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调度员岗位职责

2024-06-06

燃气调度员岗位职责(精选8篇)

燃气调度员岗位职责 第1篇

燃气生产运营调度管理平台建设的探讨

来源:万网维普知网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04日 浏览数: 369 1 概述

随着燃气的普及应用,燃气公司逐步形成集团化的运营格局,燃气生产运营管理日益重要,需要管到每一名员工、每一项作业、每一项记录,使生产运营的每个过程、每个细节都处于受控状态。生产运营信息化建设处于转型阶段,部分公司已经单独建设了SCADA系统[1]、GI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PS巡线系统[2]。等信息化系统。笔者认为信息化系统是为生产运营服务的,应将与生产运营相关的各独立信息化系统整合,一体化设计,建立生产运营调度管理平台,将GIS系统、GPS巡线系统、SCADA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等统筹建设。2平台中的主要业务子系统

①GIS系统

燃气公司的运行安全非常重要。由于燃气管网及设施分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千家万户,而且大部分埋设在地下,属于隐蔽工程。这些管网及设施一旦发生故障,尤其是发生泄漏,可能造成大的事故,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燃气企业必须建设完善的GIS系统,可以适时、准确地掌握燃气输配系统的全部信息,可在故障发生时对故障快速定位及确定对用气用户的影响,并及时启动抢修预案。

GIS系统基于地理信息软件平台设计开发,以地形图和影像图为底图,通过地下管网探测和资料整理结合,形成燃气输配管网图。GIS系统主要包括输配系统分析、爆管分析[3]、危险源控制[4]、档案查阅、抢修预案等各项功能。

②SCADA系统

燃 气输配系统是一个平衡的系统,需要及时了解其运行状况。SCADA系统应同时具有数据传输和图像实时传输的功能,实时监控燃气输配的压力、流量、温度、加 臭量等技术参数的变化和厂站运行图像,并保存历史记录。为保障运行安全,应增强SCADA系统的计量和控制功能,通过与IC卡控制器整合,实现对燃气大用 户的远程充值、远程调价、远程启闭阀门等功能。

③GPS巡线系统

巡线工作是保障燃气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但是燃气巡线人员数量多,存在是否按照规定时间工作,是否按照规定路线巡视,在危险源位置是否停留等问题,导致巡线工作难以得到监管和考核。

建立GPS巡线系统,给每名巡线员配置具有GPS定位的手机,手机会将其位置传输到调度中心,并记录下每名巡线员的上岗、离岗时间及巡线轨迹;巡线员也可以通过手机将现场异常情况拍摄后上传图片至调度中心。3 生产运营调度管理平台的整合

生 产运营调度管理平台是以地理信息为基础,整合了GIS系统、SCADA系统、GPS巡线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规划设计管理等于一体的综合生产运营信息化管 理系统,包括管网信息、厂站信息、危险源信息、计量信息、用户信息、SCADA系统实时数据、厂站视频以及巡线人员信息等,实现了生产运营过程的全面信息 化管理。平台通过软件总线服务将SCADA、视频监控、GPS巡线、规划设计等业务子系统集中接入到GIS系统,通过建立燃气全景数据模型,既保障整合全 部系统,又可以对外提供标准的服务接口,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降低输配和管理成本。

系统建设依据标准和主流的信息技术,构建一个接口开放、运行稳定、服务友好的技术平台。关键的信息技术包括3S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RS遥感技术、GPS卫星定位技术)、水力计算模型和物联网技术等。设计特点和关键技术为:

① 基于国际标准规范,依据IEC 61970《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中的公共信息模型(CIM)构建,采用生产运营信息模型作为系统的信息模型。提供CIM模式扩 展与编辑工具,可以导入模式文件。对于数据平台自身管理部分的模型也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定义与扩展,并进行统一管理。

②企业服务总线的数据整合,通过企业服务总线和建立的数据模型,实现系统内部和系统对外的通信接口,保障数据通信的稳定性和标准化。

③工作流的业务流程整合,生产运营的业务流程依据每个燃气公司特点设置,平台需要考虑工作流技术,实现业务流程的调整和增删,保证与现实业务流程的一致性。

④信息系统安全方案,设计过程充分考虑信息安全,通过软硬件结合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保障系统的整体安全性,通过设置安全分区、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等技术,实现业务系统的安全通信和交互。4 生产运营调度管理平台的功能

通 过运用3S技术和IT信息化技术,整合了燃气公司生产运营的主要业务子系统,实现了生产运营信息的共享与发布,做到统一展现、统一分析决策。系统整合后,可为公司领导层及生产运营调度管理人员提供便捷的查询、检索、分析、统计、管理等功能,辅助管理层及时、准确地做出决策,从而提高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降 低输配和管理成本,并通过数据的综合分析优化生产运营流程。生产运营调度管理平台的具体功能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管网空间数据统一管理

利 用GIS空间数据管理技术,将地形、管网、设备、门站、调压站、大用户、营业网点等信息进行统一管理,满足各个业务部门对管网信息的需求。可统计某个区域 或全网的所有设施,可根据材质、管径、长度等进行分类统计,可查看某条管道的坐标、材质、管径、埋深、工作压力、建设时间、投产时间等具体参数,也可查看 厂站、设备、用户等的各类特定参数。这样既能全面反映一个城市燃气管网总貌,又能了解每个设备的详细信息,从而实现对燃气管网最完整、最彻底的管理。

②便捷的数据维护方式

利 用GIS空间数据编辑技术,可以将管网、设备、工程资料、地形图等信息,通过图形、属性、多媒体等多种方式进行统一便捷的编辑维护。如添加管道时可自动添 加封头、三通、四通,可自动将添加的管道加入拓扑网络,进行拓扑分析,提供连通性、节点错误、管径不匹配等智能排错机制,为管网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完 整性提供有力保障。

