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服务留守儿童

2024-05-22

工会服务留守儿童(精选6篇)

工会服务留守儿童 第1篇

离开父母的孩子, 内心是脆弱的。作为教师, 我们要格外地关注他们, 对他们要关爱有加。

首先, 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做到“心中有数”。认真做好摸底排查, 数量上确保“一个不漏”, 内容上包括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及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留守原因、家长务工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监护人与留守儿童的关系、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在建档过程中, 低一年级向高一年级负责, 并及时补充, 变更档案, 时刻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状况。

其次, 确立“代理家长”, 解决亲情饥渴问题。主要是让有条件的教师成为“代理家长”。“亲情爸爸”和“亲情妈妈”定期走访, 与监护人交流, 及时反馈孩子的情况, 帮助监护人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及时记录留守儿童成长中的点滴, 并在教育工作中对症下药, 采取多种教育手段, 因材施教, 让孩子们体会到老师的关爱和“家”的归属感。开展结对交流, 搭建交友平台。对于较特殊的留守儿童, 实行学生之间“手牵手”结队帮扶, 从物质上、精神上给予帮扶, 让留守儿童深切感受到朋友对他们的关爱, 增强同学之间的亲切感和信任感, 进而成为可信赖的朋友, 减少他们的孤独感。

再次, 强化师德教育, 真情关爱留守儿童。教师要有爱心, 将“留守儿童”当作自己的孩子来教育。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服务队, 做到留守儿童孤单了有人陪、困难了有人帮、生病了有人照顾、成绩差了有人辅导。从而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 滋润他们渴望爱的心灵。各校全面开放留守儿童之家, 让孩子们在校困惑时有机会与家长交流, 闲暇时有书籍陪伴左右, 活动时有机会与境况相同的人交心, 从而使留守儿童的人格得到健康的发展。

最后, 定期召开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座谈会, 相互交流留守儿童在家或在校的情况, 告诉家长和监护人教育孩子的方法, 达到学校和家庭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一致性。广泛开展各项活动, 为孩子们兴趣特长提供展示的平台。让留守儿童感到校园就是他们快乐的家。

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既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 我们的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党和国家高度重视, 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来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第一, 让农民工子女享有与当地居民子女同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有了这样的优惠政策, 有条件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就可以带上自己的子女去城里读书, 从制度上保障孩子在成长期不离开父母的教育。

第二, 调整产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 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进而让农民感受到在家也能发家致富, 让农民安守农村, 从根本上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

第三, 结合新农村建设, 建立温馨和谐的社区家园。建立农村公共图书馆、乡村青少年宫和公共体育设施等, 使留守儿童有丰富的图书可读, 有情趣相同的朋友相伴, 有配套的体育场地设施锻炼, 让留守儿童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 减少他们的孤独感。

第四, 进一步加强宣传, 不断加大宣传力度, 扩大宣传途径, 采取多种形式, 大力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社会舆论, 营造各级重视支持、人人关注关心的良好局面, 促进留守儿童工作健康发展。

团市委每年组织爱国主义读书活动, 积极开展征文、绘画、书法、摄影、讲故事、演讲、网上知识竞赛、夏令营等各项比赛和娱乐活动, 给孩子们以锻炼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 增长孩子们的才干, 增添孩子们的信心。

市关工委每年开展走基层、送报告爱心进校园活动, 选派有经验的教育专家传授教法和学法, 选派某些成功人士对孩子们进行励志教育, 唤起留守儿童创造的潜能。

市爱心联合会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活动, 每逢六一和春节等节日, 他们不辞劳苦, 走街串巷, 登门拜访, 将爱心人士捐助的资金及生活用品义务送上门, 他们的爱心感动了一个个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 相信他们的爱心接力棒一定会一棒棒地传递下去, 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加和谐与安定。

关爱留守儿童服务体系 3 第2篇

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帮助外出务工的农民解决后顾之忧,根据我校留守儿童多的特点,特制定本体系:

一、各班级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学生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档案要求填写清楚留守儿童家庭住址,临时监户人姓名,父母姓名及联系电话等。

二、实施帮扶留守儿童责任制度,建立教师与学生交心谈心制度,让有条件的教师成为“代理家长”。

三、关爱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交心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使学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遵规守纪,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平时要多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身心健康,使留守儿童能深切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增强亲切感和信任感,进而成为可信赖的朋友。

四、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针对一些孩子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里障碍问题,教师要定期开展情感教育,给学生以温暖。

