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2024-06-11

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精选8篇)

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第1篇

如何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真理和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坚持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合力的推动,因此我们既要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又必须使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机的统一起来。科学精神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积淀,包括尊重科学、重视技术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等。而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等的理解和把握,包括对道德人格、理想信念的追寻,对自由、平等、正义等的渴望,对生死、信仰、幸福、生存意义等问题的反思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等等。

一、坚持和和弘扬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源于探索科学真理、追求技术创新的科学活动,应该自觉遵循和运用客观规律,用发展的眼光与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同时以理性思维来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高度重视和努力发展科学技术以促进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财富,为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下,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把社会物质财富这块“蛋糕”做大,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二、坚持和弘扬人文精神。

社会的发展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展开的,一切科学的成果都是为了服务人类的。因此要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中心,从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充分展示和表现人的本质和人的追求。同时要以此为尺度衡量一切实践活动的价值,调动一切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团结与稳定。

三、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实践上的统一。

实践是一切事物的来源,一切活动必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宝贵的两种精神,要让它们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和升华。如果说科学精神给人以力量,那人文精神就给以人方向,我们不能将两者割裂.。要将这两种精神结合,既要崇尚理性又要调动感性,在坚持科学理性的进行实践活动的同时,又要体现人的追求,把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为标准来审视其合理性。

而对于我们作为大学生来说,我们正处在世界观和人格的形成发展的时期,更应该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第2篇

我们应该明白实践的成功意味着价值目标的实现,所以我们必须先确定合理的价值目标,确定合理的价值目标有赖于掌握真理,我们必须明确我们的需求,即我们身体的和心理的需求,这要求我们掌握身体变化发展和心理变化发展规律,其次我们的需求的实现要借助外物,借助自然力,所以我们必须掌握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规律。由此说明,不管是价值目标的确定还是价值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对真理的掌握。坚持真理尺度,就要求在实践中坚持科学精神,坚持价值尺度就要求在实践中坚持人文精神。因而,实践、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决定了在实践中应该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下面就从我们大学方面来谈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认识和观察世界的两种基本方法和视角,它们都是认识与观察世界不可或缺的。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人们对世界的把握才能更全面,人类的实践活动才能更自觉。但是在大学的发展历史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张扬不是并驾齐驱的,人们总是或者偏颇于人文精神,或者偏执于科学精神,由此造成了大学精神的偏颇和缺失。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不正常的教育模式。如理工科教育环境偏于单一,文化陶冶偏弱,作为大学最基本的综合性、学术性、人文性要求得不到必要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深厚的思想底蕴;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薄弱,导致学生在学术研究和事业发展中缺乏训练有素的科学思维方式、精神状态和科学的方法、手段。由此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全面、良好的总体科学与人文素质。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也应并重。现代科学日益呈现出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断学科的迅速发展,打破了各门学科之间的壁垒和分界,为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的联合创造了条件。对于大学而言,只有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融,才能培养出兼通科学与人文知识的大师级人才,也才能创造出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大学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加强学生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使学生兼备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全面提高包括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是当代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应该涵盖以下几、方面: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更为广泛的科学知识;不仅具有足够的科学精神,而且具有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修养;不仅具有较强的研究创新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人文素质一般是指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人文素质决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与社会融合、与团队合作的做人能力;养成学生的健康情感体验、健全心理和人格。只有兼备科学精神、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才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之才。

大学教育的理想境界是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完美结合,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大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离和缺失现象。因此,要通过持续、深刻的教育教学改革,彻底改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不平衡、不协调的不良现象。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原则,要使科学精神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贯穿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第一,要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贯穿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人文精神是人类先进文化的精髓,反映着以人的自身发展为中心的社会要求和价值取向,体现了人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感等精神层面的追求,是对人之为人的思考,是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的所在。世界一流的大学所培养的人才在世界范围内之所以得到广泛的认可,是与这些大学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分不开的。比如,美国的一流大学从管理者到教师再到学生,都把人文精神看成是一个个体所必需的基本素质,是一个人尤其是一个优秀的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因此对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视不亚于对专业知识的传授,这种对人文精神的重视可以说是美国一流大学历久不衰的原因之一。事实也证明,一个重视培育学生人文精神、注重学生人格健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大学,才是有着长久生命力的大学,也是办学成功的大学。例如,香港科技大学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正是意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香港科技大学虽然定位于培养高科技和商务人才,但依然设立了人文学院,并将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香港科技大学办学虽然仅十多年但已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得不归功于它成功地借鉴了欧美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因此,无论什么层次、什么类型的大学都必须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都要把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放在首位。

