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与内在和谐探究论文

2022-04-13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音乐欣赏与内在和谐探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音乐欣赏主要是通过音乐作品的音响效果去触及人的心灵,让人和音乐碰撞,达到情感的共鸣,从而舒缓情绪、促进心理健康。下面从大学生音乐欣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入手,分析和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音乐欣赏中渗透的具体途径,希望对提升大学生音乐素养和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有所帮助。

音乐欣赏与内在和谐探究论文 篇1:

音乐欣赏教学与多重乐感获得*

摘要:本文就音乐欣赏课多重乐感的获得进行论述,试图阐明音乐欣赏教学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培养学生多重乐感的意义,总结通过欣赏教学培养学生多重乐感的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多重乐感

一、培养多重乐感的时代背景

地区、国家、地域、民族的特色文化,大部分是在历史时空相对隔绝、信息不畅、经济自给自足条件下形成的。

“许多地区与民族的文化之所以具有鲜明的特色,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并不是由于它们与外界充分地交流。恰恰相反,世界各国家与民族的文化活动之所以显示出目前这样的多元景象,更不能说完全是由交流促成的。”[1]而只有立足本体文化,超越狭窄的族群文化空间,把人视为一种类本质的存在,才能理解、认同多重文化的实在意义。

今天,信息资讯快捷,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全球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多样文化间交往活跃、相互依存。在多元文化时代,利用音乐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多重乐感(多重音乐感知)问题则显得更加重要,音乐欣赏教学因此而成为获得跨文化之多重乐感的重要教育途径之一。多重乐感有同一文化间之多重,还有在同一体系中层次不同之多重。本文主要侧重的是不同时空、文化背景下的相同性与差异性的音乐感知能力获得的讨论。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体验、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它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珍视人类文化遗产,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2]而教育培养具有多元文化观和听觉感知能力的人,则要求教育观念、模式、内容和教学方式的与时俱进。因此,特别是围绕听觉感知能力的获得与探索,成为培养面向未来人才的基本素质的途径之一。通过音乐欣赏课,对获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多重的、平行的感知能力是重点。如果仅仅倾向单一的音乐听觉感知,在音乐多重感知与理解、阐释上就将遇到问题。一般而言,要建立一个能适应所有可能感知的、各种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现象是极为困难的。在多元文化交流的今天,获得多重音乐的感知能力,能够区分与理解多元文化间的音乐表达方式的差别,显得尤为重要。

二、获得多重乐感的途径

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学校教育要想培养学生获得多重音乐感知能力,首先需要教师学会在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提升多样音乐文化听觉感知与音乐表达、文字、语言表达的能力,具有敏锐的听觉感知力,才能为学生营造有益于其听觉感知力发展的良好氛围。教师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选择、整合不同音乐教材,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方便学生辨别、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会渐化凸显并获得多重音乐感知力。对多重音乐感知的学习,重点在于有组织地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使他们学会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建立多样文化平等观念,理解、热爱多样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拓宽文化视野与现实的适应度。如将北美土著民族的音乐、美国黑人音乐、美国英裔音乐、南阿巴拉契亚山区音乐、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的音乐、欧洲音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音乐、中东音乐、中东阿拉伯人的音乐、以色列的犹太人音乐、南亚音乐、东亚音乐、中国音乐、日本音乐、东南亚音乐、印度尼西亚音乐、大洋洲音乐,等等,系统地引入教材。[3]

教师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掌握音乐情感体验、通感想象、动态记忆、形象思维等方法,不断培养学生获得多重乐感。在学校将考试、升学排在最重要位置的现实面前,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立美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也对不同音乐表达的音响缺乏强烈的好奇心、缺乏探究热情。反映在当前中小学的教育上,其严重问题之一,就是缺少对青少年听觉审美感知能力的开发。同时,学生多重乐感的形成与发展,也直接影响未来音乐人才全面培养的效果。