五、以人为本,做到“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帮助和辅导。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个体差异,分组及个别进行辅导。

2、生活上做到优先关心和照顾,教师要做到对留守儿童实行多瞧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让爱的阳光温暖他们孤独的心灵。

工会服务留守儿童 第3篇

2013年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农村留守儿童至少有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目前,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无论在物质生活方面,还是在精神生活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亲情缺失,心理发展不健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在农村,除了极少部分通过参军或上大学走出村庄的人外,大部分的农村青壮年劳力都要离开家乡到城市打工,只留下儿童和老人在户籍所在地生活。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看管、教育、沟通的责任交给祖父母或亲戚,而大多数托管人受教育程度较低,且忙于农活,导致留守儿童疏于管教、亲情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留守儿童出现了性情孤僻、偏执、胆怯、抑郁或暴躁等不良心理现象。《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调查发现,如果父母不能保证每3个月与孩子见面一次,孩子的“烦乱度”会陡然提升,对生存现状产生焦虑。情绪容易出现躯体化、恐怖、敌对、偏执、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

(二)家庭教育缺位,人身安全难以保障

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离不开父母的悉心照顾和呵护,不少留守儿童不仅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不到满足,还要从事与身体不相适应的繁重家务和田间的农活等体力劳动。留守儿童大多数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管,老人一般对孩子比较溺爱,通常只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顾,忽视精神方面的教育引导。而农村外出打工的父母普遍都不能很好地与孩子进行心理方面的沟通,偶尔打电话也只是问一下生活状况,不可能对留守儿童进行正常社会化的家庭教育。更有甚者,一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生活条件、工作环境改变,心理发生变化,夫妻双方产生矛盾,孩子深受其害。有的孩子成为单亲家庭,有的甚至出现父母双方都不愿抚养孩子的现象,造成留守儿童人身安全问题突出,被不法行为侵害的案件和人身意外伤亡事件屡屡发生。

(三)学校教育乏力,失学辍学现象频发

许多留守儿童义务教育无法得到保证,学龄儿童失学、辍学现象不断发生,学校能力有限,往往只能做说服工作,而没有具体的得力措施把学生挽留在校。即使在校,很多学生厌学情绪日益严重,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不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不注重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忽视了留守学生的不同于其他孩子的情感和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方式简单、粗暴,个别老师甚至把留守儿童看成不可改变的差生、看成班里的“包袱”,教育中只看到他们的缺点、错误,一味地批评、指责,很少对他们鼓励、表扬。

(四)课外阅读资源匮乏,阅读环境堪忧

农村小学的经费一般有限,用在学校图书室方面的资金更是少之又少。一般情况下,留守儿童的家庭条件往往不太好。父母外出打工寄回家的钱仅够家中老人和孩子的日常开销,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为孩子购买课外读物,所以,留守儿童的课外读物非常有限。虽然有些地区时常组织一些对留守儿童的帮助活动,为留守儿童捐助图书文具等,但大部分捐赠者都是把自己家里的藏书捐赠出去,有些读物颇为深奥,有些读物颇为老旧,大多并不适合儿童阅读。由此看出,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资源严重匮乏。

二、公共图书馆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可行性

(一)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是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前提

目前业界普遍认同图书馆拥有的五大基本职能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提供文化娱乐。可见,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是人们终身学习的课堂,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图书馆理应发挥教育职能作用,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公共图书馆可通过提供健康、积极向上的书刊文献,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以及心理辅导,使孩子从自我封闭中走出来,养成好的阅读习惯以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公共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是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有效保障

近年来,国家各级政府都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列入了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各级政府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创新服务方式,公共图书馆以此为契机,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不仅馆舍条件、硬件设施、服务环境全面改善,服务能力、服务效率也随之大幅提升。公共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阅读服务。比如,公共图书馆可以在农村学校建立图书阅览室,提供适合孩子们阅读的教辅书籍和课外读本,从而补充孩子们课堂知识的不足,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三)公共图书馆的专业人才是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主力军

公共图书馆拥有一批专业的人才,他们长期从事读者服务工作,尤其是为少儿读者服务,他们不仅了解图书馆书籍流通的整个过程,还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阅读倾向,知道孩子们的心理需求,能有针对性地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服务。比如,可以针对不同的留守儿童推荐适合他们的读物,进行恰当的阅读引导,让孩子们享受阅读的乐趣,享受书籍带来的快乐。

