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产业发展范文

2022-06-07

第一篇:天麻产业发展范文

xx县天麻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xx县人民政府

(xxxx年x月x日)

尊敬的XX,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xx天麻产业发展情况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天麻产业发展概况

天麻是xx最具特色和开发潜力的生物资源,自xx年代开展人工仿野生种植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天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历经xx多年的努力探索和发展,到目前,天麻种植技术已日趋成熟,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日益显现。特别是自去年省政府昭通专题会议后,市委、市政府将天麻产业列入了全市优势特色产业加以培育,先后x次在xx召开天麻产业发展现场办公会,要求将xx建成全国最好的天麻有机产品示范基地、最大的天麻交易市场。我县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的部署和要求,采取“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按照打造“制种、种植、菌材、加工”四个基地的思路,全力加快推进天麻产业的发展。xxxx年,全县种植天麻x.xx万亩,建立xxxx亩以上连片示范基地x个,投产x.xx万亩,实现天麻产量xxxx万斤、产值x.x亿元以上。仅天麻一项,就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xxx元,有力地带动和促进

- 1 -

了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xx天麻种植规模和总量的扩张初步实现,天麻交易的聚积效应日益凸显,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已经具备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省、市相关领导多次到xx调研天麻产业。云南城投、云南华西、云南省农科院、浙江地宏、四川山山药业等集团和科研单位对xx天麻资源的开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已达成初步入驻开发意向。

二、主要做法

(一)明确一个目标。围绕省委、省政府把昭通打造成为以天麻为主的现代化中药基地和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天麻产业培育的总体要求,采取以天麻种植大户为基础、天麻协会为纽带、“两菌”适应技术推广为核心,把xx建成全国最好的天麻有机产品基地、最大的天麻交易市场,使之成为xx最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力争到xxxx年,天麻产值达到xx亿元,其中种植产值xx亿元,加工产值x亿元;到xxxx年,形成天麻产业品牌,市场营销体系基本健全,天麻产业总产值达xx亿元以上。

(二)打造四个基地。按照“两头工厂化,中间专业化”的要求,全力打造“制种、种植、菌材、加工”四个基地,加速推进天麻产业化发展进程。一是打造制种基地。以小草坝野生天麻优质种质资源为依托,建立了天麻种质资源保护制度,划定种质资源保护核心区和良种繁育实验区。同时,引资组建了xx小草坝野生天麻公司,重点加强良种繁育、“两菌”的研发和示范推广,目前该公司“两菌”的分离、提纯、复壮技术基本成熟,基本具备专

- 2 -

业化和批量生产的能力,去年推广使用“两菌”xxx万袋,基地两菌使用率达xxx%;二是打造种植基地。坚持适宜区加快发展、基本适宜区提升改造、不适宜区坚决不种的发展原则,促进天麻种植向最适宜区域集中、向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方向推进。科学划定了以小草坝为中心的xx公里范围内为天麻生长最适宜区,天麻种植总量控制在xx万亩以内,稳定发展x万亩,现已建立千亩连片种植示范基地x个x.x万亩,辐射带动大面种植x万亩,天麻种植总量突破x万亩。同时,加快推进了天麻GAP种植规范化标准体系建设,制定了天麻有性繁殖制种、无性繁殖栽培技术规程等x个地方标准。去年x月,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推荐上报,全国天麻有机产品示范县创建通过了国家认监委的认证初评;三是打造菌材基地。认真处理好天麻产业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大力推行天麻许可种植制度,按照不低于x︰x的比例同步推进天麻菌材林的建设。麻农每种植x亩天麻,必须先营造x亩天麻菌材林,同时还必须按照规划种植、服从协会管理、统一栽培技术。目前,全县天麻种植许可证持证率达xx.x%,营造菌材林xx万亩;四是打造加工基地。力争通过x到xx年的努力,组建一个集生产、加工、研发、交易、物流、展示、推介等功能为一体的生物特色园区,形成产学研、科工贸为一体的生物产业链。目前,天麻交易中心项目前期工作正加快推进。

(三)强化三个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及时成立了天麻产业开发领导组及办公室,按照“一个产业项目、一名领导负责、一套措施落实”的要求,将天麻产业发展的任务分解到部门、责

