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范文

2024-05-30

中国历史范文(精选12篇)

中国历史 第1篇

近两年来, 现代中国历史部分的高考试题涉及以下主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特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及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及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意义;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和意义;中美、中日关系的发展及新时期其他外交活动;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实践及经验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及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进步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方针;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复习备考过程中, 建议考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最重要的知识点, 也是高频考点。运用横向比较法, 结合三大制度的内容、特点, 与西方的民主制度进行比较, 认识到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注重阶段划分, 感悟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并概括阶段特征。应特别关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中美和中日关系, 要求把握国家利益决定外交关系发展变化这条主线。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 分析“左”倾错误的弊端, 探究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实质和影响, 厘清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梳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联系“一带一路”等热点问题, 强化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知识。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掌握“南方谈话”与中共“十四大”的重大影响。结合现代中国科技、教育发展的史实, 加深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的认识。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 将三本必修教材中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不同模块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弥补现行教材的不足。注意现代中国历史与当前社会热点的联系, 同时注意学科综合, 运用政治、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思考解决历史问题。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4 年安徽卷文综第18 题) 有的学者认为, 加入多边国际公约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图1中最高点 (H) 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答案】C

【解析】首先定位图中最高点 (H) , 然后对应横轴上的时间 (2001年后)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71 年中国重返联合国, 1992 年“九二共识”后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高点 (H) 出现的直接原因非C项莫属。

变式练习表1是根据《中国青年报》2006年3 月20 日刊登的《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一文改编而成。下列选项中, 填入表格准确的一项是

A.甲:工业增速、“超英赶美”

B.乙:“以阶级斗争为纲”

C.丙:“一边倒”“另起炉灶”

D.丁: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 “一五”期间, 以重工业建设为重点, 甲处主题词应为“工业增速、‘超英赶美’”;20世纪80年代前期, “文革”已经结束, 乙处主题词不应是“以阶级斗争为纲”, 而应是“走向改革开放”;20 世纪90 年代前期, 苏联解体, 邓小平发表“视察南方谈话”及“十四大”召开, 丙处主题词不应是“一边倒”“另起炉灶”, 而应是“小平南巡、改革潮涌”;21 世纪前期的时代特征是深化改革, 丁处主题词应是“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

示例2 (2015 年广东卷文综第16 题) 1961 年, 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 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 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的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作为例证, 可用于说明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报告所述状况反映了家庭生产取代集体生产的现象, 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 D项正确;1961 年, 土地所有制仍为公有制, 没有发生变化, A项错误;1953 年, 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始, B项不合题意;20 世纪60 年代初, 国民经济调整刚刚开始, 1965年,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C项表述错误。

变式练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内经济学家陈云同志曾提出著名的“鸟笼经济理论”:鸟不能捏在手里, 捏在手里会死, 要让它飞, 但只能让它在笼子里飞。没有笼子, 它就飞跑了“。鸟笼经济理论”中的“鸟”和“笼”分别喻指

A.民主自由和法制建设

B.市场调节和计划指导

C.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D.民主政治和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鸟笼经济理论”认为, 市场调节是“鸟”, 计划指导是“笼”。其实质是实行计划经济下的市场调节。如果忽略了“经济”这一主题, 可能误选。

示例3 (2014年山东卷文综第20题) 图2为商务印书馆1978 年12 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它反映出当时

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

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

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答案】C

【解析】本题以《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为切入点, 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从图片材料中“毛主席”“光辉照耀”“飞跃发展”等关键词, 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大跃进”仍持高度肯定的态度, 没有提及它所带来的危害, 再联系题干中的时间 (1978 年12月) 和所学知识, 可知C项正确。

变式练习表2 为商务印书馆1971 年版《新华字典》附录中的《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 (部分) 。它反映出

A.常用标点符号数量缩减, 用法受到篡改

B.“左”倾思想始终没有影响到文化领域

C.当时个人崇拜现象仅在工人阶级中盛行

D.特殊时期的工具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答案】D

【解析】题干明确说明表格所引内容是《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的一部分, A项“数量缩减”的说法不成立;C项表述是对“有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才有我们工人阶级的今天”这一例句的曲解, 也应排除;1971年版《新华字典》中的例句明显受到“文革”中“左”倾思想的影响,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因而排除B项, 选择D项。

【阶段特征】

一、过渡时期 (1949—1956 年) , 即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政治方面:巩固新生政权, 完成土地改革, 和平解放西藏, 逐步确立了包括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经济方面:恢复国民经济, 完成“一五”计划, 初步奠定工业化的基础;经过三大改造, 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外交方面: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奠定了新中国的外交基础, 其中“一边倒”方针在促进经济恢复、打破帝国主义封锁、巩固中苏人民的团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文化方面:新中国在思想文化、国防科技、教育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二、曲折发展时期 (1956—1966 年) ,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

政治方面:1956 年,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提出了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的任务。1958年, “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在实践中追求多、快, 忽视了客观规律, “左”倾冒进思想抬头。

经济方面:急于求成, 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速度和规模, 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使经济建设遭受严重挫折。1959—1961年, 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局面。

外交方面:反对来自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 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

文化方面:提出“双百”方针, 文学艺术创作一度繁荣, 但发展曲折。

国防科技方面:1964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三、十年“文革”时期 (1966—1976 年) ,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严重失误

政治方面:中央领导人错误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 认为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敌我阶级矛盾, 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都被造反派夺权, 陷于瘫痪。

经济方面:工农业生产秩序遭到破坏, 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 其间在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的主持下, 国民经济有所恢复和回升。

外交方面:1971 年,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 年,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科技、文化、教育方面:1970 年,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双百”方针受到冲击和破坏, 文学艺术及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 妨碍了科学文化的正常发展。教育事业受到严重影响, 高考制度中断。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 年至今)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政治方面:1978 年, 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始拨乱反正,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建设上来, 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得到重建并获得发展, 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祖国统一大业获得突破, 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首先在香港、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经济方面:对内改革, 实行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改变生产关系、所有制结构、经营方式、产业结构和分配方式, 调动了生产积极性, 增强了企业活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巨大提高。实行对外开放, 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引进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扩大出口, 发展外向型经济, 增强了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外交方面: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坚持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2001 年,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积极应对挑战。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与周边国家积极合作, 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文化方面: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

科技、教育方面:2003 年, “神舟5 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返回地面成功。袁隆平选育了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1977 年, 高考制度恢复。针对教育改革, 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 国家实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 个小题, 每小题4分, 共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3 是1949—1954 年我国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其中空缺的领导机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中央文革领导小组”

2.我国某时期宪法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现在主要有下列各种:国家所有制, 即全民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 即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这部宪法颁布于

A.1954年 B.1975年

C.1978年 D.1982年

3.2015 年4 月24 日, 习近平主席出席某重要国际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 并评价这一会议“促进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加速了全球殖民体系瓦解的历史进程……是亚非人民团结合作的一个里程碑”。这一会议

A.在朝鲜战争的战火中召开

B.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与会国社会制度趋于一致

D.主题之一是亚非国家的发展

4.图4 为1958 年的宣传画及统计数据。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 宣传画以艺术手法真实展现出工农业产品产量的提高

B. 统计数据折射出时人改变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C. 两者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工农业生产的客观状况

D.宣传画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统计数据比较可信

5.图5 为《人民日报》号外。这份报纸

A.出版于1954 年10 月16 日

B.开创了以号外形式发布重大新闻的先例

C.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D.采用了最新研发的激光照排印刷技术

6.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写道:“为了现代化, 国家 (中国) 重视专甚于红, 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一“制度”

A.在中国延续了约1300 年

B.推荐出大量“工农兵学员”

C.从1977年开始恢复执行

D.贯彻落实了“双百”方针

7.1978 年以来的中国历史, 史学界一般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 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由此可见

①前者强调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②后者从对外开放角度出发, 强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③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标识或划分 ④当代历史不同于近现代历史, 无法进行明确分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表3 为《1949—2008 年中国小学、初中入学率统计简表》。入学率的提高得益于