三、公共图书馆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享受阅读快乐的措施

(一)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卡

公共图书馆应对服务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摸底,填写“留守儿童信息卡”,全面掌握其家庭、学习、生活及父母外出务工留守代管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随时了解留守儿童信息档案,对留守儿童的文化、学习、生活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为开展图书馆教育服务打好基础。

(二)在农村校内设立阅览室

在农村中小学设立书刊借阅点或者阅览室,开展图书借阅活动。利用寄宿学生课余时间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公共图书馆可充分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结合全国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在学校广泛开展“爱国主义电影展播、科普电影展播”等活动,播放适合留守儿童的各种讲座。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宣传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和资源,另一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图书馆教育,培养、指引、辅导留守儿童多读书、读好书,使留守儿童走近图书馆,学会利用图书馆,要让农村留守儿童不出校门、不用花钱就可以像城里孩子一样借阅到课外书,阅读到健康有益的图书,增长课外知识,开阔视野,享受阅读快乐。

(三)开设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室

一些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设立“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室”,为留守儿童的家长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分析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服务,认真、细致地解答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辅导室里可摆放一些解决当代青少年最普遍的心理问题的书籍,让孩子们通过阅读明白生活的道理。在此基础上,对个别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帮助,以平等、理解、相互尊重的方式对待他们,帮助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解决和面对所出现的问题。另外,在辅导室内还可以特别留出一定的空间,用于留守儿童自学,并安排责任心强,富有爱心与耐心的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管理,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

(四)与学校共同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每年的“世界读书日”,公共图书馆可以向当地的学校提供最新的适合孩子们阅读的新书目录,并联合当地学校开展一系列读书活动。例如,可以在每个学期举办一次“读书节”活动。在“读书节”期间,开展征文活动,举办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读书知识竞赛、书画大赛等,帮助孩子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这些活动,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点,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五)针对留守儿童的父母开展专题讲座

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离不开家长的配合。由于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在城市务工,面对孩子的心理问题往往不知所措,图书馆可以邀请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就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题讲座,指导留守儿童的父母和托管人如何正确面对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心理方面的问题,让他们能够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对留守儿童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心理疏导,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学习境况不仅涉及个人以后的发展和家庭当前的幸福,还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目前,他们的处境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思考。作为承担公民终身教育的公共图书馆,要努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文化服务,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能享受国家政策的温暖,让孩子们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工会服务留守儿童 第4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流动少年宫”,教育资源

少年宫是我国在学校以外对少年儿童进行政治教育和开展集体文化活动的机构。属于少年宫一类的组织还有少年活动站、少年之家、少年科技馆 ( 站) 、妇儿活动中心、儿童乐园等, 它们有的只是名称上的差异, 有的表示规模大小或活动重点的不同, 一般设有科学、艺术、体育等部 ( 组) 。任务是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配合学校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 发展少年儿童的兴趣和特长; 组织汇演和竞赛, 为学校课外活动作示范和辅导。

所谓“流动少年宫”, 就是借助城市里少年宫优秀资源, 设计优质的活动内容和新颖的活动方式, 把各种项目送进社区、广场、学校、乡镇, 为这些地区的少年儿童创造零距离接触接受校外教育活动的平台, 使他们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体验活动中, 培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从而推动少年儿童综合文化素质的提升。

一、“流动少年宫”可以促进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

目前,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当前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一些城市剩余劳动力和乡村主要劳动力都开始向大城市转移, 绝大多数流出群众外出务工时不得不将子女留在家中, 随之衍生出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父母监护的缺乏、现有监护的不力, 让部分留守儿童在生活中面临安全无保、学业失助、品行失调等成长风险和隐患。一般城市除了公办少年宫和妇儿活动中心可以有相似的活动功能外, 社区乡村均无类似少年宫组织, 因而开展“流动少年宫”进社区、进文广场、进学校、进农村的运行模式可以较好地整合社会资源, 更好地发挥公益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德育功能, 并能丰富农村、社区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让更多的少年儿童分享了校外教育的成果; 同时可以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少年儿童成长成才、实现教育公平。

二、“流动少年宫”可以让留守儿童享受同等教育资源

公办少年宫和妇儿活动中心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 还应该注重于公益活动的开展。而开展“流动少年宫”系列活动, 恰好就是他们回报社会的一个重要载体。它不仅可以传播文化、提高留守儿童的素养、增进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 还能丰富这部分孩子的课余生活, 弥补那份炙热的情感, 让他们不再感到孤独。同时, 唤起社会大众对这些弱势群体的同情, 伸出大家的友爱之手。其实, 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生活中、学习中的关怀, 更需要心的抚慰、爱的浇灌, 走近他们的生活、聆听他们的心声, 给他们一样幸福多彩的童年, 让他们享受到同等的素质教育资源, 得到良好的发展, 这对促进少年儿童教育事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流动少年宫”可以做留守儿童的“快乐超市”

