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托起明天的希望

2024-05-17

用心托起明天的希望(精选6篇)

用心托起明天的希望 第1篇

一、让学生在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中获得发展

学生的管理和行政管理, 企业管理有着显著的不同, 学校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恰是为了教育, 而教育又是为了发展。因此, 教师的角色不能是纯粹的教育者, 学生也不应该仅仅是受教育者, 学生应积极参与, 我认为, 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人, 学生管理应该是以学生的自我管理为主, 在自我管理中进行自我教育, 进而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交往能力, 组织能力, 创造的能力。教师的职责应该是协调、引导, 而不能是包办一切, 也不能是幕后操纵, 应该给学生最大的自主权。

要真正还学生以主体地位, 教师必须有民主思想。每次接到新班级, 首先就与班上的同学一起讨论制订班级奋斗目标, 这种目标, 对学生将起着长期的激励作用。而且这一活动, 也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孙子兵法》中说:“上下同欲者胜。”这句话对班集体建设同样运用。

班队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 是教师的助手, 更是班集体的服务员, 我们应该是民主选举, 动态组合, 能者上, 不能者下。作为语文学科老师, 我要求科代表干部每周一都要对上周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汇报, 并布置本周的工作, 每学期对科代表评议两次, 对表现欠佳的提醒一次, 如期未仍不能令全班大多数人满意, 则被免职, 这样, 班干部有危机感, 也增加了动力, 他们甚至可以不在乎班主任及老师的评价, 但却不能不重视广大同学的评价, 他们尽最大努力, 为同学们服务好。把班干部的任免权, 奖惩权交还给学生, 我戏称这叫:“还政于民”当然班主任、教师不能当“甩手掌柜”只要班主任和教师精心引导, 就不会出乱子, 民主的前提是信任。放手当然需要胆识, 但不敢放手,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还学生主体地位”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学生就不能在锻炼中提高能力, 得到较好的发展。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关爱每一颗心灵

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要求每一位教师更深切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自由, 健康的发展。魏书生曾经说过:“要珍惜学生心灵中闪光的东西, 以他们自己的光芒, 照亮自己的黑暗。”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意志品质方面较差的学生, 不能歧视, 相反却给他们以格外的关照, 与他们建立了定期联系制度, 而且我认为, 对于这些学生, 激励永远比批评更有效, 让他们找回自尊与自信是至关重要的, 在我原班有一名男生, 学习成绩一直较差, 且较散漫, 违纪现象较多, 一些老师对他有看法, 连家长也绝望地声称无可救药, 我却发现他集体荣誉感强, 讲义气、重感情, 而且很有个性, 我找到他, 让他担任班上的背书组长, 他惊讶地说:“我能行?”我说:“你当然能行!”他说:“人家都看不起我。”我说:“尊严要靠自己去赢得。”然后, 我帮他分析了他的长处和短处, 并帮他制订计划和努力目标。他决心很大。果然, 一学期下来, 他不仅学习成绩提高了一大块, 而且还受到了学校的表彰。这一事例也让我感慨不已:“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材可琢之玉, 不能放弃任何一块顽石”, 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爱每一个学生吧, 关爱每一颗心灵吧, 因为他们, 可能就是明天的沈从文, 后天的比尔·盖茨。

三、拓宽教育空间, 稳固学校教育的另一个支点

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 但我们也绝不能忽视家庭、社会对学生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 家庭结构的变化,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大, 因此, 仅仅管好学生就显得不够了, 班主任要积极利用社会、家庭方面的有利因素, 消除不利因素, 优化学生的校外教育环境, 特别是家庭教育环境。每学期, 我都把家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我给自己规定, 每学期家访人数不少于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争取达到二分之一。我认为, 家访的目的至少有四种:一、通报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情况;二是了解学生在家中表现 (不仅限于学习情况, 比如做家务情况, 孝敬父母情况, 人际交往情况等) 三是倾听家长的心声 (对孩子的评价, 对学校、老师的希望) ;四是传播家教知识, 协调家长与学校老师的关系研究共同教育的方案。

