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医学学习总结

2024-06-06

台湾医学学习总结(精选6篇)

台湾医学学习总结 第1篇

[台湾交换学习总结汇报] 台湾交换学习总结汇报 2010年06月29日

广州大学体育学院2007级社会体育《2》班

姓名:蔡昭健

学号:0705020040

感言:

首先,在这短短的一学期里,非常感谢屏东教育大学对我的照顾与无微不致的关怀;当然体育系里的同学也包括屏教大的同学给予的帮助与热情,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特别是系里为我安排的学办(如导生)小玮、阿骏等,他们给予的热情与感动及坦诚的照顾,将会永存我心底深处;在这短暂的岁月里,我只能借文字来表达自己对屏教大的感谢与钟爱,台湾交换学习总结汇报。谢谢老师,谢谢台湾!

前言:

作为广州大学体育学院第一个来台的交换学生,自大三第一学期开始申请以来,我已经对台湾充满了期待与渴望,非常荣幸广州大学体育学院将唯一的名额给了我;让我踏上宝台——台湾!刚从小港机场出来,就深深的感受到台湾人的热情与诚心。在台半年多,给了我三个感动;一个是校长、老师的感动,一个学期里头竟然与校长共餐超过三次,可见校长对交换生的重视与关怀;而这里的教授、老师给予的宠爱让我觉得他们更像是朋友与亲人;二是同学的感动,每一位在课堂上认识的台湾“麻吉”(朋友),他们都让我感受到无比的真诚与热情;的确,我确实爱上了他们了。三是台湾生活的感动,无论是餐厅的饭卷服务员、第六屋老板,还是学校外头第一次碰面的计程车司机或农场里的阿姨阿妈等;我都为他们的好客与单纯而感动。还有许许多多的感动与爱在心底是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确实;来台交换学习我没有后悔,更多的是不舍与感恩„„

台湾生活学习汇报篇

(一共交换学习四个月,下面是分月说明汇报)

第一个月:

首先,非常荣幸能够成为广州大学的交换生,同时也是体育学院第一个交换生;以前总是羡慕其它学院的学生可以出国出境学习,脑子里总在问“为什么就是体育学院没有呢?”这次是历史性的难得,于我而言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从一开始接到通知后,我就努力去争取这唯一的名额„„

当辅导员通知我成功后,我整个人都沸腾起来了;因为自己是一个非常喜欢到陌生环境,认识陌生的人,熟悉陌生的地方,爱上陌生的校园!古语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坚信这学习费用的增加是值得的,我也深信经过这次交换的我会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对台湾的期盼很久很久,在屏东教育大学也快一个月了;自己在这里的生活已不是当初的适应而是现在的规划;从以前的处处忧虑,到现在的方方感动;无论是校长,老师、还是同学,朋友、或是当地居民、侨生们;都给予我们温情的关怀与帮助;在这里没有异域他乡的感觉,因为本是同根生,同出炎黄祖。我们的语言沟通没有问题,我们的课程安排也不需特殊安排,我们的生活食用习惯也相似,我们的地理气候情况也相差不远„„只是在这里的生活消费会比广州贵一倍,而且马路上的摩托车要特别注意;那是会吃人的车,开得非常的快„„

在学业上,这里有一种特别的选课制度;每个学期初学生除了本专业一定的专业课要选之外,其余各学分的安排都由学生各自选择,而且上课的时段相对比广大紧凑;但上课的强度与压力就相对轻也少,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创新性,特别是在学科实践上的功效比较有帮助。

作为一个交换生,到另一个学校;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代表本校的形象,更是一个大陆大学生的缩影;在校不能坠落荒废,在外不能冲动傲慢!应做到处处以礼相待,以诚相交;除了做好一个学生的身份外,还要突显作为一个交换生的作用,特别是作为一个体育生应有的活泼与上进的人格魅力!一个月里,通过课堂的积极发言,通过座谈会的建言献策,通过体育营的武术表演,通过出外自驾游的大胆规划„„我觉得自己的能力有所提升,但还是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时刻没有忘记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勇往直前,对自己充满信心的同时更加要求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过得值!

作为广州大学体育学院第一个交换生,在广大13个交换生中;我会以独特的影响力,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感染彼此,同时也会好好珍惜在这里的四个月,尽已之能,能学就学,能看就看,从不敢浪费一分一秒;尽量以最大的能力把这里的所见所闻所感带回广大。

一个月里,如果有人问我在台湾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我会说“除了想家想校想朋友外,我非常感谢上天让我认识了他们——台湾的朋友!我想到现在的我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这里,深深地被这里的人情,热情,温情,真情所感动了!同时我也会向学校保证,向书记老师允诺,学生一定会投入全部的热情与智慧,一定会学有所成,满载而归!

第二个月:

在屏东教育大学也快两个月了;自己在这里的生活已不是当初的适应而是现在的规划;从以前的处处忧虑,到现在的方方感动;无论是校长,老师、还是同学,朋友、或是当地居民、侨生们;都给予我们温情的关怀与帮助;在这里没有异域他乡的感觉,因为本是同根生,同出炎黄祖。我们的语言沟通没有问题,我们的课程安排也不需特殊安排,我们的生活食用习惯也相似,我们的地理气候情况也相差不远„„只是在这里的生活消费会比广州贵一倍,而且马路上的摩托车要特别注意;那是会吃人的车,开得非常的快„„

在学业上,这里有一种特别的选课制度;每个学期初学生除了本专业一定的专业课要选之外,其余各学分的安排都由学生各自选择,而且上课的时段相对比广大紧凑;但上课的强度与压力就相对轻也少,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创新性,特别是在学科实践上的功效比较有帮助。

来台两个月,无论在触觉、味觉、听觉、视觉上;台湾的习俗与校园环境都给我带来巨大的冲击;本人主动在课堂上发言,纠正台湾学生对中国的错误理解,以及积极宣传与表演武术,每次的表演都会获得响亮的掌声;如港澳华侨大陆联谊会,体育系一年一度体育营等活动;我都有上台表演„„可台湾南部的武术并不普及,相对集中在台中;而新发现的高雄宋江阵对武术的表演编排有很多的借鉴之处,也非常荣幸的能在现场观摩比赛,遇到了马英九先生。

另外,学生在修好专业的同时也兼修各系各年级的课,因为这里是自由选课;如行政学,地方文化导览,台湾原住民文化等。一是想证明体育系的学生并不比其它系的人差,而且更要做到一支独秀,带动旁人;二是尽最大能力在四个月里接触更多的人与知识点,影响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建立美好的友情。最后学生在课后之余,注重的是行万里路,观察周围;因为台湾小而精,好的东西往往隐藏在角落里,学生会用体力与智慧征服困难,发现台湾之美。

在台消费是挺高的,不过这里的小吃与人的礼貌热情都非常的好,在清明期间也尝试了火坐车环岛一圈,感受台湾各地同情与文化习俗,扩展视野„„

最近更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在屏东县发现了唯一的武馆——武德馆,经过与馆长的投缘相识与对武术的讨论;获得了馆长的信任,可以让我随堂学习,免费让我使用馆里的资源,同时也把大陆的武术带过来,促进两岸武术的交流„„

学生会继续保持冲劲,不浪费一分一秒,争取满载而归!同时会以饱满的姿态,活泼开朗的性格,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面对剩下的台湾两月!

第三个月:

在台学习已经有三个多月了,现还剩下短短的一个月!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学生有幸得到由广州大学党委易书记带领的访问团的亲切问候;同时也是第一次参加两校交流座谈的讨论会,如此的接近广州大学的老师们,特别是与他们合影时,亲切的感觉突然猛烈;我想我是真的想念大学城了!书记非常关心我们的生活,并嘱咐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还要到处感受感受!争取机会多多接触台湾文化生活,把经验带回去„„我想我不会令老师们失望,尽已之能,充分展现广大魅力与体院风采!

