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经典古诗词

2024-05-11

关于中秋经典古诗词(精选7篇)

关于中秋经典古诗词 第1篇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点评:这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自古以来写中秋的作品中,公认的绝唱。它构思奇拔,独辟蹊径,神话与现实、出尘与入世、感慨与旷达,层层交织,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也极富哲理与人情。通观全篇,皆是佳句,很好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县)任太守。其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守外郡已历时五载,而在齐州做官的.弟弟苏辙(字子由)又长达七年未能晤面。政治上不能施展抱负,生活上兄弟天各一方。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直到天亮。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不禁怀念起不在身边的弟弟苏辙。这首词就是他为赏月思念亲人而作。

关于中秋经典古诗词 第2篇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绮怀》(清·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木兰花慢》(宋·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念奴娇·过洞庭》(宋·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经典三读, 让古诗词诵出诗意 第3篇

一读节奏, 读出诗意

相对而言, 古诗词结构严谨, 节奏明显, 注重押韵。闻一多曾经这样概括过, 古诗词具有三美, 建筑美、绘画美与音乐美。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 要坚持诗意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然而在教学实际中, 很多教师教古诗词却过于简单, 直接翻译字词, 然后让学生讨论, 解释诗句意思;有的更干脆, 直接把诗句意思抄给学生。这种过于“粗暴”的教学方式, 过于苍白的讲解模式, 不仅肢解了古诗词的诗意, 更是违背了传统文化教学的初衷。毕竟唐诗一旦译成今文, 又有谁去欣赏?同样的道理, 古诗词教学, 一旦离开了古诗词特有的形式, 仅仅通过字面去分析诗意, 又有何意义?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诗词是读出来的, 是吟诵出来的。古往今来, 坚持古诗词教学, 都离不开一个“读”字。比如针对《望庐山瀑布》这一首诗, 就可以先让学生读, 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在读中, 教师示范, 给学生一种节奏, 给学生一种韵味, 让学生跟着节奏, 跟着韵律自己读、自己悟。除了个别字词, 比如“遥”“川”“银河”等古今差异或者陌生字词需要教师点拨, 其余诗意应该让学生通过诵读来解决。一来这些古诗词语言浅白, 通俗易懂, 学生多读几遍就能理解;二来即便学生理解与“标准答案”有所出入, 也没什么大碍, 毕竟无论怎样, 至少还是李白笔下的“瀑布”。当然, 如果在读中适当放权给学生, 让学生读读、议议、再读读, 更有助于对古诗词的理解。因而, 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敢于放手, 让学生自己去读读, 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理解, 而不是包办。

二读诗人, 读出诗境

很多时候, 同一种意象, 因不同的人, 或者同一个人因处于不同的背景下, 对于意象的处理也是不同的, 当然诗境更不相同。比如同一个月亮, 既能“花好月圆”, 也能“此事古难全”;即便是同一个人, 比如李白, 也有“低头思故乡”, 更有“对影成三人”。因而对于古诗词解读来说, 前提是了解诗人, 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学生对诗人了解得越多, 对于诗境就理解得越透彻。否则, 离开诗人, 离开时代背景, 单一去讲解诗歌本身, 无疑舍本逐末。读诗, 更多地是读诗人, 把学生引入到诗人所处的年代, 去理解诗人的悲欢离合, 从而真正领悟古诗词短短几十个字背后所蕴含的刻骨铭心的感情。当然, 在课堂上, 教师也不是刻意去呈现, 而是通过多种形式, 让学生自己去挖掘, 去走进诗人, 这才是关键。毕竟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不同的理解, 更有他自己独特的选择和感悟。读诗, 不是求同, 而是存异。