除此之外, 我还定期召开家长联谊会, 让家长相应交流家教体会, 向家长介绍家教知识, 受到了家长的热烈欢迎, 他们都称赞此举令他们受益匪浅, 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的家长也说:“以前我们就怕开家长会, 自己孩子学习差, 我们脸上无光甚至还要受班主任和老师的‘教训’, 现在我们不必担心了。”教育学生不仅仅是教师的事, 也不仅仅是家长的事, 而是教师和家长共同的事, 争取家长的支持, 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是做好班主任以及教师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 家访和家长联谊会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方法。

四、培养学生善感的心灵, 努力让学生感动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 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若冰霜, 来日必成凡夫俗子。”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心灵的丰富性、多样性, 教师的最大的悲哀过于眼看原来天真活泼的, 对世上万物充满热情的生命, 在学校“教育”的塑造中变成只对“知识”怀有“单纯”的好奇心的“机械人”。是的, 如不改变这种重智轻情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 教师纵使口吐莲花, 也未必能使学生“顽石点头”, 教师要想在学生冷漠的心田中激起情感的涟漪至浪花, 必须着力培养“多情善感”的学生。因经教师必须通过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 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 经历动机的冲突, 情感的激荡, 认识的升华。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 要在平静的水面击打出浪花, 只轻轻拍击一下是不行的, 而应把手插入水中, 用力推动, 且越是持续推动, 则后浪推前浪, 水势汹涌。班主任要在学生心头引起持久汹涌的感情“巨浪”, 只轻轻“搅动”一下也是不行的。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因此, 教师要善于激起和诱发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情感体验。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善感的心灵, 让学生真正地感动, 以自觉的行动克服不良的行为。

总之, 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应该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早放手才能早独创, 只有早当家才能早成熟, 只有在当家作主的实践中才能促使学生主体性发展, 锻炼未来的“当家人”, 因此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 就不要吝惜自己的情感, 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 才能给人以阳光, 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 我们的心血才会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 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着灿烂的明天。

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第2篇

尊敬的评委,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心,一颗火热跳动的心,一颗奋发向上的心;一颗忠贞爱国的心。在我们的星球周围只有一个太阳,它的光芒使我们的生活璀璨而辉煌,祖国就是那个太阳,我们要用心托起她的明亮。

胜利的鲜花从来都是在血汗中绽放,荣誉的桂冠总是在拼搏中用荆棘去编织。缅怀漫漫岁月,凝聚缕缕遐想,昔日的祖国也曾不堪回首。中国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近百年来遭受侵略者的残暴践踏,面对内忧外患,面对“东亚病夫”的耻辱,中华涌现一批优秀儿女,孙中山“辛亥革命”、梁启超“戊戌变法”、毛泽东发起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路风雨一路歌,新中国成立,邓小平带领人民从此走向了社会主义道路。

灾难不息,民族精神不息。

忘不了“非典”病毒侵害时,忍受痛苦把自己当成小白鼠试药的张天托;忘不了汶川地震时,李佳萍老师在废墟中对学生的最后鼓励。为了国家的建设,为了人民的幸福,中华这样的儿女太多太多了,有的留下了名字,有的连名字都没有留下,这一切的一切不由得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试问,李佳萍为什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鼓励着学生?著名运动员李宁为什么右腿麻木了还在坚持练“飞天步”?击剑运动员栾菊杰50岁了为什么还在参加奥运会?航天员翟志刚为什么把代表祖国出征太空看成最高的荣耀?答案自在我们心中,只因为我们流着同样的血液;只因为我们拥有同样的梦想;只因为我们拥有同一个太阳,那就是伟大的祖国。正是有了这个太阳,奥运金牌才会熠熠发光;正是有了这个太阳,„神州七号‟才会在太空翱翔;正是有了这个太阳,我们的领土不再割让;正是有了这个太阳我们的人生才有了奋斗的方向。

少年朋友们,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未来属于我们,世界属于我们,让我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奋勇敢、自强不息、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民族精神,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奋斗。

