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现象探析

2024-06-07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现象探析(精选7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现象探析 第1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现象探析

易凌云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 430079

【摘要】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文章从探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的原因出发,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

自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来,全国各地教育部门以及各级学校都非常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得到蓬勃发展。但是,在信息技术教育硬件设施建设后,却忽视了信息技术教育软件的开发和管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边缘化就是其中一个很普遍而又很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现状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不受重视,常被视为非教学人员。管理机房、维护全校的计算机反而成了其日常最主要的工作,教学在其工作中所占的比重相当低。信息技术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得不到与其他教师同等的对待,又实现不了自己的社会价值。

(二)工作量大,且兼管学校的多种事物。在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往往身兼数职,既是信息技术课的任课教师,也是实验室管理员、机器维修员和网络管理员,甚至有些老师还兼管学校的其他日常工作。

(三)信息技术教师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待遇偏低。因为信息技术被认为是副课,信息技术教师的工资待遇普遍要比主课教师的待遇低。在评定职称时,还要求必须任课才够资格参评。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队伍边缘化导致人才严重流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人

才缺乏。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将会严重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现象探析

(一)学校和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性质认识不明确,导致信息技术教师地位偏低。按照认知、技能与情感课程的分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属于技能课程。它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课程的核心目标。在信息技术课中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这些技能的培养不仅能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也可以为学生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很好的基础。

从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课程属于一门实践性课程。它将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引入课堂,以信息技术为工具,通过处理这些现实问题,最后应用于社会实践。

从学习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信息技术通常以其他课程的内容为依托,而其他课程当中的很多重点和难点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课程中所学的多媒体制作知识转化为动画、图示等,以较好地解决教学难题。

而现实教学中,由于很多学校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性质和意义认识不够,仅仅是当作完成上级要求的教学计划而开设的一门劳动技术课,而学生更认为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让其在学习其他课程的繁重压力中得到一些放松,完全将其当成了一门休闲的课程。学校和学生都不能将信息技术课摆正位置,都认为是一门可开可不开的劳技课,因此对于信息技术课教师也不重视,使得他们在学校的地位明显偏低。

(二)信息技术教师对自身职责的定位过于狭窄。在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往往身兼数职,工作繁杂而职责难明。这也是导致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建立一个新的职业定位。教师不仅仅要搞好教学工作,而且应在教育信息处理、远程教育、课件制作等方面发挥自己的特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基础性的特点,要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

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所以,信息技术教师要逐步对本校教师进行教学方面的培训,使其他教师都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知识和技能。这有利于各学科教师能够独立完成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备课工作,既能减轻信息技术教师繁杂的教辅工作,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研究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又能使各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成为一种日常备课工作。

(三)教育观念陈旧,升学压力导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现在决定教育导向的还是“升学”,因此学生、家长、学校和教师都在围绕着能否“升学”这个中心在转动。传统的保守观念认为升学是当前教学的头等大事,至于能力则留待升学之后再来提高,且认为能力也会随之自动提升,不需要刻意地去特别培养,于是能力培养的事情就由小学留给了中学,由中学留给了大学。至于应当提倡的教育观念,能力的培养甚于分数,伴随着学习能力及其他能力的提高,学业成绩也会随之上升。而信息技术教育是否在培养孩子能力方面有所作为呢?在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仂、作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上,信息技术课具有较其他课程更加明显的优势。

目前这种传统的升学后再培养能力的观念,使得能够很好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信息技术课程在不被纳入升学考试范畴的时期,只能在学校课程中靠边站,于是相应地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也只好靠边站,并且在很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仍然被归为教辅人员。在这种状况下,信息技术教师觉得不能实现自我社会价值,加之工资等待遇也普遍比其他科任教师低很多,严重地挫伤了他们教学的积极性。这种教师的边缘化造成了许多高素质的信息技术教师跳出教育行业,造成了大量优秀人才的严重流失,而人才的严重流失又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滑,这又反过来加深有关领导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及教师的不正确的认识。

(四)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聊天,使得学校、家长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有所顾忌。在计算机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教育当然离不开网络的使用。而网上无所不有的鱼龙混杂的现象,使得天真好奇的中小学生一头扎进去就辨别不清方向,部分自制力比较差的中小学生学会上网后,就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等虚拟世界中,不仅没有将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工具,反而因此影响了身体健康,荒废了学业,这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而学生家长一心只想让孩

子学习,望子成龙心切,于是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进行打压,这种缺少正确引导的方法只会使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增强,于是越禁越烈。这样就使得家长对于开设信息技术课有很大的意见,学校只好将信息技术课低调处理,并压缩课时,课程被低调处理后信息技术教师随之被边缘化了。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现象的对策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要解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的问题,就要把它放在社会和教育体系这个大环境中。这不仅需要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提高和调整,同时也需要社会、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相关支持、重视。

(一)信息技术教师要在课程整合的策略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前面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基础性课程,又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好途径。它的增设必然会引发教学观念、教学设计、课堂结构、教学方法与艺术等一系列的思考与探索。其中,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就是在探索与思考中的一条可行之路。其他科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遇到较难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可以与信息技术教师进行通力合作,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制作多媒体动画等课件,以使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加清楚,理解更加容易,减轻了其他科任教师的教学难度,起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同时也能使学生原有的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错误观念发生改变,增强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在具体实践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时,教师创新和制作C厶,教学软件,呈现给学生的教学信息丰富而不繁琐,以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开阔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增强工作职责,不断学习。中小学信息技术老师不仅要上好信息技术课,与其他老师协作共同搞好教学,而且还可以在教育信息处理、远程教育、课件制作等方面发挥自己的特长。例如,利用教育信息处理的知识帮助其他课程的教师分析考试测验中的试题难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将其他课程的教学信息进行分析并且对相应的老师提出教学建议。在教学之余还可以对其他教师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培训,让所有的老师都掌握多媒体

使用、课件制作的基本知识。这样可以减少信息技术教师的负担,使信息技术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考虑如何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做好计算机应用系统规划、实施、人员培训和新技术传播,为校长提出人力资源开发的建议方案。为学生和全体教育工作者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更优化的教学环境,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在全面定位自己的工作职责以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然少不了要让自己不断“充电”。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可能存在学生比教师更熟悉信息技术的现象,许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能面临着计算机水平不如学生的尴尬境地。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向教师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而且提供了便利条件。信息技术教师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要具备学习、创新、创业与服务的精神和能力,把握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和不断更新的社会需求等等。