③管网和设备信息的快速检索

利 用GIS空间数据快速检索技术,能快速准确地检索、查询、统计、输出所需的管网、设备等技术资料。提供点选、线选、矩形选择、多边形选择等多种地图选择方 式,提供线查询、多边形查询、SQL查询及多种定制查询方式,提供书签、视图、图层等多种便捷工具,提供工程资料管理、爆管统计管理、厂站设备管理等各类 专题统计管理模块,为燃气管网的规划、施工以及日常应用提供最大的方便。

④辅助决策

利用GIS空间数据分析技术,通过管网资产统计、客户、安检、报装、呼叫中心等系统信息的统计分析、当前工程情况分析、管网剖面分析、管阀分析等业务功能,当事故发生时,可综合各类子系统的数据进行全面、综合地分析,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⑤爆管分析

利 用管网设备的拓扑关系,根据事故位置,确定最优(影响范围最小)的关阀方案,分析出受事故影响的工商用户、居民用户和待关闭的阀门等。通过与客服系统的接 口,找出受影响的用户信息(电话信息),通过呼叫中心的短信平台及时通知用户,同时,调度中心将事故情况及关阀方案通过抢维修工单管理系统(已经集成在平台中)派发给现场抢修人员。现场抢修人员可根据调度中心派发的工单,快速定位需关闭的阀门,如遇阀门无法操作或占压等情况,可及时联系调度中心,调度中心 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二次关阀分析,最终实现对城市燃气管网事故的快速响应和处置,将事故损失降至最小,缩短抢修时间,科学安全停气。

⑥危险源管理

针 对存在隐患的设施或部位,按照不同的危险类型定义进行分类,如管道埋深较浅,随桥敷设,穿越河流、铁路,距电力井、电信井较近等,将所有的危险源在燃气管 网中标注出来,并以警示标志显示,同时完善危险源的相关资料,如照片、竣工图及有关参数(管道穿越的纵剖面图及参数),防患于未然,加强对危险源的管理。

⑦完善的GPS巡线系统加强了巡查监控

在 GPS巡线系统中记录了每一名巡线员的上岗、离岗时间和巡线轨迹,巡线轨迹是否与燃气管 道轨迹重合,是否在危险源部位停留检漏。根据这些记录,GPS巡线 系统还能对巡线员进行准确地绩效考核,从而保证了各巡线员的巡线到位率达100%。在巡线过程中,巡线员发现异常情况和安全隐患时,可通过智能手持终端设 备(专门配置的带GPS定位的手机)拍摄现场照片并上传至调度中心。调度中心可根据现场情况,调度有关部门进行管网监护、设备维护和抢险维修。同时,可结 合物联网的RFID电子标签技术,将电子标签信息与巡线关键点(必须停留足够时间检查泄漏等情况)信息进行一一绑定,当巡检员经过巡线关键点时,必须唤醒 电子标签,读取相关信息,同时,通过智能手持终端设备在现场拍照,一起上传到调度中心,作为巡检的佐证资料,切实保证巡检员的巡检到位率。

⑧完善的抢维修工单管理系统

实 现现场抢维修工作 人员位置监控及轨迹回放、现场抢维修工作人员状态监控、工单智能辅助派单、现场抢维修工作人员自动排班(自动排班以就近为原则,并将排班 情况自动发送到抢维修工作人员的手机上)、工单状态查询及检索、工单全生命周期数据分析。通过对工单的电子化流转,实时掌握抢维修人员的位置、状态及工单 的进度,优化人员安排,提高工作效率。

⑨完善的SCADA系统保障了输配安全

SCADA系统具有数据和图像实时传输的功能,并保存历史记录,调度中心可以实时监控燃气输配的压力、流量、温度、加臭量等技术参数的变化和厂站运行图像,根据这些参数判断燃气输配系统是否处于安全运行状态。结合水力模型[5],利用GIS系统建立的管网拓扑关系,实现管网的负荷预测和管网仿真模拟分析,及时调整和调度,使燃气输配系统的运行防患于未然,从而保障燃气输配系统的安全运行。5 结语

通 过生产运营调度管理平台的建设,可保障与生产运营相关的信息系统的一致性、标准化,同时可实现已建信息系统的友好集成。平台以燃气的生产运营和调度管理为 核心,集成现有业务系统的信息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集中的展示和深入分析应用。燃气企业将有效地形成一套统一的生产运营管理工具,并形成标准运营流程,为企业今后的信息化统筹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实际应用可知,生产运营调度管理平台的建设延伸了燃气企业的大脑和视野,提升了生产运营管理的深度和广度,使得对生产运营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使燃气输配系统的运行防患于未然,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世宝.城市燃气管网SCADA系统的设计[J].煤气与热力,2005,25(7):36-38.

[2]赵京生.城市燃气管网智能巡检系统的应用研究[J].煤气与热力,2008,28(1):B01-B05. [3]林斌,徐利军,王卫,等.基于GIS和SCADA的燃气管网爆管分析与处置[J].煤气与热力,2014,34(3):B26-B28.

[4]赵红军.燃气企业危险源控制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23(2):48.

[5]田贯三,张增刚,江亿.城镇天然气管网水力分析数学模型与计算方法[J].天然气工业,2002,22(3):96-98.

