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如梦令》的阅读答案

2024-05-28

《昭君怨》《如梦令》的阅读答案(精选12篇)

《昭君怨》《如梦令》的阅读答案 第1篇

《昭君怨》《如梦令》的阅读答案

如梦令 作者: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昭君怨

作者: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按照字数的多少分类,这两首词均属于 。《如梦令》和《昭君怨》分别是这两首词的 (2分)

(2)仔细品读这两首词,试分析严词和郑词抒写的各是什么事物?并简要说说理由。(3分)

(3)请分别就这两首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1)小令: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小令一般是单调,也就是说只有一段。如《十六字令》《渔歌子》《忆江南》《如梦令》《调笑令》等。

(2)严词写的是桃花,因为“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从时间上看,桃花与梨花、杏花同期开放。郑词写的是梅花,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种在农家院内。(3分)

(3)严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作者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郑词用对比的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

《昭君怨》《如梦令》的阅读答案 第2篇

(2) 用对比的手法。(1分)栽于竹篱茅舍之梅,与栽于玉堂琼榭之梅,地虽不同,开则无异。以对比的方式,写出了梅花纯洁而又傲岸的品质,表现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情操。(2分)

(1)上阕吟咏的.对象是什么?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具体分析下阕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梅花。开放时间未到春天;形态特点有雪具有的白色,有雪没有的香味。

《昭君怨》《如梦令》的阅读答案 第3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问题。(10分)

昭君怨

南宋 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本词上阕咏赞的.是什么事物?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5分)

2.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5分)

参考答案:

1.梅。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进而写花枝旁逸、栽种在农家院内的姿态。

2.用了对比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洁品格、高尚情操。

《昭君怨》《如梦令》的阅读答案 第4篇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注:桓伊三弄,桓伊,东晋时音乐家,善筝、笛,曾为王徽之吹奏三个曲调。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时任杭州通判,赴常州、润州一带赈饥,恰逢椰子玉赴舒州(今安徽安庆)灵仙观,二人结伴而行。次年二月,苏轼在金山(润州西北长江中)送别柳子玉,遂作此词以赠。

1.这首词的上阕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5分)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飞絮送行舟,水东流”的妙处。(6分)

3.赏析“新月与愁烟,满江天”这两句写景的特点。(4分)

4.结合全词内容分析以“飞絮送行舟,水东流”结尾的好处。(4分)

参考答案

1.营造了一个孤寂凄迷、浩淼清幽的意境。夜深人静之时,不知是谁吹奏起优美的古曲,将人从梦中惊醒。一弯孤单的新月,弥漫江天的愁烟,使即将与友人分别的词人愁绪满怀。(5分)

2.此句运用了拟人、反衬、寓情于景和想象的手法。这是想象次日分别的情景。在想象中,词人赋予柳絮和流水以人的情感,借多情的柳絮追逐行舟代人送行,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意。而江水不解人的心情依旧东流入海,又以流水的无情反衬人之有情。景物描写寄托情感,含蓄隽永。(6分)

3.答案示例:此二句融情于景(1分)通过新月、烟云、天空、江面等景(1分)将整个送别情景托出,情景交融地渲染出送别时的感伤氪围。(2分)

4.答案示例:多情的柳絮,像是明白人的心愿,追逐着行舟、代替人送行,而滔滔江水,全不理解人的心情,依旧东流入海。(2分)以“流水无情”反衬人之有情,又借“飞絮送行舟”表达人的深厚情意,这样结束全词,显得含蓄隽永。(2分)

翻译: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是谁吹起了悠扬的笛曲,将人从好梦中惊醒。推开窗户,只见江天茫茫,天上挂着一弯孤单的`明月。

明日分别时,送别的人当站立江边,久久不愿回去。多情的柳絮,像是明白他的心意,追逐行舟,代人送行。而滔滔江水,依旧东流入海。

【赏析】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片写送别情景,以景色作为笛声的背景,情景交融地渲染出送别时的感伤氛围;下片运用叠句造境传情,想象来日分别的情景,大大扩展了离情别绪的空间。全词虚实结合,渲染出一种强烈的情感氛围,使读者受到极强的艺术感染。

这首词作于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二月,是作者为送别柳子玉(名瑾)而作。子玉是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其子仲远为苏轼亲堂妹婿,两人是谊兼戚友的。公元1073年(熙宁六年)十一月,苏轼时任杭州通判,赴常州、润州一带赈饥,恰好柳子玉赴舒州(今安徽安庆)之灵仙观,二人便结伴而行。次年二月,苏轼在金山(润州西北长江中)送别柳子玉,遂作此词以赠