A.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

B.“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C.“211工程”和“希望工程”的实施

D.《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

9.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战后70 周年谈话中加入了“道歉”的表述。下列有关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状况的标题中, 符合中日关系的表述是

A.跨洋握手 B.冰释雪融

C.分道扬镳 D.扬眉吐气

10.2015 年8 月13 日, 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落成开馆, 四行仓库 (见图6) 见证了1937年淞沪会战之惨烈。20世纪80年代, 在对外开放的道路上, 上海先后

①成为经济特区 ②成为沿海开放城市③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④被纳入沿海经济开放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中国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透露,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神舟11号”飞船将于2016年发射。在载人航天技术方面, 中国名列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12.表4 为《1978—2005 年国内生产总值简表》。从中可以提取的信息有

①高度集中的计划模式导致经济发展出现波折 ②改革开放后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收效显著 ④中国的和平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2 个小题, 其中第13 小题24 分, 第14 小题28 分, 共52 分)

13. (24 分) 洮河是黄河上游较大的一级支流, 发源于甘、青两省交界处的西倾山北麓, 在永靖县境内汇入刘家峡水库, 全长673.1千米。引洮供水工程以洮河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为水源, 供水范围西至洮河、东至葫芦河、南至渭河、北至黄河, 受益区总面积为1.97万平方千米, 涉及11个国家扶贫重点县区。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8年2月, 中共甘肃省第二次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确定了引洮河水上董志塬的计划。引洮工程最早投建于1958年6月, 开工典礼在岷县古城举行。工程采取“边测量、边设计、边施工”的建设方式。17万建设者高举着“水不上山不回家”的保证书, 在洮河畔向世人宣示了大干苦干的决心。该工程最终于1961年6月停建。三年建设期间, 国家共投资1.6亿元。

材料二2002年9月18日, 国务院讨论通过了《甘肃省洮河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供水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2006 年7 月5 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2年12月2 日, 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甘肃省引洮水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作为引洮供水工程的项目法人, 负责引洮供水一期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总投资36.98亿元, 工程建设工期为六年。2006 年11 月, 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正式开工。2014 年12 月28日, 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中国水利报》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引洮工程开工建设的有利条件, 并分析停建的主要原因。 (12分)

(2) 结合所学知识, 从材料二所述引洮工程通水可以得到哪些认识? (12分)

14. (28 分)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或献词, 既是历史的见证, 也是思想的记录。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0 年的新年已经在胜利声中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在1950年, 中国人民将要解放全部国土, 并将基本上克服财政经济上的困难, 使自己的国家转入生产建设的轨道。在1949 年, 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伟大胜利, 而在1950 年, 则将全部完成并巩固这个胜利。

——1950 年元旦社论《完成胜利, 巩固胜利!——迎接1950年元旦》

材料二两个超级大国的代表坐在一起, 进行幕后交易, 就可以任意摆布别国命运的那种时代, 已经过去了。越来越多的中小国家联合起来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日益加强, 一切受到两个超级大国侵略、颠覆、控制、干涉和欺负的国家和人民正在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 这是当前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趋势。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六届会议既突破了美国政府的阻挠, 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决议, 又违背了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意志, 以104 票的压倒多数通过了要求印巴双方停火、撤军的决议。中小国家在联合国里能够联合起来发挥这样令人鼓舞的作用, 正义的呼声能够这样占上风, 美苏两霸陷于这样孤立的境地, 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联合国发生的变化, 是国际形势大好的一个生动反映。

——1972 年元旦社论《团结起来, 争取更大的胜利》

材料三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 从中原到边疆, 从工厂到农村, 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唐朝诗人杜甫写过两句诗:“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我们今天确实处在一个由乱到治、由穷到富的大变化、大发展的历史潮流中。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把握, 在新的一年里, 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斗争中, 取得比去年更大的进展。

——1982 年元旦社论《一年更比一年好, 定叫今年胜去年》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1949 年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 (9 分)

(2)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材料二对当时国际格局的总体认识及中国的基本态度。 (10分)

(3) 结合时代背景, 指出材料三中“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把握”的主要依据。 (9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A 【解析】根据题干所列时间范围“1949—1954年”可知,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尚未设立, 全国政协代行其职能, “中央文革领导小组”属于“文革”范畴, 时间更晚。

2.A 【解析】宪法确认“资本家所有制”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组成部分, 说明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因此这部宪法应是1954年宪法。

3.D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60 周年”“加速了全球殖民体系瓦解的历史进程”“亚非人民团结合作”等可知, 这次会议是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朝鲜战争于1953年结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1953 年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社会制度是万隆会议与会国“存异”的内容之一, A、B、C三项均错误。万隆会议与会国家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共同任务, D项正确。

4.B 【解析】宣传画和统计数据均明显带有“大跃进”的浮夸特征, 因而都不真实、不客观、不可信, 只能体现出时人的美好愿望。

5.C 【解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于1964 年, A项时间表述错误;这份报纸是“号外”, 及时发布重大新闻, 体现了时效性, 但不能说明是开创先例, B项推理错误, C项表述正确;激光照排技术20世纪70年代才传入我国, D项错误。

6.C 【解析】费正清所述制度为高考制度。A项是对科举制度的表述;B项只符合“文革”时期;D项属于文艺领域。

7.A 【解析】①②正确解释了两种分期的依据, ③体现了兼容开放的历史观, 均正确;④表现出模糊虚无的态度, 应排除。

8.D 【解析】从涉及领域排除素质教育 (主要针对高中教育) 和“211 工程” (大学教育) , 从时间上排除“科教兴国”战略 (1995年) 。

9.B 【解析】四个备选项分别指代尼克松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重返联合国。

10.D 【解析】上海不属于经济特区。

11.C 【解析】中国是继苏、美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12.B 【解析】①④表述本身正确, 但与表格数据无关, 应排除。

二、非选择题

13. (24 分) (1) 有利条件:工程规模大;建设热情高;国家投资多;举国上下关注。 (8分)

停建原因: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三年经济困难。 (4分)

(2) 科学技术提高了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中央、地方政府求真务实;民生问题得到切实关注。 (12分)

14. (28 分) (1) 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并通过《共同纲领》;成立中央人民政府,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恢复生产, 发展经济;镇压反革命, 稳定社会秩序。 (9分, 任答其中3点即可)

(2) 认识: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即美苏属于第一世界, 亚非拉属于第三世界, 日本和其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属于第二世界。 (4分)

态度: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 反对美苏霸权主义;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6分)

中国历史 第2篇

2、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

3、北京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约180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 “山顶洞人”的远古人类。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的体态特征。

5、山顶洞人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国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骨针约同火柴棍般粗细,长82毫米。

6、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7、陕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人面网纹盆上各种纹饰,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

8、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乌黑光亮,有着金属器皿一样的光泽。

9、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样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们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屋。

10、大约4000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取得了最后胜利。

11、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司母戊大方鼎

12、黄帝之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了几位杰出的人物:尧、舜、禹。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

13、尧舜禹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大禹奉命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14、后来,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疾病改变中国历史 第3篇

首先,历史中的曹操确实在赤壁之战中被烧了舰队,但这不是让他决心撤退的真正原因。在《三国志》的记载中,来自北方的曹操军队一到赤壁就开始生病。面对疾病造成的严重减员,曹操只能撤兵。

史书中并没有说明曹魏大军罹患的是哪种疾病,但在另外一本医学经典《伤寒论》里,张仲景详细介绍了当时南阳一带发生的疫情,而曹操行军时恰好经过那里。根据张仲景的描述,后人考证曹军患上的很有可能是南方常见的血吸虫病。由此可见,当年的赤壁之战,真正击败曹操的并不是火攻。

修建大明宫,就是为了躲疟疾

唐朝的首都长安没有设计好,因为太过注重都城的礼仪功能,城市布局没有考虑低洼地带对居住和健康的影响。恰逢隋唐时期北方气候湿润,长安城中的低洼地带非常容易滋生蚊虫,疟疾也经常流行。