(三)学校和家长要转变观念,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并加大投入。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不直接参与高考,不能直接决定升学,学校领导不能因此认为信息技术课程不重要,无论是家长、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变“升学目标”为“能力目标”,树立能力主导升学的观念,能力应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能力比升学更为重要,学校和家长都应该看到信息技术课程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从具体的课堂教学来看,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内在的学习动力,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有利于提高教师个体教学的质量,有利于及时进行教学反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我们要让学生明确,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迅速地获取和筛选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阵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终身有用的基本能力之一。

学校还要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师资力量,还要加大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重视力度,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地层现其自身社会价值的平台,教育部门和学校也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另外,还要让信息技术教师在工作中能够得到再学习或者再培训的机会。

(四)教师和家长加强情感教育,游戏入门,让学生喜欢信息技术教育课。情感教育在各个学科中是不可缺少的,在信息技术教育中也不例外。如果只是单纯的计算机操作,时间一久,学生就会将其当作一种机械运动,从中得不到乐趣,且学生面对的是没有感情的机器,加之与家长的情感交流不多,容易导致学生心理上的孤独。所以,在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和家长应该多与孩子沟通。让其在现实生活中不觉得孤单,有感情的直接交流和依托,而不会把情感寄托于虚拟世界,也不用通过网络聊天来弥合心理的孤寂。在对待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的中小学生,教师和家长不要采取硬性的压抑,要通过情感的交流,采用疏通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走出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

除了加强情感教育以外,还要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教育。中小学生年龄不大,既然学生爱玩游戏,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反映出来的问题不仅与教师和学校有直接关系,还与教育观念、教育系统、社会问题等有关系。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真正让信息技术教师走出边缘化的窘境,还需要解决好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现象探析 第2篇

教师职业成为一种专业, 经历了从经验化、随意化到专业化发展的过程。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就认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 (Teaching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profession) , 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 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指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 通过专门训练和终生学习, 逐渐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并在教育专业时间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 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通过九项建议, 第七项建议是“专业化:作为一种改善教师地位和工作条件的策略”。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 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者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指导者——信息技术教师则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命题提出的原因及背景分析

信息技术和教育的联姻, 将冲击传统教育体系, 包括理念、理论、方法、内容等, 我们必须以全新的教育时空观和教育价值观来审视教育问题。加之素质教育方兴未艾、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如火如荼, 信息技术教育也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特殊学科, 其重要地位日渐凸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骨干力量, 应该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因此探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是一个组合命题, 既涉及信息技术教育又涉及到教师专业化, 所以属于教师专业化的范畴, 遵循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体系, 但又比教师专业化具有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内涵。

(一) 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通过了九项建议, 其中之一就是“专业化:作为一种改善教师地位和工作条件的策略。”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面向21世纪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也明确提出“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 培养专业化的教师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2002年, 中国教育学会召开了“21世纪的教师:专业化建设”为主题的第15次学术讨论会, 就教师专业化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所有这一切说明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

(二) 教师个人自身成长的需求

教师不仅仅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 更重要的是, 教师也应该是一个不断丰富、全面发展、逐步成长直至走向成功的情智载体。在基础教育改革、教育信息化和教师专业化浪潮的冲击下,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成为教师个人发展的需求正纳入人们的视野, 成为教育改革研究的焦点。

(三) 信息技术教育在新时期的特殊地位

2000年10月份, 教育部召开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揭开了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上的新篇章。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信息技术教育 (课) 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一览无疑。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也逐渐成为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研究的热点课题, 信息技术课的开展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亟需建立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具有更强的专业性。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 对存在问题的分析

在调查分析安徽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情况、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通过对材料的研读分析, 可以发现目前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信息技术学科自身定位

(1)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 是不是基础学科。

(2) 中小学教育如何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2. 教师专业化发展程度不如人意, 专业发展方向不明确

(1)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双专业性 (教育专业性、学科专业性) 没有共同体现。

(2) 信息技术教师向硬件或软件方向的专业化发展不明确。

3. 教学人员混杂

调查数据表明,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绝大多数都不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或计算机等相关专业毕业”, 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他们所学的专业大多不同, 入职起点差别很大, 并且入职动机也与许多其他学科 (如语文、数学等) 有较大的差别, 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一部分信息技术教师是因为没有其他的出路, 由于种种原因在学校中没有可做的工作而被安排在这个岗位上的;另一部分则是在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 希望自己能够有所作为而主动选择了这个新兴学科作为发展点。[2]部分教师学历偏低, 专业发展速度缓慢。

4. 其他问题

(1) 学校对信息技术课不够重视, 保障制度不够健全, 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2) 缺乏一个标准的信息技术课教师评价体系。

(3) 领导对信息技术教师培训不重视。

(二) 对策分析

1. 在学科的定位上

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背景下,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可塑空间包括三方面:

(1) 从为学生信息化服务方面来提升专业发展。

(2) 从为学科信息化服务方面来提升专业发展。

(3) 从为学校信息化服务方面来提升专业发展。

2. 自身定位

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因为外在的原因而放弃, 应变“消极等待”为“主动出击”, 以实际贡献来提高其地位。

(1) 刻苦学习, 加强自身素质。

(2) 积极参与教研, 用成果说话。

(3) 积极思考, 在反思中成长。

3. 学校应在思想上重视信息技术

(1) 信息技术教师的录用要严格把关。

(2) 根据学校具体情况为信息技术定好位。

(3) 建立积极的信息技术课教师评价体系。

(4) 学校应该在政策和经费上加强支持, 教师自身逐步接受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才能成为教师继续学习的重要方式。[3]

四、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分析

提升教师专业知识, 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界和学术界所关注和期待的焦点。教师教育一般包括师范教育、岗前培训和在职进修三个阶段。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质量, 必须以专业化为导向, 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教师教育培训一体化体系。从理论上说, 政府教育部门、教师教育与培训机构、教师任职学校和教师本人等, 都应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参与者与执行者。但是现实并非如此, 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并不全部包括上述所有参与者, 尤其是教师本人缺乏决定本身专业发展方向及其方式的自主权, 他们只是被迫于满足教育系统或学校的需要, 由统一考试或继续任职的需要而接受在职培训等专业发展活动。这种被动的发展模式亟待改进。下面将以此为切入点, 探讨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校本科研与校本培训, 校本科研可以穿插在校本培训中。

(一) 校本科研

其蕴涵的基本理念应为:学校是“校本科研”的基础, “校本科研”的问题是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的;教师是“校本科研”的主体,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校本科研”的直接目的, “校本科研”必须植根于教学实际。根据校本科研“为了学校, 在学校中, 基于学校”的特征, 教师要获得专业发展, 离不开“校本科研”的引领。学校应积极构建以校为本的研究机制,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反之又以教师的专业成长来推动学校发展, 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师的校本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 因为教师校本科研不但可以促进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4]

