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航空教育特色的具体做法

2024-06-02

打造航空教育特色的具体做法(精选10篇)

打造航空教育特色的具体做法 第1篇

打造航空教育特色的具体做法

一、让航空教育丰富学校办学特色。我校近年来一直秉承“点燃希望、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断实践丰富希望教育。而航空教育重点激发学生对航空航天事业的兴趣,培养对科技方面的爱好,引导学生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努力,这正好契合了学校的希望教育理念。为此,学校把开展航空教育作为丰富学校办学特色的主要抓手大力发展,使学校的内涵发展更上一层楼。

二、为航空教育架构支持性平台。学校为了高标准、高起点的做好航空教育,采取了多项措施,为航空教育架构了支持性平台。一是组织领导班子和辅导老师会议,进行研究讨论,上网查阅相关信息,制定出了规划方案。二是组织人员到外地进行专门考察学习,并与这多地建立长期合作指导关系,为我校提供支持和帮助。三是学校与飞行俱乐部建立联系,让他们为学校培训教师,并长期提供技术支持。四是学校积极联系飞机场,让飞机场成为我校航空教育的校外基地。

三、营造航空教育的文化氛围。学校在栅栏墙上新布置了一条航空教育的科普长廊,一面内容为航空器系列,为的是让学生们了解世界上各种各样的航空器,吸引学生产生兴趣;一面内容为世界航空运动系列,引导学生们热爱航空运动,投身航空运动。在教学楼内,一上楼梯豁然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架在跑道上滑翔的大飞机,在蓝天红日的映衬下,世界民用航空的知识、世界三大民用机场、中国三大民用机场以及当前先进的民用飞机都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让人禁不住驻足流连。再往上走,呈现在眼前的是排成队列的战斗机方阵,这里主要介绍的是世界上和中国最先进的战斗机以及有关航空母舰和舰载机的“鹰击长空”“惊涛骇浪”两个板块。这里让学生了解我们与世界的差距,让学生们产生要好好学习、为祖国的科技进步贡献自己力量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到达楼顶,整个人仿佛置身宇宙太阳系中,这里展现的是宇航方面的内容,左侧展现的是中国宇宙飞船发射、升空、回收的整个过程,右侧展现的是有关中国和世界宇宙探索的成就,如中国的天宫、北斗导航、嫦娥计划等,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树立探索宇宙的理想。四楼走廊里主要介绍了世界上航天方面的科学家,鼓励学生以此为榜样努力学习,为立志成为未来航空航天方面的优秀人才而发奋图强。

四、加强航空教育主阵地建设。一是积极编写航空教育校本教材,把航空教育纳入校本课程,让课堂成为航空教育的主要阵地。二是积极建设航空教育活动室:进入室内,东面是主题墙,“梦想起航,雏鹰展翅”大幅宣传画,学子乘坐“希望号”飞船从这里起航、奋飞;主题墙前摆放着巨大的运载火箭,正蓄势待发。西面墙壁则是介绍世界航空航天发展史和我国的航空航天发展史,如“世界上第一架飞机”、“人类第一次踏入太空”、中国古代最早记录飞天是《墨子〃鲁问》记载的“公输子削竹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等等;室内北侧摆放了各种各样的飞机模型:战斗机系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最先进的歼31和运20,民用航空系列主要展出的是空客系列和波音系列,另外还有直升机系列。南侧摆放着学生们练习用的各种飞机和他们制作的模型,虽然稚嫩,但却透露出孩子们梦想。窗帘上分别介绍了我国和世界著名的航天英雄们,他们的故事和事迹激励着每一个学子。活动室中还有一部分重要的装备,那就是学习飞机驾驶、体验在蓝天白云间穿行的“飞行模拟器”和遥控器训练器,这是孩子们的最爱。这里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接受教育的场所,更是他们动手操作,训练技能的阵地。

五、活动是航空教育的重要载体。一类活动是学生全员参与的,学校先后组织“我的航空梦”为主题的征文比赛、绘画比赛、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引导孩子们憧憬未来,树立远大理想。学校还积极开拓利用校外资源,与原来军用飞机场、国际机场建设指挥部建立联系,带领学生前去参观学习,邀请有关专家到校表演飞行,进行教学讲解等。另一类活动是航模社团活动,学校聘请有关航模方面的行家担任教学顾问,培养本校老师,并分别成立了低、中、高不同梯队的社团队伍,如低年级队伍学习折叠飞机、进行冲浪飞机游戏操作,中年级队伍学习折叠高级飞机、组装模型、模拟训练等,高年级队伍制作飞机、飞机降落航母、遥控飞机比赛、花样飞行等。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给每个学生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打造航空教育特色的具体做法 第2篇

特色小镇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以下是各地打造特色小镇的经验做法。

四川省:多举措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 一、四川打造特色小城镇,“先手棋”是坚持规划引领,做到科学布局、凸显特色,破局“千镇一面”的发展困境

1、坚持“多规合一”。四川在“百镇建设行动”中,前置开展“多规合一”改革试点,把小城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同步推进,确保300个试点镇的土地、城建、产业和基础设施配套,与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布局的定位相符、规模相配、功能相适,形成科学的小城镇建设规划体系,统筹安排小城镇的布局和功能。

2、坚持“一镇一规”。四川地域辽阔,有2032个行政建制镇,分布于平原、河谷、丘陵、山地、高原,发展条件和水平差异很大。在“百镇建设行动”中,四川根据各镇产业优势、人口集聚、人居环境、空间布局、地域风貌的不同情况,按照宜工则工、宜旅则旅、宜商则商的原则做规划,使每个镇都有鲜明的特色,定位最佳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3、坚持“绿色优先”。在小城镇规划中厚植“绿色基因”,利用四川独特的山、水、林生态优势,以原有城镇自然风貌为基,依山顺水,顺势而为,最大程度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创建山水相依、自然和谐的宜居小城镇。严格小城镇发展的规划红线和边界,引导小城镇集约紧凑发展,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创建特色鲜明、发展持续的绿色低碳小城镇。二、四川打造特色小城镇,核心之举在强化产业支撑,以特色产业立镇,化解小城镇发展“空心化”难题

模式一:工业园区特色镇。突出发展以历史经典产业和新兴产业为主体的特色镇。模式二:旅游观光特色镇。发挥四川历史文化厚重,山川雄奇秀美,民族风情浓郁多姿的优势,积极发展旅游特色镇。