本文作者:李博

赵金洋

李清峰

黄来响

任帅

田贯三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学院

宁国瑞德天然气有限公司

青岛积成电子有限公司

燃气调度员岗位职责 第2篇

摘要:燃气企业生产运行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燃气调度,把握供需关系,强化需求侧管理,达到燃气的供需平衡,是调度技术的基础;进一步扩大调度涵盖范围,整合管理职责,强化生产运行智能调度管理系统的运用,是调度技术发展的趋势;只有不断提高燃气调度技术,才能确保企业生产安全平稳运行,维护社会稳定,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燃气公司;调度;意义

燃气企业生产运行的中心环节是调度,生产调度是燃气运营的关键工作,通过管网运营状况监控、分析、调配以及气源协调、应急指挥,使整个输配系统保持平衡状态,从而确保燃气输配系统的安全运行,对天然气供应、使用进行科学调配和管理,提高燃气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保证安全平稳供气,最终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益,为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天然气发展概述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清洁、方便、安全、经济的天然气已经成为最受瞩目的能源之一,在国家发改为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国产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1760亿立方米;到20页岩产量65亿立方米,进口天然气约935亿立方米,城市和县城天然气用气人口数量约达到2.5亿,约占总人口的18%;到“十二五”末,初步形成以西气东输、川气东送、陕京线和沿海主干道为大动脉,连接四大进口战略通道、主要生产区、消费区和储气库的全国主干网,形成多气源供应,多方式调峰,平稳供气的安全格局。目前燃气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天然气市场蓬勃发展,科学高效的燃气调度,能够给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调度措施

1.拓展调度涵盖的范围,确保安全平稳供气,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安全生产是永恒的主题,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中之中,拓展调度涵盖的范围,多方位覆盖、整合管理职责,形成统一调度指挥运行机制,确保安全平稳供气。调度职责应从一般天然气输配调度管理,扩张到生产运行管理及应急救援等,即涵盖供气计划的编制、气源采购、协调、结算、合同签订与履行、调度,输配调度数据汇总分析,调峰计划,供气预案的编制并督查实施,管网的运行及管道完整性管理、主干管网工程连头碰口、置换和投入试运行,技措、安措年度计划审核及指导实施、应急抢险管理等。

2.强化需求侧管理,把握用气规律,提高供气量,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途径之一城市燃气客户按使用性质大致分为民用燃气客户、商业燃气客户、工业燃气客户三类。在城市燃气用气结构中民用燃气客户比例最大且用气量受气温影响也最大,季节性峰谷差达到1.5倍以上、日峰谷差较大达到2倍以上;工业燃气客户比例最小,一般是均衡、连续用气,用气量相对稳定,受气温影响较小,但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较大;商业燃气客户比例居中,用气规律与民用燃气相同,但终端销售价格最高。燃气公司应在对城市燃气总量进行掌握的基础上,加强需求侧管理,做好用气预测分析,测算好用气结构,利用仿真系统,建立预测模型,把握用气规律变化,尽力保证供需平衡,提高供气量,即维护社会稳定,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利用生产运行智能调度系统,输配好最经济气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要按照“及时、精准、高效”的要求,建立生产运行智能调度管理系统,深化SCADA、GIS数据运用,进一步强化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切实提升科学调度能力,做好多气源、多品种模式下的调度管理,确保安全平稳供气,全面提高经济效益。随着页岩气、LNG、CNG产业的发展,企业气源模式由单一性向多元化转换,实现了气源途径多样化,但各气源价格高低不一,调度人员通过SCADA系统,对流量、压力等进行实施监控、分析,及时调整各气源点压力,在保证需求的前提下合理调配各气源供气量,做好多气源模式下的稳定供应,输配好最经济气量;同时还可通过压力、流量的变化情况,结合GIS系统、管网巡检系统,监控管网运行情况,加强维护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安全平稳供气,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结束语

燃气公司是关系民生的企业,调度工作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必须掌握好燃气的供需关系和规律,科学调度,确保安全平稳供气,维护社会的稳定,才能使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园媛.浅谈现代燃气施工企业生产调度管理[J].城市燃气,(,5):25-28.

[2]王兵.自贡市燃气企业调度分析与改进[D].电子科技大学,.

燃气调度员岗位职责 第3篇

燃气轮机GT(Gas Turbine)与蒸汽轮机ST(Steam Turbine)联合循环运行的机组,具有高效、低污染、低水耗、运行灵活的特点,是实现节能调度要求的一种重要途径。

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运行特性及其对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文献[1-10]针对联合循环机组的不同局部构成部件,即燃料系统、余热锅炉及其控制系统、继电保护系统、燃气轮机及其控制系统、蒸汽轮机调速及其控制系统进行了物理特性分析,但都没有针对联合循环机组整体建立经济性模型;文献[11]定性分析了燃气轮机与蒸汽轮机联合运行面临的问题,但没有给出数学模型;文献[12]引入了评价联合循环机组控制系统性能的技术指标,但未针对机组进行经济特性建模;文献[13-14]建立了循环机组的热力学模型,但不能进行电力节能调度分析;文献[15]讨论了计入联合循环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的影响和解决方法,但建立的传递函数控制模型无法进行经济性分析。

本文在深入剖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运行机理的基础上,分别构建基于模式和组件的2种模型定量描述循环机组,进一步提出计入循环机组的节能调度模型及算法,以尽量减少火电机组的出力波动与切负荷概率,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并降低运行成本,同时还得到引入循环机组的新型节能调度方式,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循环机组2种模型和节能调度方法的正确性。

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建模

根据是否将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作为一个整体,联合循环机组的模型分为模式模型和组件模型2种。前者针对联合机组整体不同的组合状态(定义为模式)建模,后者则将燃气轮机与蒸汽轮机分别作为独立的物理单元进行建模。为定量研究引入循环机组对系统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影响,本文以小时为调度周期。

1.1 模式模型

a.模式及其转换特性。组成循环机组的多个燃气轮机与蒸汽轮机在某小时内开、停状态的组合称为模式,模式之间可以转换。由于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是主从关系,可行模式及其转换必须满足条件:燃气轮机能单独运行,蒸汽轮机则不能;多个燃气轮机可同时启停,但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不可同时启停。例如由2台燃气轮机和1台蒸汽轮机组成的循环机组,其可行模式共有5种,且可行模式间能转换,如表1所示,其中模式0只能转换至模式1和2。

模式间不能共存,故引入多个0-1整型优化变量,得到式(1)的状态特性:

其中,Yi,t为1时表示循环机组在第t小时正处于第个模式,为0时表示处于其他模式;NM为机组所有模式的集合。

模式间的转换规则可描述为:

