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族大融合

2024-06-04

促进民族大融合(精选6篇)

促进民族大融合 第1篇

【教学目标】 目 标内 容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活跃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在经济、政治、风俗习惯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政权封建化,民族的交流与融合这三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通过对北魏孝文帝历史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辩证分析、比较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运用正确历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概括阐释

论从史出

问题探究

合作交流

通过学习孝文帝改革,除学习其改革的策略和坚决的态度外,还应该看到其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的精神,与时俱进是一个国家、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

政权封建化的加速学习汉族教育礼仪;仿效汉朝官制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改革的历史地位【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1.农业的发展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活动的活跃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1.学习汉族教育礼仪2.仿效汉朝官制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1.民族大融合2.孝文帝改革的历史地位重点:孝文帝改革对政权封建化和民族融合所起的历史作用难点:孝文帝改革对政权封建化进程的作用【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组织和处理教材,既突出重点又兼顾一般,前后呼应,脉胳清楚;再是要注意民族关系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体现时代特点,要自始至终注重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使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自然融为一体,充分肯定少数民族杰出人物对祖国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导入新课】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过程,促进了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吸收了汉族先进的制度和文明,同时他们勇武的素质也影响了汉族,他们给中原文明带来了新的血液与活力,因而这场改革推进了社会进步。历史上著名的孝文帝改革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要解答这一问题。由此导入新课。【讲述内容】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经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到6世纪初,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的发展。提问:孝文帝改革对北魏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促进作用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后,教师概括指出:农业方面,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加,耕作技术提高,畜牧业发达。手工业方面,民间和官办手工业发展快,绢布产量增加且工艺精湛,北方青瓷出现。商业活动方面,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对外贸易远达西方国家。1.农业的发展提问:农业获得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农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的成效,同时这也是技术的进步的结果,如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修等,,另外也是民族大融合的产物,如鲜卑族的畜牧业经验。2.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发展的具体表现让学生归纳概括出,表现在民间、官府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丝织业较大发展,北方青瓷的出现等方面即可。其发展与孝文帝放松对手工业的管制有关。3.商业活动的活跃商业活动活跃的具体表现让学生归纳概括出,主要表现是洛阳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都有贸易往来。其原因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孝文帝重新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的结果;北魏的贵族的大都经商。让学生阅读【学思之窗】的内容,认识北魏的贵族的大都经商既说明了北魏商业繁荣,商品经济活跃,也说明鲜卑族接受了汉族的生活方式,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提问:对北魏社会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后,教师指出: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提问:北魏的这些经济变化孝文帝改革对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起到什么作用?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后,教师概括指出: 农业恢复、发展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活跃,经济的变化对政治、民族融合影响巨大。鲜卑族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孝文帝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巩固了封建统治,加速政权的封建化进程。鲜卑族经济的转型,推动着上层建筑和意识文化形态的封建化。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教育制度,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1.学习汉族教育礼仪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是主要措施。在洛阳建孔庙并亲自祭拜,起用儒家人士,兴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培养人才促进了北魏文化教育的发展,加速了北魏政治封建化的进程。恢复汉族礼乐制度。孝文帝亲自制定制定各种礼仪制度,废置鲜卑族的祭祀礼仪,改用汉族的祭祀礼仪,借以维护鲜卑族的统治。2.仿效汉朝官制孝文帝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仿汉官制,制定北魏官制。修律令,废除一些带有奴隶制成份的落后残酷的刑律,保证了汉化政策的施行。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经济的变化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成为汉族一部分,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1.民族大融合提问: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有何意义?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后,教师指出: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改革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鲜卑族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转变促使了整个社会习俗的改变,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鲜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畜牧业生产经验、服饰、风俗、食物等方面鲜卑族文化精华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促进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2.孝文帝改革的历史地位最后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孝文帝改革的重大意义,了解孝文帝的历史地位。教师指出:孝文帝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影响深远。他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制度封建化、生产方式农业化、风俗习惯汉族化,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魏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它促进了中国北方地区的民族大融合,并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它顺应了时代潮流,加快了民族融合,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促进民族大融合 第2篇

设计者 李占锋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了解北方政局基本情况。

②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民族大融合的概况。

2.能力培养

①识读“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

②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措施和作用。

③观察课本中有关的图片和材料,解释“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现象。

④归纳民族大融合的特点。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明确北方虽然长期处于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但在民族交往和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民族大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②认识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③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大唐的开放繁盛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教学要点

