织参加全市职业技能大赛,全面推行校企结合培训方式,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水平,规范职业技能鉴定标准。“333”金蓝领工程被评为“2008年宿迁市十大党建实事”。

五、坚持依法行政,完善维权机制,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上实现新突破

08年,《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继实施,我们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广泛组织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组织和推动三部新法的实施。

以贯彻“三法”为抓手,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组织开展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情况专项执法检查,做好受理投诉举报、开展 日常巡视检查等工作。完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各项权益。共受理投诉举报案件246件,其中拖欠劳动者工资案件203件,为 2100名劳动者追讨工资630万元。着力抓好群体劳动争议处理,全年累计受理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案件720 件,调解结案率98%,按期结案率100%。

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规范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服务事项工作流程,完善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内部管理制度。向社会公布举报投诉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全局上下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年共有两起行政复议和一起行政诉讼,均获得上级机关和法院支持,两起维持,一起撤诉。

六、立足扩面征缴,加强基金监管,社会保险工作取得新突破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有关精神,紧紧围绕目标任务,努力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

企业养老保险参保职工总数已达29935人,比去年末增加3010 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5656万元,共争取省市补助4207万元,确保了全区8076名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

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的功能,落实社会保险补贴等优惠政策。全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41500人,失业保险基金收入803万元,全年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2857人,共支付失业保险待遇485万元。医疗保险运行平稳,工伤、生育保险稳步推进,覆盖范围继续扩大,基金收支基本平衡。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达35668人,比上年增加4919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从6万元提高至10万元。

机关事业保险有序开展,共有75家单位,3296人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共征缴保费1861万元,为592名机关事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084万元。

结合我区实际,认真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调研、测算,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打下了扎实基础。

全年共批准正常退休386人,提前退休 164人,组织65人参加劳动能力鉴定,受理工伤认定申请86起,及时做好离退休人员增资工作。组织开展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免费体检,逐步建立健康档案。

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加大稽核力度,共稽核瞒报漏报缴费基数225万元,已追缴到位71.2万元,对7651名享受养老金人员领取资格进行稽核。

七、加强基础建设,拓展服务网络,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是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开展劳动力资源信息工程建设突击月活动,推进了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先后两次组织劳动保障协理员培训班,共有 68人通过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资格考试。

二是建成退休人员活动中心。为了满足广大退休人员日益增 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使广大退休人员能够老有所乐,去年新建了全区退休人员活动中心,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总投资20万元,各类设施较为齐全。

三是劳动保障综合服务大厅投入使用。去年11月15日,劳动保障综合服务大厅正式启用,新的综合服务大厅总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设有20个服务窗口,实行多窗口衔接和“一站式”服务,通过服务大厅这个平台,架起了政府与企业、政府与民众、政府与社会各界沟通的桥梁。

八、强化督查考核,提升服务水平,劳动保障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

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领导班子成员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进一步形成了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各单位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组织全系统围绕“推动落实好快干,努力实现新突破”主题开展调研活动,并结合各自分管工作和岗位职责进行调查、研究,全系统共收集到调研报告30余篇。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开展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去年3月,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区委组织部批准,在全局以竞争上岗方式公开选拔了部分中层领导干部。实施中,局党组严格按照《实施方案》明确的程序和步骤组织开展工作,按照笔试、面试、演讲答辩、民主测评等环节,通过公开、公平竞争,8名同志由副股级职位竞争到了正股级职位,5名同志竞争上副股级职位。这次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是我局近年来竟争职位最多、职工参与度最高、理解度最高、信任度最高的一次人事制度改革。回顾2008年劳动保障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诸多成效,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得益于我们确立了一个服务大局的工作思路。劳动保障部门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力足于助推宿豫改革和发展。正是由于我们始终坚持服务大局,我们的工作才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也为我们劳动保障部门自身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是得益于我们建立了一套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对上,注重争取省厅、市局及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和重视;对外,注重协调好与区直部门和乡镇的关系,取得帮助和支持;对内,注重整合全系统力量,上下联动,全局一盘棋,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到重点工作中去。三是得益于我们始终保持了一种务实苦干、敬业奉献的工作精神。2008年,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都凝聚了劳动保障系统干部职工、乡镇劳保所、培训学校和社区同志的心血和努力,一个接一个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向领导、向社会、向群众展示了我们劳动保障系统干部职工的新风貌,树立了“服务大局、务实创新”的劳动保障部门新形象。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对全系统干部职工在工作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大家一年来取得的工作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