比如皇宫最初位于城内两个土坡之间,唐高宗就深受“风痹”困扰。武则天主持扩建的大明宫,地势比旧宫要高,修建的初衷也是给丈夫养病。

而在城内,地势較低的城西因为“西方为尊”,在隋代建城时是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但到了唐朝,人口反而向东转移,原因就是怕生病。

大军得了醉氧病,吐蕃攻陷长安又撤退

公元670年,唐朝大将薛仁贵率军远征吐蕃,目标直指拉萨,但在出兵不久之后,就因为“冷瘴”遭遇大败。八年之后,唐朝又派出18万大军反击吐蕃的侵扰,但这支由“关内、河东及诸州骁勇”组成的部队到了青藏高原照样歇菜,最后止步在青海湖附近。

习惯了高原的稀薄空气对吐蕃人来说也不全是好事。公元763年吐蕃军队攻陷长安之后,因为平原的充足氧气产生了头痛、乏力、胸闷、腹泻的“醉氧反应”,不到半个月就把军队撤退到了甘肃一带。

蒙古大汗的痢疾,让南宋灭亡推迟了17年

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率军亲征南宋,结果死在了四川的钓鱼城。民间传说蒙哥亲自攻城时中了一箭,死在了前线——你没看错,《神雕侠侣》里面的蒙哥,也是中了杨过一箭后阵亡的。

但在正统史料中,只记载了蒙哥是因病去世,而波斯历史学家考证发现,蒙古军围攻钓鱼城时,已经因为水土不服染上了痢疾,蒙哥也是因为痢疾暴毙的。

蒙哥死后,蒙古帝国陷入分裂,直到1276年,忽必烈才从权力斗争中胜出后率军消灭南宋。蒙哥不论死于哪种原因,南宋的历史都因此至少延长了17年。

鼠疫结束得晚一点,吴三桂没准就是大功臣

明末李自成围攻京师的时候,北京正在闹鼠疫。在历史记载里,原本拱卫首都的15万明军精锐,灾疫过后能守城的只剩下了五、六万老弱病残。最后,多次被蒙古、后金围攻但从未失守的北京城,只用三天就向李自成敞开了城门。

在这个背景下,吴三桂的故事也有了合理解释。农民起义军进驻北京之后,也受到了鼠疫的困扰。引清兵入关驱赶李自成,再利用满人染病的机会消灭满清,在吴三桂心中或许是更绝妙的计划。

让吴三桂万万没想到的是,满人入关之后,鼠疫疫情已经过了高峰期,而满汉分治的政策也阻断了瘟疫的继续蔓延。整个中国的王朝就这样在一场疾病的来去间变了两次模样。

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历史叙事 第4篇

关键词:革命历史电视剧,历史叙事

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倾向于通过有一定容量的叙事文本来传达一种历史感, 早期的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篇幅一般较短, 剧集通常不超过20集, 但是这些电视剧也常常通过在有限的篇幅内尽量容纳更多的历史内容进而增强自身的历史纵深感。比如《上党战役》只有7集, 但是在描述战争的同时还平行展现了毛泽东一行赴重庆谈判的历史活动, 通过纵向空间的拓展加重了历史“厚重感”, 而不是“为了战争而战争”。新世纪以来的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更是动辄长达三、四十集的篇幅, 在历史的长度与厚度方面都有了非常丰富性的镜像呈现。比如《中国命运的决战》“把中国命运的选择放在世界格局上来表现, 以三国 (中、美、苏) 四方 (共产党、国民党、美国、苏联) 的分分合合、联合与较量作为故事的核心, 全剧主要写谋略、斗智, 反映‘三国四方’特别是两个统帅在重大事件中如何决策。电视剧涉及了大量的历史档案、文件以及许多当事人的回忆, 内容深广、气势恢宏。”[1]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之所以惯于组织“有一定长度”的历史, 是因为这样的“历史”更能揭示出某种历史规律, 而细小的、单独的事件由于见不出它与其他事件之间的联系, 也就不可能具有规律性。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 诗之所以是一种“比历史更富哲学性, 更严肃的艺术”, 因为“诗倾向于表现带普遍性的事”, 即“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可能发生的事”, 而“历史却倾向于记载具体事件”。诗如何“表现带普遍性的事”?即通过“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来表现, 诗的结构相对封闭与完整, 在这样的结构中, 创作者便于组织事件并控制事件的发展, 进而揭示出历史的“可然或必然”。国内学者黄子平对此表述得更为清楚:“这种叙事形式相信自身有机地‘再现’世界的能力, 现实中孤立分散的事件被作家以造物主般的天才之手彼此协调地组织起来, 在一个自足的作品世界中获得一种整体意义、普遍联系和等级秩序, 历史借此被赋予了虚假的但却似真的时间向度和目的性, 作家对历史的理解转换为一种普遍意义, 经由这种叙事形式合法地强加给读者和世界。”[2]黄子平对革命历史小说的论断也同样适用于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现状。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者 (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革命历史剧主创群体) 在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时总是不由自主地升腾起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他们总是希望通过对某段革命历史的“全息展示”, 拨云见日般地揭示出相应的历史规律。比如电视剧《长征》通过叙述中国红军从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到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历史过程, 在纷繁复杂的政治局势与激烈严酷的革命斗争中艺术地再现了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过程, 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队伍不畏艰险、知难而上的奋斗精神, 并将其上升为一种具有极强社会凝聚力的“长征精神”, 于无声处诉说着这样一种道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 就是因为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革命队伍承续了“蒸不熟、煮不熟、锤不扁、炒不爆”的铜豌豆精神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其注入了现代性革命理想与激情, 从而发展出了一种崭新的革命信仰价值体系;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正是靠着这样一种精神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垮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进而建立了新中国, 那么在新的时代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同样能够凭着这样一种精神创造新的历史奇迹。《八路军》“以在中央军委正确领导下的八路军前方指挥部在山西境内及其周边地区的活动为主视角, 以中日双方民族矛盾为主线, 立足于华北抗战, 全方位、史诗性地再现了八年抗战的辉煌历程, 突出了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解放》“剧情展现了从1946年6月底, 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 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开始, 一直讲述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全景式展现了解放战争的全过程……通过对中原突围、延安保卫战、孟良崮战役、三大战役直至渡江战役等的重点描写, 真实、艺术地再现了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解放军和人民群众,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战胜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腐败政府和军队的曲折过程。”[3]而《开国领袖毛泽东》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发生的一系列影响中国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 表现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新时期为创建与发展新中国所创造的丰功伟绩。这些电视剧与其他相类似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叙事时间沿着历史纵线次第展开, 共同构成了一部形象化的共和国历史, 揭示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的执政党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历史的选择”的“历史总趋势”。