模式三:商贸物流特色镇。重点在区位和经济条件好、人口流动密度大的小城镇发展商贸物流特色镇。

模式四:生态宜居特色镇。重点在生态优良、气候宜人的地方,发展适宜居住、康养和观光的生态宜居特色镇。

模式五:现代农业特色镇。挖掘我省作为农业大省的优势,建设服务农村、带动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小城镇。模式六:创新创业特色镇。随着创新创业活力不断释放和产业转型升级,一批以孵化+创投、互联网+、创新工场等新型业态的创新创业集聚区,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成为打破传统建制镇意义的新生园区镇、城中镇。三、四川打造特色小城镇,根本动力在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摒弃“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做法

1、四川在实施“百镇建设行动”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不搞“大包大揽”,不靠“拍脑袋”上项目,不搞财政资金集成的“盆景”,坚持以改革为动力,着力培育和提升小城镇的自我发展能力。

2、向改革要“小城镇管理活力”:大力推进“扩权强镇”。依法赋予或行政委托试点镇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新津县、大竹县通过委托或直接交办等方式,分别将97项和111项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和公共服务事项下放到花源镇和庙坝镇,细化下放权限内容、办理时限和责任主体,增强试点镇对经济社会事务的统筹协调能力。

3、实行“一站式服务”。将镇级行政管理权限和公共服务事项,集中纳入便民服务中心,明确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和办结时限,减少办事环节和流程。成都市安德镇实行镇与功能区“镇区合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镇政府主要抓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委会主要抓产业规划和招商引资,实现了镇域的一体化管理。

4、向改革要“农村人口市民化”: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四川从2013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全面放开特大城市以外的城镇落户限制,清理并废除不利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的限制条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推动其享受城镇居民同等权益。

5、大力推进社保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健全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统一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职工失业保险政策,增强对农业人口向小城镇转移的吸引力,让农民“愿进来”“留得住”更“过得好”。

6、向改革问“钱从哪里来”:省财政“以奖代补”。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亿元支持“百镇建设行动”,同时整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资金4.2亿元支持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以奖代补”的竞争机制给予配套支持。

7、推动社会资本投入。建立多主体、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融资机制,稳定增加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投入。探索运用PPP、财政贴息、直接补助、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多种方式,鼓励、引导、推动社会资本投入小城镇建设。四、四川打造特色小城镇,重要一环是补足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避免出现“宜业不宜居”的问题

1、补基础设施短板。300个试点示范镇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21亿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近1000个。重点是推进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向小城镇延伸。以成都为例,每一个小镇都配有28套基础设施和服务,如学校、医院、服务中心等。

2、补公共服务短板。加大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将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公办学校对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普遍开放。在2015年抽样的127个镇中,平均拥有幼儿园和中小学6所,卫生院平均有80名医护及工作人员,医疗卫生设施数达到9.8个,比2012年增加了30.3%。

3、补小城镇管理短板。在试点镇设立部门管理分局或加设分支派出机构,推动综合执法权下放。广安街子镇设立了综合管理执法中队,配备了专职人员和车辆,整合市场、城管等管理职能,实现了全天候治理维护。

浙江省:三大做法打造特色小镇

浙江省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创新体制机制,是小镇成功的一大因素。主要做法有:

一、创新机制体制,打造发展模式多样化的创新平台

浙江特色小镇是一个创新平台,是一种全新的机制和制度创新,同时每一个小镇的建设又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以及不同的机制创新和激励政策。

梦想小镇和云栖小镇就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梦想小镇是为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提供的一个创业平台,让有梦想的人去追梦。通过建设“众创空间”、O2O服务体系、“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帮助大学生“梦想变成财富”;云栖小镇重在催化已经成形的企业,是发酵已经成熟的技术、产品和业态,引领产业的发展。小镇以阿里云为基础,全力扶持云上创业创新团队,打造完整的云计算产业链。

从创建的体制看,梦想小镇着重于创业,是政府推进的模式;云栖小镇着力于创新,是政府主导,名企运作的模式。不同的发展模式,使得特色小镇百花齐放,自2011年建设以来,已经云集了阿里云、富士康、银杏谷、数梦工厂、猪八戒网等200多家企业,其中更多是由高校系、阿里系、浙商系、海归系、海外系等团队创办的新型企业。

二、突出高端引领,彰显产业、生态和人文特色

梦想小镇吸引多个互联网创业团队和年轻创业者落户,300多亿元风投基金蜂拥而至,形成了完整的互联网创业生态圈。

在云栖小镇,阿里巴巴与园区合作共建阿里云创业创新基地。双方决定在于3年内投资共同打造云栖小镇超级孵化器,引进云计算产业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优秀企业20家以上,形成完整的云计算产业。云栖小镇的可贵还在于,政府和企业不是分工,而是叠加作用。

依托特色小镇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发展从资源要素驱动发展到创新驱动发展转变,这是特色小镇的发展之本。一个特色小镇,一个特色的生态系统,这是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的内生动力所在。云栖小镇,云产业与世界前沿科技息息相关、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青山绿水已经与全球资本市场紧密连结,屏幕上滚动的全球资本市场信息。特色小镇在发展现代科技新兴产业的同时,青瓷、黄酒、丝绸、根雕、茶叶、中药这些带有鲜明浙江印记、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产业,也紧盯“特色”,特色产品随着特色小镇一起发展壮大起来,形成以小镇为载体的创新生态系统。

三、加强政府引导服务,打造更有激情的创业创新系统

在浙江,政府主要是通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制度供给等来发挥引导和服务功能。首先是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是根本。湖州丝绸小镇启动建设以来,政府只做两件事:研究规划和选择投资主体。其次是创新政策扶持方式,有两大创新:有关有奖有罚的土地供给方式、期权式财政奖励方式。第三是积极引入创新要素。萧山机器人小镇在引入全球机器人领军企业的同时,引入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和上海交大机器人研究中心,使机器人小镇具有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两大核心功能。

海南省:推进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初现成效

当“互联网+农业”风吹到海南时,结合特色小镇建设和农业部开展的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海南率先全国启动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凭借互联网技术的便捷性、精准性和开放性,力求从根本上改造传统农业以及农民生产生活生态方式。