学生对自身听觉感知能力的认知,以及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培养学生听觉感知能力的差异,反映了文化传统的差异。如中西文化应当在和谐的平行发展中交流,西方教育鼓励学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重视发展学生的理解力、判断力和创新精神。而东方文化推崇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崇尚共性和趋同性。两者应互补。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音乐欣赏,以使学生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产生的音乐的音响、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色、旋律、和声等不断的变换、对比和组合,使他们感受到这是不同文化身份的作曲家通过音乐来抒发及揭示内心的感受或描写客观事物,进而使学生对不同文化生活环境审美趣味产生联想和想象,引起内在共鸣、想象和理解,并从感染与融入中得到美的享受,获得多重音乐感知能力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音乐欣赏——赏美,伴随着立美、审美的全过程。音乐作品的立美是作曲家丰富情感的直觉和感受,以音响作为最终物质手段的符号化。演奏家二度立美的每一个动机、乐思的鸣响,无不体现听觉审美的感知理念,携带着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质。因此,可以说音乐创作、表演、欣赏是特定文化背景下音乐感知力符号信息的外化、互化、超越、重构的交流过程。

艺术是人类对对象世界——自然与社会时空样式主观精神的反映。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中“喜怒哀乐悲苦愁”的具体表达方式与各类现实境界相对照,是不确定性和多解性的,相差较大。具体民族、国家文化时空的不同,相对独立封闭,存在方式呈现鲜明特色。欣赏课以多元音乐文化的视角引入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教材,进行系统的、差别化的教学,加之以音响对应情感的同与不同的分析解读,以期在音乐教育与教学活动中获得多重音乐感知能力,并对课程目标起到支撑作用。

音响形式、形象及其造就的心理时间、大小、方向、音色、情景、意境、温度、湿度、触感等的感受性是确切的。欣赏者可通过通感联觉到达内心视像“看到”音响描述形式自建构心中声音形象。但由于地域文化自然风貌的人文风情、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人对于自然与社会的综合平衡能力的层次差别,各民族对“喜怒哀乐悲苦愁”理解的具体程度与表达都是不尽相同的,音乐中的表达也同样如此。如风声、雨声呈现给我们的不是只是音响,声音是表现情感的艺术类型,没有概念与语义,但同构了事物的情态与形式。欣赏中国古曲时,乐意多部分是向自然超越而去,将现实无法解脱的苦难消解、释放在音响的淡和中正的飘逸之中,但听到西方人的古典音乐时,其中却多以事物的具体动态走向的音响形式模型,营造整体感知形象。

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音乐音响本身是物理的,具有声音形式属性,而其内容是立美声之人通过联觉,赋予声音变化的物动、情动的想象、联想,在对应各类情感不易、简易、变易的时间过程中展现的。情感是人们的精神被物象与自我因果关系触动后产生的情绪状态。在音乐中,音乐之所以有“喜怒哀乐悲苦愁”,是因为音乐之音的动向与人类之情的动向、欣赏者曾有的情感记忆产生同构。是声之情动与人之动情的同构共感效应。

多重乐感的获得是与跨文化交际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是具有未来社会不同文化间平等交往价值的新颖而独特的活动。多重乐感是在欣赏不同文化的音乐时,具有主体性、认同性的一种艺术接受活动的新的融合性听觉文化标准,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外在联系,具有新颖的广义模式的一种艺术审美活动。

音乐个体在欣赏环境下,以本土音乐中蕴含的母文化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经过比对、理解,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音乐感知能力与系统,获得多元的反应能力,具有精细、界定更新的特征。

现代人具有积极的理解沟通异族文化的欲望,这种获得能力必须具有宽厚的多元文化知识结构、敏锐的观察能力、丰富的联想、想象和活跃的听觉感知与灵感等能力,具有多元化的结构内涵。而大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趋于逐渐完善和成熟的阶段,自我意识强,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对知识信息的摄取有较强的主动性和明显的选择性。因此,音乐欣赏课教师要优选欣赏教材,努力将东西方音乐文化背景与音响文化形态及音响时空样式在教学中给予区分,满足学生的精神和情感需求。

三、多重乐感的多重内涵

多重乐感具有多元化的结构内涵,呈现出综合而复杂的有机结合状态。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体验和理解不同文化中音乐的一项活动。多重文化的音乐欣赏表现为欣赏者应用不同的立美审美感受标准,一系列不同标准、方式、习惯的心理活动,如音响感知、感情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等等。音乐欣赏时,各种心理要素是紧密结合、彼此影响、相互作用的。