在具体叙述某一次历史事件与描述某一位革命历史人物时, 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通常倾向于选择“暂时的失利 (低谷) ——取得胜利——展望更大的胜利”的叙事模式。比如电视剧《上党战役》剧情初始, 抗战胜利后, 国民党将领史泽波所部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率先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发难, 攻占了数座城镇与革命据点, 给八路军革命根据地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是随后, 八路军在陈赓的率领下强势还击, 迅速收复了失地并在潜入敌军的内线策应下, 引诱敌军出城对其形成合围之势, 一举歼灭了史泽波整部。在电视剧结尾处, 陈赓草草会见了被俘的史泽波, 留下一句“本来想和你长谈一次, 可惜来不及了, 我还要立即赶到同蒲县, 和胡宗南打交道”便匆匆上马、绝尘而去, 投入了另一场更大的战斗, 由于胡宗南军职更高, 但同样失败的历史事实, 这下一场战斗无疑也可以展望为更大的胜利。电视剧《长征》也是从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以及初期在李德、博古指挥下所遭受的重创写起, 遵义会议后, 红军在长征途中的战斗开始逐步转败为胜, 并最终到达陕甘宁, 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但是, 剧末的解说词“从此, 这支伟大的军队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肩负起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历史使命, 建立了新中国。”则意味着电视剧结尾的胜利并非终点, 而是新的起点, 还需要争取更大的胜利。《八路军》则是从国共两党决定合作、共同抗日,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被整编为国民党第八集团军写起, 电视剧正面展现了这一“整编场面”, 在“脱帽、换装”的口令中, 中国红军通过军服制式的改变在形式上变成了八路军, 但是整编过程并非整齐划一、一蹴而就, 以赵栓柱为代表的部分红军战士对整编不理解, 怀有抵触情绪并对国民党进行了声泪俱下的控诉与责难。随后朱德对大家进行了开导, 尽管朱德将换装提升到“是苦难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层次, 但换装在实际上更多“是形势的需要”, 因为此时的中国红军还势单力薄, 在抗日大局下只能暂时“屈尊委身”于国民党军队, 而朱德那句“我们摘下红星, 不是不要它, 而是要从帽子上拿下来放到心里”也预示着八路军必将成长壮大。在接下来的情节中, 八路军从策应配合国名党正面战场的辅助位置逐步成长为抗日战争的主力军, 在事实上逸出了国民党“一个集团军”的军事建制, 完成了军事实力的大反转, 也为接下来解放战争的胜利预设了伏笔。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在事件顺序上采取先抑后扬的叙事结构, 开篇处的“失利”“表明即使是现代革命, 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它始终充满了各种坎坷与艰难, 革命应该是一个永不放弃的过程”[4], 从而使受众在对革命艰难困苦的体认中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产生敬畏精神, 并将其主动投射到对当下政权的情感认同中;而结尾处“展望更大的胜利”的设置“则把革命推向未来, 革命既成为一种未来的状态, 也意味着革命是一个没有止境的不断延续的过程”[5], 它召唤的是受众进一步的情感依归。

参考文献

[1]吴保和.中国电视剧史教程[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

[2]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3]百度百科介绍。

历史故事_中国历史小故事 第5篇

周文王重用姜尚

在商纣王时期,文王(当时被封为西伯)曾因苦谏纣王而被囚。其下属用美女奇物贿赂纣王,文王才保住了性命。归国之后,文王想举兵攻商,却因时机不够成熟,从者太少而落败。吸取了这个教训,文王重申了对商王的从属地位,同时下决心从根本上增强周人的力量。在文王的兴国策略中,有迁都于丰,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但最为后人称道的,是他的礼贤下士、敬老慈少之举。孟子说,因为西伯善于养护老者,天下有声望有资力的贤人就都跑到了周国。文王寻访到的最有才能的贤人,是人所周知的姜太公。据传,在文王寻访贤人的途中,有一天在渭水南岸看到一位气宇不凡的白发老者在钓鱼,每起一钓,就是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文王在惊讶之余,就与这位老者攀谈起来。而更令文王惊讶的是,这位老者竟然对治国之道颇有精辟的见解。文王大喜过望,就把老者请上车,一同回到都城。老者姓姜名尚,字子牙,因为文王在与他同归时说:“吾太公望子久矣!”就号称为太公望,俗名姜太公。在姜太公的辅佐之下,文王开始了对周围小国的攻伐,为周朝的立国奠定了基础。在晚年,西伯姬昌终于自号为文王,明显是要与商纣王抗衡。只是纣王的颓势还没有到底,而文王的力量还不足推翻商朝,所以,灭商的使命就只能落在武王的肩上了。

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 第6篇

一、对于老聃、孔丘等伟大的思想家,没有指出他们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而且是世界公认的智者,他们的著作很早就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他们在两千多年前就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哲学体系或教育理论和不朽的历史著作。他们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地位,是可以和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媲美的,是举世公认的伟人。

二、“精华讲得少,糟粕讲得多;该肯定的不敢肯定,该否定的又否定得过度”。如对老聃,只肯定了他有一些辩证法因素的萌芽,接着就批判他的“小国寡民”的没落思想。课文中没有提他谴责剥削者的言论:“民之饥者,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民之轻死,以上生生之厚也。”他还提出“损有余以奉不足”。这种平均财富的思想,多次成为历史上农民起义的理论基础和战斗口号。两千多年前有这样光辉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

三、“把有争议的、未有定论的问题,当做科学结论来讲,是不妥当的。”这特别表现在对孔子的评价上。课文把孔子的思想说成是保守的,实际上这个问题历来有重大分歧。课文根据“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一句话,片面地概括为孔子的世界观,也欠斟酌。孔子作为教育家,课文中没有提“有教无类”是不对的。尽管学术界对它的内涵和外延有不同的解释,但它是孔子使教育由宫廷官府扩散到民间的理论依据,是教育史上一大解放运动,则是基本肯定的,不应忽略。

四、“评价要郑重、全面”。对孟子的“劳心”、“劳力”之说,课文中说是“公然宣扬剥削压迫有理”,而不提孟子思想中鼓舞人们奋发向上的“人皆可以为尧舜”,不提他所倡导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以及他推己及人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博大胸襟。

五、“简而又简,只有阴暗面”。从课文看,庄子没有一点好处。实际上庄子并不是课文简述的那样悲观厌世的人,他的哲学思想也不是那样片面而简单。庄子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人民的悲惨遭遇。他把生死看成是由一种物质存在形式变为另一种存在形式,从根本上否认了灵魂不灭、成仙变鬼等宗教观念,比之当时的儒墨两家都要进步得多。

历史与神话——我与中国文化 第7篇

什么是神话呢?“神话”者,原是初民知识的积累,包括了他们的宇宙观、信仰、道德标准和民族历史的最初传说。简单而言,神话是运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意象化(未必都形象化);神话是通过人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想象)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由此可见,神话所反映的是原始人对人与客观世界(自然)关系的认识,反映了客观世界是通过人类童年期自发的、幼稚的幻想的折光,因而呈现出独特的人类早期社会意识形态。从这个角度上讲,神话就是前文明时代人类的历史。

人类最早的神话在口述中传承,我们今天仍然能够在文字出现后形成的文本中领略其瑰丽。神话集中表现了早期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爱恨传奇,流露出尚未被理性禁锢而仅以想象看待世间万物的人的质朴的内心世界。神话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现实和思想基础,因此决定了它的兴旺时期只能是理性沉睡的人类童年期。随着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由理性操纵的生产力使大自然逐步被支配,对自然的神化不再成为人类意识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神话或迟或缓地趋于消亡,这是一种精神的消亡!神话的繁荣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现代的人们已经达成共识,神话是文学和艺术的起源。此观点对也不对,因为片面化了,神话其实就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如果说哲学是最初的知识形式,而后衍生出二元性的科学,那么激发哲学思考的正是对神话的怀疑。哲学用辩证法建立了认识世界的程序,带来了知识的时代,曾经的时尚—想象,隐化为精神的奢侈品—文学(艺术)。

神话成就了文学和艺术,后者为前者提供了生存的避难港湾。神话故事的内容和各种神话人物对历代文学、美术的创作及各民族史诗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它丰富的想象和对自然事物意象化的方法,对后世作家的艺术虚构,以及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形成都具有启蒙般的意义。古代神话的口头叙事形式成为叙事文学体裁 , 如小说等的先河,不少神话直接为作家、艺术家提供了创作题材。某些脍炙人口的神话,还成为人们经常援引的典故,如“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等等。神话的诗性智慧为理性真理注解了另一个世界的存在,不管理性世界如何把它纳入自己的语境(如美学),并与历史与认知密切联系在一起,都无法替代这把了解人类童年生活和心理的钥匙。

从发生学的角度而言,神话早于历史,是历史的母亲。人类对前历史时期(无文字记载的历史)的研究除了考古外,就是神话文献的考证。神话故事中保留了远古社会婚姻、家庭制度、原始宗教、风俗习惯等印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变形残存于民间传说、故事中的神话思维方式,以及至今仍有着顽强生命力的民间风俗,恰恰标明了各民族的历史身份。

