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5则范文

2024-06-08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5则范文(精选13篇)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5则范文 第1篇

广东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课标分析

本课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因此,在设计该课时,我结合《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界定:“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阶段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的发展,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并且感受到我国各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在生活和生产方面呈现的特色美,在行为上要和各民族友好互助、团结一致,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四年级部分第四单元“我们生长在中国”有关教学内容和要求设置的。对青少年进行民族间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的教育很有必要。其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民族问题一直是我国的一个重要问题。宪法中也明确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应让学生从小了解我国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其二,不能忽视目前境内外,仍有少数敌对分子利用民族问题制造事端,破坏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进行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十分必要。其三,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各民族间交往日益频繁,许多少数民族到内地来做生意,随着边境地区旅游事业的发展,汉族人也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因此,对学生进行这一教育,也有现实意义。

本课以观察照片,让学生从我国各民族代表的合影照片中认识几个民族,并谈看了照片之后的感想入手导入课文,用以说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与课文第一段相连接。本课应讲清两点。

1、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及风土人情。课文以傣族的泼水节、藏族的赛马节和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这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例,展示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美,接着引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通过邮票了解各民族的舞蹈优美,了解其他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美、音乐美、舞蹈美。2.让学生知道各民族间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课文中四幅图展现各民族的人民团结互助、互相学习,共同创造了中华悠久灿烂的中国文化。以文成公主和孔繁森的事迹,说明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家庭,各民族间亲如兄弟,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因为年龄小,阅历不够,知识面不够广,加之在日常生活中与少数民族交往比较少,对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习惯等了解得就更少。部分学生可能通过旅游或看电视、看书,对少数民族的情况有一些肤浅的认识,但这些认识都十分有限。活动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2.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3.知道民族团结、友好互助的故事,体会各民族的融合相处和团结友爱。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和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知道各民族要友好互助、团结一致,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教学策略

上网搜集资料、访问家长、小组探究交流、展示收藏的民族物品、表演舞蹈、学唱歌曲、学说少数民族语言等 活动过程

一.课前探究部分

1.看中国地图,了解我国各民族分布情况。

2.上网查资料,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3.了解自己喜欢的一个少数民族的歌曲、舞蹈和语言等知识。4.搜集体现民族团结的小故事。5.学唱《爱我中华》的歌曲。二.新课导入部分

听民族音乐,观看各民族照片,导入新课

1.播放民族音乐,请学生猜猜:这些都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吉祥三宝》(蒙古族)《新疆好》(维吾尔族)

《青藏高原》(藏族)《月光下的凤尾竹》(傣族)

2.观看民族照片,猜猜他们是哪个民族的? 满族、苗族、纳西族、朝鲜族 3.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师小结:不同民族音乐、服饰都很美,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每个民族就像一朵朵鲜花一样开放在祖国的大花园里。现在我们就走进中华民俗文化村去欣赏欣赏他们的美吧。(板书:五十六个民族)

(设计意图:该环节让学生初步感知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服饰美,激发兴致,板书课题前部分。)三.师生互动部分

活动一 走进中华民俗文化村

(一)走进傣族村 1.观看泼水节的视频。

2.大家猜猜:这是傣族的什么节日?

你知道这飞扬的水花代表着什么?你还知道些什么? 3.欣赏图片,感受傣族的秀美。

(二)走进蒙古村 1.观看蒙古族的草原风光。

看到这样美丽的草原风光,你有什么感受? 2.他们的传统节日是什么?你对这个民族有哪些了解? 3.欣赏图片,感受蒙古族的豪放美。

(三)走进藏族村

1.老师唱《康定情歌》引入藏族村寨。

2.观看视频后,你想说什么?对这个民族的了解,你还有什么要与大家分享? 3.欣赏图片,感受藏族的神秘美。

(四)百花齐放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民族知识的资料,感受其他民族的特色美。(板书:五十六朵花)

(设计意图:紧扣教材,紧扣课题五十六朵花,重点突破三大民族的不同特色文化,让学生领会到各个民族的特色美。即位于彩云之南的傣族的柔美;雪域高原藏族的神秘美;马背上的蒙古族的豪放美。学生讲自己喜欢的民族的风土人情,是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美的百花开放。)活动二 民族团结一家亲

师:是呀,朵朵民族花都盛放着自己的美丽,让我们陶醉其间,留恋忘返。那这些民族之间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1.显示课文图片故事,看后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2.讲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孔繁森的故事》 3.出示蒙牛牛奶和人民币,体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体现了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4.学生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从哪些方面感受到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互助。(板书: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一个感知的深化,让学生体会到各民族处处在交流融合,共同创造了我们的美好生活。)活动三 联系实际,辨析导行

师:随着民族交往的日益频繁,我们小学生又该怎样和少数民族相处呢? 1.观看小品:《买牛肉包》,你懂得了什么? 2.了解少数民族的禁忌,说说怎样和他们相处。

3.练习献哈达、跳民族舞蹈、唱民族歌曲、学说少数民族的语言等。(设计意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怎样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活动四 全班歌舞,结束该课

教师播放音乐片《爱我中华》,全班歌唱《爱我中华》或自由舞蹈,结束该课。(设计意图:首尾呼应,实际上是再次深化主题,五十六个民族爱我中华,这个大花园才会更美丽。)板书设计: 13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

课后反思

这节思品课紧扣课题《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进行设计。设计该课时,我注意突出民族之花在风土人情、音乐、舞蹈等方面呈现的特色美,让学生能深切地感受到这些特色美的汇集才让我们祖国这个大花园五彩缤纷,美丽纷呈,从而激发学生愿意了解少数民族,愿意和他们相处的愿望。以此为铺垫,让学生知道各民族间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才能共同创造了中华悠久灿烂的中国文化,达到情感上的深化。不论是师生互动部分,还是辨析导行部分,学生都是兴趣盎然,了解到了许多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等知识,并且情感深化也是水到渠成,最后的集体歌舞更是将该课推向高潮。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5则范文 第2篇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五十六个民族。

2、初步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3、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增进民族团结。

教学时间 四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教材P70-71。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分布图及图例说明。

2、准备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听音乐吗? 生:喜欢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希望大家喜欢。会唱的同学一起唱

(出示课件:宋祖英的《爱我中华》MTV)

师:同学听了刚才这首歌曲,请大家大声说出歌曲的名字 生:《爱我中华》

师:是呀,正如歌中所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了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大家庭去感受它的团结和温暖吧!

(二)中华民族大家庭 活动一:我知道的民族

1、填写简单学籍卡

2、大家交流学习,找出共同点。

3、班级交流,教师总结:班级同学绝大部分是汉族。汉族是我们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汉族人数最多,其它民族人数较少,我们称这些民族为少数民族。

4、出示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进行了解。(学生快速浏览)

5、抢答竞赛活动:完成“我所知道的民族”

活动二:民族区域自治

1、为了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中央在少数民族人数较集中的地方成立了民族自治区,这些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现在,全国已建立了五个自治区。你能从分布图上找出来吗?