另外,这个月里,有幸代表广州大学与屏教大的刘校长以及云南曲靖师范、海南师范、湛江师范、昆明学院的学生代表一起接待来自上海师范学院的访问团;通过与教授及多位老师的交谈后,我深感学术的重要与知识的力量!我和其它几名学生代表一起为彼此的知遇而感到荣幸,感谢学校为我们创造这样的锻炼机会,我想当今的大学生更重要的是学会沟通,学会表达,学会做人!酒桌礼仪要懂,辈份重轻要懂,幽默真诚要懂,开朗大胆要有!

期中考刚过去一个星期,但我知道成绩并没有达到我要的水平。虽然我所选的课于体育系学生而言是有些许的难度,可及格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优秀;这也反应出本人的努力程度还不够,仍需加劲,勇往直前!这里的考试,虽然量少但形式创新有实际意义,并与生活事件处理结合在一起,容易培养学生用脑动手的操作能力,增添实效性!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最有价值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终于找到台湾屏东县的武术馆!它的名字叫《武德馆》,通过向馆长的自我介绍,并与他长谈对武术的理解与认识;他欣然答应让我免费到馆学习并希望我可以把大陆传统武术融进来„„现在的我,每周的一、三、五都会在武馆边教边学,一是增加自己的技击能力,二是了解台湾的武术教学,三是促进两岸武术交流,四是提升自己教学与技术的综合能力,五是建交更多的友谊与武情!学生在一个月里,学了两套拳法:查拳与罗汉拳!以此充实自己在台的课余生活,保证自己没有浪费在台学习的一分一秒!

每一门的功课都作了台上报告,课程也进入到尾声;感受最深的是通过与组员们的接触与合作,不仅把报告精彩呈现,而且还了解到来自台湾不同地方的人群及他们的生活习俗。从本地人接触台湾生活或者说是学习文化习俗,是最直接也是最真最致的方式!屏教大生活发展组的陈老师,也是我们大陆35个交换生的导师,近期为我们开展的座谈会,询问我们的生活学习是否顺利?是否有难处?也了解我们对台湾生活的感觉!我与五位研究生师姐同在一组,在长辈面前的讨论与发言,会培养自己思维的全面能力,因为每一句的发言必须让长辈们得到共鸣与无所质疑,另外还要真诚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绝不能弄虚作假,这也是我们党员应该时刻记住实事求是的表现,无论在那个场合,无论在那个地方不仅要与时俱进,还要先锋模范!

由于上地方文化导览及台湾原住民教育的课堂,我有缘参观了台湾原住民中小学及部落、乡土艺术馆、妈祖庙、客家文化馆、孔庙等地方;及通过同学的热情招待,深入到屏东的农场与乡镇„„给我的感觉,这是一个安乐与幸福的地方,这里的经济相对较好,人民生活轻松与懂得安排休闲娱乐,在田野间也有歌唱的设备;林木业、花菜业、家畜业都统一机器化!不仅环保而且效率高!穿梭在这些土地上,有一种小小的幸福感,也许我们党员不仅是需要这样的生活,而且还要为旁人为亲人为人民创造比这更加温馨与安乐的生活!我会继续保持冲劲,好好珍惜这剩下的一个月,学习更多幸福的经验,同时也会收获更多的难忘,一起把快乐与学识带回广州!

第四个月:

在台交换学习快要四个月了,这段此生难忘的经历快要结束了,工作总结《台湾交换学习总结汇报》。这一个月来,主要是以出外游览为主,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其中有离开台湾本岛的小硫球之游。那里的海岸线都是珊瑚礁石,美不胜收。属于屏东县管理的范围,离岛大概需要三十分钟船程。在台湾的每一处角落,总是少不了“妈祖文化”,台湾人民大多数都有宗教信仰,特别是佛教。

另外,屏东教育大学最近也开展对陆生在台学习进行各项座谈会、调查问卷、出外体验等活动;在座谈会上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感受以及两校情况的异同,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我以邮件的方式反馈给该校),同时也做到按质按量地完成调查问卷。

至于学校组织的出外体验活动,是到达台湾的最南端——垦丁国家公园。那个地方属于自然生态保护区。由学校研发处的老师及昆明学院的老师一起陪同我们出行,期间参观了海洋生物博物馆,感受到海底生活的的美与自然的奥妙;有幸到达台湾的最南端,看到那奇特的珊瑚礁海岸,风景总会让你留连忘返,台湾宝岛永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有幸与屏教大刘校长同桌进餐,那是学生的福分。刘校长自我们到台以来,一直都给予我们不断的关怀与照顾。他总是显得那么的亲切与幽默。除了感谢以外,我还向刘校长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交换学习的期限可以延长到一学年,这样学习的完整性与全面性会得到充分的实现。

进入考试周以后,学生所修的各科考试也进入到尾声;虽然这个学期所选修的科目并不全是体育学科,相对外系学科比较多!在适应上有些许难度,报告也会比别人多,而且相对学习难度较体育学系的难,所以考试压力还是有的。但本人觉得,如果对外系科目的学习或接触不足,如人文、社会学、艺术、行政、管理等。这样就不利于培养个人的综合能力,也不利于培养一个人文素养高、学科专业能力强、文武双全的体育人才。在台学习期间选择的科目比较“杂”,希望能全面感受屏东教育大学的学科魅力,同时也可以建交不同学系的同学;从各方面充分体验在台学习生活。

在日月潭里,我感觉到台湾风景的纯洁;“他乡遇故知”的事情总会在不同的地点发生,台湾的旅游胜地大部分游客都是大陆同胞。学生通过与当地人的交谈,得知他们的祖先大多数都是从广东福建一带过来的,我们始终是同根同生。

6月20日,屏教大为我们陆生举行了惜别晚会,专门为我们陆生送行。其中刘校长的讲话深深地打动了我,再加上各位台湾学伴的参与,一个多学期以来;多得体育学系为我安排的学办(如导生),他们给予本人的照顾与帮助,我将此生难忘。我们之间所建立的情义也会永存心底深处,台湾人的热情与纯洁一直都是本人最敬佩的地方!惜别晚会上,学生代表广州大学表演了中国武术,得到了校长的称赞与台湾同胞的叫好!同时也有幸与屏教大的王老师合唱了《月亮代表我的心》,充分展示广州大学体育学院学生能歌善武的魅力与气质。不过,当离别伤感的歌曲响起时,本来拿到交换学习证书的兴奋一下子就变成了感伤,我想“天下没有不散之宴席”,唯有珍惜眼前的缘分与友谊。

离回校大约还有一周的时间(6月26日返回);在台湾学习的四个月里,学生感触良多;如果硬要一个总结的话,我想说:“我没有后悔来台交换学习,也问心无愧;时刻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尽已之力充分表现出广州大学体育学院的先进魅力。同时,对这里的一人一物,都充满了不舍之情。在剩下的日子里,我会好好珍惜,并继续奋斗不息,以优异的成绩回馈学校。”

对比

(两岸体育概况):

两岸体育的确有很多的共异之处,从文献资料分析所得:

一、政治立场是对立的,因此对彼此的称呼尚无共识;

二、长久的分离之后,部分专业用语出现分岐现象(如艺术体操与韵律体操);

三、两岸的体育教育夹杂著国防体育的身影;

四、政治角力延伸至体育界,并时常在国际体坛上演;

五、两岸为了提升国际知名度,不惜投资参与各种国际赛会,忽略了全民运动的眷顾。

六、全民运动的概念,台湾先于中国大陆,二者先后立法订定计划实施(如《全民健身纲要》、《奥运争光计画》);