神话不仅建构着人类社会史,其自身也有着自己的历史。神话是早于文字存在的,我们今天所了解的神话多从文字或其它媒介方式获得,而不同于前文字时代的口头流传。没有文字的神话,避免了文字载体带给它的可能的“构形”的规定性。不难想象最初神话故事在人与人之间传颂时,因口误产生的歧义与变异,这些导致对源神话内容的误判,而被曲解的部分无限扩展了神话的内容,又构成了新的神话。在各民族众多的神谱体系中,诸神恐怕未必是一夜之间一蹴而就出现的,必然有一个或数个最初的原神做为神话的种子而存在(这也许是为何众神最终归于上帝)。从此角度而言,神话发端之时,以言语声音的方式传播,传递的是未显形的意象,可谓是感性的神话,艺术的神话。

与艺术的神话相对的是历史的神话,或者叫现象的神话。它是一种理性的神话(如果可以把艺术叫做感性的神话),是人从神话的自发到神话的自觉状态的转变,是预谋的神话,总是指向一个自身的目的。在人类进入轴心时代之后,伴随世界范围内理性文明的勃发,现代意义上的历史产生了,并出现了最早的专业历史书藉和专业历史学家。文字的历史似乎要撇开神话的干扰,把人类的繁衍生息扎根于物质的大地上,把人类对自身存在的神秘时空感的敬畏与憧憬纳入一种经验的循环解释中。历史成为一个个自命不凡的人写出来的并奉若真理的东西,神话变成了历史的卑女。

我们不难理解历史的神话与艺术的神话存在方式的差异,但历史的神话如何巧妙地置换了艺术的神话在人类社会中充当交往方式的位置呢?它是如何使自己成为真理的代言人而审判着人类的存在在时间中的合理性呢?这始终是困扰我们的问题。

“西方文学中,神话开始于历史神话之前,中国文学采用的多是已经被历史化的神话。”对比一下中国神话与西方(以希腊、北欧为主)神话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从现存的资料来看,中国神话似乎相比西方神话显得支离破碎,缺乏系统完整的远古神话谱系。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断言中国神话传说的贫乏。就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而言,中国存在着一个成熟庞大的神话体系的,但为何消失或者失传了呢?这里面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神话历史化。

前面谈到过神话与历史的关系问题,似乎东西方都存在着神话历史化的问题。但西方理性哲学兴起时代,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澄清人的认识,把神的世界从现实世界中切割开来,放到了理念世界。神归神,人归人,而历史是记录人(英雄)的世界,神只有站在戏剧和文学的舞台上,存在于现象之外的超验世界。古希腊时期诞生的历史学家也奉行着理性严谨的写史精神,虽有对《荷马史诗》进行历史著作的正名,但更多地是把它做为一部文学作品来看待。

反观中国神话 , 在经历了漫长的区域性(北方、楚地、南粤)向民族性的演化过程后,秦汉时期走到了尽头。儒家思想的大一统,使孔孟的反对鬼怪神魅、重实际之说给了神话传承入籍最致命的一击。而儒学背景的历史家们却不得不拾起神话,为“正名”而篡改了神话人物的面目和身份,他们排除了神话中虚幻想象的成分,从中寻找历史的根据。虎齿豹尾的西王母变身为风姿卓越的貌美少妇,神系身份可疑的黄帝成为了华夏之祖。这一切非但没有匡正中华民族的身份合法性问题,反而适得其反。这是“文雅”的后代人不满意于祖先原始思想,而又热爱此等流传于民间的故事,因而依据他们当时的流行信仰,剥落了原始狂野的面目,给它们披上绮丽的外衣。所以,中国的神话更多地消失在“伪造”历史的长河中。

适合中国发展的历史必然 第8篇

中国政治制度与西方政治制度有着很大不同。在西方中心论者眼里, 不同于西方的制度就是落后的, 这种认识是非常偏狭和傲慢的。中国的政治制度有着自己的特色, 是适合中国发展的历史必然。

两会是人民代表集中建言献策的意见平台, 也是中共中央与各界代表交流协商的信息平台。两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等主要文件是中国当年发展的规划图, 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优先发展目标。两会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 对于国家运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日益增大的今天,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能否继续充当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中国政府的反腐决心到底有多大, 是否会把反腐战役进行到底?中国今年还会有哪些重大惠民工程, 让广大民众分享经济发展的红利?这些举世瞩目的疑问在两会上可以找到答案, 或者至少会得到答案的线索。

通过观察两会可以发现, 优先发展经济仍是中国政府的首要选项, 提质增效升级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在世界经济不景气、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转变, 经济发展目标也重新定位, 这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过分担忧是没必要的, 经济转型需要勇气, 更需要时间。

继续加大反腐力度是人心所向。在过去一年里, 中国政府以刮骨疗伤力度惩治腐败, “老虎”、“苍蝇”一起打, 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两会中, 各界代表热议反腐, 迫切希望政府加大反腐力度, 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中国领导人在今年两会上再次重申了深入反腐的决心和主张, 让中国民众对迎接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充满期待。

我们在关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前景的同时, 不能忽视中国的政治发展。中国当前大力反腐、加强法治, 这是在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清除路障, 在为改善投资环境创造条件。没有明确而坚定的政治意愿并切实付诸实施, 任何经济蓝图都是纸上谈兵。中国不仅用语言, 而且用行动让世人看到一个善治的中国, 一个有光明未来的中国。

什么是好的社会?在我看来, 能让每一个人都拥有平等发展机会的社会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在今年两会上, 如何进一步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也是一大热议话题。过去30多年, 中国政府在缩小城乡差别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 在改进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也是有口皆碑。当然, 要想让每一个中国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的大事, 是中国最大规模的议事厅, 是中国民众发出的最强音。倾听两会声音, 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发展的脉搏, 摸清中国前进的轨迹。

浅析中国扬琴之历史发展 第9篇

扬琴在欧洲、西亚、南亚传播的历史十分久远, 在欧洲扬琴被称之为Dulcimen, 在西亚、南亚地区扬琴普遍被称作“桑图尔”, 而在早期扬琴传入中国时亦被称作“洋琴”。中国扬琴属于世界三大扬琴体系之一, 另外两个为欧洲扬琴体系、西亚-南亚扬琴体系。

一、特有形制的改革

自“洋琴”传入中国, 经过数百年“民族化”的演变发展成中国传统扬琴, 传统扬琴经过二十多年的演变发展成“中国现代扬琴”, 可以说它们三者发展方向 (1) 洋琴—外国进口; (2) 传统扬琴—民族化乐器; (3) 现代扬琴—民族现代化国产乐器, 这就是全部中国扬琴起源和发展简史。

扬琴由海路传来, 最早进入广东沿海地带, 继而传入内地。早期的传统扬琴是在国外传入的基础上进行略微改动的中国式传统扬琴, 因其体积小、携带方便而收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多用于歌唱器乐的伴奏。美中不足的是其音域较窄, 音量偏小, 因而在表演高难度的曲目时十分受限制。为了改善这一不足, 一系列的“改革后扬琴”相继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例如:八一型扬琴、四〇一型变音扬琴、四〇二型变音扬琴、电声扬琴等等。这些改革过后的扬琴各具鲜明的特色, 但改革的几大基本目地是相同的。例如加大其体积, 增大共鸣箱, 使其音量得以扩大。增加了琴码和琴弦的数量, 以用于音域的拓宽。改变琴笕、琴弦的材质, 将原先的木质琴笕改作竹制琴笕, 铜制弦改为钢制弦, 这些改变使得扬琴在音色上有了不一样的突破。在外形上也有些极大的改观, 扇形、蝶形等扬琴配合上两侧及琴架上独具中国传统元素的雕刻、图像, 使得扬琴舞台演奏时更具魅力。这些形制上的改革, 为扬琴的中国化添上了浓墨重彩且极为关键的一笔。