1.对多重音乐意象的想象启发、认同、融入

通过音乐欣赏获得多重乐感,必须建立在对“异文化”的宽容、求异的心态与换位聆听感知的基础上,以形象思维还原音乐产生的文化背景、生态环境、生活情景为主。但当对音乐感受从情感欣赏上升到理性分析阶段后,又必须在人类文化共性中进行音乐思维与审美标准的听赏参与。音乐欣赏课中的音乐思维与审美标准的听赏参与,主要表现在对作品的理性认识与分析方面,它不仅包括音乐内容在通过形象思维感受后的理性定位,而且也包括对不同文化中的各种音乐表现手段,如旋律、节奏、调式、调性、和声、曲式等进行对比分析,应用不同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多重乐感。

在欣赏过程中,直接听赏没有解释和干扰,身心放松地倾听,自在自由地想象(联想、构想),从音响中感悟出文化音乐的情感内容与形式美感;表达感受,谈欣赏印象及对乐声乐象的理解与评价,则可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发展想像联想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听觉,感知性地理解音乐。

而引导、启发学生换位表演所欣赏的音乐作品,能够感知性地模仿音响动态进行表演,印证学生的感受、理解能力及鉴赏水平。换位表演的本身就是参与再造同构感知的文化融入活动,是音乐欣赏后文化理解与认同的音响情感再现,可培养学生多重音乐文化的立美、审美活动中积极的跨文化意识,加深文化理解与沟通。例如,俄国作曲家李姆斯基·克萨科夫的《野蜂飞舞》,通过对野蜂飞舞时所发出的高低嗡嗡声的平均律半音的上下行、环绕艺术模仿,使欣赏者仿佛“用耳朵看”到了野蜂在空中忽高忽低、忽远忽近的飞舞的形象。又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学生审美意象的营造并不完全相同,但大体上还是月夜的差异性情境,而不会呈异态情境。这不仅是因为多重乐感也是心象与物象的通感同构,而且还因为音乐是对象世界在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审美反映。音乐的赏美是通过具体的可感的艺术化的具体的人的情感音响方式,到达抽象的人的共性美的精神世界。

2.通过标题进行跨文化想象、理解

如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中的各个小标题,更具体说明了乐曲含义。其中的《驴子》、《大象》等,标题概念就提供了想象依据。通过音响对物象的形体动作的模仿,感受西方生态环境情态中的动物狂欢图景;又如贺绿汀的钢琴曲《牧童短笛》,欣赏者可以由此理解标题范围,遐想春天、田野、牧童、牛背、牧笛,将标题概念与音响感知转化为内部的形象思维活动,营造自然与人的和谐的东方生态环境美,感受、幻化出朴素、自然、清新、淡雅,复合东方自然哲学的审美意境。

对于不同的演奏速度,严格与自由的时间知觉的感受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理解、想象。通过不同文化背景中的音乐作品风格的比对分析,对节拍、速度不同的感知,体会音乐律动、情绪,再抓住不同音乐的外部形式特征,进行跨文化交流与超越,从而进入虚空的审美意境重构。

人类的发展有赖于不同民族文化共同平等的进步。在强调弘扬本体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更应当不断超越局限,开阔文化视野。通过音乐欣赏课,获得对上述不同时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不同风格、不同体裁作品的观念把握、听觉感知、情感体验的融入,把握不同音乐文化中的不同,理解、感知人类的时空文化的多样性美感,就有望达到深化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胸怀与视野、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管建华.文化策略与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思考[J].中国音乐(季刊),2005,(2).

[2]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特里斯·M·沃尔克,(田林译).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基础与原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美)威廉·M·安德森,(曹水清译).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欧阳青梅

音乐欣赏与内在和谐探究论文 篇2:

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音乐欣赏中的渗透探析

[摘要]音乐欣赏主要是通过音乐作品的音响效果去触及人的心灵,让人和音乐碰撞,达到情感的共鸣,从而舒缓情绪、促进心理健康。下面从大学生音乐欣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入手,分析和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音乐欣赏中渗透的具体途径,希望对提升大学生音乐素养和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音乐欣赏;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大学生处于人生中最丰富多彩、最活跃的阶段,是实现心理断奶的关键时期,要摆脱个人在心理上对父母、家庭的依赖,构建独立的心理世界。在该过程中,各种矛盾和冲突相互交织,加上时代不断发展、社会快速转型等宏观环境的影响,导致当代大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全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务之急。而借助音乐欣赏,可帮助大学生抒发感情、释放情绪,恢复或形成良好心理状态,对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大学生音乐欣赏中去是一项值得深入探究和实践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音乐欣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释放心理压力