所谓超市, 是以顾客自选方式经营的大型综合性零售商场, 又称自选商场, 是许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的主要商业零售组织形式。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商品分门别类摆放在货架上, 顾客可以随意挑选; 商品品种齐全, 挑选方便; 商品的价格相对也较低廉, 受到广大顾客的欢迎。而“流动少年宫”有类似的功能和效果, 它可以承担起孩子家门口的快乐超市功能, 让这些留守儿童们可以自主选择各种项目进行快乐体验, 从而为这些儿童播散快乐, 传播知识, 种下文明。

四、“流动少年宫”扩大留守儿童的知识领域和活动空间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 他们平常的知识来源一般就是学校老师的传授, 电视上的相关内容或者爷爷奶奶辈的口头相传等, 他们的活动空间基本就是学校, 家里等。而过“流动少年宫”的一些实践活动, 可以大大地扩充他们的知识领域和活动空间, 使他们把从课本上获得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理解和运用, 加深了对知识的消化, 培养孩子们的技能、技巧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在知识的海洋里学会生存的本领。

五、“流动少年宫”可以增进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感情

留守儿童由于平常与父母沟通非常少, 因而亲子关系容易生疏。父母方面, 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少, 家庭与亲情教育出现空白, 因而, 大部分留守儿童容易出现性格内向, 情感冷淡, 表现呆板, 沉迷于幻想的特征。而“流动少年宫”通过的一些特定亲子游, 如亲子运动会等, 特别是亲子跳绳, 亲子呼拉圈等活动项目, 让父母和子女共同参与。在锻炼孩子的同时又为亲子互动创造了一个平台, 拉近了家长与孩子、少年宫和家长的距离, 增进父母与留守儿童亲密感情, 促进了亲子关系的融洽。同时, 也促进了校外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和谐统一。由于留守儿童在现实生活中成就感少, 所以他们喜欢在虚拟世界寻找快乐, 由于他们分辨能力差, 网络世界的不良信息给学生带来了较大毒害, 而“流动少年宫”的有些游戏活动, 也能使他们从沉迷网上虚拟的电子游戏等回归现实生活中。

六、“流动少年宫”可以培养留守学生的健康心理

留守学生成长尤如山崖上的野草, 在极度艰苦的自然环境下生存, 复杂的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 他们容易偏移主流价值观, 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形成消极悲观的心理意识; 从而容易形成忧郁、苦闷、恐惧、偏执、烦躁、不稳定情绪。学校是教育学生的主阵地, 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事实上, 学校教育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如学校教师关注的是学生成绩, 对学生的评价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可谓: “一好 ( 学习成绩好) 百好, 一不好 ( 学习成绩不好) 百不好”。而留守儿童很多在学习成绩方面很难达到理想状态, 他们往往会认为自己不会学、学不会, 担心害怕考试, 一旦失利, 就破罐子破摔, 等等, 非常不利于这部分健康心理的形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兴趣提高了效率才会高, 学生的自信心才会增强。“流动少年宫”通过新的手段、以新的模式, 把融合趣味、融合学习、融合技能培训的活动带进社区、走进广场、走进学校、走进农村, 使校外活动场所相对缺乏的社区、农村未成年人, 特别是留守儿童, 使将有机会在家门口享受“流动少年宫”, 让他们在游戏中感悟心理愉悦; 利用竞争与合作, 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借助抗干扰专项训练, 培养学生抗干扰能力, 增强意志力, 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

2008年, 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意见》。“流动少年宫”把城市的文明搬到了社区、乡镇、农村, 让那些孩子与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快乐的阳光, 真正实现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全覆盖和无缝对接, 它深入广阔的农村, 播散快乐、传播知识, 种下文明。让一些乡村孩子获得城市文明的滋润和活动的熏陶, 它也必将成为服务青少年的有效服务载体!

参考文献

[1]曹勇安.从教育的产业性看教育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效益.中国基础教育网, 2006, 5.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2006.