七、全民运动皆以发展社区体育为基础,惟是否落实仍有待观察;

八、两岸在发展运动产业均不遗余力,但受制于市场机制与人民的素质,成效尚不明显;

九、两岸同等重视本土体育的保存

与发展,但竞技化的走向不利于传统之维系(如中华武术)。

广州大学体育学院与屏教大理学院体育学系之比较

以上是对两岸体育的总体概况评析,从中将联系到广州大学体育学院与屏东教育大学体育学系的异同。经过比较,从中借鉴两校体育 的优秀经验,促进两校体育教学的进一步交流。

首先,(一)机构设置上之对比;广大(广州大学简称)体育学院设有体育教育学系、体育社会学系和公共体育教学与研究部共3个教学部门,拥有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两个学士学位授权点。是教育部高水准运动队布点单位(跆拳道、键球、女篮等)。现有在校普通本科生、硕士生约600人。

而屏教大体育学系是属于理学院,也许是因为两校人数的差异(两万人与五千人的对比);屏教大体育教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院,而是体育系里头分保健与休闲两个方向;并设有研究所与高水准运动队参与全省大专杯体育赛事,全系人数大约二百人,也设有体育硕士授与点。但招生方式有异,广大体育学院是通过高考(高中升大学的考试)按文化与术科成绩的比例进行全国录取,高水准运动员隶属于法学院并与体育学院分隔管理,录取要求偏向该学生体育专长成绩。而屏教大是以直考(高中升大学)或保送(体育尖子生)形式录取学生,体育专长生与直考生安排在同一个系,统一管理;而且男女比例是1:1。分析两校体育学系专业学生的男女比例,屏教大体育学系大大高于广大体育学院(4:1)。

(二)教学计划(本科)之对比:广大体育学院学生,本科上的培养主要是培养体育教育及社会体育两类体育人才;体育教育主要是面向小学(国小)体育老师,社会体育专业主要是面向社区体育教练及体育产业相关工作。如果想成为体育老师必须修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及通过普通话等级考试(分一甲一乙、二甲二乙、三甲三乙,教师资格为二乙水准)。并有学院进行教师资格审定。至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志愿选择是否考取教师资格证或社区体育指导员。学习科目上也是以体育主干学科为主(如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等)及相关的公共必修学科(如马克思主义、环境与科学),并定好大一到大四要上的课程。学生选课权每学期只有四学分,而且只能选择外系的科目。所选课目都是安排在晚修。

(三)行政管理与教师之对比:因为政治性质差异,广大体院是以书记领导(共产党)的院长负责制;并分各系主任与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较屏教大多;广大体院教授们的教育经历以本土培养(中国院校)的较多,不过皆有出外出境访问交流学习之经历。而屏教大教授们大多数为留美博士及海外修学归来。广大行政体系由党委书记——副书记——院长——副院长——主任——副主任——辅导员。屏教大体育学系行政体系由理学院长——体育学系主任——行政助理。两校体育教师皆有带高水准运动队员与公共体育课程,同时也是体育学系学生的专业老师。但因为两岸体育项目流行有异,广大体育教师并没有开设木球、棒球、垒球、高尔夫球等科目;相比之下,屏教大体育科目的多元性与全面性较好。

(五)学生学习生活情况之对比:从总体上来看,大陆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台湾大,所以大陆学生的努力程度也较高。广州大学里并没有设期中考试,每个科目的报告次数也较少,但期末考试的任务较重;所以会形成考试前一个月的“挑灯夜战”;因为广大的学生是规定住宿,所以体育学系同一年级的学生都会安排在同一层楼房,便于管理。体育学生日常生活出入图书馆的人数较少,也是普遍存在沉迷电脑游戏、晚上夜宵、无心训练上课、目标迷惘的学生。半个学期里,发现屏教大非体育专长生主动参与训练的人较少,而且在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及发表意见的积极上欠缺主动性。另外,因为广州市禁摩(禁止机车上马路)的原因,学生并没有像屏教大学生那样,每人一台摩托车(机车)。从寝室到教室的路上虽然较远,但学生只能以步行十到二十分钟或者自行车(脚踏车)五分钟到达。至于在学校生活费用,广州大约是台湾屏东的一半左右。屏教大生活消费相对较高,但生活品质也相对较好。另外在体育性社团与大型活动及体育比赛组织上,两校学生皆有其特色及创新能力,差异并不大。可从总体来看,屏教大学生在文字语言组织上与公共场合发言上尚有提升的空间。但学生们在人情味上较热情与真诚,台湾学生相对单纯与轻快„„学校生活环境治安较广大好,也许是因为经济背景原因;学生财产被偷窃率较低。

对屏教大理学院体育学系的建议

一、针对非体育专长学生训练的懒惰状况,建议可以由系组织安排每周的隔天早训或增修课后的体育自主训练科目;提高学生的体育专业能力,并养成个人的运动习惯;也可以通过举行系里的体育比赛,如班级足球、篮球、排球等比赛,来提高体育学系学生组织比赛与裁判的能力,培养更加优质的体育人才。

二、鼓励体育系学生补充学习外系相关科目,增强体育学系学生的综合能力;体育学系并不是常人所误解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人。建议可以组织系里的相关主题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征文比赛、朗诵比赛等。开设一系列的体育人文、历史、优秀运动员生涯、体育产业等讲座。增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文武双全的体育精英、三、随著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英语作为世界语言;针对中华体育休闲保健国际推广的需要,体育学系学生有必要加强体育专业英语的修养。建议可以增添体育专业英语科目,并设为必修科目,也可以通过晨晚读的方式,在体育学系养成全系学英语的潮流;可以的话,尝试举行体育相关主题的英语演讲比赛

五、从交换学生的角度来分析,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交换学生来台学习;只有一个名额的话,未免有点不全面,反映的意见也只是男性与个人的见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主任向学校申请安排两名以上的男女交换学生(体育学系),并延长交换学习时间;因为半个学期的学习,就如刚刚端上的万峦猪脚,刚尝完一口就被端走了„„不利于学习的完整性与各方面的深入„„

对广州大学体育学院的建议

一、从交换学习的时间上,本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与感受„„我觉得交换时间的长短与人数,可以再增加;例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延长交换学习的时间到一年,增加每个系的交换人数到两个(最好男女各一);这样,在学术的完整性上比较容易体现,而且对台湾的各种事物的看法;都会得到更加全面的更加系统的体会。这样有利于交换学习之后从更加深入的角度去反馈信息。

二、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保健与休闲产业开始兴起;市场也会逐步的扩大;希望体育学院在课程设计与本科教学的大纲安排上,可以增加更多的体育保健休闲项目。如养生气功、太极拳、八段锦、韵律体操、木球、棒球等。

三、虽然是体育生,本人觉得;应该多多鼓励体育系的学生学习外系的科目,如管理学、艺术欣赏、行政学、少数民族文化、文学等;从综合人才的培养角度出发;鼓励学生利用空余或没课的时间到其它系的课堂旁听,一来可以充实学生的大学生活,学得更多;二来可以接触更多体育系外的人与物,本质上有利于培养一个“文武双全”的体育生。

四、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干部的热情与创新,发动体育学生 的专长。向社会上的小朋友发出“体育营”的邀请涵,体育营的内容包括:各项体育活动的参与、各种损伤应急处理的技巧(如拉伤、头晕、休克、cpr等)及各种锻炼身体素质的游戏;在收取合理费用的前提下,分配学生以各种方式到大学城附近的小学做宣传,并规划好整个体育营的前后安排,既可把体育学院的名字打响,也可锻炼体育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广州大学体育学院,就是要走出校园,走上社会。

