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台湾范文

2024-06-19

统一台湾范文(精选5篇)

统一台湾 第1篇

但是,我们也都能看到,虽然八十年代以来台湾与中国大陆的联系与交流逐渐增多,经济文化往来也十分密切,但是政治摩擦却从未间断过。这其中有中国大陆与台湾当局的共同原因,也不乏国际因素,以及台湾民众对于大陆认识的误区等,这些因素使本来不易解决的台湾问题变得日益复杂。因此,我们在把握大政方针的基础上,还需要多做些努力,力促台湾回归。

一、国家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要多做努力,解决台湾民众对于回归以后的后顾之忧。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非凡的成绩,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1.9322万亿元。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1]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成为和平统一的物质基础。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在这几十年发展时期所遗留的种种问题,比如,我们的人均GDP跟多年前就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台湾差别很大,还有严重的贫富差距、环境问题、官员腐败问题、医疗问题等等,这些都为台湾回归带来阴影。我们政府应该立足实际,更加努力的解决我国的这些问题,提高我国的综合素质,让台湾的回归没有后顾之忧。

二、淡化台湾问题意识形态的隔阂,恢复台湾同胞对祖国的认知。台湾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个国际问题,它一直是属于国内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台湾问题被当成意识形态的冲突而国际化,但是,台湾问题,其实是国内分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主线,让台湾民众认识到,大陆和他们是本源同生,解决台湾问题就是在维护共同的国家利益,这对于每一中国人都是至关重要的。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权干涉中国人自己的事情,任何国家对于台湾问题的干涉都是在企图制造民族分裂。我们政府也应该加强宣传,做好自身工作,避免台湾问题的国际化。

三、努力增强大陆在台湾的影响力,让两岸发展谁也离不开谁。这些年两岸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民间交流、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开展两岸经济文化的往来,是提高两岸人民的整体实力,加强两岸同胞互动交流、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方式。当然,我们不能忽视两岸文化交流的作用,两岸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要反对“文化台独”活动,增强文化认同感。维系好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台湾艺人的重要作用,以他们为桥梁,让台湾民众更加了解大陆,增强对大陆的理解与好感。以此加深两岸人民文化的共存与理解。

四、加大对台的宣传力度,让台湾民众有一个更积极的态度去认识大陆。台湾旺报发表社评说,台湾对大陆的理解很显然不足,台湾民间社会对大陆的了解也非常少,而且相当一部分台湾民众仍然对大陆的现状缺乏了解甚至存在误解。著名作家龙应台曾说过“台湾对于中国大陆的文明进步‘应该有一些承担’,承担的前提是‘理解’,台湾应该抛弃历史的成见,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去认识、理解大陆。”[2]我们大陆也要积极地与台湾互动起来,通过两岸的和平发展去创造对台湾的吸引力,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让台湾民众重新认识一个正在发展壮大的中国大陆。尤其是新一代的大学生,多创造一些两岸学生互相留学的机会,通过交流生的方式让他们认识到不一样的中国。

五、既要获得美日等国对我国统一的支持,又要警惕他们企图对台问题的干涉。中国大陆要实现和平统一台湾,获得美国和日本的支持具有十分特殊和重要的作用。我们都应看到,美日等国与中国的关系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对台战略,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外交、经济往来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取得他们在台湾问题上对中国的支持。那么“台独”势力也就失去了强大的后盾。另一方面,一定要警惕美日等国想要干涉中国内政的企图,坚持中国的问题中国自己处理。

总之,只要我们充分调动一切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统一的积极因素,把握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难得的历史机遇,增进了解,拓宽合作,加强往来的方向发展,为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中共十八大报告》(全文)[N].人民日报,2012.11.9.第一版.