做海燕,搏击风雨;做雄鹰,展翅高飞,用心铭记历史、用心铭记先烈、用心钻研科技、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用心呵护,托起明天的太阳 第3篇

关键词:爱;呵护;起航;升华;激情

一、爱在这里传递

社会学家说:“没有爱就没有人类。”医学家说:“爱是无与伦比的养料。”爱是什么?是甘泉,可以浇灌学生的生命之树;是春风,可以吹绿学生心灵沙漠的绿洲;是纽带,可以连接师生感情的桥梁;是一把金光闪闪的钥匙,可以开启教育成功的秘密。

进入高三,每个学生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来自家庭,来自学校,来自社会,更来自自己,如何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度过,将是我要为之努力的第一项工作。高考的成功固然喜悦,但路上的风景更加值得留恋。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些特殊学生(如学习后进生,思想后进生,单亲或重组家庭,放任弃教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自卑心理比较严重,对老师和同学缺乏信心,他们是班级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对这些学生我将不歧视,更不放弃,对他们将更加多一份责任,多一份关爱。我深知训斥只能拉大学生和我们的距离,呵護才能使学生跟我们走得更近,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二、高考从这里起航

进入高三以后,学生没有了过去的神秘感和新鲜感,随之而来的是升学的压力。此时高三学生应该是一种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接受知识,主动地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定下高考奋斗目标。这样,他们才会有努力的方向,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有不知疲倦的努力,才会有明年的收获。

我班同学陈瑶高二上学期时成绩并不理想,原因不是基础问题,更不是智力问题,而是自身没有学习目标,远大的理想。每天只求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求质量,总觉得过得去。我数次找他谈话,分析社会生存竞争的压力,家里父母工作的辛苦,自身潜力不去挖掘的遗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通过其家长一起沟通和督促他。现在,他不仅成绩名列前三,更重要的是认清了目标,有了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这是我最欣慰看到的。我将继续借鉴这次成功的教育心得,让每位同学都结合班级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出适合自己的目标和学习计划。在整个高三我将全程跟踪每个学生的成长,直到他们都获得成功。

三、能力在这里升华

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琐碎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一个好的班干部队伍有助于班级的管理和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高三阶段,学生正处于能力成长过程中,可塑性很大,具有很多发展的潜能,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机会是我应尽的职责。在班干部的培养上,我将继续采取民主选举和轮流执政的措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1.采用选举制,公开选举公开唱票,实行末位淘汰制,任人唯贤。这个办法将有利于增强班级民主气氛,又给班干部一定的压力,有利于班干部自身素质的提高。

2.尝试让每一位学生都当班干部,参与班级管理,即开展值周班会活动,鼓励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毛遂自荐担任班级一个职务,在学生自荐基础上,我再平衡余缺,每位班干部上岗前要述职,一个月进行一次民主评议,评议时我将尽可能用表扬的方式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树立再创佳绩的信念。这个活动将改变从前优秀学生总是管别人,后进生总被人管的局面。能让每一粒金子都闪光,收获成功的喜悦。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失重的心理得到平衡,同学之间平等竞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良好班集体的创建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激情在这里飞扬

高三阶段,学生面临人生的重大转折,承受高考的巨大压力,为了给学生创设和谐、合作的学习环境,我将着重与学生共同营造班级特色文化。

1.创设“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班级文化氛围。要求学生:站好你那一岗,管好你那一块。从班长到值日生,有些工作看似微不足道,但需要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良好的班风学风靠人人努力,在良好的班风学风中人人又将进步。

2.提倡每位学生都有一句格言。每天让一位学生把自己的格言写在黑板上,对自己和全班学生都有激励作用。例如学生的格言:“成功之律,站起来的次数总比跌倒的次数多。”“给自己一个目标,让生命为它燃烧。”“既然选择了远方,那就要风雨兼程。”黑板上格言的出现,将精彩每一天。通过这些格言,将把全班学生拧在一起,聚在一起,和着奋进的号子,共同划向2013高考的彼岸。

选择教育,就选择了无悔;选择教育,就选择了奉献;选择教育,就选择了当蜡烛;选择教育,就选择了当人梯;当蜡烛,用我们的忠诚,为学生照亮前进的方向;当人梯,用我们的坚韧,让学生踩着我们的肩膀,奔向新的航程!