1.重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改革在历史上的影响极其深远。隋唐时期的汉人已是胡汉融为一体的汉人了,这与孝文帝的改革是不可分的、孝文帝不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因此,孝文帝改革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难点 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的孝文帝为什么要进行学习汉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社会改革,最终与汉族融合在一起,而不保持其民族的本色呢?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可从落后民族向先进民族靠拢,与先进民族同化这一历史发展规律来分析。教学建议

1.北方政局

①阅读“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虽说北方长期处于少数民族多个政权分立战乱状态,但也出现过北魏将近百年统一北方的和平时期。

②指导学生掌握这一时期的特征,即虽然民族交往与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但民族大融合经络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其主要表现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胡汉融合的改革”,如孝文改革:“各族人民之间自下而上的交往”,如在生产、生活方面的民族融合情况。

2.孝文帝改革

①讲清北魏统治者的民族忏悔,以及建立北魏与统一北方的基本情况。②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帮助学生归纳改革的两个阶段:祖母冯太后改革,一是政治上的“三长制”,二是经济上的“均田制”;孝文帝改革,一是“迁都洛阳”,二是“胡汉融合政策”。

③鲜卑族的孝文帝为什么要实行“自上而下”的“胡汉融合”?为什么一定要精心安排迁都的“计谋”呢?为什么改革涉及的范围又是如此的广呢?启发学生从这些改革的有利因素中,明确孝文帝实行改革的的原因所在。可从以下方面归纳:“三长制”完善了北魏地方统治机构,加强了中央集权;“均田制”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又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迁都洛阳”的“计谋”,一是为实行胡汉融合政策进一步冲破鲜卑族旧贵族势力的阻挠,二是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胡汉融合政策”的彻底,一是改变了少数民族旧的、落后的风俗,二是得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政权的拥护,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总之,孝文帝改期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3.民族大融合

①指导学生归纳民族大融合的特点

一、北方,由于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的杂居相处、彼此交往、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通过观察图片,使学生了解“胡人汉服”、“ 汉人胡食”以及汉人起居的变化。

二、南北长期对峙,呈现战争与和平的相互交替状态,尤其在北魏和平时期,还出现南北互使和南北互市的现象。

②指导学生归纳民族大融合的意义。

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既是由统一趋向分立的时期,又是从分立趋向统一的阶段。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的开发为重新统一创造了条件,从而奠定了隋朝统一和唐朝繁盛的基础。

小结:三国两晋南 北朝时期,北方由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地交错在一起,出现了长期混战分立的局面。与此同时,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这一历史潮流,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同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南北经济的发展也展现了民族大两便这一历史发展的主流。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相结合 教学教程 〔复习提问〕

请同学们说一说南方六朝包括哪六朝?这一时期社会特点是什么? 〔导入新课〕

六朝: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特点:社会相对安定,地区经济发展。

那么与南方相对应的北方黄河流域的政权形势和社会特点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教学内容〕

一、北方的政局

西晋的短期统一局面结束后,中国历史再度走向分裂。在北方长期处于多个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各国之间,连年混战,人民流离失所,北方经济遭受到严重破坏。在这期间,氐族建立的前秦统治一度统一了黄河流域。但淝水之战后之久,前秦的统治迅速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到了5世纪前期,鲜卑族建立的北魏重新统一了黄河流域,此时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近百年统一北方的和平时期。北魏以后,北方又经历了东魏、西魏并存,北齐和北周对峙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五个政权全称为北朝。(附板书)

提问:请同学说一说这一时期我国北方历史发展所呈现出两个阶段性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①是政权更替频繁,各国之间混战连年,社会动荡不安。

②是各族人民在长期杂居相处中,联系日益密切,加强民族大融合。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为北方的再度统一提供了条件,是哪个政权结束了北方分裂局面,再度统一黄河流域?它的建立在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也是我们今天所学习重点内容――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组织学生看书第一自然段)教师提出问题:北魏是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①北魏建立和北方统一

鲜卑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发源于大兴安岭的大鲜卑山,生活以游牧为主。东汉末年,开始迁往内地,受汉族文化影响,逐渐学习农耕技术,过着定居生活。386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魏国,史称北魏。势力扩展到今山西、河北,进入中原,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439年,拓跋焘统一了黄河流域,成为北方强国。

提问:北魏统一北方有何历史意义?