台湾统一企业集团简介 第2篇

台湾统一企业集团简介

统一企业集团属台湾百大财团,投资经营领域涵盖食品原料、超商连锁、物流、金融、建筑、证券、保险、包装材料、制药、休闲健康等多种行业,在美国、加拿大、印尼、泰国、越南、菲律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均有投资,年营业额高达60亿美元。

从90年代初期开始,该集团在北京、上海、沈阳、哈尔滨、成都、广州、天津、武汉、新疆等地设立了约40家企业,以综合食品为核心,投资规模达13亿美元,是在大陆投资最大的台湾企业之一。武汉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位于吴家山台商投资区,投资总额5340万美元,主要生产方便面、饮料。2003年上缴税收5270万元,是大陆厂家中效益最好的。武汉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现增资1875万美元,新增无菌罐装生产线。该项目正在建设中。此外,该公司还新增面包生产线及研发生物制药项目。颜博明先生是统一企业(中国大陆)公司的副董事长。统一企业集团总裁林苍生先生,现年60余岁。原任统一企业集团总经理

台湾问题和祖国统一 第3篇

1.古代史上台湾名称的演变。

据史书和历史文献记载,中国古代称台湾为夷洲(三国)、流求(隋唐)、琉球(元朝)、台湾(明中后期至今)等。

2.历代政府在台湾先后建立的行政机构。

(1)元朝:设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琉球(今台湾),隶属福建省。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在台湾地区建立行政机构,行使统治权。(1291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官员赴台,开始了中国对台湾最早的有效的行政管理)

(2)清朝:①1683年,清政府派军进入台湾,并将其正式纳入清朝版图。次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理台湾。②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后,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清政府正式设台湾行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3.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隔离与统一。

(1)第一次隔离与统一: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1683年,康熙帝派军进入台湾,台湾才纳入中央政府的版图。

(2)第二次隔离与统一: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侵占台湾。1945年二战结束后,中国政府恢复行使对台湾的主权。

(3)第三次隔离:1949年,国民党政府退踞台湾,造成海峡两岸的长期分离。1950年3月,蒋介石在台北复任“总统”,维持所谓“中华民国”的法统。

4.台湾问题形成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帝国主义实行“扶蒋反共”政策。1949年,国民党政府败逃台湾,将台湾与祖国大陆人为地分离开来。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统一祖国,从此形成了台海两岸长期的对峙局面。

5.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和努力。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就明确宣布要武力解放台湾,但由于条件不成熟而未能实现。20世纪50年代,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表示了“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但未能推行。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争取用和平方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1981年9月,叶剑英委员长就台湾问题发表九点声明,系统地阐明了对台的方针政策。1982年1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这一构想促进了两岸经贸、文化等关系的发展。在此指导下,中英、中葡政府分别签署了关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从而顺利地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为实现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精辟阐述了邓小平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并就两岸关系、推动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主张。其主要内容有: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但反对台湾以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为目的的所谓“扩大国际生存空间”的活动;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面向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等。

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总之,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台湾问题:一是不计前嫌。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二是以人为本。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对维护台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两岸同胞要加强交往,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继续拓展领域、提高层次,推动直接“三通”,使彼此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三是仁至义尽。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四是休戚相关。党的十七大报告用了一个崭新的概念,就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 阐释了两岸关系休戚相关的基本状况。

同时,中国共产党也表明了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的严正立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

二、跟踪练习

1.1683年,康熙帝令清军进入台湾,对此事最恰当的评价是()

A.维护了祖国统一B.消灭了明朝残余势力

C.扩大了清朝统治区域D.驱逐了外国侵略势力

2.在中国古代史上,中央政权管辖今台湾地区的最早统治机构是()

A.台湾办事大臣B.台湾府C.澎湖巡检司D.台湾省

3.近代历史上,台湾被从中国分割出去是在()

A.道光皇帝在位时 B.咸丰皇帝在位时

C.同治皇帝在位时 D.光绪皇帝在位时

4.近代,台湾被日本割占是根据___________条约,被割占了___________年。()

A.《南京条约》 40年B.《北京条约》 45年

C.《马关条约》 50年D.《辛丑条约》 60年

5.下图中的货币发行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三大改造完成

B.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C.中共八大召开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6.从下图可获取的信息有()

①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②刘铭传是两岸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③台湾古迹是两岸人民的共同财富 ④“台独”势力阻隔不了两岸统一