- 3 -

任落实到个人。同时,出台了生产检查验收办法、生产考核办法等文件,实行风险责任金制度,将天麻产业的发展纳入重点工作进行量化考核;二是加大扶持投入。出台了天麻相关扶持政策及措施,按照“整合资金、加大投入、突出重点、扶优扶强”的原则,建立天麻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重点对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品牌创建等关键环节给予支持。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专项资金xxxx万元、整合资金xxx万元以上,用于扶持天麻产业发展。仅去年,县财政纳入预算安排专项资金xxxx万元,并争取扶贫贴息贷款xxxx万元,共计xxxx万元,每亩补助“两菌”款xxx元,扶持天麻种植发展;三是创新发展机制。积极探索“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组建天麻协会x个,专业合作社x个,拥有会员(社员)xxxx人,辐射带动xxxx户麻农增收致富。同时,强化了对协会、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服务,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在种植、经营、实用技术的推广、市场的联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

各位领导,我县在天麻产业的培育中,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要做大做强天麻产业,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加强与各兄弟县区的交流与合作,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做大做强xx天麻产业。

- 4 -

第二篇:天麻种植协会入会申请书

协会入会申请书

尊敬的县科协:

我转咀子村位于距县城6.5公里处的长沟河镇,属浅山丘陵地区,无矿产资源,林业资源相对匮乏,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主要以常规农作物、中药材及生猪养殖为主。其中中药材发展又以天麻种植为主导。长期的种植为我村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由于管理无序,技术落后,一直未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模式。

2010年在县委组织部及长沟河镇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我村创建了以大学生村官黄涛为主要负责人的勉县长沟河镇天麻有性繁育基地。在自主生产经营过程中,先后无偿为当地群众进行种植培训、发放种植资料及现场讲解种植技术多次。目前已带领我村6户种植户进行天麻的高产繁育种植。

为了更好的在长沟河镇实现天麻种植高产,稳产,真正把天麻种植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更好地实现资源、技术、资金、劳力整合共享,及早地带领当地种植户走上依托天麻种植实现脱贫致富的道路。现向上级领导提出创办勉县长沟河镇天麻产业协会,对我村乃至我镇的天麻种植户进行有序的指导,管理,带领群众打开科技致富的新门路。

请予以批准。

长沟河镇转咀子村委会

2011年7月25日

第三篇:从事天麻教学和研究要有不怕吃苦和敬业奉献精神

易菇网讯:2011年7月15日,易菇网工作人员赴湖北宜昌就天麻种植的从业体会对宜昌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湖北省宜昌市天麻协会顾问、湖北省宜昌市天麻研究所所长王绍柏教授进行了专访。

王教授从事食用菌教学三十余年,在这三十年间很多的老师、同事、朋友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对他印象最深、最敬重的老师有两个:一是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周铉教授,他是我国天麻繁殖的创始人,他们的课题组正是在周铉教授的指导下才取得了很多成绩。周铉教授从1993年至今每年至少去宜昌一次,指导他们的研究,既是作为老师,又是作为长辈、朋友,他敬重周铉教授的敬业精神,对科学的态度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感染、教育、促进了他。另一个是陕西省西乡县食用菌研究所的张国华所长,2000年去汉中学习,张所长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负责地帮助他。张所长的菌种质量非常好,在宜昌很受欢迎。

王教授说:从事天麻生产和科研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因为经常要上山下乡,从事这个行业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要有奉献和敬业精神,还要有长期坚持的精神,没有长期坚持的精神是做不好的,比如说天麻一代生活史从种子到种子,季节上需要三年,自交杂交系至少要驯化四代到五代才能成为好的杂交材料,驯化四代需要十年,培育天麻杂交种没有十年的时间是培育不出来的,要做好长期的准备,这是一辈子的奉献和追求。

第四篇:城镇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城镇建设

——三江镇小城镇建设发展的体会

十一五”期间,我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紧紧围绕“打造昌南商贸重镇、构建和谐平安三江”工作思路,以小城镇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全面推进新型农业产业化,全镇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态。

