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2022-09-12

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Wilkins曾说到:“没有语法, 能表达的内容很少;没有词汇, 则什么都表达不了 (Withoutgrammar v 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 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 (Wilkins1972:48)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 词汇的学习都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不同的英语教学法的指导下, 人们对词汇教学有不同的认识。总的说来, 在交际法使用以前, 包括交际法初期, 英语词汇的习得会像母语词汇的习得一样自动发生, 词汇教学处于次要地位 (汪榕培, 2002:412) 。而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交际法所提供给学生的大量语言接触和练习机会并不能保证学生学会足够的词汇, 目前人们通常采取的方法是运用词频统计手段筛选出主要的应学词汇, 再根据有助于词汇学习的方法教授词汇。现代外语课堂教学的作用可归纳为四类:培养学生兴趣, 提供合适的语言输入, 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指导 (束定芳, 王惠东, 2004) 。外语的学习不是靠上课有限的时间就可以学好, 课后学生的自学是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掌握一套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对英语学习非常有益。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提出和不断的为人们所知, 他的概念和理论系统必将引起语言教学理论的更新。英语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也将随之受到影响。198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从隐喻的角度探讨语言的本质。“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修辞手段, 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概念体系。作为人们认知、思维、经历、语言, 甚至行为的基础, 隐喻是人类生存主要的和基本的方式 (赵艳芳, 2001:26) 。”本文将试图分析隐喻这一认知语言学概念对英语词汇教学方法上的启示。

1 经验主义哲学观

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哲学观的基础上, 即主客观相结合的经验现实主义认识论。该哲学认为没有绝对客观的现实, 也没有离开客观现实而独立存在的感知和思维, 只有相对于一定环境的认知 (赵艳芳, 2001:4) 。客观现实是人们认知的基础, 而同时又包含着人与环境的互动。就好像, 对同样一位未婚女性, 英文中可以表示为:maiden, girl, lass, skirt。他们分别对应正式语体, 一般语体, 口语体和俚语体。表示男士的词在正式场合, 一般场合和口语场合下, 则用gentleman, man, chap来表达。像这种同义词在英语中比比皆是。人们为了给未婚女性和已婚女性加以区分, 方便表述, 而给予了不同的名称, 也就是分别给予命名, 这一过程产生于人类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同时人们又不满足于只给一个名称来表示不同场合下的同一个人, 于是产生了适合于不同语体的几个名称。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英语中, 中文里也是一样。中文中对同一个年轻女性可以称呼为:小姐, 姑娘, 美女。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 中英文中有很多表达方式是相通的, 是可以在对应的语言中找到相应的表达, 尤其是一些基本范畴的表达。如:花, 鸟, 树, 食物, 家庭等与自然分类最接近的表达。基本范畴词汇是最先被幼儿习得的指称事物的命名性词语, 在指称事物中非常有用, 而且人们在指称事物时更习惯用基本范畴的词语 (梁晓波, 2002) 。有研究证明四五岁的儿童掌握的语言中, 80%为基本范畴等级词汇 (赵艳芳, 2001:59) 。因此, 在教授英语词汇时可以先从基本词汇教起, 这不仅有利于满足学习英语达到基本交流和基本阅读能力的目的, 而且有助于其他范畴词汇的学习。

既然是以体认为基础, 不同的民族体认方式自然会有一定的差别。由于地理原因, 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国家, 其渔业, 造船业, 海运业在生活中是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 在英语中有很多与船和海的表达。如在古英语中, 有近30种表达“sea”的方法和20多种表示“ship”或“boat”的词。而中国是一个以陆地为主的国家, 自古以农耕为主, 在语言上自然与英语有所差别。再如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严格, 家庭中的长幼关系, 辈分差别明确。在语言中就体现为家庭成员称呼的复杂多样。而在英语中grandfather既可以表示爷爷也可以表示姥爷, uncle一词则涵盖了大伯, 叔叔, 舅舅等多个称呼。这些差别在词汇教学中需要予以重视。即使是中英文中有对应的词, 它们的文化内涵也会存有差异。绿色为大多数民族喜欢常用, 其典型的色源是绿草, 绿树等自然生物, 含有“青春”“活力”的意义。英汉中有些表达是可以相对应的, 如:绿灯——green light, 绿党——the Green Party, 绿茶——green tea, 等。但绿色在两种语言中各有一些特殊的意义。汉语中, 如:绿帽子——指男人妻子有外遇为戴绿帽子;开绿灯——比喻给予方便、不设关卡。英语中有, 如:green hand——生手、新手;green power——金钱或金钱的力量, 等。学习一种语言, 同时也是在学习一种文化, 学习英语词汇既要看到词汇来自于人类体验的共性, 也要注意英汉民族的体认差别。各民族的体认不仅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内涵, 同时也导致了不同语言词义变化中所显现的思维方式异同。