A.①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下图反映的是一次国际会议,本次会议使中国有了收复台湾的国际法基础,这次会议应是()

A.开罗会议B.雅尔塔会议

C.德黑兰会议D.波茨坦会议

8.国共两党曾经实现了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的共同点是()

A.共产党主动提出,积极促成的

B.实行党内合作的方式

C.始终坚持共产党在合作中的领导地位

D.最终完成了所担负的历史任务

9.第二次国共合作标志着下列哪条战线的形成()

A.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爱国统一战线

10.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的主张,迄今已经实现的是()

①停止炮击金门等岛屿 ②海峡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③开放海峡两岸探亲旅游 ④结束海峡两岸军事对峙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11.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

A.“一国两制”B.《反分裂国家法》

C.实现“三通”D.《告台湾同胞书》

12.“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是清末诗人丘逢甲的诗《春愁》。请回答:

(1)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有三次分离,这首诗反映的是第几次分离?导致这次分离,即“四百万人同一哭”的原因是什么?

(2)诗人以《春愁》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3)台湾与祖国大陆这次分离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参考答案:

1.A 2.C 3.D 4.C 5.D 6.D 7.A 8.A 9.B 10.B 11.B

统一台湾 第4篇

一、做好台湾学生的统战工作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台湾青年是台湾的未来。抓紧做好台湾青年一代,尤其是在祖国大陆高校学习的台湾学生的工作,是做好台湾人民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稳定和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高校不仅要将台湾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拥护“一国两制”,反对台独的专业人才,还应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向台湾人民传播“一国两制,统一中国”的方针,使台湾人民更加了解大陆的国情,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吸引更多的台湾学生来大陆高校学习

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对台招生规模,吸引更多的台湾学生来大陆就学,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做好台湾人民工作的重要渠道。

1.要加强宣传,扩大影响,疏通招生渠道。应有计划地通过网络、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方式加强对台招生宣传,不断提高大陆高校在台湾社会中的知名度。在目前大陆媒体无法入岛的情况下,可重点做好来大陆台胞的工作,通过他们把宣传工作做进岛内。同时可物色台湾的招生中介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要积极创造条件成立台生会,通过台生会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形成招进一个人、带来一家人、带动一片人的良好的对台宣传效果。

2.加强与台湾高校的学术交流合作,提高大陆高校的影响力。两岸高校联合开发、互享双方取得的研究成果,对促进两岸高校的发展,对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人才培养,对中国的和平统一,均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3.要从实际出发,加强管理。台湾学生在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与留学生不同,与大陆学生也有较大差别。因此,应参考台湾学生管理办法,结合大陆有关政策,积极摸索制订符合台湾学生特点的管理办法,使他们尽快适应大陆的学习和生活。

4.深化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台湾学生所受的基础教育和文化背景与大陆学生不同,因此,高校应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育体系,通过加强专业结构调整,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加强教学基础建设等措施,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5.合理地安排台湾学生在祖国大陆就业。对于完成学业有意向在大陆工作的台湾学生,高校应广辟就业渠道,给予合理安排,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支持他们在内地建功立业,带动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加强两岸人民的友好往来。

三、从祖国统一的战略高度,加强对台湾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1.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辉煌成就,激发台湾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建设持续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从1978年到2007年,经济总量由世界第10跃居世界第4。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正在发展强大的中国。祖国的繁荣富强,为台湾也创造了特有的发展机遇,两岸的经贸往来也取得了新的突破。我们可以通过祖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辉煌成就,使台湾学生了解一个现代化的中国正在崛起,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消除岛内传媒歪曲大陆讯息的负面影响,客观评价台海两岸局势及新中国成立史,提高是非分辨力。

2.以香港、澳门“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引导台湾学生树立起祖国的统一观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应教育台湾学生从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的事实中,看到“一国两制”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认识到“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好方式。要加强大陆学生的涉台教育工作,使大陆学生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及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渊源,这样有利于大陆学生向台湾学生宣传我们的对台政策及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绩。要加强台湾学生同在大陆求学的港、澳学生的联系,通过港、澳学生有说服力的生动的实例,使台湾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启发他们树立起祖国应该统一的观念。