2、生看分布图,指出相应位置,教师介绍名称:内蒙古自治区、宁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教师补充出示课件: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名称、成立时间、首府驻地

3、我国除了五大自治区外,在一些少数民族比较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还建立了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此外,还建有1300多个民族乡。

4、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民族分布图,说说民族分布特点。活动三:民族大团结

1、出示老舍先生的《草原》选段,让学生感受民族团结

2、小组交流收集的民族团结故事

3、学生展示交流

4、回答交流感受——民族团结互助

四、齐唱歌曲,总结课堂

1、同学们,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多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出示书上民族集体照)这张照片就是最好的证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如同兄弟姐妹,亲如一家。最后随着音乐,再来齐唱《爱我中华》

板书设计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中华民族大家庭

56个民族 55个少数民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大团结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5则范文 第3篇

1.情感: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激发民族团结的情感。

2.能力:尝试多渠道搜集相关民族的服饰、歌舞、风俗等资料,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知识: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着重了解身边的少数民族——畲族。

教学过程

活动一:欣赏歌曲,激趣导题

中国就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各个民族就像盛开的鲜花,把花园打扮得五彩缤纷。歌唱家宋祖英用甜美的歌声颂扬了这块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歌舞《爱我中华》(播放《爱我中华》歌舞视频)

从这首歌中你们获得了什么信息呢?

揭题: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点评:歌曲《爱我中华》紧扣本课教学主题,学生耳熟能详、喜闻乐见,以此歌导课自然贴切,奠定了本课的情感基础,收到“课伊始情已生”的效果。】

活动二:民族知识大比拼

对于中国56个民族的知识,你了解多少呢?咱们先来场比赛——“民族知识大比拼”。

比赛规则:全班同学分成男生队和女生队。各队都有两道必答题,另有两道抢答题,答对一题加10分。

第一题: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56个民族名称):这是我国的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汉族)

第二题:56个民族中,除了汉族外,其余的55个民族人口相对较少,我们都称之为什么?(少数民族)

第三题:“献哈达”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习俗?(藏族)

第四题:炎帝与黄帝是我国哪个民族的始祖?(汉族)

附加题:(课件出示腾格尔肖像图)他是我国著名的歌唱家,他的名字叫腾格尔,他演唱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传遍大江南北。请问他是哪个民族的?(蒙古族)

附加题:这是一道听力题,请欣赏歌曲《高高的兴安岭》。这首歌里唱到了一个少数民族,请问是哪个?(鄂伦春族)

【点评:根据儿童心理特征,以知识竞答的形式巧妙地让学生学习,巩固了课文知识,充分体验了比赛游戏带来的激情与快乐,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后续学习的热情。】

活动三:民族风情大展台

1.小组活动:交流收集到的民族知识。

课前,同学们收集了自己感兴趣的民族知识并做成了资料卡。现在请以4人小组的形式,结合课文第70-83页的内容,把你感兴趣的资料介绍给你的组员。

【点评:根据学习目标收集、整理资料是一种学习能力,与同学交流共享学习资源也是一种学习习惯和能力。通过组内的介绍与交流,一则共享资源,二则进一步整理所储备的知识,使之后的反馈更有深度和条理。】

2.小组代表反馈。

A、民居组(相机交流:傣家竹楼、蒙古包、石板房、碉楼、土楼)

B、服饰组(相机交流:苗族服饰、白族服饰、鄂伦春族服饰、彝族服饰、傣族服饰)

C、歌舞组(相机交流:傣族舞、侗族大歌)

D、体育运动组(相机交流:蒙古族摔跤、朝鲜族荡秋千)

E、传统节日组(相机交流:“火把节”)

F、习俗礼仪组(相机交流:“献哈达”、喝“八宝茶”、俄罗斯族的见面礼)

【点评:通过学生代表的展示介绍,让全体学生领略不同民族的文化魅力,激发学生热爱中华各民族的情感。】

活动四:领略畲族风情

1.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概念,指出我国的5个民族自治区,引出闽东的畲族。

2.学生介绍畲族知识。

3.感受畲族传统节日。(播放课件:三月三影像资料)

畲族“三月三”向我们展现了哪些畲族风情?印象最深的是什么?(a、畲族小吃;b、畲族对歌;c、畲族节日;d、畲族婚礼;e、畲族武术⋯⋯)

【点评:闽东是我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畲族人口占当地人口的7%。通过视频资料,让学生走近畲族,领略畲族文化特色,从而关注、了解、尊重这个身边的少数民族,对进一步了解各少数民族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活动五:感受畲汉友谊

1.结识畲族同学 (请两位身着畲族服饰的同学当客串嘉宾。)

2.学说畲族话(畲族同学用畲语向同学们问好,用畲语背诵古诗,并教同学们用畲语数数字1—10。)

3.了解畲族服饰(畲族同学介绍身上的民族服饰。)

4.学练畲拳(让畲族同学教大家做几个畲拳动作。)

5.体验畲汉两族学生相处间的点滴感受(课件出示:畲汉学生相处场景——在我们学校这个大家庭里,畲、汉两族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交流⋯⋯)

【点评:把畲族学生请进课堂,将美丽的畲服展现在学生眼前,让畲家孩子教大家说畲语,练畲拳,与大家交朋友。这些最生动的、来自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无疑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民族大团结、各族一家亲的观念也就悄然进入到孩子们的心灵。】

活动六:绽放民族之花

1.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不仅仅畲汉一条心,我们56个民族就像56个兄弟姐妹,和睦地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我们称这56个民族为56朵花了吧。(板书:勾勒花瓣)只有让这56个花一样的民族紧紧簇拥在一起,祖国才会更加绚丽多彩。

2.齐唱歌唱《爱我中华》。(课件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3.布置作业: 回家后继续收集资料,做一张“民族风情”手抄报,下节课将举行一次“民族风情”手抄报展。

【点评:勾勒花瓣、齐唱歌曲、收集资料、办手抄报,都是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认识,升华孩子们的情感,拓展孩子们的见识。“课虽尽意犹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民族文化之花一定会在孩子们的心田中长开不败。】

总评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课,融地理、社会、文化、品德教育于一体,关注主题目标,关注课程特点,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课内外的关联,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是上好这节课的关键所在,而本课的设计就正好抓住了这些要点。

一是体现了主体的自主性。此课内容涉及面广,所承载的信息量大,需要课前收集、整理大量的资料,课内加以展示、交流。不管是课前的收集整理,还是课内的展示交流,都是学生或独立或合作加以完成的,如此,学习就成了他们自己的事。

二是体现了活动的层次性。从欣赏《爱我中华》奠定情感基调,到“民族知识大比拼”感受民族大家庭,到“民族风情大展台”鸟瞰民族百花园,再到“领略畲族风情”观赏民族奇葩,系列活动步步紧扣主题,让民族文化教育由大到小,由浅入深,由远及近,层层递进。

三是体现了课堂的开放性。学生的能力有多强,品德与社会的课堂就有多大。围绕56个民族的民居、服饰、歌舞、传统节日、习俗礼仪、体育运动等,全班孩子张开了搜索的触角,将林林总总的有用信息搬进了课堂,让课堂成为展现民族文化的大展台。更难能可贵的是,执教教师选取了最具生活性的畲族文化,成功拉近课堂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掀起了学生学习与活动的热情,培养了学生民族一家亲的认识,提升了民族大团结的情感。

(作者单位:福安市逸夫小学福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福建宁德 355000)

责任编辑徐向阳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5则范文 第4篇

教学内容:人教版品德与社会5年级上.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简单了解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能在地图中找出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风俗习惯.