五、相对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经济文化的全球化时代也来了;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也要走上国际,甚至还有很多外国学员到中国当地求学(如武术)。所以,作为体育学生,虽然有很好的传统技艺,可在对外推广时的语言(英语),还是要重视并加强培养。可以增添体育学科专业外语科目,在本科时期开展学习。或者是鼓励学生购买专业外语词典,由学院制定考核计划。提升体育学生的外语教学能力。

六、两校的交换学习,不只是在学生的领域;我觉得可以通过老师、体育管理、学生管理助理等人员的交换来促进两校的发展;因为只有交换学生,那影响到的主体还是在学生这一块,本人觉得两校可以通过交换老师,交换工作助理等方式来扩大交换的影响。

七、另外,在与师兄姐的交流及与老师的交流上;我觉得学院在这一块制造出来的“平台”相对较少。建议学院可以开设师长姐弟妹的座谈交流会、或者是学院领导老师到学生宿舍访谈交流活动。学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长辈的指导与启示,这比任何一节文化理论课,都来得真实来得深刻。

结言:

最后,真心祝愿台湾屏东教育大学越办越好,真心祝福体育学系每一个人身体健康,前程似锦。可惜的是岁月不留人,本人的交换学习已经结束了,千种万种的不舍情绪,萦绕我心头。我祈愿我能够重返台湾,重返屏教大这个纯洁且迷人的校园,来再续我还没有终结的缘分„同时,也非常感谢广州大学体育学院给了这样的机会我,让我走出校园;不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神经上受到了刺激,而且还使自己的人生经历了无数次新鲜,无数次难忘,无数次深刻。特别是在心灵上的感动与体会,值得一辈子铭记,值得一辈子回想„„

2010-6-28

台湾医学学习总结 第2篇

怀着求知与渴望的心情,我们先后在圣约翰科技大学、建国科技大学进行了交流学习,先将有关总结与感受总结如下:

一、大学学院和系部运行体系的架构

1、建国科技大学和圣约翰科技大学已经升级为本科附带研究生班的科技大学。学校下设学院,学院下设相应系及研究所。他们系部下面不进行教学口、学管口、教研室等等的设置,也没有相应的许多主任一职,通常分为几个事务委员会,譬如课程委员会、学生工作委员会、教学事务委员会等等,每一个委员会的成员由教师选取产生,委员会负责自己的各个事务的处理,是处于为公众服务的一种角色。这样的架构模式比较公平和民主,老师们能在一种平和、安详的氛围中进行工作,避免了内部矛盾,限制了个人主观对于事务管理的干扰。可见他们这种文化主要是做事而不是管人。

2、对于我们所说的专业,他们是通常分为几个课程模组,每一个课程模组设置一个召集人,来组织大家对有关事项作出决定,召集人经过抽签办法产生,譬如圣约翰科技大学机械系分为精密制造模组和光机电整合模组,建国科技大学机械系分为控制与设计、制造与材料、分析与热流几个模组,学生毕业后取得相应课程模组的学程证明,作为其未来就业方向的参考。

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课程设置 1)建国科技大学课程发展的原则:

1、配合国家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需求,并能结合地区产业特色

2、符合学校、系部发展特色及中长程发展目标

3、兼顾专业专业与通识能力的需求导向

4、以务实的导向来发展课程 2)应注意的事项:

1、院系应先有自己的发展特色;

2、院系所的课程规划一定要符号产业的发展以及学校整体的发展方向;

3、各个院系课程的设置应进行横向整合,避免重复的、矛盾冲突的;

4、选修课程应符合学生就业升学以及个性发展的需求; 3)具体做法:

1、理清产业技术需求

2、建立系所发展特色

3、分析系科教師专长

4、收集他校课程规划

4)两所学校实施的都是学分制,学生在毕业时要修128-132的学分,学生要修完共同的必修科目以及专业必修科目,专业选修科目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台湾的各个学校互相承认学分。如果学生哪门课程没有通过,可以利用假期就近选择学校进行该门课程的学习,通过后出示证明就可以受到本校的承认。

三、教师的评价与考核体系

两所学校对老师的考核与评教都是依靠他们本校的资讯系统来完成,教师考核的量化按科研占比20%~40%,教学工作占比最高55%,服务与辅导占比10%~25%。具体来说教师就是要完成教学、研究、行政、辅导四方面的工作。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的着重的不同,在系统封闭前进行调节,由学校组织对系统老师所提交的支撑材料进行审核评定。按学院进行评定排队,教师如果连续3年在末尾的3%,则要接受辅导和下岗培训。可以见得,这个对教师的评量系统还是非常宽松的。

四、机器人实验室和3D打印实验室

机器人(Robot)是一种多功能自动化机械设备,通过程序指令来完成各种动作,除了工业使用机器人外,还可以用于生活、医疗、娱乐上。是综合机械、光学、自动化、通讯各个学科的一门新兴产业。

1、圣约翰机器人情况:圣约翰机械与电脑辅助工程系机电一体化实验室有3套自动控制智慧机械手臂,配有位置检测传感器,可观测手臂位置,根据系统输入的程序,实现机器与人下棋,打牌的功能,每套价值大概1万人民币,另有人形机器人一台,价值人民币8千元。3D打印机器主要由王土全老师应用于创意设计系学生进行快速成型模型制作。对于学生设计的有关产品、创意造型可以制作成型。

2、建国科技大学情况:建国科技大学工程学院的和鸿海集团合作的智慧机器人实验室、机械手臂实验室、3D打印实验室、逆向成型实验室都很有特点。鸿海集团就是大陆的富士康集团,因为人工成本的日益上升,考虑在生产车间大面积推广机器手臂取代人工操作的计划,捐赠建国科技大学机械手臂实验室进行共同的技术研发。通过控制机械 手臂实现实现自动化筛选、焊接、素描、分流及搬运、形状辨识等各种功能。3、3D打印和逆向工程:3D打印实验室应用快速原型和快速模型计算,利用电脑绘制的3维立体图形制作产品模型,可以可实现产品设计确认、造型展示、功能测试以及市场调查,并可以利用原型直接或间接快速制作暂代模具,进行小批量塑胶或者金属零件快速开发。特色是能够缩短产品开发时间,降低研发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帮助企业使其研发速度更快、品质更佳、成本更低。

逆向工程技术是将现有样品或者模型。应用非接触式镭射扫描测量系统,快速测量产品外形点数据资料,再利用电脑辅助软件进行数据资料处理分类、群组及误差比对,建立产品模型,取得产品CAD资料,再进行产品设计及进一步优化、变更、分析,并进行模具设计与开发。逆向工程特点在于能够精确并快速获得产品外形资料,利用CAD/CAM/CAE系统整合功能,可以进行产品设计变更、加工、以及分析,从而提升产品品质、降低开发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4、我们怎样做这件事情:随着人力成本日益短缺,人要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机器人产业在未来10年必将成为企业的核心产业。机器人产业是新兴产业,传统课程已经不再适用,企业也需要学校能够大量培养和开发“机器人教学课程”。我们学校架构机器人实验室,建立机器人教学平台,建立机器人特色课程,可以为让我们实现培养机器人产业人才培养,招生宣传特色、参加国内外机器人竞赛方面实现突破。

五、专题制作、专利发明与国际竞赛

1、专题制作:在两所学校进行参访时,都能够在办公楼墙壁上看到大量的老师指导学生完成的他们称之为“专题制作”的成果宣传栏。专题制作是台湾技职院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从大三年纪开始,每周有2~3个课时进行专题制作。学生每4~6个人为一组,选择一名指导老师进行专题制作。专题制作以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为背景,完成一种机构、设计、方法的制作物,譬如一种“交自动侦测方向的安全帽”、“多功能拐杖研究”、“机器人设计与制作”、“可伸缩脚踏车椅垫”等等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紧密结合的各种制作。专题制作的来源可以有好多方面,包括学生在企业实践锻炼时带回来企业的实际问题,或者学生自己发现的其他问题,老师申请的项目和课题中的问题,或者还有上届学生没有处理完遗留的问题,总之台湾学校的专题制作已经形成了大量的沉淀。