“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发展中的动态概念,从古代到当代,人文精神的历史内涵不断丰富扩大,它包含了以人为本、个人的自由与尊严、人的精神文化品格和价值观、道德感等层面。与之相应,人文教育的内容包含着主体性教育、民主和个性教育、人格教育以及传统文化教育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人文精神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更不是简单的说教就能够见效的。因此,人文精神的培育应当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过程。其一,应当把人文精神和素质的培育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确立起人文学科承担人文知识的教育和道德信仰体系的建立、其他课程寓人文精神教育于教学中的教学框架。大学要克服功利思想,不应为了增加技能性的课程而削减人文学科的课程。其二,在人文学科的教学中,要克服机械、死板、说教的教学模式,应当更多地引导和启发学生对如何做人、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如何处理各种关系等问题的思考,真正有所思、有所悟,将外在的各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内化为自己的做人准则,建立自己的道德信仰体系,从而奠定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黄紫华在比较中美思想品德课教育的效果后指出,美国从中小学到大学都没有思想品德课,学校将这种教育寓于各种教育教学中,效果非常明显;而我国从中小学到大学都有思想品德、人生修养等课,但我们的很多学生并不懂得如何处理各种关系、如何做人,这是我们应当反省的问题。其三,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人文精神教育。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现代 大学的一道文化景观。大学举办的各类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演讲比赛、科技竞赛、文体娱乐活动,都是培育人文精神的良好方式,在组织、策划这些活动时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地融人人文精神教育,通过鼓励学生积极组织和主动参加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提高其人文素质。其四,要努力营造培育人文精神的文化氛围。要营造健康高雅的育人环境,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合理的校园布局、完善的教学设施和齐备的文化设施综合形成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对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取向、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心态表现具有确立、塑造、修正和提高作用。

第二,要把科学精神和科学素质的培养贯穿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大学担承着科学研究的重要使命,大学文化中不能缺少科学精神。大学里弘扬科学精神就是要激发大学生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探究,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观念;就是要加强科学素质的培育,使学生深刻感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重视科学技术的价值,学习科学思维、科学知识、科学技能和科学方法。科学教育以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创造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为主,它崇尚客观与理性,具有严密的逻辑形式,体现了世界的普遍联系的规律。科学教育所传授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并由此取得的科技成果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必要工具。

我们应该明白,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第3篇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祖地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在历史的长河中, 河南人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塑造了文明健康向上的中原人文精神。中原文化蕴含中华民族的精神正统, 是华夏文明的文脉正根, 既包含原创的中原文化, 又包括创新了的外来文化, 是集古今华夏文化之精华的根源性文化。有学者就此指出:“中原人文精神包含兼容并需、刚柔相济、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中原文化, 具有中原特质、体现时代特征的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具有开放意识、市场意识、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 所倡导的敬岗诚信、劳动致富、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 营造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中原人文精神是新时期河南发展的形象和精神面貌。”[1]

一、弘扬中原人文精神的现实必要性

人类生存对文化或意义的诉求, 实际上是在谋求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 以获得“确定性”并实现自我。而弘扬中原人文精神的意义也就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认同, 为河南振兴、中原崛起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打造昂扬向上的中原人文精神, 大力促进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化,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中共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强调:河南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 加快文化改革发展, 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塑造中原人文精神, 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二、弘扬中原人文精神的路径分析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 由于传播权力的分散和便利, 原来形式上大一统的受众出现了圈层化, 这就意味着传统的传播效果很难达成, 并且新的传播效果具有“协商性”, 这对通过传播达成认同的设想形成极大的挑战。但这种挑战不能不说也是一种机遇, 由于“协商性”传播效果更加纯粹, 以媒介融合的思想加以谋求这种认同则成为必要。因此, 弘扬中原人文精神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 谋求中原人文精神认同

弘扬中原人文精神其目的就在于要实现人们对中原人文精神的认同, 以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集智聚力。但是认同并不意味着思想或精神的“一统”, 而是要在多元中实现对中原人文精神的认可和心理归附。并且, 媒介融合的基本精神或理念之一也是对多元的尊重和诉求。这是因为, 网络空间形式上一般是虚拟的, 这恰是“无实体交流的混乱所在。这是一种借技术而存在的后现代多元文化的身份景观。它没有性别、种族之差, 也没有其他的问题建构。在网上, 使用者脱离了生物的、社会文化的决定因素而自由飘荡”。[3]这种形式上的虚拟性为意见的自由表达提供了可能和便利, 在意见的交流和碰撞中, 一定程度的认同才可能实现。

认同危机的核心是价值观上的危机, 而中原人文精神就是特定的价值观, 它作为整合社会的一种精神支撑起着基础架构性的作用。谋求中原人文精神的价值认同, 其实就“是指个体或社会共同体 (民族、国家等) 通过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一或某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 是人们对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 并表现为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4]在媒介融合趋势下实现中原人文精神认同, 要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要注重媒介仪式激发的认同的力量。宽泛而言, 日常各个层次的传播行为都可以看作是仪式的展演。柯尔迪在谈到媒介仪式时指出:“一般说来, 媒介仪式包括三种主要的类型, 分别是媒介所报道的仪式性内容、媒介报道该内容时的仪式化方式以及媒介本身成了一种仪式或集体庆典。”[5]布朗认为, 仪式能够加深人们对某种社会价值的认知, 并且能够让人们产生对社会的依赖情绪, 从而实现社会的巩固。[6]在媒介融合背景下, 多元化的新兴媒体对传统仪式情境进行了重构, 在一定程度上放大和增强了仪式要素激发人们情感的力量, 对中原文化传播认同的实现具有特殊的功能。