大学生时常欣赏一些轻松、抒情、欢快的音乐,可以将大脑高度的疲劳与紧张感清除掉,使大脑各个部位的抑制与兴奋能交替有序地出现,对大学生健康发展脑机能有利,并能使其心情愉悦,有效释放心理压力,保持心理的平衡与健康[1]。

(二)改善自卑心理

自卑、情绪低落的大学生要增强自信,重视发挥自身潜能,勇于尝试、挑战。如果大学生有此类情绪,就可欣赏一些有鼓动性和号召性的军歌或哲理性丰富的交响乐,以激发自己的斗志,消除自卑的心理,在音乐欣赏中放飞心灵、开发潜能、找到自信、战胜挫折,逐渐成为身心健康、快乐生活、积极进取的人。

(三)培养健康情感观

大学是一个人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大学生渴望爱情、憧憬未来,特别是恋爱问题,它困扰着很多大学生,培养其健康恋爱观至关重要。如今,通俗的、良莠不齐的爱情歌曲让大学生丧失辨别能力,如果音乐欣赏教师能加强引导,让大学生欣赏歌颂坚贞不渝的爱情的音乐作品,就能培养他们健康的情感观,树立健康恋爱观,理性对待情感。

(四)塑造完美人格

音乐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们依托有组织的音乐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将现实生活反映出来,而大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通过感知音响、体验情感、理解并揣摩他们所要表达的情感,达到一种情感共鸣的状态。尤其是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能陶冶和净化大学生的心灵,升华为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大学生在美好的音乐环境里追求美好未来,使大学生情绪稳定、精神饱满、意志坚强,保持鲜明个性,塑造完美人格。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音乐欣赏中渗透的途径

(一)科学选择音乐作品,及时调节学生的情绪

要想在大学生音乐欣赏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科学选择音乐作品尤为关键。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较易遭遇学业与就业压力、家庭贫富差距、失恋等因素滋生的心理问题,慢慢形成焦虑、压抑、忌妒、自卑、过度愤怒、感觉社会不公等不良情绪[2]。但大学生在情感、情绪方面易激动,且极度强烈和不稳定,喜欢感情用事,很难理智控制自己。对于大学生的这一系列情绪和心理问题,音乐欣赏教师要重视选择情绪向上的、积极的且节奏、旋律较舒缓的音乐作品,并通过引导大学生欣赏这些音乐作品来疏导其不良情绪,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如民族音乐、传统音乐一直都崇尚中和之美,不管是音乐创作还是欣赏,都讲究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强调含蓄,感受追求和谐的主体精神。这类典雅、含蓄的音乐作品对安抚大学生易怒、焦躁的情绪和心理有显著作用,还能帮助培养大学生儒雅、淳朴的性情。

同时,西方早期的一些古典音乐典雅、端庄、严谨,如莫扎特、海顿、巴赫等,他们的音乐崇尚自然、和谐,大学生欣赏这样的古典音乐能使其心境逐渐趋于平和;西方浪漫主义音乐则自由、奔放,有强烈的个性,对大学生倾泻压抑情感有利,促使他们得到心理平衡;一些好的通俗音乐作品在教师的精心选择下也可进入音乐欣赏教学,如《感恩的心》让无数大学生通过欣赏感人的、优美的歌声明白人不能一味怨天尤人,要学会感恩生活中的小事,用宽容、感恩、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维护健康心理。