从经验中学习, 在反思中成长, 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开展行动研究。大量成功案例说明:经验型教师正是通过不断的行动研究而较快地成长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反思型教师的。“中小学教育科研未来的前途并不在于是否能为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贡献什么知识或为教育实践提供什么有效的工具, 而在于它将成为中小学教师成长发展的手段, 成为中小学教师成长发展的一种方式, 甚至是一种新的生存的状态”。[5]

(二) 校本培训

1. 校本培训的内容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 在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方面做适度拓展。

信息技术教师的需求各不相同, 校本培训的内容也应灵活多样。所以在校本培训中必须处理好各个内容之间的关系。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是一个大的背景, 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等集中培训都将围绕课程改革进行。信息技术教师校本培训的目的之一是将集中培训的课程理念在教学一线中得以落实, 使更多的教师真正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因此, 校本培训的内容也可以以课程改革为核心, 在设计培训内容时, 在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方面做适度拓展, 必须且具体到教师某一点上学科知识的欠缺。

2. 校本培训的需求分析

校本培训需求分析是了解学校希望通过培训达到什么样的预期目标、培训效果以及教师本人希望或愿意参加何种培训以提升个人发展和自我成长的调查分析过程, 这是开展校本培训的前期准备和基本前提。

开展校本培训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因此, 校本培训的目的既要考虑学校发展的需要, 也要兼顾教师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需求, 同时关注教育改革对教师和学校的要求。

通过模型 (如图1) 可以看到, 校本培训必须服务于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课程改革等多重要求。我们可以从新课程改革需求、学校以及教师三个方面对培训内容进行设计, 在具体的培训实施时, 应根据教师的情况、学校发展需求以及课程改革的需要进行培训内容的选择和组合。另外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组织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可以是在学校的统一培训之下;可以是以学校为基地, 联合开展培训;可以由骨干教师负责, 在学科组内组织培训;也可以和大学、进修学校等合作。培训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有主题研讨、案例研究、专题讲座、课堂教学展示、讨论交流、自学反思等等。根据教师特点、培训需求与目标、培训内容的不同要求, 综合采用多种培训组织形式、培训方法组合进行培训, 确保培训效果和培训目标的实现。

五、总结

笔者认为, 加强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推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理念层面:树立教师专业化的理念, 改变以往教师被动专业化发展的局面。

二是制度层面:建立系统的教师专业化的保障制度。

三是实践层面:突出教师专业化的特色。强调“师范性”和“学术性”的齐头并进;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

最重要的是在学校内营造一种研究和创造的氛围, 提供环境支持, 使教师边行动边研究, 在实践中落实新课程理念, 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为新课程实施提供反馈, 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修订版)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薛博, 董玉琦, 刘琳.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一项质的个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5, (03) .

[3]李锦晖, 缪蓉.信息技术教师教育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 2004, (07) .

[4]李明汉.教师校本科研与教育叙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 2003, (12)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现象探析 第3篇

关键词: 中小学 信息技术 教师边缘化 现象分析

自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现在,在计算机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随计算机发展而发生巨大变化,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发达、计算机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必然趋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是势在必行,但是往往教育实践过程中,信息技术教育被忽略,同时各种因素导致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现象,使信息技术教育出现教育空白和漏洞,不能真正让信息技术教育得到很好地发展。

一、信息技术教育教师边缘化的概念

边缘化,从字面意思理解,指靠近边沿的趋势。

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是指,教授信息技术课程的老师较其他课程授课教师的地位,处于边沿状态,相较于其他课程处于非主体课程的地位,即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的作用和地位与其他课程教师相比处于次要地位,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处于被忽略的状态[1]。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的原因

(一)信息技术教师实践知识匮乏

针对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问题进行研究,笔者分析了陕西省某学者对于陕西省信息技术教师的问卷调查情况[2]

由上表可以看出,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男教师比女教师多,从毕业院校来看该地区信息技术教师来源符合中小学教师来源的历史发展,同时从学历可看出符合我国对中小学教育中整体人才培养,教师招聘做得也很到位,大部分都是本科学历,符合中小学教师要求。从教龄和教师年龄看,大部分教师是年轻教师,并且在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中实践知识比较匮乏,影响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教授和教育手段的创新。

(二)信息技术教师身兼数职

上述调查问卷当中,同时发现实际教育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工作中担任多份工作[2]:

由上表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教授之外,更多地从事电教设备维护、校信息化管理等工作,而对于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和信息技术教育方式研究的老师少之又少。同时反映出信息技术教师对自我职业认知不足,不能清晰制定自己的工作目标,纷繁复杂的工作使老师工作中容易疲惫厌倦,导致为了应付检查、学校评比等活动工作失去教学创新的兴趣。

(三)缺乏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

由于“考试制度”的存在和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3],使学校、家长对于信息技术课的认知不足。学校在信息教育课中往往将其视为计算机的使用、各种办公软件的简单应用等,采用教师示范办公软件使用方法,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的传统授课方式,导致教师简单授课,学生失去兴趣等;家长眼里,分数比其他应用技术类课程更加重要,导致信息技术课程难以进入家长的视野之中,并且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家长担心孩子受到不良网络影响,沉迷于游戏、网络社交等,对信息技术课有一定的怀疑态度,造成难以开展信息技术课的局面。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改善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从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转变学校及家长的教育理念,中小学教育是为人生打下基础,使其拥有基本的社会辨识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定位方向。信息技术课不能直接决定学生的升学情况,但是不能认为不重要。学校可以进行信息技术学科宣传活动,采用游戏方式请家长共同参与,在孩子与家长参与中,孩子在玩中学知识,家长活动中体会和认识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

(二)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

基于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学校教学过程中身兼数职的现象,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认识和教学目标[4]。在明确职业目标的同时,提升自我素养,从教师主观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师教学设计的创新性。

(三)学校教学体制的完善

学校应对每一门课程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和规划,防止学生或教师偏科现象出现,加大对教师的教育监督力度,确保信息技术所需的一切设备和教师资源完好。减轻信息技术教师的负担,让老师各司其职,做到教师与电教设备技术人员职责的清晰划分,保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工作积极性。

四、结语

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是一项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提升,需要不断创新的教育项目,优质的教育需要优秀的教师、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学生的努力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信息技术教育同样需要三方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庆国,颜丽华,张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问题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03:53-55.

[2]李晓敏.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生存状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3]班国华.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困境”及出路[J].信息通信,2013,07:287-288.