作 者:郭月兰 张喜芬  作者单位:郭月兰(哈尔滨市清华小学)

张喜芬(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

刊 名: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EDUC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2 关键词: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案 第5篇

庆华初级中学 肖功蓉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五十六个民族。

2、知道民族的基本知识。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激发感情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很好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边听边体会歌词的含义。

2、你听到了哪些内容?(从歌词中我知道:

1、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2、这首歌唱出了我们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

3、从歌声中,我体会到我们的民族很团结,你从那句歌词中体会到的?我从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大家庭,感受它的团结和温暖吧!板书课题: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二、了解民族知识

1、知识竟答。

2、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民称?除了你们所说的,还有一些你们不知道的,那就让我们快点走进他们吧!

3、(投影:出示少数民族的名称)

4、下面的活动是看看谁的记的多:说出你所知道得少数民族名称。

三、欣赏民族风采

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像一颗颗闪亮的明珠,镶嵌成中华民族五彩缤纷的文化宝库。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各具特色,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不同的风土人情,让我们一起走近各少数民族,去感受和探究他们吧!

1、投影:民族服饰、民族民居、民族歌舞、民族节日、民族体育、民族习俗礼仪

2、学生交流所感。

3、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对各民族的服饰、民居、歌舞等许多方面有了初步了解,发现一个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多与该民族的地域环境、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对各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我们应该以认同、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去对待,这样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才会融洽,民族大家庭才会亲如一家。尊重是友谊的前提,而认同他人的习惯就是最基本的尊重。(尊重理解)

四、学习民族政策

1、为了保证少数民族的权利,中央在少数民族人数较集中的地方成立了民族自治区,在这些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现在,全国已建立了五个自治区。你能从分布图上找出来吗?

2、生看分布图,指出相应位置,教师相机介绍名称:内蒙古自治区、宁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3、我国除了五大自治区外,在一些少数民族比较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还建立了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此外,还建有1300多个民族乡。(团结统一)

五、齐唱歌曲,总结课堂

1、同学们,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多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出示书上民族集体照)这张照片就是最好的证明。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心相连的兄弟姐妹。让我们一起高歌,歌唱民族的团结,歌唱民族的欢乐祥和。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案 第6篇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分布图及图例说明。2.教师准备mtv《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3.师生几套民族服装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饰。学生准备各民族在历史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相关资料(文字、图片、音像)。

教学设计:

活动一中华民族大家庭 1.从民族分布中找一找我国有哪些民族。在方框里写写“我所知道的民族”名称,学生之间可开展“看谁知道的民族多”抢答竞赛。2.在地图上找找我国的五在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3.民族小考察。了解本地区的民族自治洲、自治县(旗),本班、本校同学中有哪些民族。4.看看钱币上不同民族的文字(汉文、维文、蒙文、藏文和壮文),不同民族人头图案。5元券,下面右侧主景是藏、回族人物头像;2元券,下面右侧主景是维吾尔、彝族人物头像;1元券,下面右侧主景是瑶、侗族人物头像;5角券,下面左侧主景苗、壮族是人头像;2角券,下面左侧主景是布依、朝鲜族人头像;1角券,下面左侧主景是高山、满族人头像。5.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唱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歌曲,体会歌词的含义。

活动二民族知识知多少 1.师生苟同查找资料,依据资料提供的信息,又如,有关民族形成的传说、民族人口、信仰、语言文字等,了解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与文化。汉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涉及的方面比较多,以后还要学习更多的内容,因此,此处参考教材提供的思路进行教学即可。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下一些少数民族的起源历、历史和主要文化。2.用多种形式在班内汇报交流。如讲讲炎帝和黄帝的故事;或用表演的方式,扮演炎帝或黄帝向今日的子孙们讲述当年他们的故事;扮演不同民族的儿童,介绍这个民族的历史、广货还可以开展“民族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和小展览。

活动三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可以参考教材74~77面内容分成若干学习主题,每个组承担一至两个学习主题。1.学生自愿结合成组,分专题查找反映和介绍不同民族生活习俗、文化特点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如饮食文化、民居、服饰、艺术等。收集实物,如小饰物、民族乐器、民族工艺品、民族服饰等。2.学生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并用多种形式交流。具体活动方式可参考以活动设计。1)民族博物馆(1)将学生收集的图片资料和实物分门别类摆放出来。由收集者向其他同学做简单的介绍。(2)可以猜猜看的形式,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猜一猜图片、实物中反映的是个民族心甘情愿、服饰、乐器、工艺品等;唱一首民族歌,跳一个民族舞,让其他同学猜一猜测是哪个民族化曲和舞蹈;用语言描述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让大家猜一猜是哪个民族的习俗等。2)民族服装展示会(1)在上一个活动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各小组准备某一民族的服装。(2)每个小组就自己所找到的服装进行简单改造或搭配。此活动可以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力,但不能偏离其民族。(3)各组将自己改造(或搭配)好的服装给大家,每组可设一名解说员进行介绍。3)民歌舞会(1)说一说:知道哪些民族歌舞,并说出它的特点。(2)跳一跳:把最喜欢的民族舞蹈表演出来,如:新疆舞、藏族舞、蒙古族舞、傣族舞„„(3)唱一唱:演唱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4)奏一奏:鼓励有特长同学介绍演奏他们所学的民族乐器。3.探究活动:探究服饰、民居、民族歌舞等当地地理环境、特产、人们生活、生产活动等的关系。

活动四欢乐的民族节日 1.考察活动:收集介绍我国各民族节日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民族节日日期、节日的意义、有关节日传说、节日习俗、节日活动等。2.模拟活动:在课堂上进行庆祝民族节日模拟演示,可以播放有关节日音乐、画面,把学生带入民族节日氛围中参与体验。3.探究活动:每个小组拟订一个主题,全班开展讨论,如:民族节日与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的关系,民族节日与民间传说、信仰的关系„„