2、专利发明:我们在建国科技大学参加一个水暖五金的创新发明比赛,参赛的队伍基本上是高中或职高的学生,通过和他们交谈得知,他们在学期的课程里也有类似的创作发明的课程,可见台湾在中学阶段就开始了这一方面经验和才能的培养。在建国科技大学期间,工学院院长邀请发明创造的专家专门辅导学生进行发明与创造的专题辅导和培训。有好多专题制作会申请专利,所以在台湾学校的每个系所里都会看到大量的专利申请案例。他们对专利的申请有自己的上层文件。简单的说专利的申请费用由学校来出,成果也算学校的。将来专利进入市场后,收益学校和专利发明人会按一定比例进行效益分成。这个能带动大家进行专利申请的热情。

3、国际竞赛:正因为有了群众式的专题制作的强大动力作为后盾,台湾学校参加国际国内各种竞赛便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事项。在建国科技大学工程学院增宪中的办公室,我们看到的满墙挂不下的获奖证书,获奖奖杯,发表的国际期刊论文。

在这一方面我校目前在省级、国家级技能比赛方面有所突破,但是在创新发明方面和台湾的职业院校还有较大的差距。

将上述建议感受简单列举如下:

1、建立我院的网络资讯管理系统,可以从无到有、从简到繁,逐渐完善。

2、建立我们的校友联络机制,让校友的力量逐渐能够给我院的建设带来帮助

3、建立教学、研究、行政、辅导各个方面对教师综合考核,让考核系统来对老师的优劣来进行评判,避免人的主观判断,这个也是和资讯系统的建立有关。

4、引入他们的专题制作课程,可以从实验班学生开始进行简单的,可行的设计做起,再逐渐向全部学生全部推开。

5、学校对于参加国家、省、市竞赛有奖励制度对于专利、发明还没有明晰的可执行文件。

6、学校、各系、部建立自己的档案陈列室和参观室,办公场所的墙壁上可以将自己一些有意义和值得纪念的东西悬挂出来。

7、为拓展生源,学校尝试接收半工半读的人来上学,利用周末和假期来上课,当然这个要和上级各个部门协调好。

8、系部的架构尝试向他们学习,建立各个事务的专业委员会,这个和教师的考核系统要同步建立。

9、通识教育的课程按专业学生的不同而区分,我们学院已经在做这方面工作,但还是不够深入。

10、台湾学校教师上课每次按3个学时上,我们可以借鉴,有时老师上实践课时,觉得时间太仓促,工具材料准备需要时间。不要拘泥与2个或者3个学时,可以根据教师自己上课的情况来灵活调节。

11、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校企合作的事宜,到企业进行攻关和宣传,并且有资金支持。

12、吸引学生参与学校的事务管理,譬如一些简易型的管理工作,或者食堂清理、卫生打扫等工作,既为学校节省资金,也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

13、尝试实行学分制。

附:培训过程日志 圣约翰科技大学

一、集中培训内容:

1、杨胜源资图长的E-Portfolio资讯系统建构开始,该系统涵盖了学校的教学、教务、考核、学管各个方面,学校的很多工作都依赖该系统来完成,功能强大。

2、邓有光处长进行校务简介以及学校发展简史、杰出校友、学校发展愿景、学校规模以及结合区域特性发展产学等等各方面的发展特色。

3、徐春樑教务长讲述创意发明与专题制作成果以及绩效保证机制。从措施保证

4、杜日富老师进行的推动研发与产学合作的报告。从教师职能提升、转型创业、转型创新、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各个方面来说明。

二、自我跟岗实习内容: 1、11月3日(周2)上午,机械与电脑辅助工程系林守义老师、蔡发达主任助理交流系部架构、教师考核、课程情况、学生就业、顶岗实习、等各个方面。2、11月3日(周2)下午,机械与电脑辅助工程系黄教授听课《模具设计与电脑辅助设计》,并就各个情况进一步交流。3、11月4日(周3)上午机电工程系陈政传助理教授听课《电子技术》,并交流。4、11月4日(周3)上午机械与电脑辅助工程系蔡聲鸿主任带领参观接触机械系精密制造中心、电动车中心、光机电整合、机械手臂、人形机器人等实验室 5、11月4日(周3)下午机械与电脑辅助工程系数位绘图室观摩王土权教授《3D列印》技术课程。6、11月5日(周4)上午容有道厅杨胜源老师的教师考核系统报告。下午鄧有光院长带领感受数位艺术中心。7、11月6日(周5)上午容有道厅徐春樑教务长的创意发明与专题制作报告会。参观其电机系专题制作陈列室。创意设计系与王土權系主任进行交谈。8、11月6日(周5)下午机械与电脑辅助工程系精密制造中心听林聪德博士《数控技术》课程并交流

建国科技大学 集中培训内容培训: 1、11月9日(周1)上午江金山总执行长就学校沿革、办学理念、目标方针、学校定位、特色绩效等进行讲解汇报。2、11月9日(周1)下午黄清和副校长就台湾职业教育课程创新规划、设计理念与实践进行讲解。3、11月10日(周2)上午刘柄麟学务长就学生事务管理创新模式、教务管理系统进行汇报讲解。4、11月10日(周2)下午工程学院曾宪中院长就学生参加国际竞赛、产业创新、技术研发、专利与竞赛之关系进行了讲解。并对工程学院有关实验室参观。自我跟岗实习内容: 1、11月11日(周3)上午工程学院曾宪中院长洽谈,鸿海参观机械手臂机器人实验室参观。机械手臂可实现焊接、素描画、泡咖啡、自动堆料、物流传送等功能。2、11月11日(周3)下午电机工程系金教授访谈,参观学生造电动汽车竞赛实验室等 3、11月12日(周4)上午机械工程系杨士震博士等恰谈。参观3D打印、逆向工程、CNC数控加工等实验室,听毛祚飞老师CAD/CAM课程,参观水暖五金专题竞赛 4、11月12日(周4)下午与自动化工程系王纪瑞主任、并参观相应实验室,并参加接受专利与发明专家讲座培训课程。5、11月13日(周5)上午资讯与网络通讯系陈俊华主任进行访谈交流,并观摩参观网络资讯、机器人等有关实验室。6、11月13日(周5)下午,黄清河副校长进行座谈交流建国科技大学访谈经验,并进行培训结业以及颁证仪式。

机电工程系:郑向周

中国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浅析 第3篇

中国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和中国大陆起源于同一个时代, 都与西方医学的传播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其发展相比于大陆而言, 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在中国大陆由传教士所建立的西式医院、学校建立发展之时, 中国台湾地区的高等医学教育还处空白阶段。但此时西方医学思想、方法的传入为日后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总体而言, 台湾地区的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日据时期 (1895-1945) ;光复初期 (1945-1949) ;改革新时期 (1949-今) 。