小结:结束了分裂局面,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各族人民之间联系和交往更加频繁,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趋势。

②改革历史背景

进入北方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逐渐改变原来游牧生活,学习汉族先进农业生产技术,黄河流域少数民族的生产经济逐渐封建化,成为农业居民,特别有一些鲜卑族贵族也转变为农业生产的地主,这是历史的进步。而北魏统治还保留着浓厚的奴隶制,这些矛盾导致各族人民的斗争,各族人民在共同斗争中互相支援,加强联系又促进民族大融合,这使北魏统治者感到震惊,是顽固坚持自己落后的统治,还是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这也关系到如何巩固自己统治,尤其是如何有效地对经济和文化较先进而人口又较多汉族进行统治,这一点也是促使孝文帝改革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须突破“以胡治汉”,“胡汉分治”落后→“胡汉融合”新目标(自身转化)。

③改革措施(两个阶段)

孝文帝(拓跋宏)5岁继位,由冯太后主政,她采取措施 ⑴政治上:集权中央,实行“三长制”,官员俸禄制 ⑵经济上:“均田制” 时事生英雄,490年,孝文帝19岁亲政后,顺应民族融合的趋势,在太后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推行改革;

⑶迁都洛阳(关键)⑷推行汉化政策。

学生讨论:孝文帝迁都原因、经过、意义 教师总结:平城偏在北方,不便于控制整修北方地区,北边少数民族多次南下威胁平城。另平城地区土地贫瘠,所产粮食有限,不足以供应所需,还经常发生灾祸,造成人畜大量伤亡,孝文帝亲政后,感到鲜卑人在生活习俗上还很落后,需要改进,需要向汉族学习,要想进行改革主,必须离开旧都。为何选择洛阳?因为洛阳曾是东周,东汉等几国都城,是黄河流域政治、文化中心,周围地区农业发达,城市繁荣。但是鲜卑贵族不愿放弃营造好家园,如何说服群臣,保证迁都(学生看书自学),孝文帝与保守势力进行巧妙斗争,终于把都城迁到洛阳。

(学生讨论)迁都作用:有利于加强同黄河流域汉族地主联系,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有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统治。

迁都后,推行汉化政策(看书),消除了鲜卑族同汉族的隔阂,孝文帝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愧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少数民族杰出政治改革家。

④孝文帝改革作用 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

三、民族大融合 ①民族大融合

所谓民族大融合,是指各族人民和汉族在长期的杂居相处中,互相往来,共同斗争,民族隔阂逐渐消失,在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相互影响趋向一致。②特点: ⑴北方,由于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的杂居相处、彼此交往、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通过观察图片,使学生了解“胡人汉服”、“汉人胡食”以及汉人起居的变化。

⑵南北长期对峙,呈现战争与和平的相互交替状态,尤其在北魏和平时期,还出现南北互使和南北互市的现象。

③意义

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既是由统一趋向分立的时期,又是从分立趋向统一的阶段。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的开发为重新统一创造了条件,从而奠定了隋朝统一和唐朝繁盛的基础。民族大融合是我国历史的进步现象。是我国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既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迅速发展,为后来隋朝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课堂小结〕

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这一历史潮流,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同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南北经济的发展也展 现了民族大融合这一历史发展的交流。

〔教学作业〕

① 鲜卑族内迁后的地理位置位于今天的什么地方?

促进民族大融合 第3篇

一、加快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恰逢其时

一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呼唤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经济发展,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 增强了居民文化消费倾向;休闲时间的增加, 则进一步夯实了居民现实的文化消费需求, 同时也对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有关研究表明, 目前我国文化消费的潜在规模为4.7万亿元, 而实际消费仅为1万亿元, 还存在超过3万亿元的消费缺口。从结构和趋势看, 少数民族文化正成为文化消费的新宠, 其独有的服装、食品、工艺品和文艺产品正逐步迈入“大众消费”时代。为此, 依托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加快我区文化产品的多样性供给, 并促进文化产品推陈出新, 就成为对接文化消费需求的应有之意。