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现象探析 第4篇

一、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的概念分析

“边缘人”概念最早来源于社会学领域,起初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提出的“陌生人”的概念,指那些“虽生活在某一个社会之中,却不了解社会的内部机制,在某些程度上处于社会群体之外的人”[1]。他的学生罗伯特·帕克在继承齐美尔思想观念的基础之上正式提出“边缘人”的概念,“边缘人即人们由于移民或者通婚,而处于两种社会或文化边缘的人”[2]。后来“边缘人”这一名词在社会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直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学领域才开始引入这一概念。

“边缘人”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从地缘远近来阐释,边缘即沿边部分、边缘地区;另一种则是指靠近界限、远离中心。国内学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对“边缘人”现象进行了研究,大都认为“边缘人”现象的形成并不是由单一因素造成的。因此,在对“边缘人”的内涵进行分析时,我们首先必须搞清楚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的活动范围、形成因素及他们对课堂学习的态度等。基于现有的研究状况和资料查阅情况,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个人或群体因为某些原因被排挤远离课堂教学活动中心。

二、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现象形成的原因

“边缘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人文现象,它并不是由单一因素造成的,但是究其根源会发现,教育者是导致其存在、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

1. 歪曲的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教育价值取向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主要是指教育主体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教育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即教学价值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步伐的逐步迈进,高度的社会分工衍生出了功利主义的逻辑思维,这一思想使我们的教育聚焦点从关注自身转向社会,我们的教育不再关注人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人们把教育看成能给社会、个人带来利益和好处的工具,教育成为人们得以获得某种能力或素质并在未来能过上幸福、完满生活的桥梁,这一工具主义的思维方式导致了功利主义教育的盛行。

工具和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凸显,导致我们的教学忽视学生的个性和全面发展,漠视学生的生命教育,只重视学生的社会价值,教育教学实践偏离其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正确轨道。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要求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多学校以学生能否背诗、识字以及能背多少首诗、识多少字等作为衡量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标准。这就天然地赋予学校教育筛选功能,很多教育工作者在这一价值观的影响之下,为了顺应潮流,着力对学生进行所谓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并设立相应的学习目标,这一不符合现行素质教育发展标准的教学目标,使很多学生被过滤到主流教育之外,这些群体或个人就成了课堂中的“边缘人”。

2. 负向的教师期望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等人提出了“教师期望效应”的概念,认为学生的智力发展与老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有关,且两者之间呈正向比例的关系,即老师对某一学生的关注度越高,这一学生的智力就发展得越好,反之亦然。“教师期望效应”一经提出就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响应,很快被广大老师们应用。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成年人,其身心发展、阅历学识以及学生的特殊情况等因素决定了教师是课堂这个“小社会”的主导者,课堂中边缘学生的存在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反应有很大的关系。

课堂中的“边缘人”并不是生而有之,他们被边缘化主要是由于作为学生重要他人的教师使他们课堂生活的常态边缘化。学生的学习成绩、家庭背景以及性格等因素在教师与学生接触之初便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印象,教师对不同的学生形成相异的特定印象并赋予不同的期望。这种特定的印象或期望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有所改变,它会使学生修订原有的自我意识或是形成新的自我意识,并诱发相应的行为,而对于那些不受或是受教师关注很少的学生来说,就会导致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边缘地位的生成与演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所倡导的教学价值判断及观念并不被所有的学生接受,有些学生会自己另辟蹊径,但是他们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信念等与教育者所倡导的背道而驰,从而被教育者冷落,久而久之这些个人或是群体就被迫游离于主流教学活动之外,成为课堂中的“局外人”。

3. 失衡的资源分配

教育教学资源能否公平地进行分配,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育公平是否能够实现。课堂中的教学资源不仅有显性的,如教学场所、教学资料、教学设备等硬资源,而且还有隐性的,如教学管理方式、教学时间、教学观念等软资源,它们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各种条件支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这些教学资源分配给学生,有些教师用标准化、统一化的策略来追求所谓的教学资源分配的绝对公平化,但是这种教学资源分配的方式只是用追求表面上的公平来掩盖资源分配实质上的不公。因为学生的能力、见识是各有差异的,教师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各有所长、各有发展,而不是仅仅通过表面的看似公平的资源分配来追求教育的公平,这也极大地浪费了教育资源。

在师生进行课堂互动时,教师往往会与他们心中的“好学生”互动频繁,甚至整个课堂成为了老师与某个或是某些好学生谈论、交流的舞台,而其他学生则沦为配角甚至“酱油党”,他们被划分为课堂中的“差生”,在课堂中默默无闻,表现平平,直到最后被人们遗忘,走上边缘人的道路。

三、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现象的应对策略

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现象的存在,严重阻碍着教育公平的实现,这与当前我国践行的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宗旨背道而驰。教师应切实站在“边缘人”的立场采取针对性举措,以促进他们的转化和回归,确保我国教育改革保量保质地向前推进。

1. 转变教学价值观念

我们的教育要以满足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为宗旨,走出对人的局部的关注。教育的最高或最终目标应是促进人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要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教育教学价值观念的定位应为个人本位观。在教育领域中,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育方法,都要加强对生命的重视。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它的任务是促进人的生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最终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使教育不断地回归人的生命。

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智能优势,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摒弃单一的仅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单一标准。单一的评价方式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发展的缺失,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在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进行“因材评价”,建立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尊重、欣赏学生,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成就感,使其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2. 发挥教师正向期望

教师的期望与学生的智力发展呈正向关系,因此作为教育者的教师要抛开偏见,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公平对待课堂中的每个人,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享受平等的待遇,站在公平的起跑线上。教师切忌给学生贴上不同的标签,因为教师的一个不经意举动,就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期望影响着其对学生的态度,而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又在无形之中感染着学生的课堂行为。所以教育者在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时,要对学生赋予期望,使学生在课堂中有主人翁感,感觉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而不仅仅只是坐在那里听老师讲课的“旁观者”,教师要把学生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让他们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符合国家、社会、学校等对学生的期望,同时要借鉴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学生的期望要有一定的远瞻性。给学生设立目标时,要让学生能“跳一跳,够得着”,引导学生潜在的发展能力向更高、更好的水平冲击。人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结果一时看不出来,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要持久,有耐心。教师要避免把对学生的期望变成对学生的负担,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水平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处在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

3. 合理分配教学资源

所谓“边缘人”正是在课堂教学中享有较少课堂教学资源的一类人,课堂教学资源的分配失衡,不仅阻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而且还剥夺了学生享有平等发展的机会,同时也造成了课堂资源的浪费。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属于教育公平的范畴,合理分配教学资源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指出,教育平等主要是指教育机会的平等,具体包括教育起点、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的平等。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资源观,意识到课堂教学资源不是某一个或某一群学生“独享”的,它属于全体学生,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时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去,且课堂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并不只是一时的口号和做法,它要贯穿于课堂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要明白课堂中的教学资源不仅有显性的资源,而且有些资源是隐性的,这些资源不仅包括“物”,也包括课堂中的“人”和“事”。教师要全方位地把握课堂教学中的资源,做到在合理分配的基础上高效地利用它们,使每位学生都有平等享有课堂教学资源的权利,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当今教育发展的一大诉求是追求公平,而课堂中的“边缘人”作为微观层面中一种违背教育公平的存在,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严重阻碍着教育公平的实现。课堂中的“边缘人”并不是从教学活动开展伊始就存在,其成员也不是固定不变,它是一种“似在又不在”的现象,教育者可以通过有效的策略对其进行转化。关注“边缘人”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而且也是我国当前推进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

参考文献

[1]邱德峰.边缘学生的形成及转化策略[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1).