二、扬琴之四大流派

说唱音乐的发展以及地方戏曲的兴起, 使得传统的扬琴表演有了更进一步发展。扬琴正日渐成为说唱音乐和地方戏曲伴奏乐队中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在20世纪的20-40年代, 扬琴逐渐形成了其带有地方特色表演艺术的传统流派, 最具代表性的四大流派分别是:广东扬琴、四川扬琴、江南丝竹、东北扬琴。它们都各具特色, 让扬琴艺术拥有了自己独有的气质:

(一) 广东扬。扬琴最早传入广东沿海一带, 随着时间浪潮的推进, 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代表人物。严老烈先生是广东扬琴音乐最早的演奏家、作曲家。他曾改编了许多小古曲为扬琴独奏曲, 广东扬琴代表曲《旱天雷》就是有严老烈先生改编的, 这是我国最早的扬琴创编曲目。

(二) 四川扬琴。四川扬琴的源头是四川琴书。扬琴在琴书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于, 在琴书中被称作为“骨架”。器乐曲牌是四川扬琴一大特色。例如著名的曲牌《将军令》作为四川扬琴优秀的传统曲牌, 广泛流传于全国。四川扬琴代表人物李德才先生最早便是以《将军令》为独奏形式进行唱片发行。

(三) 江南丝竹。扬琴在江南的发展与江南丝竹这一乐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扬琴在江南丝竹乐队中占有着很重要的位置。江南丝竹音乐细腻、委婉、轻盈、典雅。因而在扬琴中常常使用“经过音”、“辅助音”、“八度双音”等加花和技法, 代表作为《三六》等。

(四) 东北扬琴。东北扬琴音乐主要受到东北皮影戏音乐的影响, 东北扬琴的代表人物赵殿学先生, 家传皮影戏扬琴演习。东北扬琴代表曲目《苏武牧羊》就是其改编的, 并在曲中加入了许多自创的技法如揉弦、颤竹、滑竹等等。除此之外, 赵殿学先生还自制琴竹用于发挥东北扬琴独特的演奏技巧。

三、中国扬琴的现状

文化大革命之后, 中国扬琴文化得到了空前的迅速发展, 扬琴形制的成功改革使得扬琴这种乐器的使用范围得到非常明显地扩大。这样一来, 便使得扬琴跻身为民族乐器, 并且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入门四大常规乐器之一。各地的扬琴需求量也逐渐加大, 除了几个扬琴集中学习地:北京、湖南、辽宁外, 中国扬琴的出口率也相当的高, 主要出口到美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地区。虽然现如今有许多改革后形制不同的扬琴, 但四〇一型和四〇二型扬琴是目前我国使用率最高的两种扬琴。

各级各类院校, 也相继纷纷开设与扬琴这一乐器相关课程。例如:扬琴演奏的技术学习、扬琴曲目的欣赏与鉴别。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音乐学子更全面、真实地去了解扬琴这一乐器, 去挖掘其更深的艺术魅力。

四、未来特色的发展

扬琴艺术, 在过去四百年历史的长河中, 不断地淬炼着属于它自己的、真正的文化艺术。尽管如此, 直到今天为止, 我们有理由相信扬琴艺术在中国并未到达其巅峰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 扬琴艺术依然要在历史进程中不断的创新、改变。但是我们更要相信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 中国扬琴一定能屹立不倒, 并在中国民族器乐中绽放其自己独特的光芒。

摘要:扬琴自明代传入我国, 如今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早期发展中, 扬琴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乐种性。本文从追寻扬琴的历史渊源入手, 初步分析扬琴在中国的历史影响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指出未来中国扬琴的发展是否考虑可以从本民族中所蕴藏的, 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的宝库中, 充分吸纳营养以求得到更大、更新的发展。

关键词:扬琴,历史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青青.中国民间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郑宝恒.扬琴演奏艺术[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中国歌剧的历史发展概况 第10篇

“从明末清初开始,随着西方天主教会的传入,开启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大门。据中外文献的有关记载,清代皇帝乾隆最早欣赏到的是由传教士带入宫廷的意大利著名喜歌剧《La Cecchina》。”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艺术、歌剧等。1927年,我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成立,培养了我国第一代美声歌唱家,经出国学习后带回西洋歌剧并在国内演唱。由于中国的戏曲根深蒂固自诞生起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两千余年,且与西洋歌剧的演唱、内容、形式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西洋歌剧在我国的传播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由此,艺术家们开始走上了探索中国歌剧的道路。

20世纪初学堂乐歌的兴起,使得西方的音乐理论、和声等开始在中国传播,主要采用外国的音乐曲调来填词,开创了中国近现代早期的声乐。20世纪20年代,黎锦辉开始了探索中国歌剧的先驱,创作儿童歌舞剧12部,还有儿童歌舞表演、爱情歌曲和抗日救亡歌舞等,如《葡萄仙子》、《麻雀与小孩》等,歌曲内容多民主、科学、自由平等之意,音乐采用中国各地的曲调曲牌,注重用音乐去刻画出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并加强了歌剧的戏剧性。

二、中国歌剧的初期探索

“如果说黎锦辉的儿童歌舞剧是中国歌剧的萌芽,那么闫述诗独创的抒情歌剧,则是早期中国歌剧的一枝新株,无论思想性或艺术性都较前者提高了一步,较为接近歌剧艺术的原本。”

闫述创作了六部歌剧,他的抒情歌剧篇幅较短,风格浪漫典雅,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渴望,歌剧清新活泼,载歌载舞,音乐的形式开始多样化,独唱、齐唱、对唱、合唱等相继出现。九一八事变,全国人民抗日热情高涨,掀起了救亡歌咏运动,有张曙的《王昭君》、聂耳的《扬子江暴风雨》、陈歌辛的《西施》,以上三部作品在我国歌剧的早期探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1936年后,日军全面侵华,由“鲁艺”文艺工作者分散到各地前线传播歌剧,促进了我国歌剧事业的发展,随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展开,秧歌剧、小歌剧等开始萌芽,以抗日战争中农民的生活中发生的真实的事情改编为歌剧,受到人民群众的喜欢。后来《孟姜女》《秋子》歌剧成功上演,主要采用西方歌剧的创作理念,为我国歌剧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

三、中国歌剧的生成与发展

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激励了文艺工作的知识分子们,使他们全面投入到民间学习民间艺术,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新秧歌运动。新秧歌运动一改传统秧歌的故事内容,改变了单一的音乐如《夫妻识字》《兄妹开荒》,对秧歌剧的语言也做了改变,使得新秧歌运动逐步的发展起来。

1945年《白毛女》的产生,在我国歌剧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产生突破了以往旧的歌剧的模式开启了我国歌剧自己的民族风格,自此迈开了中国歌剧向前发展的大步。在《白毛女》歌剧的影响下又相继出现了《李二小参军》、《两个胡子》、《为谁打天下》等歌剧。

四、中国歌剧的繁荣与现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全国各地建立演出团体,歌剧的发展步伐加快,歌剧《星星之火》增加了有韵味的朗诵,不再是以前单一的对话。《小二黑结婚》运用戏曲音乐板腔体手法使歌剧音乐戏剧化首次尝试获得成功。《小二黑结婚》、《长征》、等都是这一时期优秀的作品。

1957年2月,应毛主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中国第一次歌剧座谈会召开,第一种观点是以我国的戏曲为基础,保持其风格,再结合说唱等民间音乐;第二种观点是要按照西洋歌剧的模式;第三种观点是要广泛吸收,不可依照一种模式。从歌剧座谈会的召开到“文革”政治运动不断,但依旧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歌剧作品《红色娘子军》、《洪湖赤卫队》、《江姐》等。

五、中国歌剧的荒芜与复苏

1996年文化大革命发动,中国歌剧遭到重烈的打击,中国的歌剧停滞不前。1976年,四人帮粉碎,中国歌剧开始复苏,复苏后的歌剧仍存在很多的不足,不同时代的艺术家们各有己见,在继续创作的过程中,多元化创作逐渐呈现。