二是要注重发挥“意见领袖”的功能。尽管新媒体极大激发了传播参与者的主体性, 但在新媒体空间“意见领袖”的存在仍显必要。这是因为, 在现代社会, 个性张扬, 权威消解, 但人们也遭受着价值迷失的无力之痛。在这种状况下, 人们往往会寻求自己心目中的明星或名人, 将自己的希冀和选择寄托在他们身上, 实现自身不满足的替代式幻想, 以使迷茫的心灵获得安定。而“意见领袖”恰恰获得了这种名人地位, 从而对所属领域的大众群体产生影响。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 意见领袖在信息、地位等诸多方面都优于一般民众, 其一言一行都会引起大众的关注和追随。就谋求中原人文精神认同而言, 发挥“意见领袖”的功能, 就是要善于设置议程进行引导;同时要充分挖掘河南名人资源, 积极发挥他们的影响力, 通过他们传播中原人文精神。中原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 孕育了一大批杰出人才, 这些“名人”以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彰显着中原人文精神的特质, 在国内和国际上为中原人文精神的传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做好中原人文精神的危机传播

中原人文精神尽管是中原文化的精粹, 代表着中原文化的核心质素。但由于河南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社会上仍然存在着妖魔化河南人的现象, 再加之媒介融合背景下相对虚拟而自由的传播空间, 中原人文精神极易遭遇污名化。因此, 大力弘扬中原人文精神在谋求认同的同时, 还要充分重视危机传播。

首先要及时应对。危机传播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及时。面临危机, 不能置若罔闻。要注意首因效应的负面影响, 采取积极姿态及时应对。因为,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 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已成现实, 传统的信息控制几乎失效。就此, 吉登斯指出, 互联网“这类技术进步‘重新安排’了空间, 使我们无须离开椅子就可与任何人互动。它改变了我们的时间体验, 因为交流几乎是即时性的”。[7]美国学者桑斯坦指出了网络舆论主体所可能导致的倾向:“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 在商议后, 人们朝偏向的方向, 继续移动, 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8]在媒介融合背景下, 危机传播的应对和处理难度加大, 一旦错失应对危机的“第一时间”, 由于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共振, 后期纠正将困难重重。

其次要树立传播即是沟通的理念。互联网传播的匿名性以及观点表达的便利和自由, 使得在网络舆论场里不太可能形成大一统的声音, 这种多元意见共鸣的状态更加接近言论呈现的本质。波斯特认为:“新的传播系统往往被呈现为一把钥匙, 有望打开通往一种更美好的生活或更平等的社会的大门。”[9]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传播功利和控制化色彩, 而要采取平等的姿态进行信息传授之间理性的沟通和交流, 以谋求最大程度的共识。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避免传统传播观念所导致的受众逆反和对信息的逆向阐释以及抵抗式解读。通过沟通达成共识, 以化解中原人文精神所遭遇的危机。

最后要致力于打通“两个舆论场”。一般认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网络传播空间是虚拟的, 其实网络作为一种技术, 所谓的虚拟性只是其形式上的特征。网络传播实际上也镶嵌在社会整体结构之中, 网络空间发生的行为, 其后果仍然是由现实中的社会个体去承担。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实际上对应着生动的现实, 是社会现实通过网络的一种特殊反映。与现实的舆论场相对, 基于新媒体传播的优势而形成了网络舆论场。有学者指出:“近年来, 互联网不仅日益成为我国新闻舆论的独立源头,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引领着社会舆论的基本走向。”[10]

喻国明以微博为例指出:“微博使我国政治生态的版图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它为政府议程设置和公共决策等引入新的主体。例如, 议程设置, 在过去几乎95%以上都是由政府通过传统媒介来制定, 政府是议程设置的主体。根据人民网、人大舆论研究所的监测, 近年来中国老百姓关心的社会热点议题中有34%是由草根、网络加以推动的, 普通老百姓通过网络的聚集效益来形成一种社会关注的热点, 从而成为一种议程设置的新主体。”[11]就中原人文精神的危机传播而言, 要注重打通“两个舆论场”, 以避免二者产生冲突和撕裂, 实现二者的和谐共振。

弘扬中原人文精神对推动“四个河南”建设、加速实现中原梦意义重大。而媒介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 其引发变革的潜力无限。在此意义上, 上述对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原人文精神危机传播的探讨仅具有当下意义。更好地以传播观照中原人文精神的弘扬, 尚需更多扎实而细致的工作。

摘要:面对媒介融合带来的传播格局的重构, 弘扬中原人文精神需要谋求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的传播路径, 即:传播理念再造、构建融合传播体系、谋求中原人文精神认同及做好危机传播。