二是加快实施新时期对外开放战略呼唤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国之交往中, 文化是沟通心灵和增强情感的桥梁纽带, 是增进人民友谊、推动国家关系发展的重要根基与润滑剂。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组成之一的中蒙俄经济走廊, 随着当前及今后“一带一路”建设的纵深推进, 内蒙古在其中关键节点地作用将日益凸显。基于此, 按照“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要求, 在加强我区同俄蒙之间经济交流的同时, 更要坚持文化先行。只有这样, 才能够逐步积累信心、积聚信任, 夯实走廊建设的民意基础与根基, 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成果, 从而保证走廊建设蹄疾步稳。

三是提升内蒙古综合影响力呼唤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当前, 文化已成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可以说, 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谁就能够在激烈竞争和合作中更加赢得主动。同时, 在新常态背景下,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业已成为许多地区谋求调结构、转动力的关键抓手。我区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历史悠久性, 增强我区文化软实力, 推动“文化+”跨界融合业已成为各界主要共识。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也明确提出, 要加快文化与旅游业融合, 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新常态下, 内蒙古同样面临着发展动力转换与结构优化的艰难抉择。为此, 借助我区文化产业发展基础, 借力政策东风, 加快我区文化产业发展, 推动文化产业与我区传统旅游等产业跨界融合, 整体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不失为当前加快我区发展转型调整的现实选择。

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业助推

文化产业是当代社会文化艺术传播所依托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之一, 其本质是按照工业标准, 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其产品也像普通商品一样, 与当代大工业生产方式密切相关。因此, 实现文化与金融业深度融合, 既是文化产业发展自身规律使然, 同时也是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一方面, 融合金融业是加快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的规律使然。文化产业属于知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其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助推。只有借助于资本的实力, 才能打造更多的艺术精品, 从而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 使文化艺术很好地传承下去, 同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这也是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纵观文化产业发达的美国、英国、法国和韩国, 不论是美国杠杆式的文化产业投资、英国基金式的资金支持, 抑或法国的“财政+基金式”模式, 无一例外都通过文化与金融的高度融合, 实现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扩张, 直至文化产业成为国家的主导产业。

另一方面, 融合金融业也是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从目前国内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看, 加快文化与金融业融合, 已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北京、广东、山东和江苏等地区, 通过政府直接投资、银行贷款以及搭建投融资平台等方式, 加快推进金融与文化业融合, 实现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例如北京市, 文化产业已成各类资本投向的蓝海, 截至2015年, 北京市完成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330亿元左右, 全年累计发放文化创意产业贷款900亿元左右。在强有力的资本驱动下, 全年文化产业实现了快速增长, 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072.3亿元, 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3.4%。再比如山东省, 通过设立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和创新质押贷款等方式, 有力地拉动了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业已达到8.57%左右。而反观我区, 虽然我区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历史悠久性, 但受资金投入不足、金融体系不完善和信用环境不佳等影响, 我区文化产业发展中散、弱、小等问题突出, 具有竞争力、集约化、现代化的大型文化产业运营主体明显缺乏, 2015年我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2.4%。虽然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很多, 但缺乏金融业助力也是不争的事实。2015年我区文化产业总投资合计为232亿元左右, 投资额仅相当于北京的1/10左右。为此, 充分借力金融业助推, 推进文化与金融深度融合与对接, 将成为加快自治区文化强区建设的必经途径和重要现实选择。

三、推进我区文化与金融深度融合发展的建议

文化产业多为非物质形态, 文化企业多为轻资产运营, 经营风险比较高。因而, 推进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 需要文化企业、金融企业和政府同向发力, 从优化环境、创新模式和引入多元投入主体等方面多措并举, 协同推进。

(一) 优化文化与金融业融合条件和环境

一是制定和完善相关支持政策。自治区要积极出台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主体准入政策, 并辅以相关税费优惠政策, 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 进入文化产业, 促进文化产业整体又好又快发展。围绕文化产业走出去, 针对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文化企业对外投资等领域, 尽快出台文化产业走出去指导目录等相关扶持政策。

二是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文化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立信用担保、信用评级、信用增进体系, 充分发挥其在文化企业投融资过程中的评价和担保作用, 同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舆论、监督等手段, 完善信用激励机制, 实现以信用促融资、以融资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是加快推进文化产权交易体系建设。探索建立文化资产评估体系和交易体系, 重点围绕影视传媒、图书报刊、动漫游戏、艺术品交易等方面, 为文化企业提供资产股权转让服务, 促进文化要素与资本有机融合。依法合规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许可费收益权证券化、专利保险等服务常态化、规模化发展, 支持知识产权金融发展。