3.以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和影响台湾学生,建立起台湾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炎黄子孙的无价之宝,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培育台湾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必须加强对台湾学生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可以通过组织台湾学生参观大陆名胜古迹、过传统佳节等多种途径,使学生了解祖国文化的悠久、精深、博大,加深他们对祖国大陆文化的感性认识,培养他们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荣誉感、文化认同感和时代使命感,激发他们隐藏在心中的那份民族感情,继而成为推动中国和世界经济、科学、文化交流的使者。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活动

台湾学生是校园中活跃者,对于群体性的活动积极性高,组织能力强。因此,高校围绕爱国主义这一主题,针对台湾学生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是极为必要而又极有成效的。例如,开展爱国主义题材的歌咏比赛、书画比赛、演讲比赛等。这些爱国主义主题突出,形式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会很受欢迎,他们既是活动的参与者,更是受教育者。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会使台湾学生对国内与学校的事逐渐表示关怀和支持,爱国主义情感也会不断提升。

总之,高校应充分发挥其对台优势,加大对台招生的力度,深入了解台湾学生当前所处的社会状况、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和家庭状况,因材施教,在向他们传授专业知识的同学,做好他们的人心回归教育工作,使他们热爱祖国,充分认识到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只有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才能真正地促进海峡两岸政治、经济、文化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摘要:随着祖国大陆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两岸交流的日益广泛深入,来祖国大陆高校求学的台湾学生也越来越多。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台湾学生的招生和教育工作,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考,台湾学生,招生,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宏光.论高等学校的对台工作.山西社会主义学报.

和平统一台湾问题的基本框架 第5篇

摘要:台湾问题始于1949年,是国共内战,大国干涉的结果,已持续60多年,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各极谋求解决台湾问题,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当前,台湾与大陆之间依然是不独不统的尴尬状态,且台湾对于大陆的认同感也日行渐浅,“一国两制”已显得绵软无力,解决台湾问题已迫在眉睫,武力统一已不合实际,我们需从制衡、认同、交流、互信等方面寻找解决台湾问题的新路。关键词:台湾问题、一国两制、和平解决

前言

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的产物,也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近代拥有强势时位相的产物。从台湾问题产生的1949年算起,已历65年。这65年,台湾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国共对抗到蒋经国后期的和解,到李登辉的两国论,再到陈水扁的渐进式台独,再到马英九的不独不统。从总的趋势上看,两岸形势不是走向和解,至少没有和解的进展,台湾人民对祖国大陆的亲和感不是越来越深,而是越来越弱。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主权国家的神圣权利,也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解决台湾问题,时间愈久,愈不利于大陆的统一进程,而武力统台又有诸多不利因素,因此,迅速构建和平统一的基本的,且是有效的框架,找准时机进行统一势在必行。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及现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曾经与中国国民党携手抗击侵入中国的日本军队。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的抗日战争结束后,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国国民党拒绝与中国共产党建立联合政府,并在1946年发动内战,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政权。经过三年战争,军事上处于劣势但得到人民支持的中国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1949年10月1日,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势力从中国大陆全面溃退,退踞只占中国国土面积三百分之一的台湾岛,对新中国采取了孤立、遏制的政策。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派出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在1954年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置于美国的所谓“保护”之下,阻挠中国政府解决台湾的正义斗争。中美建交三十多年来,美国政府和国会仍然不断通过向台湾提供所谓防御性武器等做法,阻挠中国统一台湾的进程。在美国的支持下,台湾当局继续与已成为中国合法代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抗。从此,台湾陷入与中国大陆的分离状态之中,至今已有65年。

目前,台湾当局仍称自己为中华民国,大陆称自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岸都承认是一个中国,但坚持一中各表,台湾不独,大陆不统,双方互不承认主权,但不否认治权。