其中,NM i,t、INMi,t分别为第t小时第i个模式在下一小时能转换到和不能转换到的模式集合。

b.运行成本特性。循环机组的运行成本由发电成本和模式间转换成本两部分构成:

其中,Ct为机组第t小时的运行成本;αr为燃料价格;Rr,t、Rz,t-1,t分别为第t小时机组运行燃料消耗和从第t-1小时到第t小时的模式转换燃料消耗。

c.模式转换燃料消耗特性。循环机组任何模式间的转换燃料消耗必须超过一定值,模式转换才能顺利完成,即:

其中,TRz,i,j为第i个模式转换到第j个模式所需的最少燃料消耗;W为足够大的正值。

d.出力特性。循环机组燃料消耗与出力关系一般为凸函数,线性化后可以得到:

其中,Rr,i0、NCi、krs、Pi,ts分别为机组在第i个模式下燃料消耗的最小值、燃料消耗与出力分段函数的段数、第s个分段函数的斜率、第t小时第s个分段函数处机组出力。

e.爬坡率特性。模式模型下的循环机组爬坡率特性分为模式内和模式间2种,如式(6)、(7)所示:

其中,Pi,t-1、Pi,t、Pj,t分别为机组在第i个模式下第t-1小时、第t小时及第j个模式下第t小时的总出力;ULi、DLi分别为第i个模式下机组的上、下爬坡率,其大小分别等于组成该模式的燃气轮机与蒸汽轮机的上、下爬坡率之和;ULij、DLij分别为从第t-1小时第i个模式转换为第t小时第j个模式的上、下爬坡率,其大小分别等于模式转换时启停燃气轮机或蒸汽轮机的上、下爬坡率。

循环机组的总出力为:

其中,Pmin,i为机组在第i个模式下的最小出力。

1.2 组件模型

循环机组的组件模型是针对燃气轮机、蒸汽轮机以及连接它们的余热锅炉分别建模,并计入这些物理单元之间的相互联系。

a.运行成本特性。由于蒸汽轮机是靠燃气轮机余热产生的蒸汽推动做功,因此在组件模型中,循环机组的运行成本只包括燃气轮机的发电成本,如果再考虑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的启动成本,则为:

其中,NGT、NST分别为机组包括的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集合;Rr,kt为第k个燃气轮机在第t小时的燃料消耗;RUk、ZUl分别为第k个燃气轮机和第l个蒸汽轮机的启动成本;RIkt在第k个燃气轮机第t小时处于启动状态时为1,否则为0;ZIlt在第l个蒸汽轮机第t小时处于启动状态时为1,否则为0。

b.燃气轮机出力特性。燃气轮机燃料消耗与出力函数范围分为基本区域和由于烟道燃烧器提供附加热能而产生的扩展区域,2个部分线性化后的斜率互不相同,有:

其中,Xkt、XFkt分别在第k个燃气轮机第t小时运行在基本区域和扩展区域时为1,否则为0;R0Rr,k、RR0,Fr,k分别为第k个燃气轮机基本区域和扩展区域燃料消耗的最小值;NRRk、kskr,k、Pskt分别为第k个燃气轮机基本区域燃料消耗与出力分段函数的段数、第s个分段函数的斜率、第t小时第s个分段函数处的机组出力;kFkr,k、PFkt分别为第k个燃气轮机扩展区域燃料消耗与出力分段函数斜率及第t小时机组出力(扩展区域的分段数一般取1)。

燃气轮机出力为:

其中,Pmin,k、Pkt分别为第k个燃气轮机最小出力和第t小时的总出力。

c.燃气轮机余热锅炉产热特性。余热锅炉产生的热量和燃气轮机出力直接相关,它们之间的函数经线性化后可得到:

其中,Rg,kt为第k个燃气轮机对应的余热锅炉在第小时产生的热量;R0Rg,k、R0Rg,,kF分别为第k个余热锅炉在基本区域和扩展区域产热的最小值;kskg,k、kFkg,k分别为第k个余热锅炉基本区域产热与出力第s个分段函数斜率、扩展区域产热与出力分段函数斜率。

d.蒸汽轮机产热特性。蒸汽轮机做功的能量来自余热锅炉,因此需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Rlt为第l个蒸汽轮机在第t小时的产热量。

e.蒸汽轮机出力特性。蒸汽轮机产热与出力关系一般为凸函数,线性化后可以得到:

其中,Zlt在第l个蒸汽轮机第t小时处于运行状态时为1,否则为0;Rl0、NRLl、kls、Pslt分别为第l个蒸汽轮机产热的最小值、产热与出力分段函数的段数、第s个分段函数的斜率、第t小时第s个分段函数处的机组出力。

蒸汽轮机的出力为:

其中,Pmin,l、Plt分别为第l个蒸汽轮机的最小出力和第t小时的总出力。

f.其他特性。根据第1.1节中循环机组可行模式及其转换必须满足的条件,运行中的燃气轮机数目一般应超过运行中的蒸汽轮机数目,故有:

g.爬坡率特性。组件模型下的燃气轮机与蒸汽轮机需分别满足各自的爬坡率约束,如式(17)、(18)所示:

其中,Pkt、Plt分别为第k个燃气轮机与第l个蒸汽轮机在第t小时的出力;ULk、DLk和ULl、DLl分别为第k个燃气轮机与第l个蒸汽轮机的上、下爬坡率。

2 节能调度及其求解方法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与火电机组共同承担系统负荷,采用模式模型与组件模型分别如式(19)、(20)所示:

其中,TG为火电机组数量;Pmt为第m台火电机组在第t小时的出力;PL t为第t小时的负荷需求。

节能调度的目标如式(21)所示:

其中,NT为调度总小时数;F为系统生产成本,Fm为第m台火电机组生产成本函数。

由式(1)—(20)描述的节能调度模型可通过调用GAMS优化软件中的混合整数规划(MIP)进行求解,还应计入的约束包括火电机组最小/最大出力限制、系统备用需求、爬坡率等。