四是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孵化平台建设。整合现有政府扶持、产业联盟、公共技术平台及专家顾问等公共资源, 为金融机构介入文化产业提供包括版权价值评估、优质项目推选、行业信用调查、版权交易监管、还款来源调查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和配套服务, 进一步弥补金融机构与文化企业的“鸿沟”, 降低金融机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种创新实践过程中的管理风险、信用风险和经营风险。

(二) 推进文化与金融业融合模式创新

一是强化政府投入方面的引导。围绕促进内蒙古区内文化产业走出去, 整合政府相关部门及金融部门资源, 积极组建内蒙古文化企业集团, 进一步扩大自治区已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规模。积极推动区内国家开发银行和各大国有商业银行等合作建设针对中小文化企业融资的统贷平台, 对文化企业实行绿色通道。试点探索文化投入方面的PPP模式, 丰富政府对文化的投入方式。充分挖掘相关方历史文化遗产, 共同支持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共争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及共设区域性文化产业开发基金, 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

二是完善文化产权质押信贷模式。要围绕文化产业发展特征及配套产权、信用体系建设进度, 适时推出适合文化企业的金融贷款模式, 重点推进专利权质押、著作权质押、商标权质押等文化版权质押贷款, 以及中小企业联合担保贷款。

三是加快推进“文化+”模式信贷。充分结合“文化+贸易”、“文化+科技”等产业快速融合趋势, 积极推进相关产业主体之间的组合, 推动部分文化企业借壳上市融资。围绕互联网及“互联网+”的纵深推进, 推动一批有资质、有潜力的中小型文化企业, 发展基于互联网众筹及P2P等融资新模式。

四是探索金融入股文化企业新模式。探索推进金融企业与文化企业, 以组建或直接入股的方式参与文化企业经营。鼓励银行、保险、投资基金等机构联合采取投资企业股权、债券、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形式, 为文化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民族大学里的“大融合” 第4篇

你是哪一个民族的啊

当我这样一个北方女孩从自己的家乡坐了将近一天的火车,来到天府之国成都,来到西南民族大学陌生的校园时,忽然开始担心自己是否能在这里立住脚。看着校园里穿梭往来的同学、老师和家长们那一张张很有民族特色的脸孔,听着从他们嘴里说出的陌生的民族语言,我这个既没有长着民族特色的脸孔,又不会说任何一种少数民族语言的汉族女孩有种说不出的担心。在这里,同学们初次见面寒暄时,都会问:“你是哪一个民族的啊?”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虽然从小就知道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但真正让我感受到这个大家庭里有这么多兄弟姐妹,还是来到西南民族大学之后。在这里,民族大融合无处不在地发生着……

生活在一个民族大家庭中

西南民族大学是全国第一所首次实现56个民族大团圆的高校。在我们学校,你随时可能遇到来自全国各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因此,西南民族大学的校园更像是一个袖珍版的民族大家庭,这里到处弥漫着浓郁的民族情调。

清晨,我沿着相思河畔一路走去,左耳刚灌进去一句藏语招呼,右耳马上听到一声维吾尔语问候——男声女声,声声悦耳。黄昏,我走在花径林间,常常和不同民族的同学擦肩而过,一个手势,一句问候,哪怕只是一个轻轻的点头,无不传达着友善的情谊。周末,我去网球场锻炼身体,说不定我的对手就是一个蒙古族大汉,而在场外为我大呼小叫、或者突然跑上来送上一瓶冰镇可乐的,很可能是一个傣族小姑娘。至于图书馆、咖啡吧、茶室,更是各民族学子切磋语言、交流文化的场所……只要你有人缘有悟性,半天学会几个民族的问候语,并非没有可能。

如果有幸竞选上学生会干部,那一番天地和见识怎一个“爽”字了得!上个学期,我担任院学生会的干事,协助筹办过学院的民俗表演大赛,接待了来学校演出的泰国皇家歌舞团,我还为周星驰在学校的电影首映式做过后勤工作,为2005级新生的迎新晚会布置过场地……不要以为我鞍前马后地服务大众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我的收获远比看几本专业书、背几百个单词要多得多。一年的学生会工作,我了解了很多民族的文化渊源和发展潮流,更对自己的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有了更为真切的亲近感。接触来自各民族的文化因素,丰富了自己的文化知识;接待校外众多宾朋,让我学会了真诚的待客之道,这些都将为我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打”不相识的“姐妹六人组”