坚持以人为本 弘扬人文精神 第4篇

摘 要:提出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实例具体阐述了图书馆如何从读者和图书馆员两方面实施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5-0118-03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是全世界诺贝尔奖得主1988年巴黎会议的议题。孔子,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是在天人合一基础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孔子的人本精神不仅在把人当作人看,尊重人格,而且注重如何做人,怎样做人,关怀人的内在道德修养。

鉴于“人本”思想在我国所具有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在各个领域将其发扬光大。公共图书馆作为先进科学技术与深厚人文积淀的结合体,是向社会公众提供图书阅读、传播知识、提供信息服务的公益性机构。她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因而更应高举以人为本的旗帜,永远将公众精神至上视为图书馆的根本准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制订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应当随时都可让人到馆,它的大门应当向社会上一切成员自由地、平等地开放,而不管他们的种族、肤色、国籍、年龄、性别、宗教、语言、地位或教育程度。”

1995年12月,美国图书馆协会发表了《美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十二条宣言》,其中强调:“图书馆是改变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基地……图书馆应不论贫富等级,向社会所有的人平等地提供资料;图书馆尊重个人价值。图书馆要向每一个人、每一种思维方式大开方便之门……图书馆激励每一个人……”

日本于1996年发表的《关于公共图书馆管理的十二条建议》中也鲜明地指出:“取消利用限制;藏书体系要反映读者的需求;平等地对待每一个读者;尊重每一个读者……”

随着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正从以书刊借阅为主体的信息服务走向以信息交流为主体的知识服务。在图书馆的发展进程中,以人为本应成为贯穿其始终的一条主线。人文属性是图书馆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弘扬人文精神是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必须体现的基本理论与根本使命。人始终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和支点。我国图书馆界要贯彻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更加重视和践行人文关怀。内涵丰富的图书馆人文精神不仅

要倡导对读者的关怀,也要注重对图书馆员的关怀。

1 对读者实施人文关怀

1931年,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发表了图书馆学著作《图书馆学五定律》,即:“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这五定律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思想,生动地阐释了图书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的确,图书馆的存在是为了满足读者对知识、信息的客观需求,读者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所以,图书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践以人为本,使读者切实感受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

1.1 “人性化设计”——图书馆建筑及设施设备

随着人文理念的传播,图书馆愈发注重在馆舍建筑设计和设施设备中融入人性化的元素。人文关怀已成为现代图书馆建筑的主旋律。这主要体现在建筑所在的自然环境、建筑外观、馆内功能设计和空间及平面布局、室内色彩和装饰、植物的绿化与美化、文化设施设备等诸多方面。首先,新馆选址要注重与自然环境的结合。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营造出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休闲审美空间,有益于读者的身心健康。其次,建筑外观应兼备使用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并向生态型建筑靠拢。室内布局要从方便读者、科学发挥图书馆功能角度出发,有机组织、合理分区。植物的绿化与美化已成为体现图书馆人文内涵和文化底蕴的一种重要方式,也要加以重视。提高建筑的智能化,提供多功能厅、报告厅、展厅、影视厅等各类文化设施。采用无障碍环境设计,为弱势群体提供方便。在家具设备的选用上尽量考虑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图书馆应通过建筑及设施设备的人性化设计突出她独有的安静、亲和、神圣的人文环境,为读者打造舒适温馨的阅读和活动空间,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兴趣和效率,使读者感受到“家”的温暖。国家图书馆二期暨国家数字图书馆于2008年9月9日正式开馆,二期新馆建筑风格注重简约和现代。室内布局以开放式阅览空间、开放的图书自由索取为主要功能特性,设有宽敞的阅览区、安静的研究区、高雅的学术区、多彩的艺术区、温馨的休闲区以及现代化的展览区和培训区,布局合理舒适,充分彰显了对读者的人文关怀。

1.2 “满足需求 适时引导”——馆藏文献

以人为本不应只停留在读者服务的表面形式上,而应渗透到图书馆的所有业务环节中。文献采访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基础,在这个最基础的环节中就要考虑到人本精神。“满足需求,适时引导”是图书馆为读者采选文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方面,根据读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调整采访政策,及时满足用户快速顺利获取馆藏的需要,有效缓解读者日益增长的信息知识需求与图书馆的信息知识提供能力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要担负起引导读者的责任。知识具有文献内容和思想内容两种形态,作为知识殿堂和信息传播中心的图书馆,应将这两种知识形态丰富地展示出来。如果一味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要,忽略思想指引和他们的心灵需求,则会削弱图书馆的知识传播和教育职能,降低图书馆的品味。信息加工和处理也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从使读者感到简便和实用的角度出发,而不是过分地追求专业需要。

1.3 “完善 改进 创新”——传统服务与创新服务

图书馆的人文关怀最显著的体现是在对读者提供的直接服务上。为了广泛弘扬人文精神,各图书馆在服务模式上展开了大量的思考和探索,目前的做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完善和改进为手段,优化传统服务,一是通过不断创新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1.3.1 优化基础服务