(二)在欣赏中突出想与说,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在传统的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极易忽略大学生的感受,直接向他们灌输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学生在选择主题方面缺乏自主性、创造性。但音乐欣赏教学并非单方面的过程,是活动与体验的过程,因此,音乐欣赏教学不能局限于听,还应重视结合想与说等方式,促进大学生深刻感受音乐内涵,陶冶精神情操[3]。其中,想就是大学生在音乐欣赏中要按照音乐旋律的变化进行联想、想象,这是大学生探索和发现客观事物的心理过程。音乐艺术能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联想、想象空间,对培养其发散思维有利。如《渔樵问答》,这是流传几百年的中华古琴名曲,曲调悠然自得,格调洒脱飘逸,大学生在欣赏时,其脑海中立即就会想象出隐逸之士向往渔樵生活的画面,此时教师应为学生介绍该乐曲的背景,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

说指的就是教师要创设多姿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把握大学生的兴趣和兴奋点,让大学生真正参与到音乐欣赏教学当中,发表自己对音乐欣赏作品的理解,做到畅所欲言。每一个人在理解音乐作品方面都是存在差异的,高校音乐教师要允许大学生交流自己欣赏音乐作品时的真实感受,引导学生自觉参与音乐作品欣赏活动,最大限度发挥出大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其创造力,培养大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与合作意识,从而不断增强大学生参加音乐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开阔视野。如教师在引导大学生欣赏少数民族音乐作品之前,可要求学生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查找关于少数民族人民劳动、生活及文化的资料,然后按照自己收集的资料说一说对音乐作品的感受,让大学生在获取音乐知识技能的同时体现自我价值,逐渐变得自尊、自信,形成健康心理。

(三)设计音乐表演活动,辅助心理行为的训练

高校音乐教师要善于结合音乐专业和心理学知识为大学生设计符合其心理特征的音乐表演活动,联合心理咨询教师有针对性地辅助训练大学生的心理行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心理行为的基础是心理素质模型,所以音乐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以心理学原理为基础,通过行为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基本心理素质以及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现更多地要依赖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与体验,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门说教课程,不能在口头上停留,而要深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实践操作中加强训练和巩固,这就使音乐欣赏教学有了用武之地。

在训练大学生调整积极情绪的行为时,音乐教师可选择娱乐训练法,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音乐欣赏中。娱乐训练法指的就是教师按照大学生表现的不同消极情绪,选择恰当的娱乐方式,调整并改善大学生积极情绪的一种方法[4]。通过设计一些娱乐型的音乐表演活动,不但能增加大学生的呼吸功能,消除其肌肉紧张,还能帮助他们将多余精力发散掉,对抒发健康情感、驱散愁闷、消除神经紧张等有利,从而克服羞怯心理。在娱乐训练过程中,音乐教师要与心理辅导教师协作,用音乐的娱乐性来设计和实施音乐表演活动,如设计音乐欣赏游戏,包括唱游活动、节奏训练活动、歌唱比赛等,配合心理辅导教师的要求,让需要接受心理健康行为训练的大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在愉悦的、轻松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改善不良情绪,通过音乐欣赏教学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的情绪,使心理行为保持健康。

(四)构建第二欣赏课堂,调适心理并净化心灵

优秀的音乐能深入大学生的内心,潜移默化为大学生构筑灵动的、纯净的内在空间,单凭几节音乐课是无法达到该效果的。因此,音乐教师要大力挖掘课外时间,为大学生构建第二欣赏课堂,使音乐文化氛围日益浓郁,促进大学生自觉调适心理、净化心灵。如教师可组织大学生参加音乐会,直接和表演者接触,真切感受音乐会现场优质的音响、舞美、灯光以及气氛等,让大学生感知真实、自然流露情感。音乐会能使大学生之间、大学生和表演者之间形成多层次交流,当学生看到他人在欣赏相同的音乐,其快感就会受到感染和刺激,这种集体的精神与心理体验能在崇高的音乐的引导下形成聚合力,让大学生群体达到心灵的契合,通过集体心理感召去净化个体心灵,从而共同升华。

教师还可采取电声传媒方式构建第二音乐欣赏课堂,全方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电台、电视等媒介传播的音乐是制作人精心设计、加工原音乐作品得来的,使原作品的审美价值更高,艺术特征也更加突出,从而让大学生在音乐审美中树立起客观、清晰的审美态度。如宿舍对大学生而言是特殊的、自由的环境,能让学生自主选择电声媒介的音乐节目,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电台或电视频道,或用音响播放录音带,其审美活动有很强的主动性与目的性,要求大学生要更加集中审美注意力,更具体地交流情感,音乐欣赏活动变得很自由、无拘无束。一般情况下,大学生收藏的、购买的唱片中的大多数曲目都符合自己的审美,所以他们很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创作者的生平等,在欣赏音乐时他们就能从舒缓精神、调节情绪的角度出发,不仅目的明确,且选择主动,对促进自身心理健康大有裨益。