明确定位、扩张容量、打造精品城镇、带动产业发展

小城镇是城乡统筹的抓手,也是镇域经济发展的载体,三江镇在把握小城镇定位和建设目标时,充分结合三江镇实际情况,依托三江传统商贸繁荣和产业发展的优势,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镇域经济特点为突破口,在推进过程中,目标上突出“四快”(规划快完善、项目快完成、资金快筹措、成效快显著),措施上注重“三抓”(抓规划提品位、抓建设强功能、抓管理美环境),城镇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镇区功能不断完善,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一)城镇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在严格执行2000——2020年总体规划的同时,做好了前后万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规划,抓紧完成镇区控制性详规的报批,镇区结构初步形成了“一座大桥(秀挹大桥)、两大市场(三江集贸市场和三江商贸城)、三大功能区(以前后万历史文化名村为核心的休闲旅游区、以三江集贸市场为核心的农副产品集散区、以三江商贸城为核心的小商品交易区)”的一江两岸城镇格局。通过科学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产业化,逐步把三江打造成为了“辐射能力强、带动效益好、集约水平高”的区域性商贸重镇和农副产品集散地。

(二)城镇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五年来、三江镇把小城镇开发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产业结合起来,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结合起来,以三大体系建设为抓手,千方百计做大规模、扩张容量,完善城镇功能,加快小城镇建设进度,从而带动产业发展。一是加快完善商业体系的建设,把商贸体系建设做为聚集资金,吸纳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蓄水池,作为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紧紧围绕以市兴镇的工作目标,采取改建、扩建等方式引导各种经济成分、各方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市场建设,重点改、扩建集贸市场的基础设施配套和改进管理模式,成立了三江镇集贸市场责任有限公司,成功引进4500万元的三江商贸城的商业开发,通过市场的繁荣带动餐饮、交通运输业、小商品零售业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向二产、三产转移,农民向镇民的转变;二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创新融资机制,多元筹措城镇建设资金,采取向土地生一点、财政挤一点、上面拨一点、向外引一点、民间融一点等多种模式来推动我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城镇承载功能。五年来,共投资1.6亿元,重点抓好了三江秀挹大桥、广三公路、秀挹大道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逐步形成了一座大桥、四条主干道的城镇框架。这些建设项目的完成,增强了城镇气息,提高了城镇品位和档次;三是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建设。五年来,投入0.3亿元,积极稳妥地推进了三江中心卫生院的兴建、敬老院的改建、三江文化司法大楼、三江垃圾中转站、三江市场大棚建设、三江法庭、三江地税分局、三江农行分理处、三江信用社、自来水厂等一系列公共服务设施工程,大大提升了我镇的城镇服务功能和集聚能力。

(三)城镇环境面貌更加美化。一是强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广泛宣传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整治内容等,不断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形成全员上阵、全民动手的强大社会声势。二是抓建设,提高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水平,投入60余万元在主干道架设了路灯、铺设了人行道板,投入226万元深入开展“一大四小”工程,投资140余万元新建了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投资70余万元修建了“万芳园”“学府苑”两个休闲公园。三是重管理,建立了专业对口、责权统

一、高效有序的城镇管理队伍。把小城镇建设管理与开展城镇先进单位、文明居民的评选结合起来。突出抓好违法违规建筑、环境卫生、镇容镇貌、交通秩序、户外广告、市场等专项整治,规范行人通行秩序,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城镇形象。

通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经营、高水平管理,使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完善,承载力、支撑力、辐射力、集聚力不断增强,给三江镇镇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人气、商气、财气。 “十一五”期间,我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13.2亿元增加到2010年30.1亿元,增长了128%;财政总收入由2005年734.3万元增加到2010年2360万元,增长了221.4%;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4035元增加到2010年7563元,增长了87.4%;引进了盛强实业、瑞雪纺织等新项目21个,实际利用内资5.3亿元。镇域内工业企业数量由05年的280家增至39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形成了医疗器械、农副产品加工、服装纺织、机械制造等四大支柱产业。