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给图书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社会前进了,人的需求丰富了,但以人为本是图书馆不变的追求。固守旧有的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为此,各个图书馆都向传统服务模式发起挑战。图书馆的基础服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优化:规范服务行为;延长服务时间;实行大开放的借阅格局,缩短读者和资源之间的距离;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服务的多样化;减免部分收费项目;加强图书馆网络化建设……。2006年深圳图书馆新馆开馆后,取消了上网计时费、借书证工本费等传统收费项目,2008年春节,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市各公共图书馆取消了读者卡工本费等费用。2007年以来,浙江省嘉兴市着力构建以“政府主导、多级投入、集中管理、资源共享”为主要特点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这种以市县级图书馆为中心,乡镇分馆为纽带,以村(社区)图书流动站和图书流动车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被业界誉为“嘉兴模式”。 这些举措给读者带来极大的方便,有效扩展了受众群体,实现了公平、均等的图书馆服务,为公众开辟了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新渠道。充分发挥了图书馆通过各种优质服务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和尊重知识的风气,从而提高全民素质的功能。

1.3.2 以创新拓展服务

长期以来,图书馆担负着保存文化、终身教育、休闲娱乐等多种职能,服务模式从文献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变,这种转变把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个性化服务摆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诚然,传统的服务方式已无法满足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只有不断开发创新思维、拓展服务领域,才能促成图书馆服务职能的日益强大。

图书馆开展创新服务要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要从实际出发,勇于打破传统的束缚。当今社会信息需求发展日趋个性化,图书馆应依据不同的读者及读者不同时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服务。如信息咨询服务、培训服务、文化展览、讲座、报告会等活动在图书馆界异彩纷呈。新加坡国家图书馆1998年开始举办“书苑之夜”系列活动,这一活动利用图书馆宽敞的庭院,邀请作家、艺术家举行讲座、表演、座谈,吸引了众多文学艺术爱好者。配合这些活动,他们向出席者介绍相关的书籍,以此再推动阅读的风气和人们艺术品味的提高,使图书馆成为文化交流的枢纽及文人墨客欢聚畅谈的场所。上海图书馆的“上图讲座”、首都图书馆的“首图讲坛”等已逐渐培育成文化服务品牌。

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的崛起给图书馆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应牢牢把握社会文化发展方向,以科学精神为指导,利用现代技术为读者提供一个架构科学合理、使用简明方便、速递海量信息、准确网络导航的网络资源平台,创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同时这个网络应与图书馆的活动紧密结合,为读者成功搭建一个从网上到网下的立体服务空间。

2 对图书馆员的关怀和管理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系统得以运行的最基本因素,是连接馆藏与读者的纽带,是图书馆充分发挥其社会职能的主体,是图书馆理念、工作和服务的实践者。图书馆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依靠的是图书馆员对文化和事业的不懈追求和奋斗。阮冈纳赞在阐述第一定律时就明确指出:“最终决定一个图书馆的成败毁誉的是它的工作人员。”图书馆有责任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同时也有责任谋求馆员自身的发展。要使人文关怀在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中得到真正落实,就必须奠基于对图书馆员的真切关怀。所以,对图书馆员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图书馆工作的基础。

首先要予以馆员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要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为其解决实际问题,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感受到关怀,能主动自觉地工作。建立健全合理的用人机制,公平对待每一个馆员。大力提倡民主精神和创新意识,为馆员建立伸展自如的空间,多交流,多听取馆员的心声,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培养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最佳的工作效率,为馆员自身价值的实现创造机会和条件,图书馆的业务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也会随之大大提高。

其次要为馆员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氛围。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网络文化迅速崛起。新的文化环境对图书馆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要倡导学习型组织的文化氛围,努力创造各种培训和学习交流的机会,通过持续学习、知识创造与分享,不断改善馆员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技能。同时要鼓励馆员开展学术研究,通过科研项目的研究,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发挥他们的潜在才能,使图书馆成为培育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提升馆员研究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沃土。同时,他们的研究成果又被应用在图书馆的建设中,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了组织和个人共同发展的双赢。

图书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们应该认识到,图书馆的发展水平与它所在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相适应。目前在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外的公共图书馆乃至香港中央图书馆都实现了图书馆大门向社会一切成员自由平等开放,无论任何人,如果只为阅览则可随意出入而无需办理任何证件。我们国内的公共图书馆实现了讲座、展览、报告会等活动对公众免费自由开放,但借书还需交付押金,不是我们的人文关怀意识不够,而是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偏低的事实为实现我们良好的愿望设置了重重障碍。虽然不文明现象在我们身边仍旧比比皆是,但从不文明到文明是一个漫长的转变过程,公共图书馆在这个进程里将通过各种活动努力发挥其文化传播和终身教育职能,引导公众最终走向文明。

21世纪倡导人文精神,让我们通过人文关怀的普照赋予图书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使图书馆这个有机体处于不断的生长之中。

参考文献:

[1] 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2] 吴建中.战略思考——图书馆管理的10个热门话题[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3] 吴建中.21世纪图书馆新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4] 王世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管理体系[J].图书馆杂志,1999,(4).