活动五趣味运动场 1.师生准备:了解一些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并进行模拟训练。2.表演比赛:可把运动项目分成单项、集体项目进行表演比赛。3.交流探究:师生交流自己所在民族喜欢的体育活动,探讨这些体育运动产生的原因,这些体育运动在民族中的影响,体育运动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

活动六欢迎远方的来客 1.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习惯和礼仪习俗。去别的民族地区旅游过的同学,可以找当时照片,回忆旅游时所了解到的民族习俗 2.各小组可以准备小品进行少数民族的礼仪表演。或播放有关民族礼仪的录像片。3.参考教材第77页,通过设置情景问题,让学生参与并体验不同民族的礼仪习俗和待客方式,如藏族人给远方来客献哈达,喝酥油茶;回话人请远方来客喝八宝茶等。在表演中,引导学生思考:当主人用本民族友好的方式招待客人,而客人表现出不喜欢时,作为主人会怎么想?由此引出该怎么对待此类情况的问题。4.如果本班有其他民族学生,可以相互交流本族在生活习惯、待客礼节等方面的习俗和礼仪,大家讨论怎样做到相互尊重各自的生活习惯。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5则范文 第7篇

【主题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共有56个民族;初步了解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

2.能在祖国版图的相应位置指出五大自治区的范围和位置,能对几个主要的少数民族的文字、服饰、歌舞、住房等代表性特征进行感知、区分。

3.对我国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产生兴趣和进行探究、了解的愿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活动一:听歌曲、看图片、识民族

1. 欣赏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2.课件或实物(钱币、服饰、图片)展示具有少数民族代表性的服饰、饮食、礼节、民居、文字、歌曲、舞蹈、乐器、体育活动等等,或单独呈现,或组合比较着呈现。

3.學生边欣赏边猜测边感知。(提示:不必对学生的猜测进行评判纠正,重在激趣和直观感知。)

活动二:填一填,交流各自掌握的民族知识

1.填一填课本第71页的表格,独立完成,知道多少填多少,看谁填得又多又对。

2.小组交流,除了交流各民族的名称外,可以选择自己最了解的民族,就其独特的生活习俗、生产特点、文化、饮食等进行简单的介绍。

3.学生代表汇报。(提示:先说说自己知道多少民族,然后介绍自己比较熟悉的民族。时间上应充分一点,能展示实物或表演独特的民族歌舞就更好)

活动三:“对号入座”,了解少数民族的集居区域

1.课件展示中国行政区划图,也可以张贴挂图。

2.教师报民族名,学生在地图上指画具体位置,其他同学帮助纠正,并说出自治区的名称、聚居区域的省份等。(提示:注意反复指画,反复强化,不要浅尝辄止)

3.把导入活动的课件、实物、图片等再次放映、展出,供学生欣赏,再判断,同时指画位置,介绍其相关风俗民情等。

活动四:熟记巩固,课后拓展

1.记一记、填一填。

①中国共有_________个民族,_________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_________%。

②汉族以外的其他55个民族,由于_________较少,统称为少数民族。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只占全国人口的_________%。

③平时常说的“中华民族”“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是指_________个民族人民的总称。

④全国设_________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2.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区域和他们的文字、服饰、歌舞、住房等基本情况,知道了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心相连的兄弟姐妹。同学们,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吗?请大家继续通过各种途径去广泛地了解,下节课将自己了解的情况在班上互相展示、交流,有实物、图片和光盘更好。

点评:本设计在编排教学内容上主要是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少数民族的分布区域和风土人情,采用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在课外,让学生预先搜集、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和风土人情;在课内,采用了“欣赏歌曲、小组交流、对号入座、实物观赏、课件展示”等多种教学形式收效明显,一是丰富了学生社会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初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区域和风土人情,增进了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同时,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作了必要的教学提示,便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要求,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永修县教研室钱跃进点评)(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修县白槎小学)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5则范文 第8篇

仡佬族源于古代百濮。他们的先民,先秦称濮人,隋唐泛称僚,宋代以后称葛僚、仡僚、革老、仡佬。仡佬一词,最早见于南宋朱辅的《溪蛮丛笑》。他们自称仡佬族,本意是竹,现在指人,即仡佬族人。建国后,统一称为仡佬族。

关于人类起源,《人皇制人》记载:洪水滔天,兄妹俩在一个白胡子老公公(实是天神)的指引下分别躲在葫芦和抠空的梧桐树里逃难。兄妹俩照老公公的吩咐一人拿一个鸡蛋放于腋下,等鸡崽孵出来后就打开葫芦和梧桐树(传说人不知天地,鸡知道天地,它知洪水何时消)。结果哥哥落于平地,妹妹挂在悬崖上。后在岩鹰的帮助下,岩鹰驮着妹妹到山脚,兄妹相见成婚。仡佬祖先就是因为葫芦、梧桐树、鸡和岩鹰的搭救才得以保住性命,延续子孙。

殷商时期,濮人就已经进入部落联盟阶段,并形成了庞大的民族集团。商灭后,濮人向周王朝奉献丹砂。春秋以来,仡佬族先民就定居在今西南、中南地区,并在西南地区建立了牂牁国,被楚国打败后,大部分与其他民族融合,一部分西迁。

战国时,南部被南越国占领。北部另一支濮人兴起,建立了夜郎国。夜郎国迅速扩张,其辖域,约在今贵州大部、云南东北部、广西西北一小部及四川南部少许地方。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与五尺道相邻的其中包括夜郎、且兰、滇等国境内的若干地区设置官吏,从而将仡佬族先民居住的广大地区,纳入了封建中央集权的郡县体制之中。

西汉时期,在中原先进的封建经济、文化影响下,以夜郎、滇、句町、邛都等为中心的仡佬族先民与其他民族一起,通过辛勤的劳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自汉武帝六年起,大批中原人迁入夜郎地区进行屯垦,促进了仡佬族地区的发展。设且兰、夜郎两县,由一都尉来管理。夜郎王、滇王多次反抗汉朝统治,均被镇压下去。汉成帝时期,夜郎王兴、句町王禹、漏卧侯俞为了扩张势力,互相攻击。夜郎势力重新崛起,对汉王朝的统治构成了威胁。在汉将陈立的率领下,灭掉了统治仡佬族先民400 多年的夜郎国。夜郎国灭亡后,句町成为西南地区最大势力。王莽建立新朝后,派兵攻打,都以失败告终。东汉建立后,用恢复原来封号的办法软化反抗者首领,才将斗争平息下来。

随着社会历史的进一步发展,仡佬族已由僚人中的一部分发展为单一民族,隋朝《武陵记》中正式出现了仡僚(仡佬)的称谓。唐朝沿袭隋朝旧制,在当地置郡设官。两宋保持了唐代后期以来的羁縻统治局面。元朝在西南地区建立了土司制度,忽必烈时,初步完成了土流并治的地方行政体系。明代,虽然沿袭了土流并治的政策,但使土司制度更加系统完备。清代到雍正四年,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到雍正九年,基本结束。