服务留守妇女儿童工作简报 第5篇

“大妈,赶集的路上注意安全,不要乘坐无牌无照的车辆!”“小朋友,现在天气热,不要下河下塘洗澡!”8月26日,新邵县龙溪铺镇利用赶集的时机,在集市繁华路口设立宣传展位,组织妇联、团委、安监、计生等部门人员,开展校园安全生产、妇女权益、儿童安全保健等方面的宣传。

新邵县龙溪铺镇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切实为留守妇女儿童提供优质服务。一是配强“半边天”的带头人。该镇坚持以党建带妇建,在村、支两委换届选举中,共产生4名女支部书记,49名女村委委员,其中46名委员被聘为村妇代会主任,全镇46个村均建立了“妇女之家”。二是建立留守妇女、儿童数据库。通过数据采集、表格报送、信息录入、录入整理等工作,共采集录入留守儿童信息2856条,摸底留守妇女信息962条,建立了完整的留守妇女、儿童信息数据库。三是切实关爱留守儿童。镇妇联不定期同留守儿童开展交流谈心,关心关注他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全镇共结成留守儿童帮扶对子270余对。5月29日,对后塘小学、长江小学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现场开展了拔河、跳绳、老鹰捉小鸡等活动,并发放书包、笔记本、文具盒、铅笔、面包、蛋糕等文具和物资。四是多项活动关爱留守妇女。配合县妇联,在全镇广泛开展“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启动宫颈癌和乳腺癌免费检查项目。加强对留守妇女的技能培训,8月6日至20日,在该镇长古岭小学,举办了为期15天的中式面点培训班,共90余位留守妇女报名参加。培训内容包括面包、卷子、馒头、油条、麻花、南瓜饼、蛋糕等面点食品的制作,通过培训,所有参学妇女都学会了这一技能,能熟练制作几种面点。

工会服务留守儿童 第6篇

在巧家县、夏县、安定区三地分别随机抽取106、89、60名留守儿童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巧家县以集中在教室问卷调查为主, 夏县和安定区以走访问卷调查为主。调查内容涉及: (1) 儿童及家庭基本状况。主要包括儿童的年龄、性别、留守情况、家庭生活条件, 父母及监护人文化程度、收入等。 (2) 卫生服务利用状况。主要包括儿童生病就诊费用支付情况、儿童及家长是否参加新农合、对新农合报销满意度、对附近定点医保单位了解程度、对新农合的建议和想法。运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二、调查情况

1. 留守儿童情况。

巧家县106名留守儿童中男孩50人 (47.17%) , 女孩56人 (52.83%) ;夏县89名留守儿童中男孩41人 (46.07%) , 女孩48人 (53.93%) ;安定区60名留守儿童中男孩32人 (53.33%) , 女孩28人 (46.67%) 。

2. 留守儿童生活状况。

巧家县留守儿童和父母一方生活的有38人, 和祖辈一起生活的有30人, 和其他亲戚一起生活的有12人, 独自生活或住校等其他方式生活的有26人。夏县留守儿童和父母一方生活的有24人, 和祖辈一起生活的有52人, 和其他亲戚一起生活的有11人, 独自生活或住校等其他方式生活的有2人。安定区留守儿童和父母一方生活的有25人, 和祖辈一起生活的有25人, 和其他亲戚一起生活的有8人, 独自生活或住校等其他方式生活的有2人。

三、分析讨论

1. 留守儿童生病就医时的关注因素。

巧家县106名儿童中生病时有21.7%关注就诊单位与家距离, 57.55%关注医疗技术水平, 6.6%关注医疗人员服务态度, 14.15%关注医疗费用。夏县89名儿童中生病时有27%关注就诊单位与家距离, 50.56%关注医疗技术水平, 9%关注医疗人员的服务态度, 13.48%关注医疗费用。安定区60名儿童中生病时有15%关注就诊单位与家距离, 68.33%关注医疗技术水平, 1.67%关注医疗人员服务态度, 15%关注医疗费用。这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医疗技术水平、距离远近及医疗费用水平是影响三地留守儿童卫生服务利用现状的重要因素。

2. 孩子生病时一般就诊医院的等级。

巧家县的106名留守儿童, 生病时选择去村卫生所就医的有43名, 乡镇医院的有36名, 县级医院的有22名, 市级及以上医院的有5名。夏县的89名留守儿童, 生病时选择去村卫生所就医的有64名, 乡镇医院的有18名, 县级医院的有5名, 市级及以上医院的有2名。安定区的60名留守儿童, 生病时选择去村卫生所就医的有23名, 乡镇医院的有22名, 县级医院的有6名, 市级及以上医院的有9名。