下面来说说我们的寝室吧。我们寝室有6个人,却来自5个不同的民族。老大和老六是回族,二姐是藏族,三姐和四姐分别是蒙古族和鄂伦春族,而只有排行老五的我来自汉族。聚集在寝室的第一个晚上,来自回族的大姐便宣布我们以后就是“姐妹六人组”了,在未来的日子里一定要“和睦相处,共同繁荣”。话虽如此,毕竟民族差异太大,生活中还是经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那是上个学期开学后不久的一天,我们寝室的老三过生日,我们众姐妹不仅装扮了寝室,预订了蛋糕,还给三姐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一件黑色的蒙古夹袍。因为听三姐说,蒙古族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天穿棉袍。因为怕买的不合身,我们拿了三姐的尺寸专门请裁缝做了一件,就是想给她一个惊喜。可是谁也没想到,当大姐代表大家拿出礼物时,三姐却哭了。后来才知道,蒙古袍子的颜色有讲究,男子多喜欢穿蓝色、棕色,女子则喜欢穿乳白色、红色、淡绿色等。因为蒙古人认为,像乳汁一样洁白的颜色,是最为圣洁的,多在盛典、年节吉日时穿;蓝色象征着永恒、坚贞和忠诚,是代表蒙古族的色彩;红色是像火和太阳一样能给人温暖、光明和愉快的颜色,所以他们平时多穿这些颜色的衣服。而黑色在蒙古族人眼里标志着晦气,或代表着丧事。这也难怪三姐不高兴了,我们当时只考虑三姐人长得白,配黑色的衣服更加漂亮,实在不清楚蒙古族原来还有颜色的忌讳。后来我们赶紧再给她重新做了一件漂亮的袍子,才让她破涕为笑了。

不过我们寝室的“姐妹六人组”还是相当团结的,每到文艺表演或者一些重大活动的时候我们都一起披挂上阵,唱歌跳舞自然不在话下,学习上也经常互相帮助,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甚至有一个学期全寝室六个人都获得了奖学金,真是“和睦相处,共同繁荣”。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特色

作为一所民族院校,区别于其他普通高校的正是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民族艺术与心理特征、不同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在这里交汇、融合,也使民族院校的文化价值得以全面展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特色也更为突出。

作为民族院校的学生,我们也乐得在这样的美好文化氛围中流连忘返。虽然近年来学校也很注重发展文、理、工、农、经、医、艺、管等多种学科门类,向综合类大学“看齐”,但是民族学、民族艺术、民族语言史、民族现代语言、民族文学史、民族历史、民族文字史等特色鲜明的课程的地位仍然是举足轻重的。身为汉族学生的我,一个民族院校里的“少数民族”,当然遇到的困难最大,因此得到各民族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也就最多。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第5篇

【教材分析】

本课在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本单元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秦汉大一统后出现的政权分立时期,而本课内容正是从政权分立走向统一的一个重要环节。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使民族融合趋势出现,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北魏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学习先进文化——主要是汉族文化的改革;而改革又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后来的隋唐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可以说,这一课既是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的一个总结,又为隋朝更大规模的统一埋下了伏笔。【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自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

2、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民族大融合进程,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使学生认识到民族间的 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教学重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及其作用。【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引导点拨 【教学过程】

一、提问设疑,激发兴趣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亲如兄弟,和睦相处。那么,在这56个民族中,有没有我们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呢?——没有!那么,他们到哪里去了呢?大家想不想知道呢?这节课将会给大家揭开谜底!(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1、比较系统地了解我国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

2、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以及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及其作用。

3、初步培养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能力。

三、自主学习,独立探索

1、根据“自学提示”,独立阅读文本,初步把握本课所要了解的知识点。(“自学提示”见“学案”)

2、展示自学成果,形成本课知识框架(完成板书主体内容)。

四、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以下问题先分组讨论,然后反馈展示、点拨引导归纳。)

1、为什么说“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说说你对“民族融合”的理解。(提示:回顾前一课内容,结合本课教材回答)

(依据前一课东汉末年以来“少数民族内迁”及本课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之后的“民族融合”作答。)

2、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迁都洛阳的意义是什么?