咸丰四年二月,贵州布依族杨元保在丰宁上司起义,揭开了太平天国时期贵州各族农民大起义的序幕,贵州各地仡佬族反清起义。十月,仡佬族农民曾三浪率领仡佬族、布依等族人发动起义,开展抗粮、抗租、抗捐斗争。咸丰七年,正安花池地区爆发了仡佬族农民夏明领导的起义。次年,务川又爆发了仡佬族农民申山领导的反抗斗争。光绪年间,贵州务川爆发了仡佬族农民夏勇虎领导的起义。

在仡佬族地区,反侵略的教案斗争,最早是咸丰六年发生在广西西北部的西林教案。咸

丰十一年的青岩教案和同治八年的遵义教案和仡佬族关系最为密切。

1936年2月,红二方面军在黔西县沙窝的水淹坝,没收了彝族土目的财产,分给当地仡佬族农民。因此,红军受到仡佬族人民的积极支持。1943年,贞丰县爆发了各族人民大起义,仡佬族人民积极参加了斗争。被国民党镇压后,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罗盘游击队。1949年11月15日,解放了贵阳,年底解放了西南各省,仡佬族人民彻底获得了解放。1986年,成立了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云南省的仡佬族主要分布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明末清初由贵州迁来的。广西的仡佬族,在12个世居民族中是最少的,也是从贵州迁去的。

仡佬族先民是贵州古老的土著居民,体质特征与海南苗族最接近。曾是人口众多、分布很广的族群,很早就定居在今贵州境内及与广西、云南、四川和湖南相邻的广大地域。1964年有26852人,2000年已达57.94万人。在全国各省均有分布,主要分布于贵州西部,共有55.9万人。另外,广西、云南也有分布。目前,越南的仡佬族主要分布于何江省,有1400多人,有红仡佬、白仡佬、青仡佬三个支系。

仡佬族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仡央语支。过去认为仡佬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以汉字为共同文字,但是2008年底,贵州仡佬学会在贵州民间发现了《九天大濮史录》一书,证明仡佬人曾有自己的文字——仡佬文。

仡佬族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宝王是仡佬族信奉的祖先。崇拜竹子,关于竹王的传说,以及崇敬竹子的习俗,至今仍广泛留存在各地的仡佬族民间。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梅家寨的仡佬族,在生下第一个男孩时,父母要将其胎盘和一些鸡蛋壳埋入竹林地下,以祈得到竹王护佑。春节,家家户户要到竹林去供献竹王钱。阳沟神是文山仡佬族信奉的保护神之一,因供奉的地点在住户堂屋后阳沟,故称阳沟神。这些祭祀活动形成了仡佬族传统的年节、吃新节、拜树节、牛王节。

仡佬族过两个年,一个是春节,打一个大糯米耙,供奉祖先。一个是三月三的仡佬年。农历十月一日的牛王节,是仡佬族的传统节日。要杀鸡备酒,敬奉牛王菩萨。正月十四要喂树,用刀在树皮上砍三道口子,把肉、酒、饭喂到古树的刀口中,再用红纸把刀口封住。

男女订婚,媒人要带鸡酒送给女家,女方接收,就表示愿意。姑娘有哭嫁的习惯,表示不愿意离开自己的父母。新郎不去女方家,而是派轿夫把新娘接回来。新娘拜堂后要重新打扮一番,到寨子中宽敞处让大家欣赏、逗笑,培养与乡邻的友好感情。娶亲嫁女,仡佬族要办三么台酒宴。第一台称茶席。第二台称酒席。第三台称正席,有扣肉大菜和各种炒菜。另外,还要把自家的爬坡酒放在门外,插入一根长粽叶茎,让宾客随意品尝。

仡佬族妇女善于利用当地盛产的葛麻、棉、丝等,编织成富有民族特色的铁笛布、娘子布、圈布等,以精美耐用著称。仡佬族编织的各种竹器,在其他民族也颇负盛名。

仡佬族以务农为主,擅长打铁,有打铁仡佬之称。

仡佬族男女,一向爱穿筒裙,男子上身是对襟短衣,头缠青、白布长头帕。女子上身是齐腰的短上衣,绣有鳞状花纹,下身无褶长筒裙,以青红白三色分为三段,外罩前短后长的青色无袖长袍,头缠青布长头帕,脚穿钩尖鞋。

仡佬族一日三餐,早上要么是稀饭,要么是酸汤烫饭,中午和晚上一般是大米、玉米干饭。爬坡酒是仡佬族款待嘉宾、赠送亲友的佳品。

仡佬族音乐以歌唱为主,有山歌、儿歌、酒歌、孝歌、哭嫁歌、打闹歌、古歌等。山歌运用的范围最广。

乐器有二胡、横箫、唢呐、锣鼓等。仡佬族演奏的“八仙”乐曲富有民族特色,由八人使用二胡、横箫各一对和其他乐器合奏,音调十分和谐动听。唢呐是仡佬族喜庆佳节不可缺少的乐器,用唢呐吹出的《老灰调》、《过山调》、《过河调》、《过街调》、《迎亲调》等十余个曲牌,配合锣鼓一起吹奏,气氛更加热烈 仡佬族的民间高台舞狮,是很受群众喜爱的娱乐活动,具有杂技艺术的特色。踩堂舞又叫踩台舞,是在丧葬仪式中跳的舞蹈。每当仡佬族老人辞世之后,便把死者停在堂屋中,然后在遗体前跳踩堂舞,以此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和怀念。因系在灵堂前跳舞,灵堂又通常设在堂屋中,故名为踩堂舞。隆林县弄麻仡佬族在老人大病初愈后,跳牛筋舞庆祝,祈望老人健康长寿。主跳者是老人的大女婿或大侄女婿,陪跳者是女性亲属。主跳者背一个竹编蒸笼,笼中放只空碗,手执一条30多公分长的熟牛筋。陪跳者手拿一根筷子,设法敲响笼中的碗,敲响一次,主跳者喝一杯酒,陪跳者的筷子若被牛筋挡住落地,陪跳者也要被罚饮酒一杯。舞毕,将数斤鲜牛肉和牛筋献给老人,祝福老人健康长寿,犹如牛筋一样坚韧有力。

仡佬族没有本民族文字,用口头文学的形式,将许多民间创作世代相传下来。主要有神话、传说、故事、格言、俗语、歇后语、诗歌等。

诗歌:是仡佬族民间文学中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文学形式。仡佬族不论是在劳动生产中,还是在社会交往、恋爱婚姻及宗教活动中,都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其形式多样,长短不等,有的长达千言,有的就几句。

神话:仡佬族的神话篇幅都比较短小,内容比较单

一、集中。内容主要反映天地、日月、万物及人类起源生成。以天地日月生成为内容的神话有《开天辟地》、《天与地》、《制日月》、《太阳和月亮》、《公鸡叫太阳》等。以万物生成为内容的主要《巨人由禄》,故事中讲到地上的万物是由禄死后的身体变成的。身体不同的部位变成了不同的自然物。以人类起源为内容的神话有《人皇制人》、《洪水朝天》、《阿仰兄妹制人烟》等。