[5] 康延兴,李恩科,徐锋.对图书馆人文精神的理性思考[J].图书与情报,2004,(4).

[6] 田清娥.论图书馆的人文精神[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7] 梁爱民.弘扬图书馆人文精神为读者做好服务[J].山东纺织经济,2005,(2).

[8] 李文芳.试论现代图书馆的人文精神[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3).

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第5篇

一、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讨论

二、如何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三、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意义

一、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讨论

(一)讨论的背景

1、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

①人文学术危机,特别是文学危机(文化现实)

②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反科学、反文化、反艺术、反美学、反崇高、无中心、多元论、反元话语、反元叙事、反本质主义。解构进步、理想、境界、深刻、崇高、终极关怀

③社会背景:功利心态占主导地位

功利主义:实效、实利、有用

理想主义:文化、精神生活、崇高

2、关于“科学精神”的讨论

①文化现实:社会功利化倾向

知识:深层——能力、素质

表面——实用、功利

②人文主义思潮的夹击

3、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关系”的讨论

(二)讨论的主题

1、什么是人文精神?要不要弘扬人文精神?

2、什么是科学精神?要不要弘扬科学精神?

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一致的还是对立的?

(三)讨论的发展态势

1、从感性、冲动走向更加理性、成熟(从文学的思考到哲学的思考)

2、从学术语言变成大众语言

3、从理论走向实践

二、如何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一)如何理解科学精神

超越

实证主义:“客观知识”——纯粹“客观”的精神

功利主义:“工具理性”——纯粹“工具”的精神

科学:人类的历史的活动

一是具有历史性;二是具有人文性

1、科学作为一项重要的认识活动,直接体现着人类的一种崇高的理想和精神——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

①自由探索的精神;

②勇于批判的精神;

③大胆创新的精神

④严谨求实的精神

理性、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实事求是

2、科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智力活动,直接体现着人类的一种崇高的理想和精神——促进人类的智力的发展、永远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方向迈进。

①理想主义的精神;

②爱国主义的精神;

③顽强拼搏的精神;

④公平竞争的精神

艺术——情感修养科学——理智发展

3、科学作为一项与人类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的特殊的社会活动,体现着人类的一种最崇高的理想和精神——为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奋斗。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是历史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二)如何理解人文精神

1、关于人文精神的文化基础问题

三种观点:

①整个人类文化

②人文学科或人文文化

③某一门人文学科或某一种人文文化(文学、哲学、伦理、艺术等)

人文精神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

2、关于能否与西方的“人文主义”或新儒家的“人文精神”画等号的问题

三种观点:

①西方的“人文主义”

②新儒家的“人文精神”

③重建一种符合中国国情并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人文精神

既不能照搬西方的“人文主义”,也不能套用中国儒家的“人文精神”,而应当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大胆超越,综合创新,在吸取人类的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及其精神的基础上,提炼并塑造一种符合中国国情并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的人文精神,以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意义

(一)有助于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的灵魂,是科学文化的生命,是推动科学文化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取之不尽的精神动力

有助于弘扬“主旋律”: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①文化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②文化具有超越性功能

(二)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不仅与科学文化建设密切相关,而且与思想道德建设也密切相关,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密切相关。

①人文精神包括崇高的道德精神

②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密切相关

③一切崇高的文化精神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有强烈的辐射作用

④政治思想教育可以而且应当与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

(三)有助于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根据我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我们需要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以弥补传统的人文精神之不足。

2、按照我国现实的国情,我们更需要弘扬融合科学精神在内的人文精神。

弘扬科学精神:有助于

①促进科学发展;

②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各项体制的确立、改革和完善,离不开科学精神和理性精神;③有助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弘扬人文精神对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意义:

知识经济:高科技+高文化

人文知识≠“非经济因素”

①技术: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

②产品:从物理性能到文化性能

③产业:“高文化产业”的兴起

④市场:文化市场日益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优秀人才的综合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

1、现行学校教育的最大弊端是应试教育,考试分数决定一切,它与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①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美育

②只重视分数,忽视能力、素质

重实证性,缺乏创新性

科学教育缺乏人文性,人文教育也缺乏人文性

③圈养式教育,轻视社会实践,书本与社会实践脱节

2、走出现行教育困境的关键是,将应试教育改变为素质教育,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注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①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关注人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②提高教育质量,播下理想的种子,激发学生兴趣

浅谈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第6篇

浅谈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下面我来为大家解释下,什么是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所谓的科学精神就是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不借用非科学或者伪科学的手段.而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 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二人文科学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来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我个人的观点是,大学教育更该先培养科学精神!大学是培养人文素质的一个阶段,但它不是关键时期。大学应该承担的职责就是切切实实地搞好科学教育,这样可以解决学生的科学素质问题,为提高人文素质奠定基础。所以,大学教育更该培养科学精神!