二、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考

(一)武力统台不合实际

一是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均在实行以经济发展为主的国策,基本放弃了武力统台的方针,除非台湾单方面宣布独立,否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允许再次发动内战。而且如果现在出兵台湾,不仅会给台湾的经济和人民带来毁灭性打击,美国人也会以台美防务协定和亚太防务协定为借口趁机出兵亚太。中国虽大,但是面对武器先进,经济实力雄厚的美国,我们决难取胜。即使在长期的消耗战中打赢了美国,但是近几十年辛辛苦苦发展出来的经济也会被美日等国毁得差不多。

二是国际社会条件不成熟,中国现在向外国宣扬和平崛起的口号,如果中国为了统一而和美国,日本等大打出手,就有可能破坏掉政府近几年试图建立的和平国家的国际形象。欧,美等国家就会更加堤防中国的发展,在经济和政治上封锁中国,如此一来就会得不偿失。三是大陆方面出兵时机尚不成熟,今年以来,国内大量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呈现出来,例如疆独势力猖獗,各地恐怖活动频发,反恐形势极其严峻;雾霾、失业、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等现象突出,社会矛盾凸显,亟待有效的解决;而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反腐工作正进入关键时期,关键性的战役尚未取得成功。自古以来明智的政府都不会在内部经济和政治环境还没有完善的时候就贸然出兵,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二)单纯的“一国两制”构想可行性有待考量

“一国两制”的方针是8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解决台湾与大陆统一问题的一种战略构想,并运用此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与澳门问题。此一时而彼一时,30多年过去了,无论是大陆与台湾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80年代蒋经国主政台湾之时对大陆的亲和感甚至超过了大陆对台湾的感情,可以说,当时的台湾,统一的呼声甚高,而且,和平统一最早就由台湾方面的学者提出。此时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恰和时宜,但今时已不同往日,江泽民时代,单就大陆方面来说,可以说没有根据时局的变化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上提出任何有突破性的创新,所谓的“九二共识”,其实没有太实际的可操作性,还是停留在起步的阶段。殊不知,香港与澳门的成功经验对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借鉴性并不大,因为二者本来就是长期以殖民地的形象出现在国际社会中,从来没有过独立的愿望,要么归属英葡,要么归属中国,高度自治符合两地人民的利益要求。而台湾方面从来都是以“中华民国”的形象自居,根本不承认大陆的主权,与港澳天壤之别。九十年代后,台独势力已经抬头的前提下,大陆没有积极有效的去提升台湾民众的对大陆的亲和感和归属感,还固步自封的坚持着毫无新意的“一国两制”政策,不可不谓之失误。

即使是单纯的“一国两制”,也应该随着形势的发展随时调整具体内容,而笔者认为,我们在“一国两制”的问题上存在着诸多失误,屡屡在关键时刻公开宣布“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或“希望台湾当局不要对台湾发出错误信息”,甚至直接宣称“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事实表明,中国政府越是强调“尊重台湾民意”,台独势力就越要变本加厉、不择手段地采取各种明暗政治手段来操控台湾民意,以求获取推行台独的政治资本。而中国政府在国际及外交关系中越是强调台湾问题是“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外国政府就越能在台湾问题上获取更大的发言权及影响力,其实质就是中国政府自己主动地、公开地将台湾问题“国际化”,并向有关国家“免费”提供干涉台湾问题的借口,使得他们能够从两岸对立之中获取最大利益。

现如今,因为台湾方面的长期误导,台湾方面总是以民主国家身份要求与大陆的对等谈判。在两岸关系上,台湾一贯要求对等和尊严原则,要求与大陆平起平坐。一般来说,要想对等必须是两者力量旗鼓相当才有可能,现在台湾与大陆实力相差悬殊,无论从人口、土地、经济规模,军事乃至综合实力,台湾与大陆都不在同一个等级,国际社会也不承认台湾是一个国家实体。但是台湾方面认为,其对大陆存在着政治上的优势,就是其所谓民主体制,它要求与大陆对等,因而对于“一国两制”的认同感极低,即使是一向坚持“一个中国”立场的国民党方面,也坚持着“中华民国”的主体不变,极难接受台湾政体融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主权国家这一事实。