坚定信心

迎难而上 确保2009年工作目标全面完成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从去年9月份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对我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显现并逐步加重,我区劳动保障工作同样面临新的 形势和新的挑战。

一是招商形势严峻。今年招商引资认定台阶进一步提高、考核标准更加严格,同时由于受经济形势影响,土地资源不断紧张,招商引资工作难度更大。

二是就业压力增大。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区就业工作的影响已经显现,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务工人员返乡增多。区内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岗位不稳,一些企业已出现减产、停产现象。由于就业空间的挤压,就业供求趋紧,导致“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长期失业者、残疾人等实现就业的难度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三是社会保险面临考验。随着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严峻,缴费能力可能下降,职工工资可能降低,缴费基数难以提高,基金征收存在困难。同时,待遇支付刚性增长,保发放的压力更大。

四是劳动关系协调难度加大。部分行业、部分企业可能会降薪、裁员,劳动纠纷可能增多,在防止欠薪、保障企业职工权益、维护企业劳动关系稳定方面,困难更多,任务更重。

我们既要对面临的困难有充分的估计,同时,也要坚定信心,充分认识到挑战与机遇并存,认识到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有很多有利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提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二是国家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臵,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经济政策在落实中将创造新的就业增长点,拉动就业。三是经济结构调整对技能人才需求加大、技能培训任务扩大,为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制度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培训工作大有可为。四是在多年的工作中,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良好的工作机制,在应对突发事件中锤炼出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干部职工队伍,这些都为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2009年,我区劳动保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区委十届四次全体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一个抓手,实现两个提升,强化三个保证,建设四个中心,实施五项工程,坚持六个并举。

即: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统筹水平和基层管理服务能力建设两个提升,强化机制创新、制度建设、队伍建设三个保证,建设创业服务中心、公共实训中心、劳动关系调处中心、再就业援助服务中心,实施就业援助工程、技能培训工程、社会保险惠民工程、劳动者一体化维权工程、信息化建设工程,坚持服务大局与招商引资并举、坚持扩大就业与稳定岗位并举、坚持应急措施与制度建设并举、坚持扩大规模与注重质量并举、坚持维护职工权益与服务企业发展并举、坚持能力建设与作风建设并举。

主要工作目标是:

1、就业援助工程:在做好扩大就业同时,督促企业规范用工,提高职工稳定率,实现“百村万人就业、百企万人稳岗”,全年实现城乡新增就业15000人,其中实现下岗失业人员、返乡人员再就业8000人,“4050”人员再就业500人。登记高校毕业生就 业率达到80%以上,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乡镇、村达50%以上,城镇充分就业社区达标率60%以上。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2、技能培训工程:加大城乡劳动力培训力度,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新机制。全年培训城乡劳动力30000人,其中实用技术培训20000人、再就业培训3000人、创业培训1500人。全年职业技能鉴定发证10000人。

3、社会保险惠民工程: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三年实现全覆盖,09年参加新农保人数要达到30000人。继续巩固“两个确保”,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五项社会保险”新增参保10000人。

4、劳动者一体化维权工程:充实基层劳动维权力量,推进监管预防、争议调解和应急处臵机制,促进社会和谐。设立5个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加快劳动监察网格化建设;设立10个劳动争议调解办公室,健全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5、信息化建设工程:突出公共服务功能,切实提高各项劳动保障业务信息化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劳动保障业务的有机结合。及时核对、更新农村劳动力资源台帐,实行动态、长效管理,入库率达100%,准确率98%以上。