1895年, 日本强占台湾, 中国台湾地区近代高等医学教育也由此开始。1895年台湾总督府在台湾设立第一家公立医院——台北病院, 两年后的日本医生山本秀高在医院设立医学讲习所, 教授医学。1899年台湾总督府医学校的正式成立标志着台湾高等医学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1]。其后, 其规模的不断扩大, 并于1936年更名“台北帝国大学医学部”, 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也随之不断发展完善。但此时台湾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深深埋藏着种族歧视的身影。尽管日本推行“融合政策”, 但台湾民众很难拥有平等的高等医学教育权利。1945年, 台湾光复, 这并不仅仅是领土上的归附, 更是文化教育重新回祖国的怀抱。国民政府接收台北帝国大学, 并将其改名为“国立台湾大学”, 而其医学部亦改名为“台大医学院”[1]。国民政府对台湾高等教育的接收与改组是平稳的、短暂的。国民政府不仅从根本宪法上赋予台湾民众平等接受高等医学教育的权利, 亦使得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在发展上出现了短暂的一致性。但日据时期所形成的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依然对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影响。1949年, 国民政府退至台湾, 教育政策更加强有力地集中于台湾, 日式教育体系的影响逐渐消退, 台湾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从1949至今的改革新时期阶段, 台湾的高等教育改革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子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学系制”为中心的改革 (1950-1992) 。在此期间, 中国台湾地区采用美国的“学系制”教育取代之前德国、日本所采用的“讲座制”。并在教学课程方面, 效法美国医学院的系统教学方式, 对基础医学学科实施分期、分科, 实行大班式的课程教学。第二个阶段是以“new pathway”为中心的改革 (1992-今) 。此阶段以“小班教学”、“教学评价”和“课程整合”三大目标为方向, 推行小班教育,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2]。

中国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经历百年的发展和积淀, 医学教育的内涵得到了不断的延伸及深化, 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取得了长久的发展与进步。目前, 台湾地区医学高等院校共计有11所, 其每年招收学生人数为1, 400人左右。院校总体师生比例约为1∶6[3]。其医学学制因各院校略有差异, 大致分为七年制医学系、五年制学士后、硕士、博士等[4]。但由于当代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 高等教育职能的不断转变和衍生, 加之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固有的局限性, 台湾地区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

2 目前中国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问题分析

2.1 医学教育思维方式选择的困顿问题

医学教育思维方式选择困顿问题是台湾地区医学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之路是以“西方为祖师”的学习之路。在学习西方先进的医学成果、教育制度、教学方法的同时。隐藏在各成果与制度之下的“西式”思维在台湾不断发展、深化。而台湾地区是以中国传统儒家为主导的地区, 台湾对中国儒家文化的宣扬与崇拜从未中断。这就造成了高等医学教育中“西式医学思维”与“东方传统思维”的冲突。虽然近代东西方文化获得了长久性实质性的融合, 世界一体化趋势也逐步加强, 但东西方文化孕育之下固有的思维方式在短期之内是难以协调的。因此, 关于继续实行西式教育, 还是回归东方传统教育的教育模式的争论在台湾地区日益激烈。解决此教育思维冲突问题应该从学生特质和教育发展两个维度综合考虑。一是以学生特质为出发点, 因材施教。二是以教育发展为中心, 谋求东西教育思维互补。只有从学生特质、教育发展双重维度对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加以思索, 才能不断谋求台湾医学教育的品质提升及全球化视角的开阔。

2.2 医学教育资本投入的相对不足问题

医学教育资本投入相对不足问题是台湾地区医学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中国台湾地区公立医学院校主要的教育投入主要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支持, 而私立医学院校的教育投入主要来自于“财团”的资本投入[5]。对于医学教育, 台湾奉行“精英化”的教育原则。这无疑对医学教育的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 台湾地区为防止地区过度医疗的发生以及应对经济危机以来的发展缓慢状况。台湾政府对医学教育的投入力度趋于疲软, 而就医学教育自身而言, 其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比及的经费要求。精英化的教育更增添了医学教育资金的紧张度。因此, 台湾地区医学教育的资金的使用可谓是捉襟见肘。当下, 为保障台湾高等医学教育的长久发展, 必须处理好高等医学教育与教育效率、教育成本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总体做法:一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平衡教育质量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三是加大对医学教育的成本管理和效益分析。

3 中国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启示分析

3.1 拓宽医学招生渠道, 加强学生入学考核

高考是中国大陆高中生进入医学高等院校的主体形式。虽然各医学高校试图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打破“一试定江山”统考招生体制。但本质上依旧以考试为选拔标准的自主招生不能从根本上取得突破。相对于中国大陆, 中国台湾地区医学院校采用较为多元化入学方式。除了统一的考试分发制外, 还加有推荐入学制、申请入学制。各种制度在整个的招生体制中维持较为稳定的招生比例[2]。中国大陆要想实现招生形式的多样化, 拓宽招生渠道关键在于扩大医学院校自主权。此外, 单一的统一考试将众多有医学特质的学生排除在医学领域之外, 也将众多在其他方面更有特制的学生强行拉入医学的天地。这将不利于日后医学品质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拓宽渠道的同时应加强入学考核。可以在原有的统考后增加各校自主测试和面试环节。结合各种入学方式, 建立多样化入学考核, 谋求医学招生入学渠道的拓宽及标准的提升将为招生品质的改善提供保障。

3.2 注重学生特质发展, 培养医学审美能力

在“医学人才要满足市场需求”的引导下, 中国大陆医学高等院校规模不断扩大, 各医学专业学生人数不断攀升。同时, 学生在高负荷的学业负担之下接受着千篇一律的教育。由此, 学生的特质惨遭忽略, 学生对于医学的审美渐趋疲劳。中国大陆众多医学高等院校教育政策、教学方法的制定很大程度上是以市场就业为导向, 以学校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硬性的压迫式的教育。这也就造成了中国大陆众多院校因为学生人数过多而被迫采取“大班制、讲座制”的教学形式。相比之下, 中国台湾地区所采取的“小班制、导师制”的教学模式值得借鉴。学校应转变思维, 各项教育政策、教学模式、教育方法的制定应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发掘学生对于医学的兴趣, 增加其对医学的审美能力。

3.3 提高医学教育品质,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 中国大陆高等医学教育也已迈进大众化的阶段, 教育的产业属性愈加明显。虽然各医学高等院校可以通过扩大规模来提高效益。但医学精英化的教育品质仍需得到保障。教育品质的提升依赖于教育制度、理念的改善。在教育制度方面, 台湾实行单纯学制以提升其精英教育品质的做法值得借鉴。中国大陆高等医学教育院所种类繁多, 包括:综合大学医学院 (部) 、独立医学院、独立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医药大学及各类医学专科院校等[5]。各高校专业设置更是五花八门, 学年制度没有得到统一规范。杂乱的学制虽然可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人才需求, 但势必会对医学教育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在教育理念方面, 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最大成功。尤其是在知识高度专业化的医学领域, 医学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并不是医学教育的全部。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核心。

4 结语

中国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和中国大陆是一脉相承的。虽然1949 年之后, 两岸教育制度与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演变的不同造成目前发展的差异性, 但各有千秋, 相互可鉴。尤其是台湾地区精英化的高等医学教育理念与方法将为中国大陆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诸多的借鉴。针对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问题的分析也将为中国大陆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启示。最终, 通过互鉴学习谋求两岸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摘要:中国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和中国大陆一脉相承, 并各有千秋。本文通过对中国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发展历程的简介及当前发展问题的分析, 提出针对其发展的合理化建议。并从其整体发展历程的角度, 为中国大陆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最终谋求两岸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共同腾飞。

关键词:高等医学教育,教育改革,台湾地区

参考文献

[1]李灿伟.浅谈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现状[J].医学信息, 2011, 24 (3) :1157-1158.

[2]李子夏, 朱勇.中国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0, 24 (3) :308-310.

[3]王丹花, 黄子杰.台湾高等医学教育的现状、评析与借鉴[J].医学教育探讨, 2007, 6 (6) :483-485.

[4]王丹花.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改革与启示[D].福建医科大学学位论文.