3 算例分析

本文选取由2台燃气轮机和1台蒸汽轮机构成的联合循环机组,首先分析循环机组基于模式和组件2种模型的一致性,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其次采用组件模型,得到引入循环机组后的节能调度方案。

3.1 模式与组件模型的一致性分析

为方便分析,联合循环机组模式模型中,取模式1、2下的燃料消耗与出力线性化函数斜率为1×104J/MW,模式3、4下的斜率为5.7×103 J/MW;组件模型中,燃气轮机燃料消耗与出力函数基本和扩展区域斜率分别为1×104 J/MW和1.2×104 J/MW,余热锅炉产热和出力函数基本和扩展区域斜率分别为6×103J/MW和8×103 J/MW,蒸汽轮机产热与出力函数基本和扩展区域斜率分别为8×103 J/MW和1×104J/MW。

联合循环机组其他基本数据及其模式模型的相关参数分别如表2和表3所示,其中,由于单台燃气轮机的容量不足以带动单台蒸汽轮机,故表3中模式3容量为150+150×6/8=262.5(MW)。由于燃气轮机组出力改变迅速,通常其1 h内的出力可变化量大于其额定容量,爬坡率大,故只考虑蒸汽轮机的爬坡率,且由于其性能较常规燃煤机组更优,取上爬坡率为55 MW/h,下爬坡率为50 MW/h,此时,模式模型中只需考虑含模式3、4间转换时的爬坡率约束即可。循环机组所带的系统负荷如表4所示。

由本文方法得到的联合循环机组模式模型下的机组调度方案见表5,其运行成本为223 851.43元;组件模型下的各机组出力见表6,其运行成本为223 851.43元,2种模型经济性相同。

对比表5和表6可知,2种模型是一致的,都可满足系统负荷的要求。由于蒸汽轮机无法独立运行,因此第1小时为模式1,只有燃气轮机运行,为节约燃料成本,第2小时进入模式3,此时蒸汽轮机处于运行状态,直至第18小时,由于负荷突增,模式3容量已无法满足负荷要求,故转换为模式4运行。模式模型建模简单,但组件模型的精确性更高,可以直接得到各机组的出力,有利于实际调度操作,故将在第3.2节中采用组件模型,得到引入循环机组后的节能调度方案。

3.2 引入循环机组的节能调度分析

考虑日负荷曲线平滑与峰谷差大的2种情况,讨论计入联合循环机组前后系统中各火电机组的出力情况,得到循环机组对电网经济性和可靠性的影响。

由于需要加入火电机组,重设系统日负荷数据如表7所示,此时属于较平滑的情况。火电机组数据如表8所示。

引入循环机组前的各火电机组出力如图1所示,系统总成本为1041160元。根据本文方法得到的计及循环机组后的各机组出力如图2所示,系统总成本为941 900元,较引入前下降9.5%,经济性显著提高。

进一步分析可知,计入联合循环机组后,由于其模式多样,机组运行灵活,出力能跟随负荷变化,使得图2中火电机组G2、G3、G4、G5的出力明显减少且平滑,没有图1中出力值改变频繁。第1小时循环机组蒸汽轮机无法做功,此时燃料成本最低的火电机组G1出力较多,当循环机组蒸汽轮机可以做功后,由于爬坡率限制,G1的出力只能逐渐减小。由于负荷较平滑,联合循环机组出力受蒸汽轮机ST1爬坡率的限制较小,可以灵活跟随负荷变化。此外,图2中循环机组承担着系统中的大部分负荷,使得火电机组运行时间及出力均减小,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下面考虑日负荷曲线峰谷差大的情况,将表7中第8、11、12、13、18、20、23小时的负荷值分别调整为613、632、663、543、451、720、521 MW。此时,引入循环机组前的各火电机组出力如图3所示,当火电机组爬坡率约束的限制使得部分时段内无法满足供需平衡时,系统将不得不切除部分负荷,如在第8、11、12、13、19、20、22小时,切负荷量分别为56、96、52、32、39、34、31 MW,由于存在停电损失,切负荷不仅造成供电可靠性的降低,而且会大幅增加系统运行成本,当停电损失取200元/(MW·h)时,系统总成本为1 115 260元。

根据本文方法得到的计及循环机组后的各机组出力如图4所示,循环机组运行灵活的特点使得无切负荷状况发生,显著提高了可靠性,同时此时系统总成本为973 313元,较引入前下降12.7%,经济性大幅改善。由于负荷波动较大,蒸汽轮机爬坡率的限制使得循环机组的出力无法最大限度地跟随负荷变化,火电机组G2、G3、G4仍需参与调峰,如G3在第1、8、11、12、13、19小时参与了调峰。此时,采用爬坡率更高的蒸汽轮机组,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经济性和负荷发生较大波动时的可靠性。

4 结论

本文提出的计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节能调度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a.构建的循环机组模式和组件模型能满足系统实施节能调度的需求;

b.火电机组不需频繁改变出力值,有助于改善系统的可靠性;

c.蒸汽轮机不需消耗额外燃料,保证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d.循环机组替代火电机组部分负荷,利于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

e.即使在负荷大幅波动时,引入循环机组仍能有效避免切负荷,增强系统可靠性。

摘要:在剖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出力、能量转换和运行成本等特性的基础上,分别构建联合循环机组的模式模型和组件模型,提出以系统经济性最优为目标的计入循环机组的节能调度方法,并采用混合整数规划法求解。算例结果分析表明,建立的2种循环机组模型是正确有效的,所提节能调度方法能显著减小火电机组的出力波动和切负荷概率,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燃气输配管网智能调度研究 第4篇

一、城市智能燃气网的发展背景及概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燃气管网己经成为城镇公共基础设施之一,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不可分。由于天然气用起来方便、卫生,所以人们对天然气日益依赖,这也就对城市燃气管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的发展要能满足人们更高的服务需求,为社会、为群众提供安全系数更高、使用更便捷的燃气管网系统。各地方燃气公司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管理水平,纷纷建立了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管网模拟仿真系统等各类信息化系统,具有一定的分析处理能力并成功运用于日常的生产工作中。