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文艺工作者们对歌剧的不断探索歌剧,歌剧创作数量与日俱增,有对西洋古歌剧的追寻《爱与火的四重奏》、《仰天长啸》等;中国民族歌剧的继续探索《沂蒙山儿女》等;民间乡土歌剧《塔什瓦依》、《木卡姆先驱》等;时代特色的歌剧《伤逝》、《原野》等。

20世纪九十年代,歌剧《张骞》、《苍原》、《党的女儿》等,结合中西方歌剧创作,解决了之前到文革时期的宣叙调、咏叹调运用问题,民族色彩突出,实为中国歌剧的一大创新。

六、当代中国歌剧的发展

21世纪中国的歌剧发展更是蒸蒸日上,在高科技的运用下,中国歌剧开始走向全世界,《西施》、《赵氏孤儿》、《山村女教师》等再现着中国歌剧的创作辉煌。2012年《运河谣》的成功上演,是中国民族歌剧的又一伟大尝试,开辟了中国原创民族歌剧的时代。

摘要:歌剧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集音乐、戏剧、诗歌、舞蹈、舞台美术等于一体,产生于16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从西方歌剧的传入到中国歌剧的发展在人类的历史上存在了4个多世纪,歌剧在中国的传播是快速的,中国歌剧本土化的发展却是漫长和曲折的。

关键词:歌剧,民族,音乐,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春燕.歌剧艺术的发展与赏析[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

[2]钱苑,林华.歌剧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历史上中国怎样“和谐” 第11篇

一个时期以来,“和谐社会”已成为大家高度关注的话题。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和谐社会”是与“阶级斗争论”相悖的,但后者却没有那么容易退出舞台。同时存在的还有若干论点,如“法律至上论”“制度万能论”等等,它们都奠立在—个“争”字之上,其实都是西方舶来品,能否导致“和谐社会”,就大可怀疑。

如何导向“和谐社会”?历史上如果有这样一种社会,它是怎样形成的?对于一个历史学者,只能从历史(特别是中国历史)中寻找答案了。

最近几年,有学者认为我写的《租佃关系新论——地主、农民和地租》一书全面否定了对“旧社会”的“旧认识”;也有学者以为,这是“为地主正了名”;还有人说:传统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社会”,以往历史都被歪曲了。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问题还要复杂一些。在18世纪,租佃关系曾经成为一个令人头痛的社会问题,而被提上议事日程。在那以前,政府多不干涉租佃关系一类问题,直到雍正五年,政府“定田主苛虐佃户及佃户欺慢田主之例”,始谓:“凡不法绅衿私置板棍擅责佃户者,乡绅照违制律议处,衿监吏员革去衣顶职衔,杖八十。如将佃户妇女占为婢妾者,绞监候。地方官失察徇纵,及该管上司不自行揭发者,俱交部分别议处。”

也就是说,今后凡遇到田主欺负佃户这类问题,官府就要出面受理。不过,仅有这一条法律规定,好像就是站在了佃户一边。在这样的场合,是更多地眷顾佃户,还是偏向业主一边?从传统政治的观点来看,官府无论站在哪一边,可以说都是不合政体的。所以定律时又加上了一段文字:“至有奸顽佃户拖欠租课、欺慢田主者,杖八十,所欠租课照数追给田主。”

至于法律为什么不能只讲一边的话,那就需要我们深思了。

再举一个例子,乾隆五年六月,河南巡抚雅尔图请定交租之例,以恤贫民;如被灾五分,应止收五分之租。被灾六分,则收四分之租。甚至被灾十分,租息自应全免。乾隆开始是批:“著照所请行。”但在御史陈其提出反对意见后,皇帝收回了成命。

为什么对收租成数,法律不做硬性的具体规定?这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之一。进一步观察清代法律(如雍正五年条例),在处理租欠问题上,什么叫“完”,什么叫“欠”,交多少才算完,是不是非得交够十成,少交几成算不算完租?……对这些问题,法律本身并没有回答。事实上在民事纠纷中,相关的法律条文不过是参考之一,甚至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即使在存在相关条文的场合,也没有必要受法律文言的细枝末节所束缚,而更多的是根据情理,而不是依严格的条文规定来办事的。如果规定许多详尽具体的条条框框,那在清人看来,恐怕就是孟子所说的“罔民”,设圈套让人钻了。

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政府角色”的问题。在18世纪,中国已面对一些现代问题(或人口大量持续地增加),和开始了一些现代努力(如加强政府),它管的事比以前要多得多了,这反而需要考虑:什么事应该归政府来管?什么事不归它管?管,又管到何等地步?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难题。

18世纪,中国政府挺身而出干预租佃关系问题,可谓带有一定的现代性;同时,又考虑保持政府应有的适当角色,也可谓带有一定的现代精神。

在实际生活中,一方面存在政府的一定干预;另一方面,中国民间社会则更多地依赖了自身的智慧,即主佃之间的各种罕为人知的“猫腻把戏”和私下行为,而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和谐”,其中若干情节,亦应细细体会。

当然也有读者批评此项研究是有“立场问题”,其中当存在不少误解。其实此书的立意,是站在农民立场,并受当代农民“反行为”研究的启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次演讲中,与会学者也曾集中讨论过这一问题:即这种现象的达成,究竟是由于农民的“斗争”,还是地主的“让”(情让、忍让,在某一案例竟让了一百多石,其他让几十石地租的更是常见),即中国传统儒家理念的作用?或竟是一种“市场作用”的结果?……

中国茶文化历史漫谈 第12篇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制茶文化,饮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 世界各国无论是茶物质文化还是茶精神文化都直接或间接源自中国。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 可追溯至公元前2700多年前的神农时代,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有“茶之为饮, 发乎神农氏, 闻于鲁周公”的说法。中国茶文化虽古已有之, 但中国茶文化的真正形成则是在唐代。本文主要从唐、宋、明、清几个时期来谈谈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国茶文化的形成

中国茶文化经过几个世纪的文化积淀, 到了唐代中期得以正式形成。唐代茶文化正式形成的标志是茶圣陆羽《茶经》的问世。陆羽在《茶经》中不仅总结了唐以前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而且阐述了茶产地、茶功效、茶栽培、茶采制、茶煎煮、茶饮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是世界上第一部最完备的综合性茶学著作, 对中国茶叶生产和饮茶风气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唐代承袭了前人的制茶传统, 仍以饼茶为主, 并且将饼茶工艺发展得更加完善。陆羽在《茶经》中对当时饼茶制作的工序作了具体的描述, 即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

唐代饮茶的主流是煎茶法, 并规范了煎茶法的具体步骤, 即炙茶、碾末、煮水、煎茶、酌茶。并对煎茶用水、煎茶用火等有严格的规定。陆羽认为煎茶用水“……山水上, 江水中, 井水下”。“茶须缓火炙, 活火煎。”烹茶煮水“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 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 腾波鼓浪为三沸”, 过此“三沸”, 则“水老, 不可食也”。

唐代, 随着饮茶之风在全国兴起, 并讲究饮茶情趣, 茶具已成为茶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专用茶具便应运而生。陆羽在总结前人饮茶使用的各种器具后, 列出了28种专用茶具, 并描绘其式样, 阐述其结构, 指出其用途。这也是我国茶具发展史上, 对茶具最明确、最系统、最完整的记录。

唐代茶文化的兴起, 不仅体现在制茶、饮茶、专用茶具的使用上, 而且还渗透至宗教、诗、书、画等领域, 丰富了茶文化内容。

二、中国茶文化的兴盛

宋代是中国茶文化的兴盛期, 所以有中国茶文化兴于唐而盛于宋之说法。宋代的制茶分为团饼茶和散茶, 但以团饼茶为主。宋代将团饼茶的制作发展至极致。宋代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 “采茶北苑, 初造研膏, 继造腊面……太平兴国初, 特制龙凤模, 遣使北苑造团茶, 以别庶饮, 龙凤茶盖始于此。”龙凤茶的制茶技术十分讲究, 工艺十分复杂。据宋代赵汝砺《北苑别录》记载, 龙凤茶的制作有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等工序。当时有种较小型的龙凤茶, 称为小龙团, 特别珍贵。