[2]江时生.边缘化理论述评[J].社会学杂志,1993(1).

[3]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李森,杜尚荣.论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及其转化策略[J].教育研究,2014(7).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现象探析 第5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师 边缘化 专业水平 课程认识

曾几何时,信息技术教师是那么的意气风发,引人注目,当其他人对电脑这个新生事物充满神秘感的时候,他们已经能够熟练地操作、运用这个高科技的产物,那时的信息技术教师在许多场合扮演著一个重要的角色,得到许多钦佩甚至崇拜的目光。然而时过境迁,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社会大众包括各科教师的信息技能迅速提高,信息技术教师以往那种近乎垄断性的地位发生了动摇,当光环褪去,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形象,便不由自主地有一种灰姑娘般的自惭形秽:

从专业技能来讲,以往那种课件制作、网页设计正逐渐被普通教师所掌握,技术已经成为次要的因素,创意构思才值得推崇,在这些方面,实在看不出信息技术教师具有多大的优势;从学科教学来讲,且不谈语文、数学等资深学科的研究底蕴,就连自然、体育等原来起点相仿的学科,也在不断的教研教改中,摸索到了一些教学规律,逐步形成具有学科特点的教学法则,而反观信息技术教学,充满了随意和无序,照本宣科、按部就班这些老调充斥课堂,更别说什么艺术性之类,信息技术教师的上课有时真的只能让人大摇其头。甚至还有人对信息技术课存在的必要性提出了疑问:让学生现在用一两年的时间去学习将来只要两小时就能掌握的技能,有必要吗?

凡此种种,都让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心虚气短,感觉到一种被“边缘化”的恐慌, 尤其是很多信息技术教师本来就是半路出家,先天的不足,更是让自己缺乏自信,那种不被认可的价值危机感油然而生。

在这样一种心理状态中,许多的信息技术教师往往不由自主地追问自己:我应该是怎样的角色?我的价值到底在哪里?这是一种非常必要的追问反思,它能使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更认真、更清醒地认识自己所面临的环境,从而及时作出调整,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中找到自己的真正位置。

就目前而言,我觉得信息技术教师要找准自己的价值定位,应该思考以下一些问题:

一、个人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信息技术的特点之一就是知识更新快,如果满足于当前能应付,不适当超前地学习一些新的技能,那么被淘汰就是必然的了。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基本的工具软件的使用、课件和网页的制作、常见故障的排除以及一些电脑操作技巧等等应该算是“吃饭“的基本功了。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也应该不断地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使自己成为这方面的行家里手。

二、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

有人质疑当前信息技术课程的合理性以及是否必要,这是有一定依据的。我们现在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基本上是应用软件的教程说明,不外乎就是打字、画画、排版、上网等等,学生觉得单调,教师也觉得乏味,对这种课程的教学似乎很难取得什么成就感。那么是否就这样单调、乏味下去了呢?其实,我们应该深入地理解思考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而不要囿于它的内容编排。内容仅仅是一种载体,承载所希望学生获得的信息素养、情感体验、探究习惯甚至审美能力等等。那么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应该理解,打字不能仅仅是打字,画画也不能仅仅是画画,作为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拓展、丰富信息技术课程的内涵,而不仅仅理解为“技术”的课程。我们应该意识到,提升课程价值的过程,同时也提升了信息技术教师的价值。课程的内涵越丰富、承载的教育功能越多样,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就越突出。只要创造性地开拓了课程,教师的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探索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还是一个新生的学科,对教学的研究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根基还比较浅薄。同时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里由于人数少,不容易形成浓郁的教研氛围,关于教学方面的专题研究开展比较稀疏。因此一些信息技术教师很少思考课堂的组织设计,也很少思考教学内容设计,有些教师的教学和社会上的电脑技能培训惊人的相似,就是那样一点一点地教,学生亦步亦趋地学,有的教师或者用很随意的形式开展教学,有的甚至干脆放任自流。这种缺乏教育理念、教育规范支撑的教学活动,使信息技术课失去了学校教学所应有的专业特性,甚至被人斥之为“垃圾课”。我想作为有所追求的信息技术教师,就应该用教师的专业性来研究课堂教学,努力上出组织有章法、教学有内涵、课堂有情趣的信息技术课,重拾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尊严。因此,信息技术教师也应该成为教育教学的能手和专家,娴熟驾驭课堂的时空,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

四、对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预见

有前途,才有希望,有了希望,才能预做准备。不少的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前景感到悲观,从而对自己的专业性发展感到某种不确定性。其实,就我看来,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有三个线索,应该是比较明确的:一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电脑作为学习的工具为学生所熟练使用。但这种融合并不能完全替代那些属于信息技术范畴的内容的学习,信息技术教师依然会作为重要的指导者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二是智能机器人项目将被引入信息技术课程。这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新的领域,信息技术教师会有广阔的天地开展研究和探索;三是电脑网络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环境,信息技术教育将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而会拓展到社区与家庭。那时,信息技术教师将为网络资源的建设、网络社区活动的组织(蕴涵信息技术教育)、网络运作的维护作出努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现象探析 第6篇

高校信息化, 是指高校根据自身的需要,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手段, 优化教育环境, 提高教学科研质量和管理水平, 实现教育的现代化[1]。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 从营造学校信息应用环境到整合网络教育资源, 高校信息化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 目前很多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不少问题, 造成了校园网利用率不高、教育教学功能低下的现状, 阻碍高校信息化进程的顺利推进。追根究底, 高校信息化职能机构边缘化是其中一个很普遍而又很值得重视的问题。

二、高校信息化职能机构边缘化现状

一般认为, 负责制定实施并推广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机构就是高校教育信息化职能机构[2]。因此, 高校教育信息化职能机构主要包括电化教育中心, 或称教育技术中心, 还包括计算机中心、网络中心、信息中心等部门。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以及认识上的偏差和各高校信息化发展的历史原因, 目前高校信息化职能机构边缘化的现象日益凸现。