不过,现在各燃气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都是在业务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开展的,需要什么的时候再建设什么,因此各个系统不是同一时期构建的,彼此之间相对独立,处于信息分散且无共享的状态,形成了数据孤岛现象。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企业管理要求的提高,这些现象往往带来一定的问题:每个系统都是独立存在的彼此之间没有联系,数据不能共享,这会对运营调度、事故处理、日常作业等活动的管理带来障碍,不利于企业统筹安排;企业与用户之间缺乏互动,联系比较单一,用户的用气信息不能较为全面的反馈给企业;缺少智能决策支持,对日常记录的数据不能进行整合、分析,不能发现其中包含的潜在规律,就不能为企业管理提供智能辅助支持,还需要人力和经验判断,降低了工作的准确性。

因此,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为了更好地提高运营调度能力,保证生产安全,提高用户服务质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智能化的城市燃气网应运而生。城市燃气网的智能化体现在很多方面,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全局的智能化而不单是一个环节的智能化:在管网建设阶段,是以管网模拟技术为基础进行规划建设;在运营维护阶段,采用风险预评价体系,在故事发生前就对疑似情况作出判断,将事故苗头扼杀在摇篮里,实现无事故预防型管理;在用户管理方面,根据需求侧管理理论,对用户采用高级计量方法,增加互动性,提供现代化的供应服务。保证了城市燃气管网智能、安全、稳定的发展要求。

二、智能化实现的基础一一模拟

模拟也叫仿真,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定义,是用相似的模型、环境和设备模仿某个环境或系统的行为的技术,或是为更方便的获取信息,或是为培训人;仿真是一组广泛的方法,用于研究和分析实际的或理论的系统的行为和性能。模拟的概念是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和完善的,从上世纪40年代末兴起,并逐步发展起来。

三、系统模拟的方法

系统建立模型的基础是系统之间的相似性原理。相似性原理,对于自然界的任一系统都存在另一个系统,它们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建立相似的数学描述或存在相似的物理属性。系统模拟的理论基础就是模型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近似一个系统。

现实中一个实际的问题往往都是很复杂的,有很多影响因素。如果建立想通过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把它的所有因素都反映出来,那么这个数学模型就会很复杂甚至根本建立不出来。但是,如果模型建立的过于简单又不能反映出实际系统的特点。因此,建立数学模型时一般要遵循5个原则:精确性、合理性、复杂性、应用性和鲁棒性。建立数学模型的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建立数学模型的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演绎法

这是最早的一种建模方法,通过公理、定理、定律以及已经验证的理论推导出的数学模型。这种方法适用于内部结构和特性很明确,建模时可以直接利用己知的定理。

(2)归纳法

这种方法是经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分析析、总结后,整理得出系统的数学模型。当遇到内部结构不清楚的系统,可以根据对系统输入/输出的测试数据来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3)混合法

混合法是将前两种方法结合使用的一种建模方法。一般先通过己知的知识确定系统模型的结构,再用归纳法确定具体参数。最后,则是要对得到的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检验该模型是否能够准确反映真实系统以及是否能够满足精度要求等。

四、城市智能燃气网的技术特点

建设智能燃气网不是抛弃原有的燃气网建设,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是燃气网信息化建设的新的阶段。它主要包括以下特点:

(1)涉及的业务内容更加广泛

城市智能燃气网涵盖了整个运营调度的各个方面。在城市燃气输配方面,包括智能供气、智能调峰;在日常运营管理方面,包括智能监控、智能决策支持、智能巡检;在用户服务方面,包括智能用气服务和智能用气管理以及未来用户发展等。

(2)对掌握的数据进行集成性的管理

城市燃气网从规划到实施再到运行使用都会产生大量数据、资料,将管网基础设施档案、实时运行参数、地理位置信息、客户数据集成管理,增强了数据之间的关联性,避免信息孤立,为燃气网运营管理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访问方式。

(3)先进的技术支持

从技术范畴来说,智能燃气网的架构在底层基于物联网,各类设备可以与互联网相衔接,实现了访问终端的多样化,包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上层基于云计算架构,实现海量数据存储、处理与信息整合。依托先进的技术保证了燃气网智能化的实现。

(4)创新的管理模式

智能燃气网除了在技术上的革新,在管理模式上也与之前有了创新。由以前事故后再解决的管理方法,变为了事故前预防的管理模式,变被动管理为基于风险评价的主动管理。

(5)互动的管网系统

智能化的燃气网在客户服务方面也有很大改进。燃气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不再是单一的“一个只管供气、一个只管用气”的状态,而是彼此之间有互动性的。通过提高管网计量水平和自动控制水平,采用分时计价的手段,燃气企业在供气的同时,从用户获取用量数据,再反馈给用户实时信息,可以指导用户采用一种有利于调峰和提高能效的用能方式。

结语

智能城市燃气网研究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课题,在我国燃气事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传统的城市燃气运行管理己经渐渐不能满足需求,发展智能化的城市燃气网是形势所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保证了城市智能燃气网实现的可行性。智能化的运营调度可以使燃气供应更加可靠、稳定,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使企业更好的掌握生产节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上海城市燃气输配管网失效模糊故障树分析法 何淑静; 周伟国; 严铭卿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2]燃气输配管网结构分析的指标与分析技术 严铭卿 煤气与热力2007/05.

[3]燃气输配管网调峰过程的动态模拟分析蒋洪; 蒋俊杰; 李宏玉 管道技术与设备2011/06.