太阳和月亮来历。古时天上有七个太阳和七个月亮,仡佬族英雄阿膺找一棵捅天竹,爬上最高山顶,爬上最高树尖,举起捅天竹,打落六个太阳和六个月亮,只剩下一个太阳一个月亮。吓得剩下的太阳月亮不敢出来。最后,阿膺带一只红公鸡去请,红公鸡叫一声,四处回响。太阳、月亮躲不过,只好出来亮亮相,从此世间见光亮。

每年农历六月初二,是仡佬族的吃虫节。

传说古时候,仡佬山虫灾连年,五谷歉收。人们面对虫灾无可奈何。寨老们经过商议,悬下重赏:谁能除掉虫害,赏三头肥猪。红榜一出,首先是公鸡前来揭榜,它说:“我起得最早,我能除掉害虫。”谁知,公鸡到了田里,没吃到几个虫子,就被露水打湿了羽毛,打着哆嗦败下阵来。接下来,鸭子揭榜,它说:“我的羽毛不怕水,我的嘴也大,一定可以消除虫害。”可是,鸭子在水里游,害虫在禾苗上飞,它脖子伸得很长,就是吃不到几只虫子。最后,一个道士揭榜,他说:“我的法术可以治虫害。”他奋力施法,只是虫子哪里听得懂法咒,道士也败下阵来。

眼看一年的收成又要给害虫吃掉了,人们更加着急。这时,也就是六月初二这一天,有个叫甲娘的穷人忽然有了意外发现。她从外乡回娘家,没有带礼物,心里很难过。她边走边想,可是怎么也想不出办法来。当她走到自家的田垌时,愁得走不动了,就坐在田坎上休息。几个孩子见妈妈不走了,就跑到田里捉虫子玩,一下子捉了好几包。甲娘见了,突然想到,就用虫子做礼物吧。于是,她把虫子带回家,炒了给大家吃,大家都觉得清香可口。这一发现一下子就传开了。人们争着捉虫子吃。害虫数量大减,那年取得了大丰收。寨老们赏了甲娘三头肥猪,甲娘把猪杀了分给百姓。后来,甲娘死了,人们在田垌中间立庙,纪念甲娘,这座庙后来就叫 “吃虫庙”。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5则范文 第9篇

林州市临淇镇邢掌学校

张玉清

教学目标: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知道民族团结、友好互助的故事,体会各民族的融洽相处和团结友爱。

学情分析:由于生活范围的限制,以汉族为主的豫北林州市的学生对于民族交往是缺少生活体验的。因此,要求同学们通过上网搜索蒙古族、藏族和傣族等少数民族的有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或进行社会调查,获得对各民族的具体认识,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

重点难点:知道民族团结、友好互助的故事,体会各民族的融洽相处和团结友爱。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一、温故而知新。

1、师:同学们,会唱这首歌了吗?下面让我们跟着一起唱。打开课件《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播放音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师生一起边拍手边跟着唱

2、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大家庭,56个民族犹如56 朵鲜花盛开在祖国大地上,用自己亮丽的色彩装扮出美丽的大中华。这么多的花儿在一起争奇斗艳,争夺空间、养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五十六朵花”是怎么亲如一家的。(板书: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二、活动一:各民族“团结互助,互相学习”知识知多少。

1、师:同学们,千百年来,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各民族人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团结互助,互相学习,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2、同学们,大家都收集了各民族“团结互助,互相学习”资料,对于各民族“团结互助,互相学习”知识有了一定了解。谁来说一说?(抽学生回答,教师及时评价)

3、老师:同学们,大家收集的各民族“团结互助,互相学习”资料都很好,对于各民族“团结互助,互相学习”知识了解很深入。老师选了很有代表性的几张图片大家来看看。(师打开课件)。

4、师总结

三、活动二:“民族团结一家亲”知识大比拼

1、汉朝时期的“昭君出塞”家喻户晓,谁来说一说?(抽学生回答,教师及时评价)

师(打开课件)总结:匈奴呼韩邪单于当了权,他想改善双方的关系,就亲自来到长安,希望能同汉朝和亲。西汉王朝答应匈奴呼韩邪单于的要求,同意王昭君出塞和亲。从此出现了汉匈和好、民族和睦相处的局面,受到历代人民的称赞。王昭君自愿出塞,远嫁异族,表现了一个弱女子不顾边塞荒凉,不畏北地风寒和毡帐之苦的非凡胆识和勇气。

2、唐朝时期,汉族与各民族保持着和睦友好的民族关系,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的故事脍炙人口,谁来说一说?(抽学生回答,教师及时评价)

师(打开课件)总结:文成公主一直居住在西藏。她热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她曾设计和协助建造各种昭寺。在她的影响下,汉族的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陆续传到吐蕃;她带来的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她带来的金质释迦佛像,至今仍为藏族人民所崇拜。文成公主逝世后,吐蕃王朝为她举行隆重的葬礼,唐遣使臣赴吐蕃吊祭。至今拉萨仍保存藏人为纪念她而造的塑像,距今已1300多年历史。

3、唐朝时期文成公主入藏之后,唐中宗时期的金城公主嫁予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巩固了文成公主进藏后的唐蕃“舅甥之盟”。谁来说一说这个故事呢?(抽学生回答,教师及时评价)

师(打开课件)总结:金城公主(698年-739年),本名李奴奴,唐朝和亲公主,唐中宗养女,生父为邠王李守礼。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命左骁卫大将军杨矩护送金城公主入蕃,嫁予吐蕃赞普赤德祖赞。金城公主在吐蕃生活近三十年,对唐蕃交往有所贡献,巩固了文成公主进藏后的唐蕃“舅甥之盟”。

4、古代有公主和亲,今有无数人为了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孔繁森就是杰出代表。谁来说一说他的故事呢?(抽学生回答,教师及时评价)

师(打开课件)总结:孔繁森18岁参军,后入党,复原后主动报名赴藏,为西藏地区的经济、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把自己的工资拿出来帮助那些藏族人民,有一次连自己的路费钱都没有,一生清廉,1994年在考察藏区时因车祸殉职,身上只有8块6毛钱。

四、活动三: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1、教师打开课件:同学们,我们来了解一下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师总结:(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3)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4)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5)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政策;(6)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8)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9)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IO)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

2、教师打开课件:同学们,我们来了解一下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对民族工作的重视情况。

师总结:毛泽东强调:“正确处理少数民族问题”;邓小平“立足民族平等加快西藏发展”;江泽民“加快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胡锦涛“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习近平“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五、活动四:播放歌曲,情感熏陶。

1、同学们,我们来看看新时期全国各民族团结奋进的美好场景。

2、师:同学们,在祖国和平发展的时期,我们要有忧患意识,现在国际形势并非一片大好,美日不断挑衅阻挠,在这种局势下中华各民族更应该紧密团结,爱我中华。

六、作业布置: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5则范文 第10篇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共有56个民族,初步了解各民族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

2、能在祖国版图的相应位置指出五大自治区的范围和位置,能对几个主要少数民族的文字、服饰、歌舞、住房等代表性特征进行感知区分。

3、对我国少数民族,各级特色的风土人情产生兴趣和进行探究,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

1、在自主学习中着重了解不同民族服饰、民居、和民族歌舞。

2、通过学习感悟,为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感到骄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教学方法:情境创设

引导点拨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讨论交流 教学流程:

一、听歌曲激发情感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聆听,看看你从中能听出什么? 2、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3、生交流自己的听后感受

4、揭题: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了我们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大家庭,感受它的团结和温暖吧!