一、坚持服务大局与招商引资并举,确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按照“全员在线、专业跟进、主帅出征、登门招商”的要求,紧紧抓住当前招商的黄金时期,加快形成新一轮大招商、招大商的强劲攻势,确保完成全年招商引 资任务。在做好本部门招商工作同时,积极发挥部门职能,做好企业用工服务、社会保险经办等工作,为优化我区招商引资环境作出积极贡献。要进一步强化不抓招商就是不抓工作,完不成招商任务就是失职的责任意识。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严格按招商引资工作目标考核奖惩,对招商实绩突出的干部职工,在经济上重奖、在政治上重用。

二、坚持扩大就业与稳定岗位并举,努力保持就业局势稳定 一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开辟就业门路,拓展就业空间。通过落实减免税费和提供社保补贴政策,支持企业吸纳就业,鼓励劳动者灵活就业;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提高岗位补贴标准,稳定困难人员就业;通过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和创业补贴等政策,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带动更多人就业。

二要开展就业服务系列活动。要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困难就业群体和农民工的就业工作,通过校企对接、专场招聘等,重点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通过“一对一帮扶”、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援助措施,重点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通过开展免费职业介绍,提供及时的政策咨询和就业信息,引导农村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

三要多措并举稳定就业岗位。建立失业动态重点监测报告制度,及时掌握企业岗位流失情况,健全失业预警机制。鼓励大中型企业带头承担社会责任,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办法,尽量不裁员、少裁员,稳定就业岗位。适时表彰一批承 担社会责任、稳定就业岗位的用人单位。

三、坚持应急措施与制度建设并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经济越波动,对社会保障的需求越旺盛。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完善保障方式,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既是扩大内需的具体措施,也是社保工作改革发展的难得契机。

一要坚持扩面征缴和确保发放。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更应有效发挥社会保障“安全网”的作用。要加强对扩面征缴形势的研究,强化措施,落实政策,巩固已建立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

二要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加强政策宣传,优化经办流程,做好新老农保制度衔接,全面推进新型农保实施工作,确保完成扩面任务。

三要加强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工作。继续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继续加强定点药店、定点医院管理,研究参保人员跨地区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等问题。完善生育保险政策体系,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

四要加强经办管理和基金监管。加强经办机构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提升经办能力。推行网上登记申报核定,提供便民高效服务。要加强社保基金监管,扎实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继续配合审计部门开展社保基金和有关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检查,确保基金和资金安全。

四、坚持扩大规模与注重质量并举,提高城乡劳动者技能 要紧紧抓住经济形势变化对职业培训带来的新机遇,加大工 作力度。

一要进一步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开展全区首批首席技师、技术能手评选表彰,强化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发挥区就业培训中心主阵地作用,加强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质量管理和督导评估制度,推进校企合作。

二要规范民办培训学校管理。坚持审批、监管、支持有机结合,促进民办培训学校发展。严格资质审查,依法依规审批,加强指导和管理,建立统一协调的综合管理机制,开展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诚信等级评定工作。

三要扩大职业技能鉴定总量。要加大宣传和监察力度,重点加大建筑业、三产服务业等行业《职业资格证书》推广力度。对全区职业学校、民办培训机构及农村劳动力转移、退役士兵等专项培训的毕(结)业生全部实施“双证”制度。

五、坚持维护职工权益与服务企业发展并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是健全劳动关系协商机制。加强企业和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大力推进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继续加强三方协商机制建设,共同研究分析金融危机影响下法律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开展协商,发挥三方机制的影响力,逐步形成多层次劳动关系协商机制。

二是建立激励引导机制。要大力开展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创建活动。要加大对守法诚信单位和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宣传,加强诚信档案建设,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用人单位进行重点监 控。