参考文献:

[1]韦樟清.播种心灵的落点.德育,2000(02).

[2]宋广文,温勇.“师爱”教师素养的情感基础.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06).

用心托起明天的希望 第4篇

怎样对“学困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多年的教育实践和探索, 我认为培养“学困生”健康心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爱心燃起希望

爱是人的本性, 而师爱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高尚情操, 热爱学生是对学困生健康心理教育的基础。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不能没有爱, 宛如池塘不能没有水, 没有爱则没有教育。”“学困生”大都在心理上存在较强的自卑感, 同时又渴望得到老师的温暖与关爱, 因此我们老师要用真挚和热情弥补他们情感的天空, 用温情和爱心去化解他们的心理困感, 用善心和关爱去燃起他们对理想的向往追求, 对未来的憧憬希望。具体说是对“学困生”的爱既要在生活上体贴、学业上关心, 更要注意对他们思想品德的培养, 高尚人格的塑造。我接触过这样一位学生:他家庭经济困难, 父亲另筑爱巢, 狠心抛下他们母子, 迫于生计, 妈妈常年在他乡打拼, 一年里杳无音信, 孤苦零丁的他成了脱缰的野马。了解这样的境况后, 我特意给他买了一本作文书, 一套御寒衣服, 并特意通过出差的朋友给他异地邮寄……几天后, 我欣喜地发现, 这同学总是闪烁着感激的眼睛……很快我也收到他特意给我的来信:“得知收发室有我的包裹感到非常的意外, 因为我父母从来没有这样的‘优待’我, 看到包裹上熟悉的字迹, 更多的是感动, 我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痛恨自己的野性愚蠢, 老师投与我李, 学生怎能不以桃相报?老师, 你放心, 学生一定给你书写一份满意的人生答卷。”字里行间渗透了他对老师的别样爱心, 无限的感激, 燃起了他对理想、对未来的热切追求向往。因此, 我们作为教师要把对“学困生”的爱转化成正确引导, 用心呵护, 使他们健康成长。

2. 知心融化心灵

“学困生”由于长期心理压抑, 受忽视, 逐步形成戒备、逆反心理, 他们远离班级、集体, 独来独往, 外表刚强, 内心脆弱。因此, 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用情感交流, 要注重沟通师生间、同学间情感, 使师生、同学间成为亲密无间的知心朋友, 使他们的心理防线烟消云散, 让他们敞开心扉, 逐渐融入班级大家庭中, 享受班集体的温暖, 使我们成为他们最好朋友, 我们要用亲切获得他们的信任, 从而使他们健康成长。如有个“学困生”叫刘××, 终日心事重重, 学习无心, 纪律散漫, 以致同学疏远。于是我细心观察, 多接近, 多交心, 通过心理沟通, 她向我吐露埋藏心底已久的秘密:原来因她父母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重男轻女, 为了生个男孩延续香火, 至今没有为她申报户口, 临近毕业她还是黑户口, 她曾经对父母以死相逼, 可父母就是盼子心切。了解这原因, 我首先对她动之情, 晓之理, 帮她解除来自“黑人”的心理压力, 然后马上家访, 与家长沟通, 让家长保证尽快为她申报户口。结果, 该同学放下包袱, 振作精神, 学习成绩显著提高。事实证明, 师生相互了解成为亲密的知心朋友, 是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3. 兴趣激发热情

厌倦学习、缺乏学习兴趣是“学困生”的最特出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同某种引起学生愉快情绪的活动结合, 会使学生激发兴趣, 产生学习动力。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由此可见教师的教育主要是激发学生兴趣, 唤起学生学习热情,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从“学困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 构建和谐学习氛围, 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 用温馨的语言、热诚的鼓励、殷切的希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做到学中有乐, 乐中长智。