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海南互联网农业小镇已初现四大成效。一是完善了省、市县、镇、村四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了四级协同的信息服务站点和专职信息员队伍;二是通过培训不仅使学员开阔了视野,而且掌握了淘宝开店基本知识和微信营销技能,激发了农民的创业热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班级微信群里成为了时尚热词;三是开发建设互联网民宿,为农村休闲旅游增添新亮点;四是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为农民增添致富新渠道。

目前,全省已建设10个互联网农业小镇运营中心,55个村级服务中心,形成互联网农业小镇综合服务体系,电商、银行、保险、证券等开设服务点,以镇为中心,以镇带村,村镇融合,用“互联网+”的理念、思维和技术推进镇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用信息化驱动镇域农业现代化,以互联网促进整个镇域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通过镇带村发展农业生产、农村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及农产品加工、物流等,形成农业大数据,在互联网+农业方面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路径,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

嘉兴市:拉开梯度创建特色小镇阵势

2015年,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率先吹响号角。到2016年1月,浙江共有79个特色小镇列入省级创建名单,其中嘉兴占得9席。嘉兴市为培育更多对区域发展有较强带动和支撑作用的特色小镇,于2015年在全省率先启动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经过酝酿,第一批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日前公布,嘉兴科技城云创小镇、秀洲智慧物流小镇、嘉善归谷智造小镇、嘉兴温泉小镇等20个小镇榜上有名。

一、用“特色”集聚发展要素

近日,人机大战中的阿尔法狗(AlphaGo)赚足了公众眼球,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讨论。在嘉善归谷智造小镇,弘视智能科技研发的人脸搜索比对系统就是一款深度学习、模式识别的人工智能软件。嘉善归谷智造小镇聚集了不少这样的“高智”产品,包括裸眼3D图像、血管远端保护装置、牙齿种植体、无人机用芯片等,置身小镇,仿若置身未来世界。园区本身还处处体现“低碳、江南”特色。

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嘉善精心谋划中国归谷嘉善科技产业园,在此基础上,规划培育建设嘉善归谷智造小镇。小镇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智慧医疗两大产业招引项目、集聚高端人才。这里已经吸引了26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引进凯诺电子、景焱智能装备等102家高科技企业,总投资超60亿元。

入围第一批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的小镇特色鲜明、百花齐放。有聚集信息经济产业的,如秀洲智慧物流小镇、嘉善互联网通信小镇等;有聚焦时尚产业的,如海盐集成家居时尚小镇、桐乡时尚皮草小镇等;有聚焦健康产业的,如桐乡健康智慧小镇等;更有聚焦文化、旅游产业的,如海盐澉浦影视小镇、海宁潮韵小镇等。

二、梯度创建阵势拉开

在特色小镇创建工作上,嘉兴紧步跟上。出台了《关于加快市级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计划在今后3年里,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撑未来发展的七大产业,兼顾嘉兴市传统优势产业和历史经典产业,力争创建和培育30个市级特色小镇。

2016年,嘉兴市一方面争取特色小镇创建对象的“提档晋级”,争取3个小镇新入围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另一方面确保已入围小镇“不降档”。根据要求,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左右,第一批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以上。

此次全市申报创建第一批市级特色小镇的单位共有44家,经过评定筛选,最终20个特色小镇入围。入围小镇将根据“梯度创建制”要求,“宽进严定”。政策上优先保障用地,在创建期间及验收命名后,其规划空间范围内的新增财政收入上交区、县(市)财政部分,五年内按一定比例返还给所在镇(街道),具体标准由各区、县(市)政府自行确定。

上海市宝山区:四注重聚焦特色小镇建设 2月19日,在上海市第七次区长学习会上,宝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方世忠表示,要学会从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中总结改革创新的方法,宝山明确将“三治两去”补短板工作列为一号工程,改善区域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

打造航空教育特色的具体做法 第3篇

一、校企合作模式

根据省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要求, 长葛市委、市政府优化整合职业教育资源, 以许昌技术经济学校为依托, 政、校、企合作, 于2010年组建了长葛市职业教育集团, 以“五四一”模式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突破了校企合作的瓶颈, 为地方经济建设培育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 成为中原大地上职业教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五四一”的具体内容是:

第一, 五个对接:即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人才培养与市场要求对接。

第二, 四个合一:即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室与车间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

第三, 一个标准:即培养出具有产业文化素养的复合型劳动者。

二、校企合作具体做法

许昌技术经济学校主要采取的是校外合作和校内合作两种方式。校外合作是与河南易和电器有限公司、河南新天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黄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十数家校外企业的合作, 根据“企业需要什么学校就培养什么”进行合作。校内合作就是引企入校。学校先后引进河南力驼电器有限公司建立了机电、数控专业实训基地、引进长葛市伏羲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电子专业实训基地、引进长葛葛天驾校建立了汽车维修与驾驶专业实训基地等。近几年来, 许昌技术经济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走在了兄弟学校的前列, 而且成效显著。其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 订单培养冠名班。招生前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 录取时与学生、家长签订委培用工协议, 录用时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挂钩, 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 实习与就业联体。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 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 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 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如我校与河南新天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招收的“药品检验”班, 与河南易和电器有限公司合作招收的“易和”班, 与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招收的“森源”班等, 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得到了校企双方的满意和认可。

第二, 工学交替。企业因用工需求, 根据企业实际向学校发出用人订单, 并与学校密切合作, 校企共同规划与实施职业教育。具体做法是学生在学校上理论课, 在合作企业接受职业、工作技能训练, 每学期实施轮换。如我校与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宏瑞世英车辆有限公司的合作就是采用的工学交替方式, 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了有效结合, 毕业后就能成为一名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第三, 教学实训。学生通过一定的在校专业理论学习后, 为了解合作单位的产品、生产工艺和经营理念及管理制度, 提前接受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和劳动纪律教育, 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到合作企业对企业工作过程和生产、操作流程等进行现场观摩与学习, 并安排学生实地参与相关工作、亲自动手制作产品、参与产品管理, 较为系统地掌握岗位工作知识, 有效增强协作意识、就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许昌技术经济学校进行的校内合作主要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使得我校学生还没有毕业, 就提前与实训企业签订了劳务合同, 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 顶岗实习。指学生在校专业学习2年, 第3年专业顶岗实习, 即学生前二年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 采用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形式, 到用人单位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建立标准化的流程 (教学—实习—就业) , 它的实质是:一是注重实用技术;二是毕业可拿双证 (毕业证和资格证) ;三是保障就业。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管理, 合作教育培养, 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职业人。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就是采取的这种形式。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 幼儿园得到空前发展, 每个乡村都有幼儿园, 规模大小不等, 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需求量很大。我校就与许多幼儿园签订了顶岗实习协议, 通过顶岗实习, 学生得到了很好的磨炼, 使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业率达到100%。