燃气调度员岗位职责 第5篇

报表制度的通知

各区县建设局、市直燃气经营企业: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住建厅《关于建立全省燃气统计及天然气供应调度报表制度的通知》(鲁建燃热字[2010]10号),切实做好我市燃气统计及天然气供应调度等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要加强指导,严格实行统计调度责任制。各区县燃气管理机构和市直燃气经营企业负责人是燃气统计报表报告制度的主要负责人,对统计报表负总责。各区县燃气管理机构和市直燃气经营企业要确定专人负责统计报表,明确责任,建立起层层负责、反映灵敏、快速有效的统计调度组织体系,及时统计报告有关信息。要切实加强对统计报表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统计报表责任人和报表统计人员,并于7月10日前将责任人和统计人员名单(姓名、单位、职务、办公电话、手机、传真、电子信箱)报市燃气安全检查监督站。

二、要高度重视,确保统计报表及时准确。各区县燃气管理机构和市直燃气经营企业要高度重视统计报表工作,按照附表要求认真填写相关报表。统计报表分半年报、年终报、天然气管网用户年度供气计划、天然气管网用户年度实际供气计划、冬季天然气日供应共5类。半年报于每年7月15日前上报;全年报于下一年度的1月15日前报。冬季天然气日供应调度表主要是针对冬季供气运行情况进行调度,及时了解报告供气信息,便于早决策,早应对,确保冬季供气平稳正常运行,该表由市天然气有限公司组织调度,于每年10月15日起(每早8:30)将电子版报市燃气安全检查监督站。天然气管网用户年度供应计划表,主要反映当地上年度实际供气量,预测下年度实际供气需求,为争取扩大供气年度计划做准备,要求每年9月25日前由市天然气有限公司负责编制上报。天然气管网用户年度实际供气调度表,由市天然气有限公司依据实际供气计划落实情况,按月上报。各级燃气管理机构要加强所辖区域内燃气企业燃气情况的调度,督促有关企业落实专人认真做好统计报表工作,并按时上报。要严肃统计纪律,统计报表责任人和负责人要对填报的数据负责,按照表格要求认真,确保信息真实可靠,不得弄虚作假,不得迟报、漏报、错报,表格全部内容均由电脑填写完成,报表要统一用电子表格的形式通过电子信箱上报。

电子信箱:8899087@sohu.com 联系人:贺伟、滕秀军 联系电话:8899087 附表:燃气数据统计联络人一览表 附表1:冬季全市天然气日供应调度表

附表2:日照市天然气管网用户年度供气计划一览表 附表3:日照市天然气管网用户实际供气调度表 附表4:全市燃气行业基本情况统计表

附表5:全市燃气运行基本情况统计年(半年)报表 注:表格下载网址:日照建设信息网—燃气热力 /rqb

调度员岗位职责职责 第6篇

2.每日跟踪车辆使用情况,装车动态;

3.处理运输任务过程中的突发事故;

4.完成司机的日常管理及考核等工作;

调度员岗位职责职责 第7篇

2.、车辆动态跟踪:根据客户计划,及时对公司车辆进行安排;及时掌握车辆在途运行情况,如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3、外雇车辆的合理调配与控制;

燃气调度员岗位职责 第8篇

城市燃气管道供气是现代化城市燃气事业发展的方向, 燃气管网输配的是易燃气体, 燃气输配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要求极高, 关系到千万用户生产、生活的方便和安全。一旦管网或设备出现问题, 如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将会影响用户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建立SCADA系统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对城市燃气管网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具有重大意义。

SCADA系统, 即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 它可以实时采集现场数据, 对工业现场进行本地和远程自动控制, 对工艺流程进行全面、实时的监控, 同时它又为生产、调度和管理提供过程数据。

二、燃气SCADA系统功能介绍

燃气SCADA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燃气输配、输送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及时发现泄漏等事故并处理, 按照末端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燃气调度分配, 提高燃气供应、输配的合理性和稳定性。燃气SCADA系统包括调度中心、远程终端站和连接它们的通信系统。

2.1调度控制中心功能。调度中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站的RTU (Remote terminal unit) 对管网和场站的工艺参数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控。调度中心的操作人员通过计算机系统的操作员工作站所提供的管网和场站工艺过程的压力、温度、流量、设备运行状态等信息, 完成对天然气管网的运行监控和管理。操作人员还可以通过调度管理计算机完成数据的发布、传输等调度管理工作。

调度控制中心设置历史数据库服务器、冗余实时数据服务器、模拟仿真服务器、WEB服务器、通信处理机、冗余操作员工作站、工程师工作站、培训工作站及打印机、投影机、通信设备等, 设备之间通过局域网相连。

调度控制中心通过通信系统与远程终端站通信, 对管网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控, 实现管网在线监视、远程控制、在线模拟仿真、负荷预测、输送计划、泄漏检测及定位、运行优化、计量管理、模拟培训、控制调度管理以及数据管理等任务。调度控制中心的操作员通过SCADA系统提供的管网的压力、温度、流量、密度、设备运行状态等信息, 进行综合分析, 完成对整个管网的调度和管理。

2.2远程终端站功能。完成对管网和站场的工艺过程、控制设备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天然气流量计算等等。每个子站可独立完成本站范围内现场数据的监测和控制, 当个别子站发生故障时, 不影响中心和其它子站的正常运行。每个子站接收执行调度中心下达的控制命令, 并在通信系统故障时完成子站本地控制管理。当进行设备、通信系统检修或紧急关断时, 可采用就地控制。远程终端站通过通信系统与调度控制中心进行数据交换。

如果远程终端站与中心通讯中断, 远程终端站将保持现场控制, 采集和存储所有的数据, 以便通讯恢复时传输这些数据。在暂时通讯故障或延迟的情况下, 远程终端站能够将采集的数据存储一段时间 (至少48小时) , 并在数据上加上时间标记, 用于以后的传输。

2.3通信系统设计原则。通信系统本着通信流量最小, 通信信道利用率最高的原则进行设计。调度控制中心与远程终端站之间的通信系统设计为:对于门站、高中压调压站等重要站点, 采用专用专线为主信道, 无线系统 (GPRS) 为备份信道的通信方式;对于中低压调压站等一般站点, 采用GPRS系统。