4. 成功坚定信心

成功的教育是爱的教育, 体验成功的喜悦, 能激发学习热情, 能给“学困生”勇气和信心, 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 才会对取得成功充满渴望, 才能去拼搏、奋斗。“学困生”平时很难听见老师、同学的夸奖, 久而久之失去自信心和自尊心。作为教师要多为他们搭建成功的平台, 让他们有广阔的施展才华、突出优秀个性的空间, 体验成功的愉悦。因此, 教师平时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要经常用鼓励而充满期待的目光对他们说:“你能行, 老师相信你。”“沉着镇定, 大胆拼搏。”这殷切的话语, 意味着老师的重视、关怀、期待, 从而让他们获得成功, 对培养他们自信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成功的体验, 能让“学困生”坚定信心, 而失败体验则使他们对自己产生怀疑。所以, 教师要根据“学困生”的发展特点和个性差异, 提出适合的任务和要求, 确立一个恰当的目标, 使其经过努力能够完成。即使是一点小小的成绩、进步, 也要充分肯定, 及时表扬、鼓励, 平时教学中老师要创设情境, 创造机会让学困生展现个性, 发挥特长, 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亮点, 正确面对挫折, 让他们达到成功的彼岸。使他们在不断成功中增强自信, 激发他们对成功的追求, 从而使他们心理健康发展。

国旗下的讲话:托起明天的希望 第5篇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美丽怡人的三月给我们带来了春的信息,春天,是美丽的季节,是她把一切都叫醒了;春天,又是播种的季节,希望也是总爱在春天诞生。

春天象征着教师,象征着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以及灵魂的工程师,也是实话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

初三的师兄师姐们,有追求心中理想高中的希望;初二的同学们有查漏补缺,勇创佳绩,为校争光的希望;初一的我们有不断进取,永不满足,以自己的刻苦努力,有知地过好初中生活每一天的希望。

为了这一希望,老师们起早贪晚备课,班主任还要照顾班级与学生。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她们早早的站在门口等候,上课时,不厌其烦的讲解着每一个问题。

为了这一希望,同学们更加刻苦的学习了,书包也在不再轻松,因为那有一个沉甸甸的梦想。

为了这一希望,有多少人运筹帷幄,彻夜难眠。我相信付出总有回报,我们在这样美丽的春天播下了这样美丽的希望,又为之努力奋斗,那就一定会有一个金灿灿的秋天,等待着我们去收获。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父母,老师,及祖国人民希望,在这面庄严的五星红旗下,立下我们的青春誓言。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完善人格、强健体魄、努力学习、再创佳绩!”未来——在我们手中。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用你的手、我的手、你的心、我的心,共同托起明天的希望!

谢谢大家!

用心托起明天的希望 第6篇

一、呵护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读这套书的第一本时, 我就被阿莫纳什维利独特的教学方法所吸引, 被他对学生所表现出的爱心和宽容所感动。其中有一个“花盆事件”, 给了我莫大的心灵震撼。奥塔尔把花盆打破了, 有孩子来老师这告状, 而奥塔尔则辩解说是别人推了他, 然后他不小心碰到了花盆, 因此他认为不是他的错。我想所有的老师都遇到过同样的问题, 不知道大家当时是怎么处理做的。我首先想到的是“弄清楚到底是谁干的”, 然后帮每个参与进来的学生分析他的错误之处, 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还美其名曰“心理疏导”。那么这样做是不是收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呢?我看了书后扪心自问, 其实并不能达到很理想的效果, 只是当时看来事情已经得到“妥善”的解决而已。我们的做法仅仅是在“补窟窿”, 并不是从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出发的。我们可以简单地设想一下, 一个严苛的老师如何能培养出宽容的学生?“花盆破了, 仙人掌怎么办?”多么巧妙的发问语言, 多么高超的手法, 他的宽容让学生包容了错误, 增强了孩子们的责任感, 同时也保护了奥塔尔的心灵。