结语

情感是音乐世界的主旋律,音乐是一门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学科,作为高校的音乐欣赏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不但要引导大学生学会欣赏音乐,还要担负起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任,教会大学生欣赏积极的、健康的音乐作品,从而达到减轻自身压力、调节自身不良情绪的目的,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保持平衡,有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参 考 文 献]

[1][ZK(#]朱燕聪.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J].音乐时空,2014(09):115—116.

[2] 印亭蓉.音乐治疗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6(04):342.

[3] 刘伟伟,余进文.音乐教育对引导重构大学生健康心理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6(11):210.

[4] 白帆.在音乐欣赏模块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4(02):30—31.

作者:吴禺春

音乐欣赏与内在和谐探究论文 篇3:

论音乐欣赏的审美性与创造性

[摘要]音乐欣赏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生理性的满足的活动,音乐欣赏是获取美的体验过程。本文从审美体验功能效应和创造性三方面阐述了音乐欣赏的重要性,以及对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方法的几点建议,旨在树立欣赏者正确的音乐欣赏观、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从而,提升我国公民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

[关键词]音乐欣赏;文化素质;艺术修养

音乐欣赏,顾名思义,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生理性的满足的活动。音乐的实践活动包括创作、表演与欣赏,欣赏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一部音乐作品如果仅仅经历了创作与表演,那么我们不能说它是一部完整的作品,因为创作与表演只形成了“生产”,而只有欣赏才能构成“消费”。这里的消费是指“作者与作品间的交流”。

音乐欣赏水平的高低不但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公民的整体素质和文化修养,单就音乐欣赏本身来说,它就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音乐欣赏的审美体验

首先,如同戏剧、文学带给我们情感的渲泄和心灵的抚慰一样,音乐也带给我们同样的感受,而且比戏剧和文学等其他艺术形式更直接、更具震撼力。因为语言和文字对于地域之间来说,差异性很大,要看懂外国的小说,欣赏外国的戏剧,首先得熟悉他们的语言才行,而这又非一朝一夕所能掌握的事,因此成了交流中最大的障碍;而音乐则不同,有人说它是“世界性的语言”,不同的音乐作品在国与国之间广泛交流,并不因为文化和习惯的差异而受限制。拿中国为例,有人爱听意大利的歌剧;有人喜欢德国的交响乐;有人痴迷韩国的流行歌……在音乐中,交流是无国界的!审美体验也因为注入了不同地区、民族的血液而变得丰富多彩。

其次,音乐欣赏的参与性极强。与欣赏音乐比较,欣赏戏剧时,观众无需发挥很多的想象力,因为不同角色的服饰、姿态和语言,在一出场,就给了我们最直接的视觉感受,不用我们再去虚构人物形象,随着故事的发展,观众被自然而然的带人情节之中,与主人公同喜同悲,这一切都是不自主的;相对于戏剧,文学的参与性略高一些,因为反映在读者脑中的毕竟是文字,要构成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必须加入联想和想象,但联想和想象的基础是文字,想象的空间、时间与之相对应,个人之同的差别不会太大;与前两者比较,音乐的想象余地最大,因为音乐语汇本身具有高度抽象性,所以它在人们脑海中的反应也是千差万别:一组音符、一种节奏,一个动机,每位听众都会赋子它们不同的含义。这种极强的参与性,让听众将自已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至,这种审美过程的体验是戏剧与文学欣赏中无法获得的,是一种最高境界的审美体验。

二、音乐欣赏具有一定的功能效应

音乐欣赏除了带人们美的感受之外,还有实际的作用。如同一部优秀的小说能给人以宝贵的启示、精神的激励一样,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同样可以鼓舞人奋进。一首《义勇军进行曲》使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团结一心.浴血奋战,最终粉碎了帝国王义的侵略;又例如一首轻柔恬静的摇篮曲可以产生催眠的效应;劳动号子坚实的节奏让人精神振奋,步调一致……这些都是比较浅显的例子,现在甚至出现了音乐治疗学:根据病的病因、病情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反复地听,可以对疾病(尤其是心理疾病)的治疗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这些都是音乐欣赏的综合效应,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迸发出火花”,“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三、音乐欣赏的创造性