比如《江雪》这一首诗, 学生离开诗人从字面上去理解诗境, 无论怎样诵读都无法体会柳宗元内心真正的孤独。因而, 读诗的最佳的办法就是引导学生进入诗人的内心, 前提就是引导学生多读诗人。唐朝末年, “二王刘柳八司马”变法失败, 柳宗元被贬柳州, 内心的苦闷是可想而知的;同样由于在当时, 诗人看到别人醉生梦死, 而自己的那份孤独却无人理解。因而要想读诗, 读懂诗境, 针对《江雪》这一首诗, 就必须理解柳宗元内心的那份“千万孤独”, 明白“孤舟蓑笠翁”, 其实就是诗人自己, 这样才能理解在冰天雪地里为了自己理想而“独钓”的那份心境, 那份诗境。

三读想象, 读出诗情

离开想象, 就没有诗。诗词教学, 更需要引导学生去想象。三读, 就是读想象, 把短短的一首诗词, 通过多次诵读, 从而在学生脑海里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 或者让学生“笔涌如泉”, 形成一篇优美的散文。也许学生脑海里的那个画面, 并不等于教参上所描述的那样;但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学生要有想象。毕竟想象力远远比知识更为重要。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 比如闭上眼睛读, 摇头晃脑地读, 总之, 各种方法地读, 目的只有一个, 也就是通过读、大声地诵读, 让学生进入那种想象境界, 从而最终真正理解古诗背后诗人所蕴含的情感。

针对白居易的《池上》这首小诗, 简单易懂, 学生只要读一两遍, 意思就会明白;然后针对诗人背后所描述的想象, 所蕴含的情感却需要教师很好地引导学生去想象、去体会。“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是一个画面;“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也是一个画面。如果仅仅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 的确是浅白无疑。因而, 最恰当的办法就是引导学生想象, 想象在那一望无际的水面上, 铺天盖地的莲叶, 伴随着亭亭玉立的荷花, 而在这中间, 有一个小孩, 拿着一根短篙, 撑着小艇, 舱里放着的是一些藕莲。这样的画面, 这样的诗意, 让学生去想象, 去无限延伸, 才能提到“偷”的真实含义, 才能体会出诗的背后诗人对“小娃”的喜爱。

古诗词里赏中秋 第4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这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这首诗情意细腻,由望月引起怀人,自然流转,情意缠绵。浓浓的思念,淡淡的忧愁——诗人用朴实自然的诗句,写出了天下所有在外之人在中秋之夜的共同情感。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玩月》中,描述诗人月夜漫游太空、神往月宫的幻想之旅。同时,诗人又不忘人间百姓疾苦。这首诗幻境与现实巧妙结合,读来令人既感奇特,又无比亲切。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的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中秋经典古诗词 第5篇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赏析

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跌宕之感。

这首诗表面上可以归入游仙诗,把中秋之夜写得如梦如幻。尤其“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山”一句已经成为中秋时节人们常用的佳句。至于其他欣赏者怎么理解,可以说百人百解。有联系刘禹锡仕宦失意,解释后半部分是以仙宫比喻朝廷,盼望早日回归;也有把前半部分解释为用“寒露坠”代指人生祸福无常,说这是刘禹锡对人生的感慨之作。也许这种种理解,正好体现了“诗豪”作品多彩的艺术魅力。

十首最经典的中秋古诗词 第6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十首最经典的中秋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月夜思乡》唐 杜甫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2、《静夜思》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嫦娥》唐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4、《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5、《中秋对月》 唐 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6、《玩秋月》赵崇森

玉宇秋光无一尘,人人共喜桂花新。

看来世态炎凉尽,唯有月明无贵贫。

7、《阳关曲·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中秋玩月》明代 佚名

团团离海角,渐渐入云衢。

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9、《禁中秋宿》唐代 白居易

风翻朱里幕,雨冷通中枕。

耿耿背斜灯,秋床一人寝。

10、《送李十五》唐代 王昌龄

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中秋经典诗词 第7篇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中秋登楼望月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相关推荐:

已婚男女应该记住的经典语录

悟透爱情婚姻经典语录

爱情宣言经典语录

上一篇:教有所思读书下一篇:寿光市盛泰机械有限公司员工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