三是健全劳动保障监察机制。努力做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促进企业发展的“双赢”。以打击非法用工和工资拖欠为重点,加强日常监督核查和专项执法,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管理机制。开展整治非法中介专项行动,堵疏结合,严厉打击和坚决遏制非法中介对劳动力市场的扰乱。

六、坚持能力建设与作风建设并举,提高干部素质和工作能力

这些年来,劳动保障系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锐意进取,无私奉献,务实为民,为改革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上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了充分肯定。可以说,我们劳动保障系统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团队,我们的干部职工是一支肯干能干的队伍。今年的工作任务更加繁重,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牢固树立“干不到一流是失职,争不到先进是失败”的意识,在全局上下倡导全面争第一、单项争优秀、人人争先进的拼搏精神,争先进位、奋起直追,形成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竞相发展的干事氛围。

一是继续加强学习研究,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年,我们根据形势变化和工作需要,自觉把学习研究作为一项工作内容,当作一种内在需要,在当前形势下,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需要我们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要善于学习新知识,深刻领会大政方针和政策;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体制、机 制和制度创新,不断提升工作能力。着力解决一批事关劳动保障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系统干部职工都要努力争当思想解放的先锋、创新思维的学者、发展经济的专家、引领致富的能人、化解矛盾的高手、服务人民的公仆。

二是继续加强效能建设,不断提高工作落实的能力。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工作成果倒逼法”、“无为问责制”、“限时办结制”,对重点工作加大督查力度,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结果。

推行“一线工作法”。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领导在一线指挥、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落实,深入一线,服务群众,推进工作重心下移,积极主动地协调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通过推行“一站式”、“一条龙” 窗口服务,简化程序、提速增效。中层以上干部结合一线实际,每人每季度要提出1-2条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同时,每人每年至少要撰写一篇2000字以上,有实例、有分析、有决策参考价值的调研文章。

推行工作成果倒逼法。以科学合理、适度超前的终极目标和严格的奖惩措施,倒逼各单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加强效能建设,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改进作风,提高效率,逆向推动工作成果的完成,实现工作成果最大化。按照既定的目标任务,在全局各个层面逐级建立健全以天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目标控制体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推行无为问责制。对履责意识差,致使工作效果差、工作效 率低的行为,以及履职能力弱,致使工作质量低、工作任务完不成的行为进行追究,追究责任方式包括诫勉谈话、责令检讨、通报批评、调整岗位、降职使用、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

推行限时办结制。对交办、督办的事项,要按照交办、督办规定的时限要求办理。不能在规定时限办结的,应及时书面汇报原因并明确办结时限。对上级交办的事项必须做到件件有落实,项项有回音,个个有结果,决不允许虎头蛇尾、推诿扯皮,更不允许拖而不办、阳奉阴违。

三是继续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我们的作风实不实,直接关系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劳动保障部门的形象。随着工作领域日益扩大、服务对象大幅增加、服务方式更加具体,对我们的工作作风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用人单位和广大群众服务是劳动保障部门的天职,要充分发挥我局在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重要作用,切实转变理念,加快转变职能,在依法行政中“不错位”、“不越位”,在履行服务中“不空位”、“不缺位”。继续坚持我局在抓行风建设方面形成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充分发挥基层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开门接受批评,开门接受监督,让基层和群众来评判我们的工作。完善行风建设的巡查制度,对发现的问题严肃处理,并在评优评先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继续开展文明处室、文明标兵评选活动,弘扬先进、树好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气氛。

四是继续加强廉政建设,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现在,劳动保障部门社会地位上升了,有了一些权力,管了一些资金,找的人多了。希望大家严格自律,珍惜岗位、珍惜事业、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继续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警钟常鸣,常抓不懈,坚持管理从严、要求从高、服务从优,一切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用制度管人管钱管事,约束自己、管住家人、带好队伍。

同志们,2009年是是建国六十周年大庆之年,劳动保障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克难奋进,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向国庆六十周年献礼,迎接市委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

上一篇:那事我后悔作文600下一篇:北京京典佳文翻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