二、为孩子们插上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的翅膀

“如果你的大多数学生都不要读, 你就是个坏教师;如果你的大多数学生都酷爱读, 你就是个好教师;如果你班上的所有孩子都爱读, 并且都嗜读成癖, 你不仅是个好教师, 而且还是一个好的教育者。”培养儿童对阅读的热爱, 就如同为他们插上了一对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的翅膀。因为我多年来一直从事的是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教学工作, 所以特别关注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阿莫老师的话语引起了我深深的共鸣。我认为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 语言文字的阅读很重要, 对一两个关键词领悟得是否透彻就决定了学生能否很快获得、领悟解题思路或方法。举个例子:23 比8 大多少?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给学生包含三个不同关键词的例题:23 比8 大多少?8 比23 小多少?23 和8 相差多少?像这样, 抓住关键词“比……大”““比……小”“相差”等来理解, 这是比较两个事物或两个数的大小, 它有几种不同的提法, 但是解题的方法是一样的, 都是用较大的数减较小的数。其次是数学符号的阅读能力。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 符号的普及发展也相当迅速, 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得也是很广泛的, 人们对数字符号越来越依赖。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 我们常遇到的就是大家都熟悉的“+”、“-”、“×”、“÷”等, 这些是最常见、应用最广的数学符号, 每种符号所代表的意义、用途, 也是要求学生能理解的。还有就是对数学表格的阅读能力, 在统计和一些数学问题中, 表格的形式是不可或缺的。通过表格, 相关情境及相关数据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 这就要求当今的学生必须具备读懂表格的能力。以上这些都是最基础的数学阅读能力, 到了高年级, 还有数学公式、数学图示等一系列的阅读能力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最基础最实用的方法来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主要“抓住两个结合, 突出一个重点”。所谓两个结合就是思考与阅读相结合, 实践与阅读相结合;突出一个重点就是重点内容要重点训练。数学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 如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阅读时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维判断是很重要的。理论联系实践是学习进步的不二法门, 在带着问题阅读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将阅读的所得应用于实践, 这样相辅相成可以达到1+1>2 的实际效果。

三、做学生心目中的“高大上”

阿莫老师特别看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因为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这一点我们大家都是深有体会的。我们在学生时代也会因为跟任课老师的亲疏而影响我们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因此, 我们要积极尝试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我们与学生交流的时候要做到“三心”。首先要专心, 要集中精神, 神情专注。为表示自己正注意倾听, 要多与学生进行目光交流, 要用你的肢体语言向学生传达出你的赞许与肯定, 切忌随意打断学生和随意插话, 要让学生感觉到你正用心倾听, 你很欣赏他们的发言。二要虚心。三人行必有我师, 即使面对学生幼稚的想法也要善于接纳。要尊重学生的观点, 切忌急躁地在学生还没有充分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的时候就轻易表态, 也不要挑剔批评。要虚怀若谷, 学会包容。三要耐心。对学生的不同想法, 对学生激烈的争论, 要耐心倾听。有些孩子表达能力欠缺, 话说不清楚, 说得不连贯, 这时候更需要我们教师耐住性子, 积极地鼓励他们, 使他们意识到老师重视他的想法、观点, 他们的思想是很有价值的。只要老师真情投入, 用“心”倾听, 就能实现心与心的互动, 聆听到学生发自心灵深处的声音。这样的老师也是受学生尊敬与青睐的教育者。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你的威信与提升你的人格素养。

“谁爱儿童的唧唧喳喳声, 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唧唧喳喳声爱得入迷, 谁就能获得自己的职业幸福。”这是阿莫老师的书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它不仅激励着教师, 也激励着所有对于教育事业感兴趣的人, 要像阿莫老师那样用心与学生交流, 用心去体悟教育问题, 用心去探索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

摘要:曾经, 我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一个老师就像园丁, 辛勤培育每朵花, 让牡丹雍容, 让百合恬静, 让菊花高洁。现在, 我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只要以花的形式存在着, 无论是否能开花、装点花园, 园丁都要细致地爱着它们, 这是花儿的权利, 更是园丁的责任。

上一篇:国际贸易规则下一篇:艺术教育资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