一) 机构名称不统一, 职能范围模糊

从上世纪90年代起, 随着教育部"电教办"的撤销, 使高校教育信息化机构失去了权威机构的指导[2]。大部分电教中心更名为教育技术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育信息技术中心。接着高校又有了信息中心、信息技术中心、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等许多机构, 可谓山头林立, 声势浩大。而且, 各高校信息化教育机构职能不一样,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有的高校只继承了传统的视听设备, 如幻灯投影、录音广播、电视录像、语音实验室、闭路电视系统多媒体电教室设备的管理、电视节目的编辑制作的职能, 另又设立计算机中心对共用计算机机房管理, 设网络中心对校园网管理, 设信息中心对本校网站管理, 这样就形成了多中心的局面;有的高校信息化教育机构职能广泛, 有的狭少, 各校不一。正如南国农先生所说的"机构重叠造成不少浪费, 有利家家争着做, 无利家家不愿做的现象也有发生。"[1]

二) 机构设置随意, 管理体制混乱

在机构设置上, 由于没有明确的教育行政主观部门或现成的设置模式可供参考, 不少高校在体制上对"信息化机构"的职能、性质、级别、归属等进行了任意调整。目前, 新设高校一般都设置了网络中心, 负责信息化建设的日常工作, 有的挂靠校办, 有的挂靠宣传部, 有的设在教务处, 有的设在计算机中心, 有的干脆单设[3]。不同的机构设置方式实际上反映了对教育信息化不同的认识。设在宣传部, 是把信息化建设等同于校园网站建设;设在校办内, 有的是因为存在把信息化建设等同于办公或管理自动化的倾向, 有的是因为挂靠校办能借助校办的权威, 促进信息化建设;设在教务处, 是把教育信息化等同于教学信息化的表现。

三) 机构人员地位偏低, 晋升缓慢, 处境尴尬

目前, 对教育信息化机构的人员配置尚没有指导性标准。很多高校把信息化教育机构定为教学辅助机构或行政机构, 教育信息化工作者为教辅人员。许多教育信息化工作者觉得自己在学校的地位比不上学科教师, 认为自己是打杂工, 虽然纷纷争取上计算机类课程或其他学科以达到改变教辅身份的目的, 但总体说来, 对自己专业工作的认同度很低, 工作积极性也不高。另外, 有些高校把信息化教育机构看成是技术性的、后勤服务性的机构, 因此, 安排的人员一般不懂教学, 不能有效地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进行课程整合。久而久之, 使教职员工对教育信息化职能机构工作的认同度低下, 致使其在学校职能部门中的地位严重偏低。

高校信息化职能机构边缘化导致教育信息化人才流失严重, 是高校信息化工程的"切肤之痛"。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 必将大大制约处在大发展阶段的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发展, 也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高校的宏观发展。

三、高校信息化职能机构边缘化现象剖析

一) 部分学校主管部门领导观念落后, 导致对高校信息化建设认识的边缘化

发达国家的信息化是实现工业化以后的自然过渡, 在高校中推行信息化是顺势而为。而我国工业化的历史使命尚未完成, 社会信息基础薄弱, 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其说是基于实际需要不如说是基于上级指示或高校间互相攀比心理。因此, 很多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着重硬件设备的投入, 轻软件建设和师资培训, 重网络建设轻网络服务, 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 致使已建成的校园信息化教育资源使用效率不高。部分领导还存在不科学的认识, 认为校园网有了就行, 可应付上级部门检查就行, 对于校园网持续的建设、更新则不关心、重视不够, 低估了校园网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平台在促进教学方面的作用。

二) 高校相关领导对高校信息化的理解偏差, 导致了机构职能定位的边缘化

目前, 各高校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包括发展方向和机构的定位、职能, 很大程度取决于主管校 (院) 长的认识水平, 以及信息化教育机构主管的事业心、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4]。制定院 (校) 机构编制的领导多数是非信息化教育工作者, 对信息化职能机构了解不多, 所以定位也五化八门:有的定位为教学机构;有的定位为教学辅助机构;有的将其设在教务处、设备处或宣传部内。另外, 高校信息化建设将对学校的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产生巨大冲击, 必然会引起学校管理组织结构的重组及优化, 也必然会涉及领导职责变化和各个部门的利益。这些都会成为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阻力。因此, 没有学校领导的强有力推动, 各相关部门的全力协调支持和配合, 高校信息化职能机构的定位也必将无章可循, 信息化建设将举步维艰。

三) 机构专业人员工作热情不高, 随波逐流, 导致了自身的边缘化。

高校信息化职能机构专业人员往往身兼数职, 工作繁杂而职责不明, 地位低下。在地位、待遇、晋升均不满意的情况下, 他们工作的积极性遭到严重的挫伤, 导致了一部分高素质的专业人员纷纷辞职, 跳出了信息化职能机构, 这就是各高校信息化人才流动性很大的一个重要原因。留下来的也是"做一天和尚, 撞一天钟", 工作热情不高, 意志消沉, 不求上进。怪圈就这样形成了:专业人员积极性不高, 导致了学校相关领导部门的不满, 对他们工作不予重视;于是, 专业人员更加怨天尤人, 随波逐流, 工作热情更加低迷;领导更加不满意, 更加不予重视……[5]

四、解决高校信息化职能机构边缘化问题的对策

一) 统一认识, 理顺关系, 合理定位

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从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各个职能机构应该抛弃门户之见, 就专业学术用语、教育信息化职能机构名称尽可能达成共识, 采用统一的标准用语, 使非教育信息化工作者也能理解其丰富的专业内涵[2]。

另外, 高校教育信息化机构在定位上决不能局限在"教学部门", 更不应该属于教学辅助机构或行政机构。笔者认为, 高校教育信息化机构应该是"集教学、研究、开发、管理、培训、服务于一体的新型教学实体。"必须理顺计算机中心、信息网络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之间的关系。从职能来看, "计算机中心"主要承担全校计算机基础教学, 为全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及相关课程提供上机实验环境。而"网络中心"在负责校园网规划、建设、管理、维护的同时, 主要为全校提供网络信息服务。而"教育技术中心"与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密切相关, 它在促进教学改革过程中涉及到所有学科和课程。各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教育信息化机构建设作为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抓紧抓好, 必须有主管教学校长直接领导, 重点是对信息化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不仅重视硬件资源整合, 更要注重理念上和思想上的整合,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和谐机构。

二) 加强组织领导, 多方协调, 责权明晰

高校的教育信息化机构建设必须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系统规划。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意见》精神, 各个学校应在原有机构的基础上, 本着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优化机构设置, 统一管理的原则, 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化机构。在管理层面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 负责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协调和重大问题的决策, 以顺利推进信息化的建设;在技术层面成立以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 负责对信息化建设的方案制定、技术指导、建设评估等, 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保障;还要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对信息化的建设, 就是信息化建设办公室, 负责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