唐代饮茶的主流是煎茶法, 而宋代则流行点茶法。点茶法与煎茶法的最大不同是煎水不煎茶, 茶不再投入锅里煮, 而是用沸水在盏里冲点。按蔡襄《茶录》中所述, 宋时点茶法的具体操作是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熁盏、点茶。宋代点茶, 是用沸水来冲点末茶, 水温的恰到好处至关重要。蔡襄说:“未熟则沫浮, 过熟则茶沉。”由于宋代煮水与唐代不同, 不再用鍑而是用瓶, 故蔡襄说:“沉瓶中不可辨, 故曰候汤最难。”对此, 宋代茶人在茶事操练中发明了“声辨法”, 如刘禹锡的“骤雨松风入鼎来, 白云满盏花徘徊”, 苏东坡的“蟹眼已过鱼眼生, 嗖嗖欲作松风鸣”, 都是对“声辨法”的形象说明。

随着宋代饮茶风气的日渐高涨, 特别是宫廷贵族、文人雅士的尚茶、崇茶, 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不过宋人的饮茶仍然是饼茶, 所以从制茶到饮茶所用器具与唐代并无太大变化。其中南宋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集宋代点茶用具之大成, 他以传统的白描画法画了12件茶具图形, 称之为“十二先生”, 并按宋时官制冠以职称, 赐以名号, 足见当时上层社会对茶具钟爱之情。

宋代的茶叶生产空前发展, 饮茶之风非常盛行, 特别是上层社会嗜茶成风。王公贵族经常举行茶宴, 皇帝也常在得到贡茶之后举行茶宴招待群臣, 以示恩宠。宋徽宗赵佶还对茶进行深入研究, 写成茶叶专著《大观茶论》, 直接推动了饮茶之风的盛行。

宋代饮茶风气的兴盛还体现于都市的茶馆文化。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茶肆》记述当时首都杭州的茶肆:“汴京熟食店, 张挂名画, 所以勾引观者, 留连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 插四时花, 挂名人画, 装点店面。四时卖奇茶异汤, 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大凡茶楼多有富室子弟、诸司下直等人会聚, 习学乐器、上教曲赚之类……又有茶肆专是五奴打聚处, 亦有诸行借工卖伎人会聚行老……大街车儿茶肆、蒋检阅茶肆, 皆士大夫期朋约友会聚之处。”

宋代的文人们还将琴棋书画融进茶事之中, 大大提高了宋代茶事的文化品位。

三、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明清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奠定了现代茶文化的基础。明朝制茶史上的革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 从团饼茶到散形茶。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诏令, “罢造龙团, 惟采芽茶以进”。从此, 龙凤团茶彻底寿终正寝。二是, 从蒸青茶到炒青茶。明朝以前, 不论是团饼茶还是散形茶, 都是按蒸青工艺加工而成。就是在明朝前期, 仍保持着以蒸青茶为主的格局。至明万历时, 情况有了改变, 这时撰写的茶书, 在谈到制茶时主要介绍炒青茶, 而且对炒青茶制法描述得详细而具体。如张源《茶录》中记述, “俟锅极热, 始下茶急炒。火不可缓, 待熟方退火, 彻入筛中轻团挪数遍, 复下锅中, 渐渐减火, 焙干为度。”许次纾《茶疏》中记述, “生茶初摘, 香气未透, 必借火力, 以发其香……行用文火焙软, 次加武火催之, 手中木指, 急急炒转, 以半熟为度。微俟香发, 是其候矣。”上述记述的制茶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十分相似, 说明当时炒青茶工艺已发展到相当完善的程度。三是, 从单一茶类到多类茶。历史上的团饼茶和散茶都属于绿茶类, 自从明代炒青替代蒸青而成为主流茶类以后, 各地茶人对制茶工艺不断革新, 不仅使炒青工艺日臻完善, 名品频出, 还促进了其他茶类的产生和发展。到清代中期前后, 我国保持到现代的绿、黄、黑、白、青、红六大茶类已基本形成。四是, 从素茶到花茶。北宋蔡襄《茶录》在谈到茶香时云, “茶有真香, 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 欲助茶香。”由于这种龙脑香料十分昂贵, 故仅限于贡茶中使用, 民间鲜为人知。又由于这种香料的香味过于浓烈, 茶入香后影响了茶的真味, 最后这种加香茶未能得以发展。后来人们在茶中加入香花来增加茶香, 产生出了花茶。最早记载花茶制造方法的是明朱权的《茶谱》, “薰香茶法, 百花有香者皆可, 当花盛开时, 以纸糊竹笼两隔, 上层置茶, 下层置花, 宜密封固, 经宿开换旧花。如此数日, 其茶自有香味可爱。”

明时不仅将饼茶改为散茶, 并且将点茶法改为撮泡法。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云, “壶供真茶, 正在新泉活火, 旋瀹旋啜, 以尽色声香味之蕴。”这“旋瀹旋啜”就是随冲泡随饮用之意。明代泡茶法, 虽比唐人煎茶、宋人点茶简化便捷不少, 但要泡出好茶仍有许多技艺。如许次纾《茶疏》记述撮泡法的要领有火候、选具、荡涤、烹点、饮啜。明朝开创的撮泡法, 不仅简便, 而且保留了茶叶的清香味, 受到讲究品茶情趣文人们的欢迎, 保留至今。

明清时期在茶叶品饮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功夫茶艺”的完善。工夫茶大约在明代形成于江浙一带, 扩展到闽粤等地。最早记述工夫茶艺者要算清初文人袁枚的《随园食单·茶酒单·武夷茶》。乾隆五十一年, “丙午秋, 余游武夷, 到曼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 壶小如香橼, 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 先嗅其香, 再试其味, 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 舌有余甘。一杯之后, 再试一、二杯, 令人释躁平矜, 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 而味薄矣;阳羡虽佳, 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 品格不同之故”。袁枚虽然是在描述品饮武夷茶的滋味, 但所记载的茶具和冲泡方式正是工夫茶艺的特色。而将上述冲泡方式称为工夫茶者是稍后的俞蛟。他在《梦厂杂著·潮嘉风月·工夫茶》中说:“工夫茶, 烹治之法, 本诸陆羽《茶经》, 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 高约一尺二三寸, 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 圆体扁腹, 努嘴曲柄, 大者可受半升许……炉及壶、盘各一, 惟杯之数, 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 制皆朴雅……先将泉水贮铛, 用细炭煎至初沸, 投闽茶于壶内冲之, 气味芳烈, 较嚼梅花更为清绝, 非拇战轰饮者得领其风味。”总之, 明清的茶人已经将茶艺推进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形成了工夫茶的鼎盛期。

明代茶具是对唐、宋茶具的一次大变革, 基本完成了现代茶具的定型化, 其中“景瓷宜陶”最为出色。紫砂茶具在明代异军突起, 深得茶家珍爱。明代人崇尚紫砂壶几近狂热的程度, “一壶重不数两, 价值每一二十金, 能使土与黄金争价”, 可见明人对紫砂壶的喜爱之深。

明清之际, 特别是清代, 中国的茶馆作为一种平民式的饮茶场所, 如雨后春笋, 发展迅速。

总之,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既有核心内容的制茶文化和饮茶文化, 也有将茶的精神深入至诗词、绘画、书法、宗教等领域的茶精神文化, 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中华茶文化。

参考文献

[1]史东梅.茶经[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1.

[2]徐晓村.中国茶文化[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5.

[3]张忠良.中国世界茶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6.

上一篇:自由基、炎症与衰老下一篇: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策略