第五, 联合举办赛事。许昌技术经济学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校企合作达到了一定的深度。特别是以合作企业冠名的各种技能大赛, 文体活动, 更是增加了校企双方的知名度, 达到了双赢。如学校提供场地、设备、教师和员工, 河南易和电器有限公司出资, 举办每年一度的许昌市中等职业教育“易和杯”技能大赛;河南力驼电器有限公司出资举办的长葛市“力驼杯”篮球争霸赛等, 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通过校企合作的推动, 许昌技术经济学校机电、数控、学前教育、汽车驾驶与维修等专业招生人数逐年递增, 现已达到每年每个专业招生200多人的规模, 学校也得到了健康持续发展。

总之, 校企合作是适合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新型办学模式, 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经之路, 需要我们职教工作者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开拓和创新, 使校企合作逐步迈向深入, 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为谋求自身发展而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实现与市场接轨的重要举措。通过校企合作, 让校企双方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提高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加强中学生心理教育的具体做法 第4篇

一、家访,学校与家长沟通的必要手段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性格、行为习惯等方面都与家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同时也能看出家长是否关注孩子的身心需求,教育孩子的方式理念是否科学合

理;家庭情况等都一目了然。除了定期召开学校组织的开学初和学期末两次家长会除外,根据学生的动态情况进行必要的座谈,沟

通学生在校和在家的表现。问题学生需要教师亲自家访交流,尤其是学困生等;当然精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电话、手机、QQ、E-mail等通讯方式进行“电访”。

二、座谈,关心、尊重、鼓励原则是座谈的出发点

与问题学生座谈如对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留守家庭要多关心、不偏心;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导之以行。适当地表扬、激励是很有必要的。要寻找理由嘉奖学生,往往一次合理的嘉奖比十次责备带给学生的收益多。与优秀学生座谈、与老师座谈,如对学业困惑的学生可以让任课教师给予及时的鼓励进行必要的帮助,也可以发挥班干部的帮扶作用或者小组成员的帮助。

三、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预防教育

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亲近大自然,我们去远足”的活动。

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纳自我,积极发展自我,树立自信,消除自卑。

对学生进行危机应对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危机,人们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危机。

在学生中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现代健康观念,应针对学生中广泛存在的环境适应问题、情绪管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方法问题等开展教育;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开展。

组织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心里健康氛围,通过主题鲜明的特色班会,帮助学生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如:“星级学生评比,参观看守所,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宣传周,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汇报制度,结合七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七年级的思想品德课共同开展阳光心理知识的普及,收集学生心理危机转化为阳光心态的成功学生案例资料,组织班主任撰写危机转化案例,整理心理健康档案,建立信息化管理档案,培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和心理和生理危机干预教师队伍,提高领导、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等。

打造航空教育特色的具体做法 第5篇

2013年6月5日 成都商报 报道

职业教育国际化

苦练内功,中西融合,用发展的眼光打造国际化职业教育。

今年九月,成都航空旅游职业学校全新的经典英伦风格的校区将在金堂闪亮登场,迎来该校的第一批学生。国内鲜见的英伦建筑群、亚特兰蒂斯风 格的超大型弧型教学楼、以古希腊文化为主题的校园雕塑群、全世界都难以再找到的校园欧洲风情步行街、耗资4000万的空乘实训中心……当人们都在为成都航空旅游职业学校大手笔打造国际化道路的时候,该学院董事长却已经有了比肩世界名校的想法:“我希望在退休之前,把我所有的教育资产做成一个基金,像„哈佛‟和„普林斯顿‟那样,让学校成为由社会共同管理的一个百年老校!”

英伦经典风格的国际化校园

西航的新校园占地面积约500亩,按照“人文、科技、梦幻、经典”的总体建校思想,以英伦经典为建筑风貌,以欧式皇家园林为景观精髓,力求打造一个功能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齐全、环境优雅、特色鲜明、资源节约、英伦经典的全国一流、比肩世界的航空学院。

苏格兰风情图书馆,全校的文化中心,知识的殿堂。其建筑面积为18684平方米,共六层,其中有可以容纳900人的演艺厅、阳光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学生公寓楼,每栋建筑面积为8579平方米,六层建筑,可以容纳近2000人入住。学生宿舍规划有空气能集中供热系统,满足日常洗浴需要,同时学生一人一网,满足学生对网络的需求。目前,一期所有宿舍主体已经全部封顶,正全面进入内外墙装饰、地面的装饰阶段。学生服务中心,又叫欧洲风情街。西航校园的又一经典力作,体现了英式校园的“校园在城中,城在校园中”的建校理念。两栋建筑构成一条约100米街道,其中规划有水吧、咖啡厅、甜品店、瑜伽馆、迷你购物中心等,让学生感受到青春的点滴生活。

最美校园,千般姿态,万种风情。她创造了太多的奇迹:全世界都难以找到的拥有超大亚特兰蒂斯风格弧形建筑体的大学、全国唯一修建坡屋面建筑群的大学、全国唯一拥有超大英伦雕塑群的大学、有一条无法复制的校园步行街的大学……无需出国,在这里就能感受英伦的韵味。

此外,该校园不仅外观漂亮、设施豪华,在专业上也是精益求精。在豪华科技的实训楼,学院耗资4000万元,孵化全国一流的空乘实训中心,包括真实模拟候机楼中心、全真候机楼实训大厅、安检训练中心、空乘水上训练中心等。单个设备的价值少则数十万元多则数百万元,比如:B737-800紧急撤离训练舱(动态)、服务训练舱;A320应急撤离训练舱(静态)、A330灭火训练舱、水上撤离训练舱……如此“奢华”,只为一个宗旨--将专业进行到底。航空学院的定位就应该国际化

“航空学院的定位就应该是国际化的学院,它的教学模式、设施、师资、育人目标等标准,全部是国际化标准,而国际空乘专业的学生,今后都将成为国际化的空姐空少。”在成都商报联合成都市教育局主办的“成都教育与世界对话”教育国际化论坛上,成都航空旅游职业学校董事长魏全斌这样概括该学院的教育国际化理念,“我们希望成为职教国际化的一个品牌。”