三) 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人才培养, 稳定人才队伍

信息化建设实施需要一支精干、高效、技术过硬, 能够处理应急事故的复合型、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信息化应用需要"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 要求技术人员不但要懂技术, 而且要懂管理。这支队伍建设的好坏, 关系到信息化建设能否顺利开展, 关系到将来信息化能否安全、高效地应用。为加强人才培养, 稳定人才队伍应采取以下措施:1、在对人才队伍的管理上,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 重视制度建设, 结合实际, 按照"竞争, 流动"的原则, 在管理导向上采取有效措施, 适应不同发展目标和任务需要, 在人员编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奖励晋升等方面, 采用不同的模式, 更好的发挥人才的作用。2、加大培养力度, 首先用好高校这一人才培养基地的优势, 聘请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作为技术顾问;其次分期分批选派有一定基础的人外出参加技术培训;3、要边实践边总结, 在实践中培养锻炼人才。通过实践, 通过与兄弟单位经验交流不断积累知识, 增加经验, 提高水平。

五、结语

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 高校教育信息化职能机构也将随之走向成熟、走向完善。高校教育信息化机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长期任务, 不但要有好的发展模式, 更要有好的发展环境。既要重视硬件建设, 加大投入的力度, 又要重视软件建设, 强化内部管理, 建设一支人员素质高, 技术力量强, 工作经验丰富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和实践队伍, 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 高校信息化职能机构边缘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文章从探究高校信息化职能机构边缘化的现象出发, 揭示了产生边缘化的原因, 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职能机构,边缘化,对策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从视听教育到信息化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03, 9:22-24

[2].李耀麟高校信息化教育职能机构的困境及发展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6, 1:73-75

[3].吴永志, 杜爱明, 董榕高校教育技术机构工作新模式的理性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 1:20-23

[4].郭成贵, 黎夏涛试议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建设与管理[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6, 3:78-79

边缘化教师现象分析及发展策略 第7篇

一、“边缘化”理论和边缘化教师

边缘化理论最初出现在西方经济学界,后来它被广泛应用在社会各个方面。边缘化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的含义就是非中心、非主流,或者说被主流所排斥,所不包容。具体地说就是它往往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边缘,不再受人们广泛的关注;准确地说就是不入主流,被人们忽视、被人们冷落的意思。而边缘化教师也是由“边缘化”理论中引伸出来的新概念,意思就是教师的观念、教学方法处于老化,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或是学校因质量不佳遇到了生存问题,教师流动有困难,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其次是部分教师为了存在的价值或教一些非考试科目,没有升学压力的。表面上看这类教师也退出前线,但从进化论的角度来分析,任何处于边缘的事物并不等同于消亡,事物的边缘化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这种演变的原因是由于事物本身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它的结局无非有两种,要么是从边缘重新返回中心,要么是从边缘走向消亡。

二、边缘化教师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特点

1学校内部边缘化教师现象透视

(1)年老教师。岁月不饶人。在学校里的教师一旦到了一定的年龄,自然被领导冷落,年轻人冷落,失去了他们在课堂上的魅力,渐渐被人遗忘。学生成为课堂活动中的边缘化学生,教师成为学校中的边缘化教师。学校要安排转岗的首选对象就是这些边缘化的教师。有学者认为,这种群体属于“内在排斥型”,最容易成为被排斥的载体。因为这些所谓的边缘化教师大都是历史的原因造成,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现象。

(2)骨干教师。目前学校在聘用干部时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怪圈:“青年教师经过,修炼’成为学科骨干后,很快被提拔为学校的干部,结果与教学实践渐渐远去,甚至完全脱离。这种“教而优则仕”的现象已是一种风尚。事实中的大多骨干教师经过几年的仕途生涯,讨厌了课堂教学,即使有兼课,也是滥竽充数。官场上的那套巴结的话语艺术学到不少,可教学基本功似乎去业务化。学校里有时举行校本教研,教师公开课后的评课,也要求领导说几句,一开口就像有些学生写作文一样常常跑题了。个人认为。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在当前政治模式下被异化的结果。

(3)非考试科目的教师。本文中的非考试科目是除了音乐、体育、美术专业之外的研究课、地方课、劳技、陶艺等学科。我们学校把这类学科的教师归类于综合课,全校任教的专任教师共14人,其次是行政领导兼任。这14人中教育管理专业的2人,英语专业的1人,语文专业的3人,思想政治的1人,物理专业的2人,计算机专业的2人,美术专业的2人,财会专业的1人。教师中相当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等等,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只好从其他专业或年龄大的教师中选择对象进行转岗。显然,这门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自然落后于其他教师。就我们学校而言,获得市级以上的教学“三坛”(新秀、中坚、宿将)没有人,获得市级优质课一等奖的仅2人。获得市级以上的优秀教师、教科研先进个人、劳模等荣誉都没有。所获奖的人次仅占全校获奖总人数的0.9%。从当代社会结构变迁的理论来分析。它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分层现象。

2城乡结合部学校边缘化教师有增长的趋势

由于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存在,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师资分布也不均匀。非重点学校的教师挤向重点学校,学生家长想方设法把孩子送进重点中学。因此,重点学校的师资力量、学生生源都处于绝对优势。而处于城郊结合部的学校师资、学生生源相对薄弱。如果在管理方面没有破釜沉舟的精神,就容易产生一蹶不振的后果。本市区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共有6所中学,办得让百姓满意的为数不多。据资料和口头了解,这些学校获市级“三坛”(新秀、中坚、宿将)及省级以上荣誉的人次极少。个别在业务上有专长的教师在学校里也得不到学校的器重,导致工作责任心不强,在学科里根本起不到引领其他教师共同发展的作用。有专家研究过,教师的素质、领导用才的艺术与学校教学质量是成正比例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这些学校的优秀教师大多想方设法突围,外地优秀的教师也很少进去,有些优秀的学生在校读了二年之后也提出转学的不少,很多学生家长从小学开始就高价择校就读优质学校,每年招生成了学校领导的心病。这些学校成为边缘化学校的原因是什么呢?它是在城市化进程中新建的学校,办学历史短,底蕴不深厚,这是客观因素存在的。但与其他几所同时期办起来的学校相比,落后是有主观原因的。笔者从侧面分析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教师开展教科研呈现低质互动的怪圈。从教育的理论角度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是体现教师自我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年年中考、高考的失利,教师的心理没有一次成功感,而是多次的失败感。面临着被社会、学校淘汰的边缘化教师更是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路在何方?