(引导学生辩论:分别从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政权巩固等方面述说平城之害和洛阳之利。)

3、孝文帝在迁都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你受到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认识到任何一次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阻力。从而看到孝武帝的英明果断,同时受到启发:做事不可优柔寡断,只要认准目标,就要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4、孝文帝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应该如何评价孝文帝?(结合教材及相关资料,再次深入了解孝文帝改革措施及其作用和成效,从而认识到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他是一位政绩卓著的改革家。)

5、孝文帝如此推崇汉文化,在民族大融合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认识到多方面因素:一是早年“文明太后”对他的教育熏陶,再是顺应当时民族融合的趋势。)

(参考答案:

1、从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互相影响,民族界限日益缩小。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之后,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五、拓展延伸,活学活用

(以下问题由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后,反馈点拨。)

1、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结合本课内容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提示:因为自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北魏王朝注意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提倡以孝治国,所以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

2、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哪些?

(联系实际,从衣食住行方面考虑。)

3、课外查阅资料,试着探究一下你自己姓氏的来源。

六、练习测评,巩固提升

(练习题见“学案”;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点评。)

【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学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以及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 关知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杂居相处,相互影响,彼此融合,落后的民族 不断融合在先进的民族中。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我国多民族国 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通过学习,我们明白:在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互不断融合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汉族是在与周边各族的不断融合中发展的,以汉

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是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华民族实际上是历史上许多民族的融合体。

同学们,现在你知道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到哪里去了吗?

【板书设计】

20、北方民族大融合

(4世纪后期)

鲜卑——北魏—————平城————洛阳

(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用汉语

措施 穿汉服 改汉姓

孝文帝改革 ……

作用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反思 第6篇

反思一: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思路为: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得知识,了解基本的历史线索,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有一定的情感体验。为此,我设计了教学活动。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方式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归纳,多启发式设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采取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参与的方法,对北魏孝文帝在民族大融作用进行探讨,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

本节课学生气氛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在教学环节设计上应该更细致些,有些问题的探讨不够充分。知识巩固的时间较少,语言不够精炼等。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发挥长处,补上不足。使我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在课堂中进行更加有效的教学。

反思二: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教师,是教书?还是用书教?是教书匠?还是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者?答案虽很明确,如何让我的学生乐于上这节课,乐于上历史课,最终爱上历史,一直是我追寻的目标。一节课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就事论事,那么课堂必将是空洞而令人窒息的,历史学习也必将是枯燥而乏味的。我认为一堂课要让学生乐意听,就要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教,提升教学的趣味性,让他们参与课堂教学,与他们一起亲历历史,共同体会历史学习的乐趣。

本课课本上内容不多,但由于学生此前对民族融合和孝文帝了解基本空白,而民族融合问题是贯穿在整个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和文化形成进程里的一条重要线索,以后的学习都会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所以在备课中充分挖掘,针对本课的重难点,突出北方民族大融合与孝文帝迁都、改革的有机联系,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对民族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对以后接触这方面内容时打下基础。

本节课首先导入采用胡服骑射成语的视频导入,符合邯郸的乡土文化,学生带着好奇心看问题,乐于接受。

其次,通过动态的图示对比中原地区的汉族与游牧民族的生活,得出如果北魏的统治者还用武力征服的办法来统治国家是不行的,必须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对比明显,给学生直观的印象,把问题简单化。

再次,关于迁都的原因,我设置了一个历史情景剧,君臣议事,学生很自然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引起兴趣,学生在激烈的争论中掌握迁都的原因。

还有,“民族融合”这一概念,在初中历史中是第一次提到,学生已有知识中缺乏对民族融合的认识。本课就通过四帧图片让学生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知道“胡人汉服”、“汉人胡食”这些现象,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谈谈对“民族融合”的理解,使学生获得从感性到理性的深化。

最后,结束时让学生通过胡服骑射和孝文帝的改革两件事谈受到的启发,前呼后应,顺利推出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壮大。

这节课讲下来,我感触颇深。一遍一遍的修改课稿,仔细推敲,使我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升华。虽然失败过、气馁过,但最终坚持下来。我收获了很多,在讲课的方式、课堂的把握、教学的基本功、与学生的交流上我成熟很多。当然。这次的讲课也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团队的重要性。我们整个历史组乃至整个学校在我的这节课上都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从搜集资料到听课、评课,大家都很认真,遇到问题一块商量解决,有意见、想法都能够直言不讳,这样就使这节课越来越好。所以,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推动学科乃至整个学校健康快速的发展。