如今,国际航协(IATA)授权培训中心已经在该学院正式挂牌并顺利开课,培训导师均是来自国际航协的资深培训专家。通过国际航协高标准的考核后,学员将获得国际航协全世界范围内所有会员单位承认的课程合格证书。

去年5月,该校实现与CYF国际公司&美国机场管理协会合作,成为其在中国地区的独家合作单位,共同培养国际化的安检培训专家。此次合作是学院成为民航职业航空旗舰院校的一个关键步骤,也是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际化进程的重要突破。

今年1月底,该校还邀请到了美国西点军校军事教官来院执教,“美国西点军校课程培训”开班典礼隆重举行。负责此次培训的三位外籍教官都来自美国,其中有两位来自美国西点军校。从该教育集团选拔的近100名教师、教官参加了为期一周的美国西点军校课程培训。这次课程培训是该教育集团国际化战略的关键一环。

亚洲教育论坛年会

畅谈职业教育国际化道路

2012亚洲教育论坛年会在成都举行,年会重点关注中国西部教育国际合作与成都市教育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来自中国、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教育部门官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亚洲博鳌论坛、亚洲教育论坛发起者、亚洲教育北京论坛代表等众多重量级嘉宾出席年会暨论坛。

在第三分论坛《亚洲职业教育论坛-职业教育培训如何更加有用》上,成都航空旅游职业学校董事长、院长魏全斌先生应邀作了题为《素质教育为本 国际化教育为翼 打造中国最大航空职业教育集团》的演讲。

在演讲中,魏全斌介绍了四川泛美教育集团以及成都航空旅游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从国际视野角度提出了独特的国际化教育理念,又根据民航业的国际化需求、人类共生体系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而提出了“以人为本,突破文本主义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跨岗工作能力,塑造现代绅士与淑女”的国际化育人理念,并创建了“军事化标准化管理,强化社交能力培养、以日式礼仪训练为主,强化理财能力锻炼,全员完善的就业服务”的民航职业教育四大特色,创立了完整的职业教育学生评价体系和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提出了职业教育的“无缝对接”理论。

目前,该校毕业生已经遍及国内外数百家大机场和航空公司,在跃身为全国最大的航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之后,该校一系列“国际化”的举措相继出台:建立ICC国际空乘训练中心,建立国际航协西南唯一培训中心,通过国际航协培训教师,与美国机场协会合作对教师进行国际安全技能和反恐形势培训,并决定在阿联酋独资创立一所国际化的航空学院等等。

魏全斌表示,国际化的教育是世界性的教育,是共生性的教育,民办教育将是未来国际化教育的主要力量。中国的职业教育迎来了最佳发展时期,航空业的劲爆发展为民航职业教育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将始终坚持素质教育为本,国际化发展为翼,全力打造中国最大的国际化航空职业教育集团。”

打造航空教育特色的具体做法 第6篇

关键词:金湾区,航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

金湾区作为珠海市发展“三高一特”产业体系的重要区域,以建设全国重要的航空产业基地为目标,目前已经建成了国家级的航空产业园,金湾航空新城项目也已经全面启动,是未来拉动投资,推动产城一体化,打造环境宜居城乡的重要抓手。金湾可以借助自身的航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延伸产业,即航空文化产业,以此提升区域及航空产业基地的文化形象,从而推动金湾区航空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一、金湾区文化产业现状

目前金湾区相关的文化产业共209家,建设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目前正积极规划发展国际航空文化创意产业。已规划建设航空博物馆、航空动漫、航空培训、航空服务、航空研讨会、航模比赛等“航空文化产业”品牌。金湾拥有印刷产业园区,以红山票证、三木印刷为代表的印刷企业,积极推进珠海的印刷包装业向特色印刷、高新高档印刷技术推进。另外以惠威音响、得理乐器为龙头建设高档音响、乐器等文化产品制造基地。

二、金湾区航空产业现状

2008年12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珠海市促进航空产业发展的意见》,发布了珠海市航空产业指导目录大纲,大纲把珠海市航空产业分为六大板块:航空制造产业、航空运输产业、航空维护、维修与大修、航空人才培养、航空展览和服务、航空基础学科研发。航空产业是金湾区重点发展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定位规划,建成“全国重要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三、金湾区发展航空文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政府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施

政府应该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积极鼓励发展航空文化产业,为航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机制。另外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如土地的审批使用上,航空文化项目的审批,企业的市场准入等方面。积极健全航空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体系,吸引包括外资在内的多种资本进入到文化产业中来,逐步形成一个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的文化产业格局。

2、依托航空产业园,逐步构建航空文化体系

依托航空产业园,以发展航空产业为重点,以通用飞机产业基地为核心,打造飞机制造、发动机和机载配套一体化发展的航空制造产业链,形成展览、维修、培训、保障服务等服务业配套发展的航空产业集聚区。

根据金湾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文化产业新格局。要想发展航空文化产业,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可以在传统的文化产业中发展航空文化产业,如出版发行、广告印刷、影视制作、会议展览等方面,另外也可以积极拓展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如动漫游戏、数字化出版、移动多媒体等方面,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进驻金湾,并给与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3、以航空新城规划展览馆为基地,搭建传播航空文化的新平台

金湾航空新城规划展览馆于2012年建成投入使用,展览馆的主要作用首先是向各界对金湾航空新城进行宣传与推介,另外一个作用是普及航空知识与文化的有效基地。让航空文化走向大众,以金湾航空新城规划展览馆为基地,搭建传播航空文化的新平台。建立地区航空界的交流平台,为青少年搭建航空科教活动的平台,开展内容广泛的科技活动,创建金湾区的航空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宣扬航空人的精神与理念,努力传播航空文化,不断探索与创新。

4、构建航空文化体系,树立金湾航空品牌

品牌效应及内在蕴含的文化基因在长期的竞争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可为金湾提供重要启示,金湾区可以在未来的航空文化产业规划中积极创造自己独有的航空文化品牌,从而形成品牌效应,带动区内航空产业发展。

1)筹划“金湾航空文化艺术节”:为有效树立金湾航空产业品牌形象,不断扩大金湾航空产业的国际影响,可在连续举办了三届的“珠海大学生航空科技文化节”的基础上,积极筹划“金湾航空文化艺术节”,把航空文化与艺术结合在一起,为航空艺术类人才提供一个广泛的交流、学习与展示的窗口。