借势扬势、做大做强、培植特色产业、促进城镇发展 小城镇的建设动力来自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的经济是城镇繁荣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小城镇发展要始终把发展经济、培植财源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都必须是特色产业作为支撑。三江的特色产业就是蔬菜产业,在做大做强蔬菜这张牌做了大量仔细的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在做优蔬菜基地方面有所突破。三江镇村民种植蔬菜远近闻名,但无“精、优、特”蔬菜品种,更无集中连片的蔬菜基地,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成功的引进投资2000万元、占地1016亩的三江源蔬菜有限公司的千亩连片蔬菜种植基地。目前已完成规划、土地流转、沟渠、高标准大棚建设,一期工程已投产。该基地建成后年产量约1700万斤,年产值达到1500万元,吸纳农村富有劳动力200个,可示范带动2000人从事蔬菜种植、营销。使之成为了三江蔬菜种植一大转折点和亮点。

二是在做强市场方面有所突破。三江有着江西乡镇级最大的产地批发市场,是农业部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对市场改造和管理,完善市场信息联网、电子报价、中介机构等配套设施,市场年交易额达到7.2亿元,常年从事营销人员3600余人,小货车(2吨以上)1000余部,货运信息部6家,制冰厂3家,恒温冷库9家,最大限度的发挥市场辐射功能和聚集效应。

三是在做大蔬菜加工方面有所突破。三江蔬菜加工厂纯属礼品经济,没有进入市场经济的大潮,有蔬菜加工腌制窖400多个,但属于初级加工,完全没有形成真正的产品,通过内引外联等模式,松林村正在尝试蔬菜上超市、进市场发展模式。

四是在做活休闲农业方面有所突破。三江镇属南昌市一小时经济圈之内,充分利用三江的山、水、空气、土壤优良的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休闲、观光、蔬菜产业,成功引进了三江菜园、百花洲休闲垂钓中心、柏岗山农场三个农家休闲基地。

通过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做活商贸流通业,带动了周边众多乡镇种植蔬菜,辐射面积达8万余亩,涉及乡镇9个,每天运输人员到南昌达3000人次,年流动量70万人次,节假日、当墟时最高峰达到了3万人以上,成为了附近十几个乡镇的人流、物流、车流、信息流的聚集点,镇区吸引了外来人口1.5万余人到我镇务工就业、开店经商、购房居住,新增餐饮店50余家,个体户550余家。城镇化水平达到42%,

一、

二、三产业比重为23.7:60.3:16.0.同时产业的发展和商贸流通业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我镇土地资产的增值,镇区房地产产业蓬勃发展,土地价格逐年攀升(其中三江卫生院4.64亩地卖到960万,达到惊人的196万元/亩;房价达到2200元/平方米;临街店面价格由05年的4000元/平方米增加到1.5万元/平方米),成功地引进了三江商贸城、财富广场、幸福庄园等房地产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大大加速了城镇框架的扩大,人口不断聚集、功能不断增强,城镇化、工业化、农业化相互带动、相互发展,促进了我镇经济综合实力大发展、大跨越、大变化,一座具有实力、充满活力、充满魅力的新三江屹立在南昌的东南端。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以富民强镇为中心,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产业化,努力把三江打造成为“辐射能力强、带动效益好、集约水平高”的区域性商贸重镇和农副产品集散地,实现跨越追赶、三江崛起而不懈努力。

第五篇:产业发展模式

立足标准化示范养殖园区建设标准要求,按照示范先行、规模高效的原则,“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的工业化理念,探索运用多种发展模式,做强做大羊产业。

(一) 公司+基地模式

利用国企的运营资本和管理理念,打造一批产业带动性强的集团公司(龙头企业)。强化基地、带动农户、延深产业链,走“产、供、销”一条龙、捆绑式服务的合同管理模式:集团公司+养殖基地+农户。实行从饲料、种羊供应,养殖技术承保,到产品合同回收的订单发展模式。

(二) 专业合作社模式

通过建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利用合作化发展的优势抵御市场风险,进而实现逐步壮大的发展模式:专业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园区—养殖合作社。

(三) 专业化发展模式

由家庭承包牧场、草坡、耕地种草,辅以作物秸秆及自产饲料,采取舍、放结合,农、牧结合的发展方式。专业户发展具有规模相对较小,机制灵活,适应市场变动能力较强的特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谈桥头堡战略范文下一篇:台湾交流心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