“生产制造对象,确定消费形式,创作消费者的消费需要。消费反过来又创造新的生产需要,因而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从而形成“生产—消费—生产”的系统。

正如前面我们提到的:音乐的创作、表演与欣赏,构成了“生产—消费”这一完整过程,作为“消费”的音乐欣赏对音乐创作又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作曲家创作了音乐,也创作了听众的欣赏需要,培养了听众的欣赏趣味和水平,起到引导作用;反过来,随着听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又向作曲家提出更高要求,促进他们产生的创作动机。音乐发达地区的音乐欣赏水平就很高,反之亦然,这说明创作的欣赏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

马克思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就好比一个不懂文言文的人去阅读《古文观止》,一个对绘画一窍不通的人去欣赏梵高的《向日葵》一样,毫无乐趣可言。所以,音乐欣赏能力直接决定着审美体验,能力越高,对音乐的把握越到位,从而获得的审美体验就越丰富。音乐的鉴赏能力是指包括对音乐的感知、理解、想象和判断在内的综合能力。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路径进一步提高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一)多听:培养音乐欣赏感知能力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只有多听才能获得最直观的感受。首先是数量上的“多”:正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听,是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前提。其次是题材的“广”:不要只局限于某一类型的音乐,而应像“博览群书”一样“博闻群乐”。年轻人对流行音乐最熟悉不过了,有些曲子一听,就知道是哪个国家,哪种风格,甚至是哪位歌手的特点。为什么,就是因为听的多。可是对于古典音乐就知之甚少了,有些人干脆说听不懂。其实不然,只是他们听得太少或者说了解得不够罢了。多听就是要打破这种局限性,熟悉各种音乐形式,有对比才有认识。

(二)多看:提高音乐欣赏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

1.音乐语言不管是反映在谱面上,还是反映在我们视觉系统里,都是高度抽象化的符号,不像文字语言那样直接,真切。所以我们先要认识、了解它。尤其对于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而言、熟悉节拍、节奏、曲式、音型、力度变化、织体结构、表现手法等基础语汇是提高欣赏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应尽可能的多看总谱,通过有形的音符,去琢磨无形的音乐之美。

2.要多看作品的简介,包括作曲家生平、传记及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等,这些相关的文字记录有助于我们更准确的把握作品的实质和内涵。不同的历史背景形成不同的音乐风格,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等等,把这些同音乐作品联系起来,就能获得正确的感性认识。音乐想象必须以作品的时代背景为基础,切不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

(三)多思:培养音乐的想象能力

是在多听多看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想象力,让音乐形象在自己的脑海里变得丰满、生动。丰富的生活阅历对于音乐想象有很大的帮助。一个饱经沧桑的老者就比一个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更容易理解柴可夫斯基的《悲枪交响曲》。正如鲁迅先生对欣赏小说的一段看法:“经验不同即不能心心相印。所以常有极要紧,极精彩处,而读者不能感到,后来自己经验了类似的事,这才了然起来。例如描写饥饿吧,富人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懂的,如果饿他几天,他就明白了。

我们可以看出,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通过平时生活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音乐欣赏的培养实质上是对人的美育,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形成完美的人格,使情、智得到统一和完善。那么“古希腊人所理解的身心和谐的‘完人’,东方先哲们称道的文质彬彬的‘君子’……就再也不只存在于哲学家和圣贤们的头脑和言论中,而是活跃在生活中的普通人了!”

[参 考 文 献]

[1]龚文莉.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

[2]冯兰芳.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欣赏课程的探讨[C].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

[3]王珍,汪海.基于音乐传播学视野的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程探讨[J].Shandong Literature, 2009.

[4]冯蕊.从视听结合到视听融合[D].南京艺术学院,2010.

(责任编辑:魏琳琳)

作者:惠凡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就业指导与就业咨询探讨论文下一篇:零售企业塑造核心竞争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