2)筹建“金湾航空文艺中心”:在最新的“十三五”规划中,金湾区将全力建设高品质航空新城,加快航空新城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航空城国际商务中心、产业服务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在航空城的规划建设框架下,需要配备一定规模、较高品质的文化场馆设施,金湾区可以借助航空城项目中的市民文化中心,在其中打造“金湾航空文艺中心”项目,为各类航空主题的文艺演出、电影放映、各类娱乐项目、文化交流等提供场所与设施保障。

3)建立“金湾航空文化网”。依托金湾区主管部门,建立一个综合信息门户网站——“金湾航空文化网”,全面对外展示金湾航空产业发展、航空文化活动等方面的成就,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落户金湾。

5、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升科技研发能力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有效动力基础,要想发展航空文化产业,有必要加强对航空产业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制定科学有效的航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引进文化产业的高端人才入驻金湾,提供住房、生活等基本保障措施,对优秀的文化产业人才实行年薪制。与高校实行联合培养制度,选拔优秀人才,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激发文化产业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目前,金湾区文化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要实现航空文化的产业化发展还需要做好研究和规划,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业态,以航空文化为核心,推进创意理念、科技发展、资本支持、生产制造等要素,形成完整的航空文化产业链,发展航空文化创意产业,未来使金湾区的航空文化产业成为区内重要的产业之一,成为金湾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

[1]思罗斯比.经济学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打造有航空特色的企业文化 第7篇

打造航空教育特色的具体做法 第8篇

一、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专业设置不合理, 不能完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为了适应招生的需要, 中职学校过多开设一些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专业, 如市场营销专业、经济管理专业等, 造成了入得了学、就不了业, 无法适应就业岗位需求的现象。

(二) 专业设置没有学校特点, 不利于学校教学工作的稳定进行

有些中等职业学校为吸引生源, 专业设置多而全或更换过于频繁, 没有自己的骨干专业、特色立校专业, 平均使用师资、设备等资源, 导致专业建设资源不足, 发展缓慢。

(三) 专业建设缺乏企业的参与, 不利于反映企业和岗位的需求

现今校企合作基本上是职业学校一头热的状态, 企业看不到给自己带来的效益, 主动性不高, 参与力度不大。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 行业企业不能参与教学计划与大纲的制定, 课程的开发程度不够。

(四) 专业建设内涵发展重视不够, 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目前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中对于教学内容更新、教材建设、教师培训、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造成教学内容脱离产业实际,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学生无法适应企业岗位的能力需求, 专业建设缺乏后劲, 影响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黑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在重点专业建设过程中相关举措

(一) 明确专业定位, 建设特色专业与相应专业群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黑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 发挥骨干专业的引领作用, 巩固现有专业优势、开发和拓展专业群。

为了明确专业定位, 我们首先进行了市场调研, 了解行业发展最新动态, 制定学校未来五年的专业各类专业制定专业建设规划, 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另一方面, 从学校的教学设备、实训基地、师资力量等诸方面分析, 以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和质量水平。同时在实践中我校着眼于从学校现有的优势专业出发衍生和拓展新专业, 通过专业结构调整, 集聚优质办学资源, 打造优势专业集群, 实现规模效益。例如, 针对计算机专业, 根据市场需要, 开设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动漫制作等相关专业, 形成了计算机专业群。针对护理专业, 开设了护理 (临床方向) 、护理 (俄语方向) 、护理 (中医方向) 、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口腔医学等相关专业, 形成了护理专业群。

(二) 贴近生产实际, 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

各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之前, 进行就业市场及企业用工调研、毕业生座谈、召开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会议等形式, 进行职业分析、岗位群分析、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明确了专业定位、职业能力要求, 确定了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护理专业确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校医合作、三证融通、双语并行”, 计算机专业构建并初步实施“校企互融、多岗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此基础上各专业分别制定了实用性强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 应用职业教育课程理论, 打造品牌课程

基于对“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标准, 就业岗位对知识、技能、能力的需求”的论证, 确定了学校各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建设中, 采用任务引领的课程开发模式, 在典型任务及项目活动的设计过程中, 形成课程特色, 打造品牌课程。

护理专业构建并初步实施基于临床护理过程的课程体系, 根据岗位需求确定教学内容, 与执业护士考试紧密衔接, 制定《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标准》、《护理专业设置标准》, 建设以专业主干课程为核心的教学资源库, 打造《护理技术》、《妇产科护理》《内科护理》3门精品课程。

计算机专业开展企业专家和课程专家参与的工作任务分析, 重构以职业能力为线索的课程体系, 初步建设实施“识网”、“组网”专业项目课程群, 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的“3新”、“3段”、“3训”,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制定《课程设置改革方案》和《专业教学标准》;编辑3门骨干课程校本教材;开发《路由与交换技术》1门精品课程标准;初步建设课程资源库、素材库、教学资源库, 网络平台及共享师资资源库等资源建设。

(四) 开发校本课程与教材, 形成校本特色

校本教材遵循“体现学校特色、体现职业特色, 满足学生就业岗位需要”的开发指导思想, 建立校本课程与教材开发实施方案, 规范开发程序,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挖掘校本教材资源, 积极进行校本课程及教材推广和教学应用。在教材开发过程中, 积累贴近学生生活体验的教学资源, 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 计算机专业已开发了《Linux网络操作系统》、《路由交换技术》等2门骨干课程校本教材;护理专业开发了校本教材《俄语会话》, 构建了《护理俄语》校本教材框架。

(五) 加强校企合作, 探索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

积极发挥行业、企业的指导作用。成立了学校各专业大类的专业建设委员会, 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研究机构专家的作用, 研究和论证专业教学标准的实施, 提高专业和课程建设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企业专题讲座、专业实习活动、岗位实训等多种形式开展校企合作。

与企业共同研究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学生技能训练及条件创设,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探索校企合作的实施途径, 即让学生在公司进行专业实习和工作实践, 让教师到公司接受职业岗位锻炼, 以提升技术技能、从而初步形成了企业和行业发挥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模式。

(六)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培养本专业技术领域的专业带头人, 引进企业兼职教师, 改善学校专业技能教师数量偏少、质量偏低状况, 拓宽对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培养渠道, 从而使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能力大大提高。