(三)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几点建议

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积极促进“和平统一”。

第一,积极主动,有力制衡。首先要灵活运用外交手段,不要总是单纯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要加强中国在台湾海峡地区的活动因素,特别是军事方面的活动因素。在对台问题上,要让步,更要制衡,在更多方面要让台湾政府得到“搞分裂遗害无穷”的观念。在政治上,要进一步寻求国际社会的认同,这种认同不能仅仅是道义上的认同,而是要达到无论何时均站在大陆一方的结果,对台湾形成一种变相的“孤立”,有力的打击台湾分裂势力。同时决不放弃武力收台的方式,要积极加强中国在东南沿海的军力部署,特别是海军建设,随时准备武力打击台独。

第二,增进共识,确认只有一个中国。我们可以加大宣传力度,面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打出民情牌,让海峡两岸同胞都是炎黄子孙的概念深入民心。随着岁月流逝和社会的前进,两岸都应以民族大义为重,台湾方面也认同国家统一、民族昌盛和人民幸福为己任,大陆方面更以符合实际,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求同存异,化干戈为玉帛,结束两岸之间的分隔与对峙。同时要正确且尽快处理好国内各社会问题和外交问题,要严厉打击分裂势力,并在司法、环境、卫生、就业和福利方面有实质性的突破,增加大陆的和谐稳定,增加台湾方面的认同感,要在南海、藏南、钓鱼岛等外交问题上增强话语权,增强制衡能力,以负责任的大国政府的形象展现在台湾民众面前,以增加亲和感。

第三,增进互信,加深理解。传统文化尤其是长期占居中国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是联系两岸人民的纽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深深渗透入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维持了两岸同一民族的心理稳定性。为此,大陆应大力加强传统文化的建设,并尝试着承认台湾方面的文化地位,大力进行两岸传统文化交流,试图唤醒台湾人民的“大中华意识”。如果未来两岸能实现中华文化复兴基础上的统一,更是全球华人所乐见的,搭好对话桥梁,沟通谈判渠道。

第四,增加民间交往,扩大经贸合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之间文化、艺术、体育、演艺、学术、科技的交流不断增多,两岸人民受益日增。但总体上看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台湾当局的阻挠和限制。如:两岸不能全面直接“三通”等,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与加强。至于未来两岸经济贸易合作与发展,则更是前景广阔,机遇多多。两岸经贸互补性极强,内地有广阔的市场,丰富的资源,充裕的劳力,台湾有较雄厚的资金和较强的技术,双方恰好优势互补。

第五,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民主化进程,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完善中国目前的以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执政体制。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积极谋求与台湾方面政治间的合作,必要时可逐步吸引台湾的党派以参政党的身份参与大陆事务的管理和决策,以此为基础,尝试着从商贸方面寻找突破口,推进大陆人赴台参政的进程,在政务上制造联系纽带,进而解决其他问题。

结语:两岸统一的民族大业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在两岸关系发展的道路上还会有反复和曲折。一,急进“台独”虽然受到遏制,但是“渐进式台独”和“实质台独”依然嚣张,利用“台湾正名”、“去中国化”、“法理台独”,模糊岛内民众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制造两岸对抗,恶化两岸关系。二,美国政府对台湾政策的立场是不统不独,在现阶段它反对台湾“急独”避免陷于台海危机,但是支持台湾事实独立,反对两岸统一也是它的基本立场。三,在多年“台独”势力的经营下,台湾岛内的主流民意已由“不统、不独、维持现状”取代了“统一”,增强岛内民众的中国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仍是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统一台湾】相关文章:

脑筋急转弯台湾什么时候统一06-16

台湾游记作文:台湾海生馆06-09

台湾经济05-25

台湾模式06-14

台湾机床06-28

台湾游记05-21

台湾,加油06-04

台湾问题05-17

大陆和台湾06-17

台湾研修感想05-17

上一篇:化学作业批改论文下一篇:劳动者就业与报酬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