调度控制中心和后备控制中心的通信采用专线接入方式, 使用基于TCP/IP协议的数据通信完成调度控制中心和后备控制中心之间的数据同步, 当调度控制中心故障时, 后备控制中心接管工作 (也可以手动切换) 。

为了保证SCADA系统数据交换的实时性, 使其及时、准确、可靠、协调、高效率的工作, SCADA系统中无线系统的数据巡检采用多种方式进行, 包括点对点、周期扫描、例外扫描、查询、例外报告、报警等。系统中有突变事件或特殊请求发生时 (如发布操作命令、状态变化、对某一局部重点监控、发生报警等) , 系统优先保证重要数据/命令的传输, 确保系统的实时性。

三、SCADA系统的组成结构

SCADA系统由主调度中心MCC和容灾调度中心、终端站控系统、通讯系统组成。

系统可设置两个调度中心, 一个为主, 一个为辅;主调度中心承担日常燃气输配的生产调度工作, 当主调度中心重要故障时, 如地震、火灾, 备用调度中心接管主调度中心的工作。

调度中心设置实时数据采集服务器、操作员工作站、工程师工作站及通讯交换机等设备, 并通过局域网相连。调度中心接受管网中所有站点采集的数据, 对各个站点的运行工况进行实时监视, 掌握整个管网的运行状况, 并根据管网参数及时调整运行工况, 传输各种数据和信息, 以实现整个燃气管网的优化、经济、合理、可靠地运行。MCC完成采集数据的处理、显示、入库以及与燃气公司其他系统的信息集成。

终端站完成对管网和站场的工艺过程、控制设备的数据采集、控制、天然气流量计算等等。每个终端站可独立完成本站范围内现场数据的监测和控制, 当个别站发生故障时, 不影响系统其它远程终端站的正常运行。终端站通过通讯系统与调度中心进行实时数据交换。

在通讯系统设计中, 调度中心与重要站点的通讯方式可采用主通信方式为专线方式 (如DDN, 光纤等) , 备用通讯方式为GPRS/CDMA;调度中心与普通站点通信方式可采用GPRS/CDMA通讯方式。终端站通过通讯系统将所采集的数据上传到调度中心, 并执行和接受调度中心的指令及下传的数据, 接受MCC的监督及管理。

3.1调度中心。调度中心整体上采用客户机/服务器 (Client/Server) 与浏览器/服务器 (Browse/Server) 相结合的结构。

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中, 服务器提供数据和服务, 客户机完成本地处理、数据表现及人机界面。客户机向服务器发出数据和服务请求, 服务器响应客户机的请求。

前台客户方程序运行于主机的Windows平台上, 主要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友好、一致的全图形化的界面, 通过用户界面可以完成管网、工艺流程等图形和监控数据的显示、发出命令和数据检索请求, 以及对数据进行分析、作图等任务。服务于后台的服务器, 采用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 其上运行ORACLE数据库。客户方和服务器方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交换。

调度中心内部采用冗余10/100M的以太网, 配有实时服务器、历史数据服务器、SCADA工作站、打印输出设备、通讯处理机、通讯设备、网络安全设备等, 共同完成SCADA系统的数据采集、存储、统计、分析、数据浏览、报表输出、数据共享等功能。各类设备按其功能及技术环境、操作要求分别安装在不同的工作区域。

SCADA工作站运行于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平台, 其上运行iFix3.5监控软件和专用的SCADA系统生产管理软件, 以友好的人机界面展示系统管网运行情况、实时数据、趋势图、工艺图等, 通过直观的界面操作, 在工作站上可以对终端站进行远程控制操作。

调度中心通过路由器接入专线, 连接大型终端站点。

3.2远程终端站。对于大型终端站点, 设置本地显示计算机, 通过路由器-专线作为主通信链路接入调度中心, 通过GPRS作为备用链路接入调度中心。小型站点则直接通过GPRS链路接入调度中心。终端站通过通信系统上传参数数据, 接收控制命令并执行。

设置站控PLC/RTU, 通过标准4~20mA信号接入压力温度信号, 通过串行接口接入智能仪表信号, 或通过脉冲接入流量信号, 结合现场流量、报警信号, 实现站控系统级自动控制。

设置本地显示计算机的大型有人值守站, 站内工艺仪表和智能设备的监控主要由本地操作员负责, 所以在站内设立上位监控计算机, 其丰富、生动的图形界面, 简单、易学的操作进程, 方便现场人员调度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将数据上传到末站控制室, 并接受中心下达的指令。

3.3通信系统。通讯系统是SCADA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调度中心与远程终端站双向数据传输和信息互递的任务。通讯网络的设计要考虑今后SCADA系统的扩展, 对于以后的城市管网, GPRS应该是通讯的主要选择。为了系统在任意地理方位增建PLC/RTU外围站提供灵活、方便、模块化的解决方案, 在中心设立通讯处理机, 用于远程网络的管理与控制。

系统设计上对于重要大型站点采用专线为主, GPRS为辅的通信方式;对于小型站点采用GPRS通信方式。

在设计上, 系统应有一条调度中心与移动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专线, 完成调度中心与GPRS网络的接入。

在每个远程终端站都会配置一个GPRS的DTU模块与RTU的通讯口相连, 每个DTU模块中设有唯一的ID号、授权的用户名和密码、数据服务中心的地址, 主调度中心通信前置机的地址, DTU会通过GPRS网络自动找到通信前置机并与其建立连接, 建立连接后远程站点就可以与通信前置机进行双向通信。

为保障通信系统稳定运行, 系统专门设置管理GPRS通信的通信前置机, 通过通信前置机、RTU、GPRS终端模块与GPRS网络协调工作, 实现系统的数据采集。

通信策略上设计为轮巡和自报相结合的模式, 用户可以自由设定巡检周期和自报条件。

参考文献

[1]姚志强.天然气门站智能监控系统的实现[J].甘肃科技, 2003 (12) .

上一篇:结婚婚宴庆典致辞下一篇:作文 骄傲的小毛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