合记:台湾医学图书的领航者 第4篇

白手起家创合记,一路走来艰辛

提起合记,就须先从合记创办人吴富章先生的求学经历谈起,其求学经历,才是合记的前身。

吴富章,1924年出生于桃园县,少时家境贫寒。1939年日本占领台湾时期,年仅15岁的吴富章身无分文,只身负笈北上求学,就读于台湾高等商业学校(中学),毕业后,于台湾新闻资料供应社经理部任会计组组长。直到1950年,吴富章转职于台湾医学出版社担任业务部经理,开启他与医学出版的渊源,遗憾的是,因该出版社经营不善于1953年结束营业。其后,吴富章便与多人合股设立“合记台省书局”,转向经营翻印日文书籍贩卖。后股东因故拆伙,其它股东采用“台省书局”为名,吴富章便采用“合记书局”为名,意在“合”者万事兴。当时,赴美求学的台湾医师渐多,吴富章敏锐地感觉到,医学翻版书肯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于是,他开始经营医学翻版书的买卖。当时台湾政府对此也是睁一眼闭一眼,这也让吴富章的经营渐入佳境,然而,这种自行的经营却是相当艰辛。生活与经营自是不易,刚开始吴富章也是以糊口、安家为首要。1955年,倍感知识不足的吴富章进入国立台湾大学夜间补习班就读,可惜一年后他又因故辍学。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1959年。”据吴富章之子,即现任合记的总经理吴贵宗介绍,“这一年,家父在台大医院摆摊贩卖医学书籍,时值台大医学院院长魏火曜先生,见家父每日将书搬来搬去十分辛苦,便在院内设一图书贩卖部让他有个栖身之所,这是合记第一个门市部(1989年因台大改建新大楼后迁出)。” 十多年的出版经验与人脉累积,加之贵人的支持, 1962年,吴富章正式在台北医学院前先后成立合记图书出版社与合记书局。在无版权时代,合记曾有英文书1500种以上,中文书也有将近1200种。

危机重重,小虾米艰难前行

正当事业要再往前跨越的当头,老天跟合记开了个玩笑。

1992年6月12日,台湾政府宣布实施著作权法。时值台湾出版业蓬勃发展之际,政府受到主要来自美方政府的压力,和美方展开一连串的著作权谈判;政府不免屈服在美方强悍的压力下,签下了史无前例,比之世界各国更加丧权辱国的最严厉条款。吴贵宗总经理回忆:“想想合记在创业之初,要对抗当时的强权‘美亚书版公司’,家父每天除了要经营生意,同时几乎天天上法院,所幸小虾米每役皆捷,大鲸鱼也莫之奈何。当时的创业维艰,今犹锁在记忆深处,每每提及,心情起伏,总是久久不能自已;期待后世子孙不可或忘。”

在著作权法通过以后,几乎所有经营教科书的出版社在措手不及情况下,一切归零从头开始。但也因此台湾人才开始渐渐有了著作财产权的观念。当年,合记可谓是诸多受到新的著作权法受害最深的出版社之一,之前多年经营毁于一旦。

而1990年开始的一场世界革命——E时代革命,恐怕没有一个人可以躲得过,上自各行各业,下至每一个世代,不管老中青哪一代。这是一个全新而且全然陌生的时代,对于“电子计算器”的硬件、软件有些东西许多人都还搞不清楚,这一场自己与自己的战争才是最难打的。“2005年合记早就在规划如何利用网络来打赢这一场战争,可惜五年过去了,联合知识网已经热热闹闹地展开,而我们还停留在测试阶段。这主要是因为所委请的计算机程序师非出版行业出身,而我们本身对计算机不是很熟悉,令人添增些许的忧心;所幸目前有些部分即将可以开始作业。总之,这一场战争是决定存亡的关键,合记本着临深履薄的心情,度过这一场无尽的战争。”

危机也是转机,在台湾当时民生凋敝、百废待举的时代,同时也是一切生机与转机的大环境下,可谓时势所致。加之吴富章经营的诚信与执着,合记在这一波竞赛当中幸免于难,十年之后不但恢复原有旧观,同时也能够和世界接轨。“我们第二代是在家父的带领下经营合记的,如今三十多年已经匆匆过去了,蓦然回首我们曾经用心经营过的合记,犹如昨天才走过;期间有心酸、有痛苦,但也有快乐、也有欢笑,过往的记忆又一幕幕浮现脑海。”

用高品质的出版品,塑造合记品牌

如今,合记除了出版医学界的最新信息,还提供国内完整的医学相关出版,已出版《老人跌倒预防》、《以病人为中心的国际医院评鉴》、《临床肿瘤学》、《牙体技术师教材:牙科陶瓷技术学》、《糖尿病人的第一本书》等优秀书籍。“追求高质量的医学出版品,则是合记成立以来一直强调的宗旨。”吴贵宗总经理说,“合记能走到今天,关键的是选对了三条关键的经营路线。我愿意在此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第一、走专业路线。合记自始即以医学专业出版社自诩,也因此得以在出版界依旧占有一席之地;近来健康丛书逐渐抬头,业界一窝蜂地往里头钻,合记自然也不缺席,因为健康类丛书也是医学领域的一部分,合记期望从专业的角度切入,既有帮助于医生,也可帮助大众对医学有更近一步的认识。

第二、走品牌路线。合记之所以要切入健康类丛书,主要也是因为一般民众并不认识合记,虽然医学与相关牙科、药学、护理、医技绝大多数的从业人员都知道,但将来如何能起到连结“医生”和“病人”的桥梁作用,合记必须走好品牌路线。

第三、走服务路线。合记目前开设约有八家门市部,有北医门市部、台大门市部、石牌荣总门市部、台中中医门市部、台南成大门市部、高雄高医门市部、花莲门市部等,都集中在医学院与医院的门前或是最近的距离。除了台大与长庚门市是向院方承租的,其余都是自有房地经营直营门市;合记将来还计划在嘉义长庚与新竹清大、交大与马偕医院一带,再增设二个门市。“‘一家买书,全省服务’是我们希望达到的初期目标,因为服务才是今后决胜的利器。”

和大陆出版界的缘起缘造

如果要追溯合记与大陆合作伊始,那大概是1993年台湾与大陆合作的广州第一届台湾图书展销会。“那一年特别有记忆,因为台湾5月1日解严,我们一群台湾出版界在联经出版公司的带领下,第二天就在大陆办台湾书展。然后远赴上海、北京,拜访当地的出版界,也受到了大陆官方热情的招待。” 吴贵宗总经理说,从那以后,大陆出版界透过北京书展和台湾出版界开始有了接触,卖版权、买版权也渐渐蔚为风气。

最近几年,大陆的医学出版得到长足快速发展,在质量上也有一定的水平。因此,合记和一些大陆科技出版社也有了很深、很长、很友好的来往,诸如:北京医学大学出版、化学工业出版社、江苏科技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天津科技出版社、华夏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山东科技出版社、河北科技出版社、四川科技出版社、辽宁科技出版社、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在版权贸易上互动频繁;尤值得一提的是,合记与北京医大、化学社、人卫、山东科技、江苏科技、天津科技、河北科技更是建立如友谊般坚固的情谊。

“然而,令我们忧心的事,大陆迄今尚未开放台湾出版界赴大陆开设出版社,这无疑令台湾的出版业坐以待毙,台湾地小人少,大陆地大人多,相信台湾出版界即使全部赴大陆发展,恐怕还只是九牛一毛。本人在此呼吁,将心比心,尽量开放与思想、政治、历史无关的出版业赴大陆开设出版社,相信这对台湾民心趋向大陆有着极大的影响。”