此词上片前二句“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写离别前的晚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是谁吹起了优美的笛曲,将人从梦中惊醒。从“惊破”一词来看,对梦被惊醒似有怨恨之意。夜听名曲,本是赏心乐事,却引起了怨恨;而一旦梦醒,离愁就随之袭来,可见是个好梦。后二句“新月与愁烟,满江天”描述了这样的情景:推开窗户,不知是要追寻那悠扬的笛声,还是要寻回梦中的欢愉,只见江天茫茫,空荡荡的天上,挂著一弯孤单的新月,凄冷地望著人间。江天之际,迷迷蒙蒙、混混沌沌,那是被愁闷化作的烟雾塞满了。

下片遥想“明日”分别的情景。“欲去又还不去”,道了千万声珍重,但迟迟没有成行。二月春深,将是“落花飞絮”的时节,景象凄迷,那时别情更使人黯然。“飞絮送行舟,水东流。”设想离别的人终于走了,船儿离开江岸渐渐西去。送别的人站立江边,引颈远望,不愿离开,只有那多情的柳絮,像是明白人的心愿,追逐着行舟,代替人送行。而滔滔江水,全不理解人的心情,依旧东流入海。以“流水无情”反衬人之有情,有借“飞絮送行舟”表达人的深厚情意,结束全词,分外含蓄隽永。词所谓明日送行舟,未必即谓作此词的第二日开船,须作稍微宽泛的理解。诗集送柳子玉诗称“先生官罢乘风去”之后,复数有游宴之事,子玉始成行,可参。

《昭君怨》《如梦令》的阅读答案 第5篇

昭君怨

作者:皎然朝代:唐体裁:乐府 自倚婵娟望主恩,谁知美恶忽相翻。

《昭君怨》《如梦令》的阅读答案 第6篇

昭君怨,昭君怨蒋捷,昭君怨的意思,昭君怨赏析 -诗词大全

昭君怨

作者:蒋捷  朝代:宋  体裁:词   担子挑春虽小。白白红红都好。卖过巷东家。巷西家。帘外一声声叫。帘里鸦鬟入报。问道买梅花。买梅花。

《昭君怨》《如梦令》的阅读答案 第7篇

昭君怨

作者:何逊  朝代:南北 昔闻白鹤弄。

已自轸离情。

今来昭君曲。

《昭君怨》《如梦令》的阅读答案 第8篇

昭君怨三首

作者:东方虬朝代:唐 汉道方全盛,朝廷足武臣。何须薄命妾,辛苦事和亲。

掩泪辞丹凤,衔悲向白龙。单于浪惊喜,无复旧时容。

《昭君怨》《如梦令》的阅读答案 第9篇

昭君怨,昭君怨蔡伸,昭君怨的意思,昭君怨赏析 -诗词大全

昭君怨

作者:蔡伸  朝代:宋  体裁:词   一曲云和松响。多少离愁心上。寂寞掩屏帷。泪沾衣。最是销魂处。夜夜绮窗风雨。风雨伴愁眠。夜如年。

《昭君怨》《如梦令》的阅读答案 第10篇

昭君怨,昭君怨万俟咏,昭君怨的意思,昭君怨赏析 -诗词大全

昭君怨

作者:万俟咏  朝代:宋  体裁:词   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阑干。莫把阑干倚。一望几重烟水。何处是京华。暮云遮。

《昭君怨》《如梦令》的阅读答案 第11篇

昭君怨,昭君怨卓田,昭君怨的意思,昭君怨赏析 -诗词大全

昭君怨

作者:卓田  朝代:宋  体裁:词   千里功名歧路。几n英雄草屦,八座与三台。个中来。壮士寸心如铁。有泪不沾离别。剑未斩楼兰。莫空还。

《昭君怨》《如梦令》的阅读答案 第12篇

昭君怨,昭君怨程过,昭君怨的意思,昭君怨赏析 -诗词大全

昭君怨

作者:程过朝代:宋体裁:词 试问愁来何处。门外山无重数。芳草不知人。翠连云。欲看不忍重看。心事只堪肠断。肠断宿孤村。雨昏昏。

上一篇:5翠鸟课文s版下一篇:音乐教学中的能力培养教学反思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