二、了解中华民族的组成和分布

1、师出示民族地区分布图,让学生看看从上面能获得哪些信息?

2、生汇报交流。

3、师小结:从图上我们了解到了人数相对较多的部分民族以及他们的分布,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民族人数较少,我们称这些民族为少数民族。

4、师出示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学生了解

5、竞赛活动:看看谁知道的民族多(完成71页“我所知道的民族”)

三、了解“五大民族自治区”

1、师:为了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国家在少数民族较集中的地方成立了民族自治区,这些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现在全国已经建立了五个自治区,你能从地图上找出来吗?

2、生汇报交流

3、师补充,我国除了五大自治区外,在一些少数民族比较少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还建立了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此外,还建有1300多个民族乡。

4、小结: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心相连的熊的姐妹,这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大家庭。你知道你是哪个民族的?统计班级民族情况。你们了解自己的的民族吗?

四、了解民族知识

1、你都知道本民族的哪些知识,给大家介绍介绍。

2、自学书中72页有关汉族的知识。

3、学后交流,师出示相关资料补充(皇帝陵、补充)。

4、你还知道其他民族的资料吗?

五、了解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独特的文化,他们像一颗颗闪亮的明珠,镶嵌在中华民族五彩缤纷的文化宝库里,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你一定觉得十分有趣。(服饰、民居、民族歌舞)

2、生自学74页到77页,看看你在这三方面都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3、汇报交流,师适当补充

4、小结:各少数民族多彩的民族文化让我们真正是大饱眼福,流连忘返。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了解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及各少数民族的部分民族文化。我相信,只要我们全国各族民族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祖国会更加繁荣昌盛。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为中华民族的强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最后让我们一起用歌声表达我们的决心,齐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七、布置作业:

办一份“民族知识知多少”手抄报,作为送给新中国60华诞的生日礼物。板书设计:

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多彩的民族文化

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初步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3.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

教学预备:

1.教师预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分布图及图例说明。

2.教师预备MTV《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3.师生几套民族服装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饰。

学生预备各民族在历史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相关资料(文字、图片、音像)。

教学设计:

活动一 中华民族大家庭

1.从民族分布中找一找我国有哪些民族。在方框里写写“我所知道的民族”名称,学生之间可开展“看谁知道的民族多”抢答竞赛。

2.在地图上找找我国的五在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3.民族小考察。了解本地区的民族自治洲、自治县(旗),本班、本校同学中有哪些民族。

4.看看钱币上不同民族的文字(汉文、维文、蒙文、藏文和壮文),不同民族人头图案。5元券,下面右侧主景是藏、回族人物头像;2元券,下面右侧主景是维吾尔、彝族人物头像;1元券,下面右侧主景是瑶、侗族人物头像;5角券,下面左侧主景苗、壮族是人头像;2角券,下面左侧主景是布依、朝鲜族人头像;1角券,下面左侧主景是高山、满族人头像。

5.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唱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歌曲,体会歌词的含义。

活动二 民族知识知多少

1.师生苟同查找资料,依据资料提供的信息,又如,有关民族形成的传说、民族人口、信仰、语言文字等,了解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与文化。汉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涉及的方面比较多,以后还要学习更多的内容,因此,此处参考教材提供的思路进行教学即可。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下一些少数民族的起源历、历史和主要文化。

2.用多种形式在班内汇报交流。如讲讲炎帝和黄帝的故事;或用表演的方式,扮演炎帝或黄帝向今日的子孙们讲述当年他们的故事;扮演不同民族的儿童,介绍这个民族的历史、广货还可以开展“民族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和小展览。

活动三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可以参考教材74~77面内容分成若干学习主题,每个组承担一至两个学习主题。

1.学生自愿结合成组,分专题查找反映和介绍不同民族生活习俗、文化特点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如饮食文化、民居、服饰、艺术等。收集实物,如小饰物、民族乐器、民族工艺品、民族服饰等。

2.学生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并用多种形式交流。具体活动方式可参考以活动设计。

1)民族博物馆(1)将学生收集的图片资料和实物分门别类摆放出来。由收集者向其他同学做简单的介绍。

(2)可以猜猜看的形式,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猜 一猜图片、实物中反映的是个民族心甘情愿、服饰、乐器、工艺品等;唱一首民族歌,跳一个民族舞,让其他同学猜一猜测是哪个民族化曲和舞蹈;用语言描述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让大家猜一猜是哪个民族的习俗等。

2)民族服装展示会

(1)在上一个活动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各小组预备某一民族的服装。

(2)每个小组就自己所找到的服装进行简单改造或搭配。此活动可以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力,但不能偏离其民族。

(3)各组将自己改造(或搭配)好的服装给大家,每组可设一名解说员进行介绍。

3)民歌舞会

(1)说一说:知道哪些民族歌舞,并说出它的特点。

(2)跳一跳:把最喜欢的民族舞蹈表演出来,如:新疆舞、藏族舞、蒙古族舞、傣族舞……(3)唱一唱:演唱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

(4)奏一奏:鼓励有特长同学介绍演奏他们所学的民族乐器。

3.探究活动:探究服饰、民居、民族歌舞等当地地理环境、特产、人们生活、生产活动等的关系。

活动四欢乐的民族节日

1.考察活动:收集介绍我国各民族节日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民族节日日期、节日的意义、有关节日传说、节日习俗、节日活动等。

2.模拟活动:在课堂上进行庆祝民族节日模拟演示,可以播放有关节日音乐、画面,把学生带入民族节日氛围中参与体验。

3.探究活动:每个小组拟订一个主题,全班开展讨论,如:民族节日与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的关系,民族节日与民间传说、信仰的关系…… 活动五趣味运动场

1.师生预备:了解一些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并进行模拟练习。

2.表演比赛:可把运动项目分成单项、集体项目进行表演比赛。

3.交流探究:师生交流自己所在民族喜欢的体育活动,探讨这些体育运动产生的原因,这些体育运动在民族中的影响,体育运动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 活动六 欢迎远方的来客