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有:一是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每年青年教师通过长短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 使年轻教师能迅速提升综合素质。二是加强学历提升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三是采取自学、网上学习、集体学习等方式, 加强实践能力锻炼, 形成了各专业由学科带头人领衔的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七) 加快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改善实训教学环境

学校加强了对校内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投入, 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实训场地, 改变了学生的实践学习环境, 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提高了专业技能。

计算机专业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计算机实训基地, 现有实训设备价值近500万元, 实训室面积达1089平方米, 建有网络、软件开发等9个实训室。各实训室设施齐备, 利用率高。我校护理专业拥有国家级实训基地, 2013年预计建成万米实训大楼, 实训场所占地面积12046平方米。完善了校内实训室的软硬件环境, 为学生全天开放实训室、为护理技能鉴定和护理技能大赛提供师资和设备, 为社会提供培训、技术服务等形式, 使其建成集教学、培训、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护理实训基地。

摘要: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 是中等职业学校提高自身适应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黑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护理、计算机网络两个重点建设专业为着眼点, 对专业设置中的专业设置标准、课程标准、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浅析, 初步确定了专业规范化建设的思路。

转化差生的具体做法 第9篇

关键词 转化差生 具体做法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060-02

提起差生,很多教师都束手无策,甚至深感烦恼。部分学生由于受到父母亲的宠爱和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不爱学习、我行我素,目无组织纪律,拉帮结派,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干扰别人学习,離间同学关系,导致班级组织松弛、人心涣散,班级整体素质降低,致使集体形象受损。因此,认真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班主任责无旁贷。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千万不能让差生破罐子破摔,应当想尽一切办法,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他们痛改前非、变劣为优,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健康地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至于差生如何转化,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分析原因,了解情况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寻找机会适时进行家访,以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要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差的原因,多找差生进行交谈,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家庭以及思想,透彻分析差生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教师只有知己知彼,从多方面、多渠道地对差生的病根全盘掌握,才能很好地对症下药,将其弊病根治。

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教师在对差生进行全面的了解之后应当因势利导、耐心教育。差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一般都比较低,对是非、善恶、美丑、好坏辨别不清,常常自暴自弃。教师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耐心去热爱和关心他们,以自己的言行去感化他们。常言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你对他们付出了爱心,他们就会觉得如果不好好学习,努力把成绩搞好,就对不住关心和爱护他们的老师。于是就会弃恶从善、立志图新,由一名差生逐渐地转化成班上的优等生。

差生由于自身有缺点、毛病多、学习成绩差,往往得不到师生的爱,容易自暴自弃。因此,我们教师要怀着真诚的爱去帮助他们,做他们的贴心人,体谅他们各方面的困难。几年来,我在学习上尽可能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上课时尽可能给予他们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回答不同层次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以使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在批改作业中我也注意对差生进行关爱和爱护。根据学生的好胜心理,我经常在差生作业本上写上鼓励的批语,如“有进步”“字写得很工整”“继续发扬”等,使差生在师爱的感召下产生动力,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当然,师爱并不意味着放松要求,严本身就包孕着深厚的爱。去年我班有位学生平时学习懒散、作业拖沓,但脑筋比较灵活,胆子也很大。于是我在上课时对他多提问,促使其注意力集中,回答正确的我给予鼓励;下课后和他谈理想,对他的作业要求当天完成,并经常家访,调查,掌握他在家的学习表现。开始,他对我的做法不理解,深感缺乏自由,用逃学相威胁。但我不气馁,和几个与他要好的同学四处寻找。渐渐地,他的思想防线崩溃了,对我的诚心和爱心有了深刻的理解,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三、尊重学生人格

班主任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从本质上去热爱学生,同时也才能赢得学生的热爱。这样,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才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教师都坚决不能歧视和侮辱学生,更不能说“笨蛋”“蠢猪”“白痴”等伤人自尊的话。对于任何一名学生,教师都应坚持尊重和信任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去与他们交流和沟通,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在他们需要帮助时拉他们一把,在他们失意时应尽力去鼓励他们,逐步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从而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斗志。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班级气氛活跃,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差生并不是各方面都差,相反,他们有优生所不能比拟的特长。因此,我们应注重挖掘差生的闪光点,发现和表扬他们某一方面的长处,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而不能当众揭露差生的短处,否则就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并使他们产生羞耻感,失去信心,变得麻木不仁,这样他们非但不会去追求进步,而且还会产生以丑为美的变态心理。

我班有一位学生,学习成绩很差,但体育很好,每次搞活动他都能为班上争得荣誉。于是我因势利导,表扬他为班上争得了荣誉,并帮助他正确认识体育与学习的关系。不久,这位同学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其他方面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五、坚持家访,激发差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人们总是把自信看作是取得成功的秘诀。如果没有了信心,人便失去了成功的动力,也便失去了成功的可能。具有高度自信心的学生能与他人友好相处,学习成绩好,对各种新事物非常感兴趣,有创造能力。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奋发上进,而奋发上进必须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缺乏自信的学生是不可能积极进取的。因此,培养差生的自信心至关重要。如何培养差生的自信心呢?首先,要充分相信差生,对他们也要充满着信心和希望,不要认为他们“没希望”“没出息”“不可救药”等。其次,要帮助差生克服自卑心理。要培养差生的自信心,就应教育学生克服自身的自卑感,让他们相信自己,有勇气、有信心克服困难,大胆作为;同时教师应该多在学生身上找长处,鼓励差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奋发上进,对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最后,对差生要多表扬,尽量避免当众批评。学生有了过错,应当进行批评教育,使之改过自新,差生也不例外,但批评不能过多或流于形式,否则就会使差生习以为常,甚至产生厌恶、反感或逆反心理,以致对自己失去信心。我们应该注意发现差生的优点、进步和所做的好事,同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鼓励他们不断前进、不断取得新成绩,从而使他们产生愉快心情和信心,怀着更大的决心去拼搏进取。

六、期待差生的转化要有耐心

差生的转化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差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差生保持不断进取的势头。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教育转化差生的心理准备,教师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无药可救、没有希望了”。要知道“一锄挖不出一口井,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