台湾医学学习总结 第5篇

在申请赴台之前,只是偶尔的从学校网页的某个通知或信息中得知,学校开始接受赴台交流的申请或者是某某学生们得到赴台的名额之类的,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的名字会出现在那样的名单之中。在截止日期的前一天得到消息然后交上申请表,接着赶着最后一刻参加了面试,有惊无险的,终于成功的过关了。前路是漫漫的,等待各类证书的到来。因为这些波澜,赴台的心情便多了份莫名的坚

定和期待。

在台湾快有半年时间了,也是时候要对这一年的生活作一个总结了,总结下这段让人念念不忘的日子。

先撇下像得知赴台消息时的欣喜,报名时的犹豫以及等待结果时的焦虑等复杂的心情,直接奔向我们的主题吧。我学的是土建系,在台湾交流的是营建系,隶属理工学院,学的当然包括是地区观察。鉴于专业的原因,所以我就从“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外加我们学习这个重要部分来解析下在台半年的感受。

学习:

这是我们去台湾的主要目的。从下飞机到台湾的那时候我们就开始了学习,学习熟悉这个陌生的环境。我们尝试着用繁体字,我们尝试着把网络叫成网路,尝试着把挂科称为被荡,当然这是不会存在的哈,这里很多的很多都是我们要来学习和交流的。首次体验了上课不用教材的感受,以前在我们眼中,上课不带教材是学习不认真的表现,可是在这里,不用教材是为了方便和学习的集中重点。因为老师会把自己精心准备的PPT放到校园网上,然后同学们在课前课后都可以下载来看,那些都是老师从教材里整理出来的重点精华部分。而上课的作业和通过该课程的方式呢,则是老师和学生自己商量的,比如要不要考试,考试和报告之间的比重之类的,个人感觉这样更加人性化,选择自己适合的方法来证明自己学习的成果,不止是靠考试成绩。实践自然是我们获益很大的一部分,单是社区规划一门课,老师要求我们按照自己所学的,做了很多在大陆学校做不到的实验课程,可见这里实践大于理论.混凝土自己设计,自己搅拌,自己估计强度作为期末考试,这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当然我们所做的这是很皮毛的一部分,可是这些却让我们自己感受到了台湾的的一些教育的现状。让大家更确确实实的学到有

关专业的东西!

食住:

台湾的小吃非常的有名,相信大家也都有所耳闻了。虽说我不是冲着小吃去的,可是台湾的小吃真的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大肠包小肠、鸡排、蚵仔煎等等小吃都是让我从台中吃到阿里山,再从阿里山吃到台北的好东西。台湾人对奶茶的等饮料的需求是异常的高,基本一个便当都会配饮料,所以我们在这边看到的台湾珍珠奶茶,台式茶饮等都是有据可依的。

台湾珍珠奶茶的创始店

住的话,我们住的是学校的一宿,也就是相对比较便宜的宿舍,不过条件却不会差,除了冷气,该有的全都有了,因为台中的夏天的天气都很闷热,而且风扇又吹不到上铺床铺,所以有时候会非常难受,不过春天的时候还是很凉快的。

行游:

讲到台湾的游,真的是一言难尽啊。南有垦丁、台南、高雄等,中有阿里山、日月潭、台中等,北上的话,像桃园,台北,淡水等都是游客蜂拥而至的。自从两岸关系缓和之后,台湾的一些著名景点每天都能看到成堆成堆的大陆游客,大家都来一睹宝岛的风采。而我们则是抱着边游玩边学习的心态,多走走看看,对营建这门课是有着莫大的帮助的,台湾景点的一个很重要的特色是,他们注重细节,能挖出建筑物潜在的价值,他们的建筑风格总是能抓住人们的好奇心。而且台湾人的出游率也是非常高的,像平时我们同学也会在周末接班出去游玩放松。

感受:

台湾的老师非常的好客和热情还很容易相处。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就相当于朋友之间的关系,老师有时候还会请我们吃饭,特别是我们的导师(班上都叫郑妈妈)非常关心学生。一个礼拜请一个小组吃饭,后面端午节的时候还特意送来粽子给我们吃,在我们要离开的时候还请我们去她家做客,晚上又请我们吃大餐.真的是感受不一样的待遇啊.购物这一块,我想应该是关税的原因,导致台湾的品牌产品比大陆便宜很多,而且折扣又多,所以我们去的时候箱子是空空的,回来的时候大家的行李都超载了。

在台湾得很多贵人相助才能顺顺利利的渡过这一年,我们非常好的接待老

师,郑老师,在那边一直很好的照顾我们。我喜欢住在这里的感觉,随性,有礼,简单,快乐。

申请赴台,除了想看看祖国的宝岛究竟是怎样的,还有一点极吸引我的是台湾的大学里那丰富的令人乍舌的社团活动。没有看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大概只有这句话能形容那里的课余活动给我的感觉了。待在朝阳的日子,每天你都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活动,或是活力十足的系K,或是热闹不凡的某某周(台湾各个县市的特色吃食和特色物品的展览会,完全由学生自己举办),还有各色的电影周啊,音乐会,总之看着忙碌的学生们进出于学生活动中心,总觉得年轻的生命还真是丰富多彩呢。

在间歇到台湾各处旅行,感受不同的人文环境和自然风景以及充实丰富的校园生活的交替之中,时间快速的溜走。然后,离开的时间悄然而至。交换联络方式,与各位老师、朋友合影告别,然后踏上归程。

重症医学年会学习总结 第6篇

我参加了本次在贵州省凯里市举办的贵州省重症医学年会,通过认真听讲课,同时与在会的参会人员及授课老师进行沟通,使自己收获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前全国重症医学发展迅速,信息化建设已经在大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如火如荼的进行,并逐渐开始在医院和医院之间关联,使病历资料、科研资料得以共享,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远程诊治协助,使偏远山区——如我们这些地方,都可以及时得到名医指点,提高了基层医院的急救水平,可以挽救更多的危重病人,这是我们这种基层医院的福音,更是广大患者的福音。

二、在和同级医院的同道的交流中,了解到这些兄弟医院的发展日新月异,基本都开展了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血浆置换,纤维支气管镜,床旁即时超声检查等项目,而这些在我们医院目前还未开展,这对我们科室的发展制约太大,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争取把以上项目全部开放出来,真正让更多危重患者得以就近治疗,真正做到大病不出县;同时目前我院受制于基层医院的格局,重症医学科需要的必要的抗生素等药品亦严重欠缺,也制约了科室的发展,这是我们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去解决及克服的困难。

三、在本次的听课学习中亦受益匪浅,首先,随着脓毒血症3.0的发布,对我们以往的一些观点及概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一概念比以往的更窄,同时结合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应该显得更严谨,但在临床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依从性会有所下降,同时还有一些地方比较模糊,没有明确予以解释,这也是后续的医护人员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其次,在学习创伤AKI患者液体复苏如何避免液体过负荷时,使我了解到,在这一类患的液体管理中,需要注意在保证组织器官灌注的同时,亦有可能液体过负荷对器官功能形成二次打击,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甚至导致患死亡,所以对这类病人在液体复苏时应更加严密监测及管理液体;再次,在重症医学科中,镇静镇痛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在本次的学习中,各位老师对镇静镇痛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特殊领域的应用及镇静镇痛本身的理论基础等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讲述,使我对镇静镇痛重新有了一个认识;最后,本次学习还分别就血管活性药物、应激性心肌病、呼吸机通气模式的选择、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的选择及抗凝方式的对比等相关内容进行了一系列讲课,对我本人的帮助非常大。通过本次的学习,使我看到我们科室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在这些方面加强学习,同时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好,在不断提高科室整体能力的同时,应不断进修学习,参加大型重症医学科会议以拓宽视野及思路,使科室的发展真下做到与时俱进。

科室:重症医学科

上一篇:高中生三分钟自我介绍演讲稿下一篇:驾校责任倒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