1.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习惯和礼仪习俗。去别的民族地区旅游过的同学,可以找当时照片,回忆旅游时所了解到的民族习俗

2.各小组可以预备小品进行少数民族的礼仪表演。或播放有关民族礼仪的录像片。

3.参考教材第77页,通过设置情景问题,让学生参与并体验不同民族的礼仪习俗和待客方式,如藏族人给远方来客献哈达,喝酥油茶;回话人请远方来客喝八宝茶等。

在表演中,引导学生思考:当主人用本民族友好的方式招待客人,而客人表现出不喜欢时,作为主人会怎么想?由此引出该怎么对待此类情况的问题。

4.假如本班有其他民族学生,可以相互交流本族在生活习惯、待客礼节等方面的习俗和礼仪,大家讨论怎样做到相互尊重各自的生活习惯。

活动生成:

在这一主题的教学中我采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早在十一放假时我便布置给学生一份长作业,利用假期时间,调查一个你最想了解民族,于是在上这部分内容时,学生都是有备而来,说起来有根有据,有一部分内容是老师也不知道的。

五十六朵花教案 第11篇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为歌曲伴奏,随歌声舞蹈。

教学目标

1.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

2.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在唱歌、伴奏、跳锅庄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同学们看羌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再看羌笛的图片(出示图片),介绍羌族。2.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1)欣赏歌曲范唱录音(两遍),请同学们说说听后的感受。(2)集体朗读歌词,随录音轻声哼唱歌词。

(3)学唱前16小节歌谱,引导学生“发现”后面8小节与前面8小节基本相同。(4)背唱第一段歌词,并随伴奏带放声歌唱。3.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学习几个锅庄舞的动作,欢快起舞 5.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用课堂乐器演奏《瑶族舞曲》主题,并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目标

1.能专心欣赏、听出《瑶族舞曲》三个部分速度和音乐情绪的不同,并能顺利完成课本上的填写练习。

2.能背出《瑶族舞曲》的主要主题,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能随《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

教学过程

1.导入:介绍瑶族,看瑶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和他们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的情景(出示图片)。

2.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

(1)《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两个主题,主题a非常优美动听,主题b矫健活跃。学生随教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2)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

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3)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4)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但气氛越来越热闹,并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音乐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歌舞达到高潮,全曲在热烈欢畅的情绪中结束。(5)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 3.用课堂乐器演奏主题a 4.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阿喽喽》。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喽喽》,初步学会这首歌曲的歌谱。2.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 1.导入

2.学唱歌曲《阿喽喽》

(1)听赏范唱录音数遍,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印象。

(2)讨论歌词,理解歌词,特别要理解歌词中“它是我指路,它听我的话”中“我”字的含义,这个“我”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整个彝乡的人民。(3)跟着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4)跟着伴奏带放声歌唱,要求唱出自豪、热情的感情,但要控制好声音,防止喊唱。学生演唱时教师可以指挥来提示速度和强弱。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5则范文 第12篇

花》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土家族民歌,会唱这首歌。

2、运用《乃呦乃》引起学生兴趣,通过看、用碗、盘子、茶杯,为歌曲伴奏、游戏、表演、小组合作达到学生会唱这首歌。

3、通过听、看、唱、演,让学生明白土家族有自己的歌,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唱会<五十六朵花>这首歌。

[教学难点]:边演唱边用打击乐器作四分音符的伴奏。

[教具准备]:《乃呦乃》光盘、一段录像()、碗、盘子、茶杯、皮筋和小药盒,漂亮的贴画(用于奖励)。

[教学流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快乐有序

学生听音乐《乃呦乃》进入教室。

二、创设情景

学唱歌曲

导入:刚才老师给同学们听的音乐跟我们平时听到的音乐一样吗?

这是一首土家族的民歌。[小学教案网XXXSN更多音乐教案]

请同学们先看一看土家族的小伙伴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看,看完后请同学们讲出土家族小朋友生活中给同学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这节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歌曲《乃呦乃》。

老师为大家演唱这首歌曲请同学们拿出碗、盘子、茶杯为歌曲进行伴奏。

老师教大家唱歌。会唱后请部分同学到讲台上用碗、盘子、茶杯,为歌曲伴奏,其余同学边演唱边用打击乐器作四分音符的伴奏。

师与同学们一起来玩游戏:师与同学们一起动手用皮筋和小药盒做一个有三根弦的小琴,用皮筋的松紧来调整音高发出1、2、3的音。并能在自己制作的琴上弹奏歌曲的乐句。

三、小组合作

激励评价

3-4位同学一组自由组合,练习表演歌曲。(1位同学弹琴,1位同学用碗等伴奏,1-2位同学表演唱)

请几组同学表演,评出表演最好的小组。

老师为表演最好的小组的同学发漂亮的贴画。

四、拓展延伸

深化主题

师与同学们根据自己制做的乐器做活动。

希望大家都能够做一个热爱祖国大家庭的好孩子。

〔备注〕:本节通过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歌曲《乃呦乃》,能利用碗、盘子、茶杯为歌曲进行伴奏。并能在自己制作的琴上弹奏歌曲的乐句。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5则范文 第13篇

教案

单元分析

单元题名称

五十六朵花

单元教学内容

唱歌:《吹起羌笛跳锅庄》《阿喽喽》。

2欣赏:《瑶族舞曲》。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对羌族、瑶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的体验感受,加深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特点的认识。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和幽默风趣的情绪演唱《阿喽喽》。

3聆听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熟记音乐主题并能体验到乐曲速度和情绪的变化,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歌曲的学唱与欣赏曲的聆听中能体验到羌族、瑶族、彝族这些少数民族歌、舞的音乐特色。

2能够勇敢、自信地参与跳锅庄舞、伴奏、唱歌等音乐活动,并能投入、热情地表现音乐,并进行相互配合。

教学难点:

歌曲《阿喽喽》中反复出现的二拍子和三拍子的混合节拍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难点。

2专心听赏,并能够从整体上初步感受《瑶族舞曲》的音乐结构,利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进一步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欢快情绪。

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阿喽喽》是二拍子和三拍子的混合节拍,二拍子容易掌握,但是突然转到三拍子节奏就掌握不好,就连平时领悟强的学生都可能有困难。

措施:可以利用集体练习、比赛提趣的教学方法,既能解决问题,也能增加学生的节奏感。对堂中的个别差异要进行个别指导,还可以利用律动体验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区别,或者熟悉歌曲后,找一找歌曲中有几处是三拍子,随音乐在三拍子的地方做律动等。

问题:《五十六朵花》这一单元是从低年级一直延伸到高年级的,但由于时间的原因,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可能已经淡忘了。

措施: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时间帮助学生将前面四个单元的《五十六朵花》进行简单的梳理,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

上一篇:商品的社会质量评价下一篇:小学美术教学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