2 隐喻的关联特点

在传统的理论中, 隐喻被看成是一种修辞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科学的发展,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还是一种认知现象, 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莱考夫和约翰逊的书中, 隐喻是“源域与目的域结构的映射 (Ung erer, 2001:121) ”。隐喻帮助人们通过已知的经验来认识未知或不熟的经验。从认知角度隐喻可分为:结构性隐喻、方位性隐喻和实体隐喻。结构性隐喻是指通过一个结构清晰的概念去构建另一个结构模糊或缺乏内部结构的概念。比如, life is journey。方位性隐喻是指把一些空间关系投射到非空间的关系上。比如, business is on the up—and—up——生意蒸蒸日上。实体隐喻是指我们把对实际物体和物质的经验投射到很多抽象的物体上, 把这些抽象的事物 (如感情, 思想等) 也看作实体和物质。比如, the mind is a container for ideas。不管是结构映射, 空间映射还是实体映射, 产生映射的核心在于不同概念域之间存在关联。这种关联可以是相似性, 相对性, 或者是本来不存在而被创造出来的关联。比如, 把时间看作金钱, 这种说法在中西文化中都存在, 这个映射可以形成, 在于时间和金钱都具有珍贵的价值, 他们之间在价值上存在相似性的关联。作为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 隐喻对人类认识事物, 形成概念, 发展词汇系统均有重要的作用。束定芳曾说:“隐喻是语言中词义变化的重要方式。我们似乎可以说, 隐喻是语言变化的先导, 是语言的刀锋, 它总是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 (2001:28) 。”隐喻是产生一词多义的重要方式, 是人类共享的认知方式。

中文中的准成语“浮出海面/浮出水面”开始是指海面下的东西浮起升到海面上, 为人所见, 是实指性用法。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个词逐步由实指向虚指演化。如:

(这个独裁政权) 与美国达成了秘密协定, 允许美国核潜艇潜过印度尼西亚的水域而不浮出海面, 以躲避苏联卫星的追踪。

今日船队打捞远古文明千年文物浮出海面在中国知识界有这样看法的人并非少数, 他们和坚持批评“西方中心主义”, 要求在知识——权利关系中检讨迄今为止所有知识和理论的人形成了相当尖锐的潜在分歧和争论。那么, 为什么不让这种争论浮出海面呢?

“浮出海面/浮出水面”一词的词义是指有东西在海面下, 从海面下升上来, 最后被人看见、知道。例中第一句用的是该词的本义, 一个实指的用法。第二句既有实指的用法, 又有隐喻的味道。第三句则完全变成了虚指。从实指到虚指的词义变化过程中, 其词义核心即原本藏着的东西后来为人所知贯穿其中。英语词义变化中的隐喻认知方式也很常见。比如: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 “head”词条下有17条解释, 本文将列举其中几条解释说明词义变化中的隐喻认知。

(1) 人的头部。

(2) (倒出的啤酒等上面的) 泡沫。

(3) 疖子或皮肤上的脓肿的隆起部分。

(4) 上端、顶端。

(5) 领头部分, 前列。

“head”的本义是第一个词义, 后面的四条词义变化都来自于人对自我身体的一种体认。头部位于人身体的最上端, 可以通过映射理解第二、三、四条词义, 第五条词义相对更抽象一点, 看作横向的最前端。总的来看, 词义变化的核心是空间上的始端, 所有的词义都围绕这一核心演变, 最后成就head这个词条的一词多义。