3贫困农村的乡村学校边缘化教师呈群体化现象

由于国家在发展的战略和政策上倾向于城市,“老、少、边、穷”地区则处于边缘。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学校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无缘,开展小组学习、探究活动、有效教学可谓“对牛弹琴”。新课程背景下的家长、学生对农村的教育失去了信心,除了无能力迁移的留守孩子,大部分学生也随之水土流失了。有的学校开始返回到上个世纪的复式教学。有的村小实行撤、并的方法。经济发展的不均匀,教育发展的不均等,连累了许多教师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农村小学的教师大多是原来的“民办教师”或“代课教师”转正过来的,正规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很少。这些民办转正的教师到现在年龄基本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方法相对滞后,驾驭新教材,适应新的教学形势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再说,在农村工作的待遇一直不如城镇,养成许多教师工作不负责任的习惯。一旦合并到乡镇中心校难以适应新环境,有的索性被转岗或退居二线。

三、从“边缘”返回“中心”的策略探微

教师边缘化现象是在当前市场经济和新课程的共同作用下不可避免的现象。它不仅与教师自身的素质有关,也与社会、学校领导的工作作风等有关。教师要走出边缘化的窘境,需要政府给予学校政策、合理的制度支持,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要努力进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培本固源。造就“本土化”专业引领队伍

随着“边缘化”的出现,整个社会、学校的结构就变得复杂、不稳定,具有更多的异质性,同时也出现了潜在的矛盾,从而容易形成“窝里斗”,自我揭短,使各种制度的实施失衡。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着眼大局。对教师不排斥,要容纳所有的教师。只有当教师资源开发的目标

建立在适合学校发展要求的教师资源管理体系上,才能使学校教师资源管理的流程畅通,效率提高,体系完善,教师工作热情与工作效率得以提高,人才浪费的现象得以减少,学校的凝聚力就得以增强。领导者要有“远亲不如近邻”的观念,不要以为请几次专家讲座、请几位名师上示范课就能有效,其实这些都是一种形式,专家留下的不是人,而是他的理念,真正把理念落实到课堂的还是靠自己的教师。所以,学校不可忽视以本土化的专业队伍确保学校教师在专业引领、教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用“笑纳五湖四海”的胸怀用好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不排斥、不搞小势力,用一视同仁的风范得到大家的支持。现实中的许多事实说明,“水土不服”是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学校里一些珍贵的资源,有的被领导遗忘而无用武之地的不少。笔者认为,学校管理者要竭力营造“用学校精神塑造人,用发挥特长使用人、用政策感情留住人”的氛围,使教师在学校里工作感到是一个温馨的家。

2实施“师资工程”,构筑教师成长的新高地

一流的学校不仅要有大楼,更重要的是要拥有一流的教师。一所学校的硬件设施可以激发广大师生热爱学校的情感,但在办学所有因素中还不是主要的。如果一所学校的教师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内部不团结,人才流失则是学校走向边缘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成为一所名校,首先要具有养神育底蕴的理念。那就是学校要制订一系列的方案和措施,提供平台保障教师的发展。新教师的热情和干劲,老教师丰富的经验和阅历,是难得的资源。学校中的“新秀”、“教学能手”、“教科研专业人员”等资源,都想方设法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对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学校的未来发展、对教师个人都是有很大的好处。作为领导者在管理作风上要破格用人,树立“品牌教师”的建设目标。这样,不但满足教师的上进欲望,而且也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许多成功学校的经验证明,创建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氛围,注重“品牌教师”的效应,有利于教师寻找自己的领头羊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总而言之,上档次的学校要创造条件、营造氛围、积极扶持、树立品牌。

3学校要积极创设学习氛围,增强“不立则破”的危机意识

学校内部创设一个内需学习的文化环境,远远比集体学习活动本身重要得多。只有营造了一种“不学则罔”的文化氛围,教师个体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中,才会产生迫切学习的内需。教师有了“不学则罔”的意识。才能促使教师产生自主学习的可能性空间。由此可见,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并且尽一切可能,创造教师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同时要树立教师学习的成效意识,倡导教师写反思、写随笔,鼓励教师研读教育理论、专业书籍等;学校定期为教师推荐好的论著,定期对教师的学习成果给予相应的奖励;对处于边缘的教师减少工作量,提供去外听课、进修“充电”的时间和机会。学校的日常教研要以主题教研为抓手,以课堂为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同课异构”,形成合作、共享、创新的教研文化。教师在教研中学习并吸纳精华,反思自我,在学习中求发展。管理者要自省,要在危机中找生机,变压力为动力,从师训工作的前沿需求出发,实施培训者发展的制高点策略。

4要尽力开发好用好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

一个班级存在着差异,一所学校的教师也一定存在着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能懂得因材施教;而作为管理者对教师也要有因人而求。处于边缘化的教师在学校里一般表现在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和富于开拓进取精神的青年教师两类。其实这些边缘的教师都存在着优势。在学科建设上他们以自己的不同特点影响着学生,也影响学科专业教师的成长。他们各自的优势也存在着互补性。这种教育资源具有灵活性,它有别于自然资源,不可能永久保存,它也没有一个固定的量值,开发得越及时越充分,这种资源的量值就越大。开发不好,有着反作用力。因此,学校因运用智慧有效地运用好这些可贵的教育资源,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宽容善意地接纳她们,从中甄选出最有可能成功的教师和有待于引导的教师,开发他们的聪明智慧,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增瓦。如果管理者一旦发现这些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就要把握机会鼓励教师树立自信心。任何学校里不论是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还是有着多年教龄的老教师,都有其专长。重视教师专长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能有效地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是先进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的实践与推动的主体,应首先成为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先行者。如果教师具备了这种素质,对周围的教师发展就起着正面影响的作用。学校创造条件,建立教师发展的有效机制,拓展教师的知识视野,开发教师的学习资源,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更广阔更坚实的平台,是边缘化教师返回中心的捷径。

5鼓励教师自主发展与提高,学会边缘化生存

面对自己的不足,就要敢于“王佐断臂”,学习海尔砸冰箱的精神。把这种精神运用于个人成长与生活中,是教师大成之源。每个人都应树立“居安思危”的意识,当处在一定程度的危机感之中,就会将危机变成压力,再内化为动力。“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的追求,它需要教师不断的自觉反思。现代教师发展的研究表明,经验加反思的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教师早日突破“高原期”的有效方式。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自主实践活动,通过撰写教历,自我反思,记录自己认为对专业成长影响较大的关键事件,为教学提供基本素材,在经验中学习,在行动中研究,在反思中成长。利用有限的时间加强自我修炼,利用好有学习的机会更新自己的传统观念,跳出框框的羁绊,摆脱习惯的束缚;学会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向书本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向一切能提供视野的人和事学习。其实,教师自身的学习本身就是为了更好的教,教是学的继续,只有学得好,才能教得好,生存得好。

上一篇:安环科环保职责下一篇:温暖话题的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