以上数据表明大多数留守儿童生病就诊时首选村卫生所。从访谈中得出, 留守家庭就诊时最重视的因素:一是家里到最近医疗机构的距离;二是就诊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由于新农合鼓励基层就医, 越向基层, 报销比例越高, 且基层医疗机构距离家一般较近, 因而三地的留守儿童生病就医多趋向村卫生所。

3. 留守儿童家庭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了解程度。

巧家县的106个留守儿童家庭中, 16.04%非常了解新农合;67.92%听说过新农合, 但不了解;10.37%完全不了解新农合;5.67%不关心新农合。夏县的89个留守儿童家庭中, 7.87%非常了解新农合;69.66%听说过新农合, 但不了解;16.85%完全不了解新农合;5.62%不关心新农合。安定区的60个留守儿童家庭中, 26.67%非常了解新农合;63.33%听说过新农合, 但不了解;8.33%完全不了解新农合;1.67%不关心新农合。

从调查中得出, 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庭还不够了解新农合, 不清楚新农合待遇、报销比例及程序。其文化程度低、医疗保健意识薄弱是造成其新农合认识欠缺及参合率低的重要原因。

4. 留守儿童是否参加新农合对其就医方式的影响。

巧家县90名留守儿童参加了新农合, 参合儿童生病时有48名选择及时就医;32名自行购药;8名觉得症状轻而暂不管;16名没有参加新农合, 其中3名生病时及时就医;10名选择自行购药, 3名认为症状轻而暂不管。由此分析, 参加新农合能报销一部分医疗费用, 促使参合儿童选择及时就医的比率高于未参合儿童。夏县76名留守儿童参加了新农合, 其中48名在生病时选择及时就医, 13名选择自行购药, 14名认为症状轻暂不管;13名留守儿童没有参加新农合, 其中9名生病时选择及时就医, 3名自行购药。夏县留守儿童是否参合对其选择何种医疗方式没有明显的影响。安定区52名留守儿童参加了新农合, 其中12名在生病时选择及时就医, 30名自行购药, 10名认为症状轻而暂不管;8名未参合的留守儿童中, 生病时1名选择及时就医, 3名选择自行购药, 4名暂不管。安定区留守儿童中86.67%参加了新农合, 参合儿童生病时更愿意选择及时就医或自行购药。

四、建议与对策

1. 为留守儿童建立健康档案库。

在调查样本中, 巧家县有28.3%的留守儿童和祖辈生活在一起, 夏县有85.4%的留守儿童和祖辈生活在一起, 安定区有41.7%的留守儿童和祖辈生活在一起。监护人年龄较大也是造成留守儿童生病不及时就医的重要原因。所以, 应为留守儿童建立健康档案库, 并组织医务人员定期前往留守儿童家中探望, 并针对自身年幼且监护人年纪较大的留守儿童提供上门医疗服务, 减少生病不医现象, 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2. 增加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数量, 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据《都市时报》2013年3月12日报道, 我国每千名儿童仅有0.23个医生--儿科医生比较紧缺, 从医疗服务提供的角度来考虑, 应当从数量上和质量上增加对留守儿童的医疗资源的提供。如对于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增加村卫生所的数量;完善定向医学生转入和退出机制, 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吸引和鼓励医学生基层就医、基层在职医务人员继续教育, 保证基层卫生服务质量。

3. 加大力度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增加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的了解程度。

三地调查样本中, 非常了解新农合的家庭比重都比较小 (巧家县16.04%, 夏县7.87%, 安定区26.67%) , 不了解或者仅听说的比例很大, 而且有的参合留守儿童家庭因不了解定点医保单位, 而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就医造成了费用自负的情况。因此, 相关部门在农村家庭参保时应以各种形式告知具体的定点医疗机构及相关事宜。

4. 简化新农合报销程序, 提高对留守儿童门诊、住院治疗的保障程度。

由于经济因素等限制, 使得一部分留守儿童家庭在起付线以下的医疗费用难以自付而放弃就医。因此, 提高对门诊、住院报销比例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生病时及时就医。繁杂的报销程序也导致一部分家庭放弃报销而加重医疗费用负担, 相关部门应简化程序, 方便参合人员及时就医, 即时报销费用。

参考文献

[1]钱渊.每千名儿童仅有0.23个医生[N].都市时报, 2013-03-12 (A06) .

[2]张浩, 余园园, 高文涛, 等.农村留守儿童医疗现状分析与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 2012, 10 (1) .

[3]段成荣, 吴丽丽.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最新状况与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1 (4) .

上一篇:团委工作的管理办法下一篇:中学生课余体育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