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第7篇

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试析图书馆人文关怀的新趋势

提出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实例具体阐述了图书馆如何从读者和图书馆员两方面实施人文关怀.

作 者:冯薇 Feng Wei  作者单位:首都图书馆,北京,100021 刊 名:河南图书馆学刊 英文刊名:THE LIBRARY JOURNAL OF HENAN 年,卷(期):2009 29(5) 分类号:G250 关键词:图书馆   以人为本   人文精神   人文关怀  

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第8篇

1 不同医学模式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1.1 在我国古代, 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浑然天成

中医学自诞生之日起便集科学与人文于一身, 是两者完美结合的典范。《黄帝内经·素问》云“天覆地载, 万物悉备, 莫贵于人”“如临深渊, 手如握虎, 神无营于众物”, 即天地之间人最为贵重, 医生在治疗病人之时应全神贯注, 以人为本。《黄帝内经·灵枢》云“使百姓无病, 上下和亲, 德泽下流, 子孙无忧, 传于后世, 无有终时”, 即医生不仅有治疗疾病之功, 还应注重对病人的关爱, 营造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药王孙思邈在其鸿篇巨制《大医精诚》中视“精”与“诚”为医者两大不可或缺的要素, 其中“精”体现了医学的科学精神, “诚”则体现了医学的人文精神[1]。在我国古代, 医学充满了浓厚的哲学意蕴, 正是以生命为本的医学本质观引领古代医学保持了“济世救人、仁爱为怀”的传统, 并让中医学成为融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于一体的朴素科学。

1.2 医学人文精神随着近代生物医学模式的兴起而衰落

生物医学模式以物本主义为理论基础, 重器轻道, 忽略了人性的本质。物本主义包括经济物本主义和技术物本主义。生物医学模式认为只有依靠理性科学技术才能战胜疾病, 进而形成了唯医学科学技术至上的观念[2]。工业社会以来, 人均寿命不断延长, 技术医学可谓功不可没[3]。然而, 基于生物医学模式的技术创新以谋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 医学技术化必然导致医学商业化以及资本主体化, 技术创新的本质是用技术的机械性来取代生命的有机性。

技术的本性是膨胀, 道德的本性却是约束。人工授精、试管婴儿、胚胎移植虽然给不孕症病人带来了福音, 却导致传统性行为与生育联系的断裂;心、肝、肾、脑、肺等重要器官的移植技术延长了病人生命, 却带来了生命与死亡标准的争议;整容技术的风行赋予人类美化自己的权利, 却与“身体发肤, 授之父母”的传统文化格格不入;技术与器械越先进, 医疗成本就越高, 病人在被迫接受机器对自己身体损害的同时却要支付高额费用。马克思说:“技术的胜利, 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兴起使得医学科学精神大放异彩, 而医学人文精神却随之衰落。

1.3 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

20 世纪50 年代以后, 由于疾病谱与死因谱的根本性改变, 以及大量研究揭示“生活方式与行为、生活环境、卫生服务、生物遗传”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因素, 医学的社会属性日益受到重视。1977 年,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恩格尔教授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自此, 医学逐渐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仅注重疾病本身, 更注重疾病的主体 (人) [4]。医学以人为研究对象, 人具有物质与精神的二象性, 是物质实体和精神主体的统一。因此, 现代医学的完整建构既包括医学科学精神又包括医学人文精神, 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医学科学技术为疾病的痊愈提供物质保证, 而医学人文精神为病人的心身康复提供精神支持;只有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 才能消除技术主义和科学非人格化的严重影响, 并最终复归“医乃仁术”的本质。

2 医学模式的转变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以及中医的发展创造了契机

人类历史上经历了3 种医学模式:农业文明下的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工业文明下的生物医学模式以及现代文明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传统中医属于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近代西医属于生物医学模式。中医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整体性, 即人在生理、心理、病理上的统一性, 宣扬形神统一、天人合一、心身并治;西医在思维方式上注重微观局部, 倾向于运用工具研究事物本身的结构。中医强调“病的人”, 通过辨证确定病患类型, 并提供个体化的服务;而西医强调“人的病”, 重视对疾病本身的诊断。由于中医与西医遵循两种不同的医学模式, 因此中西医结合不可能在生物医学模式下实现。既重视科学精神又重视人文精神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 为中西医结合提供了可能。中医强调的整体观和传统人文精神正是近代生物医学模式有失偏颇的地方, 而西医的医学科学精神又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工具支持。

