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与语言文化论文提纲

2022-09-13

论文题目:《四朝代》泰文本与汉译本隐喻比较及其翻译研究

摘要:隐喻的语言表达形式复杂,不同的隐喻表达形式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理解策略进行处理。近代认知心理语言学对隐喻的分类以隐喻的认知功能为基础,Lakoff&Johnson(1980)指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思维方式。本文选择泰国著名长篇小说《四朝代》的泰文本和汉译本为语料来源,进行全面的概念隐喻探讨和研究。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考查泰语原文和汉译本所使用的隐喻,就汉泰语言使用隐喻类型展开对比,借助Lakoff&Johnson“概念”理论研究汉泰概念隐喻体系,并使用K(?)vecses的隐喻类型原则分析归类。第二,研究汉泰语言隐喻类型对比分析使用的概念,深入分析存在异同的概念隐喻。第三,借助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合成理论探讨汉泰语言的翻译认知。第四,阐述汉泰隐喻类型对比及分析翻译策略。最后,探讨汉泰两种语言对事物及世界的认知方式。从目标域所收集的汉泰语料中发现,《四朝代》泰文本与汉译本所包含的相同隐喻类型有8类:生命类、情感类、关系类、道德类、时间类、政治类、社会与国家类和希望类。常出现的隐喻类型分别为:人之间的关系,出现的频率第一;生命类型,生命和死亡隐喻两类的频率为第二,在汉泰语言的表述中,都把生命看成是一次旅程,从出生、成长、奋斗,到最终走向死亡。情感隐喻使用的频率位居第三。汉泰隐喻概念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泰国属于等级社会,这具体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虽然从小说译本上发现汉语在表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基本上是区域平等的,但是从实际层面,等级观念在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绝对避免,主要看从什么方面和维度来判断。汉语可从社会与政治的地位对比等级,如:说话者在社会上的地位、职位等,而泰语的预料案列所出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等级色彩比较浓厚,这一点亦可从可人物的性情、爱好等方面做出判断。第二,通过对汉泰语言情感概念的对比发现,泰语中爱情最常用的隐喻是“水”,由于泰国是热带国家,天气比较炎热,所以爱情跟水一样,让人感觉清爽和舒适。而汉语爱情隐喻是温热的火,中国的冬天天气很冷,人们需要暖身,所以使用“温暖”来指代“爱情”,有了爱情就会温暖。第三,汉语中痛苦是食物的苦味,痛苦可以被人生“尝、试、吃”等,将痛苦用味觉体验来展示。而泰语中通常不采用味觉形容人的情感,而主要以人本身的性格作为喻体。根据合成理论得出,当目地语言跟原语使用隐喻有相同的认知概念,译者可以直接翻译,这显示了两种语言在历史、风俗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有相同或众所周知的部分,从而能很好地理解另一个文化。汉泰语言中可以直接进行翻译的是物体隐喻:植物隐喻、水隐喻、火隐喻,因为这些隐喻所反映的都是人类普遍的人生命题。另外,目标域也有相同的概念部分,一般都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经历,比如:生死亡、痛苦、希望,或社会层面上的政治、权利、国家以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共同的隐喻来源于人们共同的人生经验所得,中泰都是亚洲国家,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见、所知的事物有着密切联系,所以汉泰语言拥有相同的认知概念。即便如此,两国文化也有很多差异,两国语言文化中所拥有的概念并不能完全互相对等映射。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小说译者选择采用了4种方法解决翻译的问题:意译法、省略法、比喻法和使用其他隐喻法。意译法--只保持源语中的内容,不拘泥于其表达形式。省略法--当原文和译文的事情或文化相差比较大时,译文把原文的内容缩减掉。比喻法--当泰语使用独特的隐喻翻译成汉语时,常出现的词汇是“如、像、一样”等词语。目标语言隐喻或使用其他隐喻法--两种语言总有不同的认知和概念,当隐喻概念在原语言使用,在另一种语言的语境中很难理解时,为了保持小说的精彩和原滋原味,译者使用其他隐喻代替原文的隐喻。另外本文发现,不同的隐喻翻译到目标语言的隐喻翻译机制主要考虑3个重要观念:认知概念,文化和社会系统,隐喻程度。隐喻翻译首先要判断隐喻程度,高等隐喻程度必须翻译,其次,考虑认知概念和文化、社会系统:从隐喻翻译机制可以得出以下4种翻译策略,一、隐喻程度高,认知概念或文化、社会系统相近,用比喻法。二、隐喻程度高,认知概念和文化、社会系统不同,采用目标语隐喻法。三、隐喻程度不高,认知不同,用意译法。四、隐喻程度不高,认知概念和文化、社会系统不同,用省略法。除此之外,隐喻翻译方法不仅能解决泰汉隐喻翻译问题,对其他语言的翻译也具有参考作用。

关键词:概念隐喻;隐喻类型;《四朝代》;文学翻译

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字学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的对象和目标

1.3 语料简介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6 论文基本框架

2 研究综述

2.1 理论框架

2.1.1 概念隐喻及认知理论

2.1.2 概念合成理论

2.1.3 文学隐喻理论

2.1.4 隐喻翻译理论

2.1.5 认知翻译理论

2.2 研究现状

3 《四朝代》中的汉泰概念隐喻类型

3.1 汉语概念隐喻类型

3.1.1 生命和死亡

3.1.2 情感

3.1.3 关系

3.1.4 道德

3.1.5 时间

3.1.6 政治

3.1.7 社会和国家

3.1.8 希望

3.2 泰语概念隐喻类型

3.2.1 生命和死亡

3.2.2 情感

3.2.3 关系

3.2.4 道德

3.2.5 时间

3.2.6 政治

3.2.7 社会和国家

3.2.8 希望

3.3 小结

4 《四朝代》中的汉泰概念隐喻对比

4.1 汉泰相同的概念隐喻

4.1.1 生命和死亡概念隐喻

4.1.2 情感概念隐喻

4.1.3 道德概念隐喻

4.1.4 时间概念隐喻

4.1.5 关系概念隐喻

4.1.6 政治概念隐喻

4.1.7 社会和国家的概念隐喻

4.1.8 希望概念隐喻

4.2 汉泰独特概念隐喻

4.2.1 痛苦的独特概念隐喻

4.2.2 爱情的独特概念隐喻

4.2.3 人之间的关系独特概念隐喻

4.2.4 社会和国家的独特概念隐喻

4.2.5 生命的独特概念隐喻

4.2.6 道德的独特概念隐喻

4.2.7 死亡的独特概念隐喻

4.2.8 希望的独特概念隐喻

4.3 小结

5 泰汉翻译及认知

5.1 汉泰认知翻译

5.2 汉泰隐喻翻译策略

5.2.1 意译法

5.2.2 省略法

5.2.3 比喻法

5.2.4 目标语隐喻法

5.3 汉泰隐喻翻译机制

5.4 小结

6 结语

6.1 本文的研究内容总结

6.2 本文的研究结论和研究贡献

6.3 本文的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物流企业经营论文提纲下一篇:中职生心理健康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