加强疫苗管理的具体做法 第10篇

1 加强疫苗管理制度建设, 做好分类管理和接种管理

1.1 加强疫苗管理制度建设

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1]、《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2], 制定了本单位的《疫苗和冷链管理制度》、《冷链设备管理制度》、《疫苗领发保管制度》等, 严格按制度执行。内容涉及到对适龄儿童根据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 并宣传免疫预防知识;建立儿童预防接种电子档案, 及时做好信息登记和更新, 上传至国家信息管理平台;档案应长期妥善保管;疫苗专人管理, 制定需求计划, 从规定渠道购入;疫苗购入时须验收疫苗相关合格证件, 进口疫苗还应当索取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并保存备查;做好领发登记, 及时掌握使用量及耗损量;过期疫苗登记后上交;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符合冷链管理要求;建立冷链设备档案, 账物相符、专物专用;合理安排疫苗接种门诊周期, 接种场所、接种人员、消毒、体检及接种均应符合相关要求;及时建立接种卡、接种簿与接种证, 按时预约接种;做好常规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做好接种率监测与常规接种月报表统计, 定期评价疫苗接种情况;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做好登记、调查, 及时处理、上报。

1.2 加强疫苗分类管理和接种管理, 确保疫苗质量和接种安全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切实作好第一类疫苗使用计划的制定和分发工作, 由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逐级向下分发, 再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发到接种单位。分发第一类疫苗, 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第一类疫苗。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均可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销售第二类疫苗,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要严格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条例》规定采购和供应第二类疫苗, 严禁从无经营资质的单位和个人购进疫苗。要严格按照《疫苗储藏和运输管理规范》要求, 做好疫苗储藏运输工作, 确保疫苗质量, 满足公民对第二类疫苗接种的需求。在接收第一类疫苗或购进第二类疫苗时, 要依法进行查验, 并索取由药品检验机构依法签发的生物制品每批检验合格或者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要严格按照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 建立健全接种疫苗品种与方法公示、接种前告知和安全注射等制度, 规范接种行为, 确保接种工作规范、安全、有效。

各地要加强预防接种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科学合理设置或调整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单位, 尽快完成预防接种规范门诊的建设和接种单位的指定工作, 保证预防接种工作持续稳定发展。

2 疫苗的领取

2.1 各类疫苗的领取和保存

首先, 建立了疫苗领发台账, 疫苗的出入账物相符, 每月底按乡镇报的计划到市疾控中心领取疫苗, 疫苗领取时, 备有冷藏箱及冻制好的冰排, 在冷藏箱内放入温度计, 底部垫上防振和吸水纸。查验疫苗的冷藏条件, 并对疫苗的品种、剂型、批准文号、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温度记录、供货单位、生产厂商、质量状况等内容进行核对, 做好记录。在放入疫苗时, 根据各类疫苗的冷藏条件, 将骨髓灰质炎疫苗放入靠近冰排层, 再将卡介苗放入中层, 乙肝疫苗、百白破等其他疫苗放入上层以防冻结。最后用纸填充好各疫苗盒之间的空隙以防振动而损坏疫苗。以上各种疫苗按程序装好后加盖检查无误后, 再根据当日当时气温的变化快速到达本单位。将疫苗按其所需温度分别放入冷库或低温冰箱内贮存, 根据冷藏箱内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填写疫苗运输记录。按疫苗品种、批号分类码放。存放整齐, 包装标志明显, 疫苗存放都留有相应的空隙, 冷库内整件疫苗存放距离地面10cm以上, 以防潮湿, 保证冷气循环和流通确保疫苗所需的温度。

2.2 疫苗领取的程序和管理

在领取疫苗时, 有疫苗出入库登记表, 按出入库登记表填写领取疫苗的时间、生产厂家、领取单位、价格、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批签发合格证编号, 检查无误后, 领用单位领取人签字。分发使用疫苗按照“先短效期、后长效期”以及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进效期先出的原则。登记记录以防疫苗接种发生不良反应、损坏、变质等问题时以备查询。

3 冰箱、冰柜除霜和温度监测

3.1 冰箱、冰柜除霜的方法

必须按时按规定进行除霜, 冰箱、冰柜内结霜超过0.5cm时要及时除霜, 除霜前将冰箱内疫苗转入另一个冰箱, 然后关机切断电源。除霜时, 比较厚点的霜用冰箱专用的塑料铲子轻轻铲去, 不要用金属铲子以免产生划痕。除霜完成后, 擦干融化的水, 打开冰箱, 让其晾干后再使用, 使用前先插上电源再开机, 使冰箱内温度降到8℃以下, 再放入疫苗。

3.2 冷库、冰箱温度的监测

将冰箱专用的温度计放在冷藏室的中部, 并做到每天上午、下午各监测一次并做记录, 准确监测冰箱内温度的变化和冷库自动监测仪上温度的变化, 使其保持在2~8℃之间并随时调节。低温冰箱温度应控制在-20℃以下。

疫苗的冷藏管理措施好坏直接关系到疫苗质量和安全接种, 采取各种有效的管理措施。如:冷链设备专物、专用、专人管理, 严禁从无经营资质的单位和个人购进二类疫苗, 按照《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2]的规定, 做好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签发的资质查验等。由于疫苗管理工作做得细心认真, 平阴县疾控中心多年来从未发生疫苗的损坏、变质和管理的混乱情况, 从未因疫苗管理不当出现严重的接种不良反应和医疗事故, 确保了各种疫苗的安全接种, 有效地提高了人群的免疫水平, 降低了相关疾病的发病率, 保护了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疫苗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不同于一般的药品。随着疫苗种类的不断增加, 在疫苗的采购、选择及使用过程中, 如果不遵守不严格执行《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 出现任何差错, 都将造成严重的后果。问题疫苗事件说明, 规范管理疫苗是个大问题, 容不得半点马虎, 这关系到接种疫苗人群的身心健康。可见, 加强疫苗管理,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要解决的问题[3]。其实, 疫苗问题不是技术问题, 更不是市场化问题, 从根本上说仍是一个管理问题。疫苗领域是否在受到有效监管, 目前的监管体系是不是能发挥作用, 相关部门是否具备疫苗管理能力, 疫苗领域的安全程度到底有多高, 关乎疫苗是否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 必须重视和加强疫苗管理, 确保疫苗质量和接种安全。

关键词:疫苗,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34号.《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S].2005.

[2]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S].卫疾控发[2006]104号.

上一篇:幼儿园生活常规管理下一篇:幼儿教师反腐倡廉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