了解了词义演变中的隐喻认知方式,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英语的一词多义现象, 同时有助于词汇的记忆。心理学家普遍认为, 记忆的基本过程是识记、保持、重视和回忆。识记和保持是材料的输入与编码的过程。材料的输入是记忆的前提。没有输入就谈不上后面的几个过程。输入之后, 大脑将对输入的内容进行编码, 记忆的材料只有经过编码, 才能在大脑中由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 记忆才能长久。长时记忆一般取决于信息的强度和频率, 也就是被记忆的材料越重要或者越容易被唤起同时出现的次数又多, 也就越容易被转化成长时记忆。心理学理论说明了零散的内容在强度上是较低的。如果把多义词用隐喻认知方式以核心词义为轴线将词义用关联的方式加以记忆, 或者把新的词义与已储存的旧的词义关联起来记忆, 就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的强度, 易于转化成长时记忆。而且汉英中很多词语的演变方向是相同的。比如, “手”以人手为原型衍生出词义指“动物的上肢末端或其他形状、功能上类似人手的东西”。这在汉英中都有体现。汉语如:触手, 机械手, 等。英语如:h o u r-h a n d, hand of a speedometer, 等。手作为主要的劳动工具, 以工具代方式作为形容词来用。汉语如:手推车, 手语, 手机, 等。英语如:handbrake, handmade, handbag, 等。手还可以作为量词使用, 如:一手股票, the horse stands 16.3 hands。手以“专司某事的人”为核心派生的词义可以指代人的行为。汉语如:一手遮天, 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儿, 等。英语如:o u to f hand, lend a hand, rule with a heavy hand, 等。这些例子说明人类的思维方式是存在共性的, 共性使我们在理解英语多义词的词义关系时不那么艰难, 使得记忆时词义之间的关联性更强, 减轻记忆的负担。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虽然同一词语在汉英语中的演变方向一致, 但是同一方向中汉英并非一一对应。如, 以手为“动物的上肢末端或其他形状、功能上类似人手的东西”为原意衍生表达如, 触手, 猪手。翻成英文分别是tentacle, leg of pork。英语中的hour-hand, hand of a speedometer译成中文是时针和汽车速度计指针。再如, 神枪手, 歌手, 拳击手, 舵手, 助手, 等。翻成英语时却不含h a n d。因此, 在教英语词汇时, 不能做简单的一一对应。而是要严格以原汁原味的英语为母本, 结合隐喻认知的关联特点, 利用母语与英语的思维共性, 使词汇在头脑中的编码更加合理, 从而提高记忆的效率。

3 结语

隐喻作为一个人类共有的认知方式, 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 也是语言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发生演变的巨大动力。通过还原词义变化的方法, 可以加深我们对词义的理解, 有助于提高词汇记忆的效率, 为词汇教学提供了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人类的体认共性与差异并存, 在学习词汇的同时也是在学习一种语言的文化, 如barnstorm——下乡作巡回政治演说, 英语中不乏像这样具有文化特色的词义。因此, 在词汇教学中不能简单的做一一对应, 要以英语母语为标准, 隐喻认知方式只是帮助更有效的记忆词汇。

摘要:词汇是一门语言的重要部分, 随着词汇教学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创新。认知科学的发展给语言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以经验主义哲学观和关联为基础的隐喻认知方式为词汇教学提出了科学、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词汇教学,隐喻,核心词汇,关联

参考文献

[1] Ungerer F.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 Wilkins D.A.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Edward Arnold, 1972.

[3] 梁晓波.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2) .

[4] 施春宏.词义的认知模式与词义的性质及构成兼谈成语的性质[J].辞书研究, 2002 (6) .

[5]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6] 束定芳, 王惠东.外语课堂教学功能的重新思考与定位[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8) .

[7] 汪榕培.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8]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措施确定进一步扶持和培育下一篇:高校支出内部控制问题及优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