备课的阶段固然重要,那么现场的讲课阶段也不能忽视。课前状态的调整、课件教具的检查,都会直接影响讲课的效果。正是在李主任的带领和大家细心的帮助下,才使得我课前能调整到最佳状态,轻松地进入讲课环节。

我觉得这节课成功之处就是思路清楚,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当然,也有很多不足,如君臣议事环节,我对于孝文帝的角色可以再演的真实一些,跳出教师的角色,融入情境中去。再如,关于介绍鲜卑与汉族的资料可以再充实一些等。

总之,这节课让我获益匪浅。今后我还要加倍努力。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将从以下方面做起:

(1)多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特别是对每一课的重点和难点的突破,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

(2)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也多同学生交流,了解自己的教学实绩。

(3)注意每一节课的反思和>总结,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反思三: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反思

“兴趣的最好的老师”,有效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历史课堂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和较为稳定的学习情感。本课在导入新课时就有意识的设置两个小活动:猜谜语、班级小调查,让学生饶有兴趣的了解了鲜卑族,同时又激起学生学习孝文帝改革欲望。一开始就让学生在轻松自然气氛中进入新课的学习。

“民族融合”这一概念,在初中历史中是第一次提到,学生已有知识中缺乏对民族融合的认识。本课就通过四帧图片让学生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知道“胡人汉服”、“汉人胡食”、“ 汉人胡食”这些现象,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谈谈对“民族融合”的理解,使学生获得从感性到理性的深化。

迁都洛阳,是本课主要内容之一,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孝文帝迁都的原因,以及在迁都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智慧,本课精心设计一个历史短剧《孝文帝迁都》,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再现历史生活场景,加深学生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视野。

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是本课最主要的内容,如何凸现出来,是教学的一个重点。改革的措施学生很容易从课本中找出来,如果照本宣科讲解,然后让学生去背一背,难以获得具体的认知,也增加学生负担。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和科学记忆,本课先开展一个活动:缩句游戏,让学生把每项措施浓缩为三个字。通过这一活动,激发学生尝试的热情,同时使学生能在轻松气氛中掌握孝文帝的改革具体内容。历史短剧表演:《一个北魏官员的一天》,颇具新意,让学生再次穿越时空隧道,再现历史场景,体验作为生活习性日久的北魏官员当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怎么看待这些改革措施。把学生放置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体验人物的情感,认识到当时改革会遇到一定阻力。最终了解了历史、感悟历史。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是历史教学重要任务之一。本课又设计“你我之见”:评价孝文帝是千古罪人,还是少数民族改革家。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让学生思维在课堂上进行碰撞交流。通过讨论,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评价能力,也培养学生客观看待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然后适时加以引导,联系当前改革开放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充分发挥了历史教学的史鉴功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只有坚持自己民族特色,才不能迷失方向,失去自我。

传统的历史教学是单向灌输式的教学,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活动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本课教学设计,注重开展形式多样课堂活动,猜谜语、小调查、历史短剧、缩句游戏、你我之见等活动,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让历史教学活动中动起来,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历史,在无形中感悟历史。

反思四: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思路为: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得知识,了解基本的历史线索,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有一定的情感体验。为此,我是这样安排教学活动的:

1、在备课中针对本课的重难点,充分挖掘教材,补充了大量的史料。运用历史材料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准确地把握历史事件,进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把历史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有助于教师更好的突破重难点。例如:鲜卑族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学生对它的了解很少,运用史料,引导学生分析,论从史出,可以增强史实的真实感、可信感,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有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再如,关于北孝文帝改革的背景,课本介绍很简单,不利于学生理解。运用历史材料,学生通过分析材料,能够从不同视角对孝文帝改革深入理解,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

2、通过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媒体作为教学资源,营造教学情景,使学生直观理解民族融合在服饰、饮食、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表现。通过师生合作、生生互作,使学生初步掌握民族大融合,使得各民族之间生产、生活上相互影响。从而具备相应历史空间概念,可以减轻学生学习思维上的困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方式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归纳,多启发式设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采取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参与的方法,对北魏孝文帝在民族大融作用进行探讨,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

本节课学生气氛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爱国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开拓进取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培养学生系统的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正确认识我国的民族关系,认识改革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当然,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在教教学环节设计上应该更细致些,有些问题的探讨不够充分。知识巩固的时间较少,语言不够精炼等。

上一篇:影视配音大赛策划方案下一篇:协税员考试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