中医重道轻器, 注重身心并养、调节心智的非药物辅助治疗。由于中医的非工具性以及近代西方科学强势话语地位的影响, 中医学曾面对落后和不科学的责难, 甚至出现了以余云帕为代表的“废医存药论”[5]。胡适曾言:“西医, 能说清楚他得的是什么病, 虽然治不好, 但西医是科学的;中医, 能治好他的病, 就是说不清楚得的是什么病, 所以中医不科学。”因此, 中西医结合既要做到中医传统人文精神的回归, 又要重视医学的科学精神;以中为主、以西为辅, 即以中医为根本, 坚持中医的传统理论和思维、行为方式, 同时将西医的科学方法与先进器械作为印证中医科学性的辅助工具, 从而实现中西医学的协同创新, 并从根本上发展中医理论。

3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医学人文教学实践中的协调与合作

3.1 彰显医学在医学人文教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医学人文课程在西方国家普遍受到重视, 并成为三大支柱课程之一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人文课程共同组成医学院校的课程体系) 。医学人文教学又以人文和医学交叉课程为核心, 以实现医学与人文的相互渗透。从以上课程体系可以看出, 医学课程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仍然在医学教学实践中处于核心地位, 即使是医学人文课程也非单纯讲授人文内容, 而是医学与人文的交叉。因此, 基于西方医学人文实践经验, 笔者认为我国医药院校在改革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时应坚持交叉性和实用性原则, 突出医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3.2 在医学人文教学与实践中融入医学人文精神, 渗透医学服务理念

生物医学模式重病轻人, 即注重对疾病本身的治疗, 关注医学科学的发展而忽视心理、精神等因素对病人的负面影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将人作为医学研究的对象, 将病与人、身与心、生物与社会统一起来, 以期摆脱生物医学模式下的以物为本、以病为本的二元论医学观。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在医学实践中注重医学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交融与渗透。一方面, 医生在实践中应精心钻研医术, 精益求精, 因为“医本活人, 学之不精, 反为夭折”“医学贵精, 不精则害人匪细”;另一方面, 医生不仅要精通医理, 而且要诚于医道, 不仅具有“人命至重, 有贵千金, 一方济之, 德逾于此”的尊重、敬畏生命的人文观, 具有“仁术济世”的社会责任感, 还应具有天赋人之生命权与健康权的人权意识。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生除了需要具备医术精湛和品德高尚的特质外, 还要对病人充满人性的关怀[6]。1992 年, Boelenc博士提出了“五星级医生”的概念, 显示出医学向人性化、人本化、人文化回归的趋势。希波克拉底认为医生是疾病和病人的仆人, 疾病和病人是医学工作者的服务对象。因此, 现代医学不仅以治愈病患、延长生命为目的, 而且应为减轻病人痛苦、提供心理安慰、维护和扶植机体自然力而努力。美国著名医生特鲁多写道:医学的职责不仅是治疗, 更多的是帮助和安慰。医生若具有把病人放在首位、处处为病人着想的医学人文精神, 定能获得“杏林春暖”的美誉。

3.3 重视复合型医学人文专业教师培养

医学人文专业教师应该既具有医学背景又通晓人文理论。然而, 传统教育缺乏对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 因此, 当下复合型医学人文专业教师非常缺乏[7]。医学院校的人文专业教师通常由以下两类人员构成:人文、管理学院的教师 (缺乏医学背景) ;临床医学院的教师 (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但缺乏人文学科的系统培训) 。一方面, 高等医药院校应重视复合型医学人文专业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 高等医药院校应对承担医学人文课程教学任务的人文、管理学院的教师进行定期培训, 使其获取、巩固医学知识, 更好地完成医学人文课程教学任务。此外, 开设医学人文讲座, 邀请临床经验丰富且医德高尚的医生为医学生讲解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实践中的应用。

4 结论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探索世界的两种观念、两种方法和两种价值体系。工业社会以来, 医学科学精神受到极大重视, 医学科学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与之相反, 医学人文精神却随着近代生物医学模式的兴起而衰落。伴随着医学人文精神的衰落, 医患冲突、医学伦理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在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中, 应坚持交叉性和实用性原则, 以医学为核心, 融入人文理念, 并以医学生的未来实践需要为标准设置相应课程, 如医患沟通学、医学心理学、卫生法学等。同时, 医药院校还应重视复合型医学人文专业教师的培养。

摘要:医学模式的转变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创造契机, 医学人文课程是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通的重要工具。在医学人文教学实践中, 既要彰显医学在医学人文教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又要融入医学人文精神, 渗透医学服务理念, 同时重视复合型医学人文专业教师培养。

关键词:医学,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医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虹, 张宗明.关于医学人文精神的追问[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6, 23 (2) :28-31.

[2]林德宏.医学发展之道[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1, 32 (8) :1-3.

[3]张艳萍, 张宗明.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交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8 (3) :164-166.

[4]石云霞, 傅琛.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综述[J].卫生职业教育, 2015, 33 (4) :29-31.

[5]张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论[D].沈阳:沈阳药科大学, 2005.

[6]彭小燕, 邬贤斌, 王喜梅.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 2015, 33 (17) :9-10.

上一篇: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下一篇:爱国主义教育方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